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的具体政策范文
货币政策的具体政策篇1
关键词:货币政策传导 基层央行 营业部门
一、理论观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评述
(一)国内外研究简述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传导机制方面的进展是关于货币政策研究中最丰富和多样化的。国外的研究不仅修改和扩展了原有的货币传导渠道,信贷传导渠道也深人到了定量研究阶段。与此同时,汇率渠道被纳人了开放经济中的货币政策资产价格传导机制分析,预期等因素也被纳人到了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研究之中。西方有关货币政策传导的理论研究是市场经济中的普遍规律,是长期市场经济实践经验的总结,对于我国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但西方理论是基于一定制度基础的,而这些假设和背景,往往在我国的现实经济中并不能得到满足,因此国外的研究成果与中国实际是不相符合的。
国内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传导渠道效力研究、货币政策传导效果研究、影响货币政策传导的因素研究和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研究几个方面。国内对传导效力的研究大都基于信贷渠道和利率渠道的比较,对其他渠道研究较少,在信贷渠道的主渠道作用问题上已基本达成共识。同时国内许多学者都承认我国货币政策效果的弱化,并在研究中将其作为前提。总体来看,国内的研究大多基于中国的经济特点,学者们的分析在许多方面已达成共识,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我国现实情况总结
具体来说,通过对货币政策传导的理论文献追踪和梳理,以及在国内外的实践中进行对比,我们得到了以下几点认识:
一是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仍以信贷渠道为主。纵观我国的实际情况,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金融市场的发展,货币市场、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利率杠杆的运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开始从单纯的直接信贷传导向信贷、利率和资产价格多渠道传导过渡,但这一过渡仍未完成。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占比较小,银行贷款在新增贷款余额中占有绝对比重,这说明信贷渠道,特别是以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间的相互作用为主的信贷渠道,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所依赖的经济金融环境中占主导。
二是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效果有待进一步强化。在现阶段,我国金融结构和体制因素决定了货币政策传导主要依靠信贷渠道。在这种制度条件下,我国货币政策面临“多目标约束”,迫使中央银行在多目标之间寻找平衡,这必然会降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近年来由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与整个金融体制改革不协调,在新的利率和资产价格等传导渠道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之前,原有的信贷渠道已开始阻塞或萎缩,致使货币政策的传导有效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三是货币政策传导的强化主抓环节应为金融领域。由于近期内我国经济金融运行的宏微观环境不会有根本性改变,信贷渠道的主导地位仍将继续。信贷渠道的货币政策传导实际大体包括两个环节:金融领域环节,即“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实体经济领域环节,即“商业银行-企业和居民”。这其中任一环的微观传导主题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因此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当务之急不仅仅是改革经济体制、发展金融市场这些系统工程,更直接和有效的,是研究货币政策的微观传导主体的行为效果。
二、履职视角:营业部门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
目前,我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的传导是按“总行-分行-基层人行”三个层次开展的,总行主要负责货币政策的制定,其他二级分支机构则主要负责传导并执行货币政策。基层货币政策传导,主要是从中央银行分支机构到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由其通过一定方式将货币政策传导到实体经济并最终产生影响。营业部门作为下达总行货币政策意图、履行货币政策职能的最前沿部门,直接承担着具体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实施货币政策操作的职能,是中央银行与金融机构之间传导货币政策的中间节点。营业部门结合部门实际,可以为货币政策在地方的贯彻执行找到相应的切入点,发挥重要的传导职能作用。
(一)落实货币政策操作的一线阵地
随着近年金融经济市场的重大变革和人民银行履职方式和重点的发展更新,货币政策的内涵方式越来越丰富、操作层次越来越复杂、要求越来越高,基层央行营业部门的服务领域和工作层次发生了变化,其作为货币政策具体操作者的职能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可以说基层央行的大部分货币政策职能的具体执行都集中在营业部门,营业部门是基层央行与商业银行间的业务纽带,是商业银行按照人民银行规定接受货币政策调控的操作平台。只有基层央行营业部门的工作人员准确地把握了总行确定的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和调控趋势,认真解读政策规定、及时了解政策变化、认真执行调控手段、规范办理核算业务,货币政策才能得以顺利地向商业银行贯彻落实,这是货币政策有效传导的基础条件。
(二)解读货币政策信息的前沿窗口
基层央行营业部门作为人民银行连接金融机构的一线机构,以各种有效方式向金融机构广泛宣传货币政策、传达政策信号,使其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当前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调控方向、目标意图,同时树立人民银行与货币政策的权威性,为货币政策功能的有效发挥创造先决条件,是营业部门的职能之一。同时,营业部门可把货币政策条款转化为具体的业务操作要求,引导其按照要求准确无误地落实货币政策规定。营业部门能将货币政策正确、及时、完整、详尽地向商业银行进行了传达,消除时滞和误解,使得商业银行正确理解和规范执行政策要求,这是货币政策有效传导的辅助条件。
(三)督导货币政策执行的业务基地
营业部门在与商业银行办理资金清算的各类核算业务的同时,可以把执行货币政策与提供金融服务有机统一起来,加强对货币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和研究,督促金融机构按规定把货币政策落实到经营决策和经营行为中,为货币政策的顺利实施起保驾护航的作用。只有商业银行真正切实将货币政策的意图落实到其经营行为中,及时调整信贷投放总量和优化信贷结构,才能保证从商业银行到企业和居民的传导环节得以存在,从而使货币政策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实现预期的政策目标。这是货币政策有效传导的必要条件。
(四)观测货币政策效果的神经末梢
营业部门是会计核算一线部门,在日常业务办理以及货币政策执行过程中,掌握了大量的金融机构的账户资金信息、数据和资料,能通过剖析商业银行的资金运行,及时反映货币政策对金融机构资金管理的影响。特别是遇重大金融政策出台,营业部门能及时调查了解金融机构的反应,反馈货币政策在区域实施的效能,为管理部门及上级行正确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及时调整和控制政策执行力度和方式,使得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更符合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和金融机构发展的现实需求,对基层央行科学贯彻货币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现状剖析:营业部门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问题
