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盈利模式范文
医疗器械盈利模式篇1
随着中国医疗市场越来越多元化,撬动的社会资源越来越多,最终谁能分享这一大机会的成果呢?本质上,无非是大医疗产业链上的利益相关者。其中供应商包括设备和医药制造商,医院包括公立医院和各种专科医疗服务机构,患者服务则是最的与之相关的各种产业。
大健康产业“蛋糕”的哪部分利润最丰厚?从产业发展趋势看,高端医疗器械、专科连锁医院,以及移动智能医疗三大领域最受青睐。医疗需求层次的提升为大健康产业提供了巨大机遇,由此带来的医药、器械、服务业的蛋糕,不仅使医疗并购基金狂飙,还引起行业外的垂涎。
不过,大健康产业也存在相当高的进入壁垒和风险。首先是技术门槛较高,尤其在生物医药和高端医疗器械方面。但在国家创新政策鼓励下,部分国内企业已经崭露头角,比如华大基因的高端自主创新、中兴医疗的低端“颠覆性创新”。其次,政策管制严格,按照设立主体和运营性质的不同,医疗机构可以分为公立医院和私立专科连锁医疗服务企业。后者是未来增长的重点,因为政策限制,公立综合性医院还未向民营资本开放,而综合医院一般不去碰专科医疗,这就产生了巨大的空间。第三,规模经济的要求。在患者服务领域,服务内容相对分散,由于难形成规模效应,往往需要强有力的跨区域整合才能盈利。
不同企业进入医疗行业的路径各不相同。在供应商领域,由于高技术壁垒,医药医疗器械领域形成了寡头垄断的格局,很长时间难以改变。生物医药的发展给创业企业提供了机会,但他们的结局往往是被大型医药巨头收购。在医疗服务领域,除了现有的公立医院,“大学附属医院”成为一种核心能力扩张的形式。北大方正、清华诚志等从医疗管理系统开始,以北大国际医院为样本逐渐向医院运营业务延伸,最后形成收购地方医院的扩张模式。
由于缺乏政策和无形资产支持,民营资本的进入往往是通过提供专科医疗服务,可以分为两个领域:一类是偏重服务的非治疗机构,如体检服务;一类是医疗机构,如妇产科医院。在患者服务领域,新的商业模式正在飞速发展。例如通过移动智能终端提供“移动医疗”,这种形式彻底改变了传统医患交流的界面,降低了医疗服务成本,提升了医疗服务的质量。
跨界正在成为主流的大健康产业进入方式。青岛海信利用自己擅长的显示技术与图像处理技术,开发医疗显示设备、便携式超声设备、医学图像处理系统等。拥有渠道优势的沃尔玛认为,消费者可以一站式解决各种健康需求,于是在一些门店提供基本医疗服务,项目包括治疗过敏、测量血压、接种常见疫苗等。谷歌领投了用大数据服务肿瘤医疗的创业公司Flatiron Health的1.3亿美元B轮融资,是其迄今对医疗软件公司的最大一笔投入。
并购也是追赶大健康产业快速成长的捷径,IT巨头涉足医疗主要依赖此招。阿里巴巴联手云锋基金收购中信21世纪,随后将其更名为“阿里健康”。从医药电商开始,阿里已经决心实施“未来医院”计划,依托在支付及金融解决方案、云计算能力和大数据平台等领域的优势改变传统就医行为。
大健康产业前景诱人,但至少现在,移动医疗还没有成熟的盈利模式。未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生态圈的成熟,移动和智能医疗将进一步显现价值,从器械、就诊模式等方面促生颠覆性变革。
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中兴、海信基于自身的技术优势,北大方正撬动政策资源,沃尔玛运用渠道能力扩张,谷歌和阿里具有强大的跨界整合能力。条条大路通罗马,但必须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那些认为在大健康机会面前人人平等,谁都能做,靠钱就能砸开一条通路的投资者,恐怕迟早会发现,投资医疗将有可能遭遇类似当年光伏的滑铁卢。
医疗器械盈利模式篇2
大健康或成经济发展支柱产业
大健康产业的涉及领域非常广泛,其定位也并不是很明晰。零点有数公共事务系统大健康事业部总经理姜健健告诉《经济》记者,健康产业主要包括3类,分别是健康服务业、健康制造业和健康关联产业。“健康服务业包括以医疗服务机构为主体的医疗服务业和以健康检测评估、咨询服务、调理康复等为主体的健康管理服务和健康保险;健康制造业包括以药品、医疗器械和其他医疗耗材产销为主体的医药生产企业和以保健食品、健康产品产销为主体的保健品生产企业;健康关联产业包括旅游业、住宿业、餐饮业、草药种植业和养殖业等。”
大健康产业涵盖面十分广阔,一般而言,大健康产业可以理解为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的产品生产、服务提供及信息传播等活动的总和。
“从产业内涵分析,大健康产业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健康生产,如医药、保健品、医疗器械、健身器械的生产等;二是健康服务,如健身娱乐休闲,康复疗养,健康咨询等。”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师刘小亚对《经济》记者表示,大健康产业关注对人生各阶段对的全面生命呵护,既包括生理,也包括心理健康,还包括社会、环境和家庭等各方面的健康。
