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工程未来规划范文
网络工程未来规划篇1
[关键词]网络规划;用户预测;matlab
一、 前言
移动通信自1987年投入运营以来,用户数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率。为了满足用户不断增长的通信需求,全国各省、市都在加快通信网络的建设与扩容工程。而网络的建设既要不断引进新的技术,满足用户日益发展的个性化需求,又要使整个网络经济适用,使工程投产后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就需要准确地对移动用户的发展进行预测。用户预测结果是后续网络规划和建设的依据,而预测结果的准确程度决定了整个规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本文利用Matlab软件编制了一个交互式的用户预测界面,力争简化预测流程、提升预测精度,提高工作效率。
二、正文
用户的发展受到外界经济、政策、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所以用户预测不仅仅局限于通过成长曲线、二次曲线、GDP及普及率等预测方法对历史数据进行趋势外推,而要综合考虑外界各方面影响因素可能对用户发展产生的影响。为了使预测结果更加科学和符合实际并能促进网络健康发展,还要通过各种与用户数有关的指标对预测结果进行修正,同时综合考虑外界因素可能对未来几年用户的发展产生的影响,对修正后结果做再次调整,以力求得出最符合未来发展的用户预测结果。
(一)用户预测的方法及流程
1.GDP及普及法:
①通过直线法预测未来5年GDP和人口数,并计算出未来五年的人均GDP;
②计算出历史数据中GDP及普及率的线性关系;
③通过步骤①、②计算得出未来五年的普及率;
④根据为未来人口及普及率的预测,得出未来五年的移动用户数。
2.二次曲线拟合法:
①确定预测模型为 y=a×x2+b×x+c;
②通过对历史用户数据的拟合得出系数a,b,c;
③通过公式y=a×x2+b×x+c计算得出未来五年的移动用户数。
3.成长曲线法:
①确定预测模型为y=L×e(-b*e ) ,L为饱和系数;
②通过历史数据,计算系数b,k;
③通过公式 y=L×e(-b*e ) 计算得出未来五年的移动用户数。
4.瑞利分布法:
①通过人均GDP和人均收入门限确定潜在用户率;
②确定基准年份的渗透率;
③计算各影响因素(如手机终端价格下降、资费下降、社会经济增长等)的权重;
④由基准年渗透率和影响因素的权重计算得出未来五年的用户渗透率;
⑤由潜在用户率和用户渗透率相乘得出用户普及率;
⑥预测未来五年人口数;
⑦由人口数和普及率相乘得出移动用户数。
具体预测流程如图所示:
预测流程以历史通信用户数、人口、人均GDP为基础数据,同时要设定通信用户数的收入门限,以及基准年份的渗透率。瑞利预测方法中还需要通过将手机终端价格、资费、网络覆盖、网络质量等因素的科学量化作用到预测过程中。根据拟合曲线计算出历史数据,同时与实际发生的历史数据进行拟合,求出该预测方法的拟合度数值。而后将4种预测方法的4个拟合度数值进行求和,分别计算出各种方法的拟合度占四个拟合度数值总和的百分比,然后将各种预测方法的预测结果与其相对应的拟合度百分比相乘,同时将四种结果相加,即得出初步的预测结果。
(二)预测结果的修正
1.通过ARPU及MOU对预测结果进行修正
ARPU及MOU是验证用户发展是否科学合理的重要依据,根据公式:
ARPU=运营收入/(预测前年年末用户数+预测当年年末用户数)/2/12;
MOU=计费时长/(预测当年年初用户数+预测当年年末用户数)/2/12
根据各地区的历史ARPU、MOU数据对通过预测用户数计算出的ARPU、MOU发展趋势进行判断,对用户预测结果进行初步修正。
2.通过对外界发展环境(社会、政策、经济、技术)的判断对结果进行二次修正
当地的人均GDP、电信产业发展水平、居民消费能力、国家对通信行业采取的政策(例如非对称管制政策)、IMS、IP化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可能对未来用户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规划中,需将这些影响因素量化成具体的数值,作用到经过ARPU及MOU修正后的预测结果上,对结果进行二次修正。
3.用户发展趋势的判断
移动用户的发展遵循一定的发展趋势,通过两次修正后的用户预测结果,要从普及率、普及率增长率、用户数增长率等方面进行趋势判断。移动通信用户数的普及率(=通信用户数/人口)一般情况下是应该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而普及率增长率(=当年普及率-前年普及率)和用户增长率(=(当年用户数-前年用户数)/前年用户数)根据不同省份经济发展速度的不同和市场部下一年发展倾向不同,呈现出逐年上升或逐年下降的趋势均可。
4.征求移动公司相关人员意见,敲定最后预测结果
用户预测工作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用户预测结果要得到移动公司中与网络建设和市场发展相关的负责人(一般是计划部和市场部)的认可。计划部从网络建设的角度对用户发展数量进行掌控,市场部站在市场发展与竞争策略的角度对未来通信市场进行把控。用户的发展预测决不可厚此薄彼,必须双向兼顾,在保证网络健康发展的同时,也要遵循市场的发展规律和导向,不能仅仅为了网络的发展而故意放大用户数,给市场发展带来过大的压力。
经过以上方法的预测和4个流程的结果修正,就得到了规划期内网络发展的基础依据――未来4年的通信用户数。
(三)软件预测界面
规划人员可能承接不同省份的规划设计工作,该软件可包括全国31个省(直辖市)的预测历史数据,规划人员在进入该软件之前可自由选择规划设计的省份(直辖市)。
三、结束语
用户预测是未来网络建设与发展的重要依据,用户预测的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未来网络是否能够健康发展。本软件的编制简化了用户预测的流程,降低了用户预测操作的烦琐程度,但是随着外界影响因素的不断增加和通信行业陆续出台的新政策对移动用户发展的影响,本软件也需要不断进行功能的完善和用户预测方法及修正手段的创新以适应变化的环境。
网络工程未来规划篇2
会上,信息产业部综合规划司网络规划处副处长文剑代表信息产业部综合规划司,对运营商提出了处理好新技术、新业务、新网络与旧技术、旧技术、旧网络之间关系,处理好网络发展与资源共建共享之间关系、处理好无线通信设施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三点要求。
3G网络优化重在干扰控制
2G时代,网络优化一般遵循先覆盖、后容量,先室外、后室内的模式,但是这已然无法适应3G网络的技术要求,而随着TD-SCDMA试验网的大规模建设及未来3G的平稳启动,3G网络优化成为会上众专家的关注焦点。
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规划设计所无线通信研究部刘认为,3G网络优化与GSM网络优化的差异首先在于3G需要放号之前的开局优化。此外,由于3G业务的多样性,服务质量的多样化,也对网络优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国移动研究院无线通信技术研究所丁海煜谈到3G网络优化的特点时表示,由于3G采取了同频组网的方式,干扰控制成为3G优化的核心。比如,由于业务调配要有不同的方式,必须综合考虑信道资源、功率资源和干扰资源。而由于3G同时支持软切换/接力切换和硬切换,网络容量和覆盖之间的不确定性也在加大。
