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调查报告及(汇总18篇)
调查报告应该具备条理清晰、语言简明、逻辑严谨、内容丰富等特点,以便读者能够全面了解研究的结果和结论。通过阅读以下调查报告的实例,你可以了解到如何组织和表达调查结果。
初中生物调查报告
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培养学生能力应与传授知识并举,也就是把二者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由应试教育转轨于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能力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观察能力是学生学习生物知识需要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人们常把观察能力称为智力的门户。观察能力是发展学生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基础。学生观察能力的强弱对学生其他智力的开发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作为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
一) 对学生进行观察能力问卷调查。
通过调查分析显示,我校七年级学生科学观察能力一般,观察的全面性、思维参与度和观察记录水平急需提高。
二) 教学中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1、 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和挂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 利用生物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 通过课外活动和野外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4、 改变教学方法,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1、 学生的观察兴趣浓厚,掌握了基本的观测方法。
2、 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所提高,学习成绩较前有很大进步。
1、 因受教学进度的影响,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时间有限。
2、 学生的观察兴趣有逐渐减退的现象。
3、 学生观察的耐心不足,出现蜻蜓点水的现象。
1、 精心备课,挖掘每节课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机会,分步进行。
2、 深化新课程改革,以全新的学生易接受的教育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3、 经常引导学生进行野外观察和课外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
初中生调查报告
1、目前教育体制的“产物”。虽然政府大力倡导素质教育,但惟“分”论英雄的事实普遍存在,而整个社会仍在为学校排名次,用升学率的高低来评价一所学校的办学质量,另外我国目前的招生,入学,就业体系,以及官民子弟在待遇上的差别,使一些家长为了孩子不“享受”在上重点高中时因差一分而掏6000元钱的“待遇”,或者在将来找到一份好一点的工作,选择了平时花“小钱”,给孩子补课,打“预防针”。
2、家长的“安慰剂”。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使学生之间的竞争随之加剧,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正说明应试教育的局面并未从根本改变。家长们不会空喊口号,“考入重点高中,上了名牌大学”才是硬道理。迫于此压力孩子学习成绩不好,自然就要要求补课,暂且不看结果如何,起码能从心理上安慰自己,因为这是在给孩子“充电”啊!
3、学生的“镇定剂”。有的学生因为一两次考试成绩不理想,或班级排名出现下降,产生焦虑急躁自卑等心理。于是上课外补习班,或是请家教,结果成绩有所提高,从而带来了巨大的心理镇定。须知,学生在过渡时期成绩一时跟不上,通过自身的努力,调整学习方法,一般都可以赶上。
4、老师的“新产业”。一些老师故意在正常的学校课堂对讲课的内容有所保留,将精髓留在“私塾”上讲,有的老师甚至故意在补课中向学生楼考试题,迫使学生加入补课的队伍,显然,这些教师是将补课作为一种“创收”的“新产业”。一个老师可以通过开设补习班,一个月赚到上万元,这与每个月xx多元的工资相比,真令这些“误人子弟之士”动心啊!
1、学校设“新班”。一些学校为了能使自己的补课名正言顺,不与国家相关政策唱反调,而开设课外提高班。说是学生自愿选择参加,而所谓的提高班只是提前讲新课。一些没有参加的同学到正常课堂上发现老师的进度是按提高班进行的。自己没参加自然就跟不上了。所以也得“自愿”的去参加了。
2、老师开“私塾”。在国家三令五申的禁止下,公开不可少了。然而老师家里的“私塾”式的补课却多了起来。在调查中,100%以上的学生或多或少参加了“私塾”是不可。不可时间一般都是择在假期、周末或每天放学后,补课地点多是在老师家里或历史租借的房间,不可对象多是毕业班学生。
3、家长请家教。一些家长由于工作关系,没有充足的时间来照顾孩子。但又不放心孩子能否独立的`完成作业。于是就请一些高小的大学生在周六、周日或每天孩子放学后到家里,为孩子辅导。在调查中我们发现,78%以上的孩子都请过家教或正在请家教,且高年级学生占大多数。以英语、数学为主。
家庭花了大量的钱,学生花了大量的时间来补课,那补课的结果如何呢?
2、家庭的负担重了。补课不但增加了学生是学习负担,也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在调查中了解到,各校老师一对一补课,一般每节课都要100元以上。如果几个学生一起补,起码要50元一节课。这样一学期下来也要几钱元钱。这对于普通中产阶级家庭来说,是有一定困难。
3、老师的腰包鼓了。一些老师通过补课,经济收入如股市“熊去牛来,”全线飘红,买电梯房、开轿车、有的甚至专门买上一套价值不菲的商品房当作“补课基地”、“课外产业”从此进入了良性循环。
四.如何看待当前风行的补课现象?