(一)操作部门定位局限,工作沟通存在角色冲突
营业部门在基层央行的定位是会计核算操作部门,货币政策的制定集中在人民银行总行,重大货币政策的审批也主要靠本级行管理部门组织和推动,基层央行营业部门只负责具体核算,导致工作产生了一定的阻碍。
一是工作层次不高。目前,基层央行营业部门员工对部门在执行和传导货币政策时,没有意识到自己所做工作在货币政策层面上的效果和作用。另外加之基层央行营业部门日常事务性的工作较多,对自己所承担的贯彻实施货币政策工作的关注较少,把工作重点放在货币政策业务办理的规范程度提升上,而没有在向商业银行宣传政策意图、深化政策理解上挖掘更深层次的职能拓展,工作水平没有得到更高的提升。二是管理权限缺位。政策实施经常存在细微调整,需要营业部门工作人员与商业银行进行沟通说明,由于营业部门缺乏必要的部门文件或管理权限作为辅助手段,只能过多依靠劝说和口头通知的办法与商业银行进行沟通。在没有管理和检查手段进行约束的条件下,仅仅依靠单一的通知和劝说,对商业银行贯彻执行货币信贷政策的激励作用和约束作用不强,反而容易使得人民银行权威下降而影响了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贯彻执行货币政策的积极性,导致工作被动、效果不好。
(二)资源共享程度不高,履职能力有待整合挖掘
信息沟通和共享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目前,我国基层央行的货币政策执行工作是在货币信贷部门统一管理下涵盖营业部门的核算操作和会计部门的业务监督的多部门联合系统。而目前检查、管理部门与操作部门间缺乏更加深入了解和共同改进的平台,信息的横向沟通和共享有待加强。
基层央行货币信贷部门和会计部门作为货币政策实施和监督的主要部门,对货币政策的意图和规定掌握程度更高,对于政策执行前半段的理解更透彻。而营业部门作为货币政策实施的操作部门,掌握着金融机构在货币政策调控之下的金融运行数据和情况,对货币政策传导的效果了解程度更高。货币信贷部门、会计部门与营业部门之间在执行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的协调、现场检查的联动、信息资源的共享、金融机构的风险预警等方面存在大量需要协调的工作,目前却没有建立起长期有效的协调机制,容易导致信息成本和协调成本上升,造成大量数据资源的浪费或重复劳动,这对货币政策的有效贯彻执行显然是不利的,使得几部门贯彻执行货币政策的职能都难以深化更高的层次。
(三)商业银行管理集中,货币政策效果难控
面向市场的商业化运作的银行,追逐盈利是其经营的根本,货币政策的传导并不是其法定职能,因此,货币政策意图和实际操作在从基层央行向商业银行传导的过程中,往往存在一定的偏差和漏失。商业银行运营理念和管理体制的现状,也是近年来影响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效果原因之一。
一是目前基层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权限上收、资金上存贷款集中化趋势明显,直接制约了基层银行有效信贷供给,商业银行的地方分支机构无权限办理货币政策业务,货币政策传导环节在基层有时会呈现真空状态,使货币政策不能按照宏观控制者的意愿实施。二是基层商业银行对存款准备金缴存等货币政策相关业务重视程度不够,业务不熟悉,部分金融机构在电话通知催缴的情况下仍然出现漏缴或迟缴现象,影响了货币政策的权威性与严肃性,也对货币政策执行的效果产生了影响。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货币政策传导的理想状态,并最终成为制约货币政策有效传导的重要因素。
四、对策探讨:营业部门货币政策传导职能的完善
(一)深化部门工作理念,强化货币政策传导的操作性
营业部门自身的定位不准、认识不够,是制约营业部门货币政策执行效果的人力资源瓶颈约束。针对目前工作重点不明、专业知识不深、思想观念不清的情况,基层央行营业部门必须以优化结构、提高素质为中心,采取有力措施,对现有人力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优化。一是完善部门文化,将深化货币政策传导职能这一任务,作为营业部门工作重点写入年度工作计划加以落实,着力培养优良的工作氛围和思想作风,提高营业部门员工对货币政策传导职能的认识和理解及重视,以充分调动柜台员工进行规范货币政策操作和传导货币政策意图的责任心和积极性;第二,建立和完善人才专业知识培养制度,通过加强系统培训,训练员工全面系统地掌握贯彻货币政策所需要的经济金融理论知识,不断提高货币政策相关业务的操作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全面提升营业部门货币政策传导的能力和水平。
(二)加快建立货币政策协调机制,强化货币政策传导的权威性
一是以货币政策业务培训或金融机构联系会议为载体,搭建与商业银行、货币信贷部门的交流平台,及时收集、反馈货币政策执行效果,协调解决货币政策执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实现整体联动,确保货币政策实施效果。二是搭建金融机构交流平台,建立全面的数据监测机制。定期发送调查问卷了解货币政策执行情况,确保问卷调查真实、客观,并将分析结果向各金融机构反馈,促进其经营行为与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合拍,并为货币政策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三是强化营业部门业务指导和督查职能。可通过抽调营业部门员工参与相关业务检查、定期进行情况通报等形式,适当赋予营业部门业务检查职能,促进营业部门的工作范围和形象由单纯操作型向管理和操作兼顾型转变,提高其在商业银行的话语权和权威度,有效引导商业银行对货币政策实施的配合度。
(三)加快建立政策传导校正机制,强化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
货币政策传导的工作实践证明,没有良好的沟通和督促,就没有货币政策的权威性和影响力;没有货币政策的权威和影响,其政策意图就得不到很好的贯彻落实。强化和提升基层央行货币政策的效率,需要进一步加强营业部门对商业银行在货币政策落实过程中对相关业务办理的规范度和科学性。一是要强化货币政策宣传和引导,在深入了解金融机构货币政策执行效果的基础之上,规范其业务行为,督促其按时、自觉、准确完成货币政策要求的规定动作;二是建立对金融机构负责人执行货币政策约见谈话制度。基层央行营业部门根据对货币政策执行的检查通报情况,不定期地约见金融机构负责人进行面对面的谈话,传递央行调控意图,指出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维护货币政策的权威性和统一性。
参考文献:
1、方志敏.“央村央行能动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实践思考”,《浙江金融》,2003年,第6期,4-5。
2、何凌云、刘传哲.“货币政策传导的国内外研究述评”,《金融教学与研究》,2005年6月,25-27。
3、张翔.“货币政策的微观层面:基层央行职能与绩效”,《金融研究》,2002年5期,106-112。
4、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财政金融研究室课题组.“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经济研究参考》,2003年,第13期,2-8。
货币政策的具体政策篇2
自1998年我国经济出现通货紧缩以来,中央银行采取的一系列积极的旨在刺激经济增长的货币政策,从现实情况看,其货币政策操作力度是相当大的,然而却与国内市场需求持续不旺、经济增长缓慢的政策实施效果形成了较大的反差。这究竟是因为货币政策本身已经陷入了“流动性陷阱”,还是由于受客观经济新形势的影响,货币政策有效发挥存在时滞?一时间,人们禁不住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提出了质疑。
如果仅仅从近几年货币政策的表现就断言货币政策无效,似乎有失偏颇。因为从我国货币政策实践来看,1984年以前,我国的金融政策一直都处于计划经济体制的控制下,因而谈不上有真正意义上的货币政策;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确立为中央银行后,其职能和地位得到日益巩固和加强,货币政策也日渐成为其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加上金融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核心地位越来越明显,货币政策在经济运行和发展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例如,1993-1996年,为治理因社会总需求过剩而引发的通货膨胀,中央银行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有效地抑制了通货膨胀,同时保持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因而成功地实现了经济的“软着陆”。可以说,这是我国中央银行首次成功地运用货币政策来治理通货膨胀,其效果是显著的。1998年我国经济出现严重的通货紧缩,为扩大国内需求、刺激经济增长,中央银行又采取了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应该说,我国治理通货紧缩的货币政策效果也是有的,但发挥得不够,属于弱效应(这似乎验证了凯恩斯学派早已有过的解释:货币政策的紧缩功能强而扩张功能弱)。为此,国内许多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做出了不同的解释。
