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百分数二教案(精选19篇)
教学步骤是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按照一定的顺序设计和安排的各个教学环节。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我们需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以下是一些六年级教案的新思路和创新实践。
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2人教版六年级教案设计
百分数与小数、分数之间又有着密切联系,并且可以互相转化,这就导致了这节课的知识点杂而又杂。而教案的设计也必须围绕三者之间的联系进行教学。
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我并没有直接给出互化的方法,而是让学生自己探索,自己试做,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在大量的练习后,观察比较发现互化的规律,从而找出快捷的互化方法。真正做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抽象概括能力。
正是有了百分数化小数的学习过程作为铺垫,学生在学习小数化百分数的时候,才有了本节课精彩的自然生成:百分数化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再把小数点左移两位就可。虽然有学生表达不是很清,但思路是好的。此外,在课堂教学中没能兼顾到学习差的学生掌握新知的情况,这也是教学中缺少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法,没能做到互动学习、互动思考的结果吧。不论怎样,这节课有绝大多数学生开放了自己的思维,学得扎实,达成了教学目标,完成了教学任务。
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2人教版六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转化成小数以及小数转化成分数的方法,会用转化的方法来比较分数和小数的大小。
2.让学会经历数学知识的探究过程,学会善于分析、合理推理,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并能准确地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教学难点:
分数与小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方法:
探究学习法、交流合作法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说说下面小数的记数单位是什么。
0.20.320.60.321。
教师小结: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
2.比较两位小数的大小。
0.46()0.360.23()0.4。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说说是怎样比较的。
二、自主探究,掌握新知。
1.教学例9。
(1)出示情境图,谈话:从图上能了解哪些信息?
(2)谈话:要求我们回答谁用的彩带长,就是要我们解决什么数学问题?
(3)谈话:进行比较的这两个数,跟我们复习中的数相比有什么不同?
要比较0.5和的大小,你准备采用什么样的方法?
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
(4)教师指导学生交流反馈。
2.教学“试一试”把、化成小数。(除不尽的保留三位小数)。
学生独立完成后,各自说说是怎么想的'。
3.教学例10。
把0.3、0.13、0.213化成分数。
(1)教师出示题目,说说题目要求。
(2)说说你是怎么想的,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4.教学“练一练”。
仔细观察每组数,说说你准备怎样比较这几组数的大小?
注意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转化的方法。
教师指导学生交流:你是怎么比较的,为什么这样做?
三、练习巩固,逐步提升。
1.基本知识联系,做练习九第11、14、15题。
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
四、总结回顾,建构知识。
五、作业:做练习九第12、13、16题。
板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百分数》教案
(1)了解《古诗十九首》有关常识。
(2)理解诗歌大意,体会叠音词的用法。
(3)训练学生诗歌朗诵的技能。
2.过程与方法。
(1)认识叠音词的作用,感受诗歌的节奏韵律,完成“训练学生朗诵的技能”这一教学目的。
(2)通过朗读、背诵诗歌,加强对诗歌的鉴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本诗女主人公因爱情受阻的痛苦和哀怨的情感。
(2)培养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互助合作的精神。
二、教材分析。
1.本课重点。
(1)理解诗歌主旨和情感,体会叠音词的用法。
(2)训练学生诗歌朗诵的技能。
2.本课难点。
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本诗的情感,并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把这种情感表现出来。
三、教学方法。
1.采用“自主合作学习”的方法。
2.诵读欣赏法。
四、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课前播放黄梅戏《牛郎织女》选段《春潮涌》。
师:大家刚才欣赏了一段戏曲,这是关于谁的?
那么,谁给大家讲一讲牛郎织女的故事?
生叙述故事,师进行补充。
师:好,故事很精彩,我们来看看牛郎织女星的所在位置(ppt展示星座图)。看,咱们中国人多浪漫啊!(指屏幕上银河星空图)就这样一条明亮的银河,两颗不相关的星星,咱们的祖先就创造出这么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那人们是怎样看待这个故事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美文。(板书课题)。
2.古诗简介。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诗,选自《古诗十九首》,那你们了解《古诗十九首》吗?它是东汉中下层文人五言诗的代表作,标题为诗歌的第一句,作者多为无名氏。(出示课件)。
时间:东汉末年。(战乱年代)。
思想内容:一是游子思妇的相思离别之苦;二是士人失意的苦闷哀愁。
特点: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
地位: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最高成就,在五言诗发展史上占关键性的地位。
类别:游子诗和思妇诗。
艺术风格:融情入景和运用比兴。
称誉:刘勰《文心雕龙》说“古诗”是“五言之冠冕”,钟嵘《诗品》更称其为“一字千金”。
3.朗读感知。
先请同学们自读全诗(出示全诗),看看有没有不认识的字(出示字音)。再请学生自读诗歌,请一生朗读,学生评点。再请一生读,师多鼓励。
欣赏配乐朗读,注意语气、语调、语速。(ppt展示)。
ppt展示:五言诗的朗读一般是两个节拍或三个节拍,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纤纤/擢/素手。
再次朗读全文,看看能否品出美感。
4.诗歌赏析。
再读诗歌,体会这首诗的情感。
从诗中哪里读出这样的情感的?小组讨论交流,并在书上做记号。
品析字词句,说说叠词的效果。
师:此诗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何以看出?
生:“相思”。(学生异口同声)(板书:相思)。
师:全文哪里写相思了?我没有看到“相思”二字啊!
师:请同学们按小组讨论交流,总结观点。
生:从“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中可以看出,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织女织布时动作的娴熟,织女的姿态之美,更写出了织女因牛郎不在身边的孤寂苦闷。
师:织女的动作娴熟?“擢”什么意思?“弄”又是什么意思?
生:“擢”举起,“弄”是摆弄。
师:那她有没有全身心地织布呢?
生:没有,正是因为思念而不能认真工作!
师:是啊,也可以说她以工作来排遣心中的苦闷啊!
