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技术的核心范文

栏目:文库百科作者:文库宝发布:2023-12-20 17:14:35浏览:740

计算机技术的核心

计算机技术的核心篇1

1计算机网络安全性的研究

保护网络安全是现代信息技术急需解决的问题,现在的网络安全性是由4个相互影响和配合的部分组成,分别是保密性能、鉴别性能、抗抵赖性能和完整性的控制。保护安全方面最常用的方法是保密方法,受保护的信息不会得到未授权者的访问。先对对方身份的确认在敏感信息传输或事务处理之前进行被称为鉴别。计算机网络安全中和数字签名有关的是抗抵赖性,保护信息可以不被他人访问修改是其完整性的体现。保密可采用加密技术实现,一般是密钥加密、单项函数和公开密钥加密这三类技术进行加密实施。在加密过程中使用单一的密钥加密和解密信息属于密钥加密;两个密钥,一个加密,另一解密的属于公开加密;信息加密后产生原始信息的一个签名,可证明它的权威性的属于单项函数加密技术。网络安全中,信息在传输之前进行加密是保障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于通信对象的真伪进行验证的技术被称为鉴别技术。验证通信对象的入侵者是不是恶意难度系数比较大,这需要密码学的复杂协议进行分析协助。与特定的进程进行通信是鉴别关心需要研究的,而不是允许进程做什么。鉴别的形式比较多,主要是共享秘密密钥、使用密钥分发中心、Kerberos使用、公开密钥加密算法的鉴别等。数字签名系统的开发是保证信息和文件真实性和可靠性的体现,它的性质是接收方对于发送方所宣传的身份能够验证到位;发送方所发送的文件无法被否认;报文不可能被接收方所伪造。该技术可采用秘密密钥和公开密钥的方式进行数字签名。在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中使用最为广泛的程序是PGP程序,这是一个软件加密程序。它是公钥加密技术和消息安全性的事实标准,用户使用时如果存在不安全的通信链路,他可以自主建立安全的消息和通信,使用各种形式的加密方法可给用户提供安全高效的传输过程。此程序的特点是他可以保护自己的消息和私有文件不被破坏和盗取,也可保护自己的私下交谈,这是使用一种简单消息认证方法可以达到的。

2影响网络安全的常见攻击工具

破坏性攻击工具是造成网络安全的重要隐患,它主要通过骚扰和破坏数据的方式进行。一般情况下,大部分的破坏性攻击工具只是影响用户的使用心情和效率,对于网络基本安全没有大的威胁。当然,也存在少量的程序造成网络的性能。这需要每个新系统管理员对于一些有关服务拒绝的知识和常见的破坏性设备指导给用户,一般包括这些内容:电子邮件炸弹、邮件链接对电子邮件轰炸、邮件中断、服务拒绝攻击和病毒等。扫描程序是安全审计工作简化的关键,它可以进行收集和整理有用信息,使得网络目标进行响应的过程。但由于网络安全较为脆弱,一些不负责任的技术人员可能使用扫描程序影响网络安全。在计算机系统操作过程中识别用户的技术手段的唯一程序是用户口令,但由于技术问题使用该程序容易发现网络中的弱点问题。能够捕获网络报文的设备就是嗅探器,采设备可分析网络流量,找出网络中的潜在问题。嗅探器的危害在于,网络黑客可利用此获取用户口令、机密信息和更高级别的访问权限。

3防火墙技术的概念和使用情况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可以保护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技术性措施是防火墙技术。防火墙是计算机网络的保护屏障,它是由软硬件设备组合,在内部网、外部网、公共网和专用网之间的界面上构建和结合而成的,它通过在网络界面上形成的网络通信监控系统来隔离和阻挡来自外部网络的入侵。同时所有的网络数据流,不论是内部网络还是外部网络的都必须经过防火墙。这是防火墙所处网络位置的特性和前提,防火墙有效全面保护网络不收侵害的主要原因是其内、外部网络之间的通信通道的唯一性决定的。防火墙的保护作用主要是根据它的特性决定的,入侵者要想接触目标计算机,需要必须先穿越防火墙的安全防线。同时,防火墙可以设置不同的保护级别,高级的保护级别会禁止一些服务来增强网络保护的力度。但防火墙技术自身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它不能防病毒,其次对于数据在防火墙之间的更新也非常不便,实施服务请求在延迟太大的情况下无法进行支持,还有就是防火墙的滤波技术会使网络性能减低50%以上。这些问题需要网络技术人员增强技术研究和改进来提高防火墙技术的功能。简单实用、透明度高是防火墙的特点和优势,防火墙是企业网安全问题的流行方案,把公共数据和服务置于防火墙外,对于网络信息的使用、安全保证和稳定运行都有一定的影响。

4结束语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网络应用的普及,人们的工作生活对此的需求更为显著。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和工具是计算机网络应用的关键,加强对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和工具的研究和强化,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内容。我国需要重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研究,培养更多计算机技术人才,这是提升我国计算机信息化发展和进步的基础,也能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和保障。

计算机技术的核心篇2

英文名称:Journal of Compute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主管单位:中科院出版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计算机学会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0-1239

国内刊号:11-1777/TP

邮发代号:2-654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58

期刊收录: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Pж(AJ) 文摘杂志(俄)(2009)

EI 工程索引(美)(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中科双效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计算机技术的核心篇3

英文名称:Computer Science

主管单位:国家科学技术部

主办单位:国家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重庆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2-137X

国内刊号:50-1075/TP

邮发代号:78-68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74

期刊收录: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中科双效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计算机科学》(月刊)创刊于1975年,由国家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主办。报导国内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动态,以其新颖、准确、及时为特色,突出动态性、综述性、学术性,“前沿学科”与“基础研究”相结合;“核心技术”与“支撑技术”相结合;“倡导”与“争鸣”相结合。

