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的目的和意义范文
全民健身的目的和意义篇1
【关键词】全民健身;健身器材;现状;建议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出:“提高农民的体质与健康水平是农村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农村的进步、发展、繁荣和稳定,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没有农民的富裕,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全国人民的富裕:没有农民的强身健体,就没有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同志曾题词号召:“发展农民体育事业,提高中华民族素质。”
由此可见:研究农村体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农村体育重要组成部分和两个文明建设重要内容的农村乡镇体育,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随着小城镇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我对广东省的农村4个乡镇,不同性格、年龄,不同生活水平的农村居民600户,计1800人,其中男1200人,女600人,最大年龄60岁,最小年龄9岁。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乡镇1的健身器材设施总体为15.6%,乡镇2的健身器材设施总体为17.8%.乡镇3的健身器材设施总体为30.9%.而乡镇4的健身器材设施总体为35.7%.因此可以看出各乡镇健身器材设施及不平衡。
农民对全民健身的认识现状
通过上述调查表明:广大农民目前对全民健身活动的认识水平及了解程度整体上比较低,仅有45.6%的农民对我国的全民健身的意义有所了解。而且,这部分居民对健身的意义了解得非常肤浅,更严重的是还有54.4%居民对健身的意义的理解根本不正确。此外78.8%的农村居民对健身的认识尚停留在“没病就是健康”的肤浅层次上,认为劳动一天就是运动一天的一种错误想法。因此产生了“既然身体是健康的,就无需浪费时间去进行身体锻炼”的错误观点。
以上问题表明,目前广大农村居民对于我国实行的全民健身活动认识得甚少。因此,认识不到健身的意义重大。对体育健身器材设施的使用几乎没有,它是阻碍全民健身活动在农村广泛迅速展开的首要原因。
体育职能部门在农村对全民健身运动的舆论宣传工作不够深入,且缺乏力度,致使广大农民没有认识到健身的重要性,自我健身意识薄弱。
经济也制约着体育经费投入水;通常,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政府和社会投入体育的经费就越多,反之越少。
体育健身器材设施尤其是体育场馆的建设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对经济发展水平的依赖性很大。其场地设施投入也高。体育场地设施和健身器材设施是参加体育锻炼、体育活动的物质基础,缺少体育运动场地和体育健身器材,极大地限制了农民群众参加体育活动,农民只能使用有限的健身器材锻炼。见表如下:
通过调查表明,目前农村居民进行体育锻炼的主要方式为:散步(48.2%)、游泳(29.1%)和打羽毛球(22.7%),其中经常进行的体育活动是散步,原因是散步这个项目活动强度较小,且活动不受场地、器材限制;而游泳则是夏季经常进行的体育活动。
人们要参加体育活动和锻炼,就需要配备必要的体育健身器材和运动服装,体育消费水平受消费者收入水平制约,而收入水平则与当地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因此,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体育消费水平。
教育是整体素质的基础,树立正确的体育健身观念,掌握体育健身的知识和技能,养成良好体育健身习惯,为终身从事体育锻炼打下基础。
全民健身的目的和意义篇2
论文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相结合的方法,从文化学的视角,分析郴州市农村体育文化的结构和特征,应确立全民健身的先进文化理念、加强体育健身组织管理和评价、完善体育健身设施和活动体系等,从价值、制度、物质技术三个层面,构建起郴州市农村全民健身体系.
论文关键词:郴州市;文化学;农村;全民健身
郴州市土地面积19317km,农村人口246万人,约占郴州总人口的53.7%,41个少数民族近8万人,占郴州总人口的2%左右,是一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又是一个众多民族居住的地区.在这样一个农村贫困人口占53.7%的地区推进全民健身计划,突破制约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的难点和“瓶颈”,使全民健身计划的“全民性”落到实处,又是“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第二期工程目标的基本要求,也是民族地区发展先进文化的基本要求.本文运用文化三层次的理论对郴州市农村体育文化进行文化学考察,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提出构建郴州市农村全民健身计划的行动策略.
1体育文化及其成分分析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专指与物质财富相对应的精神成果,包括哲学、宗教、道德、法律、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以及社会心理、风俗习惯等等.文化学研究的文化是指广义的文化,其目的在于揭示人类文化的整体结构、特征及其发展演变规律….
当前,文化学研究对于文化的成分分类出现了二层次、三层次、四层次乃至五层次多种方法.三层次分类方法将文化分为物质技术、组织制度和思想观念三个层面或三个层次,它们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文化系统,并且各自处在整个文化系统中的不同位置.具体来说,物质技术处于文化系统的最外层,组织制度处于中间层次,而思想观念,尤其是其中的价值观,是整个文化系统的核心.
二分法将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与三分法大致相近,其所指精神部分相当于三分法的制度和思想观念两个部分.此前,我们常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就是按二分法提的,现在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就是按三分法提出的.我们认为三层次分法最为有效和客观,其优点在于物质、制度、思想三层次与哲学上的自然、社会、思维三对象高度契合;与人类的三个最为基本的追求——真、善、美具有高度吻合性;对于本研究来说,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其科学地建构了对人类一切文化成果的解释系统.在这种分类方法中,人类一切依靠自身智能从事的活动都可以归属在这三类之中.
按照文化学的三层次理论,体育文化应该属于人类文化系统的哪一层次呢?对此,我们应从体育的本质目标和衍生目标中去寻求答案.我们认为,体育的本质目标是“对作为物质属性的生理意义上的人体的改造”,它是一切体育功能和价值的前提和基础.而“对作为组织属性的社会意义上的人的角色等的改造”和“对作为精神属性的心理意义上的人的情绪等的改造”是体育的衍生目标.据此,我们认为体育文化应属于物质技术层面的文化.但是,体育文化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化现象,它自身既包含有物质技术成分的文化,也包含有制度成分和思想观念成分的文化内容,是一个复杂的文化子系统.其中,体育运动技术、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等属物质层面的文化,体育组织管理制度、比赛制度、竞赛规则等体育发展战略、方针、体育机构设置等属于制度层面的文化,而体育价值取向、体育思想等则属于精神层面的文化.根据文化系统中不同成分的地位关系,我们认为,体育物质技术处于体育文化系统的最外层,体育组织制度处于体育文化系统的中间层次,体育思想观念尤其是其中的体育价值观,即体育精神文化是整个体育文化系统的核心.
