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与贸易的认识范文
国际经济与贸易的认识篇1
关键词: 知识经济 国际贸易 特征 影响 对策
一、知识经济的概述
新世纪是知识经济迅猛发展和快速推进的世纪,全球将全面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国际贸易更具有时代的特征。“知识经济”是相对于传统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而出现的一种新型且极具活力的经济形态。按照经合组织的界定,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消费之上的一种新型经济。其内容主要是:
(1)在资源配置上以人力资本和知识资产为首要因素,对自然资源进行科学、合理、集约和高效的配置,运用知识和智力开发丰富的自然资源来创造财富。
(2)以知识高度密集的高新技术产业为首要支柱产业。
(3)消费以高新技术产品和信息化的新知识为主要内容。知识经济有不同于工业经济的新特征,这就是投入无形化、决策知识化、发展可持续化,以及经营全球化。可见,知识经济的本质就是知识与经济的高度融合、相互渗透和互相促进,是知识经济化与经济知识化的高度统一。
二、知识经济的特征
1.经济发展可持续化。知识经济是人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它产生在多种自然资源近乎耗竭、环境危机日益加剧的时代。它把科学与技术融为一体, 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科学的全面的认识。因此, 知识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是科学、合理、综合、高效地利用现有资源, 同时开发尚未利用的自然资源来取代已近耗竭的稀缺自然资源。
2.资产投人无形化。知识经济是以无形资产投人为主的经济。它依靠知识、智力, 无形资产的投资起决定性作用。当然知识经济也需要资金投人, 对于高技术产业甚至需要风险资金投人。但是如果没有更多的信息、知识、智力的投人, 它就不是高技术产业。无形资产的升值也将带来社会价值观的变化。如拥有更多知识的人将获得更高的报酬, 知识强国的观念将深入人心。
3.经济决策知识化。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决策为导向的经济。经济的决策和管理必须知识化, 科学决策与宏观调控作用在知识经济中有日渐增强的趋势。
三、知识经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技术、专利、创意等软件产品成为重要的产品形式,知识消费成为社会的主导消费;知识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对知识的占有程度成为分配的主要依据,具有知识的、创造性的劳动者成为社会的主要就业者;高科技产业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支柱产业;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必然对国际贸易产生巨大的影响。
1.对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的影响。在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贸易将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内容。它包括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直接资源,因此,以知识产品为交易对象的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将不断发展,日趋专业化、规模化,进而跨越国界走向世界市场,最终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内容。
2.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将使世界贸易自由化进程加快。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高技术突破了速度和重量的概念,经济活动的流动性加快,货物、劳务、资本和技术等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更加容易,其规模不断扩大。区域经济组织、跨国公司大量涌现,个人电脑、各种现代通讯手段及互联网迅速扩及全球,把各国各地区越来越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各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互相依赖关系大大加强,任何国家都免不了受其他国家和地区发生的事件和变动的影响,特别是随着关税壁垒的取消,国内外市场融为一体,已无内外贸之分,市场竞争已成为世界性竞争。这些都大大加快了全球范围内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进程。区域集团化的飞速发展是贸易自由化趋势的一个表现。新世纪初期,世界各地区组织区域性经济贸易集团的趋势进一步加强,并纷纷把贸易自由化的目标定在20年之内。到2005年美洲的自由贸易区将建立;欧洲联盟21世纪20年代将实行完全的统一;亚太经合组织制订了2020年前实现投资和贸易自由化的长期目标。除这三个地域组织的进展外,各大洲的区域性的经济贸易合作组织将进一步加强在贸易上的合作。在21世纪初期20年,世界上将实现所有国家都参加了属于各自的区域性集团,世界进入了经济上广泛的聚合和经济联盟时代。当然在区域化的浪潮同时,大国的争夺主导权的争斗将加剧。
3.知识经济对贸易方式的影响。知识经济时代,国际贸易方式将从传统方式逐步向网络贸易、电子商务等新兴的贸易方式转变。网络贸易是整个交易过程,包括交易磋商、签约、货物交接,以及货款交付等,大都通过全球电信网络进行。其交易的产品主要是数字化产品,如金融服务、网上娱乐、售票服务、音像书刊、软件设计、咨询服务和信息传递等;也有实物产品交易,它的交易磋商、签约、货款交付在网上进行,实物交付在具体地点进行。网络贸易发展很快,如1996年网上交易额只有23亿美元,1998年达500亿美元。据美国《商业周刊》预计,2001年全球网上贸易额达2051亿美元,2002年可达3490亿美元。为更好地发展网上贸易,1997年世贸组织签订了《全球基础电信协议》、《信息技术协议》和《开发全球服务市场协议》等,为进一步规范全球电子商务,建立网络贸易的法律框架,并对网络贸易实行零关税奠定了基础。显而易见,网络贸易将会迅速发展,成为21世纪国际贸易的主要方式。
4.对贸易政策和措施的影响。在贸易政策方面,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政策的关系被赋予新的含义。对外贸易政策是为经济服务的,为了发展经济,取得对外贸易利益,各国依据自己经济发展的程度和竞争能力的不同,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分别采取不同的贸易政策。而在知识经济时代,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政策有了更加密切的联系。一方面,知识经济的出现,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加强,经济全球化程度提高,自由贸易政策将是发展的方向。另一方面,知识经济要想健康与稳定的发展,就必须以知识产权的保护为保证。这就意味着在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的同时,还要实行一定程度的保护贸易政策。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保护贸易政策是自由贸易政策的前提和基础,而自由贸易是保护贸易政策的最终目的与结果。在贸易措施方面,关税措施与非关税措施的关系有了新的变化。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品将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对象,而对知识产品的进口限制主要应采用非关税措施。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非关税措施将成为主要的限制进口的措施。
四、面对知识经济的影响,中国外贸业应该采取的对策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必须全面认识这种压力,采取积极的行动,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充分发挥知识资本在外贸中的作用,争取在未来的国际贸易格局中占据主动地位,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国际经济与贸易的认识篇2
一、推动技术创新
