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种植现代化范文

栏目:文库百科作者:文库宝发布:2023-12-15 17:23:00浏览:770

农业种植现代化

农业种植现代化篇1

关键词:农业种植;现代化技术;基本特征

1 现代种植业的基本特征

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农业种植是现代化技术应用的重要领域。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人口相对较多,但是耕地面积却很少,因此,一定要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以满足我国人口的生活需要。加快发展现代化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是推进我国农业发展强有力的保障。

现代化农业是以现代工业装备农业,以现代科技武装农业,以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经营农业。其基本特征是科学化、集约化、商品化和市场化。根本目的是提高土地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产品商品率,实现农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种植业是农业的基础,关系国家粮食安全大计,关乎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当前,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推进种植业现代化进程,对于夯实现代农业根基、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农业种植中现代化技术的应用

1、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国民生产中多个领域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农业种植中,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应用前景十分可观,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数据库技术

运用计算机技术,建设农业信息系统是实现农业种植信息化的重要举措,而农业信息系统需要数据库的支撑,通过建立农业信息数据库,可以对农业种植过程做到信息化的管理,方便农业信息的查询和共享,并且基于数据库技术可以建立农业专家系统和种植模拟系统等,其中农业专家系统是将本行业众多专家的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等输入到数据库中,当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之时即可通过专家系统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而不必请专家本人到场即可完成,因此更为高效;农业种植模拟系统是通过将农业种植中各项参数输入到系统中,通过系统的分析和模拟可直观地看到按当前参数会出现的各类问题,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纠正,因此效率极高。

(2)无线传感器监控技术

农作物的生长对于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时间、土壤pH值等环境条件要求较为苛刻,尤其是在反季采用塑料大棚种植过程中,由于外界环境条件无法满足农作物的生长需要,必须通过人为营造才能达到目的,因此就需要对农作物的生长环境进行监测。如果是人工监测,不但会耗费大量的物力和人力,还具有精度差的劣势,而采用无线传感器监控技术则可以在整个过程中实现无人值守,并且传感器可将农作物生长环境的实时数据第一时间反馈到处理器,通过预先设定好的条件控制动作器的动作,动作器负责控制灌溉、通风、供暖等系统的运行,使农业种植实现精细化管理。

(3)可视化技术

可视化技术就是应用监控摄像头采集到的实时图像通过传输系统显示在电脑显示屏上,为工作人员的决策提供参考。通过可视化技术可以有效规范现场工作人员的行为,保证工作人员按规范操作,并且当发现病虫害或其他问题时,可通过调取监控录像来找到发生问题的确切时间,便于对症下药,降低农业生产的风险性。

2、光技术的应用

农作物的生长需要不断的光合作用,而光合作用效率的高低与光照情况有很大关系,在大棚等设施工业的实际生产中,自然光很难完全满足所有农作物光合作用的需要,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可充分利用人工光来改善农作物生长的光环境。当前常用的人工光源包括白炽灯、钠灯、日光灯以及其他特殊光源等。对于不同的农作物来说,其需要的光源种类和光强度也有很大区别,因此实际工作中在选择光源之前要首先对农作物的喜光性进行充分了解,科学选择光源,通过透光膜等技术将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光投射,而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光进行过滤,同时根据农作物生长的需求随时调整光强度,一方面使光合作用的效率达到最高水平,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节约能源。另外,通过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可利用光源吸引害虫,从而进行捕杀,可有效降低农药的施用量,为发展生态农业提供了技术支持。

3、生物技术的应用

(1)农业种植中生物技术的组织培养技术

组织培养技术在农业中的利用,不仅可以增加植物生长的速度,而且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培育出更好的优良品种。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可以有效地防止病毒对作物农作物的侵害,保证植物种苗无病毒,促进良种经济作物的快速发展。

在现在农业种植中,对于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其主要是建立在细胞的全能性的基础之上,是通过人工的诱导,保证植物组织在无菌状态下进行良好的发育,最终成为完整的一种生物技术。

在应用组织培养技术要注意保证在培养基组成、pH值、渗透压等各种化学环境条件,及植物组织培养中温度、光照以及湿度等各种环境条件,使得能够有效地促进组织培养育苗的生长和发育。当组织培养技术扩散到培养基后,就会抑制其他酶的活性,从而影响所接种外植体的培养。所以一定要加强对这个环节的处理。关于初代培养旨在获得无菌材料和无性繁殖系,即接种某种外植体后,最初的几代培养。要用诱导或分化的培养基,就是培养基中含有较多的细胞分裂素与少量的生长素。

(2)农业种植中生物技术制作生物农药

生物农药是农业种植中生物技术的一部分,它的形成,简单来说,就是利用生物的新陈代谢,将它作为制作农药制品的有效成分,通过化学手段制作农药的方法,可以起到达到良好的使用效果,还可以良好的保护环境的作用,更加重要的是提高了植株的耐药性,可见利用生物技术制作农药,在具农业种植中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农业生产中,很多药品的生产就是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的。但大都受材料来源限制,致使其产量有限,价格也是非常的昂贵。而微生物生长的迅速比较快,容易被控制,适于大规模工业化的生产。所以我们可将生物合成相应药物成分的基因,最后导入微生物细胞内,使其产生相应的药物,这样不仅能够解决产量问题,也能降低生产的成本。避免了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同时也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化新技术在农业种植生产中的应用为农业种植业的发展起到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目前已经有多项新技术投放到农业种植领域,并取得了较大成果。在我国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农业现代化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与创新,各种先进技术在各个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推广。当前,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较快,在农业种植中使用各种现代化技术,促进了农业生产效率与农产品产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秦丽萍,黄夏英. 现代化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实践应用分析[J]. 福建农业. 2015(05)

[2] 王丽波. 论现代化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J]. 科技致富向导. 2014(03)

[3] 张平平,刘大为. 探讨生物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推广和应用[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36)

[4] Johannes Tramper,Yang Zhu,于洁,李寅,朱阳. 现代生物技术――万能灵药,还是新潘多拉魔盒?[J]. 微生物学通报. 2014(02)

