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范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篇1
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历史任务。高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全面认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体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觉性和完善自身品格修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其丰富的理论内涵和当代价值,在社会主义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延续发展的内在动力。高校在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时,系统地、科学地概括和梳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使之同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有机融合,可提升高校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我们从社会和个人两方面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既包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中华民族的传统优良道德,也包含五四运动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所形成无私奉献、顽强拼搏、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求真务实、改革创新等优良革命传统,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高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就要充分汲取中华传统美德的丰富资源,将诸如仁爱、公正、诚信、友善、和谐、责任、奉献、谦敬、礼让等传统文化因子转化成大学生共同的价值追求和普遍的道德行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既引导我们正确参与社会活动,在社会实践中更好地体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能塑造我们的人格修养,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三观。
二、高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过程,而高校作为培养新时期人才的摇篮,在传统文化教育中负有更加艰巨的责任。我们要敢于发现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高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问题
1.教学层面
首先,高校开设了许多有关传统文化的通识课程,但在课程设置上未能给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很多学生反映学校开展的传统文化课程选择性较少,不能根据自身的兴趣和发展需要进行修读。同时,开设的课程形式过于单一化和理论化。很多学校开设的传统文化课程多是以阅读传统经典为主,在课程模式上偏重理论教学环节,而缺乏实践环节,很多学生渴望更加开放和灵活的授课形式。
其次,不同类型的高校在教学资源的配置上存在教师与课程之间的不协调,理工类院校在传统文化方面的教学资源相对紧缺,不能更好地照顾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需求。而综合类院校传统文化方面的教学资源较为丰富,但其在具体教学环节上容易出现教学沟通不及时等现象。高校应整合现有的教学资源,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加强任课教师间的教学沟通,及时获取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并针对现存问题及时做出调整,让教育过程逐步完善。
2.学生层面
“教”与“学”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在高校的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不仅需要学校和老师的积极付出,还需要作为受众的青年学生积极配合。因此,在分析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问题时,还应考虑到高校学生的态度和想法。
青年学生是教育的主体,然而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更多地处于被动的地位,没有形成一种自发自觉的学习态度,据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学生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缺乏主动学习的态度和热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并不清楚,难以自发自觉地学习和体悟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高校在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更应该创新教育形式,使学生参与的方式更加多样,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自发自觉地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增强其内在的文化认同感。
(二)解决问题的方法
1.改革教学方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点是塑造理想人格和提高道德修养。这既要注重社会、学校等外部因素的教育引导,又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在教学时要注重推行日常化的教育模式,使课堂上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从言谈举止等细微方面进行长期高效的传统文化教育。要采取引导式与启发式相结合的教育方法,引导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并自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者既要时刻扩充自身的知识体系、完善自身的知识框架,也要注重具体的教育教学方法,尽可能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做到因材施教,使受教育者能够真切地感受到教育本身所具有的乐趣和魅力,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务实高效地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
2.丰富教学资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范围不应该仅仅局限于高校内部,高校应充分利用当地展览馆、文化遗址、名胜古迹等,拓宽教学渠道,丰富教学资源,使其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学生通过传统文化教育,不仅仅增长文化知识和功底,更重要的是感悟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灵魂和底蕴,提升内在文化修养,锻铸自身的文化品格。高校要敢于突破课堂的局限,以日常生活中丰富的文化资源作为平台和依靠,在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帮助学生自觉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修身养性并追求较高的人格境界,进而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
3.扩展网络平台
在新时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高校不能仅局限于实体课堂,要充分开发网络平台。要建立网络学习园地来充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可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相关资料、音频、视频等上传到网络,使学生可以便捷地搜索到自身需要或感兴趣的资料。学生可以充分利用零散的时间,通过便捷的网络学习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校还可以开通网络社区等交流平台,使学生通过群组讨论、在线对话等方法积极参与,在沟通交流中增进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并积极解决问题,进一步实现学生的独立学习和自我教育。同时,学校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聘请相关的专家学者为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讲座和辅导,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服务,引导高校学生自觉接受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
三、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原则
(一)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素
校园文化建设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大学生们的思维方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该充分发挥隐性和显性德育课程的价值互补作用,因此,高校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有意识地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素。我们可以利用校园媒体宣传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每一个校园基本单位自媒体的宣传作用,把传统文化教育寓于校园环境、校园文化之中,促进广大学生全面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帮助其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理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我们还要重视传统文化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助力作用,并将其推进成一套良性的、长期的发展模式,在高校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环节中形成辐射效应,引导学生更好地从主观上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二)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感受优秀传统文化
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实施疏导、自我教育、自觉服务等德育功能。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须充分重视社会实践的作用,整合社会德育资源。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组织或参加各类有益的社团活动来进行社会实践,也可以以小组的方式走出校园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博物馆、名人故居、各类纪念馆等;高校也可以通过开设学习绘画京剧脸谱、学习硬笔书法等实践类课程来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陶冶情操;此外,还可通过组织学生观看传统戏曲演出、观摩传统工艺流程、欣赏民间工艺技能展览、参加或举办各种民间文化节、参观人文历史景观或建立传统文化实践基地等,充分挖掘已有的实践教育资源,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领悟和感知。在形式多样、实践性强、新颖独特的活动中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将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要义展现在大学生面前,这更加有利于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而扩大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
