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盈利模式范文

栏目:文库百科作者:文库宝发布:2023-12-14 11:27:20浏览:870

幼儿园盈利模式

幼儿园盈利模式篇1

一个国家的教育投入与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紧密相关。一般而言,发达国家对教育的财政支出较高,而发展中国家则较低。如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教授指出,目前我国教育的公共投入占GDP的比重只有3%,经过调整后,我国实际的公共教育投入占GDP的比例仅为2.4%,和发达国家的差距也进一步扩大。比如原来我国相当于法国的59%,现在只相当于法国的39%;原来相当于德国的79%,现在只相当于德国的44%;原来相当于美国的69%,现在只相当于美国的50%。另有统计表明,中国的人均公共教育支出为42美元,美国为2684美元,是中国的63.9倍。如果以人均GDP来比较,中国人均公共教育支出仅为人均GDP收入的0.82%,美国为6.10%,日本为4.28%,韩国为3.01%,俄罗斯为1.87%,巴西为2.29%。所以中国不仅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即使在金砖四国中,中国的教育投入也排在末位。早在1993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就提出,到2000年末,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达到4%,但这一目标一直没有实现,2008年这一指标达到历史最高,也只占到GDP的3.48%。因而2010年5月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再次明确提出,要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到2012年达到4%。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确立了教育经费实现三个增长的目标,即教育经费总量逐年增长、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逐年增长和生均公用教育经费逐年增长,出台了一系列增加教育经费投入的具体措施,实现了经费的来源结构从一元化(政府)向多元化方向转变,逐步形成了以财政拨款为主,辅以征收教育费附加、非义务教育收费等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新格局。这些转变带来了我国教育经费投入总量的迅速增加。在教育投资体制改革这个大背景下,幼儿教育的经费也获得了快速增长。具体表现在:在“八五”和“九五”的10年中,全国幼儿教育经费投入总计266.8亿元,年平均增长31%,2000年的投入达到1991年的10倍。其中,“八五”期间幼儿教育经费出现了两次增长高峰,一次是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幼儿教育经费增加2倍;二是1994年教师工资大幅度增长,使国家财政预算中幼儿教育经费达到11.58亿。但另一方面,在全国教育经费的总量之中,幼教经费所占的比例过小。如2000年的教育经费支出中,高教占25.4%、中专占6.6%、中学占29.42%,小学占32%,而幼儿教育仅为1.38%,而这一指标的国际平均水平为3.8%,有些发达国家达到7~8%甚至11%。可见,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幼教的财政投入水平仍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准上。

二、分配状况:中国幼教投入分配存在明显的

“马太效应”理论上,幼儿教育应当对促进幼儿个体发展、解放妇女劳动力和增进家庭幸福、缩小贫富差距、维护社会稳定与发展等都具有明显的积极意义。但由于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尤其教育和福利制度的基础存在差别,各国的幼教财政资金配置也会各具特色。如在欧洲各国,尤其北欧的斯堪迪纳维亚国家的社会福利保障非常完善,幼儿教育已融入其中,政府承担了大部分的幼教支出。只是财政支持的对象有的国家是以家庭为主,如芬兰,有的国家是以社会保教服务的提供者如托幼机构、社区等为主,如英国和法国。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幼教投入水平高,且十分注意对儿童资助的公平性。在美国和加拿大,政府对幼儿教育的财政投入一般占该国幼儿教育总经费的40%左右。其中,美国幼儿教育总经费的41%由联邦和州政府按比例承担,联邦政府承担27%,主要用于转移支付和改善贫困,维持全联邦范围内的幼儿教育公平;地方政府出资14%作为配套补充资金,并履行具体的幼儿教育管理职责。联邦政府的财政经费主要用于贫困儿童和残疾儿童。亚洲国家的儿童及其家庭的社会福利保障基础比较薄弱,政府对幼儿保教的财政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较少,儿童及其家庭补助项目一般也很少。国家少量的财政资金绝大部分被投入到公立托幼机构中,对私立托幼机构和就读其中的幼儿直接补助很少。如在韩国,其2002年的幼儿教育财政经费仅占其GDP的0.13%,总预算为7966亿韩元,其中69.1%被投入到公立幼儿教育机构中,用于支付教职工工资和机构日常运作;30%用于发放教育券,直接补助儿童。韩国还采取了明显的重点倾斜政策,即对国立园重点投资,对私立园补助极少;规定公立园采取排富原则,且为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减免学费,或提供学费补助;儿童补助主要采用提供实物和服务、学费减免、教育券形式,不提供现金,以防幼儿家长挪用。无论是欧洲各国还是亚洲的日、韩等国,幼教财政资金的分配均有一个共同点,即比较注重公平性。欧洲各国因社会的整体福利水平高,幼教资金的分配不管是以家庭为支持点,还是以各种托幼机构为支持点,都十分注意对每一位儿童资助的公平性。韩国的幼教财政支持力度比不上欧洲各国,但它与中国有一个很大的不同点是:它虽然也是将有限的幼教财政资金的大部分投入到公立幼儿园,但公立园的招生采取的是“排富”原则,它关注贫困家庭的幼儿胜过富裕家庭的幼儿,因而有明显的“缩小贫富差别”效应。相比之下,我国在幼教经费分配方面的做法却与之相反。如前所述,我国对学前教育的投入本就不多,而对这不多的幼教经费的分配又存在明显的不公平性,加剧了城、乡幼儿园之间以及城市中的公立与民办幼儿园之间的两极分化。我国政府投入幼教的经费主要来自县乡财政,省地级用于幼教的经费很少。根据教育部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01年对我国14个省市84个县、区的调查结果,我国有近70%财政拨款用于城市和县镇公办园,而占70%的集体办、企业办园得到的支持很少,农村乡、村办幼儿园则根本没有明确的经费来源,基本靠收费维持。结果,部分公办园越办越好,以至有的园向高标准、豪华型发展,并使得其收费也“越来越高”;农村园则因规模小、条件简陋、教师工资低、保教质量差,难以为继。这种“倾斜式”的幼教财政分配方式,最终造就了我国一小部分设备先进的幼儿园和一大批相对比较落后的幼儿园并存的局面。不仅如此,在这样一种幼教经费分配体制下,假若不同的幼儿园的幼儿人数相等,那么重点幼儿园的生均经费必然会远远高于普通幼儿园。而进入重点幼儿园的幼儿的家庭大多是高收入家庭,进入普通幼儿园的幼儿大多来自低收入家庭,由此,高收入阶层的人就会消费较多的教育经费,而低收入阶层只能消费较少的教育经费,这相当于拿穷人的钱补助富人的教育。而且,由于重点幼儿园各方面的条件较好,其收费标准自然同样可以高于其他非重点幼儿园,这也使得幼儿园之间的差别越来越大,进入不同幼儿园的幼儿所受教育的差别也越来越明显。可见,中国的幼教经费配置存在非常明显的“马太效应”。显然,这与我国社会主义的追求“共同富裕”“和谐社会”等目标和原则是背道而驰的。

