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的绿色管理范文
自然资源的绿色管理篇1
1、概述
1.1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物质封闭性流动经济和资源经济的总称,可以根据资源消耗和资源再生等变化,对资源再生情况进行分析,主要目的是实施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提倡的一种与经济发展协调进展的模式,可以利用资源消耗―产品到再生资源等模式运转。在此循环过程中,可以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了社会经济活动对自然资源产生的影响,实现高利用、低排放,可以将自然经济和社会发展维持在相对稳定的变化中,减少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的矛盾,可以由物质增长性社会向质量型服务转变,实现资源与经济协同发展。
随着绿色消费理念的增强,人们在使用和消耗资源的过程中越来越重视生态保护。企业为了得到更广的市场前景,必须将循环经济理念贯穿于企业各项经营活动中,在考虑生产成本和利润的基础上,保证企业各项活动的顺利进展。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者中的重要管理内容之一,只有顺应时展,才能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
1.2绿色财务管理
绿色财务管理表示企业进行投资、筹资、运行以及资金分配的过程中,将社会效益、环境保护、企业赢利等考虑到财务管理中的一种方式,主要目的是让企业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提升企业价值,实现企业和社会发展的同步发展。绿色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是进行绿色筹资管理、绿色项目管理、绿色资本管理以及绿色利润管理。
第一,绿色筹资。绿色筹资是企业为了满足经营对资本结构信息进行调整的一种方式。绿色筹资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承担相应的生态环境责任,利用可持续发展新资源吸引投资者。第二,绿色项目投资。该环节是企业经营的核心环节,主要目的是增加企业价值增值。绿色项目投资要求企业不仅要投资生产经营资本,还要投入可循环资源和原始资源,要求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实现生态资源和经济资本的同步转换,在获得投资收益和价格低投资风险的基础上承担较少的资源浪费,保护好环境,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第三,绿色利润管理。合理的利润分配对企业长期济宁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大作用。在循环经济下,企业绿色利润主要进行绿色资本积累;股东支付绿色股利,增加投资者进行绿色管理的信心。公平合理的利润分配是保证企业绿色管理后续资金的主要来源,可以实行企业的长期发展。第四,绿色营运资本管理。随着市场竞争力度的不但增加,绿色营运对企业盈利能力具有显著影响。循环运营资本管理要求企业在应用过程中,合理转换生产资本和生态资本,对企业生态资产和经济资产时间选择具有很大影响。生产资本和经济资本融合图如下图所示。
图1生产资本和经济资本融合图
2、循环经济背景下,企业实施绿色理财的目标和建议
2.1发挥政府和相关企业的宏观规划和协调
从企业的长期发展来看,企业经济立意、社会利益与生态利益目标一致。所以很多企业都愿意实施绿色财务管理。但是绿色财务管理会经过很长一段时间,一旦企业认识不当,将产生严重的生态环境污染,给企业发展造成不可避免的损失。因此,企业实施绿色财务管理的时候,政府必须充分发挥其作用,给企业财务管理制定管理标准。首先,政府应该实施绿色财务管理标准,企业按照财务管理规划相关的规章制度和组织结构,制定绿色财务管理标准。经过管理部门审批后注册登记,同时要求企业定期给管理部门所经营的活动提供流动资金。其次,相关部门必须公布实施绿色财务管理企业获得的业绩并不断加强绿色采取管理宣传,还可以将没有实施绿色财务管理企业的业绩也展示出来,让消费者在购买绿色表示产品的时候,可以正确辨认绿色标识产品,加快形成绿色财务管理理念。再次,政府可以根据企业实施的绿色财务的生产标准,适当给予企业补贴,可以将实力较弱的企业重组起来,保证绿色财务管理的资源和经验可以实现共享,促进企业绿色财务管理的顺利实施。最后,政府应该定期对实施绿色财务的企业进行财务审计,同时利用法律法规规范实施绿色财务管理企业的行为,并采取一些措施进行干预,实施奖惩制度,对污染的企业实施惩罚,对绿色生产的企业实施奖励,促进绿色财务管理的顺利实施。
2.2建立使用循环经济发展的生产流程体系
首先,企业要实施旅社采购制度。企业采购原材料的时候,必须要对原材料的质量和价格进行考虑,还要对原材料的生产和加工过程是否会产生环境污染,是否会对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进行分析。通过绿色采购制度的实施,还可以鼓励并引导很多企业在选择原材料的时候,尽量选择对环境污染小或不污染环境的原材料,让企业真正从源头上做到保护和节约环境,正确合理的应用资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社会而努力。其次,企业要加快实施清洁型生产。清洁型生产表示企业在生产活动中,不断进行研究、设计和反复改造后使用能源、材料、生产工艺、设备等,不断优化企业管理,使用新型设备,在源头上减少污染,提高资源生产利用效率,减少或避免生产、服务等环节中产生各种环境污染问题,降低企业生产中的有害污染物排放,保证人类的生存质量和健康。最后,企业必须不断回收并使用各种废弃资源。
2.3倡导并树立循环经济的绿色科技创新观
绿色科技创新是一种以节约资源为主,减少或避免环境污染的新型科技创新,符合可持续发展需求,能够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结合。绿色科技创新可以将科技、经济、社会以及自然等形成有机的系统,可以使用生态学原理对能量运动、循环和可再生能源物质进行开发、设计和研究,给企业的循环战略实施提供保证。
2.4树立绿色化企业内部管理机制
在企业绿色化理财目标绿色化的实施下,企业内部管理也应该顺应时展,在充分考虑环境因素的作用下,实现企业内部管理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首先,建立绿色化成本控制系统。在成本预测、决策、计划等环节充分考虑环境支出。其次,实施旅社胡财务评价体系。可以按照企业目标实施财务评价体系,保证综合评价的实施注重环境效益,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最后,提高旅社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加强对绿色财务内容的选篡改,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思想认识,增加环境保护意识,给企业绿色理财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
结语
自然资源的绿色管理篇2
【关键词】绿色理念;施工建筑;施工管理
一、当代的“绿色施工理念”
谈到“绿色”,我们马上就可以联想到环保。所以,所谓的“绿色施工理念”也就是“环保施工理念”。而绿色施工理念也就是施工公司通过某个切实可行的方案实行管理措施,尽量的在施工的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减少资源的浪费,避免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使得建筑工业能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环保理念[1]。
对于“绿色环保理念”这一观点的被提出,主要是由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破坏成为了正比,人们一度为了谋求高效经济利益而不折手段。殊不知他们这样做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资源,还破坏了生态坏境。间接的阻碍了可持续经济的发展。因此,人们面对这一紧迫的形势提出了环保对策,尤其是在建筑行业,绿色施工理念的推行受到了人们的热捧,它对于工程的建设在理论和实际上都具有指导性的重要意义。
二、绿色施工管理理念在建筑中的应用