学生要求补课,希望获得更多的知识,了解更多的信息,学到更多的技能,这似乎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了。但我们明白一般事情都有两面性,而要衡量其本身的价值,这就要看是利大还是弊大。
中国自古有:“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之说,反观现在的一些老师的行为,不免让人寒心。在正常的课堂上把该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没有给予学生,而留一手于课外的“私塾”。可见老师不是在“传道授业解惑”,而是在“串道收业截获”,至此,我想起来了余秋雨先生所说的一句话:在每年九月十日人们庆祝教师节之时,老师们又没有反思自己是否误人子弟又一年。
初中生调查报告
随着我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根据我国的婚姻法在不断地更改,给更多的人们有了选择的余地,因此造成我国大量单亲家庭,为了准备而又全面的了解清楚单亲家庭逐渐增多的原因。以及人们因此对此的看法和认识与其评价,为了使我国人民更加和谐,青少年能够在更好的环境下健康成长,我将以以下五个方面来进行研究。
根据我国在南京调查结果,在740个调查样本中。如下表:
单亲家庭占0。82%。
离婚有子女家庭占0。68%。
未婚子女的占0。04%。
因此通过上表得出结果,单亲家庭高出于离婚有子女的14%,现在社会的人们太多出于不负责任,在婚姻素质方面太过于低,在我国单亲家庭大约占我国人民20%,而且数量不定,有上升现象。
(1):由于违背家庭规则和家庭成员的主观意见让家庭成为了一种被动状态,在这种状态占我国单亲家庭中的12。74%。
(2):家庭随着时间而自然死亡,多半出于重组家庭,和年龄悬殊大,关系不符合,但这占单亲家庭增大不多。
(3):单亲家庭的个我主观性太强占我国单亲家庭的87。26%,其一由于家庭暴力,而让另一方压力太大而选择自由,其二离婚虽普遍但造成这原因主要是第三者插足,这占我国单亲家庭的5%以上。总之,不管是在一个怎样的原因下,都会不利单亲同学的成长和产生的心理问题。
单亲家庭中的青少年肯定是没有双亲家庭的爱要充足,总会少那么一些什么,单亲家庭中的青少年总会觉得自己就像一个人生长在世界上没有父母亲的疼爱,留给他们的是那么冷冰冰的房间和重重的责任,他们就像一根草一样没有人疼爱。而双亲家庭他们有充足的阳光和财富,他们有父母亲给他的问候与其比单亲家庭双倍的爱。他们就像温室中的花朵,他们有着花工的照顾,所以单亲家庭是永远不能与双亲家庭能比的。他们需要我门社会上给的关爱,哪怕只是一点。
单亲家庭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性格孤僻、感情脆弱、敏感、亲情观淡泊、整体要比双亲家庭要灰暗一些和悲观。觉得自己的人生与其自己本身的年龄不符,渴望父母父母亲的疼爱。对待单亲家庭的孩子我们应该多与他们说说话,谈谈心,少忽视他们,多听听孩子们的心声,注意帮助孩子充实生活。
家庭的稳定性是阻止单亲家庭增多的原因之一,我们的家庭稳定性有了保证,那么小孩的成长环境就有了保障了!我们应该减少家庭暴力和大男子主义让家庭更加的和谐,我们虽不能阻止离婚率的增加,但我们可以让这一现象从此不在有,我们应该改变父母对婚姻法的观念加强他们对婚姻法的认识,解决他们的思想问题让父母们对婚姻观念更加正确一些。让他们的是想得到改观,解决他们的是想问题,说出他们对婚姻的想法和对单亲家庭的意见。
结果证明,我国的单亲家庭逐渐增多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好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单亲家庭的逐渐增多我们应该有效控制,让家庭更加和谐美满,是我国人民更加的和谐美满,是我国人民都走向幸福,不再出现单亲家庭增多现象,而成反比,能让我国青少年更加的健康成长。我们要多实行措施控制当前情况,我们应该重各个方面来发展,只有家庭的美满,家庭的稳定,社会才会稳定,青少年才会健康的成长。
初中生物调查报告初中生物调查报告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专注力培养策略研究》课题组。
执笔:成力利。
第一部分:调查的准备及实施。
一、调查意义与目的。
配合宝鸡市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课题优质教育研究,我们承担了关于《初中物理课堂高效学习的策略研究》的课题任务,进行有关中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方式的调查,旨在摸清我校初中生的物理学习现状,为课题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为优化学科教学提供可行的依据,为学生的学习提供高效的策略。
二、调查问题的设计。
学生学习策略的形成与学习动机、学习方式有密切联系。本次调查的问题设计结合这两方面特征,分成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效率和学习方法等几个方面来设计,由九成宫中学初中物理组三名成员共同参与选题、修改,问卷采用四点量表形式,项目顺序采用随机排列,项目格式全部为选择式,问卷共有32道。
本次调查由宝鸡市九成宫中学初二、初三两个年级班主任协助,在调查前由班主任对答卷的要求做以说明,保证问卷的客观和有效性。参加本次调查的是两个年级420名学生,其中男生为220人,女生为200人。我校计算机专业教师负责数据统计。
第二部分:调查数据及分析结果。
素
图3喜欢的老师类型(一)共性特点:
绝大多数的学生认为物理在生活、生产、科技方面的贡献是比较大的,对物理学习尤其是实验有深厚兴趣,尤其认为学习物理可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可以在课堂活动中表现自己的能力,喜欢的物理课堂(如图1)是以老师引导探究为主,喜欢联系社会自然,喜欢交流合作(如图2),从中还可以看出初中生有21%的学生学习依赖于老师的讲解;(如图3)有62%的学生喜欢平易近人、耐心温和、有幽默感的老师,其次是知识广博、兴趣广泛、品格高尚、有威信的老师。但有接近80%的学生没有自己的学习方法,没有定期的预习和复习,近50%的学生不能独立完成作业,而更多是靠同学间的询问讨论后完成;在遇到问题时很少与他人交流,很少借鉴他人的学习经验;大多数学生自我效能感处一般水平,近50%的学生学习情绪保持稳定平静,认为影响学习效率的主要因素是学习主体的身心状态(如图4),其次是学习环境。
分析:中学生已经意识到物理在生活、生产、科技方面的贡献,对科学素养的提升大有裨益,这与新课标中的物理课程理念是相切合的,在物理教学和课程的设置中应重点体现物理学自身与文化、经济和社会互动发展的时代性要求[1],将科学服务于社会与人类的意识传递给学生。在认知内驱力方面,中学生普遍认为课堂实验探究能调动自己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因为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无论是以新奇多样的演示实验激发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好奇心还是以学生自主实验的形式,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都是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物理学习动机的有效方式。
由于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学生获得信息的途径增多,致使学生的学习意志变得薄弱,能独立思考和独立完成作业的人越来越少;初中阶段的物理知识难度不大,学习相对轻松,学生学习策略应用水平不理想,学习策略的使用还处于盲目状态,学习策略尚未内化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值得说明的是,在无明确动机一题中选“符合”的学生占全体人数的41%,这说明一部分学生是在物理学习动机不明确的情况下进行学习的。学生在无学习需要的情况下,势必达不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因为其目标指向是模糊的,会影响其后续一系列的学习活动,所以在物理教学中如何使学生有明确的'物理学习目标,应成为一个需要给与足够重视的问题。
