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病理学诊断范文

栏目:文库百科作者:文库宝发布:2023-12-27 17:25:40浏览:839

法医病理学诊断

法医病理学诊断篇1

1、病理医疗法律纠纷的主要原因有:①病理误诊,即诊断过头――假阳性,诊断过低――假阴性;②漏诊;③其他明显的错误,如还未做病理检查将标本丢失,或编号错误张冠李戴出现责任事故等。

2、造成病理诊断错误的原因与病理医师及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素质、切片质量、病理科的设备以及医院的大环境等等都有关系。病理医师专业水平较低,对有些病变不认识一及不能虚心地请教别有造诣的专家;或对工作不够敬业,粗心大意,看切片不仔细,就容易漏了重要的病变;或病理设备差,没有合格的显微镜;或技术人员水平低,或没有合适的切片机,切不出合格的切片;在切片质量差和/或显微镜不合格的条件下专业水平再高的病理医师也不可能作出正确的诊断。

理论上讲,由于病理诊断错误直接造成对病人的严重伤害甚至死亡者才能构成法律案件,但现实情况并非如此。目前国内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个别舆论导向导致了部分病人及其家属对医师(包括临床医师和病理医师)的“敌对”情绪。,如病理医师的误诊与病人的死亡经专家鉴定并没有关系,但病人家属还几次三番的把病理医师告上法庭。有如有些案例还够不上病理诊断错误,只是会诊的病理专家们意见不一致,病人及其家属也要打官司,或雇医闹进行威胁。

二、如何减少病理医疗法律纠纷

1、病理科应实行多级复查制,即低年资病理医师作出初步病理诊断后由1~2名高年资病理医师复查后才能发出病理报告,这样可以防止一部分漏诊或误诊。遇到稍疑难或疑难病例首先要在科内会诊,必要时还应与院内有关科室会诊讨论,经过这样还不能确定诊断的病例应请有关专家进行会诊。会诊结果应记录在案,以便有案可查。

2、把好制片质量关,切片涂片质量是保证病理诊断正确的关键之一。一张不合格的切片或涂片不仅难下结论,经过不同的会诊专家也不会出现严重分歧。例如一例纠纷案起因是腹水查到癌细胞,但盆腔腹膜探查和手术后并没有找到癌。病人将病理医师告上法庭。由于该涂片较厚,细胞重叠所以会诊专家也意见分歧,多数认为没有找到癌细胞,个别专家认为有少数癌细胞。如果原单位的涂片质量好,并多查几次腹水(细胞学一般应查3次)可能就不会发生这种医疗纠纷。

3、防止减少病理医疗法律纠纷的最根本的措施是提高病理诊断水平,使误诊率降到最低。

法医病理学诊断篇2

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基本理论与临床各科的桥梁课,也是中医、中西医结合专业的主要课程。五年制中西医结合专业的中医诊断学教学,既不同于中医院校的中医专业,又不同于西医院校的西医专业。 为提高中西医结合专业的中医诊断学教学质量,现对中医诊断学的教学方法探讨如下。

1 对比中西医诊法,突出中医诊法特色,博采二者之长

中医的诊法是望、闻、问、切;西医的诊法是望、触、叩、听。由于历史条件的原因,中医与西医诊断学的理论完全不同,但同用于诊断疾病,有共同之处,也各有所长与不足。中医望诊与西医望诊比较,中医望诊内容丰富,尤其望舌最具特色,对舌质、舌苔的变化研究详尽,中医望舌对推断邪气的性质、病位的浅深、邪正的盛衰、病势的进退等具有重要意义;西医望舌内容很简单,主要观察伸舌是否居中,舌体活动是否自如等。中医的另一特色是脉诊,内容丰富,历代医家著述颇丰。脉诊可辨别病证的部位、性质、进退及邪正盛衰; 西医主要是数脉搏了解搏动次数的多少,节律是否一致。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特色和精华,讲究全面地、动态地分析、诊治病证,这是西医所无法涉及的。西医诊病的客观性有其特长,如西医的听诊胜于中医的闻诊,西医的实验室检查更是中医所欠缺。可见二者各有所长,亦各有不足。中西医结合专业的中医诊断学教学应该突出中医诊法特色,博采二者之长,丰富和发展中医诊断学教学内容。

2 结合临床病例,加深学生理解

单纯地讲诊断理论,学生常感到枯燥无味,学生普遍地对临床病例有浓厚的兴趣,故在讲课的过程中穿插讲解一些病例,用典型的病例阐明深奥的医理,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讲授真热假寒时,结合临床常见的高热病人,由于高热引起末梢循环障碍,常见四肢发凉,热势越高四肢血液循环障碍越重,手足越凉,此即为中医的热深厥深,真热假寒。若治疗得当,高热得退,气血通达于四肢末端,则四肢反而转温。讲授虚实转变时,常以乙肝的发生、发展与变化为例,乙肝初期病人呕恶、腹胀、便黄,苔黄腻,脉弦数,多为湿热偏盛,属实证,病情迁延不愈,久则出现食少、乏力、脉弱,伴有湿热表现,则由实证转化为虚实夹杂证;再进一步发展则转为虚证。 讲授肺病辨证时,结合常见的感冒,病人发热,微恶风寒,咽部疼痛,舌苔薄黄,脉浮数,属风热表证;过一段时间后,邪气在表不解内传入里,病人出现发热恶热,咳嗽,吐黄稠痰,即为痰热壅肺的里证,即是由表入里。 这样既讲清了证型,又进一步阐明了表里关系。

3 利用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进行形象化教学

中医诊法的直观性强,缺乏客观指标,语言描绘往往不能准确表达临床表现,如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教师很难用语言形象生动地把各种病证变化展现在学生面前。所以教学以讲授式的方法,学生听起来似懂非懂,枯燥乏味。中医诊断分析中存在许多抽象难以明了之处,如脉诊、辨证等内容,单纯通过理论教学,很难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诊疗技能。 故在中医诊断学教学中配合幻灯投影片、录像片等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及实验等多媒体组合,合理采用多媒体教学,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方法和手段对提高教学效果和培养人才素质均具有重要作用。

4 循序渐进抓规律,前后呼应抓要点

随课程的讲授进度,引导学生循序渐进找规律,前后呼应抓要点。如病性辨证中虚证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证,这些典型的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的症状与体征,结合某一脏腑功能失调的症状与体征,则可辨证为某一脏腑虚证,如气虚的典型症状兼有心功能失调的症状与体征为心气虚证;兼有肺功能失调的症状与体征为肺气虚证;兼有脾功能失调的症状与体征为脾气虚证等。血虚的典型症状兼有心功能失调的症状与体征为心血虚证;兼有肝功能失调的症状与体征为肝血虚证等。阴虚的典型症状兼有心功能失调的症状与体征为心阴虚证;兼有肺功能失调的症状与体征为肺阴虚证;兼有肝功能失调的症状与体征为肝阴虚证;兼有肾功能失调的症状与体征为肾阴虚证;兼有胃功能失调的症状与体征为胃阴虚证等。阳虚的典型症状兼有心功能失调的症状与体征为心阳虚证;兼有脾功能失调的症状与体征为脾阳虚证;兼有肾功能失调的症状与体征为肾阳虚证;兼有胃功能失调的症状与体征为胃阳虚证等。这样则把所有脏腑虚证都掌握了。

