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动能源转型范文

栏目:文库百科作者:文库宝发布:2024-01-01 15:15:12浏览:978

如何推动能源转型

如何推动能源转型篇1

1中国农业低碳化转型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1如何提高低碳农业的经济效益?

低碳农业是典型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发展低碳农业就是要统筹农业的经济功能、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Ol。虽然节约能源资源、应对气候交化是每个公民的社会责任,但在法律制度、市场机制、政府政策还没有把这种社会责任转化为经济利益之前,农民的本性还是“经济人”,特别是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农民首先考虑的是生存,而不是社会责任、生态发展。“经济”性是低碳农业的生命力所在,对缺乏经济可行性的发展模式农民必然缺乏积极性,即使在政府大力扶持下这些项目实施了,但如果没有长久的经济效益作保证,这些项目也难以持久。目前我国低碳农业的标准还未制定,但是从功能卜来看,目前在实践中推行的循环农业、绿色生态农业、节水农业等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农业低碳化转型的努力,可以说是我国低碳农业的雏形。因此,从这些模式推行的艰难就可以预测农业低碳化转型可能面临的困难,这些模式至今难以大面积推广的原冈主要是因为不“经济”:循环经济的推广过于注意循环,忽视“经济”性;我国推行的十大生态农业模式在技术上虽较成熟,但是生态农业规模化生产的要求与我国农业的小规模生产、分散经营相冲突,生态农业推广的基础条件难于得到满足,生态农业发展也难于取得规模效益;我国市场机制还不完善,水、能源、化肥等农业资源脱离市场实际价值造成资源滥用,目前的市场机制也不能把这些模式产生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切实转化为农民的经济效益,如由于我困绿色食品市场体系尚不规范,某些绿色食品被假冒伪劣食品打败,即劣币驱逐良币;还有的模式虽然项目落地时是‘‘经济”的,但是随着外部条件发乍改变,以前‘经济”的模式很可能不再“经济”,例如,在豫北的清丰县,政府鼓励种植速生林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并大力扶持利用林地空间进行林菌、林菜、林药问作,林下养殖等复合种养,实行以短养长,在政府扶持下这种模式曾经得剑较快推广,然而,受经济危机的影响木材价格大幅度下跌,导致在农民眼里种植速生林已不再“经济”,因而出现大量毁林滥伐现象,也凸显生态农业发展的脆弱。

要使农业的低碳化转型从理想成为现实,必须进行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在设计的制度框架下使低碳农业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1.2如何消除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利影响?

在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重大贡献的同时,现在的农业生产也产生很多弊端:不仅消耗大最的化石能源,还加剧能源危机,加剧水土大气污染,破坏生物多样性,影响气候变化,危害人类健康。因此,人们常常把现代农业称为石油农业、机械农业、高碳农业。推动农业的低碳化转型,应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既要利用和发挥现代农业的积极成分,又要继承发扬传统农耕生产方式和技术的优势,不断探索、推行新的能够适应我国国情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和技术体系。另外,推动农业低碳化转型不仅要解决技术问题、经济问题,还要考虑农民需求层次升级对农业生产方式的影响问题。譬如,如果拟推广的低碳农业模式会改变农民业已习惯的高石化能源投入、低人工投入生产方式,有可能因为不能满足农民对安全、便利、舒适、健康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的需求而遭到农民反对。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仍然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转变之中,农业发展具有化学化、机械化、水利化、设施化、规模化、集约化和牛物化等特点。在诸多变化中,化学化和机械化转变倾向最为明显,例如,我国农民已习惯了使用以石油和电能为主要动力的各种机械而不是依赖过去的人力和畜力,习惯了使用大量的化肥和农药而不是以往费时费力的农家肥、人工除草。

1.3如何消化产业转型的初始成本?

高碳农业的低碳化转型足对旧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否定,期问必然伴随技术的变迁、设施设备的更新改造、劳动力素质提升、低碳文化创新、组织方式和管理模式转型,从而将产生较高的转型成本,某些模式如有机农业的转型周期长,见效慢,还带有较高的不确定性风险。虽然政府会因为低碳农业的正外部性承担一部分转犁成本,但作为农业低碳化转犁发展的主体,农民仍将额外承担大部分的初始转型成本和风险。原则上,低碳农业带来的高效益可以逐渐弥补部分或全部成本,但对农民来说,这些更多属于长远的利益,预先支付的转型成本过大有可能阻碍农业转型,如喷灌、滴灌足高效节水农业技术,但设施造价高这一门槛阻碍了该技术的大面积推广。低碳农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当前转犁成本与长远利益的分离问题。

1。4如何培育发展与低碳农业相适应的高端生产要素?

与现有农业发展模式相比,低碳农业要求的生产要素相对高端,如先进适用的低碳技术、高层次的技术研发推广人才、与规模化相适应的管理人才、高素质的农民等。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投入明显不足,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不健全,科技人才断层、知识老化问题严重,科研成果的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不适应,与低碳农业发展的许多相关问题目前还缺乏科学合理的解决办法,一些科研成果缺乏产业化支撑。例如,我国节水农业技术的总体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比较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和产品很少,节水灌溉设备产业化程度低,缺乏适宜于不同区域水土条件的节水农业技术集成体系和应用模式。

低碳农业需要规模化经营、公司化运作、合作化发展等,因而要求一批有带头能力的经营能人、管理高手,以及大批懂技术、会经营的生产者,而我国从事农业生产与经营的多数是年纪大、文化低的中老年人和妇女,这些劳动者不易接受新技术和新的生产模式,必将制约低碳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

2中国农业低碳化转型的推进路径

2.1加强法律保障

以国家规范形式保障低碳农业健康发展是国际通彳『的规则,我国的法律设计必须跟上低碳农业发展的要求。目前,我国与低碳农业有关的法律并不完善,例如还没有为低碳农业专门立法;低碳农业发展理念还没有融入《农业法》、《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循环经济促进法》、《水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相关法律不够详细,缺乏操作性,导致执法效果不佳等。

完善法律体系,尽快把低碳农业发展纳入国家正式制度,一是要制订专门法律来规范低碳农业发展;二是要修订现有相关法律,注入低碳农业理念的新内容,加强法律的可操作性口】。各地也要根据地方实际,制订相应的法规条例以促进本地区低碳农业发展。

