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的核心范文
小学教育的核心篇1
关键词 审美教育 审美活动 创造能力 健康发展
美术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美术课是义务教育小学 阶段的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重要作用。”《大 纲》在选择教学内容的原则中又指出:“小学美术课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有利于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在美术教育过程中,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美术教师普遍地把美术课作为图画课来上,图画课的任务往往偏重于传授绘画技法,其结果就造成学生学美术而不知道什么是美的后果。而要加强美术审美教育就必须改革美术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
一、激发兴趣,开发智力,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一堂成功的美术课,首要的一点应该使孩子们对所接受的新知识具有浓厚的兴趣、极大的热情和好奇。实践证明,孩子们对所参与的事物,如果没有积极的感情参与认识活动,是不可能表现出兴趣来的。兴趣与好奇紧密相联,好奇是兴趣的先导,没有好奇的心理活动就不会产生兴趣。只有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才能积极参与。教师善于诱发学生浓厚的兴趣是形成活跃课堂气氛的重要一环。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指出:“教师不应企图将知识硬塞给儿童,而应该找出能引起儿童兴趣、刺激儿童的材料,然后让儿童自己去解决问题。”如我在向学生介绍中国画的特点之一落墨不可更改时讲了这样一个故事。相传以前,有位才学出众的宫廷画家,有一次得到了皇帝亲手赏赐的一幅绫子,并命他在绫子上作画。画家由于高兴贪饮了几杯酒,不料他在作画时手打颤把一滴墨抖落在绫子上。画家吓出了一身冷汗,因为沾污皇帝赏赐之物弄不好是会掉脑袋的。后来,画家急中生智,巧把墨点儿改画成一只苍蝇,这幅画后来得到了皇帝的夸奖。老师讲得绘声绘色,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由于小故事感染力强,使孩子们对中国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学生急切想动手试一试的心情溢于言表。落墨不可更改往往使学生谨小慎微不敢下笔,这是教学的难点,但学生听了老师讲述的这个小故事后,古人的创造通气和智慧消除了他们的顾虑,孩子们便大胆放手作画。
二、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培养孕育美的能力
美育是用人类创造的一切精神产品与物质产品的美,反过来对人进行教育,使人得到全面的和谐的发展。人们在生产中不仅要获得物质上的满足,而且还要从中获得美的享受。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艺术设计和创意的范围变得十分广泛,美蕴藏在人类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果一个人不懂得现实生活的美,也就无法正确认识与理解艺术美。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美术课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和能力,让学生在观察生活中去体验和创造性地表现生活中的美。我在教《染色图案》一课时,根据染纸图案这一民间工艺品本身所赋予的花纹自然色彩对比强烈等美感形式,分别染制了小花伞 (八角形图案)、小领结(条纹图案)、花裙子(小碎花图案),还有头饰、小手帕等备用。面对黑板上范作染色图案,先由教师引导学生欣赏,然后提出两个问题,使欣赏与生活联系起来以引发学生联想。一 :“你们在生活中见过这种图案吗?”回答是肯定的。二:“根据你对生活的观察和记忆能不能用它设计一两件服饰?”因为图案是染在正方形纸上的,很容易使学生联想到围巾、手帕等。当学生说出“手帕”时, 教师取出事先染制好的漂亮手帕对折三次插在上衣口袋。这给孩子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由读懂到联想就是创造性的想象活动。这一问一答的环节诱发了学生从观察生活到联想设计的欲望。可以说天有多宽,想象的天地就有多宽。
三、陶冶学生心灵,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美育是以真善美去净化人们的心灵。心灵包括思想感情、性格品质、道德情操、文化修养等。美育可以使学生提高正确判断人类社会中真善美与假丑恶的能力,使人的品格纯洁化、高尚化,进而身心得到美化。正如 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心地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是道德纯洁的精神源泉。”教师的使命,是启迪人类智慧,传播人类文明;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培养创造性的人才。教师的全部活动都应贯穿着明确的教育目的。古人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教师还应注意语言美,它应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内容美,一个是形式美。内容美要求教师的语言思想深刻,富于哲理,充实而含蓄,常常具有令人豁然开朗的启迪性;形式美则要求教师在遣词造句和修辞上显示出高超的艺术,不能只满足于一般的规范化语言,要锦上添花。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教师的素质时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优秀教师语言的魅力就在于它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化平淡为神奇,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求知欲。优秀教师的语言还可以使德育显示出极大的艺术性, 从而对学生产生强大而神奇的感召力。 教师要学生受感染,必须对所教内容中的感情来一番体验。一节成功的美术课,教师要充分酝酿情绪,利用自己的语言、声调、速度、动作、姿势和脸部表情的变化,诱发学生与授课内容产生感情上的共鸣。美术教师不仅担负着文化知识技能、技巧传播的任务,而且肩负着对学生实施高尚的审美意识、审美理想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的培育的重任。而审美教育的方式只能通过丰富的视觉艺术形象、美的情感等向学生展示一个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世界,达到陶冶学生心灵的目的。所以,美术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一切美的因素。
小学教育的核心篇2
关键词:数学教育;核心素养;培养路径
在当下的信息社会时代,数学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人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掌握理性的思维模式和数学技能,在从事数学学习和运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数学化”的世界观和“数学化”的思维模式,进而去观察、处理和解决问题,构建数学语言,养成数学习惯,培养数学品质等,这些被称为“数学素养”。那么,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
