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范文

栏目:文库百科作者:文库宝发布:2023-12-15 17:25:58浏览:563

简述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简述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篇1

构建评价体系意义重大

确立评价目的是实施评价活动的重要前提,它关系着评价指标的确定、专门评价小组的成立以及评价过程中指导思想的树立等多方面环节。因此,必须首先确立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评价目的。

——对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建设进行价值判断。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评价,是通过对申请单位的基本建设情况进行全方位了解,从而对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建设过程中的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制度、人员建设、教育活动建设以及产生的效益和积极作用等方面有一个理性的判断和认识,最终确定该单位是否符合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基本要求、能否成为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为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建设提供具体指导。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评价的各个指标都是在其建设过程中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目前,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管理办法中提出的基本条件是定性的,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这种论述性的方针政策,未细化出具体的评定标准,缺少可操作性。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可以直接转变为日常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建设过程中的各项具体工作,增强了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建设的规范性。

——为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为普及全民生态知识,增强全社会生态意识,加快构建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使全国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这是《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管理办法》出台的初衷。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一方面能客观地对不同单位的建设情况进行横向比较和对同一单位不同时期进行纵向比较,有助于各单位在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建设过程中更好地自我管理,另一方面,更好地实现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为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创建工作提供引导。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单位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构建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评价体系,为积极参与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创建工作提供了参考和学习样板,创建单位可以参考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做法和方案,结合自身的特点,为本单位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创建工作探索出一条科学正确的道路。

——促使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建设过程中创新机制的形成。评价的目的在于鼓励创新,营造创新的氛围。指标体系中设置与创新相关的内容,通过评价发现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建设过程中的创新点及其价值,形成鼓励创新的机制,形成充分发挥基地工作人员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开放、灵活和竞争的环境。

评价体系多重功能

评价功能是教育评价体系结构的内在机制,是构成评价体系各个要素的组成形式在运动状态下所发挥的功效,是评价系统内部所固有的一种潜在能量。

第一是选择功能。由于评价是根据评价的综合标准和指标体系来确定被评价对象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评价结果为管理和决策机构对被评价对象进行优选提供可靠依据,因此,评价活动间接地具有选择功能。

在对申报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创建单位进行评价时,由于各个申报单位处于竞争状态,评价的内容也相同,这样就能在同一平台上对各个申报单位进行公平评审,从而选择出优秀的单位成为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第二是导向功能。评价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评价的标准和指标体系可以引导和鼓励单位和人员调整其工作方向,进行有价值的工作。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案、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是评价对象进行各项工作的目标,它对评价对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具体的规定,对于评价对象未来的发展方向起着引导和导向的作用。通过科学、规范的评价,各个申请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单位可以根据评价体系中的要求来安排日常的工作,保证工作既有数量,又有质量,避免在工作中走弯路。

第三是激励功能。通过评价所得的结果,一方面为评价者提供信息,另一方面给评价对象反馈信息。如果被评单位评价得分高,其努力就得到了承认和肯定,能激发评价对象更好地发挥创造性;如果被评单位评价得分低,亦可明确自身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不断改进,起到鞭策的作用。

第四是交流功能。在评价过程中,参与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评价的专家、管理机构与被评单位的代表,乃至社会公众需要交换意见,以形成共同的目标,如此有利于评价者、被评单位和社会公众及相关者掌握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发展的需求。另外,评价活动要求评价者和被评单位进行广泛的交流,评价者充分听取被评单位的陈述,获取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评价所需的信息和数据,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被评单位通过评价活动也能进一步领会评价体系的宗旨,对于进一步改进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创建工作有着积极的意义。

第五是监督功能。监督功能是评价最基本的功能之一。通过评价可以达到对被评单位信息全面、系统和综合的了解,将被评单位的情况与预定的评价标准、目标和要求进行比较,判断被评单位目前所处的发展水平和程度,是对被评单位进行监督的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设计评价体系原则

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策、措施、基础设施、教育活动、财力等各方面的相互配合。为了保证评价的科学性、有效性,设计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守以下原则。

一是科学性原则。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时,首先要有科学的理论做指导,使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在基本概念和逻辑结构上严谨、合理,抓住评价对象的实质,并具有针对性;同时,评价指标体系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必须是客观的抽象描述,抓住最重要的、最本质的和最有代表性的东西,对客观实际抽象描述得越清楚、越简练、越符合实际,科学性就越强。构建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评价指标体系,是依据2008年4月9日由国家林业局、教育部、团中央共同公布的《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管理办法》,对《办法》中的各项规定分解成指标,经严格程序确定各指标权重,达到可量化。

二是系统优化原则。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需要用若干指标进行衡量,这些指标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在确定各项指标时,指标的内容要界限分明,指标之间不能存在交叉和相悖的内容。指标体系要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具体要做到:第一,通过筛选,以较少的指标较全面系统地反映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情况,达到评价指标体系的总体最优或满意。第二,由于指标之间存在制约关系,评价指标体系要统筹兼顾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建设各因素之间的关系,通过各项指标之间的有机联系方式和合理的数量关系,达到评价指标体系的整体功能最优。

