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范文

栏目:文库百科作者:文库宝发布:2024-01-02 17:26:34浏览:1043

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

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篇1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教学问题;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H195

一、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教学问题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稳步上升,教育质量不断提高,政府对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也愈加看重。然而,汉语国际教育毕竟不是传统专业,作为一个仍处在初始阶段的专业,它在多方面仍不尽如人意。

(一)培养体制的不科学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为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其学习的课程数繁多,且包含大量实践训练与论文,学习年限却仅仅为两年,其中课程学习一年,实习及毕业论文一年。无论从哪一方面看,该专业学生所能学习到的知识都是表面知识,而对外汉语需要的是拥有高素质,知识储备量丰富的综合性人才,两年学习后的他们对汉语国际的推广与发展恐怕难以胜任。

其次,该专业招生对象是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的人员。汉语国际教育的推广与发展不仅仅是语言文字的推广,更重要的是文化的传扬。然而,大量数据显示,其中多数学生并非语言专业,这代表大部分人的汉语功底可能并不那么优秀,甚至对本国的历史文化底蕴了解甚少,只是简单懂得双语言,那么,他们对国际教育的学习也成了事倍功半的行为了。

(二)师资力量的不足

除了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上投入较大的几所国内高校,极大多数在此专业的任课教师只会纸上谈兵,而缺少应有的海外授课实践经验,甚至有些任课教师为其他专业拥有外语交流能力的教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若为师者自己都缺乏该门课程的专业性和基础理论,如何让学生在汉语国际中变得专业变得能承担让中国走向世界的重任?从更高层次看,作为汉语国际教育教师,在平时对学生论文的知道以及自身学术论文的发表中,理应集思广益,海纳百川,扩大自己的学术视野,对古代以及近代汉语,中国传统文化以及现代文化,国内语言以及国外语言有清晰明了的认识,从而融会贯通,形成独特的学术风格,引领汉语国际教育走向更远。

那么,该如何解决类似问题?有学者提出一些合适的建议。首先,对课程进行合理安排,增加学习年限,在拥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后才能更有效的进行实践训练。其次,因材施教,对不同本科专业的学生进行不同课程的练习,以发挥学术本科所学专业与国际交接处的最大优势。最后,提高任课教师的专业素养,关注拥有丰富经验的教师或专家,给予他们优秀资源,赋以重任来调动其积极性。

二、汉语国际教育中文化差异

语言和文化息息相关,面对全球愈发流行的“汉语热”,世界人民对中国的好奇心逐渐强烈,作为中国人的我们,在汉语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时候,必然需要介绍中国文化,可是在面对各国文化差异之时,我们又应该怎么处理随之产生的问题呢?

(一) 准确定位汉语国际教育的文化交流

对外文化分为交际和知识,汉语国际教育作为我国潜在的对外文化推广方式,毫无疑问着重点在交际文化,其次才是知识文化。而交际文化指的是两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能将信息准确的传递,那么在进行教学研究的时候,应该将所需教导的社会文化与语言学相结合,进行文化对比,介绍中华民族的价值观人生观等,切不可空谈文化艺术,忽略民族精神。

(二) 对不同国家语言思维方式的转换

不同的国家,由于地理位置以及周边环境的影响,其文化传承也是迥异,人民的思维方式也将大不相同。而语言交流的顺利进行与思维的同步不可分割,这就要求我们做到思维的顺利转换。

我国长期以儒家文化为主,讲究仁义博爱,说话谦虚委婉,更有迂回婉转,从道理入手的俗规,其中的逻辑思维一般包含述说者的主观成分。而西方文化注重事实,讲究结果,这致使他们的语言先阐明主题后详细讲解,在讲述上相对客观直接。

纯粹从语言的角度来看,两者的叙述方式也大不相同。汉语多语句结构,整体叙述上多样化,而西方国家,比如法国,词汇多式多样,不同意境不同时态具有不同词义,导致使用的不同。

林林总总多角度,都需要我们先对汉语语言与文化进行深入了解后再对他国文化了熟于心。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以自己的文化为主体,在适应他国文化的基础上进行适当调整,才能进行跨文化交流,达到传扬中国文化的基本目的,使汉语国际教育获得优良的推广及发展。

总结:汉语国际教育的推广与发展是利用教学的指导,通过语言的传播,向世界展示与宣传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国际,应当获得国家以及国家人民的支持。在进行一代代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及时解决产生的问题,逐步完善汉语国际教育制度,将语言与文化有机结合,推动汉语国际教育的稳步发展,为我国增强国际影响力献上一份力量。

参考资料:

[1]汪国胜.对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相关问题的反思.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7-22.

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篇2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 国别化 基础理论

目前,伴随全球经济快速发展,全球语言文化呈现多样性需求,特别是随着我国在世界经济中处于最大消费品市场,以及近几年举办奥运会等大型赛事,综合国力逐渐上升,国民海外消费水平逐年增高,国外人民来中国旅游的需要、华侨等海外侨胞等各个方面需要,对汉语国际教育的需求正逐年上升。

汉语国际教育最重要的特性之一就是国别化,所谓国别化就是指汉语在各个国家的表达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其授课时间、授课方式、授课内容、授课过程等根据国家不同,表现也会不同。解决汉语国际教育国别化问题,不仅要从语言学方面研究,还要分析当地的语言特色、文化特色、思维特色等多个方面。要将汉语融入国别化教育新理念中,将中华文化的精髓融入到授课过程中。

一、汉语国际教育与汉语国际教学的区别

在对汉语国际教育国别化进行分析之前,需要对“教育”的内涵与“教学”的内涵加以区别。两者相比较,教育的内涵更加丰富,主要是指从德智体美方面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能力。汉语国际教育的推广要以国际教育的惯例依据,对德智体美进行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教育。也正是因为这样,汉语国际教育的任务不单单是传授一门语言,还包含教育原理、教育规律、教育文化本经、教育思维等多个方面。

二、汉语国际教育的现状

汉语国际教育在近十年得到长足的发展,学习汉语的人数也呈逐年递增的趋势,教学规模向科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但是,在大部分国家,汉语仍然属于“非普遍教授语言”。其语言覆盖面仍有一定的局限性。

