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课程建设成果范文
在线课程建设成果篇1
高职院校肩负着高技术技能型专业人才培养,离不开核心课程的建设,因为核心课程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目标,也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国家示范院校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动物医学(宠物医学)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对高技术技能型宠物人才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专业核心课程之一的《小动物影像技术》课程一直按照学院的课程建设规划,开展课程的建设与实施。
一、课程建设基础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于2006年最早开设了宠物类专业,于2008年针对宠物医学专业开设了《小动物影像技术》核心课程,并编写了校本特色教材,2010年该课程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2012年行校合作编写了《小动物影像技术》项目化教材,2013年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该教材被评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成果之一,2014年该教材获得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全国农业职业教育优秀教材”项目资助。该课程目前拥有“双师型”教师3人,以校内实训基地宠物医院为实训场地,开展实训教学,积累了大量的影像资源。
二、课程建设规划
课程建设规划对课程的建设具有指导作用。本课程建设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小动物影像技术》课程建设要体现培养掌握影像技术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
2.《小?游镉跋窦际酢房纬探ㄉ枰?综合师资队伍、教材、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教学环节、教学设施等各方面的建设和改革,做到协调发展,整体推进。
3.《小动物影像技术》课程建设要集教学名师、校企合作教材、教学改革成果于一体,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交流与共享,最大限度地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4.《小动物影像技术》课程建设要重点体现先进、适用、够用,即内容紧跟现代宠物影像技术发展,知识与技能满足临床工作需求,并在现有院级精品课程建设的基础上,力争早日申报建设成为江苏省在线开放课程,并建设成农业部“十三五”规划教材。
三、课程建设目标
总体目标是:将《小动物影像技术》建设成从课程内容到教学方法上都能充分体现高职特色、课程特点,体现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示范性课程。
具体计划:在2010年院级《小动物影像技术》精品课程与2012―2013建设的《小动物影像技术》网络学习平台基础上,于2015―2017年在宠物医学专业开展《小动物影像技术》课程网络辅助创新教学实践,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展教学,并于2017―2019年申报江苏省在线开放课程,并按要求建设。
四、课程建设内容
《小动物影像技术》核心课程的建设内容包括建设一流的教师团队、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施、教学管理等方面,并在课程创新教学实践与申报在线开放课程的过程中,注重以下六方面的内涵建设。
1.教师队伍方面:打造课程团队,逐步形成一支以课程带头人负责的,教学水平高,人员稳定,结构合理,教学效果好的教师队伍,教师团队在现有3名教师的基础上增加了2人,并按一定比例配备实训指导教师,同时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知名宠物医院影像专家)参与课程建设,并制定和实施有效的师资培养培训计划,形成促进教师积极向上、不断学习的激励机制,打造“双师型”教师。
预期目标:课程教师团队成员7人,校内教师5人,校外2人。其中高级职称3名,中级职称2名,兼职教师2名,“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100%。
2.教学内容方面:重视《小动物影像技术》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要具有先进性、科学性与适用性,保证够用、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不断增加宠物医学影像技术的最新成果,紧跟宠物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适时增加彩超、CT、MRI等影像技术的教学内容。
预期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涵盖普通X线技术、CR技术、DR技术、CT诊断技术、MRI技术、B超技术、彩超技术等符合企业单位需求的影像技术。
3.教学方法方面:根据课程特点和实际需要,采取各种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改革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小动物影像技术》课程应尽可能使用网络进行教学和管理,相关的课程教学录像、多媒体课件、教学案例、教学大纲、教学设计、电子教案、习题库、案例资源、实验指导书、技能考核标准及实施方案、参考文献目录、X线图片资源、B超声像图病例资源等全部上传校园网络学习平台,并完全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并带动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预期目标:建设资源丰富的《小动物影像技术》网络课程学习平台,并以此开展信息化教学与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践。
4.教材建设方面:由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年出版的校企合作编写的国家示范建设成果《小动物影像技术》教材,经过几年的使用基本上能够满足宠物医学专业宠物影像技术学习的需求,但随着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目前已经有很多宠物医院引进了CT、MRI等影像技术,因此教材要进行适当的修改,增加心超、CT、MRI等相关技术的内容。
预期建设目标:2017―2019年申报并立项建成农业部“十三五”立体化教材,建设后的教材涵盖X线、超声、CT与MRI四大影像技术。
5.教学设施与实训场地方面:高度重视校内X线实训室、B超实训室、校教学宠物医院MRI实训室的建设以及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开展,通过实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从而体现影像技术课程的特色和水平。
预期目标:2017―2019年在学校所在市区建设校外实训基地2个,校内X线实训基地1个,校内B超实训基地1个,校内MRI诊断中心1个。建成后的X线实训室拥有移动式X线机1台,动物DR1台;B超实训室拥有彩超1台,黑白B超5台,校内实训基地教学宠物医院拥有宠物核磁共振仪(MRI)1台,总投入计250万元。
6.教学管理方面:建立科学高效、切实有效的激励和评价机制。通过《小动物影像技术》核心课程建设,优化现有课程评价体系,建立教师评教、学生评教、教师互评、学生互评以及教学督导、同行专家对课程的教与学过程的评价机制与制度,促使《小动物影像技术》课程建设不断深入的向前发展。