三、幼教财政资金配置中的市场利用

(一)如何借助市场机制使幼教资金的运作发挥更大效益的手段较为缺乏

许多国家的幼教事业发展非常注重引入“市场”的因素。如英国政府的财政支出是整个国家幼儿保教体系的最主要经费来源,其幼儿保教的免费性和福利性明显,但其财政经费的运作又力图引入市场机制,如采取了项目管理、民间基金会、教育券、税收调节等现代市场投资的管理方法,目的就是要取政府管制和市场调节之所长,避两者之所短。相形之下,我国在这方面的举措较少,市场手段利用不充分。

(二)利用市场机制发挥“隐形”幼教财政支持

政策的措施仍不到位以韩国为代表的部分亚洲国家,由于政府对幼儿保教的财政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过小,这些国家一方面将少量的财政资金投入到公立托幼机构中,对私立托幼机构和就读其中的幼儿的直接补助则很少,另一方面,这些国家一般注意借助市场的力量,充分利用民间资金创办托幼机构。中国亦重视市场因素在拓展幼教资金来源中的作用,创立了许多民办幼教机构。美国、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幼教事业也会利用民间的力量。但不同的是,我国的民办幼教机构是要追求盈利的,而美、德等西方国家的私立幼教机构大多是非盈利性组织主办的非盈利性的慈善机构,如德国的私立幼儿园有90%是非盈利性的。即使是同在亚洲的日本也与我国的做法不同,日本自上个世纪70年代政府就出台了一个政策,鼓励私立机构设立所谓的学校法人,一旦申请成为学校法人,就意味着确定了相应机构的非盈利性。到上世纪80年代,日本的公益幼教机构加上非盈利性的幼教机构,占到了80%以上。在我国,财政拨款一直都是幼教经费来源的主渠道。但随着幼教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幼教经费的来源与渠道得到有效拓宽,社会资金办园成为幼教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国家对私人或企业投资幼教事业实行减免土地费税、城市建设费、收费实行免税等优惠政策,体现了政府以“隐形”的财政投资方式支持幼教的发展。但如何借鉴国外经验,使幼教收费既能体现市场经济的规律,又符合政府对教育的管理和宏观调控;既要保护办园人的利益,又要防止把办幼教作为牟取暴利的手段等方面,还有许多政策与措施亟待完善。至于让民办幼教机构发展成为非盈利性质的组织,使得幼教充分体现出基础性、服务性和福利性的特征,则需走更长的探索之路。

(三)幼教成本核算中的市场性与公益性的协调

大多数国家的经验表明,幼儿教育机构的经费主要由国家、个人和社会共同承担。在我国,收费已是幼教经费的重要来源,但急需建立规范化的收费管理机制。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非义务教育实行成本分担”的教育投资体制改革在幼教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过去的单一收费标准逐步为“按类评估,按质定价”的收费政策所替代,把收费标准和办园质量紧密地联系起来,这种市场取向的改革不仅适应了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展和国民收入格局变化的需求,更缓解了社会对早期教育供求的矛盾。为此,教育、物价、财政等部门应联合制定收费办法,使收费标准建立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建立起市场性与公益性相协调的成本分摊机制。一般来说,幼儿教育的成本主要包括了人员工资、公用经费、修缮费、设备费、教玩具费等方面,为适应其市场性与公益性相协调的特点,至少需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府和教育部门直接投人建设国家政策性投资的幼儿园,其基建费不计入成本;二是国有企业单位办园,基本建设成本不计入成本,包括“国有民营”等改制的幼儿园,其园舍属于国有资产,应无偿用于教育事业;三是私人办园可实行“分年度收回成本”的方法,按年度计入成本,收回成本的年限,可参照房地产业的有关规定,建议一般按7~10年收回。

(四)警惕市场利用过程中的误区

幼儿园盈利模式篇2

摘要在新经济时代的背景下,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要求财务管理也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创新,提出新的理念,现在就对幼儿园的财务管理谈几点体会。

关键词幼儿园财务管理创新

一、什么是财务管理

1.传统的财务管理就是对人、财、物的管理,并通过设计合理的组织结构,制定有效的制度来强化企业事业管理。然而,在今天大量的网络、电子商务迅猛发展和广泛运用的信息化时代,财务管理已经远远超过了原来的水平,资源的共享丰富了人们的视野,财务人员不断学习的机会也增多,极大提高了财务工作的效率,丰富了大家的知识水平。因此,幼儿园也应该与时俱进,具有教育投入的超前性,具有资金管理、资产管理的经营理念,提高资金资产的使用效益和经济效益。

2.幼儿园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利用市场机制依法多渠道筹集事业资金,由单纯依靠政府行为改为政府与市场相结合;做好预算,加强核算,合理使用资金;加强资产管理,防止资产流失;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对幼儿园的经济活动进行财务控制和监督;定期进行财务分析,及时进行调整,如实反映财务状况。

二、幼儿园的财务管理种类繁多,不同办学模式的幼儿园财务管理的方法也各有异同

随着市场的改革开放,幼儿园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私立的、民办的、公立的等等,各种形式的办学模式都有,每一种模式下的管理形式有相同的,也有不同的。政府在对于当前幼儿的学前教育经费支出中,重点公立幼儿园分配较多的财政性经费,普通幼儿园获得的财政性经费较少,而私立幼儿园则完全靠市场运作,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通过市场竞争来生存。

1.由于办学模式的不同,财务管理的方法也会不一样。公立幼儿园,大部分由政府出资办学,比较少考虑经营成本及利润有多少,只要收支平衡,保证正常的运行工作,考虑更多的是师资的培训及硬件设施的修缮、购置等。私立幼儿园则不同,除了要考虑经营成本外,还要核算有多少盈余利润,有多少发展基金,如果靠单一的收费项目很难满足其自身的发展需要,这就需要办特色教育,如英语实验班、黄金班、国际班等等,通过多元发展,来弥补经费的不足。

2.市场开放以后,不管哪种模式下的幼儿园,各种经费的使用数额大幅增加,这就需要加强经费的管理,灵活运用,根据幼儿园事业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的作出项目投资的财务预测、财务决策,科学编制出适合的方案,保证项目投资的顺利进行,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在经费的使用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对票据等原始凭证的管理,利用财务软件登记记账,通过网上银行进行转帐及资金的交易,减少现金的流通,使财务人员从繁杂的劳动中解脱出来,有时间和精力来协调和促进幼儿园的发展。

三、建立财务管理制度

1.严格遵守和执行国家的财经法规和制度;制订幼儿园的财务管理制度,规定费用开支标准;配备财务管理人员,对各项收支进行严格的审查。通过对日常财务收支进行严格的审查和控制,消除不合理及不合格的收入和支出。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应用管理会计思想建立资金集中管理模式、成本控制模式等,达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同时,必须有一支素质优良的财务管理队伍,包括财务管理干部和财务人员,并明确职责,要有园长领导负责财务工作,对年度财务预算、核算进行决策和检查。