二、对我国货币政策弱效应的辩证分析
1998年以来的货币政策弱效应已是不争的事实,其原因是复杂的,必须辩证地加以分析。首先,我国正处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时期,经济制度和经济结构都有着自己的特色,具有金融制度的二元结构、金融市场体系残缺与滞后、政府对金融业过度管制等金融特征,因而不能完全照搬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评价标准去衡量我国货币政策效应(因为西方国家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分析是立足于发达资本主义经济,市场体系完善、机制健全),而应更多地立足于发展中国家的国情,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分析框架。换言之,同样的货币政策,在西方国家能够带动经济的复苏,而在我国却可能无明显效果,或短期有效、长期无效。其次,以物价稳定作为最终目标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货币当局采取的货币政策,我国也不例外。但物价应稳定在什么范围之内,虽然国内学者做了大量的实证分析,然而至今还没有一个合理的量化标准。换言之,目前理论界认为的货币政策弱效应是基于不同的监控指标体系之上得出的结论。再者,从理论上说,货币政策的意义就在于货币当局通过改变一定的经济参数,达到影响实体经济活动的目的。因此,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货币政策目标的选定和传导机制的确定等内部制约因素以及经济开放度、现行汇率制度、金融创新和资本市场现状等外部影响因素,对货币政策有效发挥都有着制约性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1.内部因素的制约
(1)中央银行独立性与货币政策效应分析。中央银行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可以自主决定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的程度。由于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而中央银行自成立起就始终摆脱不了政府的影响,受制于政府的行为;中央银行自主选择货币政策的能力十分有限,独立性较弱。表现在:中央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既要考虑自身的目标偏好,又要考虑政府部门的目标偏好,因而形成了实为多重目标的单一目标——稳定货币币值,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的角色定位以及我国货币供应具有的内生性[1]与外生性“混合特征”,便明证了中央银行不能独立地随意控制货币供应量。而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基础货币变动都是中央银行意愿决定的,这里还存在着许多经济学家常提到的货币供给的“倒逼机制”过程。然而,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而言,保持币值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是非常突出的,因此中央银行极有可能迫使自己在多重目标之间寻找平衡。这种弱的独立性,导致货币政策效果难以有效发挥。
(2)货币政策目标与货币政策效应分析。一般而言,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主要有四个: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然而,从现实情况看,要完全实现这四个目标,达到宏观经济政策效果是不可能的。因为这四者之间存在着内在冲突,会严重削弱政策效果,因而西方许多国家的货币政策相继完成了从“多目标”到“单目标”的转变。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虽然也选定为单一目标,但这一目标实际上却包含着两层含义。由于必须考虑到经济增长的重大政治和社会意义,因而中央银行在兼顾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双重目标的同时,更偏重于经济增长。但在目前我国通货严重紧缩的情况下,究竟应该偏重于经济增长还是保持币值稳定,都会产生“囚徒困境”,[2]削弱货币政策效应。
(3)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货币政策效应分析。货币政策是不能直接影响实体经济的,而是要通过一定的中介来传导货币政策的意图。因此,从某些程度上说,货币政策的效果取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否灵活、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也就成为货币政策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我国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始于1998年,主要是以西方国家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为基础的,至今尚未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货币政策传导途径。具体表现在:
第一,凯恩斯学派的传统利率传导途径不符合我国国情。凯恩斯学派认为,利率是整个传导机制的核心,即决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否畅通的关键因素是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和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然而,我国的现实情况是,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基本上还是实行管制利率,利率的市场化程度很低,同时实体经济对利率弹性也呈现出非预期化特征。因此,用凯恩斯学派的利率传导途径来发挥我国货币政策的作用十分有限。
第二,货币学派的资产相对价格变动传导途径在我国缺乏金融市场支持。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学派认为,如果货币供应量增加到供过于求的状况,则货币资产的持有者会将多余的货币用于购买各种资产,从而增加产出。也就是说,货币政策的传导主要是通过公众多余的现金余额支出变动来影响支出和收入,从而达到国民收入的增加。这需要有充裕的货币以及完善的金融市场和丰富的金融资产的支持。而目前我国的金融市场还不完善,即使公众有能力也有愿望对其资产结构进行调整,也缺乏可供选择的金融资产。因此,用货币学派的资产相对价格变动传导途径来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也是有限的。
第三,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以托宾为代表的股票市场传导途径在我国存在现实阻滞。托宾的q理论认为,当中央银行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时,货币供应量上升,利率下降,促使股票价格上涨,q值相应上升,企业也相应增加投资,从而总产出增加。因此,货币政策通过股票市场传导的关键,取决于资本市场的规模、资本市场的运行效率以及金融市场各子市场间的一体化程度。而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还相当滞后,不仅规模偏小,而且还处于规范发展阶段;另外,我国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几乎完全被割裂,通过股票价格提高形成的财富效应和流动性效应也不是很明显。因此,通过股票市场传导货币政策存在现实阻滞。
目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主要通过信贷途径。但据李晓西等同志的研究报告,[3]目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过程存在六方面问题:一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机构存在活力不足的问题;二是传导机制的客体即企业存在活力不足的问题;三是货币政策传导的路径过窄;四是货币政策传导速度下降;五是货币政策传导的动力和信号有失真问题;六是货币政策传导的环境不容乐观。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发挥。