农业种植现代化篇2

关键词:新技术;农业种植;科技水平

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传统的农业技术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新技术的适应,可以提高农业种植的效率,而且使农业种植的产量上升,尽管我国的农业种植的科技含量不是特别高,但是也实现了一定的突破。为了使我国的农业种植技术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本文分析了新技术在我国农业种植生产中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了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发展。

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情况

如今,计算机技术在各个行业都实现了广泛的运用,在农业种植中也获得了广泛的运用,大量的新技术投入到农业种植中,使农业种植的效率有了很大的提升,很多农业种植中都采用了数据库,可以将大量的数据进行整理和收集,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农业资源的整合,并且广泛的采用农业信息。

数据库技术通过对数据的搜集,可以建立信息平添的方式,实现大量数据的共享,人们在进行农业种植中可以在平台上分享经验,获得一些种植的技巧,在遇到问题后,可以在平台上在线提出,及时的获取解答的方法,可以直接与专家建立联系,对农业种植进行科学的指导,在有效的时间内解决农业种植中存在的问题。

二、现代化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运用

(一)计算机与信息技术

1、数据库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农业种植技术得到了完善,在计算机技术广泛的投入到农业种植中,使农业种植的效率得到很大的提升,而且在农业种植的环节建立了数据库的方式,这些可以推动农业信息系统的建立,在农业种植生产的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管理,在各类信息管理的环节更加具有实效性,实现了各类信息技术的共享。在整个数据库的系统中,当种植户遇到问题后,可以通过专家系统咨询,获取经验,在不断更新的数据中,专家的方案也在更新,让种植户可以了解到最新的种植方案,这种方式节省了种植户和专家的时间,种植户不用经常去种植的现场进行学习,专家也不用亲自到现场进行指导,通过网络的方式,专家可以和种植户针对问题进行沟通,在指导过程中更加的高效,防止农民在生产中遇到问题,导致产量的降低,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种植生产的发展。

2、无线传感器监控技术

在农作物生产的过程中,其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外部环境的要求也不同,所以,采用无线传感器监控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外界的环境进行监控,如对温度、湿度和光照时间进行监控,针对农作物生长的需要,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完善它们的生长环境,通过各类检测的方法,可以更好的进行预防,对外界的环境进行改善。但是,很多农作物是大面积种植,所以,如果仅仅采用人力对外界环境的监测,对消耗大量的时间和人力资源,这时可以充分的运用无线传感器进行检测,对农作物生长的环境的各个要素进行分析,将数据整合出来直接反馈到计算机上,建立数据库,然后对数据的观察,就能分析周围的环境是否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不利的影响,然后采取有效的措施应对,从而更好的促进农作物的生长。

3、可视化技术

可视化技术是计算机技术的重要构成部分,起可以在监测的地点安装摄像头,对环境进行实时的监测,通过对图片和视频的收集,使环境因素在显示屏上呈现,这样种植户就能准确的分析农作物生长的环境问题,通过可视化的操作技术,可以对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指导,当在现场发现问题后,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农作物的成活率提高。

(二)光技术

在农作物生长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否发挥作用,与光照的强度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在大棚内种植的农作物,他们在获取自然光的过程中,难度比较大,所以,要采用合适的光技术,增加大棚内农作物的光照,进行光源的补充。在改善这一问题中,人们可以为农作物提供人工的光源,这样就可以对农作物的生长环境进行优化,使光照强度得到进一步的提升。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农作物的种类差别很大,所以,它们对于光源强度也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在进行人工光源补充过程中,人们要通过对农作物的种类进行分析,分析其生产的特征,为农作物提供最合适的光源,光照的强度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让农作物补充合适的光照。很多害虫具有趋光性特征,所以,合理的采用光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虫害现象,防止农药的滥用问题,也能起到保护环境的效果,促进了生态农业的发展。

(三)生物技术

1、组织培养技术

组织培养指的是在无菌环境下进行操作,对农作物的生长环境进行塑造,借助人工诱导的方式,实现农作物的培养,使农作物在较短的时间内生长,形成较为完整的植物。农作物在生长的初期,他们的抗病能力非常差,所以,在这个阶段,可以对农作物进行组织培养的方式,这种方式可以防止农作物遭到虫害的侵袭,并且使种子发育的时间缩短,在进行一些新品种作物的研发中,常常采用此类方法,而且在对外植体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可以有效的防止农作物发生褐变的问题,使组织培养的效果达到最好。

2、生物农药技术运用

在现代化的农业技术中,生物农药是一类重要的技术,在传统的农业种植中,为了避免虫害,种植户会大量的使用化学农药,这些农药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而且还会污染h境。采用新型的生物农药,充分借助生物的新陈代谢,起到杀虫的效果,还不会对外界的环境产生任何的负荷,对于人们的健康不会产生任何的不利影响,促进了生态农业的建设。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相比,具有很强的选择性,而且对人畜非常的安全,而且生物农药只会对病虫产生作用,不会对人和有益的生物产生任何的危害,所以,其安全性非常高。而且生物农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不大,其有效成分大多数来自于自然生态系统,而且容易被日光、植物和土壤等微生物分解,属于自然的物质循环方式,不会对人体产生任何的伤害。可以借助农副产品进行加工,生物农药不会产生或者利用不可再生资源生产化工合成产品来争夺原料。在进行生物农药的使用中,药物的浓度应该进行合理的控制,因为药物的浓度过大,会导致农作物产生耐药性,当没有充足的药物后,农作物会立即发生虫害的问题。现在生物农药还在研发的阶段,所以,价格比较高,而且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推广也需要消耗时间和成本,所以,在今后的使用中,应该尽量的压缩成本。

结语:

在农业生产和种植的环节中,应该借助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农业种植在未来离不开这些科学技术的支撑,这些技术可以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高农业的竞争力,所以,应该不断的对这些新技术进行研发,使相关的工作得到优化,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提高农业经济实力,为农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李金钟,王平.探究现代化新技术在农业种植生产中的应用[J].时代农机,2016,07:14+16.

[2]苏慧侠.探究现代化新技术在农业种植生产中的应用[J].农业与技术,2016,07:109+148.