在互联网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发展飞速的新时代,科学技术是新经济的发展保障,我国对于科技创新领域的投入逐年增加,不断加大对经济发展中创新研发的投资力度,反映出的则是我国科技竞争力的不断提升。中国经济的发展必须寻求转型升级,要求转型的核心要从数量转移到质量上,不仅需要通过提高创新能力,来提升产品附加值,还需要通过提高产品竞争力,来扩大产品在国际市场的比重,以期推动中国经济贸易的发展,进而实现中国经济持续稳步的发展。
二、完善和改进对外经济贸易制度
随着中国经济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贸易往来变得日益密切。首先,应积极鼓励和支持企业“走出去”,使独具中国特色的品牌能走出国门面向世界,让独具中国特色的品牌提高在国际经济市场的影响。其次,企业发展结构优化调整,优化资源做到合理配置,把企业产品的研发和创新放到首要位置,以此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保证产品质量。最后是合理优化企业剩余劳动力资源配置,确保企业整体始终处于高水平的发展位置。不断对我国外贸进行结构调整,鼓励地方企业积极参与到国际资源市场的竞争中,借助国际资本来实现地方企业的快速发展。
三、增强贸易风险防范,提高应对贸易摩擦能力
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企业管理者应转变传统贸易思维,不断加强和提高贸易风险意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对贸易风险的有效规避:第一,在贸易活动中,注重信息的获取,助于实时掌握国际市场动态以及国际政治形势,准确判断发展走势;第二,在合同签订过程中,为防止掉进贸易陷阱,审阅合同条款时应谨慎仔细,明确条款的实际性质,减少合同违约等相关纠纷和问题的发生;第三,加强财务风险控制体系的建设,遇到问题时可及时采取防范措施,确保经济贸易活动正常运行;第四,企业与企业之间要加强交流和沟通,通过产品创新,提高产品技术的不可替代性,更好地形成技术竞争优势,这对于规避贸易风险十分重要。在国际市场环境下,贸易摩擦是不可回避的现实,必须正确认识贸易摩擦才能有效地应对,企业在积极创造发展的同时,还须实时关注国际市场,了解国际规则,把握国际走向,不断提高贸易服务水平,一旦出现贸易摩擦就要敢于应对、积极应对,要善用法律来维护自身的权益,以辩证的思维,客观冷静的态度去面对可能出现的贸易摩擦。
四、加大人才培养和利用率
企业与企业,产品与产品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必须正视且充分认识到人才对于企业、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但目前,我国企业人才数量缺乏,甚至还出现分布不均的情况,一些优秀人才得到有效利用人数较少。因此,我国应该提高人才的利用率,并通过教育、培训等方式来加大对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充分发挥出人才在我国经济发展中重要核心的作用,培养出专业性强的人才去应对各种技术壁垒,从而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竞争水平。综上所述,这表明世界经济正朝多个不同方向前进,通过世界经济对我国贸易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我国应制定完善的贸易发展战略,加快对外发展的速度,改进原有技术,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增强贸易防范意识,提高在遇到贸易摩擦时应对贸易摩擦的水平,以此不断提升在国际经济贸易市场中的竞争力,让我国贸易经济在全球经济新形势下能实现稳步发展。
国际经济与贸易的认识篇3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生的专业能力分析
学生专业能力不单单只表现在相关知识层面上,同时还表现于实际业务操作、专业熟悉程度及其与人交流沟通方面中。在进行教学时,应该与当前市场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型人才的需求相结合,指出目前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培养人才时不但需要注重对专业思维、工作技能、道德素质、技能创新等方面专业素质的培养,同时还需注重对将“通识”当做主要标准的专业知识理论、广阔专业知识面、综合专业能力与专业职业素养等方面的培养。将这些培养目标结合在一起看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型人才应该掌握的专业能力包含了专业过硬的理论基础知识、国际贸易专业基础动手技能,并同时要具备心理素质修养与道德素质修养等方面的良好素养,并且要求学生具备综合专业能力、通识性专业知识与整体素质等。
二、基于学生能力为导向的教学现状与问题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际学习与兴趣存在落差
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在第一次进行该专业的学习时通常都会充满期待并且会感到新鲜有趣,但是伴随着对该专业的深入探讨,学生会逐渐感受到国际经济与贸易课程中的知识繁多庞杂,特别是那些刚开始接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因为对课程不够了解,因此很难快速掌握诸如国际习惯、国际条约、国际经典案例等相对比较复杂的专业知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中不但拥有理论性的学习内容,同时还拥有许多实践操作与评估理论。如果只是重视培养学生专业学习能力、记忆结构能力,那么很容易导致学生在进行专业学习时很难抓到学习重点,对知识难点理解不能。长此以往学生会对原本感兴趣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产生消极、厌学、排斥的学习心态。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认知能力不足
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里通常是将《国际商法》当做专业基础课,当中不但讲到了和国际经济与贸易相关的专业知识,比如:国际货物贸易、合作企业、个人公司等方面,同时还讲到了法律、经济学等方面学科专业知识的融合,比如:各项企业法案、企业与公司法案等。学生比较清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将来的职业规划与作用及其发展前景,但是对国际经济与贸易或者与之相关的法律学、经济学等专业科目的发展前景和学习目的等缺乏相关的认识,导致学生对课程的认知能力不足。
(三)学生缺乏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能力
在进行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学习时,各项高校之间的办学观念与知识定位都不尽相同,比如:有部分全日制本科院校在办学时知识定位成研究类型,而有些被定位成应用型全日制本科院校。所以,差异性的定位也会导致专业知识学习的偏重点不一致。比如:研究型本科院校会更加重视对国际经济与贸易基础理论知识和科学调研方面的培养;应用型本科院校则会更加重视对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基础获取、解决实践问题等方面能力的培养。
(四)学生缺少系统完整的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
因为各大高校在进行国际经济与贸易学习时一般都会自主选用《国际商法》作为基础教材内容,所以会出现各高校教课教师在上国际经济与贸易课程时所用到的课本内容不相同的现象。其根本原因在于有一些知识教材内容在进行编排时缺少系统完整的国际经济与贸易相关理论,导致教材内容繁多庞杂,而且在讲课时也会受到教学进度的制约。国际经济与贸易是门实践性与操作性极强的专业,尤其在某些单行法上拥有极强的技术含量,所以,仅有理论支撑是远远不够的,同时还需要对教课教师提出能够分享实践经验的学习要求。
三、基于学生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探索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高校教学观念
应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文件纲领,放弃以往只重视学生对知识进行间接接收的传统教学观念,应迅速构建科学合理的高校教学观念,不但要重视对专业内容的实践教学,还需重视对学生科研实践、探究创新能力等方面的教学观念培养,从而提升全体学生的专业综合素养。
(二)建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新理念