2.2加大政策扶持

归根到底,气候是一种困际公共品,低碳农业的正外部性也需要发挥政策的扶持作用。构建农业产业政策、财税政策、金融政策、人才政策等综合政策体系,旨在提升农民、企业等低碳农业主体转型的积极性,引导资源、要素流入低碳农业。适应低碳农业发展要求,农业科学技术政策重点应放在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项目上,推动低碳农业技术的研发、引进、应用、推广。适应低碳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需要,农业组织政策要鼓励、引导农民开展多种形式、多种内容的合作,支持涉农企业展开产业链整合,延伸产业链条。利用财税政策促使农qk低碳化转型,一方面是通过设屯低碳技术研发推广的专项资金、税收减免、贷款贴息、低碳产品政府采购等鼓励低磷农业发展,另一方面是通过能源税、碳税、资源税、排污收费等限制高碳农业发展。农业低碳化转型往往需要先期投入转型资金,有些模式如生态农业虽然先期转型成本不高,但是往往在项目实施几年后才能实现赢利,在这种情况下,也需要足够的资金支持。除了政府财政资金支持以外,还应通过金融政策创新引导社会资金流向低碳技术开发、购买低碳农业设备等。低碳农业发展不仅需要培育、引进高层次科技人员,壮大科技推广队伍,还要大力开展农业实用低碳技术培训,把农民培育成为有文化、懂技术、能经营、会管理的低碳农业生产者、经营者。

2.3强化市场推动

单纯运用行政方式强制推动节能减排的成本较高,引导资源要素向低碳农业方向配置还必须完善市场机制,只有完善的市场机制才能真正把资源环境的约束和压力转变为农民实施农业低碳化转型的自发动力。政府要加快构建清洁能源市场、能源效率市场、碳交易市场等,完善资源环境价格体系,探索利用碳交易机制、碳金融机制、低碳农产品市场机制进行生态补偿的有效途径,晟终使低碳农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利町图。

2.4加强技术支撑

技术是农业低碳化转型的内生动力。农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问题是由多种原因引致的,低碳农qk技术开发与创新必须具有‘系统”视野,高度重视各种技术创新与集成。由于低碳农业涵盖了产业链各个环节,低碳农业技术体系也应该涵盖整个产业链,如低碳原料与设备、低碳种养业、低碳加工业、农产品低碳物流、农业废弃物低碳处理等综合配套技术。从农业与温室气体的排放关系来看,农业低碳化转型的技术路径从理论上讲既包括节碳技术,也包括生物同碳技术。目前农业领域的节碳技术有节能技术、立体种养的节地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精准施肥技术、生物农药及综合防治技术、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农业机械节能减排技术、农用废水净化技术、可降解地膜技术等。目前生物固碳技术开发与应用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耕地免耕、培育“固碳型”作物品种等技术,增加耕地阎碳能力;二是通过提升生态系统管理技术,保护林地、草地、湿地等碳库资源,保持生态系统的长期闶碳能力【3】。另外,我国发展高碳农业还有来自人121方面的压力,低碳农业技术研发推广不能以降低农业产量为代价实现低碳目的;从满足农业劳动者工作、生活需求层次上升角度出发,发展低碳农业不能让人类回到农耕文明时代,我国还要开发推广节约人力、改善劳动者工作条件的技术及设备。从低碳技术来源看,除了加强自主创新之外,我围还要加强与发达国家和地区之间低碳技术交流与合作,积极借鉴国外低碳农业发展先进技术和模式。

2.5培育低碳文化氛围

低碳农业是一种新兴的农业生产方式和技术体系,低碳农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制度、技术、政策、市场层面的支撑,还需要通过转变人们的思想文化观念来推动。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各种方式官传普及低碳理论知识,培育低碳生产和消费理念,营造低碳文化氛围,引起全社会对这一问题的关注、支持和监督,使全社会人人做到自觉履行低碳社会责任,是实现低碳农业快速发展的根本出路。

如何推动能源转型篇2

关键词:国内;产业转移;产业承接;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F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10-0121-04

本文对国内区域产业转移的动因、模式、效应以及思路与对策等方面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以期为后续深入研究我国区域产业转移问题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一、国内区域产业转移的动因分析

对于国内区域产业转移的动因,学术界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区域间要素禀赋和产业结构的差异性或相似性是引致区域产业转移的根本原因。戴宏伟(2008)认为,导致生产要素跨地区流动以及区域间实现经济合作的原因是不同地区生产要素禀赋和产业结构存在很大差异,这种差异直接推动了不同产业在区域间的转移。赵峰、姜德波(2011)指出,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发生转移的主要诱因是要素禀赋和产业结构的相似性、产业集聚效应以及国家的产业政策。卢根鑫(1997)认为,不同区域重合产业的价值构成相异而其产品技术构成相似是促使其产业发生转移的动因;就重合产业而言,发达地区该产业的产品生产绝对成本大于欠发达地区,导致产业从高成本发达地区向低成本欠发达地区转移。彭连清等(2007)指出,生产成本、运输成本、完备的基础设施和制度成本等方面显现出来的差异性是区域产业转移的重要动因。

另一种观点认为,产业转移是转移区产业分工及产品内分工的推力与承接地市场化推进的拉力综合作用的结果。陈建军(2002)指出,市场扩张、产业结构调整、追求经济资源的边际效益最大化以及企业自身成长的需要是区域产业转移的根本动因。余慧倩(2007)认为,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是推动产业由高势能地区向低势能地区转移的最直接动因。穆建新(2009)认为,宏观经济环境、经济发展所积累的矛盾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目标与升级规律是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主要动因。易鸣、张伟(2009)认为,发达地区产业竞争优势丧失所形成的结构性调整压力与欠发达地区为吸引投资所形成的拉力是发达地区衰退性产业发生转移的主要动因。刘友金、胡黎明(2011)认为,区域产业转移是以产品价值链为纽带,产品内分工是新一轮产业转移的主要动因。

