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医疗盈利模式范文

栏目:文库百科作者:文库宝发布:2023-12-07 11:33:13浏览:335

智慧医疗盈利模式

智慧医疗盈利模式篇1

关键词:智慧城市;核心逻辑;盈利模式

中图分类号:F290

智慧城市无疑是一股热潮,但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的智慧城市,基本只在其中的一两项应用上实施较好;而中国的所谓智慧城市,虽然规划很全面,但目前大多没有落地,或仅在某一项业务上进行了若干探索。笔者希望通过对智慧城市的解读和分析,能帮助大家对智慧城市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当前在产业与资本市场层面,智慧城市已经成为炙手可热的概念。那么到底什么是智慧城市呢?按照2013年11月李克强总理在“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论坛”上的讲话,“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的高级形态,是包含全新要素和内容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智慧城市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智慧的感知、分析、集成和应对各类社会活动与公共需求”。

想象一下这样“新的城市形态”――不用跑无数个政府部门,在电脑前就把各种申请搞定;不用担心停车、拥堵的问题,车上的智能导航已经链接城市的“大脑”给你规划了最佳路线;走进小区打开快递柜,本来忘买的米油已经在里面;一进家门气温、光线已经调到了自己最喜欢的状态,一杯你最爱的热咖啡已经在桌上冲好;有点不舒服的身体通过家里的穿戴设备检测,已经传送给了自己的医生,医生通过视频发来了诊断……这就是我们在智慧城市里的生活。而且这一切正在发生。

据统计全球已启动或在建的智慧城市已达1000多个,未来还会以20%以上的增速增加,如斯德哥尔摩实施的智慧交通项目,引入RFID技术,自动识别入市车辆拥堵降低25%,交通排队时间下降50%,尾气排放量减少8%~14%,温室气体排放减少40%。智慧城市在全球不同城市还有其他不同应用,如英国伦敦正在实施的电子政务云、德国汉堡正在实施的智能建筑、美国波士顿正在实施的智慧医疗等(见表1)。

而中国多地也启动了智慧城市的项目,如佛山电子政务,统一规划和标准,实现多部门协同;也包括乌海实施的智慧安全项目、辽源实施的智慧医疗项目、上海实施的智慧城管(见表2)。

智慧城市无疑是一股热潮,但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的智慧城市,基本只在其中的一两项应用上实施较好;而中国的所谓智慧城市,虽然规划很全面,但目前大多没有落地,或仅在某一项业务上进行了若干探索。笔者希望通过对智慧城市的解读和分析,能够帮助大家对智慧城市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一、智慧城市核心逻辑

本部分从两方面作以阐述。

(一)生产力发展的逻辑

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路,社会进步体现在,以生产工具改变为标志的生产力的进步,而生产力的进步会带来社会关系的改变,从而导致社群模式的变化。就如出现工业设备这样的生产工具替代了农业机具,导致了社会关系由农业社会进入了工业社会,而在城市形态上就从农业村庄、城镇跃迁到了工业化城市(见图1)。

智慧城市就是我们所说的“新的城市形态”,也就是新的社会关系的表现。智能设备、网络技术,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带来了生产工具的进步或者是说生产力的跃进,导致了社会关系进化到了网络社会,而城市形态上就表现为智慧城市。从这个简单的逻辑上讲,智慧城市的出现有其必然性。就像电脑手机的普及,已经改变了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一样。

(二)政府诉求的逻辑

政府无疑将在智慧城市的构建中扮演主角的角色,也是最有力量的角色,企业和民众也是不同角色的参与者。政府在智慧城市功能上最核心的三个诉求是“保稳定、惠民生、促发展”。信息化、智能化无疑是保稳定最佳的实践方式,这也是网络化管理出现的原因;而产业的发展除了基础设施的提供以外,也需要供企业提高运营效率的信息化、智能化的平台,也导致了“招商引智”替代了“招商引资”;在越来越接纳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民众,对于政府的效率、生活的便捷程度等提出来更高的要求。而这些正是智慧城市的题中之意。

所以,从智慧城市最有力量的主角――政府的视角来看,智慧城市是与政务、民生、产业等优化升级最好的形式,是“保稳定、惠民生、促发展”最佳的路径。

二、解构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与我们的息息相关,从衣、食、住、行等平常的生活,到学习、看病等特别的场景,甚至是我们的工作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我们尝试通过不同的维度去解构一个宏大的智慧城市,能够让我们对于智慧城市有一个更加结构化和清晰的方式去认知。

(一)应用场景角度的解构

智慧城市有无数个智能的应用场景,就像今天我们城市中不同的场景一样,丰富多彩。参照不同的智慧城市的设计,我们总结出了智慧城市发展的三个核心的发展诉求――政府对于“保稳定”的诉求;政府和民众对于“惠民生”的诉求;政府和企业对于“促发展”的诉求。分别对应了智慧政务类、智慧民生类、智慧产业类这三大智慧城市核心板块。对应智慧城市三大核心板块,又有无数具体的应用场景,笔者总结为以下19种应用场景(见图2)。

1.智慧政务类

智慧政务类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是智慧交通。将先进技术运用于整个交通管理系统,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运输综合智能控制和管理。

二是智慧安全。通过智慧传感芯片,将信息进行及时感知,实时传送,让人与物能够实时的智慧互动,构成一个安全和智慧的新安全时代。

三是智慧城管。利用信息化手段和移动通信技术手段来分析、处理和管理整个城市的所有城管部件和城管事件信息。

四是电子政务云。借鉴云计算模式的思想,以互联互通的政务网络为基础,集中管理政府计算资源(基础设施、硬软件、信息),采用动态易扩展的部署和分配资源,整合集成电子政务系统。

五是智慧应急。以现代信息通信技术为支撑,软、硬件相结合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系统,具备日常管理、风险分析、监测监控、预测预警、动态决策、综合协调、应急联动与总结评估等多方面功能,以实施应急预案、实现应急指挥决策。

六是智慧国土。以国土资源遥感监测数据系统和综合监管平台为重点,构建的覆盖全区域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一体的国土管理与检测。

七是智慧环保。借助物联网技术,把感应器和装备嵌入到各种环境监控对象(物体)中,通过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将环保领域物联网整合起来,以更精细和动态的方式实现环境管理和决策。

2.智慧民生类

智慧民生类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是智能建筑。综合运用现代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现代技术,实现建筑的信息化、自动化控制与节能管理。

二是智慧家居。以住宅为平台,利用综合布线、网络通信、物联网等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施集成,构建高效的住宅设施与家庭日程事务的管理系统,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艺术性,并实现环保节能的居住环境。

三是智慧社区。充分借助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构建城区 (社区)发展的智慧环境,形成基于海量信息和智能过滤处理的新的生活、产业发展、社会管理等模式,面向未来构建全新的社区形态。

