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生态学原理范文

栏目:文库百科作者:文库宝发布:2023-12-21 17:14:13浏览:1057

工业生态学原理

工业生态学原理篇1

【关键词】生态林业工程;可持续发展;基本原则;建设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我国林业建设取得了较快的发展。林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近年来,为了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加大了对生态林业建设的投资。生态林业工程建设不仅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而且也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但在当前生态林业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制约了现代生态林业的发展,所以需要加快观念的转变,加快生态建设的步伐,确保收到实施,提高林业生态建设的质量,加快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1.现代生态林业工程概述

1.1现代生态林业工程的概念

现代生态林业工程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对其概念也只是根据林业工作和实际理解所达成的共识,现代生态林业工程是将生态学、林学、生态学相关知识和控制理论和系统论原理有效的结合起来,这是一个以林业资源为中心而建立的一套植物、动物和社会相互协调和相互匹配的系统,通过生态林业工程建设有效的实现资源的储备、环境保护,加快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确保林业、生态和经济实现共同的发展。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期,进行现代化生态林业工程建设不仅是林业实践科学的重要表现形式,而且对于生态环境的改善也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现在全社会环保、生态和发展观念和意识不断增强的情况下,现代生态林业工程建设必将取得较快的发展和进步。

1.2现代生态林业工程的产生背景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的发展是伴随着对资源的掠夺实现的,人们为了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则加大了向自然和林业的索取频率,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导致我国生态和林业资源的极大破坏,使林业资源日益枯竭,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在这种情况下,则需要加强和协调林业生产的速度和进程,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共同发展和开发,所以在这种大背景下,林业部门提出现代生态林业工程建设具有极为现实的重要意义。随着观念的改变,现代林业生态工程已不再沿袭传统的封育和保持模式,而是更注重于动态和发展,通过对水土、林业、草原和地质资源等的全面开发,从而实现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快推动林业发展目标的实现。

2.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基本原则

2.1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可概括为持续、稳定、适度、协调的发展。即强调社会发展的稳定健康,资源使用合理适度,世代分配均衡,社会管理有序,实现经济发展-技术进步-生态平衡的良性循环。在伦理上遵守“人与自然的协调”、“互惠互利”、“共建共享”的原理,它包括经济社会、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及相互促进,要求通过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有效保护,即发扬城市生活的种种优点,又不失自然的纯美、清新和平静。达到社会文明公正、经济高效繁荣、环境优美洁净、生态良性循环的目标。

2.2效益协调一致原则

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目标是使林业具有强大的自然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的能力。在生态效益方面要实现生态再生,使自然再生产过程中的林业自然资源更新速度大于或等于利用速度,在经济效益方面要实现经济再生,使社会经济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总收入大于或等于资产的总支出,保证林业扩大再生产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在社会效益方面要充分满足社会的要求,使林产品供应的数量和质量大于或等于社会的基本要求。通过生态工程的建设与生态工程技术的应用使得三大效益能协调增长,实现林业高效持续稳定的发展。

2.3生态工程技术配套原则

生态工程技术原理包括:食物链原理、生态位原理、整体效益原理、生物共生互利原理、生物多样性原理、因地制宜进行区域性生态建设原理、优化功能结构提高效益的原理以及林业生产限制因子作用原理等。

3.现代生态林业工程的建设

3.1加强现代生态林业工程的政策指引

现代生态林业工程建设需要从政策层面对其进行指引,而且在相关政策制定时需要兼顾到各方的利益,确保集中和个人都能够从中获益,由于在退耕还草、退耕还林及封山育林等重点工程中,可能会对集体、个人的利益带来一定的影响,所以需要对其各方利益进行平衡,确保在各项工程中都能保护好各方积极性,使政策具有较好的生命力和活力,从而为现代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起到积极的保障作用。目前在现代生态林业工程建设中,需要将政策的引导作用和规范作用有效的发挥出来,确保实现生态保护、环境改良及生态防护工作的有效整合,通过现代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从而实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防护林的建设,确保最大限度的发挥现代生态林业工程的价值。

3.2强化人们现代生态林业工程的正确认知

现代生态林业工程更关注和经营技术,关心木本植物的种间和种内关系以及林分的结构功能、物流与能量流等方面的深层次相互关系,力主在加强宣传力度,培养人民群众的现代林业意识的基础上,使人们可以正确区分传统林业与现代林业,形成对现代生态林业工程的支撑,进而实现现代生态林业工程的综合价值。

3.3完善现代生态林业工程的相关法律制度

规范化和法制化是现代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基础,是确保现代生态林业工程质量的出发点,也是现代生态林业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因此,各级政府需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及时完善和补充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现代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实践操作中,各级政府可以把现代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开展力度、开展情况、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纳入领导的工作业绩考核中来,对于由于领导方式、能力、态度等问题导致的现代生态林业工程建设工作开展不力,甚至造成工期延误的,要给予相应的惩罚;而对于能积极履行职责,能够认真协调组织好生态工程建设的实施,保障工程顺利开展的要给与适当的奖励,真正形成以现代生态林业工程建设为中心的制度体系和法律体系,推进现代生态林业工程的深化和提高。

4.结束语

现代生态林业工程的建设,已成为当前林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所以需要在加强对现代生态林业工程的认识,在制度、政策及经济上给予大力支持,从而形成有机、协调和科学的体系,确保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等各方效益的维护,加快林业的健康发展。 [科]

【参考文献】

[1]王永政.生态环境问题与林业生态工程的作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07).

[2]孙长富.简议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与林业跨越式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2).