农业种植现代化篇3

农业种植中,土壤、肥料、植物营养、栽培等各因素对植物的生长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那么,如何在学习总结中国传统农业精髓的基础上,加入现代科学的技术以及欧美发达管理思想的替代农业,是每一个农业种植者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土壤、肥料、植物营养、栽培等不合理运用产生了一系列的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在现阶段下,由于土壤使用不当,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和除草剂等化学药品,导致了现代农业种植出现了一系列的农业生态问题。主要表现在:大量农药的使用导致土壤板结,而土壤板结导致植物营养不良;肥料的不恰当使用破坏了生态,污染了环境,使生物多样化锐减。这一切都导致农业生产成本进一步上升,而因此使农业种植的经济效益下降。在这种情况下,食品安全以及粮食安全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二、现代农业要寻求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以及相关思路

现代农业的发展中,人们为了改造自然,甚至发展到与自然相对抗的地步。自然界的资源枯竭、生态环境被破坏,生物遭劫、环境进一步恶化,而用来进行现代农业的土壤、农业资源等也被进一步破坏。在这种情况下,现代农业就需要选择寻求可持续性发展的模式,努力发展中国有机农业。

有机农业是选择无污染的生产环境,禁止使用有毒有害的肥料污染自然条件。农业种植不单单是施放有毒肥料才能使农作物生长迅速。中国的农业要实施全过程监控,使食品能够洁净生产,让百姓吃得放心。农业种植要在满足所需的生产条件下,充分发挥植物营养的因素,让农作物栽培能够在恢复土地生产力的状态下健康成长。农作物的栽培要能在抗御天气灾害,施放无毒有机肥的基础上,实现优质生产,使农作物好吃不减产。中国农业种植中,要倡导人类、自然的和谐共处,要能在注重土壤保健和植物保健技术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技术,施用有机肥,才能确保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情况下,提高农业种植物的产量。

在农业种植结构中,农业种植各因素在农业种植中的作用不同。农业种植者要能在依靠自然的恢复力量提高土壤的系统生产力,充分利用土壤、肥料、植物营养、栽培的使用技术充分调动土壤植物本身的潜能,并根据栽培的有效方法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弥补土壤不足,在这个基础上,提高植物产量和优质性。在农业种植中,现代科学http://技术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解决了高产问题。

三、在农业种植结构中,农业种植各因素的有效利用要适应中国有机农业的新技术

现阶段的中国农业在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以来,虽说产量上去了,但是土壤却搞坏了。植物的营养需求对化肥和植物营养产生了重要依赖,不施化肥庄稼无法长好,而病虫草害没有农药也无法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农业种植的投资越来越大,但是种植的产量却没有得到正增长。农产品品质越来越差,土壤的板结程度也越来越厉害。因此,农业种植要充分发挥各因素在种植结构中的作用,采用有益的新技术。

1. 采用土壤保健技术

现代农业要充分利用植物系统的生产潜力,投入有益的新技术物质提高土壤生产力,这就需要土壤保健技术。土壤保健技术可以不断优化土壤生物性质,使农业物生长需要的土壤调节机能进一步增大,对土壤高产创造优质土壤环境。

土壤结构保健技术的核心是培育土壤有机无机胶体复合体,使板结的土壤形成水稳性土壤团粒结构。首先要尽量增加土壤的无机胶体,然后增加土壤的有机胶体,另外还需要施入连接有机、无机胶体形成复合体的搭桥物质。搭桥物质可首选含有两价阳离子的土壤调理剂。为了使以上各种物质得到接触、混合产生相互反应,最后形成土壤团粒结构,还要适当耕翻土壤。

土壤的功能保健技术还需要改善土壤技能的动植物和各种有益的微生物,要想使土壤恢复最佳化,要能采用有益的物理化学处理技术。最后,还需要提高土壤的自我净化能力,抗逆能力、调节代谢能力等。

2. 农业植物中也需要采用植物保健技术

在农业种植中,农业种植者要能有效采用植物保健技术。在农作物的种植中,要能使用植物营养开启植物次生代谢途径,使农作物能够获取植物次生代谢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可以抵御各种灾害,增强植物抗逆性,促进农作物优质高产。在给农作物施放植物所必要的营养元素以及农作物参加的植物生物化学的加氢、脱氢、供电子、受电子功能等一系列氧化还原反应中,要能确保释放的农作物植物营养元素能够确保植物新陈代谢正常进行。农作物只有拥有足够的植物免疫物质,才能防控病虫草害,产生丰富的产量、品质、风味物质,实现免除大部分化肥农药的高效、环保的绿色无污染的农作物生长环境。

植物保健技术要能使植物能够开启次生代谢途径。除了大自然的途径之外,还可以采用传统的农艺技术措施,如生育期内的中耕、多次收割、育苗移栽、等技术措施的应用等。要想促使农作物的新陈代谢,必须供给农作物必要的营养元素。植物的营养的施放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可以利用微生物豆科和非豆科固氮技术为作物供应有效氮。另外,除去有机化肥,还可以采用腐熟的优质有机肥为作物供应磷肥和部分钾肥以及各种中微量营养元素,来减少氮氧化合物对土壤、植物栽培等严重问题以及各种生态环境的影响。久而久之,不但可以使土壤板结还原成土壤团粒结构,还可以满足农作物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要。

四、依靠科技,提高栽培农作物的单产量,奠定种植业的调整的物质基础

1.采用良种良法配套,积极推进单产水平

先进的科学技术可以调整种植结构,从土壤、肥料、植物营养等方面调整种植结构。优质、低耗、高效的农业产业结构需要加强技术创新,从不同途径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因此,要最大限度挖掘现有粮食作物的品种遗传潜力。要加强标准化生产,从整地、种植、植物营养、栽培形成配套,让农民看得见,学得来,用生产过程的标准化保证产品质量。同时,粮食标准化的实施需要专家到田间地头搞好技术培训。

2.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要做好节水改造项目、灌区续建项目等处的建设,建成高产稳定农田。以农田建设为重点,提高农作物的保土保水保肥能力。同时,要能在提高土壤肥力的基础上,通过有机肥料,植物营养因素的施放提高农作物的生长环境。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充分利用国家提供的各种农业基础设施加强农业种植物抵御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总之,农业种植各因素在农业种植结构中产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不同的土壤环境下,需要施放不同的肥料和植物营养素。只有栽培得当,才能保证高效高产的种植。

