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安全意识范文

栏目:文库百科作者:文库宝发布:2023-12-26 17:49:53浏览:637

电力安全意识

电力安全意识篇1

产中。

关键词 创新意识;电力安全;安全生产

中图分类号 X9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62-0222-02

引言:电力企业是设备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企业,资产设备的数量大、自动化程度高,电力生产过程中的出现的故障将会严重危及电力设备以及人身安全,甚至会危及到社会用电的安全性以及国家发展。安全生产是安全和生产的统一,宗旨是安全促进生产,生产必须安全。无论电力企业如何发展,其安全生产管理理念始终不会减弱,在电力企业中想要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就应该融入创新意识。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提高安全生产管理。

1 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存在问题

1.1 安全职责落实不到位

目前电力生产企业都具有一系列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以及安全安全生产责任制,但是有些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完善,并且安全责任制度落实不到位,造成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以及安全责任制流于形式。并且分管生产的领导对事务性的工作比重视,对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不仅没有开展深入的研究,而且企业安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很少分析,对于电力企业中出现的安全事故,没有将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以及根源介绍清楚,没有实施事故责任追究制度,从而造成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问题日益强化。

1.2 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

在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由于管理者没有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没有理清安全生产与企业的稳定发展、业绩的提高具有密切联系,所以在电力企业生产中,由于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职工习惯性违章以及职工自我保护意识差等造成电力生产存在安全事故。并且在电力企业中在施工或者检修中由于对现场安全组织以及技术措施不认真落实,出现违章作业,或者不正常使用安全工具等造成电气设备的损坏以及人员伤亡的时常发生。

1.3 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不到位

目前很多电力企业对大型作业的管理比较重视,经常忽略日常管理,所以电力企业安全事故最近几年经常发生分散作业或者小型作业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管理的随意性大,不重视采取规章制度进行管理,没有通过事前控制进行预防事故。管理人员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缺乏认真的态度,安全管理落实不到位等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2 创新安全生产管理

2.1 安全管理理念的创新

在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只有以科学的管理思想和新的管理理念作为指导方向,才能促进电力企业安全生产,才能创造出新的管理方法,促进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在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电力安全文化是电力安全的意识形态和物质形态的综合,是企业安全行为准则和安全价值观的综合。在电力企业安全生产中建立安全文化主要是通过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人文氛围,对人的意识、理念以及行为等从无性到有形的影响,并且还应该不断增加人本文化,强化安全意识,保证每一个人员都具有良好的作业习惯,使安全文化以及价值观察深入到每一个人心中,从而才能对人的行为进行控制,保证电力企业安全生产。

2.2 管理思路的创新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企业体制的改革,电力企业想要健康持续的成长必须及时进行创新,创新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思路。对于安全生产管理思路的创新首先应该认真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保持安全生产主线,坚持杜绝违章操作以及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并且还应该加强对安全事故的隐患检查,除去不安全状态,从而实现电力安全生产事故的控制。并且还应该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促进财力、物力以及人力和实践的资源的集约化、整合化,加强管理和激励,调动电力安全生产人员的积极性,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安全战略格局,从而促进电力企业安全生产。

2.3 管理手段的创新

1)安全责任制的落实。在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为了能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企业管理人员应该根据岗位责任制进行修订或者完善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各个层次的安全责任,并且还应该保证每一个工作岗位具有相关的责任,为了保证安全责任制的有效实施,将安全责任制工作落实到具体的考核中。在企业中通过对电力企业、班组以及个人进行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使各个工作层面、各个生产岗位中、各个人员都具有安全生产的责任,从而在电力企业中建立牢固高效、科学规范的安全责任体系、促进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

2)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在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电力企业人员以及职工的安全的素质高低直接决定安全生产工作的质量,加强电力企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对保证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应该从最基层开始,应该根据电力企业实际情况创新培新方法,丰富安全生产培训的内容,注意培训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注意培训方法的趣味性和灵活性,不断提高企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保证电力企业生产的安全性。在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结合各个车间各个班组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安全宣传活动日开展安全生产教育活动,安全教育的内容包括安全规程、安全知识等,并做到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对于外来施工人员以及临时工应该根据“三级安全教育”严格执行,并保证电力安全生产人员持证上岗,从而为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奠定坚实的基础。

3)加强现场管理。在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现场管理是贯彻落实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重要手段,现场管理必须做到严格要求,促进安全生产人员养成良好的习惯,在电力企业安全生产过程中对于重复性多发性的事故应该认真进行分析总结,采用科学技术手段进行改进方法,对于现场管理应该形成规章制度,加强对电力生产中的薄弱环节的治理。对于电力生产中出现的事故应该做好通报汇编工作,事故汇编工作是教训和经验的积累,对杜绝事故的重复发生具有重要的作用。

4)加强安全评价机制。在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采用安全评价机促进安全健康管理实现电力企业按安全生产管理创新和国际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接轨的重要的体现,在传统的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机制在超前控制事故以及预见性事故上的能力不高。安全评价机制主要是采用现代化管理手段,根据“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实施的安全生产全过程、全部人员以及全方位的闭环管理形式,这种安全评价管理机制充分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对电力企业生产的工作的安全性进行预测安全事故的隐患以及事故的严重性,并且还能够针对事故的类型提出科学合理的控制措施和整改方案,从而达到预防、消除安全隐患[7]。由此可见在电力安全生产过程中,实施安全评价机制,对保证电力企业安全生产,提高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3 总结

电力企业安全生产不仅关系到国有资源以及国家财产的安全,而且也涉及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民的生活利益以及电力企业职工的利益。想要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必须不断提高企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创新管理理念和管理机制,开展安全评价机制,从而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才能保证企业健康持续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管理理念的创新,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为国家和人民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卢红平.浅析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创新意识[J].科技风,2010(23):128-129.

[2]崔正勇.创新安全生产管理促进企业科学发展[J].中国电力教育,2010(7):

255-257.

[3]周立杰.对电力系统安全生产管理的研究[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9:67-68.

[4]张荣彪.关于安全生产精细管理的思考[J].理论学习与探索,2005,01:15-18.