计算机技术的核心篇4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 创新过程 影响因素

引言

科学技术的创新应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计算机作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技术,标志人人类已经进入信息社会,其发展进步产生的影响也日益深远。影响计算机发展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例如社会发展的需求、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理论的发展等等,无论其中的哪一个伊苏发生变革都会直接影响到计算机的发展。为此,本文将对计算机发展的历程进行简要的介绍,通过对影响计算机技术进创新的因素进行简要的解析,为推动计算机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1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1.1 第一台计算机

第一台计算机的发明可以说完全是出于军方的需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过程中,为了更好的计算弹道,承担开发任务的“莫尔小组”里面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经过不断的努力,研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它是由众多的继电器、电子管构成的,因为当时的 技术有限,其占地面积和质量都十分庞大,运算速度就今天而言也是不值得一提的。但是就当是而言,这一个“庞大的家伙”意味着人类走向了信息时代。

1.2 第一代计算机

第一代计算机的发明和出现是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至五十年代,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1]。它主要是由电子管原件做基本器件。它延续了一代计算机体积大、耗电量大、可靠性差的缺点,并且造价和维修费用都极高,一般群众很难接触得到。

1.3 第二代计算机

第二代计算机出现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晶体管代替电子管成为计算机的核心构成部分。相比较第一代计算机而言,第二代计算机的计算效率得到了极大地提高,造价相对较低,其应用也不仅仅局限于科学计算,一定程度上还在数据处理和过程控制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

1.4 第三代计算机

第三代计算机出现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集成电路代替晶体管,成为计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计算机的体积大大减小,计算的可靠性也得到进一步提高,其应用范围得到进一步扩大,普及率也相应提高。

1.5 第四代计算机

第四代计算机是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被成功研制出来。大型集成电路成为计算机的主要核心,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体积变得十分小巧,价格也十分便宜,到目前为止,几乎人人手上都有一台属于自己的计算机,第四代计算机是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 影响计算机技术创新的因素

2.1 社会发展的需要

合理的需求能够有效的拉动生产的进步[2]。通过上面对计算机发展历程的简要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计算机的出现是因为社会的需求。正是因为社会需求的不断提高,使得计算机生产者们不断进行技术的创新和研究,提高计算机的计算效率,减少计算机的生产成本,逐步扩大其普及率,解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例如第一台计算机的出现是因为军事需要,第四代计算机的出现是因为时展的需要。所以说社会需求是推动计算机技术创新的第一推动力。

2.2 科学技术的进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可以发现每一次计算机出现革命性的变革,都是因为相关领域的核心技术有了重大的突破。计算机技术的创新,需要科学技术作为支撑。相关领域的技术突破速度快,可以加速计算机技术的创新,促进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例如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成功制作,加速了第四代计算机的出现和普及。

2.3 计算机理论的发展

好的理论对实践的发展具有指导性的意义。计算机理论的不断发展,为计算机的发展提供了方向上的知道[3]。例如纳米技术的相关理论为纳米计算机的研究提供了指导,光学理论的进步为光子计算机研究提供了可能。每一个与计算机理论的出现,都意味着计算机将实现一次彻底的变革,所以说计算机理论的发展是计算机技术创新的重要推动力。

3 如何更好的推动计算机技术的创新

3.1 国家要出台一系列的优惠政策

计算机技术作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其发展和利用关系到每一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而国家政策作为社会发展的导向,关系到每一个行业的发展。所以国家应该出台一系列的优惠政策,鼓励对计算机技术进行创新,推动我国计算机水平的整体提高,在激烈的国际竞赛中拔得头筹。

3.2 加快对创新人才的培养

人才,尤其是创新型人才,是当今世界竞争的核心。虽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是也需要有优秀的人才进行科学技术的研究。为了加快我国计算机技术的创新,即必须不断的进行计算机创新人才的培养[4],更好的将计算机教程纳入教育体系之中,重视对学生计算机能力的培养和对计算机兴趣的激发,为计算机技术的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从根本上为计算机技术的创新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3.3 夸大需求,拉动计算机创新技术的发展

人们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一个闭塞的国家不可能在战略上取得主动权,所以加大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时代潮流。所以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让每一个人民体会到及时获得信息的好处,加大对计算机的购买欲望,不断的扩大计算机的普及率。人们对计算机的需求越来越大,计算机工作者们也就会不但的进行技术创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

4 结语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计算机技术的创新之路必然是困难重重的。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国家对计算机技术创新的日益重视,以及人们不断扩大的需求,都会不断地鼓励计算机工作者们不断创新,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带入顶峰。计算机技术将会成为各国的经济支柱,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做出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杨家光.计算机技术的创新过程探讨[J].电脑开发与应用,2013(05):11-12.

[2]徐哲.计算机技术发展过程中的创造与选择[J].硅谷,1012(08):13-14.

[3]郭平欣.21世纪计算机发展漫谈[J].信息系统工程,1999(10):21-22.

[4]丁东阳.计算机技术在当今社会的应用及前景展望[J].才智,2013(02):11-12.

作者单位

计算机技术的核心篇5

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分委员会的职责是组织和开展本专业教学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指导高等学校的学科专业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改革、实训基地建设、实验室建设等工作,制定专业规范或教学质量标准,接受委托承担专业评估任务,接受委托承担本科专业设置的评审;组织师资培训、教学研讨和信息交流等工作,完成教育部委托的其它任务。围绕着这些要求,分委员会2006年4月21~22日在长沙召开主任会议,确定了任期5年内的工作。将总目标确定为:在4种力量的支持下,做好4件事情。这4种力量是:教育主管部门(教育部、各省市教育厅/局)、相关院系领导和广大一线教师、相关行业学会/协会/组织(如:中国计算机学会、全国高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各省市计算机学会、计算机用户协会、软件行业协会、全国高校计算机系(院)主任(院长)论坛)和相关企业。4件事情是:宣传培训、分类试点、专业认证、完善规范。

在过去的3年半中,在各方的支持下,分委员会全体积极努力,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广泛的宣讲和培训、扎实的分类培养试点,以及稳步的专业认证试点。