中国移动设计院公司无线通信研究所研究总监周胜,在代表设计院总工程师张同须发言时进一步表示,对于未来移动网络的优化来说,已经无法简单通过频率规划规避干扰,必须结合大量RF优化以及码字、功率等参数优化才能完成。此外,3G部署使得双网协同、多网协同成为运营商必须考虑的问题。这意味着运营商需要在一定条件下对现有网络资源进行利用,此外,还必须进行双网互操作规划及相关参数规划。
端到端优化成必然趋势
随着移动宽带化、宽带多媒体化的趋势不断加速,除网络和用户规模不断扩大外,移动
通信网络的规划和优化还面临着数据业务引入带来的各种挑战,如使用时间延长、业务种类丰富、个性化要求高、市场需求变化快等。
中国联通研究设计院副总工程师马红兵则表示,随着多业务的开展,基于网络及网元性能的网络质量KPI指标与基于用户体验的网路质量之间的差距正在越来越大,关注端到端性能的优化和评测成为必然趋势。
周胜在发言中认为,随着移动通信服务由网络中心向用户中心转移,网络优化必须要考虑终端软硬件性能对用户感知和网络性能的影响。他说,中国移动在网络运营中就曾遭遇用户因终端硬件问题投诉运营商的情况。他表示对于运营商来说,单一链路的优化没有意义,运营商更希望得到多种业务和多种终端的端到端网络整体性能的提高。
对此,马红兵认为,首先,运营商应从关注网络性能和设备性能转向关注业务性能,应从被动型优化转向主动型优化;其次,应建立基于全程全网的规划、优化、维护系统,以解决目前规划与优化相互脱节的问题;再次,应建立规划、优化、运维、市场、业务多维一体的综合网络规划优化平台,以为用户提供端到端的质量保障;最后,应建立基于用户感知的规划、优化、维护指标体系。
室内覆盖关注资源利用
良好的室内覆盖,是提高服务等级、发展客户的关键。专家预测,未来3G业务中将有
90%的数据业务发生在室内。为此,本次大会特设“中国式”室内覆盖及相关话题的尖峰论坛,为众专家以及与现场观众之间的交流搭建平台。
在对话中,周胜表示,因为室内覆盖成本高昂,运营商会优先考虑成本问题,因此,首先需要明确,需要在哪些地方进行室内覆盖;其次,需要明确采用何种方式、何种技术进行室内覆盖,这同样会造成成本差异;此外,还必须考虑网络向未来的演进,如HSPA技术的引入,以便现有室内覆盖能为将来的室内覆盖服务。
中国泰尔实验室贺鹏表示,在3G商用前和初期,用户数量少,必须通过大量的主动测试模拟用户行为,这就造成3G室内覆盖优化的工作量远大于2G室内覆盖。中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马跃也认为,在3G网络建成后,如何更好地优化室内覆盖,如何更好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应该是运营商关注的焦点话题。
网络工程未来规划篇3
【关键词】城市配电网;电源点;因素;规划;配网自动化
1、城市配电网规划的原则
城市配电网的规划必须与上一级电网的规划紧密结合起来,依据负荷预测,首先确定各区块的密度及负荷分布,然后合理分布各个变电所的供电区域及供电半径,确定配电线路的走向,网络接线方式,不同变电站之间联络线的联系方式等。在编制过程中,必须坚持有长远的整体规划,然后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编制分阶段的实施计划,避免零敲碎打,缺乏统一的打算和不必要的功能重复。对编制规划还应进行效益的综合评估,最后整理编制出正式规划文本。
2、城市配电网的规划思路
配电网络的规划和设计可以分为长期规划、网络规划和施工设计三项内容。长期规划(决策)用于确定未来的主要投资项目和主网架的结构:网络规划用于处理近期的各种投资项目;而施工设计用于考虑各个网络元件的结构设计,以及考虑能否便利地获得各种设备和材料,施工方案是否经济可行等。配电系统的长期规划是供电企业规划活动中的基本环节。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规划的主要目的是:确定最优的网络接线方式,投资水平以及投资的时间安排。在规划的每一个阶段,一般需要对供电安全性和协调性等各种情况进行调整,并尽可能地降低系统寿命周期内的总费用。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必须考虑所有的费用因素,不仅要考虑投资额和投资时间安排,还要考虑每年所需消耗的费用,如系统运行的线损费用和维护费用等。一个优秀的网络规划应做到总投资额最低。现有的城市供电系统已基本上覆盖了城市所有的居住地区,现有的网络对规划系统未来的网络结构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起点,未来的投资需求主要在于满足负荷的增长,以及更换网络中残旧、存在缺陷的设备,以保证网络安全、可靠运行。通过制定规划,可以有目的、有条理地逐步改造现有配电网络。我们在以新的和适当超前意识制定规划的同时,要充分体现以安全为基础,以效益为中心的规划思路,使规划能真正做到科学合理地决策电网投资,从而能保证最有效地使用资金。例如:在技术可行的条件下,如果考虑新线路径的费用或新变电站的占地费用,对现有架空线路和厂站进行升级,通常比架设新线路或建新站更为经济。在考虑是升级原有设备还是增加新设备时,还需认真考虑网络发展的长期费用,也许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修改原有的规划方案。此外,规划工作者还要考虑由于以下各种因素的变化所造成的影响,如不同区域内的负荷增长率、材料和能源费用以及越来越多地应用新技术等。
3、做好城市配电网规划的主要考虑因数
城市配网规划与建设中值得注意的问题很多。①城市电网规划中不确定的因素很多,负荷的发展及分布状况很难准确预测;②城市电网规划与建设所涉及的部门和专业领域多,它除了要满足安全性与可靠性、投资成本等技术经济方面的要求外,还要与市政规划等部门协调,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在做城市配电网规划时必须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数。
3.1充分考虑现有网络和负荷预测对规划的影响
对于各种规划,现有配电系统的接线方式是一个自然的起点,如果考虑网络未来的发展趋势,必须规划,考虑各种因素,如果没有研究网络在现行负荷条件或故障条件下的运行情况,就不可能实事求是地评估网络的整体技术能力,也不可能找出现行网络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之处,就不可能在规划中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提出解决方案。因此,我们必须对现有网络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了解,尽可能掌握规划区域内未来负荷的增长趋势和信息,利用各种计算方法对规划区域内的负荷增长作出精确而适当的估计,这对于配网的规划设计至关重要。因为规划阶段负荷水平的误差是引起错误投资的主要原因,负荷预测过大、过快,会使电力建设投资过早、过剩的电力供应不能发挥作用,不能产生经济效益;负荷预测过低,则使电网建设无法适应负荷发展的需求。只有深入了解现有电网,精确做好负荷预测,才能真正规划出一个安全可靠、适应能力强、结构合理、裕度充分的电网网架。
3.2配电网的规划要与配网自动化规划紧密联系起来
