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技术范文

栏目:文库百科作者:文库宝发布:2023-12-22 17:45:34浏览:813

环境技术

环境技术篇1

关键词:环境破坏;环境监测技术;环境保护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环境监测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但是我国环境监测技术还存在着资源配置不当、环境监测技术管理制度不健全、h境监测技术设备管理机制不完善和环境监测工作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所以要促进环境监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就要不断健全环境监测技术管理制度、环境监测技术设备管理机制和定期培训环境监测工作人员,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保证环境监测技术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现状分析

在我国监测技术应用的时间比较短,与发达国家的监测技术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但到目前为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是处在不断的进步与完善之中,例如:将生物的监测技术、环境的生态监测技术、科学遥感监测技术、物力监测技术、卫星监测技术等都应用到现在的环境监测技术当中。二是扩大了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的生产规模与数量,其中有些精密的仪器设备的生产技术已经达到了国际的生产水平。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科学家与学者意识到自动连续性的环境监测技术的重要性,并开始了研发工作。环境监测技术是及时的、准确的、快速的、全面的将环境的质量情况反映出来,并能够收集有关数据、资料,提供准确的环境污染数据与相关资料等。

二、环境监测技术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作用

(一)监测技术为环保提供方向

环境保护工作涉及面非常广,并且能够影响环境保护工作的因素也非常多,所以就会导致环境保护工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很多不确定因素。环境保护工作在一般情况中不仅要对水污染进行处理,还要对大气污染进行处理,这就导致了常常是在进行处理水污染工作的同时进行处理大气污染的工作,这导致了工作盲目没有确定的目标,常常两边都处理不好。环境监测技术能够很好的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工作方向。环境监测技术能够第一时间监测到各个地区的环境情况,并能够根据高科技的判断和缜密的逻辑性,迅速为环境保护工作制定一个明确的工作方向。并且环境监测技术还能够通过监测记录准确的判断环境污染情况是否恶化,能够使环境保护工作更加具有时效性和及时性。

(二)监测技术为环保提供依据

环境保护工作的依据是环境保护相关标准进行实施的,所以,在进行环境保护工作时,往往工作人员一般都是通过当地人民的举报从而最后一个知道环境污染情况的,并且环境保护工作人员还要对相关污染地区进行监测,再根据环境标准进行判断是否污染超标,这种工作效率非常低下,导致很多环境保护工作不能及时的得到解决。而环境监测技术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环境监测技术通过实时监测,能够及时发现环境污染情况,使环境保护人员能够第一时间了解污染情况从而制定详细的改善计划,其不仅能够提升环境保护的工作效率,还能够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三)监测技术为环保提供动力

环境保护的工作目标不仅仅只是改善现有环境污染情况,还要提升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认知度并且使人们能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而使环境不会发生进一步污染的情况。但是现如今很多人嘴上虽然说着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但是仍然开着尾气污染超标的汽车,随意乱扔垃圾,对于水资源也不够节约。其根本原因就是保护环境的中心思想并没有深入到人们的心中。但是环境监测部门可以通过实时监测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总结,人们通过环境监测技术监测到的技术能够从心里对环境污染的危害性有一个全面又深入的认识,使全民进入环境保护工作中。

三、我国环境保护中的监测技术解决对策

(一)健全环境监测技术设备管理机制

环境监测技术设备是实施环境监测技术的重要因素,健全环境监测技术设备管理机制,使环境监测技术设备管理制度不断规范化、科学化、效率化和人性化,就要科学合理地配置环境监测技术设备,防止环境监测技术设备出现闲置和浪费的现象,保证设备采购渠道的合理化,对环境监测技术设备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把关,及时对环境监测技术设备的性能、使用维护成本、实际操作性以及性价比进行专业的研究与评价,以提高环境监测技术设备的使用效率,促进环境监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二)不断完善环境监测技术管理制度

完善的环境监测技术管理制度在环境监测技术发展中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要根据我国环境管理工作的实际发展情况,结合环境监测技术管理制度的现状,不断完善环境监测技术管理制度。加强环境监测技术设备的管理,要科学地检验环境监测技术设备,并对其进行定期的维护和维修,保证环境监测设备的正常运转,保障环境监测技术的正确性与科学性,防止因数据错误影响环境监测的结果。准确分析环境监测工作,对环境监测工作的分析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分析标准,提高环境监测技术水平,保障环境监测结果的科学性。

(三)提高环境监测工作人员的素质

环境监测人员的素质在环境监测技术发展中有重要的作用,在环境监测工作中,将环境监测工作人员素质的培养与环境监测技术发展的现状联系起来,根据环境监测技术发展的要求定期对环境监测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帮助其掌握先进的环境监测技术,更好地使用各类环境监测技术设备,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预期的监测工作目标。

四、结束语

为了更好的推动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要不断的增强监测技术与设备仪器的管理工作,不断的提升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机制等,确保环境监测技术的准确性与时效性,推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环境技术篇2

(一)当前的环境形势和强化环境技术管理的意义

当前我国的环境形势十分严峻。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已在我国20多年里集中出现,呈现结构型、复合型、压缩型特点。为了有效控制环境污染,国家提出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并提出了具体目标,即到2010年,重点地区和城市的环境质量得到改善,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遏制,到2020年,环境质量和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十一五”期间,我国要在国内生产总值整体水平继续保持在7.5%的同时,力争使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总量要比“十五”期间的排污总量减少10%的目标。这是一项约束性指标,是难度很大但又必须实现的指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经济发展总量增加,与此同时还要求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环境保护工作受到两种压力的夹击。

环保的出路在哪里?答案是要尽快实现三个转变。而实现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关键是要强化环境技术手段。环境技术(或称“环境污染防治技术”,包括清洁生产技术、污染控制技术和综合利用技术)是污染防治的基础,也是环境管理和监督执法的重要手段和措施。要牢固确立“科技兴环保”的战略,遵循客观规律,用科学技术破解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的矛盾,真正做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同步推进,实现以保护环境优化经济增长的目标。

(二)我国环境技术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

环境技术管理是指国家为保障环境保护目标,以指导社会生产采用先进技术,防治环境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引导环境技术发展为目的,配合环境管理而进行的技术监督与管理活动的总称,是环境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体系主要包括为环境污染防治的各环节提供系统技术支持和保障相配套的技术政策、最佳可行技术导则和工程技术规范,以及相应的技术筛选与评估、示范与推广工作体系。

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建立起相对完善的环境管理政策、法规体系、环境标准体系,实施了一系列环境管理制度。而环境管理政策、法规和制度的有效实施,均需要环境保护技术作为支撑。相对行政管理制度,我国环境技术管理相对薄弱。已经开展的主要工作是:最佳实用技术的筛选和;污染控制工程管理运营资质认证;工程示范;环保产品认证和少量技术政策、技术规范的编制等工作。

虽然通过上述工作的开展,在环境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环保事业的发展,但是环境技术管理工作尚未形成完整的、科学的、系统的环境技术管理体系。环境技术管理仍处于分散、无序和相对落后的状态,远远不能满足不断提高的环境管理、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的要求。具体表现在:

