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财险基本险和综合险区别范文
企财险基本险和综合险区别篇1
关键词:建设投资企业 财务风险 防范和管控
始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对各国经济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其影响至今仍在一定范围内持续与蔓延。受国际和国内经济环境影响,浙江温州等地发生了区域性金融风波,浙江庄吉集团公司等不少业务发展良好的知名企业也因未能有效管控财务风险而发生严重财务危机,最终破产重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不断发展壮大的企业面临国内外残酷市场竞争,需要面对越来越多的财务风险,越来越迫切需要建立科学的财务风险防范和管控系统以支持企业可持续发展。
一、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和管控概述
(一)财务风险概述
狭义的财务风险也称为传统财务风险,是指企业用货币资金偿还到期债务的不确定性。传统财务风险实质上是指流动性风险,是一种资产负债结构性风险,很难在市场上化解,只能通过不断调整资产负债匹配关系来解决,如采取建立流动性资产组合等措施。
广义的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财务活动的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或无法预料、控制的因素作用,使企业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的不确定性。这样财务风险的概念得到更为广泛的外延,涉及资金筹集、投资、占用、耗费、回收、分配等各环节,包含了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收回风险、收益分配风险及营运管理风险等。广义的财务风险理解有利于经营者充分和完整地认识财务风险的宽度与广度,更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理念。
(二)财务风险防范和管控的目标和功能
由于财务风险的不确定性,决定了财务风险不可能被完全防范和管控,必须理性认识风险防范和管控的目标。财务风险防范和管控的目标应是协调企业财务风险容量(risk appetite)与战略,增进风险应对决策,抑减经营意外和损失,识别和管理多重贯穿于企业的财务风险,积极实现机会,协调企业改善资本调配。
财务风险防范和管控系统应具有如下功能:一是监测功能;二是诊断功能;三是免疫功能。
二、建设投资企业风险防范和管控现状的分析
建设投资企业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等项目建设业务,具有投资建设项目具有较强的计划性、投资建设周期长、一般都会跨会计年度、投资金额巨大、投资建设项目业务复杂、财务杠杆率高等特点。
经作者对所在地区建设投资企业进行的调查发现,这些企业的财务风险防范大都存在如下问题:
(1)没有全面风险管理的企业文化基础,风险防范意识较弱,仅将财务风险狭义理解为财务支付困难的流动性风险。
(2)企业没有将财务风险防范和管控措施整合成为一个有机系统,没有量化的、科学的风险识别手段和评估方法,风险应对措施粗放,缺乏事前预警和事中诊断能力。以主观判断为主的风险识别工作失误率较高,往往是在企业财务风险发生之后才被动采取补救措施。
(3)企业的突发财务风险应对能力不足,没有建立应急反应机制,若发生对外担保、未决诉讼等或有事项形成的重大风险,往往会使企业陷入严重危机。
(4)企业的财务风险管控方法落后,风险防范机制僵化,有的企业甚至还在沿用计划经济时代的资金管理方式和方法,严重不能适应企业不断发展和业务拓展的新常态。
(5)重大投资或融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中,没有进行必要的财务风险研究,造成财务风险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三、基于某建设投资集团公司的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分析
(一)实施财务风险防范和管控的基本情况
2014年,某建设投资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建投集团)部署财务风险防范和管控系统,防范和管控目标为“及时识别风险、客观评估风险、科学应对风险,重点防范筹资风险,合理保障资金链安全,为企业价值创造活动提供安全保障”。
财务风险防范和管控系统的基本思路:首先筛选与财务风险相关的财务指标,建立以财务指标为基础的评测指标体系;然后,根据评测指标的重要性与相关性配置权重进行综合评分;再后,按综合评分分析财务风险发生的置信区间;最后,根据风险等级确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二)财务风险防范和管控系统的内容
1、评测指标体系
对企业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及发展能力等四个方面进行定量对比分析和评判,每个方面由基本指标和修正指标构成,以修正指标对基本指标的评价结果作进一步的补充和矫正。
表 1:财务风险评测指标权重分配计算表
(1)偿债能力指标选取“资产负债率”和“已获利息倍数”作为基本指标,选取“速动比率”、“现金流动负债比率”、“或有负债比率”作为修正指标。
(2)盈利能力指标选取“净资产收益率”作为基本指标,选取“销售(营业)利润率”、“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成本费用利润率”作为修正指标。
(3)营运能力指标选取“总资产周转率”作为基本指标,选取“不良资产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作为修正指标。
(4)发展能力指标选取“销售(营业)增长率”作为基本指标,选取“销售(营业)利润增长率”作为修正指标。
2、财务风险评测指标按权重综合评分
评测指标实行100分制评分,指标权重依据评价指标的重要性和各指标的引导功能设定,将偿债能力指标、盈利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指标、发展能力指标权重分别确定为50%、20%、20%、10%。
3、指标评分方法
根据企业实际值与全国国有企业行业标准值对比,按照功效系数法计算指标测评分。功效系数法:各项指标的评价档次分别为优、良、中、低、差五档;对应五档标准值赋予五个标准系数:1、0.8、0.6、0.4、0.2;按以下方法对每个指标计分:上档基础分=指标权数×上档标准系数、本档基础分=指标权数×本档标准系数、调整分=(实际值-本档标准值)/(上档标准值-本档标准值)×(上档基础分-本档基础分)、单项指标得分=本档基础分+调整分;总得分=∑单项指标得分。
4、测评标准值确定和修正
财务风险测评行业标准值根据国务院国资委的年度《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选择确定,企业根据本地区和本企业实际情况进行适当修正,经董事会批准后应用。
5、财务风险等级和置信区间
根据评价分数结合定性分析,确定企业发生财务风险的置信区间并推定风险等级:得分X|85分,发生财务风险的置信区间处于[0,15]范围为“优质”级别;得分X为70≤X
6、定性分析补充验证
当置信区间推定财务风险处于“中性”、“危险”、“高危”等级别时,采用定性分析法进行补充验证,避免出现错报或漏报。
财务风险联系会议制度。由财务总监召集,财务与各业务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召开会议,通过沟通验证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及危害程度。
外部专家调查咨询意见。组织外部财务、法律等各领域专家运用专业方面的知识和经验,通过直观的归纳,对企业发生财务风险的概率及危害程度提出咨询意见。
“四阶段症状”分析。对照财务风险“病症”特征,判断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及可能所处的阶段。
7、财务风险应对机制
(1)当企业处于“优质”或“良好”风险等级时,一般不需要采取特别措施;
(2)当企业处于“中性”风险等级时,列为关注,将财务指标采集频率提高到每周一次,与业务部门协同进行风险跟踪;
(3)当企业处于“危险”风险等级时,启用风险应对和化解措施,将财务指标采集频率提高至三天一次,向管理层提交风险报告,控制非主业投资、对外兼并收购、固定资产投资、债务融资等事项;
(4)当企业处于“高危”风险等级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或申请外部救助,测评数据转为实时更新,成立由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组成的“危机管理委员会”监管企业财务风险危机处理事宜,停止非主业投资和非日常经营性的重大支出事项,严格控制主业固定资产投资和日常经营支出。
四、建设投资企业风险防范和管控改进建议
企业应从战略管理的高度建立风险导向型的企业管理理念,将财务风险防范和管控纳入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范围扩展至筹资风险、营运资金风险、并购风险、跨国经营风险等全领域。
