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杨桃教案简洁(模板22篇)
教案模板的编写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的安排。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案模板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画杨桃教案
(第二课时)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叮嘱、想当然、前排、靠边、一幅画、审视、半晌、和颜悦色、熟悉、教诲”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老师说的那段话。
3.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应该实事求是。
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蕴含的道理;领会课文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
有关的课件。
教学过程:
1、认读生词,出示课件“我会认”学生开火车读。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2、找出爸爸的叮嘱我的话来读,并找出“叮嘱”的近义词。
3、课件出示爸爸的话,要学生说说从中体会到什么?(板书:是就)
4、理解“想当然”
5、过渡:父亲平时对我画画的要求这么严格,我在画画时有没有按照父亲的叮嘱去做呢?
6、学习2~18自然段。
(1)快速浏览,找找哪几段具体写了画杨桃时发生的事。
(2)自由读第2个自然段找出我画杨桃时动作、神态的句子,从中你体现出什么?{“我”记住父亲的话,对待画画一丝不苟}(齐读父亲的话)
思考:我为什么会把杨桃画成五角星呢?(找出有关句子后用实物演示)
小结:
“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不仅是因为我看的角度不同,还因为父亲平时对“我”严格的教育。
(3)我把画交上去时同学们为什么嘲笑我呢?
(4)讨论:老师的两次发问与学生的两次回答为什么使用不同符号?
出示课件:
这幅画画得像不像? 像你平时看到的杨桃吗?
不像! 不像
那么,像什么呢?
它像什么? 像五五角星
像五角星
(观察前用叹号说明学生自以为是嘲笑我)(观察后用省略号,说明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再也神气不起了!)
(7)分角色表情朗读。
(8)体会老师的“神态”动作。
多媒体出示第6个自然段理解“审视”一词。
a.为什么老师要对杨桃审视?
“审视”是仔细地看的意思,老师之所以要走到我的座位上坐下来,审视桌上的杨桃,是因为他是一个严谨认真的老师,不会想当然地评价学生,他要根据事实进行评价。
b.为什么老师变得严肃起来?“半晌”的近义词是什么?(半天)
因为老师发现我的画画得很准确而同学们又不知道,反而在笑。
因为老师是让大家亲身感受一下看的角度不同,结果是不一样,可谓是用心良苦啊!
d.后来,老师为什么变得和颜悦色呢?( )
因为老师已经知道同学们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在哪里了。
e.多媒体出示老师的话,并让大家说说其中的意思。
结合学生回答板书:角度不同 样子不一
要...不要......
是......就......
7.学习第19个自然段。
多媒体出示父亲的话,比较他们的话的相同和不同点。(练习背诵)
说说为什么他们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
找“教诲”的近义词{教导}
附板书;
父亲: 是......就是
角度不同 样子不一
老师: 要......不要......
是......就是......
《画杨桃》教案
词语。练习用“不像……而像……”、“不要……要……”造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两段。
3.能读懂课文主要内容,知道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看会有所不同。
4.继续练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联系上下文,体会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讲的道理。
理解老师说的一段话中句与句之间的联系,体会把一段话写清楚的方法。
教学课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1.齐读课题。
2.让学生围绕课题质疑。
例:(1)谁画杨桃?(2)怎样画杨桃?(3)画杨桃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
(4)作者为什么要写画杨桃这件事?
1.查字典理解词义。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指名读课文,初步了解内容,知道本文写的是“我”在图画课上将杨桃画成了五角星,引得同学们大笑。老师仔细观察后,肯定了我画的内容是对的,并讲明了道理。
2.让学生自读课文,标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句,提出质疑。
1.写词语。
2.熟读课文。
《画杨桃》教案
学习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蕴含的道理。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送个谜语给你们:天上有一宝,天南地北到处跑,从东看像只鸟,从南看像匹马,从西看像条狗,从北看像只羊。(学生猜)同是一朵云,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形状呢?(引出:从不同的角度看,样子不同)
2、下面我们一起走进一节图画课,看看由于观察角度不同而引起的一场小风波。请翻开11课:画杨桃。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新的朋友多打几声招呼。
3、检查生字。(你想提醒同学们哪个生字朋友的名字最难叫?)
4、拿起笔,划出你认为最重要的部分,然后在小组作个小交流。(汇报——个人读——齐读)
二、研读中心段,辐射全文。
1、小组研读:老师是针对班里的哪些现象而说这段话,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走进这节图画课去看看,听听,然后想想,说说。
2、小组活动,教师巡堂。
3、汇报:讲到哪一句算哪一句。
重点品读的句子:
a、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个人读——评读2人——齐读)
b1、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一二组对三四组读:你想到了什么?——男同学对女同学说:你想到了什么?)
b2、你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
c、生1:杨桃是这个样子的吗?生2:倒不如说是五角星吧!师:这幅画画得像不像?生:不像!师:它像什么?生:像五角星!师:画杨桃画成了五角星,好笑么?生:好—笑!(四人小组练读——表演读——师生体会读)
d、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三四组对一二组读:你想到了什么?女同学对男同学读:你想到了什么?)
e、师:现在你看看那杨桃,像你平时看到的杨桃吗?生:不……像。师:那么,像什么?生:像……五角星。师:好,下一个。(四人小组练读——表演读——师生体会读)
f、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个五角星。(师:读给自己喜欢的同学听,你想读给谁听?你觉得他读得怎样?你想到了什么?)
三、课外延伸。
四、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11、画杨桃
杨桃角度五角星
画杨桃教案
1、齐读课题。
2、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用一句话把题目的意思说完整。
例
(1)“我”在图画课上画杨桃。
(2)“我”在图画课上画杨桃,把它画成了五角形。
(3)“我”把杨桃画成了五角形,得到老师的肯定。
3、提问引入
“我”把杨桃画成了五角形,惹得同学们大笑,老师没有批评,反而肯定了“我”画的是对的,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仔细阅读课文,弄清其中的奥妙。
1、指名让三位同学分三部分朗读课文。
(1)第1自然段为第一部分。
(2)第2至倒数第2自然段为第二部分。
(3)最后一自然段为第三部分。
2、投影出示句子
“这位老师的话同我父亲讲的是那么相似,他们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
(1)什么是教诲?什么叫受用?