2.外部因素的影响
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加快,我国货币政策有效发挥面临着许多新的外部因素的影响,具体包括:
(1)经济开放度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货币政策效应与经济开放度密切相关。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总需求和总供给与国际收支形成了一种紧密的联系,从而使经济运行方式和货币政策环境发生根本性变化。即:货币政策对产出和物价水平的影响程度依赖于经济开放度;经济越开放,货币政策对产出的影响越小,而对物价水平的影响越大。因此,随着我国经济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快,在货币政策实施和传导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国外经济因素的影响。同时,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跨国银行的大量进入,跨国银行可从我国银行业手中抢占大量的业务和市场,影响资金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得国有商业银行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受到极大的影响;也使得我国现行的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的有效性被削弱,因而货币政策效应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2)现行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由于我国现行的钉住汇率制度缺乏必要的弹性,因此无法及时地对外部冲击作出反应,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货币政策的效果。具体表现在:第一,由于我国的汇率制度实际上是钉住美元的,因此会出现所谓的“储蓄、投资和通货紧缩”悖论,即越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对通货紧缩的预期反而会增大;第二,钉住汇率降低了套利风险,会造成短期资本外逃,投资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受到阻滞;第三,钉住汇率无法及时应对国际金融市场的汇率变化,影响进出口增长,进而影响货币政策效应。
(3)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包括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影响、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和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就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来讲,金融创新使得货币供应量脱离了中介目标的基本要求,与中介目标的“三性”(可控性、可测性、相关性)差距拉大。因此货币供应量是否仍适合继续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已成为现实问题。具体说来,金融创新使得货币供应的内生性增强,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的可控性降低;金融创新增加了货币供应定义和计量的难度,降低了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可测性;金融创新改变了各层次货币总量的决定因素,削弱了货币供应量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相关性。就货币政策工具来讲,金融创新降低了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作用效率,弱化了再贴现政策的操作效果。就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来讲,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传导途径有弱化作用。[4]
(4)资本市场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是畸形的,主要有二层含义:一是指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之间的非均衡发展;二是指资本市场本身的非规范发展。由于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之间的非均衡发展,尤其是股票市场的高收益,造成了虚拟货币需求猛增,相应降低了货币供应量对实体经济的刺激,削弱了货币政策效应;而资本市场的非规范发展,使得大量银行资金流入股市,游离于实体经济之外,导致货币政策无法顺利传导致实体经济,同样削弱了货币政策效应。在当前中国股市的发展状态下,通过股市上扬促进经济增长只能是一个幻想。[5]
三、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效应的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以及对外开放进程的进一步加快,货币政策有效发挥受到的影响也将越来越多。面对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要求,我们必须对我国的货币政策作出适当的调整,尽可能地使货币政策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从前面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是内部制约因素还是外部影响因素对货币政策的作用,最终都落在了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货币政策协调性等方面。以下就此提出调整对策:
1.我国加入WTO后,随着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对外经济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经济的外部平衡开始成为我国货币政策制定中必须考虑的经济因素。因此,在强调稳定货币币值这一政策目标的同时,也应关注国际收支平衡,选择汇率目标区作为现阶段的汇率制度安排,这是我国货币政策能否有效发挥的至关重要的方面。另外,为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应尽快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物价水平监控指标体系。
2.适时把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从总量性指标逐步过渡到价格性指标已是世界性的趋势,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以及利率弹性的增大,应适时把市场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这既可消除金融创新对中介目标的不利影响,又可消除外资银行业务扩展对中介目标的不利影响。但在目前还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可采取渐进调整的策略:即把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主要中介目标,并将外汇存款和外资银行存款纳入货币供应量统计范围,同时参照短期利率指标,逐步过渡到以利率为单一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3.优化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构建适应我国国情的货币政策传导途径。针对目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短期内,我们必须着眼于流通信贷传导途径,改善信贷配给机制,消除对非国有企业的歧视,并大力发展一些中小金融机构和贷款担保机构以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使信贷传导途径这一传导机制能够畅通无阻。从长期看,必须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扩大货币政策的作用范围,实现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从信贷途径为主向利率途径为主的转变。同时,注重资本市场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拓宽货币政策传导途径,使货币政策能够通过更多的途径对经济实体产生更广泛的影响。
