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重阳节的感想(实用20篇)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经验和感悟的总结和归纳,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提升自己的能力。小编为大家挑选了一些写心得体会的精华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和借鉴。
重阳节心得体会
九九重阳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一个属于老年人自己的日子,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进一步营造助老的良好社会氛围,xx社区积极开展敬老月活动,精心组织了一系列敬老爱老活动,把社区敬老爱老活动推向一个新的热潮。现将xx社区敬老月活动总结如下:
一、大力营造宣传氛围,增强居民敬老爱老意识。为了组织好我社区的“敬老月”活动,结合社区特点,开展各具特色的爱老敬老活动。
二、利用社区板报、宣传栏等各种宣传形式,大力营造敬老的舆论氛围,强化了社区的爱老敬老意识。
三、开展系列敬老爱老活动,使活动落到实处。
1、xx银行xx支行还为xx社区90岁以上老人、特困老人举办了慈善捐助活动。
2、xx卫生服务中心免费为90岁以上老年进行体检。社区还组织健康讲座,受益人达xx余人,深受老年人的欢迎。
3、社区还举办了一场大型游园活动。游园活动包括夹珠珠、套圈、扫篮球、猜谜语等项目,个个老人都乐开了怀。有xx余名社区老年人参加了这此活动。
社区扎实开展走访慰问、志愿服务、结对帮扶等一系列敬老为老服务活动,积极为老人们办实事。做好事,提高老人的幸福指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让老人切实感受到关怀和温暖。开展“敬老月”活动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关心老人,爱戴老人,社区一直都在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通过今年的“敬老月”活动,更好的营造了关爱老年人的浓厚社会氛围。今后社区将在现有基础上继续深入开展老龄宣传活动。将尊老爱老先进事迹和先进人物即使作为典型宣传,加大尊老爱老,助老惠老的宣传力度,唤起大家尊老敬老的社会意识,为老年人实实在在地做好事,解决实际困难,充分发挥社区为老活动的实际作用。
重阳节的心得体会
xx年xx月xx日是重阳节,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校德育处和少先队大队部将开展“念亲恩、感亲意、抒亲情”——重阳节敬老活动。
通过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敬老主题活动和良好的社会氛围的渲染,展现城南实验小学少先队员尊老敬老的精神风貌,进一步营造敬老、亲老、爱老、助老的社会风尚;激发全体队员孝老爱亲的内在自觉行动,并由爱家、爱老推及到爱国、爱社会,进一步树立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积极投身到和谐社会建设中来。
1。高度重视,积极参与。各中队充分认识到敬老爱老活动对少先队员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教育传统美德,推动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此项活动,利用少先队组织的优势,积极动员,广泛发动,使尽可能多的队员参与到活动中来。
2。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各中队结合实际,围绕各项重点活动活动,精心设计活动方案,认真组织开展,充分考虑到队员的特点,注重活动实效。
根据青少年的特点,在各中小队中开展丰富多彩的“念亲恩、感亲意、抒亲情”主题系列活动,通过活动展现城南实验小学少先队员孝老爱亲的良好精神风貌。
1。以中队为单位,班队课上各班开展以“念亲恩、感亲意、抒亲情”为主题的班队课,进行家庭美德教育,引导少年儿童孝敬父母长辈,学会感恩。
3。开展“爷爷、奶奶的重阳节,我做主”的活动,要求少先队员们开动脑筋,为爷爷、奶奶设计一个有新意的过节方案,向长辈们送上节日深深的祝福。可以陪爷爷、奶奶锻炼身体,大家一起来运动;也可以陪爷爷、奶奶聊天,陪老人们说说话,谈谈心;还可以帮助爷爷、奶奶做点家务事,减轻爷爷、奶奶的辛劳等。用实际行动感恩爷爷、奶奶,旨在进一步唤起少先队员们尊老、爱老的意识,大力弘扬尊老、爱老的风尚,让他们学会感谢,学会关爱。共同享受温馨的家庭生活。
4。三分钟小故事演讲。利用晨读课的时间进行“三分钟小故事演讲”。请学生讲述自己亲身感受或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父母、长辈真心付出、无私关爱子女,以及作为子女真诚回报、感恩于行的感人故事。
5。自选活动。各中小队围绕主题,自主设计,鼓励创新。如有的小队开展了“做文明人,创文明城”,“诵读经典,弘扬美德”,“志愿服务,彰显爱心”等活动。
6。孝歌我会唱。组织高年级学生学唱一首以孝敬父母和长辈为主题的歌曲,曲目自选,回家唱给长辈听。
我校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让孩子们不仅能用自己的行动来表达对自己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情感,更能把享受“长辈的爱”的感情进行迁移,让孩子们去爱自己身边的每一位老人,同时也让老人们为自己孩子的成长与进步感到欣慰与骄傲。特别,我校开展的这次活动,不但让老人们感受到了学校的温暖和关怀,更让他们真实地度过一个温馨快乐的重阳节。
重阳节心得体会
“百善孝为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了迎接重阳节这个特殊的日子,培养孩子从小敬老爱老的美德,x小学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把重阳敬老活动引向深入。
1。上一节敬老课。各中队开展了以“念亲恩,抒亲情”为主题的.少先队活动课,充分发挥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在活动中得到活生生的尊老敬老教育。
2。做一件敬老事。x月x至x日,学校号召队员们在家为长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通过温馨祝福,帮老人捏背捶背等实际行动让老人们感受到来自儿孙的关怀和温暖。
3。要求全体学生在重阳节前后为家中的老人送上一份有意义的礼物。礼轻情意重,鼓励学生通过自制贺卡、合影留念等方式表达自己对老人的孝敬之心。
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旨在营造浓厚的尊老孝亲的文化氛围,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美德,使全校师生受到教育和感染。
重阳节心得体会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话被广为流传,这也在告诉我们及时行孝的道理,又逢一年重阳日,在这一天,愿我们都能够看看身边的老人,将我们的爱传达给他们,让他们感觉到虽然时间在流逝,但是我们对他们的爱意只会加重不会减轻!
