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节约分析范文
资源节约分析篇1
关键词:高校;资源;循环利用;对策
一、引言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在全社会形成资源节约的增长方式(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人民网(),2006年3月16日)。将资源节约及其循环利用纳入国家可持续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的章程中,这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资源节约及循环利用一直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国内学者对于此课题的研究也逐渐增多,构建资源节约型校园的课题讨论也一直在进行。作为科研、教育和社会服务基地的高校,是构成社会的重要社区,也是自由能源消费的大户。建立节约型校园、促进资源节约及循环利用也是高校完成其社会责任,发挥积极影响力的有效途径。本文立足于实践,对安徽省部分高校实践情况进行了调研,借鉴其经验,总结分析目前高等学校在资源节约及循环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相应的对策。
二、安徽省部分高校资源节约及循环利用现状调查情况
访谈和调查的对象主要是安徽省合肥市的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和安徽三联学院四所高校的学生会、社团管理委员会及学生群体组织,并对其部分资源的节约及循环利用情况进行了分析。针对高等学校的在校本科生发放问卷900份,有效问卷844份。问卷调查的方向具体有废旧衣物处理方面、电力资源循环利用方面、电子产品再利用方面、水资源和粮食资源节约方面、固体废弃物和图书资源循环利用方面的相关内容。问卷的内容全面,划分细致,贴近当今大学生日常生活,能够直观明确地看到学生们在资源利用情况和节约、循环利用等方面的意识。其中就水资源节约情况的调研结果如下:
此表是针对安徽省高校本科生的调研,由图1可以看出,44.6%的同学认为所在高校水资源浪费很严重,45.6%的同学认为浪费情况一般,这说明很大一部分同学没有意识到水资源浪费的紧迫性,既然有人认为浪费严重就更应该使他们参与到节水行动中去,对宝贵而不可再生的水资源的浪费情况应当引起学校有关部门的重视。
三、问题分析
(一)资源节约行动落实难,大学生参与率低
通过调查分析,约有40.20%的高校大学生将旧衣物扔掉,有44.12%选择将其送人;约有34.80%的高校大学生在校园就餐剩余多,有12.75%没有剩余饭菜;约有44.61%的高校大学生认为所在学校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有7.35%认为不严重。约有29.9%的高校设有固定的废旧衣物处理机构,69.12%没有设置相关机构。由于相应的激励与奖惩机制不完善,作为高校主要资源消费群体的大学生也仅是“响应”国家号召,“宣传”节约理念,并未真正履行节约的实际行动。此外,尽管高校众多学生组织积极倡导建设节约型校园,或进一步举办了各种宣传活动,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许多学生仅仅作为节约行动的“代言人”,其自身也没有更多地节约和循环使用资源的实际行动,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仅仅停留于理念的宣传上。意识上的薄弱导致大学生对此类现象的关注度不够,所表现的诸多节约和循环利用方面的行为或是为经济利益所驱使,或是为达成学校或院系强制下达的指标,缺乏自觉主动的行为约束意识。
(二)高校偏重资源节约,资源循环利用涉及较少
资源的循环利用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有利于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进程。通过实地调研合肥地区几所代表高校发现,各高校后勤部门在开展环保工作时,都把重点投放在学校资源的节约上。但是,对于其资源的循环利用,各高校涉及的相关措施少之又少。通过对安徽大学的调研,该校学生增加近7000人,教育仪器办公设备投资增加近两千万。但是如此大的用电用水规模,该校用水情况从2005年的317万吨,到2006年的306万吨,到2007年的306万吨,到2008年的306万吨,到2009年的310万吨,到2010年的302万吨;用水量从2005年每平方米5.99吨到2010年的每平方米3.48吨。可见高校节水措施成果显著。但是调查发现,在固体废弃物、废旧衣物、废旧数码产品等资源的循环利用方面,高校却没有很好的重视,只是寄希望于高校社团,重视程度明显不足。
(三)资源浪费现象较为严重,部分资源并没有得到关注
目前,高校较为注重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主要是在如水、电、固体废弃物等,在该方面的回收处理机制较为完善,同学们的节约意识普遍强烈。然而,随着国家对“节约型校园”的积极倡导,节约的内涵更为丰富,渠道更加多样。高校着重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在实现多项服务的全环节全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尚未被认知的新资源,而这类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将会带动整个高校资源的协同开发,推进高校整体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体系的构建。我们发现,与我们日常学习生活相关的一些资源常被忽视。如办学规模扩大或新校区建设带来的土地资源的浪费现象,粮食的浪费现象以及部分可再利用物品,如书籍、数码产品、生活用品等的循环使用还未引起学校有关部门的重视,缺乏相应的处理方案。特别是数码产品,如今数码产品更新换代频率加快,所带来的废旧产品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逐步加重。
四、对策建议
(一)提升宣传教育效果,增强大学生循环利用资源意识
资源节约分析篇2
关键词:指标体系分析 趋势研究 因素分析
近年来,随着北京市各领域投资建设步伐的加快,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与环境、资源约束之间的矛盾逐步加深,资源短缺与资源浪费、资源污染并存的现状使得其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为及时了解和把握北京市城镇居民对资源的有效利用情况,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统计学院的居民资源节约指数,从居民的资源与环境意识、资源节约行为、资源的循环利用等多个层次角度对北京市资源状况进行全面考察和分析,为有关部门拟定资源以及环境保护措施提供了数据支撑和理论基础,因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北京市环境资源政策背景介绍
在欧债危机持续发酵、世界经济总体形势复杂的背景下,我国经济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与此同时,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科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等问题日益凸显,因此建设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发展循环经济体系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北京作为中国首都,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根据北京市“十二五规划”纲要:为全面推行以“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为目标的长期发展战略,要注重城市建设发展与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结合,并以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核心,将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建设低碳城市”作为首都发展的长期战略。以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为动力,深入推进节能减排,积极开展低碳经济试点,全力打造绿色生产体系,积极创建绿色消费体系,加快完善绿色环境体系。同时加快工业企业节能、节水、污染减排改造力,从而努力把北京建设成为更加繁荣、文明、和谐、宜居的首善之区 。结合相关政策发现,北京不但注重城市经济发展,更加关注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并以此推进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城市的目标。
二、北京市城镇居民资源节约指标体系分析
1.指标体系架构分析