财务风险防范和管控是一个系统工程。企业应建立财务指标分析为基础指标体系,通过量化的指标评测和常态化的监控机制实现对财务风险的有效识别、科学评估,还需建立硬性约束,使企业的财务风险防范工作日常化、规范化。
企业充分应用计算机等新技术,建立信息化的程序软件实时采集和计算相关数据,及时预警,并在风险应对的各个关键环节规定量化的反应时间,建立应对财务风险的快速反应机制。
企业应根据生存和发展的资金循环动态过程建立动态的财务风险和管控体系,不断适应企业发展和战略变化的新常态。
对企业财务状况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项目要进行财务风险压力测试,若该业务财务风险超过企业承受力,需采取风险分散措施或应急后备措施后才能实施。
参考文献:
[1]江百灵,宋振超.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案例集(第四辑):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财务风险――吉利并购沃尔沃的案例[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版
[2]卞艳艳,雷娜.模糊评价法在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中的应用[J].财会通讯,2015第4期
企财险基本险和综合险区别篇2
(一)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框架的要素
2004年,美国反对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的赞助委员会COSO了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它包括八个要素,分别是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件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1.内部环境。企业内部环境是企业风险管理的基础,为企业风险管理中其他组成部分的运行提供了平台。一般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2.目标设定。企业目标的制定是企业风险管理的起点,是其他步骤的驱动力量。只有首先确立了目标,管理层才能针对目标确定企业的风险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评估管理风险。企业的目标可以分为两个基本层次,一是战略目标,二是具体目标。3.事件识别。在这一阶段,企业的管理层应当考虑可能影响事项发生的企业各种内外部因素。其内部因素主要包括人员、组织机构、经营方式、环境保护、营运安全等;外部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形势、产业政策、融资环境、法律法规、技术进步、自然灾害等。4.风险评估。企业应当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按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影响程度等,对风险进行评估。5.风险应对。企业应当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综合运用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分担和风险承受等风险应对措施,对风险进行有效控制。6.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指企业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以确保风险应对得以实施的一系列的活动。7.信息与沟通。企业应当建立信息与沟通机制,确保信息在企业内部、企业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有效的沟通包括上行沟通、下行沟通、横向沟通、斜向沟通。8.监控。企业应对风险管理进行实时、全面的监控,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监控的方式一般有两种:持续监控和个别评估。
(二)ERM视角下餐饮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
餐饮企业应当在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确定增加企业市场份额、超过关键竞争对手、扩大市场声誉、引导餐饮文化等战略目标和生产、营销等具体目标的基础上,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全面系统持续地收集相关信息,及时识别餐饮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识别财务风险的主要方法有财务报表分析法、单变量分析法、多元线性判别分析法等。餐饮企业还应当针对识别的财务风险,按照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影响程度,采用专家打分法、层次分析法、沃尔评分法、风险价值法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财务风险评估。然后餐饮企业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综合运用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分担和风险承受等风险应对措施,实现对企业财务风险的有效控制。餐饮企业根据财务风险评估的结果,从人员责任、作业流程等方面采取相应的控制活动,将财务风险控制在餐饮企业可承受的限度之内。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餐饮企业还应当建立信息与沟通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加强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员工之间的沟通交流,这样既能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又能及时发现餐饮企业在生产经营各环节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同时,餐饮企业还应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会发生财务风险的地方进行实时有效的监控,如果一旦发现出现财务风险的势头,应当及时采取措施遏制财务风险的发生。ERM(全面风险管理)与传统的风险管理模式有本质上的区别,ERM(全面风险管理)是对传统风险管理模式的继承与发展,是企业风险管理理论与实务的一次重大变革。在餐饮企业中可以将ERM(全面风险管理)应用到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中去,不断提升餐饮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能力,确保餐饮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谭霞 单位: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企财险基本险和综合险区别篇3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BGL041)
作者简介: 顾海峰(1972―),男,江苏苏州人,金融学博士后,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金融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副),研究方向:金融理论、金融工程与金融风险管理。
摘 要:科学高效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测度模型,是实现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监测目标的重要保障。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主要来源于贷款企业层面,贷款企业信用质量状况将对应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水平。对此,从贷款企业的财务与非财务两个层面设计信用风险的测度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构建信用平稳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测度模型,并给出信用风险测度模型的应用实例。研究发现,在信用平稳下,依赖于专家评判及打分方式,使得模糊综合评判法对于解决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测度问题具有很好的操作便利性;也可为我国商业银行体系构建科学高效的信用风险监测机制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与决策参考。