(三)传承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
指出:“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他十分明确地提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要正确处理传承和创新之关系的命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过去的,也是现在的,更是面向未来的。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等思想为指导,教育广大青年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思想观念,抵制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的滋长,把握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主动权,引导青年学生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另一方面,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始终坚持“创新性”原则。在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发展中实现传统文化的功能发挥。
四、结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篇2
关键词:高职院校 传统文化 认同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8-0115-02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精髓,体现了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几千年来历经磨难、涅重生,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历史奇迹,成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倒的不竭动力。十以来,党和国家再次提出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文化的传承依靠教育,在大学生群体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这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感的重要途径。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的主要内容及重要意义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是各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对新疆高职院校大学生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就是要对传统文化中凝聚民族精神与人文内涵的经典内容予以挖掘、提炼、再现与传承,激发、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骄傲感与认同感,并自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可以归纳为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
1.1物质层面
主要包括了文化典籍、科技艺术、民风民俗与人文自然景观。文化典籍方面主要有儒家经书、史书、诸子百家、《诗经》、唐诗宋词、汉赋元曲、明清小说等经典篇目。科技艺术方面主要有四大发明、中医麻醉、天文气象、建筑、书法、国画、京剧、茶艺、宗教等。民风民俗主要指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人生礼仪和各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人文自然景观主要指祖国的大好山河与历史文化古迹。
1.2精神层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民族精神主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民本思想”和“以人为本”的人本精神,“修身、齐家、平天下”和“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礼仪之邦的礼治精神,“依法治国”的法治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自强不息精神,“言出必行”的诚信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扬弃、兼容并蓄、与时俱进的精神等。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的重要意义
2.1有利于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培养文化艺术欣赏能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各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对高职院校大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全面、系统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和素养,还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感悟和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学会欣赏中华传统文化,培养自身的文化艺术欣赏能力。
2.2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形成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
“新疆的问题最长远的还是民族团结问题”,可见,新疆作为多民族聚居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只有实现了民族团结,才能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而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精髓,文化在民族团结中起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民族团结,关键在于促进各民族的文化及价值认同,虽然各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民族文化,但又都根植于中华文化,都凝结着民族精神。因此,在新疆高职院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研究,可以使大家更清楚地认识到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格局,各民族在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中共同缔造了中华文化,从而加深对中华文化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自觉维护民族团结,自觉维护新疆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
2.3有利于培育正确价值观,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精髓,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拓展学生人文视野、陶冶学生高尚情操、培育学生独立人格、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中国作为礼仪之邦,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思想道德教育。中华传统文化倡导仁、义、礼、智、信,主张克己、内省、修身、养性、践履、躬行,这都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提供了丰富素材与借鉴范例,对于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增强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当下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本身就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扬。此外,中华传统文化所承载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与血脉,是需要中华儿女代代传承并发扬光大的,这本身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新疆高职院校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存在的主要问题
1.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匮乏
新疆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知度不高,传统文化知识匮乏单薄,绝大多数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涵盖的内容知之甚少,不能准确、全面、系统表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自然也就谈不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1.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审美偏差
受网络媒体与各种文化思潮的不断冲击和影响,新疆高职院校的大学生缺乏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情,很少主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被充斥文化市场的各类通俗文学、快餐文化和“肥皂剧”等消费现象所绑架,人心浮躁,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细嚼慢咽,用心品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与阅读取向更多地倾向于低俗性、娱乐性与游戏性。
2.原因分析
2.1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
迫于就业压力的严峻形势,职业院校办学理念趋于功利化,课程设置过于实用化,最大限度地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学生人文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升。大学语文作为公共类人文通识课程,职业院校往往只注重了它的基础性与工具性,而忽视了它的人文性,因而没有很好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深刻内涵,使之更好为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培养学生文化艺术欣赏能力、增强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促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