[5]饶扬德,唐喜林.市场、技术及管理三维创新协同过程及模型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13):141-142.

电力安全意识篇2

由于电力设施具有高危险性,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必须要做好电力安全管理工作。而强化电力安全管理的执行力更是其中重要的一步。强化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能够保障电力企业安全管理设施布置到位,安全管理措施进行到细节,不仅能保障电力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还能保障用电人员的人身安全。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某月份因电力安全问题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达到6起,死亡人数达到9人,其中电力生产人身伤亡事故达5起,死亡人数达8人。因此,强化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不仅是对电力工人生命的负责,也是对用电人员生命的负责。尤其是一些电力系统的大型电力工程项目,一旦发生电力安全事故,将可能造成巨大的社会灾难。此外,强化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还能减少电力设备故障,降低电力安全问题造成的损失。例如某月份我国因为电力安全问题引发电力设备事故,造成直接损失高达100万元。因此,提高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也降低了企业的损失。

二影响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的因素

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的有效实施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五类:

1人员因素

人员因素影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员安全意识,另一方面是人员安全操作。人员安全意识强调电力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对电力安全管理的意识程度。据相关研究表明,大多数电力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用电人员和电力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造成的。例如某厂两名电力运行监护员工在对电动机绝缘电阻进行测量时,由于工作人员违规进行电力检测行为,造成两人受伤。人员操作主要是电力人员操作技术不娴熟或违规操作造成电力安全事故,例如某市一项工程中由于项目负责人使用未获得相关工作许可证的人员,造成工作中引发电火事故造成人员伤亡。

2制度因素

制度因素主要包括电力安全管理相关的条文规定。制度是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保证的前提。合理明确的制度才能保证电力安全管理实施的执行力。如果制度制定不合理,员工不采纳,那么安全管理执行力就会降低。目前很多电力安全管理部门的执行制度只是一个摆设,并没有真正地按照执行制度条文进行实施。另外,有些安全管理执行制度还是很多年前规定的,对现今的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并不适用,造成管理执行力的障碍。

3结构因素

结构因素能够影响电力安全管理执行的具体实施流程,能影响执行力开展的过程、对象和结果。制定明细的电力安全管理执行结构,能够使电力安全管理过程中的人员清楚自己在整个结构体系中的位置和作用,使人员明确自己的目标。另外,清晰的电力安全管理执行结构还能使执行命令能够快速地下达到下属机构,进行有效的针对性管理,从而达到提高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的目的。

4文化因素

文化因素是强调部门文化的作用。优秀的电力安全管理执行文化能够扩大安全管理的执行力作用范围,取得比预期更好的结果。电力安全管理执行文化会使员工自主形成安全管理意识,将电力安全管理执行作为工作的一部分。同时优秀的电力安全管理文化还会使员工自主地执行安全管理工作,从精神层面提高了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

5监督因素

监督因素是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的最后防范环节。优秀的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能够在监督环节对电力安全管理执行进行保障,保证电力安全管理的高效。监督包括检查和反馈,检查是对电力安全管理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反馈是对电力安全管理工作人员的执行结果进行反馈。监督能够强化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工作的开展,强化人员安全执行意识。

三提高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的措施

1强化人员意识

员工电力安全管理执行的意识是实现电力安全的关键,因此在企业内部要塑造一个良好的执行力理念,包括对员工进行多样化的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培训,管理人员深入到电力安全管理工作基层与工作人员进行执行交流。定期开展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工作教育大会,对电力安全事故进行分析探讨,让员工深刻认识到电力安全管理工作执行的重要性。此外还要塑造电力安全管理执行良好的榜样形象,使员工产生信服感,带动员工电力安全管理执行意识心态的形成和深化,从而提高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同时,还可以将员工薪资与安全管理执行情况进行挂钩,促进人员电力安全管理执行意识的提高。

2提高人员操作水平

操作人员水平的提高对于强化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有着重要作用。高水平才能确保相关电力安全管理措施能够执行到位。如果操作人员技术不合格,即使电力安全管理措施安排到位,但员工无法保证执行效果,也就无法保障电力安全管理的执行力。企业要采用获得相关技术资格的员工,还要对员工能力进行深化培养,使员工技术能力能够与时代接轨,避免新设备、新技术引入时技术人员上出现空缺。

3强化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制度

制定好的制度才能保障电力安全管理措施有效执行。首先,要制定明确合理的制度条款,使每个员工能够明确自己的安全管理执行定位,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如果员工职位出现交集,不仅浪费资源还会引发安全管理执行中的矛盾,造成执行力的下降。其次,制度的规定要切实可行,不能只是夸夸其谈。制度要根据企业电力安全管理执行标准进行合理设定。

4塑造电力安全管理

执行文化除了制度规定外,还要配合电力安全管理执行文化的塑造。塑造良好的电力安全管理执行文化有利于员工安全管理执行意识的形成,同时也在员工原有的安全管理执行意识中进行深化。当员工具备了深刻的安全管理文化意识后,对于现实生活中的电力安全管理执行问题,能够做到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执行,提高执行效果。

5加强电力安全管理

执行监督工作电力安全管理执行监督工作是电力安全管理的最后一道防线,因此监督工作在电力安全管理执行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电力安全管理执行监督工作的开展,一方面要对执行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检查,检查各项电力安全工作是否到位,是否满足行业标准要求,是否存在重大失误等;另一方面还要对电力安全管理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包括是否执行了电力安全管理工作,执行过程是否态度端正,执行过程是否存在重大遗漏。对于未按照规定进行安全管理执行的员工,要询问具体情况。此外还可以结合相关软件的应用来完善监督工作,提高企业执行力,例如电力系统安全性评价软件的应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强化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是确保电力安全的重要措施。要强化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从多方面进行,包括人员、制度、结构、文化等,提高执行主体的执行意识,细化和强化执行流程,从而使企业电力安全管理措施能够最大程度地得到有效执行,达到保障电力安全的目的。

电力安全意识篇3

关键词:电力企业 安全培训 管理体系 现状分析 策略探究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1(a)-0147-02