为了建立符合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节约指数,在整体的指标体系中,将居民资源节约指数作为一级指标,把资源节约意识指数、资源节约行为指数以及资源循环利用指数等作为二级指标,通过综合上述指标体系形成整体环境资源评价的有效支撑。在整体指标中,资源节约意识涉及对环境意识与资源意识两方面评价,资源节约行为涉及对个人、企业与政府三方面评价,资源循环利用涉及对水资源循环利用、废旧资源回收与节能产品使用三方面评价。
2.城镇居民节约指数趋势分析
居民节约指数从2006至2012年的数值依次为:66.8、71、70.7、72.9、76、66.4、68。从资源节约整体情况分析,发现从2006年至2010年居民节约指数稳步上升,在2011年出现拐点且数值下降较明显,2012年指数再一次得到回升。对于2011年资源节约指数的转折趋势可以从以下方面分析:
一方面由于相关政策调整。2011年是国家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开局之年,党中央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要求: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现状,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为有效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一系列资源与环境保护措施,内容涵盖水资源循环、阶梯电价收费、废旧金属回收与加强管理、太阳能及其它新能源使用等改革方案。由于国家加大了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力度,所以在更高标准要求下,指标评分结果与前几期相比较会出现下降趋势。
另一方面是由于指数评价体系内部调整。为配合形势政策调整,2011年资源节约指数体系在往年基础上有所改善,在保持涉及原有资源节约意识、资源节约行为和资源循环利用三大基本内容的同时,扩充了资源循环利用涵盖范围,引入节能产品使用指数,从而达到强调新能源利用的目的。新指标引入导致体系整体结构发生变化,因此对最终指标评分结果产生影响。
3.指标间相关性分析
通过研究居民节约指数总指标与二级指数间相关程度可以发现,废旧资源回收指数与总体指数间具有较强相关性,相关系数达到0.951,证明了废旧资源回收指标的调整对于整体指数会产生较大影响。资源节约意识与资源节约行为的相关系数为0.925及0.737,与总体指数也具有较显著相关性。同时资源节约意识指数与废旧资源回收指数的相关系数为0.814,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在两个指标间具有共同因子,因而建议可对指标体系稍作调整,从而达到提取共同因素、减弱变量相关性的目标。
4.调查因素分析
在对资源节约行为指数进行统计分析时,主要从水、电、天然气和公共等四类资源进行研究。通过资源使用情况发现,公共资源的使用越来越受到社会各阶层的重视,公共资源指数逐年上升表明其节约程度的提高,水以及电力资源指数一直维持相对较平稳状态,没有大幅度波动。天然气指数表现出逐年小幅波动下降,通过分析7年间的数据说明:社会集体对公共资源使用的节约意识有所提高,对于天然气的节约意识仍需进一步加强。在对个人、企业以及政府进行资源节约行为的调查中,从历年情况分析,个人资源节约意识普遍较强,企业和政府相对稍弱。
三、政策调整建议
过去7年资源节约指数调查研究表明,为实现将北京建设成为绿色节约无污染城市的目标,应继续加强对于水、电等资源节约的宣传力度,充分调动社会各部门尤其是媒体报纸的宣传力量,建立更加完善的节约资源法律法规,使资源节约理念贯彻于社会生活中,使群众对资源节约的认识深化,使资源节约的新举措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鼓励政府部门及企业参与到资源节约行动中,并建立奖惩制度。在制度措施上,对积极的节能行为予以奖励,对浪费行为给予教育和惩罚,促进节能行动的自主性和全民参与性。同时在高校中要强调资源节约教育的重要性,随着全社会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高学历人群将会逐渐成为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由此可以发现在整个教育体系中,贯彻对学生资源节约的教育将会对建立资源节约长效机制产生重要影响。
探索挖掘资源循环与废品利用的新型方法,把发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转变方式的载体。要大力推广节能产品和新能源产品,扩大节能产品的推广与销售渠道,增加消费者对其接触和了解的机会,同时控制产品价格,使节能产品和新能源产品相对同类产品具有突出的性价比;对采用节能技术和推广新能源使用的生产企业要相应的给予政策扶持和补贴优惠,加大对节能产品生产行业的扶持,拓宽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的渠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市场,促使形成再生资源循环利用行业的产业升级。
参考文献:
[1]王文举,丁立宏.《北京市城镇居民社会生活指数》.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
[2]纪宏,丁立宏.《北京市城镇居民社会生活指数》.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
[3]吴启富,张传宝.《北京市城镇居民社会生活指数》.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
[4]刘黎明,王华强,张晓珍.北京居民资源节约指数调查研究.北京市城镇居民社会生活指数.研究报告,2009,
[5]刘黎明,孙娜娜,武云.北京居民资源节约指数调查研究.北京市城镇居民社会生活指数.研究报告,2010
[6]刘黎明,李宇,郑冰.北京居民资源节约指数调查研究.北京市城镇居民社会生活指数.研究报告,2011
[7]刘强,陈晨,郑冰.北京居民资源节约指数调查研究.北京市城镇居民社会生活指数.研究报告,2012
资源节约分析篇3
>> 辽阳市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问题对策研究 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与地质找矿 论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 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现状及对策 我国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分析及对策 地质找矿与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探讨 广东省矿产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的经验与存在问题 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分析及对策研究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 试探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与地质找矿 金属矿山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分析 试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与地质找矿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与地质找矿分析 非金属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技术进展 论青海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与地质找矿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及循环经济的若干思考 河南省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经济分析 简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经济效益 地质找矿中的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之我见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国土资源部.赣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EB/OL.2013-07-27.http// /kczygl/kcgh/201109/t20110919_955369.htm.
3朱嵩,郭志忠.江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对策思考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9,6.
4李士彬,,王素萍.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分析及对策研究J.资源与产业,2011,(8).