近几年来,重阳节的活动也逐渐丰富了起来,这也体现了人们对这个节日越来越重视,我认为这是一个好的现象,中华民族自古讲究“百善孝为先”,而我们尽孝道也绝不仅仅只是在重阳节这一天,这个日子只是在提醒我们:自己有多久没有关注他们了呢?在这场活动中,各个节目都藏有泪点,这是一种心灵的共鸣,更是自己内心的一种感动。曾几何时,他们也曾风华正茂,他们也是为了理想而奋斗的少男少女,只因岁月在他们的脸上留下了痕迹,一道道皱纹都是他们经历过的沧桑岁月,逐渐弯下的背弓,似乎也在诉说着,他们真的老了。越是在这个时候,他们的内心就越发的孤独,记得在晚会中有这样一个节目,老人在孩子探亲返程后,自己独自坐在院子里落泪,看到这里,我的眼睛不禁湿润了,或许他们不需要我们有多大的成就,只是希望我们能够身体健康,陪伴在他们的身边,所以在这样祥和的日子里,希望我们都能够常回家看看。
同样,我们也会看到这样的景象,在新时代的科技衍生下,身边的老年人也逐渐的开始接触智能生活,偶尔会看见身边的爷爷奶奶,戴着一副眼镜,操作着手中的电话,这样的景象是如此的和谐,这对于他们来讲是一种跨越时代的尝试,辛苦了一辈子,如今也可以去好好地体验新时代的生活。当然,同时不能忽视的就是那么没有接触智能化产品的老人们,我们要让他们时刻感受到关爱,将这份孝心表现出来,让他们老有所依,亦有所乐。
在活动的现场看到爷爷奶奶们一张张慈祥带着微笑的笑脸,我的内心感到了无比的温暖,看到孩子们和老人共同玩游戏时欢声笑语,我又感慨时间的奇妙,他们走过了变迁的岁月,如今在这个岁月静好的年代中,希望他们可以收获更多的幸福,我们要尽到自己的责任和担当,让尽孝不止存在于重阳节的这一天。
农历九月,适合出游,适合与家人相伴,愿天下的老人都能够获得幸福与快乐,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将尽孝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重阳节的心得体会
明天就是重阳节了,预祝天下的老人健康幸福快乐,长命百岁!都说家有一老赛过一宝,现在才明白其中道理,家里的老人让你想想就感觉温馨也生出对家的无限依恋,每当夜幕降临,畅游车流中,万家灯火中总有一盏灯是为你而留的,心中顿时有一丝丝暖流缓缓的淌过。
重阳节快到了,想起我的奶奶、姨婆还有爷爷,希望他们在天堂里快乐安康!时常会想起他们,会梦到他们,相信他们在那里一定是快乐安好的,在我还是个毛毛头时,奶奶常把我接回来和姨婆一起把我带大,我的童年无忧无虑,她们对我宠爱有加,特别是姨婆对我偏心偏得是地球人都知道最遗憾的,在我还没开始工作赚钱她们就都走了,虽然这些年我总是尽我所能为她们做佛事,总弥补不了心中的缺憾。到现在还记得姨婆看到我就说阿囡啊。放学后每天偷偷给我买奶油小方还叮嘱不能告诉表妹。过年奶奶为了劝说我去表姐家作客需要先答应我的条件———买连环画外带拷扁橄榄,我才同意去的。奶奶做的五彩圆子,青团,松糕。在我的`记忆中那是空前绝后的美味随她一起走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抓紧时间,多陪陪家中的老人,陪他们多聊聊,哪怕多一个电话,以后都会少一个遗憾。
重阳节的心得体会
还有几天就是九九重阳节了。我趁假期期间想亲手为爷爷奶奶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陪他们过个快乐的重阳节。
做点什么呢?我思前想后,后来爸爸说做重阳糕啊,不过有点复杂的,你最好去小区卖早点的叔叔那学下。吃完午饭我就立马去店里学习,只见糕点店的师傅正在忙着,还有几天就重阳节了,他们家重阳糕的卖得很好,我就站在一旁认真的看着,一道道工序我看花了眼。这时一位叔叔对我说:“小朋友这个太难做了,你还是做点简单的吧,这个要技术的”。
我回到了家,爸爸问怎么了?"叔叔说重阳糕难学的。”妈妈听到了说:“做饼好了,简单又美味”。这主意好,因为之前妈妈在做饼的时候我有这一旁看过,我倒挺感兴趣的。妈妈很快帮我把需要的材料准备好:米粉,南瓜,紫薯,白糖。我按照之前她做的方法先把南瓜和紫薯洗净放锅里蒸,15分钟蒸熟了,先把南瓜泥白糖和米粉搅拌均匀,那颜色黄黄的真好看,然后再把紫薯糖和米粉搅拌均匀,紫色是我最喜欢的颜色。
全部拌好我开始学妈妈的样子做小饼了,捏来捏去就是不圆,也学妈妈在紫色的饼上加上黄色的眼睛和嘴巴,黄色的饼上加上紫色的眼睛和嘴巴,做成了笑脸的`形状。全部做好下来开煎饼了。这时妈妈说爷爷奶奶年龄大了,牙不大好,最好蒸着他们吃。妈妈的心真细,不是她提醒估计这饼爷爷奶奶也吃不了了,10分钟后爱心饼热腾腾的出锅了,我把它们装进盒子里迫不及待的给爷爷奶奶送去。
爷爷奶奶听说饼是我亲手做的,一人拿起一块品尝了起来,连连夸赞我:“小乐乐你做的爱心饼既好吃又好看,棒极了!”只见他俩笑得合不拢嘴,我在一旁也自得其乐。爷爷奶奶年纪大了,以后我要经常给他们做好吃的,经常陪他们出去走走玩玩。
最后衷心祝天下所有的老人身体健康,幸福长寿。
重阳节心得体会
“九月九,重阳节,我和爷爷来登高,我们俩,手拉手,爷爷登高不服老,爷爷,爷爷你真棒,我祝爷爷节日好”。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的节日——重阳节,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老人节”,为激发幼儿尊老,敬老,爱老的情感,xx幼儿园抓住节日教育契机,10月17日在全园开展了“九九重阳节,浓浓祖孙情”节日主题教育活动,邀请爷爷奶奶们来园参加本次活动。
活动中,孩子们通过观看视频,ppt课件了解了重阳节的由来及习俗。“噢,重阳节原来是给爷爷奶奶过得节日呀”“重阳节可以登山呢,还可以赏菊花呢”“看,还有好吃的呢,那是重阳糕呢”,孩子似懂非懂的观看着,讨论着,有的孩子边看着视频边给爷爷奶奶们捶背、端茶呢。
老师和孩子们一起阅读《爷爷一定有办法》,《爱心树》,《楼上的外婆和楼下的外婆》,《外公》,绘本中简短跳跃的文字与细致生动的画面结合得妙趣横生,普通又温情的情节唤起了孩子生活中的记忆,在头脑中勾勒出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温情的点滴,让孩子们懂得了爱与被爱,感恩与感动。
爱要大声说出来,对于那些害羞的,平时不善于面对面交流表达的孩子在这个节日里如何去表达自己对爷爷奶奶的爱呢?老师一定有办法,看,老师给孩子们录制了视频vcr呢,“亲爱的爷爷,祝您身体健康!”“外公外婆,希望您永远开心快乐”“奶奶,我爱您!”一句句暖心的话语,将孩子们内心的爱与感动展现出来。家长朋友们也对长辈们送来了祝福呢!