电力企业的职工是否具备安全意识以及安全意识的高低对企业能否实现持续性安全生产具有重要影响。因此,电力企业需要加强对职工进行安全知识培训,逐步提升电力企业职工安全意识。但电力企业在实际执行中,却出现了许多问题,从而制约了电力企业提升安全培训和管理方面的能力,电力企业需要高度重视电力企业的安全培训以及管理工作,并在安全培训实践中建立有效培训和管理体系,促使电力企业职工提升安全意识,最终保障电力企业能够实现安全、稳定的发展目标。

1 电力企业在安全培训方面的工作现状

企业中培训和管理工作属于人力资源部门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而就电力企业角度分析,安全培训则是电力企业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电力企业需要开展安全培训的活动、加强安全培中教材选择与方向指导,但目前的安全工作却出现不容乐观的现状,集中体现在如下3个方面。

1.1 安全培训方面缺乏专业指导者

由于电力企业快速发展,安全问题日益重要,在加强安全培训方面却出现了专业指导者较为缺乏的情况。许多电力企业在培训方面缺乏专业指导,一方面是之前不重视对电力安全培训师的培养,从而导致了现在在安全培训方面缺乏指导者;另一方面是在安全知识培训的教材择用方面,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调整,这就使得安全知识培训工作中没有取得显著效果;此外,电力企业在开展培训活动时,较少外聘培训师,一般情况下是临时安排公司职工兼任[1],他们缺乏培训的经验与技能,再加上培训教材没有进行科学编写,有的是临时在网上下载,不仅质量得不到保证,而且职工也没有有效掌握安全知识。

1.2 安全培训方式缺乏多样化

目前,许多电力企业对员工进行安全知识培训主要有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采用课堂式,把电力中的安全理论知识模仿课堂形式传授给职工,这种方式较为枯燥,而且职工难以记住所有的安全知识,因此,在这种形式下,电力企业开展安全培训并没有取得明显效果;第二种形式是把安全知识通过PPT形式进行简化处理,以提纲挈领的方式梳理安全知识结构,然后组织一定的考核,职工为了顺利通过考核,而采取“突击”式学习,尽管通过了安全知识考核,但是职工并没有真正掌握安全知识,这也没有真正实现电力企业进行安全培训的目的,同时也使培训工作变成了“走过场”。

1.3 安全知识培训没有健全的体系

电力企业在进行安全培训工作中,由于没有十分健全与成熟的体系,使得企业职工参与安全知识培训没有获得预期效果。因为电力企业把大量精力都投入在其他方面,如加快拓展服务范围、架设户外输电工程等,所以在安全培训体系建设方面出现了不完善的现象,从而导致了电力企业对职工进行安全培训过程中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

2 电力企业在安全培训与管理中工作的策略

2.1 电力企业管理者需要重视安全培训工作

首先,电力企业的管理者在管理工作中要把安全培训提上工作日程,并通过签发专门的安全培训指导文件促进企业中的相关部门工作人员高度重视职工的安全培训工作,这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人力资源部门,在实际工作中要精心设计以及组织安全知识培训活动,坚决执行管理者在安全方面所做出的指导。其次,电力企业中的管理者还需要积极地构建安全培训与管理体系,一方面可以促进安全培训工作能够在制度、体系中开展工作;另一方面还能够促进电力企业中的人力资源部门提升安全培训的效率[3]。最后,电力企业需要加快培养专业的安全培训者,从目前的电力企业中从事安全培训工作实际情况出发,对那些兼任培训工作的职工,要逐步提升他们的培训能力,如通过选派他们参与培训技能方面的知识学习,然后把自身所学技能用于职工的安全培训中,进而提升电力企业在安全培训方面的能力,保障电力企业能够在安全中生产与发展。

2.2 电力企业需要开发培训资源

第一,电力企业中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较多,因此,企业在进行安全培训时,可以根据不同工作岗位而开发有针对性的安全知识培训资源,从而能有效地提升职工处理以及应对安全问题的能力。如长期从事户外工作的职工,在安全培训时需要把重点放在户外安全问题常发生的方面,主要有:极端天气下带来的安全危害、维修户外输电设备等。通过安全知识培训,提升电力企业职工在工作中处理安全问题的能力。第二,加强开发电力企业中安全培训内容,这就需要从事培训工作的职工能够在日常工作中收集企业合不同工作岗位中所出现或者是潜在的安全问题,然后对这些安全问题进行科学分析,从而形成适合电力企业开展安全知识培训和管理的内容,并能够对职工带来有效指导。第三,电力企业可以组织工作人员编写安全知识的教材[4]。一方面便于企业职工能够随时阅读,进而掌握安全知识;另一方面促进电力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取得良好的成果。通过电力企业加强建设,形成如图1所示的安全培训和管理模式。

2.3 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

电力企业可以结合职工工作情况制定出合理的培训计划,从而保障职工能够积极参与培训,同时也可以更好地提升企业职工的安全意识。

因此,电力企业根据职工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时间以及内容,可以尽快帮助企业职工迅速掌握安全知识,提升职工的安全意识(见表1)。

3 结语

在经济持续、稳健发展中,电力企业在经营方面逐步进入更大更宽广的领域,这对电力企业的安全保障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参考文献

[1] 李博,张超君,高翔,等.一起3/2接线改定值工作引发的跳闸事故分析[J].电力安全技术,2013,15(3):33-35.