城市配电网的自动化是随着城市电网的发展,特别是在城市用电有越来越高的可靠性要求的形势下发展起来的。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城市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提高城市电网的供电质量和降低线损。它是城市中、低压配电网发展的方向。一个真正高效、优质的城市配电网,其配电自动化程度也将是很高的。因此,规划工作者在确定配电网络规划、建设的技术原则时,要充分考虑到配电自动化实施的可能性,特别是在通道建设、设备选型时综合考虑配电自动化建设的需要,避免重复投资,造成资金的浪费。
3.3规划必须适应国民经济和城市发展、滚动修编
城市配电网络的规划不同于主网规划,有一定的时限性。特别是随着城市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规划的调整、区域负荷增长、变化的变动和不确定性增强了。从事中、低压配电网络规划的工作者应主动与城市规划和建设的主管部门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渠道和合作关系,密切掌握今后一段时期内城市市政建设和区域负荷的变化,适当地修订和确定相应时期内的电网建设项目和资金投向,使中、低压配网的规划既严谨又具弹性,使规划真正起到电网建设和投资决策者的角色。
4、做好城市配网规划电源点的选取
在规划城市配电网时,将城市供电范围按制定的标准划分为一定数目的负荷区间可最大限度地减少线损、优化网络结构。每个负荷区间都有2—3个电源点,电源点采用多回线、多分段、多联络等方式构成网络。区间内某一线路(电源)故障时能够通过多电源及环网来恢复供电;线路多分段有利于故障查找及抢修,能有效减少停电时间和停电范围。但考虑到线路环网及互联运行时,一条线路将带两条线路的负荷,应视区间内网络结构合理控制各回线路正常运行时所带负荷。同时在系统规划时应综合考虑无功优化和中性点接地方式,以保证电能质量。
5、结束语
在现代城市电网建设中,单凭经验或“直观法”的做法已经过时。做好电网规划,优化电网系统结构,全面推进调度管理自动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和配电自动化已成为电网发展的需要。通过技术论证和经济效益分析,把电网建设成一个结构布局合理,供电能力强,运行、调度灵活,安全可靠,电能质量好,自动化水平高,网损低的优化电网,为我们城市的经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涛.城网自动化发展[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2]唐德光.城市电网规划与改造[M].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8
网络工程未来规划篇4
【关键词】城市配电网;现状电网分析;配电网络规划方法;高中压配电网规划
【中图分类号】F407.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7-0439-01
1 引言
城市电网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力系统的主要负荷中心,同时又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设施。城市电网规划既是电力系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进行城网规划是实现未来城市电网经济性和安全性的先决条件,可以获得很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相反,城网规划的失误则会给国家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
2 配电网规划流程及方法
配电网络规划的编制,应从调查分析现有电网入手,解决配电网的簿弱环节,优化电网结构,提高电网的供电能力和适应性;做到近期与远期相衔接,新建和改造相结合以及实现电网接线规范化和设施标准化;在电网运行安全可靠的保证电能质量的前提下,达到电网发展、技术领先、装备先进和经济合理的目标。
2.1 原始数据资料的收集、调查及整理
配电网规划工作需要以大量的基础数据为依据,这些数据包括规划区负荷发展的相关历史数据、未来规划区发展的详细用地规划及规划区发展规划材料以及电力网络系统的相关信息等。
负荷数据中对规划区现状用户用地及用电情况的详细数据调查是一项十分繁杂的工作,需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规划区规划相关数据主要包括:规划区市政规划的详细说明书及电子版配套图纸、规划区的详细电子地图等。
在数据收集过程中,对收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校核,包括同一数据校核、关联数据校核、数据合理性校核,从而保证规划基础数据的准确性。
2.2 现状电网分析
现状电网分析是对现有电网大量资料进行全面分析,确定必要的技术、经济指标,包括电压水平分析、线路过负荷情况分析、短路容量校验及N-1校验等,总结出电网的建设情况和运行情况,找到现状配电网的问题所在,提出相应的解决意见,以便未来的规划工作能够有的放矢。现状分析主要明确以下问题:
(1)供电能力(包括外部来电和当地电源)能否满足现有负荷的需要,能否适应负荷的增长;
(2)现有电网的供电可靠性能否满足用户的要求(主要考虑N-1 准则的供电可靠性,故障条件下转供负荷的能力),社会经济发展是否对电网提出了更高的可靠性要求;
(3)现有电网正常运行时的电压水平及主要线路的电压损失是否在规定的范围之内;
(4)现有电网各电压等级电网的电能损失是否在规定的范围之内;
(5)现有电网的网络结构和供电设备是否需要更新和改造。
2.3 现状电网综合评价
配电网综合评价的目的在于彻底摸清电网状况,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为电网规划改造提供基础依据,这就要求以科学的系统分析理论为基础,按照全面、合理、严密的评价步骤,给出客观的量化分析结果。为达到这一目的,评价过程至少应包括数据收集及校验、评价体系建立、评价结果、问题分析四部分。
2.4 规划技术原则确定
参考相关的城市电网规划技术导则详细制定规划区电网规划技原则,确定规划区电网建设目标、电网结构的原则、供电设施标准及技术原则,例如:电网供电安全准则,高、中压网络接线模式,变电站的变压器容量及台数,站内主接线,导线的种类(电缆、裸导线或绝缘线),线路型号,配变型号,10kV的接地方式等。
城市配电网规划技术原则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适应性、差异性。
2.5 总负荷及负荷分布预测
城网规划应建立在科学决策的基础之上,而电力负荷预测则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之一,负荷预测的合理性与准确性直接影响着城网规划的质量。
2.6 配电网络规划
2.6.1 配电网规划内容
配电网络规划包括高压配电网规划和中压配电网规划,通过科学的潮流计算、N-1 校核、短路电流计算等校核,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提出规划区的高、中压配网目标网架。