(2)老师讲的是什么话?父亲讲的又是什么话?
(3)指名回答后,引导提问:为什么老师和父亲教诲使“我”一生受用呢?
3、指名读第1自然段。
(1)出示句子
“你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
(2)这是谁在什么时候对“我”说的话?
(这句话是父亲在“我”读小学四年级初学画画时,经常叮嘱“我”的话。)
(3)经常“叮嘱”是什么意思?
(“叮嘱”是再三嘱咐的意思。经常叮嘱说明父亲不止一次地这样教导“我”。)
(4)指名读句子。
(5)“想当然”是什么意思?什么是“画走了样?”
(“想当然”是凭主观想象,认为事情应该是这样。“画走了样”是指画出来的图形和原来的实物不一样。”)
(6)父亲为什么告诉“我”不要“想当然”?
(父亲告诉“我”,“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否则就会把东西“画走了样”,失去了原物的本来面目。)
(7)让学生说说自己理解父亲这番话的意思。
(1)让学生依照课文内容回答。
(图画课上“我”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平时看到的那样,而像是个五个角的什么东西。“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
(2)出示句子“我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平时看到的那样,而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
(因为“我”的座位在前排靠边的地方,讲桌上那两个杨桃的一端正对着“我”。所以“我”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平时看到的样子。)
(4)作者为什么没有按照他平时看到的杨桃的样子画?
让学生联系上文父亲的叮嘱,回答这个问题。
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
(5)看了“我”的画,同学们有什么反映?老师又是怎么做?怎么说的?
位上观察,最后和颜悦色地讲明道理。
(6)老师是怎么说的?指读这段话。
(7)让学生想一想这段话共有几句?
(8)让五位同学分别读句子,说句意。
(9)让学生默读这段话用“‖”号给这段话分层。
(10)讨论:这段话可以分为几层?(分两层)
第一层(1~2句):用具体事例说明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
第二层(3~4句):教育学生不要讥笑别人,要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要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的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
(11)这两层之间是什么关系?(因果关系)
(12)老师的这段话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不要随便讥笑或否定别人,要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问题,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5、老师在这样做,这样说的时候表情有什么变化?
让学生从文中找出描写老师神态的词语。
审视 严肃 和颜悦色什么是审视?老师审视之后表情为什么变得严肃了?
种现象引起了他的深思,所以他的神情变得严肃了。经过“半晌”认真思考,老师和颜悦色地对学生进行了教育。)
谈话引导:父亲和老师的教诲使作者一生受用,你读了这篇文章后受到哪些教育?让学生联系实际谈收获。
板书设计:
父亲教诲 叮嘱
28画杨桃 审视
老师启发 严肃 我一生受用
和言悦色
相信
画杨桃教案
1、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由于老师的仔细观察,善于分析而找到了“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原因。从而懂得看问题或做事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独立思考,善于从事物中得到启发,进行认真分析和判断的能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蕴含的道理。
一、出示书中的两段对话,朗读
1、不像!
它像什么?
像五角星!
2、不……像。
那么,像什么呢?
像……五……五角星。
板书课题:画杨桃
二、通过这两段对话,可以让我们再次回想到文中的场景,
那节图画课上(出示: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
指读,师:怎么看就是认认真真地看?位置、角度?(正对着我)板书:看(认认真真)
出示:他对我要求很严,经常叮嘱我:“你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
指读(生读)审视?会怎么审视呢?审视之后神情严肃了有时为什么?
老师让同学们也轮流看了,能形容他们眼中的杨桃吗?
出示实物,能形容你们眼中的杨桃吗?
出示:
1、不像!
它像什么?
像五角星!
2、不……像。
那么,像什么呢?
像……五……五角星。
读读说说,此时再读这句话你能了解他们想法吗?
师:你想告诉同学们什么?(生说)老师是很条理地说的,我们一个一个地看
a、角度不同我们回顾课文找文中,我画杨桃时的角度。读读,不由让我想起了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确角度不同看到的样子也不同。
b、不忙着发笑什么是忙着?(想都没想,没有站到别人的角度去审视)
c、看到…就…听听是否很很熟悉(爸爸说过)的确真的很像
出示:老师的话和父亲的话对比读读,你觉得哪像(做事情要事实一致、与事实相符,不能想当然)
(认认真真)看
画杨桃
《画杨桃》教案
《画杨桃》一课记述了我在图画课上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受到有些同学讥笑,却得到老师肯定的故事。故事贴近学生生活,通俗易懂,向读者传达了的是实事求是和事物是发展变化的特点。
1、引导学生对课文质疑,解疑,再质疑,在与文本的多次对话中,深入理解课文。
2、通过交流、评价学生的画,促进师生、生生、生本等多项对话,使学生深刻体会做什么事都要实事求是的道理。
使学生从文本的解读中受到人生的启迪。
获取信息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画杨桃》这篇课文,请同学们拿起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待会儿请你说说,在读的过程中,你脑子里出现了哪些问题。
2、学生自由读课文,提出质疑
[设计意图]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每人所获取的信息丰富多彩,对文本的理解也充满个性,产生的问题也会因人而异。
板书存疑
为什么同学们看了我的画,会哈哈大笑,而老师不笑?
为什么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就不一样?
为什么老师要让同学轮流坐到我的位置上来看?
为什么父亲和老师的话那么相似?
简单板书:
哈哈大笑?
角度?
轮流坐?
相似?
