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经济与产业研究范文

栏目:文库百科作者:文库宝发布:2023-12-19 11:22:13浏览:828

体育经济与产业研究

体育经济与产业研究篇1

[关键词] 冰雪旅游产业 假日经济 体育产业

假日体育经济主要是指由人民群众在节假日中的体育消费行为而实现的商品价值总量。假日体育经济是体育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好转和改善,使人们的消费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用于健身娱乐、休闲旅游消费的比重日益上升, 使越来越多的人们参与到冰雪体育活动中来,带动了区域体育产业的发展,它的迅速发展势必成为部分地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冰雪体育是风行世界的广大群众都喜欢的活动,是一项集休闲、健身、娱乐和度假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运动项目。体育冰雪旅游的开展,有助于增进国民的身体素质和身心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增进国际间的交流,弘扬民族的传统文化。

一、体育冰雪旅游产业在假日经济中的地位

在假日经济发展潮流中,一个最大的特征就是经济活动中文化含量日益扩大,文化的作用渗透到商品经济的各个领域,也渗透到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现代市场经济的动力。冰雪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及其产业化,是一种极具开发价值的可持续发展的朝阳产业。因此,冰雪旅游产业的发展,必将推动假日经济的加速发展,而假日经济的发展又必然促进体育冰雪旅游产业的复兴。如今,从东北三省省会城市到西北的新疆,全国已有27个城市打出了“冰雪牌”,体育冰雪旅游在国内正形成强劲的发展势头。发展体育冰雪旅游,既能丰富和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增强国民体质,培养冰雪体育运动人才,又能带动和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促使体育产业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拉动体育需求,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二、假日经济中的体育冰雪旅游产业发展前景

1.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节假日的增多为冰雪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带来新契机

首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民收入增加,为假日体育消费奠定了经济基础。为拉动经济发展,政府提出鼓励消费、扩大内需的经济政策。自1999年国务院根据居民的需求,增加法定假日之后,2007年11月再次调整法定节假日,为居民消费、休闲度假提供了充裕的时间,从而奠定了假日经济坚实的基础。同时,人们利用假日闲暇时间开展诸如体育旅游、娱乐等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来调节身心。人们渴望在轻松欢乐的文化氛围中,使平时为了谋生而忙碌的人们疲劳倦困的身体得到逐步恢复,紧张压抑精神得到解脱,身心得到自我调适,人类对健康的需求也为冰雪体育旅游的开发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2.假日经济的发展为体育冰雪旅游产业开发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随着假日经济的发展,物质消费所占的比重将会越来越小,而精神文化消费将会越来越大,消费者追求生活质量,渴望满足享受型、发展型消费观念日趋成熟化,并日益趋向理性化,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和体育价值的新取向.由于人们对体育健身、体育娱乐等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体育消费支出的比例在人均可支配收入中的比例也逐步增加。健康加快乐等于幸福的理念正在被国人所认同,花钱买健康己成为人们追求的一种时尚,也为体育冰雪旅游产业的开发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三、体育冰雪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缺乏相关的政策扶持和宏观调控

对体育冰雪旅游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远远不够,缺少扶持冰雪体育产业发展的明确政策,尤其在用地、税收和投资方面的支持力度不够。在宏观调控方面,由于体育冰雪旅游产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对体育冰雪旅游产业的管理还处于探索阶段,有关调控机制还未形成,由此造成的产业项目重复投资现象严重,尤其在滑雪场建设上,众多企业蜂拥而上,造成整个行业利润下降,也引出了诸如无序竞争等间题。

2.产业内部发展不协调

体育冰雪旅游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本体产业滞后、中介产业缺位。由于我国经济体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尚不到位,俱乐部制并没有在冰雪体育项目中推开,致使冰雪体育竞赛表演业的市场主体不明确,竞赛电视转播权收入和广告收入都十分低,使得冰雪体育的巨大投人得不到应有的回报,从而影响社会资本向冰雪体育本体产业的流动。相对于体育冰雪旅游产业和冰雪健身娱乐业的发展,竞赛表演业的发展速度十分迟缓,并与体育冰雪旅游产业发展脱节。此外,由于中介产业的缺位,一方面使冰雪体育本体产业的发展活力不够,效益不高;另一方面也影响到了产业规模的拓展和效能的升级。

四、假日经济环境下体育冰雪旅游产业化发展对策

1.转变观念,加强组织领导

体育冰雪旅游产业资源的开发是假日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整时期社会资金寻求新投资领域的必然选择,将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也为体育冰雪旅游走产业化道路提供了一条可持续发展途径。在经济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地实现体育冰雪旅游与假日经济的互融、互动和互促。充分利用各地区资源,有重点的突出挖掘、培育具有地域、民族、传统特色的体育冰雪旅游产业。

2.形成完整的冰雪产业体系

首先要有一个高水平的规划。在规划中应对最优的冰雪资源结合配套设施,结合可借助条件,组合成若干个在时间、空间上布局比较合理的冰雪旅游区。政府扶植,多元化投人,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对冰雪产业实行联合开发,尽快形成以冰雪旅游为龙头的冰雪产业完整体系,支持和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开发,开发系列冰雪旅游及配套产品,推动冰雪产业市场化、规模化,使冰雪旅游真正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

3.培养一支合格的体育冰雪旅游文化产业队伍

体育冰雪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关键在人才,冰雪旅游地区要致力于本地区冰雪体育资源的存量盘活,就要真正认识到体育冰雪旅游经济超常规增长必须依靠科学技术,把知识与人才作为第一生产力,必须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的高层次的体育冰雪旅游产业经营人才。应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文化修养高,即懂体育冰雪旅游知识,又有经济头脑的专业管理队伍,加强对冰雪体育旅游市场的预测分析及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建设和完善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创新体系,为假日经济环境下民族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基础。

4.发挥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优势

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双重性,构成了体育冰雪旅游的厚重性与区域性,要开发北方地区冰雪旅游资源优势,要考虑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和自身的积累与投资能力,不能盲目攀比和模仿照搬。凸现体育冰雪旅游产业在假日经济发展中的潜在力量。形成规模效应,通过极化和扩散效应,加速要素的集中和重新配置,形成真正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冰雪体育旅游产业和产业群。要以市场为导向,经济效益为核心,产品为中心,资本为纽带,进行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联合,组成联合舰队,不断提高市场竟争力,形成具有民特色和地域特色优势突出的冰雪体育旅游产业新格局。