(二)群体差异分析。
1、初二、初三学生物理学习动机的差异分析:
特点:(图5)初二学生的物理学习动机主要在于对物理感兴趣、可以自己。
动机。
分析:初中生认为学习物理可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可以在课堂活动中表现自己的能力,这是由物理课程的特点决定,而初三学生对物理实验和小制作的这一兴趣点由39%缩减到20%,反映了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实验教学和活动没能充分开展,教师在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和资源的开发方面做得还不够,而传统教学的效果还显而易见,教师的组织、管理教学的能力起着主要的作用。从另一方面看,初中学生的物理学习动机中附属内驱力较为明显,受老师的影响比较大,作为教师更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和艺术。
2
态度。
特点:(图7)初二学生对待物理学习的态度是:有54%的学生想学好,但不知怎么学,没有不想学、抱着得过且过态度的人,(图8)而初三学生53%的持主动自觉、努力进取的态度,而不想认真去学或不想学的学生比例增大,这也是两极分化现象的表现。
分析:物理作为一门新学科,初二学生持有一定的兴趣,想学好,但不知用什么方法才能将它学好,所以持中性态度的比较多;而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初三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取得的成绩增强了他们信心,但缺乏学习方法和意志的掉队的学生对学习失去了信心。所以,初中阶段的物理学习初二是关键的一年,抓住这一教育契机,抓住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开展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学习动机,缩减掉队学生队伍。
3、优差生的对比差异分析。
我们还按成绩将调查结果分为优、中、差三类进行对比,以便发现不同类型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特点:(如图9)61%的成绩优秀生将影响学习效率的影响因素归结为自身状态,其次是学习环境,(如图10)而暂差生除了这两个因素外,还有20%的学生归因为学习对象,是所学课程内容影响了学习效率。另外在有无学习方法的调查中发现大约40%的优秀生认为自己有学习方法,但说不清,而暂差生有41%没有学习方法。同时我们发现优、差生在遇到难题时有50%的同学选择请教老师或其他同学,而中等生在遇到难题时70%的人选择坚持思考,在课堂上差生喜欢老师引导探究、同学互助老师点评,需要更多的帮助,而中等生则表现为过于自信,自我效能感过强。
[5],良好学习策略的掌握与使用能有效的促进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因而对差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策略教学与训练,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6][7]。而中等生对自己缺乏正确认识,过高估计自己能力,而学习动机中应付考试比重较大,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最易出现眼高手低现象,这也是制约他们学习效率和成绩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准确定位是提高学习效率的策略之一。
37%的女生持想学但不知怎样学的态度,但男生在这两种态度上和女生恰恰相反(如图1。
2)。同时在对学习情绪和学习兴趣方面的调查中发现:女生的学习情绪易波动,对物理应用性的认识比男生少,对实验的现象感兴趣,感性认识较多;喜欢老师讲解记笔记的方式,听课时有问题时不如男生能及时表达和交流。
分析:女生的学习态度、动机水平要比男生好,但信息加工能力比男生差。这说明男生比女生在学习过程中更注重独立思考和对知识的理解。女生的学习态度较好,动机水平较高,在学习过程更注重借助一些外在的学习辅助手段来帮助学习,更重视对知识的复习与记忆巩固。男女生在不同学习策略方面的差异,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培养男生良好的学习态度,提高其学习动机水平,要求他们对知识及时复习巩固、掌握并能较灵活的使用一些学习辅助手段来帮助学习。对女生,则要求教师更多地教她们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思考,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二、总结。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当前初中生物理学习的状况,总的说来有以下几点:
1.80%以上的初中生肯定物理知识的实用性,对物理学习尤其是实验有深厚兴趣;
2.有60%以上的学生学习依赖于老师的讲解和引导,说明教师在物理学习中的主导地位不可忽视;3.但有接近80%的学生没有自己的学习方法,没有定期的预习和复习,近50%的学生不能独立完成作业,在遇到问题时很少与他人交流,很少借鉴他人的学习经验,学生学习策略应用水平不理想;4.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能力一般,自我效能感处一般水平,中等生则表现反常;5.男女生在物理学习的动机和方法上也有一定的差别。
针对上述结论,在中学物理教学中首先还是要使学生明确学习物理的目的和意义,重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其二,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注意学生的物理学习动机在激发基础上的延续与保持。其三,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加强高效学习的方法策略指导,为促进学生高效学习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优化教学过程。其四,给予不同类型学生不同的策略指导和积极的关注,引导学习中等生正确定位,对差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策略教学与训练,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培养男生良好的学习态度,提高其学习动机水平,帮助女生加强思维和实验训练,指导不同类型学生对物理学习成败进行正确的归因。
对象:年级班。
性别:男()女()(请在括号里打勾)。
请同学们如实填写以下内容,可以多选:
[]1、你觉得物理在生活、生产、科技方面的贡献如何?
a非常大b比较大c一般d没有贡献。
[]2.从内心讲,你觉得学习物理。
a、非常有意思,越学越有劲。
b、谈不上有趣,但不得不学。
c、毫无乐趣,很苦。
[]3、我的物理学习动机是:
a喜欢老师和老师所教的课程b为了应付考试。
c可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可以在课堂活动中表现自己的能力。
d对物理感兴趣,可以自己动手做各种实验或小制作。
[]4、我的物理学习态度是:
a主动自觉,努力进取学而不厌,坚持不懈。
b想学好,但不知怎么学。
c有点兴趣,但不想认真去学随意忽冷忽热。
d不想学,得过且过。
[]5、我的物理学习情绪是:
a稳定平静b浮躁不安情绪易波动。
c情绪高涨,充满自信d沮丧、缺乏自信。
[]6、我的智力感觉是:
a聪明b一般c有点笨d很笨。
[]7、你觉得物理方面的知识和现象在生活中经常遇到吗?
