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议的科学史范文
不可思议的科学史篇1
关键词:科学史 历程 思考
《科学的历程》分为绪论和第一卷到第十卷,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和理解,我将这本书梳理为四个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绪论,简要介绍了科学史的意义,科学史的方法和科学五千年的历程。第二部分是第一、二卷,主要介绍了科学的古老文明的源头——东方,和科学精神的起源——希腊。第三部分包括第二到第九卷,在这个部分吴国盛先生以时间为主线,为我们展示了从中世纪到二十世纪科学的历程。第四部分是第十卷,说明科学处在转折点上,启发了读者对未来科学发展的展望。下面我将从这四个部分来对《科学的历程》这本书进行梳理。
1、第一部分 绪论
在绪论部分,吴国盛先生从这本书的写作意义开始着手,在第一章就为我们阐明了学习科学史的意义,即有助于理科教学;有助于理解科学的批判性和统一性;有助于理解科学的社会角色和人文意义。紧接着在第二章就为我们提供了科学史的方法。第三章简要叙述了科学五千年的历程。在本书的开篇,就使我感受到吴国盛先生的逻辑严谨,条理清晰,并能很好的对这本科普读物的对象做预测,能从读者的视角来讨论问题,深入浅出地用质朴的语言来引人入胜。
2、第二部分 科学的起源
本部分包括第一、二卷。第一卷第一章从古老文明的源头——东方着手,以自然史到文明史为主线,论述了宇宙的起源与演化,地球演化与生命起源,人类的起源与进化,从而拉开了文明史的序幕。第二章从地理的视角(几个大河流域)出发介绍了四大文明古国的古老文明。第二卷首先对科学精神的起源——希腊做简要说明,再分别对希腊古典时期,希腊化时期,罗马帝国时期在古老文明中初见端倪的科学做进一步介绍。紧紧抓住时间的线索,呈献给读者一篇清晰明了的希腊科学。
科学成为一种独立的,占据主导地位的精神范型,是从希腊开始的,两千多年前希腊人所创造的光辉夺目的文化成就,为现代文明奠定了基础。希腊是科学精神的发源地。从公元前500年左右开始希腊人出现了才智卓越的哲学家,他们是许多学科的鼻祖,著名的有自然哲学家泰勒斯、阿纳克西曼德、阿纳克西米尼、赫拉克利特、芝诺等,有人文哲学家罗泰哥拉、苏格拉底等,有体系哲学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有天文学家西帕克思、托勒密等,有数学家欧几里德、刁潘都等,有物理学家阿基米德,有医学家希波克拉底和盖伦,有生物学家特奥菲拉斯特,有地理学家希西塔斯和艾拉脱色尼。这些天才人物许多不仅在一个领域做出他们的开创性工作,而且在许多领域均有建树。像亚里士多德几乎在每个领域都发表了卓越的见解,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百科全书式学者。
3、第三部分 科学的发展
前面两个部分一方面是对本书的概述,另一方面为道明了科学的起源,为本书的第三部分,即科学技术的发展奠定了理论与实际基础,使读者对整本书的轮廓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在把握了作者的写作主线以后,再来逐卷阅读科学的发展就容易多了。
科学在世界的每个角落传播着,蔓延着,散发着文明的光辉。即便是在欧洲自然科学处于沙漠状态的时期,也有阿拉伯人由建立的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阿拉伯帝国脱颖而出。他们继承了希腊人的科学遗产,在公元8世纪把西方科学带进了一个新的繁荣时期。遗憾的是阿拉伯科学的辉煌时期也只持续到了12世纪。然而,正所谓“西方不亮东方亮”,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持续上升到了17世纪。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四大发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后,对近代科学的诞生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是中国人对近代世界科学文明作出的重大贡献。19世纪经常被誉为科学的世纪。这是自然科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把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科学都推到了又一个高峰,为人类开创近代文明史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而20世纪则把近代科学推到了一个转折点,科学技术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成为了人类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核威胁,环境危机,生态危机,能源危机以及文化危机等全球性的问题不断的出现,使人们重新认识自然科学已经自然科学带来的一切成果,更是开始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样的理念作为了科学发展的重要前提。
五千年的历程,五千年的辉煌与辛酸,不可否认,自然科学的进步的确给世界带来了很大的改变,也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但是,在发展自然科学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注重人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试想,如果科学的每一步发展都以危及人类的生存根基为代价,那么这样的发展还会有意义吗?