5.实施体育冰雪旅游升级战略,做大做强冰雪旅游

通过开发体育冰雪旅游、冰雕雪塑、地域文化、北方民俗、特色餐饮组合性产品增强综合竞争力,打造大型冰雪乐园。要指导具备建设条件的滑雪场、滑冰场,做好大型儿童滑雪、滑冰场项目建设。要积极与宣传、广电部门协调,力争在卫星电视开通滑雪旅游频道,加大人们对冰雪旅游的了解。要延伸冰雪旅游产业链条,通过引资合作,发展雪具、滑雪服装、索道、缆车、造雪机、压雪机、雪地摩托等滑雪用品和装备,逐步发展壮大体育冰雪旅游配套产业。

因此,有关部门要提高体育冰雪旅游对假日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要充分认识到体育冰雪旅游潜藏的巨大商机和社会效益,对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政策性的优惠和支持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加大体育雪旅旅游的宣传力度。把体育冰雪旅游作为无形产品可以拓宽居民的消费领域,引导人们改变传统的消费结构,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教育、健康、审美等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杨萍等:我国假日体育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2)

[2]连桂红:假日经济与体育产业发展的互动[J].体育文化导刊,2002(4)

[3]刘 晓:我国假日经济与促进体育消费关系之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11)

[4]陶玉晶:冰雪体育的产业化发展[J].冰雪运动, 2004(7)

体育经济与产业研究篇2

【关键词】体育产业;产业集聚;产业集群;产业发展

Research on Henan Sports Industry Agglomeration and Clustering Developm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Central Plains Economic Zone Construction

WANG Yu-qing, LI Chun-yi, FENG Dong-liang

【Abstract】Wit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case analysis, drawing experience from typical case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industry agglomeration and clustering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sports industry in Henan province. It considers that the guarantee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enan sports industry are government function transformation, speeding up the legal system construction of sports industry, system innovation, establishing a brand, optimizing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innovating.

【Keywords】sports industry;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industrial cluster; industrial development

收稿日期:2013-09-13;修回日期:2013-09-28

作者简介:王玉清(1970C),男,河南驻马店人,副教授,主要从事体育产业学、学校体育学方向研究。

基金项目:2011年度河南省软科学研究项目(122400430130)。

2011年9月,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原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2012年11月,国务院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建设中原经济区拥有了纲领性文件。怎样实现河南经济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跨越式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产业集聚和集群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体育产业作为我国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是当代的朝阳产业,其发展势头强劲。本论文通过对国内外各行业产业集聚和集群化发展成功案例的研究,结合河南实情,对河南省体育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提出建议。

1相关概念的诠释

体育产业一般指为社会提供体育物质产品和体育服务产品的产业部门的总称。国内学者对其主要分类和内容的认识趋于一致,即体育产业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体育服务业主要包括体育旅游、健身娱乐、竞赛表演、场馆服务、体育等行业;第二类是体育用品业主要包括体育装备器材和体育服装鞋帽等行业。体育产业集聚和体育产业集群是一对密切相关但又有所区别的概念,很多人对两者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偏差。

体育产业集聚是指体育产业在地理上的集中现象。产业集聚的出现源于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众多的厂商聚集某一地域共同生产、共同经营以此来节约成本、相互学习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形成规模,最终提高企业和行业的竞争力。产业集聚促进了劳动分工的发展和深化,节约了成本,并产生了外部经济,通过协同生产参与者取得“集体效率”。体育产业集聚的发展也是如此,在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不同的企业、厂家分别进行着生产、销售等,共同集聚在某一区域,开展经营活动形成集约化发展。国内学者宋昱将体育产业集聚定义为:体育产业的生产者、经营者和其他要素资源,集中分布在相对固定的地域内,通过集聚内部的专业化分工和与外部资源要素的交换,进行体育用品和器材等的生产与销售或提供体育健身娱乐和休闲旅游服务等体育经济活动的现象。

体育产业集群和体育产业集聚联系密切,既有共性又有区别。共同点是:两者都是集约经济的表现;不同点是:体育产业集聚是体育产业空间上集中分布的现象,是体育企业扎堆生产运营的初级阶段,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体育产业集群。体育产业集聚是体育产业集群的前提和发展基础,没有前者后者就无从谈起。反过来,体育产业集群的发展又提升了体育产业集聚的外部吸引力和内部稳定性,使集聚的效率、产品质量和规模更加科学合理,其内部产业结构也得到进一步优化,集聚效应、规模效应和扩散效应得到进一步发挥。国内学者对体育产业集群概念较为认可的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的某些体育及相关产业的生产者、服务者和消费者集聚存在且具有密切产业关联的一体化发展群体。体育产业集聚和集群化发展将有力地带动某一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

2河南省体育产业集聚和集群化发展审视

优势:第一,市场潜力巨大,后发优势明显。中原经济区建设是以河南省为主体,共涉及5个省,30个地市和3个县区,面积及人口居全国经济区第一,GDP居全国第四。2012年河南省国民生产总值突破3万亿大关,比上年增长10􀆰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分别增长9􀆰5%和11􀆰3%,居民消费支出上涨2􀆰5%,人们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必然会促进体育消费,人们对文化体育产品的需求进一步加大,河南省作为全国人口最多的省份其背后的体育产业市场发展前景广阔。第二,相关政策的有力支持。2010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随之河南省在2011年2月也出台了《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意见》;在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增强人民体质,促进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协调发展”。体育随着社会的发展早已不仅仅是一项“事业”,更发展成为一种“产业”。第三,人才聚集。河南省科研、体育产品加工制造、体育竞技与表演等人才云集,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人力保障;第四,资源丰富。河南省具有丰富的特色体育产业项目,如: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安阳通用航空运动产业、济源篮球赛事、漯河排球赛事、新乡国家体育旅游基地、郑开国际马拉松、焦作太极功夫、西部城市的农民篮球联赛和濮阳民间舞龙等均被广大群众接受,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焦作、洛阳等地的体育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