资源节约分析篇4
关键字:技术节约;房建施工;浪费现象;措施;应用
引言
在改革开放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许多行业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进展,尤其是建筑业发展尤为明显。人们在追求高质量的建筑的同时,发现建筑业存在着严重的包括对水资源、建筑材料等等浪费现象,浪费掉的建筑原材料逐渐成为建筑垃圾污染城市环境。因此在进行建筑施工中,要注意在施工技术阶段节约环保,充分利用有限的建筑资源,尽量回收可再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争做高效率的利用资源,高质量的建筑工程的富有竞争力的建筑行业。
一、房建施工中的各种浪费现象
(一)对水资源的浪费严重
我国已经成为国际社会上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水资源分配不均且存在污染严重的现象,尤其城市用水已经成为了极为紧张的状态。在呼吁城市居民进行节约用水的同时,我们可以看到房屋建设工程的用水量是巨大的,在施工建设中水资源利用率十分低。施工建设中,最常见的水资源浪费就是漏水现象。由于施工区域的自来水地点距施工区域供应较为远,因此需要水管相接施工区域供水。房屋建设施工现场往往有大型机械来回运行,容易压破水管造成水资源浪费,并且现场管理混乱,一般不会有人对水管的破损进行修补,就造成我们常见的施工现场污水横流情况出现。这种情况不仅仅浪费水资源,还为城市其他居民带来用水压力,影响附近居民生活漫出的水也会影响交通。
(二)施工原材料的浪费
房屋施工的原材料在进行运输过程中就可能出现破损浪费现象,运送到施工工地上的储存也会出现诸多问题。首先,由于管理不当,堆积在工地上的原材料若不进行防水防潮处理,就容易造成原材料的生锈损坏,对于一些机械来说甚至报废。这种原材料的浪费,其实是可以通过严密的管理过程避免的,但是施工工地上混乱的管理和没人负责的态度,就造成了原材料的浪费。
(三)施工中对电资源的浪费
房屋施工大多数会在夏天施工,白天炙热难耐难以工作,大多数施工单位选择在夜间开工。夜间一开工需要的就是提供光源,大部分施工队为了减少购买光源的资金成本,使用发光效率低耗电功率高的白炽灯泡。由于管理上的电费责任分工出现问题,往往造成电工只负责送电、使用者无所谓浪不浪费即使在夜间工作结束后也进行照亮,这样就造成了大量电资源的损耗。同时我们发现房屋建设施工工地上的施工设施存在老旧现象,部分施工设施已经到达了其工作年限,在现代施工中,这些超过工作年限的施工设施就会出现工作效率低,消耗电能十分大的问题。
二、房建施工中的技术节约措施建议
(一)重视整治施工现场管理
从上面我们分析房屋建设施工现场的浪费现象,我们可以看出许多的资源浪费现象都可以通过施工现场的科学管理进行杜绝。管理不是一个简单的词汇,它包含多种方法来使施工现场人员都应该做到自己该做的事。具体对房屋建设施工现场的管理建议我觉得有三个方面,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建立责任人制度。不论是水资源、电资源、还是原材料资源的浪费,都是因为浪费不需要付任何代价。提供方只是负责给予,使用方只是负责使用,并没有具体的负责人进行资源浪费的监管。因此我们在房屋建设工程中,应当设立一个监管施工现场成本的监管人。如果出现在其监管范围内成本超额,就对其进行处罚。杜绝浪费,不是通过道德上的要求就能做到的,只有建立责任人制度才能够将资源浪费与人的个人利益挂钩,才有可能真正的做到减少浪费。再者就是要加入考核制度,仅仅使用责任人制度,还不能保证施工现场的浪费现象可以得到控制,定期考核制度可以确保责任人制度的高效率运行,在考核中奖惩制度可以精确到个人,充分提高每个员工的节约意识。最后我们强调管理中的成本管理,一切浪费都会提高施工队的投入资金,在进行施工之前就做出成本预算,按照做出的预算案进行原材料的购入、水资源、电资源的控制。一项合理的成本预算案,可以在施工开始时就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浪费现象,每一个预算案在现实实施中都需要严格进行比对。
(二)做好每一个施工人员的素质教育
在房屋建设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大多数为受教育较低的农民工,在进行制度上的减少浪费的同时也要对每一个现场施工人员进行杜绝浪费的素质教育。在加强施工人员素质教育的同时,还要对积极负责任在工作中表现优秀的员工给予奖励,起到带头模范作用,对工作懒散、对原材料浪费的员工予以警告,这样就能大大提高工人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减少资源浪费的情况出现。
(三)利用高科技和现代化技术进行节能
节约资源不仅仅要通过加强管理和提高工人素质两个方面,还有一个不能被忽略的方面就是利用现代高科技技术进行节能。前面提到老化的施工设备和白炽灯泡,都会造成大量的电资源的浪费。如果我们将施工设备更新将白炽灯泡改为节能灯泡,就可以在根本上节约电资源。另外,我国大力推广的绿色节能环保意识,也让我们看到绿色节能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潮流。如今高科技的节能技术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一个增长点,作为房屋建设也要保持绿色环保、节约资源的方向不变。使用各种高科技节能材料、学习节能环保施工技术,都是房屋建设施工现场可以做到的节约资源手段。
三、实例分析
在山东某小区的建设中,规划建筑用地13527平方米,在进行施工现场施工时,使用节水的施工设备和DN15水龙头。建立使用水责任人制度,在进行施工之前制作用水方案在施工时,超过用水方案的用水需要进行申请。别的施工队施工结束之后用水可能超过之前预算的两到三倍,但是例子中的施工队很好的完成了节约水资源的任务,既节省了建筑资金,又在建筑队中获得了良好的口碑。
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水资源、电资源和原材料各个方面的浪费,都极大地提高了建筑工程的成本。如果我们可以做到在房屋建设施工现场重视整治混乱的管理,为施工现场的资源浪费建立责任人监管,对施工人员做好素质教育工作,利用高科技技术多方面地进行节能环保。这样不仅仅为国家节约了资源,还降低了房屋建设的施工成本,为施工队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得到空间。
参考文献
[1]郭东愈. 探讨技术节约措施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J]. 江西建材,2014,04:111+114.
[2]周新月. 探讨技术节约措施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J]. 山西建筑,2014,27:286-287.
[3]胡臻军. 技术节约措施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思考[J]. 低碳世界,2015,01:226-227.
[4]邢子固. 房建施工中的技术节约措施分析[J]. 科技风,2013,22:164.
[5]蒋锦伟. 浅析防渗漏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探究[J].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22:34.
