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学发展史范文
动物学发展史篇1
摘要:马克思对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生活方式的经典表述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在此书中,马克思回顾了自己研究政治经济学的经过,阐述了《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产生的历史条件及背景。通过研读《序言》,我们不难发现,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以及精神生活,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确定这一基本范畴并阐明其基础性解释意义,对准确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 生产方式 基石
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亦称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用以观察社会历史的方法与以前一切历史理论不同,它充分肯定世界的物质性,同时承认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彰显历史唯物主义整体理论中最重要的部分,即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观点也都是围绕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而展开的,因此我们可以说: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石是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
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
物质生活决定精神生活,还是精神生活决定物质生活,或者说,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还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对这个根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划分了两种截然对立的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里用简洁的语言阐明了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整个社会生活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他透过各种社会现象,发现了一个简单的,但却长期被人忽视的事实。这就是:无论在哪一个社会当中,人们都必须首先解决了吃喝穿住的问题,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哲学、宗教等活动。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没有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就不可能有其他种种社会活动,也不会有社会历史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不仅应当把社会关系区分为物质关系和意识关系,而且,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这也就是说,归根到底,社会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乃至整个社会关系的变迁和改革。
生产力是社会生活中最革命的因素,社会变革总是首先从生产力开始的。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推动着历史前进。一切先进的阶级和人们总是热心发展生产力,而一切反动的阶级总是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这是衡量一切阶级、政党、派别是革命的、进步的,还是反动的、落后的根本标准。马克思指出,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变革,要从经济基础方面去寻找原因,生产关系的变革,要从生产力方面寻找原因。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判断一个革命时代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只能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中去解释。社会生产力发展了,生产关系不适合了,它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了生产力的“桎梏”,生产力要求打破这种“桎梏”,社会革命的时代才会到来。所以,人类始终只能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这个任务的提出科学与否,就看其有无客观条件。而这个客观条件,就是新的生产关系赖以建立的客观基础。而物质生产方式的发展以及物质生产力的变革是社会变革的终极原因,无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矛盾运动规律。都离不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而单独存在。
二、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物质生活的不同生产方式表征着人类的各个阶段的文明。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伴随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进步,生态发展也必然走向文明形成生态文明。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内含有机统一的两个方面:首先,社会发展是主体的需求与愿望满足过程和价值目标不断实现的过程;其次,社会的发展是具有客观必然性和内在规律的进程,所以社会发展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马克思在论述社会历史发展之时,更注重社会的种种冲突和变革的经济根源与“物质条件”。他认为,一切政治的和思想意识的冲突和变化,都“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一切社会变革及社会历史发展都必须由物质条件来保障。因为“人类始终只能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甚至“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否则就往往是空想,并会归于失败。
人们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存而通过生产劳动向自然界谋取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方式,是一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方式和地理环境、人口因素,都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作用,它们的状况如何,能够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但它们都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只有生产方式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这主要表现在:人们要从事政治、科学、艺术等等活动,首先要吃、喝、住、穿,能够生活。为了能够生活,就需要有食物、住房、衣服等生活资料。为了获得这些生活资料,就必须从事物质生产。如果停止物质生产,人类就会很快灭亡。一个社会处在什么样的发展阶段上,它的社会制度、阶级结构以及政治、法律、道德、哲学等观点如何,人们的社会关系、生活方式怎样等等,归根到底决定于生产方式。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之所以互相区别,形成不同性质和面貌的社会,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们有着不同的生产方式。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有什么样的社会形态。物质生产总是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随着生产的发展,生产方式也会发生变化。当着一种生产方式被另一种新的生产方式代替的时候,社会制度、阶级结构和意识形态等等也就必然发生根本的变革。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以及将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都是生产方式发展和变革的结果。
三、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不仅是人类历史的起点,而且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原动力
物质生产是社会存在形式的生产,是人们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财富的活动。人类所经的一切社会形态都无法离开物质生产活动,社会的变迁、时代的更替都伴有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马克思说:“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小孩都知道的。”所以物质生产是人们每日每时都要进行的一种历史活动,是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就这一点来说,文明的现代人和蒙昧的古代人并没有什么两样。人类的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
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把人同自然界联系起来,形成生产力系统,同时也使人发生一定的联系,形成生产关系系统,派生出社会的上层建筑,并且由于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工,产生出政治法律思想,以及道德、哲学、科学、艺术、宗教等社会意识形式。这样,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就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而这些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并不是平行的、各自独立的,而是彼此交融、彼此共生的关系。而所有这些社会基本要素的最终根源都是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