体验服务提供商美年大健康预计,随着国家对健康产业和预防医学的重视和人们对民生福祉的追求,以及健康观念的深入人心,大健康产业一定是一个万亿元级规模的市场,并且将成为中国经济新常态下新的经济驱动引擎。
目前,我国健康产业在GDP总量中仅占4%-5%,而美国的这一指标超过15%。根据相关机构预测,2020年中国的GDP总量在15万亿美元到17万亿美元之间,如果届时健康产业占比能达到8%-10%的话,健康产业值应该在8亿元到12亿元之间。姜健健表示,按照2013年10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要求,2020年健康服务业总规模提高到8万亿元,2030年达到16万亿元,还是很有可能实现的。
六大健康领域将成投资热点
目前,全国多地都在积极推进大健康领域的发展,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也纷纷介入健康服务产业。
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密切关注大健康行业发展及投融资趋势。恒丰银行文化健康金融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充分挖掘信贷、支付结算、现金管理等传统商业银行业务优势的基础上,恒丰银行将进一步发挥自身在信用平台、风险管理、“融资+融智”、财富管理等专业领域的天然优势,大力发展主题基金、结构融资、投资银行、资产证券化、Pre-IPO、收购兼并、私人银行、财务顾问等“投行+商行”式综合金融服务。同时,针对大健康产业链的不同环节,按照其技术、市场及商业成熟度,提供定制化金融服务。与产业资本、地方政府、专家智库携手,联合各类股权和债权基金、保险、信托、资产管理、融资租赁等同业金融机构,共同打造大健康领域的新型产融生态圈。
姜健健举例说,银行可以联合风险偏好型VC/PE类投资机构,共同参与医药研发制造领域,发展生物医药领域中的体外诊断试剂和医疗器械领域中的高净值耗材等。当然,也包括互联网医疗、移动医疗、康复、养老等领域的投融资活动。
对于投资机构和投资者来说,健康产业环环相扣,很多环节都可做布局:
一是养老产业。在姜健健看来,养老地产、养老金融保险等领域和医养结合、长期照护等环节,都是企业可以重点关注的。“但目前国内的养老产业还没找到真正的盈利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
二是专科连锁医院。姜健健表示,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公立医院仍将是医疗机构的主体,但民营医院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社会资本投资医院要走与公立医院差异化竞争的路线,服务型投资是最有前景的,比如高端妇产医院、大型整形美容医院、糖尿病健康管理医院,也包括我国目前最缺的儿童医院等。
三是医疗器械智能制造。国内的医疗器械产品普遍处于低端,同质化严重因而利润低下,高端医疗器械产品主要依靠进口,尚未形成规模效益。从这一点看,医疗器械的附加值有迅速增长的可能。
四是移动智能医疗。企业可以重点关注为医生和患者提供服务的医疗服务客户端,主要是用于各种慢性病监测的可穿戴健康产品和定向细分人群的专项健康服务。
五是医药电商。美国医药电商销售额占医药销售总额的30%左右,处方药占医药电商销售总额的50%左右。国内医药电商在医药销售总额中占比不足1%,而且内药品网上销售主要为OTC。尽管处方药网售的政策还不明朗,甚至有倒退,但放开是大势所趋。
六是医疗旅游。医疗旅游现在已经是全球增长最快的一个新产业,符合健康产业与关联产业跨产业融合的要求,而且对周边产业的带动力强。
大健康产业可投资覆盖的范围非常广泛。美年大健康认为,无论从疾病的前期预防、检查到疾病的慢病管理、转诊导诊,以及健康保险、院前预防、院后康复、健康管理等方方面面,都可以成为投资机构和投资者的关注点。
“伴随着《纲要》的出台,健身休闲、医药技术创新、医疗信息化等细分领域将成为未来大健康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刘小亚如是说。
注意避免资本热度过高
目前大健康产业的相关政策在逐步落实,但整体环境还不明朗,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确定性,在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转向大健康领域的情况下,企业或投资者应该注意未来大健康产业的哪些风险和变化呢?