不足:第一,体育产业集聚和集群化发育程度低,规模小、数量少。河南省的体育产业占本省GDP的比重约为0􀆰4%,与发达省市的1%相比,有较大差距,无论在规模和数量上均远远落后于发达省市,即使与本省其它产业相比也有差距。2009年4月,河南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科学规划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共确定了180个产业集聚区,并明确了各集聚区的主导产业,体育产业集聚区未有明确显示,这与河南省的体育产业起步晚、基础弱、发展慢有直接关系。第二,体育产业发展不平衡,结构不合理。在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体育产业化程度也较高,出现了城市与农村的两极分化现象。政府对体育市场资源的垄断,违背了体育产业市场化的规律,阻碍了体育产业的发展。受竞技体育金牌主义的影响,政府对群众健身娱乐行业投入较少,绝大部分竞技项目又与人民日常体育活动脱节。第三,缺乏自己的体育品牌,缺乏自主创新。从大型体育器械到一般的体育服装用品,河南没有一家知名的体育品牌产品,企业多是进行来料的加工与名牌的模仿,生产一些低附加值的体育用品,很少有自己的创新,难以形成规模经济。第四,体育产业发展缺少法律法规保障,出现问题时无法可依,势必影响体育产业的发展。第五,体育场馆设施落后,经营管理不善。河南省人均场馆远低于我国发达省区,体育场馆设施存在着不对社会开放、收费过高、不能及时维修等问题。

3国内外产业集聚与集群化发展的典型案例分析

3􀆰1国外产业集聚与集群化发展的典型案例分析

主要对世界知名的产业集群――美国硅谷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意大利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和美国体育用品产业集群的分析,以期从多领域、多方位为河南省体育产业乃至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美国硅谷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美国的硅谷原是盛产水果的农业区,如今变成了世界上最具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高科技产业集聚区。通过研究,其发展主要得益于:一是当地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如斯坦福大学等高校充当了硅谷高技术公司的“孵化器”。二是创新与合作。区域内有着“鼓励冒险、善待失败、乐于合作”的硅谷文化。三是完善的投资机制。

意大利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意大利素有“中小企业王国”之称,其发展主要得益于:一是以地域为中心的传统技艺和以诚实和信任为核心的乡土传统文化。二是中介服务机构发达。在产业集群地,有大量的设计机构和咨询组织,还有法律、职工培训、市场调查、国际贸易等服务机构,它们有机结合形成了地域生产网络,提升了区域竞争力。

美国体育用品产业集群,主要包括以职业体育为核心的体育服务业集群和以品牌为核心的体育用品产业集群,主要的成功经验总结如下:一是支持大众体育发展,促进体育消费,推广品牌、拓展市场;二是积极进行体育项目、体育用品的创新和体制、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的改进;三是制定行业标准,保护产业内企业;四是职业体育与大众体育的有机结合;五是政府与市场合作共赢,政府当好服务者的角色。

3􀆰2国内产业集聚与集群化发展的典型案例分析

国内也有许多发展较好的产业集群值得借鉴――浙江内生型产业集群、山东威海的渔具制造业集群、福建晋江的体育用品制造业集群、山东乐陵体育装备制造业集群。

浙江内生型产业集群的发展主要依靠民间力量在市场经济作用下形成,其发展成功的经验为:一是区域内部的分工合作。产品每道程序的加工都由各独立的企业完成,半成品通过平等的市场交换获得,从而节约了成本,取得了专业优势,实现了规模经济。二是政府的实时支持。在产业集聚与集群化发展的不同阶段,政府及时地做好服务工作,提供政策等方面的支持。

威海的渔具制造业集群,主要是依赖于其地理位置优势,促进渔具产业迅速形成规模;当地政府也积极招商引资,修建了大型的渔具城以吸引渔具生产和销售企业入驻,加强了品牌和企业产品宣传,最终形成了威海渔具产业集聚区。

福建晋江的体育用品制造业集群已发展到较为成熟的阶段,是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经典案例。它的成功主要得益于:一是“三位一体”的地理优势;二是起步较早;三是政府的大力支持;四是实施体育用品企业品牌化策略;五是利用品牌优势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并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乐陵体育装备制造业集群,其主要生产塑胶跑道和人工草坪原料、球类和各种训练辅助器材等,它的发展得益于政府的准确定位,把体育产业作为全市的重点产业常抓不懈,并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实现乐陵体育装备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

3􀆰3对河南省体育产业集聚与集群化发展的启示

通过对国内外产业集聚与集群化发展的典型案例分析,为河南省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参考和借鉴,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政府要对体育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密切地关注,并及时地进行引导,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相应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第二,体育产业的发展要充分利用地区的优势;第三,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树立自己的品牌;第四,要进行不断的创新和改革,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第五,要打造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竞争力强的体育产业链条。

4加快河南省体育产业集聚与集群化发展的策略

4􀆰1政府部门要高度重视,利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大好时机,把体育产业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制定科学合理的体育产业发展规划。

4􀆰2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宏观指导与监管,并及时对体育产业发展的方向进行引导,尊重市场运行规律,实行管办分离,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为体育产业发展做好服务。

4􀆰3加快体育产业法制化进程,通过体育法规培育和规范体育市场、促进体育产业发展。

4􀆰4结合河南省实际情况,积极开发体育资源,深挖自己的产业特色,大力宣传、积极推进,建立优势产业,走品牌化发展之路。

4􀆰5体育产业企业内部要不断进行体育产品的创新并改进管理方式和经营方式,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4􀆰6优化产业结构,立足本体体育产业的发展,依托体育旅游、体育场馆设施的经营、体育赛事表演、体育用品生产与销售、休闲体育业、体育等产业,形成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竞争力强的体育产业链条。

4􀆰7培养和引进与体育产业发展相关的专业人才,建立一支服务于河南体育产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曹可强􀆰体育产业学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2〕贺灿飞􀆰中国制造业地理集中与集聚〔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3〕蒿慧杰􀆰河南省产业集聚区科学发展问题研究

