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新媒体概念范文

栏目:文库百科作者:文库宝发布:2024-01-02 17:22:48浏览:612

网络新媒体概念

网络新媒体概念篇1

全媒体转型已成为当代中国传媒的发展趋向。本文从全媒体的概念建构与辨析入手,探寻中国全媒体的发展演进之路,即全媒体发展的初期孕育、全媒体发展的报业转型和全媒体发展的整体推进。而未来全媒体发展的关键在于全媒体的认知共识、制度建构、流程再造和全媒体人才培养。

关键词:

全媒体 历史演进 媒体转型

中国传媒业的全媒体发展之风已从报业吹向了广播电视界,并引发了理论界的高度关注与研究,截至2012年12月,在中国知网以主题“全媒体”进行检索,可检索到1500多条记录,在百度可找到相关结果2400多万个。从目前文献检索的全媒体研究来看,多是描述性的分析或个案式的追踪探讨,缺乏学理性的深层次研究。

一、全媒体的概念建构

全媒体发展起于何时?由于认定的依据不同,可能会有不同的时间标志看法。但基本认同的意见是,国外以2006年英国老牌报纸《每日电讯报》的全媒体改革之路为起点,随后,由《今日美国》2008年开始尝试的产业链重构推进了全媒体的实践。在我国,全媒体转型最早可追溯到2007年,《广州日报》于同年6月成立滚动新闻部,专门针对报纸、手机和网站进行“联动发稿”。次年7月,我国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试点的首家全媒体采编系统在烟台日报传媒集团正式上线运营,自此,报社记者的角色悄然转型,开始以全媒体记者的身份向多个媒体终端――传统纸报、手机报、多媒体数字报、电子移动报和户外大视屏等信息。2009年1月,浙江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新闻部正式成立,它标志着我国第一个以全媒体命名的新媒体机构正式诞生。同年,南方报业集团也正式提出构建“南都全媒体集群”的理念。那么,全媒体的内涵究竟是什么?

1. 全媒体概念学说。全媒体概念界定众说纷纭,通过文献整理,大致可归纳为三种学说:

报道体系说。该学说认为,全媒体是指一种业务运作的整体模式与策略,或者说是采用多种媒体手段和传播平台来构建的报道系统。这种报道不再是单一落点、单一形态和单一平台的,而是在多个传播平台上开展的多个落点、多种形态的报道体系。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媒体及网络新媒体都是这个报道系统的整体组成部分。[1]这一概念从新闻业务本体出发,落脚点放在全媒体形态的报道体系上,较好地概括了全媒体报道的模式和特征,但将其限定在媒体“报道”业务层面,略显褊狭。

传播形态说。该学说认为全媒体是综合运用多种表现符号,如文字、图像、声音、光线等,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示传播内容,并通过多种传播手段传输的一种新型传播形态。[2]或者说,全媒体是在传统和新兴媒体表现手段基础之上进行不同媒介形态之间的融合,进而产生质变后形成的一种新的传播形态。[3]从本质上说,全媒体是指不同媒介类型之间的嫁接、转化和融合。其基本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信息资源的多渠道采集,信息资源的统一加工,全方位多业务系统的支持,多渠道的资源共享。[4]此概念将全媒体视为不同于以往的新型传播形态,强调了各种媒体间融合生产信息内容的立体传播状态,较全面地概括出了全媒体传播的形态特征。

整合运用说。该观点在综合前人认识的基础上,从两个方面进行界定。广义而言,全媒体概念是指对媒介形态、媒介生产和传播的整合性应用。狭义界定,是指立足于现代传媒技术和媒体融合的传播观念,综合运用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在媒介内容生产、传播渠道联通、运营模式统筹等方面的整合性实践。[5]这一观点突出了全媒体更具宏观性的“整合应用”,将多因素囊括其中,但未清晰地概括出全媒体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在观照了全媒体概念学说之后发现,目前有几个共同点可作为界定和理解全媒体的要点:一是全媒体发展的主体是传统媒体,这是其面对新媒体而求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二是发展整合多种媒介形态,而缺乏多种媒介形态间的统合协同,就构不成全媒体;三是实行多媒体分流传播,并根据媒体的不同分流生产出不同的媒体产品;四是作为一种新型的运行模式。

2. 全媒体概念辨析。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涌现出“超媒体”“多媒体”“富媒体”“跨媒体”“融媒体”等众多相关概念,其间有异同,要科学地认识全媒体的概念,有必要对这些相关概念进行辨析。

“超媒体”“多媒体”是两个紧密相关的概念。首先,“超媒体”是计算机技术中的一个术语,它又与超文本紧密相连,超文本是包括文本、静止图片、表格、线图等多种媒体格式的非线性的计算机交互信息系统。而超媒体是包括超文本信息在内的动画、视频、音频等多种媒体格式,允许非线性与交互链接的信息系统。而多媒体是包含上述两个基本概念,并利用超媒体进行信息传播的方式,具体来说,就是运用包括文本、静止或运动图片、动画、视频、音频等多种媒体格式来传播信息的方式。[6]因此,“超文本”“超媒体”“多媒体”一脉相承,都是依据计算机文件格式或传播符号类型提出的概念,全媒体也确实需要“多媒体”多元和立体地展示传播内容,但 “全媒体”概念是传媒转型的一种运营方式。

“富媒体”指信息传播中,除提供在线视频的即时播放外,内容本身还包括网页、图片、超链接等其他资源,与影音同步播出,为网络公司和网民提供一种全新的媒介体验。富媒体与多媒体区别在于,富媒体增加了交互性,其用户可以在信息播放过程中控制和改变传播内容。[7]因此,富媒体作为一种新型的媒体体验方式,可在全媒体的具体操作中得到一定运用,如iPad移动媒介终端上由参与式构成的信息产品就是利用了富媒体交互方式。

关于“跨媒体”概念,最初的全媒体化其实就是跨媒体运营,跨媒体实为全媒体早期孕育阶段的表现形态。有研究认为跨媒体是“横跨平面媒体、电子媒体和网络媒体的三维平台组合,是新旧媒体杂交、融合的产物”。[8]跨媒体就是要突破原有单一媒体类型的限制,跨向其他的媒体类型传播,并实现两方或多方联合与互动式的发展。

“融媒体”概念是由媒介融合而来,意指在以数字媒介技术和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科技推动下,组成跨媒体业的组织在经济利益和社会需求的驱动下,通过合作与整合等手段,实现不同媒介形态从内容融合到传播渠道融合、媒介终端融合的全过程。[9]融媒体(融合媒体)正是媒介融合过程的最终产物,它是在理想的媒介内外环境中,整合了新旧媒体的特征和优势,实行一个统一平台对不同媒介或终端进行信息资源集成配置和融通生产的媒体运行模式。