5 加强实践教学,强化诊断技能

《中医诊断学》的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熟读其内容不如临证实际操作,强调临床实践在学习中医诊断学中的重要意义。比如什么是血淤证?什么是血虚证?怎样才算是滑脉、弦脉等? 这些仅凭口头上讲,书本上看,很难完全掌握,只有从具体的病人身上观察与切脉,才能体会到,才能记忆牢。所以要鼓励学生早接触临床,多参加临床实践,多接触病人,指导学生正规操作,反复练习。 临床见习要选择常见病为主,如感冒、咳喘、腰腿痛等,针对具体的病人通过四诊收集病情资料到辨证思维,再到病案书写等全过程,给学生一 一演示, 待学生掌握操作步骤和方法后,再放手让学生操作,观察他们诊治疾病的过程,发现不当之处及时纠正。这样不仅加深了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而且锻炼了四诊、辨证和病案书写的基本功,培养了学生严谨的学风和高尚的医德。

6 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具体内容,经常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与回答,即可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开拓学生思路,如每节课留下几分钟时间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回答或与学生展开讨论,改变过去的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方法。 在讨论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敞开心扉,各抒己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加深理解,这不但可开拓学生思路,而且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血淤证为临床常见之证,许多疾病的发生与血淤有关,可以让学生举出与血淤证相关的的疾病,如心脉淤阻的冠心病、脑血栓形成、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并分析这些疾病的发病机理,这样有利于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法医病理学诊断篇3

[关键词] 医诊疗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S8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2-0278-01

前言

近几年,由于养殖户比较多,诊疗动物的种类也在不断增加以及动物疾病在不断变化,所以诊疗工作面临着严峻的困难。然而在临床诊疗工作中,先进的诊疗设备无法应用到工作中,因此要不断提高基层兽医工作人员的诊疗水平。

一、兽医诊疗中存在的问题

1.比较简陋的诊疗设备

一般情况下,基层兽医不具备开设固定诊疗场所的条件,因此基层兽医一直处于流动状态下。在基层兽医工作中,没有将B超以及X光机等诊疗设备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仅仅依靠一支体温表、一个听诊器、几只注射器以及输液管来开展诊疗活动。在诊断过程中,兽医主要凭自己的经验、直觉来听诊,从而降低了诊断的正确率,以至于一些患病动物的疾病不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

2.繁多的动物养殖种类

近几年,我国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并且野生动物资源也面临着灭亡,然而人类对药用以及食用的野生动物的需求越来越大,这就使得供需矛盾日益突显出来。各种野生以及动物养殖业不断兴起,促使兽医诊疗范围不断扩大起来。

3.变异的示病症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由于动物的流通频率不断加快,这就促使动物新疫病、新动物疫病不断涌现出来,并且老疫病的病理以及临床症状在不断的发展变化。比如:羔羊的白肌病给兽医人员带来较大的困难。

4.更新较为缓慢的理论知识

由于兽医人员的家庭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他们一般将兽医作为副业,随着这些兽医的年龄不断增长以及他们的文化程度较低等因素的影响,此时的他们不能够深入以及系统的学习动物诊疗的理论知识。在实践过程中,兽医人员不能够正确的分析、推理、判断以及诊断疾病中的因果关系,比如:水肿症状,这一症状可能是由心、肝、肾以及营养等原因而引起的。兽医在诊断的过程中,如果没有科学的理论知识作指导,这就使得兽医无法找到真正的病因。

5.思想比较保守,人为的设置交流屏障

由于一些地方思想比较保守,兽医之间在背后相互进行诋毁,从而不利于诊断工作的顺利进行。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如下:第一,受到经济利益的影响,相互之间开始抢“生意”;第二,一些兽医怕自己的成功经验被同行偷学去,从而使得自身失去竞争力。一些兽医由于自身的技术水平有限,不敢去做外科手术,从而制约了兽医诊断水平的提高,以致于养殖户的经济受到严重的损失。

6.缺乏完整的诊疗活动记录

医务人员在医治过程中,要记录每一病例、每一次诊疗活动以及每一个体会,通过详细的记录可以肯定医务人员一生诊疗活动价值的肯定,并且也是医务人员总结成功经验以及分析失败的原因的原始资料,从而能够提高兽医人员的诊疗水平。由于一些兽医人员出身于中医家庭,因此在医治过程中,他们主要采取了中医和西医相结合的治疗方法,从而能够在治疗过程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提高兽医诊疗水平的措施

在提高兽医诊疗水平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动物诊疗条件的限制,因此兽医人员要深入以及系统的学习现代兽医学的理论,并且要充分发扬不怕脏以及不怕苦的精神,将自己投身到诊疗工作中,与此同时在诊疗的实践工作中,要及时总结成功经验以及失败的教训,不断提高自身的兽医诊疗水平。

1.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

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以及预防医学这3大医学体系之间的关系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关系。如果其中一个体系比较薄弱,这就会影响到整个诊疗的质量,从而制约了诊疗水平的提高。兽医人员在深入以及系统的学习动物疾病诊疗理论的时候,要督促自己学习新知识以及新技能,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兽医通过学习到相关的知识,从而能够把握疾病发生、流行以及演变的新特点以及新动态,最终不断提高兽医人员的诊疗水平。

2.彻底抛弃传统狭隘的保守思想

在诊疗活动中,兽医人员要树立健康的职业道德观,并且要用发展的眼光来对待医疗活动,从而能够使得诊疗活动的顺利进行。

3.大胆进行实践

在归纳、整理以及推断感性材料的过程中形成了科学,并且科学的理论是指总结事物的发生、发展以及演变规律的一般性。因此在诊疗活动中要遵循唯物辩证法的原则,并且能够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实践活动,最终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以致于理论能够丰富以及完善起来。与此同时,兽医人员要充分结合理论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诊疗水平。

4.掌握正确的诊断方法

兽医诊断过程中,要将唯物论的方法论作为指导,并且要全面调查第一手资料,从而能够得出科学的诊断。除此之外兽医人员不仅要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掌握正确的诊断方法。第一,推论诊断法。推论诊断法主要是指从一个假定的可能性疾病出发,并且比较、审查、分析以及研究收集到的资料,然后再分析造成这些疾病的原因,如果能够明确病因,要及时采取相关的措施来进行。第二,鉴别诊断法。如果在病症资料提出了好几种相似的可能性疾病的时候,这就要比较以及推理这几种可能性疾病的病因、症状以及发病过程,这样做可以及时的处理各种疾病。

三、结语

在兽医诊疗工作中,出现失误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兽医人员要总结以及归纳诊疗失误的原因,并且要找出诊疗失误中的内在规律,不断降低诊疗活动中失误率,确保畜牧业向着健康化、安全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德仁.临床兽医诊疗中的常见误区[J].农民致富之友.2013(08).