预期目标:形成完备的教学管理与课程评价制度与机制文件。
五、课程建设实施
1.实施保障措施。成立《小动物影像技术》课程建设小组,制订《小动物影像技术》课程整体建设实施方案。分解实施任务,责任到人,并制定奖惩措施,调动相关教师参与建设的积极性。
2.实施效果评价。组建由校外专家、行业企业专家、校内督导及学生、用人单位组成的评价小组,制定细化评价内容,对照课程建设规划内容及成效进行评价,评价等级分为优、良、中、差。建设完毕后,预期评价结果要达到优、良等级。
六、结语
在线课程建设成果篇2
【关键词】慕课建设;资源建设;优质资源;教学质量
1.慕课建设内容
《土工试验与检测》是土建专业的一门专业学习领域的课程,其任务是熟悉各类土的成因、类型及分布;掌握各类土的工程性质;土的勘察取样:具体内容包括取样点的布置、取样点的间距、钻探和取样;掌握各类土的试验测试(土的筛分试验、土的密度试验、土的含水率试验、土的渗透性测定、土的压缩性指标的测定、土的抗剪强度试验);掌握各类土地基的评价:具体内容包括地基土强度评价、地基变形和稳定评价、地基土工程性质评价等内容。土工试验与检测慕课建设主要针对试验项目完成慕课的设计及资源建设。
2.慕课教学设计
《土工试验与检测》慕课课程结构主要按照项目、任务、知识点、技能点进行设计织;依据土工试验项目划分学习情境,根据工作任务设计了学习任务,开发学习任务工作单,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开展教学做一体化学习。慕课教学内容根据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将土工试验与检测知识与现场土工试验与检测典型工作任务相结合,将涉及的“土的物理性质指标”、“土的渗透性”、“土中应力”、“土的强度”、“土的变形”、“原位测试”、等多方面的内容整合。按“土的密度测定”、“土的含水率测定”等10个学习情境。
3.慕课资源建设
以慕课资源建设标准和模板等文件为依据,力求实现资源可重用性、通用性,从而满足慕课资源使用者的共性需求及个性化需求。慕课课程资源力求能反映课程教学目标与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与学校过程的核心资源。慕课课程建设有完整的课程建设方案,包括教学整体设计、学校情境设计、教学组织与管理、富媒体教材等内容;教学单元设计包括与专业对应的职业标准、技术标准、施工工艺、视频及图片等。课程资源以知识点/技能点作为最基础的、颗粒化的资源,要求知识点、技能点的拆分配置合理;重点难点指导、作业、参考资料及其他类型资源契合教学要求。依托慕课课程资源,满足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需要,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4.慕课组织实施
遵循有效的教学规律,结合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教学特点和需求进行整体教学设计。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合理规划在线学习资源,探索学业评价和学习激励方法。开展线上线下,课堂教学与在线学习相结合、翻转课堂等多种课堂教学模式。教学中,以工程案例教学贯穿整个教学环节中,实施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改革,在教师引导下完成相关任务;在教学中准备了大量的施工案例、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丰富课程内容;同时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角色扮演法、小组讨论法、头脑风暴法等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分组完成学习任务,完成后,学生需要通过制作PPT、随堂作业、口头汇报等多种形式来展现学习成果。
5.考核及评价
积极探索线上和线下教学,建立多元化学习和评价体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考核成绩采用线上过程性考核(70%)和线下终结性考核(30%)综合评定。
结语
在线课程建设成果篇3
【关键词】“网站建设综合实训”课程 混合式教学资源库 建设与应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B-0034-03
教育部 2011 年了《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职业学校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计划的通知》,决定以国家示范性职业学校为引领,促进优质资源共享,提升信息技术支撑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能力,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南宁市第六职业技术学校近年来开始尝试通过信息技术将学校教育、社会实践及终身学习结合在一起,进行混合式的教学改革。学校将信息技术应用渗透进课堂教学,通过教育途径的延伸,线上线下学习的结合,实现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本文以南宁市第六职业技术学校为例,从建设目标与思路、建设内容、实施方案、应用成效、特色与创新等方面对“网站建设综合实训”课程混合式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进行探索,以突出教学特色创新,大幅提升线上线下教学成效。
一、建设目标与思路
(一)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将职业教育理念与远程教育理念混合,将网络资源的在线学习与离线学习混合,将传统教学资源与数字化资源混合,将真实环境的学习方式与虚拟(网络)环境的学习方式混合,构建面对面的课堂教学和数字化学习两种方式相融合的混合式教W。
(二)开发多样性混合立体化教学资源库。优化混合式教学实施方案,在改进完善课程教学大纲、整体设计、单元设计基础上,进一步开发设计一套切合混合式教学的教学课件、助学视频及动画、试题库、学习评价体系等立体化教学资源库。
(三)突出自主学习,强化教学效果。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活动为导向,将传统学习方式优势和数字化网络学习优势相结合,引导学生在“学”上下工夫,关注学习过程,加强学习策略和方法的训练指导,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力求给学生良好的学习体验。
项目以“教学团队集中学习讨论与培训(领会相关资源库建设理论)到企业、同类院校调研根据课程内容及特点进行学生学习需求分析教学元素设计与开发(包括学习理论、学习资源、学习环境、学习方式等)教学模式重构,混合式教学资源整合混合式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项目研究总结,评价并进一步改进优化教学资源”的思路开展研究。
二、建设内容
通过对课程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的深入融合,创新教学模式,进一步优化教学整体设计和单元设计,整合立体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借助互动性强的课程网络学习平台,实现课程线上线下“双互动”,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求,最终使学生达到最优的学习效果。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堂面授教学设计。课程将“翻转课堂”理念运用到教学中。以分组教学的形式,将班级学生分别划分为 6 组,每组6-7 人,每组设组长 1 名。教学环节按照企业项目开发过程,穿插角色扮演。计算机网站建设实训室被拟为“广西南宁欣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担的工作任务是某商务网站投票系统、注册系统、留言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学生分别扮演网页(美工)设计师、Web 软件开发设计师的角色,教师分别扮演客户、项目经理的角色。
