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学的调研报告范文
线上教学的调研报告篇1
关键词 高职院校;课程设计;教学模式;理实一体化;酒店市场开发与公关宣传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23-0052-04
《酒店市场开发与公关宣传》是酒店管理专业必修的职业能力核心课程。该课程将市场营销公关的基本理论和酒店行业的特点相结合,其内容用于指导酒店业的营销工作。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借助国家首批示范性重点专业建设平台,积极开展课程改革探索。
一、课程建设的理念
(一)坚持校企合作开发与设计课程
成立由行业、酒店、学校三方人员组成的《酒店市场开发与公关宣传》理实一体化课程开发小组。课程建设过程中得到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花园酒店、长隆酒店、东方宾馆、南沙大酒店等企业专家)及南沙大酒店的指导和帮助,他们对课程建设提出了很多意见和建议。
(二)基于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建设课程
分析酒店营销公关部职业岗位群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在执行任务时,由学生分组模拟组成酒店营销公关部,根据部门的组织结构与人员分工,各司其职,开展工作,充分体现职业性;教学过程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锻炼,注重操作技能环节,并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依据,充分体现实践性;积极邀请行业能工巧匠进课堂,组织学生观看视频,根据行业需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根据学生要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充分体现开放性。
二、课程内容的开发
(一)确定课程目标
职业性是高职教育的重要属性之一。课程组首先对酒店营销公关部门各岗位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进行广泛调研,在此基础上,确定本课程所对应的典型职业岗位(考虑刚毕业时的岗位,以及未来5~8年职业岗位的变迁),如酒店预订专员、酒店销售代表、市场专员、销售经理、营销总监等,然后分析要完成此典型职业岗位的各项工作任务所必备的知识与能力等素质要求,最后确定本课程的培养目标,从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个方面详尽描述要达到的综合职业能力要求。专业能力包括:开展酒店旅行社市场销售业务;开展酒店商务市场销售业务;实施酒店营销公关类调研活动并提交调研报告;根据酒店的定位,准确寻找酒店的客源并对不同的客源实施差异化的策略;编制酒店产品说明书;进行酒店广告宣传的策划与管理;实施酒店赞助活动;组织酒店新闻会;处理酒店公关危机;编制酒店营销公关计划。方法能力包括:自主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的能力;多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独立思考,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制定工作计划并予以实施、协调、总结、归纳的能力。社会能力包括:较强的表达沟通能力和谈判能力;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较强的克服困难能力。
(二)选择课程内容
课程组在对酒店营销公关部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学情、校情以及学科知识本身的特性,以教学目标为导向,确定了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六大情境)与学习任务。六大情境分别为调研酒店市场、确定酒店整体营销战略、开发酒店市场、策划酒店广告、实施酒店公关活动、编制酒店营销公关计划。对应的工作任务分别为完成本模拟酒店PEST(Politics, Economy,Society,Technology)、SWOT(Strength,Weakness, Opportunity,Threat)及顾客购买行为调研报告,完成本模拟酒店STP(Segmenting,Targeting,Positioning)战略规划,编制本酒店产品说明书,策划本酒店广告、实施本酒店公共活动(任选其一),编制本酒店年度营销公关计划。
(三)组织课程内容
本课程由六大情境构成,实际上,前五大情境学习任务的完成也为第六大情境打下了基础,并且前五大情境体现了营销工作的一般步骤,即在内容的序化上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依据。
三、教学模式设计与创新
(一)践行“教学做相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课堂教学模式
本课程教学模式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为指导思想。首先,本课程所有的任务都源于实际。对于每个学习情境的每个任务,师生按照“资讯——计划与决策——实施——检查与评估”的顺序实施,完成任务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教学的过程。此模式突破了“教师讲完所有理论后再让学生课后实践”的安排方式:先由教师讲完一部分与实践相关的理论知识或者先让学生摸索,然后在学生需要时再适时提供理论的内容组织方式,从而达到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做三者完美结合。以情境四的具体设计为例进行说明,如表1所示。
(二)多课堂教学,课堂与实践地点一体化”的教学创新
第一,课程组建设了本课程的网络课程平台,网络课程中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建有实时交流论坛、聊天室等虚拟社区供学生使用,学生不仅能阅读资料、观看视频,而且能在线提问、在线检测知识等,实用高效的线上虚拟课堂成为线下传统教学的良好补充。第二,课程组利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颂雅园餐厅和青年旅馆,开展“颂雅园餐厅定位及广告方案策划”、“青年旅馆产品宣传册设计”,并配合美酒节开展“美酒节宣传促销推广”等学习活动。第三,课程组依托校外实训基地开展酒店产品宣传册的设计制作比赛,让学生的学习在课堂与校内校外实训基地的真实工任务中进行。各种方法手段、多地点教学模式的尝试,使得本课程实现了“课堂是实践点,实践点也是课堂,线上线下为多课堂”的一体化教学。
(三)“目标——策略——评价”一体化课堂教学环节创新
一个优秀的项目设计应由目标、设计方案和评价方案三个部分组成。在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情境的不断深入以及教学内容的需要,在课堂教学策略实施环节,可以由教师带领学生完成某项学习任务,也可以由学生独立探索完成某个学习任务。
另外,在教学评价环节,本课程坚持多方评价,过程与结果并重,知识、技能与态度、方法共同评价,力求尽可能帮助学生全面衡量其专业能力、社会能力与方法能力水平。详见表2评价单。
(四)“表单护航,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并重”的学习监控创新
为了更好地了解与掌握学生的学习表现,课程组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摸索,开发了一套严格的学习管理表单,如引导文任务单(见表3)、任务实施进程自查表(略)以及评价单(略)等,这些表单一方面为评价学生提供了依据,另一方面也极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自学与反思能力。
参考文献:
[1]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饶雪梅.高职《餐饮管理》理实一体化课程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09(11):14-17,94.
[3]赵志群,王炜波.德国职业教育设计导向的教育思想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2):62-64.