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人类各种社会制度的变革,都是由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引起的。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已经经历了五种社会形态,它们是物质的生产方式发展的必然结果。由此可见,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历史得以不断向前的巨大动力。从物质生产这个原动力出发,联系物质生产发展的各个阶段,考察人类历史发展的状况,就为我们揭示和掌握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提供了一把钥匙。依据这一历史观,人类的历史就不再是许多偶然历史事件的堆积,而是由物质生产所制约的、人类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有秩序的更替。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就清楚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了。
四、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原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石
既然物质生产的原理是人类历史的出发点,是人类历史的原动力,那么,这个原理就应当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石。也就是说,就应该由此出发来探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物质生产的原理是历史唯物主义其他各个原理和范畴的基础。应该而且可以判定,历史唯物主义的其他各个原理和范畴,都是物质生产这一原理的逻辑演变和引申。众所周知,社会存在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范畴。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把唯心主义的历史观从最后一个防空洞里驱逐出去了,这个原理的重大意义是勿庸置疑的。可是,这个重要的原理,则是以物质生产的原理为理论基石的。
马克思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揭示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这个规律同自然界的规律一样,是客观的、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马克思把社会发展看作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当然,社会过程不同于纯粹的自然过程,自然过程无需人的参与,它的规律也在那里起作用。社会过程是人本身活动的结果,而人的活动都是有意识、有自觉意图的。所以,不能把社会规律和自然界的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物过程等同起来,忽视人的作用。马克思说过:“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人,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过去的历史已经证实了这个论断。我们只要坚持物质生产这个原理,我们的群众队伍还会更加扩大。
五、小结
马克思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揭示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这个规律同自然界的规律一样,是客观的、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马克思把社会发展看作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当然,社会过程不同于纯粹的自然过程,自然过程无需人的参与,它的规律也在那里起作用。社会过程是人本身活动的结果,而人的活动都是有意识、有自觉意图的。所以,不能把社会规律和自然界的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物过程等同起来,忽视人的作用。在整个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历史的基础,理所当然的,也是反映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如果把物质生产方式原理这块理论基石抽掉,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大厦就会倒塌。显而易见,只有以物质生产原理为出发点,才能同历史唯心主义划清界限,牢固地建立起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动物学发展史篇2
关键词:历史人物,课堂教学,指导作用,意义
引言
历史课是一部博古论今的穿越剧,学生作为观众,可以尽情的欣赏历史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为人处世的风格和特色,不同人物的展现将带动学生去挖掘古人内心的世界,从中指导自己去实践,应该如何做人,面对不同的事情如何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将棘手的事情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不同的人物个性和观点,以及他们的内心世界,教师要指导学生去深层的挖掘,拓展学生对人物的研究和探索,更好的把握人物尺度和接交朋友,为自己的成长铺平道路【1】。
1 历史课堂的目的
历史课堂的教学,其目的是教师带领学生进入一幅很大的画卷,从上古时代延伸到当今时代,上至炎黄武帝,下至宋元明清,高至真龙天子,下至贫民百姓,可以安国兴邦,可以兵荒马乱,可以宫廷之争,也可以生活琐事,然而,贯穿历史长河的始终,只有两条主线,一是历史事件,二是人物展现,学生首先要了解历史事件,从事件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进行剖析,统揽大局,然后开枝散叶,站在不同人物的角度对历史事件进行综合评论,教师在一边加以辅导【2】,这样,学生对历史人物的了解就会更加深入。
2 历史人物对学生的指导作用
历史课非常注重人物的个性和特点分析,不同的人物在不同的时代,他们做出这样的举动是会受到历史的局限性的,教师应该深层分析其间的利害关系,并根据他们的历史事件分析这些历史人物,可以搜集相关的人物资料进行丰富和润色。
2.1 历史教学中,人物的刻画要依据史料
历史教学中,史料是认识和重建过去的媒介,历史的评论和分析只有建立在史料的基础上,才会有实际的价值和意义。不同的历史人物,所处的历史环境,背景,生活的空间都是客观存在的,应该严格按照史料的记载进行分析和推断,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分析结论的可信度;在对历史人物的讲解中,教师可以提供相应的材料,让学生自己去甄别事实的原委,人物性格的改变,以及在他身上发生的事情是出于何种的境况等等,有理有据,人物刻画的才会更加形象鲜明【3-4】。
2.2 历史教学中,人物的讲解要注意细节,以情动人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对人物的讲解要生动形象,鞭辟入里,以情动人,这样更容易抓住学生的心理。历史人物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事实,教师在课堂上要根据人物的具体情况查找相关的资料综合进行分析,不能一味的追求教材,枯燥、乏味,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刻画就只停留在最初的了解阶段,对于人物的出生、背景、周围的生活空间等等就会一无所知,学生就只能死记硬背,人云亦云,成为应试教育的牺牲品。
2.3 历史教学中,人物的讲解要根据事件深层推理
人物的发展往往是离不开事件的,一个历史人物如何发展壮大,成就一番大业,所有的一切对当今的学生而言,看到的只能是他留给我们的历史事件,为此,历史教师对人物的刻画与描述就要根据他所做的事情进行剖析和推理,深层的掌握人物的性格、背景、为人处世等等,这样由事联系到人,才可以将人物更加科学、合理的展现给学生,让他们对这个人物更加熟识。
2.4 历史教学中,要注意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指挥的是教师,授业的是学生,但是主题不是教师,学生才是这个大课堂上的主人翁,然而中学生的年纪还小,容易被诱导,主体意识非常的差。本人建议,教师在历史课堂上对人物的评论过程中,可以适量的穿插人物的主体地位,从什么角度成为时代的霸主,历史的功勋,帮助学生提高自我学习的干劲和动力【5】。
3 历史课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
3.1 历史课的学习帮助学生学会处理事情
学生到学校的任务就是求知,首先就要学会做事,事情处理的好坏重在模仿和自我的理解能力,作为历史教师,应该根据不同人物的特点和个性,对其进行整合,合理的引导学生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教会他们针对不同事情如何处理,提高自我的推断能力和辨别能力,让学生在处理不同的事情时,能够得心应手。
3.2 人物的合理把握能够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历史课上,学生的兴趣是否高,关键在于教师是否能够通过事件和人物的刻画打动讲桌下的学生,教师可以适量的选择正面的人物对学生加以指导和引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向着积极正面的方向发展,兴趣高学生就非常喜欢学习历史课,这样学生的成绩就会自然而然的提上来。
3.3 历史人物引导学生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
历史人物的发展是指引学生的方向,每个历史人物的贫富贵贱、坎坷崎岖都是学生将来有可能要面对的,教师要根据人物的不同辛酸史进行正确的说教,帮助学生改正错误,敢于面对自己的不足,从中提出正确的解决方案,帮助学生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能够找准目标,不断的前进。
总结
人物的学习能够延伸到自己,教师在对学生讲解古人的过程中,要博古论今,将古人总结的经验传授给学生,使其能够充分认识到为人处世的道理,并能够从中了解其中的意义和价值,帮助其更好的发展自我,在能力范围之内,做一个对祖国、对人民、对社会有益的人。
参考文献:
[1] 金重远. 两个拿破仑在历史上的不同作用――兼论如何评价历史人物[J]. 探索与争鸣. 2004,12(02),12-13.
[2] 王学典,王钢城. 历史学若干基本共识的再检讨及发展前景――访王学典教授[J]. 历史教学问题. 2014,2(01),45-47.
