一年级品德教学工作计划(热门16篇)
通过教学工作计划的执行,可以使教师的工作更加有条理,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小编为大家收集了一些优秀的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一年级思想品德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现状分析:
本班有学生29人,其中女生15人,八年级学生热情、好动、好奇心与参与意识模仿能力较强。但行动鲁莽,考虑问题不够全面,情绪变化大而快,自控力差,在教学过程中对其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学习思想品德的思维方式基本形成,但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有待提高。特制定以下几方面:1培养学生对思想品德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2、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健全人格;3、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目标。
活动/措施。
时间。
完成情况。
1、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习惯。
1、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思想品德的学习兴趣。
2、抓好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规范学生书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概括能力。
全学期。
2、注重课堂教学,优化课堂教学。
1、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参与学习。
2、采用讨论、演讲、阅读、自学、练习等多种形式,活跃课堂气氛。
3、激发学生的情感,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促进学生课堂学习的有效参与,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全学期。
3、注重教学方法的应用和学法的指导。
1、在精心布署作业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方法加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2、以教材为主,精讲多练,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充分体现体验式教学理念与生活化教学意识。
3、狠抓常规管理,重点放在课堂提问和课后作业的检查、督促上。
文档为doc格式。
。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一年级开展品德与生活课程,有利于帮助学生顺利地实现由幼儿向小学生的角色转换,使学生能够在学校里情绪安定、心情愉快,并更快地适应小学生活。下面是本站小编整理的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刚入学,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都很幼稚,希望通过本册教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二、教材分析。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根据《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要求和本套《品德与生活》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
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
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
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4.让教师和学生走进教材,保持教材的弹性和广泛适用性。
各主题单元均选择具有通用性的、可供师生具体真实地参与的活动题材,使教材成为师生开展活动的指导,从而将各地具体而微的自然、人文资源和经济、文化背景,以及师生的经验和兴趣等等都纳入课程资源体系,为师生在活动中进行二次开发留有空间.
三、教学总要求。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因此本册教材是培养儿童能够健康、安全地生活(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愉快积极地生活(儿童生活的主调)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儿童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时代的进步对儿童提出的要求)。
四、教学措施。
1、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2、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运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养儿童的品德儿童的好奇心,引导儿童探索的欲望。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本地区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收到课程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突破性。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小学生,整体看他们活泼好动,大多数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对人有礼貌,热爱关心集体,学习勤奋。但大多数同学都是独生子女,或多或少的有不良习气,部分学生对他人的尊敬,对集体荣誉的珍惜趋于表面化,难于发现他人的优点,不会处理人际关系,在新学期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思想不断提高,自觉行动,形成良好的习惯。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根据《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新编,编排了五个单元,共15课主题活动,约30课时,每周上两课时。
第一单元今天吃什么。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一些基本的健康常识,从而养成良好的饮食和个人卫生习惯。
第二单元我的手儿巧。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自己生活需要的一些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体验动手动脑以及探究的乐趣。
第三单元我有许多好朋友。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在与同学相处的基础上,欣赏别人的优点,让他们学会交往、感受愉快积极的生活。
第四单元快乐的小问号。
教学重点难点: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培养孩子观察大自然的兴趣与能力,对自然现象或生活中的问题产生探究的兴趣。
第五单元我爱美丽的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有初步的生态意识,并能用自己的行动保护身边的动植物,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开展生活小故事的讲述活动,引导学生明白病从口入,初步养成不挑食的行为,逐步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2、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做的学着做,不依赖父母,并培养正确的审美观,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使学生懂得自己有一双巧手,热爱劳动也是一种美德,学会一些劳动的知识和技能,初步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4、引导儿童去观察、探究、体验爱的真谛,帮助儿童学会爱、乐于爱,不仅爱人,还要去爱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在爱心的培养中,快乐地成长。