(1)高压配电网规划
高压配电网络规划是在负荷预测、电源规划基本完成,未来若干年内规划区负荷需求和配网电源(相应的变配电所的站址及容量)为已知的情况下确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需要建设什么电压等级及多少回数的供电线路,才能保证供电区域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即满足负荷需求和安全约束),同时使所需的投资和运行费用最小。
(2)中压配电网规划
中压配电网的规划问题是在高压配电变电站站址、容量及供电范围规划的基础上,确定各高压变电站出10kV线路的数量、线路规格、具体走径、接线模式(站间联络及站内联络方式)、10kV开闭所的设置等,以满足负荷的需求。
2.6.2 配电网规划方法
(1)高压配电网规划思路及方法
目前,高压配电网采用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启发式方法进行规划,具体规划方法如下:
1)根据规划区可能的线路走廊、电源位置、220kV变电站的位置以及110kV、66kV、35kV变电站主变的台数和容量,研究高压配电网典型的接线模式。
2)根据典型的接线模式提出高压配电网的网架方案,确定规划具体的线路走廊,并利用各种计算工具进行技术经济分析。
若有不同的变电站布点及规划方案时,可以提出不同的高压配电网方案进行经济技术比较,最终确定优化的高压配电网方案。
(2)中压配电网规划思路及方法
目前,中压配电网规划方案的提出,仍然依赖具有丰富规划经验的具体规划人员,网络规划一般分为近期(2~3年或5年)、中期(5~10年)及远景三个阶段进行,远景主要构建目标网架,近期主要解决现状电网存在问题,中期则要考虑近期电网向目标网架的过渡。
中压配电网规划思路及方法如下:
1)根据远景负荷分布预测结果和变电站规划方案,依据规划目标和技术原则,按照理想的供电模式和网架结构规划出远景的目标网架。
远景配电网架规划着眼于未来,侧重于整体,是城市配电网络网架结构的发展方向,主要关注10kV主干网架,较少考虑现状的细节情况。规划过程中要根据110kV变电站的供电范围计算结果,将中压配电网按供电范围分区,对10kV配电网络按分区进行规划。根据配电网可靠性指标的要求和采用的主要接线模式,考虑不同110kV变电站之间10kV联络线的设置,以及同站不同母线的联络情况。
2)以远景年网架为目标,以现状网络为基础,根据中间年负荷预测的结果进行中间年的网络规划,重点解决现状网络存在的问题,尽量考虑中间年网络到远景年目标网架的过渡问题。并以近期规划年规划方案为基础,安排出改造和建设的工程项目,逐步克服现状网络的问题。
近期配电网络规划过程中,应尽量同时考虑远景年变电站的分布位置、配电网架规划方案,做到远、近期方案的统一。同时,针对现状配网存在的主要问题,如线路供电半径过长、迂回供电、供电范围不清晰以及网架结构薄弱等方面问题重点提出解决方案。
3 小结
网络工程未来规划篇5
一、完善县人口信息网站
根据信息共享、为民服务的工作需要,由县人口计生局对全县人口信息网站进行升级,建立完善新的内、外网站。内网网站设于人口计生系统局域网,面向全省人口计生系统开放;外网网站设于互联网,面向社会开放。有关全县人口和计生工作的文件、会议通知、政务信息、办事程序、保健知识等文件信息,将通过内外网站同时。县人口信息网站采取工作人员拟稿、业务科室负责人审核、分管领导审批的机制上网信息,由县人口计生局规统股负责网络管理和技术支持,办公室负责内、外网文章和栏目监管,努力将县人口信息网站打造成为联系政府、机关、公众的纽带,成为实现信息互动的桥梁,成为提供为民服务的窗口。
各乡镇、街道办事处计生办在县人口信息内、外网站上的文件、新闻、数据、图片、工作动态等信息,要以电子文档方式报县人口计生局,按网站信息运行规则进行。
各级人口和计生工作人员要遵守信息管理制度,履行信息工作职责,不得利用县人口信息网站复制、发表和传播危害社会安定或不健康的信息。发现危害社会安定和不健康的信息,要及时上报,由网站监管人员、网络管理员及时处理。
二、加强网络资源建设
㈠充分发挥网站的作用。尽可能将可上网的信息登载在网站上,减少纸质打印量。全县人口信息网站工作人员每天上午、下午至少登录省、市、县计生系统网站,查阅本单位的电子信箱,了解国家、省、市、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动态,及时向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汇报国家重大的人口计生工作方针政策。
㈡积极建设视频会议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可以即时召开视频工作会议,进行各类信息化远程培训。县人口计生局要在今年内建立全县人口计生视频系统,各乡镇、街道办事处要在2009年6月底前配备视频会议设备(摄像头、耳麦),下载安装视频会议系统软件,为全县人口计生工作服务。
㈢尽快安装IP电话系统。目前,全省已建立了县级以上人口计生部门IP电话系统,使用IP电话不产生通话费用,可极大方便工作。县人口计生局要尽快衔接安装,早日开通IP电脑系统。
㈣充分利用已婚育龄妇女管理系统、流动人口信息交换平台、小康工程系统、邮件系统、搜索平台、FTP系统等网络资源指导工作,努力提高人口计生工作效率。
三、高度重视网络安全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网络管理和应用工作,坚持统一领导、统筹规划、集中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将信息化的管理、应用和网络安全纳入单位内部考核。
在网络应用中,县人口计生部门要高度重视网络安全,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计划生育系统信息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等规定,强化安全保护技术措施,要安装正版的瑞星杀毒软件(单机版),定期升级病毒库,发现病毒及时清除。要提高预防计算机病毒的安全意识,定期进行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检查,对重要信息要进行双备份异地存放,确保人口计生网络的畅通和安全。为了确保供电系统正常,县人口信息网信息中心机房要配备能延时24小时的大型UPS电源和空气开关,有效保证中心机房各种设备正常运转,防止各类信息因电源故障造成丢失或电压问题损坏硬件设备。
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在机构改革中,要配备2名以上的专职微机操作员,不得随意更换,确需变动工作的,必须经县人口计生局同意。要加强对信息操作人员的专业培训,做到持证上岗。根据《四川省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规范》的要求,所在单位对专职微机员每月应给予不少于50元的岗位补助。
四、确保人口信息网络正常有效运转
为有效加强和规范人口信息网站技术服务管理,县人口计生局要建立数字化服务机构,促进人口和计划生育科学决策和宏观调控。为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最大限度发挥现有设备的作用,有条件的乡镇和街道办事处要配备两台计算机,只有一台计算机的要将内存升级至1G,打印机要更换为小型激光打印机(A4纸张)。在2009年6月底前,各地微机室要配备冷暖空调。