关键词: 信用平稳;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测度模型;模糊综合评判法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7217(2014)05-0008-05
一、问题提出及研究述评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及其演变,已充分暴露出全球商业银行体系,尤其是中小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着较大缺陷,这种缺陷不仅体现在信用风险管理的环节方面,还体现在信用风险管理的效能方面。由于金融市场中信息不对称的客观存在,容易引发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从而商业银行可能面临一定程度的贷款损失。因此,商业银行还应当注重信用风险监测环节,即揭示信用风险传导机理,测度信用风险水平。信用风险监测环节主要针对贷款之前的风险审核管理,通过测度贷款企业的信用质量,来准确反映商业银行面临来自于贷款企业的信用风险水平。若测度结果不符合商业银行放贷标准,则商业银行拒绝放贷,从而将劣质企业群体排斥在贷款之外,有效降低商业银行面临来自于贷款企业的信用风险。可见,信用风险监测是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此外,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来构建信用平稳下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测度模型,有助于提升信用风险管理效能。从信用风险管理的环节与效能分析中可以发现,信用风险测度模型是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监测机制的重要内容,构建科学高效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测度模型,是实现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监测目标的重要保障。
国内外对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测度研究在方法方面居多。其中,Jorion(1996)运用VAR方法构建了基于VAR方法的信用风险测度模型[1];Saunders(1999)对VAR方法进行了修正及拓展,使得测度结果更为精确[2];Jeffrey(2000)提出了期望违约概率模型[3];Jose和Marc(2000)对Credit Metrics模型进行了分析与拓展,提出了两阶段风险测度方法[4];Gordy(2000)将Credit Metrics模型与风险附加法模型(CreditRisk+)进行了实证比较[5];Albanese等(2003)考察了流动下的信用风险测度问题,提出了基于流动的风险测度模型[6];Steven等(2004)将政策周期与政治民主引入发展中国家信用风险的评价问题,建立了发展中国家信用风险测度模型[7];Wand等(2008)将小数据集合运用于贝叶斯神经网络模型,探讨金融机构操作中的信用风险测度方法[8]。国内方面,郭英见等(2009)提出了基于信息融合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测度模型[9];吴冲等(2009)采用模糊积分支持向量机集成技术,构建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模型[10];白保中等(2009)运用Copula函数法对银行资产组合信用风险进行了测度[11];李江等(2008)通过压力测试方法来评估银行信用风险[12]。
综合国内外文献发现,现有文献较多涉及方法论层面探讨信用风险测度问题,尚未涉及对信用环境进行分类,并考察不同信用环境下的信用风险测度问题,对此,本文将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探讨信用平稳环境下的信用风险测度问题。
二、信用平稳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测度指标体系设计
考虑到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主要来源于贷款企业层面,贷款企业的信用质量状况对应着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水平,且两者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①。对此,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对贷款企业信用质量进行测度,来准确反映商业银行自身面临来自于贷款企业的信用风险水平。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测度过程,就是贷款企业信用质量的测度过程。此外,为准确反映商业银行面临来自于贷款企业的信用风险,我们分别从贷款企业的财务与非财务层面遴选出信用风险测度指标体系。具体设计过程如下:
(一)信用风险的财务性测度指标体系②
商业银行面临来自于贷款企业的信用风险程度主要通过贷款企业的经营水平、盈利水平、偿债水平等中间变量来综合反映。考虑到贷款企业的这些中间变量,可以通过贷款企业的相关财务性指标来直接反映,将它们称为“财务性变量”。
(1)经营水平变量。主要反映贷款企业的资金运作与资产盘活效率,由资产周转率、库存周转率、应付款周转率、应收款周转率等指标来综合决定。
(2)盈利水平变量。主要反映贷款企业的利率获取效率,由销售利润率、营业利润率、资产报酬率等指标来综合决定。
(3)偿债水平变量。主要反映贷款企业的债务偿还效率,由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来综合决定。
(二)信用风险的非财务性测度指标体系③
商业银行面临来自于贷款企业的信用风险程度,除了依赖于贷款企业的财务性变量之外,还依赖于履约状况水平、管理水平、生态环境、领导水平、创新水平、发展潜力等中间变量。考虑到这些中间变量是通过财务数据之外的相关经验统计而得到的,将它们称为“非财务性变量”。
(1)履约水平变量。主要反映贷款企业的历史履约效率,由贷款履约率、合同履约率等指标来综合决定。
(2)管理水平变量。主要反映贷款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由销售管理、资金管理、质量管理、技术管理等指标来综合决定。
(3)生态环境变量。主要反映贷款企业的行业经营环境,由行业景气度、行业竞争性、行业政策性等指标来综合决定。
(4)领导水平变量。主要反映贷款企业的高管领导效率,由领导层的个人信用、学历水平、经营理念、经营业绩等指标来综合决定。
(5)创新水平变量。主要反映贷款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由创新人力、创新物力、创新财力、创新效益方面的投入等指标来综合决定。
(6)发展潜力变量。主要反映贷款企业的发展潜力程度,由行业政策、市场份额、潜在效益等指标来综合决定。
(三)信用风险测度指标体系的基本架构
依据上述分析,给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测度指标体系的基本架构,即:信用风险测度指标体系主要由财务性测度指标体系与非财务性测度指标体系两大部分构成。具体指标体系及符号分别见表1、表2所示。
三、信用平稳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测度模型构建
在信用平稳环境下,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中的专家评判及打分方式来设定各个测度指标的相应权重,尽管存在一定的主观性,但是对测度结果影响较小,且操作便利。具体建模过程与方法如下:
1.测度指标的权重设定及反向标准化处理。为设定信用风险测度指标权重,模糊综合评判法中通常采用专家评判及打分方式来实现,专家依据历史经验对反映各个变量的相关测度指标权重进行评判及打分,从而确定各个测度指标对关联变量的权重系数。以mijk表示测度指标Xijk对变量Xij的权重,则反映变量Xij的权重向量为Mij=(mij1,mij2,…,mijl)。
通过专家打分方式还可以获得各个测度指标的实际取值。考虑到财务性测度指标均属于无量纲的比例,取值范围自然位于[0,1]区间内;对于非财务性测度指标,例如测度指标Xijk,专家依据经验数据给出测度指标Xijk的上、下限阀值max Xijk与min Xijk,再通过反向标准化运算ijk=max Xijk-Xijkmax Xijk-min Xijk,使得指标数值ijk必然分布于[0,1]内。此外,通过上述反向标准化处理,使得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水平与来自贷款企业的测度指标取值之间由原来的负相关性转换为正相关性。
2.建立信用风险测度等级集及分布区间集。