二、中国全媒体的发展演进

1. 孕育:全媒体发展的初期尝试。中国全媒体的启程在21世纪初,从报业的跨媒体运营开始。特别是兴起和迅速普及的互联网,使报业的生存和发展受到极大冲击,乃至出现“报业寒冬论”。在此情形下,报业如何突围?传统报业纷纷开始思考拓展生存空间的问题,并开启跨媒体发展的探索之路。

2001年,《沈阳日报》的改革探索可看做是我国报业最早的全媒体尝试。该报率先在国内实现采编网络化和管理一体化,并通过图文合一的采编网络平台建立起集各种传媒业务于一体的系统,为报社未来实现信息传播流程一体化开辟了新道路。[10]

中国报业的跨媒体运营,从创办报纸网站开始,实施报网互动是其典型特征之一。报业网站建设,以2000年10月《人民日报》在其网络版基础上打造的人民网为起点,标志着报业开始跨向综合性新闻网站,在新闻业务上尝试不同于纸媒的内容生产。国内其他报纸也纷纷在人民网之后推出自己的新闻网站,自此,报纸与网络开始了报网业务联姻互动的尝试。“这种互动一方面表现在每条报纸新闻的下面,都会用超链接方式转接提示相关的网络新闻;另一方面,网上点击较多的热点事件,也会成为报纸新闻的来源,而报纸新闻的重点稿件资源,又会被共享到网上做突出报道。”[11]报业跨媒体转型的另一探索是打造视频记者,这经历了一个从“视觉新闻”到“视频新闻”的变化过程。“视觉新闻”首先由上海《东方早报》发起,该报于2003年创刊伊始就明确提出了“新闻视觉化”的理念。视觉新闻最初就是强调在报道中大量使用新闻图片,包括占据大版面的大幅照片,甚至推行视觉化的新闻叙事,以争夺受众的眼球。后来《嘉兴日报》《南湖晚报》《南方日报》等媒体纷纷成立视觉新闻中心,尤其是《南方日报》视觉新闻中心将摄影记者、图片与视频编辑等人员进行整合。但此时的报业都还没有将视线转向视频领域,这在2007年取得了突破,《南方都市报》摄影部在报业首设视频记者岗位,国内报业的第一批视频记者随之诞生。《京华时报》《新京报》等报也紧随其后,开始探索推进视频记者岗位的专业化发展进程。[12]

2. 转型:全媒体发展的报业探索。在报业跨媒体运营探索的同时,新闻出版总署报纸期刊出版管理司也于2006年8月5日开始组织实施“数字报业实验室计划”,这一计划旨在探索传统报纸向数字网络出版的转型,该计划在我国报业很快得以实施。同年12月20日,沈阳日报报业集团打造的国内首家全流程、全媒体数字报――《沈阳日报》《沈阳晚报》《沈阳今报》正式上线。与以前的数字报刊系统不同,在全流程、全媒体数字报刊平台上,该系统实现了从采集、生产制作、、交换、反馈到经营的一体化运营流程,增加了视频、动画、音频等多媒体元素,丰富了读者的阅读体验。[13]

中国报业在经历跨媒体经营后,开始进入全媒体转型发展阶段,时间分割点大致在2007年,以《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国家新闻出版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为标志,确立了“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工程”发展规划,并规划了“全媒体资源服务平台”“全媒体应用整合平台”和“全媒体经营管理技术支撑平台”等建设项目,这是中国官方第一次正式用文件提出“全媒体”的概念,并将其作为媒介发展方向。依然是2007年,新闻出版总署启动了全媒体数字采编系统工程建设项目,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等成为我国“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工程”第一批试点单位,这标志着我国报业系统全媒体转型重大工程建设的开始。

2008年3月,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在优化产品生产流程,推动报业集团从报纸生产商向内容提供商转型的基础上,组建了全媒体新闻中心,探索全媒体数字采编运行系统,初步实现了一次采集、资源整合、多途径的数字化传播。[14]宁波日报报业集团也于2009年成立了全媒体新闻部,并组建了基于手机报纸、手机电视的3G事业部,通过使用全媒体数字技术平台,实现了多媒体、即时的和互动的移动新闻播报。2009年6月上旬,该集团全媒体数字技术平台通过新闻出版总署的评审和验收,实现了全媒体综合性新闻内容生产体系的新运行模式。[15]同年,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也提出向全媒体集团转型,首先实施南都全媒体集群战略,构建起了包括报刊、音频、视频、网络、手机报及户外LED等全媒体形态集群,向着“全媒体数字信息运营商和现代通讯社”转型。[16]此外,南方报业旗下的《21世纪经济报道》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合作推出中国首家移动互联网电台;《广州日报》成立负责报纸与手机、网站等部门联动发稿的滚动新闻部;《人民日报》及人民网合力开创人民电视、人民播客、人民掘客、手机报、手机电视等原创互动型的系列全媒体;杭州日报报业集团实行报网合一并组建全媒体记者队伍等。在此时期,新华通讯社也在视频新闻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不仅开通了新华视频新闻专线,还于2010年元旦和7月1日分别开播了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CNC)华语、英语电视频道,开始走上全媒体通讯社之路。

3. 风潮:全媒体发展的整体推进。在我国报业全媒体转型之时,广播电视业也不甘寂寞,继报业之后迅速跟上全媒体建构的潮流。2010年前后,中国网络电视台和央广广播电视网络台先后开播,标志着电视和广播媒体也开始向全媒体发展。2009年12月28日,中国网络电视台正式开播,这是我国视听新媒体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也是我国电视行业介入全媒体建构的重要起点,它依托中央电视台向用户提供视频直播、上传、搜索、分享等服务,形成了以强大的视听互动为核心、融网络与电视特色于一体的多终端立体传播平台。我国省级网络广播电视台的“首张绿卡”――安徽网络广播电视台于2010年7月正式启动。随即黑龙江、湖北、江苏等省级网络广播电视台陆续开播,诸多市级网络广播电视台亦相继涌现。

深圳广电集团从2010年开始打造全媒体集群,整合全媒体力量,试图建成我国第一家提供一站式全媒体运营平台,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全媒体营销服务。浙江网络电视联盟则是浙江省县、市广电播出机构联合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创办的,初步形成了浙江地方广电视频网站集群。由杭州文化广播电视集团、浙江广播电视集团等多家单位投资组建的杭州华数数字电视公司,专注于以互动、融合为特色的全媒体业务,在全国三网融合领域形成较大影响。华夏传媒集团公司与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等40多家城市媒体共同打造的城市联合网络电视台,实施跨媒体和多终端的节目营销,已覆盖全国22个省市、近8亿用户。