五、落实各项工作职责和管理制度
㈠县信息中心工作职责
1、负责全县人口计生系统的网络建设、管理和维护工作,做好各类应用软件和业务软件的归口管理、推广应用和培训,按时完成网页加载和连接,确保网络正常运行、IP电话正常使用。
2、负责协调建立和管理县乡数据信息,定期组织开展数据库质量整顿工作。制定“旺苍县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信息系统”(即:PFPWIS,下称WIS)的具体推广应用计划并组织实施,制定服务规范,利用WIS指导基层开展服务。
3、负责计算机及中心机房各种设备的日常管理、保养、维护和修理,不发生人为损坏设备现象,保证设备安全运行。加强中心机房安全,做好病毒防治工作,负责督促各地做好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负责实施计算机等设备的配置及更新工作,提供相关设备配置技术参数和技术支持。
4、负责制定和落实信息管理好各项规章制度,指导、协调、考核评估基层单位信息化工作,及时组织信息技术员的操作及新技术的学习、培训,不断提高计算机技术应用水平。
6.负责信息资源的管理、信息收集和各类抽样调查数据处理工作。
㈡乡镇(街道)信息员工作职责
1、具体实施地方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各项工作,落实信息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好村级宣传管理员的培训和指导。
2、应用全省统一开发的各类业务软件,负责本级WIS管理和具体操作,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根据WIS系统打印各类工作预报,下发至村级管理员,并督促村级及时准确反馈信息。
3、负责微机室各种设备的日常管理、保养以及简单维护,保证设备安全运转;做好病毒防治工作,维护本级信息网络,保证网络畅通和网络安全。
㈢村宣传管理员工作职责
1、熟悉信息化工作流程和WIS数据采集规范。
2、根据WIS系统反馈信息,认真落实各项管理服务工作,并及时将落实情况反馈到WIS系统。
3、及时收集人口和计划生育动态信息,按时上报信息变更单,保证数据采集的真实性、及时性和完整性,保证乡、镇下达的工作任务及时完成。
㈣网络中心机房管理制度
1、县网络中心机房是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网络的核心重地,由县信息中心安排网络管理员专门管理。
2、保持机房清洁,网络中心机房设备区域与办公区域必须隔离。严禁寝办合一。
3、任何人员进入中心机房必须登记,非工作必须,不得随意进出中心机房。机房内的设备和办公用品由专人保管,不得随意转借,确因工作需要借用时,须按规定办理有关手续。
4、机房内的服务器和网络硬件设备由网络管理员操作管理,严禁其他人员操作使用。未经许可,外来人员不得触碰机房内设备;外来人员欲操作机房设备,需征得现场工作人员的同意,并在专职网络管理员的指导下进行。
5、网络管理员要加强机房设备的保管和维护,不得随意拆卸,日常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发现故障应立即登记并处理设备临时出现的故障,及时完成检修。坚持定期清查病毒,每周要对机房内设备进行常规检查清除病毒一次。未经允许不得在机房设备上私自使用光盘、软盘、U盘等移动存储介质,如需使用应由网络管理员检查确认未携带病毒后方可使用。
6、外来人员参观机房,须有上级部门的公函和领导的陪同,单位人员因工作需要进入机房时,需征得主管领导同意后进行登记,并要详细记录外来人员在机房内的一切操作。
7、机房内不得私接电源,随意迁拉线路,严禁乱动电闸和消防器材,严禁使用明火。下班时对需要关停的设备必须关机、断电,下班时必须关门上锁。
8、严格执行保密规定,不得泄漏数据信息、档案文件等机密资料和密码口令。凡需要调用机密资料必须经有关单位主管领导批准,在履行相关登记备案手续后,在管理人员的陪护指导下方可进行。上机操作人员必须遵守安全操作程序,不准乱设口令和修改机器配置参数,不准随意删除文件,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管理人员报告。
9、严格执行上网有关规定和各级公安部门的有关管理规定。
㈤局域网管理工作制度
1、本单位局域网的管理由县人口计生网站信息中心统一组织、协调和管理,保证局域网工作正常,用户信息交流畅通。
2、网上各工作站微机的管理工作由县人口计生局有关各科室负责人负责。要做好防盗、防潮、防火、防鼠工作,保证微机安全正常运行,发现异常现象,应及时向信息中心(微机室)通报或向主管领导汇报予以解决。
3、微机的IP地址、工作组、机器名等配置必须符合全省统一IP地址规划。上网微机必须使用指定IP地址,不得随意更改IP地址及微机有关网络配置。
4、内部网段划分、服务器口令、路由器IP地址和口令属内部机密,由网络管理员负责统一设置,不得对外提供和泄露。
5、网络布线及网络交换设备由信息中心负责,任何人不得随意移动,微机的网线按规定设置,不得随意更换。
6、上网微机使用的默认打印机一般为本机打印机,未经许可不得使用别的微机的打印机进行打印。
7、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同意不得使用工作站建立以营利为目的的网络站点,不准利用工作之便在工作站上维护与人口计生局工作无关的网络站点。
8、上班时间任何人不准进行与人口和计划生育业务无关的操作,不准进入游戏站点玩游戏。不得带亲友上网,未经批准外单位人员不得在“旺苍县人口信息网”上信息和接发电子邮件。
9、工作站使用过程中,如发现病毒侵袭、黑客攻击以及其它危害设备、网络安全的现象要及时报告,隐瞒不报造成事故和损失的,按有关规定追究有关当事人和直接领导的管理责任。
㈥广域网管理工作制度
1、上网信息应严格遵守信息网栏目设置、信息报送、信息加载及管理制度。
2、不得在本单位的专用服务器上存放与日常工作无关的信息,不得非法改写服务器信息,不得对服务器及网络设备进行任何具有破坏性的操作。
网络工程未来规划篇6
1.1生态网络在城市绿色网络体系中的渗透发展
1898年,霍华德(E.Howard)提出“花园城市”的概念,一经提出便受到了广泛关注。20世纪以来,城市绿色网络的建设致力于大尺度的城市绿色网络建设,如德国斯图加特绿U(Stuttgart’sGreenU)等,大尺度的城市绿色网络对缓解城市热岛效应,调节微气候,降低碳排放量,做出了卓越的贡献。21世纪是“生态世纪”。面对更加严峻的环境问题,城市绿色网络体系建设从功能单一的景观绿化体系升级成为多功能的城市生态网络体系,包括传统的公园、绿化带、城市林地等,并且衍生发展出了都市农业、雨水花园、绿房顶、绿墙面等多功能的绿化空间,城市绿色网络在其功能、形态和价值上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特别是“微绿化”的发展,使城市绿色网络进入到了更细小的空间中,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起居环境,同时也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市民的广泛参与,使“微绿化”的社会价值大大提升,实现了城市绿色网络和城市生活网络的相互渗透,标志着城市绿色网络的价值已经不仅仅停留在环境和经济层面,开始具备了丰富的社会价值。2008年英国城乡规划协会(TCPA)对城市绿网建设提出了10条建议标准:
1)将城市绿色网络建设作为主要考虑对象;