二、国内区域产业转移的模式解析

对于发达地区如何通过产业转移,将已不能适应本地区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落后”产业转移出去?欠发达地区又是如何承接发达地区的“先进”产业以促进本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国内学者提出多种区域产业转移模式。如,马海霞(2001)认为,产业转移可分为区域传递的梯度推进模式与中心辐射模式,前者强调传递的梯度指向,后者则强调传递的空间邻近性,两种模式相结合是我国区域传递空间模式的选择方向。赵张耀、汪斌(2005)提出了国际网络型产业转移模式,并将其细分为垂直顺梯度模式、垂直逆梯度模式以及水平工序型模式。对区域产业转移模式的具体形式而言,马子红、胡洪斌(2009)提出如政策导向、市场开发、规模经济、成本导向、多元化经营、参与竞争等多种类型。张少军、刘志彪(2009)指出,当今产业转移最主要形式应当是全球价值链模式,结合全球价值链模式发展国内价值链,是实现产业升级和缩小地区差距的新途径。

目前,国内学者已对具体区域的产业转移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黄钟仪、吴良亚(2009)指出,重庆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模式主要有直接投资、企业一体化、产业集群与转移园区等;毛广雄(2009)指出,苏南向苏北产业转移的模式主要有成本节约型、市场开拓型、资源利用型、园区对接型等;陶良虎(2010)认为,我国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有低成本型、资源型、市场开拓型、产业链集群型等;路红艳、宋则(2011)认为,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呈现“轴向式转移”和“圈层式转移”两种具体模式,例如该地区产业沿交通干线地区和长江岸线地区发生转移就属于“轴向式”转移,向苏北、浙西等地区发生转移就属于“圈层式转移”。

三、国内区域产业转移的效应研究

长期以来,学术界和政府部门都有一种流行的观点,即区域产业转移过程必然伴随着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达地区将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转出,而新产业的成长则推动发达地区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同时,欠发达地区通过产业承接加速本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工业化进程。王先庆(1998)指出,产业转移不仅会使转移区自身产业结构得到优化,也会促使承接区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彭连清、詹向阳(2007)认为,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梯级转移,能够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市场扩张,为其致力于生产型服务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腾出空间。谯薇(2008)指出,中西部地区通过产业承接,能够促进生产要素的综合利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带动关联产业发展。戴宏伟、王云平(2008)认为,产业转移有助于产业承接地吸收自身稀缺的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钟劲松(2011)认为,区域产业转移对调整我国整体产业结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形成更加合理的区域间产业分工格局以及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陈刚、陈江儿(2001)指出,区域产业转移能为承接地带来如下几方面经济效应:由产业替代带来的产业“优化效应”、承接产业所引致的就业“扩大效应”以及承接产业关联带动所导致的产业“发展效应”。同时,产业转移可以加快转移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一种实现区域产业竞争优势转换升级的有效方法。苏华(2001)也指出,产业转移在区域资源、要素配置、产业结构、技术和管理等方面都会引起一系列积极效应。陈建军(2002)认为,产业转移将通过市场扩张、产业分工、资源综合利用和企业重组等途径对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产生积极的影响。当然,当某个产业从一个地区大规模转移出去,会造成该地区的产业竞争力降低和就业率降低,这就需要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来填补;同时,对于承接地而言,产业承接会增加其就业和产出量,但如果选择的承接产业不能适应本地区的发展,也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聂华林等(2000)指出,我国东部产业向中西部梯度转移有利于提高其产业科技水平,缓解其产业结构趋同现象。

四、国内区域产业转移的思路及对策

对于我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如何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问题,国内学者提出了如下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应根据本地区产业发展水平和结构特点,选择更贴近实际的产业承接模式。吕政、杨丹辉(2006)认为,欠发达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时,要对项目进行筛选,技术先进的项目优先承接。谢丽霜(2009)认为,西部地区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时要注重从资源优势中培育竞争优势,注重整合西部企业的产业链,跳跃式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设计好技术和市场准入门槛,从而实现节约型产业转移以及转移产业的节约型发展。李新安(2013)指出,中部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时应立足现有优势产业进行产业链整合,以提升产业竞争力。

另一种观点认为,我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应本着“筑巢引凤”的理念,在积极搞好环境建设特别是软环境建设的同时,充分利用外部资源,主动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罗云毅、周汉麒(2010)指出,中西部地区在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同时,应扩大产业投资规模、调整产业结构,从而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何龙斌(2009)认为,中西部地区应成立专门的政府机构,大力发展产业集群,统筹规划区域产业转移。李达球(2009)提出,广西壮族自治区在推进实施承接产业转移时,应完善产业承接规划,强化园区载体平台和产业承接示范基地建设,贯彻执行产业承接相关政策,搭建新型区域合作机制等。

目前,国内学界对我国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对策研究仍显不足,这类研究成果较为鲜见,更多研究的是该地区如何“腾笼换鸟”,积极主动承接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如,邓利方(2003)提出,广东省在承接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中要调整产业结构、培植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本土企业。张琴、蒋瑛(2009)指出,我国在迎接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要主动承接高科技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以自我发展为主、承接为辅,等等。

五、述评与展望

近年来,尽管国内学者对区域产业转移问题的研究已经取得较为丰富的成果,但通过现有文献梳理可以发现,目前对此问题研究仍存在不足之处:

第一,研究区域和对象较为狭窄,亟待进一步拓展。尽管由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已形成显著的区域经济技术梯度以及东部传统产业向处于低梯度中西部地区发生转移之势,并且以皖江示范区、长株潭经济区、中原经济区、宁夏沿黄经济区等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为研究对象,研究这些区域承接产业转移问题的案例文献日渐增多,但现有研究几乎没有涉及具体区域内(包括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城乡之间的产业转移问题。实际上,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城乡之间差异巨大,因而具体区域内城乡之间产业转移问题的对策研究仍须深化。

第二,研究成果需要补充新的证据进行修正,实际应用价值尚需进一步验证。从研究区域和内容看,现有研究以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为对象的成果少,以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为对象的成果相对较多;深入研究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出问题的成果少,研究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产业承接问题的成果相对较多。从研究方法看,现有研究更多采用比较静态的描述性统计和比较分析,未能很好地揭示区域产业转移的显著性影响因素及其深层次原因。从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形势看,目前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产业承接的力度都在不断提升。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现有研究成果对于解决新形势下的区域产业转移与产业承接问题显然不足,需要进一步补充新的证据加以修正,其成果的实际应用价值究竟如何也需要进一步验证。