工业生态学原理篇2

关键词:循环经济 产业 恩施州

该成果是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民族自治地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绿色转型研究》(课题号:10BMZ045)的部分成果。

一、循环经济相关内容

(一)理论基础

循环经济的产生是在管理学和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之上。本文认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经济学理论为循环经济的理论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营养。

1.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不单纯是增长经济,也要求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把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整合起来的发展理念。其发展是将自然发展,人的发展,社会发展相结合起来。现在,我们要改变经济单赢,转变破坏环境的传统发展模式,实行一种更加健康的发展模式。

2.生态经济学理论

20世纪中后期,美国首次提出了“生态经济学”概念。生态经济学是将生态学和经济学相结合,其基础理论是生态学,指导理论是经济学,其主题是围绕人类活动与自然生态二者关系。生态经济学是循环经济最主要的理论基础,而循环经济理念的产生解决了现代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实现了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 内涵和三R原则

1.内涵

循环经济是什么?这个问题在我国学术界很难找到一个统一的答案。人们普遍认为循环经济的本质就是生态经济。但是深入研究会发现,二者无论是研究的对象、范围、还是建立的理论基础和学科的性质都是不同的。所以我们不能将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相等价。

循环经济本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它是一种建立在“人―自然―社会”三维复合系统。在物质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将生产环节、资源利用效率、绿色生态和消费相结合,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自然资源消耗为核心和目标,以3R(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低消耗、高效率、低排放。以最小的资源、环境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环境效益,使经济系统、自然系统、生态系统三者有机的结合。是一种符合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的模式,为人类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存在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选择。

2.三R原则

循环经济3R原则:减量化原则、再使用原则、再循环原则。在这三个原则下,经济系统中产生了逆向物流,实现了物质流和经济产品流的闭合。

减量化原则----此原则要求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从经济活动一开始就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在生产全过程,都尽量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尽可能开发利用替代性可再生资源。

再使用原则----此原则要求提高废弃物利用率。在使用方法和技术上尽可能延长资源的使用周期,而不是非常快地更新换代。

再循环原则----此原则要求对生产、消费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循环再利用,为使生产出来的物品在完成其作用之后再次变为可利用的资源,而不是不可再生的垃圾。

二、恩施州三大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一)恩施州农业循环经济

恩施州根据自身情况找到了适合山区特点的立体种养模式,在充分利用土壤,光照,水分的前提下,进一步模式优化,根据不同的作物的生物学特性扬长避短,进行优化配置,达到不同物种间温光,养分交换和循环。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主要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以沼气池为核心的建设;另一种是立体农业建设。中央政治局委员,原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同志将“五改三建两提高”生态家园建设模式称为“现阶段欠发达地区农村发展的新模式。我州重点推广的模式有:林药种植模式、林间养殖模式、粮药间作模式、粮菜种植模式、粮油种植模式、种养结合模式、粮肥种植模式、稻鸭共育等模式。有效地实现了“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

1.“生态庭院经济”模式

恩施州属于典型的山地,而山区中的农业生产大部分都是以家庭为一个生产单位。其特点是规模小、投入少、生产粗放。基于恩施州的实际情况,“生态庭院经济”模式应运而生。该模式以农产品种植和畜禽养殖为主,用沼气在农村的家庭里构建了物质能量的循环系统。把“种植作物―养殖畜禽―使用沼气――农户生活”想结合,充分利用了农户家里的畜禽粪便、农作物有机废弃物,实现了循环经济的“资源化” 、“再循环”、和“减量化”的目的。

2.“种―养―加”模式

由于恩施州是山区农业,因此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对地势结构的利用。“种―养―加”模式就是一个是依据生态学原理,利用恩施州的山地资源而设计的模式。该模式倡导发展高山、富硒的农作物,综合利用科学技术,形成生态产业链,采用最合理的资源整合,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3.“生态农业观光园”模式

恩施州的生态环境是其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势。根据恩施州自身实际和农业生态学原理设计出了“生态农业观光园”模式。该模式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组织形态,是依托当地的自然生态风光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以生态循环为桥梁,将“生态养殖―生态种植―生态观光”进行有机结合。将生态农业观光园区内独有的特色农业用作另一种农业的原材料,在生产环节开始就注重清洁生产,使废弃物得到循环再利用,将生态农业观光园区打造成为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新的恩施特色农业发展形式。

(二)恩施州工业循环经济

1.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

富民强州离不开坚实的工业基础,发展工业循环经济必须依托强大的产业集聚效应的平台载体。在循环经济理论、工业生态学原理的指导下,设计出新型工业组织形态---生态工业园区。生态工业园区是工业企业间的循环,是生态工业发展的平台和载体。符合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尽可能的减少废物排放,使用清洁生产技术来加强废物间的循环和再利用,最终实现园区的“零排放”。

近年来,恩施州各个生态工业园区立足资源优势,坚持特色工业园,培育壮大了骨干龙头企业。发挥水力电力、医药化工、建筑材料和富硒绿色食品加工等支柱产业的支撑作用。支持卷烟工业适应结构调整,渐近培植烟草产业的替代产业。支持电力工业加快优质电源点和电力外送通道建设。扶持药化工业拓宽市场空间,做大做强中药材及成品药工业,实现稳步发展。培育壮大富硒绿色食品工业,提升企业整体素质。引导建材工业科技创新、扩大企业规模、提高产品质量。科学规划、开发和利用各种矿产资源,建成特色矿产工业基地。科学谋划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构建特色生态资源工业体系。

2.生态工业体系目标

发展工业循环经济是实现新型工业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与新型工业化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在生产领域,以改造和整合涉及国民经济中的各产业,让他们朝生态化方向转变为主。其中改造现存的不够完善的工业体系,从以下四个目标来建设生态工业体系。

首先,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把生态系统保护建设作为基础建设,遵循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循环经济认为生态系统建设也是基础设施建设,如狠抓“清江流域环境保护”,加强“鄂西林海”建设, 合理规划和利用土地资源、水能、风能和铁磷硒等资源,大力发展本地特色产业基地建设。通过这些基础设施建设,来提高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承载力,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经济、环境四者间的和谐发展。