2.2现代社会发展环境的影响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与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网络媒体和各种文化思潮不断冲击和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社会行为,尤其是大学生群体的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导致当今大学生的审美观念发生偏差,阅读取向倾向低俗性,很少有学生主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新疆高职院校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的策略
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思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过不断传播、发展、融合、壮大,已得到了群众的广泛认同,成为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不断引领着我国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社会主义道德、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流意识形态。在多元文化共存的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碰撞,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不动摇,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甄别不同文化的优劣,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不断丰富已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就是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必须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
2.遵循“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原则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要尊重多元一体的事实,遵循“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原则,即要教育学生不仅要珍视、保护、弘扬自己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也要充分尊重、理解各民族的文化差异与特色,在传承本民族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精华;同时学校也要有包容开放的精神,能容纳不同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并引导学生通过不同方式展示不同民族文化的魅力与差异。
3.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与“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
高职院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必须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起来,一方面,既要深刻挖掘与全面诠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层蕴含的精神品质与价值追求,又要结合社会实践赋予“仁爱”、“民本”、“诚信”、“正义”、“和合”、“大同”等价值理念全新的现代意义与时代精神,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孕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另一方面,要盘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资源与范例素材,并将这些资源与素材用好、用活,结合现代社会实践与时代精神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用好、用活了中华传统文化中这些丰富的思想素材,才能真正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
4.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融入立德树人实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关键在于入心入脑,要内化为学生的道德标准与行为准则,外化为学生的日常言行,而不是流于形式。这就要求我们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融入立德树人具体实践,首先要充分发挥好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一是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大学语文与思政理论课教材建设与课程教学,结合职业教育特色与地域文化特色,编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篇目,分层次、分内容、分项目组织教学,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化;二是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课程建设,在高职院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必修课程,使大学语文课程与文化艺术选修课程成为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重要载体与主要渠道,让学生像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一样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三是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科建设和研究平台建设,为传统文化的学习、研究、传播及专业人才的培养搭建平台。其次要组织开展好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认同感的社会大课堂,因此职业院校要积极拓展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多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红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烈士陵园等革命教育基地,通过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与民族精神,增强历史使命感;也可以组织学生多参观历史文化古迹,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教育,自觉追求真善美。
5.大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与践行活动
在开展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大力推行中华经典诵读与践行活动。通过反复诵读与践行,不仅可以弥补高职院校偏重理工科和技能培养的弊端,构建诗意和谐的校园,将文化熏陶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还可以使学生在与中华文化、民族精神的对话中,不断强化自身的历史责任感、社会使命感与正义感,净化思想,提升境界,培养情商,完善人格;更是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同化与塑造每一个学生。
新疆高职院校在大学生群体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既是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培养文化艺术欣赏能力、传承民族精神的客观需要,也是促进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在需要,更是维护新疆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的现实需要。只有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洗礼,大学生才能正确认识民族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才能积极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只有认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疆的大学生才能主动融入到中华民族大家庭中,高度认同中华民族,实现民族的大团结、大繁荣、大发展。
参考文献
[1]龚洪涛.在青少年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D].长春:长春理工大学,2011(6)
[2]刘和鸣.对新疆强化“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的思考[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
[3]秦宣.关于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的几点思考[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0(6)
[4]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网
[5]中国传统文化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篇3
关键词: 传统文化 辅导员 现代意识 工作路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丰富的人文底蕴和精神内涵。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①。大学生群体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理应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然而当前的高等教育往往注重学生的专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导致部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缺乏认同感,未能充分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在个人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性。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灵魂工程师,承担着加强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育和塑造民族精神的使命,有责任也有义务引导学生成为有理性、有品德和有灵魂的优秀青年。
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辅导员存在的主要问题