第三,研究内容有较多不完善之处,广度与深度亟须进一步深化。目前,对于区域产业转移问题的研究尚未形成完备的内容框架,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例如,现有研究主要从政府、社会和行业等宏观或中观视角探讨区域产业转移问题,如何从具体行业或企业等微观视角界定区域产业转移问题?如何规范有序地实施区域产业转移以实现产业升级?我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应通过何种方式选择承接产业?产业承接的机理是什么?如何从产业承接的影响因素、企业行为方式、地域空间特征等视角选择产业承接的路径及模式?产业承接的社会福利效应有哪些?如何规避产业承接引致的社会福利负效应?如何以计量分析产业转移与产业承接的社会福利效应?等等问题仍待解决。

如何推动能源转型篇3

在畜牧业发展进程中,我们一直提论文联盟倡推广和发展节粮型畜牧业,如何发展节粮型畜牧业,走农牧结合的路子,是各级政府和农牧部门一直探讨和研究的问题,笔者根据在基层工作多年的积累,浅谈一下如何推进节粮型家畜的发展。

一、充分认识发展节粮型家畜的重大意义

我国是农业大国,有着丰富的秸秆资源。然而,传统型的农业生产束缚着作物秸秆的利用,很多秸秆被焚烧,或乱堆乱放,造成环境污染。近年来,我们虽然大力提倡充分利用作物秸秆和工业下脚科发展节粮型家畜,但利用率仍然不高,有些地方作物秸秆利用率不超过10%,白白浪费了秸秆资源。开发利用秸秆资源,进一步提高各种作物秸秆的利用率,变废为宝,减少污染,实现农业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与国家提出的发展低碳经济相吻合,发展节粮型家畜其实就是发展低碳畜牧业。一是充分认识发展节粮型家畜能够解决人畜争粮的问题,促进粮食转化和出口,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二是发展节粮型家畜解决秸秆污染,实现资源再利用;三是发展节粮型家畜符合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宏观政策,符合发展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的政策;四是要充分认识到发展节粮型家畜与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相适应、相协调;五是要认识到发展节粮型家畜有利于提高畜产品质量品质,促进畜产品出口创汇,提高畜牧业的综合效益。

二、高度重视加强节粮型家畜发展的建设和管理

节粮型家畜的发展不能只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要高度重视其建设与管理,政府部门、农牧部门要结合当地实际,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对节粮型家畜的发展制定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优惠政策,完善发展机制,大力调动农户发展节粮型家畜的积极性,在规划设计、结构布局、饲养管理、防疫安全、品种改良、青贮技术等方面加以指导和培训,实现从青贮氨化、场区布局、饲养管理等全方位服务,解决制约节粮型家畜发展的问题和因素。一是在建设发展节粮型家畜良性机制上下功夫,着力打造一个优良的发展环境;二是在管理方式上下功夫,着力解决轻管理重发展的问题,建立一个集约管理的模式;三是在服务上下功夫,切实转变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通过服务与培训,着力提高农户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做到机制健全,管理规范,政策优惠,发展有力。

三、充分利用资源优势,走大力发展之路

一是利用作物秸秆、工业下脚料等饲草饲料资源。通过利用作物秸秆,实现过腹还田,转化利用其营养价值,做好秸秆的青贮氨化,充分提高秸秆利用率。青贮氨化的作物秸秆,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强。在作物秸秆收割季节,一定及时做好青贮氨化工作,保证家畜越冬季节的饲草供应;同时,也可利同工业下脚料如豆腐渣、酿酒渣等饲决饲料问题。

二是提高科技含量。在推广环保和生态养殖的同时,依靠科技,切实提高饲料转化率、饲料利用率和良种普及率,大力推广和改良节粮家畜的品种,发展低投入高产出的畜禽品种,如西杂牛、波杂羊等,通过饲料转化、品种改良,提高养殖效益。

三是发展节粮型家畜要与发展无公害畜产品有机结合。在节粮降耗的同时,通过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实现无公害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规范养殖场的标准化管理,打造品牌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

转贴于论文联盟

四是增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节粮型家畜发展转型升级。在节约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提高劳动水平和劳动效率的基础上,应增强基础设施建设,改造现有畜舍,提高畜舍和基础设施的利用率,推行标准化生产,实现转论文联盟型升级,大幅度减少畜群疫病,降低死亡率。

五是加大资金投入、扩大养殖规模。要多方筹集资金或利用项目资金加大节粮型家畜发展的投入,扩大基础母畜群,向规模要效益,同时,充分利用广大农户闲散资金,大力发展牛羊等节粮型家畜生产,推行公司(养殖场)十农户的运营模式,统一品种、统一饲料兽药、统一饲养管理技术、统一免疫消毒、统一无害化处理、统一产品销售。

六是调整布局,推进集约发展。以地方区域优势合理布局,突出地方特点,推进节粮型家畜集约发展。

如何推动能源转型篇4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宣传思想工作;地方高校转型;实践价值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07 ― 0050 ― 02

引言

国务院于2010年颁行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提出高校转型这一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战略构想。2014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依托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本科院校实现向应用技术类高校转型。在这一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全新布局出台的背景下,各地方政府与地方高校相继开始着手对政策执行图景加以分析应对,如何遵循高校转型的政策路径指引,推动地方高校实现人才培养范式转型,对推动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实现高校教育体制同时代背景的效度化契合具有重要的战略实践意义。

一、经济“新常态”图景驱动下的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战略意义解构

针对“十”以来国内经济形式的全新发展动向,在科学洞见此发展进路的同时提出了“新常态”这一概念。基于内涵层面审视“新常态”一词,其彰显了当前国内经济运行态势同以往比较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并且呈现出稳定性与不可逆的发展态势;在外延层面则表现为经济增速速率由先前的高速增长演变为中高速增长态势,同时经济结构模式面临重组与升级,以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渐次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可以说,“新常态”对社会生活形成全方位的覆盖式影响,有鉴于此,地方高校领导层唯有在科学洞悉和把握“新常态”的价值内涵基础上,方能适应“新常态”对地方高校转型的客观要求。

自上世纪末国内本科院校生源扩招以来,如何尽可能多的获取生源成为地方高校领导层考量的主要问题,在这一偏差性理念的左右之下,地方高校相继走上扩招扩建之路,依托创设综合性大学实现最大程度的生源获取的思潮一时无两。然而现实问题是,地方高校的扩招扩建同现代社会的发展诉求之间产生割裂,高校彼此之间人才培养“同质化”严重以及对“学术型高校”的过于推崇等原因的存在,因而未能为市场培养契合现代社会诉求的人力资源。基于前述问题的存在,有必要在“新常态”背景下推动国内地方高校实现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突破高校现有的“同质化”藩篱,从而实现高等教育同现代社会发展的契合。“新常态”要求经济发展由先前的“量化诉求”实现向“质量诉求”的进路转变,在服务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当下,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必须正视与契合这一时代契机,因而地方高校在人力资源培养方面应注重贴合服务业对应用技术类人力资源的行业诉求,转变以往“求大、求全”的高校发展路径,以转型实现对“新常态”下经济产业结构重组的迎合,构建凸显地方高校个体特质的产学研教育模式,进而实现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服务。