就医疗行业而言,和其他的产业不一样,它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其政策趋向性特别强。易观医疗高级分析师张怡丹表示,首先要关注政策变化,紧跟政策的风口。“另外,除政策变化的因素之外,医疗行业还是一个特别慢的行业,它前期的投资非常高,周期长,回收慢,用户也是很难培养的。”
除此之外,大健康产业本身是一个生态形式,企业在进行产业整合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各个单元的信息流通效率,强化医疗健康知识的主导地位。在传统巨头纷纷切入大健康产业的背景下,行业竞争趋向白热化,刘小亚提示投资者慎重选择投资标的,避免经营风险、行业政策风险以及药品安全风险。
健康产业本身就有高投入、高风险和回收期长的特征。任何企业进入健康产业都要做好应对高风险的准备。
姜健健告诉记者,大健康a业技术门槛较高,尤其在生物医药和高端医疗器械方面;专业人才稀缺,特别是在医疗服务领域;技术更新快速,特别是健康评估监测技术等;政策管制严格,比如在医药电商领域,对处方药网售的管制目前还没放开;盈利模式不明,目前在很多健康产业,比如养老地产、医养结合、可穿戴设备等领域都没有找到可行的盈利模式。
此外,恒丰银行文化健康金融部相关负责人提请企业注意四点风险,即:缩短了投资决策模型迭代周期的政策法规风险、设置了较高资金门槛的技术研发风险、对企业战略管理、商业模式、核心团队等提出更高要求的市场竞争风险和深刻影响着产业生命周期进化过程的传统医疗健康观念等社会人文风险。
企业或投资者应该正确理解资本与大健康产业的关系。美年大健康集团董事长俞熔对大量资本涌入大健康产业表示喜忧参半。
喜的是大量资本追逐健康产业,各个产业、板块包括各级政府都发起林林总总的投资平台、产业基金,几乎都把大健康产业作为主要的投资方向之一。一些热门标的,一些比较成熟的企业被资本竞相追逐,估值非常高,这些都说明大家对健康产业发展的看好,表明产业价值度高。
忧的是,这个行业不像互联网或其他行业,医疗卫生和健康行业有其特殊性,每家医疗机构或医院服务平台的成长都要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沉淀,大量资本追逐少量的优质企业,导致行业阶段性估值比理性水平高出很多。因此,在资本高热度的情况下,医疗健康创业者和经营者,更应该保持一份清醒,扎扎实实经营,不要被高估值冲昏了头脑。
大健康步入高速发展期
为推动大健康产业的发展,众多企业积极探索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包括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大健康产业各领域的创新,例如智慧医疗、医药电商等。
在刘小亚看来,为加快发展健康产业,推动医疗、养老、旅游、“互联网+”等深度融合,增加医养资源的有效供给,这才是产业发展的大趋势。
姜健健则对记者表示,大健康产业未来发展趋势一是产业融合,二是病前病后市场壮大,三是新技术不断发展。
健康产业的迅猛发展与我国人民生活的改善、综合国力的提升密切相关,是名副其实的朝阳产业、幸福产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对健康产业的大规模、持续性产业投资行为,将成为常态化、普遍化现象。”恒丰银行文化健康金融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消化高昂的研发成本和日益激烈的造成的规模成本,医药医疗产业升级持续提速,行业并购整合趋势日益显著,生物医药将成为新药研发的主流。
近一时期,互联网医疗快速发展,医药电子商务企业数量激增,且资本市场融资活跃,仅2016上半年融资总金额就接近140亿元,随着互联网行业大型集团企业的积极介入,以及国家政策的不断调整,大健康产业未来的发展势头将继续走强。
医疗器械盈利模式篇3
整体薪资略有回升
2004年整体“薪情”不容乐观,这一阶段大型企业的中高端白领完成薪资提升,增长幅度不大,而中低端人员的薪酬依然低迷。特别是今年200多万名毕业生在职场中形成强大竞争态势,因此,中低端人才的薪资更是前景堪忧。虽然目前薪酬水平已经止住下跌趋势,但总体而言,目前的薪资水平仍处在较低水平。
上海、深圳薪资水平各领风骚数年
从城市薪资排行来看,上海蝉联榜首,继续名列第一;平均年薪47634元,薪情欣欣向荣。相反,曾经风光无限的深圳薪资水平近两年黯然失色,薪资大幅下降,平均年薪跌出40000元。其他城市的薪资排名变动不大,北京继续名列第二,年薪均值到达44626元,广州上升一位,名列第3,年薪均值达到39471元。
互联网行业薪资有望第二春
从行业来看,电信行业依靠移动通信业务快速增长的拉动,以及不断增长的电信服务需求,薪资仍是竞艳群芳,薪资水平雄居各行业的榜首,年薪均值达到了48958元,高出第二位将近10%。
第二位为医疗设备,年薪达到了45204元,我国医疗器械产业近年一直保持15%左右的高速增长。很多与非典相关的医疗器械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部分企业在几个月内完成了一年的销售任务。随着我国宏观经济将进入另一个稳定增长周期,今后几年中国市场对医疗器械的需求将一直保持强劲势头。
快速消费品(食品、饮料、烟草等)和金融业分别居第3和第4位,年薪均值都超过了42000元。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吸引了大多数世界一流的快速消费品公司,这都在不同程度上刺激了2004年快速消费品薪资水平的增长。
计算机行业排名不变,名列第9,年薪均值为38115元。互联网终于一改持续的“疲软”状态,一举上升5位,排名第8。据美国商业周刊在对互联网进行深刻反思和剖析后给出的四种互联网盈利的商业模式的分析,以及网游、短信、社区的盈利模式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可以预期互联网的二次繁荣指日可待。另据相关调查显示,美国IT从业人员十分之四以上在过去的一年中薪金没有增加,但有60%的人对薪资前景抱乐观态度,并预计在2004年薪金会有至少3%的升幅,互联网作为一种高薪职业的优势仍不可小视。
学历、外语与高薪互牵互联
从学历来看,硕士及以下的参加者,高级学历的年薪均值比低一级别的学历要高1万元左右。大专学历年薪中位数为24000元,本科学历为35000元,硕士(不包括MBA)学历为57600元。高学历人群中,MBA的薪资水平仍名列首位,但是与硕士的差距已经被拉近,在年薪中位数方面,甚至低于硕士。MBA的平均薪资下跌3000元,年薪中位数更是减少了6000元,只有54000元,跌幅达到10%。
医疗器械盈利模式篇4
关键词:在线医疗信息服务;服务模式;运营模式;盈利模式
中图分类号:F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7016203