四是智慧教育。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构建智慧学习环境,运用智慧教学法,促进学习者进行智慧学习,最终达到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与教育效率的目的。

五是智慧医疗。通过打造健康档案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利用最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实现患者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之间的互动。

六是智慧养老。指利用先进的IT技术手段,研发面向居家老人、社区的物联网系统与信息平台,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实时、快捷、高效、低成本的、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

3.智慧产业类

智慧产业类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是智慧能源。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和新一代信息化技术将各种能源关联起来,进行智能化开发、开采、输送及使用的能源系统。

二是智慧研发。利用互联网技术与组织模式,从价值流程、高效组织和工具与技术三个方面来构建智慧研发管理系统。

三是智慧制造。智慧制造是以人为本、借助先进的新兴信息技术、系统工程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为手段,为制造全生命周期活动中的人、物、环境进行智慧化的感知、互联、协同和智能处理的技术与组织模式。

四是智慧营销。是以客户为中心, 以需求驱动商业的价值链,研究制定新一代电子商务的解决方案,实现企业在营销、管理上的智慧转型,获得长期竞争优势。

五是智慧物流。将物联网、传感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通过以精细、动态、科学的管理,实现物流的自动化、可视化、可控化、智能化、网络化等,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的系统平台。

六是智慧金融。社会化网络、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在金融领域的深入应用,带来的金融体系和商业模式的变革,推动资金更顺畅的流通,更合理的配置,更安全的使用的系统平台。

(二)产业链角度的解构

在产业链的维度,我们区分清楚智慧城市建设的主体,并厘清他们之间的关系,把智慧城市分为上游-产品提供、中游-系统集成和下游-运营服务(见图3)。

1.上游――产品提供

在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中,上游主要是基础设施、硬件提供商、软件提供商。上游玩家众多,逐步成为了红海市场,为了追求更大的价值,上游厂商有逐步向中下游转型的趋势。比较典型的企业是做视频监控设备的海康威视。

2.中游――系统集成

智慧城市系统集成商开始从智慧应用领域走向智慧城市顶层设计,从部分应用小集成走向智慧城市大集成,试图建立标准和抢占智慧城市运营权,从而成为运营平台,实现数据变现。比较典型的企业是做智慧交通运营的易华录。

3.下游-运营服务

主要包括内容提供(外部信息导入)、网络提供(数据传输)、云服务(数据处理与分析)、运维管理(日常运营与系统升级)。不同应用的运营商往往仅在自身所在领域利用专业优势积极参与运营,但不同业务和不同区域之间少有联通,运营高度分散。同时,现在运营盈利模式模糊,数据的挖掘和变现能力差。

(三)技术角度的解构

智慧城市是基于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样具有这些技术层次的特点。我们可以将智慧城市从技术的角度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和应用层,也可以形象的说智慧城市的技术层次是端、管、云和应用。

一是感知层(端)。感知层主要由各种终端构成,用以信息的收集,是智慧城市所有的“感官”,伸向城市的各个角落收集信息,正如人的眼、鼻、耳、手一般。

二是网络层(管)。网络层主要用于信号的传输,现在信号传输的主要途径是,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和电网。它们如同智慧城市的神经将“感官”所收集到信息传递给大脑。

三是平台层(云)。而这个“大脑”正是我们所说的平台层。它主要是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平台层就如智慧城市的“大脑”一样,对“看到”、“听到”、“闻到”、“摸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为决策和服务提供支持。

四是应用层(应用)。应用就是我们所说的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等等这些具体的应用,它们会以不同的形式与我们的生活发生关系,甚至可以说它们就是我们的生活。

三、智慧城市的盈利模式

正如上面的解构,智慧城市从外在表现形式到内在的构成,都是极其庞大的,需要多方的参与才能完成。而盈利模式是否清晰就决定了厂商参与的程度。我们将智慧城市建设的参与主体及其关系见图4。

根据这些智慧城市建设主体的关系,我们总结了智慧城市的四种赢利模式。

(一)出售设备盈利

依靠智慧城市、智慧地球等前沿概念,向政府等“智慧城市”的主导方出售硬件设备。这种模式就是单纯的“B2B”模式,主要优势是设备技术门槛较高,政府支付能力较强势;而劣势是企业无使用和运营权利,若不计设备维护费用,则只能享受短期一次性回报,不可能发育出“羊毛出在狗身上”的创新商业模式。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企业是IBM和Cisco。

(二)城市与地产开发盈利

通过提供智慧城市产品、建设等服务,获取城市与地产开发许可权限以及招商引资佣金。这本身是一种资源置换的模式,对于企业的城市、地产开发运营能力的要求极高,否则有现金流断裂的可能。同时,若企业在智慧城市空有概念而无实际的成果,最终会影响商誉。这种模式几乎只有地产商才能操作。

(三)与政府合作应用服务

与政府在“智慧城市”的应用服务端展开合作,提供软件及数据服务,从中收取佣金或提成(如交通违章罚款分成)。对于企业来讲这种商业模式有部分运营权,可以长期运营,是一种不错的商业模式。但是诸如智慧交通等应用,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进入门槛较高。通过BOT模式建设智慧交通的易华录是这样的模式。

(四)与商家合作应用服务

直接与商家合作,线上整合“吃住行游购娱”相关商家资源与信息,供消费者自主选择,收取商家佣金。这种模式是一种典型的互联网模式,也能长期运营创造收益,但是整合商家的难度较大。单纯的互联网模式下已经产生了与商家合作应用服务的模式,如天猫、携程都属于这样一种模式。

参考文献:

[1]金江军.迈向智慧城市:中国城市转型发展之路[M].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2]张建雄.“智能家居”建设的规划思想解析[J].中国公共安全,2013(1).

[3]黎林峰.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第八届中国智慧城市建设[J].中国建设信息,2013(11).

[4]唐滔.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问题研究[J].中国市场,2014(7).