[2]杨学玉.畜牧生产中使用抗生素药物的三大误区[J].养殖技术顾问.2006(09).

[3]韦秀丽.李萍.高立洪.我国畜禽养殖小区发展现状分析[J].南方农业.2007(05).

法医病理学诊断篇4

关键词血瘀证;诊断标准;疾病血瘀证

血瘀证顾名思义是指血液瘀滞所导致的一组在中医四诊基础上的包括症状体征在内的临床表现。1982年全国第一届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学术会议上曾经对此问题作过专门的讨论,认为中医瘀证从概念上有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广义的瘀证主要包括四个方面:①离经之血,即血液不循常道而妄行脉外。②血流缓慢或血流阻滞、停积于脏腑经络。③污秽之血为瘀血,指血液成分异常如高黏血症,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高脂血症等。④内积之瘀血指血管病变、血栓形成,微循环障碍等[1]。然而,血瘀证这个具有特定意义的病理生理整体反应状态的生物学基础是什么?中医学和现代科学都还没有做出满意的回答。既往血瘀证的生物学研究指标的确定比较宽泛,以至于血瘀证诊断标准中无一例外地均有一项或数项指标改变,使血瘀证无所不在,无所不包;或者用单一的理化指标代替血瘀证的全部内涵,从而影响了血瘀证诊断的规范化、标准化。作为中医证候的一种,血瘀证是一组极具特色的症候群,它广泛存在于许多疾病中,活血化瘀治疗则对许多疾病有明确的治疗效果,如心脑血管疾病、结缔组织疾病、血液病、免疫性疾病、妇科、儿科疾病等。血瘀证同时也是目前研究最为深入的一个证候,有着深厚的研究基础。

1血瘀证的诊断标准

证候规范化标准大致可以分为几类:一是“国标” [2,3]。二是“ 行标,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标准[4]。三是“会标”[5,6,7,8,9,10,11]。四是“国家重大课题研究成果”,如国家“七五”[12]攻关课题成果,”“八五”攻关[13]课题成果。五是各种版本的《高等院校统编教材》和诊断学教材等。六是在研究中被广泛使用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提供的辨证标准。七是各及医疗行政部门(包括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各医院、各科室)制定颁发的供临床使用的各种《诊疗常规》。

血瘀证的诊断标准有: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先后在1982年和1986年的全国会议上两次讨论制定了“血瘀证诊断标准”,其中1982年《血瘀证诊断试行标准》中有关诊断指标为:①主要依据6项,包括舌象、脉象、疼痛、肿块、血管、出血等异常。共有24项症状和体征;②其他依据6项,包括皮肤、月经、肢体、精神、记忆力、腹水等异常。共有10个症状和体征。以及微循环、血液流变学、血流动力学、血小板凝集性、脑血管造影或CT、超微结构改变等实验室依据。③虽无上述依据,但结合病史及原发病与血瘀有关者可予以考虑。④某些疾病经活血化瘀治疗有效者,也可以考虑血瘀证。该标准指出只要具有主要依据2条,可以诊断为血瘀证;其他依据有1条以上,并有实验室依据证实,可以诊断为血瘀证[14]。1986年的标准中有关诊断指标为:①主要依据8项,共有36项症状和体征;②其他依据4项,共有8个症状和体征[15]。1988年血瘀证研究国际会议中提出的血瘀证的诊断标准中有关诊断指标12项,共有20项症状和体征。

2003年,有研究者运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对这三个诊断血瘀证的诊断标准研究文献进行了评价,方法:参照循证医学及临床流行病学中有关诊断性试验的评价标准,拟定文献评价观察表。评价内容:包括研究文献的设计方案、样本的筛检、样本含量的估算、对照组的设立、随机化方法、盲法、诊断性试验的评价指标等。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disc:1978-2002年)的研究文献,结果认为所有研究文献均没有设立标准诊断方法作为对照,对结果的判断均没有采用盲法,所提供的诊断性指标(敏感度、特异度、似然比等)不全面,对偏倚的控制没有描述等,采用同一血瘀证诊断标准的研究文献,其所得结论不完全相同,各研究文献所得结论与其所采用的诊断标准不完全吻合,也没有阐述血瘀证诊断标准指标数增减的理由。认为这三个诊断标准可能存在某些不足,有待完善。同时各研究中结论的差异,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16]。见表1

本表摘自运用循证医学对血瘀证诊断标准研究文献的评价.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3,20(2):168-170

从上述诊断标准的制定可以看出,血瘀证的诊断标准逐步纳入了实验室检查的项目,同时国际上对血瘀证的研究也纳入了实验室依据,如:1986年日本小川新提出了《国际瘀血诊断标准试行方案》,内容有①必备项目:瘀血的腹证。②一般项目:包括皮肤、舌、固定性疼痛、病理性肿块、血管异常、出血倾向、月经紊乱或排尿异常、植物神经失调、精神异常、口干及手足烦热等方面的表现。③实验室检查:微循环障碍、血液流变性异常、血小板凝集性增高、血液黏度增加、脑及心血管造影或CT异常,心肌电扫描示血管栓塞、骨盆腰椎X线异常。具有以上任何一项可诊断为血瘀证;各科血瘀证诊断标准另行制定;有关兼证应注意整体辨证[17]。

1988年,王阶等采用电子计算机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方法对血瘀证的临床症状、体征、和血液流变学检查指标的变化作了定量分析,结合国内外既往研究,提出了血瘀证的定量诊断标准。标准中舌质紫暗、少腹部抵抗压痛、脉涩、皮下瘀血斑、黑便、病理性肿块等对血瘀证的贡献最大,是临床诊断血瘀的主要依据。实验室指标中全血黏度、血小板聚集、体外血栓形成、血栓弹力图等指标对血瘀作用显著,符合国内外临床和实验研究结果 [18]。

2疾病的血瘀证诊断标准

疾病作为事件,从发生、发展到结束,都有一个递进递减的过程,其临床表现的症状与体征都是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轻到重,从不典型到典型的不断运动发展变化着,不可能疾病一发生就很明显地将该病的症状与体征十分典型地显现出来。从临床来看,同样是血瘀证,冠心病的血瘀证与血栓性静脉炎的血瘀证可能有很多相同点及不同点,病是对疾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所作的概括,而证是对疾病当前阶段的病位、病性等所作的结论[19]。病证结合有利于对疾病本质的全面认识。