由于建筑这一活动是人类对于自然资源以及环境的影响最大的生产活动之一,尤其是其中的施工管理这一阶段,稍不注意将会对资源和环境都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面对着世界人口的剧增,而自然资源正日渐枯竭这一严重的现象,“绿色施工管理”便诞生了。它其实是将在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尽量充分运用并节约各种资源这一绿色施工理念应用于建筑施工中为主要目的之一,它并不仅仅是传统的施工管理技术,而是一种对传统的施工管理技术的改革,是符合当代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的管理技术。因此,本笔者分析并简略阐述其在建筑的建设应用中有以下几种途径:
(一)因为在施工的过程中会大量使用水资源,因此可以在施工现场中设置一些雨水收集的处理池,安装一些节水型的小流量设备,充分的利用在施工阶段所产生的地下水,尽可能的节约水资源。
(二)为了能够在建筑施工的过程当中实现节能与环保,外墙和门窗等等是主要的一个方面。只有通过理论实践,使用各种施工的手段去提高外墙和门窗等等这些维护结构的热阻值和密闭性,才能够从根本上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去建设建筑,减轻建筑给我们的环境所带来的过量负荷。
(三)建筑物应该要严格按照节能设计图纸中的以舒适和节能为主要原则施工,避免攀比,追求奢华的心理。控制建筑材料的使用,尽量去使用自然、无害的资源。例如太阳能、风能等等。
(四)保证施工人员以及所需材料的质量,才能从整体上保证建筑的质量,避免“豆腐渣工程”。例如,在墙体部分,绿色建筑通常在墙体部分采用的是空心砖来承受墙面的重量,设计师会在设计时分析好墙体的保温性、热值、以及开裂等多方面的因素。施工工人必须严格的按照设计图纸,使每一块空心砖能够进行有秩序的堆砌,确保所有的砖块都排列整齐均匀。施工的完美还要靠高质量的材料,因此,在建筑施工中的每一部分,都要保证一定的质量[2]。
三、绿色施工管理理念的代表——绿色建筑
现如今,由于“绿色理念”已经越来越被社会认可。因此,虽然我国在建筑行业上节能的工作发展得很迅速,但是在我国的建筑行业里的节能水平还是和国外的建筑节能水平有着很大的差距。国人不得不面对一个迫在眉睫的现实:我国必须要在建筑这一行业大力推行绿色施工管理。
“绿色建筑”就是一个将绿色施工管理理念应用在建筑物上的典型例子。在国际上对它的定义是:“为人类提供一个可以活动的空间,在这个活动空间里,人们可以感到健康、自由、舒适”。它作为我国一种新型的建筑模式,并不仅仅是落实了环保的理念,还本着保护使用者健康的理念的建筑物。它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绿色建筑的所带来的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都是极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但是由于其建筑的成本相对于普通的传统建筑所需成本要高很多,所以有很多开发商并不乐于开发此项目。因此,虽然我国政府极力推行环保理念建筑,但是传统建筑的比例仍然要比绿色建筑要大得多。
这是因为很多目光短浅的开发商急功近利,只追求一时的眼前利益。因此他们并没有注意到绿色建筑在未来中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所以很多开发商都选择了开发传统的建筑项目。实际上绿色建筑会因为其在建设的过程中采用了各种各样的环保生态建设项目,充分地利用自然资源,减少了很多建筑的成本,使得它在被使用的过程中,降低了各种能源的消耗与浪费,也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从而保护了各种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同时对人类的健康也起到了很大的保护作用。这是传统的建筑所不能有的优势[3]。
四、我国的绿色建筑发展的方向
笔者认为,我们国家的“绿色建筑”应该要向国外学习,虚心学习别人的经验。并且能够健全关于绿色建筑的相应的法制法规,让绿色建筑能够真正被推行在建筑行业当中。绿色建筑是绿色理念应用在建筑项目上的完美例子。并且应该要改变传统的施工方法,真正建立完全为“绿色理念”过程的施工模式。
同时我国应该要在全社会普及生态理念,强化全民族的生态环保意识,而不仅仅只局限于建筑行业。这也将是绿色建筑发展的方向——将绿色理念发展到中国的万物上。
五、结论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虽然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但是也面临着资源严重枯竭的局面,尤其是生态环境也在日渐恶化。因此,在全国推广将绿色的施工理念应用于建筑施工中的做法迫在眉睫。只有通过绿色建筑理念的广泛推广,绿色施工它才能真正作为在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环节。
没有绿色施工这一基础,绿色基础将会成为空谈。因为它是将人与自然合为一体的建筑理念,因此必须是拥有干净、环境友好、能够节约资源的综合体。所以施工企业自身应该保证施工的高质量,改革建筑的建设过程中的设备,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的同时减少在施工工程中对环境的污染,促进施工与环境相互协调,力求去兼顾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这三个方面的整体利益。
参考文献
[1]孙佩刚.基于绿色施工管理理念下如何创新建筑施工理念[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02(178)
[2]黄燕颜.浅议绿色施工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22)
自然资源的绿色管理篇3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绿色; 可持续发展
如今,日益严重的全球环境问题,越来越多的自然环境的破坏引发的灾难,在近几年的时间内考验着全世界所有人。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但由于人口众多,高速发展的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十分突出,这更需要全社会更加重视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实现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诸多要素中,企业是非常关键和基本的构成单位,企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主体,循环经济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主要是依靠企业来实现的。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环节,必然也在打破旧的管理模式,引入绿色财务管理观念,在改进中得以全面发展。绿色财务管理是绿色思想在企业微观管理中的具体体现,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是“绿色财务”的内涵,绿色财务管理理念是企业进行资金运作和资金管理的一种导向、一种观念。
一、循环经济理念促进企业绿色财务管理
20世纪50年代,发达国家的“绿色思想”开始萌芽,生态农业兴起。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绿色消费意识大大增强。直到20世纪90年代,在全球兴起了一股绿色思潮,绿色管理思想应运而生。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这种绿色管理思想已经慢慢渗透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
绿色财务管理是将资源的有限性(要充分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社会的效益性(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环境的保护性(使环境不受破坏,保持生态环境平衡)以及企业的盈利性综合考虑的财务管理,其目的是在保持和改善生态资源环境的情况下,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以及企业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绿色财务管理的基础是绿色管理,而绿色管理思想主要是解决企业与社会的生态环境问题。它是从资金运动的角度考虑企业的目标与社会效益及生态环境问题的一种财务管理。