5、通过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了解夏天常见的自然现象和生活中的自然常识、生活常识,了解昆虫的一些基本知识。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地和有组织、有针对性地观察,在观察活动中增强实验能力和应用能力。
6、通过活动、游戏,让学生学会了解朋友,善于发现朋友的优点,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
帮助儿童学会爱、乐于爱,不仅爱人,还要去爱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并培养正确的审美观,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五、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注意教学方法,加强课堂教学,切实上好每一节课。
2、争取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
3、正确估计学生的能力,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注意因材施教。
4、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共
2
页,当前第。
1
页
1
2
。
一年级的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计划
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和爱国教育,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引导学生从小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
二、学生情况。
各班学生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受到家人的百般呵护,在各方面都存在不良的行为习惯,对他们的思想进行教育是件不容易的事。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共5个单元,根据小学一年级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从适应小学生活的逻辑出发,选择与儿童生活关系密切、切实需要的内容,按照主题进行整合。重视生活情感的陶冶。让儿童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情感。本教科书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
第一单元“今天吃什么”意在紧密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调动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步步深入地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饮食和个人卫生习惯,有意识的把健康常识和饮食习惯有机的结合起来。第二单元“我的手儿巧”意在让学生通过学习,重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双手和大脑。在创造的过程中感受愉悦,热爱生活,做一个快乐成长的孩子。第三单元“我有许多好朋友”本单元安排的主题活动,旨在进一步引导小朋友在集体生活中正确地与同学、朋友交往,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宽厚待人、关心帮助伙伴、热爱班级体,从而感受积极愉快的快乐。第四单元“快乐的小问号”好奇是孩子的天性,面对大千世界,充满新鲜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保护孩子们的好奇心、赏识他们的探索精神、训练他们的积累知识方法等,是本单元的主要目标。第五单元“我爱美丽的生命”本单元通过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动植物生命的美丽、生命的力量和生命的伟大。让他们在享受生命的快乐中,学会保护地球家园,珍爱有着美丽生命的动植物,学会对生命充满感激,知道只有心中有爱,生命才会更美丽。
四、教学目标。
1、充满兴趣地参与学校一天的生活,为自己是小学生感到快乐,体验与人交往的快乐,感受学习的愉快。会向父母表达自己的谢意与敬重,体会家庭带给人的快乐感受。愿意为美好的明天付出努力。
2、主动和同学交往,说简单的礼貌用语。能参与与各种和同伴合作的学习活动,遵守简单的合作规则。初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合理的课间活动习惯,初步形成“玩学结合,张弛有度”的生活习惯。
3、通过自身观察比较、归纳及操作联系,感受新学校的美好。积极地参与并体验学习过程,学会简单的自我介绍和介绍别人的方法,学会邀请同学和接受邀请,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
五、教学措施。
1、通过创设多种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场景中感受、体验和感悟“作为小学生,究竟该怎样做”,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培养有机地蕴含在有趣的活动之中。
2、巧妙地引导学生发现身边可利用的废旧材料,创造美好。让孩子开动脑筋,热爱生活,发现生活。
3、通过介绍自己的好朋友,名字接龙等等小游戏,通过全体同学之间的讨论让大家慢慢熟悉,建立友谊,在潜移默化中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宽厚待人、关心帮助伙伴、热爱班集体,从而感受积极愉快的生活。
4、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进入一个模拟情景中,假设遇到的动植物,让孩子们讨论自己对它们的认识,并提出相应的问题。同学讨论做出解答,教师进行总结。让孩子们在轻松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并且教师要介绍给同学们获取知识的不同渠道。
5、以儿童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选取学生感兴趣的动植物现象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让学生感受体验大自然的美丽、神奇;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6、注重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一年级上学期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计划
学生热爱学校,热爱班级,热爱学习,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学生普遍都能尊师守纪,团结友爱,有较强的上进心和求知欲,课堂气氛活跃。但有时有点过于活跃,需要老师适时调控。
二、教材内容分析。
1、第一单元《春天的歌》通过动手实验、观察、朗诵、绘画等方式让儿童感受春天给予人类的无限生机,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创造生活的美好情感,完成新课标要求的“了解天气、季节变化对人生活的影响,学会照顾自己”;“能欣赏和感受自然的美”;“从不同途径收集信息”;“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和活动成果,并愿意与他人交流分享”等目标。
2、第二单元《今天我当家》抽取学购物、进厨房、对待生病、接待客人四个方面来具体地构建儿童当家的过程。
3、第三单元《我在班级中》从“我们分享,我们快乐”、“我帮你,你帮我”、“我们的教室,我们的家”、“我们共庆六一节”四个方面来立体地呈现班集体生活的乐趣。
4、第四单元《快乐的学习生活》在设计上以学习兴趣为中心,并试图打破将学习仅限于课堂的狭义学习观,侧重对儿童进行愉快积极、负责任、有创意的生活主题教育,从而完成课程标准要求的“做事用心”,“愿意有计划、有目标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做事认真、不敷衍,有耐心,有毅力”,“高兴地学”,“养成探究的习惯,学习探究的方法”等目标。
