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共享的概念范文

栏目:文库百科作者:文库宝发布:2023-12-25 17:26:34浏览:375

资源共享的概念

资源共享的概念篇1

【关键词】本体 资源管理 构建

一、引言

如今网络上有大量教育资源对人们共享和开放,如何有效的组织、管理和维护大量信息并支持信息的共享、交换和复用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

本文按照教学规律将课程知识点中具有代表性的概念提取出来,采用标准的本体语言对概念进行定义和描述,构造出课程本体。并利用该本体应用到课程资源管理系统。

二、本体的概述

Studer又将本体概括为四个主要方面:(1)概念化: 客观世界现象的抽象模型;(2)明确: 概念及它们之间约束联系都被精确定义;(3)形式化: 精确的数学描述, 计算机可读; (4)共享: 本体中反映的是共同认可的知识,是相关领域中公认的概念集。

三、OWL课程本体的构建流程设计

(一) 确定构建本体的目的和范围

首先确定课程本体所属的专业领域及其中的重要概念和定义。这方面的工作可以由建立本体的人员和领域专家共同完成。应当注意所建本体的概念是否能足以满足该课程的详细内容。确定本体范围的方法之一就是列出数据结构本体知识库所能回答的问题清单。通过这些清单可以确定所建本体是否包含回答这些类型问题的足够信息。

(二) 建立本体概念框架

首先,确定课程本体的关键概念。首先,确定数据结构本体的关键概念,确定上位概念、重要概念和常用概念,建立核心概念集合。

(三)建立课程本体的类和属性

1.定义类和类的继承

建立一个等级体系一般有三种方法:1)自顶向下法:从最大的概念开始,有顶向下开始将这些概念细化。2)自底向上法:由最底层最细小的定义开始,然后将这些细化的类组织在更加综合的概念之下。3)综合法:综合自顶向下法和自底向上法。从一组中级概念入手,对它们进行恰当的归纳和演绎,构成一个等级层次结构。我们通常综合法建立本体概念模型,定义类的结构。

2.定义属性和关系

仅由概念来表示各个知识点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建立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内部关系。这里主要由两种关系:一种是概念自身的内在属性,这类属性通常由一个概念连接一个具体的属性值,而允许的赋值类型主要有字符型,数值型,时间日期型,布尔型等,并且这类属性通常具有传递性。另一种是外在属性,也称为“关系”,主要是通过该属性建立类与类之间的关系。属性定义好以后就可以称为类的附加属性。因为属性具有继承性,所以一旦父类具有该属性,那么其子类也会相应的具有该属性。

3. 添加实例

定义好类和属性的结构后,再添加实例。以内排序父类中的选择排序子类为例,选择排序有3个基本操作实例分别是:直接选择排序,树形选择排序以及堆排序。

四、课程管理系统设计

(一)系统模型

该模型设计的目的在于利用本体分类和推理的特性,组织和管理课程资源,实现个性化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总体框架设计如下:

图4.1

系统的总体框架设计如图4.1所示,总体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完成课程领域本体的构建;第二部分语义分析组件是依据用户按照课程本体所选择的概念,可以使用语言分析组件来分析与用于所选概念相关的一些概念。语义查询组件是依据用户提交所有查询的概念,依靠jena提供的API来实现。语义推理组件则是借助于外挂推理机Racer或jena自带的推理引擎。完成语义的推理过程。;第三部分完成用户的交互。

五、结束语

本文根据本体是描述概念与概念之间关系的模型这一特点,把本体技术应用到课程学习资源管理中,使用领域本体来描述学习资源,使得学习资源可以在语义层实现共享和互操作。并且充分利用本体所提供的语义查询机制,准确、快速地查找学习资源,提高学习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梁晔,周海燕.本体论与语义Web.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2007年3月

[2]郁书好,苏守宝.UML和OWL在本体建模中的比较研究.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7年月

[3]杨明华,钱了秋,赵文耘,彭鑫. 特定领域本体的构造方法. 计算机工程 2006年6月第11期

[4]柳胜国.本体理论及其构建高校重点学科领域本体研究. 2008 年3 月第3 期 现代情报

[5]Anna V. Zhdanova, Uwe Keller. Choosing an Ontology Language. World Enformatika Society 2005

资源共享的概念篇2

关键词:社会共生;社会研究;主体;资源;约束条件

中图分类号:C91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6248(2016)03005905

[GK-2!-2]

社会研究方法作为社会科学的一种研究手段,已经逐步发展成一门系统的科学,业已产生了诸如现象学、诠释学、冲突论、结构功能主义、实证主义、后实证主义等多种研究范式。随着学科发展的日趋成熟和社会研究的具体实践,学术界越来越注重和不同理论解说进行对话。社会研究除了要对社会现象进行解读和阐释,还要将对社会现象的考察建立在发展或批判既有理论的基础上。换句话说,社会研究及其诸多手段与方式,需要同理论相结合。因此,在某种理论关怀下进行社会研究,是一种科学研究意识的体现。

同许多社会理论一样,社会共生论也是一套可以用来考察与分析社会现象的社会理论。借用生物学“共生”(symbiosis)的概念,吸收系统论、冲突论等诸多哲学理论思想,社会共生论可以用来分析宏观、中观、微观等各个层面,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的社会现象。社会共生论成为一种理论视角,用来指导复杂的社会研究。

本文将从社会研究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概念操作化及现有实证研究等方面,论述社会共生理论对社会研究的理论、现实意义及其适用性。

一、研究对象:社会共生关系

社会研究,是以基本的社会存在作为研究对象的。那么,哪些内容属于基本的社会存在?马克思认为:“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是各个人借以生产的社会关系的总和。”①换句话说,调查社会现象,某种意义上就是考察各种社会关系。郑杭生指出:“社会与个人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学的基本问题。”[1]社会关系,可以作为社会研究的基本研究对象。

那么,如何考察社会关系?历史上,很多社会学方面的理论都在考察社会关系,如马克思的冲突论、涂尔干的结构功能主义等经典理论,又如角色互动论、交换理论等。这些理论的关怀各有侧重,有的关注宏观社会结构中的阶级关系或符号关系,有的关注微观个体之间的互动关系。那么,是否能够提出一个理论框架,立足于社会各层面的关系结构,构建一个相对统一化的理论分析模式?为了跨越不同层

