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分析的科学性原则范文

栏目:文库百科作者:文库宝发布:2024-01-01 15:15:11浏览:613

系统分析的科学性原则

系统分析的科学性原则篇1

关键词:科技进步;新农村建设;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7-0044-03

一、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中国的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业发展迅速、农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农村环境和面貌有所改善、农村劳动力素质提升。但是相对城镇发展来说,农民收入增长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的长效机制还未形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农村居民地区之间收入差距都在拉大,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未能根本改变,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远不如城市,一些地区的农业生产环境和农民生活环境恶化,农村的社会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严重滞后。

正是在这样的经济和社会背景下,党中央和国务院做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决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总体战略部署,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具体体现,是一项宏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适应了中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体现了亿万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强烈愿望,把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科技进步是推动当今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 要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必须依靠和发挥科技的强大支撑作用。因此,评价科技进步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

本文从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思想出发,科学构建统计指标体系,对科技进步促进新农村建设的统计指标体系的框架结构和指标内容认真研究,对于分析新农村建设中科技进步的作用以及指导各地区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科技进步促进新农村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与思路

(一)科技进步促进新农村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1.目的性原则。指标体系要紧紧围绕反映科技进步促进新农村建设这一目标来设计,并由各方面典型指标构成,多方位、多角度地反映各省的新农村建设中科技进步的水平。

2.科学性原则。指标体系结构的拟定、指标的取舍、公式的推导等都要有科学的依据。只有坚持科学性的原则,获取的信息才具有可靠性和客观性,评价的结果才具有可信性。

3.系统性原则。指标体系要包括科技进步与新农村建设的众多方面,使其成为一个系统:(1)相关性:要运用系统论的相关性原理不断分析,组成科技进步的评价指标体系;(2)层次性:指标体系要形成阶层性的功能群,层次之间要相互适应并具有一致性,要具有与其相适应的导向作用,即每项上层指标都要有相应的下层指标与其相适应;(3)整体性:不仅要注意指标体系整体的内在联系,而且要注意整体的功能和目标。

4.可操作性原则。指标的设计要求概念明确、定义清楚,能方便地采集数据与收集情况,要考虑现行科技水平,而且,指标的内容不应太繁太细,过于庞杂和冗长,否则会给评价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5.时效性原则。指标体系不仅要反映一定时期科技进步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情况,而且还要结合当前国家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政策,对新农村建设调整作出可行性的建议。此外,指标体系应随着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不断调整,否则,可能会因不合时宜而导致决策失误或非优。

6.可比性原则。指标体系中同一层次的指标,应该满足可比性的原则,即具有相同的计量范围、计量口径和计量方法,指标取值宜采用相对值,尽可能不采用绝对值。这样使得指标既能反映实际情况,又便于比较优劣。

7.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指标体系的设计应当满足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亦即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还要进行量化处理。只有通过量化,才能较为准确地揭示事物的本来面目。对于缺乏统计数据的定性指标,可采用评分法,利用专家意见近似实现其量化。为客观评价,科技进步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指标一般应以定量指标为主。

(二)科技进步促进新农村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科技进步促进新农村建设的统计指标体系的建立主要在于具体评价指标的选取及指标间结构关系的确定。构建统计指标体系一般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定性方法是以评价的目的和原则前提,考虑评价指标的充分性、可行性、稳定性、必要性等影响因素,由专业技术人员和决策者主观确定指标和指标结构的过程。而定量方法则是通过一系列检验,使统计指标体系更加科学和合理的过程。科技进步促进新农村建设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具体构建过程如下[1]:

1.确定统计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科技进步促进新农村建设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是由不同层次、不同要素的若干子系统构成的。因此可依据其要素构成进行层次分析,确定统计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

2.评价指标的初选。通过收集整理国内外现有的统计资料、统计指标和统计信息,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频度统计法、理论分析法和专家分析法等方法建立科技进步促进新农村建设的统计指标体系。

3.统计指标体系的完善。经过指标的初选我们构建一个科技进步促进新农村建设的统计指标体系,为了判断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因此必须对新建的指标体系进行科学性检验,完善初选指标体系。这通常包括两方面内容:个体检验和整体检验。个体检验是通过对指标体系中的每个指标进行可行性分析和正确性分析来检验指标数值的获取性的难易程度,同时检验指标的计算方法、计算口径等是否正确。整体检验则是对指标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完整性进行检验,即根据科技进步促进新农村建设的作用来分析,保留那些重要指标,同时剔除那些对评价结果贡献低的指标;检验统计指标体系是否全面地反映了评价目的与任务。最后建立具体的综合评价统计指标体系[2]。

三、科技进步促进新农村建设统计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框架

指标体系的构建。本文根据遵循统计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按照复杂系统运行的普遍规律,结合统计数据资料的特征以及循环经济的实际操作原则,从新农村建设的角度全面考虑,按目标的大小将科技进步促进新农村建设的统计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三个层次。指标体系构建如下[3~6]:

四、科技进步促进新农村建设指标体系的特点和功能

根据上文所阐述的基本原则和设计思路,顺利建立能够切实反映科技进步促进新农村建设的统计指标体系,预期具有如下基本特点和功能。

(一)科技进步促进新农村建设的统计指标体系的特点

(1)目的性。任何指标体系的设计都是为某一特定目的服务的。(2)理论性。科技进步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指标体系的设计都是以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增长理论为指导的。在设计统计指标体系时,必须以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理论为指导。好的指标体系离不开科学的、自觉的、明确的理论指导。(3)科学性。指标体系的设计,应该符合客观实际、符合已被实践证明的科学理论。反之都不能算是科学的指标体系。(4)系统性。指标的设计,应该使选用的所有指标形成一个具有层次性和内在联系的指标系统,而不应有任何游离于系统之外的孤立的指标[2]。

(二)科技进步促进新农村建设的统计指标体系的功能

科技进步促进新农村建设的综合评价是以全国新农村建设为研究对象,为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依据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理论,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来评价和监测科技进步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水平和趋势,为指导新农村建设提供决策依据。对科技进步促进新农村建设的综合评价是从理论探讨阶段进入实际操作阶段过渡的前提,通过该统计指标体系应达到以下具体目标:(1)评价,即对科技进步促进新农村建设的作用进行评价。描述和反映一定时期内科技进步对新农村建设发展的影响程度。为各级政府、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公众了解科技进步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提供科学的判断依据。(2)监督,即科技进步对新农村建设促进和影响程度变化趋势。通过新农村建设统计数据,全面反映科技进步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以及不足之处,及时扭转不利的变化趋势,使其回归到良性发展的轨道。