三是实用性原则。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评价指标要简化,评价方法要简便。评价指标体系不可设计得太烦琐,在能基本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全面性的条件下,指标体系尽可能简化,减少或去掉一些对评价结果影响甚微的指标。同时,评价指标所需的数据和资料应易于采集,且其信息来源渠道必须真实可靠。最后,要严格控制数据的准确性。

评价体系基本框架

我国目前还没有比较系统的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评价指标体系,遵循以上指标体系设置的原则,利用现有的统计数据和易于搜集的统计资料,以《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管理办法》中对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基本要求为主要参考依据,在环境教育基地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基础上,初步确立了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

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基本指标和附加指标两大类。

基本指标包含六个二级指标,即管理体系制度、基础设施、环境情况、人员情况、教育活动、社会效益。

管理体制制度主要包括领导小组及办事机构的建立、工作计划和方案的确立、制度的建设和专项经费的投入。此外,还包括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文件、会议、活动档案记录等方面的内容。

基础设施除了专门的教室、展厅、宣传栏、墙报、专业讲解人员等硬件设施外,还包括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建设的网络专栏和宣传资料。

环境情况主要包括建设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规划情况、绿化面积的覆盖程度、树木花草的保育情况等。

基地人员配置和培训情况,包括负责生态文明教育活动的专兼职队伍、环境解说的队伍、各部门负责人和工作人员的专题培训和教育讲座的基本情况。

教育活动情况包括定期开展的生态文明教育活动和主题宣传活动、接待社会各界人士和团体参观、考察和访问活动的人数。

社会效益方面包括为社会提供的环境信息咨询、面对周边社区、学校开展教育培训、科普宣传、生态展览、发挥传播生态文明作用效果;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起到的示范和推广作用情况,对当地环保工作作出的突出贡献。

附加指标包括分类指标和创新特色指标。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种类有很多,很难制订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评价标准。为此,参考已有的一些评价体系,按基本特征和具体情况将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分成科技场馆类、环保科研类、环保设施类、自然生态类、工业企业类、农业示范类、社会民生类七大类型。在分类指标中针对不同类型的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设置相应的评价要求,使得评价更有针对性,满足不同类型基地的特殊性要求。创新特色指标是将各地方的特色和创新活动等纳入其中,有利于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建设中创新机制的形成。

简述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生态学;大生态学;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化;执政理念

中图分类号:N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63(2013)01007004

生态文明建设,开始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首现于中共十七大的政治报告,该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1];经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决议,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战略高度[2];最终在中共十政治报告中,将之列为“五位一体”建设目标,实现了由一般概念向中共意志的转化,并将建设生态文明提升到“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的认识高度[3]。为增进共识,作者拟在过去10余年对生态学研究的基础上,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学科背景和科学内涵进行简要论述,供学习研究参考。

一、生态研究溯源

19世纪60年代末,德国动物学家Ernst Haeckel(1834~1919)给出了生态学定义:研究有机体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从此,生态学作为一门学问被研究,140多年特别是近50年来,生态学得到了蓬勃发展,产生了许多分支学科和交叉、边缘学科,形成了庞大的生态学学科体系。经典生态学的研究方法经历了描述、实验、物质定量3个阶段,除利用野外观测和室内实验等实用技术开展应用生态学研究外,利用数学模型进行模拟研究是理论生态研究最常用的方法,两者促使多种生态学研究方法和技术的形成,包括试验设计、抽样技术、种群动态、系统分析、3S技术、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多方面内容。而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概念和方法被引入生态研究之后,更是促进了包括个体生态、种群生态、群落生态和生态系统生态等诸多方面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

在我国,生态学一词最早是在20世纪初被引进和使用,但没能开展有目的的研究,这门学科一直没有受到重视。1979年12月1日,中国生态学学会在昆明正式成立后,生态学和生态研究才逐步得到重视和发展:围绕国家农业、林业可持续发展及生态环境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和应用生态学的发展需要,开展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应用性生态研究,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在青藏高原对中国植被作用、中国气候与植被相互作用等方面也开展了基础性生态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不仅对国际生态学经典理论进行了补充与完善,而且为中国生态环境建设和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成为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科学决策依据。进入21世纪以来,在继续坚持和发扬中国特色生态学研究的同时,现代生态学研究开始借助统计分析、模型拟合等手段探索经物质、能量、信息转化引导生物个体发育、群体动态、物种变异、种群进化和生态系统演替的作用规律。如通过水稻群体数量研究所提出的用于描述生物单种群数量消长的生态学模型――ABC模型[4,5],就是对物种种群动态变化规律的探索;而通过水稻品种质量研究所提出的物种种性漂移及生物信息论,就是对物种种群进化演替规律的探索[6~8];等等。

二、生态学科发展

学术界通常将研究生物的成果归位于生物学,研究环境的成果归于环境学,研究生物和环境间的成果归于生态学。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学科界限越来越模糊,学科大融合将是必然趋势。为此,提出了大生态学(Eecology)――广义生态学的概念[9,10]:研究生物与其生存环境(含生物因素)间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和意识流等运行规律的科学。其中物质流主要体现为生境因素对物种起源、构造和发育等方面的影响关系,是大生态学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能量流主要体现为生境因素对物种生存、进攻和避害等方面的影响关系,是大生态学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动力;信息流主要体现为生境因素对物种遗传、变异和进化等方面的影响关系,是大生态学系统存在和发展的源泉;意识流主要体现为生境因素对物种反馈、控制和人为作用等方面的影响关系,是大生态学系统存在和发展的灵魂。生境因素对生物物种上述12个方面的影响规律简称大生态学的十二生态法则。