a很多b较多c较少d很少。
[]8、进物理实验室做实验时,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a实验器材b实验现象c实验过程d以上全部。
[]9、我喜欢的老师是:
a知识广播兴趣广泛品格高尚、有威信。
b耐心温和平易近人具有幽默感。
c能够关心学生理解学生为学生着想。
d负责任守信用,敢于承认自己的失误。
[]10、我喜欢的物理课堂是:
a老师讲解我记笔记b老师引导我们探究。
c同学互助老师点评d注重让学生从社会、大自然中获取知识。
[]11.物理课前:
a、充分预习b、有时预习。
c、很少预习d、不预习。
[]12.碰到不懂的问题,你会()。
a、做个记号,上课时问老师。
b、跳过。
c、自己思考一下,能想到最好,想不到再请教别人。
[]13.对于听课中的问题,你会:
a、经常问老师或同学,共同研究探讨。
b、不敢问老师和同学,自己看书,懂就懂,不懂就算了。
c、不问也不看书。
[]14.课堂上,关于笔记的问题,我。
a.能够及时准确的捕捉课堂重点笔记。
b.在老师督促下或提示下才记录。
c.课后才补记课堂笔记。
[]15.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我。
a.每次都能独立完成。
b.同学间询问讨论后完成。
c.作业不会做时看别人的。
[]16.老师批改完作业后,我。
a.每个错误都能主动订正b.在老师督促下才订正c.只关心对错。
[]17.在与他人沟通学习情况的问题上,我。
a、偶尔和同学聊聊学习。
b、经常找老师谈学习方法等问题。
c、很少找老师但和同学交流较多。
[]18.老师在课堂上提出一个问题,你会。
a、马上认真思考b、想了一下,想不出来就算了。
c、不想,等别人说d怕答错同学笑话。
[]19.对于所学知识定期归纳总结,我。
a.有时b.经常c.从不。
[]20.对于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是否联系所学知识思考,我。
a.从不b.经常。
[]21.碰到难题时的态度,我。
a.坚持思考b.退缩不做c.去请教别的同学。
[]22、你在家学习时,通常是:。
a、专心学习b、边看电视边学习c、有学习,但心不在焉。
[]23、听课时,你的注意力集中吗?
a、非常集中b、偶尔开小差c、经常走神。
[]24.小组合作学习时,我们总是。
a、分工合作,效果很好。
b、分工不好,学习效果也不好。
c、我很少和同学合作学习。
[]25.请在以下选项中,选出最符合你自身情况的一项:。
a.睡眠时间充足,睡眠质量得到保证,因而有高的学习效率。
b.虽然睡眠状况不是很好,但还是可以保证较高的学习效率。
c.受长期差的睡眠状况影响,学习效率严重下降。
d.睡眠状况对我的学习效率没有什么影响。
[]26.您经常采用以下哪种学习流程?
a、先预习---再上课---然后课后复习。
b、没预习就上课---然后课后复习。
c、只是上课,没进行预习和课后复习。
d、上课自己看课本不听课,有空再复习。
[]27.您是否拥有一套适合自己个性的学习方法呢?
a、有,而且行之有效。
b、有,但说不清楚。
c、没有什么学习方法可言。
[]28.您喜欢与同学、老师交流合作来提高自己学习效率吗?
a、非常喜欢b、喜欢c、比较喜欢d、不喜欢。
[]29.您是否经常借鉴别人好的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呢?
a、经常b、偶尔c、没有。
[]30.您喜欢什么样的学习环境?
a、熟人多的地方b、边听音乐边学习。
c、相对安静的地方d、单独一个人。
[]31.在下列因素中,您认为哪个因素最影响您的学习效率?
a、学习主体的身心状态b、学习对象。
c、学习环境d学习动机。
[]32.你听课时是否常做笔记?
a、常做笔记,且有整理b、有时做,但很少整理。
c、没做笔记的习惯。
初中生调查报告
调查对象:高中部全体学生。
调查样本:139名中学生。
调查人:伍思醒叶进兴傅家勇魏文浩。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富不能富孩子,这是很多专家提出的观点,也是众多教育者和家长的心声。但是在“再富不能富孩子”方面,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事实往往相反,变成了再苦不能苦孩子。这个现象引起了众多教育者和家长、学生的疑问:中学生应不应该有零花钱?应该有多少零花钱?他们应该怎样支配手中的零花钱?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将中学生零花钱作为我们的调查主题。
端正家长对孩子零花钱问题的正确认识,提高对孩子零花钱的管理意识。
在139名学生中,其中有64名(占总数46%)学生的周零用钱在20-30元左右,还有37名(占总数27%)学生的周零用钱皆在50元以上。通过分析我们得知零花钱越多的学生往往都会把钱或多或少地花在买零食和去娱乐场所上面,而在业余时间他们大多数都选择出去玩或者是其他。而零用钱在30元左右的学生较少有买零食的现象发生,他们说:“如果把太多的钱花在买零食上了,那么如果有什么要用钱的时候就麻烦了。”在我们调查问卷中只有22名(占总数16%)同学把零用钱花在买书或杂志上,而这22名同学中,只有不到5名同学是周零花钱在50元以上的,而其余同学中有三名同学是把零花钱用在买体育杂志上而不是学习参考书。
通过调查发现,中学生零用钱的主要来源是父母以及其他长辈(共有107名同学,占总数的81%),而且87%的家长对子女零用钱的。使用很少过问甚至从不过问。50%以上的同学对街上的零钱会视而不见,只有约14%的同学会顺手捡起,值得反思。相对而言,零用钱多且爱娱乐享受的学生约22名,虽只占总数16%,但绝对是不容忽视的。
经过这次调查,我认为家长们应该重视子女的零用钱使用情况,对大量的零用钱支出更要适当跟踪,建议每周给孩子30-50元之间的零花钱,不宜过多,否则孩子就会有种“钱多花不完”的心理,自然而然的会去把多数心思放在娱乐和零食方面,他们在学习上,不专心听讲、不按时完成作业的现象相对会增多,学习成绩也会有所下滑。对于那些经常娱乐享受的同学,家长应该控制他们的可支配零用钱,对学生们的娱乐行为进行控制和约束,并减少零用钱或者在外出时间上进行规定,避免那些学生因享受过的多娱乐而放松学习的现象。因此,针对中学生中存在的不合理消费,提出如下建议:
1、合理规划自身消费构成,增强理财意识。
要强调“合理和适度”消费,提倡“量入为出”有计划的消费。注意发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自觉抵制不良消费风气影响。
2、注意克服攀比心理,不要盲目追求高消费。
中学生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所以在消费的过程中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应树立适应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给自己理性的定位。
3、注重精神消费,养成健康习惯。
对于尚未有固定经济来源的中学生而言,精神消费不但能弥补物质生活上的不足,所以,建议中学生应广泛阅读有益书籍,把娱乐和知识摄取结合进行,以陶冶性情,获取知识。另外,要注意强调绿色消费,反对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消费行为。
4、学校应形成更好的消费氛围。
我们在此呼吁学校方面应注重对中学生消费方面的引导和教育,同时可以把勤俭节约这项中国的传统美德加以发扬,能够在校规、校训上加以体现。这样的措施更能使广大中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进而形成良好的学风、校风。
在我们的调查过程中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在对调查问卷上我们应该对“其他”这一项进行更多的分析,应该通过学生对“其他”这一项的填写进行比较和整理。
在此,希望那些享乐主义的同学们尽量多把心思放在学习上,毕竟我们现在已经是高中生了,我们的主要任务应该是学习。
中学生的零用钱现象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手中的零用钱,如何将零用钱用在该用的地方,如何将自己的零用钱用于理性消费上,是我们本次活动的重点,这个活动也得到了广大学生的大力支持,他们认为这个活动很实际,也很有现实意义,通过活动大家也认为这个活动对于学生的教育是很有帮助的,收到良好效果。
初中生物调查报告
调查方法:和家人一起去乡下调查。
调查结果:下表
植物名称传播途径观察情况
当秋天它的果实成熟后,就会找机会用自己身上的小钩子牢牢钩在碰到它的人或动物身上,借机远行,掉落在其他地方生根发芽。一般生长在田埂,山道旁,草丛中,长得很矮小,很常见,苍耳子外形是椭圆的绿色球体,外面长满了小刺,就像刺猬一样,刺的顶端长了很小的钩子,威力非常大,只要稍稍一碰,就会沾上衣服,成熟的种子听说附着力更强。