一、将数学的方法和思维渗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数学教学的本质要求就是使学生运用数学思维、数学手段、数学习惯去分析解决数学中的实际问题。数学方法是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只有将它掌握好才能从整体上全面地理解教材知识,融会贯通,才能灵活、科学地得到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比如,在讲解图表的相关知识时,可以利用图表的多种图案,在不告知学生的前提下,让学生根据图表的形状将其命名,那么他们就会有圆柱形、扇形、曲线形等概念;又比如,在一些根据已给数字找规律的题中,就会有潜意识的等差数列的概念等。这样,学生既掌握了数学方法,同时数学知识层面也会得到扩大和提高,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就会比较轻松。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让学生牢牢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学生才能受益一生。
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是人的智慧的体现,是人的智力的核心。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成为它的主人呢?好的教学策略就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要学生能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学到的知识,就放手让他们去做,绝不进行“填鸭式”的被动灌输。如,讲到事物的对称性,就让学生积极动脑思考现实生活当中接触到的哪些事物有这样的性质。有的说,蝴蝶,我们的手、胳膊,甚至有的想到了巴黎的凯旋门等一些建筑物。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学生能够逐步养成自学的好习惯,具备良好的推理能力,更重要的是从小就培养了不怕困难、不断进取的精神。
三、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
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数学语言是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课程标准的改革也指出,数学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包括思想、内容、语言和方法,训练学生的数学语言,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提升数学素养。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它与数学素养的形成紧密相连。语言能展示一个人的思维,反映一个人的思维是否准确、清晰。比如,学习分数“”的简化时有的同学讲:从最小的公约数“2”开始约,最后得“”;有的讲直接用“4”约也可以得到“”,可见,学生能利用自身掌握的知识,在解答的过程中条理、清晰地讲解自己的解题过程,锻炼并发展了数学语言能力。
四、教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运用数学
生活和数学可以说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比如,报纸当中公布的股票行情、电视中的福彩节目等,这些都包含着一定的数学知识,可是我们在课堂上对此完全忽略、不屑一顾,只字不提。只有当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时,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提高思维能力,数学学起来才是“活”的。比如,在学习“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定理时,就应该让学生画出居住地与学校之间的地理位置图,再让他们运用这一定理找到最近、最适合、最快到学校的途径。这些实际的事情避免了数学与实际脱节,在无形之中就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产生一种想要探究的心理倾向,在生活中也会时时注意学习数学知识。
五、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去看待周围的事物
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可以利用数学来解释的问题。比如,每家都会遇到的电费,就有第一阶梯用电和第二阶梯用电之分,每度电的电价也不一样,应如何掌握;装修时根据地砖的大小如何计算它的数量;窗帘的长短等。这些问题所利用的知识虽然直接来自于课本,但我们的身边处处有这些实在的事物,他们就会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越学越有劲头。
数学素养归根结底是一种文化,要靠每一位老师的培养,它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广大的数学教学工作者L期不遗余力的支持和重视,才能将学生从小就培养成身心和谐的国家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小学教育的核心篇3
关键词:核心教育;小学教育;多媒体英语;英语学习
社会的进步必定会带动人们的综合素养的提升,人们的综合素养必须提高教育质量提高教育质量必须从小学生抓起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英语也是人们进行交流的一种语言工具随着国际化交流与合作的逐步深入英语已成为主要的交流工具我们小学英语教师必须认清这一发展趋势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整合课堂资源优化教学手段加强对学生的口语、语法、习惯用语等的培养提高小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为学生走向社会运用英语交流奠定基础综合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学科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基
一、小学英语教育现状
1.1小学英语教育现状
《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指出:小学开设英语课程应遵循短课时
高频率的原则,学校可通过长短课结合,课内外配合,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教学活动。要保证每周至少4次教学活动,学校可根据具体条件,灵活安排。调查中发现,我市开设英语的各小学绝大部分是每周6个课时以上,从课时上来说是绝对足够的,但是一个奇怪的现象是不同的学生的语言输入量差距天壤之别,有的学生因为跟不上教学进度,过早地出现了两极分化。另外,由于英语教学法参差不齐,从某种意义上讲,使英语课程的开设效果也不尽相同。同时,由于英语课程教学对于教室条件、设备等要求较高,对于有的没有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小学教师很难通过课堂多样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学素质和教学质量。因此,要想从根本上保证北京各小学英语教学的质量,各级领导必须切实予以足够的重视。一是从课时上给予保证;二是改善教学手段,增加英语教学的相关资源配备。
1.2、一二年级学生英语教育的重难点
笔者以人教版小学一二年级课本为例,重点梳理了重难点词汇和句法如下:
dad爸 mum 妈 grandma祖母 grandpa祖父peach 桃子 banana 香蕉 watermelon 西瓜 orange橘子 apple苹果red红色的 yellow 黄色的 green绿色的 pink粉色的 orange 橙色的 blue 蓝色的 white白色的 gray灰色的 pencil铅笔 bag书包 eraser橡皮 ruler尺子 marker彩笔pencil-box文具盒 knife 小刀 pen钢笔 book书bird 鸟 puppy 小狗 fish鱼 chick小鸡 kitten小猫 monkey猴子 pig 猪 rabbit兔子 door门 window 窗户 desk书桌 chair椅子shirt衬衣 jacket夹克衫 skirt 裙子 sweater毛衣 coat外套 dress连衣裙sunny晴天的 cloudy多云的
案例分析:一、二年级单词主要为单音节词和双音节词,而这些单词的朗读与记忆则是最基本的英语学习基础,在纳米盒子中则更多的是在听力材料和课本朗读中出现的,缺少了英语音标的解释和学习。只能用于启蒙阶段学习不能用于英语记忆技巧的介绍。
一、二年级英语日常用语:
1. ―Hello!/ Hi! ―Hello!/ Hi! ―你好! ―你好!