Construction of Practice-theory Integration Curriculum of “Hotel Marketing Development and Publicity” 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ZHANG Ping
(Guangzhou Pany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Guangzhou Guangdong 511483, China)
Abstract “Hotel Marketing Development and Publicity” is one of vocational ability core curricula that are compulsory for students major in hotel management. In the building process of it, adhering to th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ideas,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occupation,practice,ope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Guangzhou Pany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do some practice-theory integration explorations and practices on course objectives, content selection and organization,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 etc.
线上教学的调研报告篇2
近年来,由于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和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报考研究生人数一直呈直线上升,2012年达165.6万人,2013年更是高达176万。尽管2014年报考硕士研究生人数有所下降,但仍达172万[6]。从招生情况分析来看,部分优秀生源(尤其是名校毕业生)已申请出国留学,导致国内优秀研究生生源不足;而且生源质量分布不平衡,西部地区高等院校的优秀生源纷纷流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这种状况近年来一直未能得到扭转。从2014年的调查来看,全国硕士研究生考生报考地域比较集中,对北京、江苏、上海、天津、湖北等地区的重点院校较为关注,比如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苏州大学、武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等。这些大学所在地区多为经济发达、教育资源丰富地区[7]。从2015年的调查来看,一方面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较2014年减少6.5万人,部分高校反映可调剂复试的合格生源偏少,生源质量下滑;但另一方面报考学校与2014年一样呈现集中化趋势,北京市、江苏省、上海市、天津市、湖北省这5个地区的考生占报考总数的50%左右[8]。这造成西部地区的高等院校优秀生源较少。相对于高等院校而言,党校研究生招生更缺乏优秀生源。与此同时,理工科学生改考文科、文科学生跨专业报考的情况也比较普遍,这都对党校硕士研究生教育教学带来了更多的难题。研究生生源减少与质量下滑倒逼党校研究生教育教学必须改革创新。
因此,党校硕士研究生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案创新需要着力解决以下问题:一是研究生缺乏专业基础理论的系统性与学术的规范性。在近几年的硕士研究生复试面试中,我们发现,即使部分本科阶段学习本专业的研究生,也存在为考研究生而考试的现象,除了指定的几本参考书之外,对专业相关著作知之甚少,尤其是经典著作读得很少,或者只是看了些“导读”之类的书而已,而非本专业的考生更可能如此。这就导致部分研究生缺乏系统性的知识。在学术规范方面,从整体上讲也存在不足,因为多数考生在本科阶段基本上未接受过严格的学术训练。二是研究生忽视中外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的本体论与认识论的立场差异。对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每一个社会科学家对研究课题的定向都受到其本体论与认识论立场的制约。通常情况下,这些立场是隐含而不是显露的,然而不管是否承认,它们确实行塑着社会科学家所使用的理论与方法”。由于党校招收的主要是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生,而党校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宣传、党政干部培训的主阵地,更是要注意这个问题。以政治学和经济学为例,研究生在学习这两门专业的基础理论时,有可能忽视西方政治学家与经济学家的学术理论前提与现实价值立场,由此导致研究生习惯于从西方政治学与经济学的理论视角看待与分析中国的政治经济问题,难以从本土的实际出发寻求中国问题的分析范式与解决途径。三是研究生参与社会实践与透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研究生普遍存在分析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问题时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倾向,往往从应然的视角来分析问题,结果导致理论显得过于苍白;或者从纯实然的视角来认识问题,却又缺乏理论的支撑与深化,导致对问题的透析或解决方案过于干瘪。有很多的政治经济社会问题难以在基础理论那里寻找到比较满意的答案。从我们对区县与乡镇的实际调查来看,现实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情况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和丰富得多,也不是用一种理论就可以解释清楚的。这就需要我们持有“理论—实践—理论”的研究范式。只有让理论回到实践,用实践修正或提升理论,我们的理论研究才有意义。因此,我们的研究生需要广泛地参与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使主观认识与客观现实相结合。在对研究生的调查与访谈中,我们也发现,研究生对参与实践调查充满期待,他们也渴望跟社会实证性研究与社会基层实践有“亲密接触”。
正因如此,党校研究生教育教学需要切实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精神,一方面在理论教学上,注重知识的理论性、系统性、开放性和研究性,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学术与教学交流,加强研究生教育的规范性建设;另一方面加强对研究生社会调查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研究生对具体问题的逻辑分析能力,提高研究生对现实问题观察与思考的敏锐性与洞察力,在实践中加深对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把理论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转化为科研成果。也就是说,党校学位研究生一定要达到学位条例对硕士研究生的标准规定: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这就需要党校学位研究生教育教学既要重视导师的理论教学,也要重视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党校研究生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案创新的具体内容
从党校学位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的角度来看,我们需要在以下3个方面加大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案的创新力度。
