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修复价值评估范文
生态修复价值评估篇1
关键词:状态评价;风险评估;运维策略
中图分类号:TN94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12-0000-01
电网设备状态评价和风险评估是一个涵盖电网设备可靠性评估技术、电网设备在线监测技术、电网设备实时状态评价技术、电网实时运行风险评估与技术经济性评估技术等的综合决策过程。对电网设备实施科学合理的状态评价和风险评估,能够提高设备的综合分析和精细化管理水平,为合理安排设备运行及检修等生产工作、制定电网风险控制策略和调度计划提供强有力的决策支撑,从而保障系统安全性和供电可靠性,为电网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文拟在分析主流状态评价与风险评估模型和方法的基础上,以配网油浸式变压器为对象,探索合理科学的运维检修策略,达到规避风险发生、减少风险危害和降低经济损失的目的。
一、状态评价与风险评估体系
使用经验及试验结果表明,电力设备在整个服役期限,故障发生的次数和使用时间之间有着宏观统计规律,虽然对每一台设备来说,出现故障的次数和使用寿命各不相同,但其发展规律都是一致的,设备的故障率随时间的变化可划分为三个阶段:早期故障期、偶然故障区和耗损故障期,其表现如图1所示。
通过图1可以看出设备故障的发生、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其整体性能在大多数情况下是连续变化的,因此通过对设备的某些典型参数的分析或者完全可以确定设备所处的健康状态,并预报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根据状态监测体系的建立情况选取可以获取以及未来可能应用的状态量为设备状态评价所需的状态参量,并建立相应的状态量指标体系,应用状态评价模型计算得出设备健康度,是状态评价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以配网油浸式变压器为例,可按如下步骤完成设备的状态评价与风险评估。
(一)建立如图2所示的状态量参数体系:根据所建立的各类设备状态参量指标体系,可将设备运行状态划分为3个层次。第一层为目标层,即设备的整体健康状况;第二层为中间层,即各部件性能状况;第三层即底层,为各状态参量的取值。
(二)建立各层状态参量评价标准,依据状态参量评价标准对底层状态参量进行模糊赋值。建立模糊评判矩阵如表1所示。
(三)基于层次分析理念建立模糊综合状态评价模型,计算中间层及目标层状态评价结果取值。
(四)计算得出的目标层状态评价结果为设备整体的健康度取值,可以通过如下公式进一步得到设备的故障概率。式中:ISE为设备的状态评价分值;K为比例系数;C为曲率系数;为故障发生概率。
(五)依据现有设备状态评价与风险评估技术导则规定的设备风险评估的模型和计算方法,结合设备故障概率计算结果,计算得出设备风险值。风险评估以风险值为指标,综合考虑可能损失的资产及设备发生故障的概率二者的作用,风险值按公式 计算。式中:R为设备风险值;LE为可能损失的资产;P为设备平均故障率;t为某个时刻。风险评估的具体流程图4所示
(六)按风险值大小划分风险级别,可依据设备风险评估结果应用领域的不同划分级别个数:Ⅰ级、Ⅱ级、Ⅲ级、Ⅳ级、Ⅴ级、Ⅵ级,同类设备Ⅰ级为最高风险级别,Ⅵ级为最低风险级别。
二、状态评价与风险评估结果在配网设备运维中的应用
对设备的风险评估结果进行分析,配网设备的风险等级分别为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在此基础上,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结合配电网的实际情况,在确保电网可靠性水平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运行检修策略如表2所示:
对于正常运行和加强监视策略,采取状态检测以及状态巡视方案;对于立即检修和适时检修策略,则需要研究最优检修方案
三、结束语
本文从配电网设备状态评价与风险评估的流程出发,简要阐述了配网状态参量体系构建、模糊状态评价及风险评估的一般方法,进一步探索了状态评价与风险评估理念在配网设备运维中的应用,对电力生产运行部门制定运维检修计划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汪海燕.电气设备状态检修技术探讨[A].华东六省一市电机(电力)工程学会输配电技术研讨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
生态修复价值评估篇2
关键词:河流生态修复评价;经济可行性;指标体系;层次分析法;贾鲁河
中图分类号:X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683(2013)04-0056-06
河流生态系统是生物圈物质循环的重要通道,具有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以及维护生物多样性等众多功能[1]。近百年来,人们利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对河流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利用,兴建了大量工程设施,改变了河流的地貌学特征和水文特征,从而极大地改变了河流自然演进的方向,对河流生态系统造成胁迫。同时日益增多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未经完善处理便排入河流,致使河流生态环境恶化、生态系统稳定性降低[2],主要表现为水体中的养分、水体的化学性质、水文特性和河流生态系统动力学特性发生改变,因此对原水生生态系统和原物种造成的巨大压力[3]。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西方发达国家逐步把重点从对河流开发利用转向对河流的保护。到了80年代,对河流生态系统进行综合修复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公认的先进治河理念,诸如河流类型评估(RS)[4]、美国快速生物监测协议(RBPs)[5]、澳大利亚溪流状况指数(ISC)[6]、英国河流栖息地调查方法(RHS)[7]等多种研究方法的出现。
就我国现阶段而言,研究河流生态修复评价关键技术对于指导和推动河湖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规划工作意义重大[8]。例如在河南省 ,近年来河流生态系统的恶化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危及人类自身的安全。本文结合河南省社会经济实际状况对河流生态修复评价方法进行研究,为河流生态修复评价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
1 河流生态修复评价研究思路
对国内外河流生态修复评价研究成果[9-10]进行深入分析后发现,目前人们侧重于河流生态修复基础理论的研究和对河流生态系统自然环境因素的分析,而缺乏考虑河流周边社会因素和对生态修复经济可行性的探讨。
河流生态修复需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能够并行可持续发展。因此,河流生态修复评价的应用不仅应该着眼于当地河流生态系统的退化以及河流水质、水文状况的恶化,还应该综合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的分析。基于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本文重点分析社会经济因素对河流生态修复评价的影响,构建兼顾河流经济可行性和生态修复必要性的河流生态修复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评判法和层次分析法(AHP法)对所选指标进行权重赋值,并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将不同尺度的复杂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河流生态修复指数,讨论河流生态修复评价数值等级的划分,完成多因素多目标的河流生态修复评价。河流生态修复评价的基本流程见图1。