2. ―Good morning. ―Good morning. ―早上好。―早上好。
―Good afternoon. ―Good afternoon. ―下午好。―下午好。
拓展:―Good evening. ―Good evening. ―晚上好。 ―晚上好。
―Good night. ―Good night. ―晚安。 ―晚安。
3. ―Who is she? ―She’s my grandma. ―她是谁? ―她是我的奶奶
―Who is he? ―He’s my father. ―他是谁? ―他是我的爸爸
拓展: ―Who are you? ―I’m… ―你是谁? ―我是…
―Who am I? ―You’re… ―我是谁? ―你是…
4. Look! This is…. He’s tall. 看,他是…,他很高。
Look! This is…. She’s short. 看,她是…,她很矮。
5. ―How many books/ apples/ pears/ peaches/ oranges? ―One/ Two/ Three…
―有多少书/苹果/梨/桃子/橙子? ―一/二/三…
6. ―Can I help you? ―有什么可以帮到你呢?
―May I have your pie, please? ―能给我一个果馅饼吗?
― Here you are. ―给你
―Thank you. ―谢谢
7. ―What’s this? ―It’s a cow. ―这是什么? ―这是一头奶牛。
―What’s that? ―It’s a chick. ―那是什么? ―那是一只小u。
8. ―Is this a bear? ―No. It’s a panda. ―这是一只熊吗?―不,这是一只熊猫。
―Is that a monkey? ―Yes. ―那是一只猴子吗?―是的。
9. ―Here you are. ―Thank you. 给你。谢谢。
―Taste it. ―Hmm…Yummy. Yummy. 尝一尝。嗯,好吃。
10. ―Danny, stand up. 起来。―Alice, touch your nose/mouth/ ear/eye/hair/head/shoulder. 摸摸你的鼻子/嘴巴/眼睛/头发/头/肩膀。-Kitty, smell the flower. 闻一闻这朵花。
案例分析:一二年级英语口语主要为日常生活中问候用语与家庭情景中交际用于,疑问句主要为一般疑问句很少有特殊疑问句。侧重于基本口语在日常对话中的运用,缺少对整个疑问句句法构成的分析和解释。
教师教和学生学都有赖于有效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标准》给出英语教学建议为:要促进学生整体人文素养的提高,要整体规划各学段的教学任务,有效整合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中式的教学方法已不再适应英语课堂教学,交际法、听说法、情境教学法、合作语言学习法,在务型教学法等要根据具体课型针对性使用。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学习语言知识、技能、义化意识等,引导学生合作解决问题。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能力,学会用语言做事。培养学生的核心索养,就要形成与之相一致的教学观念,正确的教学观念是构建合适教学模式的关键。
1.3、当代社会中小学英语教育对于学生发展的意义
相对于中学及大学英语教育,小学英语教育起步较晚,因此,各个方面还不够完善,不管是教师、学校还是社会,都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学习,努力做好英语基础教育工作,为学生英语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英语不仅是一门语言,更是个人发展过程中必备的一项技能,笔者相信,英语教育,尤其是小学英语教育,因此纳米盒未来的发展一定会更加成熟和完善。
二、关于纳米盒子小学英语模块的调研
2.1、纳米盒子英语模块的构成
纳米盒根目录分为课内学习、微课堂、课外天地、成长圈、爸妈专区、用户中心和我的纳米盒七大模块,而英语的课内学习模块则是由沪教版、人教版、苏教版及外教版等多版本的小学课本为基础,同时增添了英语同步课课练和英语同步精讲、英语同步口语练这三大分区模块,为小学生特别是一二年级刚刚开始学习英语、接触英语的小学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方便与快捷。
2.2、纳米盒子英语教育模块用户的调查
调研时间:2017年2月
调研对象:纳米盒子用户共计1 500名小学一、二年级学生
调研总人数:1500人
调查内容:纳米盒子使用与一二年级学生学习需求
调研方式:问卷式调查
本次调研共发放调查问卷1500份,其中收回有效问卷1417份,无效问卷83份。通过本次问卷式调查,我们不难看出一二年级学生在学习英语时所存在的问题。
从调查表看,小学一二年级使用纳米盒子的同学中对于听力、语感培育学生的比例所占最高,这说明在小学教育中语感和模拟语言环境是首要教育、学习目标。紧随其后的是口语,交际能力也是小学英语教育中教师和学生家长所看重的部分,而英语写作则是由于单词输入时难度大、没有音标作为架构而占比最低。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应该适当渗透英语音标的教学,为日后英语写作打下良好基础。
2.3纳米盒子英语模块中各模块的成分组成分析
英语中的听力、英语百科、英语阅读为纳米盒子英语模块中的输入模块,而材料由于编写难度相对来说较大、课程编写流程繁杂而材料出现较少。作为输出模块的课课练、英语口语练、写作则占据了大幅板块,这与当代小学生的年龄组成相关性较大,同时也凸显出了当前小学英语教学中对于输入板块的不重视。
2.4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通过调查纳米盒子用户,分析当前一二年级学生学习英语的侧重点,而后通过定性分析的方法将纳米盒子英语模块中各模块的各组成分区展开分析,总结了当前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三、新时代小学英语核心教育构想
3.1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自主学习,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高效课堂教学,落实新课标理念
小学英语课程联系生活实际很多从知识点、练习题的设置上都能体现出来这就要求我们英语教师在组织英语课堂教学时,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进行。提倡运用生活课程资源,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对生活课程资源的体验感知英语基础知识,提高理解和应用水平实现高效课堂教学比如在进行,'My body”的教学时教师课前利用数码相机拍摄学生的‘head, foot, finger, arm, leg”的照片,利用计算机制作PPT课件,在学生的相应图片的旁边标注英文名称。上课时学生看着自己的头像或各个部位的图片很是兴奋。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主动跟着教学节奏参与到教学的每个环节。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单词的拓展学习,如dentist, keep healthy等有效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同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What's the matter? I'm sorry to hear that. Let's go to see the doctor."句型让学生结成小组进行对话训练这些生活中的语言素材‘有效激发了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了高效教学。