在课堂教学面授过程中,围绕网络学习中存在的疑点、难点,通过小组课前汇报、撰写计划、案例分析、协作学习、编码调试、作品评价等教学活动环节,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同时,课堂教学中的资源都可以从网络教学平台中获取。
(二)网络远程教学开发。课程提前一周在学校网络教学平台工作任务。网站资源库的网络教学对课堂教学提供全方位的导学助学支持。帮助学生了解课程、引导学生制订学习计划、提供学习方法指导、指导学生选择学习媒体和学习开发工具、提供学习心理辅导和在线交流等。
在网络教学中,适时导学材料、作业、辅导资料、知识拓展资料等学习资源;定期组织在线测试和集中辅导;策划组织在线答疑、主题讨论、典型例题与案例解析等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开展协作学习,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通过在线导学、定期实时辅导和集中面授辅导等方式的结合,保证导学助学服务不间断地贯穿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
三、实施方案
课程一般按照 5 个课时进行单元设计编写。以模块 1 中第四个工作任务投票功能实现为例。教学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其中线上学习 2 个课时,线下学习 3 个课时。
(一)课前准备。学生通过网络平台领取工作任务单,浏览和下载资源对投票功能相关知识点进行学习,与组员之间讨论交流,进行学习资料收集与整理,制作项目需求分析,并根据项目需求分析,进行投票功能设计,确定制作方案。
(二)课中讲授。课中讲授可从以下步骤展开:(1)针对学生网络学习过程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提示学生疑点、难点的解决思路;(2)学生小组分工协作,完成程序开发、编码单元调试和集成调试;(3)教师对各小组执行进度和情况并做好相关记录,提出整改意见;(4)学生课内讨论交流,根据教师建议对作品进行修改完善;(5)成果展示,教师点评,学生互评。布置下一个工作任务。
(三)课后巩固。学生将作品修改完善后通过网络平台提交给教师,教师在平台上批改作业并给予反馈。师生在学习平台上针对教学问题进行交流。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拓展内容。
课程教学资源针对课程特点和教学内容进行设计与开发,主要见表 1。
四、应用成效
教学资源实践环节经历了两个课改班级的课程教学(即两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的实践教学环节中,按照新修订的课程标准、教学计划,新编制的整体设计和单元设计、校本教材等资源实施混合式教学。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首先,学生成为主体,对学习内容兴趣增大,学习热情高涨。学生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慢慢参与到项目中,体验工作角色的魅力。其次,学生能够自主思考、探索,进一步养成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扩宽了学习的途径和渠道。最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与互动明显增强,课堂授课学习氛围有较大的改观。
同时,第一阶段实践教学环节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由于课时限制,一开始选取的教学内容难度偏大,学生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较好地完成线上工作任务,增大了线下教师课堂教学指导难度。二是学生网页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自主开发设计网页的时间和空间不够。学生在完成课程学习后难以自主开发网站,优秀学生作品较少。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在第二阶段实践教学环节中,课题组成员反复研究总结,并提出改进方案和下一步研究工作计划。一是对现有的教学内容筛选和提炼,寻找适合课堂教学的企业实际项目,修订出切合实际教学需要的校本教材,进一步进行线上线下学习时间分配和资源建设。二是搭建“网站建设综合实训”课程资源库网站,丰富课程资源库,为学生课后学习和探索搭建学习交流平台。
经过两个阶段的教学实践研究,课改班级学生较非课改班级在课程综合成绩、网站开发综合能力上有较大的进步和提高。如图 1 所示。
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对完成实践教学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88 名学生进行课程教学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课程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对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满意程度均有较大幅度的上升。如图 2 所示。
五、特色与创新
(一)与竞赛项目对接的教学资源建设。课程资源建设积极探索新思路,开发微课视频、制作助学游戏、搭建课程网站,将所有教学资源集成在一个平台。既包括课程标准、教学大V、教学计划、整体设计、单元设计等教学资料,又涵盖了教学课件、课程素材、学习手册、优秀作品等教学资料,资源强调多而精,极大程度上丰富了课程多媒体资源库,扩大了学生自主学习空间,将课程学习延伸到了课外。
结合相关竞赛标准,在教学目标上提出高要求,学生不但能够掌握网站规划、网站功能设计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能使用动态网站技术独立完成建站工作,对现有的成熟产品进行二次开发,团队合作完成小型项目的设计与开发,以及产品的测试与维护。真正做到以教学资源促进竞赛项目,提升学生职业综合能力。
(二)创设“工作室制”的资源学习环境。引入企业“工作室制”的教学环境设计,将企业真实环境带入课堂,教学环节按照企业项目开发过程,穿插角色扮演。模拟企业环境的教学情境设计,重在全面培养其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工作责任心、职业道德与规范等综合素质。
将企业项目开发流程贯穿课程教学环节,严格按照“网站策划网站整体设计静态网页设计动态网页设计数据库设计网站测试网站上传网站更新维护”整个标准的企业网站开发过程进行设计,促使学生学以致用,以“用”促学,边“用”边学。
(三)校企合作共建课程资源体系。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深度挖掘企业资源与专业课程教学的契合点,利用企业资源更好地改善课程教学质量。依托企业资源,以校企合作为切入点,重构课程内容体系,结合岗位分析将企业实际项目融入教学内容,使得企业资源最大限度地服务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提升课程教学整体水平。
内容重构以就业岗位定位和职业能力分析结果作为重要依据,课程将企业实际项目融入教学内容,以 3 个子项目12 个典型具体的工作任务为载体。学生通过参与网站项目制作,亲自体验“网站策划―网站整体设计―静态网页设计―动态网页设计―数据库设计―网站测试―网站更新维护”整个标准的企业网站开发过程。整合后的课程内容对接就业方向,接轨就业岗位,切实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企业资源的注入使课程教学焕发新的生命力。