资源节约分析篇5
关键词:冷热电联供;燃气轮机;系统优化;经济性
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对资源和能源的应用率相对较广,对资源进行合理地应用是做好城市规划,促进城市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对天然气进行应用的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联供系统的模式,将天然气和发电、制冷等技术相结合,不仅可以有效的提升资源的利用率,还可以实现能源消耗的平衡程度。在节能和环保方面做出重要的贡献。天然气冷热电练功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是研究人员一直解决的问题。达到联供系统的优化和节能的目标是促进社会经济和能源发展的重要途径。
1 数学模型的建立
1.1 燃气轮机冷热电联供系统的描述
这一系统的构成部分比较简单,除了燃气轮机、制冷机之外,还保罗余热锅炉等等。燃气轮机冷热电联供系统见图1。
从图1中可以看出,利用天然气这一能源类型对燃气轮机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从而提供一定量的电负荷。另外,燃气轮机所产生的高温烟如果进入到制冷机和锅炉中,可以提供相应的冷热负荷。如果冷负荷或者是热负荷不足,就可以采用天然气能源来供给。一般情况下,电负荷都是从公共电网中获取。传统的冷热电分工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冷负荷作用的发挥都是以电制冷机来负责,热负荷则是由燃气锅炉来提供。
1.2 数学模型的建立
研究人员在对冷热点联供系统进行分析和研究的过程中,需要采用数学建模的形式来进行。数学建模所需要的专业性和技术性比较强,通常情况下,需要做出以下几种假设形式:
第一,假设燃气轮机以及预热锅炉等机械设备的温度适中保持在同一参数范围内。变化程度不变。第二,假设整个联供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效率处于稳定不变的状态。
从整个系统中选择经济最优的模型,研究人员对燃气轮机的负荷率以及烟气的流量等进行分析和计算。将燃气轮机的运行以及停止工作的状态进行记录和分析。设定稳定的参数来计算出燃气轮机消耗天然气的含量。具体来说,这一结果受到燃气轮机额定功率,发电效率以及低位热值等因素的影响。另外,燃气轮机高温烟气余热量受到燃气轮机热损失效率的影响。在不同的状态下,燃气轮机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研究人员需要对这一问题加强重视。同时技术人员需要对各种动力因素、温度因素以及效率因素进行控制。保证燃气轮机在运行的过程中能够达到最佳的运行模式。在提升能源利用率的基础上,提升燃气轮机的工作效率。
2 计算机结果与分析
2.1 计算参数选择
燃气轮机的相关计算参数主要是由国外某一权威公司所提供的数据信息来进行选择。其中天然气发电率主要为24%左右,热损失比率为8%。除此之外,排烟温度控制在512℃。工作人员对制冷系数,发生器燃烧效率以及烟气温度和环境温度等因素的数据信息都进行了明确。根据这些因素,研究人员计算出了系统运行的初步投资额,将这一系统应用到实际的供热和制冷工作中,分别计算出冷、热以及负荷量等等。通过计算结果可以看出,电气的价格都被控制在了0.19元/kWh。通过具体的计算可以看出,燃气轮机部分负荷率和优化烟气的分配率和能源的最终价格没有任何关系。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无需考虑到电气价格。
2.2 联供系统节能性
工作人员在对联供系统的节能性和经济性进行分析的过程中,选择的主要参数需要按照一次能源的消耗量来进行。也就是说,各种设备所消耗的能源不同,系统运行的效率也不同。
随着燃气轮机功率增加,相对于分供系统,联供系统的一次能源节约百分率也增加,当燃气轮机功率大于2.0MW时,节约百分率随燃气轮机功率增加趋于定值19.1%。
2.3 联供系统经济性
分析联供系统相对分供系统的节能性选用的参数为年运行费用节约率和差价投资回收期。年运行费用节约百分率是指联供系统年运行费用节约与分供系统年运行费用的比值。差价投资回收期是指联供系统初投资增加与年节约运行费用的比值。联供系统年运行费用高于分供系统,故年节约运行费用和差价投资回收期均为负值,此时应用场合不适于采用联供系统。
年运行费用节约和节约百分率逐渐增加并趋于定值,并且后者与天然气价格无关。同样燃气轮机额定功率,年运行费用节约和节约百分率随电气价格比增大而增加。同样天然气价格和电气价格比时,差价投资回收期随燃气轮机额定功率增加而增加。
综合以上计算分析,对于本文分析的应用场合,选择燃气轮机额定功率2.0MW较为合适,当天然气价格为1.8元/m3,电气价格比为0.4(元/kWh)/(元/m3)时,联供系统年运行费用节约百分率约为27.5%,差价投资回收期3.32年。
随燃气锅炉效率和电制冷机制冷系数的增加,节约百分率逐渐降低;而随着其他5个设备运行参数(属于联供系统)数值的增加,节约百分率逐渐升高。在联供系统各设备中,节约百分率受燃气轮机发电效率的影响最大,发电效率从减少15%到增加15%的变化过程中,对应的运行费用节约百分率从20.3%增加到28.7%;其次是吸收式制冷机制冷系数,对应的运行费用节约百分率从22.7%升高至27.2%;然后是吸收式制冷机烟气余热回收效率和余热锅炉回收效率;吸收式制冷机燃烧效率的影响最小。
结束语
联供系统最优化运行模式与电气价格比有关。当电气价格比低于0.19(元/kWh)时,最优化运行模式是燃气轮机停止工作。燃气轮机的额定功率及能源价格对联供系统节能经济性有较大影响。燃气轮机发电效率对联供系统经济性影响最大,其次是吸收式制冷机的制冷系数和烟气余热回收效率。
参考文献
[1]刘凤强,张时飞,潘卫国,曹家枞.楼宇冷热电联供系统的变工况及热力学分析[J].动力工程,2012(5).
[2]刘凤强,曹家枞,曹双华.楼宇冷热电联供系统成本分摊方法研究[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
[3]马原良,曹家枞.楼宇冷热电联供系统的优化设计研究[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11(2).
[4]孔祥强,李瑛,王如竹.基于吸附制冷技术的小型冷热电联供系统的发展概况[J].中国建设信息供热制冷,2012(10).