三、本学期教学的总目标。
1、热爱大自然,能主动到大自然中观察春天的特征,对自然现象有探究欲。知道春天动植物的变化,人们衣着的变化,学习有关儿歌,知道种子发芽生长的条件,了解植树节的相关知识,能在活动中初步认识春天的花及野菜,练习综合的观察、绘画、朗诵能力,培养对生活的感悟和体验。
2、乐于参与班级的各项集体活动,能感受集体活动的美好,积极参与班级的卫生值日和保结工作,能为班级庆祝“六一”活动布置教室。懂得要爱护公共财物、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道理。
3、能发现学习生活中的快乐,从而激发对学习生活的爱与乐趣。
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在本单元的学习中通过寻找校园内、生活中的有趣丰富的学习活动,体验学习的快乐。了解多渠道的学习方法,了解丰富的学习途径。
四、教学措施。
1、加强课前预习,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习惯和能力。
2、提高学生的有效性。
3、加强课堂评价,提倡多元化评价。
五、教学时间:34课时。
一、学习目标。
1.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家乡的可爱;了解周围环境,为保护家乡环境出谋献计;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装对生活的热爱;理解亲情、友情的可贵,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留心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增强探索和创造的意识;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体会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阅读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了解传统文化,丰富想象能力。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有所发现和创造的能力。
2.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2200个字,会写16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继续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仿影。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习联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继续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诵读优秀诗文,练习复术课文,
计划。
10.继续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1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12.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理解的意见与人商讨。继续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能逐步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事情。
13.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上述目标有的是在低年级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教学中,要注意不同目标的起始及程度和要求的差异,注意与三年级上册教材的衔接。
二、教学中应主要注意的问题。
(一)关于识字、写字教学。
本册要求学生认200个字、写300个字。识字是下限,教师应该。
鼓励学生通过语文课本以外的其他渠道,增加识字量。鼓励同学之间交流识字的方法、经验和感受,初步培养学生具有独立的识字能力。
要继续加强写字教学的指导。在指导写字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板书示范,指导不容易写好的笔画、容易写错的笔顺,要求学生装把字写端正,写美观。为避免学生的疲劳,一节课写的字不要太多,可以分散到每一节课中去。在写字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把握,不是字写得越多越好,而是要注意写字的质量。
(二)关于阅读教学。
1.精读课文的教学。
精读课文是教材的主体,是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的主要凭借。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继续加强词、句训练。
词、句训练要贯穿在小学阶段各年级的语文教学过程中。主要的。
任务有两个:理解和积累。
(2)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朗读有助于更加真切地感受作品,有助于因声解义,领略作品的。
精妙之处,有助于增强语感,以声传情。它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主要方法。
(3)逐步培养学生默读的能力。
(4)精读课文的教学,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阅读、感悟的过程。
要尊重学生装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伙伴、学习方式的权利,
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精心组织教学活动。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并在自学实践中逐步提高理解能力。
(5)给每个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思考、质颖问难。
这是落实自主的、独立的、创造性的阅读的基本条件。在主动、
积极的思维中,在丰富的情感活动中,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发现并提出问题。
(6)开展合作学习。
可以围绕体会词、句的表达作用,揣摩最基本的表达方法,以及多数同学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就大家提出的“疑”或“惑”,展开合作学习。合作学习贵在通过交流、探究,产生思维火花的碰撞和情感、认识的交流,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把学习引向深入。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提高学习效果。
(7)组织好全班交流。
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装的想法。对同一篇课文,或同一个人物,学生装往往会产生不尽相同的感受和反映。只要没有方向性的错误,教师就应该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
2.略读课文的教学。
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从内容上说,理解课文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的教学,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理解词句不作为训练的重点。二是从方法上说,教师要更加放手,主要靠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略读课文教学的大体步骤是:先由学生装参照提示语独立阅读、思考,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抓住一两个重点的或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全班学习讨论、交流,还可以用指名朗读的方式,检查读书的效果。略读课文,不必把每一句话都搞清楚,大的方面搞清楚了,有些问题没有完成搞清楚,留着今后解决。