货币政策的具体政策篇3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名义锚 通货膨胀目标制
货币政策框架(Frame for Monetary Policy)主要包括货币政策目标及实现这一目标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具体来说就是指货币政策工具,操作目标,中介目标和最终目标的有机组成。
一、我国当前货币政策框架的基本状况
我国当前所构建的是以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操作为主要货币政策工具,以基础货币为操作目标,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以保持币值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为最终目标的货币政策框架体系。这一体系的形成和构建对我国经济平稳增长和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影响经济运行和货币政策传递的新的因素的不断涌现,货币政策框架面临的许多新的问题正在制约其有效性的发挥。因此,对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并对我国的货币政策框架进行调整和完善无疑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
二、我国当前货币政策框架有效性探讨
当前货币政策框架是否有效性在理论界存在许多不同的观点。当前货币政策框架在总体上有效性的情况下,仍然面临以下诸多问题。
1.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问题
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法》以法律的形式将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确定为“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但这一表述在学术界存在着单目标和多目标的争论,如果是单一目标,是稳定币值还是经济增长?如果
是多重目标,各目标间如何确定优先次序和各目标间怎样协调?币值稳定的内涵是什么?以何具体指标来衡量?是通货膨胀率、汇率、CPI、PPI、GDP还是GDP紧缩系数(名义GDP/实际GDP)以及该指标在什么浮动幅度范围内才意味着币值稳定?我国货币政策框架没有加以明确界定或规定,这种模糊为货币政策提供了灵活性和相机抉择的较大空间,但不利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科学决策和操作,也不利于公众预期的正确引导,从而影响到我国货币政策框架有效性的发挥。
2.双名义锚的问题
当前情况下,维护人民币汇率稳定成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的重要制约因素。保持币值的稳定包涵了币值的对内价值稳定和对外价值稳定,这可以分别用通货膨胀率和汇率来衡量。因此,在我国的货币政策框架中就不仅有货币供应量这一名义中介目标,而且汇率也成为了货币政策实际上的中介目标。央行为了汇率目标往往不得不放弃货币供应量目标。在目前汇率弹性不足以及对冲不完全的制度下,外汇占款导致基础货币的大量投放,这与抑制国内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目标背道而驰,货币供应量目标和汇率稳定目标间的固有矛盾使得货币政策操作不可能达到“鱼与熊掌”兼得的目的。
3.货币数量调控的有效性问题
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有效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即货币需求稳定和货币供给外生。也就是说货币量与最终目标的关系稳定,中央银行对货币量能够有效调控。但目前这两个前提均出现了问题,我国经济正处于经济转轨过程中,货币化进程正在深入,改革由增量改革阶段进入存量改革阶段,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在不断发生变化,货币供给内生性增强,央行对货币量的控制性较差,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和产出等最终目标之间的相关性减弱,公众通胀预期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加大,稳定公众通胀预期正逐渐成为货币政策的最重要的目标。
三、我国货币政策框架的调整完善
1.正确认识货币政策的作用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进而影响经济的一种宏观调控手段,其总体上受制于一国金融环境与经济基础。货币政策是通过调控总支出来实现政策目标的,相对来说,货币政策在抑制需求拉动型通胀比较有效,而在抑制成本推动型通胀和结构性通胀则比较乏力,也就是说对来自实体领域和供给面的冲击,由于其不能在货币面上找到原因,因而很难从货币政策方面找到对策。实施货币政策的主要目的是要通过对货币坏境的调控,为解决问题创造必要条件。货币政策“并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流动性不断生成和经济的结构性问题,只能为经济增长创造平稳的货币金融坏境,并以此为结构调整和加快改革赢取时间。”
2.深入研究货币政策框架调整问题
鉴于当前货币政策框架遇到的困境,选择适当的时机转向新的货币政策框架是必要的。从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有效引导公众预期的方面来衡量,通货膨胀目标制无疑是一个可行的方案,其优点之一就是有较高的政策透明度。如果央行采取通货膨胀目标制,同时加大政策操作的可信度,这对于稳定公众通货膨胀预期会起到很关键的作用,即使在当前通货膨胀目标制暂不可行,中央银行的政策运作也应该增强可信度、透明度和独立性,不仅有货币政策目标的透明,也要求决策程序和决策结果的透明。当然,盯住通货膨胀目标的货币政策框架可能意味货币供应量操作不再特别重要。
3.切实加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货币政策目标的制定权无疑应保留在国务院,以确保目标制定的公正性和权威性,人民银行则应该对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负责。同时依据职权对等原则,应赋予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的决策权,即人民银行有权独立选择货币政策工具实现目标的能力,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增强也有利于提高货币政策操作的透明度和可信度,从而有效稳定公众通胀预期。具体可行的方式是将目前作为咨询机构的货币政策委员会升级为货币政策的决策机构,赋予其独立选择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的权力,由央行内部系统的代表和经济金融领域的外部专家以相应比例组成专家决策机构,从而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参考文献:
[1]米什金:货币金融学[M].第四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伯南克等:通货膨胀目标制:国际视角[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货币政策的具体政策篇4
当前货币政策框架是否有效性在理论界存在许多不同的观点。当前货币政策框架在总体上有效性的情况下,仍然面临以下诸多问题。
1.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问题
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法》以法律的形式将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确定为“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但这一表述在学术界存在着单目标和多目标的争论,如果是单一目标,是稳定币值还是经济增长?如果
是多重目标,各目标间如何确定优先次序和各目标间怎样协调?币值稳定的内涵是什么?以何具体指标来衡量?是通货膨胀率、汇率、CPI、PPI、GDP还是GDP紧缩系数(名义GDP/实际GDP)以及该指标在什么浮动幅度范围内才意味着币值稳定?我国货币政策框架没有加以明确界定或规定,这种模糊为货币政策提供了灵活性和相机抉择的较大空间,但不利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科学决策和操作,也不利于公众预期的正确引导,从而影响到我国货币政策框架有效性的发挥。
2.双名义锚的问题