资源节约分析篇6
提出区域水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介绍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评价方法,并提出建设节水型社会对策。
关键词
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阈限分析
作为战略性的生态资源,水资源对保障环境安全、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不过,全社会经济单位当前所使用的水量接近28.4亿m3,较其能够承载极限高出很多。要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关键在于建设节水型社会。通过合理配置水资源,来适应经济发展对水资源提出的基本需求。
1.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面临的问题与存在矛盾
1.1用水结构失调,水资源利用率不高我国农业用水占84.16%,工业用水占5.03%,生活用水占5.19%,而生态用水则占5.62%,而我国同期平均则分别为63.7∶20.7∶10.1∶5.5。显然,农业用水占据绝对比重,在总用水量中接近84%;生态用水则基本上被农用水所挤占。
1.2水环境承载力下降,水污染加剧没有经过处理、未达标的废水便向河流中排入,必然会威胁人类使用的饮用水,从而降低可利用的水资源量。经济增长、人口暴增,大肆利用水资源使其承载能力严重下降。再加上人类不断增长的水资源需求,使得人口、水资源两者间形成越来越尖锐的矛盾。
1.3用水成本降低,公众缺乏强烈的节水、水忧患意识以往对水资源配置管理模式较为粗放,用水成本相对不高,体现不出水资源本身具有的价值;再加上很多公众缺乏应有的节水、水忧患意识,这些均会加剧水资源供需问题,引起各种水事矛盾。
2.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评价方法
2.1灰色关联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法,通常可用于评估区域水资源利用状况的常见方法。该方法,大体是按照某种特定的评价准则或者比较序列,对参考序列及其等级做出判断。该过程中,应事先计算各个不同的参考序列,将它们和比较序列、评估准则的关联性做出比对。利用灰色关联法认真评价、分析区域水资源实际的开发状况时,应根据相应的步骤、流程进行操作。换言之,最重要的是明确参考、比较序列;接下来,应消除并对原始数据做出归一化处理。原因在于,各个因素拥有不同的量纲。某些情况下,还将存在明显差异,导致数据不能做出对比。此时,应该将原始数据转变成分析难度较小的序列;此外,还应计算关联系数或者加权关联度。通过计算关联系数、关联度并做出比较,能够更好地确定评估样本具体的等级,为完成排序、等级分类提供可靠的条件。
2.2集对分析法集对分析,即互相转化那些已经确定和未确定的问题,让它们产生影响、共同制约。同时,将该种已确定和未确定关系转变为能够进行不确定性描述的数学工具。集对分析方法包含各自的步骤、流程,在某种特定的问题背景下,系统分析、刻画等待论述的集合;之后,找出有待论述集合存在的共性或者对立性;对全部论述集合构建同异反联系度相应表达式。
3.构建区域化节水型社会的对策
3.1优化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水资源利用方式构建符合石家庄市水资源现有承载能力的结构体系,坚持量水而行。通过水资源决定发展规模和产业结构,促进循环经济的和谐发展,顺畅完成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目标。积极建设节约型产业,对水资源传统的利用方式做出转变,避免在生产和生活两大关键领域出现严重的水资源浪费。通过促进水的循环利用,减少输水管网漏失率,创造更高的用水效益。
3.2积极宣传节水型社会,增强群众的节水意识生态恶化现已受到整个社会的重视,但很多群众并未觉察到水资源面临的承载力、可持续利用危机。现实中,不合理的用水方式和浪费现象普遍存在。为此,我们应在全国范围内就节水型社会进行宣传,树立保护和节约水的责任感,提升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让群众能够自觉做到节约用水。
3.3健全水资源管理机制,集中管理水资源长时间以来,水资源基本上是由水利、环保或者是城建等部门予以管理,这就导致管理权属严重分割、彼此制约以及职能相互交叉等诸多缺陷,对科学配置水资源极为不利。建立健全区域水资源管理机制,坚持集中管理与调度,从最初的分割管理转变为统筹管理涉水事物,这是促进水资源高效、稳定利用的现实需求。只有集中规划、配置和调度内水资源,才能为构建节水型社会设计良好的管理体制。
资源节约分析篇7
1 概 述
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尤其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国外很多企业开始涌入中国市场,企业之间的竞争变得异常激烈,如何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就成为了企业探讨的核心。众所周知,企业在管理过程中,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不仅仅是要靠开源,还要从节约上加以考虑。随着我国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概念的提出,我国的企业必须结合当前社会的发展趋势,坚持走新型的工业化道路,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并转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财务与审计是企业经营的关键组织,相关人员的活动和工作涉及到审计管理与财务管理工作,具体的管理制度是企业实现资源节约的重要环节。
因此,在新时期的社会发展背景下,我国企业中的财务和审计部门必须完善自身的观念,建立资金节约的管理体系,并突出财务与审计的作用和优势,切实加强企业的建设和经营水平,促进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 财务、审计的概念以及关系
从经济学角度而言,财务是企业资金管理的部门,指的是企业在生产与经营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资金运动及其所体现的经济利益关系。从企业资源管理的角度来看,财务工作是通过对企业各项资源的取得、消耗、转化和收益过程的归集、管理与核算,能够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和管理的完善性,减少资金的耗费与资源的消耗。
审计是企业内部中的管理和监督机构,从经济学视角来看是由专职人员构成的,对企业内部财务活动、收支状况、经济流动做出的真实性、合法性的监督,属于一种独立的管理环节。从企业资源管理方面来说,审计也是对企业各项资源的取得、耗费、转换和利益过程中的监督,然后对企业资源的消耗做出修正,最大限度的减少浪费。
财务与审计是企业经营过程中两个重要的环节,是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两者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既有矛盾又相辅相成。两者的工作都是基于资金进行的管理与审计活动,工作的目标都是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帮助企业实现经营目标,且都涉及企业的内部管理体系。当然,财务与审计的不同点也非常突出,两者的工作重点不同,监督的范围和内容也有巨大的差异。财务对企业资源管理侧重于日常管理和监督,审计则侧重于企业资源运动过程中的监督、管理和评议。