[2] 赵慧君,董祥宁,董海波,等.3/2接线中线路保护屏“断路器位置切换开关”应用研究[J].山东电力技术,2015,42(8):

电力安全意识篇4

关键词:电气;安全;师资

作者简介:杨勇(1979-),男,回族,河南太康人,河南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高级工程师。(河南 郑州 450001)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3-0045-02

在涉及电气专业的实际工程中,人身安全是第一位的,其次是设备安全和环境安全,在保证以上条件的基础上才能论及电气系统的运行问题,可见“电气安全”课程是电气工程专业中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1-2]该课程涵盖的知识面较广,内容枯燥,知识点琐碎,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系统地理解和掌握电气安全技术在电力系统各个环节的应用,增强学生的电气安全意识和工程意识,是本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

一、课程的特点和教学目标

“电气安全”课程主要包括人身安全、设备安全和环境安全三部分内容,具有以下特点:[1-4]

1.综合性

“电气安全”课程包括电击防护、雷电防护、过电压保护、静电防护、电磁兼容等多方面的具体内容,涉及“电路”、“电力系统”、“高电压技术”、“电磁场”等多门专业课程的基础知识,对学生上课前的知识掌握有一定的要求。

2.实践性

“电气安全”课程的内容主要来源于工程实际,同时又要用电气安全技术知识指导实际工程应用。

3.系统性

“电气安全”课程涉及到材料选用、设备选型、结构设计等环节,各个电气安全问题不是孤立的,都是电气系统安全的一个方面,整个电气系统安全的保障是各个电气安全技术环节综合应用的结果。

“电气安全”课程的教学目标为:通过“电气安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电气危害的途径和种类,更加重视以后工作和生活中的电气安全,远离电气危害;掌握电气危害的理论分析方法和电气危害防护的工程方法,具有安全意识和工程意识,能够应用电气安全技术知识分析和解决电气安全问题,为以后的工作和生活打下基础。

二、教学方法探讨

该课程涵盖的知识面较广、内容丰富,如果仅靠教师在课堂上讲解书本上的内容和知识点,学生被动地接受,会显得该课程知识点琐碎、枯燥无味,当然教学效果也不会好。所以,该课程应采用多媒体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结合图片展示、视频播放和案例分析等手段,使课堂教学内容丰富、生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感观刺激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结合实际生活和工程中的电气事故,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5-8]

利用幻灯片展示和讲解“电气安全”课程中的基本知识点和基本概念,展示电气系统的基本结构和运行方式,分析电气安全问题的产生原因、危害机理、可能造成电气危害的位置,使学生掌握电气危害的规律、特点和防范措施等基础知识。对于“电气安全”课程幻灯片的制作,应避免文字太多,如果文字太多则显得知识点琐碎,应尽可能地采用图形图像来展示教学内容并配合任课教师的讲解,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采用图片展示各种变压器、开关、隔离器、熔断器、断路器、剩余电流保护器、接闪器、人工接地体、避雷器、电涌保护器等电气安全保护器件的形状和外观,解释保护器件的型号以及各参数所表示的意义,使学生能认知各种电气安全保护器件,为以后工作中的应用打下基础。利用图片展示电气绝缘老化和损坏的情况、常见的触电情况等,使学生对可能出现电气危害的场所有一定的认识。利用图片展示发生电气危害和电气火灾后的画面,使学生知悉电气安全技术的重要性以及一旦发生电气事故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利用视频播放,向学生展示电气危害发生的过程。例如:雷击过程的视频、带负荷隔离开关动作时的视频、电气火灾视频、不当操作引发电气事故的过程和造成严重后果的视频。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学生大脑的视觉、听觉等神经中枢都比较兴奋,视频中所展示的知识点会在学生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将案例分析方法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并有助于教师和学生之间展开积极的探讨和良好的互动。对于案例的选择一定要有针对性、典型性并贴近生产生活实际,这样学生才能理论联系实际、才会应用电气安全技术知识进行积极的思考和发言。例如,讨论住宅中的电气安全设计,[9-10]在讨论的过程中可使学生掌握等电位联结电击防护措施的原理、分类、作用和工程实施方法,掌握漏电断路器的选型、作用和工程实施方法,掌握住宅防雷的知识和电涌保护器设置方面的知识;讨论电气设备维护时,涉及到保护接地、漏电保护器的设置、安全电压等方面的电气安全知识,不但可使学生掌握这些知识,还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减小电气危害发生的概率;讨论新房装修的电气安全问题时,[11-12]涉及到导线材质和截面、电气布线方式、漏电保护、插座和开关的选择与安装、等电位联结等电气安全技术知识,由于卫生间的湿度较大,还可组织学生讨论卫生间内的局部等电位联结问题、插座的电气隔离问题、电气设备的防水防溅问题、设置单独的供电回路问题等,在以后的生活中,学生们都可能会用到这些知识,可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在“电气安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还应重视实践教学,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小型变电站、电工房、高压试验室等,让学生走进生产实际,真实地了解工作现场的电气安全布置措施。例如,在组织学生参观高压试验室时,可以给他们介绍高压试验室为什么要拥有单独的接地网、接地网的形状和构建方法、接地电阻的大小要求和测量方法、在进行试验时接地的重要性、安全阻隔、安全间距等知识。实践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延伸,更加突出应用性和针对性,可以加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工程设计能力的培养,深化电气安全知识、强化工程意识。

另外,作为电气安全知识的扩展,还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些《电力安全工作规程》,观看一些电力系统专业工作人员违反规程时所造成的电气危害,使电气安全意识深入人心。

三、任课教师的知识结构

电力、通信、自动控制等诸多技术领域都面临着电气安全问题,“电气安全”课程涵盖的知识面广,不但要求任课教师掌握“电路”、“电力系统”、“高电压技术”、“电磁场”等多门课程的基本知识,最好还要有一定的实际工程经验和熟悉电力安全操作规程,这些都将增强“电力安全”课程的讲授质量和效果。

四、教学效果

1.课堂和实践教学效果

通过采用多媒体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能与教师共同探讨一些工程和生活中常见的电气安全技术问题,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学生学习电气安全知识的兴趣有所提高,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提出在某些特殊场合下(例如卫生间和浴室)加强电气安全的技术措施,能够运用所学的电气安全知识来大致评价某些电气系统的安全性,对实际生活中的用电安全问题有了较深的理解,增强了电气安全意识。

在实践课上,学生对工作现场的电气安全布置措施非常感兴趣,积极向教师和相关工作人员请教各种电气安全技术方面的问题,加强了对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基本掌握了防止触电的基本知识,增强了电气危害防范意识,取得了实践教学应有的效果。

2.大作业反馈教学效果

从学生上交的大作业中随机抽取30份,分析教学效果。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选题上得到了充分发挥,选题涉及电气安全技术的多个方面,如居民住宅防雷、电气火灾的预防、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形式的选择、“滚球法”在变电站防雷设计中的应用、日常生活中电气危害的预防、电气设备用电安全、农村用电安全、对人体电击防护安全的探讨、实验室电气安全技术、笔记本电磁辐射、计算机机房电气安全的讨论、家庭装修电气设计中的电气安全问题等,涉及到电气安全技术的多个方面。在完成大作业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查阅相关参考文献和个人积极思考,初步掌握了电气安全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巩固了课堂和教材上的内容。

总之,多媒体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比较适合“电气安全”课程,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一定可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以及学生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应用电气安全技术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岳.电气安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2]崔政斌,石跃武.用电安全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

[3]陈晓平.电气安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4]杨有启.电气安全工程[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0.