农业种植现代化篇4

关键词:种植业 制约因素 立体种植

0引言

目前世界粮食出现严重危机,粮价大幅度上涨。如何发展现代农业,提高种植业效益,使农民增收,已成为农业科技部门研究的重要课题。现就多年来推广立体种植技术,提高种植业效益的一些技术、经验、做法谈几点浅见。

1提高种植业效益的制约因素

多年来,各级政府搞产业结构调整,抓农民增收,对种植业非常重视。农业部门下功夫推广了诸多的实用技术,然而效果好的只是城市近郊或者发达地区,对边远山区、丘陵产粮区、经济条件差的地区而言,效果还是不明显。种植业效益不高的问题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1.1生产资料涨价

生产资料价格暴涨,和往年相比每袋化肥涨了30多元,地膜价格翻了1倍,种子、农药涨价几倍,机械用油涨价,畜力、人工涨价。致使多数农民少投入,甚至不投入,种地基本上是靠天打粮,降低了种地效益。

1.2种地生产率低

农民受传统农业影响,种地一年一作,广种薄收。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土地承包,农民种地的积极性得到提高,产量有所增加,但是小农意识严重,没有形成市场观念,缺乏竞争意识,自给自足,小富即安。加之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农民青壮年向城市转移,向其他行业转移,种地出现托种代管转包现象,种地成了老人、妇女的事情,种地投入少,多数农民不讲种地效益,土地还是一年一作,产量低而不稳,导致了种植业生产率更加低下。

1.3技术推广缓慢

不少地方政府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实施科技入户工程,一些乡村靠科技脱了贫,不少农户靠科技增收。但是受科技意识、传统观念等因素影响,农村普遍存在农业成果转化率低的现象,技术得不到大面积推广普及。如地膜覆盖,农民都认可,但大的投入只是用在蔬菜、西瓜等经济效益好的作物上,粮食作物极少使用;如叶面肥高美施、动力2003、肥力高、那氏778等诸多品种,由于价格和用工等因素的影响得不到推广;大小拱棚和日光大棚由于投资大,推广缓慢;最适应农民种植的一作变多作立体种植技术,多年来在全省得不到大面积普及。这些农技推广中存在的问题,严重阻碍了现代农业和农技推广,从根本上制约了种地效益的提高。

2多元种植立体复合生态农业模式的内容

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依据农业区划的成果和自然资源状况,经过反复实践探索,进行生态经济优化!创造了高产农业区多元种植立体复合的生态农业模式,恢复和重建了农田生态平衡,使农业生产实现了高产、稳产"模式的主要内容就是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系统工程学和作物栽培学等原理吗,立足于现有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采用生态工程的方法,吸收现代科学技术成就与传统农业的精华,对作物栽培进行集约化调控!突破传统经营模式的束缚,变人与自然的对抗为人与自然的协调,变单一结构为多元结构,把农业建立在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上,使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地结合。

3立体种植技术的推广

农业科技人员本着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前提,以市场为导向,以种植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科技创新、增加效益为中心,深人实践,广泛开展高效立体种植模式的试验、筛选与示范、推广工作,立体种植在发展高效农业和增加农民的收人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3.1传统的农业耕作技术与现代的科学技术相结合

在继承传统的农业耕作技术的同时,应用保护地栽培技术,作物立体栽培技术,化肥深施,配方施肥技术,化学除草技术,作物的免疫育秧,旱育稀植,抛秧技术,这些科学技术的合理配置与应用,相对地延长了农作物的生育期,拓宽了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增产增收的途径。

3.2合理安排作物的立体结构

根据不同作物的生物学特点和栽培条件,确定合理的作物茬次,突出作物的层次和立体性,在合理运用两茬作物的基础上,变经济作物的两茬收获为三茬收获,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提高作物对光、热、土、肥、水、气等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进而种植业得到了进一步调整,种植结构走向了集约化、规模化、区域化,生产走向商品化。

3.3建立良好机制

要加快推广农业科学技术,提高种植业效益,必须尽快建立各种相关的发展现代化农业提高种地效益的政策机制。一是制定农民长远增效优惠政策,使有头脑的进城务工人员返乡搞种植业,使一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能人与市场接轨发展种植业,彻底改变种地老、少、妇的局面。二是提高广大农民科技水平,开展新技术培训,让技术进入千家万户,为发展现代农业奠定基础。三是对推广新兴科技和种植产业实行奖励政策,鼓励农民应用科技发展种植业,鼓励农民连片种植形成产业化生产,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走上种植业致富路子。四是建立现代化农业信息系统,村村配电脑,让广大农民知道种地种什么,如何种,怎么销,如何增收。五是制定农机直补和推广新技术直补政策,鼓励农民使用农业机械、应用农业新技术,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从而真正实现种植业效益大幅度增长,尽快实现农业现代化。

3.4强化科学投入

农业种植业与投入密切相关,没有科学投入就没有高产出。节能增效科学投入是提高种植业效益的主要手段,特别是在生产资料涨价的情况下,节能环保绿色科学投入非常重要。一是科学配方施肥,按土壤结构有机质含量配方施肥,提高产品质量。二是环保节能投入,在农业生产中全面实施环保节能绿色施肥工程,底肥全面施用家禽畜农家肥,尽量少施或不施化肥,追肥适量降低生产成本,使农产品实行绿色、无公害种植。三是依靠科技降低投入,在生产中逐步推广机械化作业,科学生产,用现代科学手段发展种植业,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益,实现生产低耗、高效化,走农业现代化道路。

4结论

多元种植立体复合生态农业模式"就是将现代的科学技术应用于传统的间#混#套#复之中!从而形成了各生物类群之间合理组合"互利共生的生态农业系统!该系统使处于不同生态位的生物在系统中各得其所"更加充分地利用太阳能"水分和各类营养物质"并建立一个空间上多层次"时间上多序列的产业结构"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初步实现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两个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刘和吉.几种立体种植模式和栽培技术[J].山东蔬菜, 2003, (03)

[2]孙玉德.两种高产高效立体种植模式[J].农业知识, 2009,(28)