生:从“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和“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两句也可以看出,她因为思念,一整天也织不出一匹布来,而“泣涕零如雨”更是直接写出了她相思的神态,后面“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是说,他们两人一水之隔,却不能互诉衷肠,表达了那种相思之情。
师:读最后一句,你仿佛看到什么样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想象描绘出来。
讨论交流:
一位女子泪光盈盈地站在水边,含怨带愁、凝眸深情地远视牛郎,却不能与他对话。
生:“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也是!诗中揭示了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河汉“清”且“浅”,人近在咫尺却不得相见,更让人觉得悲怜。
师:“河汉清且浅”,是啊,让人有咫尺天涯之感!
生:也有啊!“迢迢”,遥远的样子。牛郎织女相隔天涯,这里正是以织女的口吻表达对牛郎的思念。
师:“迢迢、皎皎”就是从环境上渲染了星空广阔、相爱之人远隔天涯的悲凉气氛,让人联想起男女相思之情。
生:句句写相思!(板书:环境渲染,动作描摹,情感刻画)。
生:叠词的运用,迢迢、皎皎、纤纤、札札、盈盈、脉脉。
师:很好!(多媒体展示,这几组叠词)谁能说出它们的作用?
生:叠词使得诗歌质朴清丽,情趣盎然,增强了节奏感。
师:很好,从总体上说的。还有吗?
生:叠词有音韵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同时显得感情凄美,婉转缠绵。
生:比如“脉脉”,让人联想到织女脉脉哀婉的眼神,咫尺天涯不能共诉衷肠。
师:再如?
生:还有“迢迢、皎皎”让人想起星空浩瀚,相思之人远隔天涯。
师:很好!当然,还有“纤纤”让人联想到织女的柔弱,“札札”写出声音,环境单调,气氛凄凉,突出了织女内心的凄苦。
师:咫尺天涯,深情难诉。人人都说——。
生:相思苦啊!
师:是,相思苦啊!
5.朗读升华:赛读(展示幻灯片)。
同学们,刚才已入情入境地研读了诗篇,接下来请你们根据所学的方法和诗中表达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展示你们的学习成果。比一比,赛一赛,看看谁读得更好。
6.拓展训练。
牛郎和织女的相思是如此之苦,他们最盼望的莫过于一见啊。假设我们此刻就是牛郎或织女,七夕前夜,牛郎、织女感慨万千。用第一人称描写牛郎或织女的心理活动。
推荐写得最好的,我们共同分享!(巡视,询问哪位同学写得好,同学推荐)。
7.作业。
(1)背诵全诗。
(2)想象牛郎织女相见时的场景,写一段描写当时场景的文字。
8.教师寄语。
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希望大家在欣赏诗歌精练含蓄的语言的同时,运用你们新奇美妙的想象,冥想诗歌图画般美丽的意境,感悟诗人真挚动人的情感。在慢慢品味、细细咀嚼的同时,收获美丽的诗意,收获精彩的语言,收获或浅或深的感动,从而提升我们的人格魅力。
百分数的意义
5000×3.75%×2=375(元)5000×(1+3.75%×2)。
5000+375=5375(元)=5000×1.075。
=5375(元)。
三、实践应用。
第11页做一做。
完成练习时看清题目认真审题,注意计算要准确。
四、课堂总结。
学生谈谈学习本课有什么新的收获。
五、布置作业:
第14页的第9题。
板书设计:
5学会购物。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会购物(课本第12页例5)。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合理购物问题的过程。
2、了解合理购物的意义,能自己做出购物方案,并对方案的合理性做出充分的解释。
教学重点:运用百分数相关的知识解决问题。
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引入新课。
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商家为了吸引顾客或扩大销量,常常搞一些什么样的促销活动?那如何学会合理购物呢,从而引入本节新课。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出示第12页的例5。
2、让学生仔细读题,说说想到了什么?
着重理解满100元减50元的意思。
3、分别计算出在a商场和b商场所花的实际费用,进行比较:
a商场:
230×50%=115(元)。
b商场:
4、从而得出在a商场购物更省钱,所以在购物时我们要根据促销方法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商店,充分利用商家的优惠政策,就能够少花钱多购物,这就是“合理购物”。
三、课堂练习:
第12页做一做。
四、课堂小结。
如何才能进行合理购物。
五、作业:
第15页第13、14题。
板书设计:
百分数的意义
学习目标:
1、会写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下面词语“插秧、枯萎、锻炼、勃勃生机、莫名其妙。”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和“我”从中感悟到的育人的道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回忆,导入新课。
师:的确,林清玄的散文总是让人在平凡的小事之中悟出深刻的道理。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一篇蕴含深刻道理的文章。(板书:桃花心木)。
课件出示桃花心木的有关图片及资料,让学生了解桃花心木。(桃花心木常绿乔木。树皮淡红色。鳞片状剥落。羽状复叶,小叶4-6对,卵形或卵状披针形,两侧不等。春夏开花,圆锥花序,花白色。蒴果大,卵形,木质,五瓣裂。原产南美洲,中国南部有栽培。木材色泽美丽,能抗虫蚀,适于制作车船、家具等,为世界名贵木材之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把不懂的生字词用彩笔给画出来;
3、在课堂上交流自学的成果,老师适时反馈意见;
出示课件的生字词练习,检查和巩固自学成果。
萎()秧()番()锻()勃()雅()。
委()殃()翻()段()脖()难()。
三、再读课文。
1、理清文章的整体脉络,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小组合作交流解答,老师适时引导、点拔;
3、赏析美词佳句,边读边画,把自己喜欢的句子画下来,并有感情的读一读。
四、感悟种树人奇怪做法。
1.提出问题:种树人的哪些做法令作者感到奇怪?请大家默读课文3-11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有关句子,并在句子旁边简单写一写自己的感悟。
2.学生读出句子,其间教师引导说出怪在哪,理解“莫名其妙”,然后指导读出抓住“有时”等读出“奇怪、疑问”的感觉。
板书设计:
3、桃花心木。
秧萎番锻雅勃。
插秧、枯萎、锻炼、勃勃生机、莫名其妙。
人教版六年级《百分数》教案
教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赵老师从本地实际出发,精选例题,例题来源教材又活于教材,以学生极其熟悉的列车提速问题入手,既复习巩固了以前学过的内容,又自然的引入了新的学习内容,通过条件和问题的互换导入自然,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得新的问题迎刃而解。
二、教学过程由扶到放结合,引导有法。
1、教是为了不教。的确,我们教学的目标就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赵老师的课堂教学总是围绕着学生的思路,紧紧抓住学生的认知冲突去调控课堂,也就是说教师能时刻关注学生,指导学生用“画线段”的方法完成了本节课的新课学习任务。