当前情况下,维护人民币汇率稳定成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的重要制约因素。保持币值的稳定包涵了币值的对内价值稳定和对外价值稳定,这可以分别用通货膨胀率和汇率来衡量。因此,在我国的货币政策框架中就不仅有货币供应量这一名义中介目标,而且汇率也成为了货币政策实际上的中介目标。央行为了汇率目标往往不得不放弃货币供应量目标。在目前汇率弹性不足以及对冲不完全的制度下,外汇占款导致基础货币的大量投放,这与抑制国内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目标背道而驰,货币供应量目标和汇率稳定目标间的固有矛盾使得货币政策操作不可能达到“鱼与熊掌”兼得的目的。
3.货币数量调控的有效性问题
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有效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即货币需求稳定和货币供给外生。也就是说货币量与最终目标的关系稳定,中央银行对货币量能够有效调控。但目前这两个前提均出现了问题,我国经济正处于经济转轨过程中,货币化进程正在深入,改革由增量改革阶段进入存量改革阶段,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在不断发生变化,货币供给内生性增强,央行对货币量的控制性较差,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和产出等最终目标之间的相关性减弱,公众通胀预期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加大,稳定公众通胀预期正逐渐成为货币政策的最重要的目标。
二、我国当前货币政策框架的基本状况
我国当前所构建的是以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操作为主要货币政策工具,以基础货币为操作目标,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以保持币值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为最终目标的货币政策框架体系。这一体系的形成和构建对我国经济平稳增长和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影响经济运行和货币政策传递的新的因素的不断涌现,货币政策框架面临的许多新的问题正在制约其有效性的发挥。因此,对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并对我国的货币政策框架进行调整和完善无疑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
三、我国货币政策框架的调整完善
1.正确认识货币政策的作用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进而影响经济的一种宏观调控手段,其总体上受制于一国金融环境与经济基础。货币政策是通过调控总支出来实现政策目标的,相对来说,货币政策在抑制需求拉动型通胀比较有效,而在抑制成本推动型通胀和结构性通胀则比较乏力,也就是说对来自实体领域和供给面的冲击,由于其不能在货币面上找到原因,因而很难从货币政策方面找到对策。实施货币政策的主要目的是要通过对货币坏境的调控,为解决问题创造必要条件。货币政策“并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流动性不断生成和经济的结构性问题,只能为经济增长创造平稳的货币金融坏境,并以此为结构调整和加快改革赢取时间。”
2.深入研究货币政策框架调整问题
鉴于当前货币政策框架遇到的困境,选择适当的时机转向新的货币政策框架是必要的。从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有效引导公众预期的方面来衡量,通货膨胀目标制无疑是一个可行的方案,其优点之一就是有较高的政策透明度。如果央行采取通货膨胀目标制,同时加大政策操作的可信度,这对于稳定公众通货膨胀预期会起到很关键的作用,即使在当前通货膨胀目标制暂不可行,中央银行的政策运作也应该增强可信度、透明度和独立性,不仅有货币政策目标的透明,也要求决策程序和决策结果的透明。当然,盯住通货膨胀目标的货币政策框架可能意味货币供应量操作不再特别重要。
3.切实加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货币政策目标的制定权无疑应保留在国务院,以确保目标制定的公正性和权威性,人民银行则应该对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负责。同时依据职权对等原则,应赋予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的决策权,即人民银行有权独立选择货币政策工具实现目标的能力,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增强也有利于提高货币政策操作的透明度和可信度,从而有效稳定公众通胀预期。具体可行的方式是将目前作为咨询机构的货币政策委员会升级为货币政策的决策机构,赋予其独立选择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的权力,由央行内部系统的代表和经济金融领域的外部专家以相应比例组成专家决策机构,从而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参考文献:
[1]米什金:货币金融学[M].第四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伯南克等:通货膨胀目标制:国际视角[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3]陈学彬:金融博弈论[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摘要:货币政策框架主要包括货币政策目标及实现这一目标的一系列制度安排。本文拟对我国当前货币政策框架现状及其有效性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调整和完善我国货币政策框架。
关键词:货币政策名义锚通货膨胀目标制
货币政策的具体政策篇5
关键词:货币政策名义锚通货膨胀目标制
货币政策框架(FrameforMonetaryPolicy)主要包括货币政策目标及实现这一目标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具体来说就是指货币政策工具,操作目标,中介目标和最终目标的有机组成。
一、我国当前货币政策框架的基本状况
我国当前所构建的是以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操作为主要货币政策工具,以基础货币为操作目标,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以保持币值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为最终目标的货币政策框架体系。这一体系的形成和构建对我国经济平稳增长和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影响经济运行和货币政策传递的新的因素的不断涌现,货币政策框架面临的许多新的问题正在制约其有效性的发挥。因此,对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并对我国的货币政策框架进行调整和完善无疑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
二、我国当前货币政策框架有效性探讨
当前货币政策框架是否有效性在理论界存在许多不同的观点。当前货币政策框架在总体上有效性的情况下,仍然面临以下诸多问题。
1.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问题
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法》以法律的形式将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确定为“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但这一表述在学术界存在着单目标和多目标的争论,如果是单一目标,是稳定币值还是经济增长?如果
是多重目标,各目标间如何确定优先次序和各目标间怎样协调?币值稳定的内涵是什么?以何具体指标来衡量?是通货膨胀率、汇率、CPI、PPI、GDP还是GDP紧缩系数(名义GDP/实际GDP)以及该指标在什么浮动幅度范围内才意味着币值稳定?我国货币政策框架没有加以明确界定或规定,这种模糊为货币政策提供了灵活性和相机抉择的较大空间,但不利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科学决策和操作,也不利于公众预期的正确引导,从而影响到我国货币政策框架有效性的发挥。
2.双名义锚的问题
当前情况下,维护人民币汇率稳定成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的重要制约因素。保持币值的稳定包涵了币值的对内价值稳定和对外价值稳定,这可以分别用通货膨胀率和汇率来衡量。因此,在我国的货币政策框架中就不仅有货币供应量这一名义中介目标,而且汇率也成为了货币政策实际上的中介目标。央行为了汇率目标往往不得不放弃货币供应量目标。在目前汇率弹性不足以及对冲不完全的制度下,外汇占款导致基础货币的大量投放,这与抑制国内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目标背道而驰,货币供应量目标和汇率稳定目标间的固有矛盾使得货币政策操作不可能达到“鱼与熊掌”兼得的目的。