3.选读课文的教学。
教材后有8篇选读课文,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决定是否选用。如果选用,可根据课文内容分别插入相关单元,也可在期末集中安排,作为综合复习材料。在教学方法上,应以学生装自己阅读、自我检测为主,教师的任务是提出要求和酌情检查。
一年级的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计划
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刚入学,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都很幼稚,希望通过本册教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根据《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要求和本套《品德与生活》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 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 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
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 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
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
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4. 让教师和学生走进教材,保持教材的弹性和广泛适用性
各主题单元均选择具有通用性的、可供师生具体真实地参与的活动题材,使教材成为师生开展活动的指导,从而将各地具体而微的自然、人文资源和经济、文化背景,以及师生的经验和兴趣等等都纳入课程资源体系,为师生在活动中进行二次开发留有空间.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因此本册教材是培养儿童能够健康、安全地生活(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愉快积极地生活(儿童生活的主调)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儿童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时代的进步对儿童提出的要求)。
1、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2、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运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养儿童的品德儿童的好奇心,引导儿童探索的欲望。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本地区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收到课程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突破性。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计划
1、热爱大自然,能主动到大自然中观察春天的特征,对自然现象有探究欲。知道春天动植物的变化,人们衣着的变化,学习有关儿歌,知道种子发芽生长的条件,了解植树节的相关知识,能在活动中初步认识春天的花及野菜,练习综合的观察、绘画、朗诵能力,培养对生活的感悟和体验。
2、乐于参与班级的各项集体活动,能感受集体活动的美好,积极参与班级的卫生值日和保结工作,能为班级庆祝“六一”活动布置教室。懂得要爱护公共财物、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道理。
3、能发现学习生活中的快乐,从而激发对学习生活的爱与乐趣。
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在本单元的学习中通过寻找校园内、生活中的有趣丰富的学习活动,体验学习的快乐。了解多渠道的学习方法,了解丰富的学习途径。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计划
本册教材根据《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新编,编排了四个单元,共16课主题活动,约32课时,每周上两课时。
第一单元第1—4课我爱我家。
第二单元第5—8课我的生活好习惯。
第三单元第9—12课爱心行动。
第四单元第13—16课火热的夏天。
1、在介绍家庭成员,回忆甜蜜往事的活动中,引导学生体验家庭生活的欢乐与幸福,激发学生爱生敬长、热爱家庭生活的积极情感和态度。
2、通过开展生活小故事的讲述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初步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逐步培养良好的家庭生活习惯。
3、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做的学着做,不依赖父母,并掌握正确的保健常识,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使学生懂得自己是家庭的一员,热爱劳动也是爱父母的表现,学会一些劳动的知识和技能,初步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5、引导儿童去观察、探究、体验爱的真谛,帮助儿童学会爱、乐于爱,不仅爱人,还要去爱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在爱心的培养中,快乐地成长。
6、通过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了解夏天常见的自然现象和生活中的自然常识、生活常识,了解昆虫的一些基本知识。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地和有组织、有针对性地观察,在观察活动中增强实验能力和应用能力。
7、通过暑假生活中安全、健康、欢乐、有意义活动内容的安排和选择,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知识、增强分辨是非好坏的能力和自我管理自我调控的能力,知道自我保护的方法,掌握初步的适应社会的常识的技能。
1、认真备课,注意教学方法,加强课堂教学,切实上好每一节课。
2、争取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
3、正确估计学生的能力,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注意因材施教。
4、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周略。
一年级的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计划
到了一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整体看他们活泼好动,大多数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对人有礼貌,热爱关心班级集体,学习勤奋。但大多数同学都是独生子女,或多或少地有一些不良习气,部分同学对他人的尊敬,对集体荣誉的珍惜趋于表面化,为了做给别人看而做,行动上缺乏自主性,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意识狭隘。在新学期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思想不断提高,自觉行动,形成良好的习惯。
本册教材共分为五个单元,每单元3课,并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第一单元:“今天吃什么”,第二单元:“我的手儿巧”,第三单元:“我有许多好朋友”,第四单元:“快乐的小问号”,第五单元:“我爱美丽的生命”。具体特点如下:
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教材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突出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