广播媒体的全媒体探索,始于2010年8月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开办的中国广播电视网络台(CIBN)。该台拥有61个传播语种、全业务媒体形态和新媒体国际传播平台。以“向世界介绍中国、向中国介绍世界、向世界报道世界”为宗旨,向全球受众提供综合信息服务。紧随其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也于同年9月获准建立央广广播电视网络台,这是我国部级网络广播电视台,是继中国网络电视台之后又一个以网络视听节目传播及互动服务为核心的全媒体播出机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是年年初还成功开办了中国第一份有声手机报,与之并行的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则在获得 IPTV 牌照之后又于2010年初步建成了基于移动互联网、面向手持终端的英文信息平台――移动国际在线,大大拓展了自身的全媒体建构。

在中央级的广播电台带动下,全国地方广播电台也纷纷走上全媒体发展的道路。湖南人民广播电台着力打造全媒体直播室,集广播、网络、电视直播于一体,其直播节目通过光纤传输,由湖南电台交通频率、湖南移动电视、芒果广播网组成的全媒体进行传播。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在重大报道中将网站视频与手机视频同步直播,将广播音频内容配上记者采访的图文内容,实现多媒体传播。沈阳广播电视台还可在播出过程中实现全媒体的节目与受众互动,真正迈向统一的全平台、全媒体演播室,实现广播、电视、网络和手持终端平台的全覆盖播出。[17]

三、全媒体的未来发展思考

发展基础:全媒体的认知共识。全媒体转型,是未来传媒发展的必由之路。但同任何改革一样,全媒体的发展也必然会遇到各种思想障碍和阻力。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媒介观念的解放与调适,须首先从观念上改变以往的惯性思维,深刻理解全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与运行规律,寻求一种与时俱进的媒体发展道路。

发展保障:全媒体的制度建构。传媒发展离不开传媒规制,就我国的传媒规制而言,还没有形成与全媒体发展完全配套的一系列制度,这就要求必须对现有的相关传媒规制进行革新,尤其是要打破以往森严的媒介壁垒。这点可从国外借鉴中得到启示,如美国1996年修正并通过的新《电信法》,打破了以往传媒产业跨越不同媒体运营的限制,带来了美国综合性传媒集团的整合性飞速发展。

发展途径:全媒体的流程再造。中国全媒体的发展尚在摸索当中,尤其在全媒体的运作模式上,还没有形成一种成熟有效的模式。按照传统媒体的习惯和模式,很难适应全新的全媒体运营需求,这对于不同种类的媒体运作而言,需要一定时间的探索与磨合,找到适合自身全媒体化的具体运作方式。媒体的战略取向一般采取“媒体+平台”的建设模式,平台模式是对传统产业的颠覆性整体重构,它包括基础平台和应用平台。基础平台的任务是架构基础网络,不直接向最终用户提品和服务。而应用平台则依托基础平台,搭建各种功能或专业性的平台,开发应用服务产品,与传播终端用户直接连接。媒体在内容应用平台层面,通过提供一种支撑环境,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市场运作及利益分配机制,可为全媒体平台的良性运作提供保障。在这个基础之上,实施全媒体的流程再造,即实现“前端全媒体采集,后端流媒体制作,终端互动式体验”。

发展关键:全媒体的传播人才培养。中国传媒业正经历着一个急剧转型的时代,在这个以全媒体技术平台为依托、以多媒体报道为主要方式的后报业时代,全媒体记者成为不可替代的新闻传媒专业人才,也是传媒集团实现全媒体转型的关键。全媒体人才要求既能用手机对突发事件进行报道,又能为网站写稿、提供视频,还能为报纸写深度报道,为广播电视台做现场报道。全媒体记者强调媒体的交叉、专业的多能,而传统新闻传播学总是把记者泾渭分明地分为报纸、广电或网络新闻记者。为此,必须随着媒体对人才的新需求,探讨全媒体新闻记者、编辑人才的培养途径,使一线记者能实现从单一传播向多元传播的转型,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同时采集图文、视频和音频信息。

全媒体是媒介融合的一个特定阶段,全媒介进程所达到的最终效果就是真正的融合媒体,或称为“融媒体”,即真正实现多种媒介全方位的融合运行。融媒体状态绝不只是技术层面或业务层面的融合,还需媒体所有权的融合。“从媒介生态学角度看,融合媒介促进了传统传媒业的全面升级,也体现了传媒未来发展的必然走向”。全媒体转型作为一个长期的过程,并非适应所有的新闻媒体,但全媒体建构并向融媒体过渡,一定是未来传媒发展不可漠视的重要课题。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学核心能力培养模式研究》部分成果

(下转第76页)

(上接第54页)参考文献:

[1] 彭兰.媒介融合方向下的四个关键变革[J].青年记者,2009(6).

[2] 刘小帅,张世福.3G 时代:传媒价值链的重构[J].网络传播,2009(7).

[3] 罗鑫.什么是“全媒体”[J].中国记者,2010(3).

[4] 郜书锴.全媒体:概念解析与理论重构[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2(4).

[5] 姚君喜,刘春娟.“全媒体”概念辨析[J].当代传播,2010(6).

[6] 陶智勇,蔡进.超文本、超媒体、多媒体概念的界定[J].今日电子,1997(9).

[7] 朱松林.富媒体:网络广告的新选择[J].传媒,2006(3).

[8] 王学成,来丰.论跨媒体联合[J].新闻大学,2002(1).

[9] 蔡雯,王学文.角度・视野・轨迹――试析有关“媒介融合”的研究[J].国际新闻界,2009(11).

[10] 刘延军.《沈阳日报》实现采编网络化管理一体化[J].中国传媒科技,2002(5).

[11] 郜书锴.全媒体记者:后报业时代的记者先锋[J].青年记者,2011(7).

[12] 郜书锴.视觉传播:融合新闻的转型与实践[J].现代视听,2008(8).

[13] 王立成.中国首家全媒体数字报在沈阳诞生[J].记者摇篮,2007(2).

[14] 蔡雯,刘国良.纸媒转型与全媒体流程再造――以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创建全媒体数字平台为例[J].今传媒,2009(5).

[15] 田勇.全媒体运营:报业转型的选择――宁波日报报业集团的全媒体实践[J].新闻与写作,2009(7).

[16] 曹轲,庄慎之,陈雨.南都全媒体集群构想[J].青年记者,2010(19).

[17] 莫克.沈阳广播电视台全媒体交互式实验室系统设计与实现[J].现代电视技术,2011(12).

[18] 郜书锴.全媒体:概念解析与理论重构[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2(4).