2郴州市农村体育的文化学特征
2.1体育思想文化特征
体育思想文化包括体育价值观念、体育情感、体育审美情趣等内容,它是体育文化的核心部分.由于郴州市农村从总体上尚处于农业文化形态之中,在这样一个生产力水平较低的社会里,各种生产劳动都要依靠人的肢体活动来提供动力,这种体力劳动客观上具有与体育活动相类似的健身功效但很不具体,农村群众对体育健身没有需求,休闲时间聊聊天、打打牌.在节日活动中偶尔开展的体育活动,也非为健身而进行,而只是作为文化娱乐和展示自我才华的活动.因此,作为针对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因体力活动少和营养过剩引起的各种“文明病”没有清醒的认识,对健康的概念没有正确理解.在郴州农村体现为一种价值和形态依附于节日文化而存在的亚体育.农民群体没有形成通过体育健身活动培养顽强拼搏、超越自我、团结协作精神,追求健康等现代先进的体育价值观和健康的行为习惯.
2.2体育物质文化特征
2.1.1体育场地器材匮乏
由于经济不发达,政府财政薄弱,群众生活困难,恩格尔系数高(食物消费与总收入的比),根据06年1月25日郴州日报报导郴州农民年收入只有3506元,扣除生产投入,子女教育,生活必须等费用.农民可自由支配收入很少,更谈不上健身经费的支出.因此郴州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特别是现代体育场地设施极其贫乏,有的乡镇根本就没有农民健身的场地,也没有健身的经费投入,有的地方甚至连中小学也是如此.以桂东山区调查情况为例,许多乡镇仅有1~3块篮球场地在中小学校,200m及以上田径运动场各乡镇平均不到1个,其他如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等专用场地器材设施就更少了.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小学校的体育课只得在草地、公路上进行.农村群众到中小学校去锻炼又受学校管理的制约,农民专门的健身场地是极为少见的.
2.1.2体育运动技术落后
与体育场地器材贫乏相联系,郴州市农村群众没有掌握科学合理的体育健身方法与手段,也没有体育辅导员对农村群众进行指导,不知道选择健身项目,运动技术更加落后.现代体育运动项目无法开展,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缺乏技术的规范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其健身效果难以量化和控制.由于缺乏体育人才,即使在一些能开展体育健身活动的地区,也表现出了明显的规则不完善和组织工作不力的特点.一方面对现代体育活动规则了解不多,另一方面传统体育竞赛活动多在几乎没有规则的情况下展开.组织工作更是表现出鲜明的随意性和松散性.一些群众性较好的活动也受到不良的影响,甚至有时竞赛活动弄得不欢而散.
2.3体育制度文化特征
2.3.1体育健身组织机构现状
县级体育行政管理部门是农村体育健身工作的行政管理机构,但在实际工作中管理部门表现出了对城镇体育健身管理热,乡村体育健身活动组织冷,对外体育比赛任务重,群众体育健身活动轻,对上负责意识强,对下负责意识弱的现象.农民体育协会是农民自己的体育组织,但由于政府组织和社会组织没分化,许多县乡农民体育协会仅有“牌子”,没有力量,完全依附于地方体育行政管理部门,是一个没有分化出来的社会体育组织.乡镇文化站(体育指导站)是具体组织农村体育健身工作的部门,但目前体育工作并未进入乡镇文化站的工作范围,许多乡镇的文化站甚至连文化工作也未开展.
2.3.2体育健身活动尚未制度化
与体育健身组织相适应,体育健身活动表现出明显的偶然性特征,没有形成制度化、经常性的体育健身活动.一方面群众体育健身竞赛活动没有形成制度,在目前形成制度的全国农运会上却很难见到农民的影子,更难见到少数民族群众.在郴州的市、县、乡尚没有制度化的农运会和单项竞赛活动.另一方面,家庭、个人形式的体育健身活动也很少开展.调查资料反映,郴州市农村群众性体育活动多在节日之中偶尔开展,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农民少之又少,远远低于全国农村7%的水平.
3构建符合郴州地区农村实际的全民健身体系
3.1在体育思想观念层面,确立全民健身是先进文化的观念
郴州各级政府的文化、体育、教育、民族、农业等部门首先应提高对全民健身工作的重视程度,要站在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高度,将全民健身视作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积极寻求通过传媒、“三下乡”和建整扶贫活动等形式,广泛宣传全民健身,增强农民的体育健身意识,确立全民健身是先进文化的理念,谋求在思想文化层面实现转变,为体育健身制度发展开辟道路.在此基础上,通过广泛宣传与教育,增长群众体育健身的知识与技能,形成自觉开展切合本地实际的个人、家庭、村寨等形式的体育健身活动与习惯,培养顽强拼搏、自强不息以及竞争意识、协作精神和公平观念等现代先进的体育价值观,保证体育健身活动开展的经常性和科学性.
3.2在体育制度层面,构建强有力的农村体育健身组织管理和评价体系
郴州应加强各级政府体育管理部门特别是县级体育管理部门的力量,从组织人力、财力上给予充分的保证.此外,作为政府部门,文化、教育、农业、民族、宗教等管理机构也应积极投入力量,共同促进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乡、镇文化站是具体组织农村体育健身工作的部门,应当尽快加强文化站的工作,有条件的乡镇应建立体育指导站.农民体育协会是农民自己的体育组织,是农民体育组织管理的重要力量,加强县、乡农民体育协会的建设,积极而稳妥地开展各项工作,年终要进行考核.此外,各地农民自发组织起来的农民体育民问组织对于活跃农村体育健身活动也有积极的意义.特别是中心村的文化体育骨干是组织农民体育健身活动的重要力量,各地应把加强文化体育骨干的培养作为发展农村文化体育事业的重要举措.
