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基础设施范文
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篇1
【关键词】生态基础设施;现状;对策;泉州中心城区
1、问题的提出
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一词最早于1984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与生物圈计划”提出,主要指“自然景观和腹地对城市的持久支持能”。此后,有西方学者将生态基础设施的概念表示栖息地网络、自然政策规划等方面,都是从环境资源及生物的保护角度加以引用。在国内,生态基础设施最早由俞孔坚等提出,指城市可持续发展所依赖的基础设施,是城市所依赖的自然系统,是城市及其居民能持续地获得自然服务的基础[1]。随着泉州城市化步伐的加速,城市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对其提出更高的要求。面对泉州快速发展的城市化,前瞻性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不仅可以保障泉州城市生态安全,也在城市生态产业代谢方面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同时促进了城市生态景观整合,并培养了社会各阶层的生态意识。
2、泉州中心城区生态基础设施现状分析
2.1 现状特征
泉州地处福建东南部,24°20′-25°56′N,117°30′-119°05′E,面积10903,人口658万人。泉州市依山面海,境内山峦起伏,丘陵、河谷、盆地错落其间。泉州海岸线曲折蜿蜒,总长约421km,占福建省海岸线的12.7%,沿岸有4个港湾和14个港口。泉州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终年温暖湿润,境内溪流多达35条,总长1620km。近年来,泉州在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资了大量的资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03年获得“国际花园城市”称号,2013年获“东亚文化之都”称号。
2.1.1绿地系统规划建设
①公园建设。泉州拥有西湖公园,东湖公园,森林公园,百捷中央公园,中山公园,清源山等。分布在泉州中心及周围的绿化设施。中心城区先后建成北环城河带状公园、释雅山公园、大坪山郑成功塑像公园、泉州滨城公园等50余处大中型公园、绿化广场和街头游园,实现“市民出行100m见绿、500m见园”的目标。②道路绿化。泉州先后建成江滨南、北路及刺桐路等园林景观大道以及晋江两岸景观带、沿海大通道景观带等滨江、滨海绿地。打通清源山、西湖公园与中心城区的视觉廊道,达到“依山借景、引绿入城”的效果。目前,建成区绿化面积为2607hm2、绿地率36.72%;绿化覆盖面积2823hm2,绿化覆盖率39.76%,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则从2001年的8.14m2,增长到2008年的11.2m2[2]。虽然政府加大了城市绿地的投入但是泉州市区所拥有的绿地面积还是远远不够的,仍需引起政府的重视。
2.1.2 河道建设整治
泉州中心区拥有“两江一湾”环抱。但是由于生产,生活等活动导致了部分水域的严重污染,给泉州市民的生活与活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为此,泉州市政府先后通过《关于加快近海水域环境污染治理的决议》,狠抓决议落实,颁布实施了《泉州市近海水域环境污染治理三年规划》,决心通过污水处理体系建设、垃圾处理处置体系建设、工业污染源整治、河道整治及畜禽养殖污染整治“五大工程”治理与建设,力挽泉州海湾一片蔚蓝。近年来,泉州市加大城区内沟河的整治力度,先后投入7.14亿元建起市区排洪排涝工程,大大改善了城市面貌和人居环境,并入选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40强。
2.1.3湿地建设
泉州湾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福建泉州两条主要河流晋江和洛阳江入海口,是中国亚热带河口湿地的典型代表,因其特殊的地理气候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已被《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列入“亚洲重要湿地”、“中国优先保护生态系统”和“中国重要湿地”名录。保护区总面积7008.84hm2,其中包含洛阳红树林、桃花山海滨水禽和 埔枪城河口湿地生态3个核心区,主要保护对象是滩涂湿地、红树林及其自然生态系统,中华白海豚、中华鲟、黄嘴白鹭、黑嘴鸥等一系列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2.2 存在主要问题
2.2.1生态基础设施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不协调
新形势下,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城市规划必须走出“就城市论城市”的禁锢,从更高的角度、更广阔的范围审视城市的未来与发展。如何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城市生态安全;如何形成独有的城市风貌特色,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是城市规划建设首要解决的问题。面对诸多与城市生态系统紧密相关的问题,编制具有前瞻性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规划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而泉州在建设上却缺乏前瞻性导致中心生态基础设施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不协调,城市的发展速度比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快所以现有的生态基础设施达不到市民的要求存在滞后性。
2.2.2 重绿地设计,轻绿色设计
绿地设计是城市规划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传统的绿地往往只是注重面积指标,多位于交通和建筑周围的空地,它不能对城市起到生态意义上的积极作用;而绿色设计强调的是城市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其含义远较“绿化”更广泛和深刻,它更多地与生态系统,大地景观,整天和谐,集约高效等概念相联系。近年来,泉州在城市绿化建设中,片面追求美观、气派,大植草坪,虽然绿化面积增加,但城区树荫稀少,广场、街道到处是单调的草坪和水泥路地面。同时草坪需要经常浇水,水资源消耗大。
2.2.3 忽视城市生态环境建设
近几年随着“大泉州”、“半小时城市群”口号的提出,在城市发展中,没有把城市周边的田园河道纳入到城市景观中来,而是移山填河,埋田建楼,过高过密的楼群阻碍了空气的自然流通[3]。此外,在泉州城市化过程中,因建筑用地的日益扩张,不同类型的湿地面积逐渐变小。加之不合理地规划城市,导致湿地斑块之间的连续性下降,湿地水分蒸发蒸腾能力和地下水补充能力受到影响;随着城市垃圾和沉淀物的增加,产生富营养化作用,对其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3、泉州中心城区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对策措施
3.1维护和强化整体山水格局的连续性
城市扩展过程中,维护区域山水格局和大地机体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是维护城市生态安全的一大关键[4]。泉州的山水格局很好,要注意发挥和突出这种优势,通过建设绿地系统和步行系统将山、水、城市联系起来,让山水融合到城市中。可以以大坪山、清源山、桃花山、紫帽山为手掌,以绿地系统、步行系统为手指,将山水导向城市中,这将大大改变泉州市区的环境。
3.2保护和建立多样化的乡土生态环境系统
在大规模的城市建设、道路修筑及水利工程以及农田开垦过程中,毁掉了太多独具特色且弥足珍贵、被视为荒滩荒地的乡土植物生境和生物的栖息地[5]。大地景观是一个生命的系统,是一个由多种生境构成的嵌合体,而其生命力就在于其丰富多样性。泉州以“闽南古城”、“海丝起点”、“东亚文化之都”闻名于世,这与遍布城市四面大大小小的自然村落和具有原生态特点的乡土环境的存在有着最为密切的关系,它们既是一种自成体系的生态圈,同时也是泉州整体山水生态系统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3.3维护恢复河道和海岸的自然形态
河流水系是大地生命的血脉,是大地景观生态的主要基础设施。事实上,弯曲的水流更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有利于消减洪水的灾害性和突发,为各种生物创造了适宜的生境,且尽显自然形态之美。河流是地球上惟一连续的自然景观元素,也是各种景观元素之间的联结元素。泉州在对待晋江,洛阳江的治河之道应在于治污清流,而非改造河道,拦河筑坝,使其尽显自然的动人之态。
3.4保护和恢复湿地系统
湿地对城市及居民具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和社会经济价值,还是精神文化的源泉。泉州湾河口湿地具有湿地面积大且集中,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特点,已记录的有1000多种物种,珍稀濒临危物种多,有Ⅰ级保护动物2种,Ⅱ级保护动物23种;泉州湾有天然分布最北的成片红树林桐花树和白骨壤,有国际和部级保护的物种。保护、恢复城市湿地,避免其生态服务功能退化而产生环境污染,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及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3.5城郊防护林体系与城市绿地系统相结合
带状的农田防护林网和防护林体系是在区域尺度上为国土的生态安全所进行的战略性工程。在泉州城市总体布局、设计、林相结构、树种选择等方面,需结合与城市、文化艺术、市民休闲、医疗健康、保健等方面的关系,注重、保留原有防护林网并纳入城市绿地系统之中是完全可能的。可通过逐步丰富原有林带的单一树种结构,使防护林带单一的功能向综合的多功能城市绿地转化。
3.6合理规划道路系统,建立无机动车“绿色”通道
