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森林的建议范文
保护森林的建议篇1
森林保护专业的困境何在
1997年,国家教育委员会根据当时的实际对全国高等院校专业进行了第三次调整,砍掉约50%的专业。在1998年正式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森林保护专业由于种种原因而被取消归入林学专业,停止招收本科生。对于从事森林保护教育工作几十年的我们而言,当时的心情是很不平静的,甚至认为国家教育委员会的决策是错误的。记得当时沈瑞祥教授曾以非常激动的语气向学生做“告别讲话”时说:“我和杨旺教授是建立和发展森林保护专业的见证人,我也是森林保护创始人和见证人中唯一在岗见证森林保护专业被取消的人,我深信虽然专业可以被合并而停止招收森林保护本科生,但森林保护学科依然存在,森林保护事业永远取消不了,这好比只要有人类存在就会有医生一样”。2001年,北京林业大学以骆有庆教授为代表的森林保护专业的教师们充分利用国家教委公布的调整后的专业目录,以“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的名义,实际招收森林保护本科生。随后,西南林业大学等相关高校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招收森林保护本科生。当时我们也很兴奋,认为这是“起死回生”了。但事与愿违,毕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时间是最好的见证,这种名不符实的招生使教学安排、课程设置、学生质量以及招生和分配等出现种种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矛盾越来越突出,困难也越来越大。现在看来这种权宜之计在当时确实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矛盾”,赢得了认真总结思考的时间,但是无法“死而复生”。痛定思痛,使我们更客观地进一步认识到“专业”是国家根据培养人才需要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而发生变化的真谛。应该充分认识到,1997年森林保护专业被合并到林学专业并不是否定过去建立森林保护专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不表明现在就不要“森林保护”或“保护森林”了,事实上只要有森林就必然要有森林保护或保护森林。只是随着人们对森林的认识和人们对森林的要求或依赖的不断提高,就必需有森林医学的理念和理论为指导,由单一的森林保护向森林保护与森林自卫相结合转变。
森林保护专业出路何在
1958年建立的森林保护专业是在不断充实和调整中发展的。1961年由于在招生、课程设置以及工作分配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感到森林保护所涉及的范围太广不利于学生学习和就业,因而决定申请改名为“森林病虫害防治专业”,取消了防火、野生动物保护等课程。然而改革几年后又感到学生如果只懂得一些病虫害防治知识,在工作中不能适应林区基层生产实际需求而充分发挥作用。大约在1963年,又恢复为“森林保护专业”这个名称。这样改来改去始终没有能得到理想的认识和合理的处理,其结果导致1997年被并入林学专业,而且无奈之下又以“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的名义招生。
多少年的反复实践使人们一方面认为森林保护专业的必要,另一方面又对如何办好森林保护专业感到茫然!因此也就产生了不同的想法,一部分人认为,现在林业生产上病虫害问题仍然十分严重,而且防治形势特别严峻,现在可以利用国家教育委员会将对专业目录进行再次调整的机遇恢复森林保护专业;但是又感到由于当前气候异变和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等原因,由各种原因包括病虫害等有害生物引起的森林疾病的发生情况越来越复杂,如果沿用过去的森林保护专业培养学生的模式和标准,确实很难满足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更何况1997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已经通过多次专家论证后正式将其合并到了林学专业也不无道理。所以想要恢复必需有非常充足的理由才有可能,难度必然很大,此路似乎难通,甚至不通。所以,少部分人认为,可以继续用“改名换姓”或“改名不改姓”的“植物保护”或“保护生物学”的专业名称。也可以利用国家教委即将进行调整后公布的专业目录,将计就计寻找有“保护”字眼的、能与植物或森林有联系的专业名称来招收学生,但实际仍然是培养森林保护的学生。然而这种“换汤不换药”的做法其结果也必然还是理不直,心不安,效果差,路走弯,也难通。
还有一部分人则认为,可以迎合“森林健康”的理念,把“森林保护专业”改为“森林保健专业”。然而,“保护”和“保健”都是一种手段,目的是保护、保持森林健康。但遗憾的是“保健”是有其特定含义的,因此也和“保护”一样,同样不能涵盖保证森林健康的全部内涵和手段,所以也会有和森林保护专业这个名称一样的结果。我们认为,森林保护专业的发展应该随国家对现代林业发展的要求、人们对森林认识和对森林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与时俱进,以确保森林健康。这就不仅要求采用各种措施保护森林,而且还应该采用各种措施保持和提高森林的自卫和自我恢复能力。只有把“森林保护”和“森林自卫”系统完整地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保持森林健康,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经济、社会、美学景观等多种效益。从哲学的角度讲,也就是“外因”(森林保护)通过“内因”(森林自卫)而起作用,通过人类采取一定的干扰手段与森林自身的自卫能力相结合,使得森林的发育向着有利于保持森林健康的方向发展。这种森林保护与森林自卫系统完整地有机结合,确保森林健康的思想也必然以医学的理论为指导。因此,森林保护(forestprotection)向“森林医学(forestmedicine)”的方向发展也必然是顺理成章。当然也有人认为,森林医学这个想法不错,但目前还不成熟,我们的师资条件也不够,而且国家教委也不一定接受,因此难度同样比较大。我们认为成熟是相对的,任何事物都是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不应该去等待成熟,而应该创造条件去促进成熟,在实践中去检验和逐步完善。至于师资条件不够的想法似乎过于悲观了。想当年成立森林保护专业的时候我们的师资条件比现在还要差,但我们还是通过进修、借调、选进人才等方式逐步组建了能高质量完成森林保护教学任务的师资队伍。至于国家教育委员会能否接受的问题,我们认为关键是理由是否充分,认识是否统一。如果我们的理由充分,认识统一,就应该下决心知难而进地去争取。#p#分页标题#e#
森林医学专业势在必行
人医学、兽医学和植物医学作为人类的三大医学已成世人共识,而且微生物医学也正在兴起。所以森林医学是森林保护学发展的必然。且不说狄巴瑞(DeBary)早年是学医的,而且当过2年外科医生,后来也不是从事农业研究的,而是搞植物研究的。可就是他将医学中的病理学原理移植过来研究植物病理学,成为《植物病理学》的创始人。名著《植物侵染性病害原理》一书的著作者高又曼(E.Gaumann)也是学医的。柯赫法则也是从医学上移植过来的。这种“人医学”与“植物病理学”的渊源关系也正说明了植物医学形成和发展的必然。而且事实上我们过去在植物保护和森林保护专业中所开设的“植物病理学”、“植物病害流行学”、“植物病害诊断学”、“植物免疫学”以及树木病害防治中的“外科手术”等学科名称和概念早已属于医学的范畴了,只是我们没有意识到应该对这些学科和概念进行更好地延伸和发展,并加以系统化、完整化、理论化,使之真正成为植物医学。其实,陈延熙教授于1978年,在广西阳朔召开的“中国植物病理学学术研讨会”上所做的“现代植物病理学及其发展”的主题报告中就已指出:植物病理学有两重性,一是理论性的生物学,二是应用学科农学的一部分。
保护森林的建议篇2
关键词:森林资源;保护;措施