在评价制度方面,郴州市要在争创全国体育先进县、全国民族体育先进集体、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的同时,积极开展省级、地市级体育先进县和体育先进乡镇评选活动,并逐渐推行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工作,以先进为榜样,积极推广经验,带动后进地区发展,把本地区的农村体育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台阶,使农村体育事业与经济和其他社会文化事业协调发展.在评价体系和标准方面,郴州市一方面要参照全国的标准,另一方面要根据本地实际,做到科学合理,使之成为推动郴州农村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先进制度文化.
3.3在体育物质技术层面,逐步完善农村体育设施和活动体系
郴州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将农民体育健身娱乐设施建设纳入建设和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地建设乡镇、中心村健身房、球场等体育文化娱乐设施,并积极争取国家体育总局推出的专门扶持少数民族地区体育事业的全民健身“雪炭工程”,改善郴州农村体育设施落后和贫乏的面貌.没有条件的地方则可结合当地中小学校的建设,完善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给农民合理的使用.同时,鼓励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援建或兴办面向农民群众的体育服务经营实体,为农民提供良好的体育物质条件,保障健身活动的开展.
在活动层面,郴州市农村应以全国农运会、民运会为周期,并充分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和资源优势,在各种传统节日和农闲季节,举办省、县、乡、村级运动会和单项竞赛活动,为群众广泛参与体育健身活动提供更多的机会.用先进的体育文化活动吸引群众,使人们远离黄、赌、毒的危害.在活动的内容与方法体系方面,既可选择群众基础好、健身价值高、易于组织又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的项目,特别是郴州民间传统项目如摔跤、秧歌、蹬山、龙舟、龙狮、武术等项目.也应积极推广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等现代体育项目.在各类活动中应根据农民劳动强度大、劳动时问长的特点采取文体结合,娱乐为主为突出竞赛活动的群众性、健身性、民族性和科学性性构建丰富多彩的郴州市农村全民健身活动体系.
4构建郴州市全民健身体系的主要措施
4.1职能部门建立制度起到宏观调控作用
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是国家倡导和开展的,涉及全社会各阶层的国民,必须有坚强有力的组织和科学管理.政府部门的广泛支持,是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重要保证.各级政府必须认真履行职责,健身法规是促进全民健身活动健康有序开展的重要保障,是全民健身服务体系运行的法律依据.国家和体育主管部门都应从实际从发,健全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使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合理运行.在方针、政策、组织领导、经费投入、工作措施等方面建立健全全民健身工作机制,才能保证全民健身工作落到实处.
4.2充分利用现有各种场馆自然资源
健身场馆是广大群众从事健身活动的物质基础,这在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过程中至关重要.体育作为公益性事业,国家政府在修建和维护场馆方面拥有责无旁贷的责任,这是一个主要渠道.此外,要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采用多种投资形式,鼓励企业、个人和外企建立体育场馆设施,积极探索场馆多渠道建立的实现形式,如开放中小学校场地,为人民群众健身锻炼提供条件.健身活动的主体人群并非到健身场馆健身,而是要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各种自然环境而健身.因此,要想法设法开发山川、河流、公园、绿地、广场、街道等的体育功能,使之为广大群众健身服务.
4.3充分发挥群众体育组织的作用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群众体育组织是全民健身活动开展的主体力量,是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开展的依托.群众体育组织的建设要遵循社会化、自助、自治的原则.建设全民健身活动中心,打破封闭的群众体育组织体系,建立真正意义上、根据兴趣自愿织成、形成不受地域限制的体育锻炼群体,满足不同人群的健身需要,建立多元化健身服务体系,多元化的服务设施,注重提高服务人员的服务水平,以满足群众多元化的健身需求.
4.4注重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骨干作用
体育指导员对健身人群进行指导是推动全民健身的一种重要措施.要不断增加体育指导员人数,鼓励他们到基层,到农村工作,确保各类健身站、健身点有体育指导员的指导;同时要注重培养提高体育指导员的业务水平,提高体育指导员的服务能力.
4.5体育健身活动开展项目的多样化
开展健身活动的项目是推动全民健身的重要手段,是能够吸引群众健身的重要途径.开展健身活动的项目要多样化,要适合不同年龄、性别、不同职业的人群广泛参与.建身活动项目的开展要体现农村群众特点,注重吸收当地的体育传统项目.