祖孙合作欢乐多,“给奶奶做一顶漂亮的帽子吧,带着漂亮的帽子美美哒走个秀吧”,水果拼盘diy,爷爷真像一位魔术师,五颜六色的水果变成了漂亮的花朵,可爱的小螃蟹,亲手给爷爷送上甜蜜的重阳糕,爷爷奶奶们吃在嘴里,甜在心里。
生活就是教育,教育融入生活。通过这次主题活动,孩子们不仅了解了“重阳节的来历和习俗”,用自己的行动表达了对爷爷奶奶的感恩之情;同时,活动也增进了孩子对中国传统节日和文化的了解,懂得了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幼小的心灵埋下了爱的种子,学会了感恩,体验幸福生活的快乐。
重阳节心得体会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秋霜渐浓,黄叶满地,时节昭示岁月,一年已进入收获之后。人生,其实也是一个道理,在收获中感受到“老”字。
现代人好像有些“惧老”。不喜欢别人打问自己的年龄,说那是“隐私”;不停地把青年老年的界限往后推,说四十五岁还是青年;不想承认老的事实,总愿意听人们说“你不像这个岁数”。
其实,老也没有那么可怕。放眼看看那满树黄叶,是经历了多少风吹雨打才留下来的呀!有多少叶子,早已消失在春雨、夏风中!
一个“老”字何其耐人寻味,一幅“老”景又何其令人向往!
“老”其实是人生最美的归宿。一个人如果没有走到老年就离开这个世界,我们称之“夭亡”,那是人生悲剧。“尽天年”“享人寿”是对人生最美好的祝愿。几十年岁月,风霜雨雪,天灾病祸,要活到“老”,并不容易!“老”是生命最后一个阶段,某种程度看,也是一种境界。
人之到老,并非忽然而至。“老”是在人们的准备中到来的。什么时候算老呢?按照孔子的划分,大概要从“知天命”算起,人们就该迎接老年了。
知天命,其实是一个警示,告诉你时间是会终止的。人生行进在时间长河里。青年勃勃生机,中年奋发前进,都很少体会到时间的有限性。所以,青年人敢拍着胸脯说“有的是时间”,跌倒了可以爬起来;走错了可以从头来。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在“青春逆反”期,很多人都有着无所不能的张扬;三十而立,找到了目标和方向;四十不惑,认识到心无旁骛才能有所作为。当我们走到四十岁尽头的时候,迎面写着三个大字:“知天命”!
这其实是对人生的提醒:时间有终点,某一天你就得“止”!
天命难违,所以,“老之将至”。知天命,不是消极地等待和退缩。这三个字实际要告诉人们,干事情的时间已很有限,抓住这最后一段光阴,不要东张西望,集中精力去干自己该干的事、能干的事。知天命,是知止而惜时,知止而奋力。
面对“老”这个人生阶段,惧怕没有用,躲避也不可能。美发可以掩盖白发,却无法挽回流逝的岁月;化妆可以改变容颜,却留不住过去的光阴。唯有惜时,唯有知任,才能从容“老”去,坦然面对“老之将至”!
早晨在楼下散步,遇一老者躬身扫着满地落叶。上前搭讪,老人从西部来,到城里打拼已经十有余年。说到未来,他说:“老了还要走,回老家去养老。”
“老了还要走”,这几乎是当今老年人的常态。那一代靠打工养育了后代的人,老了得走,回老家。在那里,他们才能找到群体的温暖和生命的归宿感;城里许多人,其实也是“老了要走”。他们要走到养老院里,接受社会养老服务。
农村到城来的老人如果“不走”,城市没有那么多养老设施“收留”他们;城市老人到一定程度,如果留在家里“不走”,忙碌的下一代也没有能力很好照顾他们。所以,“老了要走”,某种程度反映了我们社会的一种困惑。
养老始终是一个热门话题。很多探讨其实都是没有想到“老人要走”的社会心理感受,至少是关注不够。城里没有条件容纳,所以,退出劳动行列的农民工就走吧,回到你出发的地方;成年孩子没有办法好好照顾老人,就让老人走吧,去养老院里,让护工来护理;甚至单位或工厂人员不好安排了,也先让老人“走”。出一纸文件,补一笔工资,想出“内退”等办法,为了腾出地方来,“让老人先走”。
其实,老人最怕“走”!在老人面前,“走”不是物理距离的简单改变,而是对他们人生的一次否定。他们要离开自己付出人生岁月的地方,他们要告别凝结着自己心血的岗位。还有些“走”,就是要让他们离开自己经营一辈子的“家”!