根据中国银行业按照五大级别对贷款风险进行分类管理的原则,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测度等级也划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为正常(A级)、轻度(B级)、中轻(C级)、中度(D级)、重度(E级)。考虑到测度指标已进行了反向标准化处理,且各个测度指标取值与信用风险水平之间呈现正相关性,即:反向标准化处理后的测度指标数值越大,则对应的信用风险水平就越大。此外,对经过标准化处理后的各个测度指标取值进行加权平均运算,得到各个变量值的范围也必然在[0,1]区间内。然后,再次对各个变量进行加权平均运算,最后得到的信用风险测度结果也必然分布于[0,1]区间内。对此,将[0,1]区间划分为五个子区间,每个子区间分别对应着某个风险测度等级,为便于操作,对[0,1]区间进行均匀分割,即:将[0,0.2)对应的风险等级设定为正常(A级);将[0.2,0.4)对应的风险等级设定为轻度(B级);将[0.4,0.6)对应的风险等级设定为中轻(C级);将[0.6,0.8)对应的风险等级设定为中度(D级);将[0.8,1]对应的风险等级设定为重度(E级)。
3.给出测度指标隶属向量及评判隶属矩阵。
假设参与风险评价的专家人数为P,专家对任意测度指标Xijk按照A、B、C、D、E等级进行打分评价,则指标Xijk对应于A级的隶属度为wijk1=PAP,其中PA表示认定该指标值为A级的专家人数,将对应于每个等级的隶属度以横向量形式表示,即可得到变量Xij的隶属向量Wijk=(wijk1,wijk2,wijk3,wijk4,wijk5)。考虑到任意变量Xij可由若干个测度指标Xijk(1≤k≤l)来综合反映,于是得到变量Xij的评判隶属矩阵为:
Wij=Wij1
Wij2
Wijl=
wij11wij12wij13wij14wij15
wij21wij22wij23wij24wij25
wijl1wijl2wijl3wijl4wijl5
4.计算风险测度结果及评判信用风险等级
下面,将变量Xij的评判隶属矩阵进行加权平均运算,得到变量Xij的隶属向量:
Aij=(mij1,mij2,…,mijl)×
wij11wij12wij13wij14wij15
wij21wij22wij23wij24wij25
wijl1wijl2wijl3wijl4wijl5=
(aij1,aij2,…,aij5)
对隶属向量Aij进行标准化运算ijk=aijk∑5k=1aijk,得到归一化隶属向量ij=(ij1,ij2,…,ij5)。
以各个归一化隶属向量ij=(ij1,ij2,…,ij5)为横向量形成矩阵形式,即可得到两大主变量X1与X2的隶属矩阵分别为:
W1=111112…115
121122…123
131132…133
W2=211212…215
…………
261262…265
以mij表示变量Xij对主变量Xi的权重,则反映主变量X1与X2的权重向量分别为M1=(m11,m12,m13),M2=(m21,m22,…,m26),对主变量Xi的隶属矩阵进行加权平均运算,得到主变量Xi的隶属向量为Ai=Mi・Wi=(ai1,ai2,…,ai5),i=1,2。再对Ai进行标准化运算ij=aij∑5j=1aij,得到归一化隶属向量i=(i1,i2,…,i5),还可得到信用风险的隶属矩阵为W=1112…15
2122…25。最后,结合主变量对信用风险的权重向量M=(m1,m2),即可得到信用风险的隶属向量为A=M・W=(a1,a2,…,a5),通过标准化运算i=ai∑5i=1ai,得到信用风险的归一化隶属向量=(1,2,…,5)。此外,取五大等级区间的中间值建立权重向量S=(0.1,0.3,0.5,0.7,0.9),则信用风险测度结果为f=・ST。考虑到0≤f≤1,则f必然落在某个等级区间内,即可认定测度结果对应的风险等级。
四、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测度模型应用:实例分析
(一)设定测度指标隶属向量数据及相关权重
假设某商业银行邀请10位专家组成员对某贷款企业进行评判及打分,专家组依据贷款企业的财务及非财务数据,对各个测度指标对应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反向标准化运算处理,并按照A、B、C、D、E顺序对各个测度指标进行了评判及打分,并对相关测度指标及变量的权重系数进行了设定,具体结果分别由表3、表4给出。
表3 财务性测度指标对应的隶属向量及权重数据
(二)依据评判隶属矩阵计算归一化隶属矩阵
依据上述隶属向量数据及相应权重,可得到各个变量的评判隶属矩阵;对评判隶属矩阵及对应权重向量进行加权平均运算,可得到各个变量Xij的隶属向量Aij;再对各个隶属向量Aij进行标准化运算,可得到两大主变量X1与X2的隶属矩阵:
W1=0.50.350.1500
0.460.30.2400
0.380.30.240.080
W2=0.370.230.220.180
0.390.270.270.070
0.50.30.200
0.440.280.2800
0.370.380.2500
0.360.320.3200
再结合权重向量M1=(0.3,0.4,0.3),M2=(0.2,0.2,0.2,0.2,0.1,0.1),即可得到两大主变量Xi(i=1,2)的隶属向量分别为A1=(0.448,0.315,0.213,0.024,0),以及A2=(0.323,0.292,0.215,0.05,0),再进行标准化运算,即可得到信用风险的隶属矩阵为:
W=0.4480.3150.2130.0240
0.3670.3320.2440.0570
最后,依据主变量对信用风险的权重向量M=(0.5,0.5),得到信用风险的隶属向量A,再对A进行标准化运算,得到信用风险的归一化隶属向量=(0.4075,0.3235,0.2285,0.0405,0)。
(三)计算风险测度结果及评判信用风险等级
选取五大等级区间的中间值建立权重向量S=(0.1,0.3,0.5,0.7,0.9),依据信用风险测度公式f=・ST,即可计算出信用风险值为f=0.2904。显然,商业银行来自于样本贷款企业的信用风险测度结果分布于[0.2,0.4)区间内,该区间所对应的风险等级为轻度(B级)。进一步分析还可以发现,信用风险值f=0.2904,逼近轻度(B级)对应区间的中心位置,对此,将信用风险等级认定为轻度(B级)的可靠性程度较高。此外,一般模糊分析法通常依据归一化隶属向量的最大隶属度来作出判断,若将上述实例运用一般模糊分析法思路,得到的结论是:信用风险等级属于正常(A级),因为归一化隶属向量的最大隶属度为0.4075,恰好对应于正常(A级)位置。考虑到对应于B级与C级的隶属度之和远大于A级对应的最大隶属度,说明被认定为B级或C级的可能性也较大。显然,一般模糊分析法的测度结论相对比较粗糙。通过对上述结论的比较分析发现,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所得到的测度结果相对可靠,尤其是对于解决信用平稳环境下的信用风险测度问题,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五、结论与展望
以上探讨了信用平稳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测度问题。一方面,从贷款企业的财务与非财务两个层面入手,设计了信用风险测度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构建了信用平稳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测度模型,并给出了信用风险测度模型的应用实例。通过实例分析发现,与一般模糊分析法相比较,模糊综合评判法对于解决信用平稳环境下的信用风险测度问题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与优越性。但是,在信用突变环境下,模糊综合评判法则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因为一旦测度指标发生突变,依赖于专家评判及打分方式得到的测度结果容易发生等级的“过度跳跃”,导致风险测度结果的不稳定性,从而缺乏一定的说服力。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测度问题是金融学领域的重大问题,尤其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及其演变,展开这方面研究对于提升我国银行业风险管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对此,探讨不同信用环境下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测度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希望我们的研究能为这方面的后续研究提供重要的基础性铺垫。
注释:
①
贷款企业信用质量越高,说明贷款企业贷款偿还能力越大,则商业银行面临来自于贷款企业层面的信用风险水平越低;贷款企业信用质量越低,说明贷款企业贷款偿还能力越小,则商业银行面临来自于贷款企业层面的信用风险水平越高。因此,两者之间存在负相关性。
②所谓信用风险的财务性测度指标体系,就是通过贷款企业财务报告数据能够直接反映信用风险水平的相关因子集合。
③所谓信用风险的非财务性测度指标体系,就是通过财务数据之外的相关经验统计能够间接反映信用风险水平的相关因子集合。
参考文献:
[1]Jorion P.Risk: measuring the risk in value at risk[J]. 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 1996,(11):198-221.