4、第四部分 科学处在转折点上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不可否认的,但是科学也是一把双刃剑,从科学史来看,科学的主流功能导向还是积极的,但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和强烈冲击,我们现在正面临的是“世界图景的重建”。
在当代中国人的眼里,科学无疑是一盏神灯,它带给了人类那么多不可思议的东西。与19世纪一样,20世纪的重大科学成就很快就转变成相应的技术,在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但与19世纪不同的是,20世纪的科学更加高深、更加远离我们的日常生活经验。相应的,它所转化的技术实际威力更大、也更难被人类所控制。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的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这个事关全人类命运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这是吴国盛先生在本书结尾处留给读者的无限回味与启发。
参考文献:
不可思议的科学史篇2
关键词: 科学史 课程资源 科学素养 科学本质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科学史在科学教育中的价值,得到了全世界科学教育工作者中的认同。科学史独特的教育教学价值在于:科学史可以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促进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建构,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将科学史融入科学课堂教学,是教学的重要的方向。但目前教科书的编制没能有效地反映科学史的真实情况,教材中的科学史多是科学家的姓名、生卒年月,以及一些简单的故事,这并不能给学生学习科学带来多少实质性帮助。要真正理解、领会科学内涵及科学思想,必须从科学家如何思考这个问题上分析引入,也就是沿着科学发现的足迹从思维角度重新进行展现,这样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和科学素养的提升。
科学教学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对科学本质的理解。科学素养是指人们在认识自然和应用科学知识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内禀特质,指人们对知识的识记、了解、理解、掌握和应用科学知识的能力,以及发现新的自然规律的能力。因此,科学素养是人们能够认识自然和应用自然规律的特质。学生的科学素养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方法与能力,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这四方面。
科学史除了能提供科学知识与技能外,在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等各个方面都提供很好的载体。科学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这也是科学教育的最高境界。
一、挖掘史料资源,激发探究欲望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回溯科学发展的历史,发掘与课堂内容相关的史料导入新课,能增加科学的故事情节和人文韵味,增强学生探究欲望,提高学生的强烈求知兴趣。科学史料内容丰富,而且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但由于人们缺乏科学的思维,往往给科学故事增添了许多的神秘色彩,如牛顿因苹果落地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这样的故事实质是对科学思维的误导。科学教学必须从现象到本质进行深度的思维分析,借学生对科学故事好感激发其原始的求知欲望。
上课开始,直接演示某一科学现象或针对某一现象介绍科学史上不同科学家的观点,产生需要解决的问题。当然,向学生揭示这些科学现象最好是利用科学家在历史上的经历。这样既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又能促使学生了解科学史实,利用科学史料进行探究学习,感受科学发现的过程。
在讲授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时,直接利用羽毛和小球进行落体实验,从小球运动的比较快的事实中,引出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物体的质量越大,下落的速度越快。这一观点延续了两千多年,直到伽利略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发现这是错误观点。推理过程是,他用一根绳子把质量不同的石头联系起来,那它们将以什么速度下落呢?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它们的质量是两块石头之和,所以下落的速度也是两块石头之和。可是用绳子联系起来的两块石头又毕竟不是一块石头,大石块下落速度快,被小石块拖了后腿,所以速度减慢,而小石块下落的速度有所增加,很快两块石头都以相同的速度下落,这个速度是两个石块速度的平均值。两个大相径庭的结论都是从亚里士多德的落体观念中推导出来的,可见这种观点是不足信的。
科学史中的许多事例可以为课堂教学提供生动的资源,在大气压强中可以介绍托里拆利请教老师伽利略对“自然界害怕真空”的观点;达尔文对植物向光性的思考,发现植物的尖端可能存在着影响植物生长的物质;巴斯德对伤口感染引起的对微生物的思考。通过各种生动的科学史例,激起学生的强烈求知欲望。
二、发掘科学史料,强化科学思维过程
科学给人以知识,而科学史给人以智慧,科学史料能启迪学生的思维方法,开发学生的智慧。正如布鲁纳说,“知识是过程,不是结果”。对于相关的科学史料直接向学生介绍:(1)历史上科学家对这一现象研究观点;(2)同时期不同科学家的不同观点,以及能说明的实验事实;(3)引导学生讨论这些观点产生的背景、实验的条件,使学生认识到科学认识的历史制约性。科学的发展史是曲折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是在不断总结前人基础上的发展,是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实验事实―理论假设―实验(提供新的事实)―理论修正(建立新的假设)不断完善。在课堂教学中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科学的思维过程,发掘科学史中的思维深度,建立完善的课程资源,如让学生理清原子结构的发展史的知识脉络:道尔顿的实心模型―汤姆生枣糕式原子模型―卢瑟福有核模型―玻尔电子云模型。
1.道尔顿的实心模型
道尔顿在思考物质组成时,提出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用他的话来说,“我是选择用原子这个字来表示这些终极质点,而没有用质点、分子或者任何其他小的称号。因为它更容易表达出它的意思,它本身有不可再分的含意,这是其他名称所不具有的”。实际上在这里道尔顿提出了原子是一个不能再分的原子模型。
2.汤姆生枣糕式原子模型
实验事实:由于科学实验的技术进步,汤姆生在1897年发现了任何物质和原子中都有带负电荷的电子。
思维过程:原子是呈电中性的,既然任何物质的原子都有带负电荷的电子,显然原子内部肯定还有带正电荷的一种微粒。这和道尔顿提出的原子不可分的观点是矛盾的,通过这一实验事实说明原子实心模型是错误的。
新的假设:提出了面包葡萄干(西瓜模型)结构的原子模型。
电子的发现是科学史上一次革命性的事件。从电子的发现入手,打破了原子不可分的传统观念,标志着人类对物质微观结构认识的开始,证明道尔顿的实心不可分的原子模型是错误的。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在探索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科学知识的方法和乐趣,然后给出通过探究将“汤姆生的发现”转换变成“汤姆生的原子模型”。
3.卢瑟福有核模型
由于实验技术进步,对微观世界的认识越来越深入,1909年,卢瑟福做了α粒子散射实验。
实验事实:1909年,卢瑟福用α粒子来轰击原子内部,大部分沿原来的方向前进,少数发生了较大偏转,极少数发生超过90的大角度偏转,甚至被完全反弹。