森林的生存和发展与人类是密切相关的,人类不但可以使森林得以发展,也可以使森林毁灭。而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政策失误;乱砍滥伐,工业化的盲目发展;人口膨胀及贫困;刀耕火种等不合理的耕作方式等等行为都会给森林带来威胁和破坏,导致了环境的恶化,资源的枯竭。所以,我们必须控制和制止这些会给森林带来威胁和破坏的行为,保护好森林资源。当今人类社会已跨入21世纪,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环境的好坏已成为社会进步和文明的标志,人们的环保意识日益提高,如何保护好环境,特别是保护好森林资源,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下面我就如何保护好森林资源谈谈自己的一点感受,希望和大家共享。
一、加强森林资源管理
各级国家林业管理部门要认真贯彻“严管林”的要求,切实把森林资源管好,一要狠抓限额管理。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法律和政策规定,把限额采伐管理当作森林保护工程的头等重要工作来抓。尤其是严格按照采伐审批程度,积极配合县乡基层林业主管部门抓好农民自用材,培植业用材和烧材的采伐管理,坚持杜绝无证采伐和超限额采伐。二要切实强化林地保护管理。基层林业主管部门要严格执行征占用林地管理制度,发现非法征占用林地行为的,要及时向上级林业主管部门报告,并坚决查处林荫地非法流失和林地逆转。三要加强林权管理。基层林业主管部门要协助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对林权证发放情况进行清理登记。明确和稳定森林资源的权属关系,同时积极协助调处林权纠纷,保护集体林区生产生活秩序稳定。四要加强木材流通领域和木材经营加工单位监督管理,基层林业主管部门要严格执行凭证运输木材制度。依法查处非法运输行为,同时要密切配合有关部门和大对天然林保护区周边地区木材加工单位的监督管理,发现非法加工木材的要积极协助有关部门依法查处。
二、加强森林病虫害的防治
1、提高生态认识,加强管理
(1)一是从加速生态建设和实施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是保护森林资源,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环节。
(2)二是从减轻危害损失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高度认识。森林病虫害的严重发生,直接制约着森林资源的发展,抓好森林病虫害防治,不仅可以大大降低损失,保护森林资源,而且能够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3)三是从实现新世纪林业跨越式发展的高度认识。森林病虫害防治对加快造林绿化步伐,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森林资源质量,促进产业发展,担负着支撑保障任务,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必须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
2、加强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
预测预报是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基础。林业部门应该坚持把病虫害的调查监测工作放在首位,对辖区内的全部森林资源进行病虫害调查监测,要以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森林病虫害动态作为基本目标,确定专人、固定地块、明确对象、指定方法、定时调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除治,坚决避免平时不调查,等到发现已是严重危害的局面。从发展看,全国要以部级中心测报点为龙头,以省、市重点测报点为骨干,以县级测报点为基础,尽快建立起一个覆盖全国的、健全的预测预报网络体系。不仅要能够及时掌握全国森林病虫害发生情况、发展动态,进行区域性短期预报或预警,而且能够结合林木资源状况、气候气象条件等相关资料,为国家林业主管部门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要通过对主要森林病虫害的一般调查和系统观测,不断积累基础资料,建立起数据库,用高新技术和监测信息处理系统开展监测与预报工作。
三、抓好森林防火工作
要进一步提高对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时刻绷紧森林防火这根弦,要强化措施,切实抓好森林防火工作。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森林防火意识。要利用一切宣传工具,采取多种形式,加大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力度。要特别注意对乡镇场所、偏远村屯和山上作业点的宣传,进村入户对农户进行贴心宣传;如各护林员、驻村干部都抓住重点对象、高危群体,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对小孩及精神病患者等重点监管对象一定要坚决落实监护措施,严防森林火灾的发生。采取以上措施可进一步增强全民的森林防火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全民保护森林资源、参与森林防火事业的自觉性。
2、加大火源管理,严格禁止一切野外吸烟和弄火行为。必要的生产用火要严经防火指挥部批准后,方可进行。未经批准擅自用火的,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并给予相应的经济处罚。对林内从事生产作业的单位和人员,必须统一组织,明确责任,预交防火抵押金,落实防火措施。
3、明确责任,切实加强对森林防火工作的领导,进一步抓好森林防火行政领导负责制的落实。根据国务院《森林防火条例》和《浙江省森林防火实施办法》,结合乡镇实际,制订《森林防火预案》,层层签订责任状,明确目标,分解任务,细化责任,真正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把森林防火的责任落到实处。森林防火关系到保护森林资源,关系到生态建设和社会秩序的稳定,也是建设和谐社会、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同心协力,求真务实,扎扎实实地抓好森林防火工作。
4、建立防火队伍,健全防火预案。根据上级有关指示精神,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建立森林防火巡逻队、扑救队、督察组、 后勤组,并健全防火预案,一旦接到火警就按照预案出动,各村也要建立配套组织配合乡镇做好森林火灾扑救工作。坚持把森林火灾“打早、打小、打了”,把森林火灾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
四、积极开展思想教育工作
思想教育工作是我们进行一切工作的根本。任何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思想教育工作的引导,只有把思想教育搞上去,人们有了指导自己工作的思想武器,才会让自己的工作变成自己自觉的行动,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在护林工作中,要充分利用好这一思想武器,认真做好基层护林员的思想工作,提高基层护林员的思想认识,增强护林员对护林管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同时还要充分调动一切与护林管理有关的积极因素,特别是充分认识林区农民群众对护林工作的重要性,做好林区农民的思想工作,想方设法把当地农民调动起来,让其参与管理,变被动为主动,变不利为有利,从而更好地为护林工作服务。
保护森林的建议篇3
关键词:森林资源;保护;措施
森林的生存和发展与人类是密切相关的,人类不但可以使森林得以发展,也可以使森林毁灭。而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政策失误;乱砍滥伐,工业化的盲目发展;人口膨胀及贫困;刀耕火种等不合理的耕作方式等等行为都会给森林带来威胁和破坏,导致了环境的恶化,资源的枯竭。所以,我们必须控制和制止这些会给森林带来威胁和破坏的行为,保护好森林资源。当今人类社会已跨入21世纪,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环境的好坏已成为社会进步和文明的标志,人们的环保意识日益提高,如何保护好环境,特别是保护好森林资源,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下面我就如何保护好森林资源谈谈自己的一点感受,希望和大家共享。