网络新媒体概念篇2

【关键词】富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 富网络应用 媒体

一、富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

所谓富媒体技术,是指在网络环境下通过网页、流媒体、富网络应用(RIA)等先进技术对多种媒体进行渲染展示和交互控制的技术。[1]富媒体技术集桌面应用程序丰富的用户使用界面功能,便捷高效的部署以及友好的互动交流于一体,是一种新型网络资源融合应用技术。从概念中我们发现,富媒体技术主要有两层内涵:

(一)富媒体技术是一种网络技术应用。富媒体技术是伴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而发展形成的一种技术,它主要解决的是信息资源在网络环境中传播的问题。网络传输有其特定的技术标准,需要符合不同带宽的限制,流畅的将信息资源呈现到用户界面。传统的多媒体技术因其受格式、数据量大小的限制,很大程度上不能符合网络传输的标准,这就造成了信息资源在网络环境传播时出现了迟滞性。富媒体技术则使用流媒体、富网络应用(RIA)等先进的网络技术,很好的解决了信息资源在网络中传播的稳定和速度的问题。

(二)富媒体技术关注点在于交互控制和双向信息推送。富媒体技术除了对多种媒体进行渲染展示以外,其更重要的一点是使用富网络应用(RIA)以及Web技术搭建一个用户交互控制和信息双向推送的平台,它为信息资源和用户之间构筑了一条稳定、便捷的通道,服务器可以将用户需求的资源推送到客户端,用户也可以实时回传用户数据,达到双向交互的目的。

二、富媒体技术的特点和优势

富媒体技术是一种网络应用技术手段,它着力解决信息资源在网络环境下传播的关键技术难点,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应用技术,有其独有的特点和优势。

(一)富媒体技术的特点: 根据富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富媒体技术的主要特点应包括一下几点:1.丰富的UI展现。富媒体技术可以实现丰富的页面控制功能,提供更加人性化的UI界面,将用户最需要的操作功能集成整合在页面或者客户端中;2.深度的用户交互。用户对于与信息资源之间的交互,不只是满足与对于资源的播放、暂停等简单的交互,富媒体技术能赋予用户和信息资源之间更深层次的交互控制,使用户在浏览信息资源的同时,使用客户端的各种外接设备主动参与交互;3.动态驱动的响应机制。富媒体技术的动态响应机制能够持续的响应用户的各种操作,并对于用户的操作给予及时的回馈,并间接的影响用户的下一步操作,从而引导用户进行学习体验;4.部署的便捷特性。富媒体技术支持包括浏览器或者客户端的访问,用户不用安装任何插件,就能通过浏览器或者客户端对信息资源进行自由访问,并且服务器推送的信息能通过网络高速、准确的传递到每个终端节点;5.融合桌面应用和网络应用。富媒体技术能够将桌面应用和网络应用完美结合,实现桌面即Web,浏览器即桌面。富媒体技术能够将单机的应用程序实现网络连接,使用户能够更为便捷进行网络学习。

(二)富媒体技术的优势。根据富媒体技术的特点,其在信息资源建设中同样具有其特有的优势,可以归结出以下几点主要优势:1.更加丰富的媒体展现能力。富媒体技术编译的场景中除了可整合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形式,还涵盖了矢量图形交互电影和各种复杂的交互式流媒体格式;2.强大的动态交互能力。富媒体技术在进行丰富媒体信息展现的同时,还能更多的加入了网络交互性操作,使用户融入整个网络教学训练的环境之中;3.融合式网络教学的业务体验。富媒体技术能够通过一组连续的富媒体场景信息传递,使用户在PC终端上体验音视频服务、动画、下载、媒体控制播放、呼叫、sms/mms发送、定时提醒、摄像头捕获等各类业务操作,最终将信息资源整合为一个完整的资源平台,提高用户的业务体验;4.实时的内容分发。富媒体技术能将服务器端的资源更新实时推送到客户端,客户端的信息一旦改变提交,其他的各个终端上的数据同时更新。随着网络应用的发展,富媒体技术实现了“网络应用”和“丰富媒体”的结合,能够在更高的层面上,遵从网络教学的标准和技术规范,并利用网络教学的优势,解决学习前端的交互控制、网络资源共享和系统间的互操作问题。

三、富媒体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的比较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基本概念是:多媒体技术是指将图、文、声、像等媒体通过计算机进行集成整合的信息处理技术。[2]笔者已经通过上文介绍了富媒体技术基本内涵,但是人们经常混用多媒体技术和富媒体技术这两个概念,为了进一步理清这两个概念,笔者从以下几点说明二者的不同之处。

(一)基本定义的区别。从两种技术的基本概念可以看出,多媒体技术是一种强调媒体类型多样性的计算机技术,而富媒体技术则强调页面控制、页面展现、互动交流、信息资源推送、桌面应用和Web应用的一种网络融合技术。

(二)集成整合能力不同。多媒体技术具有一定的整合能力,但是对于媒体格式、资源类型有限制,并且对于用户使用要求必要的插件或者播放器。富媒体技术具有优异的资源集成整合能力,对于媒体格式几乎没有限制,并且不不需要客户端安装任何插件就能进行信息资源浏览,自带渲染器,形成一个完整、无缝的信息资源整合平台。

(三)对于网络的依附程度不同。多媒体技术制作的信息资源,在网络环境下必须全部下载才能浏览,会话活动仅限于浏览器,一旦浏览器关闭,会话则会中断,信息资源则停止传递;富媒体技术则具有一次加载,多次使用的特性,数据可以在客户端进行缓存,即使终端会话,用户也可以在客户端进行离线浏览使用。

综合以上几点我们发现,多媒体技术和富媒体技术在其根本上存在着区别,两种技术各自具有不同的技术特点,富媒体技术是对多媒体技术的一种补偿和完善,它不仅重视媒体展示的丰富性,更加重视信息资源的交互性、桌面应用和Web应用的融合性,是一种网络环境下的技术革新。

参考文献:

[1]王琦.Peter J.Brown.富媒体提供的机会[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06.

网络新媒体概念篇3

近年来,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从新媒体上获取信息。新媒体是未来媒体发展的重点,是传媒市场发展的趋势和必然方向。因此,加强新媒体的研究和教学对推进新闻传播学学科进步、人才培养、产业升级乃至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国内外新媒体教育还处在发展初期,在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从惠州学院《新媒体概论》课程的教学定位、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建设、学习环境的改善等几个方面进行描述、分析、总结,试图找到适合《新媒体概论》课程建设的优秀方案,为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建设提供现实指导。

一、《新媒体概论》课程教学定位

(一)课程教学目的及要求

《新媒体概论》是因新媒体新闻传播事业的勃然兴起而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属于新闻传播学的分支学科。《新媒体概论》主要研究以网络和手机为代表的各类新媒体的信息传播规律。在惠州学院,《新媒体概论》是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专业主干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习者了解各种新媒体的基本概念,把握各种新媒体的传播现状、效果和发展趋势,掌握各种新媒体的技术特征、信息流程以及盈利模式。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教师必须在教学中贯彻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在实践中理解、掌握、深化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因此本课程除了进行理论课的教学之外,还有实践教学环节。为《网络新闻学原理与应用》、《新闻网页设计与制作》等后续相关课程打好基础,为将来在新媒体传播领域中工作奠定基础。