借助一维时间量、二维生境因素量、二维生物量和三维空间量,可以构建出大生态学的八维构象,此八维构象共计形成四点、六棱、四面和一个立体,可以对大生态学所展开的多学科及其相互关系进行描述[10]。依据时间、生境因素、生物和空间等4个参比点,遵循大生态学根植于普通生态学之本源,可将大生态学作以下系统的生态学科分类[10]:T分类,即以时间(Time)为参比点的分类,可将大生态学分为起源生态学、古生态学、进化生态学、普通生态学和未来(虚拟)生态学;F分类,即以生境因素(Factors)为参比点的分类,可将大生态学分为普通生态学、极限生态学和超限生态学;O分类,即以生物(Organisms)为参比点的分类,可将大生态学分为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和普通生态学,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等;S分类,即以空间(Space)为参比点的分类,可将大生态学分为微观生态学、普通生态学和宏观生态学。以上述2个及2个以上参比点为依据,还可以将大生态学做更细致的分类。

自生态学有历史记载以来,生态科学经历了一个逐步的、间歇的发展过程。经典生态学已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11]:自1869年Ernst Haeckel提出并定义生态学(Ecology)一词到1900年,为生态学创立阶段;大致从1900年开始,到20世纪70年代,生态学成为一门公认的、独立的科学领域,但通常仍被认为是生物学的子学科,这个阶段是生态学成长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后,尽管生态学依然根植于生物学,但它已经开始从生物学中跃出而成为一门新兴的综合学科,连接物理学和生物学过程,成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桥梁,这个阶段是生态学成熟阶段。随着各类学科大融合、获取生态学研究数据之技术越来越便捷和有效处理海量数据逐步成为现实,生态学将迎来它的第四个发展阶段,即:大生态学必将统领包括人类在内的庞大的生物科学体系,经过人类的共同努力,就可能逐步实现自然生态演变与人类社会发展的相对和谐。

三、生态文明内涵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象征和标志。文明的发展形态,既是现实化的历史运动,也是最广泛的社会共识。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人类文明经历了三个阶段: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12]。原始文明约在石器时代,人类必须依赖集体力量才能生存,物质生产活动主要靠简单的采集与渔猎,历时上百万年;铁器的出现使人类改变自然的能力产生了质的飞跃,人类由此走入了农业文明,历时约一万年;18世纪发生在英国的工业革命,开启了人类工业文明,人们逐步开始了现代化生活,为时三百年。

工业文明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世界工业化的发展使人类征服自然的活动达到极致。工业社会在创造辉煌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进一步加剧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和冲突,使人类陷入了空前的资源紧张、环境恶化和生态危机的泥沼之中,一系列全球性的生态危机说明地球再也没有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需要回归到生态文明来延续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换言之,生态文明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实际上是人类文明发展积淀到一定阶段必然显露的结果,尽管在以往的文明阶段,生态文明并未获得显性表现,但它早已默默地托起其他文明的孕育和发展。从大生态学意义上讲:生态文明是人类一切文明之本源。

从人类文明的实践来看,伴随着对工业文明的反思,到了20世纪60年代,全球关于生态与环境的话语表达愈益活跃,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形成了声势浩大的生态环境保护实践运动。在我国[12],1973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环境保护被确立为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成为了由政府主导的社会实践运动;1983年,保护环境被确立为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环境保护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到2007年,建设生态文明写进了中共十七大报告,生态文明建设已经上升为执政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战略组成部分;继中共十七大报告与十七届四中全会决议之后,中共十报告再次论及生态文明,将其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建设布局。

四、生态文明建设

地球自形成始,便与具有还原型或惰型的太阳及太阳系其他星球不同,它是氧化型星球,这是生物起源的初始条件[13]。生物的起源、进化、演替有其自身规律,历经沧桑,并经历了5次种群大灭绝,现在正进入第六次种群大灭绝。所不同的是,前5次都是由于天体灾难或自然灾害导致的客观灭绝,而第六次却是人类的不文明掠夺导致的主观灭绝,如果这种趋势不能得以抑制和逆转,大灭绝必将波及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全人类要充分利用生态研究的成果,发挥生态科学的力量,逐步实现延缓、抑制和逆转正在恶化的全球生态。

中国作为决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大国,尤应重视生态建设。中共十报告提出[3]:“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并从战略角度提出了4个方面的部署:(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必须珍惜每一寸国土。(二)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三)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四)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

