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理解范文

栏目:文库百科作者:文库宝发布:2023-12-21 17:12:34浏览:897

金融科技理解

金融科技理解篇1

关键词:金融工程师;人才培养;创新;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5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1-0123-02

金融工程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首先在西方国家出现的,是一门创造性的运用各种金融工具和策略来解决金融财务问题的新兴的金融学科。它将工程思维引入金融科学的研究,综合地运用各种工程技术的方法(主要有数学建模、数值计算、网络图解、仿真模拟、分解与组合等),设计、开发和实施新型的金融产品,创造性地解决各种金融问题。其成果金融产品既包括原生和衍生的金融商品,也包括金融服务和解决金融问题的手段和策略。其创新和创造性既意味着金融领域思想和思维的飞跃,也意味着对已有观念的重新理解与运用,以及对现有产品进行的分解与组合。金融工程的出现,标志着金融科学已走向工程化的阶段。

一、金融工程的特点

作为一门前沿学科,金融工程融合了经济学、金融学和投资学的相关理论,同时又吸收了数学、运筹学和系统科学的精华。从理论上讲,它是一门融现代金融学、信息技术与工程方法于一体的交叉性学科;从教学方面讲,它是一门由现代金融理论支撑、以实务操作为导向的高科技金融学科。金融工程具有以下特点:

1.金融工程具有应用型交叉学科的基本特征。金融工程集合了金融学的基础理论和工程学的基本分析方法而又具备自己的特征――强调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交叉。除了运用数学和统计学知识为主要分析手段外,金融工程还引入了最新的计算机技术、仿真技术、人工神经网等前沿技术,也用到了决策科学和系统科学的有关理论。

2.金融工程是一门具有量化特色的学科,重视模型化和最优化。金融工程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广泛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来解决金融实务中的各类问题。量化分析的第一步是把没有数量特征的各种实际对象转变成具有数量特征和某种相关关系的变量。在数学模型提出来后,接下来的任务就是针对不同类型的模型进行分析、求解、推导和论证。

3.金融工程重视创新思维。创新是金融工程的灵魂,金融工程的创造性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运用各种工程分析手段对收益和风险特征进行量化、分解和组合,创造性地改变收益和风险结构,实现新型金融工具的引入和运用;二是通过对各类金融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创造性的变革实现解决方案的优化、市场范围的拓展和金融服务的创新。

二、金融工程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

对于金融工程专业的学生培养,首先要有一个合理的定位。根据金融工程的特点和国内金融市场发展现状,中国金融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应立足于使学生熟练地运用已有的金融产品定价和风险管理模型,并具有一定的金融产品开发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1.金融工程的专业人才应该具有比较扎实的经济、金融理论基础,尤其要系统掌握现代金融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熟练掌握金融工程的基本理论框架,熟悉公司财务、金融市场与证券投资以及银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具有相应的基本运作技能。

2.金融工程的专业人才应该熟悉与金融工程学科相关的原理性知识,并有较高的数学、统计学、外语与计算机操作水平。具备扎实的数理分析基础和运用数学模型的能力,能够对金融、经济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处理;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为了适应国际金融市场的激烈竞争,金融工程的专业人才应该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还应该熟悉会计、税务等方面的原理性知识。

3.金融工程的专业人才应该具备一定的从事金融实务工作的能力。能够灵活运用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开展工作,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从事资产评估、风险管理以及金融产品设计与开发等方面的实务工作。

4.金融工程的专业人才应该具有较强的市场经济意识、创新思维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金融工程的产生和发展是与金融市场密不可分的,金融工程研究开发的每一项结果,都是为了满足金融市场的需要,而推出的一项创新的金融产品,这就要求金融工程的专业人才具有金融创新的意识和思维。

三、教学课程设计

1.强调基础的经济金融理论教学,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经济金融理论素质。金融工程本科专业的设置必须立足于经济金融理论,这是培养合格的金融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基石,这些理论应包括基础的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等学科以及一定的现代金融理论,如开设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公司财务、投资学、金融经济学、金融风险管理等课程。另外,还应辅之以保险、税收、金融法等方面的知识。

2.适度开设数学类课程,培养学生掌握比较全面的数学和统计学的技能。为培养各类专门的金融工程人才,使学生掌握比较全面的数学和统计学的技能已经成为必需。为此我们开设了微分方程与动态经济学、概率论基础、数理统计、运筹学、应用随机过程、金融时间序列分析等课程,此外还有随机分析、决策分析、经济数学模型等课程供学生选修。这些课程的教学大纲不仅体现数学课程本身的内容,而且充分结合金融工程的需要,强调数学方法在金融领域的应用。

3.体现金融计算、数学建模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具备数值计算、建模技巧及数据分析能力。通过使用计算机及软件对金融数据进行分析,研究金融运行规律是当今金融信息全球化的重要手段,为此我们设置了如数值计算、经济数学模型、计算机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分析应用软件、金融实证分析等课程,培养学生能够从复杂的金融环境中分析出关键因素并设计建模方案的基本素质,以及具备通过数值计算对金融问题进行数据分析和检验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案的能力。

4.构建金融工程的专门化课程,培养学生成为复合型的金融工程人才。围绕金融工程我们开设了如衍生金融工具、金融工程学、金融工程案例和应用、金融风险的量化分析、金融产品设计与开发等课程,学生可以通过教学了解金融工程的核心以及运用相关金融工具和策略解决金融问题。

四、应用型为主的金融工程教育

从学科性质来看,金融工程属于应用型的学科,这一性质决定了在金融工程学科建设中,必须充分强调实际应用能力的教育和培养。

1.开设实践类和信息类课程。利用金融实验室进行金融市场、金融交易模拟实践;采用分散性现场参观与观摩的形式感受真实交易的氛围;通过互联网访问中央银行、大型商业银行网站,了解金融中介业务运作。实践性教学的目的是增强本课程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紧密程度,增加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知识技能的应用能力。引导学生养成通过网络、媒体积极吸收市场、经济和技术信息的习惯。

2.重视实际的技术能力培养,这主要是指诸如SAS和Matlab等课程的开设。金融工程的大部分问题都需要通过软件技术加以解决,比如:数学建模、数值计算、网络图解、仿真模拟等,因而技术能力也反映了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水平。在国外的金融工程人才培养中,不少大学将Matlab作为必修课之一,从而保证学生能迅速的将金融问题转化为技术问题并加以解决。