[3] 华强. 如何“还原”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兼评当前影视历史人物的塑造[J]. 探索与争鸣. 2010,3(10),23-24.
[4] 苏双碧. 历史人物评价应遵从多民族国家原则[J]. 人民论坛. 2009,11(03),34-36.
动物学发展史篇3
(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宜昌443002)
[摘要]关于唯物史观当代价值的探讨,就是对其是否符合目前时展的理论需求以及实践需求的探讨。唯物史观对于世界观、方法论以及开放式的系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当代价值。世界观的价值,关键在于唯物史观对人类社会发展中存在的规律性以及整体性问题的思考。唯物史观的价值源自于理论自身,方法论是源于世界观的观察以及处理问题的态度及标尺。唯物史观的生命力还源自于开放的理论系统,其理论内容以及理论视觉是开放的,进而具备不断完善、不断更新的机制。
[ http://
关键词 ]唯物史观;当代价值;马克思;恩格斯
[DOI]10.13939/j.cnki.zgsc.2015.13.128
在历史的长河中,唯心主义历史观主宰着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意识,进而令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意识处在本末倒置的状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产生,成为了人类历史上一场伟大的革命,其将唯心主义历史观彻底赶出,还原了人们对社会现实意识的观点。其不仅引导了当前社会历史的发展,并且对正确意识当前世界的新状况,处理目前世界的新问题,引导当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顺利发展等方面,都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马克思主义是目前世界中十分珍贵的文化遗产,是目前世界发展的坐标,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唯物史观身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构成内容,是看待当前世界的科学理论及方法,是引导当代社会主义建设的有效依据,特别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1]。当代社会现实产生了较大的转变,使得全球的局势越发复杂。虽然唯物史观被理论和现实所挑战,但其所具备的重大价值以及与时俱进的品质依旧无法消除。
1唯物史观是关系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在马克思理论当中,人的首个基本实践活动则为物质的生产活动。人类为了可以创造历史,一定要学会生存。可是为了生活,就要解决吃、穿、住、行等方面的需求。所以,首个历史活动则为生产符合这些需求的资料,也就是生产物质生活自身,所以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人们为了生活就要去完成。不难发觉,生产物质生活自身的社会实践,是所有历史的基准,也成为其他所有历史活动的必备前提。这也体现出,人类历史活动的首要意义,则为进行物质生产活动。生产力以及生产关系成为了人们在执行物质生产活动过程的主要因素,生产关系受生产力所影响,生产力被生产关系所反作用,并且,生产力不发展,新的生产关系也就无法建立,即便在某些状况下创建起来也无法得到巩固。生产力以及生产关系形成了社会发展的基本问题,加快了社会的前进步伐。正如马克思所言,不论是何种社会形态,在其所可以实现的所有生产力发挥出来之前,是不会消失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其物质存在环境中没有成熟以前,是不会产生的。
我国执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创建社会主义制度及社会主义改革,都是为了让生产力得到解放和发展。先进生产力持续取缔落后生产力的过程恰好体现出人类社会的发展,所以,中国共产党只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一定会获得长远的发展。也就是说,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社会发展以及社会进步的本质是相统一的。在全新的历史环境下,唯物史观也体现出时代特色以及发展的需求,在新的历史环境中对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可以获得良好的应用及发挥。
2唯物史观的创建是理解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先决条件
理解唯物史观创建价值,不仅关系到唯物史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里地位的定位理解,还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地位。依照以往的推广论所理解,马克思先打造了辩证唯物主义,之后将辩证唯物主义带领到历史范畴,进而引发了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并非马克思先创建辩证唯物主义并将其使用在历史范畴的必然结果,唯物史观的创建在马克思哲学变革中的作用有以下几方面。
2.1唯物史观的创建是马克思实现哲学变革的重要所在
通过唯物史观的创建史可以看出,唯物史观的创建成为了马克思实现哲学变革的重点所在。自从历史产生了唯物主义的理论之后,一条全新的发展之路得以产生。这也体现了,唯物史观的创建以及马克思实现哲学变革、开拓哲学发展之路具有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马克思完成哲学改革的重点在于,对国家政治生活以及社会经济生活的探讨,在于将阐明社会生活的实质以及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与评价、改变旧哲学,进而将哲学史上伟大改革的任务完美结合,并在此具备自我评判、自我完善精神相互结合的过程里完成马克思、恩格斯一生中的两个转变[2]。而马克思和恩格斯身为无产阶级的领袖,两位在理论方面探究的主要特征为与自身时代的现实生活紧密连接,正确的方法是将理论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而思想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变成了马克思、恩格斯评判、改变,最终跨越思辨、远离实际的旧哲学的基本方式。对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时代而言,身为无产阶级的革命领袖,两位面对的时代主题为社会生活给出的最紧迫的实际问题,也就是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问题。想要完成这一伟大历史使命,就要将当前的阶级斗争以及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传输到人们的大脑当中,消除过去对历史现象处于统治地位的错误的唯心主义思维。所以时代给予了马克思和恩格斯最重要的任务为批判过去的唯心史观,建立科学的唯物史观。