智慧医疗盈利模式篇2

《2014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德意志银行:

2014年中国经济展望

中国GDP增长预计在2014年上升至8.6%,经济复苏的5个主要因素是:一、外需的恢复将能显著提升中国出口增速;二、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的供求状况正在得到改善;三、国内供给严重不足的行业由于准入放开将吸引更多民营资本投资;四、货币流通速度的改善将使经济在货币增长率不变的条件下加速增长;五、“财政脉搏”将显示出经济的扩张性效果。

马骏等:《2014年中国经济与资本市场展望研究报告》

图1 2004-2013年度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

图2 汇丰PMI制造业指数

安邦咨询:

支持银行对涉房贷款持谨慎态度

长周期层面,人口红利的消失降低了房地产行业的“刚需”,这一人口结构的历史性变化即将于未来5-10年完成。供给层面,行业的跨越式发展让房地产供给开始出现过剩,国内房地产市场供需在总量上已经平衡,存在结构性问题,体现为一线城市供不应求,越往下走,供给越过剩。资金层面,中国经济去杠杆抬升整体利率中枢,考验房地产业的资金链。

《商业银行对房地产业发出撤退信号》

渣打银行:

2014年GDP增速预计为7.4%

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的拖累因素略压过积极因素。家庭消费增加、出口上升及工业周期触底反弹将是积极的拉动因素,而货币政策收紧、房地产市场增速放缓、地方基建领域现金流紧缩、通胀压力温和上升将是消极因素,而改革红利可能要到2015-2016年才会明显显现。预期2014年实际GDP增速将略有减速,由2013年的7.6%降至7.4%,全年增长动力温和趋缓。

李炜等:《中国2014年经济增长略有趋缓,无需惊慌》

数据来源:根据网络资料整理

交银国际:

打车软件的盈利模式

打车软件或将成为移动互联网中首先被广泛接受的高频应用,未来的赢利点在于数据转化:1、凭借用户打车、地理位置、移动支付的应用,为用户建议相关的消费需求并推送广告;2、通过积累的车流、人流以及相关信息方面的应用,为司机推送相应的车子(如往返机场的大单),从而收取费用;3、与互联网公司的其他应用相连,如地图等,从而进入O2O域。

《北京打车软件调研――“嘀嘀打车”v.s.“快的打车”》

瑞银证券:

互联网金融对银行利润的冲击

互联网金融对于银行短期最大的影响或体现为第三方在线支付平台对现有的盈利模式的冲击,以及货币市场基金(MMF)带来的净息差缩窄压力。如果总存款中有10%被MMF取代,那么中国的银行业净息差将萎缩10个基点;而第三方线上支付平台等对手续费收入的冲击幅度或将达到2014年净利润的4%(其中假设有40%的相关业务都被互联网金融企业抢走)。

甘宗卫等:《互联网金融:“危”还是“机”?》

图3 中国央行黄金和外汇储备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图4 2009-2013中国市场主体实有基本情况

经济学人智库:

以价值为导向的医疗服务业

医疗服务业正以价值为导向的环境而转变,这或许能精简医疗服务供给,使得医疗服务能够达到优质和覆盖全民的双重目标。以价值为导向的医疗服务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率有很大的不同。英国、德国和美国的应用率是最高的。新兴经济体可以从最开始就引入以价值为导向的医疗服务的概念,让其成为中央组织调控的一大特点,从而率先缩减成本。

《医疗服务业的新商业模式》

长城战略咨询:

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势

智慧城市进入全面实施阶段,随着社交网络影响和改变着城市综合运行管理方式,以社交化为核心的公民服务是未来智慧城市发展的重点方向。而中国城市管理服务方面,是最切合应用物联网技术的现实条件,也是未来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随着智慧城市的深入发展,政务数据的开放将会呈现出借助以大数据为核心技术支撑的数据服务方式。

王德禄:《智慧城市三大新趋势》

智慧医疗盈利模式篇3

有这么一则犹太人的故事流传已久:有两个犹太小孩,获得一个橘子,如何分配呢?他们采取了一个人切,另外一个小孩选。选好后各自回家了,一个孩子把橘肉吃掉,把橘子皮扔掉了;另外一个孩子则扔掉橘肉,而把橘子皮切碎,和到面粉里,做成橙子味的蛋糕。

这则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二小孩聪明的进行了公平分配,而之后的做法却不同,二小孩因为眼界没有体现出智慧,没有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在每天跌宕起伏的股市中也在发生类似的事情。我们的市场规则在做到尽可能让投资者感受到公平,但投资者都有自己的风险偏好,每个人的盈利模式(价值投资或投机)在理论上都有获得利润的机会,然而“7亏2平1赢”的残酷现实告诉我们,大部分人的盈利模式都跟市场是有偏差的,不奢求利益最大化,起码的平均收益都做不到,那这种差距是怎么造成的呢?

英国诗人雪莱曾经说过:痛苦或者乐观,完全蕴涵于眼界的宽窄。眼界的宽窄在投资中体现的是投资预期。股谚称:买股票就是买未来。对于新鲜事物,我们需要积极的去探讨,去实践,去体验。在现实生活中,出现了很多新鲜的事物,笔者也亲身体会到:如余额宝理财、微信红包、打车预约、远程医疗、智能穿戴等,这些都跟我们的理财、娱乐、购物、交通、身体健康等息息相关。随着科技的发展,新时代的人们开始追求生活品质,从房子居住等基础需求,逐步上升到生活各个方面,用心观察身边的生活就会发现很多变化。比如以前买东西要去商店,现在只要在网上点击鼠标直接购物。另外,就算去实体店逛,也能看到不少店主开始使用微博、微信等互动模式开展线上营销。

市场预期的合理性决定了收益的合理性。这里建议投资者特别关注一下心理学的自我实现预期,这个说的是,“你对他人的预期往往会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自动实现。你一开始认为对方是一个好人,对方往往就成为一个好人;你一开始认为对方是一个坏人,对方往往就成为一个坏人。”套用到投资上也是如此。如果你深刻的理解并认为新鲜事物有足够的发展空间,俗称成长性,那么你就会在这方面押注投资,而这笔交易往往会被你认为是好的投资。而如果你认为新鲜事物只是概念,那么就会蔑视和忽视这些相关行业和个股,如此这类投资品种就不会入你的法眼,自然这样的股票投资在你眼中就是坏的投资,再涨你也无动于衷。市场就是一个预期博弈的地方,盈利与否就在于投资者的眼光是否符合市场的选美标准。

一念地狱,一念天堂。投资的智慧在于前瞻性,做好投资就需要我们对身边的新鲜事物进行敏锐的观察和实践,如此拓宽了眼界才能赢得投资的未来!

智慧医疗盈利模式篇4

智能电视:合纵连横的好戏正在上演

2013年,乐视网跨界推出“乐TV”成为智能电视与网络电视融合的标志。

2013年除了乐视、小米等小互联网企业以外,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三大互联网巨头也都相继进入该领域。吸引巨头加入的重要因素是智能电视所具备的入口价值,在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之后,电视机成为互联网企业抢用户、抢流量的第四块屏幕,电视正逐渐演变成家庭多媒体信息获取中心。

目前,目前智能电视的盈利模式有三种:一是以乐视为代表的垂直一体化模式,完全靠自己的力量打通电视终端和软件内容提供的链条。硬件不赚钱,赚钱主要靠内容收入和广告收入。从而实现智能电视从卖硬件到卖服务的转变。

二是传统彩电的销售硬件盈利模式,盈利以硬件为主,同时兼顾内容。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传统制造厂商与内容商合作,在硬件上低价让利的部分从内容商的利润分成中得到弥补。互联网企业有内容,电视厂商有硬件和渠道,可进行优势互补,有利于缩短打开市场的时间。TCL与爱奇艺、创维与阿里的合作都是采用上述模式。