3.强化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有助于巩固和提高学生基础理论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不仅如此,案例教学对于培养对金融工程至关重要的“创造性”的思维,也是非常有用的。在数十年的发展过程中,金融工程应用已经积累了很多创造性地解决金融问题的案例,这些案例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思想财富。案例教学是学习、培养和提高这种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4.积极发展实习教学。在美国,是否提供实习机会,使许多开展金融工程教育的学校吸引优秀生源的重要手段之一。事实上,在中国,由于金融人才的缺乏,金融工程的实习教学对于学校和实业界来说是一个双赢的策略,学校应加强同实业界的交流与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

五、金融工程师职业教育和创新思维培养

金融工程师的称谓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伦敦金融界,区别于传统的金融理论研究和金融市场分析人员,金融工程师更加注重金融市场交易与金融工具的可操作性,将最新的科技手段、规模化处理方式(工程方法)应用到金融市场上,创造出新的金融产品、交易方式,从而为金融市场的参与者赢取利润、规避风险或完善服务。金融工程师通常受雇于投资银行、商业银行、证券公司、金融中介机构以及非金融性质的公司。

因为金融工程师具有一系列专业化的、仅凭技术所无法达到的素质,并且由于金融创新的速度超过了市场产生称职金融工程师的能力,金融工程师总体上是供不应求。其就业机会显得格外光明,并且毫无疑问,其工作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加强金融工程师的职业教育已成为现代金融发展的一种趋势。

金融工程自身的特点要求一定的创新能力。首先,金融工程的基本职能是创造,就是在金融市场中根据客户的需要来创造新的产品已实现收益和规避风险。其次,由于金融工程师要解决的问题往往超出个人的知识基础而需要进行小组工作,以处理复杂的金融、法律、税收、会计、产业、计算技术、市场营销等方面的问题,因此,作为小组核心的金融工程师,合作的精神、沟通的技巧和协调的能力是必备要素之一。

总之,在金融工程领域的教学和科研过程中,从发展的趋势来看,金融工程将不仅仅作为一门技术性的学科,而是将逐渐成为一种创新和开放的思想方法,日益渗透到金融、经济乃至社会生活中。

参考文献:

[1]金融工程[M].宋逢明,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2]郭晓武,陈蓉.从人才培养方向看中国金融工程学科的发展[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5,(3).

金融科技理解篇2

关键词:金融工程;学科定位;人才培养

一、金融工程是金融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20世纪50年代以前,金融学基本处于对事物的定性分析,即描述性阶段。它由描述阶段向定量分析阶段的转变始于马柯维茨的风险投资组合理论,该理论奠定了现代金融定量分析的基础。1952年,马科维茨(Markowitz)在结合奥斯本(Osbeme)的股票价格遵循随机游走的期望收益率分布的基础上,在《金融杂志》上发表了资产组合选择一文,把投资的收益或回报定义为其可能结果的期望值,把风险定义为平均值的方差,这种均值—方差模型使数理统计方法可以应用到资产组合选择的研究中。法玛(Fama)在奥斯本(Osbeme)通过理性无偏的方式设定投资者主观概率的基础上,建构并形成了有效市场假设(EMH),并进一步细分了三种有效市场,从而说明了价格反映所有的公开信息,已知的信息对获利没有价值的结论。随后的夏普(sharp)、利特纳(Litner)和莫辛(Mossin)将EMH和马科维茨的资产选择理论相结合,建立了一个以一般均衡框架中的理性预期为基础的投资者行为模型CAPM,说明了市场上的超额回报率是由于承担更大的风险才形成的结论。布莱克、斯科尔斯、默顿等人进一步相继拓展了上述研究,提出了套利定价模型(APT)、期权定价模型(OPT)等。至此,20世纪70年代以有效市场假说为基础,以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现代资产组合理论为支撑的标准金融理论确立了其在金融经济领域的正统定位,成为当代金融理论的主流和范式。80年代末期,动态套期保值策略组合保险的创始人里兰得(H·Leland)和国际著名期权理论学者鲁宾斯泰(J·Rubinstein)开始提出“金融工程”的概念。1988年,金融学家芬纳迪(D·Finnerty)则基于公司财务对金融工程作出了较为完整的解释。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所面临的经营环境日趋复杂多变,价格波动频繁,风险与日俱增。为求生存和发展,金融机构不断地进行更深层次的金融创新。20世纪80年代风起云涌的金融创新浪潮成为了西方金融领域最为活跃和突出的变化之一,伴随着金融创新,发达国家公司理财、银行业和投资业得到了迅速的扩张和发展,金融工程作为金融创新活动发展到成熟阶段的产物,很快便渗透到了商业银行等金融实务部门。可以说,金融工程的产生顺应了国际金融经济竞争与发展的潮流。

二、金融工程的理论架构和技术基础

金融工程将工程思维引入金融领域,综合地采用各种工程技术方法(包括数学建模、数值计算、网络图解、仿真模拟、分解与组合等)设计、开发和实施新型的金融产品,创造性地解决金融问题,其成果金融产品既包括原生和衍生的金融商品,也包括金融服务和解决金融问题的手段和策略。其创新和创造性既意味着金融领域思想和思维的飞跃,即一种革命性的全新金融产品问世时所具有的创造性,也意味着对已有观念的重新理解与运用,以及对现有产品进行的分解与组合。

金融工程的应用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两方面:一是应用已有的各种基本的金融工具和衍生工具,对社会金融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控制风险和进行资本经营。二是开发、设计金融创新产品来创造性地解决日益复杂多变的经济问题,实现预先设定的金融目标。金融工程的核心基础理论主要包括估价理论、资产选择理论、资产定价均衡理论、期权定价理论、套期保值理论、有效市场的均衡理论、汇率与利率理论等,但是这些理论的应用只有借助于技术方法的支持,才能转化为现实的操作工具。因此,金融工程更注重于综合采用决策科学、系统理论、计算机信息处理和智能化技术等当代前沿的科学技术方法展开实证分析,通过从基本的代数知识、微积分、线性代数到微分方程,运筹学和优化技术,乃至模糊数学、博弈论(包括微分对策)、概率论、随机过程和其他随机分析理论方法(包括倒向随机微分方程)的应用,设计优化算法或建立仿真模型,对金融活动进行精确的定量研究。近年来,随着金融工程的进一步发展和各学科的相互渗透,各种自然科学的前沿理论和最新工程技术(如混沌理论、小波理论、遗传算法、复杂系统理论、人工智能技术(包括知识工程、专家系统和人工神经网络等)、模拟退火方法、面向对象方法等)已经或正在成为金融工程重要的技术基础与实践工具。