2.2唯物史观的创建成为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实质及理论核心
恩格斯曾经在书中对马克思伟大的人生给出了评价,指出马克思的一生存在两项伟大发现,也就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由此可见,恩格斯在此是在普通哲学方面的意义上将唯物史观当做马克思伟大发现之一。并且对马克思主义论的三个构成内容而言,具有哲学基础众人的主体则为唯物史观,正是唯物史观的创建,才令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从理论迈向现实[3]。唯物史观的创建,令唯物主义变成彻底的唯物主义,变成融会到所有范畴的尤其是社会历史范畴的唯物主义,也被称之为新唯物主义。通过科学的实践观为根本的新唯物主义哲学在理论内容方面同旧唯物主义具有明显的差别。实践活动不但是物质的,还是辩证的,属于物质性与辩证性的统一,且通过实践活动的物质性以及辩证性阐明出世界乃至人与世界关系的物质性以及辩证性,阐明了主体和客体、人类和自然、主观和客观的矛盾处在客观的普遍联系方面,永恒运动与辩证发展之间。所以,客观事物的物质性内在具备了客观事物的辩证性,客观事物辩证性又是通过物质性为条件,唯物论以及辩证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所以通过科学的实践观为基准的新唯物主义哲学攻克了旧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以及辩证法相违背的矛盾,展现了唯物论以及辩证法对于社会历史范畴的有机结合与统一,令辩证唯物主义身为没有任何片面性的科学发展理论以及认识方法在社会历史范畴被体现。而且,马克思因为将感性的现实世界,作为实践来理解,因此人类存在及发展的历史,则为人对自然持续改造,并令人类本身受到改造。因此,马克思则认为,自然的历史以及历史的自然是相互束缚、相互结合的,自然史以及人类史的两方面是互不分割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则相互束缚。所以,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相同,也属于物质辩证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具有不按照人类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因素,自然观和历史观不仅唯物且辩证地统一结合。所以在理论内容方面,新唯物主义不但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高度结合的辩证唯物主义,还是自然观以及历史观高度统一的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通过科学的实践观为思想内容的统一结合为一个整体[4]。
3唯物史观作为方法论的当代价值
方法论价值源自于理论自身。方法论是源于世界观为基础构成的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态度、标尺以及原则。通常而言,方法融会于理论当中,属于理论的有机结合。从某种层面而言,把握了科学的方法,才可以掌握理论的精神实质。
人类社会属于持续运转的有机体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里具有非常关键的地位,它为我们全面了解社会的内部结构、生长机制乃至运动规律给予了科学的方法论。它让人们像体会自然一般来观察人类社会历史,通过烦琐的现象来展现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并以此来掌握社会历史运动的根本线索。唯物史观在方法论上提供给人们的观察历史以及现实的态度,也成为积极能动的体会和改变现实世界,令其更加符合人类生活目标的态度。
唯物史观的方法论功能是最根本精神的拓展。唯物史观作为人们了解社会历史的方式,本质上就需要我们将马克思所创建的哲学原则、哲学精神以及哲学思维方式,依照他所开拓的关注社会生活、人类命运、实践的哲学研究方式继承下来。
4唯物史观作为开放系统的当代价值
唯物史观的当代价值源于其作为一个开放的理论系统,其理论内容以及理论视野是开放的,进而具有持续完善、自我更新以及发展的机制。对于人类思想史而言,许多思想体系乃至物质外壳即存在开放的系统,也存在封闭的系统。而封闭系统指的是,这一理论系统没有长期、广泛、深入地同外界的物质和信息进行互换。开放理论系统指的是,这一理论系统持续并广泛、深入地同外界执行物质和信息的互换。开放的系统相对于封闭的系统最大差别在于,其并非一次性完成就了结,而需在实践过程里持续自我更新、自我完善。
唯物史观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唯物史观是当前为止最具备实践性的思想理论系统。从马克思以及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创建了唯物史观之后,就被持续付诸于社会实践,构成世界工人运动,构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引的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我国,李大钊在1919年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将唯物史观进行系统的传播,令唯物史观在我国的革命、建设乃至改革中获得了应用及实践[5]。唯物史观不仅仅从正面方向、关键方向体现了人的本性与本质,人类社会的本质又具有一些抽象性,而其关于人类社会结构、机制的理论形式也具备了立体性、兼容性和张力,这些都给后人给予解读的空间以及发展的空间。
5结论
唯物史观身为意识社会历史的科学理论,从创建之日起就依照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进而持续丰富本身的内容。目前社会的发展瞬息万变,社会各个层面也产生了各种变化。唯物史观所面临的挑战非常严峻,所以,当前对唯物史观的当代价值的探讨则非常必要。唯物史观持续丰富和发展的理论体系。在此后的历史进程里,其必定会更为完善。唯物史观的当代价值以及当代历史使命会成为理论研究者此后研究的重点。对当代而言,唯物史观所研究的不仅仅是秉持捍卫唯物史观的指导地位,还是总结唯物史观的当代历史使命,将理论内容进一步丰富。最终令唯物史观变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利思想理论武器以及行动方向。
http://
参考文献:
[1]杨炯.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多元视阈及当代价值[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0(4):108-109.
[2]管锦绣,田辉玉.马克思技术哲学的人本主义技术观与唯物史观的技术观之整合[J].理论月刊,2010(9):85-87.
[3]魏薇,林美卿.后现代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比较[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1(2):118-119.
[4]崔希福.唯物史观的制度理论论纲[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54-56.
[5]刘志洪.马克思思想成熟时期对其他唯物主义含义的理解[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0(6):120-122.