三是兆驰、华数传媒、阿里巴巴和海尔的合作模式,通过包括但不限于“预存服务费送智能云电视”等具体的方式实施合作。多方合作将致力打造出“云端+传输+终端”的运营生态圈。

三网融合将使得当前基于各自的网络和终端屏幕的散乱的平台格局逐渐走向融合,并最终形成一个“单一的无缝生态系统”,并创造出从“看电视”到“玩电视”的新商业模式。

基于电视屏的内容消费空间巨大,电视互联网是一座有待挖掘的金矿。更多的参与者加入这个行业,将使得这场客厅争夺战火药味更浓。

智能家居:新的入口之争又告开始

2014年伊始, CES国际消费电子展上国内外的家电巨头纷纷推出紧贴智能家居的产品使得市场对智能家居有了新的认识,而谷歌32亿美元的现金收购智能家居设备生产商Nest Labs更是将智能家居引向高潮。

智能家居关键是将家用电器网络化。但这仅仅是第一步。接下来,通过各类智能化的家居产品,与网络化的云服务平台和相应的大数据商业模式开发,再引入协同一体化的解决方案,最终在互联网时代,让每个用户身边所能用到的东西能连接起来,从而创造新的生态系统和盈利模式。

智能家居的价值并不局限在给用户一个远程控制的便利(虽然这是一个抓住用户的起点),其真正的价值在于通过各种家居类智能终端收集日常起居的各种生活数据,并根据上述数据衍生开发出各种应用。因此,各类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应用才是真正有价值的,明白这点,也就不难理解谷歌收购的真实用意其实是在争夺智能家居入口和平台,互联网巨头的智能家居战略开始落地了。

从目前国内提供智能家居产品和服务的企业主体来看,国内智能家居厂商主要有四个来源:

第一类:传统的可视对讲厂商。该类厂家可以在其原有产品的基础上增加控制功能和其他一些功能,来实现家庭自动化,并利用原对讲、防盗产品市场来推广产品。代表厂家:安居宝。

第二类:传统的家电企业、IT 企业厂商。该类厂家结合其在家电控制领域、IT 领域的优势开发出智能家居的产品,能更好地和家电结合在一起。代表厂家:海尔、长虹。

第三类:智能控制类厂商。该类厂家的优势在于产品定制化水平高,多样性和可扩展性强。代表厂家:东软载波、英唐智控、和晶科技、和而泰等。

第四类:极具野心的互联网新贵。互联网玩家瞄准智能家居行业往往是看中了掌控家居中心控制器的机会,通过推出家用智能网关产品,从而实现其通过互联网通信渠道占领家居控制制高点的目的。代表厂商:谷歌、小米、新浪等。

智能穿戴:必然到来的革命与挑战

消费电子主要沿着智能性和便携性两个维度发展,在过去几年中,市场关注的焦点在于智能性维度,即设备从功能型向智能型的演变,但是随着苹果、三星和苹果等消费电子巨头陆续推出各自的可穿戴智能电子设备产品,消费电子产品从可携带型向可穿戴型的演变逐渐开始了。2013年对于“可穿戴设备”而言是蓬勃发展的一年,各种富有创意的可穿戴设备应接不暇,这也让我们看到了这个新市场的巨大潜力。

从理论上讲,智能穿戴产品并没有什么普通智能手机做不到的功能,但穿戴计算设备把智能手机的威力带出衣服口袋,解放双手成为可穿戴设备最直接触发点和撩动人的口号。可穿戴设备取代了用户与智能手机之间的许多交互操作。其次,成本低廉的传感器和芯片,让行业内小公司以及行业外公司都有机会设计生产复杂的可穿戴硬件设备。因而,不久的将来,智能穿戴设备将会是品种繁多,百花齐放的局面。

可穿戴设备热潮袭来,带来的产业链的淘金机会。下游成品除了Google、苹果和三星几大巨头的成品外,A股上市公司中,九安医疗的可佩戴式手表计步器登陆欧美市场,北京君正将芯片放进果壳智能手表,奋达科技了SmartWatch智能手表。中游的语音控制和交互技术方面科大讯飞拥有突出的竞争优势。上游的MEMS 传感器的创新应用将是可穿戴设备发展的源泉,歌尔声学和金龙机电都具有雄厚的技术储备。FPC(柔性电路板)满足了柔性化硬件设计,涉及FPC概念个股有:丹邦科技和得润电子。

智慧医疗盈利模式篇5

关键词:老龄化 互联网+ 智慧健康养老 产业运营模式

一、发展智慧健康养老产业的必要性

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14) 表明,到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8亿,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智能养老产业发展报告(2015)》指出老年群体的服务需求呈现新的特点:精神文化服务需求逐渐提升;对健康康复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凸显;对服务便捷性的要求不断提高。传统养老无法满足新的需求,不足之处逐渐显现。2015年7月,《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新型的互联网智慧健康养老产业,智慧养老成为大势所趋。

二、智慧健康养老产业运营模式探究――“互联网+物联网+养老产业”

我国修订后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对家庭养老重新定位,将“老年人养老主要依靠家庭”修改为“老年人养老以居家为基础”。本文旨在通过对以政府为主导,以互联网为凭借,以社区为依托,以保险和医疗体系为辅助的智慧健康养老模式的探索,实现老人“安养―乐活―善终”的生活目标。

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内主体包括:居家养老信息化平台、政府机构、企业(养老服务企业、智能终端制造企业与第三方投资企业)和社区养老服务站,图1为我们对智慧健康养老产业结构的设想。

本文提出的智慧健康养老产业运营模式如下:

(一)政府机构+第三方企业+居家养老信息化平台

第三方企业借助政府提供的政策与场地支持,投入资金为社区养老服务站提供基础设施、工作人员及运营经费。我们鼓励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支持国家智慧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同时,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在我国拥有广泛的受众市场,投资企业不仅可以提高企业口碑,而且随着智慧健康养老产业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自身资本也会得到良性循环。

(二)老人/子女+居家养老信息化平台+养老服务企业+社区养老服务站

养老服务企业通过居家养老信息化平台的业务受理子系统与平台进行信息对接,根据需求为老人提供相应上门服务。目前养老服务企业主要提供专业医疗护理、心理护理、康复护理和普通的家政服务。养老服务企业在招聘工作人员时,要严格审核其职业资格,并进行系统的培训,保证专业素养和服务质量。社区养老服务站通过对老人和子女的回访,监督服务质量,形成良好的竞争淘汰机制。

(三)老人+居家养老信息化平台+医疗机构+保险公司(针对健康险险种)