[设计意图]教师和学生一起梳理问题,把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进行简单板书,这些问题激活了学生的阅读期待,诱发了学生和文本以及师生、生生之间对话的渴望。
触发感悟
(一)画
1、我们带着问题也来画幅画,看看能不能通过作画、评画,把这些问题解决了。把课文读懂了。
2、小作者画杨桃,我们来画洒水壶,虽然东西不同,但一样能考察你有没有读懂课文。(拿出洒水壶放好)
3、画之前,同学们先找找:书上那些句子能指导我们正确作画呢?
学生找句,交流
主要是父亲的话和倒数第二段中: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学生齐读。)
4、我们作画的要求是不要画得太细致,只画它的基本轮廓。仔细观察,按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去画,不会画的,再读课文,边看,边读,边画。时间五分钟。
(学生作画,教师巡视。)
[设计意图]以画的形式解读文本,引发学生探究精神,进而激发学生的对话热情。
(二)评
现在我们来评价几位同学的画,我们不管他画的技术好不好,只是通过他的画,评价他有没有读懂课文。不过你在评价时得引用文中的话来判断他有没有理解。
1、(出示一幅画)谁来评他的.画?学生评价这位评价的同学是否正确。以判断他是否站到了作画者的位置上进行评价。引用书上的话。
老师看了看这幅画,走到我的座位上坐下来,审视了一下讲桌上的杨桃。
(圈出表示动作的词
看了看、走到、坐下来、审视。理解审视)
于是,老师请这几个同学轮流坐到我的座位上。
坐到我位置上的同学还笑我的画吗?那开始的哈哈大笑是因为他们(从自己的角度来看)老师没笑是因为(知道先从同一角度来评价)
齐读这两句话。引导评画的同学坐到作画者的位置上去评价。
(学生评价后,大家反馈)现在你知道文中的老师为什么要让同学轮流坐到我的位置了吗?(从同一角度来评价)
2、出示一幅和第一张角度不同的画
她读懂课文了吗?指名说,能从书上找依据吗?
学生交流:
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上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
你看到一样东西,是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
表扬评价的同学观察仔细,会读书。
采访作画者:你为什么能画得那么准确?也用书上的句子回答。
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觉得自己画得很正确。
表扬她和小作者一样自信认真。(板书:我的画认认真真,老老实实)
3、展示一幅画走样的画
指名评价,结合书上的话,说说他怎么画成这样?
(没有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没有是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想当然,画走了样。)
顺势理解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
[设计意图]在明确研究的方向和重点之后,教师及时组织学生进行画、读、评等形式的对话,在对话中,学生思考,行动、探究,争论,提高了交流、沟通的能力,同时,也使知识在对话中生成。
(三)再读老师和父亲的话,明理
父亲和老师的话,你在画画时做到了吗?指名读他们的话。(媒体出示)
请你也来细细地读读他们的话,读着读着,你有了什么新的感受?
学生读后自由说。(做事要认真,细致,老老实实或者实事求是)
老师的话
是什么样,画什么样
为什么他们的话这么相似?现在你能谈谈你的理解吗?(这是画画的要求,他们有相似的经验。他们都希望我养成实事求是的办事态度)
1、生活中,你看到过或着自己遇到过类似画杨桃的事吗?
想一想,再和你的小伙伴们交流交流。
生生对话,可以让学生之间相互弥补,可以使学生思维活跃,使得学习变得有趣,并且富有创造意味。
2、集体交流,想说的自己站起来。最后再对所说的进行一番评价。
a、达芬奇画蛋的故事。
b、画蛇添足的故事。
c、三个画师的故事:一个国王瞎了一只眼,跛了一条腿,
请画师画像。第一个美化了国王,画了健康的眼睛和腿,国王觉得在讽刺他,就杀了画师。
语文源于生活,在结束阶段,跳出文本,联系生活,引导学生把读到的语言文字和自己的生活经验沟通起来,把思维的触角延伸到更广阔的阅读世界。让学生有更多的发现需要阐述,更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对话的源头之水就会汩汩而来。此时,大家可以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交流彼此的生活积累、情感和观念。
3、同学们很会动脑筋,也很会联想,对课文也体会得真深刻,让我们再通过读,把我们的理解传递给每一个人。(齐读父亲和老师的话。)
拓展对话
1、课文学完了,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2、你还想对文中的父亲、老师、同学们和本文的小作者说写些
什么呢?想和我们们班的老师、同学们说些什么呢?
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表扬小作者画画认真,留心观察。向老师说说自己的观点,意见)
[设计意图]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多种对话形式,使学生个体之间、学生个体与群体之间、学生和老师之间、学生和文本之间产生思维的碰撞和交融,来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享情感、共享语文世界的精彩与美妙。
1、摘录对你启发很大的话。(或改编成座右铭)
2、作业册。
板书:父亲的话
是什么样,画什么样
老师的话
我的画认认真真,老老实实
哈哈大笑?
角度?
轮流坐?
相似?
画杨桃教案
二、讲读课文。
1、从课文第3部分入手,达到牵动全文之目的。
(1)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理解“受用”是什么意思,“一生受用”呢?
(3)请同学们找出父亲与老师的话轻声读一读。自己体会一下相同点是什么。
2、学习课文第1部分(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父亲的话。
(2)齐读并思考:父亲的话有几层意思?
每一层各说的是什么意思?
(3)小结
3、学习课文第2部分。
(1)分析“老师”说的话的第一层意思。
(1)指名读课文中倒数第2自然段“老师”说的一段话。
(2)“老师”说的这段话共有几句?
(3)引导分析“老师”说的一段话中前三句话的意思。
a.
第一句说大家对杨桃“都非常熟悉”,能说明什么呢?
b.
第二句话中的“但是”在这段话中起什么作用?
c.
第三句话中的“真像”是什么意思?(特别像。)“有时候”指什么时候?
d.
这三句话以画杨桃为例,要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呢?