2 河流生态修复评价方法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著名学者马世骏、王如松(1981)提出了“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理论,与自然生态系统理论的区别在于充分重视人类活动对于自然生态系统的能动性。“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中指出不应孤立地研究自然资源环境退化的问题,而是应该把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与自然环境的退化统一联系起来,在确定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的同时必须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在研究河流生态系统退化和河流生态修复时,应首先对河流自然环境状况进行评价,以判断河流生态系统是否退化,是否退化到不得不修复的程度;然后对河流周边城市社会发展状况进行评价,以判断其是否具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去支撑河流生态修复的过程。若河流生态系统状况未恶化到一定程度,就没有必要对其进行生态修复;若河流生态系统退化程度严重,但河流周边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较差,没有能力支撑修复费用,也无法对河流进行生态修复。因此,应在河流生态系统退化严重且社会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区域开展生态修复,即进行河流生态修复需要满足修复必要性和经济可行性两个先决条件。
本文针对受损河流生态系统缺乏基础资料的现状,提出以河流生态系统退化状况为参照系统,构建定量的修复标准作为河流生态修复的期望目标,并选择层次分析法(AHP法)作为河流生态修复的评估方法。层次分析法具有所需定量数据少,易于计算,可解决多目标、多层次、多准则的决策问题等特性,其本质在于对复杂系统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对评价的元素进行数学化分析[11]。运用AHP法对河流生态修复进行评估时,首先分析表征河流生态系统主要特征的因素以及经济可行性评价分析因素,建立递级层次结构;其次通过两两比较因素的相对重要性,构造上层对下层相关因素的判断矩阵;在满足一致性检验的基础上,进行总体因素的排序,确定每个因子的权重系数;最后确定评价标准,采用综合指数法或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进行相关计算,从而构成基于修复必要性评价和经济可行性评价分析的河流生态修复评价指标体系。
2.1 指标因子的筛选
参考国内外关于河流生态环境的评估指标[12-15]和现有关于经济可行性评价的研究成果[16-17],结合河南省河流现有特征,从生态修复必要性评价和社会经济可行性评价两方面选取共12个指标来构建河流生态修复的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因素层、指标层3个层次结构。
河流生态系统受人类活动的干扰而功能受损,修复必要性评价实质上是分析河流生态系统的退化程度。由于河流生态系统囊括的范围较广,在分析河流生态系统退化的时候,需要综合考虑河流的生境因素、水文水质因素,且不能仅仅局限于河流水质的恶化,需要更进一步的分析水质恶化造成的河流生态结构的变化、河流基本功能的丧失等等。选用河流生境状况和环境评价指标作为河流生态系统修复必要性的两类评价指标。
经济可行性评价主要表征经济因素对于河流生态的驱动作用,反映生态脆弱地区存在的“越污染越贫困,越贫困越污染”的河流利用困局。研究经济可行性评价的目的在于了解河流生态修复的综合效益和合理程度。分析研究区域内经济发展与河流生态的关系时,既不能一味地追求经济发展而忽略河流生态的恶化,又不能一味地追求河流生态恢复而弱化经济利益的满足。因此,在经济可行性评价中选用社会状况指标和经济状况指标来进行相关的评价。
河流生态修复评价的具体指标及其释义见表1。
由表2可得,在所有评价指标中,绝对权重值最大的5个指标依次为单位GDP用水量、水质平均污染指数、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污水处理率,是河流生态修复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关键指标。既包括修复必要性评价指标,又包括经济可行性评价指标,表明修复必要性评价与经济可行性评价的同等重要。对比因素层与目标层之间的相对权重值,可以分析出社会经济状况指标的重要性。
2.3 指标评价基准
评价基准以河流生态系统功能以及完善程度作为原型来确定,并参考国际标准及水质监测数据,部分指标参照国内相关研究文献。评价基准分为优、良、中、差4个级别。
为了避免不同物理意义和不同量纲的输入变量不能平等使用,采用了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将指标数值由有量纲的表达式变换为无量纲的表达式。在模糊综合评判时,需要建立隶属函数,使模糊评价因子明晰化,不同质的数据归一化。根据河流生态修复评价指标的筛选,隶属函数分2类:
郑州段和贾鲁河周口段作为评价对象开展实例应用分析。贾鲁河是淮河流域的一条重要支流,发源于新密市,流经郑州市、开封市,最终在周口市汇入沙颍河,全长2558 km,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河流周边城镇居民众多,是众多城市赖以生计的河流。贾鲁河流经郑州市和周口市的市区,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贾鲁河郑州段从贾鲁河源头处到中牟陈桥断面,有金水河、熊耳河等郑州市内重要河流汇入,接纳郑州、荥阳、新密、中牟等县市的污水,水质均为Ⅴ类或Ⅳ类水水质标准;贾鲁河周口段是从扶沟摆渡口断面到贾鲁河汇入沙颍河处,接纳尉氏、扶沟、西华等县市的污水,横穿众多居民聚集区,水质均为劣Ⅴ类。贾鲁河是沙颍河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河流生态系统退化程度较为严重,被列为“十二五”重点治理河流,因此,急需对贾鲁河沿境的生态退化状况的修复必要性以及周边城市进行生态修复的经济可行性进行评价研究。
3.2 数据收集
结合实地调查、专家咨询等方法,同时参考水利、规划等部门对于河流的定位,确定各指标的数值,见表5。
由表6可以得出,按照本文拟定的生态修复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计算出贾鲁河郑州段与周口段的生态修复综合评价等级都是“中”,即河流水质一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河流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河流周边社会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维持部分河流生态系统的修复。但分别分析修复必要性评价和经济可行性评价的评价值,贾鲁河郑州段河流生态修复综合评价数值较低,是因为河流生态系统退化严重、沿河水质恶化,但郑州市社会经济发展程度较高,能够负担一定程度的河流生态修复措施;而贾鲁河周口段生态修复综合评价数值较低,却是由于生态系统退化和经济发展滞后两方面共同造成的,即在河流生态系统退化程度严重的同时,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也较为滞后。以修复必要性评价而言,贾鲁河郑州段与周口段重要性相当;但以经济可行性而言,贾鲁河周口段明显距郑州段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在进行河流生态修复时,贾鲁河郑州段要比贾鲁河周口段更有优势。
4 结语
河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水环境,河流生态修复的目的是使河流生态系统恢复健康状态。本文在考虑河流生境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因素以及经济因素的基础上,从修复必要性评价与经济可行性评价两方面出发构建河流生态修复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一定的数学方法计算出河流生态修复综合评价指数。不过,基于基础数据缺乏的现状,从可操作性的角度考虑,本文选取的指标未详细涉及河流生态系统中动植物及微生物等因素,导致指标体系仍不够详尽,有待进一步深入与完善。
参考文献:
[1] 耿雷华,刘恒,钟华平.健康河流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J].水利学报,2006,37(3):253-258.