因此,疾病血瘀证诊断标准也在近50年来逐步被研究所重视,并先后发表了国标、行标,学会标准。如:

2.1冠心病

2.1.11980年全国冠心病辨证论治研究座谈会制定了《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中医辨证试行标准》,该标准制定了标实4证,本虚4证,血瘀证为标实证中一项,辨证指标有胸痛、痛有定处、舌质暗或瘀斑,脉弦细、涩促、结代。其中胸痛及舌质暗有瘀斑为必备条件[20]。

2.1.21990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学会修订了《冠心病中医辨证标准》。与1980年相比,证型仍然为标实4证,本虚4证,血瘀证辨证标准改为胸痛,痛有定处,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在后附说明中指出所有8个证型皆可见结、代、促脉[21]。

2.2糖尿病

1992年,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学会消渴病专业委员会发表了《消渴病(糖尿病)中医分期辨证与疗效评定标准》。该标准中提出了消渴病辨证诊断参考标准,其中虚证9证,实证11项。其中实证血瘀证的诊断标准如下:①定位刺痛,夜间加重;②口唇舌暗、或紫暗、瘀斑、舌下脉紫怒张;③肌肤甲错等。有一项可诊断[22]。

2.3中风病

2.3.11986年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学会制定了《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标准中对中风病的病名、病类、证名分别给出了诊断标准,并制定了疗效评定标准,对中风病神志、语言、运动功能进行了量化计分。该标准在中经络病类中,列出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和气虚血瘀证,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面强言蹇或不语,遍身麻木,头晕目眩,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气虚血瘀证症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遍身麻木,面色白,气短乏力,口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细、细缓或细弦[8]。此标准后称为一代《标准》。

2.3.21991年,国家科委攻关项目85-919-02-0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组负责起草,于全国脑病协作组第六次会议上通过,颁布了《中风病证候诊断标准(试行)》。该量表在中风病专家经验辨证量表的基础上,用数学半定量的方法加以界定,通过对3000余例中风病症状、证候的统计分析,对量表进一步补充完善而形成的。此标准后称为第二代《证候标准》。标准中规定了中风病风、火、痰、瘀、气虚、阴虚阳亢的证候诊断标准,并进行了量化计分。血瘀证的诊断标准为:①舌质:a. 舌背脉络瘀张青紫(4分);b. 舌紫暗(5分);c. 有瘀点(6分);d. 有瘀斑(8分);e. 青紫(9分)。②头痛:a. 头痛而痛处不移(5分);b. 头痛如针刺或如炸裂(7分)。③肢体:a. 肢痛不移(5分);b. 爪甲青紫(6分)。④面色:a. 睑下青黑(2分);b. 口唇紫暗(3分);c. 口唇紫暗且面色晦暗(5分)。⑤脉象:a. 沉弦细(1分);b. 沉弦迟(2分);c. 涩或结代(3分)。附加分:高粘滞血证(5分)。证候得分是将这一证候的各项因素所得最高分相加而成,满分均为30分。证候诊断得分:≥7分为该证候诊断成立。7~14分,轻度;15~22分,中度;≥23分,重度[23]。

2.3.31996年,由北京中医药大学牵头,王永炎等完成了《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的研究,由国家科技攻关85-919-02-01专题组、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负责起草,由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提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颁布试行。此标准后称为二代《标准》[24]。该标准的研究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卫生研究方法学的要求,及国际脑血管病研究标准,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采用复习文献,专家商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以及DME、数学、计算机衡量评价的技术路线,从横断、纵向两个侧面对中风病的病名、病类、证类及证候的发生、组合、演变规律等进行了多层次的系统研究,并在研究中应用了“对应因子分析”、“非线性映射”的数学理论和方法[24]。该标准提出病类诊断标准7项,其中包含血瘀证的证类有:风痰瘀阻证、气虚血瘀证。风痰瘀阻症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头晕目眩,痰多而粘,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气虚血瘀症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面色白,气短乏力,自汗出,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或有齿痕,脉沉细[25]。

2.3.4《中风病证候诊断标准》和《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临床验证研究,第二代《中风病证候诊断标准》和《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均经过了临床验证研究,结果如下:

为验证国家攻关课题《中风病证候诊断标准》,采用临床经验辨证与《中风病证候诊断标准》对照的方法,共观察了1085例次中风病患者。通过研究发现,风、火热、痰、血瘀、气虚、阴虚阳亢6类证候,其临床符合情况,风证达72.01%,火热证77.92%,痰证89.24%,血瘀证84.48%,气虚证75.96%,阴虚阳亢证66.48%。其中痰证和血瘀证达到符合良好,其余均达到基本符合。总体符合情况达到87.79%,符合情况良好。研究同时发现痰瘀二证几乎贯穿整个病程,始终占有很高的比例,成为中风病机的主线。验证过程同时发现1085例次中风病人中,不拘病期,不拘病情轻重,经验辨证者全部有证可辨,而《中风病证候诊断标准》辨证者有13例次无证可辨。验证结果如下[26]:表2-3

本表摘自《中风病证候诊断标准》的临床验证研究.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4;17(6):42

《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的临床验证工作,采用临床对照的方法,观察了450例病人,对照组有专家经验组和一代《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组,通过检验,结果发现病名诊断标准中临床症状、体征的诊断率达93%,符合情况良好,病类诊断标准以脑病专家做出的病类诊断为基础,对一代、二代《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对比观察,发现一代《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组与专家诊断总体符合率为55.4%,符合一般;二代《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组与专家诊断总体符合率为80.1%,符合良好。证类诊断标准在多因素、多指标、多层次研究基础上,从63种复杂证候组合筛选出来的临床较为常见的证类组合形式。经检验450例病人中,7种证类可以概括274例病人,概括率为60.9%。基本符合临床实际。通过验证也发现《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的不足之处,病名诊断中还有7%的病人临床症征条件未能纳入;中风病证类组合复杂的变化还不能用该《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的几个证类全部概括[27]。验证结果见表4

本表摘自《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的临床检验报告.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6;19(1):58