1.研究生教学方案的创新。一是加强研究生基础理论与学术规范培养。以专业课程为核心,拓展自主选修课程,加强研究方法论、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和学术规范等课程的设置和教学,使研究生既具备较为扎实的理论功底,以及文献掌握与分析的能力,并能对学科前沿问题展开思考与研究。借助研究生撰写课程论文的机会,促使其掌握学术论文的思维逻辑与学术规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增加研究生的自学、研讨和调研的时间比重,充分发挥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积极举办研究生学术讲座,促进研究生对学科前沿理论知识的掌握,培养研究生的问题意识。要求研究生参与党政干部论坛、党政干部时事政治报告会、党政干部社会调查活动与党政干部座谈会,了解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与实际存在的问题,激发研究生的研究兴趣。三是注重年度教学设计,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锻炼相衔接。第一学年重在开展专业基础理论与研究方法的教学,扎牢研究生的基础理论功底,开展案例教学、现场教学和研究式教学工作,同时安排部分专题调查研究。第二学年重在开展拓展性课程学习和选修性专题教学,组织学生进行短期挂职锻炼,选取教学基地进行跟踪调研,开展田野调查,增加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第三学年重在导向性地把毕业论文的设定与撰写和社会问题的调查与研究结合起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调研报告撰写能力、课题研究能力、为地方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咨询的能力。
2.研究生学术训练方式的创新。一是适度扩大案例分析与个案调查的教学内容。把案例教学引入研究生教学中,加强对典型个案的考察和研究,提高研究生对具体问题的分析与研究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运用能力,促使其能对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与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展开深入分析并能提出建设性的政策建议。二是重视现场教学与报告撰写的实践能力培养。在这方面,我们借助中共中央党校与重庆市委共建教学基地、国家行政学院与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建教学科研基地、重庆市江津区统筹城乡教学实践基地、重庆市江北区观音桥街道基层治理教学基地、重庆市应急管理培训基地等教学与实践平台,开展现场教学与调查研究,提高研究生的社会参与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学术运用能力,从中国的实际问题出发体验哲学社会科学的本体论与认识论。通过现场教学与调研,撰写调研报告,为地方党委政府决策咨询工作服务。通过教学的实践活动,在研究生教育教学中做到应然与实然相结合,或者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研究生从“西方的视野看中国”到“从中国的视野看中国与西方”的思维转换,从颠覆性的观念建构转向批判性的建设观念建构。
3.研究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结合方式的创新。一是开展专题调研提升研究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我们结合重庆市委党校承担的一些市委市政府的重要资政课题,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户籍制度改革、基层群众自治、党政领导干部法治能力调查研究、重庆市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知调查研究等重大实践课题,带领研究生设计问卷,开展专题调研,撰写调研报告和资政报告,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二是实行挂职锻炼提升研究生实践运用能力。根据重庆市委组织部关于市直机关干部下派挂职锻炼的要求和重庆市委党校专业技术人员挂职锻炼的要求,我们可以选派研究生跟随教师到重庆市区县党委政府人大政协部门、乡镇政府或市直机关部门短期挂职锻炼,使研究生既可了解基层社会,熟悉基层的实际运作状况,锻炼实际工作能力,又可收集第一手材料,为论文写作和毕业论文选题作准备,并奠定一定的为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咨询的能力。三是展开田野调查培养研究生问题分析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党政部门挂职与教学基地蹲点,开展有针对性的田野调查,体验实证的研究方法,提高研究生的动手能力与社会参与能力,切实了解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与社会转型中的实际问题,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培养研究生的学术问题意识与社会责任感,增强研究生的资政服务能力。四是开展短期调研,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可组织研究生跟随在校培训的党政领导干部一同外出参观调查,参与现场教学,以及随教研部教师外出考察调研。在这方面,我们已经先后带领过研究生对重庆市开县麻柳乡群众工作的“八步工作法”、大渡口区建胜镇赋权于民的“三段工作法”、九龙坡区白市驿镇海龙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垫江县沙河镇农村特色经济发展模式、江北区社会管理志愿者观音桥联盟基地等进行实地调研,并进行师生之间的探讨与交流,取得了较好的教学与实践效果。
三、党校研究生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案创新的目标
通过创新性探索,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研究型与应用型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是党校研究生教育教学创新的主要目标。一是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并重。一方面重视基础理论的系统性教学与学术论文的规范性训练,促使研究生掌握较为扎实的理论知识功底,能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另一方面重视研究生的实践活动,促使研究生适应社会需要,能较快介入社会生活与本职工作。二是学术研究与资政服务并重。一方面为研究生向博士研究生的学术型发展奠定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基础,另一方面为研究生给地方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奠定学术运用能力的基础。通过学习与实践,促使研究生能对现实问题进行剖析,具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与写作能力,从而能为地方党委政府解决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建言献策,发挥智库与参谋作用。三是知识性与应用性并重。通过研究生在校学习,使研究生既具备硕士研究生应当具有的专业知识素养,同时又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与素质,为毕业后适应多种选择、就业和发展打下基础。
四、结束语
党校开展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复合型硕士研究生人才,可以通过系统性与规范性的专业基础理论与方法的教学与训练,以及专题调研、挂职锻炼、田野调查,与党政干部的交流互动等方式方法来实现。通过这样的教学改革,让研究生牢固地掌握马列主义的基础理论与研究方法,具备较为扎实的专业知识与一定的科研能力,能用西方的眼光看待西方与中国,也会用中国的眼光分析中国的问题与西方的问题,形成辩证的、以中国为中心的学术思维方式;能对重大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问题展开调查研究与理论分析,形成学术研究论文或资政报告,为地方党委政府提供资政服务。可以说,党校研究生教育的特色可能就在于此。总之,党校学位研究生教育就是要从传统的办学模式中走出来,敢于把自己推向社会和市场,把培养党性强的高智能创造性人才作为办学宗旨,使党校的研究生成为社会和市场的“抢手货”[10],从而凸显党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特色。
线上教学的调研报告篇3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O2O模式;教学方案
“互联网+”战略具体到教育领域,可概括为:互联网+教育=智慧教育。O2O模式在商业领域的广泛成功应用引起了教育界的关注重视,随着“互联网+”的推行,教育行业和网络的整合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一、O2O模式的实践教学