三、建立和发展我国的金融工程科学

首先要充分认识到建立和发展金融工程对我国整个金融科学向更高水平层次发展的重要性。金融工程的产生不过十余年,在把金融科学的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同时,对金融产业乃至整个经济领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这不仅仅因为金融工程的实践提高了经济生活中的货币化程度,而且由于金融工程大量运用运筹学技术、仿真模拟技术、自动化技术等先进手段对市场风险进行预测和评估,使得金融新产品的定价更符合市场要求,使金融机构内部运行机制更趋完善,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促进了各种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高效配置,从根本上改变了金融业传统的运作模式,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金融工程作为金融创新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同时又为更高层次的金融科学创新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然而我国目前金融学科水平尚处于由描述性阶段向定量分析型阶段转变的时期,明显滞后于国际金融科学水平的发展。由于我国金融理论研究长期以来停留在传统内容和简单的政策研究上,忽视了数学科学、工程技术科学与金融实践的结合运用,使理论严重脱离实践,远远适应不了我国金融业发展对相关理论应用研究和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我们应充分认识到金融工程作为现代金融科学的制高点对现代经济的巨大推动作用,从现在起围绕金融工程学科的发展建设,以实现金融理论研究的定量化、工程化、产业化为目标,建立起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现代金融科学。

其次,合理定位我国的金融工程研究。金融业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一定程度上,金融具有左右和驾驭经济局势的力量。一方面,高科技与金融的结合,不断推动着金融创新的发展,金融业以超乎寻常的速度深化着与社会各个层面的联系,极大地推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现代金融所具有的复杂性,以及迅速膨胀的游离于实体经济的国际资本的流动性,又必然加大风险防范和金融监管的难度。从某种意义上讲,谁能在复杂的金融活动中掌握主动权,谁就能在全球经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全球经济日趋一体化的今天,国际金融活动的各个层面越来越依赖于金融工程技术的应用。中国作为世界开放经济中的一员,引进消化西方金融业的先进技术,积极向国际惯例靠拢已是无可避免,建立和发展金融工程对我国正在转轨中的经济金融制度变迁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当前我国金融工程研究和应用的定位应根据中国金融制度的特点和金融发展水平的实际确定,必须从我国金融安全和发展效益这两个战略基础出发做出选择。建议我国尽快在有关高校和金融机构建立起跨学科的金融工程研究中心,将国家的金融竞争力与国家安全联系起来思考,加快金融工程研究成果的应用转化,推动我国金融工程的研究与发展。

金融科技理解篇3

金融发展与科技创新之间,存在着互相促进的辩证关系:一方面,高新技术产业的资本密集、高风险等特征决定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金融自身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也需要依靠科技的支撑。另一方面,科技进步能够提高金融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是防范金融风险和保障金融安全的重要手段。国内外的大量实践表明,科技创新与金融发展相结合能够带来生产力的飞跃,短期有利于缓解科技投入短缺,长期有利于引导自主创新向更加贴近市场需求、更加注重创新效益和效率的方向发展。研究金融发展与科技创新之间的互动关系,对两者关系及协调水平进行一个全面的评估,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国家调整宏观科技政策与金融政策,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1理论基础

由于金融体系包括银行、资本市场、风险投资、保险等多个方面,因此研究金融与科技创新的关系也围绕这些领域展开。关于银行金融体系与科技创新关系的研究,国外大多数学者认为,银行和资本市场对企业R&D有重要的促进作用。Schumpeter(1912)认为'银行通过识别和支持那些能够成功开发并商品化、产业化创新产品的企业家来促进技术创新。Goldsmith(1969)的研究表明,金融机构在墨西哥快速工业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King、Levine(1993)研究发现'金融系统通过识别最有前景的项目和企业并加大对这些项目和企业的信贷资金支持从而促进技术创新。Stulz(2000)认为'通过对创新项目的监控,银行能够较可靠地根据项目进展及其资金需求情况来为创新项目提供额外的资金支持。

李悦(2008)认为'金融市场在支持创新性产业成长和处于生命周期初级阶段的新兴产业融资方面具有优势,能够促进产业结构处于较好的动态优化状态,而银行中介在学习和推广成熟产业技术方面效率更高。周孝坤、冯钦等(2010)基于中国1978-2008年的数据'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的方法,分析了科技投入和金融深化在影响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发现金融深化是产业结构升级的格兰杰原因,产业结构升级不是金融深化的格兰杰原因。崔毅、赵韵琪等(2010)采用DEA对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科技的金融投入与科技产出的效益进行评价,发现影响广东省科技与金融结合效益的主要原因是科技的金融投入结构不合理、科技产出的阶段不协调、金融投入资源的管理效率较低。周昌发(2011)认为'我国科技金融发展的保障机制还存在制度系统性差、层级较低、法律不完善等问题。

关于风险投资与科技创新关系的研究,Hall认为'在资本市场工具中只有风险投资较好地解决了技术创新融资所遇到的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以及融资成本高等问题,它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远高于其他资本市场工具的作用。Kaplan、Stomberg(2003)指出风险投资作为一种权益融资,不仅能够满足科技企业在创立初期对资金的需求,而且还能够通过参与董事会、制定发展战略、监管公司行为和雇佣管理层等方式来迅速促进科技型企业的成长。

在实证研究方面,Kortum、Lerner(2000)的研究结果表明?,1美元风险资本对专利数量的促进作用大约是1美元R&D经费投入产出的3.1倍。Tykvova(2000)研究发现?,风险投资对德国的专利发明活动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并且风险资本是德国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极其重要的资金来源。Casamatta(2003)认为,有风险投资支持的企业经营业绩明显比没有风险投资支持的企业业绩要好,风险投资是提高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手段和方式,风险资本的支持与否成为影响企业创新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Keus-chning(2004)从一般均衡的角度阐释了大量的风险投资机构和有经验的投资家的存在可以大大提高创新的成功率和技术创新效率。王雷、党兴华(2008)对1994一2006年间中国R&D经费支出、风险投资与技术创新以及高新技术产业产出的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风险投资额与专利授权数、高技术产品出口额、高技术产业工业总产值以及高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具有正相关性。王玉荣、李军(2009)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风险投资对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发现风险投资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自主创新资本投入强度正相关,但风险投资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自主创新效果指标之间存在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由于风险投资和科技型企业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两者关系存在着一些消极影响。Rajan(1992)指出,由于银行在信息获取与处理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在与创新主体的交往过程中银行能够获得一般渠道难以掌握的大量信息,并形成利用信息获取信息租金的动力,导致企业降低从事有利润项目的积极性进而阻碍科技创新。Instein、Yafeh(1998)、Morck、Na-kamura(1999)认为,由于银行遵循稳健经营原则,作为债权人在进行信贷投资时表现出其内在的厌恶和回避风险的本性,往往导致那些创新程度较大、效益较高但风险较大的项目难以获得银行信贷的支持,因此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不利于创新。龙勇、杨晓燕(2009)认为风险投资公司和创新企业中间会出现信息不对称,带来委托问题和道德风险,使得创新企业的融资成本高于其他一般融资渠道,从而导致技术创新投入不足。