综上所述,血瘀证辨证标准虽然经过了近三十年的研究,仍然不能完全适应临床复杂的血瘀证诊断需要。那么造成诊断标准难以完善的可能原因目前考虑,首先,中医学的发展是基于千百年的医疗实践,在这个过程中,众多医家对中医理论的理解和运用有所差异,各自对于证候的感受和描述也有差别。在这千百年中,对于有些症状、体征甚至证名和病名都不曾有过统一的标准。其次,由于证候的判断乃以症状、舌象、脉象等一系列软指标或定性指标为依据,收集资料的手段是望闻问切,依据则是由每位医师主观感觉的四诊资料,因此证的诊断本身的主观成分就很大,证候研究的客观性还没有解决。第三,就是因为中医辨证的整体观思想历来重视人体的禀赋、体质、七情以及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影响,属于“生理-心理-社会-自然”的医学模式[19]。所以中医临床不仅是以“病”为研究对象,更重要的是以患病的“人”作为对象,这就决定了“个体化治疗”成为中医学的重要医疗模式,体现在证的诊断依据及判定上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最近,王永炎院士提出了证候具有内实外虚、动态时空、多维界面的特征。即证候是一个非线性的复杂系统,证是指对疾病所处的一定阶段的病机概括;候是指这种病机或状态的可被观察到的外在表现。所谓内实外虚是指每一证候的信息群而言,“实”是指最能反映该证候病机的权重最大的关键内容,是群体在某一特定病变过程中所具有的共性症状信息,是干预的依据。“虚”是指某一患者所表现出的一系列个性化症状信息,对干预原则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内实”部分指寓于诸多个性之中的共性;“外虚”则是表现于外的个体化症状信息的集合。动态时空是指证候的发展变化而言。证候是一定时点与一定状态的产物,时间在推移,状态在变化,证候就有可能发生由此及彼的改变。“多维界面”指证候的各种因素,“面”是指证候可供医生观察的显现,“界”则是一证候与他证候的分水岭[28]。

因此我们认为血瘀证的辩证研究过程中,反映证的指标既要有是整体的、系统的症状表现,也要有器官水平的、细胞水平的、亚细胞水平的、分子水平的、基因水平的反映机体病理生理整体反应状态的生物学基础的相关指标。同时需要考虑到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相关的群体因素相结合。

参考文献

[1]翁为良主编.《活血化瘀治疗疑难病》 学苑出版社,2003年第2版

[2]国家技术监督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 中医证候名称与分类代码,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5:1.

[3]国家技术监督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7:1.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

[5]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老年病专业委员会. 中医虚症辨证参考标准. 中西医结合杂志,1986,6(10):598

[6]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学会. 冠心病中医辨证标准. 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11(3):257

[7]全国冠心病辨证论治研究座谈会. 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辨证试行标准. 中医杂志,1980,21(8):46

[8]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学会. 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 中国医药学报. 1986,1(2):56

[9]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学会. 冠心病中医辨证标准. 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1,11(5):129

[10]中国中医药学会消渴病专业委员会. 消渴病(糖尿病)中医分期辨证与疗效评定标准. 中国医药学报. 1993,8(3):54

[11]田金州,韩明向,涂晋文等,血管性痴呆诊断、辨证及疗效评定标准(研究用).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2;5:56-60.

[1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组. 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试行).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4,17(11):64-65

[1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组. 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的临床验证报告.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7-59

[14]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第一次全国活血化瘀学术会议. 血瘀证诊断试行标准[S]. 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3,3(3): 封二.

[15]第二届全国活血化瘀研究学术会议修订 血瘀证诊断标准 1986年11月,广州

[16]李先涛,赖世隆,梁为雄. 运用循证医学对血瘀证诊断标准研究文献的评价.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3,20(2):168-170

[17]吴承玉. 血瘀证的研究发展脉络与评述.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4;20(3):133-136

[18]王阶,陈可冀,翁维良,钱振淮,王怡,刘剑刚,葛争艳. 血瘀证诊断标准的研究. 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8;8(10):585-589

[19]朱文锋,吴润球,瞿岳云. 中医诊断的特色和优势.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0,(20)3:40-42

[20]1980年全国冠心病辨证论治研究座谈会. 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中医辨证试行标准. 中医杂志,1981,总606:46

[21]中国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学会1990年10月修订(青岛). 冠心病中医辨证标准. 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11(5):257

[22]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学会消渴病专业委员会1992. 消渴病(糖尿病)中医分期辨证与疗效评定标准. 中国医药学报. 1993;8(3);54-56

[2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组. 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试行).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1;17(3):64-66

[24]1996年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基础研究奖奖励项目. 中国中医药科技. 1997;4(5):299

[2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 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6;19(1):55-56

[26]中风病证候学与临床诊断的研究科研协作组. 《中风病证候诊断标准》的临床验证研究.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4;17(6):41-43

[27]中风病证候学与临床诊断研究组. 《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的临床检验报告.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6;19(1):57-59

[28]王永炎. 完善中医辨证方法体系的建议中医杂志,2004,45(10):729-731

本文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资助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03CB517104)

法医病理学诊断篇5

关键词:高职高专;病理学;病理科;进修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中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准确把握定位和发展方向,自觉承担起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时代责任,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在促进就业、改善民生方面以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显然,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目标已经由过去的“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调整为“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作为高职高专病理学教师,为及时跟随国家教育部新制定的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的方向和脚步,为达到教育部提出的“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的基本专业素质和专业理论,同时,必须把握临床病理科的常规工作流程、常见病多发病的病理诊断能力、知晓病理科最新的技术水平和发展方向。只有及时了解和把握临床病理科的工作和发展,才能将最新和最有用的临床知识传授给高职高专医学生,使他们从接触病理学开始就时刻能获得临床病理科与病理学的新动向新发展。因此,高职高专病理学教师走入临床病理科进修是能极大促进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的提高,促进教师将前沿的一线的临床经验传授给学生,为学生今后更好更快的适应临床工作岗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关于高职高专病理学教师在临床病理科进修的学习、思考和实践,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明确进修目的,制定学习计划。病理诊断在医院临床诊断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近年来,现代病理学不断进步,病理诊断中的部分疾病的分类和命名甚至是诊断方法都发生了或大或小的变化。现代诊断病理学对病理诊断的要求越来越高,当前临床科室对病理诊断的需求也越来也大,因此对于病理医生和病理教师的培养提出了更深入全面的要求。在此前提下,高校病理教师到医院病理科进修必须做好全面而明确的学习计划。进修学习是接受培训、提高理论和技术水平、更新知识、更新教学内容的重要过程。进修人员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进修目的是要掌握基本的病理学诊断技能和学习思考如何将病理学的临床经验和前沿发展融入今后的教学中。

笔者在病理科进修制定的学习目的是

1.对送检标本具有正确巨检及取材的能力。

2.对肿瘤和非肿瘤性疾病的病理有较全面和系统的认识,对常见疾病具有独立诊断的能力。对疑难或较疑难的病理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