泉州应利用目前城市空间扩展的契机,建立方便生活和工作及休闲的不行街道及非机动车的“绿色”通道。这一“绿”道网络不是附属于现有车行道路的便道,而是完全脱离车行的安静、安全的“绿色”通道。它与城市的绿地系统、学校、居住区及步行商业街相结合。这样的“绿色”系统的设立,关键在于城市设计过程的把握,它不但可为步行及非机动车使用者提供了一个健康、安全、舒适的步行通道,也可大大改善城市车行系统的压力。同时,鼓励人们弃车从步,走更生态和可持续的道路。
【参考文献】
[1]俞孔坚,韩西丽,朱强.解决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生态基础设施途径[J].自然资源学报,2007,22(5):809-813.
[2]泉州统计局.2012年泉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3-08-08].泉州统计信息网http:///outweb/index.asp.
[3]林晓辉.福建泉州生态城市建设之思考[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4(03):12-14.
[4]铁铮.倡导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十大战略――访北京大学景观规划设计中心主任、教授俞孔坚[J].林业经济,2003(04):81-83.
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篇2
【关键词】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已产生了质的飞跃。然而经济的增长与人类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人类的生存问题也随之产生。工业化范围的不断扩大必然会在某种程度上产生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相悖的因素。比如:空气的严重污染、气候急剧恶化、城市能源危机、交通堵塞、耕地面积骤减等一连串“城市病”的存在。面对城市工业化发展的大背景,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从而在更大程度上导致“城市病”的蔓延,这样的严重后果就是生态环境破坏的加剧,城市的发展陷入了一个死循环,停滞不前。
城市的工业化进程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增长趋势和综合国力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可持续发展提出的同时,我们首先应该考虑整个城市的发展。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是城市建设中处于基础且核心地位的重要环节。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不仅提供给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各项基础生活设施,保障人们社会活动的顺利进行及居民的高品质生活,同时为城市环境与人的和谐发展做出重大贡献。但传统意义上的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一般是着重对城市的经济发展与建设规模的扩张,其目的在于经济效益的提升,片面强调城市的外在美,从而忽视对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这种为了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而对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威胁的行为本身就是盲目的、片面的、有一定风险性的。因此,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的正确指引下,充分建立并完善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体系,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和谐与发展的有机统一。
2.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的重要意义
在最大程度上满足现阶段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的前提下,又尽最大努力照顾下一代人的利益,为下一代人生产、生活各方面的发展创造必须的条件,这就是可持续发展的准确概念界定。在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我们的城市已经拥有了一半以上的全国人口数量。因此,面对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严峻形势,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建设得以顺利发展的基础部分。如果我们把城市建设比喻为人体,那么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就是组成人体必不可少的人体脉络。因此,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着城市建设水平的高低。下面笔者从三个角度具体阐述一下基础设施建设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的重要意义。
2.1在城市社会发展层面存在的重要意义
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的内容主要涵盖了交通运输、居民水电气热的提供、环境绿化、消防、娱乐设施、通信设备、文化传播、医疗服务、卫生环保、科学技术等方面。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以人的需求为先决条件,并承担着从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为人们提供便利服务的重要职责。可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始终践行着“以人为本”的重要指导思想,是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的具体体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出发点是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要求,实现资源共享,努力做到无贫富阶级差距的平均占有社会财富。同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就是福利及扶助的确立与实施。这些与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
为了提供给城市居民各种不同方面的社会服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同部门做出了明确的分工,并且各部门之间密切合作,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最终目标。比如:卫生环保部门为城市居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及纯净的水资源,在最大范围内减少了居民的发病率,保证了人们身心的愉悦。医疗服务设施部门将最先进的医疗设备引进到人们的生活中,为人们身体健康的保持提供了可靠保障。同时,科学技术设施的发展代表了最先进的社会生产力。因此,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各个部门以不同的方式为人们提供着不同层次的社会服务保障,从而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重大推动意义。
2.2在经济发展层面的重要意义
首先,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商企业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其主要目标一般为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国家前列的城市。因此,如果一个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高了,那么必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也会吸引更多的外商投资,从而引起领城市产业链的形成,对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的正面作用。
其次,在城市的工业化进程中,可以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生产成果作为原材料,这种产业模式不仅减少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同时加快了城市总体经济发展速度。
此外,一个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变化是由城市的产品需求量决定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提高不仅改变了产品的生产模式,增大了产品的生产领域,同时使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得到了扩大,进而影响了城市产业结构的重大改变。
2.3在生态环境层面的重要意义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环境绿化与卫生环保部门为城市环境的绿化与清洁做出了重要贡献。一般而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环境绿化与卫生环保部门对人们的生活和城市整体建设是有双重作用的。一方面,环境绿化部门合理配置园林绿化面积,不仅增大了城市绿地的占有面积,美化了城市环境,同时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的愉悦。卫生环保部门清理了城市垃圾,净化过滤了工业生产污水,从而减少了城市水污染的产生,保障了城市居民的饮水质量,同时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另一方面需要指出的是,在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进程中,往往忽视了对部门之间充分协调与合作的重视。例如:科学技术设施部门在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便利城市居民生活的同时,随之而来产生的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就会导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相背离情况的产生,破坏了和谐的环境氛围,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