①转引自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0页。

面来研究社会现象,就必须找到一个合适的研究对象,作为探讨社会现象的切入点。社会关系,就是这样一个切入点。

那么,社会关系具有怎样的性质?什么样的关系能够超越不同国家、文化、社会和阶级等的界限,用来概括绝大部分社会关系的本质?于真提出:“共生思想是人类生活的共同准则,也是天国上帝的召唤。几乎所有人间善良感情,文明进步观念,各种原始教义,都是以此为基点的。”[2]于真从人类历史、社会现实、权力秩序、价值观念等多个方面论述了共生的普遍性和重要性。社会共生理论也同样借用生物学“共生”的概念来指称社会关系。同于真、李思强、胡爱生等学者提出的共生学说相比较,社会共生论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从主体、资源与约束条件三要素来解构社会关系,并将这种社会关系称为“社会共生关系”。这就用还原论的视角,将绝大多数的社会现象还原为不同主体在特定约束条件下以某种方式分享资源的关系形式,社会现象就可以转化为对应的社会共生关系。社会共生关系在理论上被预设为一种基本的社会存在。这个预设是社会共生论的立论基础。

社会共生关系是对社会不同关系的一个概念化的表述。在不同社会层面的社会共生关系,其表现肯定是不同的。在微观层面,它表现为个人之间分享资源的关系形式,最典型的是经济领域的劳资关系。在中观层面,它表现为组织之间对资源的分享,如公司合营、社区共建等。在宏观层面,则体现为国家之间对资源的分享,如外交中的贸易关系、海洋渔业的竞争与依存关系,国际文化体育赛事问题等。

总之,以不同层面的社会共生关系作为研究对象,是用社会共生视角进行社会研究最本质的特征。

二、分析单位与研究热荩

主体、资源与约束条件

进行社会研究需要确定分析单位和研究内容。分析单位是研究的落脚点和资料收集的对象。研究内容则“是对研究假设、研究分析的理论架构的具体分解和细化”[3]。前文指出,社会共生视角以社会共生关系作为研究对象。那么,从哪些方面来考察共生关系?共生关系由哪些要素构成?“任何社会共生关系,至少必须由主体要素、资源要素、约束条件三大部分构成。”[4]因此,考察社会共生关系,也应该从这三要素入手。

主体要素,是社会研究的分析单位。社会共生关系的主体,是人以及由人构成的组织[4]。共生关系首先体现为不同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微观层面的主体为个人,中观层面的主体是组织,宏观层面的主体是国家。不同的主体,决定了以社会共生来进行社会研究,是哪个层面的问题。当然,发生共生的主体不一定是同一层面的。如劳资关系,可能是老板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也可能是公司与个人、公司与工会组织之间的关系。

资源要素,是社会研究的研究内容之一。何谓资源?“资源乃是指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能产生某些效能以满足人之需要者。”[4]共生关系,实质体现为对不同资源的交换与分配关系。在经济系统中,体现为对经济资源的分配,如财富、场地等。在政治系统中,体现为对政治资源的分配,如权力等。在文化系统中,体现为对文化资源的分配,如艺术、音乐等。将调查的目光投向资源,就是要考察不同主体之间分享了哪些资源,采取怎样方式来分享资源。

约束条件,是社会研究的研究内容之二。约束条件“乃是指共生关系各主体都必须遵守的条件”[4]。在不同社会系统,都存在对应的约束条件,如法律、道德、风俗、宗教、意识形态、约定等。从某种意义上说,约束条件为如何分配与分享资源提供了合法性依据。因此,特定的约束条件影响到主体之间对资源分配的结构,即“共生关系的基本结构”的问题[4]。考察约束条件,就要考察这些条件如何形成,有什么具体内容,对主体具有多大的约束力等问题。

综上所述,以主体要素作为分析单位,以资源要

素和约束条件作为研究内容,构成了社会共生论指导下社会研究的研究范式。

三、概念操作化:社会共生结构

社会研究是一个“顶天立地”的过程。要“顶天立地”,就必须经过理论的概念化与操作化过程。用社会共生的视角进行社会研究,也同样如此。那么,以社会共生作为研究视角,其核心概念是什么?前文已经提到,主体、资源与约束条件,作为社会共生关系的三要素,构成了社会共生视角的主要研究内容。那么,是否可以用一个概念统一指称这3种要素所构成的社会存在?笔者认为,社会共生结构应该成为对共生三要素之整合关系的概括,也应该成为研究社会共生现象的核心概念。

社会共生“是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关于资源所形成的关系”[4]。根据这一定义,对共生关系的操作化研究应当围绕共生关系的基本结构展开。如前文所述,社会中的各种关系现象,都可以还原为特定约束条件下主体之间对资源的分享关系。故而,考察社会共生关系就是考察特定约束条件下主体对资源分享机制的问题。而这种分享机制的整体,就是社会共生结构。以这一概念为核心,针对共生关系中所涉及的资源、约束条件等要素,设定特定的指标来进行考察,就可以将社会共生现象进行具体的概念操作化了。

第一,对资源的考察。资源是社会共生关系形成的核心,社会共生关系的诸多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的特征。第一,资源的类型决定了社会共生关系的类型。围绕经济资源,形成了经济共生关系;围绕政治资源,形成了政治共生关系;围绕文化资源,形成了文化共生关系等。第二,主体对资源的分享类型决定了社会共生基本结构的类型。如主体对资源进行交换,形成交换型共生;对资源彼此共享,形成共享型共生;对资源互相竞争,形成竞争型共生等。相对应的,对资源的考察,应明确资源的类型、数量等基本情况。因为不同类型的资源,决定了共生关系属于哪一个领域的关系。还应进一步考察资源的分享与分配模式,具体来说可以从该资源是共有资源,还是私有资源;是互相竞争的资源,还是共享的资源等方面入手。

第二,对约束条件的考察。约束条件在很大程度上规定了资源的分配模式,也就是规定了共享型共生、交换型共生或是竞争型共生等不同方式共生的规则。而约束条件的形成取决于共生关系的资源类型,并可以来源于法律、风俗习惯、契约或约定,甚至是某些隐性的潜规则等多种途径。如经济共生关系的约束条件往往是各种契约、合同,具体规定了双方对于经济利益的分配规则。政治共生关系的约束条件通常是地方制度和法规,因为它规定了各个政治主体的权利与义务。文化共生关系的约束条件往往是各地的风俗习惯,因为它潜移默化地影响当地文化活动中不同主体所具有的地位、权力等。同时,不能忽视的是,约束条件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各主体的冲突与妥协中逐步形成,并可以发生变化。因此,考察约束条件,一是确认其形式,是法律、道德还是风俗等;二是考察其内容,尤其是关注于资源如何分配的有关规则,如各主体以何种方式分享资源,如对资源占有的具体比例、占有的形式等。三是约束条件的形成过程,即既定的规则是通过怎样的斗争与妥协形成的。