其次,优化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城乡、就业和所有制的结构,提高人均GDP和生产、再生产活动的生态效率;通过生态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生态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成“小康恩施”。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和最低的污染排放,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实现经济、环境、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最后, 提高科技教育质量。循环经济和新型工业化的共用原则是合理的利用高科技。结合恩施州现有的科技专业人才,合理的引进紧缺型人才,科学利用人才,使人才结构符合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要求。积极倡导与当地高校产学研建设,培养一批职业技术型人才,提高教育质量和人们的综合素质。这也为我州实施科技强州、人才强州战略提供坚实的保障。

(三)恩施州服务业循环经济

恩施州铁路的开通,使恩施州的旅游业方兴未艾。与之相关的各行各业也一起带动发展起来。在循环经济系统中,服务业本身可以通过引导绿色文明消费的方式,促使因服务业产生的废弃物,加速进入循环经济系统中来,实现废弃物的再循环和再利用。

通过政策导向和法律法规,大力推广能型的设备、设施。恩施州政府加强对服务业的行政执法管理。对排污设施、污染治理及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预测和评估。同时还监督服务业所排的废水、废气、废油和噪声等设备、设施是否达到国家标准。通过效益成本的分析,建立利益引导机制,运用价格杠杆,大力推广环保新技术和清洁能源等措施。

“绿色消费”是指人们为了满足生态需要,而符合环境保护标准的资源和服务消费,是遵循可持续性原则,履行社会责任为前提的一种现代新型消费模式。“大力提倡和推行文明用餐与按需消费,从源头上减少浪费,降低餐饮垃圾的产生,尽量减少废物末端的处理量。并尽量提高资源和能源的使用效率,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回收和循环使用整个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餐饮垃圾。

三、恩施州发展循环经济面临的问题、对策

(一)恩施州循环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1.宏观层面

任何体系的建立和发展都要经过长期的基础研究工作。目前,我们国家有关循环经济的基础研究工作存在着不足。在这个大背景下,短时间建立起我国循环经济体系还不太可能。

2.微观层面

绿色经济观念缺乏。近年来,我州环保意识虽有所提高,但整体来看,全州经济发展仍然停留在以消耗自然资源、牺牲环境质量的状态上。而传统的国民经济衡量指标中却没有反映自然资源、环境成本等信息。

法规不完善,执法不严格。我国初步构建了环境保护法体系,可是,国家和地方还没有关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出台。现行的会计规范准则也没有将环境资源纳入核算范围。因此,保护环境与破坏环境的现象同时存在。

(二)对策

发展恩施州产业经济循环发展,我们可以通过加强宣传和教育力度、加强管理和建立法律法规、实行经济激励机制措施来推动其健康发展。

1.加强宣传和教育

政府作为行政主体,其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宣传,积极引领公众树立绿色消费理念,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绿色消费行动。引导公众消费绿色产品,鼓励消费那些不污染环境、不损害人体健康的产品,改变那些大量消耗资源、能源、破坏环境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树立绿色消费观,提倡绿色生活方式。以绿色需求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使循环经济理念融入到每一个人的生活中。

2. 法律的保障

全国人大已颁布的《清洁生产促进法》,为我国推行循环经济发展在法律方面形成了一个良好保障和开端。但远不能满足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的需要。国外已经有很多发展产业循环经济的经验,我州也应该根据州情,制定出必要的产业循环经济法规。将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经验与本州生态循环产业实践的基础相结合,通过法规对产业循环经济加以规范,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3.科技创新、体制改革

产业循环经济得以发展的强大动力是科技创新,通过科技创新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等重点领域,进一步完善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和创新机制,使企业尽快成为其技术创新的主体。依靠改革将传统的经济体制转向循环经济的体制。通过改革,有效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突破循环经济发展障碍。

4.绿色的技术支持

“绿色的技术”主要是用于消除污染物的环境工程技术、用以进行废弃物再利用的资源化技术、生产过程中生产绿色产品的清洁生产技术。而绿色的技术支持其关键在于采用无害或低害的新技术,大力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实现低投入、高产出、低污染。同时,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运用循环经济技术和管理,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

5.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传统的“忽视环境、单一追求经济效益”发展模式是不符合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因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追求“经济、社会、环境”三者之间有机的结合。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低产出、低效益的企业或产品,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以技术的进步、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为依托,建立起产业循环经济的体制和系统,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参考文献:

[1]张新平.循环经济价值理论探索[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1:18.

[2](美)麦克唐纳、(德)布朗嘉特.从摇披到摇篮:循环经济设计之探索仁[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1.

[3]诸大建.可持续发展呼唤循环经济[J].科技导报.1998(9)

[4]陈德昌.生态经济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2.

[5]解振华.领导干部循环经济知识读本[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9.

[6]诸大建,减漫丹等.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选择[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 (6):8-12.

[7](美)曼昆.经济学原理(上册)[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8](美)艾伦・杜宁.多少算够――消费社会与地球的未来[J].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2.

工业生态学原理篇3

关键词:林业;生态工程;自然

改善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认清这一基本目标,就要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过程中,从大局出发,按自然规律办事,从整体效果出发,坚持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统筹规划等原则,进行生态经济分区,综合考虑当地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在总结退耕还林、封山(沙)育林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从未来退耕还林和封山育林的可能性和可操作性角度出发,制定以县级为基本单位的工程规划。制定规划要以改善生态环境为中心、兼顾近期经济发展和保护基本农田的要求、以培育和提高群众的长远生活能力及生存发展能力为最终目的。