汉语国际教育的重要推广机构是孔子学院,其截止至2015年底,在世界范围内数量近500所,遍布世界134个国家。其成功推广表明了汉语的“引进来、走出去”政策,是汉语国际教育的重要转折点。通过2004年至今十几年的发展,孔子学院的工作重点将想教学方式方法创新上专业,分析汉语国际教育的国别化问题,以服务汉语教学向更好更规范化发展。

汉语国际教育的重点由原来单纯的语言教学向中小学以及文化传播方向发展,是汉语国际教育的重要转型期。

三、汉语国际教育在国别化方面的表现

(一)教材影响教学效果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工具,是教师授课和学生自学的纽带,在进行汉语国际教育教材的编制时,要充分考虑国别化方面的问题。如在美国使用的教材,在对课程设置时如果忽视对平等、人权等方面的安排,会让学生产生文化差异,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影响汉语教学的学习成果。可见,教材对汉语国际教育在国别化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二)社会文化上的差异

我国现代汉语国际教育品类多样、内容繁杂,在进行汉语国际教育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社会文化上的差异,区分进行课程设置,遵循汉语国际教育国别化的特点,设置具有当地特色的教学方式。

四、改善汉语国际教育国别化的思路

对于汉语国际教育国别化现象,我国汉语国际教育的主要内容包含:教材的编写、授课方式、信息化资源利用情况、融合当地文化情况等几个方面。

(一)国别化教材方面

当前使用的一些优秀教材还需要加以完善,比如注重“学简识繁”、会话的扩展与缩略、课文内容的配套补充与注释、多笔画难字的应对等。现在尤其缺少的是汉语阅读教材,也可编一些顺口溜等。阅读教材的编写应该体现现代生活的内容,可以是通俗的,还要分等级。

(二)课程安排方面

针对于不同的需求,汉语国际教育可以安排长短期等班次,其配套的,需要对使用的教材进行单独设计;另外,针对不同学习背景的同学,课程安排上也要更加机动灵活一些,如可以按照学生的兴趣开设书法、音乐、朗诵等多个班次。汉语国际教育在课程设置上要多多关注参与学习的国家特色、学习习惯、文化习惯等。

(三)授课方式方面

要区分与国内的授课方式,引用当地授课方式,用当地授课思维进行课程设置。通过拓展教学与延伸练习,将字组成词语,通过对词语的组合运用,可以衍生出无数的句子,积极调动学生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四)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

网络学习最大的特点就是学习的社会性。有效的网络语言学习应当包含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和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在网络课程中,教师要掌握所有网络教学中互动工具的使用,并指导学生使用这些工具。在教学中要与学生进行良好交流,协助学生相互合作,共同进步。

提倡完善汉语语料库,字是常用的,要分级的,有注释,形式立体化的,字表和词表可以放进网络。字库可以包括字形、字音、字义;词库包括单双音节和骈语;句库包括不同的句型。

(五)融合当地社会文化开展汉语国际教育

以区域为视角,让汉语国际教育融合某一区域的语言与文化背景,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不是剥夺学生本身的社会文化特色,而是介绍中国的社会文化特色,与各国人民进行社会文化上的对话,是积极的、健康的文化交流方式。

(六)改善国别化教师问题思路

教师是汉语国际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其专业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汉语推广学习的效果。“教什么”、“怎么教”、“如何学”密切连结,构成第二语言教学的三角体系,该体系的运作基础主要立基于课程规划与教材编制。教师应该平常严格要求自己,提升自己的教育心理学、历史、文化等各个方面水平,以最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相信这也是十分宝贵的财富。

参考文献:

[1]李如龙.论汉语国际教育的国别化[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2,(05).

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篇3

关键词:地方本科师范院校;转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0-0105-02

所谓新建本科师范院校是指隶属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主要提供财政供养,以师范类专业为主,2000年前后由专科升格为本科,承担着为地方基础教育及其他行业培养人才、提供服务的普通本科院校。目前,大多数新建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都向重点大学看齐,抓重点学科建设,办研究生教育,出现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脱节,毕业生不适应行业要求的状况。具体就本科师范院校而言,师范教育已经不能适应基础教育结构变化的形势;高师院校办非师范专业,原来师范教育的办学体制和模式不能适应;新增非师范专业,存在着培养目标不够清晰、学生的社会认同度不强、师资队伍薄弱等问题;科研方面,缺乏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科研平台建设不足等。因此,就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实现转型发展。

一、新建本科师范院校转型的方向

转型发展可以解决学校面临的就业结构性矛盾,解决毕业生就业难、就业稳定性差的难题,可以为建立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支撑体系提供突破口,因此,从根本上改变学校的培养模式,才是学校长远发展的持久动力。从转型方向上讲,就是要建设以突出教师教学能力,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技术型大学。作为一所本科师范院校,教师教育是学校的根,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协同推进是学校的魂。学校的转型发展必须要传承和发展教师教育的优势,正确处理师范与非师范的办学关系,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与此同时,加强非师范专业建设,改革培养模式,向应用技术型迈进。因此,新建本科师范院校的转型必须明晰学校目标定位,坚持内涵发展,探索多元发展,推进质量建设,实现师范教育为“教师教育”。与此同时,适应地方社会需要,紧密结合当地企业、事业、文化发展的实际,办应用技术型专业,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

二、新建本科师范院校转型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能力要求

新建本科师范院校转型对学校现有的所有专业都提出了要求,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自然也不例外。由“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的转型,要求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培养人才的目标首先是教师,是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进行教学的教师;而应用型则要求所培养的人才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较为广泛的适应性。这样才能解决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矛盾,提高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因此,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应当是教师性、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具体说来,教师首先要求学生要储备教学所需的一定的专业知识,要有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教学能力;就应用型而言,学生需要具备优秀的教学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就复合型而言,就是要求学生适应汉语国际推广这一具有展现国家外交战略新思维的要求,适应较为单纯的语言教学活动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活动的要求,具有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就国际化而言,就是要求学生要有国际化的眼光和国际战略思维能力。正如美国肯扬大学白建华所说: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培养高质量的对外汉语教师至少包括两个大的方面:①培养扎实的汉语基本功;②培养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动手的能力。所谓动手能力,主要是汉语教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如何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如何把汉语和其他学科相贯连,这些能力的培养,如果从方法论的角度看汉语作为外语进行教学的关键,建议采纳医学院的培训方式,加大培训的力度,既要打好坚实的语文功底,也要通过严格的训练,培养实际操作能力”。这就说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应当有适应实际教学需要的语言能力和文化交际能力。