第三,对社会共生关系的评估,具体落实到和谐的共生关系。“太上之境,和谐共生”,是社会共生关系演化发展的理想目标。所谓和谐共生,指“社会共生系统中,各主体在合理的度之内分享关于资源的基本权利――包括合理交换资源、合理分享资源、合理竞争资源等三方面的权利”[4]。简而言之,和谐共生是在合理的度内分享资源。

那么,何谓“合理”?粗看之下,很难界定。因为“合理”一词本身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但是,倘若将社会共生看作一个关系系统,就可以从这个关系系统是否有效运行来考察“是否合理”的问题。举例来说,在劳动契约的约束下,劳资双方形成经济共生关系。当双方都严格按照契约行事,并且在此过程中并未发生矛盾和冲突,共生关系平稳运行。那么,从共生三要素的角度来看,主体之间互相尊重彼此的基本权利,约束条件能够有效制约共生关系的运行,以此榛础,各个经济主体之间对资源的分享可以认为是合理的。当然,这是一种理想状态。实际情况很可能是在维系共生关系的过程中伴随着主体之间对经济资源分配的冲突与妥协。同时约束条件――即劳动契约,可能因为有效性受到挑战,而随时调整。对这些“不和谐”与“不合理”的考察,恰恰也可以从侧面反映出资源分享的“合理程度”,从而可以成为测量共生关系的重要指标。

对关系是否和谐的测量,涉及两个维度的内容:一是关系本身的和谐程度,二是约束条件的有效性。对于关系和谐度操作化测量国内外的研究不胜枚举。在量化研究领域的问题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测量相关的客观指标,如通过测量主体之间的沟通频率(时间)、热情度、矛盾发生率等[57];另一种是直接采用主观态度来代表关系是否和谐。这些都可以成为考察关系和谐度的借鉴。对于测量约束条件的有效性,目标达成模式[8]也可以成为很好的借鉴。Robert等在研究地方性非营利组织的有效性时指出,目标的设定和实现的过程,对于测量“有效性”来说十分重要[9]。Wuthnow则主张从受众评价的角度来测量有效性[10]。尽管这些研究都是针对组织的,但是这些研究至少给我们一些启示,那就是要衡量某些规则的有效性,就要比较规则设定的内容与实施的结果,以确定结果是否达到规则设定的预期。而考察有效性,既需要考察规则实施的过程,又要通过主客观评价的方式,考察其结果是否符合预期。落实到共生约束条件的有效性,就是通过主客观评价法,考察共生各个主体是否按照既定的规则进行互动。

综上所述,对共生关系的操作化,主要涉及3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社会共生关系的核心――资源的相关考察,主要包括资源类型及其分配的基本形式。第二,社会共生之约束条件的具体内容。第三,社会共生关系的评估,即关系是否和谐的评估,具体包括:关系本身的和谐度,即矛盾冲突的程度,约束条件的有效性,即主体之间是否以及如何按照约束条件的规则进行互动。这3个方面的内容构成了社会共生关系结构的整体内容,也是用社会共生视角来进行社会研究的核心理论框架。这3个方面也互相关联,相互作用与演化。资源的类型决定了约束条件的来源,同时资源的分享模式,很大程度上受到约束条件内容的制约,约束条件的内容与形成,又在资源分享模式的确立过程中不断得到修正。而社会共生关系的评估,既取决于关系本身的和谐程度,又表F为特定类型与资源分享模式下约束条件的有效性。

四、质性与量化研究:社会共生的应用范围

在社会共生的视角下进行社会研究,本质上是研究各种社会关系的运行机制。进一步说,是将各种社会关系进行操作化,转化为特定规则下主体之间分享资源的模式。事实上,目前已有很多研究采用了社会共生的理论视角,大体上可将其分为质性与量化两类研究。

质性研究重在运用社会共生的视角对某些社会现象进行诠释。通过对具体社会现象中,主体、资源以及约束条件的考察,进行经验材料的归纳,回应某些特定领域的理论学说,也借助这些学说的理论观点,拓展共生理论的解释范围,是一种归纳的逻辑。如刘伟对草根组织合法性的研究[11],郭修金等对教练员与运动员共生关系的研究[12],李琼等对第三部门共生类型的研究[13]等。这类研究通过深入剖析主体对资源的分享机制,回答了共生关系如何构建的问题。

量化研究方面目前尚不多见,现有研究也不够成熟。张凤池通过对社区经济、政治与文化资源分配方式的考察,试图探索构建共生关系与社区邻里和谐度之间的相关性。运用共生视角进行量化研究,最大的困境是对具体资源分配“是否合理”的操作化问题[14]。换句话说,如何设定指标来测量资源分配的“合理度”,是比较困难的。目前可行的手段,是通过测量资源的分配形式和关系的和谐度,间接反映资源分配的和谐度。对于资源分配形式的测量虽然有很多研究可以借鉴,但不同研究的测量标准不一,指标繁杂,这对于衡量社会共生关系是否具有效度尚难以验证。因为通常验证指标设定的效度是利用新的指标测量去验证得到公认的一些假设。倘若新指标得出的结果同既定的假设不存在明显矛盾,那么新的指标可以认为是具有一定效度的。然而,由于目前对共生理论的量化研究比较匮乏,尚缺少验证效度的理论工具。

因此,用社会共生为理论视角指导社会研究,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绝大部分社会现象,可以用质性的方法还原为社会共生关系进行研究。而在用量化研究进行操作时,则要注意社会共生关系的框架存在一定的适用范围。其根本原因在于,对于特定资源,尤其是比较抽象的资源用质的研究方式,大多数情况下是适用的,但是却未必能够进行量化操作。因此,在用量化的方式进行研究时,必须特别注意主体之间的资源分享模式是否可以通过量化的方式呈现。

在家庭层面,围绕财产形成的共生关系一般是可以量化的。如对房产、现金及其他财产的分配,可以通过比例的方式进行测量,由此而形成的共生关系可以用来分析当今社会出现的一些家庭纠纷。但是,对于家庭情感资源的分享,通过量化的方式进行测量,则很容易遭遇效度的困境。

在组织层面,围绕生产资料形成的劳资关系,是可以量化的。如通过工资与利润的比例,就可以大致呈现劳资共生关系的形态,也可以解释由此而产生的劳资矛盾。

在社区层面,对于政治资源的分享,往往可以通过社区居民的政治参与率得到测量,但是对文化娱乐资源、公共物品的分享,可能通过细致的活动记录得到测量,但这种测量是否具有效度,是有待验证的。