一、与农村经济发展紧密结合

调整农业结构,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民收入,是新阶段农村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也是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重要目标。目前山西尚有一部分农村贫困人口,主要靠消耗自然资源为生,这是造成“越穷越垦,越垦越穷”恶性循环的主要原因。作为传统的农牧业地区,农民对土地的依附性很强,这一特点决定了调整农业结构、转变生产方式是西部经济起飞的关键和生态建设的切入点。应结合当地情况,寻求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与农村能源建设和优质饲草基地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农民逐步改变靠烧柴做饭取暖的传统方式,鼓励和帮助农民使用煤炭、天然气、沼气、太阳能、风能和电能,首先解决农民的吃饭、烧柴和饲草等问题;第二步还要致富,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使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成为脱贫致富的必由之路。由于山西大部分地区的自然条件恶劣,进行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恢复植被的直接经济效益的重心不能放在木材生产上,而应该放在非木材产品尤其是果品类等不破坏生态环境的采摘性产品的加工升值上。因此,需要在对经济林发展进行宏观规划和指导的同时,积极开发利用与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有关的植物资源,扶持其产业化发展和市场培育,逐步做到依靠市场和经济利益来带动山西林业生态工程建设。

二、加强对现有植被的保护力度

要切实加强对现有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植被的保护,扭转管护不力的现状,强化管护体系建设,巩固多年治理的宝贵成果。全面认真落实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在全省重点区域实施封山禁牧的意见》精神,严格按照国家和省上的有关法律法规,加大依法护林、依法治林的工作力度,促进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有序健康发展。要以林业公安局、派出所、乡镇林业工作站为依托,组建各级封禁管护队伍,实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同时林业企业也需要改变传统的林业经营思想与模式,提倡以生态效益为中心,兼顾经济效益,利用天然林保护工程的良机主动寻找和发展替代产业,提高自我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山西生态脆弱,又十分敏感,属于抗干扰性脆弱。在人为干扰下极易退化,而且退化后不易恢复。因此,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应以人工辅助为主,封育是关键,否则难有成效。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土壤微生物群落与耕地、草地大不相同,造林后不进行较长时间的封育,其中的土壤微生物群落难以演替为森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类型,导致其上的树木仅是长在农地或草地的树木群体,而难以形成有机的森林生态系统,其生态效能因而大打折扣,背离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所追求的生态效益优先的原则。

三、遵循植被分布规律设计合理的林草植被

天然植被是依据水热条件有规律地呈地带性分布。山西自然植被丰富多样,既有水平分布的森林、森林草原(或草旬)、干草原、荒漠草原和荒漠等植被体系,也存在垂直分布的森林、高寒灌丛草甸、高寒草原和高寒荒漠等植被体系。这些植被分布是在相应气候带,经过长期适应和自然选择形成的,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恢复或重建被人为破坏的自然植被系统,而不是人为地改变其基本分布格局,不是“与天争职”。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要把恢复植被/生态系统作为主攻方向。在山西,森林带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550mm以上的半湿润地区,在该地带建造大面积乔木林一般没有问题,但仍存在树种选择和结构配置问题。在森林草原地带,森林只能分布于水分条件较好的沟坡,梁坡因水分原因大面积乔木林生长己受限制,应以营造灌草植被为主,稀疏混交一些乔木树种,不能强行发展经济林;高海拔地区和退化严重的草场要推行封山绿化、退牧封育等措施;沙漠化地区不宜种植乔木,否则会加剧土壤水分的蒸散,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要谨慎从事,干旱、半干旱地区应以还草和恢复天然植被为主;在草原地带大面积营造乔木林,则因水热条件不足没有适宜树种而难以成功。目前在草原带甚或荒漠草原带建造的人工乔木林多为小老树,其根本原因是连背了植被地带性分布规律。在这些地带可以生长一些乔木树种,但并没有适宜成林的条件和树种,应建立以草灌为主的植被或稀树灌草植被。

四、结束语

林业生态工程是根据生态学、林学及生态控制论原理,设计、建造与调控以木本植物为主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工程技术,其目的在于保护、改善与持续利用自然资源与环境,塑造景观,维持生态平衡,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基本理论依据是遵循森林生态学、环境保护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结合植物学、造林学、工程学、系统工程学和工程技术学等学科的理论技术,通过多学科、多功能的综合应用,改变现有的林业生产结构,使林业的发展达到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保障农、牧等其它各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礼先.林业生态工程[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2]马世骏,王如松.社会-自然-经济复合生态系统[J].生态学报,2009,(4).

[3]马世骏.加强生态建设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3).

工业生态学原理篇4

关键词:

林业生态工程是指根据生态学、林学及生态控制论原理,设计、建造与调控以木本植物为主体的人工符合生态系统的工程技术。其目的在于保护、改善与持续利用自然资源与环境。加快实施以追求生态经济最佳平衡为核心目的的林业生态工程,使其所具有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对于推进生态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对林业生态工程的认识

(一)林业生态工程的含义

林业生态工程是随着林业发展战略转移、国家生态环境工程建设需求而通过继承、交叉形成的一门新的工程。它是根据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系统科学与生态工程原理,针对自然资源环境特征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从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的以木本植物为主题,并将相应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群人工匹配结合,进而形成一种稳定而高效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过程。

(二)林业重点生态工程的内容

林业生态工程包括以下内容:林业生态工程的总体布局与规划,生态环境与空间分布,立地划分与适地适树,不同区域环境、资源及林地利用特点,树种选择与林分组成,整地与造林方法,合理密度与密度控制,幼林抚育、防护林的林分定向培育,以山系、水网、流域等为单元的生态防护体系的构成与特点,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农林复合、农田林网、河岸道路防护、灾害地植被恢复、海岸防护等防护林的配置与构建技术,干旱、盐碱、风沙、干瘠、钙积层等技术问题。

(三)林业重点生态工程的特点

从林业生态工程的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出,林业生态工程的核心就是在对生态理论充分理解的基础之上,根据生态理论,以生态环境改善为目标,通过工程措施即进行系统设计、规划和调控人工生态系统的结构要素、工艺流程、信息反馈关系及控制机构所进行的林业生态建设。此工程旨在坚持土地资源优化组合的原则,通过大力植树造林,全面保护和科学经营现有森林,合理调整森林的分布格局和功能结构,来充分发挥森林改善生态环境、抵御自然灾害的生态功能。