3.2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培养学生的英文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应用水平,落实“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
英语是一门应用学科。学好英语是为了更好地应用。我们英语教师在教学时应提示学生每一个知识点的学习都要联系实际。将知识点放在实践中去感知,尤其是高年级的学生。英文写作教学也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利用网络、微课等资源进行写作训练实实在在提高学生的应用水平,达到学以致用。比如,在进行PEP小学英语二年级的教学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动物频(例如:《动物世界》、《人与自然》等)给学生创设‘This panda is old and fat. That monkey is young and thin.”的交流情境,通过讲英语教学放入到情景之中,从情景中的观察来展开师生之间的会话练习后再让学生将对话内容书写下来,也可以结合自己生活中的实例写出语法、句型。与本节课有关的文章通过对这一句型的运用学生较好地理解了语法‘比较级”的运用技巧,教师利用多媒体展台展示文章发现问题。师生共同修正这一教学方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收到很好的学习效果。
总之,小学英语教学要打造动态的课堂,让学生动起来教学才会产生更多的正能量才会让学生在学习中感觉到知识的魅力和乐趣,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全面落实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目标。
3.3注重实际生活情景构造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在口语课型教学中,可以通过讨论、辩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通过讨论,学生可以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倾听他人的观点,合作共享,分析综合。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感受不同的文化,体会不同的角色,体验不同的生活。通过辩论,学生可以发展自己的思辨能力,尝试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尝试说服别人,锻炼自己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在口语教学中,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学生设计解决问题型的任务,让学生找出解决办法。如只给学生50块钱,让学生设计“城市一日游”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需要思考如何安排行程,使自己的一日游最优化。同日寸,也可以在全班设置评委组,由评委们选出最好的一日游计划,并进行评判。学生评判的过程,也是其能力提高的过程。
3.4引领学生阅读习惯,根植学生阅读技巧
阅读是英语教学中最受重视的一个课型,同时-阅读也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发展的最重要的方面,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尤为重要。“传统的阅读能力的概念逐渐被阅读素养的概念取代”。PISA0(国际学生评估项目)对阅读素养的定义,是“为了实现个人目标、积累知识、开发潜能、参与社会活动等目的,理解、运用、反思及主动阅读文本的能力。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应只着重十字词句、长难句的讲解,不应局限在强调知识点的掌握,而应带领学生进行文本的解读和阐释,针对文章内容进行不同层次的提问,不仅包括细节性和理解性问题,更要包括分析性、综合性和应用性问题,使学生对文章能有自己的理解,并与别人分享。同时,阅读教学不应局限在课内的阅读中,还应重视课外阅读,在课外阅读中培养学生的精读、略读、跳读的阅读技巧。
四、结语
小学英语教育的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语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学生通过参与多种多样的活动的方式丰富自己的语言资源库的同时,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向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力及多维度思考能力等。希望此次对小学英语教育的调研给小学英语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徐欣.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调查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
[2]高桂芳. 衡水市乡镇小学英语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J]. 衡水学院学报 ,2007(2).
[3]王玉芬,杨丽琴. 情景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9).
[4]朱青梅.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落实新课改理念.[J].学周刊 , 2014(9).
[5]姚果君. 三套现行小学英语教材之比较分析.[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 , 2012年3月.
[6]江俊丽. 试析英语教师的学科素养[J].科教文汇(下旬刊) , 2008(8).
[7]林伟霞. 网络环境下小学英语教学策略的探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 2013(6).
[8]任凤梅. 小学英语教材适用性及其评价维度[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 2014(5).
[9]管芳芳. 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游戏的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5月.
[10]郑文芳. 小学英语教育现状反思与对策[J].学周刊 , 2016(2).
[11]仲辰. 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研究[J].新课程(教育学术) , 2010(12).
[12]李露华.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运用[J].亚太教育 , 2016(10).