〔D〕.郑州大学􀆰2011􀆰

〔4〕宋昱􀆰中国体育产业的集聚与集群化发展研究

〔D〕.南京师范大学􀆰2011􀆰

〔5〕吴晶晶􀆰河南省产业集群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8􀆰

〔6〕国家体育局􀆰全国体育产业工作报告〔Z〕􀆰2011􀆰

〔7〕河南省委办公厅􀆰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意见〔EB/OL〕􀆰〔2011-02-12〕www􀆰henan􀆰gov􀆰cn/zwgk/system􀆰

体育经济与产业研究篇3

关键词:总部—基地;办学模式;对接;解构

作者简介:熊惠平(1963-),男,湖北孝感人,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学。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高职教育‘总部—基地’办学模式的解构、适用性和对接机制研究”(编号:12YJA880134),主持人:熊惠平。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3)06-0008-04

2011年6月,建国后首次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科研工作会议,提出要着力研究职业教育改革的10个重大问题,而职业教育办学机制研究被列入其中[1]。显然,办学模式研究应构成办学机制研究的重要内容。与此同时,总部经济发展和“总部—基地”产业模式实践已总体进入深化、细化或实质性推进阶段,这会“倒逼”已嵌入区域经济发展的高职教育[2]及其办学机制以及办学机制的核心表现办学模式的研究——必须积极回应、引导或引领这种态势变化。正基于此,本文是以“总部—基地”产业模式运行为大背景,以高职教育“总部—基地”办学模式与“总部—基地”产业模式的对接和解构为核心内容来展开分析的。

一、高职教育“总部—基地”办学模式建构研究的主流价值

(一)实现了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在“总部经济”语境下的功能强化和范式转换

进行高职教育“总部—基地”办学模式建构研究,职业技术教育学被置于“总部经济”的语境中,这既强化了这一学科服务于社会发展特别是经济发展的研究功能,又转换了其研究范式:实现了“三个转变”,即从“总部经济”笼统研究到“总部—基地”产业模式研究的转变、从“总部—基地”产业模式研究到高职教育“总部—基地”办学模式研究的转变、从高职教育“总部—基地”办学模式自身研究到高职教育“总部—基地”办学模式与“总部—基地”产业模式对接机制研究的转变。

总部经济通常是指一国内外带有总部或总部派出性质的各种经济组织相对集聚所产生的经济活动的总称{1}。各种经济组织中,生产型组织最初始、最基本、最典型。出于战略性资源和常规性资源利用的不同考量,“生产制造基地外建”直接促成了“总部—生产制造基地”格局的形成;而这个基于生产环节的总部经济运行的典型表现形式,为整个产业价值链的其他环节——研发、营销、管理以及服务等环节的运行,从而也为包括高职教育在内的教育服务环节的运行,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启示和行动指引。于是,“总部—生产制造基地”的典型模式向“总部—基地”的一般模式——“总部—基地”产业模式演化,并内生了对高职教育服务模式——高职教育“总部—基地”办学模式的需求。

因此,这一建构研究,要以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为总目标,以总部经济运行机理为理论基石,以“借鉴—模拟—创造性应用”为基本原则,以“两大研究”(对接研究、解构研究)为基本内容,构建适于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特点的“总部—基地”办学模式,并为本模式的“试点—推行—推广”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有应用价值的成果。

(二)功能强化和范式转换具体表现为“三个有助于”

高职教育“总部—基地”办学模式建构研究,其彰显的主流价值在于,有助于高职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有助于确立和凸显高职教育的中观问题研究在整个研究中的地位,有助于确立和凸显高职教育办学模式研究在整个中观问题研究中的地位。

首先,这一建构研究,内生于职业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迫切要求,从而又内生于经济发展方式亟待转变的根本要求,因为职业教育发展方式转变是服从于并服务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的,归根到底,这一建构研究内生于我国经济发展基于国内外环境深刻变局所面临的重大机遇和严峻挑战。更进一步说,源于总部经济基本原理并借鉴、创造性应用总部经济运行机理的高职教育“总部—基地”办学模式[3],最终要受制于并服务于这种大格局;并且,这一办学模式要寻找到与之对接的产业承载体,这样其服务才能“落地”、“生根”。一般来讲,区域产业经济中与这一模式对接的基本运作载体可以有三个——单个实体(企业)、产业集聚区、“总部—基地”产业布局,而在现代集群经济格局下,后两种载体更为有效和高级[4]。目前,总部经济在中国发展正如火如荼,这引发了包括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资源在内的资源的配置方式、模式的深刻变化。因而这里主要讨论以“总部—基地”产业布局为承载体的“高职—产业”对接和解构问题。

其次,这一建构研究,应成为高职教育整个研究(含宏观、中观、微观问题研究)的重要内容。我国以往的高职教育研究主要是就重大的、宏观性的问题而展开的,这对确立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起到了重要作用,成绩斐然,并且热度不减;这几年来,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教改研究,又将高职教育研究引入微观领域——特别是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改革和项目课程改革使得这一研究风生水起;如此,高职教育的中观研究一定程度上受到宏观、微观研究的“上”、“下”挤压和夹击,从而无形中被弱化了或被淡化了。为避免或纠正高职教育研究出现偏“大”、偏“空”或偏“小”、偏“实”的倾向,强化或还以中观研究的应有地位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它是“宏观—中观—微观”研究的重要连接点。

再次,这一建构研究,应成为高职教育中观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近年来,围绕高职教育中观研究的代表性研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办学模式研究及其比较研究,高职教育工作者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产学(研)合作为路径,探索了一些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遗憾的是办学模式研究相对薄弱,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了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以致高职教育持续发展。调适两者之间的关系正当其时,由此形成的基本关系格局是:人才培养模式这个“框架”,最终要“落地”于办学模式这个“地基”,即各高职院校所构建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要承载于根植于当地经济社会“土壤”的办学模式。同样,“总部—基地”办学模式建构,为各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新的奠基点、观察视角、研究范式和建设路径。为此,要有积极主动应对这种新的办学模式的方略,如要研究产业总部和产业基地主要所对应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类别及其细分、特点、知识素养和技能素质要求,并要研究由此引发的相关专业、课程、教材等的开发与建设问题。于是,各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实践,会通过“落脚”于对接区域“总部—基地”产业模式的“总部—基地”办学模式,有了更好的承载点。