动物学发展史篇4
一、明确学科要求,是历史课进行人物教学的前提
历史人物是指在历史发展中有重大影响、起重大积极作用或消极作用的人物。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尽管经 历了不同的社会形态,过程错综复杂,但都离不开人的活动,每个时代、每个王朝、每个国家都要推出自己的 代表人物。正是这些人物的所作所为加快或延缓了人类历史的进程。正确讲授和判别各个历史人物及他们从事 的活动,是我们历史研究和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现行中学历史课本中介绍了中外历史上许多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科学家。课本通过多种形式 和途径,使不少历史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在教学中对历史人物“正确地、具体地、实事求是的给予叙述和评 价,对历史上某些反面人物要进行分析和批判”,是我们历史教学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我们在教学中必须 依据大纲要求,充分利用课本中的图文系统,准确地讲述和评价课本中涉及的各类人物,激起学生强烈的爱憎 感情,对学生进行理想及人生观教育。
二、充分利用课本,是历史课进行人物教学的途径
历史课中的人物教学,既不能用数理学科演绎推理的论证方法,也不能采用理化实验那样的手段,必须充 分发掘课本中的图文因素,充分利用图画的形象直观性和文字的生动具体性等特点,去描述人物的神态、特征 及其活动,使学生充分地感知教材,经过一定的心理活动,让历史人物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接近于历史的基本面 貌。
a.描述图画,趣化人物形象。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涉及的历史人物众多,一些重要历史人物还附有图画。这 些图画从各个不同侧面展示了重要人物的精神和品格,图文并茂,学生喜读易学,为教师进行历史人物教学提 供了良好的条件。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借助这类图画,对人物外貌和心理特征进行描述,使人物形象立体地再 现在学生面前,在学生头脑里形成鲜明的印象。如讲《刘胡兰英勇就义》图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 ,边观察图边讲述,这位十六岁的年轻共产党员,穿着普通妇女朴素的上装,短头发迎风略吹向后,双目炯炯 有神,面对敌人铡刀毫无惧色,对革命充满信心。这样,学生就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毛泽东关于“生的伟大,死 的光荣”的题词,受到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对历史人物的语言描述不同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分析,要以科 学严谨的态度为前提,结合历史人物活动的社会背景和具体史实进行,要实实在在,合情合理,不虚构,不篡 改。
b.赏析引文,活化人物品格。为了使学生对历史人物有更深入全面的了解,掌握人物的思想精髓,课本中 或直接引用人物自己的言论、著述,或引用经典作家对该人物的褒贬之词,是我们讲述和评价历史人物的思想 及性格特征的最好佐料。教师在教学中结合人物的活动,对这些引文进行富有感情的朗诵和赏析,对于展示人 物的个性,表现人物的精神,就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讲秦末农民起义时引“帝王将相,宁有种乎?”讲谭 嗣同殉难时引“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讲张自忠时引“为国家民族死亡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 ,决不半点改变”。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大有益处。
C.迁移概括,强化人物活动。每个历史人物都有一定的活动过程,或以时间推移为顺序,或以地域转换为 线索,都处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之中,要客观地展现历史人物发展、变化的全过程,就必须对其历史活动进行阶 段性揭示和评论。教科书中对历史人物的叙述呈点、线、面,散见在各个章节,有详有略,有主有次。教学中 为了让学生充分地掌握课本内容,了解人物活动,除描述图画,赏析引文外,还应根据教科书对于人物活动的 叙述分阶段分方面进行综合归纳,围绕人物图像叙述人物活动,在叙述人物活动中再现人物图像,图文结合, 相得益彰,或教师综合,或学生复述,在综述人物活动的过程中进行思想教育的内化,完成历史人物教学的德 育任务。
三、正确指导评价是历史课进行人物教学的重点
历史人物的活动是复杂多样的,从纵的角度看,一生变化起伏,具有阶段性;从横向看,在同阶段,也可 能有不同性质,不同方面的活动,具有多重性。在历史人物教学中,除采用多种方法讲授外,更为重要的是正 确指导学生评价。在阶级社会里,评价历史人物主要是由他们的社会实践和思想主张所反映出来的社会关系、 阶级关系,评说他们在当时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评价中培养学生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是非观。在历史人物评价中,通常采用下列方法进行评价:
a.功过评价法
凡需评价的历史人物,有些是具有两面性,即功过兼有,所以评价历史人物须从功与过两方面考虑。有的 历史人物的功与过并存于同一时期的不同方面,有的则分别存在于不同时期,呈现前后变化。教学中要将其活 动分解为几个方面,实事求是地进行评论,该肯定的肯定,该否定的否定。例如:康熙皇帝是清朝杰出的君主 ,一方面重视农业生产,为巩固清朝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作出了重要贡献;另一方面仍兴文字狱,压制知 识分子的反清思想。前者是进步的,适应了历史发展趋势,后者是消极的,表现了清王朝的腐朽没落。
b.阶段评价法
历史人物的思想行为随历史的变化而变化,他们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也随着变化。或由好变坏,或由坏变 好,好坏相间。评价跨越不同阶段的历史人物时,应引导学生应用阶段论,根据历史人物一生的主要活动,分 为几个不同阶段,结合所处的历史时代和历史环境去评价其功过是非。例如:陈独秀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高 举“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以《新青年》为阵地开展新文化运动;1920年,在中国建立第一个共产主义 小组,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这是值得肯定的。但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陈独秀对国民党右派一 再妥协退让,对大革命的失败负有重大责任。在历史教学中用阶段评价法评价历史人物,既可避免对历史人物 不分阶段,不分功过的一概否定或一概肯定的片面性做法,又可培养学生把历史事件、人物、观点放在特定的 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能力。
C.分析评价法