关于资本市场促进科技创新的研究,Levine、Zervos(1998)运用47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1976-1993年的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研究了股票市场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股票市场不仅与同期全要素生产率和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正向关系,而且也是它们很好的预测指标。Hyytinena、Toivanen(2005)认为,资本市场不完善阻碍了创新和经济增长,但公共政策可以弥补资本市场不完善的缺陷。陈凤娣、吴有根(2006)对资本市场在自主创新战略实施进程中的作用、中国资本市场已经具备的支持科技自主创新的有利条件、存在问题以及发展思路等进行了分析[23]。辜胜阻、洪群联等(2007)认为[24],创新的层次性和阶段性及企业所具有的不同规模和生命周期,决定了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融资支持的资本市场必然是一个多层次的资本市场。

关于政策性金融与科技创新的关系,买忆媛、聂鸣(2005)认为,开发性金融机构积极参与企业的技术融资,可以有效地补充资本市场尚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风险投资的不足,特别是那些存在巨大的技术和商业风险而不被风险资本接受的项目,从而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李坤、孙亮(2007)认为,开发性金融能有效地将中小型高科技企业与资本市场连接起来,既可解决中小型高科技企业资金短缺问题,还能提高其技术创新能力,改善经营管理。肖科(2009)利用联立方程模型测度政策性金融对我国自主创新成果转化的直接和间接贡献,模型中将政府财政科技拨款也作为金融的一部分。王海等(2003)根据科技资金投入与科技活动产出过程的特点,提出了评价科技金融结合效益的指标体系和效益评价模型。

此外,关于科技型企业内源性融资,由于信息不对称,科技型企业R&D外部融资成本要高于内部融资成本,所以科技型企业R&D经费投入通常依赖内部资金。而企业内部资金需要用于多种投资及生产经营活动,因此,科技型企业总的经费投入就会受到内部资金的约束。

由以上研究可以看出,关于金融与科技创新关系的研究比较丰富,涉及金融体系中银行体系、风险投资、资本市场、保险、政策性金融等,既有理论研究,也有大量的实证研究。研究视角既有宏观的国家与地区层面,也有微观的企业层面。总体上,还存在以下不足。

第一,在研究对象上,由于金融与科技创新数据获取的困难,因此,许多研究集中在金融体系中某个变量与科技创新体系中某个变量之间关系的研究,比如风险投资、资本市场等与科技创新R&D经费投入、专利授权数、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等的关系,缺乏宏观金融与科技创新关系的研究。

第二,现有研究往往更多地侧重于金融对科技创新的研究,较少涉及科技创新对金融的影响,而且这部分关于科技创新对金融影响的研究视角较窄,主要从提高金融体系的现代化、信息化水平的角度,缺乏对机制层面的深入研究。

第三,从实证研究方法看,现有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回归分析、向量自回归模型构建等,缺乏采用面板数据的分位数回归、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的研究,因此不能全面反映金融与科技创新的互动关系。

本文在分析金融与科技创新互动机制的基础上,基于面板数据,首先采用TOPSIS评价方法对科技产出进行评价,然后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分位数回归模型、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全面分析金融发展与科技创新之间的互动关系。

2研究框架

本文的研究框架如图1所示,研究金融与科技创新之间的互动关系,首先进行两者互动机制的理论研究,然后再从静态与动态两个视角进行实证,静态研究主要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与面板数据分位数回归进行,动态研究采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在此基础上进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最后再进行综合分析。

研究金融与科技创新的关系,采用传统的生产函数进行,其中投入变量为科研经费投入、人员投入、金融水平,产出变量为采用TOPSIS评价方法计算的科技产出,建立如下模型:

log(Y)=c+alog(K)+卢log(L)+ylog(FIR)(1)式中:y表示科技产出;K为科研经费投入;L为科研人员投入;FIR表示金融水平;c为常数项;a、13、y分别表示回归系数。为了减少异方差,同时增强结果的解释性,所有变量都取对数进行处理。

本文采取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它有很多优越性,更能反映个体变化,有更高的效率,能够较好地解决多重共线性问题,对遗失重要变量也不敏感格兰杰因果检验能够从数据角度分析金融与科技创新是否存在理论上分析的互动关系;与普通最小二乘回归相比,分位数回归更能精确地描述自变量对于因变量的变化范围以及条件分布形状的影响?,能够反映不同科技产出水平下各投入要素的贡献,有利于发现潜在的问题;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能够反映金融与科技创新之间的互动关系。

3金融与科技创新的互动机制3.1金融对科技创新的促进机制

第一,金融体系能够提供科技创新中急需的资金,并且在创新型企业成长过程中,政策性金融、风

险投资、资本市场、金融保险等不同的时期会发挥不同的作用。

第二,金融能够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步伐,引导科技创新适应市场需求,提高创新的绩效。

第三,金融体系自身对科技创新也存在巨大的需求,金融体系在很多方面需要专用技术,从而对软件、设备、网络、计算机安全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广大信息技术厂商不断研发新的技术,从而带动科技创新。

3.2科技创新对金融的促进机制

第一,科技创新能够提高金融系统的效率和竞争力。目前,所有的金融机构都实现了电脑化、网络化、信息化,同时,科技创新也是防范金融风险和保障金融安全的重要手段。信息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金融系统的劳动力成本,加快了资金周转,改善了金融服务方式。

第二,科技创新能够提高金融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依靠金融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制度创新,能够提高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对金融机构的经营方式和组织结构也能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三,科技创新对金融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信息技术改变了货币的形态与职能,促进金融市场一体化,加速国际资本流动,使得金融机构的筹资渠道大大拓宽。同时,技术手段的进步又使金融机构临时融通资金的能力大为增强,各种金融科技产品也在整体上提高了金融机构的资产流动性,减少了中央银行调节基础货币的渠道,使中央银行控制基础货币的职能主要依靠公开市场业务来进行。