2.要有专门的资产管理人员,及时对资产进行登记管理。定时清查固定资产,以防重复购置,浪费流失等现象出现。根据教学、科研的需要,要有计划的添置、使用设备,提高使用效率。

四、加强幼儿园园长财务管理的意识

1.幼儿园的财务管理工作是一项专业性、群众性很强的经济管理工作。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对教育投入要有前瞻性,教育投入包括硬件和软件的投入。硬件就是对园舍、设备的更新改造,要有一定的远见,考虑到时代前进的步伐,应该有一个统筹规划,购买的设备能够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软件投入就是对师资的培养,教学软件的应用。师资的培养是幼儿园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稳定优质的教师队伍带来的效益是不可估量的。但是,这个培养是漫长的,这就决定了教育投资的高效益和投资周期长的特点。

2.要有节约和环保的理念,建立幼儿园自己的园文化、品牌文化。提倡艰苦奋斗、节约办园、热爱环境等依然是幼儿园管理的宗旨,也是培养和造就新一代人的重要内容,我们要把有限的资源、经费用到最需要的地方。节约每一分钱的观念要深入人心,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职工自觉的参与成本控制,不断地用最少的成本展示出最优的教学成果。要深入的审查经费的使用和预算要求,制定各种不断改善成本的方案,满足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又不浪费。

3.重视对财务人员的培养。很多幼儿园的领导一般只注重教育的管理而忽略了对财务人员的培养,这就不能够在管理活动中发现更深层次的问题,因此只有改进财务管理手段,提高会计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深入持久地抓好在职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业务理论知识,充分发挥会计管理的职能作用,按照教学活动和经济活动的客观要求,科学合理的使用各种经费,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现代的财务人员不单单是“核算型”的人才而且也应该是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知识型管理人才。

综上所述,幼儿园要健康稳步的发展,要办出自己的特色,与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是分不开的。

参考文献:

[1]漆江娜,黄元生.企业财务管理.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

[2]顾天辉,杨立峰,张文昌.企业战略管理.科学出版社.2004.

幼儿园盈利模式篇3

别以为这是个梦想,已经有人享受到它的服务了。纽交所上市公司明亮地平线家庭解决公司做的就是这样的生意:它没有遵循让幼教园直接面向家长的传统原则,而是和企业合作,为企业员工提供定制的幼儿园服务。

明亮地平线家庭解决公司并不是一家年轻的公司,但由于这些年来“女强人”们参与工作的热情不断高涨,它也迎来了自己的“第二春”。

妈妈雇员的额外福利

在美国,全职家庭主妇已经越来越少。相关统计显示,2010年美国拥有学龄前儿童的家庭中,65%的年轻妈妈会外出工作,而在1975年这一比例仅为39%。

美国的儿童保育市场已连续增长22年,而明亮地平线家庭解决公司几乎见证了这段历史。截至2012年9月底,公司共运营了776所保育和早期教育中心,为来自美国、英国、荷兰、爱尔兰、印度、加拿大的8.7万多名儿童提供服务。

超过850家企业与明亮地平线家庭解决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包括全球500强企业中的130家,思科、花旗、波音等都是其长期客户。

明亮地平线家庭解决公司的幼教服务不限定儿童年龄,而是服务带着孩子上班的在职人群,但是不同年龄、需求的儿童收费标准不同;而且不限定时间,可以按学期、季度、月份或者单日计费。

当然,明亮地平线家庭解决公司对客户同样有回报。想象一下,带着孩子上班,中午和孩子一起吃饭,晚上还能一起回家——难怪它的客户中有75家进入“最适合职场妈妈工作的100家企业”榜单。在经济衰退期,这无疑是一份贴心的广告,更是吸引妈妈雇员的额外福利。

企业定制幼儿园的模式,当然也不乏模仿者。不过,创始人罗杰·布朗并没给他们机会。明亮地平线家庭解决公司为企业雇主量身定做适合员工层次的课程及营运时间,并与企业雇主签订长期的合作协议,它的用户忠诚度极高,过去10年里,每年有97%的雇主企业与之续约。

此外,布朗还不断运用新科技,拉开与竞争者的距离。例如他在幼儿园建立与网站连接的摄影机,让家长可以在工作之余通过网络看到他们的宝贝如何进步、成长。这样,即便父母在加班,也少了许多后顾之忧。

企业搭台,我来“唱戏”

引用外部资金搭建儿童保育和早教服务的平台——这是明亮地平线家庭解决公司在创立之初就打好的算盘,并为企业客户准备了两套方案。

方案A是自负盈亏模式,大约有70%的服务中心都采取这种方式。双方共同承担财务和运营风险,提供“一对一”和“一对多”两种服务。

“一对一”只针对一家企业提供服务,双方的合作年限多在3年~10年,企业雇主不仅需要提供教育场地,还要包办前期投资资金、运营资金、各种维护费用以及必备器材。更重要的是,企业还要承诺最低的入学人数。

与之相比,“一对多”则由明亮地平线家庭解决公司自行解决场地,为特定区域(如大型办公楼或企业园区)的多家企业雇主及周边社区家庭提供幼儿保育及早期教育服务。

如果雇主企业不愿承担财务风险,还可以选择相当于外包服务的B套餐,每年向明亮地平线家庭解决公司支付高于成本的管理费。不难看出,布朗倾向雇主选择A模式,使其得以节省大量运营资金,同时高薪聘请大量优质的员工以保证服务质量。尽管明亮地平线家庭解决公司在北美地区的每个保育机构只能容纳126名儿童,但盈利能力不容小觑,其年收入达到130万美元~160万美元,毛利润率则维持在17%~25%。

公司还有后续护理计划,主要是通过约2500个签约家庭护理中心为雇主的员工客户提供基于家庭的子女、老人照顾;教育咨询项目则主要为客户自身及家庭成员提供学费资助、人力资源咨询等服务。

事实上,明亮地平线家庭解决公司的模式与中国特有的机关幼儿园有几分类似,但最大的不同在于,前者是完全市场化的产物,后者则享受政府财政拨款。

眼下,中国正处于人口高峰期,也有越来越多的妈妈雇员回到职场打拼,明亮地平线家庭解决公司的新型幼儿园模式,在中国应该也会大有作为。

幼儿园盈利模式篇4

6岁的女孩儿Gillian Rexach来自美国,金发碧眼,活脱脱一个真人版的芭比娃娃。她的中文名字叫李小凤,像中国父母为自己的小闺女取的名儿。

小凤3岁时,来到上海久负盛名的宋庆龄幼儿园。老师从“你好”开始教她听说中文。很快,小凤就上了路。现在,她不仅能讲一口准确、流利的普通话,还会说上海方言。

宋庆龄幼儿园共有700多名孩子,其中300多名来自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宋庆龄幼儿园的专业教师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可以说,是一个小小的联合国。这些年来,宋庆龄幼儿园引进国际先进学前教育流派,与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融合、交流,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理念,找到了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幼儿健康成长的道路。