一、加强森林资源管理
各级国家林业管理部门要认真贯彻“严管林”的要求,切实把森林资源管好,一要狠抓限额管理。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法律和政策规定,把限额采伐管理当作森林保护工程的头等重要工作来抓。尤其是严格按照采伐审批程度,积极配合县乡基层林业主管部门抓好农民自用材,培植业用材和烧材的采伐管理,坚持杜绝无证采伐和超限额采伐。二要切实强化林地保护管理。基层林业主管部门要严格执行征占用林地管理制度,发现非法征占用林地行为的,要及时向上级林业主管部门报告,并坚决查处林荫地非法流失和林地逆转。三要加强林权管理。基层林业主管部门要协助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对林权证发放情况进行清理登记。明确和稳定森林资源的权属关系,同时积极协助调处林权纠纷,保护集体林区生产生活秩序稳定。四要加强木材流通领域和木材经营加工单位监督管理,基层林业主管部门要严格执行凭证运输木材制度。依法查处非法运输行为,同时要密切配合有关部门和大对天然林保护区周边地区木材加工单位的监督管理,发现非法加工木材的要积极协助有关部门依法查处。
二、加强森林病虫害的防治
1、提高生态认识,加强管理
(1)一是从加速生态建设和实施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是保护森林资源,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环节。
(2)二是从减轻危害损失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高度认识。森林病虫害的严重发生,直接制约着森林资源的发展,抓好森林病虫害防治,不仅可以大大降低损失,保护森林资源,而且能够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3)三是从实现新世纪林业跨越式发展的高度认识。森林病虫害防治对加快造林绿化步伐,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森林资源质量,促进产业发展,担负着支撑保障任务,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必须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
2、加强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
预测预报是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基础。林业部门应该坚持把病虫害的调查监测工作放在首位,对辖区内的全部森林资源进行病虫害调查监测,要以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森林病虫害动态作为基本目标,确定专人、固定地块、明确对象、指定方法、定时调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除治,坚决避免平时不调查,等到发现已是严重危害的局面。从发展看,全国要以部级中心测报点为龙头,以省、市重点测报点为骨干,以县级测报点为基础,尽快建立起一个覆盖全国的、健全的预测预报网络体系。不仅要能够及时掌握全国森林病虫害发生情况、发展动态,进行区域性短期预报或预警,而且能够结合林木资源状况、气候气象条件等相关资料,为国家林业主管部门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要通过对主要森林病虫害的一般调查和系统观测,不断积累基础资料,建立起数据库,用高新技术和监测信息处理系统开展监测与预报工作。
三、抓好森林防火工作
要进一步提高对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时刻绷紧森林防火这根弦,要强化措施,切实抓好森林防火工作。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森林防火意识。要利用一切宣传工具,采取多种形式,加大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力度。要特别注意对乡镇场所、偏远村屯和山上作业点的宣传,进村入户对农户进行贴心宣传;如各护林员、驻村干部都抓住重点对象、高危群体,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对小孩及精神病患者等重点监管对象一定要坚决落实监护措施,严防森林火灾的发生。采取以上措施可进一步增强全民的森林防火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全民保护森林资源、参与森林防火事业的自觉性。
2、加大火源管理,严格禁止一切野外吸烟和弄火行为。必要的生产用火要严经防火指挥部批准后,方可进行。未经批准擅自用火的,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并给予相应的经济处罚。对林内从事生产作业的单位和人员,必须统一组织,明确责任,预交防火抵押金,落实防火措施。
3、明确责任,切实加强对森林防火工作的领导,进一步抓好森林防火行政领导负责制的落实。根据国务院《森林防火条例》和《浙江省森林防火实施办法》,结合乡镇实际,制订《森林防火预案》,层层签订责任状,明确目标,分解任务,细化责任,真正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把森林防火的责任落到实处。森林防火关系到保护森林资源,关系到生态建设和社会秩序的稳定,也是建设和谐社会、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同心协力,求真务实,扎扎实实地抓好森林防火工作。
4、建立防火队伍,健全防火预案。根据上级有关指示精神,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建立森林防火巡逻队、扑救队、督察组、 后勤组,并健全防火预案,一旦接到火警就按照预案出动,各村也要建立配套组织配合乡镇做好森林火灾扑救工作。坚持把森林火灾“打早、打小、打了”,把森林火灾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
四、积极开展思想教育工作
思想教育工作是我们进行一切工作的根本。任何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思想教育工作的引导,只有把思想教育搞上去,人们有了指导自己工作的思想武器,才会让自己的工作变成自己自觉的行动,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在护林工作中,要充分利用好这一思想武器,认真做好基层护林员的思想工作,提高基层护林员的思想认识,增强护林员对护林管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同时还要充分调动一切与护林管理有关的积极因素,特别是充分认识林区农民群众对护林工作的重要性,做好林区农民的思想工作,想方设法把当地农民调动起来,让其参与管理,变被动为主动,变不利为有利,从而更好地为护林工作服务。
保护森林的建议篇4
关键词:林业经营体制;森林资源;保护措施;创新
森林危害种类繁多,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自然因素,一类是人为因素。对于自然因素引起的森林灾害我们只能用加强预防措施来进行控制。而对人为因素所造成的森林灾害不能仅仅是预防措施所能控制的,还要经过不断加强对森林资源保护措施、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并提高人们对森林的保护意识等。近年来,我国森林资源遭受破坏的数量逐渐增多,因此要尽快做出对森林资源保护更加有效的措施,同时还要创新林业经营体制来提高林业发展。
一、加强森林资源管理