三、新建本科师范院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存在问题

如前所述,转型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提出的能力要求,就是要在具有相当的教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而实践教学能力只有通过实践环节才能获得,而缺乏实践活动的课堂就学,就很难满足能力提升需要。目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在实践教学方面,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上,培养目标、课程体系都比较完善,而实践教学在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方面还不够明确,学分、学时所占比例偏少。另外,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还存在教学内容、形式与专业特点不符的问题。目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主要有课程实践、专业见习(实习)、毕业论文等与其他师范类专业相类似的传统实践环节,缺少富有创造性的如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面对面教学的内容,况且实习环境以国内学校为主,缺乏国际化的体验。再则,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没有国际化的教学环境。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应当是在汉语国际教育背景下进行教学,目标是培养对外汉语教学师资以及对外文化交流专门人才,这就要求该专业所培养的人才,要具有国际视野和跨国文化交际能力。目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实际情况是,学生的外语水平尤其是外语口语表达能力达不到国际化的要求,同时,没有国外的教学生活体验,缺乏多元文化背景,许多学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就根本没有接触留学生的机会,他们无法走进留学生课堂,更谈不上到国外进行汉语教学实践。还有,实习基地建设不能满足专业建设需要,有待进一步加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对象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外国学习者,留学生则是较为集中的学习对象。然而,一些有留学生的学校,考虑到保证留学生的汉语教学质量,以免影响学校招生,让本科生进入课堂较少。而没有留学生却有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校更是难以实现实践教学。因此,开辟国外汉语国际教育实习基地就成了实践教学的重中之重。

四、适应转型要求,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汉语国际教育人才

适应新建本科师范院校向应用技术性转型发展的需要,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从内容上应当充分体现能力本位,强调实践应用。就能力而言,主要应当强化汉语语言表达能力、外语听说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因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属于应用语言学科,而在实际工作当中,“决不是推广和传播语言的问题,更重要的应当是以汉语为载体,以教学为媒介,以中华文化为主要内容,把汉语与中华文化一起推向世界。”因此,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除训练必要的语言能力之外,还要掌握一定的中华才艺、文化素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对外汉语教学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担负起汉语国际推广和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的重任。从实践教学的方式上讲,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要从实践教学大纲、实践能力考察、实践能力评价标准、实践训练过程实施等方面强化系统训练体系,不断提高实践教学的实效性。与此同时,在实践环节的内容设置、教学方法、实训教材选用编写、实践任务完成等方面体现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明确指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注重汉英双语教学,培养具有扎实的汉语和英语基础,对中外文学、中外文化及中外文化交流有较全面了解,能适应教育现代化和经济全球化需要的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应用型人才。”据此,要体现这一目标,强化实践训练,就要“完善平时校内实习的各项环节,为学生安排专门的指导教师。与留学生教育机构、外事管理部门、国外友好学校合作,建立实习实践基地,把汉语国际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落实到实践训练之中。”建设稳固、可靠的对外汉语实习实训基地。设有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本科院校,应当站在国际化办学的高度,创造条件,想方设法招收留学生,并不断扩大留学生教育规模,使校内的留学生课堂成为本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最为重要的实习基地。因为,本校的留学生教育,既能创造一个好的国际化办学氛围,又能够方便学生深入到留学生汉语教学课堂,亲身体验汉语教学。同时,还可安排学生与留学生结成伙伴,进行汉语教学辅导,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实际教学水平,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此外,还要与当地国际学校、有留学生的高校、地方外事机构、涉外企事业单位加强联系,互相合作,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在实习安排上,可考虑将学生按照不同年级、不同教学进程分阶段,按照汉语国际教育、涉外管理等不同方向安排学生到实习基地进行教学实习和工作见习。同时,可邀请实习基地员工深入课堂教学、与校本部教师共同研讨教学方法,参与教学改革,完成实践教学。也可与国外高校和语言培训机构加强交流与合作,建设海外实习实训基地。以带薪实习、语言文化交流团,汉语夏令营、汉语培训、顶岗实习等形式,开展国外汉语教学实践,着重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语言沟通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中国文化海外传播能力等职业应用能力。

总之,只有改革实践教学体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才能够更好地适应新建本科师范院校转型的新挑战,为实现汉语国际推广、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战略培养更多具有实际应用能力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白建华.有关汉语教师培训的思考[J].世界汉语教学学会通讯,2009,(3).

[2]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篇4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 高等院校 吉林省

[中图分类号]G6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7-0217-02

中国自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高速发展,社会、文化不断进步,在世界各类事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之而来的是世界范围内的“汉语热”,世界各国都对学习、使用汉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汉语、学习中国文化”成为一种潮流。而学习汉语、学习中国文化最好的选择就是中国的高等院校,将国际间的交流与文化传播作为其社会功能之一,这些院校承担着国家汉语国际教育和文化推广事业赋予的重要责任。吉林省作为我国东北重要的跨文化传播与交流基地,处于日本、俄罗斯、朝鲜、韩国、蒙古与中国东北部组成的东北亚的腹心地带,其汉语国际教育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