小凤刚来时不习惯吃中国菜。妈妈觉得宋庆龄幼儿园的中国菜很有营养,而且孩子应该适应纯粹的中式生活,于是让小凤将中午吃剩的饭菜带回家。晚上,妈妈将饭菜重新加热,再让小凤吃。小凤是个自信要强的孩子。午餐时,她低头吃着红烧鱼,听见一旁老师的夸奖:“啊,小凤,你真了不起,比中国孩子更像中国孩子!”很快就把自己面前的饭菜吃了个精光。

小凤在宋庆龄幼儿园学了很多中国舞蹈,跟着家人外出时,手上还在旋转东北秧歌里的手绢花,那份像模像样的专业和专注,将一旁陌生人的视线牢牢吸住。

作为美国人,小凤的父母很欣赏宋庆龄幼儿园的教育。他们跟中国的父母一样,也在双休日送孩子参加武术、芭蕾等兴趣班。小凤成了一个知书达理的中国孩子,进门的时候,她会很自然地走在后面,为你拉门,说“你先请”。

小凤父亲接受电视台的采访,被问及孩子将来会不会在中国念大学时,他坚定地说:“会。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中国现在发展得很快,将来很有前途。孩子能在中国接受大学教育,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很幸运的事。”

小凤说:“我长大了,还要用中国话主持宋庆龄幼儿园的国际幼儿艺术节开幕式。”

身价百万的家委会主席

戴安娜博士是在美国出生的第四代华裔,曾就职于投资银行高盛公司,现任富有国际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主管公司亚太地区的策略性投资业务。她是许多非盈利慈善机构的执行董事,常常通过组织葡萄酒和艺术珍品拍卖会,为妇女、儿童和大自然项目募集善款。

2008年,戴安娜又有一项豪迈之举:她放下年薪几百万的工作,请假一年,一心一意地做起了分文不取的宋庆龄幼儿园家委会主席。

学期之初,她把一份既专业又详尽的家委员工作计划书,递到了园长封莉蓉的面前。

2008年正值中国福利会70周年庆典,戴安娜负责制作一本厚达450页的年册。当组稿、撰写、翻译和照片拍摄完成后,距离画册面世仅有3周的时间,制作公司嫌利润低,忽然终止制作。戴安娜找到公司经理,交谈了3个多小时,最后,总经理被她的真诚打动,答应即使不赚钱,也要保质保量完成制作。大家刚刚松了一口气,又被告知,没有制作需要的一种原材料。戴安娜拿着原料样品,在木材市场昏暗肮脏的仓库里搜寻比较了整整两天,终于找到了满意的材料。随后,戴安娜带着家委会成员坐镇制作公司,连续奋战27小时,与制版人员一起进行设计上的修订。

宋庆龄幼儿园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家委会的咨询、监督、管理作用,把家长对子女无私的爱,转化为学校以儿童为本的儿童发展观,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果。

戴安娜说,是宋庆龄幼儿园爱的理念,以及封莉蓉园长的人格魅力感染了自己。现在,家委会中不乏国际一流投资银行、咨询顾问公司和律师事务所的董事长和合伙人,中国顶级企业和重要机构的总裁和负责人。宋庆龄幼儿园家委会,已经成为一个非官方、非盈利、具有严格管理体系和办事效率的公益服务机构。

教师中的国际志愿者

仇剑虹具有相当于大学副教授职称的教育专业资格,参与过部级教学科研课题的研究。她在宋庆龄幼儿园任教16年,中文棒,英文好,先后担任班主任、多元文化课程主管等职务,获得过很多荣誉。

2008年,瑞典国际发展合作署与瑞典救助儿童会等机构共同举办困境儿童医疗和心理服务国际培训项目。得知这一信息后,宋庆龄幼儿园鼓励仇剑虹应征。

为了当上国际志愿者,仇剑虹精心设计准备了中国福利会的介绍和宣传画报,包括中福会到云南、等地的知识扶贫计划、贫困地区的教师奖励基金和学生奖学金、贫困地区教育设施援建项目、流动少年宫等等内容,更多的是她在宋庆龄幼儿园工作的宝贵心得和各项成果。

瑞典的组织者们被中福会所做的儿童工作所感动,仇剑虹如期收到了来自瑞典的邀请信,成为该国际培训项目的6位中国代表之一。

2009年上半年,仇剑虹随着培训项目一起赴越南河内,进行此项目的总结评估。

在整个培训中,让仇剑虹最为感动和印象深刻的,是国际组织对困境儿童的人文主义关怀。虽然困境儿童最需要的可能是物资和医疗救助,但不能忽略对他们心理方面的支持。让他们有参与救助自己的权利,说出自己的需要,表达自己对未来的希望。

仇剑虹说,能当上国际志愿者,爱心之外,还要有能力,这些都是宋庆龄幼儿园这个世界一流的教育机构带来的。

被幸福充盈的园长妈妈

封莉蓉园长是一位有30年教龄的特级教师,又是一位特级校长,数次荣获中国教育界的最高荣誉。她爱穿中式服装,爱用颜色略微出跳的围巾,语音柔和,透出一股女性的温暖和书卷气。她身上散发着自然而然的感召力和亲和力,孩子们喜欢跑过去抱住她,喊着“莉蓉妈妈”。

“莉蓉妈妈”要求自己把孩子的事情做到最好。她把所有的人力、物力全部用在孩子身上。幼儿园是大教育、小行政的管理格局,所有朝南的房间都是孩子的。

秉承宋庆龄优良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宋庆龄幼儿园成了推广优质早期教育、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知名国际学校。封莉蓉带领团队亲力亲为,用爱心做着细致的工作。为了使教室装修达到最高环保要求,她带领老师们,用鞋底一点点磨掉新上的地板蜡,以致通宵达旦。

“莉蓉妈妈”非常忙,她要赴台湾讲学,要主持国际幼儿教育学术会议,每年寒暑假还要带领优秀教师队伍赴青海、新疆、贵州等西部地区“智力扶贫”,为西部教师举办免费幼儿教育培训班。西部地区的幼教界对她的讲学求之若渴,几百名教师中,有许多要赶上几天几夜的路,才能到达培训点。