在循环经济理论的指导下,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既要考虑企业价值,又要考虑环境价值、社会责任价值,实现企业综合价值的最大化。绿色财务管理要求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资金的筹措、资金的投放和使用以及利润分配诸过程导入资源、环境因素,以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有机结合的管理活动;将环境保护的思想融于企业的财务管理之中,把环境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要素之一,建立企业绿色财务管理体系。
(一)绿色筹资管理
企业筹资的基本目的是为了企业自身正常生产经营与发展。其目的可以概括为满足其生产经营需要和满足其资本结构调整需要。科学的、绿色的理财观念要包含绿色筹资活动,企业负担起资源环境建设的责任,为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尽自己应尽的责任。在循环经济理念的指导下,企业遵循“3r”原则,以减量化中尽量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以再利用原则延长企业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以资源化原则通过把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最终处理量。企业可以通过减少对环境造成污染,造成浪费的项目的筹资,降低企业绿色项目的筹资成本,增加绿色项目的筹资取向,增加发行绿色股票和绿色债券,增加对绿色项目筹资的渠道等具体措施,来实现企业的绿色筹资管理,这不仅能够解决企业绿色资金的需求,也能帮助企业树立重视环境保护的形象,以取得最大的社会和环境效益。
(二)绿色投资管理
投资是将财力投放于一定的对象,以期望在未来获取收益的行为。投资是财务活动中最重要的活动,筹资的目的是未来投资,而分配活动是对投资活动的结果进行分配,在财务决策中,投资决策处于核心的地位。投资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以较低的投资风险与投资总额获取较多的投资收益,包括取得投资收益、降低投资风险和承担社会义务三个方面的内容。绿色投资活动,对投资对象进行资源、环境影响评估,将资源、环境的影响评估结果纳入到投资方案的可行性分析中。在循环经济理念的指导下,绿色投资是企业在对投资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时综合考虑其对资源、环境的影响,以增加对绿色项目的投资额,减少消耗型产品,增加节能产品和材料的使用,加大对把企业废弃物变成企业的资源的循环行为的投资等方式来实现企业绿色投资管理,企业绿色化程度越高,绿色财务管理程度越高。这不仅在成本上得到节约,而且还带来社会及环境效益。
(三)绿色分配管理
利润分配是指对企业利润总额进行分配。包括企业缴纳所得税和税收利润分配两项内容。利润分配涉及国家、企业与投资者等各方面利益关系,涉及企业长远利益与近期利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等关系的处理与协调。绿色分配活动,在股利分配之前要按照一定的比例提取绿色资金,以备绿色筹资、绿色投资活动的资金短缺。在利润分配环节,企业遵循循环经济的“3r”原则,在分配方案中,增加提取绿色公积金、提取比例来吸引股东加入到环境保护中来,同时,增加对绿色投资者的分配,这对企业长远发展及绿色活动后续资金的来源会有重要的影响。这样,在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活动中,也形成了一个循环的体系,保持企业财务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二、实现绿色财务管理目标的措施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财务管理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也是评价企业理财活动是否合理有效的标准。目前,我国企业理财的目标有多种,其中以利润最大化、每股利润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等目标最具有影响力和代表性。这几种评价目标各有其道理,但以循环经济理念下实现绿色财务管理的最佳目标来看,都有其不足之处。利润最大化没有考虑企业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还有短期行为倾向,其中包括对资源、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短期行为倾向;每股利润最大化虽是一个相对值,但尚不能避免与利润最大化目标共性的缺陷;企业价值最大化指标较全面一些,考虑了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但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一个抽象的目标,动态因素很难准确计量。循环经济要求遵循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与优化环境,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使生态经济原则得到充分体现。遵循循环经济理念的企业财务管理的实现,需要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有所创新和改进,形成对企业真正成为循环经济型企业目标的财务管理配合机制。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应该是实现在循环经济约束下的企业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的最大化。这样的目标,也能满足企业不同利益主体的要求,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企业绿色财务管理中的筹资、投资、利润分配要求企业要平衡其与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和利益分配,因此企业的绿色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要结合企业各个利益相关者来进行分析(如图1所示)。
下面结合图1对具体措施进行分析。
(一)更新观念,树立新的财务管理目标意识
社会及政府相关部门都应该积极倡导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倡导企业树立绿色管理及绿色财务管理目标,政府部门可以制定实行绿色财务管理的标准供企业制定实施作参照,并建立审批制度,企业只有落实并形成制度才能通过政府管理部门的审批。政府管理部门还应建立公示制度,对实行和未实行绿色财务管理企业的业绩进行公示,引导消费者和投资者对绿色企业的关注,将绿色管理观念深入人心。政府还可以制定各种补贴标准,对实行绿色财务管理的企业给予补贴,坚定企业走实现绿色财务管理目标的信心。
(二)加强清洁生产,减少废物量,加大回收和循环利用废物资源的投入
清洁生产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能源和材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绿色财务管理加大对清洁能源和材料的投入,加大对先进工艺设备的投入,能够改善生产环节的浪费和污染。在再生资源的生产环节,加大对各种废旧物资的回收和循环利用,加大对回收设备和人员的投入,积极发展资源再生产活动。这样,从源头上制止污染,并加大污染物的回收利用,为保护环境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一定会获得更高的社会公众肯定率,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三)加大绿色筹资和绿色投资的力度