该混合式教学资源已经实际运用于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实验班级的课堂教学。对完成实践教学的专业学生进行课程教学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课程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对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满意程度均有较大幅度的上升。
通过混合式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学生学习兴趣更为浓厚,迟到旷课率减少,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增强,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有所提高,改变了不良的学习习惯,从而进一步增强动手操作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同时也提升自学能力和职业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程建钢.职业教育信息化研究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2]强光峰.科学实施混合式教学的四个关键[J].基础教育参考,2015(7)
【基金项目】2015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中职重点项目)“《网站建设综合实训》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应用”(GXZZJG2015A016)的阶段成果
在线课程建设成果篇4
关键词:新形态教材;立体化;电工电子;信息技术;
MOOC(MassiveOpenOnlineCourse)作为OER(OpenEducationalResource)的最新发展形式,自2008 年被提出以来,引起了国内外众多高等教育机构、商业资本、互联网公司的极大兴趣,在2012 年迎来了爆炸式的发展,为全球开放教育模式带来了新的曙光[1 ~2 ]。而翻转课堂(FlippedClassModel)最早运用于美国,研究学者认为,翻转课堂就是把传统课堂上课程知识讲授的过程移到课外,充分利用课上时间来满足不同个体的需求[3 ]。教育部在2003 年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 ]1 号文件),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正式启动,意图建设一批示范课程[4 ]。2011 年,教育部在多年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基础上颁发《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1 ]8 号文件),启动了第二轮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包括精品视频公开课与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目的在于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建设、普及和共享,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5 ]。由此,MOOC的出现,为我国未来开放课程的建设提供有利的资源和平台,也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做出了铺垫。哈尔滨工业大学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电工学”是在国家精品课程和国家资源共享课程基础上规划建设的,于2017 年6 月在中国大学MOOC上线,是为该校三个非电类学科下的20 多个专业在校生以及全国非电类专业学生而开设,是这些专业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所必需的课程。同年“电工学”课程被中国大学MOOC评为奖学金课程,并获得2017 年度中国大学MOOC“新锐奖”。2018 年被评为部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哈尔滨工业大学一直以来非常重视电工电子课程教学,在“电工学”教学和实验改革方面与时俱进大胆尝试,提高了教学效果,深受教师和学生好评,并于2014 年获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构建电工电子基础课程研究性教学体系,强化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1 背景和意义
翻转课堂改革了传统教学模式,改变学生学习渠道单一的状况;有助于实现自主式、探究式和协作式的学习方式;解决目前课堂教学存在的学时少、内容多、问题难于理解、讨论互动少等系列问题。线上线下翻转课堂利用碎片化的时间,使教学不受时空限制,有助于教师建立多元化教学,使学生们可以自由学、重复学、互学、群学。图1 为新兴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示意图。图1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示意图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使电工电子课程既有理论知识的讲授,又有实战技能的培养,教师和学生态度观念的转变,是集理论课、实验课为一体的综合课程。采用理论与实验相合的方式进行,主要有课堂讲授、小组讨论、线下交流、实验等多种形式,如图2 所示。
2 立体化新形态教材的建设
课程教学是高校大学生电工电子教学的一种有效形式,要充分发挥课程教学在理工科大学生教育中的作用,教材建设是课程教学的重要保证。伴随着以学生为中心混合式教学的展开,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工电子的教学成果之一―――教材的编写不再拘泥于传统纸质书,而是与时俱进,紧跟国家精品课、部级资源共享课、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伴随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技术,编写出多本新型态教材,不仅让本校学生获益,更为全国高校电工电子教学作出积极贡献,让越来越多的高校学生获得了更优质的教学资源、更好的学习效果,更高的学习效率。主要成果列举如下:(1)2005 年国家精品课“电工学”。(2)2013 年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电工电子实验系列课程”,面向全校电气、电子、控制、信息等电类与机械、材料、能源等非电类共计43 个相关专业,3000 多名学生开设的实验课程,该本课程既包括基础型验证实验、设计型实验,又包括综合设计型、研究创新型实验。大学MOOC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电工学”于2017 年6 月在中国大学MOOC上线,累计开课5 次,学习人数达7 万人,是非电类学科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所必需的课程。2017 年被中国大学MOOC评为奖学金课程,2018 年获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iCourse课程教材,高等学校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部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学成果―――电工电子实验系列教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电子技术实验教程廉玉欣主编电路实验教程刘东梅主编电工学实验教程王宇红主编电工电子EDA实践教程李琰主编高级电子学创新实验教程王猛主编下面以《电路与电子技术(第二版)》新形态教材为例介绍新形态教材的特点[6 ]。在这本变“鲜活”的书中,可以看到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工电子课程如何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体验式授课。线上学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大量关联视频和信息开阔学生的视野。线上学习资源包括视频、PPT课件、重点难点、测试题、作业题、讨论题。首先打开这本第一页就有“与本书配套的数字课程资源使用说明页”,从中可以看到本书配套数字资源网站,用户注册后输入封底的密码,方可登录如图3 所示,学生可以到网站下载、观看与本书相关的教学资源,也可直接扫描书中二维码观看相关教学视频,如图4 所示。扫描二维码后读者会发现:书中的视频不是简单的把传统50 分钟课堂的内容,划分成几个6-15 钟的短视频内容,更多的是对教学内容重新构建,优化设计,既保证了每个知识点的独立性,又兼顾到前后内容的关联性和整体内容的系统性和风格的一致性。这样可大大提高学生们线下自学能力,同时吴建强教授作为部级教学名师,还可以让学生们一睹名师讲课风采和魅力。