(二)《新媒体概论》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新媒体概论》课程建设以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效果、增强学习兴趣、改善教学环境、促进学科发展为指导思想和根本出发点。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基础之上,加强课程内容建设,争取把惠州学院《新媒体概论》课程建设成为广东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二、《新媒体概论》课程建设的具体内容

为了全面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惠州学院的《新媒体概论》课程建设主要从教师队伍、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和学习环境等方面展开。

(一)教师队伍建设。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应该由学术造诣深厚、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特色鲜明、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主持建设,教学团队应结构合理。惠州学院《新媒体概论》课程的教学队伍由5人组成,其中教授2名,高级记者1名,副教授1名,讲师1名,学历均在硕士以上,年龄在35岁至45岁之间,且都是从事新闻传播学教学与科研的一线专业教师,是一支具备较高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符合教学要求的教学团队。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惠州学院制订了课程团队发展规划、青年教师结对培养计划、人才引进与培养计划等,优化了课程团队。

1.引进高层次、高水平人才,优化教学团队。惠州学院建立高级人才引进机制。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引进一名具有硕士学位的教授担任课程负责人。课题负责人近十多年从事新媒体与网络新闻学教学与科研。担任《新媒体概论》、《传播学》、《网络新闻学原理与应用》、《新闻网页设计与制作》等课程的教学,主持2013广东省高等学校人才引进项目《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微博舆论研究》。还引进一名具有博士学位的传播学教授担任课程第一主讲,该主讲教师担任省级精品课程《传播学》的负责人,主持广东省高等学校人才引进项目《网络非理性舆论的社会风险研究》,对新媒体课程教学有丰富的经验。

2.促进青年教师博士化。在课程建设过程中,一名主讲教师在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攻读新闻学博士学位,选修了与《新媒体概论》密切相关的课程。该主讲教师2011年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网络公共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12年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国家—社会关系视角下网络公共事件的舆论引导与治理研究》等都是关于新媒体的研究。通过教学结合、教研结合,深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

3.鼓励教师参加学习交流和学术考察。课程主讲教师先后参加过中国新闻传播学年会、中国网络传播年会等学术会议,了解学科、专业的发展趋势,与新媒体、网络新闻学等课程教师探讨交流教学经验。教学团队反复研究中国传媒大学、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多所高校新媒体与网络新闻传播专业课程的教学体系,完善《新媒体概论》课程体系设置。

(二)教学内容建设

1.更新课程体系,增加实践环节。惠州学院通过对国内外院校相关课程的比较分析,结合本校的教学情况,按照整体优化课程体系、有利于学习者能力培养的原则,增设了一系列增强学习者实际操作能力的课程教学环节。改革前的课程总学时为36学时,没有实践教学环节。改革后增加了12个实践教学学时,总学时为42学时(见表1)。

2.调整优化课程内容,保证教学效果。关注最前沿的新媒体动态,使教学内容紧跟学科发展的前沿,保证学习者能及时获得最新、最有用的新媒体知识和技能,是《新媒体概论》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首先,惠州学院调整了教学大纲,在原有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视频网站”、“社会化媒体”、“手机之外的移动信息传播”等内容。其次,主讲教师通过参加学术会议,把新媒体发展最新成果及行业发展动态与趋势,整理、归纳、整合为教学资源,提高课程的科学性。通过改革,《新媒体概论》的教学内容具有清晰的逻辑性、系统性,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还具有丰富的知识点和信息量,在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良好效果,深受学习者欢迎。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建设

1.“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本课程经过近五年的建设,教学方法已从最早的老师单向授课模式,变为教师授课、学习者讨论、个人和小组报告、师生互动、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的多元化模式,成功地将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转变成“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学 习者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理念。

2.“案例工作坊”的教学模式,强化实践能力。《新媒体概论》课程在教学改革中引入“案例工作坊”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是以主讲人为核心,15名左右的成员组成的小团体。结合市场需求与行业发展,主讲教师把传播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各种新媒体实际应用范例结合起来,让学习者围绕某个话题、案例进行讨论或实践操作,引导学习者对问题实质进行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与动手能力。由于该教学模式强调面对面交流、参与者的互动学习以及实践操作,所以,学习者可以获得更多通过普通讲课无法获得的思考和成长体验,可以把课堂上的体验内化成专业素养和行为态度。课程组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大部分学习者在“案例工作坊”教学过程中积极性很高,并认为自己从中获得了很大的收获。

3.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效果。在教学中积极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发完善了多种网络资源和PowerPoint的演示教材,充分利用教学互动平台进行师生的互动。值得一提的是,《新媒体概论》课程利用魔灯教学平台,建立了具有多媒体特性的网络课堂,开展网络教学。利用魔灯教学平台提供的论坛、测验、资源、投票、问卷调查、作业、聊天室、Blog和Wiki等丰富的课程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在线自主学习、在线作业、在线答疑、在线自测/考试、在线实时交流等教学活动。使教学理念从传统的教案设计向课程设计转型,内容设计向“资源+活动”设计转型,教学方法从传统的传授型向传授型、研究型、社区型相结合的多样化的教与学方式转型。比如主讲教师和学习者可以通过新媒体网络课堂的课程管理中的资源上传、 下载教学资源, 以达到教师与教师、学习者与教师、学习者与学习者多方位资源共享的目的。再比如,通过新媒体概论的论坛或博客,学习者可以在线提问,教师可以在线答疑,在虚拟的网络空间,突破空间的阻隔进行实时的同步交流,也可以自由选择不同的时间进行异步交流。

(四)教学条件建设

1.教材的使用与建设。本课程早期采用中科院新媒体研究专家闵大洪研究员编写的《数字媒体概要》作为教材,该教材在编写中强调学理性、实用性、工具性、前沿性、延展性、交互性的统一。但是,随着新媒体日新月异的发展,该教材部分内容难免过时。目前,该课程使用本课程主持人周海英教授著《数字新媒体论》(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作为课程的主教材,并选用了如下书籍作为参考教材(见表2):

2.课程相关资料建设。课程组成员密切跟踪,及时购买与本课程相关的国内外最新出版的图书、资料,并向学生推荐阅读。比如《网络社会的崛起》(纽曼尔卡斯特著,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网众传播—— 一种关于数字媒体、网络化用户和中国社会的新范式》(何威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出版),《微博—— 一种新传播形态的考察影响力模型和社会性应用》(喻国明、欧亚、张佰明、王斌著,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年5月出版),《新媒体概论》(宫承波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出版)等研究新媒体的著作。本课程组还收集了大量文献资料,目前已有国内外新媒体传播类图书约100多种,与本学科相关期刊论文数百篇,光盘数据库文献资料也非常丰富。

课程团队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跟踪和吸收国内外有关本课程研究的最新成果。如教会学生熟练使用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硕博士论文库、传媒学术网、传播学论坛、中华传媒网、美国哥伦比亚新闻评论网等,增强了学生自主获取学术信息的能力。