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1、认真备课,注意教学方法,加强课堂教学,切实上好每一节课。
2、争取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运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养儿童的品德儿童的好奇心,引导儿童探索的欲望。
3、正确估计学生的能力,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注意因材施教。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4、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本地区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收到课程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突破性。
1、让学生介绍父母在家做的饭菜,感受父母的辛勤哺育和无私关爱,感受家庭生活的和睦和温馨。
2、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人有两件宝:大脑和双手,培养儿童追求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感。
3、引导学生认识到朋友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人,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学习的好习惯和主动关心、帮助同学的态度。
4、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培养学生养成遇到不明白的问题要动脑筋,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5、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和其他科学尝试。
6、能在老师的帮助下,总结、提升获得的经验和信息。
1、认真备课,注意教学方法,加强课堂教学,切实上好每一节课。品德与生活涉及到生活中的知识与习惯,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而言,养成习惯非常重要,所以,教师在上课之前必须充分备课。
2、按照激情---明理---导行---反馈的思路进行教学。
3、适当补充教材,丰富教学内容,强化观点形成。
4、采取跟踪调查,联系家长等措施,促进学生良好意识、习惯的形成。
第一单元:今天吃什么(第1——4周)。
第二单元:我的手儿巧(第5——8周)。
(1)我有两件宝2课时(2)做个小玩意儿2课时。
(3)打扮我的小天地2课时机动2课时。
第三单元:我有许多好朋友(第9——11周)。
(1)绥德朋友多2课时(2)你真行2课时(3)我们一起成长2课时。
第四单元:快乐的小问号(第12——14周)。
(1)你留心了吗2课时(2)我的问题卡片2课时(3)到哪儿找答案2课时。
第五单元:我爱美丽的生命(第15——17周)。
(1)让我走近你2课时(2)美丽的生命2课时(3)我能做什么。
第18、19周复习。
一年级品德教学计划
本年级共有184人,经过半年的小学生活,一年级的小学生基本上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一定的课堂常规,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文明行为的习惯,但是也有一部分小学生自我控制力差,行为习惯,课堂常规表现的不尽人意。
1.生活性。
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2.开放性。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其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其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严展,其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3.活动性。
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儿童更多的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构建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1、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劳动习惯。学习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愿意想办法解决。
2、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有计划有目标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4、能用自己的方式爱父母长辈,积极主动地做家务劳动。
5、懂礼貌,守秩序,行为文明。
6、能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想法或活动成果。
本册教材引导儿童体验家庭生活的欢乐与幸福,激发学生爱亲敬长热爱家庭生活的积极情感与态度,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让儿童尝试进行“当家”的实践活动。单元在设计上从人手,通过小调查、小实践、小评判、小擂台、小讨论、小制作、等各种方式,引导儿童参与家庭生活,从而完成课程标准要求的“热爱劳动,具有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知道初步的健康常识”;“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能用自己的方式爱父母长辈,积极主动做家务劳动”;“选择生活和学习用品时有自己的判断,不盲从”;“热爱自然、科学,去探索大自然的奥妙。”“能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想法或劳动成果”;“能在老师的帮助下,总结、提升获得的经验和信息”。培养儿童的集体意识,让儿童学会在班集体中和谐快乐地生活。学生在自身学校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布置摄影展、做游戏、诵读儿歌、动手实践、听讲故事、讨论等各种活动方式,感受班集体的快乐,并主动、积极地为班集体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引导学生与同伴、老师之间友好相处、团结友爱,形成开朗向上、负责进取的生活态度,感受班级生活的美好。围绕一年级下学期儿童的学习生活而设计的。学习是学生生活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尤其是在强调终身学习的今天,从小养成爱学习的习惯,掌握学习的方法,将为孩子成功地走向社会,幸福地走向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单元在设计上以学习兴趣为中心,侧重对儿童进行愉快积极、负责任、有创意的生活主题教育。
1、进一步明确品德与生活课的教育目的,使学生能够遵守日常行为规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以开展研究性学习及运用多种教学媒体来提高教学效率。
3、认真学习贯彻新课程的理念,并切实的应用到实际教学中。
4、认真备课,钻研教材,上好每一课。
5、指导学生认真完成练习。
周次时间教学内容课时安排。
第一周3/1~3我的一家2课时。
第二周3/6~10我是家中小成员2课时。
第三周3/13~17在爸爸妈妈关心下成长2课时。
第四周3/20~24过家家2课时。
第五周3/27~4/8我掉了一颗牙2课时。
第六周4/11~15眼睛与耳朵的诉说2课时。
第七周4/18~22喝水的学问2课时。
第八周4/25~29在餐桌上2课时。
第九周5/1~5关心老人2课时。
第十周5/8~12他们需要关爱2课时。
第十一周5/15~19小手拉小手2课时。
第十二周5/22~26别把花草弄疼了2课时。
第十三周5/29~12/3雷雨来了2课时。
第十四周6/6~10夏天的小虫2课时。
第十五周6/13~17怎样才凉快2课时。
第十六周6/20~24过好暑假2课时。
一年级品德教学计划