3 立体化新形态教材的特点
新形态教材是一本变“鲜活”的书,承载了更多教学内容,基于以上对它的介绍和特色分析,可以看出新形态教材的编写对教师要求更高。为此,构建高校体验式电工电子立体化教材体系定位需要突出以下几个特点:(1)强化前沿性与先进性;(2)注重应用性与实践性;(3)立足立体化与系列化;(4)基于线上线下开展混合式教学。基于新型态教材的特点,本套电工电子立体化新形态教材建构的主要特色是:(1)在内容编排和体系设计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创新重构,大量增加了前沿性和实用性的教学内容,既注重学科理论知识的内在逻辑,又大量涉及了电工电子教学的实务与经验。(2)对教材的展现形式进行设计。根据教师备课教学需求出发,注重教学内容的应用性和实践性,逻辑地将相关教学备课资源进行系统编排,帮助授课老师快速找到课程所需的理论知识、方法实务和间接经验信息,提供教师对各课程模块的教学设计所需的各种资源,包括课堂引入、课堂案例、课堂测试、课堂讨论、课堂演练、实验实践、课堂视频、课后作业和课外实践等资料,以互联网为依托,图文声像全方位对学生感官刺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书中设置边栏,用于编排二维码,为体验式课堂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为授课教师方便、快捷、灵活地备课教学提供最直接的帮助,极大地提升了课程的授课效果。(3)纸质教材与数字课程建设紧密结合,依托高教社的在线学习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集课内外于一体的立体化教学资源。主要包括:多媒体课件、案例集、阅读材料、网络资源链接指引、实训指导以及学生实践成果平台等。将传统教材与辅助数字化资源集成于一体,在拓展教学内容,促进了学生主动性学习和训练方面起到很好的效果。动静结合,纸质教材变得生动有趣。纸质教材中将教师讲课视频、动画、彩色图片制作成二维码供学生扫描观看,让原本静态的书变得“鲜活”。
4 结语
在线课程建设成果篇5
关键词:初中地理;创设情境;教学主线
2014年3月下旬,笔者参加福建省初中地理学科特色课堂高级研修班,有幸观摩江苏名校的“特色课堂”。感触特别深的是,几位教师的课堂教学都有一条清晰明朗而且趣味十足的主线,将整节课的知识点串联起来,也将教学环节连接起来,课堂教学如行云流水,环环相扣,犹如欣赏一首优美的乐曲,回味无穷,十分享受。新课程提倡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有的教师片面追求“活”,结果导致有的课堂看似热热闹闹的,实着混乱无头绪。一堂成功的课大都很注意课堂教学主线的构建,让课堂“活而不乱”。那么怎样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来构建地理课堂教学主线呢?下面,本人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基于学生生活体验创设情境,构建教学主线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提出:地理课程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突出反映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地理问题。所以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生生活经历、体验大多比较感性、比较零散,很少从地理角度去思考,教师要有意识地将地理知识和学生的生活体验结合起来,以学生生活体验构建课堂教学主线,体现生活处处是地理,并将零散的地理知识串联起来,促使学生有兴趣、想探究,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地理知识。
在学习国家、区域时,可创设旅游活动来构建教学主线。如,在学习《青藏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这一节课时,可让学生模拟一次暑假雪域高原之旅。设计与旅游有关的问题链:(1)衣:考虑到高原特殊的自然环境特征,你要准备哪些物品?为什么?(2)行:从我们家乡漳州出发到达青藏地区,选择乘火车,请设计合理的铁路线。(3)住:到达青藏地区,如果想住在当地传统民居,住在牧区和农区有何不同,这种民居和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4)食:如果想吃当地的传统食物,可吃什么?当地农牧业有何特点?主要分布在哪里?(5)玩:到达青藏地区,你最想看哪些景观?为什么?通过与旅游有关的活动就将本课要掌握的重点知识串联起来。
二、基于地理的综合性特征创设情境,构建教学主线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提出:“地理课程初步揭示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复杂关系。要培养学生应对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初步能力。”自然环境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一个要素变化,其他要素也会发生变化,因此人地和谐才能可持续发展。教学中可以利用这种因果逻辑关系构建课堂教学主线。例如,学习《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第二课时的内容时,可用这样的设计:黄土高原的地表有什么特点?反映出这里出现了什么环境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造成了哪些危害?应该怎么办?利用这样的因果关系,整节课思路清晰,可培养学生地理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从地理视角看待身边的地理现象,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三、基于“活动式”教学理念创设情境,构建教学主线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唱主角的课不是好课”。课程改革呼唤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倡导学生的主体参与,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亚里士多德说过:“告诉我的我会忘记,给我看的我会记住,让我参与的我会理解。”因此,“活动式”教学正为越来越多的地理教师所采用。
1.利用角色扮演活动构建教学主线
例如,有位教师在教学《人类的居住地――聚落》这节课时,就通过让学生扮演某部落的首领,设计有关问题将整节课知识重点串联起来,构建一条明朗的教学主线:时光倒流,回到过去,假如你是某部落的首领,带领你的族人寻找居住地,你会选择什么样的地方呢?理由是什么?如果是在今天,再带着你的族人寻找居住地的时候,除了考虑自然因素外,你还会考虑哪些因素?如果自然环境已定,在你所处的环境中,你会带领族人怎样因地制宜创建你们的特色民居呢?时至今日,特色的聚落文化受到冲击,你希望你的族人怎样保护你们的特色聚落?这样就吸引学生兴趣盎然去深入探究。