小结:
(4)齐读“老师”说的前三句话,加深理解。
4、讲读课文第2自然段。
(1)作者在一次图画课上,就把杨桃真的画成了五角星的样子,课文的哪一自然段写了这个意思?(指名读)
(3)杨桃画成五角星的第二个原因又是什么呢?
(4)小结
5、导读分析第3至5自然段。
(1)“有几个同学”看到作者的画为什么哈哈大笑?
a.第一句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如果把它改成陈述句,表达的语气变了没有?
b.指导学生朗读这两句话,要读出嘲笑和叽讽的语气。
(3)“有几个同学”看了作者的画“哈哈大笑”,说明什么?
6、讲读课文第6至12自然段。
(1)“老师”听了“几个同学”的议论,又看了作者的画,与“这几个同学”的态度一样吗?用先后顺序的词说说老师是怎么样做的。
(4)指导学生朗读“好――笑”,这里的破折号表示几个同学故意拉长声回答,要读得声调高些,声音长些。
7、、指导学生学习第13至17自然段。
(2)第一个同学看后,在回答“老师”的问话时,为什么中间加了省略号?
(3)指导朗读,声调、声音都要低,读出不好意思承认错误的语调。与刚才“好――笑”的读法恰恰相反。
(4)引导学生找出有关词语,体会作者只写“第一个”同学的对话,而省略其他同学对话和经过这种抓住重点,叙述的好处。
8、继续剖析“老师”说的话。
(3)“老师”说的话中,哪一句话是对作者绘画态度的肯定?找出来读一读。
(4)小结:我们把“老师”说的后两句话的意思连起来分析,不难看出这是“老师”借画杨桃这件事告诉学生: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样子,要学会这种看问题的方法。
(5)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总体理解“老师”说的一段话的含义。
教学反思:
本堂课我用课文结尾的一句话“这位老师的话同父亲讲的是那么相似,他们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直奔中心,层层深入,用一个支点,支撑起整个课堂教学。我知道在课堂上,教师是知识的指导者、引导者.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握教材,机智地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灵活地加以引导,课堂上教师能够机智的处理问题,会让整个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在教学《画杨桃》一课时,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的机智是课堂的灵魂.在教学中由于自己的教学不够机敏,引的太多,放的不够开,致使课堂上的许多亮点没有爆发出来.通过上《画杨桃》一课,我认为自己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自我提高:
1、深入钻研、挖掘教材,灵活地处理教材.
2、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机智.
3、深入地研究自己的薄弱之处,提高评价的能力.
评陈锦云老师的《画杨桃》一课
《画杨桃》课文语言浅显,但是文章的内在联系紧密,故事也有吸引学生的较不曲折的情节,同时,文章还蕴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如何把握文本,让学生在课堂投入到文本呈现的语言材料中去,并且又出乎其中,这是这一堂课的难点。
陈老师在这一节课我认为以下几方面处理得较好,值得学习和借鉴。
一、把握入点:
陈老师以“父亲的话让我一生受用”入文,展开教学,“受用是什么意思?父亲的话是哪一句?”这两个问题的讨论,自然地将学生引到了文本中,继而对课文产生兴趣。
二、适时比较:
在教学过程中,陈老师以父亲的话为经,以画杨桃中的插曲为纬,引导学生深入地解剖课文,在学生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掏出老师的话,并与父亲的话进行比较,使学生在比较中感悟其中蕴含的道理:观察仔细,做事踏实,相信自己!
三、顺势拓展:
教育即生活,课堂教学要联系生活。入文是其一,出文便是其二。陈老师在学生感悟课文的内在意蕴的基础上,顺势将学生面前的文本材料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画杨桃是这样,那么做其它事呢?”将引向学生的生活。
讨论:
1.课堂中教师的引导,层层剥笋,条理清晰,但是过多细小的问题引导,导致课堂上学生主动质疑能力的削弱和探究主动性的弱化。
2.学生的角色转移没有做好,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处在被动地认识他人(文中的主人公和其他学生)的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创设像观察事物那种情景,让学生体验文中主人公或其他学生的感受和反应,或许课堂还会精彩的多,这样的做法其实很简单:“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做,怎么想?”就行。
画杨桃教案
1、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抓住重点词句的朗读理解,引导学生了解由于老师的仔细观察、善于分析而找到了“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原因。从而懂得看问题或做事都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进一步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独立思考,善于从事物中得到启发,进行认真分析和判断的能力。
2、完成相关的作业。
重点:1、理解重点词句,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老师通过练习画杨桃的这件事所说的道理。
难点:1、联系课文内容,懂得老师和父亲所讲的道理。
2、理解“我”从所坐的位置看到的杨桃的样子。
制作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引入。
1、课件出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画杨桃》,齐读课题。
2、谈话引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一次美术课上,作者我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受到了同学们的嘲笑,那么我为什么会把杨桃画成五角星呢?老师又是怎样对待的呢?这节课我们就重点来研究上节课提出的这两个问题。
二、学习第1、2自然段。(找原因)。
1、自由轻声读课文,思考刚才的第一个问题:我为什么会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用“~~~~”划出有关句子,再认真读读。
2、集体讨论交流:
(1)我为什么会把杨桃画成五角星?
指名说——指导朗读。
(2)我是怎样画杨桃的?
课件出示句子:“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
指名读——体会——再读——用几个词概括(师板书:我的画认认真真老老实实)。
(3)我为什么会这么画呢?(引入学习第1段,体会父亲的话的含义)。
课件出示父亲的话:他对我要求很严,经常叮嘱我:“你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
指名读——理解体会——指导朗读——也用几个词概括(师板书:父亲的话是什么样画什么样)。
三、学习第13—18自然段。(明结果)。
1、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课文第13—18自然段:
(1)、读:小组内用平时喜欢的方式读。
(2)、议:老师怎么做?怎么说?“——”划出有关句子再认真读并谈体会。
(3)、做:完成《作业本》第4题,小组内交流检查。
(4)、说:每个小组派代表准备发言。
2、讨论交流:
(1)老师是怎么做?怎么说的?