人生每一个阶段,家都是一个温暖的存在。唯有“老了要走”,家成了一个痛苦的负担,成了一个去而无回的存在。人从年轻时候起就苦心经营自己的家,当走到人生尽头,却看到这个家再也容不下他!
许多养老措施是以货币折算的,提前退休可以多发多少钱,社区养老可以多补多少钱,养老院里费用是多少,让农民工回故乡可以发给什么钱,等等。其实,“老了要走”不是一本经济帐,而是一个社会必答题。
“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那是年轻人的幻想。没有哪个老人喜欢“再走”。把老人留住,让老人不走,安静地在熟悉的环境里,好好活着,这也许该成我们的一个目标!
读书的时候,有一位老师把积攒一辈子的书,到处送人,留下不少佳话。我在学校图书馆的书架上看到许多书印着他赠送的字样。还有学长写文章说,某个冬日的早晨,赶到办公室时,看到老师手提两摞书站在楼道里等。老师常说的一句话是,“这些书,你也许用得着,就送给你了”。
终于有一次,我有幸来到这位老师家。他家里一面墙的书架空空的,只留几本词典。我问起他到处送书的事,七十多岁的老人说:“老了,要学会减少”。
人生,可以用一道四则运算题来比拟吗?如果可以,那么青年要做乘法,让自己尽快丰富起来;中年要做加法,追求不断进步;到了老年,就得学会做减法,而且减数要越来越大。
我们的民族从土地上一路走来。秋收冬藏是农耕生活必备的条件。所以,老人都是积攒着积攒着变老的。无论积攒了多久,也不管积攒了什么,人到老年都要减。
北方一些农村有个习俗,一个人下葬之后,就要把他生前用过的东西烧了。其实,社会给每个人都安排了“减法”程序。即使你不去减,最后社会也会以自己的方式“减掉”。
年轻时,能争到什么,衡量着一个人的能力;到老了,能减去多少,标志一个人的境界。这种减,是一个自觉过程。给自己的东西找一个归宿,给自己心爱的东西找到喜爱的人,那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
我也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就是“老师的空书架”。当时赞赏老师助人的精神,现在看过了许多老人,却是另一番感慨。自己亲手把书送出去,总比后来被别人拉走卖了废纸好。
所以,人老了,要自觉做减法,减到越少越好。
小时候,家乡的春节有给长者磕头的习俗。初一早上,一个家族组成一队,大人领着小孩走进年岁大的那些老人家里,一齐给老人磕头。老人端端正正坐在炕上或者火盆边,接受着一拨一拨人的跪拜。
这场面久久留在我记忆里。也许,这时老人感受到的是岁月的馈赠,是人生风雨之后赢得的尊重。这是一种传承了多少年的`习俗,更是一种仪式,以这种独特方式表达了对老人的尊敬。
老人需要什么?从情感上来说,大概最重要的就是爱和敬。他们希望在人生看得见尽头的时候,还能有一分热爱;他们希望走过几十年岁月,能得到一分尊敬。
尊敬老人,从社会传承的角度说,是要延续一种秩序,让社会能够在时间的长河里有序推进,一代一代行进。从个人情感体会来说,则应该是对生命的温暖,让那些走过生命各个阶段的人得到情感补偿,也让仍然行进在生命路途中的人有所向往。
有句歌词说,祖祖辈辈留下我。乡下人喜欢说一句话:没有谁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我们的家是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我们的单位是一代代不断建设的,我们的事业是许多人积累的。无论我们处在社会的哪个角落,都有前人的努力。没有他们,哪有我们呢?尊重老人,是尊重他们走过的历史,也是尊重我们正在开创的历史。
一个人从出生到学会走路,从离开父母到独立成人,从青年走到老年,要经过多少阴晴雨雪啊!就算什么也不做,他能走到老年,也必然经历过生命的顽强。每一个老人都不是轻易走来的。尊重老人,就是尊重生命。
尊重老人,也是尊重自己。今天,他们是老人;明天,我们也将是老人。时间的流逝从不停息,每一代人都将成为老人。我们尊重老人,传承尊老敬老的人类文明,是在向社会实践尊老传统。
一天天陪着你应该陪的人变老,这才是令人向往的完美人生。老,是一种人生境界;老,是一种时间获得。重阳时节,我们祝福普天下的老人快乐!也祝愿普天下人人都能幸福到老!