[2] 柳新伟,周厚诚,李萍,等.生态系统稳定性定义剖析[J].生态学报,2004,24(11):2635-2640.
[3] 钱正英,陈家琦,冯杰,等.人与河流和谐发展[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4(1):1-5.
[4] Brierley G,Fryirs K.River Styles,A Geomorphic Approach to Catchment Characterization in Plications for River Rehabilitation in Bega Catchment,New South Wales,Australia[J].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00,25(6):661-679.
[5] Melissa Parsons,Martin T,Richard N,et al.Review of Physical River Assessment Methods:A Biological Perspective[M].Canberra:University of Canberra and 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2000,11-17.
[6] Parsons M,Thoms M.C,Norris R.H.Development of a Standardized Approach to River Habitat Assessment in Australia[J].Environment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2004,98:109-130.
[7] Raven P.J,Holmes NTH,Naura M,et al.Using River Habitat Survey for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and Catchment Planing in the UK[J].Hydrobiologia,2000,422/423:359-367.
[8] 朱党生,张建永,李扬,等.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关键技术[J].水资源保护,2011,27(5):59-63.
[9] 董哲仁.国外河流健康评估技术[J].水利水电技术,2005,36(11)15-19.
[10] 任海,彭少麟,陆宏芳.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恢复生态学[J].生态学报,2004,24(8),1756-1764.
[11] 马世骏,王如松.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J].生态学报,1984,01(4):1-9.
[12] 蓝伯雄,程佳惠,陈秉正.管理数学-运筹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376-379.
[13] 胡孟春,张永春,唐晓燕,等.城市河道近自然修复评价体系与方法及其在镇江古运河的应用[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10,18(2),187-196.
[14] 张晶,董哲仁,孙东亚,等.河流健康全指标体系的模糊数学评价方法[J].水利水电技术,2010,42(12),16-21.
[15] 朱伟,夏霆,姜谋余,等.城市河流水环境综合评价方法探讨[J].水科学进展,2007,18(5),736-744.
[16] 蔡楠,杨扬,方建德,等.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城市河流生态修复评估[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19(9),1092-1098.
[17] 许尔琪,张红旗.中国生态脆弱区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水[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2,33(3),1-6.
[18] 任梅芳,童新华,韦燕飞.基于GIS的广西耕地整治外生潜力分区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808-18810.
生态修复价值评估篇3
关键词:配电网设备;运行维护;风险评估;状态评价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06-0101-01
现阶段,随着电力企业迅速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现代化社会对于配电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对配电网设备的状态评价是作为电力企业进行风险评估的基础与前提,相关人员通过风险评估能够对配电网设备运行中出现的风险以及安全隐患进行预防,由此可见,配电网设备运行维护中状态评价以及风险评估能够为电力企业配电网日常维护、正常运行、技术以及检修提供了科学合理的决策依据。
1 风险评估与状态评价体系的概述
鉴于配电网的设备在其使用期限内,其运行使用的时间与配电网设备发生故障之间的频率具有一定规律。由于每台设备实际发生故障的频率、次数以及使用寿命都不相同,但是,如果对配电网的运行状况进行统计分析就可以对故障发生的规律进行总结。一般而言,设备故障发生的频率主要包含三个阶段:早期、偶发期以及耗损期。相关人员对故障发生时期的规律进行分析总结,配电网设备的整体性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在对设备指标的关键参数分析,能够对设备未来运行的趋势以及状态进行预测。该体系的创建过程具体为:
①对配电网中设备的整体运行状态进行评价;接着对不同设备中每个零件的性能状态进行评价;最后对电网设备中各状态量化取值。
②对电网设备中每层状态的评价标准进行建设,并依据相关标准对配电网最后的状态进行赋值计算,进而得出合理的设备状态评价结果。
③依据配电网当前设备的评价结果,通过对具体的计算公式以及风险评估方法进行利用,对设备故障的发生概率进行综合的计算,评估出设备的风险值,得出科学的风险评估结果。
④依据配电网的风险值对风险级别进行划分,并结合风险评估的结果以及具体的应用情况对不同数量的风险等级进行合理的划分。
⑤配电网设备运行维护中的风险评估与状态评价的方法。
2.1 配电网设备运行维护中的风险评估方法
一般而言,对配电网运行设备进行那个风险评估主要包含:设备自身风险与故障风险。其主要是对设备的资产值、资产损失度以及设备发生的风险概率等方面进行评估。相关人员在设备状态评价的基础上,对配电网进行风险评估,能够对设备各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应用来提高工作人员的效率。
评估人员在对设备风险评估前,应该注意以下的准备工作:
①了解初始的配电网设备信息,其主要包含状态评价结果中的等级与评分,针对设备故障的案例,其主要包含设备可能性故障、发生故障以及损失程度等。
②应该结合设备的信息以及状态评价结果对设备的资产量化值以及设备的故障平均概率进行计算。
③综合设备量化值,通过对特定算法的应用,对配电网的设备风险进行评估,从而确定风险的量化值。
2.1.1 对配电网设备的资产值进行确定
相关人员对设备资产值的确定,应该综合对资产以及资产损失程度进行考虑,得出设备运行中潜在的损失总量。所谓设备的资产就是指设备的价值,能够直接反应设备的购买成本、维修以及成本更新的情况。鉴于设备的资产损失程度是由安全、环境以及价值所决定,其每个要素的损失程度由损失概率与损失值直接决定。
2.1.2 对配电网设备的风险值进行确定
一般而言,设备的风险值是由设备故障概率与设备资产值进行确定,与此同时,还应该对设备的使用寿命以及是使用实际进行考虑,风险值的计算公式为:
R(t)=L(t)×P(t)。
由此可见,配电网设备的风险值主要与时间、设备资产值以及设备的故障概率有关。
2.2 配电网设备运行维护中的状态评价方法
鉴于配电网的设备具有复杂、繁多以及分布广泛的特点,对配电网设备确定的状态分为以下步骤:
①对配电网每个设备的状态量进行明确。
②对配电网的评分等级以及评价规则进行确定,对设备状态量的优劣等级评分,进而获得设备状态的评分。
③对照配电网的评分标准,对配电网状态的级别进行确定。
2.2.1 配电网状态量的选择
在对配电网状态量进行选择的过程中,应该保证选择的状态量信息对设备状态有一个直接的表现,其中包括设备的家族缺陷、原始信息、检查状态、试验结果以及事故的类型等,必须保证对设备状态量收集的完备与准确。结合状态量对配电网设备性能影响与正常运行的大小,其主要把状态量分为关键状态量与普通状态量两种。
2.2.2 配电网的评价方法
对配电网进行评价,电力企业普遍采用扣分评价的方法,此种方法由于操作简单而被人们广泛使用。相关人员应该依据设备状态量的优劣程度以及影响程度对配电网设备状态进行核算量化,只有在对设备部件的单项扣分与合计扣分综合考虑下,得出其都属于正常状态,才能够判定其设备正常,如果仅仅是整体或者单项一个方面达到标准状态,应判定其设备为严重状态。
3 配电网设备运行维护中的风险评估与状态评价的
应用实例
某地的电网企业在对配电设备进行检修的过程中,通过对风险评估与状态评价系统的应用,对电网设备运行的状况与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的掌握,并依据评估结果对设备进行检修,进而降低了电网设备的风险以及设备的安全隐患,从而取得了对风险良好的预防效果,促进了电网企业经济利益的提高。
4 结 语
根据本文的论述可知,在现代化社会趋势下,人们对配电网设备的安全要求越来越高,鉴于此,电力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就必须做好配电网设备运行维护的工作,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对配电网设备进行风险评估以及状态评价,进而提高电网设备运行的水平,对配电网运行中的风险进行预防,以保障电力企业配电网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进而促进企业电力系统的优化与升级,推动电力企业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喇元,王红斌,东.基于状态评价及风险评估的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策略的研究[J].广东电力,2010,(10).