[5]崔海文,王松廷.“电气安全”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8,(S3):237-238.

[6]杨宝兰.利用案例讲解与创新实验开展电气安全课程教学[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10):135-138.

[7]蒋智化,张展.案例教学法在“电气安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10,(30):50-51.

[8]缪秀平,吴小娟,等.电气安全技术“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案的研究[J].科教文汇,2011,(12):57-58.

[9]樊文生.住宅设计中的电气安全[J].山西建筑,2004,30(6):80-81.

[10]戴圣霞.浅谈住宅电气安全设计应注意的几个方面[J].安装,

2006,(1):45-46.

[11]解统森.浅谈住宅卫生间的电气安全设计[J].青海科技,2007,

(3):68-69.

电力安全意识篇5

1.1违章操作,情绪操作员工具有很高的责任意识是保证电力安全生产的一大前提条件,然而在实际的电力生产工作中,有些员工忽视了责任意识的重要性,这主要表现在员工没有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实际操作,甚至在日常工作中形成了违章操作的坏习惯,这对于电力安全生产构成了很大的威胁。更可怕的是,这种现象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如果一个员工具有这样的不良习惯,他身边同时出现违章操作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此外,由于员工养成了错误操作的习惯,会使得其在进行违章操作时难以发现问题,从而增加了其危险性。另外,员工的精神状态也会对电力的安全生产造成影响,即便再优秀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如果有很大的情绪变动,也会使其注意力难以集中,从而增加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1.2电力设备方面存在的安全问题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和持续发展与电力设备的稳定有着直接的关系。但是,如果电力设备缺乏较为稳定的安全状况,就会使得电力的安全生产受到极大的影响。(1)设备安全状况不乐观。在电力企业中,投入运行的电力设备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些事故隐患,比如,企业没有对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的潜在危险因素进行系统的发掘;由于缺乏资金,没有及时地对已经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有的电电力讯息161力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设备超负荷运行等情况。(2)电力设施保护工作形式严峻。现阶段在部分电力企业中,电力设施的安全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使得电力设施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因此电力设施存在着日渐受损的情况,电力设施保护的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3)电力设备会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在电力设备运行的过程中,一场大的自然灾害会对个别地区的电力设备造成严重的破坏。而近年来,由于自然灾害而受到破坏的电力设备引发的安全事故呈现出一种递增的态势。

1.3安全管理制度和监管制度不到位目前电力行业虽然已经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来保障安全生产,也明确了安全生产职责,但一些电力企业在日常管理方面只停留在表面工作上,不注重通过规章制度管理和抓事前控制来预防事故。除了安全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外,监管制度也很不完善,导致现有制度也不能规范执行。如果只制定不落实,那么制度也就只是一纸空文,但是制度的执行不能完全靠员工的自觉,还要有一定的监管机制促使其认真执行。

1.4安全防范意识淡薄部分电力工作人员在现场实际的生产工作中安全生产责任意识不高,在工作时忽视了现场防护措施的作用,缺乏较高的自我保护能力,习惯性违章的现象时有发生,人员责任事故也屡见不鲜。在日常检修工作以及施工作业中不能认真履行现场组织措施及技术措施,尤其是在时间紧迫或任务繁重的情况下,现场施工人员安全防范意识淡薄,自我保护意识不高,对操作程序进行简化,违反操作规程的规定,不按照现场标准化作业的要求实施作业,从而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2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对策

2.1改进安全管理和监管制度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制度就是规矩,是企业的内部“法律”,贯穿于企业的整个管理过程,是用人单位行使管理权的重要依据。安全管理制度就是每一个员工应该遵守的基本制度,企业应根据自身组织形式特点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并按实用原则和必要原则完善制度运行。奖惩制度是安全管理制度顺利实施的根本保障,所以电力企业不仅要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还需建立健全监管制度和奖惩制度,让员工明白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做到有章必循,责任到人,用严格的监管制度创造出健康的安全形势。

2.2完善电力安全设备管理(1)消除电力设备事故隐患。在维护电力设备方面,要坚持“精修治本”的指导思想,对于那些接近或者超过使用年限的设备必须进行检修或者更换,不能等出问题了再去抢修,导致“亡羊补牢,为时已晚”。对新更换的设备也要定期检查,尤其是对一些负荷较重、设备工况较差的地方,在检修后也要进行设备运行跟踪分析。另外,要保持电力设备安全运行,还必须加强设备运行管理和维护工作,及时消除各类隐形缺陷和不安全因素,真正做到对各类不安全隐患的“可控”、“能控”、“在控”。(2)减轻电力设施破坏现象。在人为因素方面,电力企业可以与公安部门相互配合,严惩违法犯罪分子,以减少盗窃电力设施等案件的发生。在自然灾害因素方面应提高我国电力设备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对台风、暴风雪等自然灾害可能造成的安全问题,应尽快建立相应的事故预警机制和应急机制;另外还要加大电力系统防御重大自然灾害的科技投入,努力提高电力系统的防灾能力。