[13]冀小婷.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实现途径[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 2016(7).
[14]陶明天. 制约小学英语教材开发的环境因素与对策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 , 2011(10).
小学教育的核心篇4
关键词:小学数学;强化;核心素养;培养
随着我国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我国对小学数学课程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已经成为了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我们需要从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明确提高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同时也要提出具体的对策方法,希望能够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1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
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需要提高学生的数学技能,包括对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以及学生的数学素养,主张通过实践操作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核心素养。但是受到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大多数学校忽视了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性。不管怎样,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1.1有利于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
我国传统的数学教学,大多只注重对学生应试技能的培训,而忽视了对学生情感的塑造,使得学生缺乏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兴趣,只是为了完成某些授课指标而进行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并不在乎。而新课改要求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加强对学生应试技能的培训,更重要的是要加强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在我国小学数学教育过程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有利于不断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
1.2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要想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果,我们还需要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我国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数学教师过多地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对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却相对欠缺。而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则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小学阶段加强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日后的学习以及升学。
1.3有利于推动社会的整体进步
由于小学生所接受到的知识难度较低,而对其他兴趣课程相对感兴趣,比如对于音乐以及美术的学习,因此使得他们并不注重对文化课程的学习。并且,由于数学具有一定的难度,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抽象理解能力,而使得小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上整体成绩较差,不利于学生以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整体进步。因此,我们要不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从而推动社会的整体进步。
2小学数学教育中强化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不仅要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来给学生进行书本知识的讲解,更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结合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2.1增强学生的数学情感,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学生的数学情感以及对数学的兴趣,对学生的学习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一般来说,数学情感和数学兴趣越高的学生,其核心素养通常较高。所以提升初中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增强学生的数学情感,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能够积极参加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数学情感和数学兴趣的培养并不是一天完成的,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进行言传身教,给予学生积极的引导,使得学生能够对数学学习有一个更加明确的认识和了解。
例如,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可以为学生举出一些数学家的例子,通过对数学家情况的介绍,让他们能够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在这种榜样的作用下,学生的数学情感以及对数学的兴趣将会大大提高。
2.2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
学生的数学能力以及数学习惯的好坏,将会对其核心素养的形成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拥有较好数学能力以及数学习惯的学生,其核心素养通常比其他学生高。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需要采取相应的方法来提高学生们的数学能力,让他们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为此数学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采取分层教学,设置差异化的方式来提高学生们的核心素养。
例如,在关于乘法计算的内容中,数学教师可以为学生们讲述生活中的例子,并将学生的课堂学习分为不同的组,实现组别之间的差异化教学。针对不同的学生来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让他们养成良好的数学习惯和数学运算能力。
2.3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课堂教学虽然能够提高学生们的数学能力,但是如果只采取简单的课堂教学方法,对学生综合数学技能的提高作用有限。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还需要为学生讲解相应的数学课外知识,让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课后学习习惯,在课下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培养主动学习的能力。在我国当前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出现对课堂教学厌倦的情况,或者在课堂上对数学内容不感兴趣的现象。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丰富学生们的数学知识,让他们能够在课后进行主动的学习。
3结束语
小学教育的核心篇5
关键词:人才培养方案;小学教育;核心能力
一、小学教育专业的发展现状