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和爱国教育,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引导学生从小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
各班学生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受到家人的百般呵护,在各方面都存在不良的行为习惯,对他们的思想进行教育是件不容易的事。
本册教科书共5个单元,根据小学一年级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从适应小学生活的逻辑出发,选择与儿童生活关系密切、切实需要的内容,按照主题进行整合。重视生活情感的陶冶。让儿童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情感。本教科书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
第一单元“今天吃什么”意在紧密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调动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步步深入地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饮食和个人卫生习惯,有意识的把健康常识和饮食习惯有机的结合起来。第二单元“我的手儿巧”意在让学生通过学习,重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双手和大脑。在创造的过程中感受愉悦,热爱生活,做一个快乐成长的孩子。第三单元“我有许多好朋友”本单元安排的主题活动,旨在进一步引导小朋友在集体生活中正确地与同学、朋友交往,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宽厚待人、关心帮助伙伴、热爱班级体,从而感受积极愉快的快乐。第四单元“快乐的小问号”好奇是孩子的天性,面对大千世界,充满新鲜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保护孩子们的好奇心、赏识他们的探索精神、训练他们的积累知识方法等,是本单元的主要目标。第五单元“我爱美丽的生命”本单元通过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动植物生命的美丽、生命的力量和生命的伟大。让他们在享受生命的快乐中,学会保护地球家园,珍爱有着美丽生命的动植物,学会对生命充满感激,知道只有心中有爱,生命才会更美丽。
1、充满兴趣地参与学校一天的生活,为自己是小学生感到快乐,体验与人交往的快乐,感受学习的愉快。会向父母表达自己的谢意与敬重,体会家庭带给人的快乐感受。愿意为美好的明天付出努力。
2、主动和同学交往,说简单的礼貌用语。能参与与各种和同伴合作的学习活动,遵守简单的合作规则。初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合理的课间活动习惯,初步形成“玩学结合,张弛有度”的生活习惯。
3、通过自身观察比较、归纳及操作联系,感受新学校的美好。积极地参与并体验学习过程,学会简单的自我介绍和介绍别人的方法,学会邀请同学和接受邀请,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
1、通过创设多种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场景中感受、体验和感悟“作为小学生,究竟该怎样做”,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培养有机地蕴含在有趣的活动之中。
2、巧妙地引导学生发现身边可利用的废旧材料,创造美好。让孩子开动脑筋,热爱生活,发现生活。
3、通过介绍自己的好朋友,名字接龙等等小游戏,通过全体同学之间的讨论让大家慢慢熟悉,建立友谊,在潜移默化中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宽厚待人、关心帮助伙伴、热爱班集体,从而感受积极愉快的生活。
4、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进入一个模拟情景中,假设遇到的动植物,让孩子们讨论自己对它们的认识,并提出相应的问题。同学讨论做出解答,教师进行总结。让孩子们在轻松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并且教师要介绍给同学们获取知识的不同渠道。
5、以儿童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选取学生感兴趣的动植物现象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让学生感受体验大自然的美丽、神奇;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6、注重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一年级品德教学计划
学生热爱学校,热爱班级,热爱学习,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学生普遍都能尊师守纪,团结友爱,有较强的上进心和求知欲,课堂气氛活跃。但有时有点过于活跃,需要老师适时调控。
1、第一单元《爱护班集体》知道自己是集体的一员,初步认识规则和纪律的作用,遵守学校纪律。爱护公物和别人的劳动成果。能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等。能欣赏自己和别人的优点与长处。学习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能为解决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2、第二单元《春姑年来到我身边》通过动手实验、观察、朗诵、绘画等方式让儿童感受春天给予人类的无限生机,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创造生活的美好情感,完成新课标要求的“了解天气、季节变化对人生活的影响,学会照顾自己”;“能欣赏和感受自然的美”;“从不同途径收集信息”;“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和活动成果,并愿意与他人交流分享”等目标。
3、第三单元《我们的节日》能用自己的方式唉父母长辈,乐于帮助别人,能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喜欢和同学、老师交往,高兴的学习。
4、第四单元《我们长大了》知道初步地健康知识,养成习惯。学会照顾自己,能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事认真,有耐心,有毅力。
5、第五单元《夏天来了》培养不怕苦,不怕难,不胆怯。学习用观察、比较、小实验等方法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爱护公物,节约用水、电、纸等。喜欢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愿意有计划、有目标的安排自己的生活。
1、热爱大自然,能主动到大自然中观察春天的特征,对自然现象有探究欲。知道春天动植物的变化,人们衣着的变化,学习有关儿歌,知道种子发芽生长的条件,了解植树节的相关知识,能在活动中初步认识春天的花及野菜,练习综合的观察、绘画、朗诵能力,培养对生活的感悟和体验。
2、乐于参与班级的各项集体活动,能感受集体活动的美好,积极参与班级的卫生值日和保结工作,能为班级庆祝“六一”活动布置教室。懂得要爱护公共财物、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道理。3、能发现学习生活中的快乐,从而激发对学习生活的爱与乐趣。
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在本单元的学习中通过寻找校园内、生活中的有趣丰富的学习活动,体验学习的快乐。了解多渠道的学习方法,了解丰富的学习途径。
1、加强课前预习,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习惯和能力。
2、提高学生的有效性。
3、加强课堂评价,提倡多元化评价。
第一周:教室里的悄悄话第二周:班级也是我的家第三周:班级小公约。
第十三周:炎热的夏天、夏天里的科学第十四周:健康安全过夏第十五周:放暑假了。
一年级品德工作计划
本册教材根据《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新编,编排了四个单元,共16课主题活动,约32课时,每周上两课时。
第一单元第1—4课我爱我家
第二单元第5—8课我的生活好习惯
第三单元第9—12课爱心行动
第四单元第13—16课火热的夏天