在社会层面,各个阶层之间对社会资源的分享,可以通过就业率、失业率、收入等等数据进行测量,但如果构建一个较为系统的关于社会共生的测量指标体系,则需要进一步探索。

五、结语

从社会共生理论视角进行社会研究,从研究对象的确定、研究内容的选择、概念操作化以及实证研究等方面,都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思路,并获得了相当的经验支持。而对于目前存在的一些不足,则有待未来进一步的研究与拓展。

参考文献:

[1][WB]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3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于真共生论[M]香港:香港文艺出版社,2011

[3]张蓉社会调查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胡守钧社会共生论[M]2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5]Gene H B,Stoneman Z,Flor D,et alReligions role in organizing family relationships:family process in rural,twoparent African American families[J]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1994,56(4):878888

[6]King VThe influence of religion on fathers relationships with their children[J]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2003,65(2):382395

[7]桂勇,黄荣贵社区社会资本测量:一项基于经验数据的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8(3):122142

[8]邢婷婷公益组织的宗教背景与组织有效性[D]上海:复旦大学,2013

[9]Robert D H,David O RDoing things right:effectiveness in local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a panel study[J]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2004(64):694704

[10]Wuthnow R,Hackett C,Yang B HThe effectiveness and trustworthiness of faithbased and other service organizations:a study of recipients perceptions[J]Journal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2004(4):117

[11]刘伟社会共生视野下的草根组织合法性问题研究――一个基于上海市G社区文化团队的实证分析[D]上海: 复旦大学,2013

[12]郭修金,胡守钧我国教练员与运动员社会共生关系的演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37(12):3437

[13]李琼,李洪强共生视角下第三部门“嵌入”的组织空间[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4):6669

资源共享的概念篇3

[关键词]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管理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本体领域本体

[分类号]G252

电子政务经历了基于数据管理的第一代与基于信息管理的第二代后,正迈向崭新的第三代知识管理型。政府信息资源的有效合理化管理和充分共享是知识管理型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借鉴知识组织的理论与方法,充分挖掘政府信息资源的内在联系,探索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更优途径,可以使政府信息资源的组织更加科学、有序,便于政府决策与公共服务,为实现政府信息资源的全面共享奠定基础。

1 运用本体思想进行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管理

1.1 基于主题词表构建领域本体的方法

本体作为知识组织的思想之一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各种知识组织中,许多学术机构都研究建立了各具特色的本体,如领域本体、通用或常识本体、方法本体、元数据本体等。目前,大多数本体是以领域为基础的,以下是几种常用的领域本体构建方法:IDEF5方法、骨架法(skeletal Methodology)、企业建模法(又称TOVE)、MEZHONTOLOGY方法、循环获取法(Cyclic Acquisition Process)、构建领域本体的知识工程方法等。

主题词作为政务信息资源库库内信息资源组织与管理以及库际信息资源管理与交换的基础,是指导各类政务信息采集、加工、整合和有效利用的核心。通过主题词严格的语义内涵和位属关联,建立所有信息资源在主题层的映射关系,以实现全库信息资源的加工规范化、标识有序化以及信息共享化。基于主题词表构建领域本体主要有以下优越性:①两者有许多相似点,如两者都包含词(概念、类)及词间关系;两者都具有等级结构、并通过等级关系及词间关系将词组织起来;两者都用来描述特定学科领域知识;两者都可以用作领域信息的组织工具。②某学科领域的主题词表包括本领域中相对比较完整的术语,这些术语都经过本领域专家多年的有序组织,可以为该领域本体的创建提供指导,主题词表中的限义词、涵义注释、等级关系、词间关系等为领域本体中概念的属性、实例以及关系的创建提供了线索及指导。

1.2 基于本体思想对政府信息资源进行管理

・对于电子政务知识管理系统来说,政府信息资源本体就是一个正式的词汇表。本体可以将对象知识的概念和相互间的关系进行较为精确的定义。在这样一系列概念的支持下进行知识积累、搜索、共享的效率将大大提高,真正意义上的政府知识重用和政府知识共享将成为现实。

・本体可以为政务知识库构建提供一个基本结构。以描述对象的类型而言,有简单事实及抽象概念,本体可以描述静态实体部分,它们主要描述政府事件或概念的各组成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静态联系,本体也可以描述政府时间或概念的运动和变化。应用了本体,政务知识库就可以运用这类结构去表达大量无组织的政府知识和常识。

・利用本体思想构建的电子政务本体与政务数据库虽然有些相似,但本体比数据库表达的知识丰富得多。定义本体的语言,在词法和语义上都比数据库所能表示的信息丰富得多。最重要的是,本体提供的是一个严谨且内容丰富的理论,而不单单是一个存放数据的结构。

・电子政务本体可以按照领域建立不同的政务领域本体,描述领域内重要实体、属性、过程及其相互关系。这些本体可以在不同的建模方法、范式、语言和软件工具之间进行翻译和映射,以实现不同政务系统之间的互操作和继承,成为政务系统中可重用和共享的组件。

2 基于本体思想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管理案例――美国印第安纳州电子政府FSSA本体

美国印第安纳州电子政府建设是很多文献介绍的典范,其成功之处在于利用本体方法建设电子政府数据库。美国印第安纳州电子政府indiana FamiIy and Social Services Adminislra-tion(FSSA)本体,属于最上层的域本体设计,它在“家庭与社会服务”这一本体下定义了9个本体(即低收入、处于危险的儿童、精神病与吸毒、弱智、区域健康与人性化服务、医疗补助、政府机构、法律实施及财政),建立了最上层的概念关系,并用图形和箭头形式标示出了各下层本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在一个专业本体里所包括的术语,如图1所示。

按照主题词表的编制规则,我们把这个本体图转换成FSSA主题词表。01―06为一级概念,其下按照英文字母顺序编制的为二级概念,或称为下位类。

01Mental Retardation Disability Ontology精神不健全人一一参03

01A Residential suppoa住房支持

01B Vocational rehabilitation再就业

01C Supported employment就业服务

02Medicaid(美国由各级政府资助、以助穷人和伤残这类对象的)医疗补助――参04

02AFood stamps食物券(粮票)――同04F

02B Medicated system医疗补助系统

02CWoman,infants,andchildren妇女、婴儿、儿童

03Local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Onlogy地区健康与公共事业――参06

03A Indiana Client Eligibility Systems印第安纳居民身份识别体系

03B Indiana SuppoEnforcement Trading Systems强制执行贸易体系

03C National Directory of New Hires国立出租名录

03D Temporary Assistance for Needy Families贫困家庭临时协助(人员)