生态修复价值评估篇4
关键词:网络安全;互联网技术;关键技术
一、网络风险评估及关键技术
1.1网络安全风险评估。风险评估由资产的安全值、风险的程度、损失程度组成。在网络风险评估中首先应确定评估方向和范围,并由评估小组共同探讨评估的依据和办法,而其中评估办法应符合网络环境安全的要求。
1.2网络安全风险评估办法。在网络安全风险评估办法中有:手动和工具两种评估方法。而工具风险评估从其各自的作用可分为:基础平台工具、综合风险管理工具、风险评估工具。利用这些工具从技术和整体方面进行评估,并对风险的性质和风险程度进行评估。
二、网络流攻击图的分析
当前网络安全技术逐步发展到能够主动搜索和发现安全风险,以提高网络系统的可靠性。通过对网络流攻击图分析可以预防网络风险,修复被攻击的原子从而保证网络信息的安全性。在原子攻击修复集中,设定互联网需保护目标资源集为Zn,将原子攻击集M中的A作为子集,并去除攻击图AK中A原子的攻击节点,使初始条件集合Z0不能到达Zn集合中的任何节点,那么A便可作为Zn所攻击的修复集[1]。在最优原子攻击修复集中,设定修复的代价函数是cost:M-R,那么修复剂A修复代价是cost(A),原子攻击修复集A是最优原子攻击修复集,并且其修复代价也最小[2]。
2.1攻击图生成算法和控制。当前网络安全问题严重影响网络秩序,而漏洞补丁和防火墙以及网络控制技术对网络安全的保障能力非常有限,就需要网络监测系统对入侵伤害起到安全保护作用。在应用定制算法攻击图时可依据前向或逆向搜索算法,对攻击者从主机权限上和主机连接等方面发起回击,并重复进行安全保护操作直到抵达初始节点为止。定制算法可消除与目标无关的攻击路径,减少被攻击的可能。
2.2攻击图的控制。网络中主机增多其攻击图节点也会增多,攻击图增多后也就难以对其关键节点和攻击路径进行分析。因此,研究者通过减小攻击频次并提高攻击图的直观性,来对攻击图进行多角度的观察和多层次的聚合。研究者所采用的聚合办法从不同层面展示攻击图,可将攻击节点的前提属性或结果属性聚合成属性集以增强攻击图直观性;还可将主机的属性聚合成抽象主机减少对具体属性的。
三、风险评估的关键技术
互联网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于网络系统从设计、开发到运行等方面均存在程度不等的安全漏洞。这使得网络安全防御技术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通过对网络系统的安全现状的进行分析并找出安全防御的处理方法,能够有效保证网络系统的安全。其中风险评估的关键技术主要有:定性和定量以及综合评估的技术。
3.1定性和定量评估的技术。定性评估是指用德尔菲法对网络安全风险进行评估的技术,依据推倒演绎理论来判断网络安全性。定性评估用背对背通信方法获取导致不稳定的因子,通过匿名数据筛选进行数据处理以评估安全风险。定量评估所得出的结果可视性更强且效果颇佳,但该种评估局限性还在于复杂且难度大[3]。嫡权系数法是该技术的数据量化指标,其评估技术主要是计算参数权重时用嫡权系数法以度量系统不稳定因子量化安全风险,以极值特征判断网络风险程度。即:熵值与网络安全风险成正比,熵值ei最大值=1,则表明网络处于安全状态。
3.2综合性评估的技术。构成网络安全风险原因众多而且不稳定因子也较多,在定性和定量评估不能取得好的判断结果时,可选择采用综合性评估的技术。这种评估方法结合了各种评估技术的优点以提高网络安全系数,达到预期的预防网络安全风险的效果。网络风险安全综合性评估办法中主要有:威胁树评估法、障碍树评估法、层次分析评估法。综合性评估技术中通常采用定量评估,并以定性评估办法为主轴,运用综合两种评估技术的各自优势来提高评估的准确率。
四、结束语
综上,当前互联网在应用中安全保障成为了其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互联网安全进行保障,可以提高网络信息的安全程度同时也起到和谐社会的作用。因此,在应用互联网时加强对网络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作者:王维 单位:四川师范大学信息中心
参考文献:
[1]储向阳.网络安全风险评估关键技术研究[J].通讯世界,2014,6(10):62.
[2]覃宗炎.网络安全风险评估关键技术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4,3(4):168-170.