小学教育专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全国已有很多院校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办学思路,专业建设规模逐步扩大。随着小学教育专业建设地不断推进,各高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其建设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有的高校注重培养综合型人才,既培养学生的教学工作能力,又培养学生教育科研、各级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和其他教育工作者所应具备的素质,例如东北师范大学、湖南科技大学、贵州师范大学等。有的高校注重培养定向型人才,把小学教育专业按照不同学科划分为不同方向:语文方向、数学方向、英语方向等,例如首都师范大学的小学教育专业分为七个方向,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小学教育专业分为九个方向,基本涵盖了小学教学的主要课程。内蒙古师大青年政治学院的小学教育专业分为语文和英语两个方向。同样是小学教育专业,但根据就业方向的不同、人才培养目标的细微差别,各个学校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各有侧重,大多数学校的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均能体现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课程设置基本符合社会、时代和教育规律,但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考查,目前各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存在的问题
人才培养方案是教学的指针,科学合理地人才培养方案可以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准确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有助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就目前来看,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方案的风向标。培养目标的调整势必会影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的设置。但很多院校制定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时,或摸着石头过河,或随波逐流。摸着石头过河的院校往往在借鉴其他院校的基础上,试图体现出自己的特色,走出自己的道路。然而由于经验不足、师资、硬件、软件、资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预设好的培养目标不能完全实现,影响培养人才的质量。和前者相比,似乎“随波逐流”现象更普遍,从长远发展来看,问题也更严重。很多院校总是什么专业热就争先恐后地开设什么专业,不能结合区域特色、专业特色有针对性地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出的人才大同小异。当照搬其他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出来小学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时,而在这之前已经实行此方案的学校培养的人才早在这之前已经步入社会。等到自己毕业时会发现供大于求,难于就业。
(二)专业知识系统性不强
小学教育专业是一个应用性较强的综合型专业,专业知识大多是跨学科性质的。从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各门课程对教学内容的界定不清,没有很好地厘清各门课程教学内容的分界点和衔接点,造成教学时避重就轻,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就多讲,不感兴趣的就少讲。老师擅长的就多讲,不擅长的就少讲。钟启泉曾说过:“当前我国的教育发展中最缺乏的,不是人才,不是资金,不是技术,而是麻木不仁的精神状态和‘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1]如果教师不能合理地设置教学内容,教学部门不能科学的整合各门课程之间的关系,学生很难构建起专业核心知识的框架,更谈不上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模式程式化严重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作为结构框架,突出了教学模式;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教学模式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环境、教学时间等。随着教学媒介的多样化,教学手段不断翻新,教师们愿意在教学手段上下功夫,而不是钻研教学内容,于是教学方法被架空,教师不精通教学内容,却很重视课型翻新,使承载教学内容的课堂教学变得轻浮空洞,更谈不上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问题。
三、相应对策
(一)准确定位培养方向
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应该从实际出发,符合社会和时代需求。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职业的专业化要求越来越高,小学教育应有明确的培养方向,才更容易凸显专业优势,培养出卓越教师。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湖南师范大学副校长杨小云曾说过,目前国内大中城市需要的是高度专业化的教师资源,因此人才培养计划的定位应是培养专业化的师资队伍人才。同时,从专业知识的钻、精、深来看,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体现本专业的核心能力。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应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准确定位专业方向,注重对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为了使培养目标更符合社会需求,应多和小学一线教师沟通,把他们请进来,多听听他们的心声,把他们的建议融入到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中,这样的培养目标才会更符合实际需求,更接地气。
(二)构建专业知识体系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认为,人们在回忆某一具体事物时,通常要回忆起它作为其中一个成员的编码系统,然后重新形成这一具体事物的详细细节。知识的迁移可以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就是把适当的编码系统应用于新事例;负迁移则是把编码系统错误地应用于新事物。因此,在研究学习时,最重要的事情,是要系统了解学生已有的编码系统。[2]所以,在制定小学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编码系统,站在学生学习的维度,充分考虑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老师备课时,建议采用集体备课的方式,共同探讨学习内容,安排学习时间,设计合理的学习策略。制作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时既应确定好授课范围,又应注重不同课程之间的衔接,体现知识之间的系统性。协同论认为,千差万别的系统,尽管其属性不同,但在整个环境中,各个系统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设置的课程如同专业系统中的子系统,因此为了更有效地发挥人才培养方案的作用,实现教学目的,各个子系统不仅应充分发挥自身作用,还应产生协同效应,达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各门课程协同作用,才有助于最大化地发挥课程体系的作用,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
(三)回归教学的核心
“虽然说今天高等教育的形式迥异于20年前,但是高等教育的本质并没有变,也不会变。大学教育仍是属于素质教育,绝不是简单的‘职业培训’。无论我们的课程体系怎样变化,他核心的部分不会变,及建立在专业基础之上的核心课程体系必须保持”。[3]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必须按照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预设核心教学课程,合理建构知识体系,准确安排学科顺序。小学教育专业的核心能力应该是在教育学科知识体系基础之上的小学学科教学能力。所以,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小学教育学、儿童心理学等应该是专业基础课,在此基础上结合小学学科的不同方向设置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使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相互配合、有序训练,逐步提高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小学教育教学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制定出的人才培养方案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依据,千万不能忽视学生的实际情况,事实上,不仅不能忽视,重视的分量不够实则也是一种失职。而教学方式是完成教学过程的手段或媒介,教学手段的不断革新会影响教学效果,但不会从根本上颠覆教学过程,建立在教学内容基础之上的教学方式的变革才能从本质上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对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基于以上几点,笔者认为小学教育专业的核心能力是基于教学内容基础之上的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钟启泉. 对话教育 国际视野与本土行动[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6:1.
[2]施良方.学习论[M].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03.