根据学生回答的内容随机组织学习。
课件出示学生的变化理解:
“不像!”“不……像。”
“像五角星!”“像……五……五角星。”
(指导朗读——体会)。
(2)老师还怎么说?
课件出示句子:“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
这段话中哪句话给你的启发最大?为什么?
引导理解:【1】要相信自己的眼睛。
画杨桃教案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所不同,从中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2、继续练习复述课文。
3、学会本课5个生字,理解叮嘱、审视、和颜悦色、教诲等词语的意思
朗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
复述课文,体会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看会有所不同,从中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第1课时)
一、谈话揭题。
1、你们知道杨桃是什么样子的吗?
2、揭示课题。板书:画杨桃。
二、预习课文。
1、提出预习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轻声自由试读课文;画出重点词句,提出不懂的问题。
2、检查预习:检查生字读音;指名读课文;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三、指导学生分段,说说各段段意。
1、学生边默读边思考课文共分几段,每段主要讲了什么?
2、指名分段,说段意。
第一段(1)讲父亲教“我”学画画。
第二段(2―18)在图画课上,“我”将杨桃画成像个五角星的样子,同学们觉得很好笑,老师却通过这件事启发我们懂得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第三段(19)讲老师和父亲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
四、讲读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
2、提问:
(1)“我”是什么时候开始学画画的?
(2)怎样理解父亲叮嘱“我”的话?(尊重客观事实,准确地表现客观事物,实事求是)
3、指名读父亲的话。
五、讲读第二段。
1、指名朗读第二段。
2、“我”怎么会将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样子的?
3、“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后同学们有什么反应?老师是怎么对待的?
4、老师讲的话一共有几句?老师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什么?(四句。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会有不同的样子。)
5、自由朗读第二段。
六、讲读第三段。
1、齐读第三段。
2、提问:父亲和老师的话有哪些相似的地方?为什么说“他们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尊重事实,实事求是)
七、作业:练习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第2课时)
一、朗读训练。
1、听课文录音。
2、分段朗读指导。
3、分角色朗读第二段。
二、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自由背诵、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三、完成课后练习第二题。
1、学生通读全文,思考:课文中哪些内容写得真实、具体,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指名回答问题。(“我”是怎样画杨桃的及老师、同学们的反应写得真实、具体。)
四、讨论思考练习第三题。
1、指名读句子。
2、说说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
五、完成课后练习第四题。
1、指名读词语。
2、指导记忆字形。
3、抄写词语两遍。
4、指名说“叮嘱”“教诲”的意思。
5、学生口头造句。注意纠正错误。
6、学生书面造句。
画杨桃教案
学习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蕴含的道理。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送个谜语给你们:天上有一宝,天南地北到处跑,从东看像只鸟,从南看像匹马,从西看像条狗,从北看像只羊。(学生猜)同是一朵云,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形状呢?(引出:从不同的角度看,样子不同)
2、下面我们一起走进一节图画课,看看由于观察角度不同而引起的一场小风波。请翻开11课:画杨桃。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新的朋友多打几声招呼。
3、检查生字。(你想提醒同学们哪个生字朋友的名字最难叫?)
4、拿起笔,划出你认为最重要的部分,然后在小组作个小交流。(汇报——个人读——齐读)
二、研读中心段,辐射全文。
1、小组研读:老师是针对班里的哪些现象而说这段话,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走进这节图画课去看看,听听,然后想想,说说。
2、小组活动,教师巡堂。
3、汇报:讲到哪一句算哪一句。
重点品读的句子:
a、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个人读——评读2人——齐读)
b1、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一二组对三四组读:你想到了什么?——男同学对女同学说:你想到了什么?)
b2、你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
c、生1:杨桃是这个样子的吗?生2:倒不如说是五角星吧!师:这幅画画得像不像?生:不像!师:它像什么?生:像五角星!师:画杨桃画成了五角星,好笑么?生:好—笑!(四人小组练读——表演读——师生体会读)
d、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三四组对一二组读:你想到了什么?女同学对男同学读:你想到了什么?)
e、师:现在你看看那杨桃,像你平时看到的杨桃吗?生:不……像。师:那么,像什么?生:像……五角星。师:好,下一个。(四人小组练读——表演读——师生体会读)
f、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个五角星。(师:读给自己喜欢的同学听,你想读给谁听?你觉得他读得怎样?你想到了什么?)
三、课外延伸。
四、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11、画杨桃
杨桃角度五角星
不同不同不同
《画杨桃》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画杨桃》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所不同,从中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2、继续练习复述课文。
3、学会本课5个生字,理解叮嘱、审视、和颜悦色、教诲等词语的意思。
朗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
复述课文,体会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看会有所不同,从中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出示书中的两段对话,研究有感情朗读。
(一)、不像!
它像什么?
像五角星!
(二)、不......像。
那么,像什么呢?
像......五......五角星。
1、学生练读。
2、指名读,师生共评议。
3、从这两段话中你读懂了什么?(前面说得肯定,后面比较犹豫)
引入:这两段话是从画杨桃这片文中节选的.(揭题),同学们体会得对吗?读得对吗?又为什么会有这么两段相似的对话呢?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自由朗读,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读后学生概括主要内容。
3、再读课文,读通课文,读准生字。
4、小组交流。
三、三读课文,理清思路
1、默读课文,理清思路,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指名说,师生讨论)
4、说说段落大意。
四、再次研读两段话语。
第二课时
引入:上节课我们知道了这篇课文主要写画杨桃这么一件事,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 学懂课文,进而复述这部分内容。
一、复习学习提示
1、师问:怎样复述课文?(指名回答)
2、既然复述时要抓住重点词句,那么我们就先来找出重点词句读一读,理解意思,再进行复述。
二、研读课文,理解句子
1、学生自由朗读,圈圈点点划划写写.