思维过程:如果用α粒子去轰击汤姆生模型,是不可能出现反弹现象。从质量上分析电子和α粒子分别类比于泡沫球和胶木球。用胶木球撞击泡沫球路径不会改变,要使路径发生改变只能是撞击质量较大的铅球,从实验的结果看,原子内部可能存在着质量较大的微粒。由于大部分的α粒子直线前进,只有少数的发生偏转,说明质量大的微粒所占的空间比较小。依据这样推理,原子中间有一个质量很大、所占的体积却很小的微粒,而电子在周围环绕着。这样的模型和太阳系的模型有着类似之处,于是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用卢瑟福的原话说:“这是我一生中最不可思议的事件,这就像你对着卷烟纸射出一颗15英寸的炮弹,却被反弹回来的炮弹击中一样不可思议。”一边是恩师的理论,一边是千真万确的实验事实,经过长时的思考,怀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批判精神,1910年底,卢瑟福终于作出决断,放弃汤姆生模型,承认原子有核的核式结构模型。
新的假设:原子有核模型(太阳系模型)。如单纯从知识传授角度,这一知识可能几分钟就可以解决,但分析科学观点的形成过程,思维解决方案,可能在课堂上花费45分钟,学生也难以领悟。科学课堂教学的目标是传授学生学习科学的方法,重视科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样的教学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不能急于求成。
目前对科学史的教学往往有急功近利的思想。如在学习电流的磁效应时,往往通过用奥斯特实验就马上知道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其实1820年7月,奥斯特公布了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是一个非常严密的思维过程。他用一根白金丝把伏打电池的两极连接起来,当导线通电时,旁边的小磁针就转动了。当时他认为这可能是由于电流产生的热量使周围的空气流动造成的干扰,于是在电流和小磁针之间用纸片隔开,发现小磁针还能转动,排除了空气流动的原因,让导线转动180°小磁针也会转动180°。当导线放在小磁针的下方时,小磁针的方向发生了改变,由此说明小磁针的转动的确是由导线中的电流引起的。
从奥斯特的思考的过程中不难发现,科学课堂教学中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存在着只强调得出的实验结果的弊端,缺乏思维的严密性,对过程的分析没有有效地发掘。发掘科学史中的思维资源,是对科学思想最好的诠释。让学生在认知思维上深刻认同科学家们的思维方法和技巧,如果学生思维活动不能得到足够的关注,就将导致教学活动的表面化,缺乏深刻性。科学教育的目的就是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其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三、拓展史料情境,充实科学方法内涵
1.阿基米德的转换法
在分析阿基米德定律时,除了注重讲解浮力发现史外,还要从科学方法上进行拓展。2000多年前,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在思考如何鉴别王冠的含金量时,从洗澡浴缸向外溢水的现象中受到启发。质量相同金和银的体积不同,当将它们放入水中时,溢出水的体积也不相同,由此归纳出液体中物体受到浮力的规律,把物体受到的浮力转换为物体排开水的重力。从阿基米德的思维方法中,我们可以悟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即如果直接处理或解决某一问题而感到困难时,可以将问题等价地变换为我们熟悉的另一个问题去解决,我们把这种方法叫转换法。
“转换法”,主要是指在保证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不可见、不易见的现象转换成可见、易见的现象;将陌生、复杂的问题转换成熟悉、简单的问题;将难以测量或测准的量转换为能够测量或测准的量的方法。在科学教学过程中,不能被测量的量例温度、电流、电压、磁性的强弱、压强都是通过这种方法测出的。温度不可以直接测量,将温度转换成液体受热膨胀来观察,根据液体液面的高度变化来衡量温度的高低;磁性的强弱不能被直接观察,但可以借助磁性的作用效果来反映,通过磁铁吸引小铁钉的多少来确定磁铁的磁性强弱;空气看不到,摸不着,可以根据空气流动(风)所产生的作用来认识它;分子是微观世界,不能确定它的运动状况,可以通过研究墨水的扩散现象去认识它。
2.伽利略的理想化法
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这一认识统治了人们的思维观念两千年,这一凭直觉的生活经验,被看成天经地义、不证自明的结论。伽利略提出了质疑,为什么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停止推力作用后,表面越光滑木块向前滑动的距离越大。假设所有的摩擦力都被理想化地消除,木块就会沿着直线永远不停地运动下去。由此得出一个极其重要的物理原理,即维持物体的运动速度不需要力,而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这不仅是一个概念的产生,更是一个观念性的思想突破,是理想实验这一科学思维方法在科学探究上的真正开始,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是人类智慧史上的重大飞跃。
初中科学中除了牛顿第一定律用到了这一理想化方法外,在探究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时也用到了这一方法。在做真空不能传声的实验时,我们发现空气越少,传出的声音越低,由此推理,若空气越稀薄,则声音更低,没有空气则不能传声。而为了描述磁场中的磁性强弱和方向,则引入磁感线概念。
3.法拉第的逆向思维法
1820年,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善于思考的法拉第就意识到,既然电能生磁,那么磁能否产生电呢?经历了多次的失败,他并没有退缩,坚信“电和磁是一对和谐的对称和统一现象,既然电能产生磁,那么磁也一定能生电”。在1822年法拉第的日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我因为对产生电的方法感到不满意,因此急于想发现电磁及感应电流的关系,觉得电学在这一条路上一定可以有充分的发展。”他做了各种的实验,把磁铁静置在线圈内,没有电流产生。他又改用大的磁铁,多次改变导线与磁铁的位置,仍然没有电流产生。又不断替换各种形状的磁铁,一直都未能成功。实验断断续续地经历了10年时间,不知经受过多少挫折,他终于在1831年10月17日,获得了成功。
科学史中除了以上提到的方法外,还有假设法、发散思维法、创新法、建模法、实验法。再现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时所采用的思想和方法,可以让学生领略到科学的本质,掌握科学学习的策略和科学的思维方法,促进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提升。
四、引入科学史实,渗透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难以从单纯讲授中理解,需要不断体验、内化并在潜移默化中领悟。科学史中的鲜活生动的素材为这一教学提供了大量资源。科学进步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科学发展史不仅记载着科学知识的一步步重大进展,而且反映着每一进展中人类为之所做的努力,历经艰辛付出的代价、获得的经验和教训等。
法拉第为发现电磁感应现象花费了十年时间。同时,在英国皇家学院实验室,沃拉斯顿也在紧张地做着相同的实验,但他却没有能成功。用法拉第老师戴维的话说:“仅仅是因为仪器出了点故障,实验失败了。他没有继续探索,否则沃拉斯顿将成为电磁感应现象的最早发现者。”而在1822年,安培做过这样的实验:把铜质多匝线圈A固定在绝缘支架上,把另一单匝线圈B用细线悬挂起来,两者在同一平面内。在实验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异常现象被安培忽略:A线圈接通电流的瞬间B线圈动了。遗憾的是,安培没有对这一细微的现象进行观察,错过了发现电磁感应的机会。
机会是给有准备的、时刻努力、锲而不舍的人的。用活生生的事例去感染学生,用科学家的精神同化学生的心灵。用巴斯德的话说即是:“意志、工作、成功,是人生的三大要素。意志将为你打开事业的大门;工作是入室的路径;这条路径的尽头,有个成功来庆贺你努力的结果……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努力的工作,必定有成功的那一天。”
科学精神就是敢于追求真理,对科学事业的执著和顽强,尊重客观世界,具有怀疑的态度、批判性的思维和创造能力。科学精神是探索知识的理性精神、实事求是的严谨精神、批判创新的进取精神、互助共进的协作精神。
参考文献:
[1]林德宏.科学思想史.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2]黄网官.大气压强教学设计.物理教学,2008,1.
[3]王丽娜.生物学史在教学中的作用.中学生物教学,2004,1-2.
[4]徐王君.解读“模型法”“类比法”“科学推理法”“转换法”等科学方法.物理教师,2008,10.