第四,科技创新能够增加综合国力,带来经济高速增长,由此带来了金融体系的繁荣与壮大,是金融发展的根本动力所在。

4数据获取

关于金融水平的度量,典型的是采用金融相关比率(Fir),指全部金融资产价值与全部实物资产价值之比,由于我国缺乏金融资产的统计数据,而银行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因此,本文用存贷款余额与GDP的比率作为衡量金融发展的指标。

科研经费投入采用分省的r&d研发投入数据,科研人员投入采用R&D人员全时当量。科研产出指标有:技术市场成交额、SCI检索论文数、EI检索论文数、ISTP检索论文数、发明专利数、实用新型专利数、外观设计专利数,采用TOPSIS评价方法对7个产出指标进行评价后作为科技产出变量。

关于投入产出滞后期的确定,不同科技成果产出的滞后期并不一致,比如论文从投稿到发表的时间需要半年到1年多,申请专利的时间往往需要1年到3年多,技术市场的滞后期一般1年多,本文将科技产出的滞后期综合设定为2年。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无法获得科研资本投入的存量数据,本文只能用流量数据替代。西藏地区由于数 据缺失较多,因此舍弃西藏数据。由于部分年度数据无法获得,本文所有数据来自于2002-2009年期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年鉴》,实际数据为2001-2008年的数据。数据描述统计量如表1所示。

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如表2所示,K和L之间的相关系数较高,为0.97,而FIR与其他变量的相关系数不高,由于采用面板数据,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抵消多重共线性的影响,因此变量的相关性问题对本文的结果影响有限。

5实证结果5.1科技产出评价

TOPSIS(TechniqueforOrderPreferencebySimilaritytoIdealSolution,TOPSIS)是一种常用的多属性评价方法[34],它根据各被评估对象与理想解和负理想解之间的距离来排列对象的优劣次序。与简单的加权平均汇总相比,其计算简便,单调性好,注重评价指标体系的系统性,强调指标体系总体水平的协调,评估结果较合理。

式中:n为评价对象的个数;i、j分别表示评价对象的序号和评价指标的序号,取整数为标准化后的指标值;.&■表示理想解;Tlnm表示负理想解为评价值。

采用TOPSIS评价方法对7个科技产出指标进行评价,这7个指标都是正向指标,在评价前必须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方法是用每个指标值除以极大值,为了减少计算误差,所有标准化数值都乘以100进行了适度放大,这样7个指标中每个指标的极大值都是100,符合人们的习惯。

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由于是面板数据,所以在选取理想解和负理想解时是2001-2008年期间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否则不同地区不同年度的科技产出变量不可比。图2为采用TOPSIS评价方法计算的2008年科技产出排序结果。

5.2金融与科技创新的格兰杰因果检验

从理论上讲,金融与科技创新之间是双向因果关系,那么实际数据是否支撑这个结论昵?常用的检验方法是格兰杰因果检验。考虑到两者发挥作用的滞后期在1?4年之内,因此滞后期以此为准。

常用的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方法有ADF检验、

Levin检验、PP检验等,由于检验原理不同,不同检验方法的结果不尽相同,本文以三种方法结果一致为准,这样更加有说服力。结果如表3所示。经过一阶差分,R&D经费投入、研发人员全时当量、金融水平及科技产出4个变量都是平稳时间序列。

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在滞后2年的情况下,科技产出是金融的格兰杰原因,在滞后4年的情况下,金融是科技产出的格兰杰原因,总体上,两者的因果关系不是很明显,深层次暴露出金融与科技创新体系的协调尚存在问题。

5.3科技投入产出的分位数回归

为了精细刻画不同科研产出水平下R&D经费投入、R&D人员全时当量、金融水平的贡献,将科研产出分为10个分位(r=0.1?0.9),滞后期选取2年,采用分位数回归进行估计,结果如表5所示,为了进行比较,表5还给出了混合回归结果。t=0.2?0.4时,研发人员全时当量与科技产出无关,当r=0.1?0.3及r=0.9时,金融水平与科技产出无关。拟R值在0.766?0.811之间,总体上属于中高程度的相关。

为了更清晰地反映不同投入要素在不同产出水平下贡献的弹性系数差距并总结其中的规律,将所有投入要素在不同分位下的弹性系数画成折线图,结果如图3所示。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总体上,R&D经费投入对科技产出的贡献最大,R&D人员全时当量劳动力次之,金融对科技产出的贡献最低。

第二,在最低科技产出情况下(r=0.1?0.3),金融与科技产出无关,在最高科技产出情况下(r=0.9),金融同样与科技产出无关。在中高科技产出情况下(r=0.4?0.8),金融对科技产出有显著的贡献,并且随着r值的升高,贡献呈上升的趋势。也就是说,在科技水平不发达和高度发达地区,金融对科技的贡献效率极低,从而导致金融与科技产出无关。

第三,随着r值的升高,R&D经费投入对科技产出的贡献总体呈下降趋势,也就是说,在科技产出较高地区,R&D经费投入对科技产出存在着低效率。

第四,R&D人员全时当量在科技产出最低地区(r=0.1)和中高地区(r=0.5?0.9)对科技产出有较大贡献,也就是说,R&D人员全时当量在科技产出较低地区存在低效率,导致其与科技产出无关。

5.4面板数据向量自回归模型

由于面板数据是平稳的,因此可以继续进行协整检验,最佳滞后阶数为2(根据前文的分析)。协整检验方法采用Kao面板协整检验,发现存在协整关系。接着建立VAR模型,模型的整体拟合度R2为0.992,且VAR模型所有特征根都位于单位圆内,模型结构稳定,拟合效果较好。

VAR模型是一种非理论性的模型,它的系数没有经济学意义,在分析VAR模型时,往往不分析一个变量的变化对另一个变量的影响,而采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进行分析,金融与科技创新的脉冲响应函数如图4所示。

科技产出与金融的脉冲响应函数如图4所示,首先,看科技产出的脉冲响应函数,来自金融一个标准差的正向冲击,对科技产出几乎没有影响,科技投入产出有其自身的规律,短暂金融冲击对其不会产生影响。来自R&D研发投入的冲击对科技产出影响较大,不过初期有短暂且较小的负反馈,随后会稳定升高。来自R&D研发人员全时当量的冲击对科技产出的影响要小于R&D研发投入的影响,在初期也有少许负反馈,随后也会稳定升高。