小学教育的核心篇6
充分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小学德育的薄弱环节
1.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各级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要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引导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要深入浅出地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让学生逐步明白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和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探索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改善时事教育,举办中小学时事课堂展示活动,用鲜活事例教育广大学生,引导他们逐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个人理想,引导他们自觉将个人理想与祖国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为个人幸福、社会进步、国家富强而不断成长。
2.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各级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大力开展公民意识教育,培养公民美德,发扬社会公德,增强国家认同,引导广大学生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要认真落实《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促进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养成遵纪守法、遵守规则的意识和行为习惯。认真落实《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引导学生养成诚实守信、孝敬感恩、团结友善、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3.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各级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要普遍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养成勤俭节约、低碳环保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要深入推进节粮节水节电活动,持续开展“光盘行动”。加强大气、土地、水、粮食等资源的基本国情教育,组织学生开展调查体验活动,参与环境保护宣传,使他们认识到环境污染的危害性,增强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加强海洋知识和海洋生态保护宣传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现代海洋观念。
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各级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要认真落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全面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和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强课程建设,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时间,合理安排教育内容,创新活动形式,科学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场所建设,有条件的学校要设立中小学心理辅导室,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必要的活动空间。加强队伍建设,每所学校至少配备一名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关心其生活条件与专业发展。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培训,同时要提高全体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加强生命教育和青春期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5.加强网络环境下的德育工作。各级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要不断探索网络环境下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虚拟世界,合理使用互联网、手机以及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文明上网,树立网络责任意识,增强对不良信息的辨别能力,防止网络沉迷或受到不良影响。加强网络法制教育,培养学生依法使用网络的意识,自觉抵制网络不法行为。加强网络正面引导,推进德育工作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积极健康的网络教育资源,凝聚广大师生,形成良好互动。鼓励开展积极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活动,组织以“中国梦”“三爱”“三节”为主题的微视频创作展示。
准确把握规律性,改进中小学德育的关键载体
6.改进课程育人。各级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充分发挥课程的德育功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要求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的德育目标之中。加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程的教育教学。推动学科统筹,特别是加强德育、语文、历史、体育、艺术等课程教学的管理和评价,提升综合育人效果。开发有效的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丰富学校德育资源。开展学科德育精品课程展示活动,引导各学科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同时,将积极的情感、端正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自然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
7.改进实践育人。各级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充分体现“德育在行动”,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为贴近学生的具体要求,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要普遍开展以诚实守信、文明礼貌、遵纪守法、勤劳好学、节约环保、团结友爱等为主题的系列行动;组织学生广泛参加“学雷锋”等志愿服务和社会公益活动;教育学生主动承担家务劳动;组织学生在每个学段至少参加1次学工学农生产体验劳动,农村学校应普及适当形式的种植或养殖。要广泛利用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等社会资源,充分发挥各类社会实践基地、青少年活动中心(宫、家、站)等校外活动场所的作用,组织学生定期开展参观体验、专题调查、研学旅行、红色旅游等活动。逐步完善中小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体制机制,把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和成效纳入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8.改进文化育人。各级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要挖掘地域历史文化传统,因地制宜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之中。要加强图书馆建设,提升藏书质量,开展经常性的读书活动。学校要张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或书写上墙,让学生熟练背诵。要利用升国旗、入党入团入队等仪式和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等契机,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传播主流价值。要加强校风班风学风建设,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文艺活动、体育活动、科技活动,支持学生社团活动,充分利用板报、橱窗、走廊、校史陈列室、广播电视网络等设施,营造体现主流意识、时代特征、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
9.改进管理育人。各级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要积极推进学校治理现代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贯穿于学校管理制度的每一个细节之中。学生的行为规范管理、班级民主管理和各种面向学生制定的规章制度,都要充分体现友善、平等、和谐。要明确学校各个岗位教职员工的育人责任,把育人要求和岗位职责统一起来,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加强班主任培训,提高班主任工作能力,探索推行德育导师制。加强师德建设,落实《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引导广大教师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大力增强实效性,夯实中小学德育的基本保障
10.改进方式方法。各级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加强德育规律研究,从中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思想实际出发,注重循序渐进、注重因材施教,润物细无声,真正把德育工作做到学生心坎上。要突出知行结合,着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客观真实记录学生行为表现情况,引导学生将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实践。要勇于改革创新,探索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定期开展德育教研活动,提升教师德育专业能力。
11.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将德育工作纳入教育发展规划和学校工作计划,确立年度德育工作目标和任务,明确相关责任主体。保障德育工作经费,纳入教育经费年度预算,满足学校德育工作需求。
12.强化协同配合。各级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要主动联系综治、公安、民政、共青团、妇联、关工委等相关部门,切实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和教育。开展流浪未成年人、有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的教育帮扶,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大力推动家庭教育,普及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改进家访制度,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树立科学观念,运用良好家风,促进子女成长成才。要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支持,整合社会资源,净化社会环境,形成育人合力,共同发挥正能量。
小学教育的核心篇7
[摘 要] 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当代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成为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核心。如何深刻领会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内涵及其精神实质,创新中小学德育模式,正确处理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三重关系是亟待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
[关 键 词] 中小学;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作者简介] 吴安春,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理论研究中心教授
一、充分认识我国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紧迫性
(一)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当代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
在全球化背景下,各种宗教、种族、语言、文化出现了大融合,众多国家的价值观呈现多元化态势。为解决日益突出的社会危机和青少年信仰缺失及犯罪率飚高等问题,各国在经历了“价值中立”、“价值虚无”等思潮后,均十分重视青少年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出适合本国国情的具有共通性、普适性的“核心价值观”,用本国社会核心价值观引导青少年形成认同和内化,以确立本民族的社会传统和国家认同,其中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国都致力于核心价值观教育。