不可思议的科学史篇3
[关键词]鲁迅思想 科学人文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列强入侵,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蒙昧无知的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同时,一些中国人开始从各个方面开始检视自身与西方的差别和差距,思考中国落后被动的原因,从而提出向西方学习、“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20世纪初,鲁迅接触到西方的文化,了解西方科技的发展,也在考虑中国的问题。鲁迅1898年进江南水师学堂,后转矿路学堂,1902年入东京弘文学院,1904年到仙台医专,所学的都离不开自然科学。鲁迅的生活轨迹和知识背景决定了他不可能成为反科学者,而是一位科学的推崇者。
首先,他厘清对科学的各种误解,高扬了科学的地位。当进化论传入中国时,有“喜新者凭以丽其辞,而笃故者则病侪人类于猕猴,辄沮遏以全力”,守旧者闻说人源自猴不能接受。鲁迅反驳道:“人类进化之说,实未尝渎灵长也。自卑而高,日进无既,斯益见人类之能,超乎群动,系统何昉,宁足耻乎?”在《科学史教篇》中,鲁迅论及有人“以当时人文所现,合之近今,得其差池,因生不满”,他们非议古希腊学术,鲁迅作出了批评:“若自设为古之一人,返其旧心,不思近世,平意求索,与之批评,则所论始云不妄,略有思理之士,无不然矣。若据此立言,则希腊学术之隆,为至可褒而不可黜。”
第二,他肯定了科学进步对提升人类物质文明发展的推动作用。在《科学史教篇》的开篇,鲁迅写道,当今之世,人们无不为科学之伟大而惊视,“自然之力,既听命于人间,发纵指挥,如使其马,束以器械而用之;交通贸迁,利于前时,虽高山大川,无足沮核”,由于科学的进步,人类不断地拓展出新的疆域,“发隐地也,善机械也,展学艺而拓贸迁也,非去羁勒而纵人心,不有此也。”美洲的发现、科技的运用、学问与艺术的发展、世界贸易的扩展等,都有赖于科学,是科学使人心摆脱了枷锁的束缚。
第三,他意识到科学的进步将推进思想的革命。20世纪初,居里夫人发现了镭,鲁迅写了《说鈤》一文,予以热烈的赞扬:“有一不可思议之原质,自发光热,煌煌焉出现于世界,辉新世纪之曙光,破旧学者之迷梦。”鲁迅更深刻地看到这一科学发现对于人类思想发展所具有的意义:“由是而思想界大革命之风潮,得日益磅薄,未可知也!”
第四,他主张科学兴盛,则国家富强。在鲁迅最早写的学术论文《中国地质略论》中,提出了中国衰败、“救之奈何”的问题。鲁迅认为持续不断地发展工业、矿业,繁荣必有成效,也可以阻止并抵抗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野心。鲁迅高扬科学兴国的旗帜,在《科学史教篇》中,他以1792年法国大革命时抵御普鲁士、奥地利等强敌的战争为例,突出了科学家卡诺、蒙日用科学振作国人、震怖外敌的伟大历史作用。
鲁迅在尊崇科学和物质文明的同时,也非常重视精神的解放与重建。鲁迅不反对学习西方,科技兴国,但更看重“立人”,即在科技发展的同时更注重民族精神的重建。鲁迅在《科学史教篇》和《文化偏至论》等文章中明确提出,科学是要发展的,但必须顾及“致人性之全”。中国人的精神是否达到完全、健康的独立,成为中国富强的关键所在。
鲁迅对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的总体关系可以用《科学史教篇》结尾处概括:“故人群当所希冀要求者,不惟奈端已也,亦希诗人如狭斯丕尔(Shakespeare);不惟波尔,亦希画师如洛菲罗(Raphaeloaelo);既有康德,亦必有乐人如培得诃芬(Beethoven);既有达尔文,亦必有文人如嘉来勒(Garlyle)。凡此者,皆所以致人性于全,不使之偏倚,因以见今日之文明者也。嗟夫,彼人文史实之所垂示,固如是已!”即科学与人文应共生互容。
鲁迅看到19世纪后叶,西方社会显现出对科学与物质文明依赖过度的弊端,“诸凡事物,无不质化,灵明日以亏蚀,旨趣流于平庸,人唯客观之物质世界是趋,而主观之内面精神,乃舍置不之一省。” “物欲来蔽,社会憔悴,进步已停,于是诈伪罪恶,蔑弗乘之而萌,使性灵之光,愈益就于黯淡”。鲁迅意识到,物质和科学的发展会加速人的欲望,如果不加注意,就容易出现一种通病,会导致人文精神、人性关怀的缺失。他怀疑科学、物质文明无节制的极大发展,可能会构成对人生的一种“威胁”,他提醒,如果片面追求科学和物质文化,可能带来负面的影响和潜在的危害。比如环境保护问题、诚信问题、道德底线的突破问题,还有安全感问题,这些问题在多少年后的今天都出现了。原子弹对于无辜民众的伤害,垃圾信息在互联网肆意散播等,这些都是科技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如何把科技引向有利于人类社会的方向发展成为极具现实意义的课题。
科学与人文相统一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思路。鲁迅认为,作为思想者的知识分子,必须“有研究,能思索,有决断,而且有毅力”。确实,“独立自主”是鲁迅一生坚守的人格底线,并视“至独立者”为“至强之人”。希望青年人“将中国变成一个有声的中国。大胆地说话,勇敢地进行,忘掉一切利害,推开了古人,将自己的真心的话发表出来。”总之,就是要“自己思索,自己观察”,坚持独立思考。独立思考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指创新精神。在探求科学真理的道路上,求真务实是我们应该坚守的原则,在此基础上的创新精神则意味着更大的进步。中国要发展,要强盛,也必须唤醒自己的创新精神,进入到实际的创造过程中去。
参考文献:
不可思议的科学史篇4
华伦海特的老婆便是这样的人。在华伦海特生活的时代,还没有统一的温标,也就是说,大家对温度的描述是千奇百怪的,两个人见面,一个说:“热死了,都一百多度了。”另一个说:“是啊,真热,都超过十度了。”华伦海特也是一个热衷于温标研究的人,他想,一定要找到一个最冷的温度和一个最热的温度,然后把这个区间分成等份,每份一度,这样表示温度应该是比较科学的。于是,华伦海特开始寻找最冷的温度。他来到自己所能到的最冷的地方北爱尔兰,在某个最冷的冬日,记下了水银温度计的高度,于是,华伦海特的零度找到了。那么高温又到哪里去找呢?华伦海特找了一圈以后。把目光落在了自己老婆身上,此时,他的老婆正在为丈夫不者家地找温度而生气呢。华伦海特脑子里灵光一闪,还有什么会比老婆生气更厉害的火气呢?然后,华伦海特把他老婆的体温定为100度,这就是最初的华氏温标,竟然来自于一个女人的体温。