一种常见的家庭室外栽培花卉。蒴果,果实成熟开裂之际会产生弹射的力量,将种子弹射出去,属自体传播。自体传播种子的散布距离有限,但部份自体传播的种子,在掉落地面后,会有二次传播的现象发生,鸟类、蚂蚁、哺乳动物都是可能的二次传播者。
菊科植物蒲公英的瘦果,成熟时冠毛展开,像一把降落伞,随风飘扬,把种子散播远方。借风力传播。
靠鸟类传播的种子。鸟类啄食的种子可能漏下或将种子吐出或排泄。靠鸟类传播种子的植物是比较先进的一群,因鸟类传播种子的距离是所有方式中最远的。
结论:各种植物自身生存繁衍因为必须适应环境,通过漫长的进化和演变,其种子发展出各不相同的传播途径。
初中生调查报告
2、初中生语文课堂需求的心理及其成因。
1、问卷调查。
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习态度、和学习目的三个方面。问卷调查在上坝中学进行,共发问卷853份,回收有效问卷853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2、座谈会及个案调查。
整个调查共召开了两次教师座谈会,四次学生座谈会。这些座谈会,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生动的典型材料,而且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础。
(三)调查内容:关于初中学生语文课堂的需求心理。
(四)调查过程。
1、20xx年10月9日,召开教研组会议,确定了此次调查的主题。并对调查过程进行了细致周密的安排。
2、20xx年10月10日,讨论制定并通过了问卷调查样表。调查样表的设计突出了科学性与开放性的结合。
3、20xx年10月16日,在上坝中学初中四个年级,16个班级下发调查表,并有学生自主就设计的相关问题进行解答。历时近2个小时。之后,收集齐了下发调查表853份。回收率达到100%。达到了预期目的。
4、20xx年10月17日—11月初,对问卷进行了归类和整理。
5、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对调查材料进行了比对分析。同时,召开了两次部分师生座谈会。
6、11月中旬开始进行调查报告的撰写。11月18日定稿。
(一)调查统计体现的学生课堂需求。
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以及多次教师、学生座谈结果显示,初中生的语文课堂学习需求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1、调查显示,大部分初中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74%的学生认为语文课堂学习应关注学生个体的不同需求,10%的学生认为语文课堂学习的作用是为了应用,16%的初中生没有考虑。
2、调查显示,85%的初中学生认为,课堂教学应该以指导学生生活和实践为出发点。只有15%的学生认为语文课堂教学应该以语文知识的掌握为自身需要。
3、调查显示,语文课堂需求同以前相比发生了巨大变化。对语文课堂教学的要求更高,78%的学生认为教师的课堂创新和教师人格魅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方面。只有22%的学生认为此项需求不在意。
4、调查显示,83%的初中学生对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情感目标的关注程度高于知识目标。只有17%的学生认为对知识目标关注程度高于情感目标。
(二)调查带给我们的思考和启示。
课堂教学应以学生的需要出发,又应以学生的需要为归宿。首先,学生的学习需求应该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切入点,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更好在学习活动中增长自己的智慧。其次,课堂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形成自己的语文体验和感悟。第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亲历各种实践活动,才有可能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才能满足学生现有发展水平和自身期望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需求,不断生成自我否定、自我超越、自我生成的精神追求。第四,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给每个学生提供均等的学习和发展的机会,更好地面对全体学生。才会满足学生多层面的需求。第五,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的一个显著特征便是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是学生的,学生在课堂上应该有表达自己不同看法、想法的时间和空间。孩子的不同看法、想法间实际蕴藏了太多的创新意识。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允许学生表达不同的想法、看法,那怕是有些奇特的想法,而不能轻易扼杀他们的见解。
四、初中学生语文课堂需求变化成因的思考。
(一)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
从宏观角度看,初中生深深地感触到了国家经济发展的快步伐,欣喜于辉煌的经济成就。学生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初中生对于这些变化极为兴奋,因为他们享受到了蕴藏其中的经济利益和文化利益,使他们更加关注于自身价值的实现。
(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影响。
素质教育是一种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其对于学生的积极作用,是他们认识到了具有真才实学、一技之长的重要意义,从而要求课堂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实际和生产实践,并自发地抵触以考试为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学率为目的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教学方式。
(三)社会个体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的增强对中学生的影响。
我们审视一下传统的教学体系就会发现,传统的教学观念是把教育定位为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因此,传统的教学体系是一种单纯传授知识技能的教学体系。它最大的特点是教教材—教学的全部任务在于完成知识点的接受。因此,完成认知性任务,成为教学的中心。其他目标,如情感目标、价值观的培养等并未得到真正的落实和整合。传统的学习方式是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之上,而社会发展推动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的增强,无形中也影响了学生对语文课堂教学需求的变化。
五、对调查结果的思考以及今后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满足学生需求的策略。
(一)突出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结合,满足学生知识需求。
过去语文课上,教师把课文条分缕析,弄得支离破碎。语文课上没有思想的碰撞、心灵的触动、情感的陶冶、审美的熏陶。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语文课不受学生的欢迎。只有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实现。学生才能真正享受语文课堂。
(二)语文课堂应注重学生自主性,满足学生实现自身价值需求。
把语文课堂交给学生,注重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自主性。课堂上淡化教师出场,在充分引导,虚设情境的情况下让学生“读、想、交流和感受。
(三)鼓励合作学习,满足学生参与意识的需求。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过程在人人参与、组组互动、竞争合作的过程中完成。思维碰撞的火花闪现在语文课堂中。就会极大的给学生以享受与启迪。