五、小结

文章从科技投入、新农村建设水平等方面对科技进步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的指标体系进行了构建。统计指标体系的设计力求达到系统性与层次性相统一、动态性与稳定性相统一、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统一等,具备统计指标体系设计预期的评价、监督功能,为今后研究奠定一定基础。然而本文中所给出的统计指标体系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新农村建设是近些年才提出的概念,少数个别指标没有纳入到统计核算的范畴,统计数据无法获取,文章依据可操作性的原则,放弃了部分无法获取数据的指标。

参考文献:

[1] 吴方卫,黄健红,张锦华.技术进步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以江苏省南京市为例[J].农村经济,2003,(3):21-23.

[2] 鞠芳.黑龙江省循环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的建立与评价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硕士论文,2008:36.

[3] 吴妙仙,张翼,邱丽飞,葛健芽.科技进步对新农村建设影响的定量评价研究[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22-25.

[4] 龙江舫.农业科技进步评价方法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1999,(6):23-26.

[5] 刘国强,李友华.农业高新技术园区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01,(4):17-19.

系统分析的科学性原则篇2

1.1精细化管理实施原则

数据化原则、操作性原则、程序化原则、标准化原则、系统化原则和信息化原则可保证精细化管理的顺利实施。这些原则简述如下:(1)数据化原则。科学化、数字化、技术化的作用不断被管理学科的进步历程所验证,从泰勒的科学管理实践到新型管理手段的普及应用,使科学化、数字化、技术化管理深入到管理事务的各个层面,使管理事务的管理效率和管理宽度大大提高,为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数据化原则的根本在于依靠数据说话、依靠数据分析、依靠数据要求、依靠数据检验。(2)操作性原则。在精细化管理中,需要制定规则和管理制度,但规则和管理制度的制定仅仅是开始,只有规则和管理制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制定实施细则和实施检查细则,这两个细则必须要细要实,可操作性必须要强。这是精细化管理是否能够有效实施的关键性因素之一。(3)程序化原则。程序化原则就是把管理事务划分为若干个管理子任务,子任务之间是前后接续的,将整个管理流程细分为可执行性强的工作子流程。(4)标准化原则。对管理事务进行规范化和精细化管理,就必须要统一管理对象中各类管理活动的标准,具有统一的标准,才能使操作性更强。(5)信息化原则。科学现代的精细化管理离不开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的支持,基于信息化技术的精细化管理系统应是现代精细化管理的标志。

1.2精细化管理内容

精细化管理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即精细化分析与规划、精细化操作、精细化控制、精细化检查。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精细化分析与规划、精细化操作、精细化控制、精细化检查四部分内容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互为反馈的。(1)精细化分析与规划。精细化分析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前提和基础,通过现代化的理论对管理事务进行必要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将可以对管理事务进行有效的了解和把握。精细化分析完成后,可进入精细化规划阶段,它也是精细化管理的一个重要步骤,它是进行精细化操作、精细化控制和精细化检查的依据。(2)精细化操作。精细化操作是精细化管理中各个行为、各个环节都应遵循的规范和要求。每一个行为和环节的执行者都应遵守这一系列规范和要求。(3)精细化控制。精细化控制要求整个精细化管理过程有明确的计划过程、审核过程、执行过程和回顾过程。对每个过程都要控制合理,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管理漏洞,从而造成管理方面的损失。(4)精细化检查。精细化检查是精细化管理的必要环节,它是对精细化分析与规划、精细化操作、精细化控制等内容的监督与检查,通过检查可发现内容缺陷,完善这些内容。

2医院医疗器械的精细化管理

随着医院事业的不断发展,医疗、科研、教学使用的医疗设备已成为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医疗器械管理对医院各个科室的正常运转非常重要,对医疗器械进行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管理,可以减少丢失和浪费,提高医疗器械的利用率和完好率,直接降低医疗成本,减少医疗事故。依据数据化原则、操作性原则、程序化原则、标准化原则、系统化原则和信息化原则,做好精细化分析与规划、精细化操作、精细化控制、精细化检查,将精细化管理理论应用于医院医疗器械管理中,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完善医院医疗器械管理制度。应认真分析目前医院医疗器械管理制度存在的缺陷,完善医院医疗器械管理制度。这些管理制度包括医疗器械仓库管理制度、医疗器械维护及维修管理制度、医疗器械使用管理制度、医疗器械应急保障制度等。制定一套规范化、制度化的医疗器械管理制度,能够体现医疗器械的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医疗器械的效能,提高器械的使用率、完好率,减少或杜绝人为地损坏,保证医疗器械处于最佳状态。(2)医院医疗器械精细化管理系统设计。该系统可应用Java语言开发,Java语言是一种可以撰写跨平台应用软件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Java语言具有好的通用性、高效性、平台移植性和安全性,已经被广泛应用于PC、数据中心、游戏控制台、科学超级计算机、移动电话和互联网,同时拥有全球最大的开发者专业研究群。该系统应能围绕医院医疗器械的“进、出、用”各个环节进行科学管理。应包括若干子模块,如图2所示。从图2可以看出,系统集医院医疗器械出入库管理、租借管理、维修保养管理、报废管理、统计分析等全流程管理功能于一体,完全可以满足医院医疗器械的精细化管理需要。强大的统计功能,可以提供多种统计分析报表,统计报表不限于月报或年报,可以是任意时间段,为医院医疗器械的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极大的灵活性。

3结论

该文首先从精细化管理实施原则(数据化原则、操作性原则、程序化原则、标准化原则、系统化原则)和精细化管理内容(精细化分析与规划、精细化操作、精细化控制、精细化检查)两个方面对精细化管理理论进行了介绍,并将精细化管理理论应用于医院医疗器械的管理中,完善医院医疗器械管理制度,设计了医院医疗器械精细化管理系统。