[2]Saunders A.Credit risk measurement: new approaches to value at risk and other paradigms[M]. John Wiley and Sons, Inc,1999:368-392.
[3]Jeffrey, R. B.a survey of contingent claims approaches to risky debt valuation[J].Journal of Risk Finance,2000,(3):53-70.
[4]Jose A. Lopez, Marc R. Saidenberg,evaluating credit risk models[J].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2000,(24):151-165.
[5]Gordy, M. B.A comparative anatomy of credit risk models[J].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2000,(24):119-149.
[6]Albanese C, Campolieti J.,Chen O. and zavidonov a. Credit Barrier Models[J]. Risk Magazine,2003,(16):357-388.
[7]Steven A. Block and Paul M. Vaaler.The price of democracy:sovereign risk rationing,bond spreads and political business cycl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2004,(23):917-946.
[8]Wand S C, Liu X H and Zhang P Q.Learning bayesian networks structure from small data set in operation risk analysis[J]. Journal of System & Management,2008,(4):448-454.
[9]郭英见,吴冲. 基于信息融合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模型研究[J].金融研究,2009,(1):95-106.
[10]吴冲,郭英见,夏晗. 基于模糊积分支持向量机集成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模型研究[J].运筹与管理,2009,(2):115-119.
[11]白保中,宋逢明,朱世武. Copula函数度量我国商业银行资产组合信用风险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9,(4):129-142.
[12]李江,刘丽平. 中国商业银行体系信用风险评估――基于宏观压力测试的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8,(6):66-73.
Study on Application and Commercial Bank Credit Risk
Measurement Model
under Credit Stability Based on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GU Hai feng
(Glorious Sun School of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of Donghua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51, China)
Abstract:A scientific credit risk measurement is an important safeguard for commercial banks to fulfill the credit risk monitoring goal. The credit risk mainly comes from loaned enterprises, and the credit quality of loaned enterprises corresponds to banks' credit risk level. This paper formulates a credit risk measurement index from financial and nonfinancial two levels of loaned erterprises, applying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constructing commercial bank credit risk measurement model under credit stability, and giving a practical example of model application. It shows that under credit stability, weight assignment relying on expert evaluation style offers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good operation convenience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commercial bank credit risk measurement. The research result will provide important theoretical guidance and decision making reference for China commercial bank system to construct the scientific and efficient credit risk monitoring mechanism.
企财险基本险和综合险区别篇4
一、财务风险“潜伏期”的警兆分析与识别
财务风险“潜伏期”的警兆是指建立在大量资料分析基础上的反映财务危机的先兆。这个信息系统是开放的,不仅有财务信息,还有其他渠道的信息。其资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内部经营管理的资料;二是与之相关联的外部市场与所处行业的资料。“潜伏期”的财务风险如下图所示:
此处放文尾图!
(一)行业竞争风险。行业竞争风险包括三个方面:(1)行业的竞争类型。行业的竞争类型从竞争的强弱程度来看,可划分为完全竞争型行业(如手工业和农业)、不完全竞争型行业(如轻纺、服装鞋帽等轻工业行业)、寡头垄断行业(如钢铁、汽车等重工业行业)、完全垄断行业(如公用事业单位)四种。从完全竞争行业到完全垄断行业,竞争程度依次递减,财务风险的程度也依次递减,即竞争性越弱,财务风险越小,反之亦然。(2)行业受生命周期变动的影响程度。一个行业的生命周期分为四个阶段: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面对行业生命周期,企业的财务风险按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排序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3)行业的主导产品是否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风险小,属于国家调整产业政策的风险大,属于国家抑制的产业风险更大。