2、小组交流意见.
3 、全班交流,重点理解
a、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原因是:
(1)、我的座位在前排的地方.
(2)、我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平时看到的那样,而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
(3)、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
b、同学们怎么笑
(1)、有几个同学看见了,却哈哈大笑起来.
(2)、有几个同学抢着答道,同时发出嘻嘻的笑声.
c、老师怎么做的
(2)、老师的神情变得严肃了.老师让这几个同学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然后和颜悦色地说
(让学生从中懂得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所不同)
三、练习复述课文
1、学生自由准备说一说
2、小组互说,选好参赛者
第三课时
复述比赛,完成练习
《画杨桃》教案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叮嘱、想当然、前排、靠边、一幅画、审视、半晌、和颜悦色、熟悉、教诲”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老师说的那段话。
3.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应该实事求是。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蕴含的道理;领会课文中蕴含的道理。
有关的课件。
1、认读生词,出示课件“我会认”学生开火车读。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2、找出爸爸的叮嘱我的话来读,并找出“叮嘱”的近义词。
3、课件出示爸爸的话,要学生说说从中体会到什么?(板书:是就)。
4、理解“想当然”
5、过渡:父亲平时对我画画的要求这么严格,我在画画时有没有按照父亲的叮嘱去做呢?
6、学习2~18自然段。
(1)快速浏览,找找哪几段具体写了画杨桃时发生的事。
(2)自由读第2个自然段找出我画杨桃时动作、神态的句子,从中你体现出什么?{“我”记住父亲的话,对待画画一丝不苟}(齐读父亲的话)。
思考:我为什么会把杨桃画成五角星呢?(找出有关句子后用实物演示)。
小结:
“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不仅是因为我看的角度不同,还因为父亲平时对“我”严格的教育。
(3)我把画交上去时同学们为什么嘲笑我呢?
(4)讨论:老师的两次发问与学生的两次回答为什么使用不同符号?
出示课件:
这幅画画得像不像?像你平时看到的杨桃吗?
不像!不像。
那么,像什么呢?
它像什么?像五角星像五角星。
(观察前用叹号说明学生自以为是嘲笑我)(观察后用省略号,说明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再也神气不起了!)。
(7)分角色表情朗读。
(8)体会老师的“神态”动作。
多媒体出示第6个自然段理解“审视”一词。
a.为什么老师要对杨桃审视?
“审视”是仔细地看的意思,老师之所以要走到我的座位上坐下来,审视桌上的杨桃,是因为他是一个严谨认真的老师,不会想当然地评价学生,他要根据事实进行评价。
b.为什么老师变得严肃起来?“半晌”的近义词是什么?(半天)。
因为老师发现我的画画得很准确而同学们又不知道,反而在笑。
因为老师是让大家亲身感受一下看的角度不同,结果是不一样,可谓是用心良苦啊!
d.后来,老师为什么变得和颜悦色呢?()。
因为老师已经知道同学们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在哪里了。
《画杨桃》教案
3、情感和态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事实,尊重他人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教学准备】
杨桃图片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2、(教师出示杨桃)谁知道这种水果叫什么?观察一下,它有什么特点;
3、请同学们在自己的座位上观察杨桃,把你看到的杨桃实事求是地画下来;
4、展示中间与前排旁边同学的画,看看有什么不同或者让同学从前排靠边的座位上实际观察一下。
【设计意图:使学生增加感性认识,并激发阅读与思考的兴趣】
2、学生交流。
【设计意图: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脉络层次与立意主旨】
(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2、学生寻找研究同一人物的学习伙伴,合作学习,共同研究。
(二)学生交流,相机引导
(三)引导学生抓住“我”的动作,神态,体会“我”的实事求是与情感变化
1、“我”之所以把杨桃画成了“五个角的什么东西”,是因为xx
(1)我的座位在前排的地方;
(2)我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平时看到的那样,而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
(3)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
(四)引导学生抓住“同学们”的语言变化,体会“同学们”从误解“我”到理解“我”的变化过程:
1、对比朗读教师与同学们的两次对话,体会“同学们”态度的变化;
(1)出示两段对话,学生自由对比读两段对话你有什么发现?(第一段话中同学们的答句后面都是感叹号,表示想当然不假思索的语气;第二段话语中多了两处省略号,说明同学们的回答支支吾吾,结结巴巴,迟迟疑疑)“这幅画画得像不像?”“不像!”“它像什么?”“像五角星!”“现在你看看还像杨桃吗?”“不……像”“那么,像什么呢?”“像……五……五角星”“好,下一个”
(2)补充提示语,在体验中表情朗读同学们嘲笑我的话语鼓励学生个性化朗读,可以用肢体语言,如神态,手势,抓重点词标点语势等,同时说说为什么要这么朗读?学生互相评价“这幅画画得像不像?”“不像!”同学们xxxxxxxxxxx(不假思索地大声说)“它像什么?”“像五角星!”大家xxxxxxxxxxxx(异口同声地回答)现在你看看还像杨桃吗?”“不……像”(那个同学发现他这时候看到的杨桃真像个五角星,有点难以置信)“那么,像什么呢?”“像……五……五角星”xxxxxxxxxxx(他迟迟疑疑地说)“好,下一个”
(1)这一看,同学们发现从“我”的角度看杨桃,它确实像个五角星;
1、出示课文,读“审视”句:“老师看了看这幅画,走到我的座位坐下来,审视了一下讲桌上的杨桃,然后回到讲台,举起我的画问大家:“这幅画画得像不像?”理解“审视”和老师为什么审视“审视”是指审慎地观察老师之所以要走到我的座位上坐下来,审视讲桌上的杨桃,是因为:
(1)对我的图画感到有点惊讶,也想看个究竟;
(2)想保护“我”的自尊心;
(3)对同学们的嘲笑感到不满,想考证后教育孩子们;
(4)他是一个严谨认真的教师,不想当然地评价学生,他要根据事实进行评价。
2、理解“严肃”同学们的嘲笑像一根根鞭子抽打着我幼小而敏感的心灵,我感到伤心极了我开始迷惑不解,对爸爸的话语产生了怀疑我多么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我的神情引起老师的注意,他的神情变得严肃,他沉没了“半晌”同学们,你们能猜测一下,在这半晌的时间里,老师在想什么吗?(对随意嘲笑别人的孩子的不满,想办法要教育他们)
3、理解“和颜悦色”老师和颜悦色,是因为()
4、出示教师和父亲的话语读后讨论,教师和父亲的话语那么相似他们相同的地方是什么?(要实事求是地表现自己的角度看到的东西)他们不同之处又是什么呢?(老师的话语中又提到要尊重别人的看法)
5、为什么老师没有在审视杨桃后就用这段话语来教育我们?