很快,华伦海特的温标就出问题了。因为他的老婆感冒发烧了,体温超过了100度。后来,华伦海特又重新回到实验室,改进了他创立的温标。比起华伦海特,伦琴看起来要更加冲动一些。他在实验中发现了一种穿透力很强的射线,然后,他就想办法找来各种材料,看能不能阻挡这种射线。在试过很多材料以后,他发现金属铝能拦截住这种射线。为了深入研究,他拿了一个小铝片,放在放电管和纸屏之间。这时他大吃一惊,荧光屏上不但出现了铝片的黑影,还出现了他手部骨骼的阴影,并显出手指模糊的轮廓。
为了验证这个惊人的发现,伦琴一把抓起老婆的手。把她拉进实验室,然后把她的手对准放电管,照射了15分钟,结果显形后的底片上,清楚地显现出老婆的手指,手指上的两枚戒指也清晰可见。这张底片就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张透视片子,来自伦琴老婆不可思议的神奇之手。
比起华伦海特和伦琴。麦克斯韦的老婆是幸运的,因为丈夫很尊敬她,总会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拿给她看,麦克斯韦的老婆也就很情愿地做起了丈夫的助手。帮他计算数据。麦克斯韦研究的是电磁学,他通过周密计算,得出了电流的速度,而这个速度竟然和光速很接近,也就是说,光就是一种电磁波。麦克斯韦为自己的发现激动得几天几夜睡不着觉,老婆不忍心,就帮他对数据仔细进行核对,然后拍着麦克斯韦的肩膀说:“你的计算是正确的。”著名的麦克斯韦方程就这样诞生了。
当然,更多的科学家的老婆是默默无闻的,但在他们的生活中,有我们无法感知的快乐和爱。
不可思议的科学史篇5
关键词:朱载堉 十二平均律
朱载堉(1536—1611年),字伯勤,号句曲山人,青年时自号狂生、山阳酒狂仙客。于怀庆府河内县(今河南省沁阳市),系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孙,仁宗帝的第六代孙,郑藩王族嫡世,明代著名的律学家、历学家、数学家。其父郑恭王朱厚烷能书善文,精通音律乐谱。载堉自幼深受影响, 喜欢音乐、 数学,聪明过人。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年仅10岁的载堉就攻读《尚书盘庚》等史书,并封为世子, 成为郑王的继承人。
朱载堉自幼喜欢音律、数学,《明史》本传说他“笃学有至性”。在“席藁独处”期间,他潜心著述;在恢复了王子身份以后,他仍然以学问为主,务益著书,从而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著作。嘉靖二十九年(1560年),他著《瑟谱》,万历九年(1581年),他完成《律历融通》等书;万历十二年(1584年),又完成《律学新说》。万历二十三年,载堉“上历算岁差之法,及所著乐律书,考辨详确,识者称之。”(《明史·诸王列传》)这里提到的“乐律书”,即《律学新说》,而“历算岁差之法”则包括《律历融通》四卷、《圣寿万年历》二卷、《万年历备考》三卷、《音义》一卷。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载堉献其新近完成的《律吕精义》一书(包括内篇、外篇)。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著成《算学新书》;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上《操缦古乐谱》等著作。此外,尚有不明撰述年月的《乐学新说》、《灵星小舞谱》、《旋宫合乐谱》、《六代小舞谱》、《小舞乡乐谱》、《二佾缀兆图》、《嘉量算经》、《圆方句股图解》、《律吕质疑辨惑》等。上述著作,大部分都收入他的《乐律全书》中。
朱载堉对古代文化的最大贡献是他创建了十二平均律。此理论被广泛应用在世界各国的键盘乐器上,包括钢琴 ,故朱载堉被誉为“钢琴理论的鼻祖”。
朱载堉对古代文化的最大贡献是他创建了十二平均律。这是音乐学和音乐物理学的一大革命,也是世界科学史上的一大发明。在中国古代音律学发展过程中,如何能够实现乐曲演奏中的旋宫转调,历代都有学者孜孜不倦进行探索,但是迄朱载堉时无人登上成功的峰顶,只有朱载堉彻底解决了这一问题。他在总结前人乐律理论基础上,通过精密计算和科学实验,成功地发现十二平均律的等比数列规律,称其为密率,在其《律学新说》卷一中,他概述了十二平均律的计算方法:“创立新法:置一尺为实,以密率除之,凡十二遍。”
在《律吕精义·内篇》卷一中,他对十二平均律做了描述:“盖十二律黄钟为始,应钟为终,终而复始,循环无端。……是故各律皆以黄钟……为实,皆以应钟倍数1.059463……为法除之,即得其次律也。”为了阅读方便,引文中用阿拉伯数字代替了原文中的汉字数字。用这种方法确定的各律相应弦长,其音程相等,完全可以满足音乐演奏中旋宫转调的要求。这也正是现代国际音乐中通用的十二平均律。朱载堉一劳永逸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在创建十二律的过程中,朱载堉也受到了他父亲的影响。朱厚烷精通音律学,他对儿子说:“仲吕顺生黄钟,返本还元;黄钟逆生仲吕,循环无端。实无往而不返之理。笙琴互证,则知三分损益之法非精义也。”(《律吕精义·序》)朱厚烷坚信旋宫转调能够实现,同时又明确指出传统三分损益法不可取,这对朱载堉有很大启发。正是在他父亲及前人工作基础上,朱载堉最终完成了十二平均律的发明。他用横跨81档的特大算盘,进行开平方、开立方的计算,提出了“异径管说”,并以此为据,设计并制造出弦准和律管。朱载堉的“十二平均律”使这十二个键的每相邻两键音律的增幅或减幅相等。对这个音乐领域遗留了一千多年的学术难题,朱载堉经过几十年的潜心研究,终于以他的十二平均律之说解决了。十二平均律一经出现,世界上有十分之八九的乐器发音和理论标准都是参照十二平均律的。比如说被称为“乐器之王”的钢琴,就是依据十二平均律的原理发明的。或许音乐上的这种专业词汇让我们费解,那么让我们量化一下:到今天,世界上十有八九的乐器定音,都是在十二平均律的基础上完成的,它被今天的西方普遍认为是“标准调音”、“标准的西方音律”。