1引言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健康意识的觉醒,使得人们对健康信息的关注和需求不断增强。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人们寻求健康医疗信息的方式,网络已成为广大网民了解医疗保健知识的一个重要渠道。事实上,早在互联网商业化的初期,医疗信息服务方面的内容已经出现在网络上,国外最早出现的医疗信息服务类网站包括“健康网景”、“健康门”,国内也有不少老字号如“39健康网”、“伽马医生”、“寻医问药网”等。
随着互联网商业化的深入,在线医疗信息服务平台如雨后春笋快速建立并迅速抢占部分市场,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我国“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然而,调查表明:只有2692%的网民认为在医疗卫生服务类网站质询能得到及时答复,而不满意率高达41.03%,同时35.09%的网民认为答复可信度不高。此外,众多的医疗信息服务平台盈利模式模糊,至今未能实现盈利,平台长期健康发展存疑。由此可见,在线医疗信息服务平台的发展形势不容乐观,存在较大的质疑。
因此,本文以目前国内典型在线医疗信息服务平台为研究对象,从服务模式、运营模式和盈利模式等方面对“39健康网”、“寻医问药网”和“好大夫在线”等三个在线医疗信息服务平台进行比较分析,期望进一步揭示医疗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和内在机制,对医疗健康服务类网站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2研究方法与信息来源
2.1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方法对三个典型的在线医疗信息服务平台进行对比分析,以期揭示医疗健康服务类网站的发展方向和内在机制。案例研究依据研究目的与性质的不同,可分为探索性案例研究、解释性案例研究与描述性案例研究。探索型案例研究往往是界定一个研究问题前试探性研究;解释性案例研究通常用于因果关系的探索;描述性案例研究是在研究前就形成和明确一个理论导向,并以此作为案例分析的理论框架,它一般要求在研究前明确分析单元。本研究主要采用描述性案例研究法,通过对“39健康网”、“寻医问药网”、“好大夫在线”的服务模式、运营模式和盈利模式的分析,发现阻碍医疗信息化发展的壁垒。其中的分析单元是服务模式、运营模式和盈利模式。
2.2信息获取方式
本研究采用多元化的资料收集渠道从而获得相互映证的信息,搜集公开出版物与“39健康网”、“寻医问药网”、“好大夫在线”相关的资料;通过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对“39健康网”、“寻医问药网”、“好大夫在线”的相关报道和网站发展历程进行全面的梳理,并做出相对客观的评价;收集用户在相应论坛对“39健康网”、“寻医问药网”、“好大夫在线”的体验评价及建议。
3典型在线医疗信息服务平台的比较分析
39健康网()是广州启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旗下网站,该网站是中国历史悠久、规模巨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网站。该网站开通以来,依托三九集团的品牌效应,凭借强大的医药专业背景支持、坚实的互联网技术研发与经营管理团队,迅速发展壮大,在我国在线医疗行业占有一席之位。
“寻医问药”成立于1999年,致力于百姓健康和医疗专业人士服务平台的构建。“寻医问药”依靠自身多年来对医生、医院资源的沉淀积累,成功搭建了由健康资讯、医药搜索查询以及独具自主特色的“有问必答”社区共同构成的医患交流平台。
“好大夫在线”起步于2006年,创立之初,“好大夫在线”聚焦于为中国患者提供就医参考信息,建立了互联网上第一个实时更新的门诊信息查询系统。在众多医生和患者的支持和参与下,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好大夫在线已经在多个领域取得领先地位。
3.1服务模式的比较分析
“39健康网”、“寻医问药网”、“好大夫在线”均致力于让国人更健康,有着相同或类似的目标客户人群,均在诊疗服务、医疗资讯等方面提供服务,并在服务手段上均开始重视与客户人群的互动。作为国内主流健康类网站,这三家网站在各自的服务模式如下:
医师评分“39健康网”和“寻医问药”提供的在线自助体检服务有效的让用户实时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医疗资源。“好大夫在线”主打的海外就诊服务可以让患者享受到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医患交互平台的推出大大提高了医生的工作效率,同时也极大程度上方便了用户,拉近了医患的距离。
然而,这三家网站在网站内容方面大致相同,没有独具一格的特色。在服务方面依旧没有走出传统健康网站的老路,缺乏有效服务形式譬如基于个人健康管理的电子病历服务。“39健康网”和“寻医问药”提供的健康知识大多数专业性太强,普通老百姓难以读懂,适应性差。医院及医生的信息的共享有效的引导了患者的就医,信息却不具有权威性。
3.2运营模式的比较分析
运营模式是企业根据企业的经营宗旨,为实现企业所确认的价值定位所采取某一类方式方法的总称。其中包括企业为实现价值定位所规定的业务范围,企业在产业链的位置,以及在这样的定位下实现价值的方式和方法。
图139健康网的运营模式
注:现金流服务流信息流。“39健康网”拥有国内各级医院、医生、药品及个人医疗资料数据库,以网络信息服务为主导,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引导用户的就医、药品选择。通过投放在线广告,提升医院、药店的曝光度和知名度。
图2寻医问药的运营模式
注:现金流服务流信息流。“寻医问药”结合医院优势为医院创建数字化医疗运营服务平台,为合作医院展示医院简介、医院动态、医院设备、特色治疗等基础信息,直接为医院与患者之间搭建桥梁。通过为医生建立个人博客,打造医生独特的个人名片。“寻医问药”为药店提供电子商务平台,通过网上商城直接销售药品及医疗器械。
图3好大夫在线的运营模式
注:现金流服务流信息流。好大夫在线拥有中立客观的就医经验平台,患者可以为自己喜爱的大夫投票、撰写感谢信,分享如何选择医生、交流就医经验,共同对抗疾病。好大夫在线独创“按需分配”的门诊预约系统,允许患者直接向医生提交病情,预约门诊号。在分诊体系的帮助下,保证病情需要的患者优先获得医生的门诊机会,而医生也能把宝贵的时间、精力用于自己擅长的病例上。
3.3盈利模式的比较分析
盈利模式是对企业经营要素进行价值识别和管理,在经营要素中找到盈利机会,即探求企业利润来源、生成过程以及产出方式的系统方法。在服务模式的支撑下,三家网站分别采用怎样的盈利模式?各自又有哪些相同点和差异?