发展循环经济,企业需要足够的绿色资金进行资源环境建设,需要企业树立绿色投资理念,对投资对象或信贷对象做绿色指标分析。企业首先要充分理解和运用政府出台的相关扶持政策,给企业的绿色投融资增加支持力度。国家发改委2010年4月出台的《关于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投融资政策措施意见的通知》明确了金融机构应大力支持循环经济型企业的筹资活动,作为企业筹资的有力政策支持,增强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信心。同时,企业还应增加绿色股筹资和绿色负债筹资,筹集的资金主要用于搞资源环境建设以及各投资方案中的特定绿色成本支出。企业发行绿色股票、绿色债券一方面能够解决绿色资金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绿色股的发行,提高了企业的声望,投资者对企业前景看好,股票市价上升,必然带来企业价值升值,从而实现企业绿色财务管理的目标。在筹集的过程中,绿色财务管理要求企业须注重全社会的效益。绿色投资能帮助企业迅速树立“清洁生产”的良好社会形象,能使消费者享受到无公害的“绿色食品”。能使自然环境进入到良性的循环中。绿色投资机会也能产生新的致力于治理污染的专门行业和相关行业,增加就业和经济增长点。所以从长远来看,清洁生产无论对于消费者、企业和社会都是有益的。这也对循环型企业的经营者提出了绿色管理的要求,形成绿色管理的氛围和长期制度,对经营者的长期可持续成长有很重要的促进作用。
(四)调整资本结构,增加绿色资本的份额
资本结构理论是西方当代财务理论的主要研究成果之一。企业的资本结构是由于企业采取不同的筹资方式形成的,表现为企业长期资本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即企业资产负债表右方的长期负债、优先股、普通股权益的结构。各种筹资方式及其不同组合类型决定着企业的资本结构及其变化。一般来讲,负债筹资是成本最低的筹资方式。在企业的各项资金来源中,由于债务资金的利息可以在企业所得税前支付,而且,债权人要求的报酬率较低。因此,债务资金的成本通常是最低的,但是,一旦企业的投资利润率低于企业负债筹资的成本率,则企业就会发生偿债困难。企业不能按时偿还,可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同时发生对债权人不公的情况。循环经济型企业遵循绿色筹资方式,对企业的负债的来源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科学制定负债金额和比例,能够对企业的债权人的权利进行保护,优化企业的负债筹资渠道,有利于企业和债权人之间的长期可持续合作。
(五)提取绿色公积金和公益金,增加绿色股东
合理的利润分配政策能够充分调动企业各方面的积极性,能够形成企业合理的资本结构,有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在循环经济理念下,为了企业的持续发展,企业通过绿色利润分配达到宣传环境保护的目的,企业也需要通过制定合理的绿色利润分配政策来保证企业留有足够的绿色利润用于再发展。绿色利润的合理分配对于提高企业所有者对继续投资环境保护的巨大兴趣也很重要。在利润分配的程序上,绿色利润分配与普通利润分配的不同之处在于,为了鼓励广大投资者更加关注绿色投资,吸引股东们加入到环境保护中来,减少投资者在绿色投资方面的投资风险。
三、结语
从长期来看,企业的经济利益与生态利益,社会效益是一致的,绿色财务管理要求企业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防止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树立绿色企业形象。企业不只是一个经济技术系统,而是一个由经济技术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环境系统组成的复合系统,因而必须加强企业的社会功能、环保功能和资源永续利用的功能。企业在自身追求长盛不衰的发展过程中既要考虑近期的利润更要重视持续发展。把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入财务管理中来,形成绿色财务管理观念,其实质就是要求企业管理者当局及企业全体员工,树立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思想,兼顾与企业相关的各利益集团包括国家、投资者、债权人、关联单位、顾客的利益,折中各方的责权利关系,承担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以追求企业长久、稳定的发展和企业总价值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 王斌.财务管理[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6.
[2] 干胜道,钟朝宏.企业绿色财务管理浅谈[j].商业研究,2005(10).
[3] 鲁务顺.绿色财务管理——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理性选择[j].会计之友,2005(9).
[4] 李心合.财务管理学的困境与出路[j].会计研究,2006(7).
[5] 刘淑华.关于绿色财务管理理念的探讨[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5(3).
自然资源的绿色管理篇4
我国绿色矿山的创建工作,以“坚持政府引导,落实企业责任,加强行业自律,搞好政策配套”为基本原则。在各级政府、行业协会、矿山企业协调配合与通力合作之下,“十一五”期间我国“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的战略口号,已经从地方先行试点,经过行业企业公约自律,发展到部级绿色矿山试点建设的阶段,正在向“到2020年,全国绿色矿山格局基本形成”的目标稳步推进。
二、我国绿色矿山政策法规的建设历程
(一)绿色矿山试点的政策法规建设
1、《浙江省省级绿色矿山创建管理暂行办法》(浙土资发〔2008〕20号,2008年6月20日),由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和环境保护局共同的,主要内容包括:
绿色矿山的具体含义。办法规定:绿色矿山是指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矿山。
确立了浙江省省级绿色矿山的考核标准。办法明确规定在浙江省范围内在建、拟建矿山应当按照绿色矿山的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具体的考核标准是从资源利用集约化、开采方式科学化、生产工艺环保化、企业管理规范化和闭坑矿区生态化五个方面来具体划定的。
明确了浙江省省级绿色矿山的管理分工。办法规定浙江省国土资源厅、省环保局共同负责全省绿色矿山创建的管理。省国土资源厅负责绿色矿山创建工作的具体组织与实施,省环保局负责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的指导和监督管理。市、县国土资源和环境保护部门按有关规定协助做好省级绿色矿山创建的管理工作。
鼓励和优惠政策。办法规定被命名为省级绿色矿山的矿山企业,可享受四项鼓励政策:可申请获得省级矿山生态环境治理资金补助;在资源条件允许时,可以协议出让的方式优先获得利用原有生产系统扩大开采范围的毗邻区域的采矿权;可根据矿山生态环境治理进度,按比例提前返还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备用金;经依法申请和审批,可享受矿产资源补偿费的减免政策。
2、《浙江省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浙财建字〔2008〕149号,2008年8月14日),由浙江省财政厅和国土资源厅联合,主要是从财政政策上对绿色矿山企业进行支持与鼓励,办法规定:浙江省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项目资金(以下简称省级矿山治理资金)来源于省级采矿权出让所得,主要用于“811”环境保护行动方案目标要求的废弃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项目和“绿色矿山”创建项目
(二)行业自律性规范――《绿色矿山公约》
2008年,中国矿业联合会会同中国铝业公司、首钢矿业公司、山西大同煤业集团公司、江西铜业公司、中国黄金总公司、山东新汶矿业集团公司、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冶金矿山协会、中国化工矿山协会等十一家矿山企业和行业协会共同倡导发起制定《绿色矿山公约》。
(三)部级绿色矿山政策法规的建设
1、《全国矿产资源规划》