二、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过程中所遭遇的理念困惑与价值困惑

地方高校高校转型发展工作对于“中国梦”这一中华民族伟大战略图景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能够藉由地方高校的科学转型,从而为国民经济发展与综合国力提升储备必要的、为市场所亟需的人力资本。然而从实践角度来看,现阶段国内地方高校转型面临诸多的转型理念困惑与价值困惑,具体表现为如下方面:

(一)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过程中所遭遇的理念困惑

对于地方高校而言,转型发展乃是新时期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必然选择,转型发展意味着由传统学术性本科高等教育向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应用性本科高等教育转变,不过应依托何种转型方式以及何种转型进路实现地方高校平稳的转型过渡,则不同高校对此的认知情况并不一致,相当一部分国内地方高校在转型发展的理念层面存在认知缺失现象。一些高校认为转型应涵盖所有校内设置的学科专业,从而借助全部学科的微观转型进而实现高校的整体宏观转型发展;一些高校则认为,转型发展应基于学科的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实际诉求着手,对待自身转型发展的理念是以更为注重技能实用性的工科类专业为先导,文科类专业则在保持传统理论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逐步向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倾斜。

(二)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过程中所遭遇的价值困惑

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工作,实则为地方高校的改革过程,因而实事求是的讲,改革必然涉及到对利益的重新分配,在这一过程中,必然存在相关既得利益群体对改革产生一定的阻力,最终影响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工作开展。对于一些地方高校而言,其本身已经进行了先期性的转型实践,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转型教育成果,如若要求此类高校进行转型发展,则这部分高校必然会遭遇“何去何从”的选择困境;一些地方高校历史悠久,其校名以及社会对其内设专业的认可度,已经成为其沉淀资本,如若进行转型发展,则其将面临先前的沉淀资本丧失的可能性风险,因而其对自身转型能否提升教育绩效尚存观望态度;一些地方高校对于转型发展不够热衷的原因在于,转型发展意味着其必须对现有的专业格局、管理体制、教育理念进行更新,而前述方面的变动必然导致其投入的加大以及对既有利益格局的颠覆,因而其对待转型发展的问题欠缺热情。

三、宣传思想工作对推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实践价值与现实意义

从职能与权责角度来看,高校的宣传部门乃是全权负责校内意识形态工作的职能部门,其在履行权责过程中,必须契合经济“新常态”的社会特质,遵循党中央的宏观战略部署,按照现阶段国民经济发展现状以及自身的发展实情,对意识形态工作做到客观洞悉与精准把握,尤其是在高校在经济“新常态”时代背景下面临转型压力的当下,高校党政宣传部门务必实现宣传思维与宣传维度创新,进而实现宣传思想工作的半径覆盖扩大。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笔者认为,对于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而言,应注重转变宣传方式,更新宣传理念,注重将宣传思想工作同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相结合。

(一)秉承本位主义宣传理念,彰显宣传思想工作实现对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助推意义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应秉承本位主义宣传理念,地方高校的党政宣传部门应在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过程中,牢靠掌控宣传思想工作的领导权与主动权,以创新性的宣传思维,为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这一高等教育发展主流思想舆论保驾护航,为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提供最具保障力的思想价值基础,藉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指引,充分调动地方高校的教职员工、学生对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参与热情,使前述人员充分领悟到地方高校转型对国家、民族、社会发展的战略意义,从而使地方高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始终如一的坚持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依托对政治正确性以及政治先进性的贯行,推动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

(二)依托全方位的宣传思想工作,凸显对高校转型发展的思想舆论引领意义

从意识形态宣传层面来看,如何借助效度化的思想舆论引领是宣传思想工作的关键所在,有鉴于此,地方高校党政宣传部门应依托强有力的宣传舆论阵地建设,从高校转型发展的战略意义视角践行思想舆论的引领工作,进而能够科学把握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政策导向,秉承“宣传先行”的理念,使宣传思想工作成为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先锋性力量,以对校内外各种宣传媒介的充分利用,从而创设全方位、立体化的信息跟踪反馈机制,使教职员工与学生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过程中所遭遇的问题和困惑得以及时的应对、反馈与解决,进而为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做到“舆论保驾,思想护航”。

(三)宣传思想工作能够提升转型发展过程中的地方高校精神文化特质

党中央注重实现全民族的社会主义文化繁荣,从而对地方高校的宣传思想工作给予了全新的时代要求。地方高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精神文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以及现代大学精神的创设,均取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践行程度与落实情况。基于对此种情形的考量,地方高校的党政宣传部门应注重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保障与落实,创设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常效机制,针对地方高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热点问题、焦点问题进行系统化、规范化的宣传工作组织实施,进而打造和创设具备卓越文化生命力的地方高校文化氛围。具体而言,党政宣传部门首先应提炼地方高校独具特色的大学精神,应对高校在自身发展历程中所形成的办学特色、理念以及文化传承等进行系统化整合,从而使之成为地方高校自身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可以依托的重要精神内涵;其次,党政宣传部门应注重地方高校的历史传承,将承载地方高校自身发展历程的文化符号(如校徽、校歌等)进行文化价值发掘,从而使之能够强化教职员工与学生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并提升其对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信心;最后,应为广大教职员工与学生创设校园文化展示平台,通过校史回顾等方式,营造具有较高文化格调的校园文化氛围,进而提升教职员工与学生的思想境界,使其藉由充分的自豪感与认同感,主动参与到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工作中来。

结语

经济“新常态”时代背景下,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实践中,高校转型发展必然会最新遭遇理念与价值层面的阻力,基于保障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工作的顺利进行,地方高校党政宣传部门应依托契合时代特质的宣传思想工作,为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做到理念层面的祛魅,进而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

〔参 考 文 献〕

〔1〕曲殿彬,赵玉石.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问题与应对〔J〕.中国高等教育.2014(12).