医疗器械盈利模式篇5
10月14日,国务院的《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称《意见》),从鼓励扩大供给、刺激消费需求两个维度提出了放宽市场准入、加强规划布局和用地保障、完善财税价格政策等七条具体措施。
自2012年以来,包括药品、医疗器械等在内的涉及健康服务概念的股票在二级市场一直受到投资者的追捧。数据显示,按照申万一级行业分类,2013年以来,医药生物行业整体上涨了40.34%,在23个行业中位列第四位。
《意见》估计,到2020年中国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业内人士表示,作为战略新兴产业,健康服务业的规模将会在未来十年迎来快速发展阶段。其在GDP占比也在逐步增加,在国民经济中地位也将逐步上升。从目前改革进度来看,健康服务业中的医疗服务将有望逐步打开发展空间。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负责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在世界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健康服务业已经成为现代服务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例如美国健康服务业规模相对于其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超过17%,其他OECD国家一般达到10%左右,比较而言,中国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此外,《意见》首次对健康服务业进行了明确界定,提出了健康服务业的内涵外延,即以维护和促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为目标,主要包括医疗服务、健康管理与促进、健康保险以及相关服务,涉及药品、医疗器械、保健用品、保健食品、健身产品等支撑产业。并鼓励企业、慈善机构、基金会、商业保险等机构出资新建、参与改制、托管、公办民营等多种形式投资医疗服务行业。放宽市场准入,凡是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入的领域,都要向社会资本开放。
涉及面广
产业体系庞大
兴业证券认为,此次《意见》所定义的健康服务业涵盖面极其广泛,即包括医疗服务、健康管理、健康保险以及相关服务,涉及药品、医疗器械、保健用品、保健食品、健身产品等支撑产业的庞大产业集群。这使得发展健康产业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医药领域,加快发展健康服务业不仅仅将是深化医改、改善民生、提升全民健康素质的必然要求,更由于健康服务业较长的产业链会使其成为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就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
《意见》中明确提出发展健康服务业“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从国家战略层面明确了行业发展意义,其高屋建瓴程度是过去各项细分行业规划中所罕见的,而规划所提出的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服务业体系,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和良性循环的健康服务产业集群,并形成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这一宏伟目标也是过去各项产业规划所未提及的。
医疗服务利好首当其冲
配套政策渐趋完善
在此次《意见》中使用大量篇幅阐述了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完善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性,为医疗服务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意见》明确提出要建立以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主体、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医格局。进一步明确鼓励企业、慈善机构、基金会、商业保险机构等以出资新建、参与改制、托管、公办民营等多种形式投资医疗服务业。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意见》还特别指出,要进一步放宽中外合资、合作办医条件清理取消不合理的规定,加快落实对非公立医疗机构和公立医疗机构在市场准入、社会保险定点、重点专科建设、职称评定、学术地位、等级评审、技术准入等方面同等对待的政策;同时引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向高水平、规模化方向发展,鼓励发展专业性医院管理集团。我们认为,目前民营医疗机构之所以发展缓慢,与地方市场准入政策的缺失和职称等级评定、社保定点等方面制度的滞后不无关系,未来随着这部分配套政策的不断完善,民营医院有望逐步从专科领域拓展至综合性医院,从单体医院拓展至医疗服务管理集团。
创新业务模式值得关注
康复、中医药保健、大健康、医疗保险等领域或将受益