O2O电子商务模式即Online(线上网店)Offline(线下消费),商家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开设网店将商家信息,商品信息等展现给消费者,消费者在线上根据个人需要筛选服务,并支付。线下进行消费验证和消费体验。这样既能极大地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也节省了消费者因在线支付而没有去消费的费用。商家通过网店信息传播得更快、更远、更广,凝聚强大的消费能力。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商家和消费者都通过O2O电子商务满足了双方的需要。
将O2O模式引入到实践教学中,主要通过与企业合作,在校内搭建线下实践教学基地及在线上建立网上商城,构建一个真实的电子商务实践教学环境,使学生在校内参与全真的企业实训、感受020模式特有的“客户体验”功能、感知企业的工作氛围、认识真实开店和交易全过程等,实现在校“顶岗实习”。
二、O2O模式的实践教学的应用
2.1为学生提供真实“客户体验”环境
电子商务模式归根结底就是服务,是提供更好的客户体验,O2O模式最大的特色就是对商品和服务的了解和展示优势。引申应用到实践教学中,O2O模式可以弥补C2C、B2C模式在教学中无法让学生体会和理解电子商务中那些物流无法邮寄的产品和服务的抽象概念,即客户体验过程。
客户体验主要讲究情感化、个性化、互动化、绿色化,从注重产品或服务本身转移到注重接受产品或者服务的体验过程。社会在不断发展,消费者的修养、素质也都在不断的提高,随着大环境的改善,消费者在消费的同时,开始留意绿色环保性,开始注重环境,注重生活质量。
2.2通过“角色扮演”帮助学生更全面的认识电子商务
开展基于O2O模式的实践教学活动,不仅要学生在网上建立网上商店,还需要在线下布置实体店铺,依据企业实际岗位需求,分别设置导购、美工、运营、客服、物流、财务。每个岗位的设置都非常贴近企业的工作内容,并且实行轮岗制度,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各个岗位中,了解电子商务的运作过程。
2.3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及运营环境
大部分高职院校在企业实践时都以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展教学活动。工学结合模式具有突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特点。O2O模式将是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方向,将对社会的变化产生一定的影响。基于O2O模式的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掌握了O2O的运作过程,是学生在不同的领域就业时,特别是电子商务化程度较低的传统行业,可在该领域中挖掘商机,把所学的实践技能运用到企业当中,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2.4为学生开店提供资金及货源平台
除了利用模拟软件进行实践教学外,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免费的电子商务平台如淘宝网开始网上商店进行实践活动。但在开店过程中,学生除了面临货源短缺外,还面临需要提交商品保证金、推广费用等资金短缺问题,使开设的网店形同虚设,实训结束后,很多学生不能继续经营网店,使得创新实训难以开展。在淘宝网上开始网店,由于货源、资金短缺等方面的原因,导致网店运营无法完成。但在O2O模式的实践教学活动中,通过学校与企业合作,由企业为学生提供基本的货源保证,并在校企合作开发的网上购物平台进行销售。此外,学生也可以重新寻找货源,销售不同种类的产品。由于在整个运营过程中,都是由学生自主完成,需要他们不断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包括产品的定位、推广模式、店铺的名称、图片的处理、客户的沟通等等。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实践技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三、O2O模式的实践教学方案
3.1为学生搭建校内实践平台
基于O2O模式的实践教学平台分为线上和线下两个部分。线下的实训教学基地有学校负责提供,并在实训基地内布置样品展示区,让客户能直观的了解电子商务实训所销售的商品。同时在实训基地还设置了办公桌、洽谈桌以及商品存放仓库,都是模拟现实企业环境布置,让学生以企业员工的身份进行实践操作。线下的网上商城是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实战教学系统,该系统具有教学和真实交易的双功能。不仅能以网店运营的工作岗位为主线进行教学设计,转化为相应的教学情境,还为校内O2O实训基地提供真实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满足学生从购物到网店运营的各个环节的实训要求。
3.2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内容
在实施实践教学前,学生根据兴趣和爱好自由分组,构成5-6人的团队,队员分别担任网络运营、美工、活动策划、物流配送、在线客服、财务、美工等岗位。教师对实践教学的内容、过程和考核做出明确的规定和说明。
3.3加强学生实践的过程
学生的实践内容分为线上和线下两个部分,围绕着“确定销售商品”――“建立网上商店”――“商品信息”――“网络营销”――“提供线下体验服务”――“网上交易”――“物流配送”八个环节来展开。首先,学生根据企业提供的货源确定销售商品,或者可选择校内生产的产品。其次,在网上商城建立自己的网店,设置店铺的logo及布置网店,并在线上和线下布置商品和商品信息。再次,通过策划营销活动,让客户在线下体验产品完成网上交易活动,最后实现将商品送的客户手中。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完成线上的服务,还需要在线下给客户提供真实的体验,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今后走上电子商务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O2O模式的实践教学考核方式
实践教学考核方式主要由综合评价(30%)+实践过程考核(40%)+实践效果(30%)三个部分构成。其中实践过程考核主要包括店铺的定位、店铺装修、商品的线下布置和线上设置、营销活动策划、商品的推广五个部分。实践效果主要考查学生店铺的网上经营业绩和店铺的运营报告。在考核方式上,除了企业评价外,还可以通过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等方式进行。
结语
在我国推进“互联网+”战略的大背景下,结合高职电商专业的课程特点进行教学革新,对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黄燕.电子商务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调研报告[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23)
线上教学的调研报告篇4
关键词:高职;专业建设;要素组合
作者简介:李占军(1963-),男,内蒙古赤峰人,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08)04-0038-03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项目是2006年由教育部、财政部主持启动的,是中国高等职业教育20多年实践和建设历程中的一件大事。第一批确定了28个立项建设院校,每个院校建设的基本项目是5个左右的专业。确定专业建设的基本要素,对要素进行科学组合,形成高职院校强大的综合教学能力,培养学生较强的就业竞争力,是各个立项建设院校都在研究与思考的问题。笔者在参与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方案的制定、修订,以及根据建设任务书进行专业建设的过程中,亲历了因专业建设要素组合的逻辑顺序出现偏差带来的困惑与苦恼,因此力求站在一个教师的角度,来阐述高职专业建设要素组合的逻辑顺序,以期与同仁交流。
一、高职专业建设的基本要素
(一)课程体系
从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入手,建立与研究型大学的知识型课程体系区别开来的、且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技能型课程体系,其成果形式为专业教学标准(含专业调研报告、标准)专业教学计划、专业核心课程编制原则、课程考核标准编制原则等。课程体系构建完成后,教师按照以用为主的教育理念,开发基于项目的课程,采用学工交融的教学模式,组织学生在做中学。专业教学标准、核心课程标准都对教师指导学生掌握规定的知识、训练岗位工作技能、形成学生积极的职业态度提出具体的要求。
(二)教学团队
根据高职课程体系改革的要求重构师资队伍,形成技能型教学团队。一方面是提高专业教师中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方式是教师到企业顶岗。另一方面是提高专业教师中兼职教师的比例,方式是聘请和引进企业行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为学生授课。比利时鲁文工程联合大学50%的教师具有产业工作背景,有1/3的教师是企业兼职教师,德国的工科教授要求有10年的产业工作经历,而他们完成这项工作经历了较长的时间,因此可以说这是个艰难的工作,需要转变观念,需要多年的努力。