系统分析的科学性原则篇3

一、教育性原则教育性原则是指教育科学研究要符合教育的要求。这是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所决定的。实施这一原则要求是:

(一)小学教育科研的目的、内容要符合教育的目的的要求。科研当中不能提出与国家教育要求相矛盾的要求、作业或其它问题。

(二)教育研究的方式方法、实施过程要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也就是说在选择研究方法和程

序时不能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要符合道德要求,要考虑所用的方法对学生的身心是否会产生不良影响。

总之,教育科研要把教育人、培养人、塑造人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坚持把教育性原则贯彻于教育科学研究的全过程。

二、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是指在教育科学研究当中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以客观实际为准绳,根据客观

事实的本来面目加以考察,排除一切主观偏见。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

(一)坚持客观的态度。研究者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和作风。收集资料、分析资料要客观。

(二)一切以客观真实的事实为依据。资料必须真实可靠,严格的查证核实。

(三)全面的收集资料。教育现象和问题具有复杂性,因此,要全面、细致地收集资料,防止以偏盖全。

(四)研究的过程和结论要客观、科学。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和程序去研究客观现实。就是说从课题的选择到材料的分析,从方法手段到研究的组织都必须客观科学,才能取得理想的成果。

同时研究的结论必须经过证实或实践检验,保证其客观性、科学性。

三、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是指用整体的、系统的观点指导科研活动。科学研究必须注重事物之间的联

系,要有整体系统的观点。要考虑教育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分析家庭环境、系统环境的影响。还要重视总体的系统研究,全面地探讨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系统分析的科学性原则篇4

【关键词】输运系统;系统分析

一、运输系统分析的概念与目的

系统分析,是指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对需要改进的现有系统或准备建立的新系统进行定性和定量的理论分析或实验研究,从而完成系统的目的的重申、系统结构的分析、系统性能的估计、系统效益的评价、系统和环境相互影响的分析以及系统发展的预测,为系统综合、系统规划设计、系统协调、系统优化控制和系统管理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通过对系统的分析,认识各种替代方案的目的,比较各种替代方案的费用、效益、功能、可靠性以及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等,得出决策者进行决策所需要的资料和信息,为最优化决策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二、运输系统分析的内容

(1)对现有系统的分析。分析的目的是对现有系统做进一步的认识,使系统尽可能实现最优运转。为了使现有系统更好地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在进行系统分析时既要注意对系统的外部进行分析,又要注意对系统的内部进行分析。对系统外部的分析,主要是根据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研究本系统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当前国家对本系统的政策以及与本系统经营活动关的各方面的现状。对系统的内部分析,主要是计划安排、生产组织、设备利用。原材料供应、劳动力状况、成本核算及财务收支等。(2)对新开发系统的分析。分析的目的是使新开发设计的系统达到最优化。分析的内容可以是新系统的投资方法、工程的规模、厂址(港址)的选择、生产环节的布局、工程系统的设计、工艺方案的确定、设备配置以及生产过程的组织和设计等。

三、系统分析的原则

(1)外部条件与内部条件相结合的原则。系统的生存和发展是以外部环境为条件的,环境的变化对系统有很大的影响,对系统内部进行分析,主要是研究系统的组成要素,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系统的结构、功能等。而对系统外部条件进行分析和研究,在于弄清系统目前和奖励啊所处环境的状况,把握系统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所以在进行系统分析时,必须将系统内外部各种有关因素结合起来综合分析,才能实现系统的最优化。(2)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的原则。进行系统分析的目的,是要最终实现系统的最优化。所谓最优化,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从空间上讲要求整体最优;二是从时间上讲要求全过程最优。(3)局部效益与整体效益相结合的原则。系统是由多个子系统组成的,但是当各个子系统的效益都很好的时候,系统的整体效益并不一定会好。系统工程在争取系统总体最优化时,必须全面考虑整体与局部以及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关系,忽略这一点,就很难得到总体最优的效果。(4)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系统工程所处理的系统各组成之间的关系、系统的整体和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系统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系统的现在和未来之间的关系,一般都是极其复杂的、对这只不过复杂的关系揭示得越清晰、越深刻、越精确,就越能取得最优阶段综合运用效果。

四、运输系统目的重审

(1)系统目的的必要性重审。现有系统是否出现了与客观环境不适应,或是否出现了与国民经济发展不适应的情况;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系统是否过于落后而必须发展新系统;在客观环境中是否出现了功能超过现有系统的竞争系统,如运输系统工艺的改革,新的替代方式出现等;系统的用户是否提出了新的要求。(2)系统目的的可实现性重审。包括:系统目的的科学性,即系统建立要有科学的依据、充分的论证;系统目的的可实现行,即考虑在现有的技术水平、经济力量、资源条件下是否能够实现系统目标。(3)系统的完善性重审是指提出的目的是否充分体现了人们对系统特性要求的多样性和系统本身所具有的多层次性特点。(4)系统有无具体的指标体系重审。在系统工程中,目的要通过一系列的、定量的目标来现实,确定完善科学的和切合实际的指标体系非常重要。

五、运输系统结构的分析

(1)系统组成要素以及系统结构分析。分析运输系统由哪些要素组成,这些要素之间具有什么样的关系,这些关系产生什么样的系统结构等。(2)系统结构的稳定性分析。系统结构的稳定表示系统在其寿命周期内可靠地完成系统应有的功能的能力,系统要发挥其功能,保持好良好的结构和稳定的运行状态,就必须具有抗干扰的功能。(3)系统结构合理性的分析。结构决定功能,合理的结必产生优良的功能,进行运输系统的结构合理性分析,就是想办法创造优良结构的运输系统,防止运输系统优良结构转化为不良接构;改进不良运输系统,使其结构向有利的结构转化。

参 考 文 献

系统分析的科学性原则篇5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 标准体系 内部控制

一、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构建的理论和方法学基础

(一)理论基础

会计信息化是基于一系列对相关规律和相关经验的分析和总结之后的管理实践管理活动提出的,其中我们对相关规律和相关经验的分析和总结即我们所说的理论基础。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构建,需要这样正确扎实的理论基础对相应的标准进行构建和实施。