农业种植现代化篇5

1、正确理解“绿色植保”理念

“绿色植保”是科学发展观催生的植保新理念,即通过使用各种绿色植保技术,包括农业、生态、物理等非化学防控技术,以及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环境友好型农药和农药增效剂等应用技术,控制病虫危害,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提高农药利用率,减少农药污染,确保生态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建设。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热点。农药残留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障碍。一方面是农业有害生物数量增加、频率加快、蔓延范围扩大、危害加剧、经济损失加重,另一方面是高毒高残留农药使用量居高不下,病虫抗药性增加,农药残留以及病虫再猖獗现象日趋严重。诸多现象引起了专家学者们的关注,由此呼吁,病虫害防治要大力推广以物理诱控、生物防控等为主的绿色植保技术控害降残,力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绿色植保对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保障和支撑作用,一方面要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推广使用低毒、高效、环境友好型的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另一方面要回归自然,营造农田多样性,避免大面积地种植同一品种农作物,比如种植抗虫性不同的水稻品种,或者在水稻田里再养鸭养鱼,它们不仅可以吃掉害虫,还能肥田,农民为了保护鱼鸭也不会滥打农药,可谓一举多得,实现“绿色家园”。现代社会生活呼唤生态农产品,呼唤绿色植保,绿色植保是现代农业的必然之义,推行绿色植保将为生态农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保驾护航”作用。

2、绿色植保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以绿色植保为理念的植保工作是生态农业的一项基础工作,也是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随着农业发展环境和生产方式的变化,绿色植保在生态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重要。

2.1绿色植保是建设生态农业的重要环节

建设“生态农业”是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生态立市”目标的重要内容,生态农业是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基础产业,有利于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有利于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的持续利用,是参与国内外竞争,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措施,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农业生产有害生物不可能消失,化学农药在一定时期内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化学农药不合理使用等因素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日益严重,单位面积农药的使用量仍居高不下,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任务十分艰巨。从建设绿色农业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来看,绿色植保是如何降低农药使用量,严格控制农业污染,保护农业环境,发展生态农业,生产绿色农产品的关键环节,是从根本上减轻农药等化学投入品对作物、环境和人类的污染,从而为生产绿色农产品,营造绿色家园创造有利条件。毫无疑问,绿色植保今天是,今后仍然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是打造生态农业的关键。

2.2绿色植保是生态农业生产安全的有力保障

据统计,在全国发生的1648种农作物主要病虫草鼠害中,大多在我市有发生危害,仅水稻上发生的病害、虫害就达十几种,对农业造成的损失较为严重。特别是近年来受种植业结构调整、耕作制度改变和异常天气影响,农作物病虫灾害呈多发趋势,威胁着我市农业生产。绿色植保根据综合防治的原则和农业生态的特点,以作物及新的防治技术进行组装,协调地发挥农业防治压基数,保护天敌促平衡、科学用药控为害的作用。化学农药使用有效低剂量,挑治、兼治相结合,不但能够减少用药面积和用药次数,有效地控制病虫草鼠害发生,而且极大地稳定了粮食等作物产量,生态农业生产安全得到有利保障,也是生态农业建设的必然要求。

2.3绿色植保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力支撑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优质、安全、营养。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在生产环节。近年来,由于气候原因、老基地重茬种植以及复种指数的提高,致使我市农作物病虫害呈混合、交替、频繁、复杂、趋多、趋重发生,频繁超剂量使用农药是一个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重要因素。面临着国内和国际市场竞争的双重压力,加快提高农产品质量卫生水平已成为当务之急。农业植保工作者与农户形成合力,牢固树立生态意识,坚定不移地贯彻“绿色植保”理念,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宣传和应用科学的绿色植保技术,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标准,综合运用农业的、物理的、生物的手段,不仅可以极大地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农药残留,减少环境污染,达到无害化生产,给农产品质量安全构筑了坚固防线,而且还可大大地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给农产品质量安全以支撑。

2.4绿色植保是农业生态环境安全的有效措施

农业种植现代化篇6

关键词:农业种植;种植结构;因素

随着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部分地区存在盲目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现象,影响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广西为例,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农业种植结构不是很理想,还需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而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土壤、水资源、肥料及科学技术等,因此,必须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完善其农业种植结构,以此来促进广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农业种植各因素对种植结构的影响

在农业种植过程中,影响其结构的因素有很多,如果没有对其进行合理的控制,不但会影响其种植结构,还会加大农业生产负担,影响农业发展。就广西地区而言,影响其种植结构的主要因素有土壤、水资源、肥料及农业技术等。

(一)土壤

广西地区属于亚热带地带,其土壤呈酸性,土层比较湿润,并且土壤缺磷,还有湿冷的特点,适合种植常绿阔叶林或者常绿落叶混交林。土壤类型主要包括黄壤土、紫色土及水稻土等。广西地区受其土壤资源和气候环境的影响,其土地资源多为山地、梯田式,而且宜山林地比较多,比较适合发展农牧业。对于已经耕种的土壤来说,可以施用有机肥料,也可以用一些石头或者磷肥等来进行农田的基本建设,以此来防止土壤被侵蚀。

(二)水资源

广西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雨量比较充沛,是我国降雨量最丰富的城市之一。该地多为阴雨天气,拥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据相关数据显示,广西的水资源,来源于降水量和地表径流量,年降水量达1100mm,人均拥水量达3800CBM。而且该地不但水资源丰富,而且水质也比较好,有利于农田的基本建设。然而,正是其降雨量比较大的优势,尤其是每年的4-9月是广西的雨季,其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85%,发生洪涝灾害的可能性非常大,如果发生洪涝现象就会给农作物带来极大的损失,还会给农作物带来病虫害的伤害,影响着其农业种植结构,从而影响农业的发展。

(三)肥料

目前广西地区的土壤因为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及除草剂等,使得农作物出现了营养缺失的现象,影响着广西地区的农业产量,也影响着其种植结构,同时也破坏着广西的生态环境。而且广西农药使用量依然在逐渐增加,一些农作物经常出现农药残留的现象,过度使用肥料还给周围的水体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加快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加之病虫害现象的增加,从而影响着广西农产品的质量,影响着其种植结构。同时,一些化学肥料的过度使用,还会使其农业生产遭到破坏,发生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土壤僵化现象,从而使得农作物的营养成分流失,久之使得土地不在适合农业生产,从而使得其农业种植结构发生了改变。