(三)实验实训条件
与课程体系中的相关课程相匹配,在充分调研且与企业合作的基础上,由课程主讲教师根据项目课程教学的要求构思、设计、建设并运行,为课程教学服务。由教师操控,并随着知识、技术的更新而不断更新。一般分校内的和校外的、模拟的与真实且能生产的等不同的类型。
(四)教学对象
课程开发、教学团队的重组、实验实训条件的建设都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所以学生是专业建设的重要要素,所有的工作都要紧紧围绕能促使学生形成熟练的职业技能来进行。高职专业的教学对象分三类:一类是普通高中毕业的;一类是职业高中、中专毕业的;一类是3+2从职业中专来的。搞清这三类教学对象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课程和教学方式,才能建设好专业,培养出合格的胜任岗位工作的技能型人才。每门项目课程都应该能培养学生一种或者多种技能,不同类型的学生在不同的年级应该掌握哪些技能,在建立课程体系的时候就要与企业配合设计,同时对学生修习课程提出基本要求,并确定教师、学生均通晓的课程考核标准,规范教师教的同时,规范学生学的行为。
(五)教学管理与运行
管理需做两方面工作:一是制定技能型专业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使专业各项目建设和教学运行有法可依;二是建立专业教学管理平台(网站),将教学团队、课程体系(含专业教学标准、教学计划、精品课程、核心课程等)、实验实训条件、教学对象、教学运行等项目的素材全部挂于网上,各个项目的要点和问题随时在网上反映,教师与学生互动、教师与教学管理人员互动,教学管理的质量、水平、效果一目了然。这样既便于主管部门检查,也便于院校之间的交流。教学运行既包括专兼职教师的教、训、评,也包括学生的学、练、提交作业。教与学相对,训与练相对,评与提交作业相对,这个过程是按照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管理规程进行的。
二、高职专业建设要素组合的逻辑顺序
以汽车生产为例来审视高职专业建设要素的组合:我们可以把课程体系或者说课程比做汽车的设计图纸;教学团队的专业带头人及其骨干教师好比是图纸的设计者或者设计组织者、参与者,同时又是汽车生产车间的师傅;实训条件好比是汽车生产的车间和生产线;学生好比是车间、生产线上的工人,汽车好比是学生学习的答卷。
不难看出,设计图纸是核心、是根本,如果汽车设计有缺陷,即使有再好的生产车间和工人,也无法生产出完美的汽车。
教师是课程体系(课程)的设计者或设计组织者、参与者,同时又是运用实训条件教学生的师傅,因此,教师在前,课程在后,先有教师后有课程。教师要懂图纸、懂车间、懂生产线,能够自己动手生产汽车,才能更好的指导学生制作汽车。
实验实训条件是教师根据课程设计制作的,是学生学习的岗位,是学生能力的训练场,下线后能够开走的符合质量标准的汽车是学生学习的答卷。学生按照图纸在生产线上由师傅指导生产的汽车,是他学习的过程和学习成果,他所生产的汽车不能发动,他的这个科目就不及格。
由此看来,高职专业建设的核心要素是课程体系及其课程,而第一要素是教学团队,各要素组合的逻辑顺序为:
(一)重组专业教学团队
确定教学团队的核心人物,即专业带头人。专业带头人组织吸纳企业、行业人士参加教学团队,并对教学团队人员进行分工,形成不同的工作项目,如专业调研项目、课程体系建设项目、精品课程与核心课程开发项目、实训条件开发项目、教学运行项目、课程考核项目等,分工协作,完成课程建设和课程教学工作。
(二)在调研的基础上设计课程体系,开发课程
通过调研,掌握专业发展与人才需求状况及用人单位岗位工作标准,据此设计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确定专业教学计划,开发与之相对应的项目课程,编制完成项目课程教材、教学课件,建成课程网站,使在培养学生岗位关键能力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课程成为校、省、部级精品课程。
(三)根据课程教学的要求建设实验实训条件
实验实训条件建设不能脱离行业企业,一般采用引企入校式或者教学入企式,即学校有实训室,企业也有用于教学的实训场馆,以满足课程教学的需要。实验实训条件建设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组织实施,这样才能紧扣课程建设,完全为课程教学服务。
(四)教学管理与运行
1.技能型教学管理规章成册并进课堂、进教师学生头脑。专业教学管理平台(网站)建成并运行。
2.教师组织学生在实境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专兼职教师根据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利用校内外实训场馆,对学生进行岗位工作能力训练,使学生掌握岗位工作的理论知识和相关的技能技巧,形成积极的岗位工作态度。
3.学生在教师组织下,完成不同的项目课程学习,提交作业,作业可以是答卷、报告,也可以是作品。
4.教师对学生提交的作业进行审核评判。根据考核标准,教师对学生提交的作业进行审核、评判,给出学生成绩,为学生定级。
总之,课程体系建设是核心,师资队伍建设和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必须围绕课程体系进行,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企业兼职教师都与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精品课程相对应,校内、校外的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也与课程对应。
课程的设置与确定来自于企业等用人单位的调研,课程确定后直接配备师资,师资中的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等人在负责课程建设的同时,负责与课程建设相配套的实验实训条件建设。不能把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与课程建设割裂开来。
核心课程负责人即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课程负责人参与企业调研、总体负责课程标准制定、主编课程教材、制作课程教学课件、录制课程录像、主编课程实训指导书、组织建立校内外教学基地、组织课程教学(含实训教学)、组织教学管理网站建设、编制专业建设经费预算、掌控专业建设经费,全面控制专业建设进程与质量。
三、示范性高职院校专业要素组合与建设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一)教学工作量与专业建设工作量的关系
教学工作量是教师承担某门课程的具体教学任务,计算方法是授课时数乘以单位课时数的费用标准,体现方式是课酬。教师承担了课程教学任务,肯定能够取得相应的课酬金。
专业建设的工作量与具体的教学工作量不同,如课程体系建设工作量,是教师参加企业调研、组织研讨,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并以调研报告为依据,撰写制定专业教学标准文本、教学计划文本、核心课程标准,编写原则文本、课程考核标准,编写原则文本以及文本的论证、评审、修改等所发生的工作量。很多工作量无法计算,教师承担了专业建设工作任务,工作酬金多为隐性,很多无法显现。
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过程中,列入2006、2007年建设计划的单位,都有两块资金用于课程体系等项目建设,一块是中央资金,一块是自筹配套资金。如师资队伍建设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管理暂行办法》(教高[2007]12号)规定:“中央专项资金用于培养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以及从行业企业聘用有丰富一线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这句话应该是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参加专业研修、专业实践提高自身水平发生的费用;另一层是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完成建设工作发生工作量的费用。聘用企业兼职教师的费用更应该是企业兼职教师根据聘用任务书,完成工作任务所发生的工作量的费用,这些关系不搞清楚,工作者的工作报酬不能兑现,就不能调动专兼职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专业建设的进度与质量都会受到影响。因此应该把专业建设的工作量折算成教学工作量,使承担专业建设工作任务的专兼职教师,在完成项目工作的时候能够获得与教学工作量相同的显性的工作报酬,专业建设的推进速度与效果就会快而好。
(二)教学设计与教学运行的关系