3.对典型的常见疾病的冰冻切片具有初步的诊断能力,对细胞病理诊断有一定的筛选能力。能应用常用的特染及免疫组化技术进行辅助诊断。

学习计划是,

1.初期阶段了解病理制片基本原理,熟悉病理制片全过程,观看学习正确取材方法。了解常见疾病分类及诊断要点,熟悉诊断报告方法。通过大量读片,对照参考书,诊断报告进行学习。

2.根据个人具体情况,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取材,初检报告。参加快速冰冻诊断,结合实际学习锻炼。

3.参加科室病理读片,每周三上午集中答疑或安排小讲课,讲课内容要求系统,全面。

4.了解免疫组化基本原理,熟悉制片过程。参与免疫组化读片,熟悉免疫组化常规项目的检测意义,结合病例判断检测结果。

5.参加临床病理讨论会,注意临床与病理间的沟通。

6.通过一定量的细胞读片,熟悉细胞学诊断方法,筛选正常与异常细胞。

二、加强自身医德医风素质,培养规避医疗纠纷的能力。并将此学习心得融会于今后的教学课堂中,加强同学们的职业素质培养和医德医风建设。

认真学习带教医师的医德医风、工作方式、态度举止,积极参与进修医院所推行的“假如我是患者”活动,对待患者及家属保持表达准确亲切、服务热情周到、态度认真诚恳的医师风范。在一线临床工作中,许多医疗纠纷起因于医护人员的失职或者失言,因此,提高医务人员的责任心提升医务人员的沟通能力,可在较大程度上缓解医患紧张关系,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作为一线进修医师在工作中微笑服务,仔细解答病人或家属关于病理诊断过程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对自己不能回答或者解决的疑难要及时请教上级医师协助解决,为以后的临床工作和教学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当前,由于社会中出现过多医疗纠纷的热点话题,如何妥善处理医疗纠纷,如何最大程度的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深受社会各界关注。病理科所发出的每一张病理检查报告单,都具有较高的法律意义,可运用于教学和科研,除此之外,在医疗纠纷中病理报告单是医疗鉴定、司法举证的重要资料和依据。因此,作为进修医生在打印和发送病检报告单时,必须反复核对病人信息和医生的诊断结果,务必保证所输出的每一张报告单都是准确无误,尽量避免医疗纠纷的出现。

三、将临床病理工与高校病理教学有机结合的思考和收获。

我们病理学曾经在教学中遇到这样的问题:

(1)病理学是一门桥梁课程,如果病理教师只局限于教学,而不进行临床外检工作,单单是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缺乏临床外检方面的穿插,往往会使学生觉得很乏味,效果不好。

(2)形态学教学缺乏足够的动力,学生缺乏兴趣,有畏难情绪,在病理课学习中充分表现了既往学习解剖学和组织学的缺陷。如果能把形态学前后教学统一、协调起来能提升教学效果。那我们病理学如何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如何把形态学前后的教学统一和协调起来?

(3)在病理实验课中,学生对基本的组织学知识差不多都已遗忘。我们的病理实验课教学如何将教学效果提升层次?是否可以将学生带到医院的病理科参观真实的病理标本和取材过,如何实施?

通过这半年的学习,对临床病理科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了解得逐渐深入,我获得了以下学习和思考的成果:

(1)临床诊断主要是通过"实践"不断提高对疾病本质认识的过程,教学必须与临床诊断和临床实践紧密结合。即使是有经验的医生在确认临床诊断时也需要不断地吸取有益的资料加以分析总结,必要时还要加以修改更正。教学内容更是要不断修订,不能一成不变。

(2)病理诊断范围包括细胞学、组织学和各器官的病理改变,未来的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加强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的复习和再学习。在进行病理学检查时,病理科大夫往往采用病理形态学、免疫学、微生物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等方法,其深度和广度远远地超过单纯从临床的症状或体征及辅助检查等去诊断某个疾病。

(3)病理学诊断是临床诊断、治疗和判断预后的指挥棒,在教学中列举足够的临床真实病例,使同学们深刻认识到病理学诊断的重要性。在临床上,大部分疾病的诊断都以病理学作为“金标准"。CT、MR诊断,对于器官病变形态的把握,也基本全依赖于病理学知识。例如,肠癌的病理分型对于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大体上肿瘤浸润深度、边界、是否突破浆膜,是否累及周围器官,手术切除标本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在细胞形态上,还可以判断分化程度、细胞恶性程度、异型的细胞多少等。

(4)病理医生需要增加与其他临医生的交流,在教学中就要为同学们灌输将病理与临床相结合的学习思路和职业习惯。病理诊断被誉为”金标准“,这就要求病理诊断的高度准确性。患者的很多症状体征都有其病理学基础,譬如颈部淋巴结活检,阴性并不能排除肿瘤,可能与取材、标本的保存等都有关,病理科医生也应该结合患者临床表现等对临床医生作交流,例如如何取材比较方便诊断。

(5)病理学诊断技术仍需不断提高,病理教学需要随时补充当前最新的发展方向和诊断方法。例如,现在细胞分子标记物的增多,分子病理的诊断前景应该是很明朗的,对肿瘤细胞激素受体(如ER、PR),甚至癌基因的表达等检测,给临床治疗非常有用的信息,在科研上已有不少成功经验。通过向同学们介绍这些前沿的病理诊断方向和发展趋势以及与临床息息相关的诊治案例过程,使同学们切身体会到病理学的重要性,认识到病理学是如何与临课程相结合的。

法医病理学诊断篇6

据统计,我国的临床误诊率大约为30%,和国际医学诊断水平相近,但诸如直肠癌、肺癌等疾病的误诊率几乎大于50%。造成这么高误诊率的原因,除医疗和诊治水平不高以及某些疾病的发病特殊性以外,还有很多人为因素在起作用。本文剖析疾病误诊的原因与对策,点评医患处置得失,让读者提高警惕,关注常见症状中可能掩盖的重大疾病,只要我们稍加注意,其实很多误诊可以避免。

1疾病误诊的原因剖析

最常见的原因是病人及其家属因缺乏医学知识,对疾病复杂性认识不足;或个别病人年龄小、文化素质低,或别人代诉病史或叙述病史缺乏准确性,求治心切,或隐瞒病史;夸大病情,误导医生;忽视了主要症状的描述;使缺乏经验的医生急中出错,要防止个别医务人员为病人提供服务时的工作草率,甚至不负责任,造成误诊事例的发生。

医生阅历较浅,知识局限性,对现代医学知识了解较少,采集病史不详,对病人没有进行认真检查,又不结合病人的临床表现,过于自信经验;或某些疾病平时也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明确诊断;依赖辅助检查诊断不加综合分析,或者只凭某一表现,就自认为病情见多了凭经验治病,主观臆断也会造成误诊。

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并不是每种疾病一开始就有典型表现,初期往往表现出类似的症状;某些疾病可能在最初几个小时检查无异常,只有发展到一定程度,才有可能有其自身的特殊表现,是造成疾病早期不能正确诊断的重要原因,并易被误诊。