列宁说“要真正地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研究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在阶级社会里,人都是划 分为阶级的,人们从事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宗教的活动,无一例外都代表其所属的阶级利益。在评价历 史人物时,要引导学生抓住历史人物的主要方面和主要倾向,并把它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揭示其 阶级内容和阶级实质,既不能笼统地进行综合或加减抵消,也不能互相取代,以瑜掩瑕或以瑕掩瑜。例如1929 ~1933年经济危机时期的罗斯福,当时虽然通过采取恢复银行信用,调整农业等措施使美国经济得到缓慢的恢 复,但他毕竟是资产阶级政治代表,只是“稍微抑制一下个别最不受抑制的资本主义利润的代表者,稍微加强 一下国民经济的调节作用”。由此,对其新政既不能评价过高,也不能全盘否定。要引导学生用历史的、阶级 的和逻辑的分析方法,全方位地立体地分析和考察历史人物的活动,给予客观的评价,通过评价提高学生的理 论水平。
d.定性评价法
历史好比是个大舞台,历史人物好比舞台上的某个角色。历史人物的活动是多方面的,社会的曲折发展变 化,决定他们活动的复杂性,但这些活动有其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我们在评价历史人物时,一定要抓住主要 方面,给予总的评价定性,然后围绕这一定性对人物的活动的叙述具体化、形象化。如南宋时的岳飞,他的活 动表现为多方面:写过诗词,忠于皇帝,还镇压过农民起义,但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社会矛盾分析,岳飞首 先是一个抗金将领。如近代史上的龚自珍,课本在开头就用“是道光时候的思想家和诗人”一句定性评价,概 括了他的一生。然后在课文中进行比较细致、全面地阐述。总之,对具体人物要具体分析,在功过之间,抓主 要方面作定性评性,不要“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以上诸种方法,只是从某一特定角度确定的评价方法。其实在对每一个历史人物的评价中这几方面的因素 都要予以考虑,进行综合运用。
四、开展课外活动,是历史课进行人物教学的补充
进行人物教学仅仅依靠历史课堂是不够的,还必须针对学生身心特点,有序地设计和开展课外活动,以丰 富学生的历史人物知识,拓展学生视野,补充课堂教学不足。
a.举办历史人物图片展览
开学初就有准备地组织学生搜集有关历史人物图片,然后分阶段、分方面进行综合整理,并在图片上编写 好人物活动的文字说明,然后通过办墙报等形式面向全班或全校展出。这样,不但密切地联系了课堂教学,加 深了学生对课内所学人物知识的认识和了解,并且满足和发展了学生在历史人物学习中的兴趣。
b.撰写重要人物小传
每一个历史时期的内容学完后,教师根据大纲要求选择重点人物,布置学生写人物小传,要求学生在写作 中要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还可以结合课外阅读补充一些有关内容。这样,学生既可进一步掌握教材内容,又 培养了学生写作历史小论文的能力,为将来进行历史科学的理论研究奠定基础。
c.召开历史人物主题班会
以班级授课为主要形式的学科课程是从书本到书本,学生所学的有关历史人物的活动及其评价是前人已有 的或现存的结论,具有明显的封闭性。为了开拓学生所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可利用活动 课组织学生围绕对人物的某一活动和某一评价召开主题班会,展开深入讨论,各抒己见,通过讨论掌握评价人 物的正确方法,提高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动物学发展史篇5
众所周知,人文学科关键的是人,历史是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几大要素构成的。有了人,我们就开始有了历史,且“历史不过是追求自己的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所谓历史人物,是指在历史发展长河中对社会历史进程或重大历史事件有突出作用的、影响较大的、留下明显痕迹的人。历史课本中介绍了中外历史上许多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改革家、科学家和文学艺术家。他们的所作所为加快或延缓了人类历史的进程。而在历史教学中,让学生掌握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对他们进行正确评价,既能从历史人物的活动实质中更深刻,准确地揭示历史发展规律,又能让学生在历史人物的身上总结和吸取经验教训,继承优良传统,提高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那么在历史教学中,怎么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历史呢?
1.明确评价要求
初中历史教学中对人物的评价总体要求应在学生初步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观点上,以教材(教参、教辅等)提供史实为根据,结合课外读物的了解,从现象到本质,对历史人物进行分析、比较、判断和评价。
评价历史人物,主要评三个方面:
第一,评其功过是非和对历史发展所起到的作用。
第二,评历史人物对具体事物的立场、观点、态度。当然评述的对象不仅仅个人,也可以是群体,对别人评价历史人物的观点是否正确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也是属于评价历史人物的类型。
第三,能够对同一时期不同人物,或不同时期同类人物进行对比,评价。
2.注意评价原则
历史人物的评价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由于其认知水平较差,分析辨别能力较弱,因此,教师要及时帮助学生排除障碍,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渐近的原则。从认知历史人物到了解,把握历史人物,最后才能进行正确评价。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抓住几个关键问题:
第一,评价人物时要注意具体的历史背景。历史是一个时空结合的网络关系体,任何人物事件的出现和发生都有它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结合。必然性即是指她所出?F背景下的必然发展,而其偶然性即是指她所出现的可能皆是因为有了这个偶然的背景而产生的具体事件中人物。
第二,要正确处理历史人物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明确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历史人物不过是“时势造英雄”,而其作为仅是人民群众的一定意愿,对其评价不能任意夸大或缩小。
第三,在评价时不能仅据个人出身来确定历史人物的阶级属性,如在中国近现代史中就有许多革命家出身于地主家庭,但其却代表了无产阶级利益,为无产阶级事业而奋斗一生。
第四,在评价时要注意人物行为的主观动机,又要看客观后果,尤其是应把客观后果放到评判的首位。如秦始皇修建万里长城的主观动机是为抵御外侵,客观却造成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水深火热,但又是中国历史上辉煌灿烂的一页,成为中华儿女引以为豪的古代文明。
教师要引导学生摒弃道德观念去评价历史人物,如学生容易以“好”或“坏”的道德观念去评价历史人物,这是错误的。况且以现在的道德观去苛求别人,用现在的或过时的道德标准评价历史人物,这也是不对的。
3.把握评价方法
在初中历史人物评价中,教师必须教给学生正确评价的观点和方法,才能让它们对复杂的历史人物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