3. 传统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非可持续发展问题
3.1对基础设施的重要性认识不明确
在传统意义上的城市建设中,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并未占据城市建设的基础位置,从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处于从属地位的基础设施建设在某种意义上是可有可无的,其实施过程也就不可能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很多部门均涉及到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社会产业结构变化等要素,而这些因素的存在恰好组成了城市建设的核心,关系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产业链的形成、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及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应采取有效措施使管理部门充分认识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3.2实施数据过于笼统化
以往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均是以人均指标作为参考数据的。这种情况下数据的产生不仅忽略了地区差异的影响与资源需求量分析的不同,同时在基础设施施工过程中,可操作性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设施及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严重影响了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单一指标的引用不仅会引起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全局思想确立的偏差,而且如果将其运用到城市基础设施建中的实际施工过程中,将会彻底忽略对工程具体施工条件及环境要求的具体分析。理论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并指导实践进行的,而单一指标的生成是以人均占有量作为衡量标准的,而人均占有量不能称为实质意义上的理论,因此,人均指标方法的施行将施工单位局限在了一个小范围内。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生产技术的革新,创新作为人类生存发展必备的技能已逐渐被人们所认可并接受。因此,只有突破原有人均指标的束缚,在施工实际要求的基础上进行施工技术的创新,才能实现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3.3忽略长远利益的发展
现阶段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主要放在了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求方面,而忽视了对环境、资源等有关生态平衡要素的发展。以人们的需求为核心的设施建设更加有利于社会经济的短期发展,但这种发展是不可持续且不稳定的。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动力,因此,只有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着力点放在维持生态平衡的可持续发展方面,注重长远利益的发展,才能以环境促经济,实现社会经济的发展。
3.4缺乏对项目后期维护工作的正确认识
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实施不仅有利于城市社会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对于城市内需的有效拉动及产业结构的变化有重要战略意义。一个项目的实施不仅是为人们带来眼前经济效益,后期连锁效应的产生才是项目实施的关键所在。近几年,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不断推进,人们虽然越来越多的认识到其在城市建设中不可忽略的作用,但人们的主要认识还仅限于对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实施的初级阶段,并未对项目后期的维护工作有正确的认识。一些城市建设项目的实施需要长时间的维护才能突显其综合效益,而在项目之初往往达不到人们预想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往往放弃了项目的后期维护工作,进而转向新项目工作的开发。比如:城市基础设施环境部门项目的实施是为了弥补城市经济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面对现阶段生态环境已严重影响到人们日常生活的严峻形势,短时期的修复工作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只有长时间生态环境的保持工作才能在一定程度上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4. 加强与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几个可行性指导意见。
4.1完善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关的民主法治建设
首先,建立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应的法律法规,保证项目的实施在一定的法律保护范围内进行,同时引导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在正确的轨道上前进。其次,增强城市基础设施相关管理部门的社会职能。城市建设管理部门在以城市可持续发展为主要前提条件下,结合居民的生活、生产需求,制定出与城市发展目标相适应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体系及相关保障制度,从而保证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此外,相关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协调沟通与统一规划,避免项目之间冲突的产生,保障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稳步前进。
4.2打破城市建设政府与企业管理融为一体的局面限制
传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是政府与企业统一制定与决议的。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这种管理制度不仅不能使企业的市场竞争机制得到有效实现,同时政府过多干预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对企业行为的严格约束。面对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现状,我们迫切需要改变其内部管理结构,努力实现政府与企业管理职权的分离,彻底打破某些企业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上的垄断地位,充分发挥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竞争作用。
4.3建立有效的群众反馈机制
在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广大人民群众才是社会项目发展与实施的核心要素。因此,积极响应群众意见,建立有效的群众反馈机制,发挥群众的广泛监督职能,最大限度的满足群众的生活及生产需求,才能保证项目实施的顺利进行,从而实现项目本身存在的实质性意义。
4.4大力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技术方面的革新
随着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及创新机制的不断完善,科学技术的应用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应将最新的科学技术应用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着力发挥科学技术先进性的优势,努力通过技术方法的深刻变革来减少项目投资成本,提高项目基本经济效益,实现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5.结束语
综上所述,面对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平衡矛盾关系,只有我们充分认识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在城市发展中的关键地位,完善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关的民主法治建设、打破城市建设过程中政府与企业管理混为一体的局面限制、建立有效的群众反馈机制、大力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技术方面的革新,才能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修复生态平衡,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沈阳,周珂.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的可持续化发展思考[J].城市规划学刊,2008(1).
[2]苏善君.低碳视角下的城市基础设施规划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7).
[3]周晟宇,王洪光.浅谈可持续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目标体系[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9).