从技术角度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要着眼于4个层面的战术性安排:第一,恪守科学开发。人类要生存,必然要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物质、能源等,但必须恪守在资源互补、生态保值的基础之上取其利,杜绝无节制开发使用。民以食为天,粮食生产至关重要,我国粮食生产、储存、消费要符合中国国情[14],特别是在生产环节上要统筹安排,实现生产、生态互补[15]。第二,坚持合理保护。要采取使生态功能得以正常发挥的各种措施,对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进行保护,使之免遭掠夺性破坏。建立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等是保护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自然资源最重要、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必须坚持和发扬。第三,强化治理恢复。对于人工破坏、自然退化造成的生态灾害,要运用生态学原理,依据法律、制度规定,通过人工措施,对有害生物与环境资源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按照自然规律恢复其天然的生态系统。当前,沙漠化是我国面临的最大生态灾难,国家要大力支持和推广内蒙古沙柳治沙、开发利用沙漠资源的成功经验[16]。第四,酿造生态文化。为顺利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创造、创新生态文化必不可少,其关键是增强全民族生态文化的创造活力。要将科学开发、合理保护、治理恢复等生态实践所形成的优秀成果和先进事迹有效地酿造成中华民族的生态文化,并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和文化强国的重要支撑,用先进的生态文化教育和鼓舞民众,促使生态文明建设由执政党的意志尽快转化为全体人民的共同意志。

中共十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为执政党的意志,既是顺应历史发展及时代进步的担当,也是对全体中国人民长远利益和根本福祉的呼应。同时,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前所未有的地位与高度,更是要求执政者必须长期坚持科学发展观,把握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和目标,将生态文明建设贯穿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中共十报告要求全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让生态文明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导向,用生态文明的标准来衡量和评价一切发展实践,促进早日把我国建设得更加富强、更加美丽。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中共执政理念的总体布局,“五位一体”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涵,意义深远,必将对建设美丽中国、造福亿万人民产生重大的历史影响。

参考文献: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R].2007年10月15日.

[2]中共中央.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R].2009年9月18日.

[3].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R].2012年11月8日.

[4]王夫玉,黄丕生.水稻群体茎蘖消长模型及群体分类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1997,30(1):5865.

[5]王夫玉,黄丕生.生物单种群数量消长的基本动力学模型[J].甘肃科学学报.1996,8(1):3742.

[6]王夫玉.论水稻种性漂移及对策[J].中国稻米,2001,7(3):3940.

[7]王夫玉.物种种性漂移研究[J].甘肃科学学报,2002,14(3):6269.

[8]王夫玉.物种种性漂移的生物信息论基础[J].甘肃科学学报,2003,15(1):4348.

[9]王夫玉.生态观新说[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10]王夫玉,王从.大生态学[J].甘肃科学学报,2010,22(1):7274

[11]E.P.Odum,G.W.Barrett.生态学基础(第五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12]刘湘溶,罗常军.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N].光明日报,2012年12月1日.

[13]王夫玉.生物信息起源假说[J].甘肃科学学报,2003,15(4):3439.

[14]王夫玉.中国粮食问题[EB/OL]..

[15]王夫玉.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尚需管理制度创新[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9,120(6):2526.

简述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篇3

29.简述国家的实质? (简答)

30试述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决定力量的原理及其重要意义? (论述)

31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国家职能的原理,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论述)

32运用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说明加强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要性(论述)

33简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简答)

34简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简答)

35.简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36怎样理解社会基本矛盾? (简答)

37简述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简答)

38运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说明党的十五大制定的对我国所有必要性?(论述)

39.运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发展的规律,说明我国进行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论述)

40运用社会发展是决定性和选择性相统一原理,说明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性? (论述)

41.试述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重要意义? (论述)

42简述人类劳动的本质特征? (简答)

43怎样理解劳动创造了人? (简答)

44怎样理解阶级及其实质? (简答)

45简述历史唯物主义的上层建筑范畴? (简答)

46简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简答)

47简述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关系? (简答)

48试论社会进步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关系及其现实意义? (论述)

49试论述人的价值的实现? (论述)

50运用的马克思主义人的价值理论,说明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性? (论述)

参考答案

27.简述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简答)

⑴实践是人类社会的起源和基础。社会不同于自然界,它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而自然界的基础在于自身,自然界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类。社会起源于劳动,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实践不仅创造着和体现着人和自然的关系,还不断创造和体现着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实践是人类社会的活动方式,没有,也就没有人类社会。

⑵实践构成了社会生产的基本内容。实践有三种基本类型,即物质生产实践,社会关系精神生产实践。这三种实践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作用,构成了全部社会生活基本内容,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以及人际关系生活,精神生活。

⑶实践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人类的展的过程。物质生产实践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关系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的直接动力;精神生产实践则推动社会的科学文化的发展,也推动着发展。

⑷实践揭示了社会规律的特点。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都是客观规律,但又各有特点,自然规律无论人类活动是否参与,都在起作用。社会规律则不同,它是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表现出来的,是“社会行动的规律”,它不存在于人类实践活动之外,而是内在地存在于人们的实践活动之中。

马克思关于“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的诊断深刻,科学地提示了人类社会的实践本质。

28简述生产力及其构成? (简答)

⑴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或社会生产国是人们在劳动生产实践过程中,改造自然和影响自然并使之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也是人们解决社会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它表明人和自然界的关系。所以,生产力是标志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实际能力的哲学范畴。