(二)方法学基础

即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但却又相互独立的三个学科,简称“三论”。它们分别产生于现代科学的生物学、通讯学和计算机学这三个领域。系统论是用宏观的目光揭示事物的一般规律,是对系统概念进行界定;控制论是对系统演变过程的规律进行研究;信息论则是主要研究控制是如何实现的。因此,信息伦和控制论是系统论的研究方法,即信息论和控制论是研究的基础。

二、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概念框架

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概念框架分为四个层次:前导层、规范层、结果层和解析层,并在不同层次的内容之间建立有机联系。

(一)前导层

体系定位和构建目标是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构建的前导性的基础,均受所处的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并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动态调整。

1.体系定位。体系定位是确定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在该国信息化标准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其与该体系内其他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关系。

2.构建目标。构建目标是以充分、合理和科学的对相关规律和相关经验的分析和总结的理论和方法学为基础,对会计信息化过程中出现的重复性事物和概念制定科学的标准体系,该标准体系可以作为今后会计信息化实践的目标和依据;可以为选择最优会计信息化方案提供基础性指导;同时有序的推进了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发展。

(二)规范层

1.基本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

2.构建原则。四项一般原则:目标明确原则、全面成套原则、层次适当原则和划分清楚原则。

五项特殊原则:整体性原则、结构性原则、一致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和分类型原则。

(三)结果层

1.框架结构模型。框架结构模型用于体系的构建、分析和确认。它以标准体系框架结构图和标准明细表的形式,提供给标准体系的构建方,从而使标准体系简化、合理和科学,进而有利于加强对标准化工作的管理。

2.标准体系。标准体系是对会计信息化中重复性概念和事物做统一规定,是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活动的最终结果。

(四)解析层

通过对对象和对象之间关系的解析,有助于会计标准体系构建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完整性。

三、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框架结构模型

(一)XBRL标准(e.g:XBRL、GL标准等)

(二)财会数据接口标准(e,g:会计核算软件数据接口等)

(三)安全控制标准(e.g:会计信息安全标准、会计软件合规性测评标准、会计信息系统质量控制标准)

(四)财会信息资源元数据标准(e.g:会计信息资源元数据标准、财务信息资源元数据标准、税务信息资源元数据标准、审计信息资源元数据标准等)

四、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中各个关系分析

(一)XBRL标准

XBRL(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是基于XML开发的一种网络报告专用语言,是企业编制财务报告、财务报表信息、交换财务报表数据和分析财务报表信息的一种工具。

1.XBRL标准对披露信息的影响。便于会计信息的快速搜索与转换;使会计信息的格式标准化;极大的减少了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信息使用者决策失误的情况发生;有效的解决多头报送的问题。

2.XBRL标准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采用XBRL标准处理数据使其精确性提高,有助于会计监督;进一步加强会计信息的全面性和有用性;有助于对会计信息及时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有助于满足监管部门及内部管理者对会计报告的互动反馈需求。

(二)财会数据接口标准

财会数据接口即用于不同电子计算机软件之间传递数据用的电子计算机数字化电子文件。本标准的意义在于实现信息互通、共享;规范财务软件市场;推动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三)安全控制标准

1.提高从业人员的内在综合素质。即提高从业人员的集会计、计算机数据处理和管理于一身的综合素质,从而减少由于操作失误而造成的不必要的安全风险。

2.建立预防病毒的措施。一方面不要在会计信息化系统上打开来历不明的文件,另一方面需要做到定期对计算机进行杀毒处理。从而减少病毒对会计信息的侵害。

3.建立完善的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内控制度。一方面使监控和操作的职责分离,从而强化了系统内部各职能部门的相互制约之能;另一方面明确数据的操作及管理权限,从而强化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和安全意识。

(四)财会信息资源元数据标准

元数据标准是为了满足将各个不同格式放置于不同信息系统中的数字化电子文档的会计数据和信息集中管理、充分共享而建立的数据中心。

其作用是:便于使用者更快、更精确地检索到他们所需要的数据和信息;有利于财会信息资源的长期保存;有利于通过日常业务信息衍推出分析和决策所需要的信息。

总的来说,会计信息化是传统会计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企业通过对会计信息化的应用,可以在一方面最大限度上提高数据处理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会计核算、会计监督的水平和质量,同时可以减少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从而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其本身的运营效率和竞争力,还可以为企业的规范化、科技化提供扎实的基础和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杨周南.价值链会计管理信息化的变革.会计研究,11:36-40.

[2]韩光强.现行会计准则下XBRL应用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J].财会月刊,2010(6):84-86.

[3]胡仁昱,诸彦淑.2008.财会信息资源元数据标准探讨.上海会计,1:51-54.

[4]赵青华.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的企业内部控制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10):16-17.

[5]刘丽新.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研究[J].经济新视野,2013(16).