第一、排放标准的制订缺乏系统的技术支撑。

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是执法监督的依据,也是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措施与管理手段。但长期以来我国排放标准的制订工作由于时间紧,标准编制的经费和人员有限,难以对污染控制技术做全面和深入的论证,标准制订缺乏前期对控制技术系统科学的评估,常常是依靠标准编制组少数专业人员进行判断,科学性和技术可行性参差不齐,难以保证所编制的排放标准达到污染控制要求和技术可行的统一。从而影响了排放标准的科学性和严肃性,进而影响了对污染源控制的有效性,影响了排放标准的权威性。

另外,由于没有建立污染控制技术的常规评估机制,排放标准的制订进度缓慢,为实施达标排放的配套技术政策和管理标准、技术指南、规范不完善,造成环境管理目标难以实施。一方面,治污企业找不到有效的最佳环保技术;另一方面,各类劣质环保技术和产品充斥市场,使企业无所适从。而各级环保部门在环境管理和环保设施建设的决策和监督执法中又缺乏技术依据,难以实现科学管理,管理不到位。

第二、企业的污染治理缺乏技术指导。

污染治理技术及工艺的选择不同于一般技术,企业一般不会选“最好”,只选“够用”就行。另外,由于政府缺乏对技术选择的指导和要求,加上环境工程设计单位技术能力良莠不齐,对污染控制技术的选择各显神通,随意性大,致使能否稳定达标,在设计时也心中无数,造成企业虽然建有污染治理设施,但运转不起或企业达标困难等现象。很多污染源污染控制效果不佳、不达标的原因就是技术路线选择错误引起的,严重浪费了宝贵的财力和时间,挫伤了企业治理污染的积极性。关键原因是,环保部门长期以来重视法规、标准等规定性要求,却缺乏对达到要求所需技术途径的指导,在科学行政、服务企业方面存在差距。

第三、治理工程建设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

目前政府的环境管理仍停留在粗放型的行政管理层面,没有深入到环境污染防治技术管理和工程设施建设、运营监管的层次,使许多环境管理政策和措施失灵。

一方面,企业在实施环境保护治理工程的过程中,环保部门“重结果、轻过程”,“重事前审批、轻事后监督”,对污染防治设施的管理主要限于初期的环评和工程建成后的检测验收等有限措施,缺乏保障工程设施持续、稳定达标的技术支持和过程控制,缺乏相关的工程技术规范;另一方面,环保产品的质量无人监管,设计单位和企业都愿意选用廉价的环保产品,至于能否长期稳定运行,是环保部门的事,往往造成污染治理设施无法达标运行,或运行短时间就陷入开开停停的状态,亦即环保部门来人检查时就运行,环保部门的检查人员一走就停运的状态。

第四、未来的非常规污染物缺乏技术储备。

目前,我国对污染源的控制基本上还处在常规污染物控制阶段,与实际环境污染现状和必须采取的控制措施还有很大差距。由于我国环境具有结构性、复合性和压缩性污染的特点,必须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控制有毒污染物的排放、温室气体的排放等。但就全国而言,还缺乏足够的技术产品储备,导致环保部门迟迟下不了决心,要求企业对有毒污染物排放进行控制,其结果造成了环境质量状况改善不能令人满意。

目前,我国环保系统在环保技术开发、示范和产业化过程中,由于没有经费保障和投入已经逐渐失去话语权。在新技术转化、示范、推广等工作中基本没有相应的机制和体系,各级科研院所较少组织环境技术开发、新技术验证、示范和推广。各级产业协会、学会在环境技术创新,协调行业发展等方面能力明显不足,没有发挥行业组织、学术团体的应有作用等。

(三)加强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上述环境技术管理方面问题的存在,主要原因是,多年来我国环境管理中对技术管理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各级环保部门的环境监督管理大都停留在行政管理层面。近10年来,我国环境污染治理投入不断增加,污染治理工程高速上马,对遏制污染扩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大量的投资并未达到相应的环境效益,污染治理设施建了不少而能稳定达标运行的不多。以脱硫工程为例,近两年我国建设的脱硫工程装机容量是很多发达国家十几年的总量,在大量快速建设的情况下,工程隐患突显,已引起业内专家担忧。

在各种技术手段中,国家对污染控制技术引导和适当干预,是运用技术手段的主要方面。实践证明,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的发展不可能仅仅依靠市场等原动力,因为污染控制的技术自发应用并不能直接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相反会增加成本降低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这就是所谓的环境保护内部不经济性。因此,污染控制技术的发展动力必须来自政府的法规要求,但政府制订法规标准的依据是适当的污染控制技术。同时,污染的治理、环境产业的发展也主要来自于政府的管理要求,环保产业不是一个纯粹的市场经济。为了解开“鸡”和“蛋”的死结,必须采取政府推动和引导的策略,调动社会力量发展污染控制技术。这就需要系统设计一套符合我国当前和今后一定时期内的环境保护形势和市场发展阶段规律的比较有效的技术管理体系。

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推动我国环境技术管理工程实施

(一)发达国家的环境技术管理经验

国内外的实践告诉我们,环境技术管理体系是实现环境保护目标的重要支撑,是联系经济——环境——社会发展的纽带。建立与完善环境技术管理体系,是实现历史性转变的必然选择。

发达国家十分重视环境技术管理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例如,美国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针对现有污染源和非常规污染物的控制技术管理体系,日后被欧盟乃至国际上所广泛采用,并通过立法加以明确。

美国环境保护局通过针对不同的行业制定不同的技术指南,并以此为基础再颁布各自相应的排放限值指令(排放标准),从而实现对污染物排放的有效控制。在美国《清洁水法》中规定,对于直接排放的常规污染物执行以现行最佳控制技术(BPT)、最佳常规污染物控制技术(BCT)为基础的排放限值;对于毒性污染物,执行以最佳经济可行技术(BAT)、现有最佳示范技术(BADT)为基础的新排放源执行标准(NSPS)。目前,美国环境保护局已经建立起了50多个不同行业的技术指南,作为制定污染排放限值标准和环境管理的技术支持文件。

1996年,欧盟在综合污染防治(IP-PC)指令96/61/CE中提出了建立最佳可用技术体系要求,并着手由欧盟委员会工作小组和各成员国共同起草BAT参考文件(技术指南),从1999年开始用于新建污染防治设施,并规定到2007年所有现存设施都应达到其要求,届时大约会有6万个设施采用BAT技术。

此外,为促进环境技术的发展,美国、加拿大和日本等国的环境部门先后建立实施了环境技术评估制度(ETV)。通过对环境新技术的验证评估,引导企业采用先进、高效、经济的新技术。我国要实现“十一五”环境保护目标,必须对污染源实施全面管理,保证其长期、稳定、可靠达标排放,而不是环保检查时、执法行动时的“一时达标”。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达标排放,必须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全面实施以建设环境技术管理体系为核心、以实现环境保护目标为目的的国家环境技术管理工程。

(二)我国环境技术管理体系的构成

参照美国和欧盟的经验,结合我国环境保护的实际,确定我国环境技术管理体系的作用和定位是:为环境管理服务,为环境污染防治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提供技术支持,对环境管理者、污染治理企业进行技术指导,从技术上保证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