(四)倡导探究性学习,满足学生课堂自我发展的需求。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的尝试、体验、实践,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升华认识,学会学习。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将会得到极大的培养。也将会极大的满足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和需求。继而提高语文课堂学习的效率。
(五)加强语文课堂学生的对话,满足学生交流需求。
对话既是一种教学方式,更是一种师生关系。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更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相互对话的过程。创设对话的良好氛围。引领学生亲历课文意境,刺激参与对话的话题。在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满足学生交流需求。
传统语文课堂教学的弊端在于对学生课堂需求的淡漠,必须革除。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才能真正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价值,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的走进学生心灵。许多学生都渴望责任感、自治和独立,他们同时也想拥有参与、选择积极课堂活动的权力。要鼓励学生自主的学习,教师就必须理解并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由于学生有控制课堂的需求,教师就应该给予学生在课堂进展走向上的选择和参与的机会,并让他们共享制定课堂秩序、课堂方向,以及课堂纪律规范等。在课堂上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使课堂变的生动活泼,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培养了学生主动的思维能力与创造力。
初中生社会调查报告
春华秋实,岁月潇湘。转眼期盼许久的`为期一个月的社会实践就过去了。记得罗马法学家塞尔苏斯曾说过:“法乃善与正义之科学。”第一次参加社会实践,我明白中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是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的有效途径。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在校中学生更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与知识。近三个月的社会实践,一晃而过,却让我从中领悟到了很多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将让我终生受用。社会实践加深了我与社会各阶层人的感情,拉近了我与社会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明确了我们青年学生的成材之路与肩负的历史使命。社会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我在实践中得到许多的感悟!
在这次实践中,让我很有感触的一点就人际交往方面,大家都知道社会上人际交往非常复杂,但是具体多么复杂,我想也很难说清楚,只有经历了才能了解。才能有深刻的感受,大家为了工作走到一起,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个性,要跟他(她)们处理好关系得需要许多技巧,就看你怎么把握了。我想说的一点就是,在交际中,既然我们不能改变一些东西,那我们就学着适应它。如果还不行,那就改变一下适应它的方法。让我在这次社会实践中掌握了很多东西,最重要的就是使我在待人接物、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这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同时在这次实践中使我深深体会到我们必须在工作中勤于动手慢慢琢磨,不断学习不断积累。遇到不懂的地方,自己先想方设法解决,实在不行可以虚心请教他人,而没有自学能力的人迟早要被企业和社会所淘汰。
俗话说:"在家千日好,出门半"招"难!"意思就是说:在家里的时候,有自已的父母照顾,关心,呵护!那肯定就是日子过得无忧无虑了,但是,只要你去到外面工作的时候,不管你遇到什么困难,挫折都是靠自已一个人去解决,在这二个多月里,让我学会了自强自立!凡事都要靠自已!现在,就算父母不在我的身边,我都能够自已独立!学校是一个小社会,我们不再是象牙塔里不能受风吹雨打的花朵,通过社会实践的磨练,我们深深地认识到社会实践是一笔财富。社会是一所更能锻炼人的综合性大学,只有正确的引导我们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于社会,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才能使我们发现自身的不足,为今后走出校门,踏进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才能使我们学有所用,在实践中成才,在服务中成长,并有效的为社会服务,体现大学生的自身价值。今后的工作中,是在过去社会实践活动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拓展社会实践活动范围,挖掘实践活动培养人才的潜力,坚持社会实践与了解国情,服务社会相结合,为国家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出谋划策。坚持社会实践与专业特点相结合,为地方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为社会创造了新的财富。
一切认识都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说明了亲身实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并不排斥学习间接经验的必要性。实践的发展不断促进人类认识能力的发展。实践的不断发展,不断提出新的问题,促使人们去解决这些问题。而随着这些问题的不断解决,与此同步,人的认识能力也就不断地改善和提高!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认识对实践具有巨大的反作用。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认识和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但是认识一经产生就具有相对独立性,可以对实践进行指导。实践,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只学不实践,那么所学的就等零。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实践可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学到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因为环境的不同,接触的人与事不同,从中所学的东西自然就不一样了。要学会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我们不只要学好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还要不断从生活中,实践中学其他知识,不断地从各方面武装自已,才能在竞争中突出自已,表现自已。
一个月的实习生活,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虽未承担过什么重要的工作,但却也坚守本职,勤于学习,在平平淡淡的忙碌之中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与做人的道理。社会实践加深了我与社会各阶层人的感情,拉近了我与社会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明确了我们青年学生的成材之路与肩负的历史使命。社会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希望以后还有这样的机会,让我从实践中得到锻炼。实践,不仅锻炼着我们的意志,它更大的作用是丰富着我们的知识,让我们在实践中锻炼成长、磨练成才。