生态修复价值评估篇5
关键词:汽车评估;教学平台;网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3-0129-02
一、设计的意义
进入21世纪以来,网络的作用已经越来越重要,渗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网络给人们建立了一个开放的、快速的信息化平台。随着网络的兴起,我们的高等教育教学方式也在随之变化。网络提供给我们共同的资源,同时我们也把自己的信息出去,大家共享。高等教育的实践教学不同于职业教育,但也重视学生的实践经验与实践能力,其中有很多课程可以通过网络来完成实践教学内容,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以致用,又增加了实践教学的方式。[1]
《汽车评估》课程是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课程,是汽车服务的主要课程,本课程的特点就是实践性强、知识面广,内容含量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比较密切。教学内容主要涉及评估理论,检查与检测,评估方法等相关的汽车、金融类知识,概念不好理解,运算较多,记忆的内容多还难,而实践教学内容灵活多变,纷繁复杂,信息量大。因此,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化难为易,才能使学生较好的掌握汽车评估的技巧和方法,为今后的发展做一铺垫。为了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水平,方便学生自主学习与实践,我们建设网络化教学系统,以适应教育发展的现代化,该系统充分体现适用性、方便性,给学生搭建了一个实践平台,也为老师建立了一个监督指导的窗口,同时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方便了教师的教学。因此,本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正是在日趋完善的网络的基础上,结合Web的开放式技术和设计技术,构建了具有交互功能的《汽车评估》实践教学系统,为学生与老师参与社会实践提供有力支撑。[2]
二、研究内容
《汽车评估》实践平台的主要内容包括:多媒体教学模块、汽车信息模块、检测打分模块、维修模块、评估定价模块、教师和学生互动模块。
多媒体教学模块是理论教学的相关内容,如课堂教学课件,课程简介,教学大纲,实纲,实践内容及要求等;汽车信息模块主要是搜集待评待售汽车的所有信息,如汽车的年代、汽车的配置、汽车的使用强度、交易地区、汽车的用途;检测打分模块通过检测报告,根据检测千分表给汽车打分,按分值大小列表,公布汽车检测后的信息情况,简单估价;维修模块包括维修项目,维修费用,维修方法;评估定价模块涉及评估方法、价格计算,方法对比,定价;教师和学生互动模块辅导答疑是一个互动网面,在此以留言的方式提出问题,并留下E-mail地址供老师回复,同学之间还可通过“跟贴”的方式交流讨论。
根据以上所述网络课程的研究内容,《汽车评估》课程实践教学平台设计的主页以框架式网页作为主体,实际就是一个顶部和嵌套的左侧框架式网页,顶部为标题框架,左侧区域为导航框架,右侧是各部分内容的展示区。经过实践分析,技术的应用和操作的使用都是有理论支撑的,并且可实现的。
(一)教学资源模块
教学资源模块是为学习者提供学习资料,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学习目标而设定的相关内容,包括多媒体课件、讲稿、教学大纲、教学日历、培养方案等。在本次设计中具体落实为:课程简介、教学大纲、教学课件三个部分组成。
其中的每一部分不仅有下拉式菜单,而且在网页左侧的导航区都对应有一个超级连接,点击超级连接各部分的详细内容会在右侧进行展示。课程简介是对整个课程的整体介绍;教学大纲是对各个章节的主要内容及教学要点进行归纳;教学课件是涵盖所有章节的ppt格式的文件。
(二)汽车信息模块
汽车信息模块要与网络连接,根据网上的汽车信息,按照评估时所需要的信息采集资料,以备练习使用,主要包括汽车的型号、使用程度、汽车的合法性。在本次设计中具体落实为:汽车的用途、汽车的配置、汽车的年代、汽车的使用强度四个部分。
(三)检测打分模块
检测打分模块是根据被评估车辆的检测报告,按照检测千分表计算出该车此时的检测分值,用于评估价格计算使用。包括检测报告、检测千分表,检测值。在本次设计中具体落实为:汽车检测后的情况、二手车检测千分表两个部分。
(四)维修模块
维修模块是根据检测后给出的检测报告,确定维修内容,制定维修项目表,计算维修费用,采用可行的维修方法进行维修,包括维修企业,维修类别,维修计算。在本次设计中具体落实为:维修方法、维修费用和维修项目三个部分。
(五)评估定价模块
评估定价模块主要是用几种评估方法练习评估汽车的价格计算,再进一步作对比分析,包括评估方法举例、视频介绍。在本次设计中具体落实为:价格计算、方法对比、碰撞试验视频、二手车评估教程视频四个部分。
(六)资料下载模块
资料下载模块主要是针对国家的规定、标准的修改进行及时跟踪,同时给出一份标准的评估报告范本,以便学生练习写作,包括车辆报废标准、评估报告。在本次设计中具体落实为:共享资源汇总一部分。
(七)师生互动模块
师生互动模块就是通过上传工具进行资料上传,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都可以互相交流探讨,信息。包括老师上传的学习资料,评估师考试的练习题,以及一些信息的。在本次设计中具体落实为:交流论坛、学习资料、常见问题、单元测试四个部分。
三、推广应用价值
(一)学习方便,受益面广
《汽车评估》教学系统适用于在校学生的学习,专业非专业的学生都可以,以及社会上要从事汽车评估工作人员的培训,只要有计算机基础知识就可在线学习,利用身边的电脑、手机可随时随地学习交流,场地不限,时间不限,人员不限,因此说该系统的社会价值高,适用性强。
(二)教学内容全面,丰富多样
网站填充内容有word文章资料、text文本文档资料、ppt课件、视频教程、分类信息、行业动态资料等全方位信息,给学生提供最新的二手车资讯,并收集整理一整套完善的涵盖了二手车评估整个流程和相关操流程作注意事项的系统的评估师教程。
(三)互动交流,及时答复
教师教学资料作为网络教学系统的最主要的内容,形式的设计分为静态和动态的两种。静态的直接以网页的形式呈现,方便外校的学生浏览与借鉴;动态的以老师上传的Far压缩文件形式,方便学生及时下载、老师及时更新。教师可以通过公告功能各项通知,学生可以及时浏览。
对于作业,学生可以将作业通过上传的方式上交,此时提供的上载功能可以将作业上载到指定地点,并按某种方式进行识别;教师可以根据作业完成情况给每份作业打分。系统同时实现了非实时答疑和实时答疑两种功能,以便学生和老师能顺利提问和解答以及能进行实时交流。[4]
(四)信息及时更新
教师教学资料作为网络教学系统的最主要的内容,形式的设计分为静态和动态的两种。静态的直接以网页的形式呈现,方便外校的学生浏览与借鉴;动态的以老师上传的Far压缩文件形式,方便学生及时下载、老师及时更新。教师可以通过公告功能各项通知,学生可以及时浏览。
(五)教学方式创新
《汽车评估》课程实践教学平台是以新型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为依据,以老师和学生互动式及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形式。本系统的开发实现了《汽车评估》课程实践教学的应用性,在实践过程中学生接触实际,动手操作,分类练习。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从而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对实践性强的课程起到推动作用。
(六)促进学生创新创业
为了推进数字化教育,向广大师生和有需求的用户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学习型网站被迫切地需求着。结合本专业及相关专业人士的需求,制作了“大学生估车联盟”网站。网站主要面向用户提供“二手车评估”技术的培训内容及教学资源,给学生们提供了创新创业的机会。网站在百度一经申请入住(http:///default.asp),浏览量短时间内就达到几万次,并且有20名学员报考高级评估师资格考试。
四、结束语
建立网络化的实践教学,有利于实践水平的提高,实践项目的完善。按照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成长的要求,实现实践教学的多样化,加强复杂困难的实践教学建设,做到实践教学的多样化、实用化和科学化。
参考文献:
[1]郭利周、张红艳.网络课程教学网站的设计及构建[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04).