除了传统的医院式医疗服务,此次《意见》还提出要积极发展中医医疗保健、健康养老以及健康体检、咨询管理、体质测定、体育健身、医疗保健旅游等多样化健康服务。在传统医院以外,鼓励各地合理布局、积极发展康复医院、老年病医院、护理院、临终关怀医院等医疗机构。在中医领域,要求力争使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70%的村卫生室具备中医药服务能力,鼓励零售药店提供中医坐堂诊疗服务,开发中医诊疗、中医药养生保健仪器设备等;在保险领域,要求进一步丰富商业健康保险产品,鼓励商业保险公司提供多样化、多层次、规范化的产品和服务,同时建立商业保险公司与医疗、体检、护理等机构合作的机制,加强对医疗行为的监督和对医疗费用的控制,促进医疗服务行为规范化。我们预计随着这些政策的逐步执行到位,未来资本市场上有可能诞生与康复、中医药保健、大健康和医疗服务行为规范化相关的新型投资标的,已上市公司也有可能通过并购整合切入上述领域,形成新的市场投资热点。
积极培育支撑产业
药品、医疗器械、第三方服务成为重点
《意见》提出要继续扶持药品、医疗器械和其他相关健康产品的研发生产,支持创新药物、医疗器械、新型生物医药材料研发和产业化,支持到期专利药品仿制,支持老年人、残疾人专用保健用品、康复辅助器具研发生产。支持数字化医疗产品和适用于个人及家庭的健康检测、监测与健康物联网等产品的研发。同时《意见》还特别提出要大力发展第三方服务,鼓励药学研究、临床试验等生物医药研发服务外包,此外《意见》中提及推动医疗初构间检查结果互认也有望利好临检外包产业的发展。未来政府希望通过政策扶值,培育一批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中医药等重点产业,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可以预见,在这一过程中,相关细分领域龙头企业或将持续受益。
医疗器械盈利模式篇6
近年来,医药健康产业正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作为一个会员制、非盈利性的社会团体,海川会的会员由中国医药大健康领域的企业家、专家、优秀经理人等精英人群组成。目前分设了药品、器械、企业家、投融资与并购、互联网与大数据、医药专家等多个专业分会,以及上海、浙江、山西、四川等省级分会。通过公益分享、厂商对接、论坛峰会等活动,海川会得到了会员的大力支持和广泛好评,在册会员迅速突破2000名。现已发展成为医药圈内知名度较高、影响力较大的自发性社团。 其对医药产业的关注点,无疑正是当下行业的热点所在。
新一轮药品改革影响如何?是当下国内医药企业普遍关注的问题。而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药物政策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傅鸿鹏博士作为特邀嘉宾,专门对此作了简练而清晰的分析,并对医药企业如何应对当前形势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傅鸿鹏表示:药企数量多,但“小、散、乱”现象突出;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但“以药养医”痼疾仍存;让广大老百姓看得起病,但部分药价仍现虚高……一直以来,药品改革都是医改中“难啃的骨头”。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简称《意见》),直面医药领域突出问题,开出药品改革的“药方”。坚持从全链条、全流程发力,提高疗效,降低药价,严控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既去药价“虚火”,让药品回归治病本源,也强调药品改革“强筋健骨”,就是要破解药品领域存在的“多、小、散、乱、差”等现象。 ]
“相较于以往药品领域‘只改一方’的改革方案,此次改革‘三位一体’,有效形成了多方联动。”傅鸿鹏认为,这是我国药品领域的重大改革,对进一步破除以药补医、减轻全社会医药费用负担意义深远。药品流通一端连接生产供给,一端连接终端需求。针对药品流通领域的一些乱象,《意见》从药品流通改革的7个方面提出新措施,后期将会有多个配套文件出台,医药流通行业重组整合将加码,有些甚至可能发生颠覆性变化。“《意见》要求以满足群众用药需求作为改革出发点,首次明确了我国药品治病救人的基本属性。这对广大医药企业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有利于快速调整已被扭曲的产业结构和组织体系,摆脱积习已久的历史包袱,加快推动我国药品流通体系走向现代化。”
医药产业新秩序造就新模式
新一轮药改政策相继出台,医药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那么,医药产业将如何被“解构”,又将如何被“重构”?在会上,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北京时代方略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特聘教授段继东作为海川会的企业战略与政策专家,从多年医药行业资讯和趋势分析的角度,作了《新形式、新战略、新模式――药界华为在路上》的主题分享。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意见》,首次对我国药品领域改革进行全面部署。《意见》以满足群众用药需求为导向,供给侧和需求侧同时发力,从生产、流通、需求三方面共同理顺利益协调机制,这将促使药品回归治病救人的本质属性,推动医药产业走向健康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快健康中国目标的实现。这对于医药行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段继东介绍,医药代表备案制、两票制等改革政策,从长远来看,有利于医药产业去产能、去库存、去低水平重复,有利于医药企业降成本、补短板,如此医药新经济、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新创新将成为主角。这种新秩序一定会造就新模式,比如新时期企业就需要培育新的核心竞争力,外资模式和国内模式相互学习,高端医院、县医院和基层市场成为争夺焦点,从服务医生模式转变到满足消费者模式等。而新时期,领军医药企业必将具备战略领先、模式领先、科技领先、品牌领先、人才领先这五大典型特征,这就需要未来医药企业由实业盈利向资本实业多元盈利转型升级。与此同时,段继东还从全国数千家医药企业中,分别选择了不同发展模式的优秀新领军企业代表与参会人员进行了分享。