环境技术管理体系的构成应从环境污染防治全过程对技术支撑的需求分析入手。我国的环境污染防治是以《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环境污染防治法》、《噪声污染防治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和《环境影响评价法》等为主要依据,主要制度与管理手段有: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建设、污染物达标排放、总量控制等。

从污染防治全过程分析可知,要实现环境污染防治的目标,需要制订: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导则、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污染治理工艺技术规范、重点污染源治理工程技术规范、污染治理设施验收、运行管理技术规范,对污染防治的全过程进行技术指导。这些必须以先进的、成熟的、可靠的技术为依据,也必须有一个科学的技术评估系统和技术示范与推广系统予以保证。因此,国家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应由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导则、技术评估系统、技术示范系统、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境工程技术规范和环境技术发展报告构成。

(三)实施环境技术管理工程的指导思想、目标和任务

我国实施环境技术管理工程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环境保护工作历史性转变,健全环境管理体系。以解决环境管理制度实施中的技术支撑问题、提高环境管理有效性为目标,建立以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最佳可行技术导则、技术评估和技术示范与推广为核心内容的国家环境技术管理体系,为污染源稳定达标排放、污染物总量削减和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主要建设目标为:到2010年,制订与《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确定的重点任务、重点行业和重点工程配套的最佳可行技术导则、技术政策和工程技术规范等;加强与环境技术管理体系相关的基础研究,初步建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应适应的环境技术评估、示范和推广机制,使环境技术管理成为国家环境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到2020年,基本建成以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最佳可行技术导则、技术评估和技术示范与推广为核心内容的国家环境技术管理体系。

环境技术篇3

【关键词】科学技术;人文价值;环境保护

科学技术的形成与发展,实质是人类不断的认识和改造世界,使它适合于人的实践活动的过程,科学技术是人的本质属性和自我价值的体现,是人的能力的表现或延伸。同时,它还是优化人的生命存在的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科学技术特别是科学技术革命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马克思对科学技术的伟大历史作用作过精辟而形象的概括,认为科学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若能在科学技术上不断进取,就可能实现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事实表明,我国制定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鼓励自主创新,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促进科技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蓬勃发展,是正确的战略决策。

一、科学技术的人文价值目标

(一)实现科技发展与人的协调

康德在其目的论中明确提出:“人就是现世上创造的最终目的”。因为,“人乃是世上独一无二的能够形成目的概念的存在者,能够从一大堆有目的而形成的东西,借助于他的理性,而构成目的的一个体系”。康德提出的人不依赖于他物而成为目的的思想,对于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科技与人的关系,是有启发意义的。科学技术价值的实现主体是人类自身,科学技术是在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自然界的过程中产生的。科技作为人类的一种重要社会活动,其最终目的当然是为了提高人在自然中的生存地位,发展科技正是为解放人类而创造物质条件。

(二)关注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平衡

社会的发展应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科技进步应与社会协调发展相平衡。现代科学技术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迅猛发展,一方面把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另一方面也给人类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粮食供应短缺、生态恶化、资源枯竭等问题使人类的生存受到了威胁。只有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保证科学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在发展和应用科学技术时,关注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的和谐统一,推动社会的整体进步。

(三)综合协调人、自然和科技的关系

科学技术是调节人和自然关系的重要手段,人类在自觉地建立人类与自然的平衡关系时,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而要做到这一点,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中必须要树立生态文明意识,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注意科技进步的生态化趋势,实现化与生态文明的有机结合。从而为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四)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科学技术的危机实质上是一种人类价值观念的危机。科学技术的危机归根到底还是人的问题,特别是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创造精神文明,唤醒其内在的人性觉悟,使人们能更理性地看待自然,看待社会,看待人类自己,更科学地揭示客观规律,更合理地改造世界。

二、科技进步与环境保护

(一)科学技术落后是自然生态破坏的内在机制

事实表明,落后的科技水平导致落后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使自然资源过度消耗,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另外,科学技术落后是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生产技术水平高,资源能源的利用率就高,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数量相对就少;反之,生产技术水平低,资源能源的利用率就低,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数量自然就多。

(二)环境保护必须依靠科技进步

第一,科学技术在认识环境污染方面已经作出了重大贡献。没有环境化学和分析化学的产生,就不可能很好地认识环境污染物中有害物质的浓度及影响。没有近代生态学的诞生,就不能深刻认识生态破坏的危害。人们将环境问题提到战略高度加以重视,应归功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第二,科学技术在治理环境污染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如生物工程技术、膜分离技术、高梯度磁分离技术、遥感技术、核技术、活性炭技术等新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广泛运用,为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效的途径。第三,依靠科技进步解决环境问题有着巨大的潜力。我国目前资源利用率不高,能源浪费严重。在这种情况下,依靠科技进步,通过技术改造,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和对资源能源的消耗,有着巨大的潜力。

(三)依靠科技进步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途径

第一,大力研究、引进、开发、推广环境保护科学技术。这包括:加强无废、少废、节能、节水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研究、引进和推广;开发符合国情的污染治理技术和生态破坏恢复技术;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加强环境管理科学化、现代化的研究;加强全球环境问题研究和国际环境保护科技合作。第二,努力发展环境保护产业。环境保护产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它是环保行动的必然产物。发展环保产业,是依靠科技进步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手段之一。

三、发展科学技术包涵的内容

充分估量未来科学技术,把科技进步放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是一种必然趋势。

(一)重建科学技术发展的自然观念

随着现代工业文明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和手段也突飞猛进。环境问题是人类掠夺性开发整个地球后发生的系统性病变。人类在创造了极大丰富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引发出了深重的环境灾难。自从科技成为人类心中神圣地位后,科技万能的思想和片面增长的观念忽视了科技、经济、文化、自然生态的协调发展。这样不顾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力,使人类的生存环境正在日益遭受着毁灭性的破坏。科学技术文明背后的价值观念日益在促成人之主体化、自然之客体化,直接导致人类形成了攫取和控制自然的权力。人们曾经认为,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水平和能力是衡量科学的唯一价值尺度,从环境中攫取自然资源越快的技术就是越好的技术,只注重科学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而不顾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科学观的扭曲,把发展引上了歧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道路。因此,在寻求科学技术发展的进程中,我们必须始终关注和高度重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为中国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可靠的技术保障。

(二)用绿色科技塑造传统产业

当前,社会进步与生态发展面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环境恶化已经影响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人类所能采取的积极对策之一便是积极开发生态科技,主要包括加深对生态环境本质认识的各项科学和技术,为防治环境问题的出现及危害的各项科学和技术,以及为保护环境所采取的政治、经济、法律、行政及教育等各项专门知识和手段。生态科学技术是跨学科的综合型科学技术,与人类的生活质量、生存环境密切相关,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生态科技,有利于促进树立人口、经济与环境发展相协调的意识,转变传统的发展模式,逐步走上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良性循环的轨道。在绿色经济时代,我们要摆脱落后境况和避免“环境殖民主义”的剥削,就必须自强不息,用绿色科技塑造传统产业,用绿色文化塑造传统市场,从根本上改善生态与经济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由于各国对环境污染的问题高度重视,高新技术日益广泛地被采用,一些新兴的生态科学技术将代替传统技术,这些生态科技在开发时就改变了传统技术掠夺自然资源的技术目标,而以人与自然协调为目的。这些技术组成了有益于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高新技术体系,这将有助于解决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这对矛盾。