一、吉林省高校汉语国际教育的历史沿革

自20世纪50年代,吉林省各高校开始开展对外汉语教学。最初的形式是派教师到国外进行汉语教学,这其中包括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派遣的教师。到了上世纪60年代,这两所当时的部属院校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来华学习汉语,它们同时也是国内最早接收外国留学生的高校。到了上世纪80年代,招收外国留学生并进行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在吉林省的地方高校中陆续开展起来。这其中最早开展这一教学活动的是1986年开始招收汉语留学生的延边大学。自此,该项事业在吉林省其他高校迅速发展,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2005年15年期间,吉林省省属高校的留学生汉语教学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教学场所、设施、师资、学科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这一时期吉林省的汉语国际教育生源质量稳定提高、国际声誉日益提升,奠定了其在全国汉语教育和文化事业推广的基础。据统计,2009年至2011年三年间,每年来我省省属高校接受汉语教育的国际留学生大概占25%左右,这一数字既说明了我省汉语教育的高速发展现状,又可见这一事业在我省的发展空间和巨大潜力,它必将成为吉林省来华留学生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吉林省高校汉语国际教育的现状

目前,吉林省的55所公立普通本科院校是开展汉语国际教育工作的主体,其中11所公立普通本科院校和1所民办普通高校是具有招收外国留学生,并开展汉语国际教育工作的院校的资质。这12所普通高校自2009年开始招收留学生,并在数量达到峰值后相对趋于稳定。吉林省的留学生由于其地缘因素的影响,主要来自东北亚地区及其邻国,如韩国、俄罗斯、日本、蒙古、朝鲜等。因此,吉林省高校开展汉语国际教育的生源结构基本可以总结为,以“面向东北亚邻国为主,辐射东南亚地区,吸引部分非、欧、美国家留学生”的基本架构。

三、吉林省高校汉语国际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在针对还未开展留学生教育工作的省属高校的调查显示,其中多数高校计划在未来的5至8年内招收外国留学生和开展汉语国际教育和文化推广工作。根据这一形势,吉林省将在未来的10年迎来汉语国际教育和文化推广事业的黄金时期。当然,在抓住机遇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必将面临诸多挑战。

(一)招生与宣传

2009年至2011年三年间,吉林省省属高校平均每年约招收外国留学生6400人,这一招生规模放在全国范围内看基本处于全国高校的中下游位置。同时,这些高校招收的留学生主要以语言进修生、本科生和研究生为主。其中,汉语研修生平均每年为755人,本科生和研修生占绝对比重,而高层次的汉语研究生比例很小。招生的途径也主要以依靠留学生自主报名、学校招生网站宣传、参加海外教育展等传统模式为主,有少部分已开展留学生教育的院校曾利用Study in China(留学中国)等商业网站进行招生宣传。招生与宣传的力度不够、形式单一是出现生源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受采访的高校中,有约占三分之二的高校提出了经费投入不足、招生宣传单一依靠学校招生网站和不定期参加部分国内外教育展等方式单一的问题。

(二)教学与科研

吉林省目前开展汉语国际教育的12所院校中,有9所院校成立了专门的教学单位负责承担本校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其中,有2所院校未单独设立独立的教学单位,而是将留学生的汉语教育工作归属在其设置的“汉学院”和“汉语言文化学院”承担。相关的汉语国际教育和文化推广工作则由本校的外事行政部门负责协调。大约三分之一的院校认为开展教学工作的主要困难之一是师资力量。在吉林省充实汉语国际教育的教师有60%具有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及以上学位,但专职教师少、兼职教师多,其中有少数院校兼职教师比例超过了60%;困难之二是教学方法的欠缺。在接受调查的院校中,许多教师对汉语教学课堂中有效的教学方法缺乏理论指导和实践,教学效果不突出。同时,接受汉语国际教育的留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受不同母语的干扰或正迁移不同,也是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有待解决的问题;困难之三是国际汉语教育教学研究不够深入,无法直接指导课堂教学。以“汉语国际教育”“对外汉语教学”“汉语国际推广”“留学生汉语教学”“文化推广”等相关主题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国内两大学术检索平台,及对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留学生留教育管理分会会刊《外国留学生工作研究》发表的学术论文的统计,吉林省高校发表的相关论文数量极少。教研、科研论文少,说明吉林省的国际汉语教育还不成体系,理论研究欠乏,无法指导课堂实践。

(三)文化推广

吉林省国际汉语教育及文化的推广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和关东地方文化的展示、课程或讲座是必不可少的。在对开设国际汉语课程的高校的调查结果也显示,大约80%以上的院校能够在教学过程中针对能够针对语言文化现象、非语言文化现象开展有关文化内容的教学,但问题在于文化的推广并未纳入教学重点进行讲授。一些文化类的相关课程,如中国书法、太极拳、绘画、剪纸、茶道、乐器演奏、民族舞蹈等,只在部分学校被列入教学计划,汉文化背景知识、基本国情知识、专门文化知识等虽有涉猎,但不成系统。

(四)孔子学院(课堂)

2006年,延边大学与韩国忠北大学合作设立了吉林省在海外设立的第一个孔子学院。这所孔子学院设立之初就旨在发挥两所院校的优势,积极开设各类不同形式的汉语教学课程,努力推广中韩文化交流,同时大力开展留学咨询服务。同时,韩国方面还向本国的工商界认识提供有关中国的实地调查咨询服务项目。继延边大学之后,吉林省其他省属高校也积极开展对外联系和合作,先后又有四所大学与韩国、俄罗斯、西班牙等高校合作建立孔子学院或孔子课堂。从全国范围内高校建立孔院的情况看,吉林省的规模和数量还偏低,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吉林省海外汉语国际推广事业的发展。

四、结语

吉林省的汉语国际教育尽管近年来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同时也面临各方面的挑战。在教学方面,“教师、教材、教法”的三难问题仍然普遍存在,并成为遏制工作的瓶颈。师资不足、教材缺乏多元化和针对性、教学方法守旧,各校在对外汉语学科领域开展的学术研究和科研成果不足;在文化推广方面,各校对留学生开展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优秀地域文化的教育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等。在研究方面,大跨度、宽口径、多角度地对我省高校开展的汉语国际教育及文化推广工作进行的调查和研究尚少,缺乏全面、翔实、科学的统计数据和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卜海艳.河南省汉语国际推广应根植中原文化[J].新闻爱好者,2010(7).

[2]曹保平,唐兴全.汉语国际教育的战略管理[J].广西社会科学,2010(4).

[3]陈永莉.试论汉语国际推广的文化战略定位[J].北京社会科学,2008(4).

[4]姜红.论汉语国际推广的经济价值[J].华东经济管理,2009(6).