6、同学们,“杨桃”风波结束了,但美术课继续上下去,孩子们继续画杨桃,你猜想一下,这时他们的杨桃会画成什么样子呢?同时展示同学们自己在不同角度画的杨桃并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四联系生活,想像拓展
我想对作者说:xxx
我想对曾经嘲笑过“我”的孩子们说:xx
我想对循循善诱的老师说: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让学生进入文本和人物进行对话,加深学生的对课文的理解】
板书:
画杨桃
爸爸的话――是什么样,画什么样
我的画――认认真真,老老实实
老师的话――是什么样,画什么样
《画杨桃》教案
1、准确认读“求、叮、嘱”等6个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图、摆、桌”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懂得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所不同,同时要相信自己的眼睛,看问题或做事要实事求是。
为减轻学生学习的坡度,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课堂上让学生近距离地观察,并说说自己看到的杨桃什么样,体会我为什么把杨桃画成五角星。通过体验性的活动,让学生获得真实感受,为进一步领悟文章所蕴含的道理奠定基础,激发阅读与思考的兴趣。
1、学习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蕴含的道理。
2、理解老师说的一段话中句与句的联系,体会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
(出示杨桃实物或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果实吗?今天,我们要学一篇课文,就与杨桃有关。(板书:画杨桃)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板书:画杨桃)。
1、齐读课题。
2、让学生围绕课题质疑。
(3)画杨桃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
(4)作者为什么要写画杨桃这件事?
投影出示思考题: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把生字词多读几遍。
2、利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意思。
3、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不理解,提出来。
1、指读生字词。
2、指读课文。本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3、你理解了哪些新词意思?怎么理解的?(交流)。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想当然:凭主观想象,认为事物应该是这样。联系课文内容,父亲经常叮嘱“我”,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凭主观想象,画走了样。
提出不懂的问题。(常识性问题师生当堂解决。有关课文内容理解的问题师生梳理归纳。)。
l、熟记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画杨桃》教案
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本课生字词,做到会读、会写、会用。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学习活动中,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学生构建科学有效的知识技能体系,学会系统思考。
3、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观念、换位思考的思想观念以及尊重他们感受的'思想品质。
教学重点:第二部分。
教学难点:理解教师所说的那段话。
整体阅读法、情境教学法、讨论法。
杨桃。
三课时。
第一、二课时:理解课文。
第三课时:字词训练,给课文分段。
第一、二课时。
一、课前谈话:
出示智慧树,提出自我评价要求。
三、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指名读课文,引导学生从流利程度展开评价。(头两个自然段全班合作检查,后几个自然段同桌合作检查)。
2、说说自己觉得在预习中遇到的困难,如:不容易读正确的生字词、不理解的词语,展示在黑板上,教师权衡,能马上解决的马上解决,不能马上解决的先留下来在理解课文时合作解决。
四、理解课文:
1、通过引导学生专心阅读课文(阅读方式可以多样化快读、默读、小声读、略读),解决对文中人物的理解。
2、抓住人物对话部分,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解老师说的那段话。
(1)、出示重点句子,读一读。
(2)、问:你认为这段话中的那部分使你印象深刻?为什么?
(4)、出示填空题:
看的角度不同,()也就不一样。因此,当我们看见(),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我们应该()。看到是什么样的就()。
五、拓展练习,让学生自己上网查阅自己感兴趣的与课文有关的其他知识。
第三课时(略)。
板书设计:
23、画杨桃(看的角度不同,样子也就不一样)。
我教师几个同学。
(想起父亲的话)。
认真看、老实画看了看哈哈大笑。
审视()。
神情严肃。
和颜悦色。
相信自己的眼睛!换个角度看问题!
《画杨桃》教案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所不同,从中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2、继续练习复述课文。
3、学会本课5个生字,理解叮嘱、审视、和颜悦色、教诲等词语的意思。
朗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
复述课文,体会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看会有所不同,从中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3课时。
一、出示书中的两段对话,研究有感情朗读。
(一)、不像!它像什么?像五角星!
(二)、不......像。那么,像什么呢?像......五......五角星。
1、学生练读。
2、指名读,师生共评议。
3、从这两段话中你读懂了什么?(前面说得肯定,后面比较犹豫)。
引入:这两段话是从画杨桃这片文中节选的(揭题),同学们体会得对吗?读得对吗?又为什么会有这么两段相似的对话呢?一起来学习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读后学生概括主要内容。
3、再读课文,读通课文,读准生字。
4、小组交流。
1、默读课文,理清思路,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指名说,师生讨论)。
4、说说段落大意。
引入:上节课我们知道了这篇课文主要写画杨桃这么一件事,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懂课文,进而复述这部分内容。
1、师问:怎样复述课文?(指名回答)。
2、既然复述时要抓住重点词句,那么我们就先来找出重点词句读一读,理解意思,再进行复述。
1、学生自由朗读,圈圈点点划划写写.