其次,看金融的脉冲响应函数,来自科技产出的冲击,当期对金融就有较大贡献,在第二期经过短暂调整后缓慢升高,说明科技创新对金融的影响持久而稳定。来自R&D研发投入的冲击当期对金融影响为0,随后在第二期达到最大,然后平稳下降,R&D研发投入对金融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产出对金融产生间接影响。来自R&D研发人员全时当量的冲击对金融几乎没有影响。

方差分解通过求解扰动项对向量自回归模型预测均方误差(MSE)的贡献度,了解各类因素的相对作 用,和时间序列数据一样,面板数据预测的误差方差是其自身扰动及系统扰动共同作用的结果。R&D经费投入、R&D人员全时当量、金融、科技产出的方差分解如表6所示,到了第10期,各变量的方差分解趋于稳定。从科技产出的方差分解看,科技产出自身占89.12%,R&D经费投入占9.46%,其他因素基本没有影响。R&D经费投入方差分解中,自身占92.85%。,科技产出占3.90%o,金融占2.43%o,R&D人员全时当量几乎没受影响。R&D人员全时当量的方差分解中,自身占53.08%。,R&D经费投入占35.29%。,金融占7.10%o,科技产出占4.53%0。金融的方差分解中,自身占96.40%。,科技产出占1.99%o,R&D经费和人员全时当量几乎没受影响。

6结论

6.1金融与科技创新协调性有待提高

金融与科技创新在理论上存在互动关系,但实证研究表明,这种互动关系相对不强,具体表现在,两者的因果关系不太明显,来自金融的冲击对科技产出几乎没有影响,来自科技产出的冲击对金融的影响比较显著,低科技产出水平地区金融对科技产出的贡献不显著,深层次反映了金融与科技创新的协调性有待提高。根本原因是,银行体系是风险规避的,信息寻租能力较强,而科技创新风险相对是较高的,由于我国风险投资体系尚不发达,导致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对科技创新支持不够。

在科技产出中高水平地区,由于经济和金融体系相对发达,金融对科技创新的贡献是随着科技产出水平的提高而提高的。但在科技产出最高水平地区,金融体系可能是相对过剩,竞争加剧,存在低效率的,从而导致金融与科技创新无关,本质上仍然是金融与科技协调性较差所致。

6.2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持需要时间积累

脉冲响应函数研究表明,来自金融的冲击对科技产出几乎没有影响,也就是说,科技投入产出有其自身的规律,即使金融体系由于某种因素突然繁荣,也不能很快地对科技产出产生影响,金融体系支持科技创新,产生效果的周期较长,因此金融体系必须稳步发展,才能慢慢发挥对科技创新的作用。

6.3科技产出对金融有较强的正反馈效应

金融的脉冲响应函数表明,科技产出的冲击对金融的影响较大,存在较强的正反馈效应,以利润为经营目标的金融企业,对科技创新其实是非常敏感的,一旦科技创新取得重大突破,技术相对成熟,金融体系肯定会提供资金支持的,但从研发的角度,由于风险太大,难以获得金融体系的支持。科技产出的方差分解中,金融所占比重极低,几乎没有影响,也说明了这个问题。6.4科技产出高水平地区研发经费投入效率较低,劳动力效率较高

金融科技理解篇4

关键词: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金融;支撑体系;

引言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指从组合到发展的过程都依赖企业自身解决的经济团体。具备高新技术的科技人员是企业创办团体的主体,企业运营的目的是生产和销售高科技产品,也向社会提供融合了一定高新技术的有偿服务。

然而,周转资金不足一直是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难以克服的关键问题。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世界经济环境紧张,各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始终阻碍着企业的发展。包括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内的我国中小型企业发展与资金之间的矛盾亟待解决。

一、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

在我国,几乎所有的中小型企业的经营权和管理权都集中在企业的同一方,即投资者和经营者为同一人,权力高度集中。我国目前尚未为中小企业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也没有出备的鼓励中小企业发展的措施。受到传统观念影响以及其他不利因素的影响下,为保障自己利益,我国各大金融中介和贷款担保机构极力回避为中小企业融资做担保。即使有愿意为其做担保的金融机构,为保护自身利益不受影响,往往将贷款利率调高,使中小企业在融资问题上雪上加霜。

在资金这个重要问题上,企业决策者必须寻找短期化中小企业投融资目标,尽快收回投资,对企业长远规划发展考虑太少,缺乏对中小企业财务的科学预测、决策、预算和分析,投资的盲目性较为突出。

二、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支撑体系中的常见问题

(一)中小企业对民间金融过度依赖

处于萌芽阶段和创业初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在筹集企业发展资金的问题上主要依靠民间融资来解决。但由于是私人操作,民间融资风险大,安全性低。目前民间借贷存在着手续不齐全、贷款支持不稳定、贷款规模小且利率较高等一系列问题。如若这些问题不能够得到妥善解决,就经常会产生纠纷,融资风险过大。不仅如此,高利率的民间融资经常吸引更多的私人参与,极易导致融资过程变质,形成非法集资。非法集资伤害到金融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会受到国家的惩罚。我国近年来新成长一批小额贷款公司,对于规范民间融资运作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然而民间高风险融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彻底有效的解决,还存在很多的高风险融资活动。

(二)中小企业的民间融资欠规范

我国非正规经济团体进行非正规融资的行为,通常被称为民间融资。民间融资活动能够在我国长期生存的原因是他们具备正规金融机构所缺少的优点。正规金融机构由于客户多、业务量大、贷款流程严谨,利率高和贷款催收方式死板等问题,常常对信息的搜集费时长,办理流程过于规范严谨,客户交易成本高。而民间融资却可以让客户在具备较低交易成本的情况下快速贷款,且催收方式和利率都更容易接受,因此很多地方的民间融资活动才得以顽强生存下去。民间融资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为中小型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提供了帮助,使得很多中小型企业能够正常运行,长期生存下去。然而当今很多民间融资活动变质,走向高利贷的道路,极大加大了中小企业的融资压力,中小企业的长期安全运营问题堪忧。

三、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支撑体系的建议

(一)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相关制度

政府通过出台相关鼓励政策,刺激正规金融机构向中小型企业提供贷款。同时政府可免除科技型中小企业营业税,对其他各项税收做出适当的调减,并允许其提高融资利率浮动上限,为中小企业规避风险、降低成本,帮助其长久发展。

(二)努力健全金融机构

经过分析,中小型金融机构更愿意为科技型中小型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双方较易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因此中小银行的发展会给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契机。国家通过鼓励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推动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合作,对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解决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并对中小企业合理运营进行监督都起到很大的帮助。