(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

知识经济绝不仅仅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基础的技术进步,而且也是以人文知识为基础的社会“交往”的进步;不仅仅是自然科学的知识转化为信息化技术,成为经济性资源,更重要的是人文科学的知识通过信息技术而成为可交易的产品,在这种产品中,自然科学技术可能只是一种“载体”。科技与文化的融合,科学精神与科学理性的交汇,是科学技术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突出表征。可持续发展时代,我们所面临的将是知识、经济和社会的全面人文化。人类的行为必须遵循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规律,“人是有理性、重感情的动物,决不会听任人的主观意志和环境的自然规律各行其是。”人类能够主动地发现社会自身以及社会与自然之间的不平衡,并主动地进行调整使生态法则与道德法则实现平衡。“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是人类现实利益与理性智慧、科学态度与道德精神相结合,是整个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环境科学理论、伦理学理论甚至马克思主义理论共同发展的产物。这就要求我们在实现科技现代化的过程中,既要注意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又要注意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把考虑直接现实利益同人类的长远利益统一起来;既要考虑人的物质利益,又要重视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既要追求物质方面的进步,又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达到和谐统一,实现生态法则与道德法则的平衡,最终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论科学技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1)

[2]蔡守秋,万劲波,刘澄.环境法的伦理基础:可持续发展观[J].载《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

[3]延军平等著.跨世纪全球环境问题及行为对策[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4]徐冠华.科学技术在中国社会的新作用[J].载《中国科技论坛》.2001(5)

[5]黄鼎成,汪毅,康晓光.人与自然关系导论[M].湖北: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6]李海峰.科学:一把双刃剑――世纪之交的科学挑战[M].吉林:长春出版社,1998

环境技术篇4

    近年来,我国许多地区灰霾天气有所增加,有的城市灰霾天气占到全年天数的一半,有的则超过一半。有关专家根据环境监测机构的提供的监测数据分析认为,造成灰霾天气的主要原因是空气中PM2.5细颗粒严重超标。本文以影响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的原因为切入点,针对环境监测中存在的评价体系、环境监测技术和管理监督等问题,笔者在查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提出了解决办法与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的建议。以期对广大环境保护者提供一个理论依据平台。

    1影响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的问题

    环境监测作为环境保护研究的基础,既是一种对环境管理的手段,又是有关部门对制定环境保护决策的重要依据,环境监测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类生存环境与生存安全。目前,影响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的主要问题有:

    1.1污染指数评价体系问题近年来,我国许多地区灰霾天气有所增加,有的城市灰霾天气占到全年天数的一半,有的则超过一半。有关专家根据环境监测机构的提供的监测数据分析认为,造成灰霾天气的主要原因是空气中PM2.5细颗粒严重超标。专家指出:我国现行的空气污染指数评价体系是10年前根据当时城市的空气污染状况所制定的,污染指数评价体系只包括了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这3项指标,对引起灰霾天气的PM2.5细颗粒和臭氧等指标并没有包含在内,因而导致了监测部门公布的空气质量数据与实际空气质量有很大的差别。

    1.2环境监测技术问题环境监测技术问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1、资金投入问题。由于环境监测部门的监测资金投入主要依赖财政部门,有限的财政投入引起监测技术资金投入的严重不足,无法及时对监测设备与监测技术更新。2、技术人员问题。环境监测技术人员因受编制限定的影响,无法得到及时充实,同时由于监测部门资金不足,很难对现有技术人员进行必要技术深造培养,因而导致监测技术跟不上对环境监测质量的发展要求。

    1.3管理监督问题由于环境监测监测是一个带有公益性质的垄断行业,加上环境监测部门属于行政事业单位,在管理上存在严重的缺陷,对环境监测的质量缺乏有效的监督。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大潮冲击下,一些监测部门受利益的驱动,将环境监测的工作重心转向了一些企业污染大户委托性的监测报告方面,企业污染大户希望通过监测部门出具“合法化”监测报告来减少缴排污费,而监测部门则通过服务监测创收来解决监测资金不足的问题,其结果是,导致环境监测数据失真、环境监测质量下降。

    2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的办法

    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状况日夜严重。不但环境监测的范围、内容在不断扩大,而且对环境监测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如何加强环境监测提高监测质量,笔者认为:

    2.1进一步完善环境监测体系功能,拓展监测指标随着环境质量的变化和污染物种类不断增加,原有环境质量评估体系中的一些评价指标,已经无法评估我国环境质量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因此,我国应进一步完善环境监测体系的评估功能,及时调整环境监测机构的功能布局,拓展环境监测指标。通过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中的评估功能,不断加强环境质量监测数据的分析,从而提高我国环境监测的质量。

    2.2增加建设资金的投入,提高环境监测能力当前我国加大了对环境监测能力建设的投入力度,环境保护部门应抓住机遇,积极争取配套资金,增加环境监测设备,解决环境监测站点在工作中遭遇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状况。由于我国许多城市水污染情况严重,各级监测站应重点针对饮用水有机物分析能力的建设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完善环境应急监测技术体系和工作程序,配齐应急监测设备,从而提高我国环境监测能力与监测质量。

    2.3加强技术监督力度,确保数据真实可靠监测数据是环境监测质量好坏的关键,在环境监测过程中只有确保数据的真实可靠,才能充分发挥环境监测的保障作用。各级环保部门应加强环境监测技术的监督力度,加大对质量控制考核、实验室间比对、环境监测技术人员的考核和监测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从而解决因监测数据不全面、准确引起的环境监测质量问题,

    3结束语

环境技术篇5

2.鱼贝植物组合对上海白莲泾生态修复效应研究杜佳沐,张饮江,张磊,罗坤,何培民,DUJia-mu,ZHANGYin-jiang,ZHANGLei,LUOKun,HEPei-min

3.黄磷生产企业磷泥烧渣浸出毒性试验研究毕亚凡,李成国,黄永文,BIYa-fan,LICheng-guo,HUANGYong-wen

4.鼠李糖脂及其产生菌对原油生物降解影响研究朱生凤,梁生康,吴亮,宋丹丹,吴婷,陈宇,ZHUSheng-feng,LIANGSheng-kang,WULiang,SONGDan-dan,WUTing,CHENYu

5.污染土壤淋洗液中六氯苯的电化学法处理研究王营茹,陆晓华,林莉,李泰平,WANGYing-ru,LUXiao-hua,LINLi,LITai-ping

6.黄石沿江土壤镉的形态特征及生物可利用性李秀娟,靳孟贵,郝汉舟,陈婷,LIXiu-juan,JINMeng-gui,HAOHan-zhou,CHENTing

7.废胶粉与聚氨酯聚苯乙烯互穿聚合物网络邱贤华,杨莉,邱清华,QIUXian-hua,YANGLi,QIUQing-hua

8.硫酸钙在Ca-Mg-K-Cl-H2O体系转化过程中溶解度研究何伟,吴晓琴,刘芳,HEWei,WUXiao-Qin,LIUFang

9.CuAl水滑石衍生物吸附Cr(Ⅵ)的性能研究朱玲,梁存珍,於俊杰,谭朝洪,曾庆蔚,ZHULing,LIANGCun-zhen,YUJun-jie,TANChao-hong,ZENGQing-wei