[2]杨艳.网页设计与制作[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07.
[3]李晓峰、王忠华.网络教学平台在高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调查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2,(20).
生态修复价值评估篇6
[关键词]办学效益;教育投入;教育成果;评估
一、学校评估体系存在的问题
综观我国各地学校的评价指标体系,不难发现,大多数没有办学效益内容,并且用绝对教育质量标准代替了教育的实际发展效果(所谓教育的实际发展效果就是教育在原有基础之上的发展和提高)。很少关注通过校长、学校的努力,在一定投入的基础上,学生的最大发展和教师的最大发展、学校的最大发展。教育质量具有特殊性,其主要表现为质量生成中的特殊性,具体分为三方面。首先,教育产品质量内含着“原材料”的质量。无庸讳言,学生身心发展的基础是影响学生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其身体健康水平、认知水平、经验水平和心理素质,思想道德品质及个性化倾向等对学生的后继发展影响极大。其次,教育产品的形成除受学校教育影响外,在很大程度上受家庭和社会文化背景影响。再次,教育产品质量具有“自我生成性”,学生不是像机械产品那样被动接受“工厂”的加工,他们是具有独立人格、独立情感的人,其对教育的主动适应性和自我规划、自我调控能力,使之实现主动自我发展。
长期以来,对学校的评估多采用目标行为模式,把评价目标作为评价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在应用中立足于在横向比较中区分优劣,力图通过等级比较实现对学校教育的外部强化功能和目标导向功能。这虽能在一定范围内发挥短期刺激效应,但其负面影响极大。过份功利化和实用主义的价值取向必然造成学校教育的短期行为和应付行为。
在评价中,有些地区和部门过分地强调了评估的绝对标准,用一把尺子评估千差万别的学校,这必然抑制学校的个性化发展。事实上,每一所学校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办学特色。它们在教育资源配置、师资条件、学校文化、生源基础、社区文化、学生家庭背景等方面都会有很大差异。用整齐划一的标准去衡量各具特色的学校,既不必要也不可能。
为解决上述问题,改进和完善学校评估体系,必须加强对学校办学效益的评估。
二、中小学办学效益评估的意义
1.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
建立新的学校评估体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素质教育已经进行了多年,但从学校教育实践来看,仍存在办学效益低下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育与社会需求、个体需求脱离。单纯追求升学率,眼睛只盯着少数“尖子生”,大量升学无望的学生因知识结构单一、素质达不到社会的要求而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二是复读和辍学问题严重存在。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致使许多升学无望的学生只能用复读的方式来弥补其基础的不足,同时,许多学生因为得不到教师的关注而产生厌学情绪导致辍学。复读和辍学使得本来就十分紧张的教育经费被浪费和重复消耗。三是资源配置和使用不合理。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被用到重点校、实验班上,大量普通校、普通班的办学条件长期得不到改善,教学质量每况愈下。加强办学效益评估,有利于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更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
2.有利于提高教育的竞争力。
当代国与国之间的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在于教育的竞争。日本与德国成为经济大国,与它们具有一流的、高质量和高效益的教育密不可分。今后,世界教育的发展将转向注重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3.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在我国,对办学效益评估的研究和探索尚处于初级阶段,可以参考的理论有限,实践层面的操作经验非常缺乏,因而,目前开展办学效益评估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第一,通过办学效益评估,能够引导学校科学、合理地利用有限的教育经费,使学校从单纯追求外延、数量发展转向追求内涵、质量发展。同时,开展办学效益评估,还能够引导学校杜绝浪费,合理、有效地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投资的使用效益。
第二,通过办学效益评估,能够探索达到最佳办学效益的办学状态。办学效益最大化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与这个目标相对应的是学校的办学状态,这种状态是指学校的办学条件、办学规模、师资配备、办学经费、校长素质、学校管理水平等都达到使办学效益最大化的状态。开展办学效益评估,就是要在不断评估的实践过程中,探索这种最佳的办学状态,为学校建设和发展提供一种理论指导。
第三,通过办学效益评估,能够为教育拨款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长期以来,教育拨款没有合理的依据,带有很大的随意性。通过办学效益评估,可以确定学校办学效益的高低,并以此为依据对学校进行拨款,促进学校之间的合理竞争,引导学校更加关注办学效益。
第四,通过办学效益评估,探索教育质量评估、学校评估的新方法。办学效益评估是学校评估工作的新课题,只有通过不断实践,才能不断完善评估的方法,不断提高评估的质量和水平,从而促进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
三、中小学办学效益评估的主要内容
办学效益就是教育成果和教育成本的比值。教育成果包括以下内容。
1.一定时期内培养的合格学生数量。
在教育资源既定的状态下,教育成果在很大程度上是看一所学校培养的合格学生的数量。它在办学效益评估中应该占比较大的权重。对合格学生的评估,包含了对办学质量的评估。合格学生评估指标主要有以下几点:(1)学业成绩合格;(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课程、地方课程达到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学分;(3)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4)综合素质评价合格。
2.学校教育的增殖,包括学生、教师、学校的发展。
由于学校之间在办学条件、生源质量、师资配备、管理水平以及学校文化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在办学效益评估中,必须考虑上述差别。因此,必须把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学校的发展纳入评估内容中。
(1)学生的发展。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来衡量,主要指标有以下几点。