04 Low income ontology低收入――参03、02、0l

04AEnergy能力

04B Job training/placement职业培训/安置

04C Woman Infants and Children妇女、婴儿与儿童

04DChildCare儿童保育

04EChild Support儿童抚养

04FFood Stamps食物券(粮票)――同02A

05 At-Risk Children Ontology濒危儿童――参02、04

05AAdoption收养

05B Fostercare看护

05C Early Intervention for disabled残疾早期干涉

05DFamily reservation/support家庭抚养

06 Mental Illness and Addiction Ontology精神病与吸毒一一参02、03

06A Mental illness treatment for adults成人精神病治疗

06B Addiction treatment戒毒治疗

06CPrevention预防

从该案例可以看出:①应该面向某一个或一类具体问题构建本体。从印地安纳州的家庭与社会服务机构的本体图中可以看出,该本体的特定领域是以家庭为主,围绕着家庭展开一系列的本体,囊括了家庭成员的衣食住行,并着重定义了面向弱势群体的各种服务本体,最终形成了6个主要本体。②本体间具有单向或双向联系,且这些联系的建立是有条件的。如低收入本体指向地区健康公共事业本体,是一种单向联系,凡是涉及低收入本体下的概念一律指向公共事业本体,即低收入群体中的问题直接由公共事业服务来解决,如04D儿童保育问题就由03D贫困家庭临时协助(人员)来解决问题,而医疗补助本体与低收入本体是双向联系的。③将该本体图转化成类主题词表可以看出,本体可以表示出更清晰的关系,甚至是复杂关系。而将一个本体转化成主题词表的话,关系表示很乱,起不到概念梳理作用。

3 电子政务领域本体的局部模拟

3.1 构建电子政务领域本体的步骤

鉴于基于主题词表构建领域本体的优越性,结合我国电子政务实际,确定以下电子政务领域本体的构建步骤:

3.1.1 需求分析确定电子政务领域本体应用的目的、范围、表示方法和用途等。电子政务领域本体建设要以应用需求为牵引,要对人类在认识世界过程中形成的不同“本体”(知识体系)进行认真分析,最终达到需求分析的定位准确、涵盖得当。

3.1.2 概念化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电子政务领域本体的主要概念,确立概念间等级关系,并用精确无歧义的语言加以描述,形成该领域本体的核心语义内容。获得领域信息最根本方法应该是考虑复用已有本体的可能性。通常的也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复用已经广泛使用于各个学科领域的主题词表和分类表。

3.1.3 概念间联系 确定电子政务领域本体概念间联系,如属性、种属关系、总体与部分关系、领域中的特有关系;对所收集的名词术语进行规范,罗列重要的词和短语,并将其归类。还要确定概念间结构,定义类别和等级结构。

3.1.4 编码利用形式化描述语言对“概念化”的电子政务领域本体进行编码,使机器易于处理,尽量将相关领域已存在的本体集成到要构建的政务领域本体中,既避免重复建设,又可以形成领域内共享的本体。在众多本体构建工具中,斯坦福大学为语义网信息资源组织设计的软件prot6g6 3.1的界面友好、功能齐全,因此本文将其作为电子政务领域本体的建设工具。

3.1.5 确认、维护与评价对电子政务领域本体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确认和评价,包括本体的清晰性、一致性、可扩展性等;随着电子政务领域知识的增加,本体要不断更新、不断进化,增加本体概念,完善本体概念间的语义关系。

3.2 电子政务领域本体模拟一国土资源、能源本体

依照《综合电子政务主题词表(范畴表)》主题分类类目表,笔者选定“国土资源、能源”类模拟电子政务领域本体,见表1。

3.2.1 根据概念之问的联系,编辑上位类与下位类 笔者依照《综合电子政务主题词表(范畴表)》主题分类类目表在prot6g6 3.1软件中编辑,见图2。

图2 Prot696编辑下的国土资源能源分类示例

3.2.2 利用prot6g63.1中OWLViz工具显示概念间的关系prot6g6 3.1软件可以自动生成概念间的分类关系,从图3可以看出国土资源能源本体中的部分分类体系以及笔者将要研究的土地分类体系。

3.2.3 列举概念间的属性分析土地的4个下位类,它们四者可以有以下简单的关系:土地管理部门与机构“依照”土地管理制度与法规;土地管理部门与机构“具有的功能”为土地资源规划及土地资源管理,所以笔者从中总结出is_according_as,is function_of,has_function_of三种关系(因为该软件目前不支持中文,所以用英文形式),其中is_function_of和has_function_of是一对互逆的概念,见图4。

3.2.4 为概念添加实例 经过分析,我们可以初步设计土地管理部门与机构下有国土资源部这一实例,土地管理制度与法规下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Land Law)与土地管理法规(Land Regulations),见图5、图6。

3.2.5 实现查询功能在对概念、实例及概念关系进行定义后,可以实现对其中概念或者实例的查询,见图7。

3.2.6 总结通过以上5个步骤,利用prot6g63.1软件编辑了简单的国土资源能源本体,并且实现了一些查询功能。可以看出,由一个个简单的电子政务本体逐步建设起来就可以发展成为一个大型的复杂本体,建立起概念间更加复杂的联系,这些电子政务本体既可以转换成数据库,又可以帮助数据库推理概念之间的关系,实现政务查询和检索功能。由此可见,编辑大型的电子政务领域本体具有实践意义。

4 展 望

4.1 电子政务各个领域本体联合形成电子政府的知识地图

我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建设正如火如荼般发展,它所涉及的内容多、范围广,需要众多领域专家的参与和建设。在不久的将来,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充分建设后,各种电子政务底层的领域本体建设成功后,如综合政务本体、经济管理本体、信息产业本体等等,在电子政务这个大的蓝图之下,将各个本体按照其内部关系联系起来,构成布鲁克斯笔下的知识地图,形成真正的电子政府知识地图,使政府信息道路变得通畅而快捷。

4.2 形成专业化的电子政务门户网站

自从“三网一库”政务建设以来,我国的电子政务就是先从专业化的网站开始发展并逐渐强大的。这种发展方式比起各省市地区自己独立建设更加有效,避免了重复建设和通信障碍。基于领域本体建设的电子政务必然会形成各领域专业化的政府功能门户网站,而且基于本体思想可以从语义层面上组织某领域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使之与因特网信息资源组织发展同步。