2.利用游戏竞赛活动构建教学主线
巧妙地利用游戏活动、竞赛活动贯穿课堂构建教学主线,可以寓教于乐,将枯燥的知识学习和学生的兴趣点结合起来,又能激发学生的好胜心,使学生不仅学会学习,还乐于学习,构建了真正属于学生的课堂。例如,学习《七大洲和四大洋》时,可以这样设计:画图“简笔画世界”(教师先画―师生共画―学生自画)―读图(七大洲、四大洋及主要界线)―填图(按面积大小填写七大洲、四大洋及其主要界线)―比图(以组为单位,每组选出一张画得最好的草图实物展示)―评图(学生互相点评,评出名次)。
3.利用学生熟悉的故事构建教学主线
可将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时事新闻等与课堂地理知识、地理规律的学习结合起来,模拟情节,设置活动来构建课堂教学主线。例如,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陆冬群老师就将《印度》这节课设计成一场情景剧《西游新传》,分成五幕。第一幕,敢问路在何方(了解印度地理位置、邻国临海、地形特点);第二幕,悟空的疑惑(水旱灾害频繁,通过设置妖怪作怪,请大家一起来捉妖,以此设计问题,完成印度的气候);第三幕,沙僧的迷茫(通过设置沙僧在人山人海的码头,地铁站掉队来引出人口大国,学习人口知识);第四幕,八戒的梦想(通过设置八戒要拍摄《舌尖上的印度》了解印度美食及农业);第五幕,取得真经(设计四类题目:①真假孙悟空;②唐僧的朋友圈;③送子观音的烦恼;④八戒访谈录。作为当堂练习)。这样就将印度的学习与学生熟悉的西游记人物情节结合起来,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去思考、去探究,教学目标的完成就自然而流畅了。
此外,还可以利用地理模拟实验、动手制作模型等活动方式来构建课堂教学主线,体现“做中学,学中做”,这里就不一一叙述了。
四、基于学科审美教育功能创设情境,创建教学主线
21世纪学校教育的任务之一是培养一代具有审美生存能力的人。地理学科因其本身的特点蕴含丰富的审美因素。为了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在课堂上以学生寻找美、感受美、追求美来创设情境,构建审美化的课堂教学主线。例如,学习《西北地区》时,可播放收集的西北有关图片资料,配以当地民歌,问学生:“美不美?美在哪里?为什么美?”引导学生对图片加以解说,分析审美点。欣赏自然景观的自然美,人文景观的社会美,民族的风情美、团结美,进一步引导分析当地人民因地制宜发展的牧业和灌溉农业、设计的坎儿井、蒙古包等反映出的人民智慧美、人民创造美、人地和谐之美,使学生形成与自然和谐相处及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激发学生在行动中用爱美之心去美化生活、美化地球。
在线课程建设成果篇6
【关键词】艺术实践类课程;线上教学;教学策略
随着国家政策要求和网络科技的发展,在线教育已经步入全新的阶段,并且以迅猛的态势向前推进。基于“互联网+”的在线教学背景,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高校教育教学迎来新的机遇。新技术的学习与适应以及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等问题成为高校教师面前的新挑战。2019年底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教育部出台指导意见,要求采取政府主导、高校主体、社会参与的方式,共同实施并保障高校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在线教学,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高校教师要深入思考,以创新的思维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其他高校相比,艺术类高校以实践类课程为主,在课程教学改革方面将面临更多的挑战。本文立足于此,从融合课程思政艺术美育新理念、建立关联课程联动教学新模式、拓宽课程互动教学效果新途径、健全课程考核评价激励新机制等四个方面研究线上教学策略的实施路径。
一、提高教学目标融合“课程思政”艺术美育新理念
教育部于2020年5月28日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课程思政”是新时期下,具有创新精神的教育理念。它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的育人格局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课程思政”的新理念从宏观上为高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指明了方向,深刻阐释了“立德”与“育人”的精神内涵和本质要求。在艺术类高校的课程设置中,实践类课程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除公共课之外,学校根据自身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需要,开设诸多艺术专业课程,如《戏剧表演理论与技巧》、《中国民间舞》、《色彩》等。有别于理论课程的教学形式,学生主要通过言传身教、实践创作、排练演出等方式接受专业学习。这种以实操为主要形式的授课方式能够提升学生的艺术创作技能。但仅仅培养学生的“艺术技能”是远远不够的,培养“高素质、强能力、精才艺、善应用”的综合型艺术人才是当代艺术高校的迫切需要。艺术实践类课程的教学地点一般设在排练室、琴房、舞蹈间、画室、剧场等实践区间。受疫情影响,教师不能以面授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如此,是否一切艺术实践类课程都只能就此停止呢?笔者认为,空间的受限并不能完全阻止艺术实践课程的教学,线上教学不妨一试。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需做到三个方面:一是以道德修养为先领,树“德艺双馨”为榜,立“品学兼优”为样,培养政治思想健康向上的有德青年;二是以知识理论为基础,拓宽视野,建立专业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三是以审美达情为特点,培养学生美感形象的思维构建,提高其艺术品鉴和审美创造的能力。虽然在技能学习方面受到教学场地的限制,教师无法当面亲授,但仍可以通过网络媒介建立线上教学互动机制,引导学生加强思政教育;通过网络教学资源共享,指导建立学习合作,拓宽知识结构,提高创新思维;通过创新教学新方法,建立“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完善艺术实践课程教学体制。艺术专业学生的培养不能仅以“术”唯一,更要以“艺”为先。这里的“艺”,既包括道德修养、人文情怀,又包括知识底蕴、审美能力。高校教师应以深刻理解和把握“课程思政”的精神要义为契机,学以致用,转换教育观念,培养“美”“德”“智”“体”“劳”兼佳的艺术类专业人才。
二、优化教学内容建立“关联课程”联动教学
新模式“关联课程”是指在专业建设中,以课程体系构建为基础,具有核心-拓展、理论-实践、先设-后开等关联性的教学课程。为确保人才培养的科学性、专业性,教师不能孤立地制定教学计划和授课方案,应在人才培养目标确立的情况下,遵循教育教学和艺术创作规律,与其他“关联性课程”建立合作联动机制。这种“联动机制”包括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如,在表演专业建设中,《表演理论与技巧》为专业核心课程,以其为基础,建立包括《台词》、《形体》、《声乐》在内的核心课程体系。为拓展表演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围绕“核心”课程开设《导演基础》、《编剧技巧》等,建立“拓展课程群”。“核心课程”与“拓展课程”并存,相互补充,构建表演专业课程体系。同时,“联动机制”也包括实际教学中教学融合、借鉴和共享。实际教学中,授课教师间不易及时掌握关联课程的教学进程、内容、方法、特色等。“听课”是最有效的途径和方式。由于时间、场地等因素,教师很难达到互相听课的便捷、自如和灵活。与线下授课相比,开展线上授课,时间和空间更为灵活。在教学内容、授课方法、教学风格、课程特色以及教学效果等方面,教师能够及时互相借鉴、资源共享、合作教学。“联动机制”在教学应用中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观课”获悉课程的教学进程,及时调整自身课程教学的内容,做到相互促进和统一;二是通过“感课”真实感受教学氛围,根据课程的关联特点找到共通性,及时调整自身教学方法,做到各有风格,相得益彰;三是通过“思课”发现教学问题,进行教学反思,有助于关联课程间教学评价的客观公正有效。新形势下应建立“关联课程”联动教学机制,高校教师透过“关联”作用相互补充,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