[5]金立鑫.试论汉语国际推广的国家策略和学科策略[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

[6]李春雨,陈捷.北京文化与汉语国际推广[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Abstract: Located in the center of Northeast Asia,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of Jilin Province play a core role in International Chinese Education. It is essential to understand the prospectiv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acing this course through the analyses of its admission advertisement, teaching and research and culture promotion.

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篇5

众所周知,中国和英国是东西方两大文明的杰出代表,两国虽然相距遥远,但一直相互影响着。时下,中英两国的文化交流更是日益密切,就在不久前的2015年10月19日至23日,中国国家主席对英国进行了国事访问。习主席此行中的重要一站,就是参加了由伦敦大学教育学院举办的全英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年会开幕式。不言而喻,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正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当今中国的世界影响力正在迅速壮大,孔子学院的品牌影响力在层层扩大,全球各地学习汉语的热度和需求也在急速上升,为了能更好地推广汉语国际教育和传播弘扬中华文化,国家在2004年起,就开始在海外创办孔子学院。截至2015年12月1日,在全球13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00所孔子学院和1000个孔子课堂。

一、英国汉语国际推广概况

2006年6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组成人员进行相应调整。2007年4月9日,以汉语国际推广为宗旨的孔子学院总部挂牌,至此,汉语国际推广的领导机构和实施机构正式建立,进一步完善了汉语国际推广的组织建设。

首先,汉语国际推广是一项以语言教学为载体的国际教学活动,更进一步讲,汉语国际推广是在“对外汉语教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海外语言教学活动。从更高的视野来看,汉语国际推广,是我国政府为了加强人文国际交流合作而推出的战略性举措,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和更高境界上走向世界的具体行动。

因此,在英国,这个欧洲西方文明极为发达的国度,与中国独具魅力的文化相互交流具有重要意义。当然,汉语国际推广也就显得尤其重要了,其在英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的建立

由国家汉办为推广中国文化而大力支持的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近年来在英国得到迅猛发展。目前英国建有孔子学院29所,孔子课堂124个,数量在欧洲居首。[1]按照每万人中学习汉语人数的比例,英国也在全球排名第一位。

这些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都积极开展着国际汉语教学和文化交流活动,为推动中英两国文化交流互鉴、增进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发挥了重要作用。

2、汉语国际教育志愿者的输入

汉语国际教育志愿者一直是汉语国际教育的半边天,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以及British Council(英国文化教育协会)每年都会输送和引进数千名汉语教师志愿者和汉语助教,其能够更好地满足英国汉语国际教育的师资需求。

3、汉办UK

汉办UK即国家汉办英国代表处。此机构作为国家汉办在英国的全权代表,经常会展开一系列与中华文化传播相关的工作,也是英国汉语国际推广的一个重要窗口和中枢。

4、全英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年会

由伦敦大学教育学院举办的“全英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年会”会定期在伦敦召开,年会期间将会举行多场分论坛,与会嘉宾会围绕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发展的相关议题,进行深入探讨。孔子课堂的讨论议题包括汉语课程的模式,教材的改善,本土教师的培训,对中国汉语教师的英国本土文化培训等。[2]

二、英国中小学国际汉语教学情况

国际汉语教学在英国已经有较长时间的发展了,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英国教育部的财政投入、British Council(英国文化教育协会)以及HSBC Global Education Trust(汇丰银行全球教育基金会)等相关机构组织的支持与协作,英国的国际汉语教学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同时,英国各个地方政府教育部门也会对本地相关的汉语教学活动及其他交流活动给予一定支持,学生家长对学校开设中文课的要求也日益增多,诸多因素都在推动英国汉语教学不断向前发展,尤其是中小学的汉语教学发展迅猛。

伦敦的Kingsford Community School是英国首所把中文列为外语必修课的公立中学,此举受到了学生及家长的欢迎。Eden College作为英国私立学校的领头羊,也早在2000年初就将中文列入了本校的外语必须课。[3]

在全球掀起“汉语热潮”的同时,英国政府协同British Council(英国文化教育协会)和HSBC Global Education Trust(汇丰银行全球教育基金会),每年都会举办HSBC/British Council Mandarin Chinese speaking competition以及刚刚落幕的英国中学生汉语桥比赛(英国中学生汉语演讲比赛决赛),此次汉语桥比赛已经是英国举办的第十三届了。[4]

对于英国中小学国际汉语教学情况,本文欲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概述:

1、国际汉语教材

在英国中小学国际汉语教学活动中,汉语教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市面上有很多国别化的汉语教材,同时英国本土出版的教材也有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例如由佟秉正和Pollard共同主编的教材《汉语口语》一直沿用至今,且受到广泛好评;还有一本教材Primary School Chinese 是针对小学或初级汉语学习者的,内容较为简单,且配图恰当,适合初学者使用;当然针对考试的配套用书也是层出不穷,例如Edexcel GCSE Chinese 是针对中学生的GCSE(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tion 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考试而编写的;而国内的权威机构也同样出版了不少优秀的教材供各类学生选择,例如由国家汉办和英国文化教育协会在2003年共同推出的专为中学汉语课程量身打造的《快乐汉语》;同样的,2005年出版的《步步高中文》系列丛书也是针对英国教育市场编写的教材。

这些教材对于英国中小学的国际汉语教学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大提高了老师教学及学生对汉语学习的积极性。

2、汉语国际教师

不管任何课程,教师都是决定整个教学过程成败的关键,对于英国的汉语教学来说,具有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知识及丰富的国际汉语教学经验的教师可以减少因其他方面不足而带来的影响,并能根据当地文化和学生的学习习惯因材施教。

目前英国的中小学汉语国际教师中大部分是由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培养输送的,其余则为本土教师。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每年都为英国孔子学院、孔子课堂外派教师及志愿者;同时,British Council(英国文化教育协会)和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在HSBC Global Education Trust(汇丰银行全球教育基金会)的赞助下,每年都会举办Chinese Language Assistant项目,向英国输送近百位汉语助教,这些老师们分布在全英国的各个角落,以满足当地的汉语教学。而伦敦大学教育学院孔子学院承担着为本土教师培训的重任,旨在不断更新汉语国际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以Workshop的形式将教学资源共享。