幼儿园盈利模式篇5

论文摘要:幼儿教师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引导者,教育质量的关键在是否拥有良好的师资。因此,保障幼儿教师权益直接影响到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根据对幼儿教师权益保障程度的现状,指出现有的学前教育相关法律法规缺失、政府职责不明确并监管主体模糊、幼儿教师素质不高而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三大主因造成了幼儿教师权益得不到保障,借此引发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是教育先行、科教兴国的前提,更是稳定教师队伍保证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先决要素。如果说教育是构筑民族大厦的奠基工程,那么学前教育就是基础教育的基石。而就“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来说,幼儿教师就是学前教育的根本保障。但奇怪的是,幼儿教师作为在学前教育机构中担任教育教学工作的专门与主要工作者,其社会地位并未受到人们太多的关注,其权益的保障成为社会备受冷落及学前教育发展的盲点。在大部分省市地区中,原先享受地方政府财政拨款的公办幼儿园,在推向市场化,民营化后,因不能从幼儿身上盈利,经费难以为继,教师工资和福利待遇也因此下降,或者以高盈利为目的,在大幅度提高幼儿园学费的基础上,以最高限度压榨教师的工资利润,从而出现工作量与报酬的极不平衡。随着社会发展与改革的需要,2010年7月29日,国家颁布了《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纲要》中体现出政府对学前教育前所未有的重视,其中规定:“依法落实幼儿教育地位和待遇,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幼儿教师保障问题已经成为了严重的社会问题,正因为其关系到学前教育发展的诸多方面,或说直接影响到幼儿的成长,因此国家的重视让我们再次看到了学前教育发展的曙光。本文通过对幼儿教师合法权益保障的基本状况分析,针对问题的症结点,指出造成问题的三大主因,由此引发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一、幼儿教师权益保障的基本状况

1.社会地位普遍偏低,身份模糊

从理论上来说,从事学前教育的教师在整个大的教育系统中都是属于“根基”教育,也就是基础中的最基础教育,其重要性是不言自明了。然而,事实上,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却长期处于底层部位,许多人甚至未把其列入教师行列,“如何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这一问题至今悬而未决。长期以来,学前教育一直缺乏明确的法律法规与政策保障,以至于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水平普遍较低,工作缺乏稳定性保障,学历与职称变化的不一致等问题,许多幼儿教师在接受几年专业培训后,不断的跳槽、改行,这不仅造成了师资的巨大浪费,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幼儿教育的质量。在大多数人的观念中,幼儿教师的工作是一种平凡、普通、令人联想到保姆式的“简单劳动”。简单劳动是无须经过专门的训练或者只要经过简单的培训就可以从事的劳动,就像砍柴和摘果子的劳动一样,把幼儿教师看作普通的务工者,有的地方幼儿园教师的地位和待遇还不如保姆,从而忽视了教育的意义。据2009年深圳调查的数据显示,市民办园老师的平均薪酬为每月1300元,而公办园在编老师每月薪水约7000~8000元、聘任制老师2000~3000元。在此现象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下,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明确身份,改善幼儿教师待遇的呼声越来越大。

2.编制与非编制权益区别相当大

编制标准是决定教师编制数量与合理有效配置的核心,除了教师的工资待遇,还直接涉及到医疗和养老保险、晋升和培训等权益能否得到落实和保障。2001年,国务院办公厅、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共同的《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意见》中,仅对高中、初中、小学阶段教师的编制标准作了规定,并没有明确包含幼儿园教师。不仅如此,编制与非编制的幼儿教师相比,所享受的权益差别十分明显,非编制、聘任制的教师往往所受待遇不稳定,许多幼儿园将其收入与幼儿园本身的经营状况相连,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还需承担海量任务,并制定了各种制度来变相的扣罚幼儿教师的奖金。除少数公立幼儿园外,其他幼儿教师的聘用、调配、管理以及退养等问题都未得到妥善解决。至于其业务培训、继续教育、社会保障等问题就更难以顾及。绝大多数民办幼儿园根本不与教师签订劳动聘用合同,社会保障无从谈起。不少地方对幼儿教师编制问题采取只退不进、只减不增的政策,因此,随着在编公办幼儿教师退休后的自然减员,公办幼儿教师名额逐步被压缩,幼儿教师逐步在走向“无编化”,导致正式有编的幼儿教师越来越少,严重影响了幼儿教师的收入、职称评升、专业发展等,极大地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近几年,许多大城市政府把具有社会公益性的学前教育推向市场化,由此推掉了责任,疏忽对学前教育的管理。那么,没有了政府的监管,幼儿教师的权益从何保障?

3.幼儿教师的专有权利遭到忽视

教师首先是普通的公民,除了教师应该享受作为普通公民所应有的基本权利外,如平等权、自由权、生存权、文化教育权等,还应享有作为学前教育教师做具有的特有权利。根据我国现行《教师法》、《幼儿园工作规程》等多个教育法律法规的规定,幼儿教师的权利主要有教育教学权、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权、参加进修、培训的权利、参与幼儿园民主管理权等社会权利。而事实上,幼儿教师在参与国家政策制定,团体活动以及幼儿园管理方面几率相当小,大多数幼儿教师在上班期间被封闭在幼儿园局限的环境中,是常被社会忽视的群体,更谈不上什么社会影响。在专业方面,教师没有个人话语权,有的甚至自愿放弃,这样,他们仅仅是政策的实施者、服从者、课程和方法的操作者,完全没有自己的思想,其个人的教育观点、见解、个性和情感不能体现在工作中,教师无权干涉课程的设置以及教学的评价制度,有的教师甚至连业务学习和培训的机会都没有。参加教研科研和培训进修是学术性权利的一部分,但我们从各级各类科研课题的开展来看,幼儿教师显然已呈边缘化发展,不仅如此,大部分民办园和农村幼儿教师根本没有外出学习的机会。

二、幼儿教育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的原因

1.我国现有学前教育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

学前教育作为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尽管不断的发展,但总体上学前教育仍是大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存在很多问题。但最重要要原因还是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它严重制约着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目前,我国教育中的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然而,学前教育作为一个独立的学制阶段,一直没有专门、独立、全国性的法律文件,只有一些零星的、带有非强制性的法规文件做支撑,且在幼儿教师权益方面并未做太多说明。如1995年颁发的《教育法》,其中明确规定“幼儿园教师享受与中小学教师同样的政治和经济待遇”。其中,还有规定中小学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水平,并逐步提高,建立正常晋级增薪制度,同时又规定“中小学教师包括幼儿园教师”。遗憾的是,由于主客观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幼儿教师的待遇仍然普遍偏低,政治权利也并未得到相应的保障。中小学教师的地位和待遇正在得到落实,除在编教师外,真正能落实到其他幼儿教师身上的权益有多少?更不别提农村幼儿教师了。

2.政府职责不明确,监管主体模糊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教育行政部门对学前教育的管理弱化了,为了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通过民办机制来满足学前教育的需求,并将大部分公办幼儿园转制成民办或企业,而不再承担学前教育的职责。这样,学前教育的公益性、教育性丧失了,成为人为谋取高盈利的手段。在监管主体方面,很多地方教育部门虽然是主管部门,但学前教育却由多个部门同时管理,有的虽然设立了学前教育部门,但其行政管理人却严重不足,少的只有1~2个人,而且还身兼数职,没有专门管理学前教育事务,政策执行难度大。以深圳为例,除宝安区教育局内设幼教管理办公室外,其它区和市教育局均没有独立的学前教育管理部门,更无专职学前教育科研人员。据媒体报道,深圳市、区教育局主管学前教育的工作人员只有10人左右,却管理着深圳千所幼儿园,有时学前教育主管部门的法令文件还会受到民办幼儿园的“反弹”,导致政令无法颁布和实施。这样,幼儿教师的权益无人问津。