(三)科技型中小企业整体实力需要提高

1、提升创新能力。科技型中小企业要想长期生存下去,需要提升自身各方面实力。提升自己创新能力,果断淘汰弱势产业,扶持品牌产业发展,正确调整发展方向,健全机制,科学管理,才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根本。

2、健全财务制度。企业需要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财务管理制度,并建立财务监督体制,在严格的监督管理下保证企业运行过程中的各环节顺利、高效进行,确保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此外要提高企业信息透明度,以此加强中小金融机构对企业的监督力度,为企业和银行之间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奠定基础,从而可降低银行监督成本,促进银行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力度。

四、结语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世界经济环境紧张,各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始终阻碍着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的民间融资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中小企业对民间金融过度依赖,中小企业的民间融资欠规范等等。针对这些问题,为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支撑体系,下一步要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相关制度,努力健全金融机构,着力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整体实力,以此来转变中小企业融资的不利局面。(作者单位:南京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严谷军,何嗣江. 中小企业融资结构变化与中小金融机构成长——温州案例分析[J]. 浙江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6: 013.

[2]孙天琦. 我国金融组织结构演进中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问题研究[J]. 广西金融研究,2002,8: 001.

[3]周新玲.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研究——以浙江,湖北,山西三省为例[J]. 经济问题,2005,1: 009.

[4]闻岳春. 韩国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及对中国的借鉴[J]. 上海金融,2005,8: 50-52.

[5]陈晓红,刘剑. 不同成长阶段下中小企业融资方式选择研究[J]. 管理工程学报,2006,1: 1-6.

[6]陈晓红,刘剑.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结构与融资方式演进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03,12: 61-67.

[7]王振山,姚秋,刘聪. 中小企业金融支持的比较研究——兼论美国小企业局职能与经验借鉴[J]. 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09,29(6): 33-37.

金融科技理解篇5

当我们把金融真正看作一门产业的时候,就一样有它的产品、创造产品的技术和工艺、生产和营销产品的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交易产品的市场(金融市场)。金融工程的问世,使金融作为一门产业得到了支持它发展的工程学科,就像机械工程支持机械工业发展,电子工程支持电子工业发展一样。而金融工程的创新性,说明它所提供的是金融业本身的高新科技。事实上,这种金融领域的高新科技已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当以索罗斯(G.Soros)为代表的国际炒家在世界范围的金融市场兴风作浪时,他们并不是在盲目地,而正是利用这种高新科技,设计出非常精妙的大规模套利和投机策略,矛头所向之处,搅得天翻地覆,风声鹤唳。而各国政府和金融当局,也必将求助于此类高新科技,才能保卫自己的经济和金融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金融工程大量采用图解、数值计算和仿真技术等工程手段来研究问题,比分析金融学的理论模型要灵活得多,相对容易建立,也容易推广使用,不像理论模型那样需要极为艰苦的逻辑思辨,因为许多逻辑推理是由计算机程序帮助实现的。而且,金融工程的研究直接而紧密地联系着金融市场的实际。大部分真正有实际意义的金融工程研究,必须有计算机技术的支持。图解法需要计算机制表和作图软件的辅助,数值计算和仿真则需要很强的运算能力,经常用到百万甚至上亿次的计算;没有计算机的高速运算和辅助设计,这些技术将失去意义。金融产业与信息产业的结盟,是金融工程的产业背景。

因此,我们可以把金融工程看作现代金融学、信息技术和工程方法的结合。它本身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是金融科学的产品化和工程化。任何一门科学学科,只有经过产品化和工程化,才能产生大规模的经济和社会的效益。因此,在金融工程领域的一些领先学者,认为金融工程的产生把金融科学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随着七八十年代以来金融创新和金融自由化浪潮席卷西方世界,人们对金融工程的认识迅速拓宽。洛伦兹・格立茨(Lawrence Galitz)所著的《金融工程学──管理金融风险的工具和技巧》(Financial Engineering─Tools and Techniques to Manage Financial Risk )一书,就技术层面而言,是目前见到的写得最好的一本金融工程著作。格立茨博士本人长期从事银行金融业的咨询服务,又在大学和研究机构工作过,因此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又有一定的理论学术水平。本书对技术的描述是相当深入和细致的。仔细地研读本书,将能很好地帮助读者掌握设计金融产品(尤其是组合金融工具)的技巧和管理金融风险的技术。

金融科技理解篇6

关键词:科技型;融资;对策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强调,要逐步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强化科技创新支持政策。目前,制约科技型企业创新的一个突出矛盾是金融资源和科技资源缺乏有效的结合。科技型企业是吸纳高科技成果的有效载体,发展并搞活科技型企业对于推动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和传统产业的高新技术化以及缓解就业压力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而融资问题一直是困扰科技型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这其中既有科技型企业的内在因素,也有金融体系和政策环境方面等外在原因。因此,如何在科技和金融的结合方面进行探索创新,如何发挥政府科技资金的引导、整合、集聚作用,优化投资结构以及提高整体经济效率具有现实的意义。

一、科技型企业融资中存在的问题

(一)内源融资中存在的问题

内源资金是指企业内部运营产生的资金流,和企业的经营活动密切相关,主要由企业内部滚存收益以及固定资产折旧组成。据有关资料显示,科技型企业只占我国企业总数的3%,却贡献了我国60%的专利和80%的新产品,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的资料显示,80%的科技型企业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融资难的问题,特别是缺乏权益融资渠道,内源资金成为科技型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而科技型企业发展时间短,在科研和技术开发方面投入资金较多,科技转化为产品时间周期长且风险水平高,导致科技型企业普遍利润水平低,企业内部留存和滚存收益不大,加之科技型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大,企业折旧产生的现金流量不大。都导致科技型企业内源资金紧缺,内部筹资不畅,严重制约了科技型企业的发展壮大。

(二)外源融资中存在的问题

外源融资主要是通过一定的方式在企业外部取得的资金,主要包括金融机构贷款、资本市场筹集以及其他外部筹资。一般来说,由于科技型企业在内源资金无法满足企业发展需要时才从外源进行融资。目前,由于科技型企业规模普遍较小,难以上市并在资本上筹集资金,真正占外源融资主渠道的还是银行提供的信贷资金。由于金融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2011年以来国家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国家金融政策偏紧的大环境下,对科技型企业提出了越来越苛刻的条件,往往找到了好的投资机会也贷不到资金,科技型企业融资良性局面难以形成。近年来,风险投资作为权益性资本在科技型企业融资比率逐步加大,但科技型企业风险投资的发展也刚刚起步,风险投资的规模较小,企业接触风险投资的渠道少,造成很多具有投资价值的企业没有被风险投资发掘,风险投资的规模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内部融资需求。