3.货币数量调控的有效性问题
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有效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即货币需求稳定和货币供给外生。也就是说货币量与最终目标的关系稳定,中央银行对货币量能够有效调控。但目前这两个前提均出现了问题,我国经济正处于经济转轨过程中,货币化进程正在深入,改革由增量改革阶段进入存量改革阶段,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在不断发生变化,货币供给内生性增强,央行对货币量的控制性较差,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和产出等最终目标之间的相关性减弱,公众通胀预期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加大,稳定公众通胀预期正逐渐成为货币政策的最重要的目标。
三、我国货币政策框架的调整完善
1.正确认识货币政策的作用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进而影响经济的一种宏观调控手段,其总体上受制于一国金融环境与经济基础。货币政策是通过调控总支出来实现政策目标的,相对来说,货币政策在抑制需求拉动型通胀比较有效,而在抑制成本推动型通胀和结构性通胀则比较乏力,也就是说对来自实体领域和供给面的冲击,由于其不能在货币面上找到原因,因而很难从货币政策方面找到对策。实施货币政策的主要目的是要通过对货币坏境的调控,为解决问题创造必要条件。货币政策“并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流动性不断生成和经济的结构性问题,只能为经济增长创造平稳的货币金融坏境,并以此为结构调整和加快改革赢取时间。”
2.深入研究货币政策框架调整问题
鉴于当前货币政策框架遇到的困境,选择适当的时机转向新的货币政策框架是必要的。从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有效引导公众预期的方面来衡量,通货膨胀目标制无疑是一个可行的方案,其优点之一就是有较高的政策透明度。如果央行采取通货膨胀目标制,同时加大政策操作的可信度,这对于稳定公众通货膨胀预期会起到很关键的作用,即使在当前通货膨胀目标制暂不可行,中央银行的政策运作也应该增强可信度、透明度和独立性,不仅有货币政策目标的透明,也要求决策程序和决策结果的透明。当然,盯住通货膨胀目标的货币政策框架可能意味货币供应量操作不再特别重要。
3.切实加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货币政策的具体政策篇6
论文关键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货币政策效应
论文摘要: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是货币政策实现其目标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对传导机制的研究和考察很有意义。本文具体分析了我国现行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上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所产生的局限性,并为如何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提供了政策思路。
货币政策是不能直接影响实体经济的,而是要通过一定的中介来传导货币政策的意图,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货币政策的效果取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否灵活、畅通。我国的货币政策发挥不够,属于弱效应的主要原因就在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问题。
一、我国的货币政策机制的的传导问题具体有以下几个
(一)货币政策在中央银行层面上的传导问题
1.中央银行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过程中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性。央行作为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主体,金融市场的监督和管理主体,应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这是货币传导机制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之一。但是我国的实际情况是人民银行在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缺乏独立自主性。
首先,央行对于货币政策的制定,只具有建议和执行的权利,这会增加货币政策的内部时滞,阻碍货币政策效用的发挥。其次,央行没有货币的发行权,其发行的货币量还要受商业银行信贷收支状况和财政长期借款、透支的制约。这些因素导致央行对货币的发行缺乏有效的控制。第三,在我国的外汇管理体制中,外汇占款是货币投放量的主要决定因素之一,在央行实行货币紧缩政策时,若回收货币的速度不及外汇占款增加的速度时,货币政策就会呈现扩张效应,从而使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减弱。
2.央行监管金融市场的手段缺乏多样性。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在监督管理金融市场的过程中,人民银行一直采用行政手段为主,市场手段为辅的方法。这种方法导致货币市场各主体对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的变化反应迟钝,进而影响传导机制作用的发挥。
(二)货币政策在货币市场层面上传导问题
货币市场层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货币市场结构不健全以及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关联度不高两个方面。
1.货币市场结构不完整。我国的货币市场包括债券市场、回购市场、票据市场和拆借市场。经过十几年的金融体改革,我国货币市场已经得到长足发展,但是,其市场结构仍不完整,功能仍不健全。
2.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关联度不高我国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相关度不高,各种金融工具价格之间的比例关系不合理,这种价格的扭曲往往对货币政策效果的产生制约。
(三)货币政策在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层面上传导问题
这里只讨论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商业银行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现代企业制度尚未建立,垄断经营等方面。
1.现代企业制度尚未建立。由于体制原因,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未能建立起有效的现代企业制度,管理权限集中,行政色彩浓厚,盈利动机不强,普遍存在“大企业病”。这些管理上的问题直接导致商业银行对货币政策反应迟钝,限制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发挥。
2.垄断经营。长期以来,政府通过各种行政手段维持了国有银行在银行业市场上的垄断地位,到目前为止,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存贷款总额占行业存贷款总额的70%。在这种寡头垄断市场上,各国有银行的经营策略将会对货币政策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
二、关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政策建议
(一)完善央行内部货币政策的运作机制
央行应将目前由总行垄断的各种货币政策和手段分阶段,有层次的分配给各级分行。这样做可以加强基层分行对货币政策的执行能力,同时,基层分行在执行这些政策的过程中可以将货币政策意图更有效的传达给商业金融机构、企业以及个人,以影响他们的行为。
(二)促进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协调发展