⑵生产力既然是人们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改造自然的客观物质力量,因而生产力是由客观物质要素所构成的复杂系统,是参与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构成的一切物质,技术的要素的总和。劳动对象,劳动资料(以生产工具为主)和劳动者是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下面我们分别考察三个要素及其在生产中的地位:①劳动对象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所能加工的一切对象。它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自然物,这是没有经过人类加工的,是自然界纳入生产过程的部分,另一类是经过人类加工的物体,是人创造纳入生产过程的部分,劳动对象是生产力中的一个基本要素,这是因为:其一,劳动对象是人们进行物质生产的前提要素,只有劳动者使用劳动工具作用于劳动对象才能构成现实的生产国,没有劳动对象也就没有物质生产。其二,劳动对象的不同情况直接影响着生产国的发展水平。使用同样的生产工具,花费同样的劳动,由于劳动对象的情况不同,生产出来产品的质量和数量也不大一样。其三,随着代科学的发展,能源,各种特殊性能已成为制造先进生产工具,机器系统和采用新工艺的前提,从而是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②劳动资料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造或影响劳动对象的媒介体。劳动资料是生产力构成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这是因为:首先,人与自然界的相互作用必须以一定的劳动资料作为媒介体。正是人们利用劳动资料的机械的或化学的性能,把劳动资料作为发挥力量的手段,然后才能按照人们目的来改变和影响劳动对象,以便创造适合人类需要的产品。可以说,没有一定的劳动资料就不能有人类的生产。其次,劳动资料中的生产工具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标志,是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的尺度。在原始社会中,人类使用最简陋的工具进行生产,这就反映了当时生产力极端落后的状况。③劳动者是指具有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人。劳动能力包括体力,也包括智力,在劳动生产中不仅需要一定体力的支出,也需要人的智力的支出,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智力的支出越来越重要。所以劳动者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劳动者是生产力的主要因素,是因为,劳动者是生产力中“人”的因素。劳动者是生产工具的创造者和使用者,生产工具要由人去驾驭,离开了劳动者,再先进的生产工具以及再好的劳动对象都不能发挥作用。总之,生产力要素包括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组成生产资料,是生产力中“物”的要素,劳动者是“人”的要素。在“人”和“物”的要素中,人的要素起主导作用,而物的要素是必不可少的。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尺度,劳动对象是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

29.简述国家的实质? (简答)

表面看来,国家是独立于社会各阶级之上的代表,但从实质来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暴力工具。

⑴国家是阶级的工具。国家产生以后,它总是属于某一阶级,掌握它是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镇压敌对阶级的反抗,如果国家对各个阶级一视同仁,那么国家就去存在的条件,就不成为国家。

⑵国家是统治阶级的工具。既然在阶级社会中,国家不属于全社会所有,而属于某一个阶级,那么,是不是任何阶级都可以占有国家呢?不是的。只有经济上占统治地信的阶级才是国家的占有者。

⑶国家是统治阶级的暴力机器。国家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有一套特殊的公共权力机构。其主体部分是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统治阶级凭借这些机关来实行统治,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反抗,这正是国家本质的最鲜明的体现。

⑷由于国家问题直接关系着各阶级的根本利益,历来的剥削阶级思想家都力图掩盖国家的本质,宣扬国家是各阶级利益的“调节者”,全民利益的“捍卫者”,是“自由”,“平等”,“博爱”的化身,这些观点都是错误的。

30试述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决定力量的原理及其重要意义? (论述)

⑴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起着决定作用①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社会前提。历史是人创造的,但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首先必须能够生活。为了生活就要进行劳动以谋取生活资料,也就是说人类为了生存,就需要解决食品,衣服,住房,燃料等问题,如果离开物质资料的生产,人类社会就不可能存在。②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发生和面貌。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除了物质生活以外,还有社会的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等等。但是只有“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社会领域中的各种关系都是在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有什么样的生产广度工,就有什么样的社会结构及其政治制度。也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形态。例如,资本家私人占有制为基础的生产方式,社会性质也必然蛮资本主义的。总之,一个社会是什么样的性质,处于什么样的阶段上,最终都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③生产方式的变革和发展决定着一个社会形态向另一个社会形态的转化。生产方式并不是凝固不变的。由于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运动的尖锐化,一种生产方式便会转化为另一种生产方式,即新的社会形态代替旧的社会形态。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从原始社会转化为奴隶社会,由奴隶社会转化为封建社会,由封建社会转化为资本主义社会,由资本主义社会转化为社会主义社会,都是生产方式矛盾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所以,人类社会的历史,归根到底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历史。总之,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它不仅决定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社会的发生及其面貌,而且还决定社会形态的。所以,只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⑵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决定力量的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掌握这一原理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重大的意义。①只有懂得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的原理,才能从根本上认识和掌握人类社会的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既然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产生,性质及其发展变化,那么社会发展史首先就是生产发展史,生产方式的发展史。这就告诉我们,要研究和揭示社会发展的规律,其实质就是研究和揭示生产发展的规律,即生产方式产生变化的必然性。只有正确地认识和掌握生产方式的状况,才能全面地,客观地说明人类社会发展中各个社会形态的辩证过程及其规律性。②生产方式是社会决定力量的原理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客观依据。在革命和建设过程,无产阶级政党必须研究和认识生产方式的状况及其矛盾,正确反映生产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按照生产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才能保证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如果生产方式的状况及其发展规律,制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不是“左”的就是右的,革命和建设的事业就会遭到挫折和失败。我们党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充分说明了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决定力量这一观点的无比正确性。