2014年教育部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简称《纲要》)明确提出:“大学阶段,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当前高校辅导员虽然试图贯彻此项精神,通过第二课堂及学生活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在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非技术层面问题。首先,一些辅导员所在的高校未能从政治高度全面认识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意义和现实性,也就不能在机制建设和系统分工等多个层面给辅导员开展工作提供机会和便利;其次,一些辅导员开展相关学生活动仍只停留在简单宣传阶段,致使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性不高;再次,在发展思路和开展路径上,一些辅导员依然延续以前的风格,主要通过灌输相关知识、翻新活动主题及扩大活动规模等方式适应文件要求,活动路径单一,缺乏整体性和规划性,无法实现依托活动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和行为转化。这些问题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学生中的传播效果,也偏离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和弘扬的初衷和预期。诚然,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重担绝非辅导员一己之力能承担,但在高校转变思想及保障传播制度建设的过程中,辅导员的现代意识和工作路径扩展已然成为突破问题的重要着力点。
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辅导员的现代意识提升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战线的重要群体,高校辅导员应顺应时代要求,不断更新观念,培养现代意识,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过程中,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1.传统文化拥护意识
做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应从意识层面上认同并拥护中华传统文化。目前,高校辅导员多为“80后”、“90后”,受其思想及生活的某种局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未必深刻透彻。因此,辅导员一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存在价值深信不疑,在各种社会思潮前保持清醒头脑,充分认识到其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所起的价值、道德及精神引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二要积极主动学习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掌握其历史渊源、政治背景、价值理念及时代价值,努力提高自身的研究兴趣,争做传统文化的研习者和传播者;三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武装自己,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显于行。辅导员要以身作则地向学生传递中华文化蕴含的精神能量,展现中国声音内在的思想动力,全力以赴立德树人。
2.现代媒介运用意识
在媒介融合时代,信息传播的效果往往取决于传播途径和媒介运用,是一种传播者和受众双向互动的交流关系。面对每天接收海量信息的大学生群体,辅导员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过程中转变简单的说教式宣传观念,具备传播意识,善于综合运用现代媒介,融合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等多种方式实现传播目标。大众传播方面,辅导员要有利用QQ、微博、微信等新平台深耕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营造文化氛围意识;人际传播方面,辅导员要有引导学生深入讨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及精髓、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等时代主旋律意识;组织传播方面,要有抓好团学干部和班委队伍,使其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自觉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识。最终打破多种传播形态自成一家的局面,建立起以大众传播内容深耕、人际传播深入讨论、群体传播强烈互动的综合叉传播网络②。
3.文化内涵挖掘意识
《纲要》明确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于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和诱惑力,中国传统文化既包罗万象,又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其传承和延续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慢慢积累、慢慢沉淀的过程。因此,辅导员在发扬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既不能墨守成规又不能过分夸大,而要本着追本溯源的态度,深度挖掘文化内涵。传播内容应包括古典诗词、文学名著、书法、绘画及音乐艺术等,提高第一课堂讲授、第二课堂社会实践及学生课外活动的效果,着力打造精品校园活动和王牌社团,依靠活动的文化特质提升学生认知,实现态度转变和价值认同,真正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心灵、涵化思想的作用。
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辅导员的工作路径拓展
1.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园氛围建设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包括隐性和显性两个层面。隐性文化源于历史形成,而显性文化则靠人为打造。作为校园文化体系构建的重要角色,辅导员要从可塑的显性校园文化着手,将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情境化”氛围,让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于其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一方面,可通过平时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让学生知悉校史、校训、校徽、校风、校园建筑及人文景观所折射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并充分利用学校网站、宣传栏、黑板报等传统宣传方式,结合微博、微信、QQ等新媒体系统的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在潜意识中接受和认同中国传统文化。另一方面,积极打造弘扬传统文化的校园精品项目,引导学生成立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关的协会或社团,通过学生团体组织形式各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播,增强大学生的使命感和爱国主义情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贡献。
2.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活动
根据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自身工作实际开展特色鲜明、主题突出的宣传教育活动是高校辅导员加强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路径。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特点,辅导员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突破:第一,倡导以民族传统礼仪教育为主题的日常行为规范活动。我国是礼仪之邦,注重内在德行的修养,引导学生争做遵守“静、敬、净、竞”的华夏人有助于培养学生端庄得体、文明礼貌的言行举止;第二,利用民族传统节日和重要的历史纪念日等机会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主题活动,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民族精神;第三,开展形式多样的、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相关的文艺活动,让学生在展示自我的过程中领悟传统文化的内涵价值,如国学经典诵读、传统手工技艺展、民族舞蹈晚会、书法大赛、传统文化讲座等,都是很好的活动形式;第四,邀请传统文化名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校园、进课堂,让学生感受文化大家的风采,提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向学生推荐或组织学生学习相关国学经典,如《四书五经》、《资治通鉴》、《论语》等。通过学习报告、读书笔记、学习心得交流等让学生了解民族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道德情操、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风俗习惯等,从而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人。
3.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实践途径
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力,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得以检验和内化,高校辅导员要积极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社会实践途径,可依托学生党支部、共青团、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开展假期社会实践。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所学专长服丈缁幔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国家使命感。另一方面,可以号召学生开展“家乡故事”、“民俗民风”等假期调研,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弘扬爱国爱家精神及民族精神。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组织有兴趣的学生建立民间传统文化调研小组和拯救小组,针对民间传统文化存续现状展开社会调研,以视频采集、访谈记录、照片留存等方式反映现况和问题,并在学校组织相关展示和交流活动,达到以学生和现实的视角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进而产生共鸣。同时可以整合当地传统文化资源,充分利用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站)、图书馆、美术馆、音乐厅、剧院、故居旧址、名胜古迹、文化遗产、具有历史文化风貌的街区等,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现场教学,加深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认识和情感认同③。
4.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创业教育