1、在介绍家庭成员,回忆甜蜜往事的活动中,引导学生体验家庭生活的欢乐与幸福,激发学生爱生敬长、热爱家庭生活的积极情感和态度。
2、通过开展生活小故事的讲述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初步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逐步培养良好的家庭生活习惯。
3、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做的学着做,不依赖父母,并掌握正确的保健常识,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使学生懂得自己是家庭的一员,热爱劳动也是爱父母的表现,学会一些劳动的知识和技能,初步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5、引导儿童去观察、探究、体验爱的真谛,帮助儿童学会爱、乐于爱,不仅爱人,还要去爱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在爱心的培养中,快乐地成长。
6、通过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了解夏天常见的自然现象和生活中的自然常识、生活常识,了解昆虫的一些基本知识。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地和有组织、有针对性地观察,在观察活动中增强实验能力和应用能力。
7、通过暑假生活中安全、健康、欢乐、有意义活动内容的安排和选择,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知识、增强分辨是非好坏的能力和自我管理自我调控的能力,知道自我保护的方法,掌握初步的适应社会的常识的技能。
1、认真备课,注意教学方法,加强课堂教学,切实上好每一节课。
2、争取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
3、正确估计学生的能力,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注意因材施教。
4、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
1
我的一家
2
2
我是家中小成员
2
3
在爸爸、妈妈关心下成长
2
4
过家家
2
5
我掉了一颗牙
2
6
眼睛与耳朵的诉说
2
7
喝水的学问
2
8
在餐桌上
2
9
关心老人
2
10
他们需要关爱
2
11
小手拉小手
2
12
别把花草弄疼了
2
13
雷雨来了
2
14
夏天的小虫
2
15
怎样才凉快
2
16
过好暑假
2
17
期末复习考试
18
19
一年级品德工作计划
一年级共有20人,男生5人,女生15人。整体看他们活泼好动,大多数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对人有礼貌,热爱关心班级集体,学习勤奋。但大多数同学都是独生子女,或多或少地有一些不良习气,部分同学对他人的尊敬,对集体荣誉的珍惜趋于表面化,为了做给别人看而做,行动上缺乏自主性,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意识狭隘。在新学期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思想不断提高,自觉行动,形成良好的习惯。
1、生活性
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2、开放性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其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其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严展,其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3、活动性
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儿童更多的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构建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1、初步知道家庭的基本构成以及家庭成员间的关系。
2、能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感谢。
3、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春天的美。
4、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
5、初步了解牙齿和眼睛保护健康常识,学会自我保健的方法,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6、通过观察感受炎热的盛夏,体会他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的利与弊。
教学重点:
1、学文明理,培养学生正确做人的意识及能力。
2、培养学生关心、爱护同学的品质。
教学难点:
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1、充分利用电教手段,以直观的形象激发学生情感。
2、按照激情——明理——导行——反馈的思路教学。
3、适当补充教材,丰富教学内容,强化观点形成。
4、采取跟踪调查,联系家长等措施,促进学生良好意识、习惯的形成。
周次教学内容课时安排
二教室里的悄悄话2
三班级也是我的家2
四班级小公约2
五春天在哪里2
六打扮春姑娘2
七和春姑娘一起玩2
八春天里的保健2
九我们多么幸福2
十期中考试
十一手拉手过“六一”2
十二快乐的一天2
十三我的身体2
十四我们进步了2
十五我的成长记录2
十六炎热的夏天2
十七夏天里的科学2
十八健康安全过夏天2
十九放暑假了2
一年级品德教学计划
本年级有六个班,共有学生三百多人。通过一年级上期的学习,学生已养成了一些好的行为习惯,而一年级下学期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有很好的作用,能帮助学生进一步适应学校规定;能加强同学与同学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能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发展。所以,思想品德课要让一年级学生理解观点、明白道理,教师就要讲究教学方法,就要在课堂上创设有利于学生接受人生道理、良好品德的环境。
1、体验自主策划、自主活动的愉快,能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变化,并初步开始计划自己的生活和行动。
2、在班集体中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与同学合作,共同做大家商量好的事。
3、能注意到周围环境中的变化,并能通过动手做二获得有关知识和经验。
4、学会与季节变化想适应的简单保健和安全常识,并在生活中运用。
1、培养学生能够健康、安全地生活。
2、培养学生能够愉快、积极地生活。
3、培养学生能够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4、培养学生能够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应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或与儿童合作选择内容,或利用儿童自己的选择来组织活动。针对《品德与生活》的学科性,教学时可采取以下措施:
1、进一步明确品德与生活课的教育目的,使学生能够遵守日常行为规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以开展研究性学习及运用多种教学媒体来提高教学效率。充分利用电教手段,以直观的形象激发学生情感。
3、认真学习贯彻新课程的理念,并切实的应用到实际教学中。
4、认真备课,钻研教材,上好每一堂课。适当补充教材,丰富教学内容,强化观点形成。
5、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活动范例,指导学生认真完成练习。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的资源。充分挖掘学校、社区图书室及家庭中的图书资源、媒体资源,并促进儿童之间、班级、年级和校际之间图书、资料的交流和共享。