3.网络教学环境建设。教学改革重点之一是学习环境的改革。当前,课程学习环境的改革主要体现为学习者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环境的建设。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课程团队在惠州学院的网络教学平台上搭建了《新媒体概论》的课程网站。在课程网站中,根据《新媒体概论》的教学定位、教学内容,建设了课程介绍、教学大纲、师资队伍、教学日志、电子教材、教学课件、练习与习题、参考资料目录和教学录像等基本资源,并且随着教学活动的开展进行及时的更新。在基本资源的建设中力求涵盖新媒体相应领域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系统介绍《新媒体概论》的相关知识,既实用又易用,能共享,为《新媒体概论》的教与学提供平台。

除了建设《新媒体概论》课程的基本资源之外,还建立了课程的立体化拓展资源。拓展资源包括:图书资源库、多媒体素材库、视频讲座库、案例库等。在多媒体素材库中收集了中华传媒网、人民网传媒频道、新浪传媒、紫金网、中国新闻学评论等传媒学术网和传媒体资讯网,每一个条目设有网站名称、网站截图、网站链接、网站介绍。学习者可以通过这些网站了解传媒体资讯、学术动态以及前沿的学术观点,丰富自己的传媒知识。视频讲座库收集了新媒体领域的专家学者的学术报告共20场,便于学习者领略传媒领域专家学者的风采,了解传媒热点话题。图书资源库收集了40多本传媒书籍,每一条目设有书名、网络购书链接、内容简介、内容目录、作者介绍等关键信息,为学习者拓展知识面提供参考。

三、课程建设成效

从2008年以来,惠州学院在广播电视学专业开设了《新媒体概论》课程。经过五年的探索,课程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效:明确了课程定位,完善了教学体系,改进了教学方法,改善了学习环境,培养了一支教学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2012年5月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深化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系列专题研讨会上,惠州学院的《新媒体概论》课程获同行专家、学校、学习者、社会等方面的高度赞誉,提交的教学改革论文《新媒体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被评为优秀论文。2012年《新媒体概论》被评为院级重点课程,2013年被评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被学院推荐为广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课程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学机构、教学团队、学习者坚持不懈、共同努力,才能造就真正的优秀学习者以及惠及相关的教师和社会人士,从而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 参 考 文 献 ]

[1] 教育部关于启动高 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Z].教高[2003]1号.

[2] 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Z].教高[2012]2号 .

[3] 张芹,黄宏.高校网络和新媒体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3):185-189.

网络新媒体概念篇4

刚发生在老高身上的一个例子就是:某天看报纸,看到一个标题,很正规、很传统、很口号化,还以为是某些部门花钱做的广告软文;仔细一看开头,才知道是个评论的标题。其他新闻也经常出现这种情况。标题、版式,电视广播的刊播时间,都会成为障碍,导致稿件无法发挥其价值。

和有些记者对到达率的漠视相反,有一部分人对到达率却相当关注。这部分人,就是媒体的广告客户。从对报纸发行量、广播电视覆盖率的关注,转为对到达率的关注,只能说明广告客户越来越精明,也越来越了解媒体。有些广告客户的宣传推广人员,和媒体业内人士毫无二致,对媒体的行业状况了如指掌;有的甚至曾在媒体从业多年。这种状况,对媒体而言,已成为一种挑战。广告客户越来越了解媒体,越来越了解媒体的市场细分、传播特性;媒体从业人员如果不能与时俱进、不能超越他们,会很危险。因为这种状况,会大大加快媒体更新换代的频率(这对部分媒体很危险,对整体市场而言并非坏事),成为管理部门喊了很长时间、却鲜见实质性动作的所谓“媒体退出机制”的催化剂。

新浪、搜狐这些网络门户媒体,大多创办于上世纪90年代初。在2000年之前,从经营业绩看,一直不温不火,基本上是往里砸钱的买卖。2001年之后,忽如一夜春风来,这些门户网站纷纷看到了希望。曾经哀鸿遍野的网络,变成了人人眼热的大蛋糕。变化,当然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从人人唱衰到人人眼热,可以有很多种解读。而从到达率的角度来分析网络的这个转折,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问题: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前后,正是广告客户思维观念从“砸钱就能赢”到“注重到达率(广告效果)”转化的年代;而这种思维转化的一大表现就是――不少广告客户忽然发现,网络似乎是所有媒体中到达率最可见、最透明的。

迄今为止,网络还是到达率最容易量化的媒体。量化的到达率,就是它们的点击量概念。网络媒体的广告,似乎正是在认识了自身这一特性之后,开始异军突起。可以量化的点击量,是网络较之传统媒体在广告方面的最大优势。虽然点击量也可以通过技术手段造假,但对立足长远的网络门户而言,这种“技术手段”没有多大必要;何况,有实力的广告客户,同样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来保证点击量的真实。

电视对广告客户而言,只是一个覆盖率问题;报纸对广告客户而言,发行量是一个容易量化的数字。不过,发行量和到达率不是一个概念。发行量大,不等于到达率高。和网络比照,报纸的发行量概念乘以单张报纸的传阅量(一张报纸有几个人读),和门户网站首页的访问量概念,大致相当。这是一个总到达率概念,是模糊的。如果更进一步,具体到单篇稿件、信息的单个到达率,报纸就无能为力了。一摞报纸,几十个版面,成百上千篇稿件、信息,这篇稿件到底有多少人看过?无法统计。

到达率正在改变媒体。前不久证监会公布了首批创业板企业公示名单,“天涯在线”赫然在列。就连新浪、搜狐这样的网络大哥大,都不得不遗憾地承认,“天涯”是国内网络论坛的“大哥大”。而网络论坛最大的特色,就是到达率量化达到了其他网络媒体、传统媒体难以企及的程度。几乎任何热点,都可以量化,都可以成为到达率的参考;而由这种到达率概念衍生的新广告形式――比如跟帖广告,正在“天涯”大行其道。积少成多,“小钱”未必就成不了气候。

到达率,传统媒体已无法回避。

(作者为鲁中晨报编委)

网络新媒体概念篇5

[关键词]尼尔•波兹曼 童年 媒介 媒介素养

[中图分类号]G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309(2010)07-0101-03

当人们建构“童年”这个概念的时候,童年就有了一种被呵护的色彩。人们产生这样的感情的前提是把童年概念产生后的儿童看成是弱势的、需要保护的。从媒介环境决定的视角下,童年和媒介技术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而不同媒介技术下的童年也是不同的。本文将沿着世界著名的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波兹曼教授对童年概念的追溯展开。