17世纪,朱载堉研究出的十二平均律的关键数据——“根号2开12次方”被传教士通过丝绸之路带到了西方,巴赫(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1685~1750))根据它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架钢琴。如果把巴赫称为钢琴之父的话,朱载堉便可以称为钢琴之祖了。如果没有十二平均律,帕瓦罗蒂的《我的太阳》就没法演唱,因为此曲里面有转两个八度的音。我国著名的律学专家黄翔鹏先生说:“十二平均律不是一个单项的科研成果,而是涉及古代计量科学、数学、物理学中的音乐声学,纵贯中国乐律学史,旁及天文历算并密切相关于音乐艺术实践的、博大精深的成果。” 十二平均律是音乐学和音乐物理学的一大革命,也是世界科学史上的一大发明。在中国古代音律学发展过程中,如何能够实现乐曲演奏中的旋宫转调,历代都有学者孜孜不倦进行探索,但是迄朱载堉时无人登上成功的峰顶,只有朱载堉彻底解决了这一问题。
为创建十二平均律,需要解决围绕这一难题的一系列学术课题,首先要找到计算十二平均律的数学方法。朱载堉应用自制的八十一档双排大算盘,开平方、开立方求出十二平均律的参数,详尽程度超过我国古代的数学专著,计算结果精确程度达二十五位有效数字。 台湾学者陈万鼐先生说:“开方的方法既非朱载堉所发明,精于打算盘也无所谓学术价值,但他开方开到有效数字达二十五位数,恐怕自古以来的数学家,也只有他是唯一最精确而有耐心的人。
十二平均律理论被传教士带到了西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王子朱载堉也随之享誉欧洲。在《朱载堉——明代的科学和艺术巨星》一书中,戴念祖先生引用了德国物理学家赫尔姆霍茨的一段话:“在中国人中,据说有一个王子叫载堉的,他在旧派音乐家的大反对中,倡导七声音阶。把八度分成十二个半音以及变调的方法,也是这个有天才和技巧的国家发明的。”
只是墙内开花墙外香,一边是欧洲人在赞叹并实践朱载堉的伟大发明,而在朱载堉的故乡中国,他的创造被束之高阁。在沉睡了四百多年之后,尽管朱载堉被重新认识和研究,但他仍然躺在学者的书房里。不信,我们可以翻开任何一本历史教科书,无论是小学的或是中学的,很容易看到李时珍、宋应星、徐光启、徐霞客的成就,而却难发现朱载堉的名字。正如李约瑟博士所说:“这真是不可思议的讽刺”。
参考文献:
[1]戴念祖.朱载堉——明代的科学和艺术巨星[M].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2]音乐研究[J].1980年第3期
不可思议的科学史篇6
定价:42.00元
相对论和量子论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成就。尤其是前者,他完全是人类智慧的伟大构筑。所以在《果壳中的宇宙》的第一章相对论简史中主要是关于爱因斯坦的生平。量子论则是实验观测的被动产物,它的含义迄今还解释不清。在广义相对论中,时空不再是一个被动的背景,而是宇宙演化的主动参与者。物质分布使时空弯曲。
现在再去侈谈宇宙之外的空间和时间,对这些概念进行所谓的思辨,只能是倒退到圣奥古斯丁之前。牛顿的时空观是一个虚幻,而虚幻的唯一功能是对软弱者的安慰。
花卉圣经
作者:[荷]斯奥道勒斯·克拉迪斯,[法]皮埃尔-约瑟夫·雷杜德, [英]约瑟夫·达顿·胡克,[英]约翰·林立,[德]艾米·邦普兰德等著
定价:198.00元
出版: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这本书是人类最有活力的时期里由蓬勃发展的科学、无穷的探索精神和冒险精神所催生的产物。15-17世纪西方世界的地理大发现也将西方人的视野进一步打开,更先进的植物学和专门的植物图谱日益成熟。杰明根主教在当时聘请了最为优秀的画家来记录这些在地理大发现和文艺复兴时期发现的花卉。本书在绘制过程中,画家严格按照植物本书的尺寸、色泽、神韵进行一丝不苟的忠实记录。此后,杰明根主教还聘请了奥格斯堡和纽伦堡等地十多位雕刻师和130名工人将与原物等大的原话转到铜板上印制成书,组成了包含1000多个的花卉品种。
世界名家经典科普读物——自然与科学的神奇世界
作者:[俄]贝列里门等著,吴超宇,吴真贞等编译
出版: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定价:107.20元
《世界名家经典科普读物》中精选出在物理、自然、化学和数学这四个领域中的世界级泰斗最为经典之作。我们在学习的同时,领略大师们的风采。他们不仅分别从不同的视角来传授我们知识,还让我们学会获得知识的方法。在轻松快乐中,你就不知不觉中被他们带进了知识的殿堂!
让我们沿着科学家的思路和目光,共享探索和发现的乐趣。
第一推动丛书20周年珍藏合集
作者:[美]史蒂芬·霍金等编,王文浩等译
出版:湖南科技出版社
定价:2000元
第一推动是2300多年前亚里士多德首次提出的哲学用语。指一切事物最后的目的与运动的终极原因。科学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就是追寻其固有的原动力,同时科学的这种追求精神本身又是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最基本的推动。人类是有希望的,正是被誉为自身主宰的科学精神,即“第一推动”。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首次推出《第一推动丛书》已出版品种的大合集,共计41册,统一封面,包装精美,便于广大读者购买,更值得收藏。
神奇知识大百科
作者:赵伟编著
出版: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定价:27.90元
一本让你看起来无所不知的书。
神奇知识:指的是琐碎的、庞杂的事情或知识等,或许饶富趣味、并随时充斥在我们的生活周遭,却鲜少人会去注意。不冷不知识,胡说八道也是一种凉凉的知识……
做一个“神奇知识知识达人”,让你在日常交际中成为耀眼的“话题王”。丰富的冷门知识,让你备受欢迎与人沟通更加自如更加高效。现代版的十万个为什么。
热水和冷水哪个灭火效果更好。为什么一起床脸会肿得像猪头。挠痒痒会让我们死亡吗?人可以一辈子不洗澡吗?屁能够点燃吗?