目前,我国森林资源遭受破坏多为人为因素导致,因此加强林业管理是有必要的。林业经营要从林区种植种类以及树木生长习性进行综合性考虑,并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包括基层管理人员、林业养护人员等都要全力落实与执行相关管理条例,并实时监督林业管理是否到位与合理。对林区的树木生长情况熟悉掌握,针对性的建立树木养护方案,同时还要对林区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认真研究与分析,并作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与预防措施。由于森林资源管理任务重、工作周期长、管理复杂,而且树木生长阶段变化比较大,因此要制定一套有效的管理方案,并针对树苗培育阶段、栽植阶段、后续养护阶段等各阶段都要根据树木实际生长情况拟定相应的管理方案。尤其是树木开采阶段更要加强管理制度,严禁乱砍乱发现象,严格控制与监督开采审批过程,开采手续则需要层层审批通过才可有效,开采树木则以有经济价值的种类为主,严禁对可影响生态环境的树木进行砍伐。
二、加强森林病虫害的防治
1、加强森林病虫害管理
森林病虫害对树木的破坏程度最为强烈,只有加强林区管理人员对病虫害的预防意识并作出成熟的防治措施,才可有效的降低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同时加大管理、监督力度。不断对林区树木生长过程中所有信息进行勘查与分析,尤其是对容易遭受病虫害的树木种类或者树木品种较为单一的林区更要加强监督与管理。通过多年来发生的各种病虫害处理与解决的经验,总结出更为有效的防治措施与管理措施,为森林资源健康生长提供保障,并起到维持生态环境平衡的作用。
2、加强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
虫害形式初期受害范围非常小,并且不会出现明显的死亡显现,患病树木会表现出异常症状,例如树叶干枯死亡。发现此类特征后护林人员要将现场情况上报至管理部门,在日常巡视过程中,测量得到的树木生长情况也要及时记录,应用信息化技术,这样能够实现数据实时传输。虫害发生前树木出现的异常是最直接的告警,针对这一特征开展管理工作,要以预报为主,通过前期干预阻止大面积虫害的形成。预报工作不但要得到管理人员的重视,更要在工作开展形式上创新,应用新的技术方法,提升信息传播速度,基层虫害监测方法也要及时创新,提升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为树木健康生长提供保障。
三、抓好森林防火工作
森林火灾一旦发生造成的后果不可估量,不但经济损失惨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由此可见加强防火管理的重要意义。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森林防火意识
森林火灾通常是由疏忽造成的,森林管理人员应加强对消除火灾隐患知识的宣传,深入群众中开展安全教育工作。提高基层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安全知识讲解过程中,要针对不同群体的思维特征来进行,例如儿童,自我约束能力差,并且对危险行为缺乏判断能力,常规的教育方式很难提起学习的兴趣。可以进行防火安全知识竞赛,提升群众对森林资源的保护意识,工作任务也能够高效完成。
2、参与森林防火事业的自觉性。
加大火源管理,严格禁止一切野外吸烟和弄火行为必要的生产用火要严经防火指挥部批准后,方可进行。未经批准擅自用火的,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并给予相应的经济处罚。对林内从事生产作业的单位和人员,必须统一组织,明确责任,落实防火措施。
3、明确责任,抓好森林防火行政领导负责制的落实
根据国务院《森林防火条例》和《浙江省森林防火实施办法》,结合乡镇实际,制订《森林防火预案》,层层签订责任状,明确目标,分解任务,细化责任,真正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把森林防火的责任落到实处。森林防火关系到保护森林资源,关系到生态建设和社会秩序的稳定,也是建设和谐社会、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同心协力,求真务实,扎扎实实地抓好森林防火工作。
4、建立防火队伍,健全防火预案
根据上级有关指示精神,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建立森林防火巡逻队、扑救队、督察组、后勤组,并健全防火预案,一旦接到火警就按照预案出动,各村也要建立配套组织配合乡镇做好森林火灾扑救工作。坚持把森林火灾“打早、打小、打了”,把森林火灾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
四、积极开展思想教育工作
思想教育工作是我们进行一切工作的根本。任何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思想教育工作的引导,只有把思想教育搞上去,人们有了指导自己工作的思想武器,才会让自己的工作变成自己自觉的行动,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在护林工作中,要充分利用好这一思想武器,认真做好基层护林员的思想工作,提高基层护林员的思想认识,增强护林员对护林管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同时还要充分调动一切与护林管理有关的积极因素,特别是充分认识林区农民群众对护林工作的重要性,做好林区农民的思想工作,想方设法把当地农民调动起来,让其参与管理,变被动为主动,变不利为有利,从而更好地为护林工作服务。
森林资源保护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国际、国内十分瞩目的巨大生态建设工程。森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实施,对保护我国生态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意义,所以我们林业部门必须认识到对森林资源保护的紧迫性,确保对森林资源实施有效保护,为改善我们生存的生态环境作出更大的贡献。
结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坚持森林资源保护的基础上,实施林业多种经营,不仅可以大大地提高森林质量,优化森林结构,而且可以更好地满足现代社会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日益提高的需要,适应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符合国家关于“培育发展优质、高效、多功能森林”的要求。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积极运用唯物主义辩证观,正确处理好林业经济发展与森林资源保护之间的关系,为建设现代林业,为构建“三大体系”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和环境条件,为实现林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保护森林的建议篇5
关键词 森林资源;特点;建议;辽宁丹东
中图分类号 F326.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5-0203-01
Characteristics and Suggestions of Forest Resources Construction in Dandong City
YAN Shu-ming
(Dandong Forestry Bureau in Liaoning Province,Dandong Liaoning 118000)
Abstract The forest resources are important material basis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and the important carrier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mprovement,water conservation,building harmonious hom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orest resources in Dandong City were discussed,and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in order to offer help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forest resources in Dandong City.