3.大部分幼儿教师素质不高,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从幼儿教师师资培养方面来看,由于入学门槛低,大部分一线教师是从职业中大专学校毕业出来的,也有一些是高中以下学历的教师,素质普遍偏低,部分民办园的从业人员甚至没有幼儿教师资格证而直接上岗。学历限制了职称的评定,权益也就难以保障。此外,制度与专业理论的权威性使幼儿教育的自主意识落没下来,从失落到接受到习惯,丧失主体意识的教师习惯于认同、接受、做事、满足现状而不善于质疑、思考、批判、开拓进取。这种随大流的态度使得幼儿教师失去了“自我保护”的能力,即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维护自身利益的能力。包括一些教师组织如各级教育学会、教师工会、各专业学术组织、各学科教研组织等的权利与职责十分模糊,幼儿教师的权益问题在这些组织活动过程中也未被充分考虑。因此,在种种复杂因素影响下,使得幼儿教师在各类教师中处于劣势地位,维权意识和能力都不够。在应聘和任用的过程中,缺乏自我保护和应对各种不公正待遇的能力。

三、结语

尽管现已经掀起了一股学前教育体制改革的热潮,诸如倡导学前教育立法、加大政府的财政投入、纳入义务教育体系并体现教育的公平性等建议,但实际的执行却依然任重道远。幼儿教师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会成为我国整个教师群体中的弱势群体,并削弱着广大幼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专业热情,降低了幼儿教师的职业自豪感和幸福感,这样致使幼儿教师不断离开学前教育保教的一线岗位而改做它行,大量的优秀人才流失,学前教育师范学院招不到优秀学生等,形成恶性循环的发展圈,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学前教育的教育质量与发展进度,还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不利。因此,保障幼儿教师的合法权益不容忽视,如何保障其合法权益是目前我国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如果教师的权益得不到保障,最终耽误的还是孩子们的成长,阻碍国家未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2010.

[2]张晓晖.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J].学前教育研究,2010,(3).

[3]曾国.我国学前教育法规与政策的缺失和对策研究[J].教育探索,2005,(2).

[4]杨莉君.学前教育政策法规概论[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幼儿园盈利模式篇6

1 观察、记录、了解每一个幼儿的特点、兴趣的需求,按需预设教学内容

按需预设教学内容,是幼儿园音乐教学有效生成的基础和前提。在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过程中,幼儿的兴趣、需求是教师尤其要关注的方面。在音乐活动过程中幼儿能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在参与过程中是否体验到愉悦和满足,是否感受到成功的快乐,都取决于活动内容与形式是否符合幼儿的兴趣,满足幼儿身心发展的需求。幼儿的兴趣与需求,也就是他们感到好奇且有探究欲望的事物,这种兴趣需求主要通过提问表现出来,但会随着活动的进行或其他偶发因素的出现而常常变化。这时,教师需要观察、记录下幼儿提问的内容、方式,据此判断幼儿的兴趣需求点,再依据现有环境、材料的“允许度”择选合适的活动内容和方式,决定何时生成,生成什么,以及怎样生成,以满足幼儿身心发展的需求。因为幼儿之所以提出问题,就是由于新的知识刺激或教育场景的信息刺激,与原有经验产生了矛盾,尤其是在经历自主探索和合作讨论后的问题则更为深刻,更富有意义,这种问题是新思想、新知识、新方法生长的基点,是幼儿进行意义建构的起点。

另外,幼儿很容易对音乐活动表现自发的热情和兴趣,尤其是一些非预期性事件,会根据即时场境提出问题。但这种自发的兴趣多属于浅层兴趣,问题多停留在即时且表面现象上,往往带有情绪色彩,仅停留在“好奇”、“好玩”或“我喜欢”的浅层水平上,这种兴趣易转移,也易波动,问题也会随偶发事件的消失逐渐减弱、消退。因此,教师应适时地对幼儿的问题进行分类、判断和筛选,发现潜藏在表象背后的幼儿真正的兴趣需求点,按需预设教学内容,择取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教学方式,将这种浅层、表面的兴趣进行引申、拓展和深入,将原有的兴趣导向内化,将表面的热情转化为主动从事音乐活动的推动力,激发幼儿内驱力,使之成为积极主动的参与者。

2 弹性设计教学方案,力行简约、留白,拓展生成教学空间

弹性设计教学方案是幼儿音乐教学有效生成的生长点。雅斯贝尔斯曾指出,教育决不能按人为控制的计划加以实行。教育计划的范围是很狭窄的,如果超过了这些界限,接踵而来的或者是训练,或者是杂乱无章的知识堆积,而这恰好与人受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幼儿音乐教学更不应成为训练或简单的知识堆积,活动的过程应是师幼对话,共同建构丰富、充盈活动的过程,绽放生命力的场域。这要求教师在依据幼儿兴趣需求点设计教学方案时,应进行有弹性的预设,力行简约、留白。“留白”就是要留出让幼儿和教师根据教育场景变化生成的空间,为生成性教学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提供可能,允许幼儿和教师依据具体的教育场景,发挥个体创造性灵感,填补空白,为个体的成长创造条件,进而促进教师、幼儿的互动交流、情感的共鸣。假若教学目标是预先设计好的(这里设计的目标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还有待商酌),内容与适时策略也是预先规定好的,但在具体的教育场景中遇到预设意外的事件或情境时,就难以随机应变,要么处于尴尬境地,不知如何是好;要么强行拉回预先设定的轨道,最终都只有一种结果:机械、僵化、死板。这样的教学不利于幼儿的发展,也不利于创造力的发展。

其实,我国古代道家哲学中就提出过“布白”艺术,其中就蕴含了丰富、深刻的生成思想。在道家哲学里,“白”是一种“虚无”,但这个“虚无”并非真空,而是不断创造、生发、生成的力量和空间。老子曾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代表的是一种机会、一种可能性,“有”代表的是一种现实性。借鉴道家哲学中的“布白”艺术,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应留有空白,那就留有生发、生成的机会和可能性,抓住机会,利用可能性,引发教师、幼儿在弹性化的空白处生发新思想、生成新知识、获得新经验。在这里,弹性化的教学设计,主要是指在确定教学目标、理解教材文本、实施教学的策略和步骤上要弹性化,力行简约、留白,抓住问题的关键,允许思想的自由进发,目标的多元化生发,据情、据景生成新的目标与内容,生发新的思想与可能。