首先,应教会学生如何把评价对象放回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中,即要教会学生寻找与该历史人物个人活动与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
其次,应教会学生确定历史人物的阶级属性,寻找个人活动与本阶级的关系。如对商鞅的评价就应让学生对其变法措施逐条分析,从而看到其主要上的是在于削弱和限制奴隶主贵族实力。而发展新兴地主阶级掌权和发展经济的原望而知商鞅是代表新兴地主阶级,而其所作所为就显而易见而知其所以然了。
第三,应教会学生确定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运用邓小平"三个有利于"的评价标准放到当时的历史中去,看该历史人物是否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是否推动或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进步。
第四,应要求学生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依据该人物的主要事迹或活动对其做出应有的评价。
第五,应正确指导学生对历史人物确定评价性结论,在对历史人物下正确结论时应把握好三个基本要素求,一是要一分为二地正确定论;二是要从决定历史人物历史地位最主要的方面定性;三是对政治人物定性时,一定要指明其阶级属性,如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家。
动物学发展史篇6
[摘要]传统物质论视域的时空观在肯定时间、空间的客观实在性的同时,对自然时空与社会历史时空作了同质性理解,而未能把握社会历史时空的独特性,以致对社会历史问题的理解存在着一系列重大缺陷。马克思在承认时间、空间的客观实在性的同时,将社会历史时空的理解奠立在其科学的实践论之上,廓清了自然时空与社会历史时空的本质区别,从而超越传统物质视域的时空观,对于科学理解当代社会历史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826(2012)04-0024-08
传统物质论视域的时空观在肯定时间、空间的客观实在性的同时,对自然时空与社会历史时空作了同质性理解,而未能把握社会历史时空的独特性,以致对社会历史问题的理解存在着一系列重大缺陷。马克思在承认时间、空间的客观实在性的同时,将社会历史时空的理解奠立在其科学的实践论之上,廓清了自然时空与社会历史时空的本质区别,从而超越传统物质论视域的时空观,实现了对社会历史问题的科学理解。因此,重返马克思的实践论视域,廓清自然时空与社会历史时空的联系与区别,并由此校正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时空观,对于科学理解当代社会历史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传统物质论视域的时空观及其缺陷
所谓传统物质论视域的时空观,是指从纯粹客体、对象的形式去直观地理解时间和空间,即把时间、空间看作“物质”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时间是物质运动过程的顺序性和持续性;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因此,将自然时空与社会历史时空看作同质的物质运动分别在自然界与社会历史界的持续性和广延性,从而将社会历史时空看作自然时空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延伸或推广,就是传统物质论视域的时空观的基本内容。
应当承认,把时间、空间看作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正确地坚持了时空观的唯物论立场。因为,对于唯物论而言,“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什么也没有,而运动着的物质只能在空间和时间中运动。”物质的这两种存在形式(时间和空间――引者注)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仅仅存在于我们头脑之中的空洞的观念、抽象。同时,从物质世界自在运动的角度看,把社会历史时空看成自然时空的一部分或自然时空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延伸或推广,进而将自然时空与社会历史时空看作同质的物质时空的两个部分,既有其逻辑合理性,也有其本体论基础。因为,社会历史作为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始终是以自然宇宙为其先在性前提的。因此,把时间、空间看作物质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并由此阐明其客观实在性,对于人类不断科学探索物质世界的奥秘,特别是把握自然界与社会历史界的内在物质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也是传统物质论视域的时空观的合理性和优越性。
但是,传统物质论视域的时空观对时空的理解,是以把物质运动看作与人类实践活动无关的自然的物质运动为前提的,因而是对自在的物质运动的时空的一种纯粹直观。也就是说,传统物质论视域的时空观,只是从客体或者直观的形式,即不是从实践或主体去理解作为对象的物质运动的时间与空间,从而把两个不同领域的时间、空间同质化为了“自在物质时空”,即与人的实践活动无涉的自在物质世界的时间和空间。显然,这种时空观是以不理解自然时空与社会历史时空的本质区别或者说社会历史时空的独特性规定为代价的。也正因为如此,这种时空观往往导致人们对社会历史问题的理解陷入了以下缺陷:
第一,把社会历史发展了解为“只见物,不见人”的自然物质变换过程。传统物质论视域的时空观,由于看不到社会历史时空与自然时空的本质区别,而往往引导人们把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简单地了解为纯粹的物质变换过程,即把历史过程了解为与人的实践活动无关的自然物质变换过程。即使强调劳动在历史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也因侧重于关注劳动的物质客观性而轻视人的存在及其主体能动性,而在社会历史观上堕入了“人学空场”。那种对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经济决定论理解,就是如此。
第二,把社会历史规律等同于自在自然规律。传统物质论视域的时空观,由于不了解作为实践活动展开基本形式的社会历史时空是自在自为的时空,即实践所创造的时空,进而不了解社会物质运动是人类自在自为的实践运动。因此,往往不了解社会历史时空是人类自在自为的实践活动规律或社会历史规律在时空关系上的体现,从而把社会历史规律简单地等同于自在自然规律。也就是说,同质地看待自然时空与社会历史时空,导致了同质地看待社会历史过程与自在自然物质运动过程,以至于同质地看待社会历史规律与自在自然规律。那种对社会历史规律的机械论理解,就是如此。
第三,不理解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传统物质论视域的时空观,由于同质地看待自然时空与社会历史时空,进而同质地看待自然时空和社会历史时空对人类活动的制约性,从而不理解社会历史时间是人类实践活动在空间上的展开,即人类对自身生存发展空间的创造和拓展,以至于不理解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也就是说,传统物质论视域的时空观,严重地遮蔽了人类通过改变和调整自身实践活动的节律而把自然生命时间转换成自由发展空间这一关键。那种把人的发展简单理解为物质生产力的发展的观点,往往就与此有关。