Key words forest resources;characteristics;suggestions;Dandong Liaoning
丹东市素有“辽东绿色屏障”之称,是辽宁省的重点林区之一。全市现有林业用地面积占全省林地面积的14.54%;其中有林地面积96.1万hm2(列全省第1位),森林蓄积量4 529.4万m3(列全省第2位),森林覆盖率65.9%(列全省第3位)。全市现有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17处(其中部级自然保护区1处、部级湿地保护区1处、部级风景名胜区3处、部级森林公园2处、省级自然保护区1处、省级风景名胜区4处、省级森林公园5处),保护面积达31.12万hm2,丰富的资源给丹东市林业发展带来了物质基础。
1 丹东市森林资源的主要特点
1.1 天然林比重大,人工林比重小
全市有天然林面积66.79万hm2(其中柞蚕场为12.67万hm2,低质低效林分约13.33万hm2),占林业用地面积66.7%;人工林33.4万hm2,只占林业用地面积的33.3%。这说明丹东市自然条件好,有着良好的天然更新环境,尤其是乡土树种更新能力较强,很容易自然更新成林。
1.2 中、幼龄林比重大,林木蓄积量少,林分质量低
丹东市虽然具有丰富的森林资源,但林龄结构不合理。通过20多年的采伐生产,目前全市幼中林面积大、蓄积小,而成熟林则面积小、蓄积大。据统计,全市有近成熟林分仅有17.33万hm2,占有林地面积18.04%,林地平均蓄积40.5 m3/hm2,低于东部山区47.55 m3/hm2的平均水平。
1.3 公益林比重大,商品林比重小
全市划为国家公益林面积35.8万hm2,划为省级天然保护工程(地方公益林)31.13万hm2,共计66.93万hm2,占全市林业用地面积66.8%。商品林用地只有33.27万hm2,占林业用地33.2%。根据国家分类经营区划原则,公益林比例一般不超过35%,但由于丹东市天然林多,属省“天保”工程重点范围,所以区划的商品林比例只占1/3。
2 加强森林资源建设的建议
丹东市的森林资源有限,区位特殊,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将面临着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森林资源的短期经济利益与持续发展等诸多矛盾[1]。为使丹东市森林结构合理,森林生态功能稳定、高效,根据丹东市森林资源现状,就今后林业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2.1 加强森林旅游资源的培育和利用
全市现有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17处,总面积31.13万hm2,其中森林面积13.73万hm2。这部分森林都是特殊管护的公益林,是封禁对象,在林木经营方面是高压线。但它是打造丹东市旅游名城的自然基础,是重要的旅游资源。目前由于该资源属于条块松散管理,缺少宏观规划、统一整合,建设资金不足、基础设施差、管理方式落后,导致景区知名度低、收入少、资源浪费。因此,建议各级政府加强对旅游业的宏观管理,协调相关部门做好旅游资源整合工作[2]。
2.2 调整指导思想,以适应丹东市森林资源发展要求
发展森林资源是林业工作中最主要、最基本的工作[3],当前要紧紧围绕林权制度改革、分类经营改革和实施分区突破战略,调整指导思想,建立新机制,以适应丹东市森林资源发展的要求。一是明确树立符合分类经营要求的发展森林资源的指导方针,根据主导利用目的,确立合适的林种树种、营造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二是建立调动全社会积极性的激励机制,切实调整不利于发展森林资源经营的一些规定,做好山林延包定权发证工作,建立起能够真正体现“谁造林、谁所有、谁受益”的机制,鼓励全社会参与发展森林资源。
2.3 加强生态资源管理,控制板栗经济林发展面积
板栗作为丹东市重要的经济林资源,面积已达10万hm2,是人工林面积1/3,但是产量仅3万t。目前板栗的发展方式并非扩大面积,而是加强技术管理、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这几年有些县(市)一直把蚕场改板栗林作为一项重大产业调整和生态建设内容,此种缺乏科学论证的做法应引起关注。因此,建议中南部山区蚕场改造板栗林要经过科学论证,进行合理规划,采用封育和改造等综合措施对蚕场进行治理,尤其是沙化蚕场改种板栗要采取必要的限制措施。
2.4 坚持山区保护与开发并重原则,适度发展林地经济
林地经济是森林禁伐后山区农民收入的重要经济补充[4-5]。林地经济如中草药的发展必须遵循保护与利用并重的原则,进行科学规划。对坡度25°以上及植被条件差、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的特殊保护地区和重点保护地区,要禁止破坏植被的经营活动,限制开发利用[6];一般保护地区和天然商品林林地要合理开发利用。协调、监督林业、供销、工商、科技、金融等部门行使好各自的服务职能,做好组织科技下乡、农民技能培训、组建行业协会和市场信息等服务工作。使林地经济这一新兴产业持续、协调、快速、健康地发展,发挥其最大的经济效益。
3 参考文献
[1] 于荣,沈夫钧,张黎华,等.建立集体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体系初探[J].林业经济,2010(5):37-40.
[2] 张黎华,滕云龙,陈静,等.丹东市林业资源存在的问题及保护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3(12):159.
[3] 陈静,滕云龙,张黎华.丹东市退耕还林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3(15):211.
[4] 郭保香.我国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发展历程、问题及对策研究[J].林业经济,2010(8):88-91.
[5] 贾治邦.我国森林资源管理工作“十二五”展望[J].林业经济,2011(6):7-10.