创新创业是大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直接反映。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呈现功利主义倾向,个人职业追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要求相背离”④。在国家大力倡导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时代背景下辅导员应积极调整创业指导思路,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导向作用,用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观。首先,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帮助学生树立高尚的创新创业理想,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怀,引导大学生将个人发展同国家、社会发展实际相结合,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社会发展尚待完善的区域去就业创业;其次,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情操要求学生。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千百年传承下来的优良道德传统,也是用人单位非常看重的职业品质,辅导员要注重用中华传统文化中诚实守信的准则引导学生,加强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的诚信道德建设⑤;第三,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行为准则和思维方式培养学生,让学生遵守爱岗敬业、自强进取的职业操守,做到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志存高远、吃苦耐劳,在实践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注释:
①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会同中央文献研究室.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②朱尉.高校辅导员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中的现代意识与职业能力[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8).
③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N].中国教育报,2014-4-2.
④谢丽丽,等.高校大学生科学职业价值观培育探析[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篇4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深化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丰富了育人手段,拓宽了发展空间。课程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网络文化建设和校园环境建设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5-0038-0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思想观念、文化传统、语言习惯、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价值取向、思想品格和道德规范。它既以有关物化的经典文献、文化物品等客体形式存在和延续,又广泛地以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性格特征、审美趣味、知识结构、行为规范、风尚习俗等主体形式存在和延续。①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质,肩负着传承、弘扬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崇高使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对提高大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丰富的精神资源,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化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历史是不能割断的,思想政治教育也离不开历史传统和文化背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保证学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理想信念,养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除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还需要借助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孔子“仁者爱人”的儒家思想,孟子“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人格追求,老子“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等,这些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财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方法永远比知识更重要。现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手段单一、说教味浓、单向传播等弊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修身、治学的好方法,应该在大学生中得到传承。南宋理学家朱熹“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治学方法,古代“重学、自省、克己、慎独、存养”的修身方法等②,都是有效的育人手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拓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只局限于书本、课堂和校园,应该走向社会,走向自然。校外的博物馆、档案馆、纪念馆、历史遗迹和名胜古迹等,蕴藏了丰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利用好这一宝藏,可以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端午节、清明节等传统文化节日蕴藏着丰富的教育因素,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好时机。
二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现路径
加强课程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是教育的第一载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离不开完备的课程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需要精心挑选,系统编排,形成传统文化必修课,在所有学生中打下传统文化的共同基础。开设门类多样、内容丰富的传统文化通识选修课,满足不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要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紧密结合。在专业课教学中,要找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点,达到教书与育人的高度统一。
激活校园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园文化活动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广受欢迎,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开展主题教育、社会实践、文艺体育、志愿服务等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设立集中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节,通过主题鲜明、丰富多彩的内容,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大学生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富于创新精神,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善于将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大的生命力。
重视网络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已成为大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的一部分,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有着重要的影响。占领网络这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兴阵地,让学生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最大限度地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积极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承担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十分重要的意义。③要积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网络传播,打造适合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传播的传统文化精品佳作。重点建设一批有广泛影响的传统文化特色网站,引导学校网站开设传统文化专栏。加强校园网络建设,依托高校网络文化示范中心、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等,完善适合大学生学习特点的线上教育平台。
美化校园环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园环境包括教学楼、图书馆、广场、操场等建筑和空间,是大学生的主要活动空间,对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和行为选择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校园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应该充分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让学生在充满文化气息的环境中,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在校园广场、教学楼等区域树立孔子、孟子、老子等先贤的雕塑,在教室、图书馆等场所悬挂古代名人名言和书画作品,利用橱窗、海报等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典故、人物等。
注 释
①顾冠华.中国传统文化论略[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6)
②迟成勇.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篇5
>> 刍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浅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新媒体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思考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探究 刍议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将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实现 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与应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研究 论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试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 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012-11-19.