2.3提高员工安全意识(1)提高员工安全责任意识。必须把提高员工安全责任意识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提到与提高经济效益同等重要的层面上来。管理者在这方面要以身作则,用自己坚实的技术和专业的素养为员工树立好的榜样。在提高员工思想素质方面可以通过举办专题讲座、技能培训、实践教育等方式对员工进行思想教育,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使其安全责任意识能够满足实际安全生产的需要,这是对员工自身安全的保障,也是对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保障。(2)组织员工学习电力安全知识。提高员工安全责任意识就必须让员工充分认识电力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可以通过事故案例分析、视频影像展示等方式对员工进行教育,让他们清楚地认识到电力事故的严重危害,让员工从思想上真正树立起责任意识,认识到电力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之后员工就会自觉加强对规章制度的学习,发自内心地掌握并落实到行动上。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安全生产是每个行业的准则,电力行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其安全问题与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就目前的形势来看,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中仍然存在着行为违章、电力设备隐患、员工安全意识薄弱以及管理和监管制度不完善等常见的问题,因此,电力企业要根据不同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通过外部与内部的共同努力,改善电力安全管理的现状,从而使电力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电力安全意识篇6

关键词 电网安全 人的安全 电力技术

电力作为现代社会一种特殊的产品已成为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一种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电力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依靠科技进步、依靠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依靠电力人的努力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

电力企业在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过程之后进入了一个急需完善的阶段,电力企业每年的安全生产事故并没有随着电力需求增长和电网的发展而有所减少,相反在有些年份电力事故还呈现增长的势头。电力事故按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种:(1)一般电网事故按技术分类情况:一般电网事故的技术分类可分为接地短路(外力破坏、对地放电)、继电保护(保护误动、保护拒动、二次回路故障等)和雷击是构成一般电网事故的主要技术原因。(2)一般电网事故按责任分类可分为:自然灾害(雷击、雾闪、覆冰舞动等)、人员责任(运行人员和其他人员责任)、外力破坏和制造质量依次是一般电网事故的主要责任原因。本文从电力技术的应用与电力技术的发展和电力安全制度建设两方面论述保证电网安全两个重要方面。

一、加强电网技术投资,提高电网技术含量;加强对电网技术人员专业技术培训,提高电力人的专业素质

每年的电网事故中因技术原因造成的电网事故以华中电网络2001-2003年的149次电网事故统计为例,因继电保护问题造成的电网事故占电网事故将近3成:按技术分类属继电保护因素的共39次,占全部一般电网事故的26.17%,是造成或扩大为电网事故的主要因素之一。

由继电保护技术分类可以看出,保护误动、误碰误动、保护拒动和二次回路故障是造成或扩大成电网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在39次继电保护技术分类中,保护误动共19次,占48%,居各类技术原因之首;其次是误碰误动共8次,占21%。

对39次继电保护问题进行责任分析,由于制造质量不佳共15次,占38%;继保人员6次,占15.3%;其他人员责任(运行、试验、检修、调试、管理等)共11次,占28.2%。继保人员和其他人员责任两者合计共17次,占43.59%。保护误(拒)动和人员责任是继电保护造成或扩大一般电网事故的主要原因;对70次线路故障按技术分类,由于自然灾害(恶劣天气、雷击、污闪、雾闪等)引发的线路故障共30次,占线路故障的42.86%;由于外力破坏造成的输电线路外力短路共21次,占线路故障的30%;由于维护处理不当(维护不当、处理不当、树障、巡视不到位等)造成的故障共11次,占线路故障的16%。线路故障按电压等级分布,220kv线路15次,占21.4%;110kv线路52次,占74.28%;35kv及以下线路3次,占4.28%。

由上述统计数据显示要在技术和电力设备两方面去遏制电网事故的发生:1.加大电网建设和改造资金投入,优化完善电网结构,加快电网结构调整,提高电网技术装备水平。高可靠性的电气设备能有效的减少因雷击、污闪、保护误动、一次设备缺陷等原因引发的电网事故。2.加强继电保护的运行管理和技术监督:①加强继电保护装置入网管理、整定计算管理和运行维护工作,把继电保护“五查”工作作为强化继电保护管理和技术监督的常态机制。②严格执行二次设备与装置的定期检验、检测、试验标准,重点做好母差、主变、失灵等重要保护的检验工作,严格质量验收标准;重视二次回路管理;严格整组试验和带负荷检查等项目的检验,确保回路接线正确,装置动作可靠,防止一次设备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拒动和误动,扩大事故。③提高继电保护专业人员的技术素质,严防继电保护人员“三误”事故发生;

加强对设备的投资力度是保证电网安全的最基础条件,设备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电网的安全。作为操作和控制电力设备的人来说,人的因素对电力系统的可靠与稳定也起到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提高电力人的专业素养也同样重要。电力系统的设备是电网的硬件,人则是电力系统的软件,两者是构成电力系统不可或缺的条件。因此在加强对一次设备投资的同时也要加强对电力人培训的投资。

二、加强安全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安全文化体系

众所周知电力系统是一个高危行业,“安全大事”使人们不得不去考虑,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电力企业已经形成了独俱特色的安全文化。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电力供应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确保电网坚强、确保供给高质量的电能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最基本保障;在以人为主的社会里对人的尊重早已深入人们的生活理念,在保证电网安全、用户可靠用电的同时首先是保证人的安全。由于电力供应的质量将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的质量,而人作为电力企业的主体,从主观上说电网的安全主要靠人们的安全意识,只有电力人增强了安全意识才能尽可能的减少由人为因素造成的安全事故;在人们增强安全意识的过程中便形成了电力企业的安全文化。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安全文化建设及其重要性:

首先,要完善安全机制,努力使员工提高安全意识:安全机制是一种有利于调动职工的安全生产积极性、有效地控制事故、实现安全生产良性循环的管理手段。它是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电网安全的最基本的制度,只有建立了良好的安全机制,才能保证规范的安全管理,从而使电网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

完善安全保证机制,突出以安全第一责任者为核心的安全保证作用。建立和健全3种体系,即:建立以各级行政正职为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体系;建立适应现代安全管理,实行标本兼治,做到行为有规范、考核有依据、奖惩有标准的制度体系;建立党政工团齐抓、部门联动、人人监督、纵到底、横到边的网络体系。建立安全教育培训和激励机制。建立安全风险共担机制,层层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奖优罚劣。健全安全检查评比机制,达到超前控制。安全生产机制来自生产一线,是从电力前辈们血的教训中得来的。它是保证电力安全的治本之举,是保证电力企业职工生命安全的最根本保障。不管机制有多好,不付诸实施一切都是空谈,只有严格落实、严格奖惩才能使安全机制真正起到保护员工保护电网的作用,否则再好的机制也是一纸空文。