31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国家职能的原理,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论述)

⑴国家的职能包括对内和对外职能。对内职能是基本的,主要的职能。对内职能:第一,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反抗,对统治阶级实行民主,维护本阶级的政治和经济统治。第二,维护统治阶级建立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秩序,调节阶级矛盾,把阶级斗争控制在一定的。第三,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干预或发展经济文化。对外职能:第一,组织和加强国防,防御外来侵略和*。第二,调整和处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第三,保护本国利益不受侵犯。

⑵国家职能是国家本质的体现,国家本质不同,职能也不同。剥削阶级专政的国家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在对内职能方面,专政的对象不同,维护的阶级利益和社会制度不同,干预或发展的经济文化建设的职能也不同。在对外职能上剥削阶级专政的国家只要有可能就进行对外侵略,*。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则主要是防御外来的侵略与*,维护世界和平。

⑶懂得国家职能的原理对于我们认识在社会主义时期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有重要的指导意义。①社会主义时期我们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只有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的力量才能完成这一历史任务。②社会主义时期是主要矛盾,但阶级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国外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只有依靠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的力量,镇压敌对阶级的反抗和破坏,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得到巩固。国家统一大业才能最终完成。③建设论文必须要有一个安定的环境。只有依靠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力量,管理好公共事务,维护社会秩序,社会长期稳定才能有保障。

32.运用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说明加强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要性。(论述)

⑴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不仅反映社会存在,而且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它一经产生就具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规律,它不是机械地反映社会存在,它同社会存在的发展并不总是保持绝对的一致或平衡。

⑵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①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同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并不完全同步。社会意识往往落后于社会存在并阻碍其发展;有时又能预风未来并指导社会存在的发展。因而在它的发展中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②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之间在发展上的不平衡性。一般说来,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发展大体一致的,但也会出现某些不一致的情况。历有些经济落后的国家往往在思想领域超过经济发达国家。③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自身的历史继承性。虽然社会意识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但是每一历史时期的社会意识不仅是对现实存在的反映,而且同先前的社会意识遗产有或多或少的继承关系。④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之间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政治,法律,哲学,道德,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相互影响并对经济基础发生影响。⑤社会意识能够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

⑶懂得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原理,对于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因而建设先进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特别是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对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起着积极推动的作用,并保证它的正确发展方向。相反,如果削弱政治思想工作,而任凭封建的和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到处泛滥,就会阻碍我国四化建设的进程。因此,我们党最近作出的关于加强政治思想工作的决定是完全正确的,这对于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33简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简答)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主要表现为二者的相互作用

⑴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①生产力之所以决定生产关系,是因为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迟早要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因为在人类社会的长河中,生产力总是不断发展的,由它所决定的生产,在一定阶段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这使得生产力同它在其中活动的生产关系发生矛盾。当这种矛盾在原有的生产关系所能容纳的范围内展开时,生产关系就要作某些部分的变革,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当这种生产关系完全不能容纳生产力的发展时,生产力就要冲破原有的旧的生产关系,用新的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来代替旧的成为生产力发展桎梏的生产关系。

⑵生产关系反作用 于生产力

①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状况时,它为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提供广阔的场所,从而有力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这时,生产关系能够为生产力诸要素的结合,特别是人和物的结合提供较好的形式,进而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够使技术设备和自然资源得到较好的利用,把生产力的潜力大大发挥出来。②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状况时,则对生产力的发展,或者使生产力的发展遭到严重的破坏,生产停滞,或者使生产力虽有发展但不能发挥出来。这是因为旧的生产关系的积极性,无力把生产力中一切积极因素充分调动起来,同时也使生产力中物的因素(如机器设备,科学技术,生产工具等)得不到充分利用,甚至遭到严重破坏。还应指出,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不变革旧的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发展甚至遭到破坏时,生产关系的变革就成为推动决定环节,这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表现得异常明显和突出。但是,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来说,仍然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因为变革旧的生产关系仍然是出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决定的。

34简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简答)

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会产生矛盾,因为在生产方式中,作为内容的生产力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构成了以物质生产为基础的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边疆性而作为形式的生产关系则在一定历史时期中保持相对稳定性,而使人类社会历史发呈现出阶级性和保持相对的稳定性。这样,不断变化发展的生产力同相对稳定的生产关系之间,就必然会发生矛盾。

⑵在生产发展过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始终存在着矛盾。当生产关系基本上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时,固然存在着是在生产关系基本上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时,它们之间同样存在矛盾。这种矛盾只是在生产方式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各有自己的特殊表现。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推动,便形成了人类社会由量变到质变,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即人类社会五种社会形态相互代替的历史过程。

35.简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简答)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表现为二者相互作用。