全民健身的目的和意义篇3
人的素质是历史的产物,又给历史以巨大影响。它是一个综合的概念,既包括人的质量的自然属性(健康素质),也包括人的质量的社会属性(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说到底要靠全民族的综合素质即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提高。人的全面发展,就是指人的这三个素质的全面提高。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页)因此,把明显提高全民族的“三个素质”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和前提条件,是非常必要的。
值得注意的是,十六大报告不仅强调要明显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而且首次明确提出要明显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这个新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体现了党中央对全民族健康问题的高度关切和重视。健康素质,不仅是指社会主义公民要有健康的肌体和体质,而且是指他们要有健康的心理状态。正如同志讲过的:“一个民族的新一代没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个民族就没有力量,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提高全民族的三个素质,一靠教育,二靠制度。制度是保证,必须建立健全有利于提高“三个素质”的切实的制度体系及其运作机制。为此,十六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形成比较完善的三大体系,即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
所谓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一般是指现代国家通过法规确定的为本国国民提供教育服务的组织体系。在我国,它要求建立健全使各级各类教育和培训相互衔接与沟通,合理配置各种社会教育资源,在教育理念、教材改革、课程体系等方面实现创新,形成覆盖全国城乡的开放教育系统和人力资源开发系统、完善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教育市场体系,以及体现素质教育和信息化时代特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这里的教育是指以学校教育为主体的“国民教育”,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并把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纳入其中。
所谓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是科技创新体系和文化创新体系的合称。科技创新体系又称国家创新体系,它要求建立健全融科技创新主体、创新环境和创新机制于一体,促进全社会科技创新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促进创新机构之间相互协调和良性互动,充分体现国家创新意志和战略目标的体系。文化创新体系要求建立健全有利于文化创新,有利于发展各类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政策措施、基础设施、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文化市场体系等,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所谓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是全民健身体系和医疗卫生体系的合称。全民健身体系要求建立健全积极推进体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和管理、鼓励社会力量办体育、合理配置体育资源、满足群众多层次的体育需求、多元化的体育服务体系等制度和机制,以确保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目标的实现。医疗卫生体系要求建立健全有利于积极推进卫生事业的改革、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保健体系,以从根本上改善医疗卫生状况,提高城乡居民的卫生水平和医疗保健水平。
全民健身的目的和意义篇4
关键词:体育健身 休闲服务 经济发展 互动关系
发展体育健身与休闲服务业的重大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闲暇时间逐渐增多,但文化生活却相对贫乏,生活质量没有明显改善,尤其是人民体质还有待提高。与此同时 ,广大人民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需求十分强烈,“生活奔小康,身体要健康”已经成为共识。进一步发展体育健身与休闲服务业,通过强化政府对公共体育的服务,扩大公共财政覆盖范围,逐步改变各地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落后的局面,为我国体育工作的发展提供夯实基础,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
当体育健身活动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时,人们体育健身活动,可得到生活中健康的满足;同时通过体育活动,可扩大个人生活的空间。通过体育拥有完美的人性和生活,这对提高和改善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健康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也是生活质量提高最好的体现。目前,关心健康、热衷健身、积极投身丰富多彩的体育健身活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一种健康时尚追求。因此,研究和探讨休闲体育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一项重要和有意义的任务。
同时,只有在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人民生活水平较高,对体育健身与休闲服务业消费的需求有了实际的支付能力时,体育健身的发展才有了可能。而精神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体育健身作为精神文明的范畴与建设小康社会紧密相关。因此,尽快发展体育健身与休闲服务业,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而发展体育事业、广泛开展体育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素质,改善生活质量,更可以繁荣先进文化,提升社会整体的文明程度和人民的基本文明素养,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对实现“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推动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我国体育健身的发展现状
随着全民健身的氛围在全国的蔓延,城市体育设施逐步完善,但是就目前的状况来看体育经济发展依然低迷,一些地区的体育设施和体育活动的开展还是停留在较低水平。
(一)农村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落后
以重庆市石柱县为例,县城除了休闲广场、民族广场和秦良玉广场等开展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外,各乡镇几乎没有专门的文化娱乐设施,最多只能在学校和政府部门里面建设有篮球场等简单的体育设施,这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农村的体育文化需要。而现阶段依然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成为主要原因,要素的不平等流动使得农村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落后,农村居民获得的福利性体育服务远落后于城市。
(二)体育文化活动开展难度较大
现阶段,我国政府缺乏专门的组织机构负责体育文化事业的组织与传播,各地方政府多因忙于发展实体经济,加之财政拮据,对于投资体育文化事业显得力不从心,导致了难以开展体育文化事业。另一方面,一部分群众对体育文化认识不够,他们与其参加体育活动不如休闲的时候在家看电视,认可此方式更可缓解精神压力。此外,专业体育文化队伍素质较差。
结论