(四)农业技术

目前,我国新型的农业技术在全国都得到了推广和普及,使得农业种植向现代化、规模化、及产业化方向发展。然而,广西在应用农业技术方面却不容乐观。如一些新型的农业机械不但没有被广泛普及,而且由于农民知识有限,未有效利用这些新型的农业机械。加之广西政府的不重视,也没有将一些农业技术如植物保健技术、土壤保健技术等向农民进行普及,使得广西农业依然处于分散式经营状态,影响着广西的农业种植结构。

二、完善农业种植结构的建议

广西应结合其土壤结构特点调整其农业种植结构,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化肥肥料的使用,合理使用农业技术等,来完善其农业种植结构,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结合土壤结构特点调整农业种植结构

广西地区应结合其土壤的特点来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如应用土壤保健技术完善其土壤功能,让一些比较僵硬的土壤变得松散,提高土壤的净化能力。这种保健技术可以让广西的黄壤土中微生物数量有所增加,改变其缺磷、湿冷的特点,优化土壤质量,从而解决一些农作物不适合在广西地区种植的问题,有效调整其农业种植结构。

(二)合理利用水资源

广西地区的水资源比较丰富,因此应合理利用水资源,来完善其农业种植结构。如可以多种植水稻和甘蔗等,而且为了防止广西部分地区出现洪涝现象,还要根据我国节能节水新能源的政策,采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来完善其抗洪排水机制,降低自然灾害对农业种植结构的影响,提高农作物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

(三)减少化肥使用

广西要想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完善其农业种植结构,提高农业产量,优化农业资源配置。首先,在作物种植期间,应避免使用一些有害的化学药物,以免影响生态环境;其次,应避免使用那些促进农作快速生长的化学药物,这种化学药物一般都是有害的,应按照有机农业的思路,采用科学的种植技术。有机肥料不但可以改善农作物的生长环境,还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因此可以减少化肥的使用量,避免有害的化学肥料影响着土壤结构和农作物的生存环境,为了让农作物可以得到充分的营养,可以应用有机化肥。利用有机化肥来缩短农作物的生产周期,提高农作物的质量,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四)合理利用农业技术

农业技术包括很多种,如土壤保健技术、植物保健技术、新型农机技术。在广西地区的农业发展过程中,应合理利用这些农业技术。首先,利用植物保健技术,帮助植物进行次生代谢,提供其次生代谢所需要的营养,以此来提高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而且广西地区受气候的影响,易发生洪涝灾害,利用植物保健技术就可以提高农作物的免疫力,从而预防病虫害的发生,给农作物提供健康的生存环境。其次,土壤保健技术,不但可以改善土壤环境,还能对农作物的种植结构产生积极的影响,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同时,对于一些新型的农机技术,广西政府应加大重视度,组织专家到种植现场进行指导,帮助农民做好技术培训,提高新型农机的使用率,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三、结语

对于农业种植结构来说,其种植因素对其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必须要掌握这些影响因素,完善农业种植结构,促进农业的发展。以广西为例,其影响因素是土壤、水资、化肥及农业技术等,因此,可以结合其土壤的特点,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化肥的使用,合理利用农业技术,来完善其农业产业结构,从而促进广西地区农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才翠.农业种植各因素在农业种植结构中的影响[J].大科技,2013(31):12-13.

[2]于艳华.农业种植各因素在农业种植结构中的影响[J].北京农业,2014(33):22.

[3]李威.分析农业种植各因素在农业种植结构中的影响[J].农民致富之友,2014(14):57.

[4]范金水,姚青海,吴金民.农业种植各因素在农业种植结构中的影响[J].农家科技,2013(6):5-7.

[5]赵赞国.分析农业种植各因素在农业种植结构中的影响[J].科学与财富,2015(32):230.

[6]罗俊,罗永柱,娄艳兰,等.农业种植各因素在农业种植结构中的影响[J].河南农业,2016(29):28-29.

农业种植现代化篇7

关键词: 物联网; 智能农业; 传感器; 无线传输; 数据采集

中图分类号: TN911?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373X(2013)24?0038?02

Design of agriculture intelligent planting system based on IOT technology

SONG Yan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Henan Radio and TV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06,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modernization of agriculture in China, the connotations of IOT technology and intelligent agriculture are expounded in this paper because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IOT technology in various fields. The key technologies of IOT applied in intelligent agriculture are analyzed. The application of IOT technology in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system is proposed. The agriculture intelligent planting system based on IOT technology was constructed. The framework of its management platform was designed. It is expected that th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OT technology in intelligent agriculture can greatly promote the automation and intelligent levels of modern agriculture, reduce the share of resources, and improv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Keywords: IOT; intelligent agriculture; sensor; wireless transmission; data acquisition

农业是关系着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我国传统农业在向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着确保农产品总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改善农产品品质和质量,改善生产效益低下、资源严重不足且利用率低、环境污染等问题而不能适应农业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关于智能农业技术的研究势在必行。物联网是以感知为目的的,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全面互联的网络[1]。物联网可以很好地应用到诸多领域,智能农业即是其中之一。 本文旨在设计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农业种植系统,期待智能农业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能够极大地推进高现代农业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降低资源占有率,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及产品的质量。

1 物联网技术与智能农业

1.1 智能农业产生背景

农业信息技术是我国现代农业科技的重要内容,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融合” 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方向。“智能农业”是指利用物联网技术,即通过相应的智能传感器监测实时农业种植环境状况[4],并将各个相应的数据通过数据采集设备,经过无线网络系统传送到信息控制中心,进而对农业种植环境进行调节,智能控制农作物健康生长所需环境如温度、湿度以及光照、土壤温度、含水量,及及时灌溉系统。实现农业种植综合生态信息的自动检测,对环境进行自动控制和智能化管理[2]。

1.2 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农业中的主要应用

1.2.1 物联网技术实现农业种植系统的智能化管理

通过在农业种子系统中安装相应的智能传感器设备和其他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对农作物种植环境中各个参数的实时监测,及时掌握农作物生长环境的一些参数,并根据参数变化适时调控如灌溉系统、温湿度控制系统等。通过采集、分析和控制空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光照强度及CO2含量等来掌控农作物最佳的生长环境,将生物信息获取方法应用于无线传感器节点,为温室精准调控提供科学依据[3]。