3 财务部门在企业实现资源节约中的作用
3.1 财务管理的目标
财务管理是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对资产的购置、经营中的现金流量以及利润分配等进行管理。它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
财务管理本身的重要性以及复杂性,使其在企业管理中,并不是一个部门的事情,而是需要众多部门共同协作,是与其他部门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特别是企业生产中,它融人到企业生产中资源利用的每一个环节,并通过信息反馈,使生产者对生产经营状况进行分析和改善,使生产工艺有效改进,生产效率明显提高,而资源消耗显著降低。
因此财务管理最主要的目标便是使得企业利用最少资源获得最大价值。在很大程度上,与企业实现资源节约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3.2 财务管理是实现资源节约的主要方式
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经营的核心部门,在实际工作中担任重要的职责,通过对资金的有效把控,有助于实现资源的节约。
其一,财务管理中的财务预算工作作为资金使用的基础,能够实现对企业的全面分析,做好精准的预算,从而有效的控制企业的资源使用率,降低资源的消耗。该种财务管理方式实现了对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把企业经营的各项规划、制度、目标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从而起到统领企业的目的。
其二,通过对财务的分级管理能够分配好资源节约的职责。也就是说,由于财务工作的重要性和基础性,财务管理会渗入到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通过对资金管理任务的层层分解,突出每个机构的作用,将资金使用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调动各个部门参与到资源的节约之中,从整体上推动企业的发展。
其三,完善企业的管理制度。财务管理是内部管理的重点,主要而言是对资金进行的把控。也就是说,采用制度的方式,将财务管理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控制好资源的消耗,对生产环节做出管控,防止浪费现象的产生。
4 审计工作在企业实现资源节约中的作用
4.1 审计管理的目标
企业进行审计管理,最主要的是通过对经济效益的审计,从而得到相关方面结果的分析、监督、评价以及反馈等。企业审计管理中对总体经济状况实施审计主要表现在看企业在资源消耗之后,是否能够完成企业原先预定的生产经营目标。对主要的经营业务进行审计,主要是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对实际消耗的资源的使用效率进行专项分析和评价。对企业主要经营业务资源利用进行审计,主要是对生产材料、能源、资金、劳动力等方面的利用效益进行审计。
虽然企业审计管理没有财务管理对其资源进行分析、评价等明显和直接,但不难看出,进行审计管理最主要的目标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合理性进行评价,以实现企业经营状况的改善,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这在很大程度上与企业实现资源节约的目标也是一致性。
4.2 审计是实现企业资源节约的重要方式
从企业经营管理上而言,完善企业的审计职能,发挥审计的监督功效,是促进企业资源有效控制的保障,也是非常有效的办法之一。企业在实际的经营与生产过程中,审计管理工作的实施具有几项重要的措施:
首先,对企业的采购业务和经营合同做出审计。及时监督企业的采购工作和资金的支出情况,判断采购工作是否合理,有没有满足企业的资金使用标准,采购计划的完成顺利与否都能够通过审计工作加以考核,从而分析企业在资源采购中的合理性,进而做出预防与监督工作,为企业资源的节约做铺垫。
其次,审计企业的生产业务。所谓的生产业务审计工作,是对企业经营的核心开展的审核,它能够通过查看企业的经营计划对具体的完成情况作出分析,在保证资源消耗较少的情况下,确保产品的高质量生产,实现企业的精细化管理。
最后,审计企业的销售业务情况。企业生产出的产品质量再好、科技含量再高的,都需要销售的方式获取利益,只有保证购买者的数量,才能获取更大的利益。
因此,在对企业的销售情况做出审核也是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销售合理性、科学性的判断,提高企业资金的回收率,避免资金的外流,为企业的再生产提供资金保证。
简言之,通过对企业全面活动进行的审计,有助于规范企业的工作,精准的分析企业的资源消耗情况,结合实际降低能耗。
5 财务与审计工作质量提高的有效办法
从上述内容中,我们已经直观清晰的认识到了企业财务与审计部门对企业实现资源节约的重要作用。要进一步发挥这些优势,突出它的作用,就必须找到正确的方式完善财务与审计工作。
5.1 要不断提高相关人员的节约意识
通过积极的宣传,树立企业领导的新思想,将资源节约纳入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中,然后调动全体职工的节约意识,从上至下做好工作。
5.2 制定完善的资源节约制度
制度是企业资源节约、职工工作的主要参考依据,根据企业的经营实际和内部管理情况,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规章,明确企业财务、审计部门的主要工作方式,从而做好资源的节约。
6 结 语
资源节约分析篇8
构建循环经济已成为我国践行科学发展观,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举措,废弃物循环利用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虽然废弃物循环利用能减少废弃物弃置与增加资源供给的收益,但过程中需要投入资金、劳动力、资源等成本,其边际成本一般随着废弃物循环利用程度的提高而加大,因此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程度并不是越大越好,废弃物的过度循环利用可能导致社会整体福利水平的降低。因此,废弃物循环利用的适度水平成为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以废纸为例探讨废弃物循环利用的适度水平。
随着森林资源日益减少,废纸循环利用开始得到世界范围内的普遍重视,废纸循环利用水平不断提高,如美国的废纸回收率从1990年的33.5%提高到了2008年的58.3%。我国的废纸循环利用水平也逐年提高,废纸回收率从1980年的16.4%提高到2008年的39.5%[1]。