〔2〕董立平.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与建设应用技术大学〔J〕.教育研究.2014(08).

〔3〕陈建国.威斯康星思想与我国地方高校转型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2014(12).

〔4〕陈新民.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分歧与共识〔J〕.教育发展研究.2015(07).

如何推动能源转型篇5

报道一经刊发,引起广泛关注。陕北府谷,因“煤”迅速富裕而著名,又因“煤”情势骤变而遇困。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路上,目前还存在着哪些问题、困惑和挑战?如何转型升级?6月13日,本刊在西安召开了“聚焦府谷 研判未来”研讨会——

今年4月,陕西省委、省政府正式授牌府谷县为“省级民营经济转型升级试验区”,这标志着“塞上明珠”府谷又一次站在经济发展的全新起点上,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契机。

6月13日,本刊召开“聚焦府谷 研判未来”研讨会,来自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陕西省社科院、陕西省工信厅,以及府谷发改局、陕西省县域经济研究中心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为府谷更好地转型升级发展、更快地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把脉建言。

面临哪些主要问题和挑战?

府谷,作为国家规划的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和榆林“两区六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陕西省规划的煤电化工载能工业园区,从去年开始,受国内外大经济环境影响、原煤价格持续走低,以及兰炭销售不畅等原因,使得经济结构“一煤独大”的府谷,逐渐陷入发展低谷。

数据显示,今年1-5月份,全县预计完成GDP172亿元,同比下降4.4%;财政总收入24.76亿元,同比下降32.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86亿元,同比下降24.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4.6亿元,同比下降14.3%。

当前府谷转型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面临着哪些主要问题和挑战呢?记者通过对与会领导和专家的意见总结,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首先是经济结构转型难度大。目前府谷经济结构的现状特点是:煤炭资源吸附能力强,非煤产业发展动力不足,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缓慢,经济内生增长后劲需要进一步加强。

2012年,府谷县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1:88:10.9。数据清楚地显示,第二产业比重过高,第一、第三产业比重低,尤其是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这与小康社会指标中,三产比重占GDP的50%以上还有很大差距,近一段时间,可以说是难以突破。

其次,区域发展不平衡。随着府谷资源型产业快速发展,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支柱的东南部乡镇经济发展速度,明显落后于中西部煤炭富集区的经济发展速度,乡镇之间区域差距、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日益突出。

第三,资源环境压力大。近年来,府谷县在环境治理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由于“十一五”期间煤化工高载能产业的蓬勃发展,单位GDP能耗居高不下,单位GDP能耗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要求还有很大差距。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特别是中省大项目的入驻,挤占了地方的能耗指标,致使府谷县能耗下降的压力越来越大。

如何走府谷特色的发展路?

面对当前严峻的经济发展形势,府谷如何突破瓶颈制约,做大做强自己的优势资源,从单一经济发展向多元经济发展转变,从而加快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步伐?

第一方面,就是要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政府重点支持煤电转化、煤转化工、煤电向耗能工业品转化等深度转化项目,按照“项目园区化、园区产业化、产业规模化”发展思路,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优化产业结构,引进先进设备技术,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降低单位增加耗能。

对此,如何调整当前的产业布局?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高级工程师郭卫东认为:一是加大煤炭资源整合力度,引进先进技术富区和管理模式,鼓励中省煤炭企业参股整合矿井建设。二是做精化工行业,以煤炭资源为依托,推动产业升级,发展循环经济。三是全力培育发展非煤工业,培育多元化的产业结构,降低工业能耗,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二方面,加快农业产业化建设步伐。创新农业发展思路,按照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划分区域板块,按照区域板块确定主导产业,通过主导产业促进龙头企业,依靠龙头企业带动农业升级,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服务体系和保障体系,促进农业产业化及农村经济全面均衡发展。

陕西省社科院农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陕西省县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健康提出建议:一是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二是做精做强特色农业,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围绕畜草、林果、农特三大主导产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三是大力发展畜牧业,积极探索饲草加工新途径,综合开发利用农业秸秆资源,加大有机绿色农产品的培育和推广。四是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着力推进优质小杂粮、马铃薯、海红果、设施蔬菜、畜产品等特色农产品的产业化经营和就地加工转化。五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严格按照“多予、少取、放活”方针,扩大生产规模,促进农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发展转变,引导农民向工业园区、公路沿线和城镇集中,发展多种形式的服务业,提高农民经营性收入。

第三方面,全力加快发展服务业。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陕西人民出版社编审陈四长说:“把加快服务业发展作为全县产业转型升级、降低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以及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和消费水平的重要抓手,要强力推进服务业大发展、大繁荣。”

同时抓住国家重点产业向服务业转移的机遇,广泛引进各类人才,大力承接国内服务业,全面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全力构筑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城市商贸流通体系。启动现代物流园区建设,积极引进物流企业,新建一批大型商业、会展和服务设施,积极推进物流信息平台和现代市场体系建设。统筹规划各类商业网点布局,鼓励连锁企业向园区和农村延伸,构建便利化服务体系,推动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充分发挥府谷独特深厚的边关文化,发展文化产业,不断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怎样抓好“民营经济转型升级试验区”机遇?

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对于府谷来说既是一次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又是一次全新的挑战。如何抓好这个契机?

与全国民营经济发展水平相比,陕西的民营企业在数量、规模和产业层次上仍存在较大差距。府谷,作为不久前才授予的“省级民营经济转型升级试验区”,要担当起先行先试,进而以点带面,推动陕西全省民营经济更好更快发展,任务是艰巨的,毕竟赋予的是“试验”模式,一切都在“摸索”中前行。

对此,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省体改办原巡视员苗金祥认为,“首先应该充分肯定府谷近些年来各个领域取得的巨大成绩,目前出现的经济不景气,都是正常的,也是暂时的。给予省级试验区政策,正因为是‘试验’式的摸索发展,是允许出些错误,这就是给府谷最大的良机,一定要抓好这个机遇。”

他认为,民营企业的“转型升级”,一是要由量的增加向质的突破转变;二是要由资源浪费、环境破坏型,向节约环保型转变;三是由单纯依靠资源向多元发展转变。而企业“转型升级”则要从规模、产业链、企业制度、企业家素质、科技创新等五个方面进行,在这些方面,府谷都做了大量工作,但转型升级的任务依然很繁重。