2、小组交流意见.
3、全班交流,重点理解。
a、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原因是:。
(1)、我的座位在前排的地方.
(2)、我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平时看到的那样,而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
(3)、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
b、同学们怎么笑。
(1)、有几个同学看见了,却哈哈大笑起来.
(2)、有几个同学抢着答道,同时发出嘻嘻的笑声.
c、老师怎么做的。
(2)、老师的神情变得严肃了.老师让这几个同学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然后和颜悦色地说。
(让学生从中懂得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所不同)。
1、学生自由准备说一说。
2、小组互说,选好参赛者。
《画杨桃》教案
这篇课文讲的是图画课上同学们练习画杨桃时发生的事情。“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样子,同学们觉得好笑。老师却通过这件事告诉我们做事或看问题应该实事求是,当别人的看法、做法与自己不同时,不要急于下结论,要从别人的角度去看、去想,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应当训练学生围绕课文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另外,在画杨桃这件事中,老师教会了“我”怎样面对同学们的嘲笑。这样的经历,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也能遇到。要使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懂得看问题或做事情都要实事求是,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所不同,要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
教学建议。
1.朗读体会法。让学生在多种读书形式中,感悟课文所蕴含的道理。
2.角色体验法。教学中,建议教师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角色感受,角色体验,进而理解课文,获得情感。
教学目标。
《画杨桃》教案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所不同,从中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2·通过理解老师说的一段话中旬与句的联系,学习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不像……而像……不要……要……写句子。
4·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1·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了第一自然段,这段讲的是什么?(讲父亲怎样教我画画。)。
2·今天,“我”有机会画画了,又发生了什么事呢?
1·在图画课上,老师让我们画什么?我的座位在哪儿?有什么感觉?(老师把两个杨桃摆在桌上,要同学们画。我的座位在前排靠边的地方。我感觉看到的杨桃不像平时那样,而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
2·从哪些词语看出,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看见的是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
3·当我把这幅图交出去的时候,同学和老师的表现怎样?
(同学看到我的画哈哈大笑;但是老师的态度不一样。)。
4·老师是怎样做的.?(首先,走到我的座位上坐下来,审视了一下讲桌上的杨桃;接着,请觉得好笑的同学轮流坐到我的座位上,让他们也从我看杨桃的角度去观察,使他们亲眼看到杨桃真的像个五角星;最后,老师抓住这件事因势利导,启发同学们从中懂得一个道理。)。
5·老师在这样做的过程申,神情有些什么变化?请找出重点词语。(神情严肃,半晌,和颜悦色。)。
6·读老师说的话,看看告诉了我们什么?(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看会有不同的样子;懂得了这个道理后,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
7·把老师和颜悦色讲的那段话和父亲说的话找出来读一读,你从中懂得了什么。(应该实事求是,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坚持这种科学的思想方法。)。
1·读课文,这段讲了什么?
(讲父亲和老师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
2·找出重点词语,体会在句中的作用。(教诲、一生受用。)。
1·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要说明什么?(写课上对着实物做写生练习。说明看的角度不同,观察的结果不一样,甚至不像原来的物品,是合乎情理的。)。
2·怎样背诵最后两个自然呢?(先熟读课文;再抓住两段中的重点词语,深入理解;最后,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就不难了。)。
3·先口头练习说句子,在说的基础上再写句子。
1·同桌互背课文,再请几位同学背给大家听。
2·怎样做写句子的练习呢?(先读课文中的句子,体会一下带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然后考虑要写的内容;最后再动笔写。如:不像……而像…不要……要……都是从两种事物中否定一种,肯定一种。)。
作业设计:
a:把自己学习课文后的感受与体会尽可能详细的写下来。
b:说说学习课文后的感受与体会并完成句子练习。
c: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完成句子练习。
《画杨桃》教案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主要讲图画课上,对杨桃进行写生练习,“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像个五角星的样子,同学们觉得好笑。老师通过这件事,既启发我们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看有不同结果,从中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同时又教育我们要尊重他人的多元理解,要设身处地地去看待事物。
作者第一部分先略写父亲教导我画画要实事求是。第二部分具体细致地叙述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事,以杨桃为主线,写“我”、老师和同学看杨桃时的不同情景。“我”看杨桃时,按照父亲的教诲在自己的角度认认真真地看杨桃,并实事求是地画成了像五角星的形状,自己觉得很满意;老师看杨桃,是老师听到同学们想当然地嘲笑我画的杨桃时,亲自到我的座位上审视杨桃;同学们看杨桃,是老师请同学们轮流坐到我的位置上看杨桃,发现这个角度看杨桃,确实就像个五角星。老师借机教育同学们看事物要有自己的角度,并能实事求是地反映。同时要尊重别人的看法。因为即使对待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人,不同的角度看,都是不同的。不同的人物在看杨桃时候,体现出不同人物的思想情感。最后写父亲和老师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作者通过人物的对话、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观察有不同结果的思想方法。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其中的深刻道理――无论做什么事情或看问题,应该实事求是;坚持这种科学的思想方法,就能终身受益。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叮嘱、审视、严肃、和颜悦色”等词语。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老师说的那段话。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2、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阅读能力。
3、使学生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情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蕴含的道理。
理解老师的话
二课时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1课(板书并齐读课题)读了这个课题,你都想知道什么呢?(学生质疑:杨桃什么样?谁画杨桃,画的怎么样?...…)
【让学生针对课题来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杨桃什么样呢,老师带来了一个杨桃,谁还知道杨桃的其他资料给大家介绍一下。(对于查找资料的学生给予充分地肯定)
3、那么文中到底是谁在画杨桃,发生了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
1、自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难读的地方要多读几遍
2、课文中出现了
画杨桃教案简洁(模板22篇)
本文2024-03-16 13:58:05发表“文库百科”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kubao.com/article/59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