1.2.2 物联网技术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有效监管

目前我国农产品市场面临最严峻的问题即是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由此引发的毒食品事件层出不穷,究其根源,在于我国农产品从生产的粗放式管理,从生产、流通、产品交易过程中,市场监管不到位。而当前的农业物联网技术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广泛采用电子标识、条形码、传感器网络、物联网中间件和网络平台技术等关键技术[5],实现农产品从生产、储运、交易信息的透明化和实时监控,从而实现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可管可控,农产品质量安全有效地监管[4]。

2 智能农业种植系统设计

2.1 智能农业种植系统原理

物联网技术应用在智能农业种植系统控制中,原理如下:在农作物集中的种植区域安装智能传感器和相关的智能控制系统,对采集到的数据通过计算机分析,智能化地控制作物生长所需要的空气、温度、水份等,从而实现实现精准农业[6]。

智能农业种植系统中的传感器实现种植环境的实时监测,采集相应的信息,确定种植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实时地启动相应的灌溉系统、保温系统、补充光照系统等,保证农作物有一个合适的生长环境,从而实现现代农业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降低资源占有率,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及产品的质量[7]。

2.2 智能农业种植系统构建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农业种植系统由传感器、无线采集器、无线控制器、无线协调器、环境监控器5个部分组成,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农业种植系统示意图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农业种植系统包含以下几部分:

(1)种植环境监测:利用相应的传感器实现种植环境中的土壤湿度、空气温度湿度、光照及自动灌溉系统的实时监测;

(2)数据采集系统: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来的数据,采用ZigBee 无线发射模式上传数据。ZigBee 发送模块将传感器的数值传送到ZigBee 协调器节点上[8]。采样ZigBee 无线通信方式具有部署灵活,扩展方便等优点;

(3)网络传输系统:采用无线传输系统,该系统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无线网络传送到服务器上,数据平台系统:该系统负责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存储、信息处理和控制指令的下达,为用户提供分析和决策依据,用户可随时随地通过电脑和手机等终端进行查询[9];

(4)信息系统控制:该系统主要由控制节点、继电器扩展模块和相应的机电执行器组成,通过继电器可以自由控制各种农业生产设备。

2.3 智能农业种植系统管理平台的构建

智能农业种植系统管理平台如图2所示,分为传感信息采集、自动监控、人工干预、智能分析和远程控制5部分[10]。

图2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农业种植系统管理平台示意图

3 结 语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农业种植系统研究旨在提高现代农业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降低资源占有率,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及产品的质量,为实现智能农业的自动检测、自动控制、智能化管理及农业物联网的普及提供一定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曹静,凡燕,朱科峰.物联网应用于江苏农业的发展分析[J].江苏农业学报,2010,26(6):1402?1405.

[2] 管继刚.联网在智能农业中的应用[J].通信管理与技术,2010,6(3):24?27.

[3] 文黎明,龙亚兰.物联网在农业上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0(15):54?56.

[4] 彭程.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农业发展策略研究[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12,7(2):94?98.

[5] 赵丽.浅议物联网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及关键技术要求[J].电信科学,2011(10):70?73.

[6] 储成祥,戴啸涛,杨晓冬.我国农业信息化中的物联网技术应用需求评价与对策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报,2011(3):36?41.

(下转第42页)

[7] 齐莉.物联网农业智能测控系统的特点、优势及其在温室大棚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89?92.

[8] 李莎.物联网及智能家居应用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12,35(7):120?123.

[9] 徐刚,陈立平,张瑞瑞.基于精准灌溉的农业物联网应用研究[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0(47):333?337.

农业种植现代化篇8

关键词:农药种植;因素;结构;影响

中图分类号: S53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03.023

在农业种植中,例如土壤、肥料、栽培等不同的因素,都会对植物的生长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必须对这些因素进行综合性分析,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提高农业种植的效率,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农业种植各因素的影响

目前,我国普遍存在土壤使用不当、化肥农药滥用等情况,引发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化肥的大量使用,导致土壤出现板结,继而影响了植物的正常生长,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农药的滥用,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污染了环境,导致生物多样性大大下降。这些因素都在无形中提高了农业种植的成本,降低了农业种植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食品的安全也无法得到保障,影响了社会安定。因此,必须要进行针对性的分析,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2农业种植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

农业种植中,应当禁用对环境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开发新型肥料,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在农业种植的过程中,要实行全面监督,保证食品的安全。另一方面,在满足生长条件时,要注重植物营养的供给,尽量将农作物种植在已恢复土地生产力的地块上。还要充分考虑天气因素的影响,实现无毒生产,保证农作物的质量。结合科学技术,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全面应用有机肥料,提高农作物产量。

农业种植过程中,不同因素有不同的影响。农业种植人员应当利用自然优势,选择合适的土壤,发挥植物的潜力,通过科学技术发挥土壤的特点,提高农业种植的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3结合科学技术,改善农业种植结构

3.1土壤保健技术

现代农业要利用植物系统的生产潜力,采用新型的技术,提高土壤的生产力,采用适宜的土壤保健技术。良好的土壤保健可以大大提高土壤的生物性质,保证土壤的调节机能,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土壤保健技术的核心在于培育土壤有机无机胶体复合体,保证板结的土壤形成稳定土壤团粒接头。首先应当增加土壤的无机胶体,在此基础上再提高土壤的有机胶体,之后再加入连接两种胶体的搭桥物质。在搭桥物质的选择上,一般为含有两价阳离子的土壤调理剂。此外,为了保证各种物质的充分结合,还需要对土壤进行适当的耕翻,保证土壤形成良好的F粒结构。

土壤的保健技术还需要改善土壤机能的动植物和各种有益的微生物,为了保证土壤的质量,应选择合适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另一方面,还需要提高土壤的净化能力、抗逆能力、调节能力等,促进农作物的生长。