1广泛的宣讲与培训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简称为《规范》)的研制汇集了全国计算机专业的大批教育教学专家,历时3年多。教育部对《规范》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一直关注并适时给予指导,于2006年6月24组织专家进行了评审。评审认为:“这些文件的起草是一项大规模深入的研究工作,对于我国计算机专业教育和基础教育具有针对性和创新性,对规范和蒋宗礼老师

发展我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是我国计算机教育改革的一项重大研究成果”。

《规范》于2006年9月正式出版发行,目前已经第三次印刷。根据2006年9月8日分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的决定,全体委员根据分工,按照分委员会制作的标准讲稿,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广泛的宣讲,几乎覆盖所有的省会城市,部分省市的宣讲还进行过多次,受到了同行们的广泛热烈欢迎。经过2年多共计约70次的宣讲,至少5000余人次的一线教师和专业负责人直接听取了报告。在各校计算机专业明确基本方向和要求,修订教学计划中发挥了指导作用。

宣讲过程与部级精品课程、部级和省市级精品教材等优质资源的推广应用相结合,一批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课程建设经验的一线教师直接与广大教师面对面,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研究成果、经验、方法等拿出来和大家共享,有效地促进了计算机及其相关专业教学水平的提高。

2进一步深入研究

由于计算学科仍然是一个年轻的学科,其发展非常快,特别是在新技术、新系统以及广泛的应用方面,发展特别迅速。所以,该学科的一些分支学科逐渐形成并迅速丰富。为了应对这一局面,分委员会在《规范》的基础上,继续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主要包括发展战略研究、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公共核心知识体系与课程研究、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规范研究、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研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能力培养研究。

2.1发展战略研究

作为延续,分委员会再次组成研究小组,继续从理念的层面开展专业发展战略的研究。希望“细化认识,升华观念,看得更加远一些”。希望从健康发展的专业特征入手,研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寻求“从专业出发”和“从学生出发”办专业的统一。

研究小组2008年4月正式成立,2008年7月2日召开了电话会议,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2008年8月13日在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召开研究会。该小组目前正具体就“关于‘分类培养’战略的进一步思考”、“关于计算机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去向分析”、“国外计算机专业办学情况概览”、“关于‘就业导向’办专业观念的辨析”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2.2公共核心知识体系与课程研究

这项研究是根据2006年11月18日分委会主任扩大会议的决定进行的,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规范》的可操作性。希望通过这项研究,找出本专业有关方向的公共基础知识结构,构建适当的公共基础知识课程体系,为在公共平台为基础上构建课程体系提供参考,以适应目前许多学校以不同层次的平台为基本构架制定本科教育课程体系的需求,力求实现无论CS、CE、SE、IT中的哪一个方向,都能够比较方便地在这组课程的基础上进行扩充而得,同时也可以有效利用已有的优质资源,迅速提高本专业的整体办学水平。

2006年12月研究小组成立,2007年4月底形成初稿,2007年6月中召开主任会议集中进行讨论和修改,在此基础上形成草案,全体委员中广泛地征求了意见,研究成果以《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公共核心知识体系与课程》的形式于2007年9月由清华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2008年10月增加了适当的内容后,以修订版的形式重印。

核心课程选取的原则是:涵盖4个方向的公共要求,实现在课程层面上对公共知识体系、专业培养公共要求和基本特征的体现;构成一个既照顾到学科,又照顾到专业的基础平台,使得人们能够方便地构建完整的、全局优化的专业教育课程体系;充分考虑学时的限制,按照总学时20%计算,将公共核心课程的总学时控制在500以内;用尽可能成熟的课程实现涵盖,而且这些课程可以体现学科教育的一些基本特点。

该知识体系共包括8个知识领域,含39个知识单元,共342个核心学时。其中,离散结构(DS)60核心学时、程序设计基础(PF)67核心学时、算法(AL)28核心学时、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组织(AR)60核心学时、操作系统(OS)32核心学时、网络及其计算(NC)48核心学时、程序设计语言(PL)13核心学时、信息管理(IM)34核心学时。他们被涵盖在程序设计、离散数学、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等7门课程中,这些课程称为公共核心课程。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公共核心知识体系与课程》包括8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开展这项工作的背景;第二部分介绍各专业方向基本要求,包括:各专业方向的问题空间与知识取向、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以及能力的详细描述;第三部分介绍公共核心课程选取的原则;第四部分给出这些课程所含的知识体系,称之为公共核心知识体系;第五部分给出了7门公共核心课程的大纲;第六部分给出公共核心课程对各个方面核心知识单元的覆盖分析;第七、八部分分别为示例和总结。

2.3实践教学体系与规范研究

这项研究是根据2007年7月19日教育部高等学校理工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性专业规范研制工作会议要求,以及2007年6月16日主任会议和2007年10月13日第二次全体会议决定进行的。本研究根据强化学生理论结合实际能力的培养,进而更好地支撑学生基本专业能力培养的需要,依照《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和《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公共核心知识体系与课程》的总体要求,构建相应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体系包括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这里强调实践教学为总的教育目标服务,要与理论课程教学相结合,要考虑课程的教学目标,体现课程的特点,体现课程的内容要求和能力培养要求,与理论课程有机结合,构成有机整体,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举并重是一个基本原则。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既重视理论传授,又重视实践引导,从培养创新意识、工程意识、工程兴趣、工程能力、或者社会实践能力出发,强调实验、实习、课程设计、社会调查、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整体、系统的优化设计,把基础教育阶段和专业教育阶段的实践教学有机衔接,使实践能力的训练构成一个体系协调实现学生对学科知识和方法的实践的体验、探索与应用。

追求实验体系的完备、相对稳定和开放,体现循序渐进的要求,既要有基础型的验证实验,还要有设计型和综合型的实验和实践环节;在规模上要有小、中、大,难度上要有低、中、高;在内容上,既要有基本要求,还要有更高要求,通过更高要求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地探讨,体现实验题目的开放性。另外,还要强调实践环节与实际的紧密结合。

从覆盖面来说,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既要包含硬件方面的,又要包含软件方面的;既要包含基本算法方面的,又要包含系统构成方面的;既要包含基本系统的认知、设计与实现,又要包含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既要包含系统构建方面的,又要包含系统维护方面的;既要包含设计新系统方面的,又要包含改造老系统方面的。