二、林业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一)系统论原理

人工生态系统的建造调控,即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很多个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一个有机整体,这个有机整体又具备特定的功能,这就是系统论的含义,这个含义是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所提出的。

(二)整体性系统

一个稳定高效的系统必然是一个和谐的整体,要具有适当的量的比例关系和明显的功能上的分工与协调在各组分之间,只有这样才能对系统转换功能的能量、物质、信息、价值进行顺利的完成。

(三)有序性结构

有机的生态系统要具备对自然或者人为划定的明显边界,明显相对的独立性是边界内的功能所要具备的。

(四)综合性环境因子

很多环境因子在自然界中的计算单位都是独立的,生物中每个因子都能够对其产生巨大的影响,在林业生态工程中,综合和单因子影响的作用有着很大的差异。在林业生态工程研究中,对多因子样进行综合评价是相当重要的。

(五)食物链原理

生态学的重要原理就是食物链和食物网。绿色植物作为“生产者”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于植株之中。以植物或动物为食的草食动物和肉食动物是“消费者”,而低等生物作为“分解者”又会将植物和动物的残骸进行分解,吃和被之间的关系就形成了食物链关系。

三、实施林业重点生态工程的保障措施

(一)加快林业生态工程体系建设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必须以林业六大重点工程为依托,才能发挥其在生态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在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中的独特作用。要按照建设好生态安全、国土安全屏障的要求,实施好天然林保护二期工程,就黑龙江省而言,更要抓住《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规划与经济转型规划》实施的契机,争取扩大天保工程覆盖范围。同时,应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工程成果,在重点生态脆弱区和重要生态区位,适当增加安排退耕还林任务,并与林业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确保退得下、稳得住、有收益。防护林工程要落实规划、优化结构、完善体系、提升功能。同时,加快荒山荒地造林绿化步伐,加快速丰林、碳汇林、能源林、珍贵用材林等基地建设。

(二)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

加强优良品种培育、困难立地造林、森林抚育经营、生物资源开发等科技攻关,尽快破解林业生态建设工程中的技术难题,力争在林业生态作用发挥、林业应对气候变化、林业生态服务功能强化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启动“林业科技引领计划”,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强地区间林业科技资源的优化整合,探索建立以提高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效率为核心的科技支撑保障体制。

(三)提升林业工程装备水平

研究制定有利于增加林业生态工程投入的政策措施,吸引多方资金进入林业工程机械制造领域,落实林业机具补贴政策,推动林业机械的广泛应用。?支持林业先进设备技术研发,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林业设备和技术,培育大型林业装备企业集团,提升与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要求相适应的装备制造水平。

(四)提高涉林工程技术人员素质

工业生态学原理篇5

关键词: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

一、生态农业的提出

近半个世纪以来,人们为了摆脱困境,先后提出了“有机农业”(美国等)、“生物农业”(西欧各国)、“精久农业”(美英及第三世界国家)、狭义“生态农业”(欧美及亚洲国家)等“替代农业”(Alternative agriculture),以积极探索农业发展的新途径。经过世界各国的有益实践,多种“替代农业”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缓解生态危机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时也因减少或拒绝“石化能”的投入,降低了产出和效益,发展十分缓慢。而“生态农业”汲取了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精华,在不断提高生产率的同时,保障生物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高效、稳定的新型农业生产体系,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广义的生态农业可以追溯到相对于“石油农业”的原始农业,系统概念的产生已近百年。最早在欧洲兴起于1924年,发起者是德国农学家鲁道夫・斯蒂纳 (Rudolf Steiner),在他主讲的“生物动力农业”课程中最先提出“生态农业”的概念。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生态农业在瑞士、英国和日本得到发展。20世纪60年代,欧洲的许多农场转向生态耕作。狭义的“生态农业”(Ecological agriculture)一词最初由美国土壤学家Albrecthe W.于1970年提出。1981年英国农学家Worthington M.将生态农业定义为“生态上能自我维持,低输入,经济上有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农业”,其中心思想是把农业建立在生态学的基础上。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生态农业在欧洲得到国家的补贴支持,世界各国生态农业有了较大发展。

我国农业经过近20年的结构调整与环境资源建设,基本形成了适应国内对农牧产品需求的农业结构。但农业生产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农产品的成本高;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土壤中有毒和有害物质含量超标;以水源、地力为核心的资源环境长期超载使用等。致使农业的可持续性受到威胁,农业环境资源短缺与农业系统内资源闲置浪费并存。加入WTO后的我国农业,农牧产品逐渐走向国际市场,但因品质质量不合格屡屡遭遇梗阻。在完全融入国际市场的今天,我国农业如何发挥自己具有数千年历史的传统农业优势,克服现代农业的弊端,建设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农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

我国学术界对农业发展道路的讨论开始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1980年,全国农业生态经济学术讨论会在银川召开。在会上我国第一次使用了“生态农业”一词。当时的国家环保局局长曲格平指出:中国的生态农业建设不仅要发展农业,还要以全面提高乡村环境质量为目标。此后,各种关于生态农业的研究成果相继发表,这些研究推动和促进了生态农业建设全面展开。

二、生态农业的内涵

美国土壤学家W. Albreche于1970年首次提出“生态农业”(Ecological Agriculture)的概念之后的1981年,英国农学家Worthington M.将生态农业定义为“生态上能自我维持,低输入,经济上有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农业”,其中心思想是把农业建立在生态学的基础上。此后,各国学者对狭义生态农业做出多种不同的解释。

国内学者关于生态农业的涵义的阐述也有多种。我国著名农业经济管理和生态学家叶谦吉先生在其专著《生态农业・农业的未来》(1988年)中对生态农业概念作了概括:“生态农业就是从系统的思想出发,按照生态学原理、经济学原理、生态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的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以期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的农业发展模式。简单地说,就是遵循生态经济学规律进行经营和管理的集约化农业体系。”