2、从教学环节看,既灵活而又开放,一环紧扣一环,层层递进,遵循了教育教学的规律和学生的心理特点,科学合理。
3、在课中我们可以看到赵老师首先引导学生发现题中的关键信息,接着引导学生理解关键句子,而后深入分析解题过程,最后通过一系列有趣实用的练一练习题设计,使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从学生实际出发都得到了有效的落实与突破,极大的建立了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巩固了知识,这也又一次说明了赵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心中有教材,更重要的是心中有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角色由操作步骤被动的执行者,转化为主动探究者,在教师有意创设给予学生展示矛盾的认知冲突中,在学生争辩中掌握了知识,完成了教学任务。
最后还有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1、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边活动的过程,如果没有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教学过程只源于自我形式,教学任务就无法真正落实,因此在数学课堂上要走出传统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与参与者。
2、课件教学只能成为数学教学的辅助工具,特别在新授课的教学过程中,应将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板书于黑板,主要是课件出示的方法一、和方法二的4个要点。重要的例题最好还是领学生作,将过程充分的展示给学生,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不能用课件放一下就了事,这样水过地皮湿,起不到任何作用。
3、教师要学会运用激励性评语,及时启发、鼓励学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数学课的兴趣。
4、课件中的一个小失误就是“现在的速度是原来的1+50%”,应该是原来的(1+50%)或150%,给以改正。
人教版六年级《百分数》教案
为了顺利完成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任务,真正地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技巧,让学生在音乐中学有所获,并能够掌握音乐课所要求的基本知识,同时又能够感受到音乐的快乐和情趣,从而提高音乐审美能力,特制订本计划。
通过音乐教学,并能够在听赏乐曲中正确感受音乐的情绪并能够正确地表述音乐的情绪,对音乐的欣赏能够有自己更深入的认识和见解,能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理解乐曲所包含的思想,树立基本的价值观。
(1)能够认识连音符,知道一些音乐家的故事,能够演唱简单的旋律,并且保证基本音准。
(2)能够熟练地用有弹性的声音并有表情地演唱歌曲,能够用不同的演唱形式如齐唱、领唱和合唱等形式熟练地表现歌曲。能够背唱部分歌曲。
(3)能够对歌曲进行编创动作和表演,并能够用乐器为歌曲伴奏,编创伴奏节奏。
(4)能够在音乐聆听中感受乐曲的情绪,能够对音乐的结构做出正确的判断,能够分析简单的器乐曲式形式。能够通过想象描述音乐的形象和意境。
(1)通过模仿建立学生的音乐认知感受,让学生对音乐有感性的认识,模仿的范围从歌曲扩展到器乐旋律。
(2)通过听赏、动作、律动等不同形式体验音乐,在体验中感受愉悦的审美享受。
(3)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合作完成音乐作品的表演、演奏等等,创造合作的氛围和意识。
(4)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探究音乐的表现形式,引导学生探索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意识。
(5)注重音乐教学方法的实践,特别是对音乐欣赏中对比欣赏的使用,引导学生对比欣赏,从对比中感受音乐的不同特点。
六年级的学生在音乐上有了比较高的欣赏能力和演唱水平,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能够自己理解音乐并能够表达自己的理解,在节奏方面能够较熟练地运用简单的各种节奏,在音乐知识上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歌唱的技巧不够熟练,变声期开始,一些学生演唱高音比较困难,对歌曲的情感理解不够深入,表现不够准确,在欣赏乐曲的时候有些乐曲的兴趣不够,对通俗乐曲的兴趣增强。
本学期教材共有六个单元,其中有唱歌11课,欣赏8课,但是欣赏曲目数量庞大,音乐家故事2课,活动4课,音乐知识1课。欣赏与歌唱课的比例虽然不同,但是欣赏的曲目在数量上有很大的增加,同时对音乐家的认识有了要求,活动课的内容比较大。与旧版的实验教材有了较大的改变,换掉了一些较为老的歌曲,增加了一些新的歌曲,难度也有之下降。外国音乐作品较多。
1、增强学生对基本音乐技能如节奏练习、旋律跟读的提高,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知识。
2、提高演唱的技巧和方法,做到能够有意识运用弹性的声音轻声演唱歌曲。在歌曲演唱的形式上要有所突破,能够掌握集中基本的演唱形式。
3、能够认识一些乐器并了解其基本的演奏方式,能够辨别其中的音色,能够对一些音乐家有所了解。
4、积极引导学生参与音乐的编创和表现,在编创和表现中积极合作。
1、对音乐技能的掌握和学习,特别是对一些特别的节奏的练习是难点。
2、歌唱的技巧和方法,特别是在优美的音色训练方面有着重要的探索价值,但也是有着较难地方。
3、欣赏的数量很大,如何在众多曲目中选择重难点进行教学是重点工作。在欣赏中如何掌握欣赏的方法,以及对乐器的音色的听辨是极为困难的。
周次 教学内容。
1感恩的心、欢乐颂、音乐家贝多芬。
2爱的人间、爱之梦。
3爱的罗曼斯、爱星满天。
4单簧管波尔卡、拨弦波尔卡。
5蓝色的雅特朗、快乐的农夫、喷泉。
6霍拉舞曲、康沃尔的早晨。
7卡普里岛、羊肠小道、圣托里尼。
8拉库卡拉查、环球之旅。
9举杯祝福、嘎达梅林。
10一对白鸽子、连音符、爱我中华。
11爱我中华。
12长江我的家、塔里木河。
13长江之歌、保卫黄河、冼星海。
14黄河与长江。
15毕业歌、放心去飞。
16离别、回忆。
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2人教版六年级教案设计
12月8日,家长开放日,家长进课堂听课,周五第一节大课语文课,第二节是小课上数学。第二节小课只有30分钟如何安排?上新课吧,时间太紧张,上练习课吧,学校要求,展示生本课堂合作学习,使用会学手册,想来只有上新课了。
《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这个地方内容较多,学生不容易理解方法,看起来简单,实则很是麻烦。我看了教材,会学手册,教学参考书,决定从分数和小数的互化开始,先让学生练习然后归纳方法。然后小组讨论会学手册新课,最后总结方法,如果时间来得及,在学习百分率的其他问题。最后练习巩固。
在上新课时,实际上没有自己想得那么简单,结果只上完了小数化成百分数。开始学生上台汇报,先汇报信息和问题,然后汇报什么是命中率?学生没有什么问题。汇报谁的命中率高的时候,学生方法不一样,有的化成小数,再化成百分数,有的'化成分数,再化成百分数,感觉学生回答问题,质疑或补充的时候,有些杂乱无章,没有重点,没有顺序,而时间只有10分钟了,我心想需要马上调整策略,否则,一节课什么也弄不明白。于是,我就上台,直接让学生把重点转到了如何把小数化成百分数,结果亮点就出来了,一个学生汇报时,但是下面的学生质疑,看不明白,结果王善翔上台讲解,同学们明白一点了,可是让下面的王善飞看出了整个过程的来龙去脉,他上台讲解,说先化成1分之0.667,然后化到1000之0.667,然后化到百分数100分之66.7,然后写成百分数。这样一讲,学生一步一步就把怎样化的过程展现了出来。水到渠成。恰在这时,卢瑶起来说了一个方法,用0.667乘100,然后在后面加上百分号,这种方案对吗?引起学生思考,如果时间允许,我会让她到台上讲她是怎么发现的,可是时间不允许,于是接着进行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找答案,结果却是如此。如此,小数化百分数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反思这节课,没有完成教学任务主要原因是前面的复习准备学生用的时间有点长,学生总结方法时浪费了时间,看来学生总结方面以后还需要训练。