从实验类型上来说,需要满足人们认知渐进的要求,要含有验证型的、设计型的、综合型的。要注意各种类型的实验中含有探讨性的内容。对综合型的实验,要尽量与“企业”相结合。

从规模上来说,要从小规模的开始,逐渐过渡到中规模、较大规模上。关于规模的度量,就程序来说大体上可以按行计。小规模的以十计,中规模的以百计,较大规模的以千计。包括课外的训练在内,从一年级到四年级,每年的实验和实践量折合成程序量,可依次大约为5000行、1万行、1万行、1.5万行。这样,通过四年的积累,可以达到4万行的程序量。作为最基本的要求,至少应该达到2万行。

研制出的《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规范》于2008年10月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其中包括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编译原理、计算机图形学、人工智能、软件工程、数据库系统、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基础、计算机体系结构、嵌入式系统、计算机网络等13门课程的实验,数字逻辑、计算机原理、嵌入式系统、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程序设计、软件工程、网络应用、网络工程等9个综合课程设计,以及对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要求。

2.4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研究

为推动分类培养思想的落实,建设优质教学资源,解决现在相关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推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科学办学进程,2008年3月,分委员会、中国计算机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决定联合开展“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研究。该研究于2008年4月获得教育部的批准,作为教育部高等理工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之一立项。

该项研究根据《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公共核心知识体系与课程》并考虑到“软件工程”的重要性,项目包括离散数学、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数据库、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8门课程的教学实施方案的研制,探求在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基本课程教学大纲下,如何面向科学型、工程型和应用型三类人才的培养需要,根据不同类型人才关注不同的学科形态、不同的问题空间、不同的根本问题,以知识为载体,瞄准专业能力的提高和专业素质的形成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形成较系统地课程教学实施方案。同时对相应的教材建设提供一个指导性意见(方案),解决目前课程教学和教材建设中可能存在的趋同性、盲目性、孤立性,以及不完整、不合理交叉等问题,改变过分追求知识的全面性,忽略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倾向,为计算机专业的教育教学能够瞄准基本目标,更科学有效地实施进行探索。

瞄准这一目标,按照科学型、工程型和应用型三类人才培养的需求,分别设计出上述8门课程的三种不同的教学实施方案。特别要指出的是,科学型以“计算机科学”专业方向为基本背景,工程型以“计算机工程”和“软件工程”专业方向为基本背景,应用型则以“信息技术”专业方向为基本背景。

考虑到这些课程虽然都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但它们却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属性,所以在内容组织形式上我们没有苛求完全一致,而是依据一个基本框架,允许各门课程给出反映自身特点的内容。再者,教学实施方案要解决的问题涉及到方方面面,有的还是本学科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所以,很多内容都是探索性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不断提高。其三,课程教学是与教师紧密相关的,甚至可以说大纲、教材只是一个框架和素材,课堂教学这部剧如何展开,还依赖于集导演和演员于一身的教师,所以给出的只是提示性的参考。

项目共有核心研究成员51人,来自32所高校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包括18门部级精品课程的负责人和主讲教师。《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实施方案》于2009年5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2.5专业能力培养研究

根据2008年11月1日分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的决定,开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能力培养研究。2008年12月研究小组成立,将基本框架确定为研究专业基本能力的基本内容和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7门公共核心课程和软件工程课)对这些能力的培养实施。

专业能力培养的研究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题目,这项研究旨在为如何将面向知识的教育转变为能力导向的教育做出基础性的探索。研究初步将计算机专业高级人才的专业基本能力包括计算思维能力、算法设计与分析能力、程序设计与实现能力、系统能力等4个方面。认为他们包含有丰富的内容,例如,计算思维能力包括:问题的符号表示、问题求解过程的符号表示、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形式化证明、建立模型、实现类计算、实现模型计算、利用计算机技术等,程序设计与实现能力主要包括:设计数字电路、实现数字电路、设计功能部件、设计芯片、对芯片进行程序设计、小型程序设计、大型程序设计、系统程序设计、实现智能系统等,系统能力分为系统的认知、分析、开发与应用能力,其中系统认知能力主要包括:基本系统软件使用、系统软件构成、基本的计算机硬件系统构成、网络系统的构成、硬件系统的性能、软件系统的性能、实验分析等。

首先要研究这些能力的内涵和描述,包括该书的作用描述、培养描述、培养中要注意的问题等。在这个基础上,以离散数学、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数据库、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8门课程为基础,探讨课程教学如何在学生的专业能力的培养中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3办学试点

根据分委员会的工作安排,为了更有效地实施《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推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改革,经过准备,于2007年正式启动办学试点工作。2007年6月16日发出了“关于征询实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规范’意向的函”。2008年3月25日,根据有关高校的申请,做出了“关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规范试点立项决定”,分成“地方院校计算机应用人才培养研究与试点”、“具有行业特色院校中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与试点”、“面向本科就业市场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与试点”、“科学型与应用型兼顾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与试点”4个课题开展试点工作。参加试点的学校有济南大学、武汉工程大学、宁夏大学、河北师范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西安邮电学院、长江大学、吉林化工学院、中国计量学院、黄冈师范学院、厦门大学、天津大学、河海大学。

2008年3月28日,分委员会向教育部高教司提交“关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规范试点工作立项的报告”。2008年4月8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批准立项(“关于批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立项的通知”教高司函z2008{71 号)。2008年4月18日在北京大学召开“推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科学办学试点工作会议”,重点讨论了有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科学办学试点工作,就试点工作做出了具体安排。2008年4月28日发出“关于制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试点实施计划的函”,要求各试点高校提交试点实施计划,并要求责任专家提供相应的咨询。

为了搞好这项工作,分委员会非常重视,曾多次召开会议进行研究。实际上这是一项特殊的工作,其特殊性就在于它是研究性的,而且研究中有许多要实施工作。例如:如何实现学生的分类培养?如何有效利用学校的环境和已有的基础开展实践活动?不同类型的学校,不同的试点目的,各有什么样的、多大的难度?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可以比较顺利地参照规范进行办学,哪些条件下会有更多的困难?这些困难是否能够被克服?如何克服?这都是试点中值得具体研究的问题。即使在试点的具体做法上,又有很多值得探讨的问题。