企业一般有专门的设计部,对新产品进行研究与设计。设计经过论证后交付生产车间进行生产,然后交付营销部推向市场。企业不会把研究与设计的工作任务交给生产车间的,高端的产品必须经过设计、论证再投入生产。高职课程体系建设是高端产品,从2006年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走过的路来看,专业建设方式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把专业建设的任务直接交给教研室的老师,老师边教课、边调研、边设计,教师肩负示范建设和教学的双重任务,顾得了这边顾不了那边,示范项目建设与教学脱节,课程体系等项目建设质量不高,效果不好;另一种是学校成立课程体系项目建设规划设计部和项目运行部,规划设计部根据区域经济和本校的实际情况研究设计课程体系,从长远考虑建设教学团队,配置课程的实验实训条件。项目运行部根据设计好的项目课程和课程实训条件,按规定的模式教学,两部相互配合。处理好教学设计与教学运行的关系十分重要。
(三)课程建设工具与课程建设效果的关系
专业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课程开发,而课程开发是教学团队中的课程开发项目组的工作任务,课程开发与实验实训条件建设相比属于软件建设。在专业建设过程中,领导者一般只注重给课程开发组分配任务,而忽视为课程开发组配备工具,忽视研究确定课程开发的成果形式。这样一来,课程开发组往往会遇到两个问题:一是目标缺失,不知道呈现什么成果算完成工作任务;二是工具缺失,课程开发所需要的计算机、照相机、摄像机、投影仪等一般都被视作是实验实训条件的设备,而不给课程开发者配备,造成课程开发者的工作困难。因此,任何专业建设,都必须研究确定课程开发的基本成果形式,为课程开发的教师配备相应的课程开发工具,这样才能提高课程开发的工作效果。
(四)处理好专业建设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高职专业建设的目的在于培养优秀的技能型人才,课程、师资、实训条件建设需要大量的投入。投入是基础,投入通过管理与运行培养出大量的优秀的技能人才是产出、是目的。投入了并不一定有产出,没有产出的投入是无效的投入。70个立项建设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产出形式,体现在教育部目前设的奖项上。教学团队建设的最好表现形式是被评为部级教学团队,专业团队的负责人或重要成员成为部级教学名师。课程建设的最好表现形式是成为国家精品课程,实验实训条件建设的最好表现形式是成为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学效果的最好表现形式是学生能否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三维数字建模大赛、全国大学生ERP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发明杯”大学生创新大赛、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等各种技能大赛中获奖。这些都评不上,至少说明投入与产出是不成比例的。
参考文献
线上教学的调研报告篇5
关键词:创新能力 课程改革 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F7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3-0034-02
一、《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操作创新能力改革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该课程在授课时打破传统的授课模式,不局限于进课堂,依托社会大环境,充分结合专业特点,将学生带出课堂,让学生带着兴趣进行真实的调研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课程。
(二) 有利于为后续课程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加强专业建设
《市场调查与预测》是市场营销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在营销工作中具备市场调研能力。起到了承上⑾碌淖饔茫为后续课程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三) 有利于为企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创新型人才。
该课程改革,让学生通过操作提前充分熟悉工作岗位流程。
二、基于操作创新能力培养的“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教学设计
在《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的教学实践中,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本的教改理念,充分考虑学生学习内容与企业工作内容相接轨。特别是为学生后期顶岗实习做准备,教学内容直接与岗位工作流程接轨。通过校内实训设施和校外的社会资源,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工作流程的练习。在练习中学习知识,锻炼能力。本课程为了将理论、实践和考核三位一体,将根据工作流程中的重要环节来划分任务,总的来说,就是“一个团队,一个项目,五个任务,多种思路”。课程设计思路如图一所示。
(一)一个团队
调查项目所有环节的执行都以团队为单位, 旨在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操作创新能力。每个团队由4-5名学生组成,原则上男女搭配,能分工更能很好地合作。
(二)一个项目
整个教学过程由一个调查项目贯穿始终,调研主题一旦确定,后期原则上不能随意更改。所有的选题都应是企业与机构面临的实际问题,且是团队成员感兴趣并都具有调查意向的项目。
(三)五个典型任务
教师制定课程一体化任务单。针对课程的特点,采取了任务驱动式的教学内容设计,将总体教学内容细化为5个典型工作任务(表1),再将其转化为可执行、易操作、便于评价的子任务提供给学生,要求学生通过子任务的完成,最终完成整体教学内容。
(四)多种思路
1.团队建设思路更新
平衡团队成员,形成能力互补,性格互补,态度互补。了解学生现有知识水平,了解哪些因素会影响他们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这样才能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创新的学习方案,尤其是课下学习方案更有针对性。 团队建设实行优胜劣汰制,建立员工制度,结合项目考核,给出团队成员公平公正的评价。
2.项目选择思路更新
传统的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中,我们往往会用教师自己编写的项目指定给学生选用,但最终我们会发现调研后期学生的兴趣及主动性稍显薄弱,因此在项目选择时我们不再局限于以往的教学模式上,应与社会环境结合,从校企合作的企业及机构入手,了解现状并分析所存在的实际问题,通过项目调研完成可行的报告供企业参考。
3.调研操作思路更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多元化,这就要求学生调研的过程中应采取多元化的方式进行实践调研。如操作过程中可以分别采取线上和线下,针对被调查者的特征选取相应的调查方式。
4.教学思路方法更新
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已经落后,该课程将工作过程转化为具体的项目任务在课堂中展开,《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中还可以采用视频教学法和情景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企业,参考企业实际问题进行针对性较强的调研。
三、基于操作创新能力培养的“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考核
《市场调查与预测》实行与教学模式相适应的过程考核评价机制,四个子任务及终结性总任务形成有效的过程性考核,考核评价主体由传统的教师评价转化为由企业、学生、教师三方共同评价,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责任感的同时能提升学生技能水平。
(一)学生相互考评
学生团队互评占30%。主要内容包括团队协作精神、合作程度、学习态度等职业精神方面的考量,有利于增强竞争意识,客观地评价并分析自身的优劣势,找到问题的出处,解决问题并能够取长补短,在今后的实训及考核中不断进步。
(二)教师客观评价
教师客观评价占课程考核成绩的40%。重点考核学生技能水平,如问卷设计能力、组织调研能力、撰写调研报告的能力,方案汇报的展示水平等。
(三)企业专家评价
企业专家评价占课程考核成绩的30%。这些专家来自我校校企合作企业,他们为课程任务单提供相应的企业标准,并为学生提供实训场地、实训考核评价机制。校企合作提供业务考核平台,将学生展示环节放进企业平台展开,企业专家集中为学生培训,示范并最终检验学生业务水平。
四、结语
高职课程改革的出路在于进一步探索如何合理地保留基本理论,加强融会贯通,并积极外延、拓展。尤其以操作创新能力为主,通过知识理论依托,技术技能培养,职业素质教育为目的,进一步加强一体化教学建设。
参考文献:
[1]王雪.基于工作过程的“市场调查与分析”课程改革[J].技术与教育,2012(1).