重阳节心得体会
每当秋高气爽、菊花飘香的时节,我们又一次迎来了一个特殊的节日——重阳节。
重阳节是在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举办,那时候,许多老奶奶们跳舞、唱歌为自己过重阳。九九重阳正赶“九”,又代表着中华人民的喜悦、兴奋。
重阳节的种种风俗习惯,不辜负这大好光景,增添了这个秋天的快乐,有多少人画上了这个秋天的快乐,为多少人画上了一丝微笑,它看不见,摸不着,要发自内心去感受。秋天是野游的好季节,可到郊外去“采青”啊,登山啊,或者再搞搞对身体有益的活动,这是对身体非常好的哦。我国已经把九九重阳节定为老年人的节日。同学们,九月初九时,你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做了什么,怎样让他们过得难忘,快乐呢?听听我的亲身经历吧。
天暗下来了,妈妈爸爸回来了,还带了一袋糕点,可真是雪中送炭埃正准备给外婆过重阳节。上面缀着各种花纹,有的是嵌着几棵小草……我们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津津有味地尝起了糕点,可好吃了。外婆笑了,像年轻了几岁。
九九重阳节心得体会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又是一年重阳时。这一天,在中国人的传统情怀里,既有“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真挚亲情,也有“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的知己友情。如今,重阳节还是法定的“老年节”,更增添了浓浓的人情味和深刻的文化底蕴。
品习俗:登高、赏菊“嘉年华”
“重阳”一词,早在《楚辞》中就出现了。屈原有诗曰:“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古人把“九”定为阳数,九月初九,故名重阳。
相传,重阳节被正式定为节日,是始于唐代。当天,朝廷举办隆重的宴会,百姓也不再“宅”家,纷纷登高远游。《千金月令》中写道:“重阳之日,必以肴酒登高眺远,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
到了宋代,重阳节就是大型赏菊“嘉年华”。据《东京梦华录》记载,都城繁花似锦,百姓争相插菊花枝、饮菊花酒、登菊花台、开菊花会,还有赛菊花市,好不热闹。
在重阳这天,配茱萸是必不可少的民俗。茱萸香味浓,具有醒脑、驱虫等功效。古人采摘茱萸的枝叶和果实,或佩带于臂,或放随身香囊里,以此祈祷避难消灾。
重阳糕是重阳节的传统食物。古人为了美观,会在糕上插彩色小旗,还加入石榴籽、栗子黄、银杏、松子肉等食材,十分丰富。父母还将重阳糕摆到儿女额头,祝愿百事皆糕(高),取谐音图个吉利。
吟古诗:思怀亲友
情深意长
千百年来,重阳节的文化韵味,不仅体现在传统民俗中,也蕴含在文人墨客的诗句里。
登高望远,远眺美景,往往能激发诗人的灵感。孟浩然的“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描绘了恬淡幽静的山野风光。李白的“九日天气清,登高无秋云。造化辟川岳,了然楚汉分”抒发了登临高处的畅快心情。
思念亲人、故友也是此时感怀的主题。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表达了思乡怀人之情。李清照的“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则是愁肠百结,情深意长。
写菊,诗人们更是各显神通。陶渊明是爱菊“代言人”,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流传千古。白居易的“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杜牧的“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也都是咏菊佳作。
传美德:尊老敬老
常回家看看
九月初九,“九九”谐音“久久”,有长久之意,因此,常在此日进行敬老活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尊老敬老的传统,“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些名言流传至今,加深了人们对孝道的理解,诠释了传统美德的真谛。
20xx 年,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将重阳节规定为“老年节”,倡导全社会参与敬老、尊老、爱老、助老。社会大力发展敬老、养老事业,让所有的老人都能够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各地纷纷以不同形式积极开展敬老活动,无论是免费提供文艺演出,还是组织老人举办时装秀、歌唱跳舞活动,都给老年人的生活增添了不一样的活力和精彩。
重阳节,我们不妨抽点时间多回家陪陪父母,让他们尽情享受天伦之乐。还要把尊老、敬老变成日常行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一种习惯和自觉,如此,才能让老年人享受到真正的陪伴,才能让敬老的美德更好地代代相传。
重阳节心得体会
。
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中国传统文化节日之一,伴随在我们每一个国人的成长历程中,已经成为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年复一年的面对这个传统节日,可能很多人已经在生活的奔波中渐渐淡忘了吧?但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时,总能唤起我们深藏在心底的记忆,并伴随着很多地感触。
物质生活的不断提升,让我们已经失去了很多本该属于我们传统文化精华。对于这个传统节日,很多人现在定义为“老人节”,也有人定义为“游子节”,诚然这些定义都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作为一个传统节日,其实他付与给我们的意义不仅仅是如此。面对现实中很多残酷的生存压力,我们已经慢慢地潜移默化的结合自己的现状,将其定义为自己所或缺的一部分精神慰藉。这种状况不仅仅限于“重阳节”,还有很多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等等;每次面对这些节日到来,我们总有一种莫名的伤感,更多时候是将现实生活中的不如意带到节日中,伴随着太多复杂的心情,很多人往往会在传统文化节日有近乡情怯的行为。这些传统文化节日时刻在提醒着我们失去了一些本该属于我们应有的东西,燃烧着我们藏在心底的隐痛。
生活中我们总想让自己的理想得到实现,让自己人生价值得到实现,而在传统节日面前,我们的这些都变成了累赘和负担;它不断地鞭笞着我们努力去实现传统文化节日的内涵和时代精神的结合。不论是面对为生活而奔波的青年,还是翘首期盼儿女回家的老人,家庭亲情的纽带作用再一次在节日中延伸放大,唤起我们心底的情感,提醒我们回首走过的脚印,抓紧时间弥补我们的过失和遗憾。