人教版六年级《百分数》教案
教学要求:
1、解决“打折”等实际问题,沟通各类百分数问题的联系。
2、体验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以及在交流、信息传递中的作用,树立依法纳税和科学理财的意识。
3、感受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和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对周围环境中与百分数有关的事物具有好奇心,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会解决有关打折、成数、税率及利率方面的问题。
教学难点:利息的计算。
课时安排:
1、折扣……………………1课时。
2、成数……………………1课时。
3、税率……………………1课时。
4、利率……………………1课时。
5、学会购物………………1课时。
1折扣。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折扣(课本第8页例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商品打折销售的情境中理解“折扣”的意义。
2.学生在掌握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这种问题的基础上自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养成独立思考、认真审题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折扣”的意义。
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理解“折扣”的意义。
师:利用课件或挂图出示商场店庆、商品打折的情境。
问:“打折”是什么意思?八五折、九折表示什么?
生:结合实际了解到的信息进行思考和交流,再阅读课本进行对照分析。
小结:商店降价出售商品叫做折扣销售,通称“打折”。几折就表示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问:七五折表示什么?五折表示什么?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1、出示例1。
2、让学生独立解答。
3、集体汇报时请学生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并且两个问题加以比较。
板书:(1)180×85%=153(元)。
(2)160×(1-90%)=16(元)。
师生共同总结解题方法。
三、实践应用及作业。
1、第8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并说出各折扣表示的意思。
2、第13页第1、2、3。
四、课堂总结。
学生谈谈学习本课有什么新的收获。
板书设计:
2成数。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成数(课本第9页例2)。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物,经历认识“成数”,解答有关“成数”的实际问题的过程。。
2、对“成数”问题有好奇心,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成数”的意义。
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报纸上写道:“今年我省油菜籽比去年增产二成”,这是什么意思呢?原来商业上与百分数有关的术语是“折扣”,而农业上与百分数有关的术语就是“成数”。
二、探究体验。
1、成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十分之几,通称“几成”。例如一成就是十分之一,改写成百分数就是10%。
2、让学生尝试把二成及三成五改写成百分数。
3、让学生说说除了农业上使用成数,还有哪些行业是使用了成数的知识。
4、教学例2。
(1)出示例题,让学生读题,分析题意。
(2)学生尝试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巡堂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3)理解“节电二成五”就是比去年节省了百分之二十五的意思。从而根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解法列出算式和解答。
350×(1-25%)=262.5(万千瓦时)。
或者引导学生列出:
三、实践应用及作业。
1、第9页做一做。
2、第13页第4、5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板书设计:
3税率。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税率(课本第10页例3)。
教学目标:
1、理解纳税的含义和纳税的重大意义。
2、能计算一些有关纳税的问题。
3、培养学生的依法纳税意识。
教学重点:能进行一些有关纳税问题的计算。
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学生汇报自学情况,介绍有关纳税的知识。
纳税是根据国家各种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国家用收来的税款发展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国防等事业,以便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水平,保卫国家安全。因此,根据国家规定应该纳税的集体或个人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1993年我国进行了税制改革,将纳税主要分为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等几类。缴纳的税款叫应纳税额。根据纳税种类的不同,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也有说不同。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如销售额、营业额、应纳税所得额等)的比率叫做税率。
二、探索计算纳税的方法。
教学例3。
结合例3,进一步让学生理解什么是营业额、什么是税率、什么是营业税、什么是应纳税额。在弄清以上这些相关概念之后,学生尝试解答例3。
2、在学生独立审题解答的基础上订正。
30×5%=1.5(万元)。
三、堂上练习及作业。
a)第10页做一做。
b)第14页第6、7、8题。
四、课堂小结:
税率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板书设计:
4利率。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利率(课本第11页例4)。
教学目标:
1、学生在调查实践中了解储蓄的意义、种类,理解什么是本金、利息。
2、能正确计算利息。
教学重点:利息的计算。
教学难点:利息的计算。
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了解储蓄的意义和种类。
1、储蓄的意义。
师:快要到年底了,许多同学的爸爸妈妈的单位里。
会在年底的时候给员工发放奖金,你的爸爸妈妈拿到这笔钱以后是怎么处理的呢?