10.电沉积ZnO膜光电催化降解4-硝基酚研究任秋红,龚建宇,杨昌柱,张敬东,RENQiu-hong,GONGJian-yu,YANGChang-zhu,ZHANGJing-dong

11.TiO2光催化降解活性艳兰KN-R的研究吕华,姜聚慧,刘玉民,朱琳芳,席国喜,LVHua,JIANGJu-hui,LIUYu-min,ZHULin-fang,XIGuo-xi

12.PbO2/Ti改性电极电催化氧化酸性品红的试验研究胡锋平,王晓淼,刘占孟,HUFeng-ping,WANGXiao-miao,LIUZhan-meng

13.热分析-质谱联用分析生物垃圾热解机理赵巍,汪琦,刘海啸,刘小青,邹宗树,ZHAOWei,WANGQi,LIUHai-Xiao,LIUXiao-Qing,ZOUZong-Shu

14.废旧电路板热解油合成酚醛树脂胶粘剂的研究陈烈强,胡亚林,周文贤,CHENLie-qiang,HUYa-lin,ZHOUWen-xian

15.制备工艺对活性炭电极电吸附性能的影响段小月,常立民,刘伟,DUANXiao-yue,CHANGLi-min,LIUWei

16.多壁碳纳米管对水中五氯苯酚的吸附性能研究崔春月,郑庆柱,胡春光,刘强,CUIChun-yue,ZHENGQing-zhu,HUChun-guang,LIUQiang

17.武汉市郊典型利用方式下土壤磷素特征及流失风险分析刘子国,黄敏,余萃,刘佳威,LIUZi-guo,HUANGMin,YUCui,LIUJia-wei

18.根际微生物在污染水体植物修复中的作用胡智勇,陆开宏,梁晶晶,HUZhi-yong,LUKai-hong,LIANGJing-jing

19.EBPR中两类细菌PAOs和GAOs竞争的研究进展王旭东,王磊,张龙涛,吕永涛,王志盈,WANGXu-dong,WANGLei,ZHANGLong-tao,LVYong-tao,WANGZhi-ying

20.富含甲烷的可再生资源重整制氢的研究进展张鉴达,申哲民,孟祥明,马晶,雷阳明,ZHANGJian-da,SHENZhe-min,MENGXiang-ming,MAJing,LEIYang-ming

21.毒性鉴别评估(TIE)在沉积物毒性评估中的应用石志芳,姜霞,程积民,金相灿,SHIZhi-fang,JIANGXia,CHENGJi-min,JINXiang-can

22.大型水生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水体研究进展王谦,成水平,WANGQian,CHENGShui-ping

23.化妆品生产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陈新,杨海真,黄翔峰,CHENXin,YANGHai-zhen,HUANGXiang-feng

24.螺旋管-高效液相色谱法在线检测甲醛的研究马亿园,王会祥,王少丽,刘斌,MAYi-yuan,WANGHui-xiang,WANGShao-li,LIUBin

25.石墨炉AAS法分析冬青科苦丁茶树系统中镉及其分布贾振亚,罗盛旭,杜兵兵,闫慧,夏欢,JIAZhen-ya,LUOSheng-xu,DUBing-bing,YANHui,XIAHuan

26.自制新型液相色谱柱同时测定土壤中两种农药邓志华,刘云根,夏红云,崔亚伟,梁启斌,DENGZhi-hua,LIUYun-gen,XIAHong-yun,CUIYa-wei,LIANGQi-bin

27.恒能量同步荧光法测定土壤中多环芳烃的研究史兵方,杨秀培,兰翠玲,蔡成翔,SHIBing-fang,YANGXiu-pei,LAINCui-ling,CAICheng-xiang

28.ICP-AES法测定煤矸石中的Ni、Fe、Mn、Cr韦连喜,典平鸽,WEILian-xi,DIANPing-ge

29.ICP-AES测定南宁市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含量唐姣荣,陆建平,童张法,TANGJiao-rong,LUJian-ping,TONGZhang-fa

30.湿法脱硫渣制备硫铝酸盐水泥的实验研究王宇才,李金洪,王浩林,WANGYu-cai,LIJin-hong,WANGHao-lin

31.城市污水污泥超声波预处理的研究童文锦,孙水裕,郑莉,姚炜婷,TONGWen-jin,SUNShui-yu,ZHENGLi,YAOWei-ting

32.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城市污水的运行特性刘强,王晓昌,LIUQiang,WANGXiao-chang

33.SPM对铅溶液的处理效果研究侯宗元,姜寅,陆柱,郑金标,HOUZong-yuan,JIANGYin,LUZhu,ZHENGJin-biao

34.城市生物质废物厌氧消化处理可行性分析张丽颖,姜永海,邓舟,张妍,ZHANGLi-ying,JIANGYong-hai,DENGZhou,ZHANGYan

35.固定化细胞流化床处理含酚废水的研究刘桂萍,魏剑峰,刘长风,王瑾,LIUGui-ping,WEIJian-feng,LIUChang-feng,WANGJin

36.有色金属冶炼含砷铁酸性废水处理工艺设计方案边德军,任庆凯,田曦,潘雅坤,周琳峰,BIANDe-jun,RENQing-kai,TIANXi,PANYa-kun,ZHOULin-feng

37.改性粉煤灰联合高铁酸钾处理造纸废水的试验研究何文丽,桂和荣,苑志华,吴斌,何灿,HEWen-li,GUIHe-rong,YUANZhi-hua,WUBin,HECan

38.烟煤层燃炉颗粒物的生成特征与管理控制姚芝茂,邹兰,李俊,王宗爽,YAOZhi-mao,ZOULan,LIJun,WANGZong-shuang

39.高炉出铁场"电改袋"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吴高明,张大华,杜健敏,严刚,向晓东,柯了英,WUGao-ming,ZHANGDa-hua,DUJian-min,YANGang,XIANGXiao-dong,KELiao-ying

40.洪湖流域半封闭池塘河蟹养殖氮磷污染负荷研究戴捷,李传岭,邓楚洲,吴忠,杨立群,DAI-Jie,LIChuan-ling,DENGChu-zhou,WUZhong,YANGLi-qun

41.平原河网地区土地利用生态适宜性评价——以上海市张江功能区域为例白义琴,阮关心,张宏伟,杨凯,BAIYi-qin,RUANGuan-xin,ZHANGHong-wei,YANGKai

42.基于微观交通仿真的交叉通噪声模拟方法李锋,蔡铭,刘济科,LIFeng,CAIMing,LIUJi-ke

43.MOBILE计算中国机动车CO排放因子时的计算年确定韩星,张旭,HANXing,ZHANGXu

44.BP神经网络组合预测在城市生活垃圾产量预测中应用路玉龙,韩靖,余思婧,张鸿雁,LUYu-long,HANJing,YUSi-jing,ZHANGHong-yan

45.RBF神经网络在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中的应用李磊,李剑,马建华,LILei,LIJian,MAJian-hua