医药供给侧和需求侧发力共振
除了傅鸿鹏,段继东,还有不少嘉宾借势年会,也就2016“政策年”之后医药产业的发展,发表自己的观点。
多次成功创业的爱博同心医学科技公司CEO、海川会创新医疗专家张志扬专注于VR(虚拟现实)和AR(增强现实)的医学应用。他向大家介绍了近几年虚拟现实领域以及该技术在医疗及医药营销等领域的应用前景。“目前,VR已成为医疗诊断、治疗、康复的新手段,在止痛和眼科领域最为使用,它能影响病人的感官而改变病人的心理感受。VR创造的极其逼真的虚拟世界,未来将真正帮助实现生理―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
中国医药行业资深职业经理人、海川会企业管理与战略专家杜臣的分享主题是《产业变化与应对之策》。杜臣分析,目前医药产业变化已成常态,产业变化的四大特点是产业在清醒、产业在净化、产业在分化、跨界和新业态横行。而“政策年”之后,未来中国医药企业总体上将处于3种境遇,即成功转型突围药企,已经在竞争中脱胎换骨,完成原始积累,有高竞争力的产品或产品线,员工思想观念完成转型,企业运行机制适合竞争需要,存活概率在70%;苦苦挣扎药企,没有明显的优势,经营状况在下滑,不满现状但不敢改革,历史给予的机会和时间不多;僵尸或待嫁药企,整体上不具备挽救价值,不论是人才、产品、市场还是技术,处于停产、半停产,有“娶”就“嫁”。
“从国家层面来看,无论医改、药改政策要达到的短期效果,是提高医药工业、商业、零售业等的行业集中度,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借用资本的手段。”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特邀副会长、海川会企业并购专家张自然博士在他的《政策频出下,医药企业的新机遇》主题分享中也指出,目前,全产业链都存有并购别人或被并购的心态,最终的发展方向必将是形成行业航母。
奥咨达董事、副总经理、海川会医疗器械临床试验专家李强在题为《2016医疗器械行业蓝皮书概况》的分享中,对医疗器械行业的机遇和挑战、发展趋势、政策影响、未来预期作了分析,并大胆预测:未来10年将是医疗器械有序发展的黄金生长期,未来3至5年中国医疗器械上市公司可能会突破百家,可能会产生3至5家航母级的医疗器械企业,中国将成为全球医疗器械产业中心。
将在全国推行的药品购销“两票制”是医药企业最为关注的热点之一。九州通医药集团营销总顾问、海川会医药营销与市场准入管理专家耿鸿武以《变革下的医药行业“挣扎”》为题,对国家1600多份行业政策,尤其是两票制对行业的主要冲击和带来的挑战、如何应对等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并提出了极有指导意义的建议。“‘两票制’的核心在于‘净化流通环境,压缩流通环节’,其作用在于促进大型流通企业兼并重组、中小型企业专业转型。医药企业发展的第一要素就是要合法合规,这样才能抓住机遇,享受政策利好,实现共赢。”
海纳百川共享产业盛宴
此次年会由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嘉和资本创始合伙人、广发医药集团董事长、海川会医药投资并购专家张晓龙主持。海川会发起人、总会长、群英资本创业合伙人、北京海智君腾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海智猎头)创始人王海致辞。王海会长对海川会的现状作了简要介绍,总结了海川会2016年组织的各项活动,预告了各专业分会及地方分会丰富多彩的2017活动计划,并表示海川会将在继续秉持公益、服务会员的基础上,尝试探索商业盈利模式,探求可持续发展之路。这让参会人员和嘉宾对海川会的历史、现在和将来有了更为清晰的了解,赢得了阵阵掌声。
医疗器械盈利模式篇7
在
“互联网+”热潮中,医疗健康O2O已经炙手可热,但它们受到的追捧可能与其真正能创造的价值并不匹配。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互联网医疗领域融资额将近8亿美元,同比下降11.8%,但交易量高达65笔,其中A轮交易量最多,占总交易量的48.8%。互联网、医疗器械、医药企业、消费电子、投融资机构产业都参与到移动医疗领域中,跨界融合,欲先布局以分食这块百亿量级的潜在“蛋糕”。 医疗健康数据不仅涉及个人隐私也
触及医疗机构的“核心利益”是医疗
020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
蛋糕虽大,要吃到却并不容易。难以消除痛点、盈利模式不清以及监管政策不明等都将成为医疗健康O2O进一步发展的“拦路虎”。
国内医疗行业痛点的确很多。例如,资源分布不均且使用效率低、信息共享不畅、用户体验差,等等。
这些痛点,恰恰是集连接、智能和体验三大基因于一身的在线医疗行业的机会,但能真正提供解决方案的APP屈指可数。
而作为“互联网+”生存基础的数据更是医疗健康APP难以逾越的屏障,这里面既有国家政策的缺失,也有医疗机构自身的利益考量,在医疗资源高度集中、高度管控的现实中,“自由”的O2O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盈利模式不清