线上教学的调研报告篇6
关键词:会展商务英语;ESP;教学改革;工作过程;课程设计
进入以“知识经济”为主要竞争标志的时代后,会展行业逐渐呈现出创新化、国际化的趋势,激烈的国际竞争是我国会展企业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之一,其主要体现为会展人才的比拼和较量,对会展专业人才的语言要求更加凸显,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良好的业务技能的核心会展人才势在必行。《会展商务英语》作为一门专门用途英语课程(ESP),是培养合格的国际会展人才的关键环节,基于工作过程的会展商务英语课程改革是提高其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1课程定位与目标
《会展商务英语》是会展经济管理专业在校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课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熟悉市场分析、会展策划、运营、营销等会展行业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具有较高的会展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和会展业务操作能力,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面向会展商务领域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助手型”会展应用人才为课程目标,具体可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素质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关于会展策划、会展营销、项目管理等专业理论知识的基本英语表达,能用英语设计及撰写招展书、制作或填写表格、撰写邀请函等。(2)能力目标:①基本能力:具有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技能和沟通能力;了解英语国家社会、文化、习俗,掌握会展英语常用术语及基本语法;②专业能力:熟悉展会主办方和参展商双方的工作流程,熟悉国内外主要会展客商所在国家、城市概况、掌握会展调查知识;拥有一定的英语会展策划和文案设计能力,能较熟练的对会展项目的调查、项目运营、营销等方面开展英语综合运用。(3)素质目标:具有较强法律意识,尤其是会议展览所涉及的法规意识;具有一定的国际政经局势和关系的关注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
2课程内容
根据课程的培养目标,采用“外语+专业+技能”的复合课程设置。课堂理论教学涵盖“外语+专业”的内容,按照主办方和参展(会)方两条主线,模块化教学内容,并进一步将此模块细化成若干子项目,教师指导,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学习任务。课堂教学侧重学习思维的形成。“技能”部分课程依托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共同完成。
2.1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内容设计
课程以项目为载体引导整个教学过程,根据实际的工作过程选择、编排教学内容。采用“2+2+6”的授课模式,按照主办方和参展(会)方两条主线,把课程分为会议服务和展览服务两个部分及六个学习模块:展前服务、展中服务、展后服务、会前服务、会中服务、会后服务。以展前、展中、展后、会前、会中、会后为时间顺序,以会展的工作任务为驱动,学生运用英语参与或者模拟不同情境中具体的会展活动来掌握理论知识,具备职业技能。
2.2基于工作过程的活动及实训设计
课程构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课程内容体系。依托校内较为成熟的校内实践教学条件,如旅游会展实验实训大楼、产教融合实训楼、AAA级景区“四川著名景点微缩景观教学区”为本课程所需的学习实践奠定良好基础。在理论授课的同时,并行开展若干次的实训方式和活动设计,每个章节在进行理论授课之后,均需在实践指导老师指导下完成对应的实训操作。除此之外,课程还会开展1~2次的综合实训,学生前往展馆或者展会进行实地调研,完成调研报告,或者尝试自办项目实地训练。
3教学组织
课程重视教学环节的设计,基于工作过程安排教学内容,根据学习任务和工作阶段的转换,除运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等常用方法外,还可依据本课程特点和学生实际,结合四川旅游学院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学、训、赛、用、创”五元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重在提升学生创新思维、应用能力的“4I项目教学+体验式教学+合作式教学”的模式。
3.1项目教学
课程以项目为载体引导整个教学,根据实际的工作过程选择、编排教学内容。4I项目教学法指的是Interchange——转化:教师化解工作或者职业情景,将其转化为学习情景,以项目为主线开展教学,提出学生应该思考的问题;Implementation——实施:学生通过分析、调查、研究、讨论,提出解决方案,制定行动计划,呈现项目工作的结果;Internalization——内化:教师对学生项目工作(模拟)的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估反馈,学生与其他各组进行比较、反思、总结,使知识、技能和能力内化;Internship——实践:学生再将内化掌握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的工作情境中,更加巩固和吸收所学知识。在具体的每个项目的课设计上,充分体现以Student-centered(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核心的教学理念。
3.2合作式教学
合作式教学模式包含教师间的合作及学生的小组合作两个方面。课程拥有较为稳定的师资团队,教师们根据各自所学专业,共同分析和确定学生的学习要求,共同编写教学大纲,推荐课外阅读清单,为学生做专业知识方面的讲座,虽然课程的教学工作仍由单个教师完成,但学生小组开展完成的项目,案例或者讨论的主题,均是由教师合作团队完成,贯彻Subjected-centered(主题为中心)始终。学生间的合作,有小组会话形式,小组成员相对较少,用于语言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能力培养,特别是在角色扮演,例如展品介绍、展位预定时开展得较多;有小组总结形式,团队一般3~4人,多用于项目的PPT汇报及案例的讨论上;有小组实践调研形式,由5~8人参与,在实地考察展馆完成调研报告、撰写展会策划书或者招展函等时开展。例如针对本校每年主办川藏发展论坛召开前期,要求学生们参与到分成有不同工作任务的小组,一些小组要求根据已学过的会议的几种布置形式(12种),合作完成论坛当天总会场和分会场的合理布置;一些小组需要完成会议邀请函的撰写,格式规范、内容合理;一些小组需要组织和完成整个论坛举办时的来宾接待等任务……,同时在对项目完成后的合作评价时,教师会注重团队学习的过程,即评价社交技能也注重组内学习氛围及材料的收集,实施全方位的考核。通过合作式教学,教师及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创造性都到充分体现。
3.3体验式教学