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篇3
[关键词]城市水利;基础设施
中图分类号:TU984.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1-0205-01
1.现代生态水利工程学理论
现代生态水利工程学理论是水利工程学的新的发展方向,要求在进行水利工程规划、建设和改造的过程中,在满足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同时,还要兼顾水域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传统意义上的水利工程大多只考虑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却很少顾及工程建设对河流生态系统及城市雨水系统带来的影响。以建设水工建筑物为手段,目的是改造和控制河流,满足人们防洪和水资源利用等多种需求。当人们认识到河流不仅是可供开发的资源,更是河流系统生命的载体,不仅要关注河流的资源功能,还要关注河流的生态功能,这时才发现水利工程学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就是在满足人类社会需求时,忽视了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与可持续性的需求。人工手段的加入给自然环境带来不可逆的侵害,生态系统的功能也会逐渐退化,影响人们的长远利益。
近20年来,随着生态学的发展,人们对于河流治理有了新的认识,认识到水利工程除了要满足人类社会的需求外,还要满足维护生物多样性的需求,相应发展了生态工程技术和理论。现代生态水利工程学很好地权衡了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寻找到了资源开发与保护环境的平衡点。
2.城市水利基础设施景观化的核心策略
2.1 构建与自然相互联系的水利景观基础设施
城市水利基础设施中的组成要素(包括河流、湖泊、土地等)以及它们的自然生态过程和自然生态功能都是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其与自然有着密不可分的紧密联系。但令我们遗憾的是,长期以来城市和自然之间都是以一种二元对立的关系存在,现代水利基础设施也被人们塑造成为掌控自然的工具,人为强制性的操作不仅没有促进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反而使它们之间的矛盾愈加激烈化。我国98年的洪水带来的巨大经济和生命财产损失教训告诫我们,将城市水利基础设施与自然隔离是一项错误的做法,必将阻碍经济的发展和生态化进程。面对城市转型的关键时刻,我们应该借鉴前人的智慧和经验,将自然看作为城市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重新审视自然与城市水利基础设施之间的关系,努力实现向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引导。
在生态学和景观都市主义思想的指引下,自然和人工工程技术这两个独立的系统是可以相互联系相互融合的。景观为重新建立城市水利基础设施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提供新的契机,作为一种重要的中间介质,将复杂的自然生态过程和物质能量流动与水利基础设施相结合,实现自然与人工之间的顺利转变,创造与自然紧密相连的城市水利景观基础设施。同时,随着时间的发展,自然与城市水利基础设施的融合越来越精密,成为在城市中横向和竖向蔓延伸展的自然有机体,在无形中形成了城市坚固的自然结构基础。
2.2 构建层次丰富、功能多样的水利景观基础设施
城市水利基础设施在城市中呈现出广泛的网络分布状态,但是现存的城市水利基础设施多呈现出在水平方向上的蔓延发展,而在垂直层面的空间上利用效率和质量欠缺,从这个方面来看,城市水利基础设施在空间发展方面还是非常欠缺的,造成了城市空间的严重浪费;从另一个方面来讲,由于传统城市水利基础设施在建设的过程中没有重视立体空间的开发利用,许多城市水利基础设施已经成为城市中难以跨域的屏障,它们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散步着,将城市无情的分隔成数个孤立片区,严重阻隔了城市功能和空间的连续性。在这样的形势下,景观设计可以着眼于城市水利基础设施的多层次开发应用,推动城市水利基础设施由单一孤立的水平层面向多层面的垂直立体方向发展,形成上、中和下层的高效空间体系,这种多层的空间叠加和相互穿插使原本处于静态的水利基础设施转变为连续流动的空间体系。
此外,单一功能的城市水利基础设施欠缺对自身和周围环境的整体考虑,其功能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使用效率明显降低,活力逐步丧失,有一部分空间已经成为了甚至沦落为脏乱危险的边缘空间,造成了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事实上,城市水利基础设施及其附属空间是城市中使用效率较低的空间,同时也是潜力巨大的空间,将这些空间多功能化会比单一功能使用效率更高、更丰富多彩。将景观元素介入到城市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过程中,对其进行重新进行定位、设计、改造、优化升值,可以赋予城市水利基础设施无限的活力和亲密感,重新加强与周边城市环境的联系。
近些年来,随着水资源日益紧缺,欧美许多国家开始尝试建造屋顶花园和垂直绿化。利用建筑的屋顶收集雨水,通过输水管将收集的雨水输送至地下雨水处理系统处理,经过处理的雨水可再次输送回建筑内作为景观小品用水或者厕所冲洗用水,也可用作建筑周围绿化用地的浇灌用水,提高了建筑的用水效益。建筑墙面的垂直绿化具有增加空气湿度、降低室内温度的功能,在夏季减少室内空调用电方面贡献尤为突出.
2.3 构建具有地域特色和识别性的水利景观基础设施
工业革命以后,现代化城市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浪潮席卷着全球各地,雷姆・库哈斯提出“普通城市”的思想,他认为现代城市应当是整齐划一的人工结构,不应再有“个性”之类的元素存在,他甚至大胆的将城市宣称为“现代机场”。在这种全球化统一思想的熏陶下,这一时期世界各地建设的城市都惊人般的相似,城市水利基础设施也是其中的主要受害者,越发成为标准化的模式,逐渐丧失了个性。南北差异显著的我国本应在城市水利基础设施风貌上各具特色,可传统城市水利基础设施的规划和设计严重忽略了地域间的差异,各地的水利基础设施外观如出一辙,形成了千篇律的通用形式。
在景观的规划设计中,地域特性的表达一直都是主要方面之一。不同地区由于其在气候温度、自然资源、地形地貌、社会生活方式、历史文化和城市发展等方面的不同,都应该具有属于自己区域的特征。城市水利基础设施地域性是因地制宜、与环境相协调的体现,也是地区民俗文化的展现。将景观纳入到城市水利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造过程中可以为水利基础设施重新赋予符合区域要求的地域性特征,具有强烈的识别性。
2.4 构建具有文化展示和宣传教育功能的水利景观基础设施
城市居民的工作生活与水利基础设施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每天都在依靠水利基础设施为城市提供服务,由于人与水利基础设施的接触是频繁的,所以更加容易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主要关注的是城市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改造为他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还是不良影响。但传统的城市水利基础设施没有注重与城市居民的互动,很多居民甚至不知道他们依赖生活的水利基础设施是怎么运作的。城市水利景观基础设施应该具备更多的文化展示和社会公共宣传教育功能,引导社会公众,加强与城市居民的交流,让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觉的就接受相关知识文化的灌输,并切身感受它所带来的好处,同时,居民对景观环境意识的增强有助于推动城市水利景观基础设施事业的发展,为未来水利基础设施的保护更新带来了更多的实施机会。
3.结论:
随着现代科技和理论知识的发展,城市水利基A设施景观实践不断深入现代城市领域中,并且越来越成为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 董哲仁.生态水工学的工程理念[J].中国水利,2013.