4专业认证

为了积极推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配合教育部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分委员会参加了计算机类专业的认证工作。2006年对山东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对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对复旦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进行了专业认证,取得的经验受到教育部的重视,先后两次在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经验交流和培训会议上介绍经验,受到高度评价,还多次应邀参加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组织的文件修订等工作。

根据《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章程(暂行)》,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目标是:构建我国工程教育的质量监控体系,推进我国工程教育改革,进一步提高工程教育质量;建立与注册工程师制度相衔接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构建工程教育与企业界的联系机制,增强工程教育人才培养对产业发展的适应性;促进我国工程教育的国际互认,提升国际竞争力。可以说,其核心内容是构建工程教育的质量监控体系,推进工程教育改革,进一步提高工程教育质量。

认证要求从以下7个方面考察专业的办学状况:

(1) 专业目标。强调专业设置的合理性,培养目标和要求的合理性,强调它与社会需求和自身状况的符合度,以给目标的有效达成提供基础。

(2) 质量评价。分别以内部评价、社会评价两个方面分别从学校和用人单位的视角来评价专业的教学过程和教育教学的最终结果――毕业生,以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持续不断地改进。

(3) 课程体系。关注到课程设置的科学合理性,实践环节是否完善,是否满足要求。特别是密切关注作为“实践教学”重要部分的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为了突出起见,这个环节被单列为一个“内涵”。

(4) 师资队伍。除了包括最基本的师资数量与结构外,还关注到了教师发展,通过关注这一点,来保证维持一个通过认证的专业的教学正常运行的最关键条件――师资的满足和不断改进愿望的实现。

(5) 支持条件。包括了除师资条件外的其余办学条件:教学经费、教学设施、图书资料、产学研结合。其中的“产学研结合”用来进一步促进教育教学与实践的紧密结合,进一步体现“工程教育”的特点和要求。

(6) 学生发展。包括招生、就业、学生指导。招生体现了学生的基础和社会声誉,就业体现了教育的结果和社会认可度,学生指导则要求学校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贴切的指导,以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擅长和他们的创造性。

(7) 管理制度。包括教学管理、质量控制两个方面的内涵,分别从管理制度的完善与执行、质量控制标准的设置与执行两个方面体现对培养合格毕业生的保证。

认证通过强调国际等效、能力培养导向、明确的培养目标定位、不断改进的机制来促进专业办学水平的提高。从目前完成的认证工作来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开展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加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建设,迅速改善专业结构,提高专业办学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引起了各个办学单位的高度重视,这项工作的步伐有望加快。

5结语

计算机技术的核心篇6

关键词:计算机学科;基础平台;公共核心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B

为了适应在沿海开放地区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化民族大学的目标要求,2005年,大连民族学院重新制定了本科综合培养方案,并设置了分级平台的基本框架,其中,课程类别分为:公共基础教育平台、学科基础教育平台和专业教育平台。考虑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工程专业、网络工程专业同属计算机学科,所以三个专业共同构建了一个统一的学科基础教育平台,并形成了一个公共核心课程体系。该体系主要是参照IEEE-CS/ACM的计算教程CC2004(Computing Curriculum 2004)以及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中国计算机本科教学推荐意见CCC2002(China Computing Curriculum 2002),并结合学院的师资情况以及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基本要求进行设计的。经过4年的运行,该方案不断完善,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具体介绍了大连民族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学科基础平台公共核心课程体系,并结合2006年的《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以及2007年的《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公共核心知识体系与课程(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介绍了课程定位、学科基础平台公共核心课程设置以及这些课程对《建议》中的公共核心知识体系的覆盖分析。

1课程定位

大连民族学院直属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学校一直坚持立足沿海,为少数民族、民族地区发展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服务的办学宗旨,坚持新校新办、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的方针。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特色办学的教育理念,把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开放意识和适应社会需要的各民族高素质人才作为根本任务。大连民族学院计算机专业(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和网络工程三个本科专业)毕业生每年的考研率在10%左右,大多数毕业生主要从事软件开发工作。其中,80%左右分布在大连市各大IT类企业(因为软件是大连的支柱产业),其他25%左右分布在全国各地。调查表明,毕业生应该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相同,而且,不管哪个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或软件工程或网络工程),只要真正学好计算机学科公共核心知识体系,就可以在IT领域立足了。

根据以上分析,大连民族学院计算机专业要立足大连,面向全国,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应用型计算机人才,首先要建立计算机学科基础平台公共核心课程,然后在此基础上构建各个专业的课程体系。这些课程要体现各专业对学科的最低要求,要体现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先进性,要充分考虑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基本框架对学时的限制,还要考虑选用成熟的课程。

2核心课程设置

根据课程定位,参照CC2004和CCC2002,并结合学院的师资情况以及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基本要求,计算机学科基础平台公共核心课程设置如下:程序设计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组织与及结构、离散数学、数据结构与算法、操作系统、数据库概论、计算机网络和软件工程等9门课程。其中,“程序设计基础”课整合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和计算机导论两门课,“计算机组织与结构”课整合了数字逻辑、汇编语言、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体系结构四门课,并对所有核心课程内容进行了优化。此外,设置“软件工程”课主要是考虑计算机专业本科生毕业后,主要从事软件开发工作,所以应该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这些概念、原理和方法,从事或参与软件开发活动。表1是课程设置的具体情况。