由此看来,英国的汉语国际教师的数量及质量都在不断地增加和提高,以此能更好的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贡献力量。

3、学习汉语的中小学生

学生是教学环节当中的教学对象,是汉语教学的受众,在整个教学链中不可或缺。英国的汉语教学已经逐渐开始向低龄化普及,大多数中小学已经将汉语列为可选外语课程或外语必须课程。因此,学习汉语的中小生的数量也就会日趋增多。公立中小学、私立中小学甚至部分特殊学校的学生都可以在本校选修中文了。

由于学习汉语的学生年龄不一,水平各有差异,所以对不同类别的学生应选择不同的国际汉语教学法。

三、英国中小学国际汉语教学法的选择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且最重要的交流工具,在这个多元化的世界社交环境中,不同民族、不同国度、不同地区使用着不同的语言。汉语正在走向世界,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选择学习中文,此时,语言教学就显得极其重要了。而国际汉语教学即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则属于一个语言教学的分支。

1、国际汉语教学法的主要流派

对于国际汉语教学法的认知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的翻译法是当时影响力最大的教学法,到后来的直接法、听说法、功能法、交际法,以及现在的任务型教学法等,其实每个时期都有各自不同的具体语言背景,情况不同,则对应的语言教学法就不同。

最早的翻译法可以直接将中英文生词互译,在第二语言教学过程中,词汇仅仅是基础,而提高词汇量以及听、说、读、写的能力也都得需要直接法、听说法和功能法的配合。到了20世纪60年代,交际教学法的出现能够让国际汉语教学多一种视野。交际法的重点是训练学生在情景中运用语言的交际能力。而任务型教学法是交际教学法的一种新型发展状态,它的基本原理和交际法一致,侧重让学习者从完成“任务”的实际过程中学会并掌握语言。

其实,以上教学法在不同时代都对我国对外汉语教学产生过不同程度的积极影响,任何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特殊的背景,不能只用一种教学法来满足任何需求。

2、新型国际汉语教学方法

很多人易把语言教学法和语言教学方法混为一谈,上文中所提到的翻译法、直接法、听说法、功能法、交际法、任务型法等都是主要的第二语言教学法流派,而基于这些教学法之上,则会衍生出各种各样的国际汉语教学的方法,例如:

(1)沉浸式汉语教学。所谓的沉浸式汉语教学就是全天候使用汉语进行教学的全封闭中文教学方法。目前已经有不少国家的中小学采用这种方法来进行汉语教学。这种教学方法会给汉语学习者营造一个全汉语情景,在此情此景下完全忘记母语,配合全身反应法教学,锻炼学习者的汉语思维、汉语语感,当时间累积到一定长度时,教学效果就会凸显出来,显然这个方法是基于语言学、教育学和心理学之上的。

(2)“X” + 。在这个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对于语言教学的方法也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如今,网络如此发达,大数据的惊人力量已是早有耳闻,因此,“互联网+”也是风生水起,教育自然不能缺位,“互联网+教育”会让教育更具开放性和共享性,学习场所变得多元化,传统教室已不是学生唯一能学习的地方,传统教室成为“未来教室”,学习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这种方法以经被应用于国际汉语教学领域了。例如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举办的“网络孔子学院”,汉语国际教师以及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都可以通过网络孔子学院的平台进行实名注册,审核通过后即成为网络孔子学院的汉语老师,而想学习汉语的学习者可以直接注册成为网络孔子学院的学员,由此,教师上传课件、音频、视频等学习资料,学员在网上可以直接获取,当然也可以一对一,面对面地进行视频直播授课。

网络孔子学院仅仅是众多网络平台中的冰山一角,像时下较为流行的MOOC(慕课)、Kahoot.com等网络平台拥有大规模开发的在线国际汉语教学课程,汉语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由此可以想象到,以后还会出现“课程+”、“教材+”、“教师+”、“教与学方式+”等形式的教学方法,这些方法不但节约教学资源,更是一种资源整合,而且形式多样化会极大地增加学习者的兴趣,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综上,对于传统的国际汉语教学法流派和新兴的教学方法,哪一种更适合英国中小学国际汉语教学?其实,任何教学法都没有绝对的对错以及适合或不适合。在英国大的语言环境下,如何选择合适的教学法要考虑诸多因素:比如学习者的动机、汉语课程的类型、学校对于汉语课程的要求等等,汉语国际教师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教学,不能受某种单一特定教学法约束,并且要对流行教学法采取三思而后行的谨慎态度,择优选择。

四、结语

世界语言的教学法经过了语法翻译法、直接法、听说法、功能法、交际法、任务型教学法等的发展,必然会有新的教学法不断涌现出来。同时,本文认为,教学方法是服务于教学法的,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因素影响着教学法的发展,也会出现不同的新型教学方法,每一种曾经出现过的教学法都在语言教学上发挥过作用,但是,任何一种教学法都不能自始至终地贯穿于整个语言教学过程之中,简单来说就是一种方法不能一用到底,任何语言的教学活动都应是多种教学模式和方法并存的。

教学法的适合与否只是人们的一种理性判定,实际上每种方法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过程中,国外的某些外语教学法对于国际汉语教学或多或少都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新的教学法一定是在原有的教学法基础上取长补短而产生的,这些教学法之间都是有着互相联系的,它们都经过了不断的完善和发展,从而能更好地服务于国际汉语教学。

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篇6

关键词 南京师范大学 国教院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就业

一、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发展概述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制两年,英文名称为”Master of Teaching Chinese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简称MTCSOL。该专业学位培养目标为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教学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截止目前,全国共有82所高校开设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自2006年南京师范大学成为全国首批十二所试点院校之一,正式开设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近年来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与进步。但一个专业的成功绝不仅仅只是“将毕业生送出校门”,对于培养实践型对外汉语教师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而言,能否学以致用,将汉语推广人才与汉语教学职业选择相结合,是决定本专业能否稳定、健康向前发展的因素之一。