系统分析的科学性原则篇6

案例分析方法

在英美法系国家中,判例法是法律的重要渊源,不过制定法也在逐年增多。这一特征决定了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学教学采用的是判例教“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是国家教育部确立的本科教育中的十四门法律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一门抽象性、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其复杂程度远远超过其他部门法,它的复杂性和抽象性体现在:第一,行政法的内容特别广泛,不但包括行政法总论还包括部门行政法,受课时所限,老师只能讲授行政法总论,对于部门行政法就省略不讲。对于总论部分,也只能讲授一些重要部分,结果造成学生们对这门课程形成了一个支离破碎的印象。第二,行政法的法律规范特别多,制定主体多,法律效力不等,学生对法律规范的效力等级和适用范围容易搞混。第三,虽然我们从出生到死亡都要与行政机关 打交道,但行政机关如何运作行政权力,没有行政实务经验的学生很难了解,对行政程序方面的规定更不理解。第四,在学习行政法学之前,学生均学习过民法和刑法,他们认为所学的内容与现实世界基本一致。而我国的行政法学起步晚,大部分行政法的原则和理论从西方引进的,西方国家是一个民主法治比较健全的国家,而我国传统上是一个专制的社会,行政权力很强大,所以对“民告官”的行政诉讼,行政机关不理解不接受,老百姓不敢告也不愿告,从父辈传承了这些观念的学生也会感到所学的内容和现实生活脱节,使学生很难完全理解所学的内容。第五,行政事务日新月异,导致管理行政事务的行政法的内容充满了不确定性,行政执法人员大量行使自由裁量权更加大了这种不确学方式,即老师主要通过对真实判例的解析总结归纳出一些原理、原则和规则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在案例的解析中掌握了法律的运用。随着西方社会进入福利国家时代,行政法伴随着国家行政权力的膨胀日益增多,行政判例也逐渐成为大陆法系国家的重要的行政法律渊源。即使不实行判例法制度的国家也不断地借鉴判例法传统,某些高级法院的典型案例汇编指导着下级法院的审判,因为下级法院担心上级法院撤销自己所作的判决,会在判案时慎重考虑上级法院或高级法院对类似案件的审判思路,所以案例汇编事实上起着判例法的作用。谈案例分析,首先涉及的是研究对象本身,也就是被剖析的案例。现实的案例很多,我们如何选择案例呢?选择案例必须坚持这样的原则:第一,案例必须是真实的,只有真实的案例,才能使我们接近现实。第二,案例必须有代表性,能够充分显示法律的适用过程。第三,案例应该能够培养学生形成观点多元化的能力。这些案例可以从以下来源收集:1、《最高人民法院公报》、《人民法院案例选》、《中国审判案例要览》、《中国案例指导》以及地方法院编辑的案例。2、参加专家论证的案件。当事人为了有效说服法院或者有关机构,请专家“集体会诊”一些“疑难杂症”案件,这类充满了法律上争执的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3、媒体追踪报道的一些案例,这些案例的具体情况会有较为详细的介绍。更好的是,这些案例发生在当前,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4、主动到实践部门收集一些有代表意义的案件,实地考察,与有关人士访谈,这样能够带回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5、参与当地律协组织的案例讨论会,这样可以获得第一手生动活泼的资料。6、整理自己和参与的案件,如果授课老师本人或参与一些行政案件,拿这些案件作为案例给学生讲解,则更有说服力和生动性。

系统传授法与案例分析法的结合是培养理论和实践能力的需要

成文法传统国家的教育偏重于对法律的概念、原理、原则和规则的系统讲解,法学各门学科也均按照从一般到特殊的路径,通过由不同层次和内容的概念、原理、原则和规则来讲授法律知识。判例法传统国家的法学教育则注重法律的运用,通过不同的案例解析为学生归纳出原则和规则来处理不同法律问题,从而使学生在生动的案例分析中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显然,大陆法系国家与普通法系国家在法学教育的授课模式各有其优点也存在不足。前者的教学是在一定的理论框架之下传授法律知识,不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后者的教学从案例出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但由于案例具有分散不系统性,不利于学生全面系统掌握法律知识。为了发挥这两种授课方式的优点,克服它们各自存在的缺点,就必须将这两种授课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的授课过程中,首先应该将这门课程的理论框架和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形成对这门课程的整体印象;其次,在每一个章节里,进行相关概念、原理、原则和规则的辨析,给学生提供分析法律问题的工具;然后再举出相关的案例进行解析,以达到对法律知识的深化理解和正确熟练运用。通过这两种方法的交叉运用,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现实来解决一些法律问题。

改传统教学模式、配合多种新的教学方法

系统分析的科学性原则篇7

论文关键词:德育教育;系统观;整体性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还强调,要切实抓好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的德育教育网络,在社会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育人环境。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研究探讨德育教育新的特点、规律和方法,对于加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仅拟对德育教育的系统方法谈点看法。

一、德育教育的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是系统方法的重要原则。它要求人们在认识和改造系统对象时,把对象作为整体看待,从整体与部分的相互联系中提示系统的特征和运动规律。谈德育教育的整体性原则,旨在对当前存在的单一、分散、封闭的弊端,变单维德育为多维德育,封闭德育为开放德育,他律德育为自律德育,分散德育为整体德育,进而由经验向科学,由静态的固步自封到动态地向全世界学习,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能发挥最大效能的整体德育效应。

首先,分析德育教育系统。德育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实质上是德育教育工作者通过教育手段,使受教育者接受种种教育内容,以转化其思想、规范其行为的过程。因而构成德育教育系统的要素至少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教育主体,主要指党、政、军、工、青、妇等各级政工干部,各类学校的教育、干部、宣传、思想战线的教育工作者等;二是教育客体,即更为广泛的教育对象,一切公民、一切集体和个人(包括教育者自身)都应接受党的思想教育;三是教育内容,主要有理论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伦理道德教育、法制纪律、时事政治教育等等;四是教育手段,包括开展德育教育的各种渠道、途径、方式、方法以及必须的物质条件。只要使德育教育系统的各个要素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就会显示出整体性的优势。恩格斯在阐述这个原理时说:“许多人协作,许多力量溶合为一个总的力量,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造成新的力量,这种力量和它的一个个力量的总和有本质的差别。在实施教育过程中,就是要把各方面力量组织部署好,形成相互联结、相互作用、思想统一、步调一致的整体,从而发挥德育教育的整体性。

其次,分析德育思想系统。思想系统是指教育对象的各种思想意识观念,它是德育教育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思想系统的要素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世界观方面、思想认识方面、思想方法方面。一个完整的世界观体系应包括自然观、历史观和人生观;思想认识,包括对各个具体领域的认识,如对政治、经济、伦理、道德、民主、法制以及对科学、宗教的认识等;思想方法,是指认识问题、研究问题的具体方法。思想系统内部的各要素关联性很强,世界观对具体的思想认识和思想方法起指导和制约的作用,思想认识和思想方法影响并体现世界观。各种思想认识融会贯通,各种思想方法同时并用,才能体现思想系统的整体性。

德育教育系统和德育思想系统是多种要素的集合体,各要素关联十分密切,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从而使众多的要素集合为具有高度整体性的统一体。同时也说明对这两大系统的分析研究必须贯彻系统分析的整体原则,多角度地进行综合的、系统的、辩证的考察分析,以获得对其全面的深刻的科学认识,为找出合乎德育教育目的和要求的最佳科学方案奠定基础。

二、德育教育的层次性原则层次性原则

是系统方法的重要原则,它要求人们在认识和改造系统对象时,要遵循其层次特征,注意整体与层次以及层次与层次之间的关系。德育教育的层次性原则,要求我们在进行德育教育时,一定要注意教育对象思想构成要素的层次性和接受教育的差异性,因人施教提高教育效果。教育对象思想结构上的层次性是客观存在的,主要表现为两方面:

一是教育对象群体思想结构的层次性。由于人们的年龄、性别不同,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生活经历不同,所受的社会影响和教育不同,都可能导致构成人们的思想要素的差异性。若把教育对象作为一个群体来考察,不难发现这一群体思想结构有明显的层次性。如年轻人的恋爱观问题比成年人突出,宗教信徒的宗教思想比一般人突出,有的人有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有的人在这“三德”方面却严重欠缺。我们在评价人们的思想品德时,常说“高尚、一般、低下、恶劣”,就是对人们思想品德结构层次性的具体描述。

二是教育对象个体思想结构的层次性。人们的头脑是一个复杂的多种矛盾的统一体,各种矛盾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和转化,促使人们的思想结构不断地变化。无论是什么人,先进的中间的或落后的,他们的头脑中往往同时存在首是与非、真与假、善于恶、美与丑等多种矛盾。就人们的思想状况而言,各种思想观念也有不一致的情况,如有人在自然观上是唯物的,在历史观上却可能是唯心的,在分析此一问题是辩证的,在分析彼一问题却可能是形而上学的,正是思想上的这些矛盾、互相依存、互相转化、共处一个统一体中,从而形成了人们个体思想结构的层次性。

可见,教育对象思想结构的层次性是客观存在的,这是客观世界的复杂性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德育教育必须坚持层次性原则。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把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要求共产党员、国家干部必须模范地、忠实地实践党的这一宗旨,同时对全体社会成员提倡到互相帮助、互相服务,要求作为道德原则共同遵守。从今年六月在高校开始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就是教育全体党员在各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履行党员义务,实践党的宗旨。教育广大教师要加强师德建设,其他管理干部、后勤职工要搞好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这就把先进性的要求与广泛性的要求很好地结合起来,鼓励先进、照顾多数、督促后进,逐步形成一个文明、健康、高尚的社会道德风尚。

三、德育教育的最优化原则最优化原则

要求人们在动态中协调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使部分的功能服从总体的最优目的,从而达到总体最优。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强调:“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这就更进一步要求德育工作者要坚持德育教育的最优化原则,在确定德育教育的整体目标后,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考察组成德育教育系统若干“子系统”的功能作用,通过有效地调整各子系统的功能目标,从而达到思想教育系统最优化的目的。

德育教育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它由各具特色的若干子系统构成,如党、政、工、青、妇等系统,这些子系统不仅纵向贯通,有各自的若干子系统,而且横向还有密切联系,从而构成了一个多维网络化的大系统。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各子系统都要发挥不同的作用。同志说过:“思想政治工作,各个部门都要负责任,共产党应该管,青年团应该管,政府主管部门应该管,学校的校长教师更应该管”。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也强调:“要根据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科学地规划各教育阶段的具体内容、实施途径和方法,加强整体衔接,防止简单重复和脱节”。这两段话,都强调要发挥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手段等各方面的功能和作用,为实现思想教育的总体优化而努力。实现思想教育的最优化,党的系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否充分发挥党的系统的功能作用,是能否实现思想教育最优化的关键。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并强调,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建设物质文明关键在党、建设精神文明关键也在党”,“机关、企事业单位、农村、学校、街道的党组织要切实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把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落实到基层”。“要增强思想政治参考文献:

工作的实效”实践证明,什么时候党对思想教育工作失误,社会道德风尚就滑坡;什么时候党重视和加强对思想教育工作的领导,思想教育就成绩突出、效果显著,就能有力地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进步。

实现德育教育的最优化,还必须用科学的德育教育理论指导德育教育的实践。要积极吸收和利用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许多新兴的边缘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与方法,实现教育内容的综合化、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和多样化,实现教育方法的科学化。增强德育教育系统与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事业大环境的适应性,使德育教育服从并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总之,系统方法是现代各门科学广泛采用的一种崭新的科学研究方法,兼备多种功能。在德育教育中运用系统方法,除了应当遵循整体性、层次性、最优化原则外,还应注意与系统论其它的原理、方法和原则相结合,才能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使德育教育工作卓有成效,为两个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

参考文献:

[1]党的十六大报告,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2002.1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1975.166.

[3][6]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2004.9[4]著作选读(乙种本),210.

[5]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太原13报,1994.7.9.

系统分析的科学性原则篇8

1.1EBM的定义

在以往的医疗实践中,往往将动物实验的结果直接应用到人体或以单纯的病理生理或药理学的推理来诊断、治疗疾病,而不是以人体试验和临床实践为根据。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3]。EBM提出“在对患者的医疗保健措施做决策时,要谨慎、明确、明智地应用当前最佳的证据”[4]。EBM的实践是将个人的经验与系统研究的最佳外部证据融为一体,这便是EBM的定义。众所周知,传统思维方式首先是从分析入手的,研究一个对象先要把对象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弄清它在纯粹状态下的属性和因果联系,然后把它们综合起来,复制出对象的整体特征,这种思维方式可以概括为分析—综合的方法,贝塔朗菲把它称为“古典的分析程序”[5],他认为这种思维方式的真理性程度取于两个条件:“一是诸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不存在的。二是各部门行为的关系是浅性的”[6]。

通俗地说就是他需要一个前提,即整体等于部分的总合,只有在这种条件下,才能通过对个体的分析—综合,得出整体功能的结论。但是,科学的发展越来越证明,世界上普遍存在的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这种由各部门相互作用所构成的整体功能并不等于各部分的总合,因此,以往把部分从整体上分割出来,分别加以考察,而后再加以综合就很难再现整体的特征、功能和规律。贝塔朗菲认为这个方法比传统思维程序更具普遍性,他说:“系统论的方法必须提出比古典科学的分析—综合方法更具有普遍性的方法。”系统论的整体性原则[7],是对传统思维方法的一场变革和扬弃。它使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更加深刻,更加具有普遍性。根据病史、主诉、体征(视作为疾病的人证),临床医师按照自己经验的推断,便得出诊断这称之为“传统医学”,这种诊断具有很大的不确切性和因医师而异的明显差异。随着实验学科的发展,有关形态、功能、物质分析的检查(视作为疾病的物证)为临床诊断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科学信息,总称为“实验诊断学”,这两部分信息是医师从患者身上获得的“内部证据”,但由于疾病谱的改变和现代疾病的复杂性,单依靠“内部证据”来诊治疾病,仍带有主观和经验的偏差,必须吸收最新国际有关研究成果———最佳“外部证据”(视作为疾病的旁证)。