2、储蓄的种类。(学生汇报课前调查)。
二、自学课本,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含义。
1、自学课本中的例子,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含义,然后四人小组互相举例,检查对“本金”、“利息”、“利率”的理解。
本金: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利息:取款时银行多付的钱叫做利息。
利率:;利息与本金的百分比叫做利率。
2、师:根据国家经济的发展变化,银行存款的利率先让学生谈谈你所知道的储蓄有哪几种,并举例说明,然后教师作适当的补充。有时会有所调整,而且,根据存款是定期还是活期,定期时间的长短,利息也是不一样的。
3、利息计算。
(1)利息计算公式。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2)例4:王奶奶要存5000元请你帮助王奶奶算一算存两年后可以取回多少钱?(整存整取两年的利率是3.75%)。
在弄清以上这些相关概念之后,学生尝试解答例题。
在学生独立审题解答的基础上订正。
方法一方法二。
5000×3.75%×2=375(元)5000×(1+3.75%×2)。
5000+375=5375(元)=5000×1.075。
=5375(元)。
三、实践应用。
第11页做一做。
完成练习时看清题目认真审题,注意计算要准确。
四、课堂总结。
学生谈谈学习本课有什么新的收获。
五、布置作业:
第14页的第9题。
板书设计:
5学会购物。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会购物(课本第12页例5)。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合理购物问题的过程。
2、了解合理购物的意义,能自己做出购物方案,并对方案的合理性做出充分的解释。
教学重点:运用百分数相关的知识解决问题。
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引入新课。
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商家为了吸引顾客或扩大销量,常常搞一些什么样的促销活动?那如何学会合理购物呢,从而引入本节新课。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出示第12页的例5。
2、让学生仔细读题,说说想到了什么?
着重理解满100元减50元的意思。
3、分别计算出在a商场和b商场所花的实际费用,进行比较:
a商场:
230×50%=115(元)。
b商场:
4、从而得出在a商场购物更省钱,所以在购物时我们要根据促销方法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商店,充分利用商家的优惠政策,就能够少花钱多购物,这就是“合理购物”。
三、课堂练习:
第12页做一做。
四、课堂小结。
如何才能进行合理购物。
五、作业:
第15页第13、14题。
板书设计:
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深刻的内涵,了解诗歌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2、学习鲁迅的伟大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歌深刻的内涵,了解诗歌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词语铺垫导入,揭示新课。
1、词语铺垫。
丑陋渺小鸿毛卑微唾弃灭亡。
美丽伟大泰山崇高爱戴永生。
2、本单元我们已学过关于鲁迅的哪些文章?你了解到鲁迅先生是怎样一个人?生简单汇报。
3、揭示课题,板书,齐读。(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纪念鲁迅的文章,著名诗人臧克家于1949年写的经典诗篇《有的人》)。
二、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
三、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指三名学生朗读,检查学生是否读通顺、正确。
2、根据朗读表现,简单评价。及时指导字音,呵在诗中读啊的音。呵平时读---笑呵呵,还可以读-----呵斥,呵在这应该读第---四声。试着读好这一句。
四、对比品读,理解内容,体验情感。
1、可是诗歌的魅力不仅仅表现在它有明显的节奏,更表现在它独特的写法上。请同学们默读这首诗,看看你能发现什么?(生默读体会)。
2、生汇报发现:对比的写法,读出相应诗句。再读读,还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说出每小节中还有对比,2、3、4小结对比的是有的人对人民的不同态度;5、6、7小结对比的是有的人的不同结果;其实这两部分内容之间又是一一对照的。)。
3、根据学生汇报的适时出示插图和文字,图文对照,男女生对比朗读。
4、通过对比,我们发现这“有的人”指的就是哪两类人?引读第一小节,这两类人你能用两个词语概括一下吗?(虽生犹死,虽死犹生);对这两类人,你认为作者的态度一样吗?生汇报出几种态度:批判,赞扬,热爱。你对这两类人的态度呢?充分激发学生情感。
对待不同的人,势必会有不同的态度,不同的表情和不同的语气。请同学们两两对读,一人一句,让我从你们的表情中看看谁最能读出臧克家的心声。
5、师生对读,烘托诗情。
小结:同学们读得真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我们更--爱戴、敬仰、怀念…….损害人民利益的人我们更--痛恨,蔑视,憎恶。。。。。。
五、研读品悟,升华情感。
1.看课文题目,副标题是--纪念鲁迅有感(齐读),有一个奇特的现象,你发现了吗?诗中却没有提到鲁迅的名字。诗人该不会忘了吧?你一定能从文中找到鲁迅的影子。学生读诗找诗句。
2、汇报读诗句。结合所学课文简单谈谈你的理解。
4、让我们把深深的敬仰献给那些值得我们永远怀念的人。齐读描写鲁迅的诗句。
六、课堂小结,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你打算做个怎一个什么样的人?