废纸循环利用虽然可以减少废纸处置量和木材等自然资源消耗,但同时需要成本支出,例如废纸收运、分类、运输、利用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劳动力和资本投入等。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不少学者已对废纸循环利用的资源与环境净效益提出了质疑。奈杰尔等[2]认为,由于废纸回收、分类、利用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并且废纸循环利用也带来不可忽视的污染排放问题,综合来说废纸循环利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甚至大于原生纤维的利用。国际应用系统分析学会森林资源项目负责人斯特恩教授也指出,“废纸循环利用显然是有利的,但应该有一个限度”[3]。关于废纸循环利用的成本与效益,学术界已经进行了一些探索。芬恩韦登和艾克瓦尔[4]对废旧纸包装材料的循环利用与焚烧处理进行了生命周期分析比较研究,发现循环利用过程的能耗较小。卢志玉[5]采用生命周期分析方法分析了废纸不同处理方法的温室效应,指出与焚烧处理相比,废纸填埋处理产生的温室效应较大。赵会芳等[6]发现与木材制浆造纸相比,废纸再生利用在原材料消耗、能源消耗、环境污染排放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经济评价方面,亚瑟[7]对美国、日本、英国、德国等国家的废纸制浆造纸与木材制浆造纸的企业成本进行了比较,认为废纸制浆造纸最高可节约生产成本110美元/吨。可见,当前围绕废纸循环利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比较废纸的循环利用与其他处理方式之间的环境影响的不同和企业成本的不同,对废纸循环利用适度水平的研究较少。本文基于生命周期分析方法,识别并量化废纸循环利用各个环节的实物收益与成本,进一步通过环境价值评估方法得到货币化度量的边际社会效益和边际社会成本,探究社会最优标准下的废纸循环利用水平。
2 废纸循环利用的社会成本与社会效益界定
废弃物循环利用的适度水平是社会福利最大化标准下的循环水平,此时废弃物循环利用的边际社会成本和边际社会效益相等。社会成本与社会效益的识别与货币化度量,是研究废弃物循环利用适度水平的基础。关于废纸循环利用的社会成本与社会效益,首先构建与废纸循环利用系统基本功能相同的传统系统作为参照系统,然后以参照系统为对照基于生命周期分析方法识别出废纸循环利用各个环节的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概括来讲,废纸循环利用的社会成本与社会效益分别指与参照系统相比,废纸循环利用系统多消耗或者节约的环境资源、资本和劳动力的价值。
2.1 参照系统的选择
废纸循环利用系统具有处理废纸和生成造纸纤维两项基本功能,此处选择具有这两项基本功能的传统系统作为参照系统。结合实际情况,可以假定废纸循环利用替代的纤维原料类型为木浆(国内外学者在分析废纸循环利用的资源环境效益时,通常对废纸循环利用与木浆造纸进行比较,如芬恩韦登、艾克瓦尔、赵会芳、方程冉、张建英),替代的废纸处理方式为填埋,即设定参照系统由废纸填埋子系统与木浆造纸子系统共同构成。根据我国普遍采用的工艺流程,将两个系统的工艺环节细化为:
(1)废纸循环利用系统[8]:“废纸分类收集(或收集分类)→运输→碎浆、疏解→筛选、净化→打浆→抄纸→涂布→成纸”;
(2)参照系统:由废纸填埋子系统与木浆造纸子系统构成,其中:
①废纸填埋子系统[9]:“生活垃圾收集(含未回收废纸)→运输→填埋”;②木浆造纸子系统[8]:“木材采伐→运输→备料→蒸煮→漂白→抄纸→涂布→成纸”。
从工艺流程和物料平衡的角度来看,废纸制浆造纸与木浆造纸的差别主要在于制浆过程,之后的“抄纸→涂布→成纸”过程基本一致,为简化分析将这些基本相同的环节划在分析系统之外。经过简化、合并后的两个系统对照如图1所示。
图1 废纸循环利用系统与参照系统的主要环节比较
2.2 废纸循环利用的社会效益与社会成本
基于生命周期分析方法,以参照系统为基准,从各个环节入手识别废纸循环利用的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废纸循环利用的社会效益,是指因改变废纸处置方式(以填埋为对照)以及替代某些类型的原生纤维(以木材为对照)而减少的资源使用及其价值;而社会成本则是相对于废纸的填埋处理方式而言,为实现废纸循环利用需要额外增加的资源使用及其价值。具体来说,社会效益与社会成本主要来自于三个环节的对比:(1)废纸收运环节:对比参照系统,废纸循环利用系统增加了废纸分类工作,从而增加了资本和劳动力的使用。但在废纸收运环节,循环利用与填埋两种方式的自然资源消耗与污染排放大体相同[10],可以认为该环节废纸循环利用的环境资源影响保持不变。(2)制浆环节:对比参照系统,废纸循环利用系统节约了环境资源和资本的使用。(3)木材采运环节与废纸填埋环节:这两个环节仅存在于参照系统,因此,废纸循环利用系统可以节约资源的使用。同时,由于废纸运输与木材运输对环境资源使用差别不大[11],因此可以假定木材采运环节废纸循环利用的环境资源影响保持不变。废纸循环利用在各个环节对三类资源使用的影响见表1。
此外,废纸循环利用系统在木材采运环节节省的资源主要包括资本与劳动力。由于在分析废纸循环利用系统在制浆环节节省的木材成本时,可以认为木材的市场价格包括了采运环节的资本与劳动力投入,因此木材采运环节节省成本的效益不再单独分析。
通过合并处理后,废纸循环利用的社会效益与社会成本进一步确定为:社会效益包括 制浆环节与废纸填埋环节节约的三类资源使用的价值;社会成本则包括废纸收运环节增加的资本和劳动力的价值。
3 我国废纸循环利用适度水平的实证分析
3.1 废纸循环利用边际社会效益的定量分析
在废纸循环利用的过程中,处理的废纸量与生成的纤维量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一般地,消耗废纸1.25吨可生成1吨废纸浆[12]。废纸循环利用的边际社会效益即生成1吨纸浆带来的社会效益增加。一般地,废纸循环利用边际社会效益随着废纸循环利用量的上升而下降,但是由于数据资料限制难以得到这一函数关系,因此假定废纸循环利用边际社会效益不随废纸循环利用量的变化而变化,即边际社会效益固定。从环境资源、资本和劳动力三方面定量分析废纸循环利用的边际社会效益。
3.1.1 环境资源影响及其货币化度量
运用生命周期分析方法识别并量化废纸循环利用系统各个环节对环境资源使用的实物影响,主要包括:(1)废纸收集与运输阶段,包括能源的利用和的排放;(2)木材获取阶段,包括能源的利用和的排放;(3)制浆阶段,包括纤维原料、各种化学药品、水、能源的使用及废水、废气等污染物的排放;(4)废纸填埋阶段,包括和的排放。根据前文界定,此处仅分析制浆环节与填埋环节的环境影响,分原材料、能源和污染排放三类进行计算。进一步地运用环境影响经济评估方法将废纸循环利用对环境资源使用的实物影响进行货币化度量。下文各种资源使用的经济评价均以2008年价格为核算基准。
(1)原材料消耗
与木材制浆相比,废纸制浆少了蒸煮、漂白等工序,进而减少了木材、水和化学药品等材料消耗,所节约的材料分为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两类。
可再生资源方面,废纸循环利用节约的可再生资源主要包括森林与水资源。对于森林资源,除可以提供木材和各种林副产品等直接使用价值外,还具有涵养水源、净化空气、休憩与审美等间接使用价值,此处借鉴徐嵩龄[13]对两种价值量比例的估算方法。对于节省的水资源而言,考虑到Ⅳ类水可达到工业用水的要求,此处以Ⅳ类水的价值作为废纸循环利用节约水资源价值的核算单位,此处借鉴王基建等[14]采用恢复支出法对水资源价值量的评估结果。
不可再生资源方面,烧碱、硫化钠、芒硝等化学品均来自于不可再生资源,对这些项目的环境价值评估比较复杂,此处用其市场价格替代其影子价格。
(2)能源利用
造纸对于电能和热能的需求都很大。我国大部分电能和热能来自燃煤发电,可以近似地认为废纸循环利用系统和参照系统利用的能源均来自于煤炭。在制浆阶段,与参照系统相比,废纸循环利用系统单位功能可节省电耗350度,汽耗1吨,相当于节省电力444度。在计算过程中将以能源的市场价格近似地代替其影子价格。
(3)污染排放