一、波兹曼:印刷时代的童年

(一)波兹曼的童年观

与生物学意义上的“儿童”不同,“童年”是一种社会建构的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童年的概念也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已故纽约大学教授波兹曼从技术与媒介对文化影响的角度探讨了印刷技术下童年的旅程。波兹曼的童年概念和印刷媒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童年的消逝》一书中,他追溯了童年的历史。他认为童年和成人的概念是相互依存的,“童年的概念得以产生,成人的世界一定要发生变化”①。印刷媒介带来了这种成人世界的变化,印刷技术的外在表现是以书籍、报刊为主的印刷品,借以传达信息的符号是文字,“在文字世界里,做成人意味着有机会了解用非自然符号整理和记录下来的文化秘密”②,这些文化秘密包括政治、经济、艺术等人类不断积累的文明,也包括暴力和性。印刷技术偏向的思维方式是序列式和概念式的复杂思维,人们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掌握理解和运用文字的能力,才能走进“成人”的世界。在这里,童年的概念和年龄没有了直接关系,童年变成一个阶段,一个通过学习走向成人的阶段。童年也获得了社会的物质支持――学校的大量产生。印刷技术使成人的秘密躲进需要经过学习才能读懂的书本里,同样躲在这里的还有成人的羞耻感。成人通过控制书籍能够较大程度地控制自己的秘密。童年被视为一块净土,一块美丽的田园。

(二)童年的消逝与波兹曼的忧虑

波兹曼的童年概念是印刷媒介下的童年,这个童年随着印刷时代的兴盛而产生,随着电子媒介尤其是电视的兴起而消逝。波兹曼把电报的产生看作童年结束的开端,因为从电报产生的那一刻起,“信息变得无法控制”③。电视的出现让波兹曼发出了“童年消逝”的慨叹,从技术决定的角度考虑,在电视的世界里读图代替了读字,直观的感觉代替了抽象有序的思维,娱乐代替了责任,对表象的满足代替了对本质的思索。在波兹曼看来,电视把成人珍藏的秘密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性与暴力不再是难以获得的字符,而是直接的裸的感官体验,而获得这种秘密再也不需要什么技能。处于童年时期的人们和成人一样,不需理解,只需看,只需听,便能知道电视所说的一切。儿童与成人的界限消失了,儿童在穿着打扮、行为举止上更像是成人,而越来越多的成人则流行“装嫩”,其言谈举止越来越像个孩子。人生的阶段被重新划分,“在电视时代,人生有三个阶段:一端是婴儿期,另一端是老年期,中间我们可以称之为‘成人化的儿童’”④。按梅罗维茨的解释,电视打开了通往成年人后台的大门。电视成为主要的传播媒介又导致了新一轮的权力消解,传统的政客失去了神秘感,他们的私生活在电视上一览无余,对个人电视形象的重视变得比自身的才华更为重要;神职人员也从神殿上走下来,人们发现他们的日常生活和正常人并无区别;教师的地位受到了新一轮的挑战,他们强调的缜密思维和传统的道德观念让学生感觉到枯燥和无用。当然波兹曼也承认电视带来了新的教育手段,但他更担心的是电视对儿童的影响:青少年的暴力犯罪越来越多,越来越早,生理成熟的年龄在缓慢提前,印刷时代传承的道德观念在消失。波兹曼关于童年的讨论的更大意义不在于他提出印刷媒介下童年的产生,而在于他对电子时代童年消逝的惋惜,在于对传统道德观念消逝的痛心,在于对电子时代对人的意识影响的隐忧,在于对技术垄断的冷静的思索。在他的视野里,我们在经历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消逝的不仅仅是童年。

(三)波兹曼的解决办法

波兹曼的童年观有一种小心翼翼的道德保守主义。他看到了电子媒介的强大而对电子媒介心生恐惧,对印刷媒介下的童年却有着田园般的怀旧情结。他在《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这三本书的最后部分寻求解决上述忧虑的办法。波兹曼赞同“将时钟拨回去”的欲望,支持“试图恢复人们对性所持有的一种禁忌与敬畏感”的看法,也支持建立坚持“严格教养标准的学校”;他敦促家长给孩子灌输在礼仪、言语和风格上表现自制的价值,以及“对长辈表现出尊敬与负责”的必要⑤。在这里,波兹曼也许忽略了一个问题――他注意到了变幻中的媒介,却没注意变幻中的童年。他把童年的概念给凝固了,让这个概念最终定位于印刷时代,但媒介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变迁没有停止脚步,“要求儿童回到18世纪的童年生活,实质上是以成人头脑中的过去生活来否定现在的生活。”⑥童年概念最重要的不是“童年是什么”,而应该是成人对儿童呵护的情感。

二、互联网时代的新童年

(一)互联网时代的新童年的特点

和麦克卢汉一样,波兹曼从媒介环境学的视角探讨媒介的社会历史作用。他尤其注重不同的媒介技术对社会变迁的影响。与麦克卢汉不同的是,波兹曼对技术心怀隐忧。在《技术垄断》一书中,波兹曼把对电视的态度转移到了网络。但是同为电子媒介,电视和互联网是不同的,电视媒介下的童年和网络媒介下的童年也是不同的,作为社会建构的童年在互联网时代有新的特点:

1代沟扩大的童年

互联网为交往提供了一个便捷的平台,和电视相比,网络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交往与互动的机会。网络技术与信息的指数更迭使传统的成年人感到困惑,与此相对的是未成年人的如鱼得水。梅罗维茨认为,新的传播媒体使儿童能够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直接进行彼此间的沟通。他们有了自己的虚拟平台,建构自己的群体,形成自己的语言。成人与儿童的代沟不是缩小了,而是加大了,越来越多的成人难以走进儿童的世界。

2权力的转移

网络时代使基本知识唾手可得,人们在互联网上能够找到海量信息。成人的权威受到了挑战,就知识来说,许多成人不再肯定地说“这是什么”,取而代之的是商量的口吻“这可能是什么”。印刷技术下,拥有书籍和解释书籍的人拥有权力;而互联网时代,能够快速寻找和筛选信息的人拥有权力。于是,教师和学校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冲击,习惯了读图的儿童对以文字为主的学校教学感到陌生。他们感觉到老师所教的东西在网络世界能随手找到,学校的合理性受到了质疑。

(二)互联网时代“童年”的隐忧

媒介乐观主义者认为成人需要给儿童更多的自由,但这种观点受到许多学者的质疑。我们不确定网络技术究竟能把人带往何方。我们有理由对新童年心怀隐忧:

1互联网时代的知沟问题

知沟的问题和许多因素有关,从媒介角度考虑,现代社会处于一个文字、电视、网络并存的时代,偏好书本和偏好电视或网络的儿童会不会产生知沟?如果偏好网络,有目的地利用和无目的地浏览会不会产生知沟?如果都是有目的地利用,利用能力的不同会不会产生知沟?这些都让我们感到忧虑。