(二)市场竞争风险。市场竞争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市场竞争引起产品售价变动;二是主要原料短缺引起材料进价上涨。产品的市场售价或销售总收入是一个越大越好的变量。该变量与上期对比,大于或等于上期,则为无警区域,小于上期总收入的10%、20%、30%、40%则分别定义为轻警区域、中警区域、重警区域和巨警区域。主要原料进价或材料采购总平均进价,是一个越小越好的变量。该变量与上期对比,小于或等于上期,则为无警区域,大于上期平均进价的10%、20%、30%、40%,则分别定义为轻警区域、中警区域、重警区域和巨警区域。(三)经营控制风险。经营控制风险,涉及六个具体化的分析监测内容:(1)职责划分。职责划分是经营业务控制的核心,其目标为:保障财产的安全,监测交易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一个企业有很多业务,也有很多部门,各部门应列出详细职责划分表,使每一笔经营业务的发生都有相应的部门负责授权、核准、执行和复核。各个部门的授权范围、执行责任、复核范围等,应列出一个职责划分总表,一方面使各种业务的职责划分既不重复也不遗漏;另一方面若经营业务控制出现问题,可以做到责任追踪。(2)授权规定。涉及经营业务的货币收支时,宜采用授权办理。对授权的范围、内容、金额、时间等应给予明确的规定。这样既避免越权行为的发生,又能防止出现问题后出现部门之间相互“踢皮球”的现象。(3)审批手续。审批不是故意为难某些部门,审批过程就是根据企业的全部资源状况,进行综合平衡的过程。(4)组织系统图。组织系统图可显示每一部门在企业中的地位及其上下隶属关系。从组织系统图上,可知道每一部门或每一人员应对谁负责,部门与部门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是怎样的职责关系,这些都应通过组织系统图界定清楚,以便指挥有序,提高工作效率。(5)独立责任。职责划分后,各部门独立负责完成自己职责范围之内的工作,不必请示上级。若超越本身职责范围的业务事项,又必须由本部门完成时,则呈报上级,并陈述自己的建议和看法,请上级决定。(6)复核责任。复核是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内容,一个企业没有正常的复核机制,各项制度就无人执行;一项业务没有复核,就可能产生错弊。
(四)投资控制风险。投资风险,特别是巨额固定资产投资的风险,轻则影响企业几年,重则影响几十年,甚至使企业一夜之间倒闭。从投资的内部控制角度分析,主要的监测内容为:投资方向是否受到国家政策的鼓励;投资项目是否得到国家或地区优惠政策的支持;投资对企业未来核心竞争能力的影响。
(五)筹资控制风险。“潜伏期”的筹资控制风险具有明显的行业特征和时间特征。一般而言,该行业的平均资产收益率高于同一时期的债务资金成本率,则意味着无警情;反之,则意味着有警情出现。债务资金成本率指标是一个综合性指标,银行贷款利率在该指标中起基础性作用,因此,银行贷款利率的高低构成了筹资风险中的主要风险。从筹资的内部控制角度分析,主要监测的内容为:(1)各种筹资方案是否进行了科学评价,是否充分评价了不同筹资方案的资金成本及其财务风险,即筹资方式分析、资本成本分析和融资风险分析。(2)是否真正考虑了融资顺序,即是否首先是通过留存收益转化的内部融资,其次是无风险或低风险的债务融资,最后是发行股票融资。
二、财务风险“潜伏期”的警度监测
财务风险“潜伏期”的分析监测系统,涉及两个要素:一是建立财务预警的先行指标或称财务先导预警系统;二是建立和监测财务预警先行指标的临界点。简言之,一是警兆指标;二是警情临界值。
(一)财务风险“潜伏期”的警兆指标及评分标准。美国仁翰·阿吉蒂调查了可能导致破产的公司缺陷,按照缺陷的征兆进行对比打分,人们称之为管理评分法。这种评分,每一项要么得零分,要么得满分,不许给中间分。根据管理评分法和“潜伏期”财务风险的警兆,设计下表:
险“潜伏期”警情临界值的测定。按管理评分法,对财务风险“潜伏期”的警兆表现评分,每一项只能按得分栏的指定栏次得到唯一的得分,即得到0分、1分、2分、3分、4分中的某一个分数。得分越高,企业的财务风险越大。最低总得分为0,最高总得分为52分。
一般而言,企业监测得分小于等于8分,表明企业处于“绿色区域”,即无警区域,警度为无警;若监测得分大于8分,则表明企业处于“黑色区域”,即有警区域;根据得分多少,依次警度排序为轻警、中警、重警和巨警。若设定监测得分为X,则有:
企财险基本险和综合险区别篇5
关键词:产品开发;企业财产保险;澳大利亚经验
中图分类号:F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3-0208-02
1 我国企业财产险条款的发展背景
1.1 我国企业财产险条款的现状
目前我国企业财产保险条款分为国内、涉外两个系列共四个主险条款。系列一为针对国内企业开办的财产基本险条款和综合险条款,这两个条款通称国内条款,是当时的保险监管机构人民银行颁布的全国性条款,于1996年7月1日起在全国执行。系列二为三资企业、外商独资(控股)企业,以及驻华使馆、领馆及外商租用的房屋和外国在华人员的个人财产开办的财产险和财产一切险条款,也是当时的保险监管机构人民银行颁布的全国性条款,于1995年8月1日起在全国执行。此后个别保险公司开发了专用的财产险条款,但市场主流使用的仍是上述条款。
1.2 我国企业财产险条款存在的问题
(1)企业财产险条款存在两套体系,不利于保险行业发展。
(2)两套体系之间存在差别,增加企业财产险业务展业难度。
国内条款和涉外条款之间存在的差异客观上增加了保险公司展业的难度。首先,不利于业务人员向客户介绍保险条款。客户并非保险专业人员,两套体系增加了客户对条款理解的难度。其次,国内的中国企业客户和外资企业均可投保国内和涉外两种条款,降低了保险条款的严肃性。第三,条款存在差别增加了产生保险纠纷的可能性。(3)条款使用时间较长,不适应现有经济法律环境。
(4)费率长期脱离市场,远远高于实际费率。
(5)承保模式僵化,难以满足客户需求。
2 澳大利亚企业财产险条款设计思路
澳大利亚根据企业财产保险目标客户的不同设计了两款产品来承保企业财险保险业务。针对大企业风险保障要求高的特点设计ISR(Industrial special risks)保单条款,针对中小企业要求灵活、便利的特点设计商业组合保险条款(business packs)。
2.1 ISR保单条款
(1)总体架构。
ISR保单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物质损失险,也就是企业财产损失险,第二部分是业务中断险。企业财产损失险是以一切险的方式来承保,凡不在除外责任里的风险造成的损失保险人均承担。
(2)保险财产。
保险财产包括客户所拥有的所有有形财产,即动产和不动产,其中包括了现金、支票等有价证券,还包括了保险期限开始之后取得的所有财产。客户要在投保时和保险结束之后提交财产的声明价值。如果发生了价值变动,将根据价值变动情况对保费进行调整。
(3)保险责任。