根据最佳内部和外部证据将传统医学推理性诊断的不确切性缩小,作出鉴别诊断及各项医疗决策,即为EBM方法。应用EBM方法建立最适当、最经济的诊断途径和治疗规则,即形成相应的导则(guideline)。系统论的最优性原则就是从多种可能性中选择系统的最佳形式,使系统处于最优的状态,达到最优的效果[8]。这既是系统论的基本原则之一,又是人们研究、应用系统论方法的根本目的。最优化原则是同整体性原则所揭示的“整体大于部分总合”的命题相联系的[9]。“整体大于部分总合”是沿用亚里士多德的命题,在系统论中这一命题更准确的应当是“整体不等于部分的总合”。既除了“大于”还可能“小于”。当系统处于无序状态、结构不合理时,整体功能就会小于部分的总合,日常讲“三个和尚没水吃”即含有这个意思。正是由于整体功能和部分总合之间的差距有一个从“小于”到“大于”的幅度,就使人们有必要和有可能选择和促使系统的最优化。要使系统的整体大于(实质就是“优于”)部分的总合,取决于系统内部的有序程度,有序程度越强,结构越合理,就会得到最佳的系统效果,得到更多的整体附加量。这一原则在EBM的最佳外部证据中体现的尤为突出。

1.2最佳外部证据

1.2.1RCT通常的医学临床研究往往是分散、个别的观察性研究或临床经验总结,在研究对象、试验方法、效果评判上都没有统一标准,造成对同一疾病、同一问题的研究结果差异很大,一般的综述即将各自的结论罗列一下,无法得出具有指导意义的结论,造成一些有充分证据的诊断或治疗方法,长期未被采用,而一些根本无效,甚至有害的治疗方法却长期得以应用,一些所谓的“经验”,未必都经得起实践的检验。自从美国医学研究会提出了RCT方法后,以随机的方式设立试验组和对照组,以统一的方法进行试验,用统一的标准判别结果,同时又必须是多个单位同时进行,这种大样本、多中心的RCT研究结果,纠正了以往不少错误的观点和诊疗方法,推荐了不少科学的、可重复的实验结果,RCT的出现是临床医学研究的新纪元,也是EBM证据的主要来源。

1.2.2Meta分析是一种多中心研究的统计理论。将相关的文献进行鉴定———按严格的选择标准、统一的科学方法进行评定,提取供分析的资料,然后进行统计学分析,通过综合多个研究结果,提出一个量化的平均效果,从而来回答研究的命题。以增加样本量来提高结论的可靠性和一致性。其效果一般用危险度(riskratio,RR)、比值比(oddsratio,OR)、率差(ratiodifference,RD)来表示。有新材料增加时,再进行累积Meta分析(cumulativemetaanalysis)。

1.2.3系统综述(systematicreview)[10]是美国学者ArchieCochrane在1979年首先提出的。是针对某一具体的临床问题全面收集全世界已发表或未发表的临床研究论文,用统一科学评价标准,筛选质量好的文章,用统计方法进行综合,得到定量的结果,并加以说明,得出可靠的结论。同时不断更新(每2~3年1次)。是医疗卫生领域最高水平的证据。

1.2.4Cochrane协作网(collaboration)[11]同样是ArchieCochrane提出了总结和不断更新各领域的RCT结果,进行系统综述,及时为临床实践提供可靠的依据。各国临床医学专家联合起来,于1992年在美国成立了Cochrane中心,1993年成立了世界Cochrane中心协作网。旨在通过制作、保存并传播医疗卫生领域干预效果的系统综述,帮助人们进行科学决策,是医疗卫生干预效果可靠证据的最佳来源。目前已选出30万篇RCT论文,产生1000篇系统综述。

2实验室检查在EBM中的作用

动态相关性原则和模型化原则[12]就是指运用系统方法时,由于系统比较大或比较复杂,难于直接进行分析和考察,因而一般都要设计出模型来代替真实系统,通过对系统模型的研究来把握真实系统的本质和规律,模型化原则的重要方法论意义就在于,它使系统方法能进行定量分析,能用数学的方法对系统进行精确的计算。检验医学是一个以数据为基础的临床诊断,而数据作为系统中最活跃的一个因素时时刻刻都处在动态之中,因此系统论中的动态相关性原则在检验医学这个开放的系统中尤为重要,并且要借助模型化原则来发挥作用。EBM就其内容分为循证临床医学(evidencebasedclinicalmedicine,EBCM)和循证检验医学(evidencebasedlaboratorymedicine,EBLM)2大部分[13]。广义地讲EBLM又包括影像学、功能测定和物质分析3大专业。实验检查是为EBM提供实证的重要手段,是疾病诊断随访不可缺少的科学证据的来源,随着实验诊断技术的发展,项目越来越多,测定结果越来越正确、可靠,临床对实验检查的依赖越来越大,现代医学离开实验检查不是无法诊断,更确切地讲是不可下诊断,因为没有举证。也正因为实验检查提供了大量宏观和微观的客观图像和数据,使临床诊断和医学科研水平得以大幅度提高,实验诊断的发展直接促进了治疗方案的改进和疗效的提高。例如: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指数(FPSA%)对前列腺癌与良性肥大的鉴别,NMP22对膀胱癌的诊断,Mb、CK2MBmass、肌钙蛋白(Tn)对心肌损伤的诊断,B型钠尿肽(BNP)对心功能衰竭的诊断,尿微量白蛋白对糖尿病血管病变的早期发现,内窥镜从诊断检查发展到手术治疗等都是非常典型的例证。反之,EBM在确认实验检查的重要地位的同时,也对实验医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

3EBM对实验室检查的新要求

实验室检查,在研究和建立新方法时(创造知识),EBM要求:作为临床证据的提供者必须学会科研方法学原则,规范科研行为,确保提供证据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在临床应用时(使用知识),EBM要求:作为临床证据的使用者,应该学会评价证据的质量和使用的合理性。EBM在诊断试验的实施中,包括为肯定或排除某一诊断提出问题文献检索评价试验的科学性试验的临床实用及评定。