46.基于数字流域的水质综合管理决策支持系统——以深圳石岩水库流域为例韩龙,秦华鹏,鲁南,胡嘉东,HANLong,QINHua-peng,LUNan,HUJia-dong

47.聚氯乙烯生产过程生命周期评价伍跃辉,陈爱燕,王震,孙德智,WUYue-hui,CHENAi-yan,WANGZhen,SUNDe-zhi

1.5种天然矿物修复铅污染沉积物的实验研究祝凌燕,林加华,张子种

2.嗜麦芽窄食单胞菌J12对芘的降解特性张娜,尹华,彭辉,何宝燕,叶锦韶,秦华明,龙焰

3.沉积物内源与外源重金属形态与酶活性的相关性李鱼,万晓宇,王晓丽

4.载银TiO_2光催化剂的合成及活性研究军,郭莉,李东升,付峰,陶明文,高利锋

5.富营养化水体中微囊藻、菌、病毒数量关系初步研究张一卉,赵以军,程凯

6.不同水生植物在暴雨湿地中的水质净化作用陈庆锋,单保庆,马君健,高新国,丁世刚,刘伟

7.羧酸及其衍生物急性毒性的QSAR研究崔毅,蒋军成,潘勇,曹洪印,王睿

8.光照与磷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交互作用王崇,王海瑞,徐晓菡,吴辰云,孔海南,何圣兵

9.京杭运河(杭州段)河网水质模拟张聃,钱蔚,潘向忠,常文婷

10.滴滤塔气液流动与微生物膜分布的相互影响范守城,张云茹,王永忠

11.模拟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强化解吸与解吸液降解周涛,易海涛,陆晓华

12.高效降酚菌Bacillussp.JY01的固定化及降解特性研究袁利娟,姜立春,彭正松,阮期平

13.光照度对水柱中斜生栅藻生长的影响张海春,李春杰,陈雪初,孔海南

14.麦草浆黑液固形物热解特性及动力学研究邓德敏,谭龙

15.典型含氮消毒副产物的形成及去除的研究进展尚晓玲,李咏梅

16.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降解与代谢研究进展李玲玉,刘艳,颜冬云,徐绍辉

17.异生型化合物生物降解及调控机理研究进展皮文清,曲媛媛,张强,周集体

18.物化法处理MSW渗滤液研究进展姚敏,黄力群,成一知

19.东湖沉积物重金属来源与人类活动相关性分析王金瑾,鲍建国,李立青

20.兰州市排污沟淤泥的有机质特征及来源分析漆燕,张成君,张婉漪,胡清静,刘俊琢

21.密闭舱内甲醛气体的扩散模型及其验证谭文轶,张旋,王永莉,刘香芹

22.蒸汽相变促进WFGD系统脱除PM_(2.5)的协同作用分析辛成运,杨林军,王海芳

23.海南菠萝种植地土壤重金属环境地球化学研究郭宇,吴国爱,杨奕,鲍征宇

24.萃取-反萃法综合回收磷矿浮选尾矿中磷和镁黄芳,王华,李军旗,陈义,杨书怀

25.环境因子对植物-生物膜氧化沟去除氮磷的影响刘雯,丘锦荣,卫泽斌,张建桃,汤仲恩,吴启堂

26.废弃电路板湿法破碎与分选回收金属研究贺靖峰,段晨龙,何亚群,赵跃民,张洪建

27.淀粉酶前处理应用于猪粪沼气发酵的研究李建昌,孙可伟

28.城市生活垃圾单流程回收模式及其应用李新,石建屏,陈春燕

29.连续微滤用于钢铁厂废水处理的生产性测试唐运平,许丹宇,张志扬,庞维亮,柴树满

30.垃圾焚烧飞灰中重金属的浸出规律张海英,赵由才,张国欣,祈景玉,郭翠香,宋立杰

31.高浓度服装水洗废水的混凝处理研究陈渊,谢祖芳,朱万仁,晏全,韦秀丽

32.牛仔布染色废水中的靛蓝回收技术研究朱超华,邱滔,徐圃清,张晟,刘子辉

33.絮凝法预处理酵母废水研究史郁,刘慧,谢安,周旋,胡超涌

34.竞争性阳离子对粉煤灰合成沸石除氨氮的影响彭里程,吴德意,隋艳明,尚晓,郑向勇,孔海南

35.氧化剂与新型絮凝剂协同去除酸性大红的研究刘娟,周许林,刘红,李扬薇,范先媛

36.电晕放电等离子体烟气脱硫放电极的试验研究贺君,白明华,李秋荣,郑海武

37.γ-聚谷氨酸絮凝剂培养条件及处理啤酒废水研究万俊杰,邓毛程

38.危险废物贮存的地下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季文佳,王琪,黄启飞,黄泽春,马春燕

39.月亮泡底泥中元素的分布及其生态风险评价张青伟,柴社立,部雪娇,兰袁媛,徐学纯

40.深圳河流沉积物中重金属累积特征及污染评价戴纪翠,高晓薇,倪晋仁,尹魁浩

41.区域产业结构的综合生态评价与生态调控研究——以广东东莞市为例吴鹏举,郭光普,黄伟奇

42.东西部经济增长对环境质量影响对比分析王莉芳,冯蓉,李随科

43.城市污泥处理处置管理体系探讨吴雪峰,李青青,李小平

44.湖北省自然保护区建设现状及空缺分析王茜茜,葛继稳,李炜,张志祥,沈帆,徐鑫磊

45.基于空间数据挖掘的区域危险废物决策支持设计研究杜鹏,杨蕾,夏斌,陈红顺

46.四川地震后固体建筑毁弃物再生研究彭冲,施养杭

1.Zn~(2+)-S~(2-)H_2O系热力学平衡研究李二平,闵小波,舒余德,王云燕,柴立元,LIEr-ping,MINXiao-bo,SHUYu-de,WANGYun-yan,CHAILi-yuan

2.一株石油烃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张子间,刘勇弟,张立辉,ZHANGZi-jian,LIUYong-di,ZHANGLi-hui

3.珠三角区域空气质量指数(RAQI)的研究张轶男,李倩倩,罗运阔,陈尊裕,刘俊,张毅强,胡鸣,ZHANGYi-nan,LIQian-qian,LUOYun-kuo,CHANChuen-yu,LIUJun,ZHANGYi-qiang,HUMing

4.好氧反硝化菌的化学-物理法诱变育种研究李永智,汪苹,廖小红,刁惠芳,LIYong-zhi,WANGPing,LIAOXiao-hong,DIAOHui-fang

5.废物水泥窑共处置产品中Ni释放的pH影响杨昱,杨玉飞,黄启飞,王琪,YANGYu,YANGYu-fei,HUANGQi-fei,WANGQi

6.焉耆盆地土壤盐渍化影响因素的信息统计分析刘延锋,曹英兰,欧阳正平,LIUYan-feng,CAOYing-lan,OUYANGZheng-ping

7.硅钨酸敏化TiO_2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军,郭莉,李东升,张理平,高利峰,强小丹,WANGDan-jun,GUOLi,LIDong-sheng,ZHANGLi-ping,GAOLi-feng,QIANGXiao-dan