一是学业成绩的提高。用标准分差额法计算。对于高中生而言,既有中考成绩,又有会考和普通高考成绩,假定全市考试平均分为μ,标准差为δ,每所中学看作总体的一个样本,每所学校的平均分为X平均数,人数为N,则学校的标准差δx可用公式δx=δ/N开根号、学校的标准分:Z=X平均数-μ/δx
如学生升入高中时的标准分为Z1,高考或者会考时的标准分为Z2,那么学生学业水平的提高为:Z2-Z1。
二是综合素质的发展。主要包括:标志性成果,即在校期间参加各类评选、竞赛获奖的证书,发表的作品等;社会评价,包括家长评价、社会各界代表对学生的评价。
(2)教师的发展。衡量的指标有以下几点。
一是教师的结构即专任教师和职员的比例。
二是专业对口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比率。
三是受教育年限的增加。
四是学生满意度。
五是直接参与教科研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比率及发表的科研成果的数量。
六是学校自己培养的优秀教师数量。
(3)学校的发展。衡量的指标有以下几点。
一是个性化发展,办学特色。
二是生均使用面积。
三是学校文化建设。
四是经费的合理使用,包括办公经费、基建赞、修缮费、科研费、培训赞、图书仪器购置费、艺体器材购置费等的合理使用。
五是资源的合瑚利用,包括校舍的合理利用、功能教室及图书、仪器的利用率等。
教育成本可以分为教育直接成本和教育间接成本。
教育直接成本是社会与个人为教育直接支付的费用的总和,它分为教育社会直接成本和教育个人直接成本。教育社会直接成本主要是指国拨教育经费,主要用于教师工资、奖金、福利;教学器材的购置。修缮费;教育基本建设投资、固定资产折旧;社会集资、捐资等。教育个人直接成本主要是指学生家庭和学生个人直接支付的教育费用,如学费、杂费、书费、文具费等。
教育间接成本是社会和个人为教育间接支付的教育费用。它分为教育社会间接成本和教育个人间接成本。教育社会间接成本包括:学校所使用的土地、建筑物和其他设备等;学校不用于教育而可能获得的收入,如房屋租金、利息;学校所使用的设备固用于教育而免征的税收。教育个人间接成本是学生已满法定劳动力年龄因受教育而放弃的就业收入的成本,一般情况下,教育个人间接成本可以忽略。因此,办学效益评估中的教育成本可以用下列公式表示
教育成本=教育社会直接成本+教育社会间接成本+教育个人直接成本中的学杂费
办学效益评估主要评估校长能够支配的教育资源和资金的使用情况,办学效益评估的教育成本分析应注重考察有限的教育资源用在学生、教师身上的数量及效果,引导学校重视效益,改善投资结构、投资方向,保证学校资源的合理利用。在指标权重力面,校长能够支配的教育资源是现阶段考察的重点,因而应赋予较大的权重,而教育社会直接成本只要达到同家规定的标准,则不做过多要求。
四、中小学办学效益评估的基本模式
所谓办学效益评估模式,就是在办学效益评估有关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影响办学评价要素及相互关系的系统分析,所形成的以评价程序为其外在表现形式的类型化、简约化的评价方法框架。根据这一定义,从有利于学枚自主发展着眼,笔者认为办学效益评估模式,应包括评估办学效益目标和发展规划、修订规划、实践规划、评估办学效益成果四个阶段。
1.评估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方案。
这是学校对办学效益规划目标和实施措施的诊断性评价。
办学效益目标是学校办学效益发展规划的核心内容,也是办学效益评估的重要指标。学校办学效益日标不仅涉及教育投入的合理性、科学性,还涉及教育的产出。要评估办学效益发展目标,必须对学校现状做出诊断,对学校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这是因为办学效益规划目标是在对学校现状诊断和对学校发展做出预测的基础上进行的。收集学校现状和发展趋势的较全面的信息并进行恰当的处理,找准学校存在的问题,明确学校发展的优势,这是本阶段评估的主要工作之一。
规划的实施措施是实现规划目标的保障,对其进行评价主要看这些措施能否保障目标的实现,主要关注以下几点。
一是资源的配置是否充分考虑了动态性的特点。学校资源的配置,包括资金的投入方向、比例,物力的配置比例和合理利用,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都会因内外环境的改变而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因而规划方案应充分考虑其变通性,尽可能反映学校办学效益与人、财、物的动态适应状态,以实现办学效益的持续提高。
二是编制的决策程序程度是否科学。办学效益发展规划包括了若干学校的重大决策,这些决策的科学合理性需要有科学的决策程序做保证,即决策出台程序的科学性就保证了决策的合理性,对决策程序的评估主要看是否走群众路线,是否依靠专家进行了充分论证。
三是实施措施是否可行。措施是落实规划目标的手段和方法,如果是不可行的,那一定是无效的。办学效益涉及许多校长不能支配或不能完全支配的因素,有些仅仅是可能性的因素,比如资金的投入、设备、仪器配备等有些内容虽列入计划却很难到位,或者说需要做多方面努力才能到位,这就很难保证其可行性。
办学效益发展规划方案经评估之后要写出评估报告,对评估情况进行分析总结。
2.修订发展规划。
修订办学效益发展规划在对已有的发展规划评估的基础上进行。这一工作也必须按科学的程序进行。比如首先组织学习和宣传第一阶段的成果——评估发展规划方案的总结报告,然后广泛征求教职工的意见,还要聘请专家组论证,形成初步意见后再回到群众中去等等。修订方案的过程实质是学校依据评估方案进行自我完善的过程,这一过程应当看作学校作为评价主体进行自我评价的延续。
3.评估方案的实施过程
这是办学效益评估的第三阶段,这一阶段是一个连续性的形成性评价的过程,评价的主体是学校,评价伴随着方案的运行同步进行,主要方法是通过问卷、访谈,个别专访等及时收集有关信息,然后对信息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井对方案进行及时矫正。其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
(1)评价规划中的各项决策是否符合学校实际,是否对提高办学效益发挥应有的作用,对欠妥当或不正确的决策应及时进行修订或完善。
(2)评价对支撑办学效益具有重大意义的积极因素及障碍因素。比如公用经费具体使用方向和比例,学生使用功能教室如微机室、实验室、阅览室、语音室的情况及图书、仪器、文体器材的利用率等都需要在规划的实施过程中进行评价。
(3)评价规划方案在每个阶段的执行情况。规划的实施是分阶段进行的,这就需要在每个阶段上进行一次反思性评价,它的意义就在于及时调整方案以利于下一阶段正常运行。
对规划方案实施过程的评价是办学效益评估的关键环节,必须认真对待,加强领导和管理。为确保该环节的质量,学校的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统一的学校定期汇报制度和不定期的抽查制度,并把抽查结果作为办学效益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
4.评估办学效益成果。
该阶段是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办学效益规划方案实施结果的评价,评价的重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校长可支配资金的投入方向、比例和直接效果。
(2)学校物力资源的配置比例及其利用率。
(3)在一定时间内培养的合格学生数量。
(4)教育的增值情况包括由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表现出来的增殖。