现阶段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也更加重视自己的身心健康。“以人为本,健康第一”、“花钱买健康”已成为人们意识中的应有之为;人们喜欢在休闲时间,到体育俱乐部或到社区健身场所甚至在大自然中间,参加各种健身锻炼和各种文化娱乐体育的活动。在城市社区广场,健身爱好者丰富多彩的锻炼活动,俨如一道别致的城市风景线,将休闲与体育健身结合已成为重要选择。美国有学者指出: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未来社会将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发生变化。这就预示着发达国家必将优先进入“休闲时代”,而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国也将紧随其后。据预测,体育与休闲、健身娱乐将成为下一个经济大潮,并席卷世界各地。伴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我国体育运动的发展迅速,但体育健身对经济有一定的依赖性,而体育对经济的积极反作用也是有目共睹。体育健身与休闲服务业在自身迅速发展的同时,可带动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这样一来不仅刺激了消费,也扩大了内需,充分实现了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目的。
体育健身活动由于它的广泛性、多样性、趣味性等特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们投身其中,已经或正在悄然占据着人民群众日常的闲暇时间,成为人们生活方式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般而言,民俗民间体育项目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对运动设施、经费和活动的组织都要求不高,能够激起群众广泛参与的热情,不仅有利于增强人民的体魄、陶冶情操,还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谢勇强.温总理报告对体育提出要求.政协委员建言献策[N].中国体育报,2006
全民健身的目的和意义篇5
关键词:构建和谐社会;全民健身路径;探析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8-0239-02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与逻辑分析方法,对全民健身路径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现实意义进行了探讨,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对决策部门提供一些参考。
一、构建和谐社会与全民健身路径的概述
1.构建和谐社会的概念。“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和根本精神。“和谐社会”就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用社会学的术语来表达就是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的首次完整提出,是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决定》将其正式列为中国共产党全面提高执政能力的五大能力之一。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有和谐社会的一般规律性,又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的社会、是公平正义的社会、是诚信友爱的社会、充满活力的社会、是安定有序的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1]。这六方面特征规定着中国各项事业如何建构和谐社会。
2.中国全民健身路径建设的现状。健身路径最早是在20世纪80年代在欧美经济发达国家兴起,在某些国家称“室外健身设施”、“健身径”、“健身路径”或“多功能健身路径”等,目前统称“全民健身路径”。中国第一条健身路径于1996年9月在广州天河体育中心建成,向群众免费开放。截至2008年,国家体育总局共投入本级体育公益金5.9亿元,在全国建设了十二批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建设全民健身路径9 337个。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各地在“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建设中的资金投入达到30多亿元,建设“全民健身路径” 近4万条路径,使全国公共体育场地增加了将近2 000多万平方米。初步形成了覆盖城乡、形式多样、亲民便民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服务体系 [2]。
二、建设全民健身路径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带动健身场地设施的建设。从路径工程开始,各级政府对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大体育健身基础设施投入的认识有了很大提高,面向大众的各种类型的健身场地设施相继诞生。在路径工程的带动下,健身长廊、专项路径、“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全民健身活动基地”等面向大众的各种类型健身休闲场地设施相继诞生,使中国健身场地设施建设进入了快车道,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2.有利于树立政府的良好形象。路径工程是各级政府从关心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出发,从根本上维护群众的利益,体现了政府以民所思为己任,适应了时展的要求,较好地解决了群众就地、就近开展健身活动的需要,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和拥护,被广大群众誉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路径工程的建设,树立了体育部门“增强人民体质”的健民形象,也树立了政府“以人为本”的为民形象。
3.有利于推动中国相关体育产业的发展。发行体育是中国政府给予体育事业的优惠政策。利用体育公益金实施建设路径工程,对体育是很好的宣传,树立了体育的良好形象,促进了体育的发行。同时,大批量的路径器材的安装、使用,促进了室外健身器材的研制、开发和生产,培育了健身市场,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健身器材生产行业的发展。目前,中国室外健身器材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已居世界前列。
4.有利于美化城市环境。路径工程的建设,配合了社区、广场、公园的建设,促进了城市社区、居民小区环境的改造,美化了社区环境,丰富了广场、公园、园林建设内容,成为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部分路径工程的选址在城市、乡镇的边缘地带,健身路径的建设配合小区、公园、水域的改造,促进了这些地方的绿化、美化,城市环境得到了非常显著的改善。
三、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全民健身路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全民健身路径建设的不平衡问题。健身路径工程建设在中国东部与西部、大城市与中小城市、先进社区与落后社区、城市与农村发展极不平衡。尽管国家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的投资力度,但是西部地区路径工程的覆盖率仍然很低,设施的数量与人民群众日益高涨的健身需要还存在较大差距。据河北防灾科技学院李志方统计:1997―2003年,东部地区的城市社区建设路径工程 8 448 个,而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城市社区分别只有 3 082 个和 1 763 个;东部地区农村乡镇共建有 6 650 个路径工程,中部和西部地区农村乡镇分别只有 898 个和 606个。
2.全民健身路径的安全问题。在全民健身路径建设的过程中,安全是首要问题,也是不可避免的问题。目前全国已经兴建健身路径三万多条,广泛分布在社区、村庄、学校、体育场、街道、公园等各种场所。由于健身路径一般都是免费的24小时开放,同时在管理、维护、指导等方面存在缺失,极易造成安全隐患。近几年来,一方面,路径器械的管理维护不够,造成的人生伤害新闻不断出现;另一方面,由于锻炼人员缺乏必要的指导,造成的安全问题也层出不穷。
3.全民健身路径的规划选址问题。国务院在2003年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规定,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建设应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建设选址应当符合人口集中、交通便利的原则。但有些地区健身路径缺乏统一规划和科学布局,造成了人口密集区域基本上没有可供建设公益体育设施使用的土地,而设立在相对偏远地段又与满足居民日常锻炼需要的意愿相冲突的局面。同时,健身“扰民”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目前已成为健身路径建设中老百姓不满的最核心问题。
4.全民健身路径的管理与维护问题。在日常管理上,存在责任不落实,管理、使用不当,维护不及时,坏损现象严重等情况,这些都影响了路径工程形象。根据有关文件规定,全民健身路径具体受赠单位,负责全民健身路径的建设、使用维护和管理。但目前各社区基本上没有落实全民健身路径的专项维护资金,器材维修和管理相对滞后。如何解决全民健身设施有钱建设无钱养护的管理问题,成为全民健身路径建设中的焦点问题。
5.健身路径投资来源的多元化问题。资金问题一直是制约全民健身路径发展的一个瓶颈,尽管已经有社区、个人和企业等等也开始投入资金建设路径工程,但是大多数中、西部地区的主体经费来源还是体育公益金,说明健身路径工程投资多元化的问题还有很长的道路要探索。