8.模拟条件下农田磷素渗漏淋失特征研究李学平,石孝均,LIXue-ping,SHIXiao-jun

9.咪唑类ILs对天然水体中斜生栅藻的毒性效应李俊峰,胡翔,李春喜,LIJun-feng,HUXiang,LIChun-xi

10.环保型CO_2跨临界带膨胀机制冷循环性能研究谢英柏,孙刚磊,宗露香,靳光亚,XIEYing-bai,SUNGang-lei,ZONGLu-xiang,JINGuang-ya

11.沉箱结构体对水体原生动物种群的影响研究文科军,吴丽萍,段梦,田源,汪洪,WENKe-jun,WULi-ping,DUANMeng,TIANYuan,WANGHong

12.温度对A~2/O工艺脱氮影响的研究赵丰,戴兴春,黄民生,ZHAOFeng,DAIXing-chun,HUANGMin-sheng

13.锌对磷酸铵镁和磷酸钙结晶回收磷的影响谭婧,丁丽丽,赵明宇,任洪强,TANJing,DINGLi-li,ZHAOMing-yu,RENHong-qiang

14.PW_(12)/SiO_2光催化降解水中苯酚王炜,朱秀华,程为,薛钰芝,彭孝军,张蓉,WANGWei,ZHUXiu-hua,CHENGWei,XUEYu-zhi,PENGXiao-jun,ZHANGRong

15.活性炭对苯胺、对硝基苯胺共吸附性能的研究孙彤,高杰,刘连利,SUNTong,CAOJi,LIULian-li

16.高效产絮凝剂Pseudomonasalcaligenes培养条件优化及应用研究王远红,董滨,毛艳丽,闫永胜,WANGYuan-hong,DONGBin,MAOYan-li,YANYong-sheng

17.一株溶藻细菌溶藻活性物质的成份及溶藻机制杨丽丽,潘伟斌,李燕,YANGLi-li,PANWei-bin,LIYan

18.强化混凝去除微污染湖泊水浊度及TOC的研究卢静芳,孔祥媚,赵瑞斌,LUJing-fang,KONGXiang-mei,ZHAORui-bin

19.碳纳米管对水中4-氯酚和2,4-二氯酚的吸附性能研究曹德峰,刘宝春,葛海峰,CAODe-feng,LIUBao-chun,GEHai-feng

20.珠江广州河段上覆水和间隙水中磷特性研究冼超彦,吴群河,XIANChao-yan,WUQun-he

21.骨炭对铅的吸附性能研究滕曼,付强,贾立明,TENGMan,FUQiang,JIALi-ming

22.我国湖泊富营养化防治与控制策略研究进展赵永宏,邓祥征,战金艳,席北斗,鲁奇,ZHAOYong-hong,DENGXiang-zheng,ZHANJin-yan,XIBei-dou,LUQi

23.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曹斌,林剑艺,崔胜辉,CAOBin,LINJian-yi,CUISheng-hui

24.金属矿山土壤重金属污染生物修复研究进展张溪,周爱国,甘义群,陈正华,王旭,ZHANGXi,ZHOUAi-guo,GANYi-qun,CHENZheng-hua,WANGXu

25.黑水虻处理养殖废物的研究现状安新城,李军,吕欣,ANXin-cheng,LIJu,LVXin

26.正渗透膜分离技术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与研究佘乾洪,迟莉娜,周伟丽,张振家,SHEQian-hong,CHILi-na,ZHOUWei-li,ZHANGZhen-jia

27.利用发光技术测量海水总有机碳(TOC)技术研究刘岩,朱苹,谭丽菊,王江涛,LIUYan,ZHUPing,TANLi-ju,WANGJiang-tao

28.生物柴油的碳烟形貌及影响因素分析顾士强,王忠,毛功平,许广举,黄慧龙,GUShi-qiang,WANGZhong,MAOGong-ping,XUGuang-ju,HUANGHui-long

29.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支持系统结构设计赵艳博,李慧,林逢春,燕华,ZHAOYan-bo,LIHui,LINFeng-chun,YANHua

30.水中痕量重金属激光诱导击穿光谱高灵敏检测赵芳,张谦,熊威,容静宝,李润华,ZHAOFang,ZHANGQian,XIONGWei,RONGJing-bao,LIRun-hua

31.异养型同步硝化反硝化处理微污染水源水苏俊峰,黄廷林,刘燕,李倩,叶羡婧,焦菲,SuJun-feng,HUANGTing-lin,LIUYan,LIQian,YEXian-jing,JIAOFei

32.间歇投加碳源模式下SND的脱氮效能方茜,张可方,林金銮,FANGQian,ZHANGKe-fang,LINJin-luan

33.水生植物组合后根际微生物及水净化研究李淑英,周元清,胡承,章新,和桂凤,LIShu-ying,ZHOUYuan-qing,HUCheng,ZHANGXin,HEGui-feng

34.从造纸污泥中提取木质素处理酿造废液的研究蒋玲,李淑勉,李占才,王晓杰,周军,JIANGLing,LIShu-mian,LIZhan-cai,WANGXiao-jie,ZHOUJun

35.硝酸处理的碳纳米管吸附水溶液中汞离子的研究葛海峰,刘宝春,曹德峰,GEHai-feng,LIUBao-chun,CAODe-feng

36.共沸-分馏连续操作处理醇酮装置酸性废水唐丽华,沈显明,贾长英,陈旭,张晓娟,TANGLi-hua,SHENXian-ming,JIAChang-ying,CHENXu,ZHANGXiao-juan

37.铁矿渣去除水中砷实验研究刘懿颉,甘义群,王焰新,马腾,李佳乐,LIUYi-jie,GANYi-qun,WANGYan-xin,MATeng,LIJia-le

38.太湖上游水环境对植物分布格局的影响机制张萌,倪乐意,曹特,方涛,熊道文,周广杰,祝国荣,徐军,过龙根,ZHANGMeng,NILe-yi,CAOTe,FANGTao,XIONGDao-wen,ZHOUGuang-jie,ZHUGuo-rong,XUJun,GUOLong-gen

39.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城市生态安全评价中的应用赵春容,赵万民,ZHAOChun-rong,ZHAOWan-min

40.广州市供水水源面临的问题和对策宋刚,汤泽平,陈迪云,岳玉美,SONGGang,TANGZe-ping,CHENDi-yun,YUEYu-mei

41.补贴政策对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的作用和局限——以洪湖自然保护区的拆网政策为例葛晓东,温峰,刘增金,胡荣桂,叶青,明鑫,GEXiao-dong,WENFeng,LIUZeng-jin,HURong-gui,YEQing,MINGXin

42.煤矸石山修复的碳减排效益——以阳泉矿区为例廖程浩,刘雪华,张永富,LIAOCheng-hao,LIUXue-hua,ZHANGYong-fu

43.美国控制空气污染物的对策张晓萌,王连生,ZHANGXiao-meng,WANGLian-sheng

1.汉阳两湖泊底泥酶活性和脂肪酸垂直分布特征周巧红,姜丽娟,张丽萍,吴振斌,ZHOUQiao-hong,JIANGLi-juan,ZHANGLi-ping,WUZhen-bin