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我们逐渐淡化了传统节日的意义,用很多自以为冠冕堂皇的说辞来应对,殊不知在内心深处的无奈时刻在隐隐作痛。随着我国人口组成结构的不断变化,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中青年人已经被生活压得没有喘气的时间;而对于少年人的教育尤为关键,他们才是社会和家庭未来的中坚力量,才是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者,做好对他们传统文化节日的内涵宣传和传承刻不容缓。现实社会对传统文化节日内涵的变味越来越严重,他们已经感受不到传统文化节日带来的氛围。对于“重阳节”,很多孩子只认为是老年人的节日,跟自己没有关系。简单从这个方面出发,即使是老年人的节日,对于他们各自家庭而言,有爷爷、奶奶、外公和外婆等,对社会而言则更多,营造良好的传统节日氛围,教育他们尊老、敬老和赡养老人的义务,树立良好的社会公德,这才是传统节日带给我们的社会和谐的福音。面对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不健康信息和现象对未成年人的诱惑,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更有义务时刻教育孩子继承传统美德。不断加强积极与家长的沟通交流,让教育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还必须把教育延伸到家庭和平常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屡见不鲜的未成年人犯罪都越来越凸显出我们教育的失败,这不仅仅是教育部门的责任,更是家庭和社会的责任。
“黍香酒初熟,菊暖花未开。闲听竹枝曲,浅酌茱萸杯。去年重阳日,漂泊湓城隈。今岁重阳日,萧条巴子台。旅鬓寻已白,乡书久不来。临觞一搔首,座客亦徘徊。(《九日登巴台》【唐】白居易)”,传统文化中许多名人都用脍炙人口的诗句记录了传统节日的盛景,“重阳节”不仅是我们现在理解的“老人节”、“游子节”,而是我们在传统节日氛围下,家庭和个人情感的真情流露的时节,是家庭和社会和谐繁荣景象的盛况体现。大力弘扬传统文化节日,营造良好节日氛围,让我们共同努力在节日的盛景下,潜移默化的教育我们的孩子,让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内涵深深烙印在孩子们的脑海,使孩子们健康成长为我们建设祖国的接班人。
九九重阳节心得体会
金色的枯叶离开树梢,像蝴蝶一样在空中飞舞。最后,他们带着温柔的弧度安静地降落在地上。一片片金黄的树叶最适合寒冷的街道。
美的点缀,渐渐的,秋的韵味浓了起来,重阳节的赞美。秋天,来了。
“每逢佳节倍思亲”枫叶正红时,又是重阳佳节到。我登上了故乡的山。往日,崎岖的乱石小路,如今还十分亲切,路旁的景物依旧,只是觉得更添了一份愁绪,因为,睹物思人,而物事人非。是的,重阳节,难免让人回想起过往的人,过往的事,过往的一切,更难免让人触景伤情。不经意间,我又想起了我那已故的,亲爱的大伯。往日与大伯的欢声笑语,又在我难中浮现,让我对他的思念,在秋风中更加浓烈。
去年的重阳节,过去了不久但又似乎很漫长。那时,大伯还在我们身边。他是一个很活泼可爱的老人,因为他有一颗常青的新,又宽厚的胸怀。他的笑,是那么的爽朗,清澈又慈祥,不禁让我想起“绝类弥勒”。他的一切,都感染着身边的日呢。
可是,生老病死——这一不可逆转的自然规律,终究让大伯从此成为过去,只给我们留下似枫叶般的片片回忆,簌簌的落下,沉甸甸的压在我们心头。那爽朗的笑容从此定格了。那一刻,我似乎长大了,明白到人世的悲欢离合,明白到何谓亲情,明白到在世的我们应该珍惜这一切。
如今的重阳节,我站在山上,习习秋风,
夹杂着思念,吹乱了我的思绪,古往今来,人们都喜欢悲秋,又值重阳,我终于明白,这“悲”从何而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此时此刻,我反复咀嚼这句诗的韵味,尝到“少一人”中包含的那份沉甸甸的思念,其中有对现实的无奈和对过往的追忆。我于这迷离的秋色中,试图寻找昨日那一幕幕珍贵的画面,不知不觉,太阳已滑到了山间,像一个泛黄的大石榴。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心里默念着,踏向了归途……
重阳节活动心得体会
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增强爱国情感,根据中央、省、市文明办要求,区文明办从10月x日—10月x日重阳节前后在全区开展了“我们的节日·重阳节”主题活动。
张店区文明办将开展好我们的节日·重阳节主题活动作为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作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件大事,摆上重要位置。召开专题会议对本次活动作出部署,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任务,制定下发了《关于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重阳节”主题活动的通知》。
张店区文明办对此次活动进行了充分的.宣传,切实加强对民族传统节日的舆论宣传,积极营造尊重民族传统节日、热爱民族传统节日、参与民族传统节日的浓厚氛围。在各镇办及主要交通干道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制作宣传展板,悬挂宣传横幅,大力营造节日气氛,扩大了传统节日的社会影响,使“我们的节日”更加深入人心。各镇办利用各村(社区)公示栏和广播,大力宣传“重阳节”的来历和意义,并号召群众积极参与助老活动。通过在辖区内设立敬老公益宣传牌、印发宣传单、张贴宣传画、悬挂横幅和标语等形式,大力加强敬老传统美德等方面的宣传教育,积极宣传到位,弘扬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营造辖区内尊老敬老的良好氛围。
1、开展了“孝老爱亲、美在家庭”活动。区直各有关部门,各镇办,各级文明单位通过宣传尊老敬老的好儿女、长期照顾孤寡老人的好干部、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及其他关爱老年人的各类先进典型,弘扬孝老爱亲的优良传统,传承团结和谐的家庭美德,营造人人学习典型、人人争当典型的良好社会氛围,让孝老敬老、家庭和谐的传统文化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区交通运输局开展“重阳敬老送温暖”活动,开展走访慰问、志愿服务等多项活动,真心、用心做到尊老敬老助老。各镇办通过走访慰问活动,为他们送去鸡蛋、面粉、大米、水果等物资,组织志愿者为孤残老人打扫卫生、谈话聊天,了解老年人的生活状况,询问他们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切实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老年人心中。杏园街道办事处组织辖区65岁以上老年人到湖田卫生院进行体检、内科查体、辅助化验等项目的检查,让老年人更好地享受到优待照顾,切实把助老服务落到实处。