保护森林的建议篇6
【关键词】森林培育;经营管理;探讨
0.前言
森林培育是通过树木和森林利用太阳能和其它物质进行生物转化,生产人类所需的食物、工业原料、生物能源等的一种生产过程,同时创造并保护人类和生物生存所需环境的生产过程。森林培育必须要科学经营,只有科学经营,才能实现森林的生态的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在森林经营工作中要把森林培育放在首位,把森林采伐作为森林培育的一种手段,从而达到越采越好、越采越多的目标。本文就森林培育与经营管理进行初步探讨。以森林培育促进森林经营管理的有效途径。
1.我国森林培育与经营管理的现状
1.1国有森林区域的改革进度不够
我国森林以木材生产和森林多功能发挥相协调的森林经营模式将普遍的被探讨,为此,森林培育将更注重森林的多目标,如木材和非林产品的生产、生物多样性和野生动物保护、生态系统可持续能力 、保持水土的能力 、森林服务功能、更新的影响等。随着经济的发展木材等林产品的需求将不断增加,森林培育技术也将向集约化方向发展。建议应明确国家有关部门牵头制定国有林体制和机制改革方案,采取积极措施,稳步推进。同时,将加强森林经营、振兴东北老森工基地作为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的责任,加强组织协调,研究和制定振兴老森工基地的有关政策,落实各项措施,促进振兴。
1.2森林采伐管理制度需要尽快加强
一些可持续经营模式将被提出,如森林的生态系统经营模式、新林业模式、接近自然的林业、生态林业等。因此森林抚育、林分改造的森林采伐限额管理,不应成为森林抚育和低价林改造的瓶颈,要从有利于森林培育、有利于经营主体、有利于森林资源保护“三个有利”的原则进行完善。凡是按规范要求编制森林经营方案,按方案中确认的合理年采伐量,纳入森林采伐限额的管理。另外,现行各项规程、规范、标准以及管理办法,凡不利于加强森林经营工作,脱离实际的,应清理、修改和完善。
1.3天然林保护的期限需要延长
为了发挥森林的更大效益,在森林培育上将实行分类经营和定向培育。对一个区域来讲,森林被划分成商品林和公益林。对于商品林又分成纸浆林、建筑用材林、单板用材林等。我国天然林资源在国家生态安全和人民生产、生活中发挥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天然林保护和培育工作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做好,重点是加强森林培育;其次扶持经营体制创新和运行机制创新。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期到2010年截止,天然林的保护培育、恢复发展不能指望10年就能实现,它是一项长期的战略工程。建议再用10年~20年实施天然林保护培育天然林工程,加大国家扶持力度。在工程实施中,把大部分的工程资金用于森林抚育、低产林改造和森林保护等,提高工程区的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从而增强天然林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
2.我国森林培育与经营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
2.1国家应启动森林经营工程
森林工程是以森林资源建设与保护、开发与利用为目的的工程。它以森林生态学为依据研究森林合理采伐的方式和集林方式,以运筹学为基础,研究木材生产的优化规划方案选择。组织管理和经济效益,以工程力学和机械学为基础研究采运工程建设和机械的使用,森林工程学的形成和完善推动了林业工程的发展。为了实施森林培育与经营管理。建议国家启动森林科学经营工程,抓紧实施全国森林经营工程规划,重点突出森林抚育措施。森林经营工程可以分解为森林抚育工程、大径材培育工程、珍贵树种培育工程、低价林改造工程等等。当前要抓紧试行示范工程,以县(局、场)为尺度,建立森林经营工程管理体系,以县(局、场)为单位编制森林经营类型,各森林经营主体编制森林经营方案,按方案实施。经过试点,总结经验,示范推广。
2.2强化森林管理的扶持政策
国家对一些急需建设的行业给与扶持政策,例如,国家对农业的扶持政策,国家对文化产业财政扶持政策,国家对大学生创业政策扶持,国家对中小企业发展扶持政策。国家对森林管理也应有扶持政策。因为森林管理的任务更重,条件艰苦。因此,森林抚育资金投入要有长效机制,林业生产是周期长、效益低、风险大的行业,但又是人们生态需要和经济建设不可或缺的事业,要优于国家对农业补助资金,如对农民种粮、养猪等补助一样对待,建议国家设立中央财政林业补助资金,重点鼓励森林抚育,促进林业生产和林农增收,确保生态安全和木材安全。公益林的森林抚育资金,由国家开辟公益林森林经营专项资金渠道解决;商品林的森林抚育可通过特别财务处理,预付或特别周转金先行支付,也可从专项贴息贷款渠道解决。
2.3健全森林经营管理的机构
国家和地方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应设立森林经营管理机构,要建立协调有序的森林经营管理体系和强有力的监督约束机制。建议成立以局领导为首的森林经营领导小组,负责协调职能部门之间的联系,加强森林经营工作,加大力度,指导全国森林经营管理工作。同时,组建森林经营专家顾问咨询组,科学指导森林经营工作有效开展。明确界定林业行政机关和森林经营单位的职责,使基层林业经营单位能独立行使自己的职责。积极宣传加強森林经营的重要性,是各级林业主管部门的重要任务。森林经营的内涵很丰富,这里的“经营”概念,包含了林地、林木等全部森林资源的筹划营谋,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进行人为治理,达到森林生态,森林收获和经济效益既定的目标。通过宣传,提高社会对森林经营的认知程度,澄清与纠正在森林经营工作中存在的种种误区,转变一些以为林业就是简单的“挖坑种树,动斧砍树”、“一说保护,禁止砍树”,甚至把培育与采伐对立等模糊认识。随着天然林保护等几大林业重点工程陆续实施期满,以及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推进,林业将面临一个全新的转型期,新的林业经营机制需要法律支撑,否则森林资源经营与管理无法步入正轨。我国现行的林业法律体系中,森林经营有关法律法规方面还很不健全。也缺乏可操作性。建议对森林法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同时,借鉴美国、日本、芬兰等许多国家都制定了《国有林经营法》、《私有林经营法》的经验,着手制定我国《森林经营法》。通过法律规定森林经营的各种形式,包括森林经营的主体与客体,经营权取得和限制,森林经营的基本准则,森林经营规划与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执行,森林经营与各方面的关系,森林经营效果的保障,森林经营风险管理等等。只要森林经营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林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才能得到切实保障。
3.结语
森林资源经营是对森林生态系统的修复、重建、培育和维护,以及与经营者直接相关的工作。森林资源管理是指对森林资源培育、保护、利用等一系列活动的组织、计划和制定相关法规政策监督实施等内容。森林资源经营与管理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必须加强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监督、指导和服务,健全完善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法规和标准,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发展。
【参考文献】
[1]朱秀峰.加格达奇林业局森林经营中采伐方式的探讨[J].林业科技情报,2010,04.