表1计算机学科基础平台公共核心课程设置一览表

序号课程名称涵盖核心知识单元非核心知识单元理论学时实验学时备注

1程序设计基础PL1,PF1,PF2,AL3SP1,PL3,HC14836含计算机导论8学时

2面向对象程序设计PL6,PF5PL4,PL54222

3计算机组织与结构AR2,AR3,AR4, AR5,AR6AR16424含数字逻辑12学时

4离散数学DS1,DS2,DS3, DS5代数系统5410含代数系统10学时

5数据结构与算法AL3,PF2,PF3, PF4AL15418含文件2学时

6操作系统OS2,OS3,OS4,

OS5,OS6,OS85410

7数据库概论IM1,IM2,IM3,IM4,

IM5,IM6,IM74816

8计算机网络NC1,NC2,NC3,

NC4,NC64824

9软件工程SE1,SE3,SE4,SE5,

SE6,SE7,SE8,SP43216

合计444176

注:本表中核心知识单元指《建议》中的39个知识单元,代码及名称可参见《规范》(计算机科学专业方向)表1。

在这些公共核心课程的基础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工程专业和网络工程专业构建相应的专业教育平台,并设置相应的专业方向课程群,如:嵌入式软件、信息系统、网络应用、网络管理、数据库应用、动漫游戏等。

3核心知识单元的覆盖分析

《建议》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公共核心知识体系包括8个知识领域,含39个知识单元,共342个核心学时,大连民族学院计算机学科基础平台公共核心课程大约覆盖其中274学时的内容,覆盖率达到80.1%。通过分析,一方面体现了我们的设计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另一方面也看到不足,未覆盖学时达到70学时,说明核心知识单元的覆盖率还有提高的空间;而超覆盖学时达到106学时,说明单位学时的教学效率还有待提高。当然,各学校还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加以限定。表2是具体的覆盖分析。

表2学科基础平台核心课程对公共核心知识单元(《建议》)的覆盖分析

序号知识领域核心学时知识单元原始学时覆盖学时未覆盖/超覆盖学时

1DS 离散结构60DS1函数、关系与集合12120

DS2基本逻辑18180

DS3证明技巧24816

DS5图和树660

2PF 程序设计基础67PF1程序设计基本结构1534-19

PF2算法与问题求解844

PF3基本数据结构30300

PF4递归844

PF5事件驱动程序设计624

3AL 算法28AL3基本算法24186

AL4分布式算法404

4AR 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组织60AR2数据的机器级表示68-2

AR3汇编级机器组织18126

AR4存储系统组织和结构1082

AR5接口和通信1284

AR6功能组织1416-2

5OS 操作系统32OS1操作系统概述220

OS2操作系统原理440

OS3并发性816-8

OS4调度与分派642

(续表)

序号知识领域核心学时知识单元原始学时覆盖学时未覆盖/超覆盖学时

5OS 操作系统OS5内存管理610-4

OS6设备管理28-6

OS7安全与保护220

OS8文件系统28-6

6NC 网络及其计算48NC1网络及其计算介绍440

NC2通信与网络2034-14

NC3网络安全826

NC4客户/服务器计算举例826

NC5构建Web应用422

NC6 网络管理440

7PL 程序设计语言13PL1程序设计语言概论442

PL6面向对象程序设计938-29

8IM 信息管理34IM1信息模型与信息系统 440

IM2数据库系统440

IM3数据库系统642

IM4关系数据库24-2

IM5数据库查询语言612-6

IM6关系数据库设计68-2

IM7事务处理612-6

合计34234238070/-106

注:表中超覆盖学时用负数表示。

4小结

本文介绍了大连民族学院计算机学科基础平台公共核心课程设计。该方案从我院2005级开始实施以来,效果很好。一方面,各专业的优质教学资源可以共享了;另一方面,通过整合教学资源,学科专业的整体水平也提高了。计算机学科通过设置公共核心课程,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分别于2007年、2008年被评为辽宁省精品课。今后,将进一步优化计算机学科基础平台课程体系,继续完善各课程的知识单元和知识点,为计算机学科基础平台建设以及各专业方向课程体系建设做好基础性工作。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规范[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公共核心知识体系与课程[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计算机技术的核心篇7

英文名称:Computer Engineering and Design

主管单位: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航天机电集团七0六所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0-7024

国内刊号:11-1775/TP

邮发代号:82-425

发行范围:

创刊时间:1980

期刊收录:

SA 科学文摘(英)(2009)

Pж(AJ) 文摘杂志(俄)(2009)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创刊于1980年,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主管、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706所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计算机专业技术类刊物。该刊是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刊、北京计算机学会会刊、中国宇航学会会刊,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办刊宗旨

计算机技术的核心篇8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 管理信息系统 会计改革 发展趋势

随着新千年新世纪的到来,新技术革命的浪潮遍及全球,微技术的进步使微型计算机大量涌现,并得到广泛。信息革命成为新技术革命的主要标志和核心,人类正在进入"信息"。会计电算化已经使广大会计人员切身体会到它在信息处理方面的精确性和效率。而未来计算机技术、技术、远程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应用,将会对以采集、处理和报告与财务活动相关的信息为主要职能的传统会计学科形成最为直接、最为深刻和最为广泛的革命;将形成对会计系统结构、会计、会计实务等多方面全方位的挑战。

1 我国会计改革与发展的主要特征

(1)我国的会计核算制度已经进行了建国50年来从未有过的重大改革,这使会计核算方法更加合理、更加适应国际国内市场和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的需要,和国际会计惯例更加接近,会计界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也迅速发展,这代表了我国的会计与会计核算方法的科学化、国际化发展进程。

(2)电子计算机日益深入地应用于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中,使会计数据储存方式、会计核算手段和方法、会计部门的机构设置、岗位分工以及会计人员的素质、会计内部控制的方法和措施、所提供会计信息的数量和质量、企业财会管理水平等方面都将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这代表了会计数据处理技术和处理工具的科学化、现代化进程。

(3)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审计法、经济合同法、企业法、会计通则、会计准则及会计法实施细则等一系列与财会工作有关的制度、法规、条例的实施,代表了会计工作的法制化进程。

(4)注册会计师事业的迅速发展,使对会计工作的社会审计监督体系逐步形成,记账、会计软件市场等会计社会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完善,代表了会计工作的社会化进程。