三、创新教学方法拓宽课程互动教学效果新途径
较理论课而言,艺术实践类课程更加开放、自由,具有较强的体验感。学生能够通过课堂训练劳逸结合,获得身体和精神的放松,不易造成因长时间久坐而形成的“课堂疲劳”。线上教学在构建授课环境方面存在先天的局限性。对于艺术实践类课程而言,这种局限性更为突出。如《表演理论与技巧》的线下教学设在排练室进行,教师能够有效组织实践活动促成学习的“动静结合”。然而,将课程转为线上授课,原本的当面亲授变成了“隔屏相望”,教学效果经受着考验。教学不是照本宣科,更不是“一言堂”,“互动教学”和“寓教于乐”才是良策,活泼的课堂氛围能使教学事半功倍。教师应勇于创新方法,积极拓宽课程互动教学效果新途径。一是掌握和把控教学节奏。教师提前对教学进程和效果进行预测,将重心放在课程主要内容上,运用“课程先导”和“生活实例”阐释教学主体和重点,运用游戏训练、合作讨论、问答交流等形式引导学生思考课程难点,做到深入浅出。采取互动式的教学方法,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做到寓教于乐。二是增强网络空间意识,运用网络教学资源,包括名师讲座,艺术赏析等。新时期下的线上教学更要求教师具备整合网络资源的能力,提炼信息要义,正确处理教学目标的统一与网络资源多元的关系,积极拓展网络教学空间,注重实时教学互动,采取课上与课下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教学的延续性。总之,教师应与时俱进,借助新媒体整合网络资源,提高教学水平。但不可忽略的是,教师与学生的心灵沟通,要始终保持教学的热情,讲解的细心,授课的耐心和育人的恒心。线上教学更加重视学习反馈,教学活动要有专业性、开放性、互动性。
四、完善教学体系健全课程考核评价激励新机制
在线课程建设成果篇7
远程网络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得以广泛应用,而在线课程质量问题也越来越突出。除内外部质量控制机制外,法学专业在线课程质量还直接受到在线课程开发模式、课程设计、资源质量、技术应用四大因素的影响。对在线课程进行模块化、编组式设计开发,建立模块化质量标准,实施多元全过程监督是确保法学专业在线课程质量控制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
在线课程;模块化;课程质量
教学质量是大众化教育的生命线,更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在当今信息、多媒体技术的推动下,远程网络教学在高等教育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和不断发展。与此同时,在线教学质量问题也广为关注。提高并保障在线教学质量,己经成为大家研究的热点和重点。
一、在线教育及在线课程质量
(一)在线教育的内涵对于在线教育的认识和定义目前尚未统一。学者何克抗认为在线教育是指通过因特网进行的学习与教学活动,它从根本上改变教学结构和教学本质。宋国学从五种不同的角度中归纳出“e-学习”具有信息更新快、学习自主性明显等内涵。笔者认为在线教育的本质是把传统课堂搬到网络环境中,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重新组织教学内容、知识体系和教学方式,形成完整的课程教学活动的过程。
(二)在线课程质量课程作为知识讲授、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是专业教育教学的基本单元。在线课程是指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两个部分。笔者根据对于课程质量的认识,结合大学在线课程概念,引入CIPP教学评价理论,把在线课程质量概括为:在线课程在环境、输入、过程、输出环节中表现出的满足学生需求,体现网络环境学习特点,达到设计者期望的状态。
二、大学法学专业在线课程质量现状
当前,大学法学专业部分课程采取以网络教学为主、面授教学为辅的新型教学模式,法学专业网络课程得到了重视和发展。与此同时,其网络课程质量也暴露出了诸多问题。一是法学专业在线课程质量标准缺失。由于法学专业历来以校园教育为重点,对在线教育重视不够,法学专业的网络教育质量标准空缺,在线课程质量标准更无从谈起。二是法学专业在线课程设计与开发理念滞后。法学专业在线课程设计与开发仍然在很大程度上采用传统校园教育的课程设计与开发模式,使得课程设计与开发不能适应网络教育的新要求。三是法学专业在线课程设计与开发能力不足。法学专业在线课程设计与开发仍然由法学专业教研室组织专任老师,采用单一、低端的技术,直接影响课程质量和学生在线学习效果。四是法学专业在线课程设计与开发资源不足。缺乏先进、真实、适用的法学专业案例素材,直接导致在线课程设计与开发难以取得根本性的突破。
三、大学法学专业在线课程质量影响因素
国内专家学者基于实证,广泛的开展了在线课程质量影响因素研究。于秀云把教学资源、学习过程控制、学习支持服务、教学管理和系统运作五个方面视为在线课程质量的重要保障。徐旭东提出培养目标、质量标准、学习对象、教师、学习资源、组织体系、学习支持服务、教学评价是网络教育质量保证体系主要构成要素。2008年网络教育精品课程指标把教学理念与课程设计、教师队伍、教学内容与学习资源、学习过程管理、学习支持服务、教学效果、特色及政策支持是评价课程质量的重要因素。陈建钢认为需要从网络环境、教学平台、网络课程、资源库(中心)、应用服务、评价认证与质量保证六个方面提高在线课程质量。笔者基于法学专业教学特征,结合教学实践和学生学习反馈认为,影响大学法学专业在线课程质量主要包括四大基本因素即开发模式、课程设计、资源质量、技术应用。
四、大学法学专业模块化在线课程质量保障措施
借鉴英国开放大学、香港公开大学相关专业课程设计与开发的成功经验,引入课程组和模块化的设计与开发模式,打破传统的教师授课为中心,以学习者为中心,对法学专业网络课程进行模块化编组,建立模块化质量标准,实施过程化质量控制,以此保障在线课程质量。
(一)进行模块化拆解对法学专业在线课程进行基于知识结构的分解,形成在线课程模块,课程模块大小以学习者15分钟学习时间为限。将一门完整的法学课程拆解为40个知识模块。
(二)实施课程组开发由法学教研室组织法学课程专家、教学专家(专业教师、实践指导老师、辅导老师)、技术专家(媒体、视频等制作技术人员),形成课程组,由教学专家编制课程设计方案,课程专家形成课程方案,技术专家进行编辑制作。
(三)建立模块化质量标准基于总体课程目标和知识点目标,针对每一模块,从课程模块内容、开发技术、控制方式等方面,建立质量标准,形成模块化课程质量标准体系。
(四)实施全过程多元监督课程开发过程中,邀请校外法学专家、在线课程设计专家对课程设计、课程资源、课程开发等方面进行审定;组织法学专业授课老师和辅导老师试用,反馈试用效果;组织部分学习者远程在线测试,反馈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何克抗.现代教育技术和优质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J].中国电化教育,2014.
[2]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委员会.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S].2000.
[3]李英俊.网络课程在职业教育中开发与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2.