建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新理念,就是以基本教材内容为基础,再加上基础知识技能与创新能力的综合一体化、开放性的教学新理念,根据学生知识认知将教材按照简单至复杂进行分类,从而形成国际经济与贸易教学新理念。比如:在教授基础内容时,教学课程就是再现国际经济与贸易内容;比基础深入的教学内容应该在教学时将国际经济与贸易课程中的知识内容进行设计;而在更高级的教学课程中,应该进行探索式的科学调研、开放性实验等方面的教学,比如,在专业课教室领导下,带领学生观摩其余教师的调研活动,并利用专题讨论、社会实践活动、普法活动等强化学生的专业学习认知。
(三)完备教学纲领、清晰教学内容
首先,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学纲领应该按照各大高校之间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理念进行制定,但同时也应该与学生能力导向相适应,了解教学难点与重点,并且要根据高校之间学生层次的差异性对教学纲领进行大致完备。比如:高职院校及研究型全日制本科院校在完善教学纲领时应该保持原来的国际经济与贸易教材基础知识理论,增加实践性教学;其次,在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材进行编撰时,应该按照各项高校学生层次的差异性,对教材进行专门的编写,尤其是要增加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材中所提到的疑难杂点、抽象问题、难以实践的知识要点的开发,并且要以学生能力导向为基础运用教学模式开展新教学。第三点是要清楚教材内容和理论基础间的联系,让教学方式能够得到实践,推动理论基础的掌握程度,比如:可以按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知识点开拓训练、增加范例解说、分析当下国际经济形势、职业发展规划等,并同时需要注意要将经济法与国际经济与贸易相关科目知识内容进行准确归类,让学生在学习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时能够建立清楚的认知价值观。
(四)完善教学方法、革新考试方式
为了加强学生对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学习乐趣,可以在传统教学方式里融入可以使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去探索相关条例的范例,使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一同讨论;运用体验式教育方法,体验可以达到身体、思维、内心的和谐统一,属于“个性化的只是体验”,在其中融合了感性和理性。能够采取专题辩论、专业实习、法律咨询、角色扮演、专业见习、模拟法律审判等方法。在对考试方式进行革新时,应该更加重视学生教材内容实际掌握程度、课程参与度等状况。便于在考试中能够将教学效果进行巩固。
四、结束语
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学模式中,应该以提升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熟悉专业知识、对国际经济市场进行评估与分析及其提升职业能力素养为己任,让学生在教学中学习到很多和专业相关或者没有关联的工作技能,所以,要以学生能力导向为基础采用相适应教学模式培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以此提升学生的业务操作能力。
国际经济与贸易的认识篇4
本文首先分析了知识经济的内涵和特点,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从六个方面应对知识经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即加大科技投入,实行科技兴贸;加快适应网络贸易,大力拓展国际市场;发展服务贸易,拓展服务贸易的人力资本要素;营造环境,培育本土跨国企业;加快贸易法律建设,协调国际经贸关系;加大教育力度,重视人才培养。以期对有关方面进行决策提供依据。
知识经济的内涵及特点
(一)知识经济的内涵
1962年,美国经济学家费里茨·马克卢普根据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社会发展和产业机构调整的背景,提出了“知识产业”的概念。1996年,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国际组织文件中第一次正式使用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knowledge-BasedEconomy)这个新概念。如今,知识经济与国际贸易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它们之间关系主要体现在:一方面知识经济体现了一个国家科技进步的水平,决定了所在国的国际贸易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则体现在国际贸易对科技进步的促进与推动作用上。知识经济已对国际贸易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并对这一概念的内涵作了界定;知识经济就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资源近乎耗竭、环境危机日益加剧的时代,它发展的指导思想是科学、合理、综合、高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同时开发尚未利用的自然资源来取代已近耗竭的稀缺自然资源。
(二)知识经济时代我国国际贸易的新特点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不断融合与发展,国际贸易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这种新特点与发展趋势无不与知识经济的特征有着内在的互动关系。作为全球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我国国际贸易发展也呈现出自身的特点。纵观我国2005年以来的贸易额不难看出,我国已经成为一个具有一定全球影响力的贸易大国,是继美国、德国后的第三大贸易国。但是,要真正从贸易大国转变为贸易强国,还需要很大一段路要走。产品附加值低、抵抗危机能力差、出口商品竞争力弱等问题无不显露出我国国际贸易缺乏竞争力的弊端。
贸易摩擦升级成为过去几年国际贸易出现的新特点。我国在过去几年里很好的履行了加入世贸的各项约定条款,按约定逐步开放各行业。但自我国加入WTO以来,贸易摩擦不但没有减低或减少,反而还有所增加或升级的态势。贸易结构单一化,主要出口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成本低,产品附加值低,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产品的技术门槛低,技术含量少,进而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许多进口国对我国的反倾销诉讼。反倾销诉讼实际上是目前我国面临的贸易摩擦的最主要形式。同样,对于我国出口那些附加值高的电器类来说,由于缺乏必要的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导致无法从中获得预期的高收益,这又从一方面暴露出我国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弱点。
知识产权的保护又成为知识时代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当然,这与我国实际国情息息相关。我国的知识产权制度起步较晚,真正意义上开始建立并实行是在改革开放政策以后。当前,国内知名商标在国外被抢注屡见报端。因此,我国必须加强知识产权执法体系,强化我国知识产权的行政审批、宣传培训及学术研究,完善我国知识产权工作体系。除此之外,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将成为我国提高国家竞争力和国际贸易竞争力的决定因素。事实上,科技创新的长足进步将会促进国家创新能力的全面提高与提升。
国际贸易应对知识经济的影响应采取的对策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除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之外,也带来了无限的机遇。如何迎接挑战,抓住机遇,以促进国际贸易、国内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是当前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我们必须立足本国实际,认清我国国际贸易在知识经济发展中呈现出的新特点和新趋势,并采取相应措施,努力发展本国的国际贸易,进而推动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持续、健康的发展,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及国际地位。