3、总结:读两句诗,把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用到学习,工作生活中。做一个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
七: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诵读这首诗。
2、模仿本诗的格式写作两节小诗,写作的对象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类人。
3、根据本单元小课题研究情况,办一期手抄报:“走近鲁迅”。
20《有的人》。
虽死犹生骑人民恨。
对比。
虽生犹死俯人民爱。
小学数学六年级《百分数》教案
在六年级(上册)认识百分数里,教学了百分数的意义,并联系后项是100的比,体验了百分数又叫做百分比或百分率;教学了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尤其是百分数与小数的相互改写,为应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做了必要的准备;还教学了简单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初步应用了百分数。在此基础上,本单元继续教学百分数的应用,包括四个内容,依次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根据已知的税率求应缴纳的税款以及根据已知的利率求应得的利息,与折扣有关的实际问题,较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编排了六道例题、四个练习,把全单元的内容分成四段教学,最后还有单元的整理与练习。
解答例1的关键是理解问题的具体含义,教材借助直观的线段图,让学生思考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应该怎样理解。明确这个问题是求实际造林面积超过原计划的公顷数相当于计划造林公顷数的百分之几,从而产生先算出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4公顷,再求4公顷是计划造林面积16公顷的百分之几这样的思路。或者先算出实际造林面积是原计划的125%,再得出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25%的结论。两条思路、两种算法都是把原计划造林公顷数看作单位1(即100%),在线段图上能清楚地看到,两种解法最终都是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部分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练习一第1题利用已知的是百分之几求增长百分之几,或者利用已知的增加百分之几求是百分之几,通过百分数之间的相互转化,进一步理解增加百分之几的含义,还带出了下降百分之几这个概念。
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与原计划造林比实际少百分之几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前者是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公顷数与原计划造林公顷数相比,后者是原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的公顷数与实际造林公顷数相比,解决两个问题的算式中,被除数的意义不同,除数也不同。教材编写试一试的目的就是要突出这些不同,要求教师在适当的时候组织学生将试一试和例题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研究为什么得数不同,进一步理解这两个问题的含义与数量关系。练习一第5题里,第(1)、(2)题的条件相同,问题不同,第(2)、(3)题的条件不同,问题也不同。通过解题与比较,能使学生更正确地理解是百分之几与高百分之几的含义。第7题分别求巧克力的单价比奶糖、水果糖和酥糖贵百分之几,要依次把巧克力比奶糖、水果糖、酥糖贵的单价与奶糖、水果糖、酥糖的单价相比,反复体验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解题思路与方法。第8题以表格形式呈现求百分数的问题,首次把百分数应用于统计表中。
例2结合纳税教学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先找到数学问题60万元的5%是多少,然后把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经验迁移过来,得到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也用乘法计算,于是列出算式605%。在上面的过程中,关键在于寻找数学问题,只要理解了缴纳的营业税是60万元的5%,学生就会想到用乘法计算,把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纳入原有的经验系统,从而发展认知结构。在计算605%时,可以把5%化成5/100,也可以化成0.05,前一种算法又一次体验了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与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一致的,用乘法计算是合理的。在练一练里,由于6.25/100的计算比6.20.05麻烦,所以计算含有百分数的乘法一般把百分数化成小数。
练习二第1~4题是配合例2编排的,要引导学生抓住求什么的百分之几是多少进行思考。如,第1题是求门票收入的3%,因此接待游客18万人次是多余的信息。又如,第4题是求月收入超过1600元的部分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因此要先算出应纳税部分的元数,并找到相应的税率。
例3计算利息,应用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方法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由于多数学生缺少这方面的生活经验,因此教材在底注中解释了本金、利息、利率的含义,并给出了计算利息的方法:利息=本金利率时间。要结合例题里的表格,让学生知道利息和本金、年利率、存期有关,一般情况下,本金越多,存期越长,年利率越高,到期后获得的利息就多。还要让学生知道,存期一年,到期可得的利息是本金的2.25%;存期二年,每年的利息是本金的2.70%这样,学生就能理解计算利息公式里的数量关系。
试一试利用例3求得的应得利息,继续计算缴纳利息税以后的实得利息。要让学生懂得实得利息是应得利息扣除缴纳的利息税以后剩下的利息,明白为什么先算出利息税是多少元的道理。从例题到试一试的全过程,就是我国现行的银行存款实得利息的计算方法:先根据本金、存期和利率算出应得利息,再扣除缴纳的利息税得到实得利息。学生完成练一练和练习二第5~7题就有思路了。要注意的是,计算实得利息的步骤比较多,练一练和第6、7题都采用连续提问的形式,适当降低了解题时的思维难度。
例4教学与折扣有关的问题,也是百分数的实际应用。教材先对打折作了具体的解释,让学生明白几折就是百分之几十,知道八折就是80%,从而把打折的实际问题与百分数的应用联系起来。原价和实际售价有什么关系是这道例题的教学重点,要从原价打八折出售得出原价80%=实际售价。这个数量关系能起两点作用,一是进一步理解打折扣的含义:图书按八折出售,实际售价只是原价的80%。二是形成求《趣味数学》原价的解题思路,在数量关系式里已知积与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可以列方程解答。本册教材里,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都列方程解答,充分利用百分数的意义,加强对百分数乘法的理解,避免人为地把实际问题分类型,体现了各种百分数问题的内在联系。求出《趣味数学》的原价15元以后,对学生提出检验的要求,而且采用了两种检验方法。依据折扣的含义,既可以用实际售价除以原价,看是不是打了八折;也可以看原价的80%是不是实际售价12元。这样安排,不仅检验了原价15元是正确的,还多角度表现了原价、实际售价、折扣三者的关系,在进一步理解折扣的同时,沟通了三种简单的百分数问题的联系。练一练求《成语故事》的原价,也要求检验,让学生独立经历与例4同样的学习过程,再次体会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练习三的编排大致分成两段,第1~4题是第一段,在理解折扣含义的基础上正确应用数量关系。第1、2题分别求打折后的实际售价与打折前的原价,都可以根据原价折扣=实际售价来解答。第4题求折扣,教材先让学生回答第3题,把按原价的百分之几出售改说成打几折出售,体会求几折只要求百分之几,为第4题作了铺垫。第5~9题是第二段,仍然以求实际售价或求原价为主要内容,灵活应用数量关系。第5题分别求实际售价与实际比原来便宜的元数,这里有简单问题与稍复杂问题的比较。第6题分别求实际售价与原价,是两种折扣问题的比较。第7、8题让购物问题更复杂一些,有利于学生在变化的问题情境中把握基本的数量关系。
例5和例6是较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都列方程解答。两道例题分别把相并关系和相差关系作为列方程的相等关系,虽然相并与相差是学生早就认识的数量关系,但在复杂的百分数情境里不容易看到。为此,例题利用线段图给予直观帮助,让学生在例5的线段图右边的括号里填36,体会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合起来是美术组的总人数。例6在线段图上突出十月份比九月份节约用水的那一段,引导学生注意两个月用水量之间的相差关系。教材完整地写出两道题的等量关系,让学生感受等量关系式右边美术组的总人数、十月份用水的吨数都已知,在这样的情况下,列方程是解题的有效方法。虽然有了等量关系,但列方程还会遇到一个问题,即为什么设男生人数为x,设九月份的用水量为x。要引导学生抓住题目中已知的那个百分数,分析它的意义,体会这样的设句是合理的,不仅用x表示了单位1的数量,还很容易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女生人数,表示出十月份比九月份节约用水的吨数。