保护森林的建议篇7
关键词 森林 法规 浙江特色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目前,我国在针对森林保护方面主要是借助森林法及其实施条例来进行的。由于我国的实际国情,各地的森林的种类及各种基本条件各不相同,这就造成了我国不同地区的森林的保护及森林法的实施必然具有本地的特色。我国目前主要的学术著作中,并无太多的学者关注地方森林法规的地方性特色,研究主要是集中于我国目前森林法规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同时予以相应的完善的建议。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浙江省森林法规的特色,从而为我国各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出适合各地的有特色的森林法规作出一些贡献。
一、浙江森林法规特色研究的必要性
有特色从字面意义上解释,即要有特点、要创新,不照抄照搬。在当前地方立法的过程中,不少学者都主张要把有特色作为地方立法的核心和灵魂,如王斐弘教授指出有特色是地方立法的核心,其对地方立法特色涵义的界定为,地方立法在反映、揭示、规范本地特殊性的同时,应具备某类立法的共性特征,并蕴涵针对性、先行性、创新性和自主性,也即地方立法能充分体现本地经济水平、地理资源、历史传统、法制环境、人文背景、民情风俗等状况,适合本地实际,并且在突出地方立法针对性的同时,应将先行性、创新性和自主性同解决本地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豍田杜国学者指出地方特色是地方立法的灵魂,其对地方特色的界定为:所谓地方特色,就是指地方立法中所体现出来的本地的特殊性,豎等等。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保持了市场取向改革先发之优势,社会、经济、文化等诸方面都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因此,前进中遇到的问题比较新,暴露的矛盾比较早,往往在国家立法层面缺少相应的规则或者成例去处理问题。体现在立法工作中,就是要求我们在坚持与国家立法不抵触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地方立法的先行、探索作用,突出立法制度创新,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去解决前进中遇到的问题。浙江最近几年提出了“森林浙江”、“法治浙江”、“平安浙江”、生态省建设、文化大省建设等一系列战略口号,为森林法规的特色研究指明了方向。
二、浙江森林法规的特色分析
(一)浙江森林法规特色的动态分析。
1、浙江森林法规立法前制定工作的特色分析。
(1)建立地方立法调研项目库制度。
所谓立法调研项目库,就是根据对国家立法进程和本省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的把握,对当前经过初步研究论证,有立法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地方立法项目,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选择、分类后形成的地方立法调研项目的数据库。浙江省自从2003年12月,实行了地方立法调研库项目制度之后,对需要制定的森林法规首先进行项目调研论证。
(2)实施森林年度立法计划编制工作。
年度立法计划是对一年立法工作做出总体的安排和部署。浙江省一是建立和实行了公开征集立法项目建议工作制度。通过新闻媒体和地方立法网等多种途径,公开向社会征集立法项目建议,了解和把握社情民意。二是建立和实行了立法项目申报责任制。规定:凡要求报请列入年度立法计划的立法建议项目,应当同时提交包括立法必要性、可行性、立法依据、指导思想、需要规范解决的重要问题等内容的立法可行性报告;三是建立和实行了专家论证制度。对拟列入立法计划的项目,委托专家或者召集专家对项目的可行性、必要性等进行论证,听取专家的独立意见,保证立法项目的科学性。四是在具体立法项目的选择上,注意做到“四个结合、四个优先”。即:与中共浙江省委的重大决策相结合,省委建议立法的项目优先;与公开征集立法项目建议相结合,人民群众意见建议集中的项目优先;与代表议案办理相结合,代表议案建议的项目优先;与法规起草方式相结合,由浙江省人大负责组织起草并提请审议的项目优先。豏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在制定《浙江省松材线虫病防治条例》时,广泛征集建议、进行专家论证等。
(3)推进森林立法公开。
立法公开是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提高立法工作透明度的重要措施。在立法公开方面,浙江省人大常委会主要坚持实施了以下制度:一是立法听证制度。二是法规草案公开登报征求意见制度;三是法规草案网上公开征求意见制度。上述两项制度的实施,对于消除了人民群众对于立法工作的神秘感,激发了人民群众参与立法的热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人民群众有序参与立法工作提供了渠道和平台,有效地推动了立法民主。
2、浙江森林法规立法后调研和论证工作的特色分析。
(1)做好林业法规清理和法规修订修改工作。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社会生活条件也已经发生深刻的变化,许多较早以前制定的林业法规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生活的需要,有的还成为改革的束缚与阻碍。因此,为了保持林业法规内容上的现实有效性和法律法规之间的协调性,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及时对那些已经与现实情况不相适应的法规进行修改,在立法工作中显得愈来愈为重要,已经成为日常性工作。2004年11月12日省政府了《浙江省松材线虫病防治办法》,《浙江省松材线虫病防治办法》实施以来,对松材线虫病的防治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政府规章的效力等级较低,行政许可无权设定,行政处罚力度不够,特别是对政府层面防治责任的规定还存在不足。所以2009年,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制定了《浙江省松材线虫病防治条例》。
(2)开展森林法规质量评估工作。
为了解地方性法规的立法质量和实施情况,浙江省人大常委会通常采用执法检查、专题调研、代表视察等方式进行立法质量回头看,及时发现、修改与实际情况不相适应的森林法规规定,检验和促进立法质量的提高。
(3)推进森林法规备案审查工作。
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是保证国家法制统一的重要措施,是人大常委会加强立法监督的重要工作。一是规章备案审查工作。2006年,浙江省十届人大常委会在总结以往对报备案规章进行被动审查的工作基础上,对2005年报备案的政府规章进行了主动审查。二是其他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由于浙江省各个地区的地理位置、森林面积、森林种类等的不同,所以制定的森林方面的其他规范性文件也比较多,及时对这些规范性文件进行备案审查,可以保障我国法规的统一性、高效性、完备性,提高立法质量。
(二)浙江森林法规特色的静态分析。
1、浙江森林法规的前瞻性。
浙江省率先完成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进一步明晰了林业产权关系,成为全国四个率先完成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任务的先行省份之一。稳步推进林权抵押贷款,制订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的相关管理制度,初步解决了制约林权抵押贷款政策瓶颈和资产评估资格问题。全面实施全额返还林业两金改革,实现了山区林农零税赋。启动政策性林木保险工作,在全国率先出台了林木保险政策,有地增强了林业风险防范能力,保障了林农创业支付。如嵊州市出台了《嵊州市林权抵押创业贷款管理办法》和《嵊州市林木保险条款》等。2009年,浙江省人大常委会颁布了《浙江省松材线虫病防治条例》,这也是我国首部专门为防治松材线虫病而制定的地方法规。
2、浙江森林法规的针对性。