[2] 顾冠华.中国传统文化论略[J].扬州大学学报(社科版), 1999(6)59-63.
[3]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 人民日报, 2006- 10- 19(1).
[4] 李阳, 梁婷.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 科技视界, 2013(30)124-125.
[5] 迟成勇, 吴锦旗. 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8(3)62-68.
【作者简介】
李 阳(1985-)男,陕西西安人,长安大学教师,硕士,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及建筑经济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篇6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 传承 弘扬 创新
【中图分类号】 G1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ki.rmltxsqy.2017.02.010
“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党的十提出的重要任务,是“五位一体”总布局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十以来,数十次讲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与当代中国文化割裂现象比较严重
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化客观上给中华传统文化带来相当严重的冲击。各种外来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的影响已经深入到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严重冲击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文化结构和文化模式。尤其在青少年人群中,存在片面追求西方文化、忽视本民族文化的现象。
我国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进程加快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带来巨大压力。一些文化甚至面临失传和消失的困境。据调查,2000年至2010年,仅10年时间我国自然村总数就从363万个锐减为271万个,平均每天至少消失100个村落,传统村落从2005年的5000个,锐减为如今的不足3000个。1999年出版的《中国戏曲志》收集了各地、各民族剧种374种(木偶、皮影不包含在内),到2013年,全国仅存剧种286种,15年间消亡了88种。
社会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认识不清,存在对中华文化全盘否定的倾向。对中华文化的态度,有过曲折的历史。自“新文化运动”以来,有一股全盘否定的风气,文化人反思中国落后挨打的原因时,把账记在了中华传统文化头上,这是看病找错了病因,开错了药方。毋庸讳言,新中国前三十年对于中华传统文化也是采取了简单否定的态度。当前,一些民族文化虚无主义者或者西化思想严重的人仍然对中华传统文化抱有非议。此外,民众对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的敬畏感在减弱,这直接导致民众的文化素养明显退步,文化的基础在动摇,对文化的珍重感在下降。同时,在专业技能增长的同时,文化人的文化精神普遍淡化,文化不再是追求的对象,只是成了某些人混饭吃的工具。在一个轻视文化、排斥文化的社会,是难以产生文化大家的。历史上的文化大家,学贯中西,无论什么专业,首先是知识广博、学养深厚,而今这种人几乎没有了。
缺乏结合当代中国文化发展创新时代需要的深入系统的挖掘研究。
缺乏结合当代文化需求对中华传统文化全面、科学、系统的挖掘。长期以来,我们在传统文化挖掘方面缺乏科学整体的规划,研究梳理工作各执一派,学贯中西、通古知今的新一代传统文化研究大家非常少。这必然带来很大问题,首先,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概念和范畴缺乏明确界定,比如有国学、儒学、新儒家、儒教等称谓;其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阐释不清,存在各种各样观点;最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内容对象不清晰,中华传统文化内容极其博大,究竟哪些属于优秀,哪些是糟粕,需要明确界定。
缺乏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在赋予民族传统文化以时代精神和适宜形式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严重不足。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很多价值观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直到今天仍有很高的思想价值。但在实践中,对传统文化现代意x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解读都十分欠缺,直接导致传统文化无法与当代需求接轨,缺乏现代传播的基础。
缺乏对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辩证关系的深入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升华,二者在内在上是统一的,对二者关系的深入发掘、细密阐释仍有欠缺。
缺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科学的通俗化阐释。当前优秀传统文化缺乏通俗化阐释同时存在庸俗化解释的现象,影响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效果。一边是传统文化研究常常局限在学术领域,缺乏对相关典籍的通俗化翻译阐释,传统文化被公众视为高高在上的“阳春白雪”的现象比较突出。另一边是对传统文化进行简单化、商业化、庸俗化解释的现象也仍然存在。为迎合市场需求,部分媒体上的传统文化解读中存在低级的庸俗化现象,恶搞传统文化的现象时有发生。部分非遗项目过度商品化包装,其真实文化内涵正逐渐消失,个别文物景点的过度利用也对文物本身造成损害。
传承与弘扬创新能力相对较弱,活化利用水平有待提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篇7
关键词: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梦;民族复兴;文化传承;文化创新
中图分类号:J0文献标识码:A
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党的十以来,就中华文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以开阔的历史视野、宽广的世界眼光,系统阐述了中华文化“根”与“魂”的地位和价值,科学回答了中华文化与民族复兴、中华文化与社会主义的关系,充分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充分表明了我们党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倡导者和发展者的鲜明立场,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新认识新境界。
一、中华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的源头活水