凡不在除外责任里的风险所造成的损失保险人都承担。如果是除货币和商品之外的财产发生损害,在临时搬运到澳大利亚的其他地方途中,保险人提供火灾、闪电、爆炸、地震、航空器、暴乱、罢工、恶意损害、暴风雨直接造成的损害的保障,同时还承担在保险事故发生后必要的评估、测量费用,向政府或其他法定机构支付的必要的费用或关税,因盗窃造成的换锁、密码的费用,清理残骸费用,必要的拆除费用及董事和雇员不过超2000澳元的个人财产保障等。
(4)除外责任。
除外条款中包括了除外财产和除外责任。除外财产主要包括了运输中的财产,因为有更加专业的保险来承保;一般行业不涉及的财产如码头、隧道、钻井平台、船舶、飞机、牲口等财产,但可以通过特约进行承保。除外责任比较详细,主要包括非偶然因素损失的危险,如洪水、损耗、露天环境的盗窃、存货短缺、自燃等;政府行为,包括战争、没收、国有化等;污染;设计失误;锅炉;电脑病毒等。
(5)赔付基础。
赔付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复原价值,一种是补偿价值。复原价值是将投保财产充分恢复到与原来相同的状况所必需的置换、维修或重建成本,所恢复的情况既不好于,也不超过全新投保财产的状况,也就是以旧换新,像房屋、机械和设备等大多数财产所投保的都是复原价值。补偿价值与复原价值的区别是要考虑使用年限、状况和剩余的使用寿命,也就是要减去折旧。
2.2 商业组合保险
(1)总体架构。
商业组合保险的设计目的是为中小企业提供一份可以自由选择投保多种保险的保险。最常见的保障包括物质损失(财产损失保险)、营业中断险、盗窃或入室盗窃险、现金险、玻璃险、机损险、责任险、货运险、个人意外险及雇员忠诚险。物质损失(财产损失保险)是列明保险所承保的风险类型,未列明的风险不承担责任。
(2)保险财产与保险责任。
类似我国涉外条款,保险财产分为四类,建筑物、租金损失、存货、室内财产(机器设备等)。与ISR保单相区别的是不需要声明价值表,而是直接确定投保金额。一般不包括机动车辆、游艇、飞机、活的动物、珠宝首饰、金银、现金等财产。保险责任,提供的保障一般包括火灾、闪电、爆炸、暴雨、暴风、管道泄漏、飞行物体坠落、暴乱、罢工、恶意损害、地震及火山爆发。在保单中对每种风险都有非常明确的定义。除外责任,保险责任条款中列明的风险之外的风险造成的财产损失,保险人都不承担赔偿责任。
(3)赔付基础。
赔付也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复原价值,一种是补偿价值。在投保时客户可自由选择保险财产的赔付方式,两种方式的保费不同。一般来说,复原价值的保费要高于补偿价值,因为复原价值的赔付金额要高于补偿价值的赔付金额。
2.3 澳大利亚企业财产险条款的经验
(1)使用组合保险承保业务。
澳大利亚保险市场比较成熟,企业投保意识较强,企业主要通过经纪人来购买保险。经纪人为方便招揽业务,减少管理费用,在实际承保业务中与保险公司共同开发使用组合保险承保业务。ISR保单和商业组合保险均属于组合保险,ISR保单就包含和财产损失险和营业中断险两种最常用的险种,商业组合保险包括了中小企业常用的多种保险。
(2)目标客户尽量明确。
ISR保单的目标客户是企业资产价值高昂,风险要求较高,议价能力较强的大型企业,所以ISR保单的特点就是风险全面,方式简便,对于特殊财产如地下财产、企业拥有的铁路等财产可特约承保。而对于中小企业开发专有的组合险种,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自由选择,基本上所需要的险种都在组合保险内容之内。
(3)可设计两种赔付方式。
ISR保单和商业组合保险都设计了复原价值和补偿价值两种赔付方式。根据企业财产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赔付方式,充分发挥保险的保障功能,有力的支持企业的重建。因为一般来说厂房、设备等重要资产可能存在时间较长,在通货膨胀较高的情况下一旦发生保险事故,补偿方式往往不足以完全弥补企业的损失,而复原价值的使用可满足企业的需要。
(4)保障尽量全面。
不论是ISR保单还是商业组合保险,对客户提供的保障比较丰富。ISR除基本财产损失之外还提供了临时转移保障和事故发生后必要的评估、测量费用,向政府或其他法定机构支付的必要的费用或关税,因盗窃造成的换锁、密码的费用,清理残骸费用,必要的拆除费用及董事和雇员不过超2000澳元的个人财产保障等保障。商业组合保险提供多险种供客户选择。
(5)合理安排条款结构并使用通俗化语言。
澳大利亚的企业财产保险条款结构相对比较合理,总体结构是总的明细表,术语解释,保险财产,保险责任,除外责任,适用的条件等部分。条款都使用平实的语言撰写,任何有可能有疑问的术语都会进行解释,保证一般人士都可理解保险条款。
3 澳大利亚企业财产险条款对我国企业财产险条款开发的启示
3.1 设计新型体系架构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企财险产品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两套体系并行的问题,将国内涉外条款两套体系合并,保留两套体系的优点,克服其弊端,开发设计一套更为规范、有效的企财险产品体系。建议借鉴澳大利亚企业财产条款和我国涉外条款的体系,设计两个条款,一个针对大型企业的以一切险方式承保的综合险条款,一个以中小企业为对象的列明风险的基本险条款。进一步发展思路可设计组合保险,综合险中增加营业中断险,基本险中增加营业中断险、雇主责任险、现金险、雇员意外伤害险、公众责任险、雇员忠诚险等。
3.2 合理设计条款内容
第一放弃目前国内条款以资产负债表为核心的国内条款保险财产方式,融合涉外条款的做法,企业可自行申报财产清单及估价,也可根据资产负债表确认投保财产和非投保财产。其次,基本险将火灾、雷击、爆炸、飞行物体坠落设计为主险保障,其他自然灾害如暴雨、洪水、台风、暴风、龙卷风、雪灾、雹灾、冰凌、泥石流、崖崩、突发性滑坡、地面下陷下沉可根据性质分为附加险,意外事故也可设计为附加险。第三借鉴澳大利亚商业组合保险的赔付方式,在投保时客户可自由选择保险财产的复原和补偿两种赔付方式,两种方式的费率不同。
3.3 根据市场厘定费率
第一充分调研市场费率水平,借助现代精算技术,对新产品厘定一套保障充分、公平合理的费率体系。其次对地域性较强的特殊风险,可考虑根据地域厘定相应的差别费率。第三设计多种费率因子,如企业生产风险程度、周边环境、企业管理水平、历史赔付等因素综合考虑,确保既促进企业财产险的销售又满足保险人的费率充足性要求。
3.4 条款措词进行完善
首先合理设计条款结构,建议可采用下列顺序:保单明细表,术语解释,保险财产,保险责任,除外责任,适用的条件等。其次术语解释中增加火灾、爆炸、暴风、暴雨、龙卷风、被保险人代表和重大过失等以前放在条款解释中的重要术语以减少法律风险,第三明确条款责任,减少争议,如明确爆炸风险责任是否包括锅炉爆炸责任,企业财产自燃是否属于保险责任等国内、涉外条款规定不一致之处。第四,对条款进行可阅读性测试,保证具有中等文化水平及以上的客户理解保单。
3.5 新增多种附加保障
认真进行企业需求调研,在借鉴澳大利亚的条款的基础上增加设计多种附加保障,如保险事故发生时临时避难过程中提供火灾、闪电、爆炸、盗窃等风险造成的损害;保险事故发生后必要的评估、测量费用;员工一定额度的个人财产保障等。另外国内部分行业如商业零售、粮食收购企业存在因季节变动导致存货大幅变化情况,可设计浮动存货条款,注明在某个月份存货可上浮一定比例以满足企业实际需求。
参考文献
[1]徐平,许谨良.中美商业财产保险条款比较[J].上海保险,2003,(8).
[2]徐凌.由冰雪灾害引发的思考――对改进企财险业务承保的建议[J].中国保险,2008,(3).