2008年国务院正式批准了《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年)》,并于2008年12月31日正式。这是首次在国家层面的规划和文件中明确提出发展绿色矿业和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的理念和要求,《规划》明确了矿山建设在资源利用效率、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矿区土地复垦等方面的要求,并确定了“大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到2020年绿色矿山格局基本建立”的总体规划目标。
2、部级建设绿色矿山指导意见
2010年8月13日,国土资源部正式《关于贯彻落实全国矿产资源规划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土资发〔2010〕119号)。意见提出要按《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年)》要求,确定到2020年基本建立绿色矿山格局的基本目标任务;明确各有关单位要按照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要求,通过开源节流、高效利用、创新体制机制,改变矿业发展方式,推动矿业经济发展向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带动转变;力争用1―3年时间完成一批示范试点矿山建设工作,建立完善的绿色矿山标准体系和管理制度,研究形成配套绿色矿山建设的激励政策。
三、对我国绿色矿山政策法规的思考与建议
在绿色矿山相关政策的推动下,绿色矿山创建试点工作初见成效,目前浙江省已建成一批省级绿色矿山,这些矿山企业已经达到矿产资源利用集约化、开采方式科学化、生产工艺环保化、企业管理规范化、闭坑矿区生态化等标准。目前,我国部级绿色矿山的理念已在国家规划管理层面得以体现,需要进一步跟进的是如何将宏观的理念在国家政策法规上进行具体的体现。
(一)财税政策的支持
专项资金的支持。即加大国土资源调查、地勘基金、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等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向绿色矿山企业的倾斜和支持力度。
财政补贴的扶持。对于被认定为“绿色矿山”的矿山企业,可以申请获得矿山生态环境治理资金的财政补贴。可以针对每个矿山的具体情况和各地方财政的差异不同,制定有针对性的补贴标准。
税费的减免。绿色矿山企业经依法申请和审批,可以申请矿产资源补偿费等相关税费的减免。
出让金的缴纳优惠。对一次性缴纳出让金确有困难的绿色矿山企业,经批准,出让金可在采矿权有效期内按合同分期缴纳。
(二)资源配置制度的倾斜
在资源配置和矿业用地等方面向已被认定为“绿色矿山”的企业实行政策倾斜,依法优先配置资源和提供用地;在矿区矿产资源储量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允许的情况下,绿色矿山企业还可以申请增加开采规模。
(三)申报制度的规范化
日前的《关于贯彻落实全国矿产资源规划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要求“加快研究完善绿色矿山建设具体标准和办法”。目前部级绿色矿山的准入的基本条件也已颁布,需要进一步规范的就是绿色矿山的具体申报程序。绿色矿山的申报流程应体现公开、公正和公平的原则,更重要的是要易于操作。
(四)绿色矿山管理制度的加强
对于已被命名为“绿色矿山”的矿山企业,命名之后的管理工作也尤其重要。绿色矿山的理念应一直贯穿于企业运行的始终,而不能仅仅是为了取得“绿色矿山”一个称号,或是为了获取一定的优惠政策。一方面,要加强对绿色矿山企业的监督管理,对照绿色矿山的准入条件不定期地对绿色矿山企业进行检查,督促其履行企业职责;另一方面,也要建立相应的惩罚机制,对于被命名的绿色矿山出现违背“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理念的行为时,给予一定的处罚,必要时可以取消其“绿色矿山”的命名。■
自然资源的绿色管理篇5
【关键词】绿色建筑;施工管理;创新性;未来趋势
前言
“绿色建筑”即为在科学发展观和环境保护等理念下的建筑业新兴建筑形式,随着环保意识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日益加强,“绿色建筑”终将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主流方向。较之于传统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绿色建筑施工管理在工作的过程中体现出了很多不同的创新特点,值得我们进一步总结和发展,以便更好的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
1 绿色建筑施工的原则
绿色建筑兴起于人们对自然环境大肆破坏造成严重污染之后,而并非是伴随着建筑业的发展而一路发展过来的,所以绿色建筑施工的原则和方法也不同于传统的建筑施工。绿色建筑兴起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保护环境,所以绿色建筑的最根本施工原则是环保,要求尽量采用安全无害或者自然资源进行建筑物的施工和管理,其最基本的几条原则分别为:
1.1 健康实用
建筑物存在的目的即是为人类提供居住作用,所以对于建筑物来说其最主要的建设原则就是实用,不具有实用原则的建筑物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无论建筑物用于居住还是办公,都要首先保证其实用的原则。其次,建筑物的建造与人脱不开联系,而且绿色建筑更多的体现则是以人为本的理念,所以绿色建筑物更是要将保护人的健康作为最主要最基本的原则之一。
1.2 协调统一
建筑物与其周遭的环境或者事物在内部是有一定的联系的,而非建筑物是独立存在的。作为自然环境的一部分组成元素,在对建筑物进行设计和施工之前,首先要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建筑物所在地区的文化、气候以及风土人情等等,将这些外在的因素掺杂进建筑物的设计施工过程中,这样所建造的建筑物才可以与周围环境相辅相成和谐共存,才能够更好体现“绿色”的特点。
1.3 节约资源
作为耗能巨大的产业之一,建筑行业在当前的发展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发展趋势是“能耗高、效率低”,由于生产工艺的不完善和生产设备的相对落后,导致对于能源的利用率较低,直接导致能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破坏。绿色建筑就是要突破传统建筑对于能源利用率低的限制,通过新技术和新工艺的使用尽可能节约资源,同时提高建筑工程对于能源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率,进而降低能耗,达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目的。
1.4 回归自然
绿色即为天然,在对绿色建筑进行设计和施工管理的过程中,为了更好的体现绿色的特点,应该充分对自然中的能够再生的或者能够重复利用的资源进行使用,比如采取自然通风的手段或者利用太阳能取暖等等。但是在选择其他的自然材料时就要注意加强检查,确保材料的安全性,在回归自然的同时确保对人的无害性。
2 绿色建筑施工创新管理办法
人类的建筑活动造成了对自然界资源的大量耗费和对环境的巨大影响,为了应对全球范围的环境问题,建筑行业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也开始注重与环境的和谐相互,这就催生了绿色建筑施工管理这一创新型管理方法。相较于传统的建筑施工管理方法,绿色建筑施工的创新性在施工的过程中主要体现在其对能源、资源的管理和对施工产生污染的控制上。
2.1 绿色建筑施工对能源的管理
在绿色建筑的施工管理过程中对能源的管理主要通过两个方面表现出来,分别是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为了更好的节约能源,我们可以通过控制施工现场的用电、用水等手段实现对能源的节约使用,比如关掉闲置电源或者闲置用电设备等等。为了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在进行设备和工艺的选择的时候,施工人员要优先选择成熟而且能耗较低的设备或工艺,而且在使用的过程中还要定期检查和维修,确保设备的良好运作,有效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2.2 绿色建筑施工对资源的管理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资源包括建筑材料和水资源两部分,绿色建筑施工中对于资源的管理也是本着减少浪费同时保护环境的理念,可以在施工现场通过不同的手段对水资源和建筑材料进行管理,比如可以使用再生材料,还可以在施工现场回收建筑废弃物然后分类贮藏再次利用,也可以将自然降水或者工程用水二次利用等等。通过一些手段便可以达到绿色建筑施工管理对于资源的控制,达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目的。