错解大自然-大人讲给孩子的那些蠢话
作者:[法]拉塞尔著,[法]伽里格绘,赵一凡译
出版:上海三联书店
定价:29.80元
这本幽默风趣的小绘本将为长久以来大人灌输给孩子的100多则关于动物与自然的陈词滥调画上句号。它将粉碎那些愚蠢的观念,助你认识自然,打消恐惧。适合7岁以上儿童及成人阅读。
元素的盛宴:化学奇谈与日常生活
作者:[美]基恩著,杨蓓,阳曦译
出版:接力出版社
定价:45.00元
这是一本关于化学与人类生活的既严谨又妙趣横生的科普著作,作者搜集了大量科学史和人类史上鲜为人知的史料,从不同角度讲述了化学与人类充满“爱恨情仇”的历史传奇。你知道氮肥是德国人研究烈性炸弹时顺便发现的吗?你知道水银在很长时间里是作为泻药使用、镭最初是被用来制作保健饮料的吗?而是否吃碘盐曾是甘地带领人民争取独立的重要议题之一,门捷列夫是在打扑克时想出了元素周期表,格拉泽看到啤酒气泡悟到了探测粒子的新方法……这些闻所未闻的事件,都是山姆探险化学史的重要发现——它是化学与人类生活交互作用的一部趣味史,也是无数科学家探幽寻微的一部“野史”,又是一部真实版的“生活大爆炸”。
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
作者:曹天元著
出版: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定价:45.00元
不可思议的科学史篇7
——列宁
自古以来,人们就希望预见未来。人们在对自然和社会没有科学的认识以前,对许多现象无法解释,只得归之于天命。他们相信“神”,相信自然界和社会上的一切事情都是由“上帝”早已安排好了的。因此求神问卜,就成为当时人们想预见未来的主要方法。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知识经验的积累,人们开始认识自然和社会现象,并对这些现象的产生有了一定正确的解释。这时,才出现了某些科学的预见;人类的社会实践也开始摆脱完全盲目、被动的状况。这些科学的预见,对于人类的进步起了很大的作用。现在,料学预见对于我们的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来说,是愈来愈重要了。现代科学成就证明:一切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都有它发生和发展的必然的原因,并且受一定的规律的支配。人们认识了各个现象的本质,知道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就能找到引起这些现象的原因,它们发生的顺序,并预见在什么条件下将会发生什么现象。沿着这条道路,人类就打开了预见未来的秘密大门。可以这样说,在我们今天社会实践中很多伟大的成就,例如新元素的发现,原子能的利用,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等等,都是在科学预见的指导下获得的。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科学史上预见未来的一些著名事例,那就能更深刻地懂得科学预见的巨大威力。
预言太阳系的新行星
太阳系有九大行星,就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这是今天连小学生都知道的事实。可是在1846年以前,科学界只知道前面的七个行星。
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行星是沿着一定轨道绕太阳旋转的。但在18世纪末叶,俄国科学家列克塞尔发现,天王星的轨道与理论计算的不符(理论计算认为天王星仅受太阳和其他六大行星吸引)。这是什么原因呢?列克塞尔预言,在天王星背后一定还有一颗未知的行星,是它的引力影响了天王星的正常运行。
法国科学家勒未累,决定根据列克塞尔的预言,运用牛顿万有引力的规律去寻找这一颗未知行星。然而,你不要以为他是用天文望远镜去寻找的,不,他不是一个天文学家而是数学家,他开始进行了复杂的计算。他先算出这颗未知行星对天王星的引力到底有多大,然后再根据这个数字算出新行星的轨道,把它的运动和地球的运动作比较,确定出什么时候在天空中的哪一部分将可能看到这个隐而未露的天体。这样的计算进行了好几个月。
1846年秋天,勒未累从计算结果中预言了这一颗未知行星可能在什么时候出现于天空的哪一角。这个预言轰动了科学界,一枝笔就能代替了一架望远镜的工作?当时,许多天文学家就把望远镜指向勒未累所指出的那部分天空,虽然有的人是希望用观察来否定勒未累的工作,但更多的科学家却期待用自己的工作证实勒未累的预言。
若干天以后,天文学家加勒根据勒未累的计算,在离开预测点不到一度的地方,果然观察到这颗星。它被命名为海王星。
海王星,就是这样依靠科学的力量——即在认识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用分析和计算的方法——而被人们发现了。恩格斯把这个发现称为科学的伟迹。
在18世纪的时候,科学家只发现了15种化学元素,到了19世纪初,已经知道将近30种元素,而到了19世纪50年代,发现的元素已有50种。但是,新元素的发现,完全是偶然的,谁也不知道哪里能发现新元素,新元素的性质应当是怎样。
俄国科学家门德列也夫解答了这个问题。他把各种已发现的化学原素按着原子量的递增排成一个顺序,从而发现了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量的递增而起周期性变化的规律,这就是元素周期律。那个元素排列的顺序,就是元素周期表。由于周期律是各元素作为统一的物质的不同的量转化为不同的质的表现,因而它不仅揭示了一切现有元素的有机的内在联系,而且也给未知的元素的存在和性质以光辉的预言。1875年,法国化学家巴波德朗在对比利牛斯锌矿石进行光谱分析时,发现了一个新元素——镓。这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多大的惊奇,因为这仅是第65个元素的被发现,是一个平常事件。
但使人们惊奇的是这位法国化学家却收到了一封圣彼得堡的来信,信上指出他所求出的镓的性质不完全对,尤其是比重不应该是4.7,而应该在5.9到6之间。“发现和分析新元素的方法以及所测出的它的一切特性使我认定这一新元素不是别的,正是亚铝。”信的署名是“圣彼得堡大学教授门德列也夫”。
这是一个使巴波德朗不敢想象的勇敢的断言。一个从未看到过镓的人,竟然敢指责发现了镓和研究过镓的化学家的错误,而坚信自己的结论的正确,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科学史上破天荒的事件!至于什么“亚铝”的名字,更是他所从未听到过的。
这位法国科学家为科学的责任心和好奇心所驱使,决定重做一次实验。他十分小心地把实验做完了,发现镓的比重确是5.94。
镓,这是最后一个偶然被发现的元素了,此后一切新元素的探寻和发现都是人们根据门德列也夫的周期律和周期表的指导有意识地进行的。1880年瑞典化学家尼尔逊发现了类似硼的新元素“钪”,也是门德列也夫所预言过的第二个元素。
1886年,德国科学家芬克勒发现了一种类似于矽的元素“锗”,这种元素的性质也完全符合15年前门德列也夫对它的预言。
当初门德列也夫在他的周期表中留给新元素——他预言过一定会被发现的元素——的空位置,现在已逐一被填满了。
预言尚未发现的新海岛
1912年,喀拉海上一荣不大的俄国帆船“圣安娜”号被冰冲击,同冰山一块儿漂流到北冰洋的西北方去了。几个月以后,船上食物吃光了,11个船员中只有两人“死里逃生”,回到了弗·约塞夫群岛,被著名的北极旅行家谢道夫带领的旅行团搭救了。
“圣安娜”号的航行日志落到了旅行团的一位科学家维席的手中。经过十多年,维席对“圣安娜”号的漂行路线进行了研究后,发现这路线并不符合这一地区的风和水流的方向。
这是什么原因呢?