(一)加大科技投入,实行科技兴贸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和技术为基础的经济活动,核心是知识的生产与创新。同时,知识的生产与创新又与科学技术的进步息息相关。在科技投入方面,我国目前的现状集中表现在科技投资严重不足,缺乏科技投入的长效机制,缺乏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政策导向力,这些都极大地阻碍了我国知识经济的发展。当务之急是要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树立广大科技工作的创新意识,建立发掘、培养、保护高级人才的长效机制,促进产学研的结合,推动科研院校进入企业或实行企业合作经营。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进步成为决定竞争能力高低的根本性因素,也是我国外贸能否制胜的关键。我们必须牢牢树立起创新意识、积极创造条件培养高技术人才,加强校企合作框架下的“产、学、研”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培养和激发高技术人才的创新能力,进而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加快传统产业的更新换代,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升级与优化,从而提高国际竞争力。
(二)加快适应网络贸易,大力拓展国际市场
网络贸易必将成为未来国际贸易发展的趋势。加强对电子商务及网络贸易的宣传,提高人们对网络贸易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将是未来几年政府部门的工作重点,同时也应加强对网络贸易的规划和管理,科学、合理、有序的引导网络贸易的转型。这需要各级政府采取如下措施:首先,应加大投资,改善电信及网络设施等硬件环境,加速信息产业的建设力度,有序引导“产、学、研”向进出口企业的倾斜,促使基于网络贸易的信息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其次,应加快我国国际电子商务网络的建设步伐及适应为网络时代的高技能人才的力度,加快我国对外贸易的信息技术与国际间的企业贸易接轨。最后,还应制定适合未来网络时展的相关法律、法规,从制度层面促使网络贸易科学、合理、有序的发展。
(三)发展服务贸易,拓展服务贸易的人力资本要素
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对于国家的未来繁荣具有战略性的地位,我们应认识到加快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决定着国民经济现代化能否实现全面、健康的发展,具有提高经济国际竞争力及维护国际经济安全的重要战略地位。另外,发展服务贸易的同时,也应注重拓展服务贸易的人力资本。这要求我们应从教育投入和人力资源的开发两个方面入手。从本质上来说,决定一国服务贸易优势的根本性因素在于该国的人力资本状况。现代服务业属人力资本密集型产业,发展服务业不仅能够吸纳大量闲散的剩余劳动力,创造经济效益,而且能够促使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从以上可以明显看出,人力资本和服务业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有机的联系。我们只有抓住服务业国际化所提供的历史机遇,进一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创造必要的环境来推进人力基础设施的完善。
(四)营造环境,培育本土跨国企业
我国目前的现状是跨国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国际地位偏低。我们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推动企业的重组和优化,培育和组建一批中国式的跨国公司,实施“走出去”的战略,进而实现分享国际分工利益,带动和实现我国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国际贸易主要是以跨国公司为主体,并且随着国际市场分工与协作趋势的加剧,国际竞争也主要在跨国公司之间展开。因而,一国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高低,实际主要体现在该国跨国公司的竞争力的强弱上。通过营造环境,实施“走出去”的战略节能型跨国公司经营,组建中国式的跨国公司,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及改革开放的必然结果,也是参与国际竞争的大环境。通过营造环境,鼓励和支持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企业实行跨国经营直至成立跨国公司,也可通过采取合资、兼并等多种形式开展资源开发、即时经济合作及贸易加工等跨国经营。
(五)加快贸易法律建设,协调国际经贸关系
知识经济时代的国际贸易竞争将日益激烈,由此而来的纠纷与矛盾也将随之增多。近年来,我国虽然已出台了一些涉及国际贸易领域的重要法律和法规,但面对国际环境的日益复杂化,有些法律和法规也越来越凸显出落后、缺乏时效性、可操作性差甚至欠缺等弊端。加快外贸法律的建设速度,加大涉及国际贸易领域的立法,强化现有贸易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应是当前当务之急。这些措施将会为我国对外贸易营造良好的环境,促使对外贸易健康稳定的发展。当然,在解决与纠纷过程中也要积极参与国际经贸关系的协调。如经济参与和推动地区、区域经济合作,参与和推进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建设,进而促进国际经济协调机制的完善。
(六)加大教育力度,重视人才培养
科技是知识的内化,高素质人力资本是贸易发展的重要要素。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实际上是知识的竞争,而知识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世界各国都在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以求得在国际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根据资料显示,知识的扩展速度和影响领域已明显影响到国际贸易的速度和成败。发展中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度及资金投入力度方面都不如发达国家,这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如何在未来的发展中,加大教育力度,重视人才培养应该成为我国各级政府深思熟虑的关键性问题。
结论
国际经济与贸易的认识篇5
1.金融危机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
在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衰退的阴霾下,国际市场需求大幅萎缩,国际生产网络遭到冲击,贸易融资形势恶化,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加强,这一切都实质性地削弱了世界贸易的增长。
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世界各国经济交往愈加频繁贸易、投资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加快,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的趋势日益显著。我国的GDP增长是靠外贸出口带动实现的
。中国对它国或地区震荡的反应敏感,对外依赖程度的较高,目前的多边贸易体制面临新的挑战,当前世界已进入贸易争端的高发期,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各国的地方贸易保护政策也愈演愈烈:今年1-4
月共有13个国家和地区针对中国发起"两反两保"调查(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和特殊保障措施)38起,同比上升26.7%,中国成为国际贸易摩擦的主要对象。
2.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等高级化知识经济贸易结构发展方兴未艾
国际贸易结构的高级化与产业结构的升级互为依托,其变化趋势有以下两个突出特点:一是伴随着各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知识经济贸易,全球知识服务型贸易发展迅猛。近20多年来,其规
模已经从1980年的3600亿美元扩大到目前的2.1万亿美元,占全球贸易的19%。在行业结构上,知识服务贸易日益向金融、保险、电信、信息、咨询等新兴服务业倾斜,传统的运输业、旅游业所占份额持
续下降;在地区分布上,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所占份额继续扩大,东亚地区的增长尤其显著。二是高技术产品在制成品贸易中的地位大大提高,尤以信息通讯技术产品出口增长最快。近年来发展中国家