目前我国会计工作的科学化、法制化、国际化、社会化进程已经开始,许多重大的改革措施已经实施并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些变化代表了我国会计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其实质就是在逐步实现我国会计工作的现代化。而会计电算化正是实现会计工作现代化的最主要内容,是目前我国会计工作实现全面现代化的一项起先导作用的关键性工作。

2 会计电算化的深层含义

会计电算化,是电子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应用的简称,就是把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化数据处理工具和以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数据库以及计算机网络等新兴理论和技术应用于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中,以提高财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进而实现会计工作的现代化。

会计电算化改变了会计核算方式、数据储存形式、数据处理程序和方法,扩大了会计数据领域,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改变了会计内部控制与审计的方法和技术,因而推动了会计理论与会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完善,促进了会计管理制度的改革,是整个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的一次根本性变革。从表面上来看,会计电算化只是将电子计算机应用于会计核算工作中,减轻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会计核算的速度和精度,以计算机替代人工记账。实质上,会计电算化决不仅仅是核算工具和核算方法的改进,它必然会引起会计工作组织和人员分工的改变,促进会计人员素质和知识结构的提高,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和质量,解放会计人员的时间和精力,促进会计工作职能的转变,推动会计理论和会计技术的进步,提高整个会计工作水平大幅度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使会计理论和实务的方方面面都将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

3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

3.1 国外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现状

国外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①单项会计核算业务电算化;②会计综合数据处理的全部电算化;③建立了网络化的、以管理为重心的会计信息系统或企业管理信息系统;④建立了会计或企业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和专家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是以计算机存储的信息和决策模型为基础,协助管理者解决具有多样化和不确定性的,以进行管理控制、计划和分析并制定高层管理决策和策略。据统计,美国1983年,55%的新程序是用于管理控制、计划和分析,用于核算的仅占45%,这说明国外已进入了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和应用阶段。

国外的会计软件主要是面向市场的销售分析和预测系统、供货发票系统;面向生产的成本计算和分析系统、存货控制系统、应收几款管理系统;面向人事管理的雇员住处系统、工资系统、劳动力资源会计系统;面向现金管理的现金收支系统、支票核对系统;面向采购管理的采购与验收系统、应付帐款系统、固定资产核算系统;面向财务管理的财务报表系统、年度财务计划系统和预算控制系统等。

3.2 我国电算化的现状

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至今已20多年,基本上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即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的“缓慢的自发发展阶段”和80年代末至今的“有组织的稳步发展阶段”。

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会计软件产业,通过部级评审的会计软件已达30多个,通过省级评审的会计软件也有200多个,据1992年底财政部调查,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单位约占被调查单位的20%左右,但地区、部门行业之间发展很不平衡,有的地区和部门已达50%以上,可有的才刚刚开始会计电算化工作。在已开展会计电算化的单位中,大部分单位开发和的是部分会计核算子系统,其中尤以工资、帐务、报表子系统为主,单机应用为主,只有很少的单位全部会计核算工作实现电算化并彻底甩掉手工记账。

3.3 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发展方向

(1)已开展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先进地区和部门,应尽快完善会计核算系统,彻底甩掉手工记账工作,做好会计电算化的配套改革工作,建立制度,转移工作重心,为进一步开发和使用会计或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作好准备。同时,尽快提高会计电算化的普及率,使尚未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单位早日赶上来。

(2)从单机应用向机系统发展,提高计算机应用的档次,便于数据传输汇总,为进一步开发和使用网络化的会计和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做好准备;并为将来联成更大的计算机网络打下基础,便于国家宏观管理,以发挥会计电算化的总体效益、效益。

(3)抓紧开发以管理为重心的会计信息系统或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软件,进而使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从核算系统向管理信息、系统发展,进行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战略决战。核算电算化后,摆在企业管理者面前的迫切是如何加强经济活动的事前计划、预测和决策、事中管理控制、事后评价,切实将企业财会管理水平从手工状态提高上来。

3.4 我国会计电算化的总体发展趋势 我国会计电算化的总体发展趋势应经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即会计核算电算化——财会管理或企业管理计算机化一一决策支持计算机化。我国原来的会计工作基本处于手工和半手工状态,会计人员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被束缚在会计核算等事务性工作上,财务管理工作则没有时间或很少去做。因此会计只能提供事后核算资料且简单粗糙,管理水平低下,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面对市场经济和繁重的核算工作双重压力,企业领导和会计人员迫切要求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

因为我们有基本现成的会计核算模式,而财务或企业管理工作则比较复杂且没有成型的模式,会计核算的输入/输出数据比较规范且容易组织,我们已形成一套固定的会计核算过程和,所以设计并实现电算化会计核算系统比较容易,因此只能先搞核算电算化。

但核算电算化基本是模仿手工操作,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范围、数据和质量并未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因此对满足企业现代化管理要求并迅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并不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同时,核算电算化所节省的人工成本、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所产生的效益并不足以抵消建立并使用该系统的投人。因此,核算电算化只是整个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准备阶段,其好处是为建立以管理为重心的、网络化的、完整的会计或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主要是:①系统中存储了管理所需的会计核算基础数据;②解放了会计人员的时间和精力,使他们有条件逐步实现工作重心的战略性转移;③积累了宝贵的会计电算化工作经验;④使会计电算化人才迅速地成长起来。

财务和企业管理计算机化是会计电算化最有意义的战略决战阶段,建立并实际运行以管理为重心的、网络化的、完整的会计或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将显著提高企业财会管理水平,会计电算化长期的、隐含着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大量地迸发出来,在这个阶段将实现财会和企业管理现代化。此时会计电算化已融人到整个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洪流之中,可能称其为会计及企业管理信息化、计算机化等。

建立并实际运行该系统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其关键是:①会计和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系列软件的开发完善;②会计和企业管理基础工作的迅速提高,建立成型的管理模式;③企业领导等管理人员的现代管理观念的建立和巩固;④做好会计电算化和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配套改革工作;⑤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等等。