有特色是地方立法的灵魂,衡量一部地方性法规质量高低的标准之一,就是其能否体现地方特色。多年来,浙江立足本地实际,踏准经济社会发展的节拍,走出了一条富有浙江特色的立法之路。为保护本地独特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制定了鉴湖水域保护、南麂列岛部级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钱塘江管理、乌溪江环境保护、普陀山风景名胜区、温瑞塘河保护管理等条例。这些地方性法规充分体现浙江经济水平、地理资源、法制环境等状况,重点解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无法可依的问题,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3、浙江森林法规的文化性
浙江森林资源丰富,安吉的竹子、兰溪的兰花、金华的茶花、开化龙顶的茶叶、庆元的香菇、长兴的银杏等森林植物文化内涵深厚,各具特色。各地区为了发展本地区有特色的森林植物,保护本地区森林植物的品牌,纷纷出台相应的法规、政策。例如开化县制定了《有机茶、无公害茶叶“十五”发展规划》和《“开化龙顶”茶商标包装物管理办法》,使茶叶的整体形象得到了提升。
三、结语
浙江森林法规虽然具有许多特色之处,但是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比如浙江省森林法规应当顺应国际环境资源法律制度变革的潮流,提升森林立法理念,按照可持续发展基本思想和原则要求,以维持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实现人口、经济、社会与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和共同进化作为森林立法的基本目标和最高价值求;豒而且实践证明,现有分散式的自然资源立法,不能较好地处理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中的各种法律关系,保障自然资源及其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利用。因此,需要通过综合性立法弥补现有自然资源立法的不足。豓所以浙江在制定森林法规时,不能将森林、土地、水等自然资源独立看待,而应该制定一部综合性的调整各种资源的法规,等等,希望浙江省能不断完善有地方特色的森林法规。
项目基金:本文系浙江农林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2011年“浙江森林法规特色研究”的项目成果,项目编号:3122013240170。
(作者:浙江农林大学法政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法基本理论;魏俊杰,浙江农林大学法政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法基本理论;沈飞,湖州市林业技术推广站,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森林城市研究)
参考文献:
[1]王斐弘.地方立法特色论.人大研究,2005(5):28-29.
[2]田杜国.地方立法中的灵魂—“地方特色”.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3):16.
[3]丁祖年,刘永华.浙江省地方立法三十年回顾与研究.浙江省人大法工委,2009.
[4]黄武.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浙江立法工作的创新实践.今日浙江,2011.
[5]刘尊强,朱永法.浙江林业产业建设30年回顾与经验总结.林业经济问题,2010(5).
[6]李龙亮.中国自然资源立法的反思及其完善.资源科学,2008(4).
保护森林的建议篇8
关键词:生态;绿化;调研报告
中图分类号:S18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2)09-0148-01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课题,21世纪是生态世纪,树立新的生态意识,寻求新的发展战略,走生态化之路已是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世纪之交,气候变异、环境污染、土地荒漠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无不使全球视点聚焦于生态上。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实施的两大战略之一,而可持续发展是一种以自然资源为基础,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协调,达到自然─经济─社会系统的健康发展与繁荣。
1绿化现状
县林业工作始终坚持“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和“把县城建成具有江南特色的生态旅游县”的指导思想,依托长江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项目等林业重点工程,加大造林绿化和资源保护工作力度,全面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加快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林业产业发展步伐,全县林业工作步入持续、高效、良性发展轨道。
(1)造林绿化成效显著,森林覆盖率、林木蓄积量持续增长。林业用地面积已达6.4万hm2,占全县幅员面积的69%。
(2)完备的生态体系初步建立,生态环境明显改观。通过长江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等各项林业重点工程项目的实施,使全县林业生态体系基本形成,林业生态效益逐步发挥。
(3)林业产业体系初具规模,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先后发展花卉苗木基地2 000 hm2,茶叶200 hm2,油茶3 333 hm2。
(4)依法治林得到加强,森林动植物资源及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林政资源管理工作步入了正规化、制度化、标准化的管理轨道,森林公安重拳出击,严厉打击了各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
(5)种苗建设保障有力,科技兴林富有成效。各项重点工程的实施,有力推动了芦溪县林木种苗工程建设基地化、规模化、产业化进程。
2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1)森林分布不均,林分质量不高。全县森林资源特别是天然林资源在南部山区分布较多,人工林在北部低山分布较多,林分生态效能低,生态公益林功能布局不合理,分布不均,江河源头、水库集水区、城市饮用水源头、城镇居民生活环境、交通干线两侧等急需建公益林的地方,生态公益林建设尚不到位。
(2)林业产业化建设滞后。全县林业产业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结构不合理,特色林业经营没有做到集约化,加工只是初加工,林业经济效益还较低、生产力水平低。
(3)林业生态建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的矛盾突出。
3未来5年绿化整体规划和工作思路
(1)指导思想: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为基本前提,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为持续发展道路。
(2)奋斗目标:在管好现有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加大造林绿化步伐,继续稳步推进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发展林业产业,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增加林产品有效供给,增加林业职工及林农的收入,力争到2013年建成比较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基本实现山川秀美。
4政策措施及建议
保护森林的建议范文
本文2023-12-08 18:00:47发表“文库百科”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kubao.com/article/4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