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在社会关系中,经济基础属于物质关系领域,上层建筑在实质上属于思想关系领域。因此归根到底,经济基础是第一性的,是上层建筑的根源;上层建筑是第二性的,是经济基础的派生物。②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性质是封建主义的,上层建筑的性质也就是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的性质是资本主义的,也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是资本主义的。这是因为上层建筑的内容总是由经济基础的内容所决定的。③经济基础的变化发展决定上层建筑或快慢的变化和发展。经济基础的变化发展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化和发展,而且规定着上层建筑变化发展的方向。因为社会形态发生变革,新的经济基础要代替旧的经济基础,就必须变革旧的上层建筑,建立起适合自己需要的新的上层建筑。上层建筑随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是一般规律,但这并不是说,经济基础一发生变化,全部上层建筑就会彻底变化。由于上层建筑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因而它的变化也有自己的特点。一般说来,在上层建筑中,首先发生变化的是它的核心部分国家政治法律制度。而上层建筑的其他部分,如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观点的变化则比较。经济基础发生变化以后,旧的社会意识的某些部分还会继续存在,并发生消极作用。但是,总的趋势及其发展结果必然被适应新的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所代替。

⑵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①从服务方向上看,上层建筑要千方百计保证经济期限展的方向。它一方面要利用政权的力量和思想影响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另一方面,又要同有自己的经济基础的旧势力残余以及威胁自己生存的新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萌芽作斗争。②从服务方式上看,上层建筑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控制来为经济基础服务。政治上层建筑力图把人们的行动控制在一定的秩序之内。思想上层建筑通过影响人们的思想来支配人们的行为,使社会的经济生活得以,以有巩固和发展。③从服务的效果上看,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有两种性质:A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的发展时,就起着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推动社会前进的重要作用;B当上层建筑已经腐朽衰败,并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有着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和整个社会进步的反动作用。

⑶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历史观中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如果割裂了二者的统一,就会犯两种错误:一种庸俗的经济决定论。这种观点片面地强调经济的决定作用,完全否认上层建筑的反作用。按照这种观点,一切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都推动了意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也没有必要。另一种是上层建筑决定论。这种观点把上层建筑的反作用无限夸大,认为它可以不依据由生产力决定的生产关系发展的客观进程的要求,上层建筑的力量就可以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从而陷入了历史唯心主义。

36怎样理解社会基本矛盾? (简答)

⑴社会基本矛盾是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⑵这两对矛盾之所以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的主要根据是:第一,这两对矛盾所涉及的三个方面即生产力,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概括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和基本关系,形成了社会的基本的结构。第二,这两对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贯穿人类社会发展始终,决定着每一社会形态的性质,决定和支配着其他的社会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第三,这两对矛盾运动过程中所体现的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善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善的规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⑶这两对矛盾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方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并制约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的变化发展;另一方面,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反过来影响和制约着生产力矛盾的发展。

37简述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简答)

⑴所谓阶级斗争是指在阶级社会中经济利益根本对立的对抗阶级之间斗争。

⑵在阶级社会中,被压迫阶级反抗反动统治阶级的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这表现在:第一,在同一社会形态内部,即社会发展的量变过程中,阶级斗争推动社会的,为社会形态的质变准备条件。第二,在一种社会形态即将被另一种社会形态取代之际,即社会发展的质变过程中,阶级斗争打碎旧的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推动着社会形态的更替。

⑶阶级斗争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是社会基本矛盾对社会发展推动作用在阶级社会中的具体表现。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直接表现为代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先进阶级和代表落后生产关系及反动上层建筑的反动统治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所以社会基本矛盾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也就直接地表现为阶级斗争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阶级斗争则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8运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说明党的十五大制定的对我国所有必要性?(论述)

⑴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生产力的状况,包括生产力,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力进一步发展要求。因此,这一规律又可以表达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水平的规律。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善的规律,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统一及其矛盾运动的科学概括。它正确地提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因此这条规律的主要内容是: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否变革以及变革的方向和形式,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状况即生产力的性质,水平和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又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它能促使或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二者之间的矛盾运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存在着的这种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即具有反作用的生产关系一定要与生产力的性质,水平相适应,这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于生产力善的规律。

⑵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于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条普遍客观规律,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战略,策略,方针,政策的重要客观依据,在今天也是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客观依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从我国生产力现状出发总结了以往在所有题上的经验教训,制定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万分共同发展的方针,出现了公有多样化和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局面。党的十五大政治报告指出,继续完善所有结构提出了使公有私有同发展的方针,深入对大中型国营企业进行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由此可见对所有,是我们党运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结果,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和现实的必要性。

39.运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发展的规律,说明我国进行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论述)

⑴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这就是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辩证发展的规律。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发展的方向和形式,凡是适合经济基础状况,即适合经济基础的性质水平和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的上层建筑,就能存在和巩固下去;如果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就意味着它已经更新换代了存在的必然性,变为不合理,不现实的,因而就会被淘汰。②上层建筑能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必须为经济基础服务。因此,上层建筑必然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否则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③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适合是一个矛盾不断产生和不断解决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从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础上的适合。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的历史就是通过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这种矛盾运动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