“欲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有学者认为,中华文化是一个多元共生的文化系统,其基本特质是多元、包容和连续。有学者从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和实践性提出,中华文化在社会模式上建立了“礼仪之道”,在人格模式上建立了“君子之道”,在行为模式上建立了“中庸之道”。有学者把中华文化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中华典籍中传承下来的文化,如诸子百家的典籍;另一类是中国人口口相传或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影响下流传下来的,以习俗为主要特点的文化传统。具体结合到文化工作来看,中华文化按照表现形态,可分为物质和非物质两类;按照内容可分为四部分:一是思想内核,也就是为人之德、处世之道、价值追求、审美取向等。这是最核心的。二是经史子集等各种典籍。三是文学、音乐、舞蹈、戏剧、绘画、书法、建筑等广义的艺术。四是民族民间文化,即反映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习俗、礼仪、传统工艺等。总之,中华文化是多元一体、形式多样的。
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如果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强调,要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怡情养志、涵育文明的重要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三个倡导”,即国家层面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倡导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都直接或间接地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都能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找到与其相通的思想论述。譬如:儒家所说的“民惟邦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仁、义、礼、智、信”,“协和万邦”等思想,道家所说的“道法自然”,“法天贵真”,“遵道而行,泽万物将自宾”,“轻诺必寡信”等思想,佛教所说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知恩重义”、“除妄去执”、“宽容博大”等思想。这些思想和其他像法家、墨家、兵家等诸子百家的思想一起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起到了教化民众、激励民心、凝聚民族的重要作用,也慢慢积淀成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渊源。就拿佛教来说,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赵朴初说:“佛教的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的世界观,缘起性空、如实观照的认识论,无我利他、普度众生的人生观,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道德观,三学并重、止观双修的修养方法,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奉献精神……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在当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特别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之中,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特殊的积极作用。”
二、弘扬传统文化要将“取其精华”放在首位
对待中华传统文化,要本着科学理性的态度,既不能片面地厚古薄今,也不能片面地厚今薄古;既要反对从整体上根本否定中国文化的现代价值,也要反对不加反省地盲目继承传统文化。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根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正确把握好“去其糟粕”与“取其精华”的关系,正确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梳理、精心萃取,深入挖掘和提炼有益的思想价值,使之不断发扬光大。不可否认,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里,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以批判为主,将“去其糟粕”放在了第一位,对传统文化是“破得太多,立得太少,去得太多,取得太少”,突出表现为民国时期“打倒孔家店”和“”时期“批孔反儒”。有人甚至说:“如果把中国文化比作是一棵树,那么只有把这棵树连根刨掉,中国才有希望。”一些文艺作品也对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进行戏说、歪曲甚至恶搞。当人们带着“去其糟粕”的有色眼镜看待中华传统文化时,就会发现中华传统文化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满眼看的都是传统文化的缺点,结果导致有一段时期,思想泛滥成灾,有相当多的国人对传统文化了解甚少,还无端蔑视、反感传统文化,以至于一些人思想混乱,信仰淡漠,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骗欺诈活动大肆蔓延,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人们的道德文明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明显不相匹配,这不仅直接降低了人民的幸福感,也损害了中国的国际形象。与之同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发达的文化传媒,将其价值观念、政治制度、文化理念、生活方式等传输到世界各地,世界各国各民族人民的文化认同都面临巨大挑战。这对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来说,挑战尤其突出。
其实,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远胜于糟粕。在世界上所有文明中,只有中华文明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能够一直延续至今,从未中断。当年,英国哲学家怀特海在中国文化衰落到极点时的20世纪初说:“就文明的历史之悠久和影响之深远来看,中华文明是世界上自古以来最伟大的文明。” 托尔斯泰在1906年写给辜鸿铭的一封信中说:“中国人如果坚持使自己的行为不违背孔、道、佛三教的意义,世界上没有一个强国能够把中国屈服。”可见,中华传统文化有着无比强大的生命力和突出的优势。因此,在世界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的新形势下,我们应该将“取其精华”放在第一位,把适应当代社会、适应人民需求、适应世界发展趋势的精华提炼出来,把优秀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最大公约数提炼出来,把与世界其他文明相近、相同而又各具特色的优长提炼出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取其精华,重点是要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中华传统文化的主干是儒道佛。