二、对接研究:谋建高职教育“总部—基地”办学模式切入和嵌入“总部—基地”产业模式的长效机制

在“总部—基地”产业模式下,高职教育对产业的切入和嵌入,就是指高职教育“总部—基地”办学模式要通过与“总部—基地”产业模式的对接,切入以至嵌入所在城市、地区、地域的经济发展中,从而建立彼此联动成长的长效机制。显然,“总部—基地”产业模式成为构建这个长效机制的基本前提和基础条件。因此,要进行高职教育“总部—基地”办学模式建构研究,必先回到其源头“总部—基地”产业模式中,因而也必须先回溯“总部—基地”产业模式的前身——总部经济问题。这就是说,从“总部经济‘总部—基地’产业模式高职教育‘总部—基地’办学模式与‘总部—基地’产业模式对接”研究的演化轨迹,清晰地勾勒出“高职—产业”的对接路线。

(一)从总部经济笼统研究到“总部—基地”产业模式研究是基于经济发展本身的深化

“总部经济”一说虽然是我国学者首次提出{2},但其理论源头还是西方较成熟的理论体系。它主要是借鉴了“四论”来展开研究,即以比较优势论作为基础理论,以区域经济论提供集群视角,以信息经济论指明新方向,以组织结构论提供理论支撑[5];它主要是基于“四大视角”,即通过总部经济与产业转型、与分厂经济、与城市发展关系的阐述以及通过企业总部选址[6]的分析,来提出和分析总部经济的若干基本问题和运行机理。本土研究在思路的形成、拓展以及分析工具的构建上,多有探索,但本质上仍是“嫁接”式的,对总部经济演化规律、总部与基地的空间布局规律等深层问题研究也比较薄弱。因而实现从总部经济笼统研究到“总部—基地”产业模式研究的转变,是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的必然——不仅有理论创新价值,更有实际应用价值。

“总部—基地”产业模式的着力之处,不仅在于总部或基地的两个“点”,更在于“线”和“面”,从而形成“点—线—面”的“总部—基地”布局;并且这种产业模式特别强调“总部—基地”的整体布局和总部与基地的资源整合。这种整体布局和资源整合,其实质是总部或基地背后的产业发展问题,而主要是制造产业与服务产业的配比和空间问题,又特别是其中的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配比和空间问题。

(二)从“总部—基地”产业模式研究到高职教育“总部—基地”办学模式与“总部—基地”产业模式对接研究是基于“高职—产业”对接的深化

实现从总部经济笼统研究到“总部—基地”产业模式研究的转变,如前述,既内生于职业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又是高职教育办学机制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因而“总部—基地”办学模式建构研究,必会推动高职教育办学机制、办学模式的创新实践。

高职教育“总部—基地”模式,本质上是一个助推地方“总部—基地”产业模式建设、区域总部经济发展以至区域经济发展的服务型办学模式。建设这样的模式,这无疑是高职教育持续发展新的机遇和挑战;其核心问题是“高职—产业”对接机制的建立、巩固和完善,而这就有赖于高职总部、基地与产业总部、基地之间的服务关系、对应关系的划分和处理。因而这必然涉及高职“总部—基地”模式与产业“总部—基地”模式的解构问题。

三、解构研究:勾画高职教育“总部—基地”办学模式切入和嵌入“总部—基地”产业模式的行动路线

(一)厘清两个模式之间基本的服务关系

职业教育与产业结合其实是一个老话题,然而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特定语境下,高职教育“总部—基地”办学模式与“总部—基地”产业模式的对接研究,又是高职教育与产业“结合—融合”的新课题。但这两个模式之间,并非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其中必然有交叉。因此,必须进行解构分析;并在进行解构分析时,要首先明确一个问题:产业总部的功能性质总体上是管理型和服务型的,而产业基地的功能性质总体上是生产加工型的(相对于制造产业总部)或具体经营型的(相对于服务产业总部)。既如此,两个模式之间的基本服务关系就明晰了:高职总部(基地)主要为产业总部输送管理型和服务型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职基地(总部)主要为产业基地培养生产加工型或具体经营型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而产业总部、产业基地在接受服务的同时也在为高职总部、高职基地提供服务,如提供实践实习、产学研合作的场所和平台、提供高职毕业生的工作机会等。由此形成两模式间基本服务关系。

厘清基本思路、明确基本服务关系后,就可以划定高职总部(基地)与产业总部(基地)之间基本对应关系和非基本对应关系,进行两个模式之间“粗线条”的、“细线条”的对接。

(二)解构一:两个模式之间基本的对应关系形成“同城效应”

高职总部、基地与产业总部、基地之间首先应该形成的基本对应关系是,高职总部与同城的产业总部之间、高职基地与同城的产业基地之间所建立的关系。它们共同形成主对应关系,并产生一种“高职总部—产业总部”、“高职基地—产业基地”之间的“同城效应”(见图1)。

(三)解构二:两个模式之间复杂又清晰的对应关系形成“同城+异地”的组合效应

随着高职教育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和当地产业转型升级的切入、嵌入,这两个“总部—基地”模式之间不应该也实际上不止于建立这种基本的对应关系,从而其形成复杂又清晰的对应关系、进行“细线条”的对接,不仅必要而且可行。

这种复杂关系,多由产业基地与产业总部的不同区域分布引起。在以往的或单纯强调产业转移的“总部—基地”产业模式布局中,产业基地与产业总部的区域分布相对简单——它们通常分处两地,但这带来的最大问题是容易导致产业“空心化”{3}——产业总部所在的区域或城市(通常是大中城市)的实体性产业被“搬空”了;而在“脱虚入实”{4}、(优质)产业“回迁”的背景下,产业总部所在的区域或城市必须保有自己的基地——通常是先进制造业基地。因而产业基地应有同城与异地之分;而产业“总部—基地”这种同城或异地的复杂分布,必然对高职教育“总部—基地”办学模式等服务模式,产生重大影响并带来新的要求。比较来看,高职总部与其基地的空间分布“单纯”一些:高职总部与产业总部同城,而高职基地(含分校、产学研合作基地、培训中心等)一般设在异地。