2互联网与媒介沉湎问题

网络时代带来了以指数增长的信息,但是在网络社会,寻找信息的乐趣远远超过了利用信息的乐趣。面对良莠不齐的信息,儿童能做出正确判断吗?谁又能给儿童进行信息的尝试、分类与筛选呢?长久以来有个争论就是人之初时,性本善还是性本恶的问题。在网络时代我们宁可相信“性本恶”,而采取一种小心翼翼的态度来保护儿童。

三、互联网与人的社会化问题

在社会发展的历史上,有一条线始终是不间断的,那就是社会的理性化程度越来越高。网络社会塑造了一个景观社会,信息的泛滥使人们忙于筛选而不是体会,浅尝辄止而不是深入研究,宏大的叙事遭遇消解,传统的理想面临崩溃,指导人们的神学和哲学开始贫瘠,互联网下的童年走向不免让人担心。在对“童年”的问题上,我们要做到有计划、分层次的媒介素养教育。

(一)引导儿童的媒介接触

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还处于体制化阶段,在这个时期,家长和学校应当对儿童的媒介接触进行指导和干预。这里包括帮助儿童进行部分节目的筛选,让儿童利用媒介扩展视野;合理安排儿童接触不同媒介的时间;对儿童所接触的媒介内容进行解释,引导儿童利用互联网来进行学习和丰富自己的生活,教育儿童抵制不良信息的侵蚀。

(二)变革的学校

童年“消逝”后,学校成了保存童年的形式。在印刷时代,学校实现了儿童识文断字的素养,进而使儿童从“童年走向成人”。电子时代的儿童从童年走向成人需要读懂图片与画面的素养,而这些图片与画面的本质往往被屏幕现象所掩盖。这要求来自印刷时代的学校发生某些变化,这也是当今许多学者探讨的媒介素养。学校中的亲密互动是互联网中所没有的,在儿童的社会化方面,学校仍然起着主要的作用。

(三)社会媒介素养的提高

童年是一个变幻的概念,随着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新媒介环境下的童年依旧会呈现五彩缤纷的色彩。只要我们积极地面对,不断探索新媒介技术环境下的解决办法,我们就有希望为儿童塑造一个灿烂的新童年。

[注 释]

①②③④〔美〕尼尔•波兹曼著,吴燕莛译:《童年的消逝》,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28、103、141页。

⑤〔英〕大卫•帕金翰著,张建中译:《童年之死》,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26页。

⑥侯莉敏:《童年的“消逝”与大众媒介对儿童生活的影响》,载于《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第107~110页。

[参考文献]

[1]〔美〕尼尔•波兹曼著,吴燕莛译童年的消逝[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英〕大卫•帕金翰著,张建中译童年之死[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3]〔美〕尼尔•波兹曼著,何道宽译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卜卫媒介与儿童教育[M]北京:新世纪出版社,2002

[收稿日期]2010年6月4日

网络新媒体概念篇6

多媒体教学其实就是教师通过自己的处理, 将教学需要的相关文字信息, 图像, 视频等有机结合, 在课堂上通过计算机展示出来, 已达到教学的目的。

1.1 教学内容丰富多彩。

高校物理本就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的的课程, 在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结合后, 使得教学内容通过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传达出来, 比较晦涩难懂的知识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声音, 图像, 视频展示出来, 这是传统教学方式难以比拟的。

而且现在的网络技术发展迅速, 创新的科学知识的更新的的速度也很快, 教师可以积极的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 学生也可以自己上网搜索相关资料, 多方面学习知识,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而且教师也节约出来更多时间, 可以重点讲解难点重点, 方便学生的掌握。

1.2 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从网上搜寻相关素材, 可以提高备课效率, 例如在讲解物体的相对运动时, 在课堂上, 老师只能通过讲解使学生理解, 或者板书说明, 但是即使这样很多同学还是不太理解, 会浪费时间。

1.3 帮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

在物理教学中, 很多概念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这是因为物理概念本身难以用语言去描述, 即使教师用板书来描述, 也难以达到通俗易懂的效果, 但是由于物理概念其实都是一步一步推算出来的, 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 将物理概念的推算步骤演示出来, 使概念通俗易懂, 而且动态的多媒体演示比教师用粉笔画出来的板书吸引人, 学生会对内容记忆深刻, 可以帮助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2.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方法

2.1 有针对性的制作教学课件。

一份制作精致, 特色鲜明的多媒体教学课件, 是多媒体教学中的重要部分, 它必须要满足几个要求。首先, 需要突出表现教学目的, 在制作中, 课件内容必须要紧紧围绕新课标教学要求, 要符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情况, 当然要针对课程特点, 表现出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 进行拓展式教学。其次, 在课件中可以让具体的文字概念更加简洁, 加入图表, 图片, 也可以插入视频, 使学生更加直观的学习到知识, 深入了解到物理过程, 在视频中可以加入相关实验, 让学生深刻掌握要点。最后, 需要教师注意的就是, 课件的制作需要美观大方, 具有艺术性, 在课堂展示的时候, 不是单纯的让学生看课件, 而是需要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因此在制作时, 也是需要注重美观的, 文字, 表格等内容的编排上需要规范, 整体页面整齐, 色彩要鲜明, 做到赏心悦目。

2.2 重视多媒体技术的使用过程。

多媒体技术是好的教学工具, 但是在使用过程中, 会因为各种因素, 而使它的效果达不到预期, 因此, 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 要注意几个运用措施, 使其在使用过程中表现出最大的优势。首先, 需要明确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地位, 它只是一种辅助工具, 教师和学生才是主体, 不能纯粹依靠多媒体就实现教学任务, 课堂上还是需要教师的讲解和启发, 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知识。其次, 在授课时, 需要根据高校物理的课程特点, 基于教学内容, 将多媒体技术与传统的板书结合, 要多管齐下, 两者优势互补。

高校老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可以根据不同情况, 不断探索总结, 实现多媒体教学的过程是比较长远的, 需要老师们积极探索找到最合适的方法。

2.3 网络教学模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 教师的教学内容也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变化, 尤其在高校,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需要实时将教学内容更新拓展, 而通过网络的形式, 可以让学生及时了解到先进的物理知识, 也可以在网络中查到自己学习不到位的知识, 网络教学中, 学生可以学习到最前沿的研究, 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3. 多媒体教学的缺陷

多媒体教学确实有很多优势, 但是还是要分具体的情况, 其实多媒体教学也是有缺陷的。

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 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减少, 教学的过程不仅仅是教师讲话, 学生只是在听的过程, 这样的话, 多媒体教学课堂上, 教师就类似于放映师, 不再与同学交流, 便不再是教学的主导地位, 不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在物理课堂上, 大部分概念公式是需要推导得出, 老师如果只是根

网络新媒体概念范文

网络新媒体概念篇1全媒体转型已成为当代中国传媒的发展趋向。本文从全媒体的概念建构与辨析入手,探寻中国全媒体的发展演进之路,即全媒体发展的初期孕育、全媒体发展的报
点击下载文档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5折优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