4.3 本体有助于发现新的知识增长点,发现新的政府功能结合点,优化电子政务流程

本体思想是在语义层面上对信息进行再组织,概念之间不拘泥于某一种或某几种关系。在概念或实例之间形成了立体的空间网状结构,正因为知识节点的增多和复杂,可能会在节点处发现新的政府功能实现形式,从而优化电子政务流程。

4.4 在知识战略规划下,政府由信息管理型向知识服务型转变

资源共享的概念篇4

关键词:概念模型 系统仿真 管理系统

1 引言

系统仿真是建立系统模型,并在模型上进行试验的技术、方法和过程。

随着仿真技术的不断发展,诞生了许多仿真实验室,许多机构也参与到了仿真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中,积累了大量的仿真资源。另一方面,用户对仿真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仿真系统越来越复杂,开发既费时又费力,如何为用户“快、好、省”的开发出权威的仿真系统成为困扰仿真系统开发人员的一个难题。如果能够利用大量现有的各种权威仿真资源,那么开发新仿真系统的工作量就会大大减轻,开发周期会大大缩短,开发成本也将会进一步降低。因此,用于实现各种仿真资源的共享与管理,特别是跨组织机构实现仿真资源的共享与管理的仿真概念模型管理系统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2 概念模型管理系统简介

2.1 概念模型管理系统定义

由于概念模型的种类较为繁杂,可以对其从多个角度进行不同的形式划分。在本文中,将概念模型管理系统定义为:对现有的概念模型进行抽象分类存储,并建立基于Web技术的网络交流、修改、更新的软件系统。

2.2 概念模型管理系统功能描述

通常情况下一个成熟的概念模型管理系统应该具备以下几个功能模块:

用户管理模块:对用户进行有效的管理是确保系统实现概念模型资源安全共享的必要条件,用户管理的根本任务就是将用户的操作控制在特定的权限范围内,防止越权操作、非法攻击可能导致的资源失窃以及泄密等事件。在本文设计的系统中定义了两类角色,即普通用户和系统管理员。

数据管理模块:仿真概念模型通常都要以某种数据形式存在,系统需要提供相应的数据管理功能,以实现概念模型数据的有效管理。在系统运行过程中,概念模型的数据是核心内容,数据的上传、下载、更新以及删除等必须进行严格的管理控制。

元数据描述与管理模块:数据是概念模型的核心,而仅仅有数据是不够的,还需要有用以对概念模型数据进行描述的元数据信息。概念模型的元数据包括:模型者的相关信息、模型的功能信息、模型的版本信息、模型的日期、模型的VV&A以及相关状态信息。

搜索机制模块:资源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共享和重用,系统必须提供良好性能的资源搜索机制,使得概念模型的潜在用户能够切实的发现自己最需要的概念模型资源。

VV&A支持模块:为概念模型的VV&A提供支持,概念模型提供者将概念模型提交给系统后,系统可以对模型的VV&A状态进行跟踪,以指示概念模型所处的验证阶段。

用户反馈模块:概念模型的使用者可以通过系统将概念模型中存在的不足、问题和修改意见等反馈给概念模型的提供者,之后概念模型的提供者也可以借助系统做出回复。

日志管理模块:概念模型是宝贵的智力资源,通常也可能涉及到秘密,因此需要对概念模型的使用情况进行跟踪管理。

3 概念模型管理系统设计

3.1 管理系统中概念模型分类

概念模型是一个较为繁杂的体系,各种具体模型的应用背景不同,功能各异,其表现形式和描述方法也多种多样,这样就导致了对其进行分类的方法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本文对管理系统的分类是依据概念模型的UML描述方法进行的,即将概念模型具体分为:实体模型、过程模型和交互模型。

3.2 管理系统的数据库设计

系统在数据库设计上大体分为四大块:

用户表:主要用来存储系统注册用户的相关信息,数据库中用户的信息既有普通用户信息也有管理员信息,两者信息结构相同,但分开存储。数据的结构较为简单,只包含相关的用户名和密码。

概念模型表:用来存储概念模型的相关信息,大体包括模型的ID、名称、和属性等相关信息。

概念模型元数据表:用来存储概念模型的元数据信息,主要包括模型者的相关信息、模型的功能信息、模型的版本信息、模型的日期、模型的VV&A以及相关状态信息。

用户反馈表:用来存储使用过本系统的用户对系统的反馈意见信息。

3.3 管理系统的静态网页设计

静态网页作为整个系统的最上层设计,是系统与用户进行交流的窗口,在设计过程中着重要注意设计的交互性,涉及的界面用交互性强,便于用户使用操作,另外要注意界面的简洁美观增强系统的可视性。总体来讲系统主要设计以下几个界面:

登录界面:包括普通用户登录界面和管理员用户登录界面,用于用户登录系统。

注册界面:即普通用户注册界面,用于新用户注册用户名和密码。

系统主界面:即用户成功登录系统后所直接展示给用户的页面,主要介绍管理系统的基本内容,页面内嵌套相应功能模块链接按钮。

模型实例管理界面:根据对概念模型的划分,应对实体模型、过程模型、交互模型各设立一个模型实例管理界面,界面中应能显示系统中现有的各个概念模型实例,并提供相应的下载上传链接,使得系统中的模型库得以共享和扩充。

用户反馈界面:用于上传和显示用户对本系统的使用评价和建议。

3.4 管理系统的业务逻辑设计

管理系统在设计过程中主要分为五大模块进行设计:

用户登录模块:管理系统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其主要功能是提供用户登录的口令密码验证,并可以进行新用户的系统注册。

模型管理模块:用于实现系统的主要功能,其中包括了下载、上传、删除、修改四个子模块。

元数据管理模块:主要内容是在系统中嵌入元数据的查询和注册功能。

搜索功能模块:用于实现对模型数据的快速检索功能,本模块中的实现主要是通过SQL语句中的查询语句来实现对数据库的检索,并将检索的结果以HTML页面的形式反馈给使用者。

用户反馈模块:将用户提交的表单写入反馈信息数据库,并将数据库的内容显示在HTML页面上,可以通过JSP和MySql的基本操作来实现。

4 结语

随着仿真技术的不断发展,概念模型的构建作为仿真活动的第一步,其作用的重要性将进一步突出,而且随着更多概念模型的开发,为了方便仿真人员对已有成果的共享和交流,缩短仿真周期,对概念模型管理系统的研究将有越来越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谢卫平..概念模型工程研究[J].计算机仿真.2003,20(2):120-122.

[2]赵龙文.Agent的概念模型及其应用技术[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0,22(6):75-79.