由此两个模式之间会增加一种基本对应关系,即高职总部与同城的产业基地之间的对应关系(在“脱虚入实”背景下,确立这种对应关系为基本对应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从而也应纳入主对应关系(见图2)。

除此以外,两个模式之间还有这些非基本对应关系:高职总部与异地的产业基地之间、高职基地与异地的产业基地之间(基地培养的人才会部分回流)、高职基地与异地的产业基地之间(基地培养的人才会部分服务于异地产业基地)所建立的关系。它们共同形成次对应关系,并产生一种“同城+异地”的组合效应(见图2)。

当然,两个模式之间基本非基本、主次关系的建立和巩固,主要取决于总部或基地的功能性质、高职院校的辐射力、高职院校与企业和地方的关系紧密程度。

至此,从基本的逻辑关系到复杂又清晰的对应关系、从“宏观遐想”到“战略纵深”,以求清晰地破解国家提出的职业教育要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难题。

注释:

①余钟夫称总部经济为“首脑经济”,广义上,总部经济是指经济与非经济的、官方与非官方的,带有总部性质或总部派出性质的各种机构和组织相对集聚所产生的社会经济活动的统称,这些机构包括政治、文化、教育、科研组织,也包括生产、研发、营销和管理等各种组织;从狭义理解,总部经济是带有总部或总部派出性质的各种经济组织相对集聚所产生的社会经济活动的总称。

②北京市社科院的赵弘研究员被认为是“总部经济”概念和总部经济理论的首次提出者。

③“产业空心化”是指以制造业为中心的物质生产和资本,大量地迅速地转移,使物质生产在国民经济或区域经济中的地位明显下降,造成物质生产与非物质生产之间的比例关系失衡。

④“脱虚入实”是指资金、资本脱离虚拟经济而向实体经济回归。

参考文献:

[1]龚萍.建国后首次全国职业教育科研工作会议在津召开[N].中国教育报,2011-06-28.

[2]王振洪.嵌入区域经济发展,打造高职院校办学特色[J].中国高教研究,2010(09).

[3]姚奇富.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创新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4]姚奇富.产业集群视角下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体育经济与产业研究篇4

加强体育经济的研究,必须结合世界体育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和中国体育经济发展的国情特点,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目前应重点研究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推进体育产业化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在欧美市场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体育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国际足联的研究表明,与足球有关的的营业额每年高达2500亿美元,其中包括运动员的工资、门票、广告、电视转播、运动器材销售、机票、住宿费用、旅游以及相关的工业等等。估计足球运动直接和间接雇用的人数高达4.5亿人。体育产业之庞大由此可见一斑。今天,美国体育产业的年利润在千亿美元以上,超过实力雄厚的石油、汽车、航空业等;在日本,体育产业被视为国民经济的第四大产业支柱。被誉为“朝阳产业”的中国体育产业,自80年代伴随着经济改革与发展迅速崛起,近年来的发展势头也十分喜人。各级政府均对这一产业寄予厚望,将其作为扩大影响、吸引外资的一种重要手段而纳入世纪之交产业结构调整的整体计划,期望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处于初始阶段的中国体育产业化经营迫切需要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的借鉴,而目前经济学界对体育产业化发展规律的理论研究和国内外经验教训总结明显不够(1997年的上海八运会是成功引进市场机制、把体育当作产业来经营的成功之例,但经济学界对其成功经验却未予以及时认真地分析研究和总结),这种状况严重制约着中国体育产业化的发展,不仅使国家在制定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方面难以充分考虑体育经济增长因素,也导致企业在体育产业投入、管理及运作方面理性思维的缺乏。

二是关于体育品牌战略的研究。当中国市场逐渐告别短缺经济转向买方市场时,名牌战略的重要性一下子凸现出来,并为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所认同。近年来谈论品牌战略的文章颇多,而不能将体育品牌纳入其中的品牌战略,只能是跛足的品牌战略。80年代初,中国尚有上海、青岛、天津三大体育运动服装生产基地,素称“上青天”,然而转眼之间,耐克、阿迪达斯、彪马、锐步等国外名牌已蜂拥而来。在当今世界年产值超10亿美元的体育用品公司排行榜上,前10名中美国占有5个,日本2个,德国、英国、瑞典各占1个。其中,名列1997年世界最有价值品牌第11名的耐克公司,1995年的全球销售额为54.48亿美元,1996年达64亿美元,1997年更增至80亿美元。中国体育商界不乏李宁服、青岛双星、国安新航线等知名品牌,但无论在产品规模,还是出口能力方面均无法与世界名牌抗争。1998年,志在永久称霸体育商坛的耐克公司斥巨资4亿美元与世界足球强国巴西签署了一纸10年合同,在足球用品方面与德国阿迪达斯公司展开了一场龙虎斗。随着国际体育经济市场化、产业化的发展,品牌的地位之争将空前激烈,对此,一方面涉足中国体育商界的企业家们应有清醒的认识;另一方面,经济学界必须将发展中国体育品牌纳入中国品牌的总体战略予以重点研究。

三是关于体育经济发展变化的未来趋势及活动特点的研究。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既使中国感到了空前未有的压力,也给了中国新的发展机遇。预料中国经济在新世纪初将继续保持蓬勃向上的发展势头,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健身、养生、旅游、休闲、等精神生活的消费必将大大增加,体育经济与人们生活的联系将更加紧密,体育经济在社会整体中的地位将更加重要,以现实经济研究为己任的经济学家们务必要对此投入更大的热忱。目前中国的体育发行已步入规范化、经常化的轨道。1997年我国旅游业总收入为3112亿元人民币,比上一年增长25.14%,旅游业已无可争议地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专家们估计,未来几年,随着周末休闲热的发展,体育与旅游的关系将更加紧密,体育休闲产品(如用于郊外活动的钓鱼、登山、探险与野营的设备及相关服务等)将进入发展的高增长期。对于这一新的趋势,并非所有的商界人士都有敏锐清醒的认识,目前仍有不少经营者在乐此不疲地修建“××微缩园”、“神奇游乐宫”等人造景观。这类项目投资巨大,开业后大多难以为继,一个重要的原因乃在于事前缺乏必要的投资引导,体育经济的发展需要经济学家们“指点迷津”。