3 发挥教师的教学机智,优化生成空间,随机灵动生成

了解幼儿的兴趣需求点,设计简约留白的弹性化教学方案,这是幼儿音乐教学活动有效开展的基础和前提。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教师仍然面临着大量的不能提前规划与预设,同时在过程中又不能回避与强行压制突发的教学事件。活动现场是师幼焕发生命力的开放场,很多偶发事件都会在师幼的对话中生发,而这正是幼儿园教学改革之生成教学的本质所在。因此,有效生成教学要求教师关注实际教育场景的动态变化,充分发挥教师的教育实践智慧,捕捉教学契机,根据教育情境调整教学行为,优化生成空间,随机生成新的、充盈生命价值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幼儿音乐教学活动有效生成的关键是教师把握教育时机,发挥教育机智,随机动态生成。当我们关注到孩子兴趣的时候,也是孩子期待我们为他们做点什么的时候;我们感到孩子在召唤我们做点什么的时候,也正是有效生成、焕发幼儿生命价值的最佳时机。这要求教师做到“眼里关注孩子,脑里想着孩子,心中装满孩子”,把握时机为孩子做点什么,哪怕这种行动就是停顿一会儿,或者是默默注视着孩子,用眼神予以支持和鼓励。艺术需要生成,幼儿的音乐教学活动更需要生成、彰显生成。如果教师忽略或漠视这样的时机,采取回避或压抑的态度,不但无法给予孩子积极的情感体验,可能还会摧残幼儿原本丰富、充盈的生命力。若把握好机会,则会把幼儿潜藏的、内在的、发展的多种可能性激发出来,并逐一发展成现实,收获无法预约的精彩。

幼儿园盈利模式篇7

【关键词】民办幼儿园;教学质量;管理

一、民办幼儿园的发展状况

民办幼儿园与公办幼儿园相比体制上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具有更多的办学自,具有更多追求自己的发展目标、自己的保教风格,形成自己的园所文化,发展自己的特色的自由。

民办幼儿园在改革开放以来获得了飞速的发展,成为公办幼儿园的有益补充,发展为幼儿教育事业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民办幼儿园的兴办,大大缓解了杭州幼儿入园难的矛盾。

二、民办幼儿园的特点

民办幼儿园既是幼儿园又是企业,既要完成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也要担负自负盈亏的生存责任,与公办园相比,民办园没有政府投入,收费比公办园贵,教师普遍较年轻。民办幼儿园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生源,尤其重视家长的个别需求和幼儿园的宣传工作。民办幼儿园普遍实行的是聘用制,聘用时间短,教师与幼儿园的人事关系简单 对于民办幼儿园来说,生源是保证幼儿园长期良好运转的基本,没有生源,幼儿园必将难以为继。有的幼儿园会靠优美舒适的环境吸引生源,有的会靠先进的教育理念取胜。

民办幼儿园产生于市场经济大潮之中,有着独特的意义,面对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强化幼儿园教学质量管理是民办幼儿园生存与解决发展的关键所在。

三、提高民办幼儿园教学质量的管理策略

(一)稳定师资

在民办园,要做到优质教学,前提要有建立一支优质的师资队伍,而建立一支优质的师资队伍前提是需稳定教师队伍。目前民办幼儿园师资不稳定,流动性大,主要的因素是:1、工资待遇低;2、压力大和工作量大;3、幼儿园管理方面的原因;4、培训学习和无发展前景在离职原因中也占了很大的比例。

稳定师资的具体措施:

1.提高民办幼儿园教师待遇

2.重视文化关怀,留人先留心

3.为民办幼儿园教师创设专业成长的良好环境

(二)创建“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

民办幼儿园的的社会性价值是靠教师这一人的因素来实现的,管理者如何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实现幼儿园的最大价值是我们必须直面和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其中需要管理模式、赏识管理模式、阳光管理模式、成功管理模式是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的重要方法:

(三)优化师资队伍,提高整体素质

良好的师资队伍是优质幼儿教育的保证,民办老师同样具有一颗热爱孩子的心,她们敬业爱岗,可不可回避的是我们民办幼儿园教师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如何立足实际,打造一支优质的师资队伍呢,我们需要从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

1.规定学历要求和加强在职学习和培训

民办幼儿园教师的流动性相对较大,单位在花钱培训老师的同时还在担心给老师进行深造、培训后老师跳槽到别的幼儿园,为别的幼儿园发展了人才,因此很多民办幼儿老师参加继续教育,进一步深造,参加教研活动学习都比较困难,这些对幼儿老师的专业成长和教育教学的质量都不利。我们需要的是一整套园内的规章制度去约束和规范。立足幼儿园的长远发展,我们必须为老师提供各种外出学习,交流经验的机会。

在招聘教师时就对老师的学历做出最低规定,必须是学前教育专业毕业,不具备条件的老师不在招聘范围内,要求教师在一年内取得教师资格证。同时,加强在职学习,在实践中提高教师的素质。幼儿园还应当积极地为老师提供深造和继续学习的机会,可以采取如下三种形式培训:一是定期请专家来园指导,开办讲座或个别交谈的形式指导老师的工作;二是幼儿园派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回来后对本园的老师进行二级培训;三是人员交流,即进行园与园之间教师的交流、合作和互助,可在园内以教科研为着力点,促进教师之间的传帮带,以科研促教学等。

2.做好教学常规管理,不断加强教学过程和教学细节的管理

幼儿园教研工作是科研工作的一种广泛而普及的形式,有其特定的内容、方法和任务。它的基本任务是组织保教人员学习和讨论幼教理论、政策、法规及先进经验。确立新的教育观、儿童观,把正幼教改革方向;针对幼儿园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存在的问题和教学中遇到的难题,制订教研计划和课题;开展业务交流和竞赛活动,并对幼儿园的保教工作进行深入系统的总结。有些幼儿园的教研工作缺乏现代意识,如缺乏信息意识,对于国内外重大的幼教信息不关心,不了解,知之甚少,更谈不上及时地采集、利用,使之与教研教改结合起来。上述问题严重影响着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的提高,这是一个值得重视和研究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3.完善规章制度,加强监督检查力度

幼儿园的工作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良心工作”,不像工厂的计件制,但某种方面我们还是要向企业学习,学习他们多劳多得、优质优酬的分配方式,在最大程度上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这同样需要一套完善的考核制度。要根据教师的工作实际,制定完备可操作的考核制度。

良好的工作作风正是建设良好师资的保障。教职工岗位职责是所有幼儿园制度的核心,不管是民办还是公办,我们都应让全体教职工了解其内容,明确要求。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知道幼儿园里提倡什么,禁止什么;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做到人人明确职责,事事有章可循。以教职工岗位职责为依据,各园还可根据本园实际情况制订出具体可行的工作绩效考评制度,考评过程中坚持原则,奖罚分明。只有这样才能使教职工心服口服,各负其责,照章办事。并逐渐将外部规范制约内化为自觉的责任意识,培养起良好的工作作风。