[3]王杏林.概念建模[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资源共享的概念篇5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泛在知识环境 学习共享空间 策略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7-0082-02

一、泛在知识环境与学习共享空间

(一)泛在知识环境、学习共享空间的涵义

泛在知识环境是由网络、硬件、软件、资源以及人所组成的知识设施平台,为用户提供全方位、个性化、多样性的知识传播以及获取方式,以便为知识的研究和交流提供一个泛在的知识环境。

2004年Beagle首次提出学习共享空间的概念,随后,2005年Russell Bailey等人正式提出将信息共享空间转换为学习共享空间。笔者认为,学习共享空间应以学生为中心,在跨学科和跨部门的协同合作下,集信息、空间、技术、人力等资源于一体,促进用户之间隐性知识的深度挖掘,构建一个能帮助用户知识创造及学习成功的交互式学习环境。

(二)泛在知识环境与学习共享空间的关系

1.学习共享空间是泛在知识环境的局部实践

学习共享空间通过整合跨单位、跨部T的相关资源,为用户提供无缝隙的集成式知识服务,努力帮助用户知识创新和学习成功。学习共享空间坚持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和社会职责,是泛在知识环境的局部实践。

2.泛在知识环境是学习共享空间的终极体验

泛在知识环境更加突出以用户为中心,构建先进的智能化的知识基础设施,提供系统化的知识组织和协作化的服务体系,为用户创造一个不可见的知识环境,用户可以从中无意识地自发学习。泛在知识环境正是学习共享空间的终极体验。

3.泛在知识环境和学习共享空间都是时代产物

泛在知识环境和学习共享空间是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创新与变革。学习共享空间是出于对图书馆日益边缘化的处境而提出来的新概念,用来加强图书馆的阵地服务。泛在知识环境是相对于传统的数字环境而言,随着E环境向U环境的转变,泛在知识环境也被称为后数字图书馆时代。

4.学习共享空间帮助高校图书馆应对泛在知识环境带来的挑战

泛在知识环境下,对知识和信息获取的时效性要求更高。免费的搜索引擎、浩瀚的网络资源、便捷的网上书店和低价的数字图书馆等,使得知识信息的、交流方式形成网状的链接式网络。因此在泛在知识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面临日渐边缘化的处境,我们应变被动为主动,让书籍和知识发挥更大的作用,把握泛在知识环境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寻求服务模式的不断创新。如今,学习共享空间已成为国外高校图书馆的基础设施和服务模式,成功帮助高校图书馆摆脱边缘化危机。

二、泛在知识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的要素

学习共享空间以用户为中心,由空间、环境、资源、服务和技术五大要素组成。(如图1所示)

图1 学习共享空间的要素分析

空间可以容纳资源和服务,是学习共享空间服务的基本标志,也是学习共享空间本质的标志。实体空间是学习共享空间的主要阵地,图书馆根据用户需求而设置的具体场所,自习室或小组活动室、休闲区或多功能厅等满足了用户对空间和隐私的不同需求。虚拟空间基于各种软硬件设备集成数字馆藏资源等搭建而成,我的图书馆、微博或博客、云平台等满足网络用户的不同需求。

环境是学习共享空间得以发挥作用的实际场地,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即建筑环境,在色调、材料和结节等方面结合建筑学及美学的相关专业知识,满足用户感官、心理等方面的需求。软环境包括制度环境、服务环境和人文环境等,本着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体现人文关怀,切实为用户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

资源充盈着学习共享空间,是学习共享空间提供服务的基础和前提,包括学习资源、设备资源和人力资源。学习资源主要是纸质资源和数字化资源,如图书、期刊、在线学习软件、数据库资源等。设备资源包括电脑、打印机等硬件设备以及电脑终端支持用户学习和研究的软件资源。人力资源是为用户提供集成的服务人员,包括图书馆馆员、教学科研人员等。

服务是学习共享空间的关键,也是资源充分发挥的有效途径,用户对学习共享空间最直接的感知来源于服务。根据服务的新颖性将学习共享空间的服务内容分为常规服务和特色服务。常规服务包括个人学习、团体研究和影音欣赏等基本元素。特色服务应结合学校的特色专业或规划,提供与众不同的服务。

技术是空间、环境、资源和服务的保障和工具,是学习共享空间最主要的实现方式。随着数字时代的快速发展,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可周期却越来越短,而高科技产品也越来越多,如何驾驭它并为图书馆所用则显得尤为重要。

三、泛在知识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的构建策略

(一)加强跨学院、跨部门之间的合作建设

高校图书馆应加强跨学院、跨部门之间的合作,共同构建学习共享空间。一是教师了解本学科专业的实际情况和发展动向,从更加专业化和针对性的角度对学习共享空间的构建提出意见和建议。二是学院和部门可以同图书馆联合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构建学习共享空间的经费,解决资金短缺问题。三是不同学科背景的人通过交流和沟通,培养图书馆馆员的协作精神,提高馆员的综合素质,发挥集体智慧的力量。

(二)加大力度,切实推广学习共享空间理念

在泛在知识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应大力推广学习共享空间的理念,引导学生、教师和馆员之间的交流与协作。高校图书馆根据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制定构建学习共享空间的计划,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让学校师生参与到学习共享空间中来,如在图书馆网站主页开辟学习共享空间专区等进行推广宣传。将学习共享空间的资源和服务充分融入到高校的教学和科研过程中。

(三)努力营造和谐、融洽的学习共享空间文化氛围

学习共享空间的文化氛围是一种无形的环境,用户受到潜在运动形态的感染,同时体验到整体精神文化的追求,从而进一步促进用户主动学习和知识创造。在文化理念方面,高校图书馆应致力于促进服务理念的深入,并使之内化为用户的自觉行动,向用户传递学习共享空间的服务理念。在服务环境方面,打破传统高校图书馆刻板的服务环境,塑造一个动静结合、色彩协调、光线柔和的图书馆环境。

参考文献:

[1]张义龙,田也壮.学习共享空间研究与实践――以加拿大约克大学斯科特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建设,2011(1):81-84.

[2]王昕,宁海艳.学习共享空间创新服务的实践研究――以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为例[J].情报资料工作,2011(2):68-71.

[3]徐菲.信息共享空间理念下图书馆面向企业延伸服务的平台设计与实现[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4(4):59-61.