在这个漫长的暑假中,我接受我院学生会的倡议,积极参加学校内外组织的的各种假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一名未来要迈入社会的学生,深入社会、实践锻炼是一门必经的功课。因为我相信因为经历所以懂得,只有了解社会,你才能真正做到融入社会。
实践,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只学不实践,那么所学的就等于零。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实践可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学到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因为环境的不同,接触的人与事不同,从中所学的东西自然就不一样了,它让你开阔视野,了解社会,深入生活,无限回味。社会实践是一笔财富。一分付出,一分收获,有付出,就一定会有收获。更何况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阅历本身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放假回到家里,我跟爸妈商量了学校下达的暑期任务,他们都很支持学校的决定,也赞同我在暑期里去社会实践的这一作法,我也觉得这真的是一次自我锻炼的好机会。但是由于爸爸妈妈仍不太放心我一个人出去工作,就帮我在亲戚家里找了一份还比较轻松的工作,也和亲戚说好了,就拿我当员工一样对待,让我真正感受一下步入社会参加工作的不容易。
这段时间,我帮忙接电话、复印资料、整理资料,帮忙签字。在学校,会有人通知你做什么,有老师、同学督促你。可在这里,必须自觉去做,而且要努力做好。更重要的是,必须放下尊严,老老实实做一个打工者,在现实面前,我们要学会忍耐,社会是不公的,公平是要去争取的。有时遭批评时会感到委屈,但接受并改正又是防止再一个错误发生的前提,因为激烈的竞争随时使你面临失业。
暑期实践过得很快,自己慢慢地开始习惯了这种生活和这项工作,犯的错误也越来越少了,老板也夸奖我适应性很强,工作能力也错,以后要是暑期还想实践就到我这来。那时离开时还真有点舍不得呢。辛苦也是有回报的,拿到我的工资时,真的很欣慰,但是并不是因为有钱可以领,也不是终于结束了打工的苦日子,而是自己的付出有了结果和回报,自己的实践也有了收获,回想一下自己真的觉得很值。
虽然在这假期我没有在我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上有所提升·但是我感觉我懂得了太多的书本上没有的东西,假期实践增强了我的办事能力,叫我懂得钱来之不易,叫我懂得人要打拼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经过实践的修正,当刚回到家的兴奋与惬意渐渐淡去,我回想了一下自己半年的学习生活,虽然在学校里的生活平静而快乐,可我却看到了“危机”—就业危机,因此而为将来而感到紧张在社会上要善于与别人沟通是需要长期的练习。以前没有工作的机会,使我与别人对话时不会应变,会使谈话时有冷场,这是很尴尬的。人在社会中都会融入社会这个团体中,人与人之间合力去做事,使其做事的过程中更加融洽,事半功倍。别人给你的意见,你要听取、耐心、虚心地接受。我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没有经验,没有与人交流交往的能力,有些东西以前没有尝试过,难免会出差错,如果我还这样的话,以后很有可能在社会上没有立足之地,现在的社会不仅要有知识,还要拥有一些应辨能力等综合素质,只靠在学校汲取知识,远远不够,从现在开始,就要培养自己的能力。
初中生调查报告
课堂提问是中小学教师普遍使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本文通过自编问卷对初中生课堂提问的心理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最后提出了几点建议。
初中课堂;提问心理;现状调查
课堂提问是中小学教师普遍使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教师通过提问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获得或巩固知识,发展其智能。好的提问能提高课堂效率,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课堂提问表现为一种师生之间的“对话”,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良机。然而是不是每个教师都能有效地利用课堂提问呢?会不会在有意无意中采取了一些做法使之不能很好的发挥应有的作用呢?学生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我们对此进行了专门的调查,希望我们的研究能有助于教师更好的使用课堂提问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一)调查对象。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烟台市两所普通中学和东营市一所普通中学的四年制初中学生,共144人,其中初一学生76人,初三学生68人。
(二)调查问卷。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调查问卷,该问卷共16个题目,包括选择和问答两种形式。内容主要涉及初中生对课堂提问的认知,情感体验,意向,课堂表现,教师的提问倾向及学生对课堂提问的评价和期望等六个方面。
(三)调查过程。
以班级为单位,集体施测。统一收回问卷,144份问卷均为有效问卷,然后进行统计分析。
(一)初中生对课堂提问的认知。
调查表明,有88.9% 的学生认为课堂提问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只有极少数即11.1%的学生否定这一看法。但不同学习成绩的学生对此看法有显著差异。二十名后的学生较二十名以内的学生有更消极的看法。从后面的研究结果分析,这可能是因为二十名以后的学生较二十名以内的学生有更少被老师提问的机会,他们的课堂积极性受到了损害,所以表现出对课堂提问的消极情绪。
当问及课堂提问是否与利于提高学习成绩时,有92.4%的学生认为课堂提问可以提高学习成绩。所以在初中教学中继续发扬课堂提问的优势,努力提高它的应用效率是很有必要的。但对此问题的看法有年级差异。初三学生比初一学生对课堂提问与学习成绩的关系有更消极的看法,这可能与初三学生的心态有关。
(二)初中生对课堂提问的情感体验。
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度的紧张水平有利于问题解决。课堂提问可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体验适度的紧张,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本研究表明,有 17.4%的学生在被提问时“很紧张”,56.3%的学生“有点儿紧张”,26.4%的`学生“不紧张”。可见只有刚过一半的学生可以达到适度紧张。且发现紧张程度与学习成绩有显著相关。二十名之后的学生较二十名之前的学生有更多人容易紧张过度,而二十名之前的学生与二十名之后的学生相比有更多人不紧张。这可能与他们的学习状况有关。对前二十名的学生来说,他们对所学知识掌握得比较好,对老师的提问有比较大的把握,所以老师提问时他们比较能顺利回答,紧张程度低;而二十名之后的学生往往觉得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欠佳,导致了更大程度的紧张。对有些学生的过度紧张,应该引起老师的注意。
(三)初中生对课堂提问的意向。
当问及是否希望老师提问自己时,86.1%的学生表示希望。目前由于某些原因一些教师喜欢按座次逐个提问整排的学生。但当问及希望老师挨个儿提问整排的学生还是挑选提问时, 77.1% 的学生愿意老师挑选提问,他们认为这样更能提高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在年级上也没有显著差异。
(四)学生的课堂表现。
1、年级与课堂表现。
在回答问题的主动性方面,只有57.6%的学生经常主动举手或站起来回答老师的问题,其他42。4%的学生则相反。且在年级上差异显著。调查显示,初一学生主动回答问题的比例极其显著地大于初三学生。当问及会回答时是否都会举手,有86.8%的学生选择“是”,13.2%的学生则相反。二者在年级上差异显著。研究还发现,有15.3%的学生在不会回答老师问题时也会举手。他们的理由是如果不举手就会让其他同学看不起。应该说这种行为本身是一种不诚实的行为,但它也反映出初中学生的自尊心理,对此应该给予关注。
2、学习成绩与课堂表现。
研究发现,学习成绩与课堂表现有显著相关。学习成绩在二十名后的学生与成绩在二十名之前的学生相比,更不会主动回答问题。这与他们对问题的回答把握有很大关系。所以课堂上常见的现象是学习好的同学越有机会回答问题,锻炼能力,提高成绩,而其他同学如果不是老师提问就没有回答问题的机会。活跃分子学习好,而且越来越好,不活跃的学生更多的是在被动参与课堂活动。