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完善就业培训和服务体系,提高劳动者就业技能。”近期在北京结束的第七届孔子学院大会也将“加强本土教师培养培训”列为重点讨论议题,更是作为今后工作重中之重的任务之一。

本报告将以我校2011与2012届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毕业生的实际就业现状为基础,综合分析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就业方向及问题,提出相关对策,望可为本专业的发展提出具有参考性的建议。

二、南师大国教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生就业情况调查

自2006年至今,在过去的七年中,我校已培养出112名合格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毕业生,每年新生入学人数均保持在25人左右。以下将对2011、2012年国教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就业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国教院汉硕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情况。

2011届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共毕业38人,其中已就业26人,有12人尚未就业,就业率为69%。(数据截止至2011年12月30日)见表一:

表一:2011届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就业情况统计表

2012届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毕业生包括2010级两年制汉硕士毕业12人;2009级三年制汉硕毕业17人; 2009级两年制汉硕(外派新西兰回国志愿者)毕业5人。共毕业34人,具体就业情况如下表所示:(数据截止至2012年12月30日)

表二:2012届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就业情况统计表

结合两表,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较多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毕业生的就业选择方向集中在四个领域:公务员、事业单位、企业和出国任教。相对于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即对外汉语教师而言,实际就业情况所显示出的就业选择更为丰富多样,打破了与专业相关的单一的职业选择。

(二)我校汉硕毕业生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具有一定认可度

2011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毕业生38人,有6人出国任教。2012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共毕业34人,其中有4人出国任教。从以上总结的数据可以看出,我校培养的汉语推广人才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具备了一定的认可度。

(三)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毕业生选择国内稳定行业者占据大多数

由表中可以看出,事业单位、公务员和企业占据了我院汉硕毕业生职业选择的大半壁江山。2011届汉硕毕业生有20人在这三个领域找到满意工作,2012届则有27人从事此三类工作。其中,比重最大的事业单位主要以国内中小学及高校为主。由此可以看出,国内行业更受毕业生们的欢迎。

(四)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就业率尚有提高空间

根据统计得出的数据,2011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毕业生截至当年年底未就业人数仍有12人,未就业率为31%。而2012届汉硕毕业生仍有3人未实现就业,未就业率为9%。故两届毕业生的就业率仍然具有一定的上升空间。

(五)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历届就业率明显提高

由表一和表二中最终的就业率数据可明显看出,2012届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毕业生的就业率远远高于2011届汉硕毕业生,为91%,比2011届就业率增长了22%。这一巨大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我院汉硕专业的就业指导工作在近两年的探索与发展中,取得了巨大进步。

三、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生就业问题分析

综上所述,南师大国教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生就业情况相对较好,毕业生大部分都找到了满意的工作。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国教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生就业仍然存在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主要有:

(一)就业面有待拓宽

从就业情况得出:选择在国内就业的汉硕毕业生绝大多数选择了公务员及事业单位,青睐企业的人很少。2011届仅有4人进入企业工作,占当年就业率的11%;而2012届有2人进入企业,仅占当年就业率的6%。而随着研究生群体不断扩大,所谓“铁饭碗”的竞争压力也加大,进入“铁饭碗”单位的难度必将越来越大。有必要对毕业生加强引导,同时积极与相关企业单位(如民营培训机构)联系,积极拓展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生的就业渠道。

(二)缺乏职业长远规划

根据数据显示,我院本专业毕业生工作的首选及签约地点绝大部分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或者国外。这一方面反映了现实问题,研究生寒窗苦读十余年,想拥有较好的工作环境和较多的经济利益是可以理解的,但不容忽视的是,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倾斜,西部地区、中部地区、沿海中小城市均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从长远来看,我院毕业研究生在上述地区获得较好发展的潜力是存在的。

(三)我院本专业部分毕业生因择业标准过高延误就业时机

2011与2012届毕业生中,尚有15人未实现就业,究其根本原因之一是理想薪酬过高。研究生是高素质人才,要求较高的工资待遇可以理解,但是部分毕业生要求过高,一旦达不到理想预期水平,便采取等靠拖延原则,耽误了择业就业的最佳时机。

四、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毕业生的就业优势及条件

我院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在课程设置上着眼于实践,融入了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语言测试、教学媒体应用等多门学科。在课堂教学中,突出教学技能的训练,同时提供学生以志愿者身份出国锻炼提升自我的机会。鉴于多方面的培养条件,我院本专业学生在毕业时自身都已具备了一定的用人单位要求的基本能力条件。

(一)语言文字能力

我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注重传统课程,加强学生的中文能力训练,不论是汉语本体知识还是文字写作能力都在课堂上得到了充分锻炼。在外语方面,为了锻炼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我院不仅开设了“英语口语”课程,同时为了增加学生的见识广度和知识储备,还特别增设小语种例如法语、韩语等语言课程。此类课程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我院毕业生在走进社会时具备了一定的语言文字处理能力。

(二)组织管理能力

我院不仅设置有正规的学院学生会和党团组织,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管理,同时也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学生会和各种校园社团,组织国际化的交流活动,给予学生处理社会事务锻炼能力的机会。

(三)教育教学能力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目标主要是针对母语为非汉语的二语学习者进行汉语教学。为此,我院不仅提供本专业学生海外实习的机会,在国内也利用学院优势条件为无法出国实习的学生提供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践机会。针对部分就业意向为国内中小学老师的同学,学院通过与本市优秀中小学的积极联系与争取,建立了多所实践教学基地,锻炼学生的实际教学能力。

(四)自主创新能力

在国家大力提倡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今天,我院也不乏此类优秀的创业者。2011届毕业研究生杨春花便是成功自主创业的典型代表,该生毕业后成立了教育培训公司并任董事长,发展势头良好。这和她研究生在读期间积极参加学院组织的实践和教学实习是分不开的。

五、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就业指导工作的成绩与不足

南师大国教院2011届、2012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毕业生大多数都进入了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等较好的工作单位,部分毕业生还远赴重洋担任汉语教师。两届毕业生良好的就业去向极大地提高了我院的知名度,为我院吸引优质生源铺垫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主要成绩有