2)城市绿色网络应建立内在联系体系;
3)考虑土地价值和建筑密度;
4)具有可达性且可作为交通体系的一部分,分担交通压力;
5)具有本土特色,反映地域文化;
6)符合绿色基础设施体系规划策略;
7)具有多功能性;
8)绿色体系的实施与城市整体规划、实施和管理体系相结合;
9)实现在形式和功能上的连贯统一;
10)作为永久项目,提供持续的资金支持和养管维护措施由此可见,城市绿色网络作为城市生态网络的源头,在未来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必将与城市的其他体系的建设相结合,且具备更加丰富的功能和社会属性,城市绿色网络与城市其他重要系统之间的相互渗透正在逐步实现。
1.2生态网络在城市蓝色网络中的渗透发展
城市给排水系统是城市“蓝色网络”的基本构成,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换言之,城市“蓝色网络”本身即是城市生活网络的一部分。20世纪80年代末,“雨水花园”的概念在美国马里兰州发源,并迅速应用到实践领域。“雨水花园”概念意味着人类对于雨水处理理念的根本性转变,将人工水处理系统与自然水循环系统进行整合,大幅度地提高了水的循环使用,降低了人们对处理过的水的需求量。更重要的是,由“雨水花园”概念所衍生出的“可持续城市排水系统(SUDS)”的概念,促使设计师开始反思如何设计和经营城市空间,用贯穿于城市内部的蓝色水网,形成了一套与自然水循环系统相结合的城市水循环系统,使得城市蓝色网络与城市绿色网络成为了紧密结合的一个整体,使得城市生态网络的建设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另外,“雨水花园”与生态建筑的结合,使建筑与花园和绿地一起构成了城市中立体的生态网络体系,为城市注入了新鲜的生活元素。“当前,大规模推进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的时机已经成熟,绿色建筑已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仇保兴,2012)。城市蓝色网络的发展,使得城市生态网络的触角能够触及到更加细微深入的生活层面,最大限度地密集城市生态网络,使生态网络能够全面地渗透进城市空间角落以及市民的生活过程当中。
1.3生态网络在城市空间网络和社会生活网络中的渗透发展
生态网络与城市生活网络的完全融合,需要将生态网络的理念运用于城市空间和城市管理运营,从而使城市生态网络从单纯的生态空间转化成为与城市生活的空间、时间以及文化相结合的全维度生态网络,从而实现绿色网络、蓝色网络和城市生活网络之间的全面渗透和联动发展。
1.4城市生态网络的“全渗透”发展趋势与工作模型探索
城市生态网络的“全渗透”工作模型是将生态网络的理念根植于理论探讨中对宏观愿景的规划,作用于在动态规划时技术路线的选择,最后呈现于城市管理运营过程中对生活方式改变的长效联动发展机制,并在整个过程中引入公众参与机制,向公众全面展示城市生态网建设的全过程,提高市民参与度,促进城市生态网络与城市空间制造,多维绿网建设,城市蓝色网络建设,城市生活网络以及地域文化等体系之间实现相互渗透,联动发展,扩大生态网络建设的影响力,从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我国城市生态网络建设的现状问题和目标方向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经济转型,生态文明时代已经到来,在规划层面上关注生态网络的全面建设迫在眉睫。我国城市生态网络的建设应当由单点突破的缓解(mitigation)恶化进程的模式,向理论导向、动态规划和监督运营三位一体的“全渗透”型可持续生态网络发展模式发展,从而适应(adaptation)环境的改变。近年来,我国积极进行生态新城建设探索实践,城市生态网络规模已初见雏形,然而,大规模新建的生态新城仍然处于探索阶段。总结我国目前城市生态网络发展的现状问题,主要总结为以下几点:
1)生态城市的理念仍在探索阶段,大规模全面实践项目相对较少;
2)新能源及高新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尚未全面与空间规划和全维度城市生态网络建设相结合并形成体系,未能形成多系统间的联动发展;
3)先进理念在实践过程中未充分考虑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以及人文文化特点,造成实施困难。我国城市生态网络建设的现状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新建型,即新兴生态城的生态网络建设,另一种是更新型,即旧城改造过程中对城市生态网络的修复和改善。针对前者,“全渗透”发展模型的运用可以使新兴城市生态网络得以迅速全面的发展,并且能够持续保持活力;对于后者,由于旧城生态元素多为碎片化,难以形成网络,而“全渗透”发展模型能够高效利用土地,利用向微空间“渗透”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密集城市生态体系,从而形成网络,并且能不断作用于老城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促进城市生态网络不断更新。
3结语
未来的城市生态网络建设必将是全维度的联动发展,而非单一系统的建设,并且生态网络的发展建设需要“全渗透”式的发展模式,即是将生态网络的触角触及到城市最细微的空间,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全面渗透进空间、时间进而形成地域文化的一部分,长期作用于城市空间营造和市民生活方式的改变,逐步实现人文尺度的空间体系的营造,低碳生活方式的回归,本土文化的复兴和生态城市的全面建设。
网络工程未来规划篇7
总结2021年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网络工程设计
2021年上半年,由于设计人员少,参与了网改及新小区的设计,制订并完善了网络工程立项、设计、施工流程、GIS流程;网络工程施工规范;我市的网络改造没有开通双向,只是预留,也只改造了一小部分。根据年初制定的全双向整转方案,必须边改造、边调试、边整转。这就需要我们根据网络改造小区的实际情况,逐个小区、逐个节点、逐栋楼排查整理出详细的覆盖信息,制定切实可操作的双向网络调试规划,规划覆盖户数25万,为今年双向整转的顺利完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提供准确、详细的双向整转技术资料
协调部、部、将分配网双向调试数据、光链路数据、色谱、机房调试数据、小区实际覆盖信息、特殊用户覆盖信息汇总整理经各方确认后提供给现场整转指挥,截至目前完成双向调试覆盖户数22万户,实际户数14万户,为今年双向整转目标任务的完成提供了保证。
(二)、计划已完成的工作:
1.完善网络设计标准
成立后,我们总结了网络建设的经验教训,对网络器件进行了严格测试,找出来原设计标准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网络设计标准进行了修改。这项改进大大节省了网络建设成本。以2021年完成设计10万户计算,将节省150台左右。这项改进还将大量节省网络运营维护成本。如果明年还采用现在的网路方案,则这项改进就会继续创造效益。
改变原来粗放的配料方案,废除了估算法,要求配料精细化。图纸上标出多少料,料单上就开出多少料。这一项改进节约了大量材料,特别是主要材料,降低了工程造价。