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篇4
当前,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面临着内部绿地缺失,小型绿地自成一体,大量自然或半自然绿地不断被分割、污染、破坏和侵占等问题[1],致使城市绿地破碎严重,生态系统功能逐渐丧失。因此,在未来城市绿地系统的布局与规划中,除了强化改善城市环境力度和提高城市生态保障功能外,还必须全面考虑对城市不合理扩张起到引导和控制的作用。城市扩张一般依赖于“灰色基础设施”(GrayInfrastructure)的先期系统建设,如城市道路、机场、铁路、管道和桥梁等。它们具有系统化、规模化和结构化等特点,并对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发挥着不可缺失的作用。针对诸如此类的“灰色基础设施”“社会基础设施”和“建筑设施”等概念,西方学者在研究和控制城市无序扩张问题时,又提出了“绿色基础设施”(GreenInfrastructure,简称GI)概念。实际上它是一种源于美国自然规划与保护运动的思想,并作为一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关键战略和自然生命支持系统,于1999年获得美国可持续发展总统顾问委员会的官方认可[2]。其目的旨在以一种更加主动、系统、多功能和大尺度的绿地规划方式对人们的生存环境进行永续保护。基于绿色设施理念下的城市绿地系统构建,就是提倡在城市大规模建设之前,对绿色基础设施用地考虑实施优先保护战略,注重维持城市生态过程连续性,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给城市环境提供洁净的空气、水资源及其他潜在的生态资源,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并继而深入研究和制订城市的未来发展战略,从而有效地控制城市规模的不合理扩张。 一、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的相关概念 (一)规划理论 绿色基础设施是一个由人工或自然的景观要素,通过有机联系组合而形成的具有自然生态系统动态循环过程的绿色空间网络。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则是一种具有先见性、系统性、整体性保护与发展的多尺度规划策略,主要由网络中心(hubs)和连接通道(links)组成。网络中心是自然或人工条件下非线性的景观要素,一般包括:自然山地、湿地、林地、水域、野生动植物生境等要素,以及公园、郊野园和正处于生态功能恢复过程中的矿场等人工要素,其主要功能是为野生动植物提供起源地和目的地;连接通道则是人工或自然条件下的线性廊道,如道路、林带、河流或山脊线等,其作用是负责连通网络中心,形成具有生态流通过程的自然网络有机体。如果把网络中心比作城市的“器官”,那么连接通道就是“血管和神经脉络”,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给城市机体注入生命的活力。绿色基础设施促进了天然物种迁徙、自然生境的连接,以及城乡环境资源的保护,同时也对城市居民生活改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3-7]。 (二)规划方法 绿色基础设施的规划方法[2]包括:①分析现有或已被保护的开放空间和绿道;②找出各类规划中所有将要受到保护的土地和区域;③识别潜在或需要保护的土地,即在前两步骤中没有被保护却有着显著的生态、美学、文化和游憩价值的土地。规划途径是从“控制”“连接”及“融合”系统规划理念上[8],分析城市绿色空间形态和空间要素,构建网络化的城市绿色空间系统,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的连通性、完整性及功能性。 (三)规划特点 1.优先指导性 绿色基础设施作为策略性保护和发展的专项规划,要求在城市规模建设之前就全面权衡社会经济和生态要求,以及土地利用的现实状况,并优先划定城市生态基础区域进行保护和控制。该区域除了包括一些自然山地、湿地、林地等景观要素以外,还包括具有关键作用的线性连接通道。经过对这些区域的优先划定后,绿色基础设施规划更为主动地维护了城市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促进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区域连通性 保障区域之间的连通性有利于生态过程的延续,也是绿色基础设施与其他类型的土地保护方式的重要区别之一。从宏观角度来看,迁徙和运动(如觅食活动、种子的飘飞迁移)的自由度决定了环境生态的稳定程度。一个受到城市建筑隔离的斑块绿地,不利于区域环境整体的生态平衡。只有真正形成一定规模、自然区域间的相互贯通,才能充分实现它们的生态价值和功能。连通性即是通过生态系统本身具有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交换途径,将公园、郊野园、自然山地、湿地、林地等网络中心进行策略性连接,构建空间网络结构,维持生态过程的畅通,保证野生动植物资源健康发展,发挥出整体生态功能,并实现其功能组织与个体间的有机连接[2]。与此同时,绿色基础设施也需要强化与社区内外的活动和联系,形成多目标、跨尺度的生态保护网络。 3.系统完整性 绿色基础设施理论适用于任何尺度的开发与现状规划,因此可以考虑将城市绿地、郊区农田、荒野景观要素进行连接,在城乡宏观范围内建立生态联系,有序引导城乡融合;或是将城市内各个景观要素进行网络性连接,构筑社区微观视野下的生态循环过程,形成多尺度联结的绿色空间体系。另外,在空间要素组成和结构方面,保护生态系统功能的完整性,有利于降低城市应对洪水、火灾等各种生态灾害的敏感程度,提高城市生命系统的安全系数[8]。各种不同功能的绿色空间,可以通过相互之间的有效连接,重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网络体系。因此,城市生态系统完整性是衡量城市生态用地高效与否的重要标准,对保证城市生态系统稳定与生态过程有序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的实践应用 绿色基础设施理论作为指导城市环境建设与保护的典型战略,已在美国区域与城市规划实践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中国的城市环境与之不同,本研究以城市化水平较高的杭州湾滨海城市慈溪市为例,着力开展绿色基础设施理论与实践研究。 (一)研究区概况 #p#分页标题#e# 慈溪市位于浙江省杭州湾南岸,宁绍平原北部,界于东经121°03'02″~121°43'30″、北纬30°02'27″~30°24'00″之间,全市总面积为1321.42km2,行政范围面积1695km2,其中陆域面积1036.56km2,有“两山一水七分地”之称。属北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四季分明,冬夏稍长,春秋略短,年平均气温16.0℃,年平均降水量达1272.8mm。自然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全境地势南高北低,呈丘陵、平原、滩涂三级台阶状朝杭州湾展开,主要山峰有达蓬山、五磊山、大霖山、老鸦山和栲栳山,最高峰老鸦山塌脑岗海拔446m,境内河流水系众多,大部分向北排入杭州湾。慈溪市历史悠久,名胜众多,如南部的达蓬山徐福东渡启航地、五磊寺佛教胜地、客星山严子陵隐居地、上林湖越窑青瓷等,形成了慈溪市特有的移民文化、围垦文化和青瓷文化等。 (二)绿化发展概况 慈溪市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重要节点。尤其是在2008年5月,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成通车,给慈溪的城市化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也给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带来一定挑战。如何能在保证城市正常发展的同时,又能创造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将是今后当地要面临和解决的重要问题。1991年,慈溪市建成区绿地面积只有25hm2,2001年达到457hm2。根据2004年慈溪市规划局、慈溪市建设局和上海市园林设计院共同制定的《慈溪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3—2020)》、2010年慈溪市人民政府的《慈溪市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0—2020)》,2005、2006、2007、2008、2009年,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分别为1187、1222、1239、1345、1435hm2,绿化覆盖率分别为28.89%、29.75%、30.16%、32.74%、34.93%。2009年林木覆盖面积为1407.26hm2,建成区林木覆盖率为19.52%。但这相对于理想居住城市的绿化指标仍有一定差距,特别是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9.52m2,而在国外经济较发达国家,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一般在10m2以上。 (三)城市绿色空间组成分析 由于采用绿化覆盖面积、绿化覆盖率等指标无法有效评价城市绿地空间组成及分布的合理性,本研究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在GIS技术支持下,运用空间格局指数综合分析与评价慈溪市绿色空间的总体特征与布局现状,进而为绿色基础设施理论下的城市绿地系统生态规划奠定基础。本研究采用2009年慈溪市高清航空影像(1∶5000),根据慈溪市城市规划局提供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总图及实地勘察的现状资料,在GIS支持下对遥感影像进行目视解译和数字化,提取并获得遥感影像的景观类型数据。绿地空间分布组成分析采用如下景观指数:斑块数、平均斑块面积、斑块面积比例、斑块密度及聚合度[9-12]。由表1可知,中心区公园绿地斑块数最少,斑块面积比例最小;附属绿地斑块数最多,但平均斑块面积最小,且在规划区中零散分布,聚合度低,连通性差;虽然生产绿地平均斑块面积、斑块面积比例均较大,但其主要分布于中心城区;防护绿地斑块面积比例较小,聚合度与连通性也均较低。因此,从城区单个绿地或整体绿地上评判分析,城市绿地生态效应不显著,环境生态保障较差,城市绿地斑块之间缺乏有效连接,因此无法形成网络化的生态绿地系统(见图1)。慈溪市建成区位于杭州湾南岸,毗邻东海,每年盛夏季节抵御台风、热带风暴等生态灾害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首要任务。据笔者参加的规划小组实地调研,建成区现有的防护绿地,主要包括卫生隔离带、道路防护绿地、城市高压走廊、防风林带、城市组团隔离带等,绿带破碎化问题较为严重。因此,本规划必须高度重视城市防护林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构筑功能完备的立体生态防护林网络体系,降低自然灾害对城市的不利影响。截至2010年,在城市立体绿化方面,慈溪建成区绿化面积仅为1万m2,绿化面积及绿化质量都与上海市有较大的差距,上海市绿化面积已超过90万m2。立体绿化作为具有生态修复功能的绿色基础设施,兼有占地少、拓展绿区快、与城市建筑迅速融为一体等诸多特点,其对隔温节能、减噪除尘、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具有重要作用。近几年来,立体绿化已经成为促进城市“灰色基础设施”向“绿色基础设施”功能转变的重要途径。 (四)绿地系统规划布局 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的理论与方法,本研究通过对现有城市空间及绿色基础设施的功能性分析,提出了“二核、二环、三楔、三廊、九园、多链”的环网结构的城市绿色空间规划布局(见图2)。慈溪市建成区面积为36.5km2,涉及浒山街道、白沙街道、古塘街道、宗汉街道、坎墩街道、横河镇,以及逍林镇城区段(逍林镇有一部分在建成区红线范围内,其余在市域范围)。规划期限分近期(2010—2013)、中远期(2014—2020)。截至2020年,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3m2,林木覆盖率为31%,单位、居住区绿地率达40%,乔木树种面积比重为92%,近期新增建设绿地面积达789.23hm2,中远期新增建设绿地面积为106.2hm2。城区绿色空间规划布局具体内容如下:“二核”是指两个中心,一个是以峙山公园、峙山文化广场、乌山公园和周边各类绿地形成的慈溪市城区绿色网络中心;另一个是以新世纪广场、人民公园、市政府附属绿地、应莫陈绿地为主的城区绿色网络中心。两个中心的功能主要是提高城市中心区环境质量,建设城区生态氧源库。“二环”包括两个生态环。其中,第一环指城乡结合部的环状绿地,规划建设环状生态保护圈,集中位于中横线、寺马线、南三环、西三环围合而成的一级连接通道;第二环指靠近城区中心位置,由北三环、新城大道、前应路、西二环围合而成的一级连接通道。连接通道主要保持城市生态系统的连续性和多样性,引导城市环境与郊区自然环境共生与交融。“三楔”是依据城市用地布局及周边山体、湖泊、水系等系统特征而确定的城区3处楔状网络中心,分别是西南向的城市公园、东南向的碳汇造林基地及东北向的万亩畈森林公园。“三楔”绿地规划主要是依照自然水系及山系走向,结合江南水乡生态本底基质,规划导入城市的绿色空间生态带,为城市发挥着“生态源”和“生态流”的作用,为生物物种提供适宜生存的栖息地,并影响其间的物种、营养物质和能量交换,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维护碳氧平衡。“三廊”即新城河、潮塘江、三塘横江沿岸森林生态带。新城河、潮塘江、三塘横江是流经慈溪城区的3大主要水系,通过对滨水防护绿带及滨水带状公园的建设,形成基于河流、森林景观类型多样的连接通道。在城市新区与老区各自区段内,规划水系最小绿带宽度为8m,连接中心城区的生态绿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九园”指由中心城区综合性公园组成的生态绿地系统,包括教场山公园、旦山公园、清水湾生态绿地、中央公园、万亩畈森林公园、虎屿公园、金山公园、庙山公园和水门公园。“多链”是指沿中心城区漾山路江、周家路江、浒山江、赵家路江、西五灶江、马路谭江、六灶江、虞波江、二灶江等内河水系,以及慈甬路、青少年宫北路、浒崇公路、浒溪公路等主要道路绿带,共同形成的第二级生态连接通道,有效分隔中心城区空间格局,同时强化城市景观格局的连续性,保证区域自然山水林对城市生命系统的支持能力。总之,优先划定生态基础设施保护区域,实施“二环”生态保护圈建设,结合城区道路、河流等线型绿道,以及城区块状公园、楔形绿地和立体绿化等建设,有效地遏制城市的不合理扩张,疏导城市交通与连通自然环境措施并举,缓解热岛效应,恢复慈溪市整体生态绿地网络系统,建设一个宜居宜游的滨海生态城市。