2.溶解氧和光照对狐尾藻衰亡释放氮磷碳的影响包裕尉,卢少勇,司静,梁丽丽,金相灿,陈雷,BAOYu-wei,LUShao-yong,SIJing,LIANGLi-li,JINXiang-can,CHENLei

3.一株好氧反硝化菌的鉴定及反硝化特性研究许尚营,张华,李娜,李风,杨俊忠,郑永良,刘德立,XUShang-ying,ZHANGHua,LINa,LIFeng,YANGJun-zhong,ZHENGYong-liang,LIUDe-li

4.污泥混配土中氮磷转化研究王成端,周小波,杨晓琴,WANGCheng-duan,ZHOUXiao-bo,YANGXiao-qin

5.铜对两种农药在砂土上吸附的影响刘廷凤,陈成,王涛,孙成,LIUTing-feng,CHENCheng,WANGTao,SUNCheng

6.垃圾渗滤液对黑麦草和高羊茅种子萌发的影响肖瑜,张敏,章波,胡祎,林炳婷,XIAOYu,ZHANGMin,ZHANGBo,HUYi,LINBing-ting

7.土壤中铜镉植物可利用性的表征丁园,魏立安,宗良纲,陈德志,DINGYuan,WEILi-an,ZONGLiang-gang,CHENDe-zhi

8.耐盐菌GTY对偶氮染料活性艳红X-3B的脱色研究项学敏,王晓坤,周集体,王刃,曲宝成,XIANGXue-min,WANGXiao-kun,ZHOUJi-ti,WANGRen,QUBao-cheng

9.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对亚甲基蓝的降解黄芳敏,王红林,严宗诚,陈砺,冯天照,HUANGFang-min,WANGHong-lin,YANZong-cheng,CHENLi,FENGTian-zhao

10.CWAO降解正丁酸升温过程反应条件的优化李鱼,郑爽,王江铃,陈宇,LIYu,ZHENGShuang,WANGJiang-ling,CHENYu

11.释氧渗透反应格栅填料的改进研究谢李,刘菲,刘玉龙,XIELi,LIUFei,LIUYu-long

12.丙酸/乙酸比例对生物除磷系统的影响研究李亚静,孙力平,陈修辉,LIYa-jing,SUNLi-ping,CHENXiu-hui

13.膜生物反应器中贫营养条件下SMP的产出研究齐庚申,陈谊,孙宝盛,陈宏宇,QIGeng-shen,CHENYi,SUNBao-sheng,CHENHong-yu

14.电动力学修复对沉积物理化性质的影响李泰平,袁松虎,林莉,万金忠,徐懿,陆晓华,LITai-ping,YUANSong-hu,LINLi,WANJin-zhong,XUYi,LUXiao-hua

15.吸附-电催化氧化降解非水溶性有机废气魏静,杨骥,WEIJiang,YANGJi

16.废溶剂油中二甲苯/醋酸丁酯分离研究李跃金,李长海,李贞玉,LIYue-jin,LIChang-hai,LIZhen-yu

17.电除尘器中粒子沉降特性研究赵毅,郭天祥,赵晓初,夏文武,ZHAOYi,GUOTian-xiang,ZHAOXiao-chu,XIAWen-wu

环境技术篇6

会计理论基础是支撑会计理论大厦的脚根、支撑点,同时也是会计理论产生、发展、丰富和完善的力量和源泉。二者的辩证关系具体表现在:一方面,会计理论基础的完善与否直接制约着会计理论的发展与完善;另一方面,完善的会计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也巩固了会计理论基础,使得会计理论基础更加坚实、雄厚,更好地促进会计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在高科技信息技术时代,会计理论基础受到了信息技术的巨大冲击,其内涵、外延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我们对于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会计理论基础的重新认定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会计理论基础的界定

信息技术环境下,为了正确地对会计理论基础进行界定,我们有必要先澄清会计理论基础与会计理论以及会计基础理论的关系:这三者之间有无区别、它们关系是什么以及它们在会计理论大厦中的地位和作用各是什么等。

1.会计理论基础与会计理论的关系

会计理论基础是会计理论研究的根本和出发点,它与会计理论的关系十分密切。就本质而言,会计理论基础和会计理论都是会计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成果,只不过会计理论基础比较直接、具体,而会计理论相比较则较为间接、概括。从整体考虑,会计理论基础应该是会计理论学科体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要想系统、透彻地研究会计理论的实质、精髓,必须要将会计理论基础纳入到会计理论学科体系当中,因为离开了会计理论基础而单纯地、孤立地研究会计理论,无啻于是纸上谈兵、空中楼阁,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从局部出发来考虑,会计理论基础还应该是会计理论研究者着重研究的课题,因为会计理论基础的稳定与否,将会直接影响到会计理论大厦的稳定和完善。然而会计理论基础并不等同于会计理论,它不具备会计理论所特有的高度抽象性、普遍适用性、严密逻辑性和普遍指导性等特征。因此,会计理论基础只能是连接会计理论与其他学科理论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①先有会计理论基础,再有健全的会计理论学科体系;②会计理论基础是会计理论的一部分,它们之间是局部和整体的关系;③会计理论基础是会计理论主体与其他学科理论之间的关节点,类似于桥梁。

2.会计理论基础与会计基础理论的关系

会计基础理论是通用于任何独立于会计活动的各种具有普遍指导性的理论,是与会计应用理论相对应的一个概念范畴。作为指导性的理论,会计基础理论同样也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普遍适用性和严密的逻辑性等特点,就内容而言,具体包括会计目的、会计概念、会计原理、会计原则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因此,会计基础理论并不同于会计理论基础,它是对会计理论基础的高度概括与抽象的总结的基础上形成的会计一般概念和原理,用于规范会计应用理论,进而指导会计实践活动。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会计理论基础的选择与确认

信息技术环境下会计理论基础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选择和确认:

1.多角度、全方位为会计理论服务

随着信息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广泛应用,会计理论基础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其内容不但包容了传统会计理论基础的基本内容,而且还将与会计学科相关的其他学科理论、新兴学科观点、高科技信息技术理论均引入会计理论基础的范围,相互交融、渗透,从多角度、全方位地为会计理论服务。具体表现在:首先,会计理论基础决定着会计理论发展的方向和趋势,会计理论基础的完善与否直接制约着会计理论的发展与完善,会计理论基础的每一次变革都会引起会计理论发生相应的变化;其次,完善的会计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也巩固了会计理论基础,使得会计理论基础更加坚实、雄厚。进而更好地促进会计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因此,我们判断某一理论、学科是否是会计理论基础,首先要看它是否全方位、多角度地为会计理论的发展服务。

2.充分实现与会计环境互动性

会计环境是会计理论乃至会计理论基础发生变迁的外在动因,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先进的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广泛地应用到会计领域中,促使着会计理论基础发生着巨大的变革。一方面,信息技术刺激了会计理论基础的变革,它将先进的信息技术理论、网络时空观深层次地植根于会计理论基础,将先进的高科技信息技术应用于会计实务工作之中,加速了会计理论与会计技术服务手段的飞跃性发展;另一方面,会计理论

环境技术范文

环境技术篇1关键词:环境破坏;环境监测技术;环境保护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环境监测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但是我国环境监测技术还存在着资源配置不当、环境监测技术管理
点击下载文档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5折优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