1.成功召开“优秀毕业研究生校友职业生涯发展”报告会

国教院每年在新学期伊始都会举办优秀研究生毕业生就业经验交流会,邀请的对象包括公务员、中小学教师、自主创业者、博士等。这些优秀毕业生受邀回到母校与学弟学妹分享自己的经历经验,以切身体会向大家介绍了宝贵的经验,给应届毕业生提供了极其有用的帮助。

2.成功建立首个海外教学实习基地

经过学院的不断努力及友好协商,2009年,新西兰路易・艾黎中文学校成为我院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研究生的首个海外教学实习基地。该基地的成功设立,不仅有助于提高我院国际汉语硕士专业的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也为毕业研究生今后的就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3.成功举行研究生教学实习动员大会

为提高研究生教学实习能力,引导研究生投身教育行业,学院会定期召开一年一度的研究生教学实习动员大会。大会主要动员对象为应届进入实习期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动员大会的召开极大地增强了研究生教学实习的热情,为投身教育行业做好了预先准备。

(二)主要不足有

1.我院汉硕研究生就业心理辅导工作有待加强

学子能否树立正确的就业理念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关系到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兴衰成败。正确的就业理念与社会责任感能够帮助学生找准定位,解决就业问题。而根据目前我院本专业近两年的就业情况来看,部分学生尚未能树立正确的就业理念,间接导致就业情况不理想。

2.我院汉硕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反馈及总结缺乏时效性

在毕业期,学生在各地应聘、实习,在择业就业中的问题困惑由于时间、空间的限制不能及时有效地反馈给学院;同时,毕业生就业后的工作选择情况、社会适应情况、工作满意度等就业指导的后续效应等没有给学院形成及时的反馈。这也造成了本专业就业指导工作无法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六、加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指导措施

(一)应全面加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就业指导咨询与培训

要高度重视本专业研究生的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培训优秀的师资力量。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就业指导活动,以拓宽学生的就业视野,增强其核心竞争力。

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帮助研究生理性认识就业形势和社会需求,积极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择业价值观。

(二)应建立全方位全程就业指导体系

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汉硕专业研究生就业指导应当加强全程性指导。就业指导工作应从学生入学起,在两年学制时间内对学生进行学术、素质、心理相结合的全程就业指导。提供就业信息的同时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程活动,如典型案例分析、专题讨论、模拟市场招聘等。

(三)应建立汉硕专业就业指导反馈信息系统

就业指导工作应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对研究生就业指导效果进行反馈统计。不断提高我院汉硕专业就业指导工作的水平。通过建立就业指导反馈信息系统,及时收集本专业毕业生在就业择业方面的相关情况,从而为下一届汉硕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的改进与开展提供理论指导和依据。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科发展工作任重而道远,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承担了重要的检验学科培养成果的任务。与此同时,对学生而言正确树立择业就业价值观,合理规划职业生涯,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的终生幸福,更关乎到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在今后的汉硕专业就业指导工作中,我院将继续秉承“为学生服务,为社会服务”的工作理念,积极为国家输送优秀的汉语推广人才,同时也力争为每一名学子展开未来的画卷,让他们拥有自己书写精彩人生的宽广舞台!

作者简介:

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篇7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文化教学;内容

随着我国政治地位的提升和经济实力的增强,共同助推了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发展,更激发了教育工作者在汉语国际教育方

面的教学研究热情。文化教学是汉语国际教育的重要教学方法,要想使中华文化顺利地走出国门,传播到世界各地,就要对这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进行深入研究,确定好汉语国际教学的文化教学内

容,克服汉语国际教育目前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从而实现全面、快速的传播中华文化的目的。

一、汉语国际教育的定义

汉语国际教育(Teaching Chinese to Speakers of OtherLanguages)是将对外汉语教学和汉语国际推广组合在一起的新的名称,主要针对的教学对象是非汉语者,将中国的母语对外进行推广,为此汉语国际教育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教学称呼,而是一种中国文化传

播的主要形式。汉语国际教育能够更好地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能够提升中国文化对其他国家的影响力,提高中国政治、经济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对中国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文化内涵

汉语国际教育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种创新性突破,是对中

国母语教学的一种新的语言文化推广方式,所以对于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文化内容也应有新的定位。

文化的内涵包括很多,诸如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等,同时更可以表现为对人们有益处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所以汉语国际教育将中国母语教学重新定位在与语言教学和语言交际密切相关的那部分文化,它主要针对的教学对象不是局限在国外

的留学生,而是将汉语教学的对象扩大了教学范围,针对的对象还有一些从事的工作与汉语有关的社会人士,还要热衷于中国文化的国外人士,都可以接受汉语国际教育的深造,从而更加方便外国人深入了解中国文化,促进有关汉语工作的顺利展开等。

三、现阶段汉语国际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汉语国际教育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种新的创新教学推广方式,在国内外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但是在实际教育中,汉语国际教育教学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如,生源的入学汉语水平参差不齐;专业的汉语国际教育师资不足;生源数量不稳定;教师的教学疑难点的解决通路不畅等方面,对汉语国际教育的顺利推广

带来了诸多的阻碍,这也是汉语国际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值得重点

改善的关键问题。

四、文化教学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应用

加强汉语国际教育的教学水平,不仅仅在于要主动把握生源的汉语水平,加强对现任汉语教师的继续专业培训,提高教师对汉语国际教学的教育素质,加强对汉语国际教育的学习。其实对于汉语国际教育的改革重点在于要适时地调整教育手段和方法,制订

符合学生自身需要的汉语国际教育内容,加强文化教学在汉语国

际教育中的应用,从而提高汉语国际教育的教学水平,重新定位汉语国际教育的文化教学内容。

1.掌握汉语国际教育中的语言文化因素

汉语国际教育的文化教学重点在于对语音、词汇、语法、语用的教育,这是汉语国际教育系统中的语言文化因素。(1)在语音上任何一个汉字都有其声、韵、调系统,不同的升调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思想感情,如“啊”字,在读一声调时所表达的意思是答应,读

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范文

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篇1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教学问题;文化差异【中图分类号】H195一、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教学问题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稳
点击下载文档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5折优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