2.3 绿色建筑施工对污染的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染主要包括泥浆、扬尘、水、固体废弃物等四个方面的污染。对于泥浆污染,可以通过提高工程生产的工艺或者通过人为手段实现泥浆的固结,避免因泥浆外流而造成的污染。对于扬尘污染,可以改用清洁燃料进行燃烧,同时做好石灰水泥等的保管,对其堆放位置要合理安排。对于水污染,可以通过污水处理或者污水利用的方法减少水污染对于环境的破坏同时起到节约用水的目的。对于固体废弃物,回收再利用是其最好的也是最方便的处理手段,也可以分类汇集然后统一销毁。通过对这些可能产生污染的因素进行治理正是绿色建筑施工创新于传统建筑施工的地方,通过这些手段最终可以实现绿色建筑施工管理过程对于污染的控制。
3 绿色建筑施工管理的未来趋势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现实环境中,也许进行绿色建筑施工管理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要远低于普通的建筑施工管理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但是从长远来看,无论是社会效益,还是环境效益,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进行绿色建筑施工管理的工程都要远大于其他工程。也正是因为绿色建筑施工管理短时间内产生的经济效益不佳,导致不少建筑商不会选择投资绿色建筑施工,而且这种现象的存在并不属于少数,所以造成了绿色建筑施工管理理念的推行过程遇到了很大的障碍。在这个角度来看的话,绿色建筑施工管理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加强人们的观念建设和相对应的法制建设,这样才能够保证绿色建筑施工理念和管理方法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得到贯彻执行,更大范围的推行绿色建筑的观念和管理模式,促进绿色建筑施工管理模式的进一步发展。
此外,在另一方面,当前的绿色建筑施工所提及的减少污染物排放和增加资源能源的使用率仅仅是相对于传统的建筑施工模式而言的,其在施工的过程中还是无法做到污染物和废弃物的零排放和资源能源的完全利用,所以绿色建筑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加强对建筑施工各方面因素的控制和管理来达到尽可能减少污染和保护环境的目的,加强绿色建筑施工对于各种生产要素和生产工艺的管理,为实现更加长远的和谐社会的建设做出贡献,也促进建筑行业朝着更加绿色化的方向发展。
4 结束语
我们处于发展中国家,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有必要加强对于环境和资源的保护,绿色建筑施工的理念对于控制环境的进一步恶化,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有着很好的促进意义。通过加强对绿色建筑施工各环节的管理和控制,最大限度的减少废弃物和污染物的排放,革新工艺,优化资源配置,大力开展清洁生产活动,以便更好的营造和谐的建筑施工环境,促进人类环保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孟磊.浅析建筑施工管理中的绿色建筑施工管理[J].研究与探讨,2013(10).
自然资源的绿色管理篇6
1政府绿色管理的涵义
“绿色管理’,一词译自英文的“GreenManagement",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伴随着西方绿色运动的浪潮由企业物“绿色”一词引人到企业的经营管理领域而产生的。德国敏WaldemarHopfenbeck(1990)在90年代初较早正式使用了。绿色管理”[’〕。之后不同的学者对绿色管理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大都是以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学和循环经济理论等为理论依据,从企业经营管理的角度对绿色管理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和理解,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理解:
从环境学的角度来讲,绿色管理是企业根据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把生态环境保护观念融人到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当中,从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着手来控制污染与节约资源,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增长,达到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保护效益的有机统一。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讲,绿色管理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综合运用各种管理手段,对人、财和物进行统一的组织和安排,协调各个部门的职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资源学的角度来讲,绿色管理意味着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应做到对自然资源的适度利用、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各项资源。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绿色管理就是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在实现效益的基础上,要做到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有机统一,注重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的经济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讲,绿色管理是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应遵循生态系统的发展规律,在企业的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当中,做到企业与环境、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和有机统一。
随着绿色管理理念的影响不断扩大,一些学者逐渐将其运用到政府的行政和管理当中,在使绿色管理和科学发展观形成了有机的结合的同时,又将和谐社会的发展和绿色管理有机的统一了起来。其中,杨作精认为:绿色的行政管理活动是对环境友好的行政,是对保护资源、环境,实现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有利的活动。苑琳、崔树民认为:政府绿色管理是以生态文明和绿色经济为根本取向,全力推进科学发展和经济社会生态化进程的公共管理川。借鉴国内外学者鱿观点,结合绿色管理的内涵,笔者认为政府绿色管理可以一般的概括为“4E”模式:引导(Educe)—由政府做出宣传,在全社会倡导绿色理念;消减(Eliminate)—政府过采用各种手段进行控制和激励,逐步消减污染、浪费现象,实现节能降耗;评估(Evaluate)—为真正落实绿色管理,通过制定各种标准评定行为主体是否达到绿色管理的要求;再发展(Evolution)—改善由工业经济带来的环境破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2绿色管理对政府管理创新的影响
要建立新型的政府管理体制,创新则是一个不竭的动力。绿色管理对我国目前的政府管理创新来说非常重要。具体来说,绿色管理对政府管理创新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绿色管理促使政府管理理念创新