两道例题列出的方程里都有两个x,还含有百分数,解方程时要先化简方程的左边,再应用等式的性质。例题呈现了解方程的过程,并在练习四里安排三道解方程的习题,提醒教师要帮助学生正确地解方程。检验不是把未知数的值代入方程,而是要检验得数是否符合实际问题里的数量关系。具体地说,例5要检验男、女生的人数之和是不是36,还要检验女生人数是不是男生的80%。例6要检验十月份用水的吨数是不是比九月份节约20%,或者检验九月份的用水量节约20%,是不是440立方米。只有符合实际问题的得数才是正确答案。
练一练要先说数量关系再解答,突出寻找等量关系是解答这些题的关键,也是指向解题难点的基础训练。要引导学生从分析题目里已知的那个百分数开始,有条理地思考。如第11页练一练,种蓖麻的棵数是向日葵的75%,向日葵的棵数是单位1的量,蓖麻的棵数是单位1的75%,它们一共有147棵,等量关系就是蓖麻的棵数+向日葵的棵数=147;向日葵比蓖麻多21棵,等量关系就是向日葵的棵数-蓖麻的棵数=21。再如第12页练一练,美术组的人数比舞蹈组多20%,舞蹈组的人数是单位1的量,美术组比舞蹈组多的人数是单位1的20%,等量关系是舞蹈组的人数+美术组比舞蹈组多的人数=美术组的人数。解答练习四里的实际问题,也应经常让学生说说数量关系。
练习四第1~4题配合例5编排,第4题第(1)题曾经在六年级(上册)教过,那时也是列方程解答的,从第(1)题到第(2)题带出了稍复杂的分数问题。整数、分数、百分数都能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倍数关系,第4题把貌似不同的问题组织在一起,凸现这些问题在本质上的联系。第5~9题是配合例6编排的,在第9题里把简单的百分数问题和较复杂的百分数问题编排在一起,可以适当进行比较。第10~16题是一堂练习课的内容,第11~13题是百分数的问题,进一步熟悉两道例题的解题思路,第14~16题是三道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求这个数的问题,促使例题的思考方法水平迁移。在六年级(上册)只教学稍复杂的分数乘法问题,另一些分数实际问题则安排在这里教学。
教学例4、例5、例6以及练习里的内容,要更新观念,改变习惯了的教学方法。首先是不要求学生识别分数乘法与分数除法两类不同的问题,尤其不要机械套用已知单位1用乘法,单位1未知用除法这些所谓的规律。过去这样教的解题效果虽好,但严重制约了学生的思维,把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变成了依据个别词语的简单判断。改进教法要加强对分数、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充分利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个数量关系,合理选择列算式还是列方程解题。其次,不必进行有关分率与百分率的联想训练。如从用去25%想到还剩(1-25%);从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5,第二天看了全书的1/6想到两天看了全书的1/5+1/6,这些联想是为列除法算式服务的。要引导学生充分挖掘和利用实际问题里的相并、相差等最基本的数量关系,作为列方程或列算式的依据,让小学与初中的教学相衔接,为学生的后继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学数学六年级《百分数》教案
1、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与储蓄有关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结合储蓄等活动,学习合理理财,逐步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本金、利息、利率的含义。
计算定期存款的利息。
一、师生交流。
课前布置学生分小组到银行去调查利率并了解有关储蓄的知识。
师:同学们到银行去调查利率并了解有关储蓄的知识。哪个小组愿意和大家交流你们的调查情况。
让学生汇报调查的情况,并出示课本的银行存款利率表。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了解了这么多。大家知道,钱存进银行里,不但能支援国家建设,还能得到利息。怎样存能得到的利息多一些呢?下面老师和大家一起来探讨。
二、探讨新知。
1、计算公式。
师:我们去银行存钱,存进银行的钱,叫做本金。取款时银行多付的钱叫做利息。利息占本金的百分比叫做利率。银行存款的利率,国家会根据经济发展的情况有所调整,大家调查的银行的利率和我们书上的银行的利率,比较一下就会发现不同。
利息的多少由存款的多少、利率的高低和存款的时间的长短有关系。
请学生讨论利息的算法,老师适当的提示。
板书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全班齐读公式。
师:要求利息就必须要知道什么?
2、计算利息。
师:笑笑和淘气知道你们会计算利息的方法,想请你们帮他俩算一算,他们可以得多少利息,你们愿意不愿意帮啊?下面我们一起来算。
出示题目:
笑笑说:300元压岁钱在银行存一年其整存整取,到期时有多少利息?
怎样算?淘气呢?
学生回答后,师板书。
笑笑得到的利息:300×2.52%×1=7.56(元)。
淘气得到的利息:300×3.69%×1=33.21(元)。
师:笑笑和淘气存同样多的钱,因为存的时间长短不同,利率也就不同,所以得到的利息也不同。
师:同学们在调查中看到了利息税,从1999年11月1日起,个人在银行存款所得利息应纳税,这就是利息税。国家将这部分税收用于社会福利事业。从1999年11月1日至20xx年8月14日,利息税是利息的20%,20xx年8月15日至20xx年10月7日,利息税是利息的5%,从20xx年10月9日起,免收利息税。如无特殊说明,今后我们在计算时不要求计算利息税。
三、巩固练习。
先让学生自己计算,在全班讲评。
先提醒学生说出保险金额、年保险费率的含义,再让学生计算。
四、课后总结。
如果把它存到银行,该怎样存呢?
建议学生课后亲自到银行存一次钱。
2、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五、布置作业。
小学六年级百分数教案
一、谈话揭题。
上节课,我们将第一单元的数学知识进行了整理。运用我们所学的这些有关百分数的知识还可以解决生活中很多稍复杂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
二、练习与应用。
1、完成第7题。
(1)独立解答。
(2)交流算法,重点分析数量关系。
2、完成第8题。
(1)理解题意,适当解释“合金”的意思。
明确:一块黄铜的千克数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铜的,二是锌的千克数。
(2)学生独立解答后交流解题思路,学生可以有不同的解法。
3、完成第9题,学生解答后交流思考过程,教师及时评价。
4、完成第10题。
(2)学生解答。
5、完成11题。
(1)读题,重点理解“携带行李超过20千克的部分,每千克要按飞机票原价的1.5%购买行李票”这句话的意思。
可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讨论交流。
明确两点:
一、首先算出超过20千克的那部分重量;
二、行李票的价格=飞机票原价x1.5%。
(2)学生解答。
三、探索与实践。
1、完成12题。
(1)同桌间交流课前收集爸爸妈妈及自己的体重和身高。
(2)根据公式算一算各自的标准体重。
(3)根据公式算算实际体重是否属于正常体重。
2、完成13题。
(1)根据课前调查计算。
(2)组织学生交流,说说通过计算谈谈自己的想法。
3、思考题。
引导分析:利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
先算出这件商品打折前的售价是:104x80%=130元。
再算出商品的成本价:x+30%x=130,求出x=104元。
作出判断。
四、评价与反思。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请你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做一评价与反思。
学生就教材提供的内容进行评价,教师及时了解学生评价情况。
小学六年级百分数教案
通过探索与实践,让学生在解决稍复杂的各类百分数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合乎逻辑地进行分析和思考,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解题思路,能合理、自觉地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光盘及多媒体设备;课前组织学生收集父母身高和体重的数据以及作好第13题的调查活动。
六年级数学《百分数的意义》教案
通过教学,使学生正确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了解百分数与分数的异同,正确读写百分数.。
百分数与分数的异同.。
教师小结:分数既可以表示数量,也可以表示关系.。
2.下面各句中的分数表示什么意思?(学生回答,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线段图.)。
提问:单位一是谁?分数表示谁与谁的关系?