3.2植物保健技术

除了土壤保健技术外,农业种植中还需要应用植物保健技术。在种植的过程中,要使用植物营养开启植物次生代谢途径,保证农作物能够获取到足够的营养进行次生代谢,提高植物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以及抗逆能力。在保证植物新陈代谢的基础上,再向植物释放必需的营养物质以及氧化还原反应所需的物质。农作物只有具备充足的植物免疫物质,才能对外在侵害进行防控,保证农作物高效生产。

植物保健技术的目的是保证农作物可以开启次生代谢途径。除了自然因素之外,还可以通过传统的农艺技术,例如生育期中的中耕、多次收割、育苗移栽等。想要促进农作物的新陈代谢,必须要为农作物提供充足的营养,可以通过微生物豆料和非豆科固氮技术为农作物提供有效氮。此外,还可以通过腐熟的优质有机肥为农作物提供磷肥、钾肥以及多种微量元素,降低氮氧化合物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长此以往,不仅可以保证土壤具有良好的团粒结构,还可以满足农作物对多种微量元素的需求,一举两得。

3.3良种良法配套

合理的科学技术可以从多个方面改善种植结构,包括土壤、肥料、植物营养等。想要保证农业种植结构的合理性,必须要对科学技术进行创新,实现优质、低耗、高效的目标,提高农作物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因此,要尽量挖掘粮食作物的遗传潜力,实现标准化生产,在标准化生产流程中提高农作物的质量,促进农业种植的发展。此外,标准化生产还需要加强相关的研究,对农业种植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提高种植人员的专业性。

4结语

农业种植各因素都影响着种植业的发展,根据土壤环境的区别,需要采用不同的肥料以及植物营养因素。要建立合理的农业种植结构,保证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提高农作物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促进我国种植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石林仙,王自红.我国农业种植结构的现状与调整[J].北京农业,2013,(33).

[2]梁书民.中国农业种植结构及演化的空间分布和原因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6,(02).

[3]刘青.试论农业种植各因素在农业种植结构中的影响[J].北京农业,2012,(03).

农业种植现代化篇9

一、强规划、强推进、强保障,全力以赴加快园区建设

为了圆满完成园区各项建设任务,我们从最初的规划设计,到具体推进,再到保障服务,每一个环节都力求做到精益求精,确保园区实现建设目标。

(一)坚持规划先行,明确功能定位。一是高标准制定建设规划。按照打造“中俄合作、场县共建、高纬寒地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的总体思路,确立了“一年建设、两年成型、三年见效”的建设思路,聘请中国农业大学高标准编制了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总体规划。二是高起点谋划发展定位。立足县情实际,从探索高纬寒地粮食增产、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建立粮食战略储备基地的重要意义出发,高起点定位了园区发展方向,即为实现中国北方寒地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提供理论依据和科技支撑,努力把园区打造成中俄合作高纬寒地现代农业发展样板。三是高水准明确建设任务。根据发展定位和规划,将园区划分为管控中心、核心区、中外专家科研中心三大建设任务,同步建设,同步推进,逐步建立以核心区带动示范区,以示范区拉动辐射区的互通互动的技术传播体系。

(二)贯穿现代主线,实施项目推动。一是高标准配套基础设施。将打造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基地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第一道“工序”,实施田、水、路、电“四网”配套工程,核心区全部达到了“田成方、土成型、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农业现代化标准。二是大力开展寒地高产作物种植试验。充分利用中央控制室和智能催芽车间、育秧大棚以及中外专家科研中心等现代农业设施和技术,大力开展了玉米、小麦、水稻等高纬寒地高产作物种植试验。三是全力引进项目投资建设主体。坚持实施“龙头带动、农民参与”和“基地+公司+农民”的发展战略,积极搭建企业发展平台,成功引进韩国EGG公司、河北神威药业、盛典蓝莓科技有限公司、逊克农民合作社协会进驻园区,成为引领园区特色产业发展的主力军。

(三)创新建管机制,破解发展难题。一是建立市场运作机制。按照“政府指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农民受益”的原则,注册成立逊克高滩寒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明确了园区生产经营主体。积极探索建立政府涉农项目资金、社会资本配套投入机制,全面整合各渠道资金,重点向园区倾斜,形成“多个项目出资,一个漏斗用钱”的“集束支农”效应。二是探索土地流转机制。按照土地所有权、性质、用途“三不变”和农民土地、利益、就业“三不失”的原则,采取租赁经营、土地入股、合作社进驻园区带动等模式,加快土地流转,为园区建设提供规模经营用地2.2万亩。三是创新科技支撑机制。成立专家指导委员会,与中国农业大学、上海社科院、东北农业大学、省农科院、黑河农科院、俄罗斯远东农科所等中外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

(四)强化组织保障,确保建设实效。园区建设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得到了省农委、农垦系统以及黑河市的全力支持,专门联合成立了工程建设总指挥部。随着园区成功晋升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为进一步完善园区管理体制,经黑河市委批准,又成立了园区管委会,配备一名副处级干部担任园区管委会主任,并选调7名能力强的中层干部组建了园区管理团队,同时还聘请了13名对口专业大学生全程参与园区的生产等各项工作。

二、重速度、重质量、重实效,园区“四大”基地作用成效显著

园区于2011年6月开始筹备,8月正式开工建设,11月完成基础设施建设,2012年开展试种实验并取得成功,充分发挥了园区的试验、示范、培训、推广四大基地作用,得到了省市委的充分肯定。

(一)充分发挥科学试验作用,成功确定了高纬寒地高产作物主推品种。2012年,园区种植水稻、玉米、小麦、马铃薯4大类主栽作物品种5个,试验品种56个,通过对比试验和标准化种植,共采集土壤、水分、光照等各类试验数据十余项,积累了大量的试验数据,为考察水稻、玉米、小麦、马铃薯等作物品种在本积温带适应性、丰产性和稳定性,确定同纬度高寒地区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主推品种提供了科学的实验依据。

(二)充分发挥科技示范作用,成功树立了高纬寒地优质作物高产高效样板。园区充分运用先进农业科学技术、现代装备和经营方式的集成理念,采取农艺农机结合、良种良

农业种植现代化范文

农业种植现代化篇1关键词:农业种植;现代化技术;基本特征1 现代种植业的基本特征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农业种植是现代化技术应用的重要领域
点击下载文档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5折优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