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占全球的比重快速上升。
深入分析和把握当前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对于我们科学决策,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把握好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机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知识经济贸易必然对国际贸易有着巨大的影响
当前知识经济迅猛发展和快速推进,全球将全面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国际贸易更具有时代的特征。“知识经济”是一种新型且极具活力的经济形态不同于传统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知识型经
济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技术、专利、创意等软件产品成为重要的产品形式,知识消费成为社会的主导消费;高科技产业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支柱产业;创新是知识型经济的灵魂。
对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的影响。知识型经济贸易中,无形贸易将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内容。它包括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知识是当前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直接资源,金融危机下需要走出一种新型的贸易发
展路线来保增长因此,以知识产品为交易对象的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将不断发展,日趋专业化、规模化,进而跨越国界走向世界市场,最终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内容。
知识型的经济贸易时代,国际贸易方式将从传统方式逐步向网络贸易、电子商务等新兴的贸易方式转变,大大减少了一些沟通和交流的阻碍环节。网络贸易是整个交易过程,包括交易磋商、签约、货物
交接,以及货款交付等,大都通过全球电信网络进行。其交易的产品主要是数字化产品,如金融服务、网上娱乐、售票服务、音像书刊、软件设计、咨询服务和信息传递等;也有实物产品交易,它的交易
磋商、签约、货款交付在网上进行,实物交付在具体地点进行。通过网络进行的知识型经济贸易迅速发展,给金融危机下的贸易带来了新的机遇。
二、如何通过知识经济型贸易来应对当前的金融危机
当前金融危机的情况下,知识型经济贸易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必须全面认识这种压力,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充分发挥知识资本在外贸中的作用,争取在未来的国际贸易格局中占据主动地位,促进国民
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1.知识型经济贸易是建立在我国工业经济的基础上,是工业经济发展的必然,当前应该从实际出发,提高整体份工业水平和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有步骤有站绿的发展知识型经济贸易,为国
的外贸发展奠定基础,走出当前经济低迷的局势。
2.通过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和其他高新技术产业,并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我国产品的知识含量与技术含量,才能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质量、档次及其附加值,推进我国出口产品结构的进一步
优化,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化,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技术产品,增强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提高外贸的经济效益。
3.通过网络贸易,开拓国际市场。在知识性经济贸易时代,网络贸易将日益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方式。通过一下途径大力发展网络贸易:
加强对电子商务及网络贸易的宣传,提高人们对网络贸易重要性的认识,引导网络贸易的发展。是加快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络的建设步伐,使我国对外贸易的信息技术与国际间的企业贸易接轨。是政府
和相关企业加紧制定有关电子商务安全保障规范性法律条文,提高电子商务及网络贸易的法律地位,规范并促进网络贸易的发展。
当前的金融危机下,我国国际贸易发展的主流方向就是知识性的经济贸易。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加快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知识经济的核心是知识的生产、使用和创造,国际贸易产品将逐渐以高新
国际经济与贸易的认识篇6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市场经济学,对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运行的经验概括和理论总结,被认为是主流的、发端于西方的现代经济学。学习西方经济学,主要是学习基本方法,通过行为假设、模型分析市场经济行为主体及经济现象。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将西方经济学设为经管类各专业的必修基础课之一,一般在低年级开设。这门课对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认识市场运行机制,及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都具有重大意义。
贸易经济专业是我国的新兴专业,自设立专业以来,受到广大学子的青睐,短短十几年,发展成为各高等院校招收学生人数较多的大型专业。贸易经济专业与其他经管专业一样,将西方经济学设为基础必修课程之一,在学习完西方经济学后再接受贸易专业理论的培养。因此,西方经济学对贸易经济专业有重要的影响。那么关于贸易经济专业中西方经济课程教学要注意这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贸易经济专业为什么要开设西方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是基础和启蒙课程,通过学习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培养贸易经济专业学生的经济学素养,提高他们的经济分析能力。贸易经济专业开设西方经济学主要是为了奠定学生的经济基础,巩固专业基础。西方经济学基本方法对贸易经济专业的重要意义。
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设定行为假设,市场经济行为主体是理性经济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如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政府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对于贸易经济专业学生学习贸易专业理论有着重要的意义,与国际贸易理论中的绝对优势理论相似,按照绝对优势理论,每个国家都出口本国占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本国的绝对劣势的产品,以满足本国居民的消费需求,获得利润的最大化。西方经济学里的供求模型分析,利用消费者偏好曲线、预算曲线、生产者生产函数,生产可能性曲线等分析市场的供求关系,在国际市场也适用,有助于贸易经济专业的学生对国际市场进行相关分析。
西方经济学当中的现代经济学分析框架为贸易经济专业学生分析当今国际市场的贸易状况和发展趋势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视角,同时也是贸易经济专业学生学习贸易理论,掌握贸易专业知识一个强有力的工具。西方经济学采用模型化的方法研究经济主体的市场行为,对影响经济主体市场行为的因素抽象化,例如,微观经济学里消费者的市场行为受到很多因素影响,但通过消费者偏好和预算约束来进行研究,生产者的市场行为则由生产可能性曲线及生产函数来进行研究,等等。
第二个问题是,对于贸易经济专业教师怎样进行西方经济课程的教学?