其次,要加强电力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也就是说从加强对人的教育和培训,减少由于人的主观因素造成的电网事故。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作用。企业的主体是企业的每一个员工,企业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人的作用。反过来说人的行为又直接或者间接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想办法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从管理方面人手,加强安全管理从而提高劳动者的生产效率,为企业创造良好的效益。

   加强对人的关怀,人的精神状态将直接影响工作质量和安全,而人的不良情通常受各种主观和客观方面的影响。因此各班组应切实履行好作为一名班长的职责,在班前会或者确定班组成员时要充分了解班组员工的精神状态。一线生产的领导应多到基层多与一线员工交流多关心了解员工多与员工交流,及时发现和处理家庭压力、员工间的矛盾、对工作的厌倦等不良情绪。将加强基层员工同领导的交流形成一项制度并明确列入相关部门的岗位责任制中去。

多一点关怀,多一份安全保障。在对一线员工的关爱中形成电力企业独具特色的安全文化环境。居安思危,优胜劣汰。在前社会经济对电力供给的需求越来越大,对供电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的严峻形势下,对我们的电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电力企业施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今天,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现状必须得以根治才能适应社会高速发展新局面。作为一名供电企业的一线员工,我们必须克服“抱铁饭碗”的思想,要树立“危机意识”,加强学习新技术,从技术层面保证电网的安全和人身的安全。在调整员工的岗位时要充分尊重员工个人选择,因人而宜,人尽其才;要充分考虑每位员工的性格、能力、心理因素等,适当考虑员工的兴趣和尊重个人的意向,以企业的总体利益为重,这样也会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努力发掘自身的潜力,积极争当企业主人翁,发挥集体智慧。不重视安全知识教育、不完善现场运行规程、不配备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等,这些都是造成人身事故的主要原因。尊重人的劳动和生命价值,突出“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从“小”抓起,才有大环境的安全保证。

树立安全意识使安全意识深入人心这是安全文化建设的重点:人是安全工作的主体,人是保证电力生产顺利进行、防止事故发生所采取的一切措施和行动的计划者、执行者和控制者,但往往也是事故的引发者、事故责任的承担者、事故后果的受害者。因此,电力安全文化强调人的因素,强调内因在保证安全上的主导作用,强调以人为本。安全是靠人创造的,大多数事故也是人为的,事故往往要以人的生命为代价,所以,维护生命权,是保护员工所有合法权益的基础。关爱员工就要从保护生命、关心健康做起,使员工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这既是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安全文化的首要目的,也是对员工的基本要求,更是员工家庭和社会的基本愿望,这些目的和愿望都要以很强的安全意识为基础,因此,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就是对职工的关心和关爱。

安全工作真正落到实处的关键在于人,具体体现在人的安全意识、工作责任感、安全操作技能和自我防护能力上,其中,安全意识尤其重要,安全意识的强弱对安全生产有直接的影响。因为电力设备的缺陷、作业环境中的事故隐患,归根到底要依靠人及时发现和处理,而人的行为又是受思想意识支配的。安全意识强的人,必然会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程正确地作业;反之,安全意识淡薄的人,则往往忽视安全、违章作业,导致事故的发生,所以,必须把培养职工树立牢固安全意识作为安全文化建设的重点环节来抓。其次,要认真贯彻实施“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对电力员工的安全教育,增强教育效果。由于电力行业的技术性、系统性和风险性特征要求有一个统一的职业规范。职业规范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安全生产技术培训。严格的培训,可以帮助员工形成一种统一的行为准则和思维方式,从而使员工能真正地吸取前人的教训。

加强职业安全培训工作,规范员工的安全技术行为,是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一个重点内容;监督一线生产人员必须遵守相关电力法规和电力规程,要在《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安全生产工作规定》等规程对安全工作明确指引下努力工作,这样既能在战胜安全生产的敌人又能保质保量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否则,我们就会被隐藏在身边的生产敌入——安全隐患所侵害。

电力安全意识篇7

一、新时期电力企业安全管理的困境

1.生产安全意识薄弱

由于电力企业缺少对员工进行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的普及工作,没能正确处理好企业的发展、稳定和业绩的关系,导致员工的生产安全意识较弱,职工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在工作过程中频繁违章,甚至会造成责任事故。在员工进行外出作业时,工作人员不能够做到认真应用施工现场的施工技术和组织措施,甚至出现违反工作流程和不正确使用施工工具等问题,从而导致了一系列的人员伤亡事故和电力设备损毁事故。这些事故给工作人员自身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也给电力企业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2.安全管理难以深入细节

当前社会,无论是居民生活,还是工厂、企事业单位工作的正常运转,都需要电力来维持,社会对电力的需求日趋旺盛。而电力企业常常注重企业效益而在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中忽视了安全管理的细节,甚至毫无危险意识。在没有发生安全事故时容易产生怠慢的思想。具体表现在不能及时制定施工现场作业规程、“五防”设备管理欠妥、应急预案管理不利等方面。不能按照规定的原则对设备进行正常周期性的维修和试验,对于存在缺陷的设备不能够及时处理,造成设备长期“带病运行”,电网的稳定措施不足,造成电力安全隐患。安全生产是电力企业运行的灵魂,只有对安全生产给予足够的重视,将安全管理落到实处,电力企业才能够长久健康的发展[1]。

3.基层安全管理不力

在一些电力企业中,决策层和基层领导没能对安全生产达成思想上的共识。在决策层做出对于安全生产的决策时,基层领导不能够很好的贯彻执行。存在重生产轻安全的落后观念,存在侥幸心理,没能做到居安思危,往往只有在事故出现时才绷紧了安全管理的神经。这就使电力企业的安全问题屡屡发生,给电力企业的经济与文化都带来了不利影响。这就要求领导层要避免不作为,起到带头作用,创新管理思维和管理模式,利用职权做实事,切实加强对电力企业安全工作的监管,促进电力企业的良性发展。