(五)教师提问的倾向。
对“老师喜欢提问什么样的学生”的回答结果表明,有37.5%的学生觉得老师对所有学生“都一样”,其次是“学习好的学生”(36.8%),再其次是“表现积极的学生”(17.4%)。对“老师较少提问什么样的同学”的回答结果中,有34.7%的学生选择“都一样”,其次是“学习差的学生”(29.2%),再次是“表现不积极的学生”(20%),还有“调皮的学生”(14.6%)。在提问频率上,对老师是“经常提问我”,“有时提问我”,还是“几乎从不提问我”上不同成绩的学生存在显著差异。所有被调查学生中,选择老师“几乎从不提我”的问学生占极少数,但却都是学习成绩在三十名以后的学生。而前十名的学生选择老师“经常”提问自己的人数最多。可见,老师们在提问上有着一些固定的习惯。
(六)学生对课堂提问的评价和期望。
初三学生不赞成的比例显著大于初一学生。在老师的做法上,调查结果是,没有惩罚方式的有56.9%,其次是罚站,16.7%,批评,13.2%,还有打人的选择有6.9%。对每种做法,即使是没有惩罚也有学生不赞同,即使是打人也有学生赞同。可见,学生对老师在学生答错问题后的处理方式的看法上,有自己的看法。但过度的处理方式如打人,对学生造成的身心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应该要避免。有27.8%的学生觉得老师的课堂提问有待改进。他们的意见主要是希望老师能提问到每个学生,给每个学生机会,活跃课堂提问时的气氛等。
1、教师应该提高对课堂提问这种教学方式的认识。
教学中,教师往往能自觉使用课堂提问的方式辅助教学,但是在应用效果上重视程度不够。备课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总体水平和个别学生的知识水平,精心挑选提问题目和人选。在课堂提问过程中,应注意提问题目的适用性,有效性。不能毫无规则,毫无准备的随意进行课堂提问。要保证使用的成效。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有意无意的提问偏向,既能面向全体学生,又能照顾到个别学生。
2、充分利用课堂提问进行素质教育。
课堂提问中师生的交流不只局限于文化知识,教师的言行也在思想上影响着学生。所以应该注意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提高。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多表扬鼓励,少讽刺贬低。培养学生学习的信心,维护其自尊心,使其身心健康发展。另外,教师不能只看重学生回答得对错与否,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及其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和深刻性。
3、活跃课堂气氛,创造讨论氛围。
对不善于主动发言的学生,教师可以创造小组讨论的方式鼓励其与其他同学交流。在民主、热烈的讨论气氛中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4、充分认识和理解初中生的身心发展阶段特点和年级差异
由于青春期的到来,初中学生的生理发展发生剧变。心理上也随之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从初一到初三,其自我意识发生深刻变化。自我意识的发展表现为成人感的增强和独立意向的发展,自我分化和自我塑造能力加强。自我意识的强度和深度不断增加,自我评价逐渐趋于成熟。但初中生的自我评价和对他人的评价水平还不高,不稳定,不全面。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加强对自身的正确认识和评价,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帮助其顺利解决该时期的问题和困惑。
1、叶瑞祥、沈晓良.教育学.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孟莉、徐建平.发展心理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初中生调查报告
由于现代社会变得十分复杂,价值观多元化,家庭不稳定,还有各种社会思潮无不影响着广大中学生的健康长大。适应社会与学校环境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已经是很困难的事情。从各方面调查来看,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情况令人担忧。据外国学者估计,中学各年级学生中,约有15%的学生具有各类的心理题目,其中男生高于女生,城市高于农村。
中学生心理健康为广大教师提出了一个时代的命题,为能够及时有效地给学生提供心理健康的辅导和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培养,我针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些题目进行了调查,试图了解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学生长大中有多大的作用,以便为自己和其他教师提供一些工作依据。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交城第六中学初中一、二年级学生。
2、研究方法:采用无记名调查问卷法,个别谈话的方法进行比较全面的调查研究。
3、样本容量:210
调查问卷与调查统计情况附后
三、中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题目及成因 (调查结果分析)
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病、而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均臻良好的状态。”因此,中学生健康不仅仅是指生理、躯体方面的,而且应包括心理方面的。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教育事业的进步,特别是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中学生心理健康题目日益引起各方面的关注重视、研究与探讨。
在接受调查的210名学生中有206人以为自己有心理题目,其中有32.04%同学以为与父母师生关系紧张,有25.73%的同学以为与同学间关系紧张,有23.30%的同学存在青春期题目,而又以女生比例较大,而应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留意的是有18.93%同学存在心理题目是由差生题目引起的。(4题)
据统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题目主要表现为喜怒无常,情绪不稳,自我失控,心理承受力低,意志薄弱,缺乏自信,学习困难,考试焦虑,记忆力衰退,留意力不集中,思维贫乏,学习成绩不稳,难于应付挫折,青春期闭锁心理,并在行为上出现打架、骂人,说谎,考试舞弊、厌学、逃学,严重的出现自伤或伤人现象。我们可以把以上表现回类为以下题目。
(一)学习类题目
因学习而产生的心理题目是中学生心理题目的主要部分,其题目有:
1.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效果下降、思维迟缓等。
调查的结果表明约37.68%中学生以为自己的压力较大、很大;约52.17%中学生以为自己的压力一般,而较轻的占10.04%(1题)。
在压力来源上,其中约38.16%的中学生以为自己的主要压力来源是学习和考试,又以女生比例较大;不容忽视的是有约24.15%以为压力主要来源于家庭和老师的期看,此项以男生比例较大;而自己成才的期看只占18.84% ,又以女生比例较大(24题)。
在如何消减压力上,其中约78.03%的中学生从不或很少与家长、在职博士老师沟通来缓解压力,他们只选择与同学或朋友沟通、倾诉占64.77%,值得关注的是其中与网友沟通的占10.98%。而令人担忧的是有13.26%的学生从不与人沟通来缓解压力(8题)。
2.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题目,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亦出现厌学情绪。“国家教育委员会的一位负责
初中生调查报告及(汇总18篇)
本文2024-04-30 20:02:02发表“文库百科”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kubao.com/article/91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