首先,作为贸易经济专业教师要明确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在讲授西方经济学内容的同时与贸易专业相关知识联系,注重对学生的研究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授好这门课程,让学生对西方经济理论中的基本原理和知识及其在国际经济发展中的运用有全面的认识和理解,使课堂教学内容与国际贸易实际业务部门实践相联系。综合利用各种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讲授法、案例法和讨论法等,达到西方经济课程的教学目标。
其次,西方经济学课堂设计根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断翻新的原则,把课程分为理论讲解和实践分析,不断地把学科理论的最新发展、国际市场上的热点问题传授给学生,资料不断更新。经济理论必须来自现实经济,在国际市场特定的前提假设下,借鉴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研究国际贸易的实际问题,并提炼出与国际贸易理论相符合的前提假设,对经济学相关理论进行改进,归纳出符合国际贸易的理论内容,进而形成有贸易经济专业的理论体系。
最后,课堂教育与国际贸易理论紧密相连,教学不仅要偏重于各个知识点以及经济原理的讲解,而且要进行国际贸易相匹配的案例的分析,一方面采用经典的贸易经济学案例,加深学生对经济学理论的理解,另一方面加强案例的国际化和前沿化。即教会学生运用所学的经济学理论来认识国际市场上的经济现象,解决国际市场现实中遇到的经济问题。此外,教师在课程教学上应有重点地补充当前世界经济学理论发展的前沿和动态。
第三个问题是,贸易经济专业学生能从西方经济学课程学到什么?
贸易经济专业中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目的不在于让学生记住一些具体的经济学理论结论,而是在于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教会学生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问题。因此,贸易经济专业的学生能从西方经济课程中学会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国际贸易问题。教师在讲解西方经济学时不仅要讲解有关经济学理论的结论,教学生如何求解经济学模型化的计算题,还要让学生切实理解经济学模型的具体假设与条件界定,同时联系国际贸易市场的经济现实对模型的假设、条件界定进行比较分析。作为一名在高校从事贸易经济学教学的教师,有责任、有义务用正确的方式来讲解西方经济学,教会本专业学生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问题。
国际经济与贸易的认识篇7
【关键词】国际贸易 竞争 新趋势
一、知识经济时代国际贸易发展的新趋势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国际贸易交易日益借助国际互联网来完成,出现了所谓的网络贸易。网络贸易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如万维网、因特网等现代化电子方式所进行的贸易或商务活动,整个交易过程包括交易磋商、签约、货物交付、货款收付等大都在全球电信网络上进行。其交易的产品主要是数字化产品,如金融服务、网上娱乐、售票服务、音像书刊、软件设计、咨询服务、信息传递等;也有实物产品交易,实物产品交易则是交易磋商、签约、货款支付在网上进行,实物交付在具体地点进行。目前,网络贸易发展十分迅速。但由于跨国公司垄断了国际技术创新的70%-80%和国际技术贸易的90%,因此,在国际交易市场中跨国公司的垄断地位日益加强。目前,跨国公司是新技术的主要开发者,也是技术贸易的主要交易者,已经成为世界经济拉动的火车头。据《商业周刊》2000年在美国纳斯达克指数疯狂暴涨时的一次统计,美国微软公司的市值已经超过了俄罗斯的国民生产总值,全球500家大型跨国公司的总产值已占全球总产值的45%,全球5.3万家跨国公司内部和相互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额的60%以上。wwW.133229.cOm在迈向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21世纪,信息技术和高效运输技术的突飞猛进,企业的跨国经营变得更加容易和有效,跨国公司的发展也将面临新的飞跃。因此,跨国公司现在都纷纷调整其发展战略,对内进行经济结构的升级和技术的大规模更新,对外竭力维护其市场份额,并努力开拓新市场。可见,在未来的国际贸易中跨国公司的垄断地位将进一步得到加强。
二、由静态的比较优势向动态的竞争优势转变
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在他的经典著作《国家竞争优势》中阐述了“产业集群”这一观点。他认为产业集群是指特定领域内的关联企业、专业化供给企业、服务供应者、关联机构(大学、业界团体等)在特定的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竞争优势的现象或趋势。产业集群的突出特征表现在:一是产业集群可以使企业在地理上高度集中;二是各利益主体之间形成相互关联、相互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每个主体拿出自己的优势资源,与其他企业的优势资源相结合,并作为产业整体来参与竞争。这种竞争不仅仅靠自己的竞争力,它的背后有产业集聚的竞争优势作为支撑。波特进一步分析说,产业集群不但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而且改进了企业的激励方式,更主要的是集群为创新提供有利的条件,加快生产率的增长,也更利于新企业的形成,从而形成国家和地区的竞争优势。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在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的推动下,有形与无形商品和各种生产要素跨国间流动的成本与障碍大大降低,因而资本、劳动力等各种生产要素因此变得不再相对稀缺,基于这种新的变化,导致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不再完全取决于生产要素,而更多地取决于生产资源要素的配置能力,这种国际贸易竞争的核心内容的彻底改变,使国际贸易竞争的核心不再是与天然的资源优势,而是体现后天因素的竞争优势,因此,获得国际贸易利益的关键不在于静态的比较利益,而在于在比较利益的动态化进程中塑造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三、单边解决竞争政策冲突的局限性
在迄今一些涉及国际卡特尔以及跨国合并的案件中,美国和欧共体一般是依据“效果原则”来行使管辖权的。“效果原则”是美国联邦法院1945年在美国诉美国铝公司(alcoa)一案中确立的原则。根据这个原则,任何发生在美国境外的但与美国反托拉斯法的精神相抵触的行为,不管行为者的国籍如何,只要该行为对美国的市场竞争发生影响,美国法院对之就有管辖权。美国至今认为,跨国适用美国反托拉斯法是排除与贸易政策相关的私人限制竞争行为的一种有效方式。特别是当另一国家没有能力或者不愿意对被指控的限制竞争行为提起诉讼,那就特别应当域外适用美国的反托拉斯法。此外,美国还认为,美国域外适用自己的反托拉斯法也可刺激其他国家适用本国的法律,由此推动各国间在这个领域的合作。例如,波兰1990年颁布的反垄断法第1条也指出,“该法规范与由经济主体及其行会所为并在波兰共和国领土上产生了影响的垄断行为作斗争的基本原则和程序……”。
四、参与国际贸易关系协调,维护我国外贸利益
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变化日新月异,企业因技术的创新所导致的无形风险日益增加,国际贸易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会产生一系列的国际贸易矛盾与纠纷。在已经形成的多边贸易体制中,发展中国家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发展条件。在发展中国家最具备竞争优势的纺织品贸易中,由于发达国家的变相抵制,发展中国家的纺织品出口环境没有根本的改善。而农产品非关税措施的数量化,使多数发展中国家丧失了原有的保护手段,与贸易相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保护了拥有先进技术的发达国家的利益,却使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路途中必须付出更大的代价。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和全球一体化的形成,以技术与人才为核心的竞争因素在国际竞争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加突出,从而导致各国政府都纷纷介入其中。当今,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都制定了各自的全球竞争战略,政府的外交都把促进经济发展作为重要目标,从而协力开展各种各样的国际竞争。因此,我国在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经贸大趋势的同时,一定要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要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关系的协调,这是我国在知识经济时代进行国际贸易和维护自身利益的必要保证。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有共同的利益,在国际贸易关系的协调中应紧密联合起来,协调彼此的立场和观点,维护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优势和经济利益;同时,我国又是一个亚太国家,亚太地区是我国进行贸易、投资、金融活动的重要地区,搞好周边国家关系,积极参与亚太地区的经济协调,是发挥我国政治经济大国作用的重要表现,也能树立我国的国际形象。此外,要参与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维护我国应有的经济利益,特别是在世界贸易组织更加关注服务业、金融业、信息业、高科技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等知识经济领域的问题时就更为重要。因此,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关系的协调,特别是参与知识领域一些问题的协调,对我国知识经济的发展将起到重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肖琛.全球网络经济[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
[2]冯萍,张勉.电子商务环境下国际贸易的变化及对策[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02):70-73.