2.网络的规划设计
根据年初制定的边改造边双向整转,2021年底前全部完成城区双向整体转换的目标任务,在本部室新组建、设计人员紧缺、对网络状况及设计需要进一步熟悉的情况下,完成双向网络改造设计25个项目、1073栋楼,光缆51 公里、电缆149 公里、134台,小区管道公里,覆盖用户44611户。
3.城区新建小区的网络设计
随着城市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新建小区比往年明显增多,全年共完成新建小区的网络设计 58个、楼栋 1540栋,光缆 81 公里、电缆 213公里、 185个,小区管道 56公里,覆盖用户55929 户。
4.城区骨干环网、主干光缆的规划设计
为完成今年12万户的双向数字电视整转目标,加快了分前端骨干环网、主干光缆的规划设计,全年共完成96芯骨干环网规划设计公里,96芯主干光缆17 公里,48芯主干光缆 67公里。
5.城区主干道管网的规划设计
随着新城区、开发区等建设步伐的加快,管网建设必须紧跟城市道路建设的步伐,为今后扩大网络覆盖规模打好基础,全年共规划设计主干管网 条,共66 公里。
6.分前端机房覆盖规划设计
随着城市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一些新建小区离临近分前端机房已较远,超出了分前端机房的覆盖范围。为此,根据城市建设的发展规划,完成了区两个新增分前端的选址及规划设计,规划覆盖10万户。
7.网络工程的验收
截止到20年12月份以前累计未验收及未走完终验程序的工程项目达703项。为此, 20年专门成立验收小组对遗留的项目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加大验收力度,截止到目前为止,全年共处理及验收项目555个,总审计施工金额元。
8.技术设计人员的培训
原部分成两个部门后,绝大部分设计人员划归部,按照计划重新培训设计员。经过半年的培训,大部分设计员已经掌握了有线电视网络的基本原理、网络设计的基本方法、配料、绘图、工程预算等方面的技能。采取边培训边设计的方法,解决了部分应急工程的设计,也使得设计员的水平迅速提高。
9.网络工程入库器材的检验
自20年6月,系统地对网络建设用光缆、电缆、箱体、井盖及铁件等器材进行了严格的检测,共检测50余批次,严格控制器材质量,为网络建设把好器材质量关。制订了箱体、电缆等器材标准的制定与招标。
10.技术资料的整理及归档
由于各种原因技术资料存档管理一直以来没有系统、规范、科学的进行,组建之初在人员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抽出专门人员进行对以往能找到的竣工资料和电子文档进行整理,并且主动和财务等部门进行项目核对,确定有效的917个项目数量,并对其进行整理、分类,为工程项目的顺利验收结算奠定了基础。对终验的《竣工技术文件》进行了重新装订、整理、存档,为以后的维修维护和数字电视整转提供了准确的数据信息, 并且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存阅规定。
二、明年工作计划
1.加强政治理论及业务水平的学习,不断提高部室技术人员的政治素养及技术水平,增强对我们需要做什么、怎么做、谁来做的认识。积极开拓进取,提高工作水准,努力营造出一个充满阳光、积极、向上、轻松、创新的工作环境和团队精神。
2.进一步制定详细的网络改造设计、施工、双向调试规划,加强与各部门的合作协调,提供更准确细致的数字电视双向整转技术资料,为明年数字电视双向整体转换的顺利完成提供基础保障。
3.加强对网络改造及新建小区网络设计、预算编制的把关、审核,节省投资成本。
4.进一步完善网络工程设计规范、网络工程施工规范、网络工程验收规范及各种规范标准,使各项管理制度更加的规范标准。
5.加紧对下一代网络技术的调研,加快我市下一代有线电视网络建设的规划制定。
6.进一步加强对网络工程验收的管理,
7.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网络工程未来规划篇8
【关键词】电网规划;N-1原则;数学方法
引言
一个国家,其工业发展水平情况是关系于国民经济,而随着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社会对电力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了满足日益增大的电力需求,必须不断扩大电力系统的规模,而于现今,规划任务成了电力系统面临着日益繁重的任务之一。
1.规划方法概述与问题的划分
近年来,与传统数学优化方法,如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细菌觅食法算法、蚁群算法等不同,智能优化方法对数学优化模型没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可以很好地处理离散、非凸、非线性问题。目前,电网规划当中当应用于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数学优化方法的一些不足,提高了计算的速度和收敛精度。利用电网规划算法开发的电网规划设计软件可以高效的解决电网规划设计问题。比如美国能源部可再生能源实验室开发的HOMER和Hybird2两种软件[1]。
电网规划研究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它需要确定的决策信息量是比较大的。而这些决策涉及到空间与时间上是相互影响的,目前,各方面条件有相对限制,尚无法将其统一的,针对在一个模型,只能将其分解成相对简单的子问题来进行考虑,再通过对子问题层层迭代进行协调,按照时间长短对电网规划研究分类,也可按照问题划分,按时间划分研究可分为以下三种[2]:
1)远景规划研究。
2)短期规划研究。
3)长期规划研究。
按照其问题划分对电网规则,则其研究领域可分为:
1)短路电流分析。
2)无功规划。
3)稳定性分析。
4)负荷预测。
5)网架规划。
短路电流分析目的在于探测由于短路电流增大所引起的变电站制约程度,并确定解决该问题的途径;或者变电站结构分离,或者部分或全部重建变电站(母线、断路器);或者改变接地方式等。稳定性分析及短路电流分析一般作为电网扩展方案提出后的详细分析和校验手段,通常不直接用于方案的确定。
负荷预测用于预测未来电网负荷的时间分布和空间分布,即作出电网各个负荷点未来年份8760小时负荷曲线,它是电网规划决策所必需的基础工作。
网架规划及短路电流分析用于制定未来线路及变电站决策、线路及变电站扩展大部分决策是由于有功需要引起的,偶尔是由于旧变电站短路电流限制造成的[3]。
网架规划的任务是确定网络最优网架结构,以满足有功负荷传输的要求。
无功规划的任务是确定网络无功补偿容量及分布,以满足无功及电压需求。
就一般而言,输电线路的电网规划应满足于以下问题:
1)投建新输电线路地点。
2)投建新的输电线路时间。
3)投建类型的输电线路类型。
寻找一个经济性最好的网络网架规划的真正的目的、是满足未来目标年用户对负荷的需求,同时尽可能的满足并能保证对用户的正常供电,所以,一个最优网络扩展方案,满足正常状态下供电要求、且投资费用等最小是一方面的追求,另一面则满足一定的安全性要求。
2.配电网络规划具体流程
配电网是由隔离开关、无功补偿电容、架空线路、电缆、杆塔、配电变压器、以及一些附属设施等组成的。在电力网中起重要分配电能作用的网络就称为配电网。