四、对全民健身路径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1.加大对西部地区和农村乡镇的投资力度,改善发展不平衡问题。结合现有的经验,一是继续大力推进“农民体育健身工程”、“雪炭工程”的建设。二是进一步加强国家和地方体育部门对中、西部地区的投资力度,重点帮助西部地区和有一定经济条件和健身习惯的农村地区建设路径工程。三是继续给予土地、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以及健身路径冠名、设置广告牌等方面的引资措施,鼓励和引导有实力的个人和企业建设健身路径。四是国家可以考虑扶贫中的帮扶机制,让东部发达地区和西部结对帮扶,援建西部部分健身路径。
2.借助保险手段分散和规避风险,解决全民健身路径建设的后顾之忧。结合现有的经验,一方面,在全民健身路径建设之初,可以要求从事全民健身路径器材生产、安装的厂家投保产品质量责任险,将这作为其全民健身器材政府采购供应商的前提条件之一;各级体育行政部门也可以拿出一定的经费,为全民健身器材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人身损害事故投保责任险。另一方面,通过宣传,引导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投保人身意外伤害险,使事故处理逐步市场化。通过引进保险机制,为意外风险事故的发生做好充分地经济应对准备,运用合理的手段转嫁高额责任赔偿风险,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全民健身路径建成后的意外伤害赔偿问题。
3.健全全民健身路径的管理体系。全民健身路径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需要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体育、社区、保险、计划、园林、规划、城建、土地等部门共同参与。第一,要将路径工程的建设纳入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年度管理目标,纳入社区建设和小城镇建设的总体规划。第二,在选址上充分考虑到“方便群众、便于管理”,在征询专家和走访群众的“双保险”下,避免出现扰民的现象。第三,体育相关部门、受赠单位和生产厂家要签订捐赠协议书,明确产权关系,明确各自权力责任,强化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第四,建议将健身路径的后期管理与维护纳入社会公共资产管理,由政府买单实行长效管理。第五,强化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建设与管理,注重各类体育组织的骨干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其在组织和指导体育健身活动中的作用。
4.完善多元化的投资体制。资金问题是制约全民健身路径发展的一个瓶颈,根据健身路径较完善地区的经验,在各级政府的财政投入占主要份额的同时,应积极调动城市社区、企事业单位、房地产开发商等社会力量投入路径工程建设,形成政府与社会多渠道投入,共同建设的发展格局。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在公共体育设施立项、选址、建设等方面给予优惠,政府优先安排用地,非经营性用地实行行政划拨,有关建设规费按政策规定执行;对企业、个人等赞助投资建成的健身路径,可由捐赠或赞助单位享有冠名权的同时,应按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落实免税政策,并对捐赠者和中介人给予一定的奖励。
参考文献:
[1].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R].中央党校,2005-02-19
全民健身的目的和意义篇6
关键词:全民健身;学校体育;二元互动
自1995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出台以来,全民健身工作已取得了初步成效。同时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的开办,大众体育开始蓬勃发展,从事体育活动的人数开始增加,体育项目也不断发生变化,比如说徒步走、攀岩、越野走等,无论是从活动的形式和内容都更加丰富多彩化,在全民健身精神的贯彻下,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不断的提高,同时也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
一、体育的定义
增强体质、健全人体的教育或健身教育。学校体育根据实施教育的对象,可以定义为:增强学生体质的教育或学校健身教育。所以,体育活动是健身和终生健身的事业与目标。学校体育主要以增强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加强学生体育锻炼,意在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其中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指出:“少年和儿童是21世纪的主人,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富强和民族昌盛。学校体育是国民体育的基础,抓住了学校体育就等于抓住了全中国人的体能。
发展学校体育会促进健身运动向着良好方向发展,同时全民健身运动的深入开展,也会加快学校体育进一步的改革,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健身。”所以说,应该不断的加强对中学生的体育投入,如体育知识讲座、体育项目了解、体育技能等。切实贯彻全民健身纲要精神,使学生不仅获得身体健康,更要获得精神健康。
二、学校体育在在全面实践《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在青少年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第一,体育健身意识淡薄,通过调查得知,青少年普遍因升学压力,淡化了体育锻炼。认为,锻炼是老年人的事,自己年轻力壮不需要从事体育锻炼。不明白体育锻炼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是对生活品质的提升。
第二,缺少组织者,指导者,管理者及开展经验。群众健身在我国发展很不平衡,有些城市有组织指导者,管理者,健身活动就开展的好些。群众活动的健身对象年龄不同,体质不同,爱好不同,对组织者的水平要求越来越高,不能用单一的活动方式来组织和指导,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开展既适合大家又能提高锻炼兴趣,达到增强体质目的。
第三,基础硬件设施的缺乏。我国体育场馆的建设,远远达不到人均要求,人们只是“旁观者”,不是“参与者”,因此造成体育比赛场地多,利用率低。第四,法律法规的制约,致使人们参加体育锻炼并非自愿,不是全身心的投入其中。第五,在中小学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也存在问题。因学习任务繁重而自动放弃体育锻炼的占22.5%,属于外界干扰慢慢地脱离锻炼的占17.5%。调查中59.5%的中学生最喜欢球类运动,15%的喜欢武术,而对田径、素质、器械体操等项目感兴趣,表示喜欢的人分别只占6%、7.5%、10%。由于学生对项目的偏爱,加上锻炼时间又集中在课外活动,势必会对场地、器材的使用造成一定的压力。要缓解这一矛盾,必须对学生的体育兴趣进行疏导。
三、要想真正做到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加强体育锻炼,必须对学校体育教学进行改革,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模式,着重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在体育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学生体育项目技能掌握的培养,通过课堂的体育教学,掌握健身方法,同时能够了解各种项目的理论知识,使学生逐步形成自觉锻炼的好习惯,以及“体育锻炼是为自己强身健体,不是为他人锻炼”的意识。同时可以将学校课外体育活动与全民健身内容与过程有机结合,牢固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把体育锻炼放在人生发展的重要位置上。不仅做到了强身健体,同时还掌握了体育技能,受益终身。
在践行《纲要》时,学校体育要尽量保持体育最基本的内容和方向,克服各种异化的影响,切实提高学生的学生的体育意识强弱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学的效益和终身体育观的建立。首先让学生体验到体育活动中的乐趣,激发起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寓教于乐。其次是在学校中营造体育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改变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只会跟着教师后面进行模仿练习。要转变教师旧的教学指导思想,变被动式教学为主动式教学。学生的积极性才能充分调动起来,成为课堂的主人,才能真正学到体育的技能技术,并能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使之受益终身。终身体育观的确立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对中小学提出更高的要求,除增强学生的体质外,还要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使其学习科学的健身方法,达到体育自立。