制浆环节:产生的水体污染物包括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其中,无机污染物主要是酸或碱,有机污染物主要是木素、纤维素及半纤维素的降解物等(以SS、COD、BOD等指标表征)。大气污染物主要是蒸煮工段产生的烟尘和含硫气体(主要包括等)。除此之外,由于在此工段使用的主要能源是煤炭,还会导致、等大气污染物的产生。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备料工段的树皮、锯末,蒸煮后筛出的木节、浆渣,漂白工段废水二级和三级处理所形成的污泥等。
填埋环节:主要环境影响是温室气体排放,在我国1吨废纸若被填埋处理,进行厌氧降解可产生730kg和270kg[5]。那么废纸循环利用系统“处理1.25吨废纸”可减少912.5kg和337.5kg温室气体排放。
①水体污染物。造纸工业是导致水污染的主要行业之一。据估算,1998年和2000年我国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分别为2 475亿元和2 323亿元[15],假定水污染经济损失与废水排放量成正比,那么1998年和2000年平均每吨工业废水污染的经济损失分别为14.71元/吨和14.43元/吨,此处取均值(14.57元/吨)表示国内单位造纸工业废水排放导致的经济损失。
②大气污染物。与参照系统相比,废纸循环利用减少的大气污染物主要包括可导致大气酸化的氮氧化物、硫化氢、二氧化硫以及温室气体。
采用防护支出法来评价废纸循环利用避免大气酸化的经济价值。首先,根据当量因子[16]将对象系统单位功能大气酸化气体的减排量折算为当量;其次,以脱硫成本作为经济评估依据。不同脱硫技术成本存在一定差异[17],采用各种技术脱硫成本的平均值956.90元/吨作为影子价格。
关于温室气体减排的经济价值,首先将温室气体的减排量均折算为当量。参考世界银行的报告,在清洁发展机制(CDM)推动下形成的国际碳交易市场中,2008年每吨减排量的价格为116.39元,以此作为影子价格。
③固体废物填埋。与参照系统相比,废纸循环利用所节省的土地占用主要包括林地和垃圾填埋空间。林地占用土地的经济价值实际上已包含在森林生态价值当中,这里不再讨论。选取不包含发电项目垃圾填埋场的全生命周期垃圾处理成本52.04元/吨[18]作为垃圾填埋处理的成本。这里的成本不仅包括土地占用成本,还包括垃圾填埋消耗的资本和劳动力的成本。
综上,分项核算我国废纸循环利用制成1吨纸浆因减少环境资源消耗带来的社会效益,结果见表2。可见,与参照系统相比,我国废纸循环利用系统生成1吨纸浆所节约的环境资源的社会效益约为13 999元,其中直接经济效益约为5 185元,占总社会效益的37%。图2反映了各项目社会效益占总社会效益的比例。从图中可以看出,废纸循环利用因节约可再生资源产生的社会效益最高,占总社会效益的65.65%;其次是因减少水体污染物产生的效益,占12.49%;因减少固体废物填埋产生的效益最少,仅占0.65%。
图2 各项目社会效益占总社会效益的比例比较
3.1.2 资本与劳动力价值的经济评价
定量分析废纸循环利用系统在制浆、填埋环节所节约的资本和劳动力。填埋环节节约的资本和劳动力的价值,已经包含在上文的垃圾填埋成本中,故不再讨论。制浆环节减少或者增加的劳动力投入,由于情况比较复杂且无数据支持,这里主要分析废纸循环利用系统在制浆环节节约的资本的市场价值。
废纸循环利用由于生产流程较简单而降低了投资费用[6],其节约的资本主要表现为减少的投资设备折旧数量。以新闻纸为例,在不包括固定设备折旧的前提下,国内新闻纸厂的平均成本为3 910元/吨[22],同时根据陈立等人[23]的研究,折旧费在单位浆纸产品的成本构成中的比例约为2.38%,据此 估算单位新闻纸产品中设备折旧费约为95元/吨。由于废纸制浆的投资约为同等规模木材制浆厂的50%~70%,那么废纸替代木材生产1吨纸浆可以节约的资本量约为29~48元/吨,此处取中值38元/吨。
综上,我国用1.25吨废纸替代木材生产1吨纸浆的社会效益为14 037元,直接经济效益为5 223元。
3.2 废纸循环利用边际社会成本的定量分析
废纸循环利用的社会成本,主要包括废纸收运环节增加的资本与劳动力资源使用的价值,考虑采用基于不同回收率的回收成本的函数进行表征。关于废旧物资回收对城市固体废物收运成本的影响国外学者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史蒂文斯[24]基于生态数据对美国60个城市随机抽取调研的结果,对废物总收运成本(即回收物资收运成本与普通废物收运成本之和)的影响进行了估计,如表3所示。
因各种废弃物的收运成本函数形式基本相似,此处借用美国普通废弃物收运成本的定量函数形式,调整以得到我国废纸循环利用的边际社会成本。由于本文界定的废纸循环利用社会成本是相对参照系统而言的,因此需要研究“废纸循环利用收运成本与参照系统收运成本之差”与循环利用率的函数关系。类似地,基于美国废旧物资回收成本调查资料,研究“因回收产生的平均成本增量”与回收率的函数关系。考虑到边际成本递增的经济学假设,这里采用指数函数拟合二者之间的函数关系,结果如下:
其中,c为城市固体废弃物总体平均收运成本增量,RR为垃圾回收率(%)。同时有:
MC的涵义是,每增加1单位的固体废弃物回收量所带来的城市固体废弃物收运总成本增量的增加量。
其次,设定废纸回收边际成本的一般函数形式。基于前文假定,相对于参照系统的废纸回收边际成本具有与城市固体废弃物收运边际成本相同的函数形式,各自的特征以函数的系数表征。以待定系数A代替式(4)中常数,得到废纸回收边际成本函数的一般形式:
式中,MCP为废纸回收的边际成本,RRP为废纸回收率(%),暂不考虑废纸循环利用率为零的情况,即RRP为正;A为地区特征参数,并且满足A≥0①。
由式(5)可见,每回收一单位废纸带来的废纸收运总成本增量随着回收率的提高而增加。
再次,假定现实中废纸回收利用已达市场均衡,即废纸回收利用的边际直接效益与边际直接成本相等,以此求得参数A。根据上文计算,我国废纸循环利用的边际直接效益为5 223(元/1.25吨废纸)(或元/吨纸浆),而边际直接成本的量纲是“元/吨废纸”,对量纲进行统一后,将边际直接效益与2008年我国废纸回收率(39.5%)代入式(5)可确定系数A,从而得到边际成本与废纸回收率的函数关系:
3.3 我国废纸循环利用的适度水平
根据社会福利最大化时边际社会成本与边际社会效益相等得到我国废纸循环利用的适度水平。2008年,我国废纸循环利用的边际社会效益为14 037(元/1.25吨废纸),废纸循环利用的边际社会成本(函数)为(元/1.25吨废纸)。据此得到我国2008年废纸循环利用的适度水平(以废纸回收率表征)RRP*=60.1%。
相比之下,我国2008年实际废纸回收率为39.5%。可见,2008年我国废纸循环利用的水平低于社会最优水平,适当提高我国废纸循环利用水平,可以增加整个社会的福利。
4 结语
废纸循环利用的适度水平是社会福利最大化下的循环水平。本文首先基于功能相同原则设定了由废纸填埋子系统与木浆造纸子系统构成的参照系统,据此界定废纸循环利用的社会效益与社会成本。然后运用生命周期分析方法,识别并货币化度量废纸循环利用的边际社会效益与直接经济效益,得到我国用1.25吨废纸替代木材生产1吨纸浆的社会效益为14 037元,相应地,废纸循环利用的边际直接经济效益为5 223元;并结合发达国家废弃物收运成本与回收率之间的函数关系构建了我国废纸循环利用的边际成本函数(元/1.25吨废纸)。最后,基于社会福利最大化时边际等值原理,得到我国2008年废纸循环利用的适度水平为60.1%,高于同期国内废纸循环利用的实际水平39.5%。因此,适当提高现阶段我国废纸循环利用水平可以增加整个社会的福利。
需要说明的是,从整个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角度出发,研究废纸循
资源节约分析范文
本文2023-12-15 17:22:55发表“文库百科”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kubao.com/article/4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