我国著名生态学家、环境学家和生物学家马世骏教授在其专著《中国的农业生态工程》(1987年)中指出:“生态农业是生态工程在农业上的应用,它运用生态系统的生物共生和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结合系统工程方法和近代科技成就,根据当地自然资源,合理组合农、林、牧、渔、加工等比例,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结合的农业生产体系”。

中国国家环境监测总站的概括是:“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应用系统工程方法,把传统农业技术和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和社会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规划和组织实施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它以发展农业为出发点,按照整体、协调的原则,实行农林水、牧副渔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并使各业互相支持,相得益彰,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物质、能量的多层次利用和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生态农业建设的内涵是极其丰富的,第一,生态农业是协调我国人口、资源和环境关系,解决需求与经济发展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是我国发展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的指导原则;第二,生态农业是对农业和农村发展做整体和长远考虑的一项系统工程;第三,生态农业是一套按照生态农业工程原理组装起来的,促进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的实用技术体系”。

综合国内学者的阐述,我国生态农业的定义应当为:“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系统工程学、现代管理学、现代农业理论和系统科学的方法,把现代科学技术成就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有机结合,优化配置土地空间、生物资源、现代技术和时间序列,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资源的培育与高效利用融合为一体,促进系统结构优化、功能完善、效益持续,最终形成区域化布局、基地化建设、专业化生产,并建立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环的新型综合农业体系和产供销一条龙、农工商一体化的多层面链式复合农业产业经营体系,是天、地、人和谐的农业生产模式”。

综合各种观点,生态农业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现代食物观念引导下,确保国家食物安全和人民健康;二是进一步依靠科技进步,以继承中国传统农业技术精华和吸收现代高新科技相结合;三是以科技和劳动力密集相结合为主,逐步发展成技术、资金密集型的农业现代化生产体系;四是注重保护资源和农村生态环境;五是重视提高农民素质和普及科技成果应用;六是切实保证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七是发展多种经营模式、多种生产类型、多层次的农业经济结构,有利引导集约化生产和农村适度规模经营;八是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农牧渔,种养加、贸工农有机结合,把农业和农村发展联系在一起,推动农业向产业化、社会化、商品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

三、我国生态农业的特征

生态农业建设较以往的农业系统有以下的优势:一是通过建立合乎生态原则的生产系统,达到对能源、资源和劳动力的有效运用,解决粮食供应,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从而发展高效农业;二是通过建立更全面的土地利用和规划系统,使发展的程度和速度不至于超越资源的承载能力,自然资源不会消耗过量,保护环境不致退化,确保农业发展的可持续;三是农民收入增加,生活环境得到改善,达到协调发展农村经济的目的。因为生态农业建设具备这些优点,所以便成了现今中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80年代初就提出了自己的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即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我国的生态农业是继传统农业、石油农业之后,在我国具体条件产生的一种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农业模式,它既吸收了我国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精华,也不拒绝化肥、农药的适度投入,它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使生态系统保持适度的物质循环强度和能流通量,实现高产出、高效益、少污染。它强调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综合协同提高,使农业生产与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环境的有效保护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使我国的农业、农村纳入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轨道。我国的生态农业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以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以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为目标,以大农业为出发点,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建立的具有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持续发展的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是较为完整的可持续农业理论与技术体系。其主要特征有:

(1)综合性。生态农业强调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大农业为出发点,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并使各业之间互相支持,相得益彰,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2)多样性。生态农业针对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充分吸收我国传统农业精华,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以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丰富多彩的技术类型装备农业生产,使各区域都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各产业都根据社会需要与当地实际协调发展。

(3)高效性。生态农业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和系列化深加工,实现经济增值,实行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降低农业成本,提高效益,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创造农业内部的就业机会,保护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

(4)持续性。发展生态农业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常规发展为持续发展,把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作者单位:河北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王建革.“三料”危机:华北平原神态农业特点分析[J].古今农业,1999,3:42-51.

[2]姚学会.北方灌区节水农业发展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农学通讯,2005,9:403-406.

[3]陈金成.实施小型灌溉,促进山区发展[J].河北水利,2005,12:14-15.