居家养老信息化平台通过对老人身体健康状况的实时监测,建立并管理老人的健康档案。首先,平台与当地医疗机构建立健康档案共享机制,当老人就诊时,医护人员可根据其健康档案对老人的病情有一定了解,及时开展急救措施。医疗机构提供的电子病历也应在平台上共享,确保档案的实时更新。其次,平台应与保险公司建立有限度的信息共享机制,保险公司可利用大数据对老人的健康状况进行科学评估,设计出适合的保险产品,降低出险率。再次,医疗机构与保险公司也需建立有限的信息共享机制,医疗机构向保险公司提供参险老人的电子病历,保险公司报销医疗费用。平台、医疗机构、保险公司三者之间建立的信息共享机制,不仅让老人/子女不必东奔西走,还简化偿保手续,保证偿保的及时性。

(四)老人/子女+居家养老信息化平台+智能终端制造商

基于老人/子女提出的服务需求,平台向智能终端制造企业提出功能需求,企业据此设计出智能终端产品提供给老人,让老人享受智能化和多元化的服务。例如作为老人普遍需要的一键呼救功能,老人/子女可向平台提出服务诉求,平台管理人员进行公开招标,中标企业制造一键呼叫终端满足老人的需求。随着服务需求的不断提出,老人由养老产业中服务的被动接收方变为主动提出方。

三、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产业结构内主体缺乏参与积极性

企业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而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在发展初期,盈利模式尚不完善。因此,产业结构内主体缺乏参与的积极性,影响产业链扩张与持续发展。

(二)老龄智能家居配套设施不完善

老龄智能家居的配套设施不完善,往往“不好装”、“装了不会用”、“用也用不久”。智能家居的智能硬件、智能软件、智能服务没有与老年人的居住环境衔接配套,成为常态化的一部分。

(三)信息共享机制带来的信息安全隐患

智慧健康养老产业中的信息共享机制带来潜在的信息安全隐患。其一,养老服务企业、医疗机构和保险公司可能将老人信息用于商业用途;其二,信息共享机制的不完善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威胁老人信息安全。

(四)跨界融合人才匮乏

产业内传统主体如提供养老服务的企业、医疗机构、保险公司等缺少既具备良好的行业内专业技能又通晓互联网思维的跨界融合人才,人才的匮乏势必会阻碍产业的创新发展。

四、关于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运用PPP模式,将社会资本引进智慧健康养老产业

2015年9月,财政部公布第二批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示范项目206个,其中养老项目10个。PPP的发展,缓解财政资金压力,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社会资本也可以通过参与示范项目扩大知名度、把握先机、抢占市场。

(二)完善老龄智能家居的配套设施

政府加强老龄智能家居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智能家居的普及,并配备专业人员指导老人使用,使其成为老人的“健康管家”,并且对智能家居的使用情况进行实时追踪,根据反馈意见提高服务水平。

(三)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监督管理机制

政府加强信息安全立法工作,建立行业网络安全态势季度研判、互联网新技术新业务安全风险监测通报等机制,形成安全监管合力,保证居家养老信息化平台的高效、安全运作,强有力地保障老人的隐私安全。

(四)大力培养跨界融合人才

社区养老服务站和养老服务企业要对工作人员进行资质审核与相关培训,使其具备互联网知识与医疗护理技能,在为老人提供服务时,及时发现老人的潜在健康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

智慧健康老产业不仅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更是解决我国养老问题的一把钥匙,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医、老有所为”开辟崭新的路径,探究其完善的运营模式是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张守营.智能养老成趋势 制度、标准缺失待破题[N].中国经济导报,2015―11―28

[2]潘峰,宋峰.互联网+社区养老:智能养老新思维[J].学习与实践,2015(9)

[3]阮晓东.智能居家养老,走出概念适应社会[J].新经济导刊,2014 (12)

[4]王刚.民政部《关于开展国家智能养老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的通知》[J]. 物联网技术,2014(7)

[5]丁建定.居家养老服务:认识误区、理性原则及完善对策[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2)

[6]Moshabela Mosa,Sips Ilona,Barten Francoise. Needs assessment for home-based care and the strengthening of social support networks:the role of community care workers in rural South Africa. [J].Global health action,2015,Vol.8,pp.29265

智慧医疗盈利模式篇6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医疗 社区医疗 分级诊疗 营销模式 创新

中图分类号:D669.7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湖南长沙市医疗卫生资源紧缺且分配不均,现有的医疗分级体系尚未发挥作用,上层医院人满为患,其医疗设备利用率低,激化了“看病贵、看病难”等一系列问题。而作为传统医疗和移动互联网相结合的移动医疗,通过移动互联网可将医疗资源进行信息化整理形成透明的医疗资源平台,将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从社区医院对患者病症的初步检测判断,到移动互联网企业对医疗体系的分级指导,再到最终就医治疗的指导,患者可随时随地享受这一系列医疗服务,其便捷性、灵活性等一系列特点开始改变着传统的医疗模式,实现医疗服务的随手可得,为医疗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便捷途径。

二、移动互联网下社区医疗的市场分析

(一)消费者市场分析

通过全面调查和了解移动互联网背景下长沙市居民医疗服务需求,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

在长沙地区,66.5%的居民患病后优先选择的是大型综合医院,由此可见,由于大量的优质医疗资源过分向大型医院集中,社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低下,老百姓对基层医疗机构不信任,在无法判断病症的情况下直接去大医院诊断,导致常见病、多发病患者都到大医院就诊,大医院患者多,一号难求,而可以诊治相关疾病的社区医院却有大量医生闲置。移动互联网医疗有利于进行分级诊治,首诊在社区,再根据信息指导患者就医,充分利用医疗资源,合理分配,提高效率。

在617名受访者中,66.78%的居民认为健康生活重在保健预防,社区居民的保健预防意识正逐步提升。但缺少实现保健预防的途径,很少有人会真正地做到良好保健预防,人们通过移动互联网医疗APP随时随地获取可靠的科学健康保健资讯,获取保健信息,弥补传统医疗无法满足居民进行正确保健的需求。

分析吸引居民使用移动医疗服务的原因,便捷省时是居民所关注的重点,在生活节奏日益紧凑的今天,节约时间成本无疑是为用户创造更大的财富。从长沙整体消费市场来看,在对72.5%的未使用过互联网医疗服务或移动医疗服务的受访者进行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其中有41.2%受访者未使用原因是对移动医疗软件不了解,其次是因为移动医疗普及率还比较低,所以缺乏信任度。

(二)行业市场分析

数据显示,在2015年移动医疗行业市场规模达到42.7亿,用户规模1.27亿。移动互联网医疗的巨大潜力和无限商机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企业抢滩,针对医药专业人士的丁香园“用药助手”;自查与问诊相结合的春雨医生;以及长沙本土企业发展的针对智慧医疗、优越一站式全家管理私人家庭医生服务的“贝多大健康网络平台”,其中丁香园与春雨医生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从2006年开始,丁香园逐步建立起了多元的盈利模式,从一开始针对专业的医生到普通用户完成了质的飞越,不仅给医生提供交流、了解信息的平台从而有效降低了医疗资源的浪费,提高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而且使患者能够轻松完成见到的自我诊断、查询医药等简单的服务。