四、现今社会,全民健身计划成为主流,在这种大的社会氛围中,学校体育也将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全社会参与全民健身的同时,就是在为学校体育的发展创造有利氛围。学校体育的教学内容融入与延伸到全民健身活动中。就群众而言,可以将学校的体育场馆与设施面向社会开放,做到资源共享;就学校而言,是学校与群众双方受益,同时也是学校受益的一个是长效机制;就学生而言,学生在学校接受体育教育具有相应措施的保障,不仅提高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自觉性,促进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发展学校体育会促进健身运动向着良好方向发展,同时全民健身运动的深入开展,也会加快学校体育进一步的改革,把学校体育与全民健身有机的融合在一起,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增强人们体质,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作者单位:长春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曲宗湖.论我国高校体育改革的发展与构思[J]. 体育科学2008.167—173
[2]张学亮. 美、日、俄与中国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比较[J]. 天津大学学报.2010.7
[3]冯美云.运动生物化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全民健身的目的和意义篇7
关键词:全民健身;体育保健学;知识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5-0206-02
2011年,国家根据国情制定了我国新一阶段的《全民健身计划》。全民健身与大众身体健康和生活幸福息息相关,国民体质的增强是体育强国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全面建设现代化社会和提升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全民健身计划》的顺利开展与实施离不开体育保健学知识的保驾护航。本文从体育保健学角度,阐述体育保健学的定义、体育保健学知识在全民健身运动中发挥的作用,在全民健身运动中的意义和地位,以及在全民健身运动中普及相关的体育保健学知识等指出体育保健学知识有利于提高人们的体育意识、健康意识,说明掌握体育保健知识对全民健身运动的健康开展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一、关于全民健身运动
国民体质的健康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49年成立之后,提升国民体质健康水平的群众体育运动受到政府重视并加以全面开展,尤其是近十年当中发展最为迅速。随着1995年6月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同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之后又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法规和条例,保障了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运动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随着大家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体育活动普及和参与程度都得到了显著提高。到2010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1995—2010年)》规定的目标任务已经完成。为进一步发展全民健身事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巩固全民健身成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又制定了2011—2015年的全民健身计划。
二、体育保健学的定义
体育保健学是研究人体在体育运动过程中保健规律与措施的一门综合、应用科学[1]。它是在医疗保健和体育运动相结合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综合、交叉学科。它研究体育运动对人体各方面的影响及人体对体育运动的积极性适应。
三、体育保健学知识在全民健身运动中发挥的作用
(一)全民健身运动的健康开展需要体育保健学知识保驾护航
全民健身计划以提高全体国民的健康水平为宗旨,因此,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严格区别于竞技运动,要以健身理论为重点,加强体育保健学知识的普及。体育保健学知识是运用现代医学保健知识和方法,对体育运动参加者进行医学监督和指导,以达到促进身体生长发育;增进身心健康、增强体质;防治运动性伤病并促进运动能力的提高的重要作用,所以,体育保健学知识对全民健身运动的健康开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在全民健身运动中普及体育保健学知识有利于提高国民的体育意识和健身意识
体育保健学综合了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卫生学和相关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研究体育锻炼参加者身体发育和健康水平,研究影响体育锻炼参加者健康的各种外界因素,并对他们进行医学监督和指导,使体育锻炼者能更好地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效果。因此,在全民健身运动中普及体育保健学知识可以让国民从理论层面认识到合理的体育运动对人体是有益的,也能使体育运动与其他业余文化活动相比更具吸引力。使更多的人在众多的余暇活动中选择参加体育活动,从而在参加过程中进一步增强体育意识,丰富体育知识,使运动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四、从全民健身角度出发,普及相关体育保健学知识
从全民健身角度出发,普及体育保健学知识体系中以下内容。
(一)体育卫生知识
体育卫生是指为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目的,改善和创造合乎生理要求的体育锻炼条件和环境所应采取的卫生措施和要求。违反体育卫生原则和要求而盲目地进行体育锻炼,不但不能起到良好的锻炼效果,而且会导致各种运动伤病,损害人体健康。体育卫生包括人体卫生、精神卫生、环境卫生、运动建筑设备卫生、营养卫生以及儿童、女子及中老年人体育卫生等。
(二)医务监督知识
医务监督是指用医学的知识和方法,对体育参加者的健康和机能进行监护,预防锻炼中各种有害因素可能对身体造成的危害,督导和协助科学的锻炼和训练,使之符合人体生理和机能发展规律。内容涵盖人体形态和机能检查、测定的方法、指标与评定,运动性疾病的预防和处理。开展医务监督的意义在于通过医务监督,能更有效地运用体育的手段,促进体育参加者的身体发育,增进健康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能培养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避免与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保证体育锻炼的顺利进行,使人们从中受益,获得更大成效。
(三)运动损伤知识
运动损伤是运动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损伤。其损伤部位与运动项目以及技术特点有关。损伤的主要原因是:运动技术水平不够,身体素质差,动作不正确,缺乏自我保护能力;运动前不做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充分,身体状态不佳,缺乏适应环境的锻炼。运动损伤中急性多于慢性,急性损伤治疗不当、不及时或过早参加运动锻炼等原因可转化为慢性损伤。有关运动损伤知识应重点向大家普及运动损伤的急救与处理;人体各部位运动损伤的原因、症状、治疗及预防。
(四)运动按摩知识
体育与卫生相结合,两者必将相互促进和发展,按摩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也就随之发展,并逐渐形成了运动按摩。运动按摩是以调整和保护运动参加者良好的运动状态,增进和发展其潜在体能,实现运动目标为其目的。通过按摩可以有助于消除运动后出现的疲劳,加速体能恢复。有关运动按摩的知识应向大家普及按摩的基本手法和在运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常用穴位和穴位按摩法。
(五)医疗体育知识
医疗体育,又称康复体育,是指病患者为了配合治愈某些疾病而进行的身体锻炼,是运用各种体育运动方法治疗创伤和疾病的学科。医疗体育的内容,即根据疾病性质相应采取的手段。一般采用动作轻缓、运动负荷较小的散步、慢跑、太极拳、气功、按摩、保健操等。为提高康复效果、缩短疗程而与药物治疗相结合,在医生指导下,按运动处方进行定量锻炼。医疗体育不仅治疗疾病,同时,还能促进各种脏器机能的恢复,既对全身有积极影响,又对局部器官产生强有力的作用。医学界把用体育运动治病的方法称为体育疗法。医疗体育知识的普及内容应放在医疗体育的原理、一般伤病后的体疗方法、体疗的注意事项及禁忌症。
结语
全民健身的目的和意义篇8
关键词:新农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81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11-1475-03