通过设立具体的工作环境(真实或虚拟),让学生们更为深刻的体会、运用掌握会展专业术语和重要句型使用,例如,在介绍“designinganddecoratingofthebooth”时,组织学生考察展会,如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成都国际车展等,结合书本上所介绍的展台的类型,让学生亲身体验展位的布置和搭建,了解什么是“standardbooth\specialbooth\rawspace\cornerbooth”并布置任务“whatarethekeyfactorstoattractvisitorstoyourbooth?Givespecificdetailsandanswers”,要求学生带着任务去观察调研。此外,基于Society-centered(社会需要为中心)的理念,结合成都每年9月举行的国际西部博览会召开的契机,课程大部分学生将前往展会现场及会展公司内部各部门实习,完全参与到展会的准备、接待、开展中去,为此布置任务,让学生按照工作岗位的不同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每人开展1~3分钟的英语演讲,分享实习期的感受。
4教学手段
课程建立了以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社会资源融为一体的教学手段体系,搭建了内外两条学习通道。一方面,由展览会概况、参展费用、展品运输、展品保险、展台接待、商务洽谈、价格商谈、订合同、撤展、展后联络和展览效果分析等环节的基本背景知识,即涉及展前、展中、展后参展一系列的学习模块构成的知识内在传输通道。教师在课堂多媒体教学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学习通等线上教学平台,重点章节的主要内容采用“微课”形式进行,通过专业录课团队或录屏方式对知识点进行再强调、再扩展,方便学生自主安排时间进行巩固复习。另一方面,在每个章节讲授前要求学生们运用电子邮件、百度搜索、维基百科、知网等平台自主学习多个著名会展机构,如国际展览联盟(UFI)、国际会议协会(ICCA)、德国贸易展览行业协会(AUMA)和中国会展网、广交会官网等重要会展网站上的展会信息、展会宣传资料、参展行业发展前景等,形成学生自我强化的外在通道。每个项目课程结束后,学生在学习通、批改网上采取主题讨论、作业提交、直播、抢答等活动固化所学知识,教师也可借助网络教学互动平台进行辅导答疑(例如应用云课堂、QQ群的“匿名”功能等),内外通道相互融合,相互交叉,不仅进一步调动了学生学习、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还使师生的交流打破了课堂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使互动更为充分。
5考核方式
课程的考核体系注重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由项目完成的过程性考核及期末的结果性考核共同组成,其中过程性考核主要依据平时表现(30%),项目实训(40%)来体现,课程的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小测试、课堂参与、考勤情况等,主要考查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主动性、工作责任性与课程参与度等;项目实训考核主要针对课程的实训内容,包括调查报告,小组演示、会展文案翻译、会展场景模拟等,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沟通能力、交际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合作效果等,结果性考核则通过学生参加期末理论考试(30%)来反映,最终本门课程的习得情况由以上几部分综合而成。这样的考核体系让学生们改变以前临近期末考试才临时抱佛脚,死背书的状态,从课程一开始便积极参与,学生的实际语言应用能力有所增强,职业能力也得到了有效锻炼。
6结语
《会展商务英语》作为一门专业用途英语课程,采取以项目为载体引导整个教学,根据实际工作过程进行教学内容和实训设计,其课程的教学改革能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提升了学生学习的体验度、参与度与知识转化率,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和会展业务操作能力得到有效锻炼,较好地促进了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彭志韬.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会展英语课程设计[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180-181.
[2]王琪.基于情境教学的会展英语课程设计[J].西部素质教育,2018(6):183-184.
[3]聂玉洁.高职院校会展英语课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高教学刊,2017(24):4-5.
[4]陈婧,史雯娜.基于工作任务的ESP课程微课教学设计探讨:以《会展英语》“展位预订”为例[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6(4):3-4.
[5]汪瑛.工作任务驱动视角下的“会展英语”课程开发[J].文教资料,2014(33):66-67.
[6]朱惠红.高职《会展英语》项目化教学探讨[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5):30-32.
[7]文前国.《会展英语》课程形成性考核方案研究[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18-19.
线上教学的调研报告篇7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养老金融教育;高校;实施路径
人口老龄化是一个全球性且不可逆转的现象,已经成为贯穿我国21世纪的新的基本国情[1]除了人口老龄化“规模”和“速度”,我国“未富先老”“未备先老”问题突出[2],养老问题是目前和今后我国社会改革的核心问题。人口老龄化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高校要响应国家号召,凭借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势,在高校开展养老金融教育,积极培养和储备养老金融人才。
一、高校开展养老金融教育的意义
(一)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举措
高校开展养老金融教育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陆杰华和郭冉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首先应当对公众进行新国情教育和宣传,普及人口基本常识,使更多人认识到应对老龄化这一新国情的严峻性和紧迫性[3]。全国老龄办副主任吴玉韶指出,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应对既缺资金、设施、队伍、人才,也缺先进的理念和思想,需要在全
线上教学的调研报告范文
本文2023-12-07 17:49:44发表“文库百科”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kubao.com/article/4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