由于我国的移动医疗处于初级阶段,尤其是对于像长沙等内陆二线城市来说,发展移动医疗所具备的条件都还不成熟,在整个移动医疗行业里,真正有使用价值的移动医疗服务少之甚少,但是大势所趋,移动医疗通过手机终端随时随地享受医疗服务,必将成为以后人们赖以生存的一部分。

(三)政策环境分析

政策坚冰逐步消融。鉴于互联网技术有助于均衡地区医疗资源分配差距,巩固医院分级体系,提升现有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政府对于互联网医疗的肯定态度也日趋明朗化。2011年以来,各部门相继出台一系列文件和政策鼓励和支持互联网医疗发展,其中健康数据采集、移动医疗解决方案等被列为发展重点。2016年,宁波、温州两市在政府政策的推动下,“智慧医疗”工程取得了初步的发展,信息化建设科学规划、循环推广,适应了居民医疗服务需求持续增长势头。这两市政策推动下发展医疗信息化、平台化为长沙市移动互联网发展集聚政策力量起到了一定的榜样作用。

三、移动社区医疗的营销现状

(一)移动社区医疗的营销现状

在本次调查结果中显示:在随机受访的普通群众中,仅有20%对移动医疗有印象,而其中只有13%能准确说出移动医疗的主要作用,且大部分人的认知停留在可穿戴设备层面;更令人震惊的是,只有5%的群众曾经体验过移动医疗。从这个结果看来,在移动医疗高速发展的2014年过后,移动医疗却并未能获得如期效果,实在令人唏嘘不已。

但就企业而言,长沙新型移动互联网创业公司――贝多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该公司致力于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面向中高端用户家庭提供医疗、保健康复、健康管理等方面的移动解决方案,其中该公司自主研发的贝多健康生活APP包括在线咨询、VIP问诊及陪同两个最主要的部分,然而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医生资源不足,无法满足患者的相关需求。所以现在公司已经放弃移动互联网医疗看病诊病,整体进行转型,主攻大健康市场,包括健身、保养等方面。

还有一部分企业直接从社区医院为切入口,在社区开设互联网医院将患者拦截在家门口,以恒大互联网社区医院为例,恒大健康将依托自有的全国范围内170多个城市、400多个社区、370万业主庞大的社区资源、覆盖全国范围内的恒大社区及周边,联手全国多家三甲医院,采用健康大数据模型和互联网技术共同打造互联网社区医院,为患者提供疾病预防、私家医生、远程会诊、网络医疗、健康体检等医疗健康服务。通过整合社区、大学、医院和IBM等多方资源,实现线上与线下服务打通,整个医疗闭环打通,其未来将结合膳食、保健品、健身等居民各大生活板块提供一站式服务,深化其产业链。

总的来说,当前国内大多数的移动医疗企业仍然处于用户积累的初级阶段,其盈利则主要通过转嫁广告费、中介费、增值服务和在线问诊等来实现。

(二)移动社区医疗的营销问题

尽管移动医疗行业前景广阔,但移动医疗行业是有技术与意识要求的慢热型行业,区别于普通的移动互联网行业,如滴滴打车通过“烧钱模式”便可积累大量用户,医疗行业本身存在其行业特殊性,在大多数消费者认可移动社区医疗并使用移动医疗之前,移动医疗还有一段巨大的提升空间。从目前长沙移动社区医疗的现状来看,其营销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长沙移动社区医疗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商业模式正处于探讨之中。虽然移动社区医疗是世界性潮流,但以长沙地区为例,消费者、医生、医院以及中端APP之间的关系并未凸显出移动医疗之间的关联。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居民虽然逐步养成使用手机软件付费的习惯,但医疗使用的主体人群――中老年人并不能放心使用移动设备支付软件,与此同时医生在移动医疗平台上回答患者问题并收取费用,并不足以解决医生的真实需求,所以无法真正提升医生使用移动互联网医疗的动力。当前通过使用移动医疗软件收费的盈利模式,显然还不适合长沙地区的实际情况。

二是长沙地区的消费者接受度低,移动医疗的用户粘性不够。在传统医疗领域,就诊是与医生面对面的交流,而通过移动医疗的形式,便改变了传统的就诊方式,病人对通过移动医疗跟医生沟通获得的医疗服务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将自己的私人信息上传网络也会担心其安全性;移动医疗的主要服务人群是众多的老年慢性病患者,获取移动医疗服务还要增加前期的学习成本,以上几方面造成了患者对移动医疗的接受度低。

三是移动医疗技术发展不成熟,受众面窄。既然说到与传统医疗相匹的移动医疗,长沙的移动医疗APP或者可穿戴设备企业的发展正处于瓶颈期,技术的发展是一方面,但反过来说,消费者的接受面才是终端的真正难题。如何使消费者相信可移动医疗设备的功效,并且怎样将可移动医疗设备推广出去,都是企业所要面对的问题。技术的发展可以依靠大学与企业合作的方式进行突破,但由于受到知识水平与经济差距的限制,突破消费者这一关还步履艰难。长沙属于二线省会城市,经济发展程度不如北上广一线城市,城乡有一定的贫富差距,移动医疗技术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阻碍。

四是移动医疗利润与成本比例不协调。在硬件配置方面,移动医疗体系的构建必须获得传统医疗机构的配合,比如在医院构建专用局域网络,添置医生工作站和护士移动终端等设备,在实施过程中还需要医护工作者改变现有工作方式,在移动医疗中时刻关注工作站传送过来的监测信息,这些转变都会带来巨大的物力和人力成本。在人才配备方面,移动医疗人才严重缺乏,一方面,长沙很多医生长期的传统从医习惯不容易改变和颠覆,患者相信移动医疗将对便利性、医疗质量和成本产生积极影响,但医生方面的抵触将会是移动医疗发展的一大障碍;另一方面,由于医疗行业专业门槛高,流程复杂,而从事移动互联网的专业人才懂医疗的少之又少,难以找寻能够实现跨界转换的高效人才,所以移动医疗领域需要专业的人才,包括医生和移动医疗营销人才。成本的巨大投入与可收益的冲突造成移动医疗的发展受到限制。

五是移动医疗企业存活率低,缺乏行业领头羊。尽管进军移动互联网医疗行业的企业不胜枚举,但大多数企业发展极其艰难,能存活下来的很少,每一个企业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对于他们来说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精力与财力却难见成效,形同鸡肋。总的来说移动互联网医疗领域需要一个领头羊,需要一个资金与实力强大的企业来制定整个行业的规则与规律,比如阿里巴巴等,这样有雄厚的资金支持,才能给消费者在移动医疗行业吃下一颗定心丸,因为企业自身的强大就是消费者信赖感的源泉,是引领消费者消费方式的灯塔。