亚特兰大奥运会组委会主席比利·佩恩的“点石成金”,四川宏德实业抢注“雄起”的成功经验,向商界昭示着一个简单而明了的真理:发展体育经济,需要有一流的市场意识。市场的机遇转瞬即逝,成功只属于抓住机遇的捷足先登者。一位日本商人曾向他的中国同行感慨地说:你们中国乒乓球称霸世界乒坛30年,为什么中国商界不借乒乓强国之光,搞借光经营呢?“借光经营”就是借一些体坛名人、名物、名地、名事的影响力来扩大产品的知名度,进而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中国是世界体育强国,可借光之处很多,但如何借光经营,只有企业家唱独角戏不行,还需要舆论界的宣传和呼吁,需要经济学界在具体运作方面的讨论争鸣。遗憾的是,近年来经济学界在这些方面务虚的甚多,务实的少。

体育经济与产业研究篇5

【关键词】区域经济;研究生教育;教育模式

【Abstract】Different regions of China are in differ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and development trend,development of postgraduate education shows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in different area.With the development of graduate education,high level talented person cultiv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c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search become a hot spot of the current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thorough analysis of graduate educa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xisting problems,and explore graduate education mode to promot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Key words】Regional economic;Graduate education;Education mode

在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各个国家越发重视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速度与规模,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崛起和个性化发展。研究生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更高层次和创新意识的人才,这种培养模式的目的是更好的促进地区的创新和进步,进而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具体要求: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战略目标是建立一个能适应我国科技、文化、社会与经济发展的、有序的、高质量的学位与研究生体系,力争到2020年使我国进入研究生教育强国行列。研究生教育不能一成不变,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培养模式也需要逐步从以注重知识学习为主向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并重转变。此外,研究生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评价标准也要从注重质量培养向质量培养与职业发展培养并重的方式转变。研究生培养应该注重个性化和差异化,其中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方案要注重科研能力、科研素质和创新意识的目标,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要注重提升职业能力和职业专业水平,为此要注重高校之间的联合和交流,提供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平台,同时也要注重多学科的融合与借鉴。如何加速培养一大批优秀的高层次人才,推进研究生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有效解决创新人才的供给与经济发展需求越来越不相适应的困境,是一项重要而又紧迫任务。

1 区域经济与研究生教育的协调发展关系

1.1 研究生教育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源泉

区域经济是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区域经济的快速协同发展,需要有一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人才。一个地区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可以持续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必需的高层次人才与创新人才。高层次人才的聚集不仅为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同时创新的氛围也会促进知识的快速扩散和溢出,这种知识共享的溢出效应使得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研究生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根据舒尔茨提出的教育对经济的贡献理论,个体通过教育投资,提高了人力资本,获得了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技能以及与现代生产方式相对应的价值观和态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生教育,其目标是培养更高层次的人才,因此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定位和规模必然同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更为密切的关联。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壮大同区域内知识的创新和积累有着很大的联系,研究生作为高层次的人才势是运用知识的主体,势必成为知识积累与人力资本积累的主力军。研究生教育与技术进步具有很大的联系,将科学研究转化为科技进步,进而拉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增长[1]。

1.2 区域经济发展是保证研究生教育健康发展的基石

地方经济的发展水平和阶段,为研究生教育在培养人才方面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和物质基础。

研究生教育的健康发展需要投入很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其中教育的经费有一部分来源于招生的学费,而更大的比例是来源于本区域的财力支持。下面就我国的不同区域进行举例分析:对于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例如北京、上海、深圳等,这些地区的财政对高校的研究生教育给予了足够的资金支持,因此地方高校具备进行科研项目开发和科研实验室高端建设的条件,教师和学生才能更好地致力于科研与教学工作;而在我国中西部,如新疆、青海、甘肃等欠发达地区,地方高校的科研经费往往很紧缺,特别是研究生教育。这样的局面会形成恶性循环,导致人才的流失和教育的落后[2]。区域经济还为研究生提供教育、培训、实习的机会,有利于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因此,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直接决定了地区高校研究生教育的水平和发展前景。

2 研究生教育模式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的问题

2.1 研究生招生规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协调

近年来,中国研究生教育规模出现了逐渐扩张的趋势,并且随着就业趋势的日益严峻,越来越多的本科生和社会人士参与到研究生的考试和学习中。相比较欧美高等教育早发内生型的国家而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为后发外生型模式,其研究生教育规模自高等教育规模扩招以来经历补偿性增长路径[3]。经济发达地区的财政为研究生教育提供了物质上的保障,这些举措都为招生模式的扩张提供了基础。然而,随着考研热的持续升温,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规模过大,甚至已经远远超出了本地区经济的实际需求。当前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持续增长的同时也暴露出研究生培养质量不高的问题,研究生“严进宽出、低淘汰”的状态堪忧[4]。区域经济已经超负荷地在为研究生教育提供物质基础,这种局面会产生一个弊端:财政投入到其他方面的比例的缩小,会影响地区其他产业的平衡发展,并且也不利于地区经济的均衡和健康发展。

2.2 研究生教育的层次结构不适应区域经济产业结构

目前,研究生教育和发展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而中西部的研究生教育与之存在着巨大的差距。然而,很多高校在办学层次上并没有考虑这种差异,而是盲目地追求办学的高层次,因此在专业设置和院校自身定位中均存在误区和偏差。以辽宁省为例,作为东北地区的老工业基地,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重工业基地也趋于转型的地位。然而,区域内的部分高校缺乏对专业的调整。许多地方高校的研究生教育只重视学位的获得,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在某N程度上也导致研究生教育的目标不符合市场多元发展的需求。

2.3 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评价指标单一

研究生教育缺乏个性,模式单一,课程体系的设置中针对不同类型的人才缺乏区分,没有形成特色鲜明的个性化培养方案,忽视特色资源的挖掘。这样的教育体系也很难调动教师与研究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很难保障个性化培养的有效实施[5]。以辽宁省为例,在研究生课程的设置上,需要注重与本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一致,重点发展信息、化工、材料科学等新兴学科,学科设置与支柱产业结构密切结合,注重交叉学科之间的交互发展,以便为新兴产业提供充足的技术和人才保障。