儒家讲入世,强调刚健有为、以天下为己任,积极进取、自强不息;道家讲忘世,强调清静无为、精神超脱,以柔克刚、安时处顺;佛教讲出世,强调因缘和合、和谐共修,慈悲宽容、自度度人。“以佛修心,以道养身,以儒治世”,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修行处世之道,也对中国人的习俗传统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今天,我们保护、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首要任务就是要把中华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价值追求、审美理念和社会理想阐发出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化人、育人,引导人们向上向善,增强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部门的重要责任
江苏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独特的区域地理位置和历史上四次南北文化的大交流,造就了江苏包容并蓄、形态多样的文化特质,孕育形成了刚强雄浑、自强不息的楚汉文化,柔美灵慧、重义守信的吴文化,家国情怀、天下为公的金陵文化,务实执著、豪迈超俊的淮扬文化和胸怀宽广、敢于闯荡的海洋文化,留下了一大批底蕴深厚、资源丰富的文化遗产,成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大名著,三部出自江苏;二十四史有传者2万余人,其中近6000人是江苏人。全省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4300多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2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33处,世界文化遗产3处,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5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10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8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1座、文化名镇27座、名村10座。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全省文化系统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还是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一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江苏地域文化内涵、价值的研究和阐发不够深入;二是公共文化机构的教育宣传功能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三是在城乡建设中对文物保护的力度还不大,一些地方存在重开发轻保护的现象;四是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上,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整体推进的态势。
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需要全省文化部门切实增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感责任感,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任务,以“挖掘阐发、保护弘扬、传播推广、融合发展”为工作方针,以“取其精华”为第一要务,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积极探索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法和路径,建立健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促进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江苏文化遗产活起来,不断提升江苏文化的软实力。
(一)加强研究阐发,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活水源泉
挖掘阐发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前提。要按照“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的要求,对江苏优秀传统文化开展系统研究,将文物、典籍、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所蕴含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挖掘出来,厘清江苏传统文化的主要内涵、突出特点、表现形式,找出跨越时空、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要着重研究阐发“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要义,着重研究阐发与“创业创新创优、争先领先率先”的新时期江苏精神相一致的价值理念。要进一步加强艺术研究机构和各类文化研究基地建设,实施重点科研课题,在各类文化艺术项目课题中增加优秀传统文化研究项目比例。要加强对民间文化的挖掘,彰显江苏地域文化特色。
(二)加强遗产保护,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夯实资源基础
有效保护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基础。要全面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提高文物保护水平,规范文物保护管理。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性保护,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特别是要加强对民间文学、民俗文化、民间音乐舞蹈等遗产项目的抢救、保护与扶持。要着重做好城镇化进程中的文化遗产保护,坚持法制保障、规划先行,切实加强对古城、古镇、古村落和大遗址的保护,努力建设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有机融合的现代新型城镇,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
(三)加强创造转化,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文化载体
创造转化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要坚持推陈出新、兼收并蓄,按照现在的时代特点和群众的审美要求,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范文
本文2023-12-21 17:12:40发表“文库百科”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kubao.com/article/5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