[3]李军.知识经济时代国际服务贸易的特点与我国的对策[j].经济问题,2001,(11):53-55.
国际经济与贸易的认识篇8
关键词:经济增长;国际贸易;产业调整;行业优化;供给侧改革
中图分类号:F752.6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5-0000-01
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经济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供给侧改革以及供应链优化等措施的不断落实与演变,使得中国的经济的发展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同时国际贸易环境以及国际贸易活动的不断扩展与变化,使得中国的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环境之间的联系不断深入,使得在进行中国经济建设的同时,还应该积极的寻求对于国际贸易的全面控制,只有将中国的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贸易活动结合起来,促进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之间的深度联动,才能做好中国经济的全面改革,也才能保障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一、国际经济贸易活动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1.国家经济之间的相互影响不断加强
由于现代商业模式以及互联网技术的高效利用,使得国家之间的经济交流以及经济合作不断深入,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以及相互影响不断强化,尤其是作为中国这样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经济规模以及经济能力受到了许多贸易伙伴的影响,不仅需要进行有效的双边贸易合作,还应该积极的加强对于整体贸易结构的规划与控制。
2.对外贸易活动受到文化差异的影响
由于中国文化与其他国家的文化存在着本质的差异,尤其是产品贸易活动中,如何正确的认识得文化差异而到来的贸易活动的影响,是解决现代贸易差别化以及贸易针对性的重要方式,应该积极的进行文化输出与文化引导,将贸易活动中的文化因素的影响降低,使得贸易活动以及相互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的稳固,促进协调发展。
3.热点政治环境对于贸易活动影响强烈
虽然全球政治环境整体上是和平的趋势,但是在个别地区仍然具有不安全的因素,其重要的表现影响就在于对于石油产量以及石油价格的影响,从而影响整个经济环境以及经济活动,同时中国经济在相关地区的经济投资以及产业输出,同样也受到了全面的影响,应该积极的促进相关地区的和平稳定,保障经济环境发展的基础。
4.中国经济产业升级与调整需要国外资本投资与技术引进
中国经济虽然经历了高速的发展,经济规模以及经济能力得到了全面的提升,但是中国仍然处于发展中国家的阶段,仍然需要进行大量的投资以及技术引进,尤其是在某些关键领域中的关键技术的创新与优化,仍然受到国际技术的限制,使得中国的经济发展动力弱化,无法保证中国经济全面、有效、协调的发展。
二、在国际经济环境下保持中国经济增长的策略与措施
1.树立新的国际贸易理念,促进我国市场环境建设的深入
中国经济要发展,必须要建立一个适合中国的透明的市场环境,建立相关的市场自我管控与挑战的机制,保障中国的经济发展自由化、全面化、市场化。同时还应该积极的树立现代的国际经济贸易理念,促进中国对外贸易活动由量向质的转变,提高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影响力,同时提高我国经济结构模式。
2.加强我国对外投资的力度,保障中国经济的外部增长强度
随着国际经济增速的放缓以及经济危机影响的深入,中国对外经济建设应该积极需求新的经济模式,应该积极的抓住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红利以及基础经济建设的需求,不断的加强对外贸易的力度,尤其是在热点地区以及重要的地区节点的经济投资规模,促进目标国家的经济发展与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体化。
3.提高我国社会需求分析,强化出口转内需的产业调整
积极进行中国社会需求的分析,在进行经济扩展以及经济建设的同时,深刻认识到中国社会的内需结构,促进相关产业的投资与结构调整,合理有效的哦引导内需发展。同时应该积极的缩短内需与出口贸易之间的协调发展,保障部分企业在出口转内需的过程中的合理有效发展与布局,促进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
4.加强国际间的合作,提高国家贸易活动的有效性
中国政府以及行业机构应该积极的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交流,不仅需要进行合理有效的国际贸易活动,同时还应该积极的加强对于贸易壁垒以及贸易保护主义的弱化与消除,降低贸易歧视事件的发生,保障在进行国际贸易活动的过程中,贸易环节中的合法利益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也能促进中国经济的优化发展与调整。
5.加强技术革新与投资结构创新,促进中国经济全面调整
在进行国际贸易活动的同时,一方面需要积极的引进现代化的技术以及管理模式,促进技术交流与技术投资的规模与力度,同时应该进行自身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中国经济发展有量的增长到技术性扩展的转变,其中还应该积极的保障相关技术专利的合法权利与市场价值转化,提高技术经济能力。
6.加大一带一路战略以及亚投行建设力度,提高中国经济的世界影响力
中国经济增长应该积极的与中国国家层面的战略实施结合起来,主要是针对一带一路战略以及亚投行建设,不仅应该优化相关一带一路关键节点国家的贸易合作与投资,还应该积极的进行相关贸易产品与服务的差异化设计,保障中国经济发展与重大政治事件之间的相互联系,优化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创新。
三、结束语
中国经济增长与世界经济之间的联系紧密,尤其是与现代国际经济贸易活动之间的联系更加直接,中国经济增长的能力建设应该积极的进行一带一路与亚投行相协调,在保障中国产能结构调整以及供给侧改革的深入的同时,还应该积极的加强对于国际贸易活动的引导与优化,促进现代技术与投资管理,才能综合性保障中国经济的全面增长,也才能更好的促进中国经济的国际影响力建设。
参考文献:
[1]付苗苗.浅析国际经济与贸易对我国环境的影响及对策[J].东方企业文化,2012.