不可思议的科学史篇8
阅读是人们了解事物的最佳途径,科学课除了实验课、操作课外,进行科普阅读也是非常重要的。科普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知识的宝库,为学生的能力形成提供充足的营养。在教学中我积极引导学生在科学课堂内外进行科普类书籍的阅读,实现学生与文本的有效对话,深化学生对科学的认识,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在此,结合科学学科特点,谈一下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科普阅读。
一、以阅读促进学生对科学概念的认知和了解
小学科学教学内容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有些科学术语和概念对于小学生来说很陌生,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知识才能认知与了解,且能深化学生对科学概念认识的深度。如:细胞、受精卵、胚胎等科学词汇,在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人的一生》中仅仅作为概念出现。而细胞分裂,生命的来源对学生而言颇有难度,尤其是克隆技术,仅靠阅读课本“资料卡”的介绍是无法让学生对这种生物繁殖新技术理解到位的。针对这种情况,我除了播放本册教学资源中“生命起源电子书”外,还提供给学生需要进行阅读的资料――《地球生命溯源》《破解身体密码》《人体的奥秘》《我们的身体》等学校图书室配发的图书,引导学生自己去收集与“生命科学”有关的书籍。使学生从科普阅读中掌握最权威、最丰富、最全面的信息,深化了学生对生命科学知识的掌握。
二、以阅读拓宽学生科学视野
科普阅读,有助于学生了解更多的科普知识和与科学有关的科学家、科学发明、科学故事及其它相关的科学史,结合科学实验、科学制作、科学发明的动手操作项目,能拓宽学生的科学视野,使学生受到科学态度及科学精神的熏陶,达到科学与人文的融合,提升儿童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
在教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地球与地表的变化》时,虽然岩石、矿物和我们人类的生活关系非常密切,是我们生产生活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岩石和矿物将更广泛的应用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但五年级的学生对岩石、矿物和我们的关系知道的并不多,对矿物的用途可能知道和关注的就更少。而实验室中配备的岩石、矿物标本则不配套,像一些很有名的学生普遍感兴趣的古生物化石根本就没有,仅通过看课本和一些不配套的标本,是难以展开地质科学的启蒙教育。在教学中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播放了维苏威火山爆发、汶川地震的视频,学生从这些科普资料中了解火山和地震的成因以及对人类的危害;恐龙化石视频资料也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了化石是人类研究历史以及生物进化的主要依据。除此之外,我还让学生阅读班级书柜中《我们到底知道多少---科学之谜纵横谈》《地震的奥秘》《地震的自救与互救》《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火山》《火山监测与减灾》《奇异的岩石》等科普书籍以及学生自己收集到的与之相关的科普图书,边查找边记录整理。查找结束后,全班交流汇报,汇报时可以语言描述;可以利用图片介绍;也可以通过手抄报的形式汇报。通过这样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愉快的自主学习过程中知道了岩石和矿物的更多用处,知道它们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知道目前地球资源的紧缺和保护岩石矿产的紧迫性。从而理解了保护地球上的岩石和矿物资源的意义,对学生树立保护自然资源、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意识有很大帮助。
三、以阅读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小学科学课程中有不少的科学知识,既不能通过实验来获得,也不能通过观察来得到,学生只有通过科普阅读并结合生活与学习中的经验和体验,把知识进行重组从而获取得到新的知识,这时就需要我提供相关的科普资料让学生进行阅读,如: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探索宇宙》单元,学生在平时的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已经得到一些与宇宙有关的信息。但学生掌握的有关信息不会很全面,教学中又无法通过实验让学生来认识浩瀚的宇宙。于是在教学中,我播放了神十飞天和太空授课视频,学生观看的非常认真,这不仅仅是一次科普知识的传授,也是一次爱国主义的熏陶,而且这样别开生面的太空之旅,还让学生了解了太空微重力条件下的特殊现象和规律,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热情。班级书柜中《令人神往的宇宙》、《充满诱惑的宇宙》《无比神奇的宇宙》《不可思议的大自然》《宇宙奥秘》《宇宙PK科技》等系列书籍也被同学们在课下时间里争相传阅,学生通过阅读知道:我们居住的地球,只是浩瀚宇宙的一粒尘埃,广阔无垠的宇宙,包括我们地球拥有无穷的秘密,等待着我们的探索。
不可思议的科学史范文
本文2023-10-27 17:03:39发表“文库百科”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kubao.com/article/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