1.意义:上面这些表示关系的分率和倍数都可以用一种新的数来表示,这种数叫百分数.。
(板书课题,并把上面句中和图中的分数改成百分数,指导读法.)。
(1)参加课外小组的人数占全年级的70%.(读作:百分之七十)。
(2)已经修了一条路的25%.(读作:百分之二十五)。
(3)今年的钢产量是去年的120%.(读作:百分之一百二十)。
提问:这些百分数在各句中分别表示谁与谁的关系?谁表示100份?
像这样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补充板书)。
追问:百分数是一种什么数?
2.指导写法:
读百分数时,与分数的读法一样.(示范读法)。
练一练:用手指在桌上写一写,然后读一读.。
3.比较百分数与分数的异同:(小组讨论后指名发言,教师出示投影)。
同:都是数,读法相同.。
1.读百分数:(互相读)。
2.写百分数:(两组互相看)。
百分之七百分之四十六。
百分之五点三百分之三百一十点六。
百分之五十五百分之四百。
百分之零点一百分之百。
3.把下图中的阴影部分用百分数表示,说说阴影部分、空白部分各占整体的百分之几。
4.用阴影表示下面的百分数,说说百分数表示谁占谁的百分之几。
5.判断:(用手势表示)。
(1)一本书,已经看了它的75%,还有25%没有看。()。
(2)一根绳子长50%米。()。
(3)分母是100的分数叫百分数.()。
(4)火车的速度比汽车快25%,火车的速度是汽车速度的125%。()。
6.看图填空:
把()看做单位一,()占()的60%,没走的路程占()的()%。
把()看做单位一,()相当于()的32%,苹果树是()的()%。
把()看作单位一,()相当于()的27%,现在用电是原来的()%。
四、总结:
1.读书,复习今天的学习内容。
2.书第68页5~8。
小学六年级百分数教案
教材首先指出百分数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有广泛的作用,接着通过两个实例引出百分数的概念。教材这里强调的是两个数量的比,并联系比的概念说明,百分数也可以看作是以100为后项的一种比,所以又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最后教学百分数的写法。
小学数学六年级《百分数》教案
教学目标:
2、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比较、解答应用题的能力,会求比一个数少百分之的数是多少的问题。
3、进一步体验百分数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
教学难点:
正确、灵活地解答这类百分数应用题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老师很高兴和咱们班的同学一起学习关于百分数应用的问题。你们想学么?生说想。好我们先来检验一下你们前面学过的知识。
要求学生口答,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教师肯定学生的表现,接着说如果老师将这道题的条件变为“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12%”,应该怎样分析解答呢?同学们想知道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它。。
板书课题:比较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的方式复习前面的知识,引入所要学习的新知识,激情的导入,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识的热情。学生跃跃欲试急于去学习。)。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出示课件。
学校图书室原有图书1400册,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12%。现在图书室有多少册图书?
(1)学生默读题。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例3与复习题有什么异同?(两道题问题相同,条件不同。)条件不同在哪儿?引导学生多说。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比较明白新旧知识的联系,更容易掌握)。
(3)引导学生思考增加了12%是什么意思,是把谁看作单位“1”。使学生明确今年增加的册数相当于原有册数的12%,现在的册数相当于原有册数的1+12%,即112%。,然后小组合作探讨解题方法。组长记录讨论结果。
(4)教师巡视指导。参与到学生中间去。
(5)师生共同交流。各小组派代表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方法1。
方法2。
(6)教师对学生的进行补充讲解。再让学生板演在黑板上。对学生的做题情况进行评价,适时表扬鼓励。
(7)师生共同总结出两种解答方法。让学生比较一下哪种方法最优。学生纷纷陈述自己的理由。
(8)比较百分数应用题和分数应用题的区别和联系。
相同点: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完全相同。
不同点: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用百分数来表示;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用分数来表示。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过了思考再进行小组合作更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并且注意了解题策略的多样化,最优化。)。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幸福镇去年收粮食300万吨,今年比去年多20%,今年生产粮食多少万吨?
2、.龙泉镇去年有小生2800人,今年比去年减少了0.5%。今年有小学生多少人?
3、思考:如果例3改成:学校图书室现有图书1568册,比原有图书册数增加了12%,图书室原有多少册图书?(这题单位“1”的量不变,要比较的量也不变,例3单位“1”的量是已知量,这题单位“1”的量是未知量。)。
(设计意图:巩固应用环节让学生从基本应用、综合应用、思维拓展三个层次进行了练习,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及迁移。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解决这类题的关键是什么?
师述:今天我们学习了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解决这类题的关键就是要找准单位“1”,然后根据问题列出文字算式来帮助大家列式计算。
百分数应用题和分数应用题的思路和方法是一样的,只不过表示形式不一样而已。
板书设计:
百分数应用题(三)。
例3:方法一:方法二:。
1400+1400×12%1400×(1+12%)。
=1400+168=1400×112%。
=1568(册)=1568(册)。
答:现在图书室有1568册图书。
人教版六年级百分数二教案(精选19篇)
本文2024-04-25 14:57:04发表“文库百科”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kubao.com/article/88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