[2]陈明磊.浅析国际贸易一体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J].现代营销学苑版,2009.
[3]冀士煜.浅析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对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J].商场现代化,2016.
[4]丁小雅.浅析国家经济形势变化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J].江苏商论,2015.
[5]田麒愈.浅析国际贸易方式的创新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J].时代报告月刊,2012.
国际经济与贸易的认识篇9
经济全球化(Economic Globalization)概念由特?莱维(LevyT)于1985年提出,他认为经济全球化是“商品、服务、资本和技术在世界性生产、消费和投资领域中的扩散”。到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得到广泛的认可,但至今尚无统一的解释。朱贻庭、崔宜明在《伦理学词典》中将经济全球化解释为:“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各国和不同地区经济活动日益相互渗透、相互依赖的趋势。”国际商务学会的主席、印第安纳大学教授阿兰?鲁格曼(AlanRugman)认为,经济全球化即“跨国公司跨越国界从事外国直接投资和建立商业网络来创造价值的活动”。对经济全球化的解释为什么会出现众说纷纭的情况呢?问题的关键在于对经济全球化理解的出发点不同,如果从生产力的角度看待经济全球化,那么,它就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运动的过程,是一个历史过程;如果从生产关系的角度认识经济全球化,那么,它就是发达国家和发达国家通过跨国公司控制世界经济;如果从内容的角度分析经济全球化,那么,它就是商品、服务、资本、技术的全球流动,是各国(地区)经济的发展与全球经济的发展相互影响和制约。
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正是全球认可“经济全球化”的拐点。经济全球化并不代表贸易保护政策的消失,事实上,贸易保护政策、国际贸易政策不断以新的形式出现,新贸易保护主义不断产生。因为世界贸易组织在不允许成员采用不正当贸易手段进行国际贸易竞争或扭曲国际贸易竞争的同时,又允许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进行出口补贴、配额和许可证等“特例”扭曲国际贸易竞争的现象存在,为少数发达成员利用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中的“特例”玩弄贸易保护主义开了方便之门。由此可见,经济全球化使国际贸易政策更加复杂化、隐蔽化、多样化。世界贸易组织为成员之间敞开国门创造了条件;为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推进创造了条件;为自由贸易与全球经济的融合创造了条件,但在经济全球化的同时,在全球经济相互紧密依赖的同时,在世界各国(地区)对外依存度提高的同时,贸易摩擦的机率增加,贸易摩擦的频率增加,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手段也会层出不穷。
二、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的国际贸易政策
经济全球化与知识经济是一个问题的两面,经济全球化时代与知识经济时代是同一个时代。经济全球化是从全球经济的紧密联系、全球经济的相互依赖、全球经济以市场为基础出发看问题,知识经济是从全球经济的动力、全球经济以知识为基础出发看问题。当今社会,既是经济全球化时代,又是知识经济时代。人类经历了5000多年的农业经济时代,又经历了大约300年的工业经济时代,现在进入一个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农业经济时代是一个完全封闭的时代,小农经济从微观上使各个家庭封闭,从宏观上使民族封闭;工业经济时代使微观的企业相互联系,但宏观上的各民族可以相互独立;知识经济时代使全球经济无法分开,使全球经济的时空界限缩小和模糊。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使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同时,经济全球化时代也到来。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看,知识经济是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知识经济从赖以存在的基础看,它是与以物质为基础的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知识经济概念的提出与经济全球化概念的出现是同时代,都是20世纪80年代。1990年,联合国研究机构有了“知识经济”的提法,1997年初,世界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面对近20年来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给经济发展带来的一系列新特征发表了一份年度报告,报告的标题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简称为“知识经济”。世界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在该年度报告中指出: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耗)之上的经济。知识经济的核心、本质是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而知识的核心、本质不是口头禅中的书本知识或死知识,而是科学技术知识与高附加值的信息。
知识经济不等于高新技术经济,但知识经济的支柱产业是高新技术产业,如信息科学技术产业、生命科学技术产业、新能源和再生能源科学技术产业、空间科学技术产业、海洋科学技术产业、有益于环境的科学技术产业和管理科学技术产业等。高新技术应以生产智能和新思想为主,开发人的“脑力”、“心力”。知识经济的前瞻性产业是文化教育产业,而文化教育产业是生产、传播文化和知识信息的产业,是开发“软实力”的产业。知识经济的灵魂产业是研究开发及咨询决策产业。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创新,它涉及到理念的创新、科技的创新、知识的创新,而知识的创新是原动力。自然资本创造的价值或者说物质财富在使用中不仅消耗,而且不能增值,有些资源甚至不可再生,而知识财富在使用过程中不仅不会消耗,而且通过创新会不断增值,成为全社会共享的资源。知识经济时代的新特征使国际贸易政策逐渐向高端推进,特别是从技术、环境、社会、安全、健康等方面考虑国际贸易政策的制定。一方面,发达国家控制知识经济的制高点,通过国际贸易政策严格控制高新技术的出口,另一方面,在进口上则提高进口货产品的技术标准、环保标准、健康标准、安全标准等。我们也看到,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政策的出台上也体现了知识经济的核心――创新。他们不断出台维护本国利益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这些政策的知识含量越来越高,国际贸易的准入门槛也随之越筑越高。这就迫使贸易国不断提高自身产品的知识含量,但同时也加大了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出口的难度。
三、低碳经济时代背景下的国际贸易政策
低碳经济(Low-carbon Economy)是一个比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晚一些出现的概念。2003年英国政府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这是第一次
国际经济与贸易的认识范文
本文2023-12-16 15:27:33发表“文库百科”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kubao.com/article/4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