实施绿色管理最重要的是能够促使我国政府中行政人员的理念创新。更新行政理念,重塑行政文化对政府管理创新非常重要,它为政府管理体制创新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绿色管理把以人为本和和谐发展的理念与现实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结合了起来,重视环境对社会和个人发展的影响。行政人员在实施行政行为的过程中必须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树立绿色管理的管理理念,制订切实可行的绿色管理计划,以社会利益为重,积极参与绿色管理,不断学习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管理的理论。绿色管理理念的树立,一方面注重人是“社会人”和“生态人”的结合,强调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另一方面也使行政人员树立了服务的理念,转变了“官本位”的行政文化,树立了民众本位、公民导向的服务理念,有利于服务型政府的构建。
2,2绿色管理促使政府管理制度创新
政府的制度创新主要是关于政府的民主制度、法律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等方面的具体制度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创新。绿色管理的引进,催生一系列相关制度的产生,同时也会使原有的制度不断得到更新。张兵生在构建政府绿色管理的基本路径时提出在理论和实践上推进四个转变:由“经济人”到“生态人”的转变、单一资本结构向生态资本、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组合的转变、成本结构由外部性向内部性的转变和单一的经济效益向综合的经济效益的转变。所以,政府绿色管理的实施必然要求政府在原有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促使新的管理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2.3绿色管理促使政府组织创新
政府的职能是设置机构和配置人员的前提和基础,新职能的产生要求新的组织机构来承担和实施。传统的官僚组织由于缺乏学习新知识的能力,缺乏灵活应变的能力,无法应付层出不穷的新社会环境和发展问题。在政府部门实施绿色管理能促进政府的组织的创新。政府绿色管理为了能够应对各种随着经济发展而带来的环境问题,就必然会要求组织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对原有的组织进行改革和创新,使行政的过程更加科学化,更能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促进人、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2.4绿色管理促使政府管理方式创新
传统的政府管理往往只注重经济发展,忽略了对自然资源的保护、社会的发展与环境保持一定平衡的关系。而且对许多企业来说,追逐利润是他们的根本动机,由于企业缺乏环境保护的意识,作为公共物品的提供者政府来说,如何维持人类与生态的和谐发展,无疑是一个新间题。因此,政府需要对这方面的问题认真加以研究。在实行绿色管理时,政府过去熟悉的许多管理原则,有必要进一步补充、修改,原来的管理方式也有必要加以创新和改进,要根据社会与环境的实际关系,把绿色管理纳人到新的管理原则中去,以实现政府管理方式的不断创新。
2.5绿色管理促使政府管理行为创新
作为促进社会发展和增长方式的主导力量,政府必须承担起环境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的责任,并构建和实施人与自然、生态与经济协调的绿色管理。因此,政府的绿色管理贯穿于整个社会活动的全过程,是一项社会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政府在实施过程中,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来引导社会主体树立绿色意识。例如,对于企业来说,政府可以通过税收杠杆,开征环境税,提高环境污染企业的相关税率等手段来加强企业的绿色意识,鼓励企业实施绿色创新。同时,在政府部门开展和实施绿色管理,必须做到通过搭建绿色管理知识平台,使政府工作人员能够意识到人类社会是一个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系统。在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政府的管理行为应遵循科学化、客观化和系统化的原则。所以,绿色管理有利于弥补了原来政府管理行为的不足,进一步规范政府的行为。
3政府绿色管理的内容体系
3.1构建政府绿色管理模式
绿色管理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人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协调,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政府绿色管理模式主要包括树立绿色管理理念,制定绿色管理发展战略,形成绿色管理发展机制,强化政府绿色管理的技术创新;同时要建立一套绿色管理机构,有专门的职能部门执行政府绿色管理的职能,例如建立绿色认证部门,负责绿色产品、绿色标志的认证工作,有专门的环境管理体系管理部门,负责整个社会的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健全。
(1)确立“三位一体”的政府绿色管理模式。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以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代价的,造成资源的浪费甚至于枯竭;资源的匾乏将会严重限制我国未来经济的发展,因此,构建政府绿色管理模式迫在眉睫。作为资源消费的大客户,政府首先要从自身做起,建设节约型政府;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在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要求企业在内部树立绿色理念,实施绿色发展模式,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要考虑到企业的社会责任,兼顾社会效益。在整个生态系统中,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任何一个个体都要树立绿色理念,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政府要实现绿色管理,就需要构建“政府一企业一社会”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
(2)建立实现绿色管理的监督体系。政府在执行绿色管理的同时首先要加强自我监督,可以通过纵向—上下级和横向—不同部门之间两种方式来实现自我监督;同时设立专门的部门对企业和社会行为主体的行为进行监督和评估其是否达到绿色管理的要求和标准。如果从权力的发展特点来看,国家权力向社会分散以及由此而来的权力多元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所以,社会监督无疑是绿色监督的又一途径,通过社会监督体系,可以对政府的消费行为、企业的生产行为以及社会个体的行为进行监督,完善绿色监督体系;打破传统政府既是执行者又是监督者的单一的监督模式,形成政府、企业和社会相互交叉的、系统地、科学的绿色管理监督体系。
3.2加强政府的绿色管理引导
绿色管理是继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和知识管理之后的一种新的管理理论,已成为管理发展的新趋势。但传统的经济理论认为企业是“经济人”,企业的根本目的就是利润最大化,在这种理念下,企业往往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和劳动资源,而不顾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从而造成生态危机,影响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应该利用各种政策和手段来对企业进行引导,使企业充分认识到实施绿色管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到环境保护不再是企业的负担,而成为企业节能降耗、开拓市场和实现长远发展的前瞻性投资。为此,政府要推出相关的政策,增强绿色管理政策的系统性,来引导社会,使绿色理念固化到社会主体的行为中,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3.3实施政府绿色管理