工业生态学原理篇6

职业态度是个体对所从事职业的看法和情感,以及决定自己行为倾向的心理状态,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3方面表现[1]。护士职业态度已成为现代护士素质的首要成分,培养护生形成稳定牢固的职业态度,对于稳定护士队伍、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人才的有效利用和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2]。目前,有较多对护生护理工作职业态度的研究[3-5],而对于专科护理工作的职业态度,尤其是急救护理工作职业态度的研究少见。作为从事急救护理工作后备军的护生,对该工作的职业态度将直接影响其就业的价值取向甚至护理工作质量。故笔者对我院186名本科护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旨在探索护生对急救护理工作的职业态度及从业影响因素,以培养护生形成积极、稳定的职业态度,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研究对象为辽宁医学院2008级护理本科生,共186人,女生176人,男生10人,国家统一招生本科护生,学制均为4年,年龄20岁~23岁(21.0岁±0.6岁)。 1.2方法 1.2.1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根据文献[6]和研究者自身的经验自制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一般资料、护生对急救护理的职业态度、从事急救护理工作的原因、不愿意从事急救护理工作的原因,其中职业态度问卷包括3个维度14个条目,其中1条~6条为认知方面,7条~11条为情感方面,12条~14条为行为方面。问卷Cronbach’salpha系数为0.738,并邀请护理专家对量表的内容效度进行评价,认为该量表较完整地反映出对急救护理职业的看法和态度倾向,可用于护生或护士职业态度的测量。本研究共对186名护生进行调查(大学三年级上学期,课程性质为考查课),以无记名方式,当场发放当场收回,问卷回收率100%,且全部有效。 1.2.2统计学方法 资料收集后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采用描述性分析和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 2结果 2.1《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前后护生职业态度比较(见表1) 2.2不愿意从事急救护理工作的原因(见表2) 2.3本科护生愿意从事急救护理工作的原因(见表3) 3讨论 职业态度是指个人对某种特定的职业的评价和比较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倾向。护士职业态度就是护士本人对护理职业的看法和情感,以及自己职业行为倾向的心理状态,及对护士工作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护士素质要求和现状、护士劳动特点,护理学科性质和发展等多方面的认知、评价,由此产生的情感体验和行为倾向[1]。 3.1职业态度 3.1.1认知方面 护士对急救护理工作职业态度的认知体现在护理人员对急救护理专业的目的、意义及作用的看法,对急救护理工作的理解、信念和拥有的护理及相关学科的知识等。本次调查发现,护生在急救护理学教学前后均认为急救护理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其劳动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急救护理工作是一个崇高且受人尊敬的职业,其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另外,经过护理教学更多护生认为急救护理工作风险大,调查结果说明护生对急救护理工作有较好的认知,急救护士更需要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熟练的抢救技术。 3.1.2情感方面 护士对急救护理工作职业态度的情感成分侧重于护理人员在急救护理活动中的情感状态和情绪体验。本次调查发现,大多数护生认为经常面对危重病人情感压力较大,认为急救护士的工作方式有碍个人健康和家庭生活,认为从事急救护理工作很有成就感,对急救护理工作更加喜爱。调查结果说明,经过护理教育,护生对急救护理工作的情绪体验更为客观、积极,对该职业认同感增强。 3.1.3行为方面 行为成分是态度与职业行为内在的联系部分,对职业行为具有动机功能和驱动作用,将直接影响职业行为。本次调查发现,在《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后护生更愿意积极主动去学习急救相关知识,在危急情况发生时伸出援助之手,将来更愿意从事急救护理工作。因此,经过急救护理教育,多数护生对急救护理工作有了明确的认识和情感选择,从而有了职业行为的基本倾向。 3.2影响从事急救护理工作的因素 3.2.1影响从事急救护理工作的消极因素 本次调查发现,有32.26%(60/186)的护生将来不愿意从事急救护理工作,其原因排在前3位的依次是工作压力大、工作风险大、自己不适合,这主要和该职业的特点密切相关。急救护理人员每天面对的是病情复杂多变、年龄不一的各种疾病人群,心理压力大、体力消耗大、应急程度重、护理要求高[7],因此通过《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使护生对急救这一职业有了更加客观、深刻的认识,因此部分护生“知难而退”。 3.2.2影响从事急救护理工作的积极因素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有5个层次,即生理、安全、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本次调查发现,有67.74%(126/186)的护生将来愿意从事急救护理工作,其原因排在前3位的依次是工作有成就感、福利待遇好、受人尊敬,说明护生在急救护理工作的择业意愿上更注重较高的心理需求,最重要的是工作成就感。所谓成就感,是指人们在从事一项活动过程中个体的潜能得以充分的展示,个体的工作能力得以充分的发挥所产生的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是人们自我价值得到认可后的满足[8]。成就感是人的一种高层次的心理需要,有成就感的人就会为实现目标而勇敢奋斗,表现出极高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p#分页标题#e# 综上所述,良好的职业态度是做好急救护理工作的前提。本次调查发现,大部分护生对急救护理工作认同,职业态度较为积极,但仍有部分护生职业态度较为消极。因此在急救护理学教育中,应增加专业情感教育,紧紧围绕急救护理实践,开展情境演示教学,通过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的案例和绿色通道演练等,激发护生的工作成就感,增加护生的积极情感,塑造护生的稳定心态和良好的职业态度[7]。总之,作为护理教育者,应大力发掘提高护生职业素养的有效途径,塑造符合新世纪护理实践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护理人才,为我国急救护理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工业生态学原理篇7

关键词:生态林业 科学造林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S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2(c)-0225-01

1 发展生态林业的意义和原则

(1)发展生态林业的重要意义。

生态林业是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提高林业生产力和生态效益的重要途径。大力发展生态林业的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有利于改善我国生态环境。林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性产业,对稳步推进小康社会建设起着资源支撑作用。加快生态林业建设可以帮助农民增收,扩展就业范围,延伸产业价值链,为促进小康社会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其二,有利于提高林业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生态林业是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林业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势必会成为社会经济新的增长点,以达到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生态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协调发展的最终目标;其三,有利于践行低碳经济。森林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具备清洁、安全、可降解等优势,开展生态林业建设可以将这项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为发展低碳经济提供物质保障。

(2)生态林业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生态林业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认真遵循以下原则:其一,因地制宜。生态林业建设要遵循生态系统规律,根据当地生态环境特点合理规划生物种群,对林、渔、牧、农进行科学布局,保证生产结构以及林种树种的多样化发展;其二,优化组合。生态林业系统拥有丰富多样的物种,为了给生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应当对不同类型的物种进行优化组合,使物种间形成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其三,经济效益。生态林业建设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可承受能力,并在其可承受能力范围内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增长的动力,合理利用森林、环境、生物等各项林业资源,实现最小化投入、最大化产出;其四,综合发展。生态林业建设要根据环境资源的生态位原理和特异性,实现不同林种、树种的相互协调,力求构建复合型林业生产生态系统,建立由多种层次构成的林业经营结构。

2 发展生态林业,提倡科学造林的措施建议

(1)实施林业生态工程。

生态林业的发展离不开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重点应加大以下工程的实施力度:首先,搞好城市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根据城市生态环境现状制定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目标,积极建设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生态防护林体系。其次,搞好农田防护林改扩建工程,根据农田生产要求,逐步提高绿化标准,通过增加乔灌混合林充分发挥农田防护林的作用,营造农林复合型生态系统。再次,搞好森林抚育工程。对于新造林地而言,必须加大抚育力度,提高新造林地中树种的成活率;对于中幼林而言,应实施科学规划、细心管理,保证林地具备良好的生产力;对于低效林而言,应加大力度改造生态区位重要的林区,力求达到公益林标准,使该林区具备完善的功能。同时,还应当对生态区位一般的林区实施集约化经营,提高商品林的产量和质量。