在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策略选择上,当务之急是大力发展货币场。一是培育和完善市场主体。当前要从扩大货币市场主体,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增加同业拆借市场吞吐基础货币的能力等方面加快货币市场的发展,建立一个多元化、高效率的货币市场体系。二是适当放宽经济落后地区中小金融机构加入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条件,为经济欠发达地区货币市场的发展和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创造有利条件。三是大力发展票据市场,使票据市场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中介作用得以有效发挥。
(三)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货币政策的具体政策篇7
关键词:“新常态”;货币;政策转型
本文从“新常态”下我国现行货币政策出发,分析了美国、英国的货币政策转型的相关案例,结合当下我国国情及经济状况,提出了更为适合我国国情及经济状况的货币政策转型的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一、“新常态”下我国现行货币政策
我国现行货币政策的基调是“盘活存量”制定此种货币政策的基础是至2013年我国货币总量为110多万亿,占世界货币的四分之一,大约是美国的两倍,但是其中的50多万亿几乎没有流通,于是就提出了“盘活存量”为基础的货币政策,其结果导致央行降息、股市迎来新高、房价上涨等经济现象。在全球经济危机之后的若干年,中国经济正在发生着变化,近两年来,经济增长保持在7%至8%的区间,通货膨胀也在1%至2%左右,这种现象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经济增长放缓的同时通货膨胀也逐渐得到控制,在此情况之下,我国现行的货币政策也应随之调整,以达到促使经济平缓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民幸福指数有所提升等目的,特别是在“一带一路”政策提出之后,中国将迎来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各地区经济将得到显著增长,在此情况之下,市场经济驱动货币政策需要新的转型。
二、货币政策转型的国际经验
(一)美国的货币政策转型
美国的货币政策转型在艰难中进行了多次尝试,目前取得了的成果也不能让美联储满意。从最开始比较宽泛的政策目标,包括充分实现就业、经济稳定增长、物价水平相对保持稳定、国际收支达到相对平衡等逐渐向现行的保持物价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增长转变,在货币政策的执行中,更侧重于保持物价稳定,其要求通货膨胀目标需要控制在2%之内,历任美国总统大选,通货膨胀以及失业率指标,都是美国人民关心的话题,所以在美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及转型对于此类问题必须十分重视。
(二)英国的货币政策转型
相对于美国货币政策转型而言,英国的货币政策转型则较为平缓的顺应市场的需求。战后英国货币政策主要的目标在于实现就业的同时在固定汇率制下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可见保证就业率和国际收支平衡,在美国、英国都是十分重要的因素。进入八十年代,全球贸易自由化和利率市场化的前提之下,改变了英国之前的货币政策,特别是退出欧盟之后,英国货币政策做出了重大调整以适应于市场需求,货币政策转向了具体的通货膨胀水平,也就是把原来作为货币政策中介价格因素直接作为最终目标。英格兰银行通过对利率的操作,向货币市场提供流动性并改变市场利率。
(三)国际货币政策转型的经验总结分析
通过对美国、英国的货币政策经验的总结与分析,发现每一国家的不同时期都有着与其国计民生相符合、相适应的货币政策。当国家经济发展与货币政策不相符的时候,一定会催生出新的货币政策。这种新的货币政策一定是出于对当时经济发展、市场价格体系、国际贸易水平等因素的综合考虑,因此,制定一种货币政策之前,一定要全面掌握国家的具体经济特征,经济走向等问题,特别是国家发展处于的历史阶段,才能更好的为货币政策的制定打下基础。
三、我国货币政策转型的具体措施
(一)明确目标,由总量调控向结构调控转型
根据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由宽泛的经济总量调控逐渐向结构调控转型,在实现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的主要目标之下,做好向结构调控转型的工作。在我国“新常态”的经济形式之下,经济侧重点应该是均衡和稳定,尤其是要重点防止通货膨胀与经济结构的均衡。目前我国国情显示,人民生活水平已经得到显著提高,摆脱贫困已成为过去,在新的经济形式之下,稳定中求发展,是重要的、首要的目的。为此,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放缓经济增长步伐才是正确的选择。
(二)增强独立性,由被动型调控向主动型调控转型
过去几十年里我国货币政策完全属于被动调控,当时情况之下选择被动调控也有当时国情与经济情况的考虑,但是“新常态”之下,此种货币政策并不适用于现在形式下的新的经济模式,所以货币政策应向主动型转变,由被动变为主动,更适合“新常态”下我国经济体制,促进国计民生。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式,特别是近年来的复杂状况,全球化加剧、国际贸易顺差数值逐年递减,我国更需要灵活的汇率形成机制以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
(三)建立利率走廊框架,由数量调控向价格调控转型
回顾过去几十年的中国市场,数量型货币政策实现了稳定国内货币数量和保持经济增长的目标。但是在“新常态”之下,市场需要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货币政需要由自由贸易之下的市场主导,才能发挥其功效,在此情况之下,应更快催生利率走廊框架的建立,货币政策由数量调控向价格调控转型。
(四)打造货币政策“升级版”,创新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的单一化,是货币政策改革的最障碍,所以“新常态”之下,应打造货币政策的“升级版”以适应新形式之下的货币市场的新需求。
四、结语
货币用于实现交换,是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头等大事,货币政策关系到国计民生,一个好的货币政策可以使国家实现安定团结,一个不适用于国情的货币政策可以使经济倒退,甚至可以给国家带来危险的结果,货币政策的多样性就在于此,制定货币政策,要谨慎、要适合国情、更要符合稳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黄彦琳.商业银行转型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基于银行贷款渠道的理论及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7,05(03):71-76.
[2]杜金富.深入探讨货币理论为中国货币调节提供理论支持[J].金融发展评论,2010,10(11):1-4.
[3]刘超,刘丽.我国货币政策系统的突变机制评价研究[J].海南金融,2014,09(04):4-10.
货币政策的具体政策篇8
关键词:信贷渠道;货币政策;区域差异
中图分类号:F83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5-0129-02
一、信贷渠道与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概念
在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前提下,经济学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紧缩性货币政策具有降低经济增长速度的作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具有提高经济增长速度的作用。但是,相同幅度的货币收缩和货币扩张,却对经济增长速度具有不同的影响效果。一般认为,在经济紧缩阶段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加速作用小于经济扩张阶段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减速作用。货币政策对于经济增长速度的影响,不仅依赖货币政策的方向和强度,而且依赖经济周期的具体阶段,这种货币政策对真实经济产生不同的作用及其机制被称为货币政策作用的非对称性。而货币政策非对称性除了上述一般意义上的非对称性之外,还包括货币政策在不同区域内的非对称性,以及对不同行业的非对称性效应。
关于货
货币政策的具体政策范文
本文2023-10-31 18:05:26发表“文库百科”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kubao.com/article/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