2、开展了“三关爱”节日志愿服务活动。团区委、区妇联、区民政局,各镇办组织开展了学雷锋“三关爱”主题志愿服务活动,落实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志愿服务内容,组织各类志愿者为空巢老人、孤寡老人、病残老人、特困老人提供慰问和关爱,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法律维权、心理辅导等关爱服务,让他们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市直机关房管所开展了“空巢老人、孤寡老人”志愿服务活动。车站街道在王舍小区、城南社区开展“助老、敬老、惠老”为主题的服务活动,星火学院志愿者服务队为老年人免费理发,免费医疗,组织社区志愿者为空巢老人、孤寡老人送去慰问和关爱,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心理辅导等关爱服务,让他们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重阳节心得体会
。
金秋十月,天气转凉,树叶也随着阵阵的微风左右摇晃着着飘落下来,在这样令人神清气爽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每每到这个节日我的内心都会多一份温暖,因为这是我们对老人们表达祝福的日子。
为了迎接重阳节的到来,我们学校准备了演讲比赛和主题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眼睛不时就会湿润,因为这些话说到了我们的心里,更是体现了我们对老人们深深的敬意,经过岁月的洗礼,他们已不再是曾经那个意气风发的少男少女,每一道褶皱都是一段经历,每一丝银发都有着他们的故事,年岁带走的只是他们的容颜,封藏住他们年轻时的热情,而我们晚辈应该做的就是让他们感受到时光并未苍老,在我们的眼中他们永远年轻可爱。
我们的主题活动安排在一个社区中,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和爷爷奶奶们共度这宝贵的几小时,在从学校出发前,我们多次检查自己的东西,确认都携带完毕,而我还有一个小小的节目,在这一路上我都反复的在脑海中走流程,怕忘记流程,不管怎么说还收有一点点小紧张的。当我们到达现场后,看到陆陆续续有爷爷奶奶出来欢迎我们,我们内心高兴极了,激动地挥着手和他们打招呼,就像是看到了自己的爷爷奶奶一样亲切。不一会的工夫,我们就到达了指定场地,我们也没歇着,赶紧开始手中的工作,几分钟的时间,我们就已经准备就绪,台下的爷爷奶奶们热烈地鼓着掌,我们像是被鼓舞到了一样,表演的更加卖力气,心中别提多激动了。很快我们的几个节目表演结束后,我们便开始和爷爷奶奶们写字、作画、下棋等等活动,不得不感叹,爷爷奶奶们才是真正的“深藏不露”。
看着大家都有活动,我还在想自己的任务是下棋,我的寻找到会下棋的爷爷奶奶,正想着,一位奶奶温柔地拍了拍我的肩膀,“小朋友,是要下象棋吗”,奶奶看着我手中的棋盘露出慈祥的笑容,我像看到了希望一般,重重的点了几下头,随后便开始了我们的“战局”,在这期间陆续有几位爷爷奶奶加入到“观战模式”,经过激烈的角逐,虽然最后是我险胜,但是明显感觉到是奶奶在让着我,这也不得不让我感叹,奶奶是真的厉害,我的技术还需要提升呀。
就这样,这次的重阳节活动就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了,我竟然还有一些意犹未尽,希望有机会还可以和老奶奶一起下棋,最后祝全天下的爷爷奶奶们节日快乐,身体健康!
心得体会重阳节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日期是农历的九月初九。这个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与中国的道教文化有着密切的关联。经过我对重阳节的了解和体验,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这个节日的独特魅力,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了解重阳节的起因和历史背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这个节日。相传,在中国古代,有一位名叫黄巢的民族英雄,他在九月初九这一天发动了义军起义,攻占了当时的长安城。此后每年的这一天,人们就会在家中祭祖、登高、赏菊、饮菊花酒等各种方式来纪念这位民族英雄。此外,重阳节还有着道教文化的影响,认为这一天阳气最盛,可以驱邪、祛病。
重阳节是一个极具特色和魅力的节日。人们都有自己的庆祝方式,比如登高、赏菊、吃重阳糕等等。这些传统的习俗不仅能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重阳节的含义,也能带给人们欢乐和愉悦。例如登高赏秋时可以欣赏到秋色宜人的景色,呼吸到清新的空气,心情自然也会舒畅起来。
第四段:重阳节的文化意义。
重阳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节日代表着人们向自然敬畏、感恩的人文情怀,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登高赏菊、祭祖拜天等习俗,极力表达了人们视亲人、友情、亲情为重的传统思想,也表达了人们对人生的热爱和态度,正是这些崇高的情感才让重阳节流传至今。
第五段:总结。
重阳节是一个美妙的节日,更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瑰宝之一。每年的重阳节,让人们抛却烦恼忧伤,踏上登高赏秋之旅,品尝重阳糕、祭祀祖先,感受着古人们的智慧和情怀。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不仅可以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能体验到生命的浩瀚和壮丽。
年初三重阳节感想作文:重阳节感想
重阳节是在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举办,那时的老奶奶们在县村里跳舞、唱歌为自己过重阳。带给大家,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佳节,姥姥、姥爷带我到郊外登高、赏菊……看着姥姥、姥爷幸福安详的样子,我明白了“最美不过夕阳红”这句话的真正含义。随着重阳节的离去,见姥姥、姥爷的日子越来越少了,因为姥姥、姥爷又要回老家了,不知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再次见面。
我是姥姥最大的外孙女,姥姥、姥爷也都最喜欢我。每次舅舅开车和我们一起回姥姥家时,总是过一会儿就走了,我真想对姥姥、姥爷说:“如果我拥有一辆车,一定天天回来看你们,领着妹妹、弟弟玩儿,不让你们操心。我真羡慕妹妹能和你们天天在一起,不过我在家里一定会做一个懂事的孩子的。”
姥爷,我想对您说:“您以前为了接送妈妈、舅舅上学,不惜从县里的医院调到乡里的医院,要不是您懂得上学的重要性,也许妈妈、舅舅现在就在村里种地,我也就会出生在农村了,不会认识班里的同学,也不会和他们成为朋友。每次我在您家哭闹时,您都给我讲道理,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以后要改正缺点,发扬优点。在快放寒假或暑假时,您就会打来电话问我考得怎么样,每当我说100分时,不用说我就知道您乐开了花;如果我说90多分时,您就会说不错,继续努力,争取下次考个满分。姥爷,您以后不要再吸烟了,对身体不好。”
尿的带大,从不考虑自己有病的身子,更使我们全家人尊重;每次到您家总是不吃饭就走了,好不容易吃一次,您就带我们去饭店吃,还总是把菜夹到我碗里,总以为我长不大。姥姥,您放心吧,我已经长大了!”