四、移动社区医疗的营销创新探讨

(一)移动医疗APP盈利模式上创新

一是向医院收取费用。作为APP的开发者,可以向医院出售技术服务来获取报酬,通过掌上医院挂号、缴费为医院内部节省人力、物力、宣传费用、协助医院诊治、改善医院的就医环境;

二是搭建平台,向药企收取费用。如今非处方药已开始网络售卖试点,移动互联网医疗APP给这些药企提供了最合适的交流平台;向可穿戴设备制造企业收取费用,随着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于健康越来越重视,对健康智能手环、血糖检测仪等产品的需求增大,这些可穿戴设备宣传推广的有效渠道之一为APP;向私人诊所获取报酬,大型综合医院医生资源匮乏,供不应求,但是私人诊所医生大多有空闲时间,利用移动医疗APP可聚集大量医生资源,在提高私人诊所知名度的同时,可向医生收取一定费用;向患者收费,采取免费与增值相结合的模式,比如患者通过移动互联网医疗APP注册会员、自查、轻问诊免费,而患者需要及时获取专家医生的诊治与医疗建议、进行个性化一对一服务时需要支付相应的报酬,通过免费基础服务和个性化增值服务来吸引客户,留住客户。

(二)捆绑社区医疗机构,线上与线下相结合

移动医疗在中国,只有捆绑医疗机构才能提供实际服务,通过捆绑线下医疗机构可提高居民接受度,增加顾客粘性。社区医疗机构与居民接触紧密,通过移动医疗来结合社区医院,一方面可便捷打通移动医疗的线下环节,另一方面调整社区医院的医疗资源可增强居民信赖感。其中恒大健康的规划蓝图也旨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利用其原有的地产优势,在社区成立线下的医疗健康中心,可免费为居民进行简单的体检、问诊等服务,这一系列O2O模式使企业掌握了社区居民的健康信息,留住了原始的客户,以便于企业以后的发展。

(三)以保健预防领域为移动互联网医疗的切入点

移动互联网医疗企业在医生、医疗设备方面无法与大型综合医院相匹敌,三甲级等医院供给远远满足不了患者的需求,移动互联网医疗只能局限于医院内部的优化、便利检测与管理;所以移动互联网医疗企业应该扬长避短,先以疾病治疗以外的领域为切入点,掌握整合更多的患者信息资源;保健预防领域对于专攻于疾病治疗医院来说是无法深入发展的,移动互联网医疗企业可以通过整合居民的保健需求等信息,给居民提供更好的保健服务,如贝多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意识到自己在医生、医疗设备等方面的不足后将转型于保健预防方面,整合长沙市内相关的优质的健身场所,养生保健场所、私人健身教练等资源,客户去到平台上的所有场所都可以实行一卡通并享受优惠活动。在保证消费者的消费品质同时也得到实惠,保健预防为健康的第一步,以保健预防为切入点,获得客户资源,形成庞大的数据库,以此与三甲医院进行合作,更有利于用户健康的管理,提高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提高企业与医院的合作水平。

(四)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促进慢病管理。

目前的医学技术水平还无法根治慢性病,对于慢性病的预防与控制能力也是极为有限,慢性病的治疗需要定时的、跟踪性的、长期的监控,但这些都需要患者频繁地、定期地去医院进行检查治疗,这样无疑阻碍了对患者病情的有效控制。对于慢性病管理的一系列特点,移动互联网医疗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摆脱时间、空间的限制对患者进行监控与管理,精准及时地指导服务、数据监控及分析、生活习惯的指导等。因此移动互联网医疗企业可专攻于对于慢性病管理,建立数据库方面,设计可穿戴设备等如血糖监测仪等与医院进行合作,方便用户以及医生对体征数据的检测、及时改进治疗方案、调整生活习惯。

参考文献:

[1] 周敏.APP移动医疗时代的来临[J].沪港经济,2012(5):19- 22.

[2] 张兰英.互联网企业扎堆移动医疗,医疗APP成下一个发力点[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2,8.

[3] 董禹含.移动医疗APP看病靠谱儿吗[N].北京日报,2015,4.

[4] 颜惠宜.移动医疗的现状和未来[J].无线互联科技,2015(8): 30.

[5] 林凡.移动医疗APP遍地开花 智慧医疗改变就医模式[N].通信信息报报,2014,3.

[6] 梁怡凡.移动医疗APP的盈利模式探讨[J].中国市场, 2015(25):137.

智慧医疗盈利模式篇7

作为干了30多年电视的“老电视人”,扬州广播电视传媒集团(总台)(下称“扬州广电”)党委书记、总编辑、董事长陈韵强明显地感觉到,在晚上固定时间收看电视节目的人越来越少。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带来了信息传播的场景革命。人们接受信息的场景由过去的固定专一,变为现在的灵活闲散多变。

实施“媒体融合”成为大势所趋,关键在于要找到既符合技术发展方向、又切合自身实际的突破口。包括扬州广电在内,不少城市电视台把移动客户端(APP)作为媒体融合的落脚点。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2016年2月发表的调研结果显示,在被调研的数十家城市电视台中,开通移动客户端业务的占比58.8%。

与不少城市电视台的APP主打新闻、视听不同,扬州广电去年4月上线的“扬帆”APP主打视频直播,但同时也推出了电子商务、电子金融、电子政务等业务,令人有“脑洞大开”之感。

全国两会前夕,记者就此采访了陈韵强,请他谈谈城市电视台的融媒体转型新模式。

“新媒体不能只是广播电视附属物”

“新媒体不能只是作为广播视的附属物而存在。”在媒体融合的实践中,陈韵强越来越认定了这个道理。

事实上,近年来,扬州广电在媒体融合领域进行了很多探索,但是创建的新媒体传播终端,比如官网、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其影响力迟迟无法达到预期,更难以实现创收盈利,与广播电视的互动也停留在较低层次。

而陈韵强对新媒体平台有更多的期待,不仅要吸引“粉丝”、增强用户黏性,同时也要是电视台创收盈利的重要路径。要创收就要能提供一系列的服务,包括电子商务、电子金融、电子政务、平台租赁,以及为政府、商家提供内容、策划、数据、管理等多位一体的服务等,而这些服务项目依靠微博和微信公众号都无法实现。

“我们的媒体融合必须进一步深化。首先得找到一个既符合技术发展方向、又切合自身实际的突破口。经过认真调查研究,我们最终将这一突破口确定为自办手机APP‘扬帆’,力图通过‘扬帆’项目的局部突破,带动全台的整体融合,最终实现员工传播观念、传统内容生产和传播方式以及经营创收模式的彻底改变。”陈韵强说。

2016年3月,扬州广电与业界领先的视频云服务提供商――北京红云融通技术有限公司(下称“红云融通”)“一拍即合”。“红云融通致力于互联网技术在广电领域的创新性应用,这与我们新媒体发展的战略方向不谋而合,双方可以充分发挥各自领域内的优势,共同探索广播电视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新方向、新技术和新趋势。”陈韵强告诉记者。