幼儿园盈利模式篇8

一、村级党组织“双语”幼儿园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积极启动“双语”幼儿园建设。鄯善县委专门成立由县委领导为组长、各乡镇、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双语”幼儿园建设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双语”幼儿园建设实施方案和年度发展目标。在全面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确定30个村开展“双语”幼儿园建设,每个乡(镇)有2-3个村开展“双语”幼儿园建设,分别落实责任人,并把“双语”幼儿园建设确定为全县20*年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选树试点,整体推进“双语”幼儿园建设。一是从确定的30个“双语”幼儿园中,严格挑选,将各方面条件比较成熟的辟展乡树柏沟村作为试点,率先启动“双语”幼儿园建设,由县委组织部负责具体指导、督促,保证资金投入、完善设施配备、健全管理制度。二是在试点工作取得一定经验的基础上,于2月12日组织各乡镇党委书记、党建副书记及县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在试点召开农村党组织“双语”幼儿园建设现场推进会,全面推广“双语”幼儿园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三是及时成立“双语”幼儿园建设督查组,经常到乡镇督查“双语”幼儿园建设情况,解决实际问题,扎实推进全县农村党组织“双语”幼儿园建设步伐。

(二)加大资金投入,改扩建幼儿园办学设施。一是县财政为每所幼儿园拨付1万元前期资金,并要求(乡)镇想方设法筹措资金支持农村党组织“双语”幼儿园建设;二是协调“联乡驻村入户”单位加大向对口支援村组农村党组织“双语”幼儿园建设的帮扶力度;三是积极争取上级部门专项资金的支持。目前,农村党组织“双语”幼儿园建设共到位资金206.98万元,其中,县财政到位资金30万元、乡镇自筹74.3万元、各“联乡驻村入户”活动单位捐款2.68万元。

(三)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双语”幼儿园教师素质。一是积极出台政策,整合教育资源,协调、划拨各(乡)镇学校空闲教室和集体闲置用房等办学场地设施;二是充分发挥本县教师资源优势,从教育系统各(乡)镇学校抽调18名教师,担任“双语”幼儿园的保育员,向社会招录、招聘教育类相关专业44名幼儿园教师,为每所幼儿园选配2至3名专职教师。同时,组织全县62名农村党组织“双语”幼儿园教师进行了为期20天的脱产、正规式跟班分期分批进行岗前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双语”幼儿园教师队伍的业务素质、能力水平。

二、村级党组织“双语”幼儿园建设、运转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及原因。

(一)对“双语”幼儿园建设重视不够,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一是村级幼儿园建设在资金投入上,主要采取县财政划拨,在给村级幼儿园1万元前期启动资金后,剩余资金主要靠各乡镇自己解决,乡镇、村财力有限,而绝大部分双语幼儿园都是在零起点基础上创建,硬件建设资金投入量较大,需添置购买设备、设施较多,现有办园经费捉襟见肘,后续建园资金不能持续发展保障到位,办学设施不全,不能够按要求如期配备,严重影响、制约了双语幼儿园建园步伐。二是部分乡镇对此项工作不够重视,未安排专人负责,没有好的思路和措施,建设力度不够,总体工作进展不均衡,发展缓慢。三是两年之后,政府财政不再向农村“双语”幼儿园提供办园资金,农村幼儿园将完全实现自负盈亏,而农村“双语”幼儿园收费非常有限,将很难维持正常运转,甚至可能会出现停办、倒闭的危险,如何继续办好农村“双语”幼儿园成为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部分农牧民观念落后,积极性不高。部分农牧民群众思想保守狭隘,观念滞后,对“双语”幼儿园重大意义认识不足,缺乏发展眼光,甚至个别幼儿家长存在错误的抵制心理和认识误区,片面认为担心孩子一旦汉语学不好,考不上汉族学校,中途转入民文班学习,又无法跟得上,不利于升学,反而丢失本民族语言,不利于孩子成长。同时,部分农牧民家庭经济收入偏低,对孩子上“双语”幼儿园支持力度不够。我县农牧民人均收入为4090元,大部分农牧民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于传统葡萄、棉花种植,经济收入渠道单一,普遍不高,而每个月“双语”幼儿园平均需要交纳100多元学费,一年将近1000多元,如家庭有2个孩子上学则费用更高,给部分农牧民家庭形成不小的压力,导致部分村组农村“双语”幼儿园生源不足,造成了教育资源空闲和浪费。

(三)办学体制不合理,管理不规范。在农村“双语”幼儿园管理体制上,目前,农村幼儿园办园形式以农村党支部公办为主,个别“双语”幼儿园以民办、私人办为辅。公办幼儿园的园长一般由村党支部书记担任或兼任,而村党支部书记要管理全村组各种大小事务,本来精力非常有限。同时,幼儿园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系统性工作,需要一定专业技能、教学经验和教学管理能力等诸多要求,村党支部书记个人素质偏低,水平有限,基本上不懂教育教学规律,无法对幼儿园进行有效管理和正确指导。同时,由于县委、政府没有专门制定统一的收费标准,因此,各已经开课的“双语”幼儿园,在村级“双语”幼儿园收费上,根据在办园资金投入量和生源数差异,而各村级幼儿园各自确立收费标准,个别农村“双语”幼儿园收费过高,每生每月为200元,违背了不盈利的原则;有的幼儿园缺少通盘考虑,收费偏低,每生每月60元,甚至个别“双语”幼儿园处于负债运行状态,很难维持正常运转。

(四)教师待遇偏低,教学水平有限。全县村级党支部“双语”幼儿园教师队伍中,只有保育员由教育局从教育系统抽调,其他“双语”教师因为没有正式的编制,所以教师工资只能由各乡镇(村)财政发放,教师每月工资为300至500元不等,也不能享受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与在编公办教师相比,待遇差别较大,而用于奖励的资金也非常有限,因此幼儿园教师待遇普遍偏低,很难稳定教师队伍。而各乡镇临时招聘幼儿园教师学历普遍偏低,除小部分教师所学专业是幼儿师范专业外,其他聘用教师未接受专业系统的学前教育学习,幼儿教学质量很难保证。

三、加快村级党组织“双语”幼儿园建设,提高办学效果的对策思考。

(一)创新农村“双语”幼儿园办学体制,促进规范发展。

1、立足当前,改变现有办学管理体制。当前以村党支部书记担任园长的管理体制不符合教育教学发展规律,“双语”幼儿园的实际管理效果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创办村组“双语”幼儿园的初衷相偏离。鉴此,建议将村党支部书记的管理职能转变为服务、监督、协助职能,把农村“双语”幼儿园纳入教育局统一管理,挂靠到(乡)镇中心学校、村小学校,由乡镇小学代办,中心学校或村小校长兼任“双语”幼儿园园长或负责人,负责本(乡)镇“双语”幼儿园的教务管理、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测试评估,进行直接管理;对个别偏远、乡村学校不便于管理的村组“双语”幼儿园办学点由

幼儿园盈利模式范文

幼儿园盈利模式篇1一个国家的教育投入与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紧密相关。一般而言,发达国家对教育的财政支出较高,而发展中国家则较低。如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
点击下载文档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5折优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