2006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为了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加快新时期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国家体育总局于2006年在全国范围正式启动“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意见》,要求各级体育部门将工程建设作为当前及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体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理论为指导,以构建农村体育服务体系为目标,通过实地调查和深度访谈,系统地审视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现状,从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提出策略,不仅对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发挥工程的长远效益,推进农村体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1调查对象与方法
根据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总体数量和分布,抽取了福建省9个设区市中35县(区、市)59个乡镇的72个受赠单位(行政村),就健身工程建设与效应、发展策略等对各级文体局干部58人,村干部183人,村民1 233人进行了调查研究。
2结果与分析
2.1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
2.1.1健身工程选址调查显示:72个行政村健身工程选址位于村居住区(中心村)、村委会、村文化活动中心、中小学、田间,分别占34.7%、23.3%、23.3%、16.7%、1.4%。大部分行政村能统筹健身工程与文化、教育、科技和青少年、老年活动中心场所的规划和综合利用,做到共建共享。77.8%村民对健身工程的选址感到满意,15.2%村民或由于自然村分布广,仅有的健身工程离自家太远,不太方便锻炼和活动;或由于宣传不力、管理不到位,影响了锻炼和活动等原因,对健身工程的选址颇有微词,7.0%的村民因为了解不多无法做出评判。
2.1.2健身工程用地调查显示:75%的行政村健身工程的土地产权原属于集体所有,22.1%属个体所有,2.9%属个体和集体混合所有。对于个体所有的土地,健身工程主要采用现金补偿或置换土地等方式协商解决,没有出现明显的土地纠纷,较好的维护了农民的利益。与此同时,健身工程也得到了村民的积极支持,一些村民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主人翁精神,无私捐赠了部分或全部的土地。
2.1.3健身工程筹资调查表明:44.2%的行政村依托健身工程建设的契机,在不增加农民负担、自觉自愿的前提下,采用村里财政出一些,企业、个人捐助一些等方式筹集资金,共同支持健身工程及周边的环境建设。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行政村,村财政给予了健身工程有力的支持,配套设施建设比较完善,形成了与村居环境相结合,集教育、文化娱乐、健身休闲为一体,环境优美、布局合理的村落文体活动中心。调查中我们发现:只有6.9%的行政村农民以投工投劳的形式参与健身工程建设,缺少行政引导力和推动力、市场经济的冲击、小农意识较强、农民公共精神欠缺、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等因素,是影响农民投工投劳的重要原因。
2.1.4健身工程管理调查表明:62.5%的行政村每月从村财政中支付50~300元,聘请村民对场地设施进行管理,13.9%的行政依托老人会兼管,23.6%的行政村无人管理。聘用的管理或兼管人员大部分为村委会、老年会和文体中心的卫生和门户管理人员,其管理的权责仅为场地卫生打扫等。59.7%的行政村尚未制定体育场地管理和安全使用条例,已制定体育场地管理和安全使用条例的大部分属文体中心综合管理条例,专门针对健身工程的管理条例相当少。健身工程建设刚刚启动、撤乡并村使得行政村管理范围增大、管理事物增多、村财政赤贫、村干部精简、管理意识淡薄等因素是健身工程管理滞后的主要因素。
2.2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效应
2.2.1村干部与村民对健身工程的认同调查显示:94.1%的村干部和72.8%的村民认为:实施健身工程是政府关心新农村建设、关爱农民的具体体现,是为广大农民群众办的实事和好事,是发展农村体育事业的有效手段和重要载体;部分村民对此有不同看法,有的认为健身工程效应还没有得到体现,有的认为健身工程是“形象工程”或“政绩工程”。造成持有这些看法的主要原因,一是工程建设中各级体育行政主管部门之间、体育主管部门与乡镇及受赠单位之间缺乏纵横沟通、上下联系,基层单位不了解上级政府的有关政策措施,上级政府则不了解基层单位的实际操作,从而出现部分工程建设要么偏离政策、要么误解政策等不和谐的音符;二是健身工程布局、健身器材的种类和数量无法满足不同人群的健身需求;三是缺乏对健身工程的宣传,很多村民仅是通过篮板或健身路径(乒乓球台)的标识才对工程有所知晓。
2.2.2体育组织建设与骨干培养调查显示:80.5%的行政村还没有建立体育组织,19.5%的行政村有一个以上的体育组织,体育组织主要以老年体协和农民体协居多。调查同时显示:80.5%的行政村体育活动主要由村干部分管,文化协管员具体组织实施,其余由普通村民自发组织管理或无人组织。
2.2.3体育活动组织与开展调查表明:目前仅有23.6%的行政村利用健身工程开展了文体活动,并纳入年度工作计划,25.0%的行政村利用健身工程开展了文体活动,但未纳入村年度计划,其余51.4%的行政村未开展文体活动,也未纳入村年度计划。开展的文体活动主要项目为:篮球、乒乓球、拔河、气排球等,一些具有民间性、传统性的和地方特色民族(民俗)体育开展得很少,并有逐渐消失和失传之势。
2.2.4村民体育活动参与调查显示:53.6%的村民自健身工程建成之后,曾利用健身工程的场地和设施进行了锻炼,健身工程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广大农民参与体育健身热情,但从调查样本来看,这些常到健身工程进行锻炼的群体大多为男性村民,且很大一部分为青少年,一些老年和妇女因受传统观念、场地设施、运动项目、闲暇时间、锻炼方法等因素的影响,常常只能是望而远之。
2.3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发展策略
2.3.1健全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效机制
2.3.1.1职责明确、协调统一的工作机制因此,健全各级部门职责明确、分工合作、协调统一的工作机制,既有利于工程建设的监督、管理、服务,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也有利于调动和发挥工程建设各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避免出现越位缺位、沟通不畅、扯皮推诿、缺乏监督、服务意识淡薄等问题,从而确保健身工程建设的实效,让农民真正享受到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实惠。
2.3.1.2政府为主、社会为辅的多元投资机制2006年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除了中央预算内投资和总局体育公益金给予一定的扶持外,主要还是依靠省一级体育公益金的全力支持,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政府依然是农村体育发展的投资主体。因此,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应继续保持体育公益金的支持力度,各级地方政府应在预算内安排一定投资,同时积极鼓励社会力量的参与。建立地方财政资金、体育公益金、社会资金三位一体的多元投资机制,既体现了体育公共产品服务政府的主导性,体育的公益性、又体现了社会的参与性。
2.3.1.3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联动机制首先,要把健身工程建设纳入当地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中,纳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强化发展农村体育工作的政府责任;其次,要牵手国土资源局(所)创新新农村建设中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村集体建设留用地政策,在规划中留出一定的土地作为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并将健身工程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统筹规划,共同推进。再次,要统筹体育职能部门、文明办、农业办等各部门力量,通过创建新农村的小康村、文明村、示范村、试点村等达标活动,相互借势、整合资源,扩大工程综合效益。
2.3.1.4“自下而上、上下合一”的供给决策机制由于我国农村地域广阔,自然
全民健身的目的和意义范文
本文2023-12-15 17:25:56发表“文库百科”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kubao.com/article/4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