疾病的发生发展极其复杂,有时并不遵循一定的规律,表现为多个系统(如心、肺、肝、肾等)的症状或表现为单一的症状或无典型临床表现,给诊断造成极大的困难;有的病人两种病并存X线又缺乏典型特征导致诊断困难,如果缺乏对病情的全面了解,某些少见的疾病没有认真加以检查综合分析可能出现误诊。

疾病的复杂性、疑难性增多,所表现的症状与所患的疾病相差甚远,如有的肺癌患者以肺外为首发症状,后经查体及X线胸片检查诊断为晚期肺癌,并经胸腔积水细胞学或病理检查确诊。因此,像这样遇到与所患脏器疾病关系不大或症状变化无常,也是造成误诊的常见原因。

现代医学与现代科技一样日新月异,除医疗和诊治水平不高以及某些疾病的发病特殊性以外,需借助于特殊的检查才能诊断。新病种容易误诊,故应多角度、全面认识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重视标本的检测及特殊的检查和对症检查。如果客观条件限制,化验和辅助检查跟不上,诊断受到限制,就容易导致误诊率增加。

医学辅助检查主要是依靠医学仪器来进行分析判断,具有一定的科学局限性,不能完全揭示疾病的本来真相,况且,我国医学检查所使用的试剂和方法以及判断基准都缺乏规范性和统一的标准,往往是各个医院的检验正常值范围各不相同。与辅助检查存在差错导致误诊的因素还有:使用的医学检查仪器不合格、体液标本的污染或混淆、各种检查的诊断错误等,从而导致临床医师误诊。

护理人员执行医嘱出现错误,导致医生思维判断出错;未仔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或对患者及家属的诉说不予重视,延误医生作出对症处理;技术操作不规范,使收集的患者检查样本出现混乱、药物分发错误等,导致检验结果错误、患者治疗效果异常,误导医生的临床诊断。

2对策

根据临床的调查,医疗纠纷的起因就在于医生的职业道德和素质所致,而且大部分的误诊也与职业责任和素质有关,医务人员整体素质的高低要从提高到医院发展的战略高度去认识去落实;保障医疗安全为核心,医生对病人要有强烈的责任感,真正为病人着想,诚心实意地为病人服务,把为病人解除痛苦视为终生最高追求。现代医疗质量观念是全方位、全过程的病人满意,患者就医不仅关注医院的医疗水平,而且更加关注医院的人性化服务。维护患者知情权和选择权,是患者能否与医生良好沟通的第一基础,医患沟通要从形式、渠道、内容、要求、技巧、效果、考核等方面进行规范管理,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多视角的主体沟通,有效提高服务质量。医生对就医者的心理和信任感有很大的影响,医患信任与良好沟通能使疾病作到准确、全面地收集病历资料,作出正确的判断。医院内涵建设好坏直接影响医院医疗质量,以质量为核心的思想,建立质量考核目标管理,拓宽诊疗范围,提高诊疗和急救水平,向高新技术领域进军。加强医疗服务要素准入管理,健全和完善医院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做到制度保证上严密有效、技术支撑上坚强有力、监督检查上严格细致,把医疗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坚决遏制医疗事故的发生。

市场经济是竞争和讲求效率的经济,患者来到医院时主观要求医疗服务达到快速高效,从服务环境、服务理念、服务态度、服务效果等各方面查找原因,健全完善医疗质量保证和持续改进体系,医疗效果时效性形成了客观上的慢节奏,忙碌、过急将无法保障医疗安全和质量,要提高医疗服务的多环节,改善就医环境,满足不同层次的医疗消费者需求。

医生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与其所处的医疗机构地理环境、规模大小、专科性、医生职称、地位以及从医年限和治疗经历密切相关,决定医疗效果的因素很多,要明确认识到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病种不同虽有差异,但都有其客观规律可循的,显现特征需要有个过程,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从思路到规划,从举措到实施,积极转变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把病人的满意作为医院的追求。

现代医学分科越来越细,专业越细越精,疑难病人必须由多个人、多学科共同协作。因此,加强青年医师的再培养、再教育、再提高是当务之急,特别注意培养学科带头人和有发展前途、敬业精神的年轻医师,培养造就一批技术骨干促进全院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发展。

卫生资源配置是否合理都直接关系到医院的服务质量和诊疗水平的发挥,医疗设备的如何也会影响误诊的发生率;医院除了技术、设备等硬件外,不能忽视管理模式和服务水平等软件实力的竞争。充分和合理的利用卫生资源,简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改进服务态度,将人性化理念融入医疗服务与医院管理的全过程,寻求服务创新点,通过服务不断提高群众对医院的满意度。

随着社会和时代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随之提高,这就要求医务人员不但要有好的服务态度,还要具有精湛的医疗技术,积极推进体制和机制创新,不断地运用现代科学的新知识、新成果、新方法、新技术,同人类的各种疾病作斗争,用高新精湛的医术解除患者的病痛。

法医病理学诊断篇7

关键词:依法书写;规范管理;医疗纠纷

医学诊断证明书包括两部分,①医师开具医学诊断证明,②加盖医疗机构诊断证明专用章,两部分合一,才是一份完整的医学诊断证明书,真正具备法律效力的文书。多年来,我院医务工作者努力探索,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管理制度,杜绝了与医学诊断证明书有关的医疗纠纷。

1 开具医学诊断证明书写的要点

医学诊断证明是指医师对就诊患者伤势或病情所做出记载和诊断意见,包括两部分,①记载患者主诉病情和医师观察到的病情和伤害情况;②医师对患者伤势或病情所做的诊断意见以及何种处置的记载。医师开具的医学诊断证明必须具有合法性、客观性、单一性,这是每个医师必须拥有的责任,也是最基本的义务[1]。

1.1 诊断证明的出具必须是合法性 诊断证明的出具是法律规定,是医师的权利,也是医师的义务。《执业医师法》第23条规定,医师实施医疗、预防、保健措施签署有关医学诊断文件必须亲自诊查,调查,并按照规定及时填写医学文件,不得隐匿、伪造或者销毁医学文书及有关资料。医师不得出具与自已执业范围无关或与执业类别不相符的医学证明文件。违者出具医学诊断证明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2诊断证明出具必须是客观性 诊断证明的内容要求符合客观事实性,只能记载疾病的诊断名称、治疗时间、结果等,不能出具有关治疗的费用,甚至预期医疗费用等。诊断证明必须是经治医师出具,非经亲自诊治的医师不得出具,最后还得签名为准。