针对“如何破解能源化工面临的资源粗放型利用”等问题?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省煤炭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高新民认为,企业必须从产业整体创新、产业技术创新、成果应用,以及加快转型发展速度、实现资源转化利用等思路出发,探索现代能源化工企业如何更好地发展。

企业转型中,应该积极与相关科研院校合作,提高产品档次,优化工艺流程,加大科技创新,进一步研发新的产品;在生产组织过程中充分发挥产业链优势,精细分类、合理组合,充分利用产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消耗,争取做到资源“吃干榨尽”;积极开发下游产品,搞好金属镁贸易市场,建立公开、平等、高效的竞争交易平台,促使府谷的煤业与国际市场接轨。

陕西省工信厅原材料处副处长、陕西省镁工业协会秘书长宋亚朝提出,府谷应充分显示镁业的发展优势,尽快做成陕西镁业的著名品牌。他说:“目前,我省已经开始谋划镁产业的技术创新和转型发展,力争在10年内将这一特色优势产业打造成产值过千亿元的镁业基地。府谷的发展潜力巨大,冶炼金属镁,光消耗能源这一项,一吨金属镁在神木府谷通过炼焦尾气来冶炼,就要比其他地区节省3000多元。这个优势是其他地方无法比的。”

据了解,近几年来陕西已经成为全国这个行业的龙头,产量占到全球的三分之一。2012年全球原镁产量85.13万吨,中国原镁产量69.83万吨,占全球总产量82%,而陕西原镁产量31.67万吨(其中榆林占95%),占全国的45.4%,达到全球原镁总产量的37.2%,成为国内第一大原镁产区。可以说,中国镁业看陕西,陕西镁业看神木府谷。

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省统计局原总统计师杨永善,希望各企业能够正确认识当前的经济形势,保持乐观心态,充满信心,继续推动企业发展壮大。要和政府保持一致,有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精神,大胆利用一切产业技术创新的成果,以改革为动力,以发展为导向,打赢转型发展这场硬仗。府谷政府在积极推进“试验区”建设中,应进一步为企业排忧解难,与企业共同思考,帮助企业出点子、想办法,使企业在转型中取得新突破,通过扩大视野,创新思维,进一步促进本地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如何推动能源转型篇6

《经济》:请您简单介绍一下万盛转型的相关背景。

向涛:回顾万盛区近年来发展历程,其实就是探索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过程。万盛的发展总体上可以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是“因煤而兴”阶段,这一阶段的特征是具有高度计划经济属性,矿城高度结合,整个区域发展几乎全部“为矿服务”。以煤为主导的产业得到迅速发展,万盛曾辉煌一时,为重庆、四川乃至共和国的经济建设作出了特殊贡献。

第二阶段是“因煤而困”并“因煤而转”阶段。地区经济开始衰退,进入探索矿区转型时期。这一阶段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时期,作为计划经济年代因特殊需要建立的资源型城市,加之“三线”企业的搬迁,以煤为主的单一产业结构矛盾逐步爆发并引发了一系列尖锐的矛盾,整体发展出现了阶段性困难。因此,转型是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也是地区生存发展的需要。

《经济》:万盛区被国务院批准成为重庆市唯一的资源转型试点城市,这是不是万盛目前面临的一个新的机遇?这个试点将对万盛转型起到哪些作用?

向涛:这当然是机遇,而且是万盛转型面临的千载难逢的机遇。具体有以下几点:一是转型上升为国家层面、市政府责任。万盛过去为国家发展作出了特殊贡献,现在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国家把帮助我们推进转型当做了义务,市政府把帮助我们推进转型视为了责任,我们转型就有了更大的底气。二是有了强大的外力推动。万盛以前的转型工作,都是依靠自身苦苦摸索,非常艰难。现在纳入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试点,转型就有了强大的外力推动。三是能够得到一系列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比如在“建立健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方面,“对资源已经或濒临枯竭的城市和原中央所属矿业、森工企业,国家给予必要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帮助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补偿社会保障、生态、人居环境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欠账”,等等。

《经济》:2009年,通过全区人民共同努力,万盛转型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果?

向涛:一是理清了转型的思路。从经济转型、社会转型、文化转型、生态转型这四个层面同步推进转型工作。二是明确了转型的目标。力争形成多元产业集群,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协调发展,实现资源型城市的成功转型。三是编制了转型的规划。四是获得了各界的支持。万盛争取中央财政下达了两批共1.3亿元转型扶持资金并已与31个市级部门和单位签订了试点示范协议或合作备忘录。五是储备了一批转型项目。策划包装了一批助推转型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社会民生等重大项目。

这些成果的取得与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国家有关部委、市级有关部门和兄弟区县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经济》:在资源转型这条路上,万盛将自己今后的发展定位在哪里?

向涛:根据我区实际,我们把转型基本思路概括为“12345”:“1”即围绕一个目标,争创西部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示范区;“2”即把握两大定位,把万盛建成渝黔区域合作的先导区,西南重要的煤电化产业集聚区;“3”即突出三大抓手,建设煤电化产业基地、旅游休闲度假基地、绿色宜居城市;“4”即培育四大产业,煤电化产业、旅游产业、材料产业、机械制造产业;“5”即实施五大行动,实施宜居万盛、畅通万盛、森林万盛、平安万盛、健康万盛行动。

《经济》:今年作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建设年”,万盛有哪些转型新举措?

向涛:一是加快转型产业培育。提升接续替代产业发展速度,大力培育煤电化、材料、机械制造和旅游四大主导产业,提升转型核心动力。二是夯实转型基础设施。改善地区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和产业基础设施水平,加强转型基础条件。三是深入推进“五大行动”。继续按照“宜居、畅通、森林、平安、健康”要求建设新万盛,全面优化地区发展环境。四是改善社会民生环境。重视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确保群众分享转型成果。五是加快生态恢复步伐。重点从采煤沉陷区治理、地质灾害防治、矿山生态恢复、城市环境改善等方面着手,有效提升地区生态和环境质量。六是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深入推进统筹城乡试验工作,通过健全体制机制、增强创新能力,全面增强地区转型发展后劲。七是加强争取上级支持力度。万盛转型要成功,离开上级的支持是不可能实现的。