姥姥、姥爷,你们知道我最最想对你们说些什么吗?我最想对你们说呀:“姥姥、姥爷,我最爱的永远是你们!请你们放宽心,快乐每一天!”我期盼明年的重阳节早一天到来!期盼和你们在一起的日子。
。
重阳节心得体会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又是一年重阳时。这一天,在中国人的传统情怀里,既有“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真挚亲情,也有“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的知己友情。如今,重阳节还是法定的“老年节”,更增添了浓浓的人情味和深刻的文化底蕴。
品习俗:登高、赏菊“嘉年华”
“重阳”一词,早在《楚辞》中就出现了。屈原有诗曰:“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古人把“九”定为阳数,九月初九,故名重阳。
相传,重阳节被正式定为节日,是始于唐代。当天,朝廷举办隆重的宴会,百姓也不再“宅”家,纷纷登高远游。《千金月令》中写道:“重阳之日,必以肴酒登高眺远,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
到了宋代,重阳节就是大型赏菊“嘉年华”。据《东京梦华录》记载,都城繁花似锦,百姓争相插菊花枝、饮菊花酒、登菊花台、开菊花会,还有赛菊花市,好不热闹。
在重阳这天,配茱萸是必不可少的民俗。茱萸香味浓,具有醒脑、驱虫等功效。古人采摘茱萸的枝叶和果实,或佩带于臂,或放随身香囊里,以此祈祷避难消灾。
重阳糕是重阳节的传统食物。古人为了美观,会在糕上插彩色小旗,还加入石榴籽、栗子黄、银杏、松子肉等食材,十分丰富。父母还将重阳糕摆到儿女额头,祝愿百事皆糕(高),取谐音图个吉利。
重阳节活动心得体会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正值中华民族传统佳节重阳节到来。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根据省、市文明办关于在20xx年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的相关要求,鼓楼区高度重视,把“我们的节日·重阳节”主题活动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和精神文明创建的重要载体,以“六个老有”为目标,从我区老年人的需求实际出发,精心组织,妥善安排,周密部署,创新活动,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是组织重阳节诗歌、散文朗诵会通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重阳节诗文、散文朗诵会、诗词创作、赏析等活动。建宁路街道组织了各社区老年人进行演讲比赛,老年人自发创作一些易于传颂的,围绕歌颂祖国、赞美奥运、节日祝福的诗歌、散文,以演讲的形式表达出来。
二是开展走访慰问活动。重阳节期间,我区各街道均开展了走访慰问百岁老人、道德模范家庭活动,为他们送上节日的问候。
三是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各街道都结合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者活动。xx街道组织青少年来到xxxx养老院开展“关爱老人学雷锋活动”,社区红领巾志愿者为老人读书读报、陪老人们聊天,老人们也动情地给小朋友讲述过去的故事;xx路街道为了帮助居民更好地维护健康,特别是帮助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居民进行自我调养和保健,联合xx民政康复医院开展了“学雷锋社区行”免费义诊活动,医务人员认真地为居民免费测量血压血糖、心肺听诊,并为居民提供慢性疾病初步诊断和治疗建议,回答居民的健康咨询。
四是开展“登高赏菊,环保我先行”活动。各街道组织离退休人员和辖区老人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健身、参观赏景和环保志愿活动。小市街道组织30位老党员举行了“九九重阳节登高环保活动”,老党员一边登山赏菊,一边手持垃圾袋,捡拾垃圾杂物。组织此类活动的还有江东街道畅游绿博园,xxx街道紫金山登高望远,宁海路街道清x登城墙。
学生重阳节心得体会
农历的九月九日是传统的重阳节。随着九月初九的.来临,重阳节离我们也越来越近了。
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
重阳节我们一般到爷爷奶奶家过。重阳节虽然不是特别大的节日,但也比较正式。经管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不过长大了也逐渐明白了就是思念远方的亲人。这让我想起了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千古名句。
重阳节很多风俗,比如说: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
一说起吃让我就想起了奶奶家的那个糕,特别好吃。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还有赏菊并饮菊花酒。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说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他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仿他,所以有重阳赏菊的习俗。
重阳节在陕北。福建莆松都有特殊的习俗。比如在陕北过重阳在晚上。晚饭后,人们三三两两的走出家门,爬上附近的山头,点上火光,谈天说地。待鸡叫才回家。夜里登山,许多人都摘几把野菊花,插在头上,用来比邪。
到了这一天。各地都要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锻炼身体。随着人们对重阳节的重视,已经博得了大多数老年人的亲睐。最后我祝老爷爷老奶奶们节日快乐,身体健康。
重阳节个人心得体会
每年的九月九日是重阳节,是我国的祭祖节日,此外,还有三个祭祖节日分别是除夕,清明节,中元节。
重阳节来源于一个道教的神话故事:东汉时,有一个叫恒景的农村小伙子,他过着美满的生活。可好景不长,村子里爆发了瘟疫,家家户户都病倒了。恒景的亲人也不例外。原来是河里有一只瘟魔。于是,恒景下定决心,要除掉瘟魔,为家人和乡亲们报仇雪恨,为民除害。他拜了一位叫费长房的大师,学习了许多技能。在九月初九日的前一天,大师对恒景说:“明天瘟魔要来了,赶快回乡!让大家都拿好茱萸叶子和菊花酒,可以防魔。”他照着大师的方法,让大家做好准备。终于赶走了瘟魔。听了这个故事,你一定被的`恒景善良与勇敢打动了吧!
重阳节的习俗有很多,登高、吃重阳糕、饮菊花酒……。
重阳节正值秋季,秋高气爽登高最好不过。登上高山,一边呼吸新鲜的空气,一边看着远处的美景,让人心旷神怡。记得一次学校举办了重阳节登高活动。老师先给我们讲了节日的来历,然后就开始了登高比赛。同学们早已迫不及待,一声下令,奋力地向上爬。有的很快就爬上了山顶,有的爬到半山腰就没力气了,有的干脆跑上几步便开始走着上去。
重阳节又叫老人节,从这个名字,你便能看出这一定是孝敬老人的节日。没错,重阳节又是一个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节日。
心得体会重阳节的感想(实用20篇)
本文2024-01-23 19:36:15发表“文库百科”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kubao.com/article/8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