相对大部分现代电网规划来说,城市电网规划有如下儿个步骤:第一,主要电网现状分析、变电站选址定容、投资估算和经济效益分析、负荷预测、网架优化规划、无功规划、配电自动化规划,可以把其程序流程图如图1所示,同时对应的城市配电网规划图见图2所示。
图1 城市电网规划图
图2 城市配电网规划图
3.N-1检验原则概述
针对现代的城市配电网的供电安全采用N-1准则,可以表述为:
(1)高压变电所中失去任何一回进线或一组降压变压器时,必须保证向下一级配电网供电。
(2)高压配电网中一条架空线、或一条电缆,或变电所中一组降压变电器发生故障停运时。
a.在正常情况下,除故障段外不停电,并不得发生电压过低和设备不允许的过负荷;
b.在计划停运情况下,又发生故障停运时,允许部分停电,但应在规定时间内恢复供电;
(3)低压电网中当一台变压器或电网发生故障时,允许部分停电,并尽快将完好的区段在规定时间切换至邻近电网恢复供电。
因此,为检验线路是否过负荷,网络中的潮流分布和断线计算就成为重要的分析依据N一1原则也是最常用的确定性安全要求,即系统中任一元件故障时仍能保持正常持续供电,为便于实现,一般将网架规划过程分成两步来实现:第一步,在现有网络基础上,以费用最小为原则,在合适支路上增建新线,使之满足正常状态的供电要求,该网络称为最小费用网络,第二步,在最小费用网络基础上,恰当增加一些线路使之满足安全性要求。
4.电网规划目标优化问题
电网规划是将电力系统各部分组合起来,保证正常运行时的输送容量、电压质量及可靠供电的基础上,优化电网结构提高运行效率、同时达到经济上的合理,满足日后发展需要,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正常运行方式下:正常运行时,运行指标均在允许范围内,节点均满足功率守恒定律。在电网形成阶段进行“N-1检验”,保证线路不出现过负荷现象。
(2)“N-1”安全运行方式下:在设备出现故障、检修或者负荷出现波动的运行方式下,各项运行指标应在允许范围内。规划新建线路的类型、时间及地点,保证规划电网可以安全可靠地将电能由发电厂输送给负荷,在此基础上优化投资及运行费用等一系列目标,得到电网建设的最优规划方案,作为一个典型的多目标优化问题,其特点如下[5]:
1)离散性。电网规划的决策变量是输电线路,所架设回路必须是整数,所以决策变量具有整数性质,很难利用数学上经典的整数规划算法解决。
2)非线性。电力规划中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都含有很多非线性元素,数学中的非线性规划算法很难求解具有一定规模的电网。
3)多目标性。一个合理的规划方案在要求技术上可行的同时还需合理的投资,考虑诸如社会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目标之间既相互关联又相互矛盾,如何优化这些目标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5.结论
本文通过对电网规划进行全面性的概述,同时探讨了“N-1”的原则的原理及应用意义,并针对电网规划的数学方法进行简单事与述论,有一定的现实中工程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王锡凡.电力系统优化规划[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0.
[2]伍力,吴捷,钟丹虹.多目标优化改进遗传算法在电网规划中的应用[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0(12):45-48.
[3]谢敬东,王磊,唐国庆.遗传算法在多目标电网优化规划中的应用[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8,22(10):20-22.
网络工程未来规划篇9
关键词电子商务系统规划设计
电子商务是一种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为基础、以交易双方为主体、以电子支付和结算为手段、以现代物流系统为依托的全新商务模式。其作用是疏通现有商务的各个环节,提高现有商务的运作效率,建立一个全新的经济秩序,开辟一个全新的交易场所。电子商务系统建设是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的第一步,是一个包括商务、技术、支付、物流等许多角色与要素的系统工程。在开始建设电子商务系统之前,必须充分研究涉及电子商务系统的所有因素,全面分析、统筹规划,形成尽可能完善的电子商务系统设计方案。
1企业电子商务系统的规划
企业电子商务系统的规划是指以完成企业核心业务转向电子商务为目标,给定未来企业的商务模式,设计支持未来这种转变的电子商务系统的体系结构,说明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结构及内容,选择构造这一系统的技术方案,给出系统建设的实施步骤及时间安排,说明系统建设的人员组织,评估系统建设的开销和收益。
电子商务系统的规划与传统信息系统的规划有所不同,传统信息系统对企业价值链的贡献主要体现在提高企业的生产、管理效率。尽管它对企业的商务活动有所改善,但是并不直接对企业的商务模式产生变革式的影响,换句话说,传统信息系统的规划以企业商务模式处于稳定的状态为前提,它是在企业既有商务模式的基础上,集中针对企业内部信息流进行的技术改进和支持。企业电子商务系统的规划不仅是对支持企业电子商务的信息系统进行规划,还包括商务模型规划和商务系统规划两个基本层次。
1.1商务模型规划
这是一种战略层的规划,目标是明确企业将核心业务从传统方式转移到电子商务模式时需要采取的策略,确定企业的商务模型。商务模型规划并不直接针对企业未来需要建造的电子商务系统,其主要目标是为电子商务系统规划提供依据。商务模型规划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确定企业核心业务未来如何发展,企业采取什么样的商务运作方式获取市场利益,即确定企业的商务模式;其次是确定支持企业商务运作的信息系统的基本信息流程,即规划企业的商务模型。
1.2商务系统规划
商务系统的规划是一种战术层的规划,它侧重于以商务模型为基础,规划支持企业未来商务活动的技术手段,确定未来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简单地讲就是规划企业可以采用哪些电子手段做生意。
商务模型的规划确定企业未来核心业务的路线,如果没有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的支持,未来的业务是不可能实现的,它是一种战略层次的规划,确定这种规划的人员不仅仅是技术人员,更重要的是商务管理和决策层面的人员。商务系统的规划则给出电子商务系统开发可依据的一个基本框架,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如何实现商务活动。由于这种规划过程侧重于技术实现,所以它的主要参与人员以熟悉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各类工程技术人员为主。
2
网络工程未来规划范文
本文2023-12-18 11:42:21发表“文库百科”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kubao.com/article/4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