这个阶段的系统必然是网络化的。会计核算的众多子系统已经使单台计算机功能发挥到了极限,并且只能使用在较小的单位。而以管理为重心的会计信息系统或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其数据收集和信息使用不可能在同一地点、单位和部门,该系统数据处理的及时性、复杂性要求必须使用计算机网络、必须在最大范围内实现最大限度的数据共享和数据的综合利用。这不仅包括企业内部各单位和部门,也应该包括其开户银行、税务局以及指定的会计师或审计师事务所。

这个阶段的系统必须是以管理为重心的。这决不仅仅是会计帐簿和报表数据的总括分析,而其管理和分析的原始数据必须直接来源于生产经营的各基本环节,如材料仓库、每道生产工序和每个销售人员,因而是最明细和详尽的。因此,完整的、以管理为重心的会计信息系统必须与整个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共同规划、统筹设计。这样的系统与以往开发的核算系统不是并列的,而是以其核算功能为内核、以管理功能为重心;该系统不是以会计职能而是以业务类型来划分其子系统的。

会计电算化的高级发展阶段是建立并实际运行会计或企业决策支持系统,这个阶段是以管理为重心的会计信息系统或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进化或更高级的发展阶段,象国外那样用它来辅助解决那些数据不规范、变化因素多、具有不确定性的高级会计或企业管理决策问题。

1 薛云奎.手工会计的技术特征及其对电算化会计的局限[J].会计,1997(11)

2 邱寒.会计软件设计如何适应现代审计的要求[J].会计研究,1998(4)

3 葛家澍.迎接21世纪密切关注国内外财务会计的新动向[J].会计研究,1999(1)

4 王治安,向显湖.面向21世纪的我国会计改革与发展[J].经济学家,1999(2)

5 李国良.互联网对财务会计的[J].北京财会,1999(11)

6 赵伟.加入WTO对我国会计信息产业的影响与对策[J].会计电算化,2002(7)

7 朱波强.网络会计的新观念[J].四川会计,2003(12)

计算机技术的核心篇9

【 关键词 】 云计算;校园网数据中心;网络结构

1 引言

云计算已经成为现在计算机科学中最为热门的一个词汇,它被认为是继个人计算机变革、互联网变革之后的第三次IT浪潮,是当前客户端-服务器模式之后的一种新型模式,在维基百科的定义中,云计算是一种通过Internet以服务的方式提供动态可伸缩的虚拟化的资源的计算模式。它的应用范围相当广泛,简单来说,可以有云物联、云安全、云存储、私有云、公有云、云游戏、云教育、云会议等应用范畴,可以想见,它将极为深刻的改变当前社会的运行模式,成为人类社会变革进步的最大推动力。

在云计算的背景下,高校校园网的数据中心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因为云的基本特征就是动态、灵活、透明、弹性,所以云计算基础架构的核心——数据中心,必须要支持动态化的IT业务要求,能够将大量的计算资源动态、按需地供应和部署。

2 校园网数据中心的设计

2.1 统一交换结构

在传统业务结构中,高校数据中心一般存在相对独立的三张网:数据网、存储网和高性能计算网,分别采用Ethernet、Fiber Chanel、Infiniband三种技术来组建网络,这不仅增加了建设与维护成本,而且技术异构的三种网络无法统一,极大地制约了网络服务的性能,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云计算,但随着以太网技术的发展及整个产业链的成熟,特别是在10G以太网技术的成熟后,已经可以基于Ethernet的统一交换网络来建设新一代数据中心,构建云计算平台。两种架构的对比如图1所示。

由图1可以看出,传统业务结构中,由于计算节点的数据信息与网络信息各走一张网,使得数据中心服务器对外提供了不同的I/O接口(HBA卡、Ethernet卡),导致了在数据中心环境下多个独立运行的网络同时存在,布线复杂、维护麻烦、扩展困难等一系列问题给数据中心的正常运行埋下隐患。

以太网的基本特点就是简单、高效,依靠上层协议来解决可靠性的问题,随着无损以太网技术(Lossless Ethernet)标准族的确立,它可以完全满足存储业务对于丢包的敏感性,因此FC存储数据完全可以承载在以太网上(FCoE),新一代以太网技术融合数据中心的存储网络形成了全业务的统一交换,从而实现多个网络管理合并,在统一的视图下进行管理。

现在,新一代的以太网技术还对FC存储中更高带宽的需求(8Gbps和16Gbps)提供了支持,当前的10G数据以太网DCE支持下的FCoE已经完全支持4Gbps/8Gbps FC向10Gbps FCoE的融合。

正因为统一交换网络提供了对云计算的支撑,将整个数据中心网络统一为以太网架构,实现了云计算中上层应用对数据交换、传送通道与I/O的统一操作,相同的底层网络又提供了超高容量的数据吞吐支撑,使得统一交换网络架构,成为现在校园网数据中心网络架构的最佳选择。

2.2 二层结构

在云计算技术中,虚拟化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而它的一个功能——虚拟机动态迁移在数据中心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可以使得逻辑服务器在网络服务down掉或者有异常的情况下,自动将网络服务动态迁移到另外一台逻辑服务器上,并保证前后的IP和MAC地址不变,这就当然要求逻辑服务器迁移前后的网络处于同一个二层域中。由于客户要求虚拟机迁移的范围越来越大,大型的数据中心甚至会存在在不同机房、不同地域之间动态迁移的情况,因而数据中心的大二层网络也就呼之欲出了。

从技术上看,三层架构与二层架构都可以实现数据中心网络的高可用性与可靠性,但从云计算发展的趋势以及现在虚拟化实施的具体情况,二层架构更适合作为云计算的网络结构模型,可以满足大规模服务器虚拟化集群、虚拟机动态迁移的部署,表1为两者的对比。

2.3 核心交换机的选择

校园网数据中心的核心设备是核心交换机,是它最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与扩展性,故选择一台合适的核心交换机非常重要。

一般的核心交换机采用的是“Crossbar+共享缓存”的交换架构,引擎板承担交换与控

计算机技术的核心范文

计算机技术的核心篇11计算机网络安全性的研究保护网络安全是现代信息技术急需解决的问题,现在的网络安全性是由4个相互影响和配合的部分组成,分别是保密性能、鉴别性能
点击下载文档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5折优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