《经济》:目前万盛区转型的发展瓶颈是什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向涛:万盛和全国部分资源型城市一样,是在计划经济前提下建成的,资源要素的配置需要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重新审视。万盛的转型发展还存在诸多发展痛点和瓶颈制约。一是产业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弱。二是所有制结构不合理,民营经济发展滞后。三是要素制约明显,解决难度很大。无论是近期还是远期,煤电化基地需要大量的煤炭、水、天然气资源。同时,根据当前重点项目安排,用地保障的难度也很大。四是金融支撑总体乏力,政府筹集资金任务艰巨,压力很大。五是征地拆迁过程中存在比较突出的社会矛盾,发展环境还不够好,影响了进一步加快发展。

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急于求成。结合万盛区实际情况,我们提出了把2010年作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建设年”,全力推动“一优化、四提速”,落实十项政府保障措施,解决发展痛点和瓶颈制约,为实施“十二五”规划、加快转型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经济》:资源型城市的民生问题是一个大问题。万盛区在进行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同时是如何兼顾统筹民生的?请您对转型后的万盛进行展望。

向涛:转型为什么?说到底就是为了服务民生、造福百姓。我们结合“五个重庆”建设工作,通过实施万盛“五大行动”,着力改善民生,优化地区发展环境。

“宜居万盛”行动:工矿棚户区改造进入攻坚阶段,已建成棚改安置房35.98万平方米。启动市级“卫生・园林・文明”城区创建工作。“畅通万盛”行动:启动万盛―南川高速公路、万盛―綦江梨园坝二级公路建设,三万南铁路改造方案通过国家铁道部批准。全区公路里程达到1015公里,镇通畅、村通达实现“双百”目标。“森林万盛”行动:全年投入资金1.1亿元,植树造林5.44万亩,全区森林覆盖率、城市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45%和35.6%。“健康万盛”行动:投资2.3亿元的万盛文体中心建设顺利推进,深入开展“唱读讲传”活动,启动万盛、东林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完成万东、南桐、关坝、丛林4个镇卫生院改扩建。“平安万盛”行动:安全生产“双基”建设成效明显,深入开展“干部大下访、群众知党恩”活动,解决群众具体困难。

如何推动能源转型篇7

关键词:企业家才能;经济转型;挑战

 

一、研究背景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大力推动经济进入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企业是市场经济主体,推进企业转型升级,是企业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及市场需求变化、产业结构调整的迫切需要和重要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家如何让企业实现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也成了企业家面对的主要问题。

二、企业家才能配置与经济转型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企业家的行为和认知模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企业家才能的配置有了明显改善。下面分别从政府和市场两个角度对其进行理论上的比较分析。

(一)政府角度的比较分析。企业家的成长离不开整个社会的制度环境,甚至它本身就是由社会制度筛选出来的。因此,政府必须进行制度变革和创新。我国的转型过程就是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转型前政府激励结构极度扭曲,制度供给表现出刚性和稀缺的特征,从而扭曲了企业家才能的配置过程。转型后政府通过对政策和资源的弹性控制,深刻地影响了企业家的成长过程。政府开始逐渐矫正其激励结构,并且进行了频繁的制度创新和产权改革。企业家凭借其特有的企业家式警觉对转型过程中的政府行为进行了敏锐的解读,从而改善了企业家才能的配置。此外,政企关系逐渐分开,国有企业开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企业家持股比例也大幅度增加,此时政府惩罚承诺的可信度大大增强,从而较好地约束了非生产性企业家行为。委托-理论认为,由于信息不对称,人可能会发生成本问题。转型前由于对集体产权缺乏有效的监督,从而为企业家侵占公共财富创造了条件。当内部信息从企业向政府进行传递时,企业家会过滤掉不好的信息,同时捏造好的伪信息,这助长了非生产性企业家行为。

(二)市场角度的比较分析。转型前,由于政府不可能掌握和准确地理解关于价格的充分信息,因此计划价格机制是扭曲性的。企业家创新才能的价格被远远低估。转型后,政府放松了价格管制,市场价格机制开始建立和完善,从而更加灵敏地反映了资源的稀缺程度。这时,市场对企业家创新才能赋予了很高的价格。转型前,信息在企业内部由下而上进行传递,企业家根据加工处理后的信息集来调度资源。根据信息经济学可知,这种信息集是相对无效的,这将导致企业家才能配置效率的低下。转型后,企业家可以利用市场价格机制传递的信息集来安排资源,从而改善了企业家才能的配置。转型前企业家行为仅受到政府的约束。转型后企业家行为的约束结构开始转变为政府约束和市场约束的双重结构,从而更加有效地约束了非生产性企业家行为。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企业家成长环境

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企业家主要面临着企业家才能由配置效率转化为生产效率。经济发展的动力来自“配置效率”和“生产效率”。所谓“配置效率”是指怎样使资源从高的地方流向低的地方,而“生产效率”是如何使每一种资源的生产效率都能提高。我国经济过去30年的高速增长主要是“配置效率”的提高,中国企业家充分利用了原来计划经济下配置不合理的资源,充分利用了外国已经成熟的技术,利用了中国饥渴的市场和国际市场的空隙。30年来,中国经济高增长因素来自两方面——配置效率和生产效率,而主要是前者。它体现在体制改革导致的资源流动,包括农民进入工业、企业家资源的合理利用、产业结构的调整、国内市场和区域市场的分工、国际市场及国际资本的利用等方面。虽然配置效率的潜力依然存在,如制造业的梯度转移、城市化的发展,特别是企业家资源配置等将继续起作用,但其潜力会越来越小。今后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将从配置效率转向生产效率,其核心内容是知识的积累和技术的进步,尤其是原创性技术的拥有至关重要。

四、企业家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企业家作为企业的主体,肩负着企业的转型升级,来适应当前的经济形势。

(一)推进企业向依靠技术创新转变。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关键是要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一是要提高原始技术创新能力,在参与国际竞争和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中实现技术领先;二是要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真正实现在引进中学习、在学习中赶超,形成自主核心技术和生产能力;三是要不断推进企业技术改造。技术改造具有投资少、工期短、见效快、避免重复建设等优点。

如何推动能源转型篇8

作为正处于结构调整中的通钢集团来说,面对钢铁行业新的形势,如何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抢抓发展机遇,加大发展措施,推动

如何推动能源转型范文

如何推动能源转型篇11中国农业低碳化转型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1如何提高低碳农业的经济效益?低碳农业是典型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发展低碳农业就是要统筹农业
点击下载文档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5折优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