6、重视利用儿童自身的兴趣、经验和活动中的发现、体验等作为活动的资源。教学活动形式服从内容,可根据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的不同,因地制宜地选择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类型。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如讨论、资料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教学游戏、参观访问、欣赏、讲故事等。
每周每个教学班有二课时。
第一周寒假生活交流会。
第二周春节知多少。
第三周新的学期新的我。
第四周春天在哪里。
第五周我们播种春天。
第六周和春风一起玩。
第七周春天的盛会。
第八周六一大策划。
第九周六一大行动。
第十周开心六一。
第十一周我的这一年。
第十二周二年级生活什么样。
第十三周怎样过暑假。
第十四周健康、安全要牢记。
综上,在思想品德课中,提高学生明理能力的途径很多,只要我们科学地把握和运用,就能够使他们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中受到教育,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一年级品德教学论文
转眼一个学期过去了,本学期,我承担了一年级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工作,现对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
在这学期的教育教学任务中,我能按照大纲要求制定并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通过教学,学让生能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乐于交往,体验快乐,形成好的生活习惯,并能有一个正确的生存态度和处事方法。
1、寻求新课程的改革。
我在教学中论题钻研教材,探索性的尝试设计种种教学方式,以新教材理念为指导,不断反思积累经验,寻找有效的教学途径。能采用一些积极有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2、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
我在教学时,做到了关注学生的接受性,尊重儿童的年龄特征,挖掘生活对儿童品德形成具有价值的资源,体现出儿童个体与其周围自然、社会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社会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
3、设计丰富多彩、易为儿童接受的教学活动。
结合本学期品德组的课题——教师如何在课堂上创设体验性活动来实现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性,来设计教学活动。对于品德与生活课堂,要考虑到低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不能仅仅局限于讲解教科书,学生也不是依靠听讲来学习,而是要通过观察、调查、实验、探索、服务、制作、创造、表现等活动,实际地去感受、体验、领悟、发现。根据一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要,教学时将教学活动的设计放在重要的位置。
4、讲求教学的实效性。
设计出好的教学活动,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精心设计好教学活动,那么就能有效地达到预想的目标。我创设了多项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验去收获。教学活动的选择首先考虑的不是活动的形式和数量,而应该是活动的有效性,活动本身是否有意义,是否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景、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去感受、体验,以亲身感知来接受知识。
通过本学期教学的回顾与总结,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发扬优点,改正不足,努力做到:
1、努力学习教学理论,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2、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做好课后反思,及时针对自己的不足,找原因,想办法。
虽然这学期我在教学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通过教学总结,我仍发现了很多自己做的不好,有所疏漏和做得不到位的地方。总之,为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将继续求索,不断创新。
文档为doc格式。
。
一年级品德教学计划
态度和情感:感受新学校环境的美好,对老师充满信任、景仰,充满兴趣地参与学校一天的生活,为自己是小学生感到快乐。喜欢和老师、同学交往,体验与人交往的快乐,感受学习的愉快,有初步的规则意识,在尝试自己解决麻烦的过程中,体验克服困难的喜悦。培养学生对父母的自豪感,引导学生对父母表达自己的谢意和敬重,体会家庭带给人的快乐感受。
行为和习惯:了解学校的环境、设施及其作用,能主动认识教师和课程特点,了解学校一天的日程安排,初步培养学校生活安全意识,有正确的做、立、行、走姿势和良好的精神风貌。能够主动和同学交往,说简单的礼貌用语。能够参与各种和同伴合作的学习活动,遵守简单的合作规则。初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合理的可见活动习惯,初步形成“玩学结合,张弛有度”的生活习惯。
过程和方法:通过自身观察比较、归纳及操作联系,能感受新学校的美好。积极参与行为练习,从而完全适应学校生活。积极地参与并体验学习过程,学习简单的统计和分类方法,学会简单的自我介绍和介绍别人的方法,学会邀请同学和接受邀请,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
知识和技能:知道校园环境中一些标志性的建筑,如:操场、教学楼及专用教室,认识老师的办公室。知道教师节,能参加升旗仪式,了解基本课程和课外活动,形成初步的安全意识,学会在校安全生活的基本技能。能联系正确的坐、立、行、走的姿势,能辨别不美的行为习惯。认识自己的班级和全般同学及老师。知道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品德与生活》是小学低段以儿童生活为基础的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遵循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和《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标准,融科学教育、生活教育与社会教育于一体,构建现代大德育课程,整体塑造儿童健康人格,为儿童的发展和幸福生活服务。
1.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教材内容的设计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考虑学龄初期儿童接触外部世界,适应校园生活的需要,设计丰富多彩的有生命感与鲜活力的内容,回归儿童童年生活的快乐和幸福。帮助儿童在以生活为背景的学习活动中,科学地认识周围的自然环境和人际环境、初步掌握科学生活常识与道德伦理知识、获得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学会友爱待人,敬于处事,善于律己,形成对人、对事、对己的正确态度与行为方式,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体验童年的快乐,使《品德与生活》课程成为个体幸福成长之需要。
2.以自主探索性学习,构筑开放性教材系统。
道德学习的全息性,使得课堂只是儿童道德学习的一个缩影。因而,本课程增强教材的拓展性,使教材成为学生道德学习中的一个文本。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向学生提供丰富的道德生活资源背景,建立课堂学习向家庭生活与社区文化辐射的立体网。构筑课内外、校内外贯通的开放性、生成式课程内容系统,同时,教材的设计也要给师生以更多的创造空间。
3.以活动为载体
一年级品德教学工作计划(热门16篇)
本文2024-01-24 15:26:09发表“文库百科”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kubao.com/article/9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