#p#分页标题#e# (五)绿地系统规划的主要措施 1.设定保护优先权 城乡结合部是一个城市最具发展潜力也最难控制的生态交错区域,作为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的关键性位置,其景观和功能规划具有明显的多样性和空间异质性高的特点。位于慈溪市坎墩、宗汉、横河等3个区域的城乡结合部,绿化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自然、半自然景观较为破碎,景观生态连接性较低,整体布局零散。依据绿色基础设施理论中“控制”“连接”与“融合”的概念,截至2020年,首先对慈溪市城乡结合部的绿色基础设施用地设定优先保护权,结合慈溪市城郊的农田林网,规划建设城市防护林带(三塘横江两岸防护林带)、环城林带,面积为21.24hm2,形成绿色走廊和绿色网络,并使之与城区绿地系统贯通;其次,在宗汉街道、坎墩街道近郊区,建设生态碳汇林基地及野生动植物保护小区,面积为43hm2,形成多层次、规模性的城市绿色空间,一方面成为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另一方面作为城市近郊区的生态碳库源,提高城市生物多样性;第三,建立城郊型生态林产业基地,在中横线以南、横河镇以北地段,规划城区绿化苗木后备生产基地,面积为30.89hm2,远期根据发展实际情况,另外拓建相应的生产观赏型森林绿地,以满足城市居民对生态环境改善的需求。 2.防护性连接通道 慈溪城区道路绿带、滨水河道绿带、防护林带是其线性通道的主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绿地之间联结与连通的系统功能。截至2020年,城区新增建设线性绿地通道269.09hm2。规划中横线两侧绿化建设面积44.96hm2,重点营造乔木树种,实施乔灌草配置,着重体现地方特色,提高干线通道的生物多样性,发挥防风、滞尘及减噪等多种功能;利用慈溪城郊山、水、田、林的自然条件,以城区对外交通走廊(中横线、西三环、杭甬高速公路连接线)、河道绿化(新城河、潮塘江、三塘横江)为联系纽带,规划建设滨海复合型沿海防护林绿地系统,其中干线通道绿地面积75.65hm2、滨水绿带面积89.59hm2、沿海防护林面积58.89hm2,形成对城区的绿色包围和烘托,保持城区内外绿地之间的有机衔接和贯通,起到防风固土的作用。 3.网络中心建设 公园是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网络中心,是构成城区绿地的主体,也是各种绿道的重要节点或者终点。截至2020年,公园新增建设绿地面积达355.63hm2,除了增加生态效益功能外,它还直接与人类的活动密切相关,承担着改善城市居民景观、文化与休憩质量等功能。规划新建乌山公园面积为49.56hm2,用以展示慈溪民间收藏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主题,体现慈溪地域文化特色;利用潮塘江水系资源,建设清水湾生态滨河绿地面积为9.4hm2,营造敞开式休闲绿地和以雅静为格调的滨江湿地;为了打造自然景观融于都市风格的文化商务区配套环境景观,规划绿地面积为16hm2,塑造和谐、活力的文化商务区形象,使城市居民能够“感受自然,融于自然,回归自然”;城区西南向的峙山公园扩建面积为36.67hm2,以山体植物群落景观为特色,建设集健身、休闲功能为一体的城市公园;多功能的万亩畈城市森林公园建设面积为234hm2,成为集生态、旅游、休闲为一体的“城市绿肺”。另外,根据慈溪市建成区内所有公园的分布和质量,划定几个重要的绿色区块,通过提高辖区内的绿地质量及各绿色区块之间的生态网络化连接,最终形成功能完善的城市公园生态绿地系统。 三、启示 绿色基础设施理论以其富有远见的保护性发展模式指导着城市的发展方向,保护着人类的生存环境。这种理念逐渐被政府与公众所接受,其实践性过程将显著地影响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进程。因此,开展慈溪市绿地系统建设规划,应该在现有合理的规划思想基础上,高度重视绿色基础设施理念和生态学原理在规划实践中的指导性战略,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注重城市立体绿化及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城市发展,建设宜居环境空间。同时,还需要从生态设计层面上,加强对城区绿地微环境的功能性研究,构筑网络化的城市绿色空间系统,使城区绿地、城郊森林和远郊农田林网等生态要素融为一体,建设生态过程连续的城市绿色区域,显现城乡一体化的综合生态效应,最终打造一个生态宜居、环境优美的滨海园林城市。
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篇5
关键词:废弃基础设施 有机重生设计手法探讨
中图分类号:[TU993.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城市废弃基础设施有机重生的发展背景
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城市发展进程不断加快,经济生产模式、社会生活方式、城市发展思路的转变引起了城市基础设施发生改变。许多原有的城市基础设施由于在空间布局,或者使用功能上不能满足现代城市的需要而被逐渐更新取代,从而导致大量的现代城市基础设施产生功能性衰退,并逐渐被废弃闲置,如废弃的道路、码头、铁路、车站、机场、水库、水渠、堤坝等。通过结合基础设施的原有特征,解决存在的污染、不安全因素、活力丧失等多方面问题,综合协调限制性因素,在改善城市环境的同时,赋予多种类型的城市公共使用功能,重新诊释其在现代城市中所发挥的作用,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新机遇。
西方城市废弃基础设施有机重生的发展历程
2.1 20世纪70年代以前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西方各国先后步入工业化时期,机器大生产迅速取代了手工业生产,生产力的变化,社会结构的调整,导致对自然环境的过度开发,工业污染产生极大破坏,从而带来了对城市环境及城市发展的一系列问题。
2.2发展阶段:20世纪70、80年代
20世纪60年代末,工业化大生产,导致了水、土壤等自然环境的污染问题,生态系统遭到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破坏。随之而来的一场声势浩大的环境保护运动引发了公众和政府对于环境问题的普遍关注。而露天煤矿开采问题,在经过多年的忽视后,成为重点讨论的环境问题。欧美国家开始重视无限制煤矿露天开采所造成的一系列问题,关于从露天煤矿管理到废弃矿区土地更新的法案也先后国及欧洲颁布。
2.3趋于成熟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
20世纪90年代后,城市工业废弃地景观的更新实践逐渐成熟,其中不乏众多面向不同人群,挖掘不同场地或设施本质特征,具有不同功能属性的案例。
2.4 相关理论成果
景观都市主义
景观都市主义是(Landscape Urbanism)1997年,多伦多大学建筑和景观与设计学院副院长的查尔斯・瓦尔德海姆的(Charles Waldheim)。它主要是指景观替代建筑成为新一轮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基本媒介,是绿色基础设施(Green infrastructure)概念的理论先锋。景观都市主义现有的主要实践是利用景观,例如植物自身的发展变化和生长的过程以及通过模型设定的办法来联系已经较为破碎的景观生态联系。模型的制定没有固定的标准,依据当地的尺度,用图示的语言去解释生态的变化过程[2]。