二、对提高科技型企业融资水平的对策

(一)提高科技型企业管理者对融资工作的认识是前提

首先,科技型企业管理者要树立正确的融资观,企业融资不是越多越好,要根据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和发展的资金需求进行资金筹集,避免过早筹集而造成资金浪费和资金利息损失。其次,要树立内源资金资金机会成本的观念,内源资金虽然不需要支付资金利息,但其存在一定的机会成本,其资金机会成本往往高于外源资金利息支出。再次,要树立最佳资本结构的筹资搭配意识,从本质上来说,内源资金和外源资金并没有前后之分,企业要根据自己发展的阶段以及内外资金源情况来确定筹资比率,在资金总额不变的情况下,内源资金和外源资金比率不同可导致企业报酬率的不同。所以,通过不同的筹资组合来确保企业始终保持资金成本最低。

(二)挖掘内部资金潜力是根本

当前,我国提出企业要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科技型企业也不例外,在融资渠道上科技型企业首先要不断发掘内部资金潜力来满足发展需要。一要增收节支。增加收入可以直接增加企业的利润,在收入变现的情况下增加企业的现金流,而降低成本费用可以减少企业资金外流,增加企业的利润留存,所以科技型企业要千方百计抓好内部资金的“双头管理”,通过增收节支手段来提高内源资金对企业融资的“满足率”,在解决资金需求的情况下也降低了企业财务风险。二要加速资金周转,提高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以及总资产周转率,减少应收账款、加大清收力度,发现风险并及时预警,不断将应收账款坏帐风险降低在最低限度内。要提高存货周转率,减少库存或实行零库存管理,避免资金积压造成的资金沉淀,也防止存货过期而造成的损失。在提高流动资产周转率的同时也要不断提高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的提高对企业来说是一种“薄利多销”政策的体现,在科技型企业普遍利润率不高的情况下,可以提高企业的利润,进而增加企业利润留存和积累。

(三)完善外部融资服务体系是关键

科技型企业融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外源性融资渠道不畅、融资不足。解决科技型企业融资要借助多层次资本市场,包括柜台交易、创业板等多种渠道。要进行新的制度设计,规范企业融资行为,逐步构建一个能够集合科技资源、金融资源,包括资本市场和银行、企业三方面资源的一个公共金融服务平台,以解决企业融资中的瓶颈问题。要大力发展科技小额贷款公司,开展科技型企业小额贷款、票据贴现、咨询业务以及贷款转让业务。同时要设立贷款再担保机构,发展科技型企业贷款担保业务。规范科技型企业与银行及其贷款担保公司的借贷保关系,加强贷款担保公司风险控制,逐步建立起科技型企业贷款担保体系。政府要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融资服务,通过财政资金的形式设立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以引导社会资金对科技型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带动金融机构对科技型企业的贷款投入,通过多元资金投资的拉动来带动更多社会资金对科技型企业的投资,不断促进科技型企业科技成果向产业化转移,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参考文献:

[1]张玉明、邓志钦、燕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策略与资本结构优化[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7).

[2]薛永基,夏恩君.创业融资控制权安排研究-创业者激励与约束视角[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9).

金融科技理解篇7

资本主义发展促进了现代银行的出现,将货币经营与信用活动融为一体,虽然金融市场有所发展,但金融活动主要集中于存款货币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机构,金融研究也主要集中于货币银行方面;20世纪30年代随着宏观经济学的出现,金融学建立起宏观货币经济学理论体系;50年代后各经济主体迅速增长的理财需求使得以金融衍生工具创新为核心的金融市场迅猛发展,金融学理论从宏观抽象理论分析转向了微观金融分析,运用投资组合理论、CAPM模型和MM定理对资产组合、衍生产品定价和风险管理进行研究等逐渐成为金融学的主流。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大一统的计划金融,不存在金融市场,金融只研究宏观的货币政策、理论和银行存贷款业务管理;改革开放后从大一统的计划金融转向了多元的市场金融,形成了多元化金融机构体系,建立了多层次金融市场,微观金融发展迅速,金融研究转变为注重研究微观个体的金融决策;尤其是近年来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城市信用合作社等地方性商业银行和证券、保险、基金和租赁公司以及财务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全国各个地区纷纷成立,主板市场包括中小企业板市场、创业板市场、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的技术产权交易所以及债券市场等多层次金融市场迅速发展,投融资工具及其衍生工具等金融工具创新,如何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成为突出问题,这就要求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出具有比较宽厚扎实的经济金融理论基础和从事具体金融业务工作能力、能将宏观经济分析与微观业务操作与创新能力融为一体处理各类金融问题的复合应用型人才。而目前我国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还不能适应各地区经济金融迅速发展对金融人才的需求,具体表现为一方面许多金融机构招不到所需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另一方面许多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学生面临相当大的就业压力,主要原因是目前我国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结构还适应不了经济金融部门对应用型金融人才的需要。因此我国金融学专业人才质量和结构的矛盾已成为我国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金融专业建设中必需解决的突出问题。

二、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缺乏特色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基本是由专科院校升格的新建本科院校,本科办学历史较短,其在学科专业建设、师资力量、生源层次等各方面与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大学存在较大差距,但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学人才培养目标却缺乏特色,和教学研究型、研究型大学基本没有什么差别;而且随着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经济金融的发展,金融学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结构性失衡,再将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金融人才培养目标笼统地定位为高级金融人才是适应不了我国经济金融迅速发展的需要。

(二)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目前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金融学专业基本沿用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大学金融学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按照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选修课和实验室教学以及实践实习等设置课程体系,主要注重宏观金融基础理论、专门知识的传授和研究论文撰写的训练,新型微观金融理论和数理知识传授以及实际操作技能训练相对不足。虽然宏观金融部分教学可以使学生较好地理解金融政策,但如果缺乏微观金融基础使学生难以深入理解金融的内在本质与运行机制;数理知识的不足使得学生对现代微观金融三大核心理论CAPM模型、MM定理和B-S欧式期权定价模型的学习都可能感到困难,更不用说深刻理解和运用了[1]。虽开设了与会计从业人员资

金融科技理解范文

金融科技理解篇1关键词:金融工程师;人才培养;创新;专业建设中图分类号:G5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1-0123-02金融工
点击下载文档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5折优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