(2)制定科学的造林计划。

造林工程作为森林资源培植的重要实现路径,在工程建设初期,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造林计划,确保造林工程的有序实施,提高造林质量和成效。在造林工程实施过程中,要将造林计划作为主要依据,明确造林作业的重点和难点,强化造林工程的全过程管理。造林计划的制定要以深入勘察造林地地理位置和地质条件为前提,综合考虑当地经济状况以及当地树种生长习性,设计造林方案,并对造林方案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进行研究论证。

(3)科学规划造林结构。

在造林工程中,由于造林带林木产量、质量受林木树种分布的影响程度较大,所以必须对林木结构进行科学规划,使其满足造林要求。首先,在造林结构中分析不同树种选择与分布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严格遵循造林标准强化苗木培育,根据造林地的地质条件与经济发展状况,合理选择树种、林种。其次,在种植林木过程中,为促进苗木生长发育,应当合理安排不同林木树种的种植地点,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再次,在考虑光合作用的前提下,均匀配置不同种类的林木,为林木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提高林木自身生存能力。

(4)提高科学造林水平。

在生态林业建设中,必须将提高科学造林水平作为重要基础,摒弃快速成林的错误观念,通过实施合理选种、科学整地、优化树种配置等一些列措施,确保造林取得良好成效。林业部门要做好造林指导工作,根据林区不同的地理环境推广与此相适应的科学造林技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林业部门要推广使用高效、节水的先进造林技术,如容器苗造林技术、滴管造林技术等;在高山、高原的植被贫瘠地区,林业部门要做好封山育林工作,强化对乡土树木、灌木林和草本植物的保护。同时,科学造林还要根据当地植物群落的分布规律,对造林密度和树种配置进行统一规划,努力营造可以容纳多树种混交、针阔混交、乔灌混交的多层次复合型森林生态系统,不断提升造林的科技水平。此外,在造林过程中应积极引进良种壮苗,根据造林地的实际情况推广机械化作业,利用科学技术提高造林工作效率,从而促进我国森林覆盖率稳步增长。

3 结论

总而言之,科学造林是发展生态林业的前提和基础。生态林业建设要以科学造林为出发点,利用科学造林改善生态环境,减少自然灾害,为发展生态林业奠定基础。同时,林业部门要加大科学造林技术的推广力度,增加造林的科技含量,通过强化林木抚育管理,不断提高营造林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 韦小满.生态林业建设及生态林业的发展趋势[J].吉林农业,2011(10).

[2] 杨飞星.论生态林业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J].现代园艺,2013(12).

[3] 马春林.基于生态化林区建设的营林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9).

工业生态学原理篇8

关键词:工业企业;生态补偿机制;补偿要素

生态补偿机制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的,根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保护成本、发展机会成本,运用政府和市场手段,调节生态保护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关系的环境经济政策。生态补偿机制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具有激励功能、调节功能和制约功能。当前,工业污染是我国环境污染的主要表现形式。工业企业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常常产生偷排、漏排和超排行为,这种以牺牲公共环境和民众利益为代价的企业行为,必须通过建立相应的生态补偿机制,使损害环境的企业行为受到惩治,并使保护环境的企业行为得到补偿,才能从根本上促使工业企业自觉加强环境保护,实现清洁生产以及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然而,由于理论界针对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大多停留在流域、矿产资源、森林和自然保护区等对象上,而专门针对工业企业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仍然相当缺乏。对此,本文主要从补偿主体、补偿范围、补偿原则、补偿标准、补偿方式等方面对工业企业生态补偿机制作粗浅探讨。

一、工业企业生态补偿机制的补偿主体

明确生态补偿主体,是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前提条件。生态补偿主体应根据利益相关者在特定生态保护或生态破坏事件中的责任和地位加以确定。为研究方便,我们将生态补偿的主体划分为支付主体和受益主体。就工业企业生态补偿机制的补偿主体而言,支付主体主要是指破坏自然环境或人们生产生活环境的工业企业,它是生态补偿基金的主要支付者。此外,由于国家政府对保护环境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中央及地方政府也常常以生态补偿基金的支付者身份出现。而受益主体主要是指遭受工业企业污染或者为保护自然环境和人们生产生活环境而付出努力和代价的有关企业、民众、环境等,它们是生态补偿基金的接受者,这种情况往往是相关责任企业和有关政府出面补偿。例如政府补偿因污染治理而被迫关停或搬迁的工业项目;工业企业补偿由于自身所产生的污染而导致生活质量降低、生存与发展机会减少的周边民众和下游企业等。由于生态补偿涉及到资金的给付和各方利益关系的协调,而政府作为公平、公证和权威的象征,被认为是最佳的生态补偿执行者。

二、工业企业生态补偿机制的补偿范围

由于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复杂性,使得生态补偿范围的界定成为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难题。对于工业企业生态补偿机制而言,其补偿范围的确定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在此,我们首先要明确在工业企业内部实施生态补偿的依据。这个依据可以归纳为两种情况,即对破坏环境的工业企业行为而言,其补偿依据是恢复生态服务功能的成本和因破坏行为造成的被补偿者发展机会成本的损失;对保护环境的工业企业行为而言,其补偿依据是保护者为改善生态服务功能所付出的额外的保护费用与相关建设成本和为此而牺牲的发展机会成本。根据这一补偿依据,我们将工业企业生态补偿机制的补偿范围定性描述为:已经或正在遭受某工业企业污染的区域环境、区域居民以及为改善生态环境而付出相关费用或牺牲发展机会的工业企业。

三、工业企业生态补偿机制的补偿原则

针对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设问题,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按照

工业生态学原理范文

工业生态学原理篇1【关键词】生态林业工程;可持续发展;基本原则;建设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我国林业建设取得了较快的发展。林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点击下载文档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5折优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