英国立足于多民族、多种族、多文化、多宗教、多信仰、各种矛盾和冲突频发的国情,提倡推行“自由、宽容、开放、公正、公平、团结、权利与义务相结合、重视家庭和所有社会群体”等英国核心价值观教育。英国教育部在2002年确定了“英国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计划。2007年提出了《全国中小学教授英国传统价值观的教育计划》,规定11~16岁的中小学生学习有关“言论自由、多元文化、尊重法治”等核心价值观以及英国不同群体对英国社会的贡献等内容。其中“多元文化”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英国形成了“精英、多元、兼容”的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
在经历了“价值中立”导致青少年犯罪率升高的危机后,20世纪中叶,美国学校教育开始肩负起“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使命,在中小学中抓紧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公民教育,以培养公民具有合乎本国政治制度的观念,明确公民的责任和权利,树立起“我们是美国公民”的思想。同时美国还以立法的形式将“尊重、责任心、可靠、关心、公平与正义”等核心价值观确立为美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质。
新加坡政府于1990年发表《共同价值观白皮书》,提出了国家五大共同价值观,即:“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同舟共济;求同存异,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在中小学中,则通过《公民与道德教育》课程来实施共同价值观教育,形成了以“自尊、自律、廉洁正直、责任感、爱家、爱校、爱国、团队精神、种族和谐、关怀与体谅、与邻国相互依存、和平及稳定”等为核心的价值观教育体系。
可见,核心价值观教育已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是各国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题。
(二)当前我国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面临巨大挑战
全球化时代,西方文化及其价值观涌入我国,多种文化体系及价值观的并存和冲突已经十分明显。其一,我国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呈现出了多元、多样、多变的特征,这对我国青少年的思想观念既产生了积极影响,也引发了其“价值冲突”或“价值虚无主义”的泛滥。其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巨大转型,市场经济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有了很大提高,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利己主义、诚信缺失、极端个人主义等也应运而生。其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得以广泛应用,给中小学生学习和娱乐开辟了新途径,但同时,有害信息借机传播,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其四,改革开放扩大了未成年人的视野,但外来敌对势力加紧进行思想文化渗透,西方价值观和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未成年人产生了不良影响。其五,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学生学习竞争激烈,心理异常复杂,这使得中小学德育工作出现了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和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上述新情况新问题都向中小学德育提出了巨大挑战。目前我国中小学校正积极应对这种挑战,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年轻一代的健康成长。
二、深刻领会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教育的内涵及其精神实质
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主要强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突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它是由一系列内涵明确、联系紧密的社会主义基本价值思想、价值理想、价值精神和价值观念构成的完整体系。深刻领会其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是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前提。
(一)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中小学生的头脑
只有用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思想来武装中小学生,才有可能使其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建国以来,党中央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设的过程中,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相继提出许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十六大以来,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和谐世界、走和平发展道路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决策部署,形成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南。让中小学生了解、认识和认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当前中小学德育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以理想信念教育引领中小学生的成长
对中小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要让中小学生了解中国人民不断探索民族独立、人民解放道路的历史,努力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历史,懂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华民族长期探索并最终选择的结果,从而树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念。要从中小学生实际出发,把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引导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中小学理想信念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以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激励中小学生刻苦学习
在绵延五千年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是一种道德价值体系,其精神气质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天地精神,显示出中国人赞扬天地博大悉备的生命创造精神,并从这种大化流行的生命观和价值观出发,来理解宇宙万物和人的生命的宽广胸怀。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根基所在。
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要让学生通过学习中华文化“经典”,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优良传统,了解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文化对人类发展的贡献,以及影响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著名历史人物和民族英雄,尤其要注重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精神教育。不断增强广大青少年对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和自信,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要让学生学习和认同“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报恩、克己奉公、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廉正、笃实宽厚、勇毅力行、奋不顾身、舍生取义、以天下为己任”等传统美德,以此来重新建构当代中国人的价值图谱,让中华民族精神历久弥新,代代相传,发扬光大,永远放射出动人心魄的光辉。
(四)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支撑中小学生的人生
中国人历来重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核心价值观教育。春秋时期的齐国管仲提出“礼、义、廉、耻”,孔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智、仁、勇”做人“三达德”标准,之后孟子进一步发挥为人性之中先天就有的“仁、义、礼、智”四种“善端”。汉代董仲舒强调“仁、义、礼、智、信”,形成“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唐宋提出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八德”价值观;近代,孙中山、蔡元培等提出了“以国为本”的“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新“八德”核心价值观。这些都成为支撑当时社会发展和稳定的重要精神力量。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核心价值观是国家兴旺之根,是个人安身立命之本。在中小学进行荣辱观教育,让孩子从小学习和掌握荣辱观,对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三、创新我国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模式、方式和途径
目前,我国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如何结合中小学的实际生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中小学校价值教育的具体目标,融入中小学课堂教学、学校文化、社会实践活动和班级管理中。如何创新价值观教育模式、方式和途径,如何根据中小学生的年龄、心理和社会经验特点,把这些抽象的价值目标和道德要求转化为具体的价值教育目标和道德要求,易于学生认同和学习,是亟待深入研究的重大问题。
(一)整体构建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班级管理融为一体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模式
首先,要进一步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中小学语文、历史、政治、德育课等各科教学中。中小学德育课程,语文、历史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科学等理科课程,要充实体现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让学生从中学习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发展历史,受到中国近代、现代史及国情教育,并以中国近、现代史和国情教育为依托,生动活泼、深入浅出地对中小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其次,校园文化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渠道之一。学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努力建设体现社会主义文化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要以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内涵,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不断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要坚持升降国旗制度,每周一以及重要节日、纪念日、大型集体活动,必须举行庄严、隆重的升旗仪式,每天坚持升降国旗,每周举行国旗下讲话,全体中小学生都应会唱国歌。要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电视、校园网、橱窗、板报和文化长廊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和弘扬民族精神,校园内张贴悬挂革命领袖和中华民族杰出人物画像,制作体现民族精神的灯箱、语录牌等,积极营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浓厚校园氛围。
再次,社会实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关键环节。学校要根据本地区和本学校实际,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参观历史、文化遗迹、革命遗址和新中国建设成就展,游览祖国大好河山,开展以爱国主义教育为
小学教育的核心范文
本文2023-12-22 11:37:52发表“文库百科”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kubao.com/article/5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