(2) 绿色基础设施
绿色基础设施是指一个相互联系的绿色空间网络,由各种开敞空间和自然区域组成,包括绿道、湿地、雨水花园、森林、乡土植被等,这些要素组成一个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网络系统。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的核心理念是要保护自然系统的连通性,构建连贯的自然系统网络。它通常建立在一种区域的研究尺度之上,也正因为如此往往将城市简化成为自然网络上的点,对城市和边缘扩张地带关注的比较多,但对现有城市尤其是主要建成区域关注的比较少,实施起来也被认为存在一定的难度[3]。
城市废弃基础设施有机重生的设计手法与相关原则探讨
3.1城市废弃基础设施有机重生设计研究的基本原则
3.1.1 尊重场地原貌
即充分尊重场地的景观特征,及原有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背景,保持原有地段的个性、内涵。历史文化的延续是近年来城市废弃基础设施重建工程中最为关注的内容,城市旧区、废弃基础设施大多都蕴涵着丰富多样的历史文化,地方特色正是体现人类文化丰富性和多样性的所在。因此,从旧区中发掘文化特色是城市废弃基础设施更新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也是促使城市老城区复兴的捷径。
3.1.2 生态保护与建设先行
生态的设计原则不仅仅是绿色,而是要在深入理解生态学思想的基础上,在消除城市工业废弃地、废弃基础设施环境有害因素的前提下,对场地进行最小的干预,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源和材料的利用率,减少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在建造过程中对自然环境施加最小的影响,改善地段生态环境和微气候,使其具有低维护和自我维护能力。同时还要做到改善及维护地段周边地区的生态平衡,保障自然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和谐稳定,于设计中处处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3.1.3物质空间的整体性、多样性及公共性
整体性是现代城市设计的基本原则,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城市区域内的整体性,城市旧区、废弃地、废弃基础设施是城市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从城市全局出发,要从活动系统、交通系统等多方面加强废弃基础设施场所与城市的联系;二是城市废弃基础设施自身的整体性,必须从整体入手考虑城市废弃基础设施的更新复兴战略,维护基础设施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秩序。
城市旧区、废弃地的物质空间环境的形成与社会、经济、文化、历史等多方面因素有关,其表现形式也必然是多样的。因此,城市设计应当巩固和加强城市废弃基础设施物质空间中独特性,使得各种不同的公共空间都具有清晰的识别性。
公共性主要体现为提供尽可能多的公共开放空间、多功能空间及公共设施,同时保证这些空间的可达性。可达性包括交通可达和视觉可达。
3.1.4 注重综合效益
城市废弃基础设施的景观更新,不能简单的只从经济效益出发,而应该从城市的社会、经济、文化、城市规划、文物保护、环境景观、建筑设计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采取综合措施,以确定其再开发的目标、方式。
3.2 城市废弃基础设施有机重生设计手法的探讨
3.2.1拆除或移除废弃基础设施,恢复并增加城市居民生活游憩场所
这是废弃基础设施再生的主要手段之一,其代表性工程就是美国的波士顿大开挖计划(The Big Dig)又称“中央干道/隧道计划”,它将高架中央干道悉数拆除,把交通引入地下隧道,以消除高速路产生的噪声、污染等对波士顿城造成的影响。而在原高架路的地上部分建一条绿色廊道,使之变成城市的公共空间,修复地面城市肌理,缝合波士顿近半个世纪的“城市伤口”。 [4]
3.2.2 巧妙利用废弃基础设施及其场地,改善城市面貌、复兴城市空间。
这是城市废弃基础设施再生更新中可取之处最多、且较符合城市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一种手法之一。从项目工程的施工改造以及后期效应来看,均是利大于弊的。如著名的美国纽约Highline改造,目前已经废弃的纽约Highline建造于1929年至1934年,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高架轨道桥。它穿越整个曼哈顿西侧,跨越22个街区, Highline被改造成为世界知名的带状公园。在设计时考虑到了多个层面,包括交往空间、景色、历史文化、环境的可持续、以及行走在这一不同寻常的抬高城市空间中所获得的独特感受。
3.2.3 改造同时绿色基础设施先行,提升原地块使用价值。
挪威南森公园(Nansen Park)的原址是奥斯陆国际机场。机场建于20世纪40―60年代,直至1998年,机场迁出后便留下这片约400hm2的废弃半岛,这个废弃基础设施的改造成一个功能、设施完整的公园。南森公园的规划建设为用地的开发提供了契机,剩余土地被规划用作住宅区和商业区。如今该公园给周边带来了6 000个新住宅的重建计划,并为周边15 000位居民提供工作场地。具有独特个性与经典设计的南森公园也成为弗尼布市最引人入胜的游憩休闲场所。
总之,上述实践表明,“灰色”基础设施转变为“绿色”基础设施已成为发达国家改造城市基础设施的共同选择,注重景观在重新定义基础设施以维持城市竞争优势的重要意义,成为城市基础设施再生的催化剂和先导。这种“先导”作用和“再生”的手法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之处。
结论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过去投入建设的基础设施逐渐出现安全隐患、使用率低下、甚至废弃等问题,成为城市景观建设的阻碍,如何让这些逐渐废弃不用的基础设施焕发新的生机,是目前需要关注的问题。在众多再生手段中,风景园林作为一个与绿色、生态相关的手段介入其中,展现出独有的活力,为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吴雪飞. 风景园林与城市废弃基础设施的再生[J]. 中国园林,2010.
[2] 杨锐.《景观都市主义的理论实践与探讨》[J].中国园林,2009.5
[3] 许晓青.景观作为基础设施在城市边缘设计中的运用――以蓝帆工业园为例[M].北京:清华大学2010.
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篇6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问题;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原则;要素;要点
生态城市是一个综合性的整体,经济、社会、自然环境和基础设施是生态城市的组成部
城市生态基础设施范文
本文2023-12-14 17:35:07发表“文库百科”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kubao.com/article/4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