当前,存在于企业内部的低水平、弱功能的绿色管理体系不能适应加快发展模式转变和科学发展的强烈需求,政府必须作为绿色管理的主导力量,在全社会推动绿色管理。政府不但要在理念上倡导绿色化生存,还应该在实践中遵循生态规律优先、生态资本优先和生态效益优先三大基本原则。同时,政府按照生态文明和绿色经济的基本理念,对政策体系要不断进行调整,建立绿色政策体系、法律制度体系和高效执行体系,全力推进发展模式转变和科学发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首先应把绿色管理置于战略层面,在推出绿色管理相关政策的同时加快建立绿色管理体制,同时相应的法律法规也要迅速跟进,在此基础上要加大绿色监管的力度,加速对绿色监管体系的建设,综合运用各种经济的、法律的手段健全节能环保政策体系,来建设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3.4建立政府绿色管理的绩效评价体系
政府绿色管理的绩效评价是政府的绿色管理活动在整个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影响等方面所能达到的现实状态。在按照科学发展的现实要求下,要对政府的绿色管理的目标有一定的衡量,是否真正实现传统的公共管理向绿色管理的转变。由于绿色管理对我国政府来说还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思想,因此有必要对政府实施绿色管理进行绩效考核,以便及时掌握政府实施绿色管理的作用和效果,以及是否元到预期目标,并根据绩效评价的结果来调整政府绿色管理白具体细节和方法。由于政府的绿色管理的绩效评价是一个七期性、持续性、内容多样性和结构多层次性的体系,因此在评价指标的选取上要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趁行有机的结合,使政府的绿色管理的绩效评价体系既具有灌观性、科学性,又具有系统性和综合性。
4构建政府绿色管理.促进政府管理创新
在阐述了政府绿色管理的基本涵义,分析了绿色管理女}何影响政府管理创新及其基本的内容体系后,下面将探讨众样来实施政府的绿色管理。
4.1政府绿色管理实施的条件
一是要提供制度保障。在政府部门推行绿色管理的理念首先要提高政府工作人员对政府实施绿色管理的认识,明砂绿色管理的重要地位和意义。政府的财政部门应加大对政爪实施绿色管理项目的资金投人,确保政府对绿色管理的措茄到位,推进政府对绿色管理的实施。二是要搞好人才保障政府在全社会推行绿色管理,本质上是将经济社会发展同生态平衡以及可持续发展契合的过程,行政人员在实施绿色僧理的过程中,应具备比较系统的和全面的绿色管理技能,压此,必须不断加强对绿色管理人才的培养。三是要搞好基b}建设。政府要在全社会推行绿色管理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它要求有关机构和部门在对政府发展经济作出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基础上,加强政府对绿色管理平台的建设,建立一个高效的、科学的绿色管理系统。
4.2实施政府绿色管理的具体措施
政府绿色管理是从企业管理中引人公共部门的一种新弃的管理思想和理念,绿色管理的运作体系尚未形成统一的枢架,其具体的实施过程根据不同组织特点以及自身资源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结合国内外绿色管理的成功实践,在政府部门建立完善的绿色管理体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积极树立政府绿色管理的理念。政府推行绿色管理是有利于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之计,为此,政府首先要树立绿色理念、绿色价值观,鼓励政府部门率先实现绿色管理,节约资源,树立环保意识,同时加大对绿色管理的投人,使行政人员都能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并实施绿色管理。从而在政府部门形成绿色文化,政府的绿色管理不仅要体现在战略层面上,更要在体现在行政行为的实施过程中。政府要引导不同的社会主体自觉形成绿色价值观,特别是企业要根据绿色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走绿色之路。只有使企业和其他行为主体通过树立绿色经济和绿色管理的理念,政府绿色管理才能顺利地开展下去,绿色经济效益才能获得强大持久的根本动力,社会可持续发展才会实现。
(2)构建绿色管理的服务型政府组织。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尽管在创造财富的全部资源中,知识的作用已越来越重要和突出,可以替代其它多种资源,但在人类未来发展得很长时间内自然资源的特殊性依然无可替代,而且,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来看,人类的任何活动都必然受制于生态系统。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存在,生态系统具有明显的公共产品特征,这种天生的公共性必然要求以政府为代表的公共机构来实施绿色管理,以保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政府部门要调整组织结构,使组织结构与绿色管理的特点相适应。为此政府需要设定特定的组织对整个社会的生态系统进行管理,同时要引导和监督行为主体,保证绿色管理的正常运行。
(3)制定绿色发展战略,构建政府绿色管理体制。政晌实施绿色发展战略是指为实现社会生产经营活动的绿色化,对社会发展中带有全局性、长期性和根本性的问题进行的总体性谋划。为实现生活居住生态化、工业生产循环发展以及社会发展可持续化,在遵循绿色发展战略的前提下,必须叙定相关的政策、法律和标准,推进政府的绿色管理,同时还要坚决改革一切不适应绿色经济发展要求的旧体制,尽快建立政府绿色管理体制。
第一,制定绿色标准,把政府的绿色管理落到实处。编色标准应该按照生态文明和绿色经济的理念来制定,它既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又是全社会必须执行的具体规范。全面推进政府的绿色管理,必须重视绿色标准的制定和实施,要把绿色标准涵盖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在工业生产和消费领域,通过在全社会推行绿色标准和绿色考核标准,实现政府的绿色管理。
第二,加强对绿色管理的控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政府应在经济、财政、税收、融资、信贷和政府采购等方面,尽快制定适应市场机制运行的绿色优惠政策、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通过政策引导、法律法规约束和制度管理等为构建企业及其它行为主体绿色经营管理模式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为加快市场经济的绿色改造和建设绿色市场经济体制,政府要运用各种手段严格控制和禁止高耗能、高污染、低质量、不符合生态安全和卫生标准产品的生产和消费。通过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和标准,结合强有力的惩治机制,逐步推进政府的绿色管理。
自然资源的绿色管理篇7
绿色会计的主体问题实际上是绿色会计的定位问题,即如何理解绿色会计与现行财务会计的关系。关于这一点,有三种不同的理解:①绿色会计是一门与现行财务会计并立的独立学科。②绿色会计是现行财务会计的一个分支学科。③绿色会计是现行财务会计与环境科学等交叉的一门边缘学科。由此,对绿色会计的主体就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一是认为绿色会计的主体是政府,属于宏观层面;二是认为绿色会计的主体是企业,为微观概念;三是认为绿色会计的主体既涉及企业又涉及政府。绿色会计的特点决定了
自然资源的绿色管理范文
本文2023-12-21 11:42:08发表“文库百科”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kubao.com/article/5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