3.1方法研究与评价一项独立研究建立的新方法或引进一个新项目对其进行评价,都必须按规范进行,如下6项指标的考核:灵敏度、特异性、正确性(回收试验和稀释试验)、精密度、稳定性和实用性,缺一不可,每项评价指标都有严格的做法和统计处理方法[14]。这里无法一一介绍,但从EBM的角度有如下一些新的要求:

3.1.1功能灵敏度以往所提的灵敏度定义为“与零标准产生具有统计差异的最小可测值”,即将零标准管做10~20管,求出x±s,上行曲线x+2s,下行曲线(竞争法)x-2s,所对应的剂量,即为灵敏度。而实际上这是理想状态,在具体临床操作中是达不到的,因为标准品是用缓冲液(可含少量蛋白)配制的,而实际标本是血清或血浆,基质完全不同。现在提出了新的概念———“功能灵敏度”,即用实际血标本放在常规状态下,至少2批试剂,连续做20批,进行计算,变异系数(CV)放宽到20%,这是真正做得到的灵敏度。

3.1.2精密度统计方法精密度反映了一个测定方法的重复性,事实上在一条标准曲线的范围内,不同区段的重复性是不同的,两端的低值与高值区重复性较差,而中间段重复性较好,所以在做精密度验证时,不应用一个点,而应取高、中、低3个不同浓度的点分别进行计算。计算时以往常用1次多复管作批内,而1管多批次测定作批间。事实上,每批操作的批内不一样,同样每管多批测定批间也不一样,测定中批间的误差实际上包含着批内的误差。Rodband介绍了方差分析法,1份标本1批中做多管(至少3管),连续做几批(至少3批),得到一矩阵式数据,分别计算总的批内和批间变异。总批内的计算不是1批,而是多批的方差均数,而总批间是减去了批内变异的真正批间。这种计算更客观、更真实,而且不会出现批内变异>批间变异的错误结论。Ekins和Jeffcoate提出了精密度图像(pricisiondoseprofile,PDP)来直观显示一条标准曲线范围内各点的精密度,即以测定剂量为横坐标,各点的CV值为纵坐标作图,得到一个马鞍型的曲线,二头高、中间低,按项目需要取CV值为5%、10%或20%作一横线,相对应的即为可测范围。

3.1.3实用性即方法建立后的初步临床应用结果:①方法的适用性:方法除操作简便、稳定之外,该方法的可测范围应符合临床的实际需要,不能一味追求灵敏,把可测范围定得很低,每份标本都要稀释,或可测范围定得很高,临床需要的判断值无法测定,样本都需浓缩,这实际上引入了新的误差,正确的是遵循双值原则,将正常与异常的判别下限和阴性与阳性的判别上限定在CV值<该项目的允许范围内;②临床诊断的判别阈值:实验室检查的目的是帮助临床肯定或排除某一特定的疾病,以往常常测定一批正常人将>x+s或x+2s作为判别阈,超过者即为异常,这种“单值法”忽视了事物必然的过渡,渐变状态,即“灰色区”的存在;不少项目必须用“双值法”原则,如甲状腺激素的测定包括甲减正常甲亢、甲胎蛋白测定包括正常肝病肝癌,实际分成3段,有上、下2个判断阈值,这个判断阈不是用以往定正常值的方法(x±s或数列分析)来确定,而必须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来计算,取灵敏度(疾病的真阳性率)和特异性(非疾病的真阴性率)之和最高时的测定值,即ROC曲线下面积最大时的测定值定为判断阈;这样的结果才真正具备临床的实用性(诊断指标);当ROC曲线求得的阈值落在方法学计算的可测范围内,则为可行;如落在可测范围之外,即测定时精度不够,则必须改进检测方法。

3.2临床应用与评价一种方法做得稳定、正确以后,能否在临床上适用还得经过实践的考验。即此项技术应用后能否优于以往的检查,提高诊断效率,选择更恰当的治疗方案,改善患者最后的健康结局。通过一定时间,多中心的应用,用RCT方法评价提供该试验能否被接受的证据,来替代和补充以前的常规做法。除了技术评价外,最后还得通过经济学评估即“成本—效果分析”(costeffectiveness),即检查所花的经费与对疾病诊治带来的优化效果是否相应,与患者和国家的承受程度是否相符合[15]。当其所增加的花费对患者带来的改善是关键的、明显的,而费用又是能承受的,这种检查才可被接受。实际上每一项检查对临床提供的信息价值是不同的,为此又建议将证据按其提供信息的力度分为Ⅰ、Ⅱa、Ⅱb、Ⅲ等不同级别(其中Ⅰ级最有效)供临床选用。对于同一临床表现的病症,不同的医院不同的医师会选用不同的检查项目,采用不同的诊断步骤,其中会有许多因选用不合理、应用不当、结果解释不妥等造成的浪费,甚至带来患者健康的损害。

为此美国国家临床生化研究院(NACC)于1998年成立了专门委员会,研究制定临床实验室检查指南,我国检验医学会近年来也成立了相应专家委员会,与有关临床专家一起,研究起草有关疾病的检查指南,这些指南的出现,将对合理使用诊断试验,规范诊断程序,减少医疗资源浪费,提高诊断效率发挥重要的作用。这便是EBM要求的“最适当、最经济的诊断途径”。EBM要求提供科学的证据、合理使用这些证据,第3个要求是“不断寻求和更新知识和技能,以及使用现代最新的证据为患者健康服务”。这就提出一个实验工作者必须终身学习的问题。我们不仅要学习检测技术(医学检验),我们的学科已更名为“检验医学”,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他赋予我们第2个重要的任务———正确使用和了解检测项目的临床意义,合理解释检测报告,把我们的工作与临床更好地结合起来,协助临床正确选择检测项目,做到合适而经济,结合临床病例,科学、合理地分析结果,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促进诊断效率的提高,也促进我们自身的发展。

系统分析的科学性原则范文

系统分析的科学性原则篇1关键词:科技进步;新农村建设;指标体系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7-0044-03
点击下载文档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5折优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