3 基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研究生培养对策

1)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因此,地区高校的研究生教育规模和发展水平要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不能过度的发展而超出了地区的实际需求。其次,高素质的人才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要将研究生教育与经济密切联系,发挥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充分实现高素质人才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6]。

2)地方政府要适当加大对经济落后地区高校的政策扶持,以减少人才流失,保证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也需要各高校从自身入手,积极拓展办学经费筹措途径,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加强与相关产业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同时实现办学经费来源的多元化,为学校长远发展聚集更多优质办学资源。

3)加强高校之间,高校和企业之间,高校和研究所之间的协作,利用各种渠道提高研究生教育的水平。同时要加强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建设,促进个性化的培养模式,推进研究生教育的差异化和类别化发展。最后也要加快构建导师与学生科研交流平台,拓宽交流渠道,保证个性化、创新性研究成果的产生。

4)当今的科学技术的突破和重要科技成果的创新,都是多学科、多领域知识的渗透和融合。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需要打破单一学科的局限,融入各学科特色与优势,设计与制定课程名称与内容,共享开放式跨学科资源,加大跨学科课程建设,鼓励研究生跨专业、跨学院选课。

5)研究生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高层次人才,因此要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与培养目标,确保研究生此课程体系之下得到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以达到全面提高。此外,研究生教学内容方面需进行调整,确保学生能够了解当下经济发展的特征,以此在实践中提出更好的建议与方法,促进经济的发展[7]。

【参考文献】

[1]赵敏详,黄小灵.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研究――以浙江省高校研究生教育为例[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0,9(9):81-82.

[2]杨玉.区域经济发展视角下的研究生教育结构优化探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10):131-133.

[3]方超,罗英姿.研究生招生规模与区域经济增长相关性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15(3):10-17.

[4]刘鑫桥.研究生教育规模与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来自区域经济增长的证据[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5(1):138-147.

[5]李光辉,王静远,班晓燕,高金雍.基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研究生培养对策[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2):126-128.

[6]易莉.我国研究生教育布局与区域经济不合理现状与对策分析[J].劳动保障世界,2015(8):16,37.

体育经济与产业研究篇6

关键词经济发达地区体育,体育理论建设,任务

***

十多年来我国社会体育、竞技体育、学校体育、体育科技以及体育物质技术条件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前三十年相比较,向前迈进了历史性的一步,尤其是在经济先行一步的沿海地区,体育事业的发展已登上了一个新台阶。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达地区体育发展的历史经验,从理论上探索体育事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特征和在全面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面临的主要矛盾,有利于我们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体育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明确体育理论建设的主要任务,使理论研究紧跟体育改革的社会实践,并提高理论对实践指导作用的力度和实效性,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我国体育理论新体系。

1经济发达地区体育发展的历史性变化与发展中面临的

主要矛盾

以广东珠江三角洲体育发展为例,由于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推动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也给珠江三角洲体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体育事业的各方面以前所未有的建设速度和规模向前发展,体育事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突破了传统的体育经费投入单一化形式,形成了政府、社会和个人多种投入方式以及财政、社会赞助和发行等多元化渠道。

人们的健康观念和体育参与意识增强,温饱思健康,改变了居民传统生活方式,余暇体育人口增长迅速。

体育社团向实体方向转化,自主性和自我组织能力明显提高,初步形成社会化体育的基础。

城镇化带动了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朝着标准化、多功能的方向发展,成为区域现代化建设和文化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民健身的社会需求和体育消费结构的变化,促进了体育产业的改革和体育市场的蓬勃兴起,使体育经济的活动领域和规模逐步扩大。

体育人才的引进由急功近利逐步趋向长远投资,形成引进人才的多层次结构。纵观珠江三角洲地区体育发展的踪迹,经济社会改革的不同阶段对体育的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制约作用。这种制约关系构成了不同时期体育事业发展的矛盾,当前珠江三角洲地区体育发展的主要矛盾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1体育事业运作中的政府行为与体育社会化不相适应的矛盾

在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育管理体制中,我国体育改革的总目标应该是建立起一个对体育事业发展有极大促进作用的开放性体育体制,既要重视建立宏观调控的管理机制,更要重视形成依托社会办体育的运作机制,如果社会办体育没有相对完整的自我运作机制,体育社会化是化不起来的,现阶段珠江三角洲地区体育发展中,缺乏推动体育社会化运作机制形成的实质性举措,对简政放权,充分调动社会办体育的积极性产生制约影响。

1.2体育职能部门工作重点与整个社会体育发展趋势不相适应的矛盾

《体育法》的实施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将社会体育提到了突出的地位,这是社会主义体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为各级体育职能部门工作重点指明了方向。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各级体育职能部门的内部结构和互作重点时至今日仍然反映出竞技体育的主导色彩,开展社会体育的职能管理机构、人员配备和政策研究都势单力簿,全民健身计划难以落到实处。因此,各级政府体育职能部门首先要真正将推动全民健身计划为己任,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体育的积极性,要防止将全民健身当作一个球踢向社会。在强化宏观调控过程中,一方面要探索竞技体育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路子,在适合我国国情的情况下,实现竞技体育管理工作的分阶段性过渡,另一方面要从内部机构调整和政策研究入手,实现体育真正面向全社会的重点转移。

1.3体育事业发展与地区性体育立法不相适应的矛盾

从珠江三角洲地区体育发展的实践中,可以看出,一个地区体育工作开展的好坏,一个基层单位体育工作开展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与主要领导对待体育工作的态度有着直接的关系。不可否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体育事业仍然需要得到各级领导干部的重视和支持,但是如果把一个地区或是一个单位体育工作的希望寄托在某个领导对体育工作喜好程度上,就会不自觉地使体育事业发展滑入“人制”的轨道。在实现转制过程中要依照《体育法》这一发展体育事业的根本大法,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加大地方体育立法的步

体育经济与产业研究范文

体育经济与产业研究篇1[关键词] 冰雪旅游产业 假日经济 体育产业假日体育经济主要是指由人民群众在节假日中的体育消费行为而实现的商品价值总量。假日体育经济是体育
点击下载文档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5折优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