⑵懂得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发展的规律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这一规律是我们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客观依据。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基本上是适合的,但是,我国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仍然存在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如不合理的规章制度,机构设置,干部体制等等,旧社会遗留下和各种旧思想,旧传统,旧习惯,如专制主义,官僚主义,家长作风特权思想等等。这些方面,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体系的完善和它的作用的发挥,不利于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不利于发挥它的优越性,不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巩固和发展,从而不利于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所以,为了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进一步发展生产力,还必须完善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即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对国家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特别是党的十五代表大会明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发扬民主,加强法制,实行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党制定的政治体制改革措施,本身就反映了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规律的客观要求。我们党由于运用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发展规律,我们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40运用社会发展是决定性和选择性相统一原理,说明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性? (论述)

⑴历史决定论,是指人类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因而人类社会发展是有其客观规律的。人类社会五种社会形态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

⑵历史选择论指,是社会规律要通过人的自觉活动才能实现,因而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主体具有选择性。⑶历史唯物主义坚持历史决定论和历史选择论的有机统一。因为,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同时又反对否认人的自觉活动的重要机械论观点。

⑷正确认识历史决定论和历史选择作用相统一的,对于我们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就人类社会总体而言,五种社会形态的相互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并表现为一个决定过程,但就具体的民族历史而言,由于所处的特殊环境不同。而不一定按照五种社会形态的序列,可以跳过某一种社会形态进入高一级社会形态,这里主体选择性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国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从而选择了社会主义,超越了资本主义阶段,这是历史的必然。可见,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也是人合乎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求的。

41.试述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重要意义? (论述)

⑴所谓党的群众观点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体,具体说来,群众观点包括如下内容:①坚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历史唯物主义承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就要充分估计到他们的伟大创造力,首创精神,要依靠群众的力量夺取胜利,而不是依靠少数人打天下。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体现。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无产阶级代表人民群众利益的。因此,要求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一切为了群众,吵谋私利,不搞特权,党的干部要当人民的勤务员。③一切向群众负责的观点。要把向人民群众负责作为一切言行的标准;要为人民利益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把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结合起来。④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群众的实践是形成正确领导意见的源,群众中蕴藏着丰富的经验和智慧,毛泽东所说:“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往往是幼稚可笑的。”因此要当群众的学生,才能有正确的领导。

⑵党的群众路线既是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又是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因此,从狭义上说,党的群众路线就是指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也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⑶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辩证统一的。因此,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具有重大的意义,它是党的生命线。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党的性质的具体体现,也是无产阶级其他阶级政党的根本标志之一。因为,从本质上讲,中国共产党是马列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以代表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已任,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历史经验证明,什么时候,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党就无往而不胜,什么时候放弃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革命和建设事业就会遭到失败。所以,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正确领导的基础。

⑷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支持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保证。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客观形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于革命取得了胜利,由于党处于执政党的地位,就要时刻警惕党脱离群众的危险性。执政党的地位,最容易使一些世界观没有改造好的干部居功自傲,脱离群众;或利用职权谋求私利搞不正之风;或发生官僚主义,命令主义等坏作风。这一切都是削弱党的战斗力,危害人民事业的不得因素。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论述就是我们党历史经验的总结,它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就该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者。因此,我们必须恢复和发扬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传统,我们才能胜利地建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2简述人类劳动的本质特征? (简答)

⑴所谓劳动是指人和自然之间物质,能量,信息的变换过程,是人类对自然界的积极改造。

⑵劳动是人类特有的活动,其本质特征主要是①人类劳动是有明确目的的自觉活动②人类劳动必须创造并使用一定的物质手段,主要是劳动工具③人类劳动的对象具有广泛性,是以自己为主体创造人化世界④衡量人类劳动的尺度具有多维性,包括真理尺度,价值尺度和审美尺度,即真、善、美的统一。

43怎样理解劳动创造了人? (简答)

⑴所谓劳动是指人和自然之间物质,能量,信息的变换过程,是人类对自然界的积极发行。

⑵人是从猿进化而来的,但从猿到人的转变不仅是一个生物,更是一个从自然界向人类社会飞跃的根本性质变。在这个质变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主要是:①劳动改造自然的需要创造了生产工具。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使动物适应自然的活动变为人改造自然的劳动,也使猿的前肢变为了人的手。②劳动交流的需要产生了语言。语言的产生使人的意识具有了物质的,从而使抽象思维和意识的交流成为可能,动物心理才变为人的意识。③劳动合作的需要产生了人的社会联系,形成了人类社会。社会的形成不仅大大增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力量,更标志着作为自然一部分的猿变为与自然相对立的人,猿之间的动物群体关系变为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44怎样理解阶级及其实质? (简答)

⑴阶级的含义。列宁指出:“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这些集团在历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同生产资料的关系(这种关系大部分是在法律上明文规定了的)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取得归自己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 也不同。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⑵列宁的阶级定义揭示了:①阶级首先是一个经济范畴,是一

简述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范文

简述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篇1构建评价体系意义重大确立评价目的是实施评价活动的重要前提,它关系着评价指标的确定、专门评价小组的成立以及评价过程中指导思想的树立等多
点击下载文档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5折优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