资源共享的概念篇6

(北京联合大学,北京 100025)

摘 要:本文从政府层面的政策文件和规范以及学界的主要研究领域等两个方面对优质课程资源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和评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质课程资源的概念界定和评价标准,希望能为后续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厘清思路,提供参考。

关键词 :优质课程;概念界定;标准

中图分类号:G7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7-0212-04

收稿日期:2015-02-15

基金项目:本文是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项目成果之一,项目编号DHB12111

作者简介:秦立栓(1965-),男,河北石家庄人,教授,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教育管理研究;郑丽(1966-),女,河北石家庄人,教授,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教育管理研究。

关于优质课程资源的建设和研究,近年来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政府层面颁布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文件和规范,学者们也纷纷就优质课程资源的界定、建设理论、技术实现、优质课程群的研究及建设、优质课程教学模式、优质课程网站、优质课程引进与共享以及优质课程评价等多个方面开展了研究。

1.政府层面的政策文件和规范

2003年4月8日,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1],要求建立各门类、专业的校、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体系。这一通知标志着我国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的正式启动。在该通知中,教育部首次提出了精品课程的概念。所谓精品课程,是指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1]。2003年7月,教育部又推出了《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2]。该文件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是对精品课程评审的说明,其次是对评审指标及内涵的解读。评审指标共有一级指标5项,分别是:教学队伍(20分)教学内容(22分)教学条件(20分)教学方法与手段(18分)教学效果(20分)。另外还有100分的课程特色项目。对于上述一级指标,文件又进一步地划分为14项二级指标,用以对申报精品课程的各项目进行全面细致地评审。

2005年7月,教育部公布了《国家精品课程评估指标(2005)》[4]。其评价指标中的一级指标仍然由5项构成,但是与2003版不同的是,教学内容一项的分数上升为25分、教学条件一项的分值则下降为17分,表明教育部对精品课程建设中软资源的重视。另外,特色项目中原有的100分仍然保留,但其被细分为了两个部分,除了按照特色打分外,对“所在学校支持鼓励精品课程建设的政策措施得力”的评审占了其中的20分。

2006年4月,教育部出炉了《国家精品课程评估指标(2006)》[5]。与2005年版本相比较,2006版指标体系中,部分内容有了明显的变化,包括分值、新增指标、观测点、评估标准等。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方面,2006版强调以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方法的改革;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协调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并做好与课程的整合。“教学方法与手段”一级指标的分值上升为24分,其中“教学设计”二级指标突出了“教学理念与教学设计”观测点,其评估标准为“重视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协作学习等现代教育理念在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征,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进行设计。”在“教学手段”二级指标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被作为主要观测点提出。

2007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国家精品课程评估指标(2007)》[6]。与以前的版本相比较,这一版本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但其“教学内容”一级指标的分值已经上升为27分,而教学条件的分数进一步下降为15分,反映出教育部对精品课程教学内容的重视程度。另外,“特色及政策支持(100分)”一项中对“所在学校支持鼓励精品课程建设的政策措施得力”的评审占了其中的50分,比例进一步加大。

2008年,教育部颁布了《国家精品课程评估指标(2008)》[7]。虽然与以往版本相比较,2008版未作重大调整,但指标中所涉及的教育教学理念更准确、重点更突出、内涵更清晰、要求更具体。例如:2O08版中提出在教学设计中必须重视研究性、探究性学习,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理念的应用。在该文件中,国家精品课程被定义为“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优秀课程”。它是高等院校提高教学质量与深化教学改革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品课程不是单纯的课堂教学,而是系统的课程建设,是优质课程资源,其重要的特征就是“高水平、有特色、可示范、能推广、受重视”。另外,与之前的版本还有一个不同在于最后的“特色、政策支持及辐射共享”项目。分值仍然为100分,但是非常突出的是“辐射共享措施有力,未来建设计划可行”被明确提出,并占到了该项中30%的分值,表明教育部对精品课程资源的辐射作用以及能否在更大的范围内被共享的重视程度。

2010年,教育部公布了《国家精品课程评估指标(2010)》[8]。与2008版相比,2010版中“教学队伍结构及整体素质”二级指标中更加突出“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人员配置与青年教师培养”,其分值与原来相比提高了50%,显示出教育部对精品课程建设中教师整体队伍的重视。另外,针对“网络教学环境”二级指标中的“网络教学资源和硬件环境”观测点,2010版更加突出了“辅教、辅学功能齐全”;针对“录像资料评价”二级指标中的“课堂实录”观测点,2010版虽然分值没变,但其评审标准及要求大大加强,增加了“能有效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富有热情和感染力地对问题进行深入浅出的阐述,重点突出、思路清晰、内容娴熟、信息量大;课堂内容能反映或联系学科发展的新思想、新概念、新成果”的新内容,表明教育部对精品课程建设尤其是其网络教学环境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其为学生提供更加实际的辅教、辅学功能,便于广大学生在更为广泛的时空范围内进行自主学习。

2011年7月1日,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 “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9],指出要“引导高校加强课程建设,形成一批满足终身学习需求,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网络视频课程和一批可供高校师生和社会人员免费使用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在文件的建设内容一项中,明确提出了“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与共享”的意见。2011年10月12日,教育部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1]8号)》[10],就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提出以下实施意见。(1)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内容。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包括精品视频公开课与精品资源共享课,是以普及共享优质课程资源为目的、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学规律、展示教师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服务学习者自主学习、通过网络传播的开放课程。“十二五”期间,教育部计划建设100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其中2011年建设首批100门,2012—2015年建设900门;同时计划建设5000门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和运行机制。提出了“政策与经费支持、技术与系统保障、监督与管理、推广与应用、知识产权保护”五项措施。(3)组织管理。教育部提出了具体的组织管理意见。

2012 年5月21日,中国教育部印发《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11],明确提出: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旨在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引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共建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教育部将组织建设“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共享系统……实现课程的基本资源免费共享、拓展资源有条件共享,保证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便捷获取和使用,满足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多样化需求”。

总之,通过对自2003年以来国家教育部及相关政府部门颁发的政策文件和精品课程建设规范等的梳理,可以看出国家对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的重视程度和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推广共享应用的决心。为了确保该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教育部也推出了一系列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保障措施。所有这一切都将对促进我国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共享利用发挥重要的作用,满足学习型社会人们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多重需求。

2.学界的主要研究领域

2.1 关于优质课程资源概念的界定

关于课程资源的概念,学者们有着多种解读。范兆雄副教授在《课程资源概论》一书中指出,“课程资源是指供给课程活动,满足课程活动所需要的一切。它包括构成

资源共享的概念范文

资源共享的概念篇1【关键词】本体 资源管理 构建一、引言如今网络上有大量教育资源对人们共享和开放,如何有效的组织、管理和维护大量信息并支持信息的共享、交换和复用
点击下载文档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5折优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