对学校办学效益成果的评估既要测量教育投入,又要测量教育产出,涉及面广,情况复杂,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有的能够量化,如教育投入、合格学生的数量;有的很难量化,如学生发展表现出来的教育增殖。学生发展是一个综合因素,既包括学习成绩,还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品质等,其中心理素质、思想道德品质的增殖就是很难直接测评的因素。对于这一类因素的测评,一般采用定性描述其特征的方法,或者采取群众评议的方法,比如让社会评议学校,让学生评议教师等等。
生态修复价值评估篇7
关键词:桥梁检测和评估;工作分解结构(WBS);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估;加固;鉴定
中图分类号:U445.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09)07-0194-03
1引言
交通运输事业的飞速发展,为公路桥梁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国内外桥梁的数量是越来越多。但是,早期建设的桥梁,标准低和承载力不足,逐步阻碍交通畅通,成为公路交通“瓶颈”。据全国公路普查资料[1],截止到2004年底,我国公路共有桥梁321612座,总长13376415延米,互通式立交桥2338座,总长444980延米。,我国公路共有13303座桥梁被定为危桥,总长度为466887延米。据测算,若将目前的13303座的危桥全部改造,需投入资金112亿元。为了确保大型桥梁结构的使用安全性,减少或避免国家财产、人民生命的重大损失,进行大型桥梁的安全性能进行检测、评估评价和加固已经成为桥梁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
2现有桥梁评估方法
桥梁评估是桥梁维修和加固的重要依据。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桥梁的评估日益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重视,在
桥梁的评估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特别是在桥梁的承载能力评估、结构损伤和构件疲劳等方面取得一定的进展。在实际的桥梁评估中,对中小桥梁与大型桥梁采取不同的评估方法。在大型桥梁评估研究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是在桥上建立结构状态监测系统,对反映桥梁结构状态的特性参数进行部分或全面监测,然后以监测数据与人工检测数据为基础,采用综合评价的方法对大型桥梁的安全性做出科学的评价。中小桥梁由于数量多,分布广,目前不可能在每座桥上安装结构状态监测系统,只能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测手段,对中小桥梁承载能力做出评价。关于承载能力方面,目前采用的评估方法主要有:基于外观调查的方法、基于设计规范的验算评定方法、荷载试验法[2]、专家系统的方法[3]和基于结构可靠度理论[4]的方法。以状态评价为主的综合评价方法主要有:层次分析法[5]、工作分解结构评估[6] 、模糊综合评价[7]等等。针对大型桥梁状态评估的特点,以及评价技术的现状,可考虑同时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综合评价,以提高评价结果的可靠性。本文结合吉首市光明大桥的实际情况,在WBS分解的基础上采取多层次模糊评价模型来对吉首市光明大桥进行评估。将WBS方法用于桥梁的检测评估中并配以编码系统可使评估工作条理性、系统性更强,便于将检测的情况与评定录入信息系统。而将WBS方法与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估法相结合,则使桥梁评估既便捷又科学,提高了桥梁检测评估的可靠性,最后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加固。
3WBS方法及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估法简介
3.1 WBS方法简介
WBS是把项目(目标、任务、工作范围、合同要求)按照系统原理和要求分解成互相独立、互相影响、互相联系的项目单元,将它们作为项目的计划、实施、控制和信息传递等一系列项目管理工作对象,通过项目管理将所有的项目单元合并成为一个工作整体,以达到综合的计划和控制要求。
现从桥梁普检的角度,阐述一下WBS方法在桥梁评估中的应用。桥梁检测从按照部位检测的角度从总体上可分为上部结构检测、下部结构检测、附属结构检测。上部结构检测主要包含上部主要承重结构、上部次要承重结构、支座、桥面板的检测;下部结构检测主要分为桥台及基础、桥墩及基础、地基冲刷、翼墙耳墙及护坡等方面的检测;附属结构检测则包含桥面铺装、排水设施、人行道及护栏、伸缩缝、照明标志、调治构造物的检测。将某桥梁的检测作为项目目标层,依次划分分项层及子项单元层,并进行统一编码,以便录入计算机系统,便于信息化。其分解图式见图1。
3.2 桥梁检测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估法
桥梁评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评估,由于评定往往建立在评价者的知识水平、经验以及主观感觉上,掺杂着人为因素造成的偏差,有很多模糊的因素影响精确的评估。而模糊综合评价是一种在对多种因素影响的事物或现象进行总的评价过程中设涉及到模糊因素或模糊概念的评价方式,模糊综合评价的理论体系建立在模糊集合论基础上,同时其自身有严格的理论体系,模糊综合评价可以满足多因素、多级的评价要求,因此在WBS分解的基础上采取多层次模糊评价模型来对桥梁进行评估将更为科学和客观。
对桥梁使用性能评估的等级划分主要依据病害或缺陷的严重程度,以及对现行规范的满足程度,具体定义为:A级,满足设计规范要求;B级,略低于设计规范要求,但不影响正常使用,一般可不作处理;C级,局部不满足设计规范要求,已影响正常使用,应进行维修;D级,不满足设计规范要求,但还有一定的安全储备,不致于立即发生危险,应采取维修、加固措施;E级,严重不满足设计规范要求,桥梁处于危险状态随时有发生意外的可能,必须立即采取安全措施。
用《公路技术养护规范》中提出的结构损伤度DV,(DamageValue)的概念来度量结构或构件的损伤程度,其取值范围为0≤DV≤1.0。当损伤度为0时,表示结构或构件处于完全无损的状态;当损伤度为1时,表示结构或构件已处于完全损坏且不能承受荷载的状态。制定结构损伤度作为结构或构件的损伤程度度量可将结构损伤程度量化,例如将某一指标划分为“完好”、“良好”、“较好”、“一般”、“较差”、“极差”等,相应地赋0,1,2,3,4,5分值,具体评分规则见表2[3],部件损伤度标准化计算公式:dij=ERj/5。式中,ERj为评定标度。
选用的等级隶属函数如图2所示。
(1)
4吉首市光明大桥现状
吉首市光明大桥位于吉首市西环路石家冲路口至光明供销社路段,由吉首市建设委员会建设,由长沙铁道学院勘察设计研究院于1999年设计,由中国有色二十三冶金建设公司于2001年施工建成。该桥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跨河桥,桥台采用重力式U型桥台,上部结构为混凝土箱梁,桥墩为混凝土桩柱式桥墩,桥长145m,桥宽18m,净宽14m。全桥共4跨,跨径3×40m+1×25m。光明大桥为城市公路桥,桥面设有双向两车道,两边各设有2.0m宽的人行道。
经检测发现,该桥使用近6年后,桥主体结构墩台基础未出现明显不均匀沉降变形,且未见箱梁跨中有明显挠曲变形;部分护栏出现不同程度开裂情
生态修复价值评估范文
本文2023-12-27 17:25:44发表“文库百科”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kubao.com/article/6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