第四,不理解历史发展中不同社会形态在空间上的同时并存与同一社会形态在时间上的前后相继现象。传统物质论视域的时空观,由于不理解社会历史时空是人类实践活动展开的基本形式,而往往看不到人类实践活动在时间的空间化和空间的时间化中的中介作用,从而看不到具体实践活动与具体的社会形态之间的关系,以至于不能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不同社会形态在空间上的同时并存与同一种社会形态在时间上的前后相继现象作出合理解释。那种将历史发展的“五形态”说与“三阶段”说看作适用于解释一切民族历史发展过程和道路的“公式”的做法,就与此密切相关。
第五,不理解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是合规律性与合人类目的性的统一。传统物质论视域的时空观,由于看不到自然时空与社会历史时空的本质差异,即不懂得社会历史时空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展开,而只是从自在客体的形式上去理解社会历史时空,因而只是将社会历史发展了解为一个合规律的过程,而看不到社会历史发展受到人的活动目的的支配,进而不能把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了解为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那种把唯物主义原则简单推广和运用到社会历史领域的做法,就是如此。
二、马克思实践论视域的社会历史时空观
针对传统物质论视域的时空观在理解社会历史问题上的缺陷,马克思克服了直观地理解物质时空的片面做法,转而从人类实践去理解物质世界特别是社会历史世界的时空,即把社会历史时空的理解奠立在科学的实践论之上,厘清了自然时空与社会历史时空的联系和本质差别,从而实现了对传统物质论时空观的超越。这是历史唯物
主义的重要贡献之一。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时间和空间的性质和特征取决于物质运动的性质和特征;社会历史界的时间、空间与自在自然界的时间、空间有着本质差异。因为社会历史界的物质运动与自在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具有本质性差别,即社会历史界的物质运动是以人的实践活动为基础的,具有不同于自在自然界物质运动的自在自为的实践性规定。也就是说,尽管从自在物质运动角度看,社会历史时空始终从属于自然时空,并具有自然时空的全部特性,但从人类实践角度看,以人类实践活动为基础的社会历史界的物质运动,已经从自在自然的物质运动转变成了自在自为的社会物质运动,而作为自在自为的社会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的社会历史时空,也就已经以扬弃的方式把自在自然时空包含在自身之中,从而获得了自在自为的实践性规定。在此意义上,社会历史时空只能是人类通过自身实践所造就的事物的时间与空间。因此,社会历史时空在本质上是指人类实践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即人类实践的时代特征和时代格局。
显然,社会历史时空是由以人类实践活动为中介的两个相互交织的层次构成的:一是人类通过自身实践对自然时空的转换,即人化自然时空;二是人类通过自身实践所创造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及其发展变化的时空。因此,较之自然时空,社会历史时空的结构和变化要复杂得多。
首先,社会历史时空的延续度较自然时空的延续度小。就整个宇宙而言,物质运动处在永恒的循环和永远重复的连续更替中。“诸宇宙(无数星体――引者注)在无限时间内永恒重复的先后相继,不过是无数宇宙在无限空间内同时并存的逻辑补充”。从物质运动的永恒性角度说,自然界的变化只是自然事物自在规定性的循环和重复,即只存在空间上的扩张,而没有时间上的变化。换言之,自然界在时间维度上的变化具有“保守性”甚至是“凝固性”,以至于只是表现为在空间上的无限扩大。如果把社会历史看作宇宙的一部分,那么,社会历史不过是自然界实现其空间扩张的一个环节。因为,“物质在其一切变化中仍永远是物质,它的任何一个属性任何时候都不会丧失,因此,物质虽然必将以铁的必然性在地球再次毁灭物质的最高的精华――思维着的精神,但在另外的地方和另一个时候又一定会以同样的铁的必然性把它重新产生出来。”“这是物质赖以运动的一个永恒的循环,这个循环完成其轨道所经历的时间用我们的地球年是无法度量的,在这个循环中,最高发展的时间,有机生命的时间,尤其是具有自我意识和自然界意识的人的生命的时间,如同生命和自我意识赖以发生作用的空间一样,是极为有限的”。也就是说,从物质自在运动的角度看,社会历史时空的延续度要比自然时空的延续度小得多。
其次,与自然时空结构的凝固性不同,社会历史时空结构能够不断加以改变。自在自然的时空结构与社会历史的时空结构是不同的:在前者那里是时间从属于空间,在后者那里则是时间本身就是空间、空间本身就是时间。究其根源在于:自在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只受自然规律的支配,社会历史运动则主要受人类实践活动规律的支配。受自然规律支配的自在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只是自然事物在自在规定性上重复“生产”自身,而主要受人类实践活动规律支配的社会历史运动,其运动变化是加速进行的,这是社会历史系统的重要特性。而且,社会历史运动,特别是由于科学的变革及其引起的社会历史发展,“可以说是与从其出发点起的时间的距离的平方成正比的,仿佛要向世界指出:对于有机物最高精华的运动、即对人类精神起作用的,是一种和无机物的运动规律正好相反的规律。”因此,社会历史时空,是通过社会历史运动并在社会历史运动中形成的现实性时空。也就是说,社会历史运动是通过人类实践转化为社会历史空间而现实存在的时间;社会历史运动的展开过程亦即社会历史时间;社会历史运动是时间和空间的直接统一,人类实践活动的展开就是二者统一的具体方式。质言之,人类实践活动在时间上的展开也就是人类对自身生存发展空间的创造与拓展,即人类通过改变自身实践活动的社会形式来改变社会历史的时空结构。正是在此意义上,马克思说:“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时间实际上是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的空间。”而这也就是社会历史时空的实践创造性特征。
而社会历史时空的实践创造性特征,则使时间获得了人的主体性存在意义。
第一,劳动实践通过使社会历史逐渐与自然界分化,逐渐使时间转化为人类发展的空间。人类通过劳动实践推动和消除在动物那里的生产与消费的直接同一性、无差别性,改变了生产和消费的意义:生产分化为生产资料的生产和生活资料的生产;消费分化为生产资料的消费和生活资料的消费。随着物质生产力的发展,从物质生产逐渐分化出精神生产,从生产活动分化出交往活动,从物质交往分化出精神交往,等等,而每一种活动领域又不断分化出新的活动领域。因此,人类活动领域的不断扩大,也就意味着人类活动及其空间的不断创造与拓展;而人类活动发展空间的扩大,也就是人的发展;人的发展也就是造就人的全面性,即在劳动实践及其分化出来的各种活动领域之间合理分配时间。正因为如此,人类总是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节约劳动时间,从而把时间转换成发展的空间。
第二,劳动实践通过创造和调整社会历史的时间结构,不断拓展人类发展空间的广度和深度。所谓社会历史的时间结构,即人类实践活动的时间结构,是指满足人类不同需要的各种活动在整个社会历史时间中所占的比例,主要由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等要素构成。因而整个社会历史时间的具体化不仅体现在社会物质生产过程中,而且也体现在上层建筑领域,包括社会、政治、思想、文化诸形态和规范、价值等系统及其变化上。同时,社会历史时间流程的强烈程度不仅取决于社会历史时间具体
动物学发展史范文
本文2024-01-02 17:26:34发表“文库百科”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kubao.com/article/7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