经过双方合作,“扬帆”APP于2016年4月成功上线,定位为面向区域用户,开展资讯、视频直播、生活服务、活动参与、电商购物、社交互动等服务的集成平台。

广播、电视、手机APP融合式直播

直播是电视的本质,但电视屏的短板是不能移动和互动。实施广播电视与手机客户端的融合式直播,是“扬帆”APP占领竞争高地的有效手段。

2016年4月24日,中国扬州鉴真国际半程马拉松鸣枪开跑,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进行了专业直播。但“扬帆”APP的直播更接地气――4小时、10个频道、150个机位(其中包括100台手机机位),21公里赛道全程无死角,广播、电视、手机多终端互动……为扬州市民奉献了全景式的马拉松盛宴。

在红云融通技术支持下,这次直播设置了一个大型融媒体演播厅,把电视、广播和手机的信号全部接进来,开设了7个手机频道、1个广播频率、1个电视频道,进行交互式同步直播。

“这种广播、电视和手机APP一体化的融合式直播,在全国可能还是首次。” 陈韵强对记者说,这次融媒体直播带来的启示是,广播电视台创建的手机APP,应具有鲜明的广电特色,充分借力广电资源,同时又为广电传播提供必要的支持与补充。二者融合,才能真正实现传播的开放、实时、交互。

探索创收新模式

盈利是很多新媒体平台的短板。而“扬帆”APP已经逐步探索出了一些盈利模式。除了整合扬州广电旗下所有广告资源,采取最直接的广告变现模式以外,还探索会员制收费模式,向付费会员提供专享的特惠产品和特色服务。

“扬帆”APP还可以是一家电商。“‘扬帆’绝大多数频道都具有经营能力,如‘跑者’频道可以经营户外用品,‘宠物’频道可以提供宠物食品及配种、医疗、防疫等方面的服务。我们以自身品牌和公信力优势为各频道的经营背书,充分发挥总台旗下电子商务平台的基础功能作用,将‘扬帆’各频道及总台其他移动终端的粉丝流有序导入电商平台,提供本地化一站式配送到户服务,从而探索出一条符合城市广电媒体融合发展的新型盈利模式。”陈韵强说。

既然目标是做最接地气的移动应用平台,提供本地化的服务当然不可或缺。“扬帆”APP以主流权威媒体为依托,与扬州本地的教育、医疗、旅游、金融、公安、环保等相关部门进行合作,开通了相应的网上政务频道,方便群众办事,同时还积极参与扬州的智慧城市、智慧乡村、智慧社区建设,扩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平台,通过提供技术和服务支持获取经济收益。

智慧医疗盈利模式篇8

解决产业落地问题,需要首先认清楚什么是智慧家庭,它与以前的智能家居又有何不同。

智慧家庭与智能家居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智能家居只是智慧家庭里面的一个部分,智慧家庭包括智慧家居、智慧安防、智慧医疗、智慧娱乐、智慧健康等部分。智慧家庭是以数据化的方式将智慧生活经验的数据与机器设备数据化控制模型相结合。它涉及两个方面,一个是机械设备的素质化,另一个是生活经验比如医疗数据化相结合,并且最终在家庭里面实现差异化、自动化的服务。

同时,“智慧家庭”是用物联网将数据化服务推到家庭,而互联网是将信息推到个人,这正是物联网和互联网的区别。智慧家庭产业是服务自动化,互联网更多的是渠道自动化和信息自动化。

智慧家庭整合的产业元素非常多,包括产业的云端、家庭娱乐、家居控制、安防、能源自动化、远程教育和智慧医疗。不同领域的跨界还会产生新产品和新服务,而这种服务的升级才是推动智慧家庭产业发展的关键。

今后不是以产品来构建智慧家庭,而是以各种服务以及传统产业跨界产生的新服务来作为这次推动智慧家庭产业的动力,这就需要产业间的横向跨界。智慧家庭的核心在于提高生活服务的价值。以后可以在家庭中通过空气管理、水管理、食物管理,来实现家人在家中的保健和疾病预防。

智慧家庭的落地有助于智慧城市的实现

智慧城市近几年推进的效果并不显著,原因在于不是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出发。

智慧城市推进的路径是从上到下,从城市到社区再到家庭,这是从管理者的角度出发,不是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

而智慧家庭的推进,是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这种需求能够产生多种形态的产品和多样性的价值,这个价值能构成以家庭为消费对象的完整的生态系统。这样,可以通过智慧家庭实现智慧社区,从而构建智慧城市。

对此,在产业入口问题上,智慧家庭的入口包括智慧家居、智慧社区和智慧城市。智慧家庭有无数个入口,不要担心产业入口被别人抢占,企业只要做好产品、做好服务,就有入口的机会。而智慧社区包括两个组成部分,一部分是信息020,另外一部分是物联网构建的服务020,包括医疗检测设备、家电联动控制等。单纯的信息是进不了家庭的,还需要物联网服务的联合,才能进入家庭。

智慧家庭和智慧社区的对接,一定会产生新型的商业模式和服务模式,比如社区医院、金融、能源管理、房屋租赁等,将会形成“3公里生活圈”,这将是未来相继开发的服务。

智慧家庭产业的落地需要传统产业、电子产业和信息产业的跨界融合

智慧家庭产业该如何落地?产业涉及的面非常大,不管是在通信技术规模、产品规模和服务规模上,没有任何一家公司可以垄断智慧家庭产业。

此时,云平台就希望有整合,第一是产业认知的整合,即家庭服务器的提法,这个概念有两个承载,先是通信链接到家庭,提供及时性联动,以及承载了信息沟通的媒介,通过这个媒介把服务落地到家庭,然后再延伸到社区、城市,所以家庭服务器就应运而生。第二则是单品主控价值在提升,所以未来所有智能硬件单品都需要有CPU,通过程序实现单个产品的信息传递和与其他产品的联动,所以手机在智慧家庭产品的联动中只是扮演一个协作的作用。

现在问题在于,前期的智能硬件产品是直接推向市场,但当智能硬件推出后需要接上云平台,从云平台到服务平台,再从服务平台实现服务落地,最后再延伸到社区。

未来的技术,将走向由服务来基于大数据、挖掘算法、模型再提供技术,从而形成一个闭环。于是,各个环节不同的公司,面临一个巨大跨界的压力,这种压力就是需要的东西不知道找谁,做好了技术不知道做什么产品。

对此,产品的定义需要变化

智慧医疗盈利模式范文

智慧医疗盈利模式篇1关键词:智慧城市;核心逻辑;盈利模式中图分类号:F290智慧城市无疑是一股热潮,但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的智慧城市,基本只在其中的一两项应用上实施
点击下载文档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5折优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