1.3诊断证明的出具必须是单一性 对同一诊断证明只能出具一份,且只能交给予患者本人或患者委托人,对死亡或昏迷的患者交给法定的监护人或继承人。若同一诊断证明需要多份时,必须是原件的复印件,注明经核实与原件一致方可加盖医疗机构专用章。

2 加盖医学诊断证明专用章的要点

诊断证明专用章是医疗机构对外行使职权的凭证和对外联系的标志。一张无印章的诊断证明是无法律效力,只有加盖医疗机构诊断证明专用章才是完整的,可以具备法律效力的文书。正确使用和保管印章是医务工作人员的重要职责。

2.1辩别诊断证明的真伪 一份完整有效的医学诊断证明书必须有书写规范的内容,经治医师亲自开出,签名,科主任签名认可,最后加盖医疗机构诊断证明专用章。辩别医学诊断证明书真伪包括签名的笔迹,内容的规范,印章的真假等。

2.2作好诊断证明的登记 加盖医学诊断证明书专用章后,必须及时登记,以备日后复查之用。登记内容包括开具日期,疾病名称,医师签名,科室类别等。

2.3判明诊断证明的异议 对不符合原则和手续的用印,有权提出异议,由领导定夺或拒绝用印。使用公章时,盖印位置要正确,端正和清晰。印章必须妥善保管,不得由他人使用或替代,甚至被盗用。

3 与医学诊断证明书有关的医疗纠纷的要点

医学诊断证明书是临床医师出具给患者,用于说明其所患疾病的情况,具有法律效力。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医学诊断证明在工伤,交通意外鉴定索赔,保险勘赔司法诉讼等活动中发挥着日益重要作用。因此医学诊断证明书引发的医疗纠纷也逐渐增加。

3.1与医学诊断证明有关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 剖析多年来与医学诊断证明有关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我们发现主要有3个方面。①对治疗费用的处理引发的纠纷; ②对致病致伤间接原因判断引发的纠纷;③对患者在外院诊疗情况进行评价引发的纠纷[2]。

3.2与医学诊断证明有关的法律的认识 《执业医师法》第21条规定,医师享有在注册执业范围内,进行医学检查,疾病调查,医学处理,出具相应的医学诊断证明文件,选择合理的医疗、预防保健的权力,有此可见《执业医师法》从法律方面为医师开具医学诊断证明和签署其它医疗文件给予法律上的界定。

3.3与医学诊断证明有关医疗纠纷的预防措施 根据与医学诊断证明书有关的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我院在医学诊断证明书中以"特别说明"的形式增加了公示告知内容,用于防范与之有关的医疗纠纷。医学诊断证明特别说明:①本医学诊断证明只陈述或在我院就诊的客观事实提出建议。②凡涉及对患者在外院诊疗情况和间接致病、致伤的原因等的进行主观评估或判断的内容无效。③诊疗时限和费用因与实际发生为准,医师根据同类疾病的治疗经验得出的意见,仅供参考[2]。要求医师对于医学诊断证明的书写必须做到严谨和规范,努力提高对书写内容的认识,各级医师加强审核把关,对不符合要求的医学诊断诊明坚决改正。对于故意违规出具医学诊断证明,弄虚作假伪造事实经调查取证属实,我院将酌情作出相应的处理。

参考文献:

[1]王岳.开具医学诊断证明书要遵守注意事项[J].中国社区医师,2010,12(11):24.

[2] 叶昌雄,吴汉林,徐爱光.以公示告知防范与疾病诊断证明有关的医疗纠纷[J].中国医院管理,2011,11(11):364.

[3] 宁豪丁,吴舒颖,朱浴晖.深圳市福田区1992~1996年居民意外伤害死亡调查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1999,02.

[4] 毛建山.医院现行医疗纠纷的处理和存在的问题浅析[A].2007年浙江省医学伦理学与卫生法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

法医病理学诊断篇8

关键词:数据挖掘;决策树;嫁接决策树;相似性疾病

中图分类号:TP31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2012)03-0000-02

Grafting Decision Tree for Similar Diagnosis Study

Hu Hongzhi,Wu Jun

(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omputer Science,Maanshan243002,China)

Abstract:For a similar disease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younger physicians may lack experience,experienced physicians may experience easy to overlook.How to use the decision tree given secondary diagnosis of similar diseases in the field of data mining is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Based on the diagnosis rules table by grafting decision tree method,in a decision tree on a variety of similar disease diagnosis,and enable clinicians to quickly find the cut-off point of disease discrimination,more targeted diagnostic program as soon as possible to avoid misdiagnosis and the waste of medical resources,and shortens the patient's treatment cycle,reduce patient pain and economic burden.Grafting decision tree can also improve the patient may also suffer from a variety of diseases or the existence of the most likely evolution of the alertness of another disease,the physician help as soon as possible to check or take preventive measures.

Keywords:Data mining;Decision tree;Grafting decision tree;

Similarity diseases

一、相似疾病

相似疾病是指病症、病理、病因相似的病种。相似疾病通常主要体现在位于人类同一器官或组织上的病种,如有关心脏的相似或相近病种,例如,冠状动脉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慢性风湿性心脏病、心脏肿瘤等。又如有关肝脏的相似或相近病种,例如,乙肝、甲肝、丙肝、脂肪肝、肝癌等。由于人类疾病的复杂交错性,某些疾病甚至跨器官体现它们的相似性。例如与感冒症状相似的病种就达到了上十种,如病毒性肝炎、流行性脑膜炎、肺炎、扁桃体炎等。相似性疾病的存在,无疑增加了确诊的难度

二、决策树用于医学疾病诊断

决策树技术是应用广泛且实施方便的一种决策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决策树技术常用于两个方面[1],(1)依据各种决策树算法对数据样本进行分类。(2)根据先验概率计算期望值进行决策方案优选。决策树是以实例为基础的归纳学习算法。它从一组无规律、无次序的元组中推理出分类规则;采用自顶向下的递归方式,对决策树的内部节点进行属性值的比较,根据不同的属性值从该节点向下分支;而叶节点是要学习划分的类,从根节点到叶节点的一条路径就是对应着一条合取规则,这个决策树就可产生一组分类规则。在医学上为了对病人未知的病种进行分类识别诊断,可以根据决策树的结构对病种属性数据集进行测试,从根节点到叶节点的一条路径就形成了对应病种的类别预测。决策树不仅可以用于病种分类,而且可以用于医疗决策方案的选择。病人是否需要做各种检查,是否需要留院观察甚至是住院治疗都是医生所要不断面临的临床决策。临床决策受到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的风险,医生要设

法医病理学诊断范文

法医病理学诊断篇11、病理医疗法律纠纷的主要原因有:①病理误诊,即诊断过头――假阳性,诊断过低――假阴性;②漏诊;③其他明显的错误,如还未做病理检查将标本丢失,
点击下载文档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5折优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