在线课程建设成果篇8
关键词:SPOC;评教体系;在线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11-0065-03
一、MOOC与SPOC的特征
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慕课)是中国高校发展的新方向,也是教育信息化、全民化的必然趋势。它以“微课程、小测验、实时解答”为核心概念,推崇注册用户的人性化学习、终身学习[1]。江波等认为,慕课发展将在教育资源的生产方式、教育资源的供应组织以及消费模式、教育权利的分配方式等方面产生了巨大影响:(1)教育资源生产方式由个人作坊方式到团队分工合作方式;(2)教育资源的供应和组织实现汇聚整合;(3)教育资源的消费模式走向自由的学习社区[2]。简单而言,慕实质是在线课程系统,不仅反映单一的课堂教学内
容,而且突显“资源”、“技术支撑”、“汇聚整合”等体系特征。
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是“后慕课时代”的典型范式。在本质上,它亦是在线课程,是为了解决慕课的“大规模”、“公开化”所引起的一系列问题而开发的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的“小规模”与“限制性”,体现于对学习者进行筛选,通过考验者才被纳入课程学习,课程规模一般为500人左右。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招收门槛,使学习者更加集中于专业领域,确保有效的教学管理,提升教学质量。在高校教学中,SPOC较之于“宽泛”的慕课,更容易获得青睐。它被认为是实体课堂和慕课教育的混合教育模式,是慕课在大学校园扎根的方式。
目前SPOC有两种运行模式:从狭义上说,SPOC依托于实体课堂,由教师以作业形式布置学生课后网络学习任务,课堂上将针对在线学习的实施情况开展答疑、讨论等互动,实现课堂翻转;从广义上说,SPOC是在高校中(各高校间)招收学生,开展在线学习。学习者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通过考核,获取学分。而这一模式将会是高校未来教学改革的方向。事实上,该模式已得到部分省教育厅的支持,他们积极推进校外选课、学分互认,鼓励区域内高校联合开课,课程共享。本文也将针对该广义模式,探讨SPOC的评价体系构建。
二、在线课程评教与课堂教学评教的比较分析
目前在线课程研究的焦点大多集中于课程制作及应用。作为一门课程,它需要接受教学质量评估,旨在通过监测追踪,收集用户反馈,完善线上建设,使网络资源得以更加充分的运用与开发。以SPOC为例的在线课程实行知识网络化、在线化学习,颠覆传统课堂教学,对教师的教与学习者的学提出新要求:教师需深刻认识把握整个课程体系结构,并对各知识点进行完美切割;学习者要清楚了解自己的知识结构,恰如其分地选择修读课程。从课程的电子化特点到在线授课的形式改变,皆向原有教学评价体系提出了挑战,其评价内容、评价主体、评价对象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评价内容
传统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评教指标内容体现瞬时性,往往侧重过程中所发生的环节。而在线课程本身属于电子素材,可以重复学习回顾,具有历时性,因此评教除了考量主讲教师动态授课外,还要对微视频制作的静态、隐性元素进行评估。教师的讲述部分将参照原有的评价标准,但侧重课堂教学的指标如教态、课堂教学管理等将被弱化。教师对课程的整体知识系统把握能力将会被放大。评价侧重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框架结构设计,是否在视频教学中有明确目标,突出重点、难点。
评价考核内容贴近在线课程本质,凸显体系与网络的特点,强调线下互动。在线教学以网络为载体,信息技术元素成为必不可少的考查内容。教学板书及动画技术等环节搭配得是否合理、美观,用户接口设计、资源库建设是否稳定等皆属于考核范畴。
(二)评价主体
课堂教学的评教主体一般由学生和学校教学督导员组成。而在线课程评教主体范围将扩大。在SPOC教学中,学习者是拥有共同或近似学习目标的网络用户(高校在校生)。因此,评教的学生将突破年级、学校、专业的限制。
此外,授课教师本身也可成为评教主体。这不同于课堂教学中的自评。自评属于自省,是对自己教学的反思,主要针对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等。而在在线课程评教中,教师除了评价自身教学,还可以针对技术层面,从可操作性,与学习者、同行的交互性等环节进行评估,提出建设性意见。
(三)评价对象
在传统的评教中,授课教师是唯一的评价对象。而在线课程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团队为单位的工作方式[3],评教对象变成了团体而非单一教师。课程建设者不仅包含主讲教师,背后还有出谋划策的教师团队以及提供技术支持的网络工程师等。对课程的评价,不仅是对主讲教师的考核,而且是对教学团队关于教学内容筛选、知识体系搭建的评定,是对网络工程师就技术支持是否准确到位的判断。可以说,在线课程是合作产品,对它的评价是关于集体的综合评判。评价对象会更加侧重课程本身而非授课教师。
三、SPOC在线课程评教体系的构建
佘远富等总结了课程网络化建设评价指标所需要遵循的几条规则[4]。这些规则对于在线课程评教体系的设计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SPOC的评价思想应充分体现它的科学发展性,不断推进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学习者自主学习、终身学习为目标导向,注重线上、线下建设;推崇师生、师师、生生等多维结构互动,并根据不同学科、课程的特点,在指标设计上实施开放性评价,尊重个性差异。具体而言,评教围绕“教”(输入)和“学”(输出)两个方面。其中输入部分包含教学内容和技术支撑,皆属于课程建设意义层面,吸取李葆萍关于网络课程的评价指标体系内容[4],结合在线课程的特点,做出重新设计;输出部分则是对学生习得效果的评估,了解新型授课方式对学习者的冲击,追踪他们的习得感受。在评教中增加对学生学习效果评价的比重,是贴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符合现代教育观。可以说,评教着眼于教和学,从教学内容、技术支撑和学习者习得效果三个维度进行设计,其框架如图1所示,以供参考。
(一)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教师通过网络平台传递至学习者的知识信息,包括教学知识点、教学构件等基本要素,从结构特征、品质特征、动态过程及数量等因素设计评价指标。
1.结构特征。结构完整:包含横向、纵向两个层面。从横向上说,微视频是一个或几个知识点的完整论述。所谓完整论述,除了知识点内容外,还包括辅手段,如课堂活动、实例等的引入和穿插,为知识点传递铺垫。线下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开拓思维,促进学生构建完好的知识结构。从纵向上说,各段视频所蕴藏的知识点综合起来,形成该门课程的相对完整的教学系统。
逻辑性强:针对课程内容的分解和切割。知识点将切割成块、群、组形式,强调分解的科学合理性。每一段视频能独立形成微型体系。教学内容通过反复推敲和筛选,知识点间相互联系紧密,构筑结构清晰的知识群落。线下资源要有针对性,促进主题消化。
重点突出:每一段视频长5―15分钟。在有限时间内突出关键问题,使学习者能快速抓住要点。课程中所采用的辅助手段切合主题,为主题服务,以达到强化学习者记忆的效果。
2.品质特征。主题意义:联系实际,引起学习者关注;挖掘主题的价值,使学习者能由近及远,深入主题,提升思考,进而对生活起到指导作用。具体有知识与精神两种层面的要求。知识层面是指知识点信息、技能技巧的传授,也就是所言“真善美”之“真”;精神层面则涉及
在线课程建设成果范文
本文2023-12-20 14:57:40发表“文库百科”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kubao.com/article/5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