4.员工安全责任意识不强

员工安全责任意识不强是导致电力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员工在没能对电力施工安全规则熟练把握的状态下就开始工作,以模棱两可的观念进行工作或是出于方便省事的心理进行作业,不遵守安全规则,都会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还有一些员工思想固执,习惯性的按照经验进行作业,不按照规范的操作程序操作,根据个人意愿简化工作步骤,还有一些部门间缺少相互配合和沟通。这些问题的产生都是员工安全责任心不足的表现,这种责任心的缺乏将造成工作中重大的安全问题。

二、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对策探讨

1.抓住安全工作重点

不同的电力企业有不同的安全工作重点,因此,安全管理工作也应充分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抓住重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安全工作[2]。根据调查和经验总结显示,电力企业中发生的安全事故往往发生在电力企业的基层,因此,只有做到群抓群防,做到抓基层,才能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同时,安全生产的重点不仅仅指不同电力企业的安全重点不同,还指同一单位的不同岗位有不同的安全工作重点,这就要求各个电力企业和电力企业的各个岗位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找到安全工作的重点,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探索本职位和本企业的安全措施,充分调动各种积极力量,消除电力行业的安全隐患,促进企业和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强化安全生产管理

强化安全生产管理首先要让各个岗位的员工切实履行安全职责,领导层要加强安全监督力度,加强对安全工作细节的监督,及时的从源头上发现安全隐患并及时解决。同时,电力企业的员工和领导还要加强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通过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的监督体系来最终完善安全监督工作;通过更新电力设备保证安全作业,从管理和施工两方面切实落实安全管理工作。其次,还要通过强化安全管理的考核制度,深化员工安全作业的能力和意识。通过这种考核制度,员工可以系统学习安全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提高电力企业员工安全工作的整体能力[3]。最后,做好安全预防是安全工作的灵魂,防患于未然,从源头上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安全工作的质量[4]。

3.提高电力企业员工素质

要加强对电力企业员工的管理,定期对员工进行技术培训和思想进修。在提高员工业务能力的同时,强化员工的安全和责任意识。在对员工进行培训后,要跟进配套相应的考核措施,使员工所学的知识落到实处,为实际工作服务。同时,通过考核还能增加员工的危机感,使员工能够更加努力的投入到工作中去。只有员工具有更好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才能给电力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提升公司的整体能力,为电力企业的长远发展做出贡献[5]。只有员工的素质得到提高,才能清楚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避免工作中因大意和侥幸心理所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

三、结语

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电力企业也将遇到更大的挑战。这就要求电力工作人员及时调整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强化安全工作的思维,保证安全作业,提升电力行业整体的安全工作能力。

电力安全意识篇8

从理论性特点讲,该课程涉及直流电路知识、交流电路知识、动态电路知识、磁路知识等。这些知识有的比较形象、有的比较抽象。但不管如何,教师都应利用这些知识的传授适时渗透安全教育的内容。教师应有意识、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或在备课中准备、或在讲课中进行、或在讨论中引导。方式可灵活多样,贵在得法,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树立安全意识、具备安全预防能力的重要与必要。从实践性特点讲,本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所有理论知识的学习其实都是为实际操作服务。如果学生只知理论不会动手,那么,本课的教学目标就很难达到。而实践训练有可能涉及许多应注意的安全问题,譬如简单照明电路的安装,可能要蹬高安装,涉及爬梯、站立高处、安装、拉线、接线等环节。每一环节都要仔细、都要小心、都要认真,每一环节都存在着安全隐患。教师对于学生的实习训练,在实习前要讲清操作要领,强调安全操作,注意操作问题,做好操作示范,及时进行安全教育,努力促使学生在观念上树立安全意识,时刻注意安全问题,清醒认识电工实习时时都有危险的可能,预防第一,高度重视。实习后,教师要及时总结,指出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意见,采取预防措施,杜绝今后重犯,切实帮助学生确立安全意识。

2.结合教学内容,及时渗透安全知识

在《电工基础》教学中进行安全教育,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努力促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把握安全知识,理解安全内容,高度重视安全问题。第一,要克服学生的畏难心理,明确安全的重要性。由于中职生在初中时的《物理》学习基础差,理解能力弱,进入职高后,课程难度逐渐加深,课程内容逐渐增多,致使部分学生难以接受;加上教师在讲电工实习时可能会出现多种安全问题,一时难以适应,心理上出现畏难情绪。尤其是胆小的学生,一听到老师讲的电工操作时出现的不安全案例,及看到教师在视屏上播放的电工实习出现的不安全事故,畏难心理更重。因此,为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达到安全教育的目的,教师必须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让他们对该课程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如明确该课程学习的重要性,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讲究学习方法,激发学习兴趣等。第二,要把安全知识的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对于安全知识的教育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贯穿在学科教学的全过程。要充分利用教材各章节内容,深入钻研教材,吃透教学要点,渗透安全教育知识。如《电工基础》运用安全用电知识解释供电系统的安装一节,应让学生明确什么是保护接地,什么是保护接零和重复接地,为什么中性线不接地的供电系统,必须采用保护接地。为什么中性线接地的供电系统,必须采用保护接零。这两种保护措施为什么不能混用。为什么在中性接地的保护接零系统中,为了使用电更加安全可靠,可对中性线采用重复接地措施等。在这些知识的讲解中,应渗透安全用电、安全安装的相关知识,使学生懂得如果接错其后果不堪设想。又如对“三相异步电动机”一章的学习,教师在讲清三相异步电动机工作原理、构造的同时,还应让学生明确在三相交流星形连接中,中性线电流是多少,中性线可否省去,总中性线上为什么不能接熔断器和开关,接上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在实验时应注意什么问题等。教师在讲清这些知识点的同时,应有意识地渗透安全知识内容,及时进行安全教育,使学生懂得本学科知识的学习与实践跟现实生活与将来工作的密切联系。如果现在不认真学习,不认真训练,没有过硬的技术,那么,势必影响将来的工作、生活及工作成效,甚至危及生命,或者给国家集体带来严重后果。

3.联系实践操作,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在这些实验中除了完成理论学习后的实验验证

电力安全意识范文

电力安全意识篇1产中。关键词 创新意识;电力安全;安全生产中图分类号 X9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62-0222-02
点击下载文档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5折优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