企财险基本险和综合险区别篇6
[摘要]民营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识别FCE模型
21世纪新经济时代,知识和技能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日益显示出决定性意义。民营企业人力资本普遍不足的现实,已经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壮大的瓶颈。以云南为例,民营企业在人才总量结构上都存在不少问题。一是人才存量不足。据2008年云南省非公有制经济企业人才资源状况抽样调查显示,具有本科及以上的人数为8.3%,大学专科11%,中专及高中30%,初中及以下48%。二是人才结构不合理。从就业的行业状况看,非公企业的人才资源主要集中在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和批发零售业,这四个行业的人才占总人数的70%以上。从人才资源的产业分布来看,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三产业人才资源量较少,研发与高级管理的人才缺乏 。影响人力资本提高的因素很多,由于投资风险大所导致人力资本投资不足,是问题的根本所在。
一、 民营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因素
所谓人力资本投资风险,是指人力资本投资主体投入了一定的时间、物质资源来生产人力资本,由于不确定性因素致使人力资本投资没有获得预期回报,甚至不能弥补投资的成本。与其他物质资本、金融资本投资一样,民营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也存在着风险的客观性、普遍性、潜在性、两重性等属性;而人力资本的非物质性,又使得民营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在风险来源上更加复杂独特。从人力资源开发系统本身(图1)及其投资环节来分析风险因素,对于全面认识、科学评估人力资本投资风险,提高投资行为的有效性至关重要。
图1 人力资源开发系统
1.投资决策环节潜在的风险
投资决策是人力资本投资的起点,决策风险是人力资本投资的首要风险。在人力资本供需均衡分析基础之上,决策机构要综合评估三方面影响:(1)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具有间接性和非物质性的特点,可表示为:资金投入人力资本企业效益。企业对员工所进行的人力资本投资,无法由投资机构像买卖商品或进行物质资本和金融资本投资那样直接让渡以收回全部投资,其收益的可控性差。(2)投资规模化、周期性特点所隐含的财务风险。人力资本形成与发挥都需要相当长时间过程,少量或分散的人力资本投资难以取得明显效益,从而使得人力资本投入量大而回收周期长。而云南省民营企业,普遍属于发展的低级阶段,绝大多数为中小企业 ,资金不足且融资困难。(3)总体风险水平预判。
2.系统开发环节潜在的风险
系统开发是指开发主体运用考录、培训、管理、考核和奖惩等手段作用于开发客体,以期提高人力资本存量、优化资源配置和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系统开发环节事关人力资本投资成败,投资对象选择风险是其最大风险。(1)重要人才录选风险。主要是对民营企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三高人才”:高级经营管理人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级技能人才。(2)培训机构选择风险。云南教育改革相对滞后,培训市场的规范性、适应力不够。国有教育手续繁琐、费用较高,且培训内容往往不能适应企业的具体需要。私人部门提供的教育培训服务良莠不齐,企业在培训市场中的搜寻成本、识别成本都相对较高。
3.人力资本管理环节潜在风险
科学管理是人力资本效应发挥的关键,管理风险是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风险。人力资本是一种“活的资本”,其投资效果很大程度上受员工个人主观能动性影响――充分发挥作用则能使企业获得超额产出,但也可能因为员工“隐匿”人力资本而使企业受到损害,亦即潜在的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能否形成现实的经济效益,还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就对于人才管理的科学性、合理化和激励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很好地把人性化、约束性和激励性手段融合起来,充分落实到人才的管理工作中。针对云南民营企业起步晚、规模小、技术弱、资金不足、管理粗放现状,防范三种风险:(1)约束性风险。(2)激励性风险。(3)职业道德风险。
4.人力资本流动环节潜在风险
适度的人力资本流动是企业自我更新并保持竞争力的必要手段,而流动风险则会制约企业进一步发展。此环节主要有三种风险:(1)人力资本意外中止风险,比如员工的意外伤亡造成的人力资本损失。(2)人力资本流动过缓风险。(3)人力资本流动过速风险。由于人力资本产权关系复杂及法制道德多方面原因,导致人力资本流动过速问题日渐突出。相关调查显示中国民营企业员工流动性大,在一个企业工作1-3年的员工为33%,工作在3-5年的占27%,5年以上的员工比例占15%左右。云南民营企业在与东部地区企业和西部国有企业的人才竞争中,都不具备优势,有些小企业年流失率甚至高达100%以上,而高级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等核心员工流失,将会使企业蒙受技术和市场双重损失。
5.外部支撑系统所潜在风险
人力资本投资需要良好的外部支撑环境,规范有序的人才市场及其制度保障是人力资本投资的前提条件。当前云南投资环境有待改善:(1)人才开发市场不健全。人才市场处于发育期,缺乏适用于人才市场的有力监督手段,非市场行为还不能得到有效制止,突显“投资―收益”的市场价值规律的作用机制往往失灵。(2)保障人才开发权益的法律不完备。现行法律制度和行业规则,在人力资源开发风险评估和利益保障上缺乏可操作性。(3)人才投资的社会人文环境欠优化。云南民族传统文化浓厚,缺少以市场经济为特征的现代价值观、人力资本观等现代文化理念,兼以发展思想束缚,国有经济享有的优惠条件和社会福利,未能惠及非公企业。
二、云南民营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识别
投资项目风险可从宏观与微观两层面来认识。宏观方层面的系统风险,是指由于社会共同因素引致投资结果的不确定性,包括经济周期风险、金融风险、环境风险、通货膨胀风险、自然因素风险等。微观层面的非系统风险,是指由于非共同因素引致投资结果的不确定性,包括管理风险、行业风险、市场风险、技术风险、生产风险、财务风险等其它风险。不过,在不同领域、行业及时空运行条件下,投资项目所产生的风险特征与风险强度可能完全迥异。正是这个原因,云南民营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呈现出更大的不确定性,进而限制了人力资本的有效投入,造成了民营企业人力资本普遍性缺乏。借鉴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研究的相关成果,深入考察民营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因素,可识别云南民营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类型(表1)。
表1 云南民营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识别
风险大类 风险子类 识别标准
投资决策风险 投资效应风险 投资回报率=(总体收益-投资成本)/投资成本≥25%
财务风险 人力资本投资额/工资总额≤10%,人力资本负债率<50%
市场风险 市场人才需求量>人才供给量,且需求弹性≥1
总体风险预测 风险评估值<可承受范围或最高阈值
人才开发风险 人才录选风险 胜任力评价值应符合人才选拨标准
培训机构选择风险 培训机构资质和信用评级应处于较高等级
人才管理风险 约束不当风险 管理制度刚性约束要顺应营造公平规范创业环境
激励不当风险 激励性制度促进创新及人力资本效应最大化
职业道德风险 人才的工作意愿及满意度≥80%
人才流动风险 意外中止风险 聘用人才要符合健康标准,意外伤亡事故率低
流动过缓风险 人力资本流动率≤5%,极可能产生流动过缓风险
流动过速风险 人力资本流动率≥20%,流动过速风险较大
外部系统风险 市场规范性风险 市场地位被确认且人才市场发育度高,则风险较小
制度保障风险 人力资本投资市场法规完善,社会保障覆网盖率高
其他不可控风险 视具体情况及不同的风险因素,对风险作等级评估
三、云南民营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测度
1.指标体系
从前文分析可知,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因素在不同运行条件下表现特征不一样,不同的投资项目其风险种类也会不一样。为此,在系统分析云南民营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
企财险基本险和综合险区别范文
本文2023-12-19 11:22:14发表“文库百科”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kubao.com/article/4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