公开消息称,截至2014年,我国共有2000多款移动医疗APP上线。独立第三方移动数据服务平台TalkingData统计显示,预约挂号与问诊咨询是移动医疗APP数量最多的两类应用,其次为资讯文献类与医药服务类。
根据艾瑞咨询近期的《中国在线医疗行业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截至今年上半年,挂号问诊环节共获得62笔投资,其中32笔披露金额,共计29.2亿元,仅次于健康保健环节。
挂号类APP 的初衷本是要解决“看病难”的问题,但实际应用效果并非如此。《报告》指出,“挂号仅是渠道互联网化,缺少资源分流功能。”因为目前挂号平台为吸引用户,提升流量,努力将三甲等知名医院号源纳入,而病患在挂号平台也有很强的方向性,基本已锁定好医院科室。这实际上将更多的病患导入三甲等知名大医院。
而诸如杏仁医生、青苹果健康等基于“熟人医患模式”的医患沟通平台,医患线下认识然后转到线上可以方便的咨询和随访。这些APP旨在降低医患沟通成本、帮助医生沉淀个人品牌,需求看似明确,但从医生端来说,由于缺乏临床研究价值和经济利益不足,对于普通病患的随访意愿并不强;而患者端大多只会在身体不适的情况下使用,也属于低频需求。
与痛点把握不准、需求不强相比,盈利模式不清对于医疗健康APP来说可能更“致命”。
“虽然目前资本市场对移动医疗的投资热情不减,但有些企业经过了A轮、B轮乃至C轮融资后依然没有明确可期的盈利模式。”百度医疗事业部相关人士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如果前期资金不能良性回收,未来则面临着被淘汰的局面。
例如,春雨医生去年8月完成5000万美元C轮融资,主要用于扩大用户量和增加医生补贴。但其目前的主要盈利模式还是向B端销售私人医生服务。
“这样带来的收入与补贴医生的费用相比杯水车薪,企业一直在贴钱。”业内人士表示,医疗健康APP目前的三个主要变现模式(广告、增值服务和在线问诊)都还不成熟。
此外,由于移动医疗尚未被纳入医保范围,也难以满足用户通过移动医疗降低医疗成本的需求。但目前阿里健康、春雨医生等已开始与商业保险公司开展合作,开发基于互联网的健康保险产品与服务生态圈。
行业政策监管的缺位、用户与企业接受度低也是该行业发展的一大“痛点”。TalkingData报告指出,移动医疗政策监管体系未成形、网售处方药政策未落地、线上问诊受政策制约、移动端医药安全权责尚不明晰,行业面临转型压力。
数据障碍难以逾越
此外,用户数据隐私和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根据上海证券研究所报告,国内普通消费者对移动医疗APP的关注因素,排在首位的便是隐私和安全,占比高达42.9%。
医疗健康APP实时、动态、持续搜集和接收用户的整个健康过程的所有记录,包括用户个人信息、电子健康档案、疾病咨询、就医记录、慢病管理以及无线设备监测的生理指标和体征数据等。随着用户数量的不断增长和数据的积累,服务器储存的大数据将会越来越多,能否保障数据安全和患者隐私将成为一款APP生死存亡的关键因素。
但是如何保护隐私,APP的安全标准谁来制定?医疗数据中哪些能提供给第三方,哪些不能提供?目前没有答案。
多位受访的从业者表示,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医疗健康APP得不到数据,无法进行所谓的大数据分析,原本开放的服务平台,正在转向封闭系统。
河南省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三甲医院负责人告诉《财经国家周刊》,医院没有向第三方平台提供数据的动力,不愿意将这些数据共享,除了保护患者隐私的考虑外,很大程度上会顾及医院自身的利益。
这位负责人认为,医院的医术是有知识产权的,不同医院之间治疗水平就体现在一张张的处方上,“数据都公开了,加上医生可以多点执业,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就没了。”
这位负责人还表示,现在社会上的各种医疗APP存在方向性错误,如果脱离医院,终究要失败。互联网+医疗目前还处于医院内部信息化改造、无纸化办公的层面,远没有达到医院“去中心化”的阶段。
事实上,在涉及医疗数据的领域,由数据安全隐忧带来的影响的远超公众的想象,即便是不直接对应处方的医保数据也难以对接外部大数据。
2009年“中美医保创新示范项目”在河南新乡启动,这是中国首家健康云计算大数据中心,由新乡市人民政府与美康惠管理咨询(河南)有限公司(外资企业,从2013年开始由新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控股)合作建设。据了解,该项目至今已投入3.8亿元人民币,但建成后一直没有投入使用,核心障碍是“信息数据的保密问题”,即该大数据平台无法获得新乡市医保局的相关数据。
医疗器械盈利模式篇8
2012年,新医改进入深水区。政策规定:基层医疗市场应优先采购国产医疗器械,医疗设备更换期限被严格限定为8~12年;与此同时,新医改对医药企业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进一步提升。政策优势使新华医疗的产品需求得到保证,高标准的制药器械更是受到制药厂商的追逐。
在收购了昌国等医院,成立医院管理公司之后,新华医疗进军健康产业,不断丰富盈利模式,完善上下游产业链。
防潜伏 防暗算
对于一个医疗器械制造企业来说,设计研发资料是最高机密,在安全上下再多的功夫,也不为过。
早在2009年,新华医疗信息中心主任陈杰就在思考如何为“图纸加密”,因此还“错”上了虚拟化项目。“可能我们公司上虚拟化不太一样,我们不是为了降低成本,而是想把所有的桌面都集中到服务器上,保证图纸信息不外泄。”上了虚拟化后,陈杰和团队才发现自己的预判失误,“虚拟化对于显卡的技术限制无法满足工艺设计层面的需要,在工业设计时,画面会卡。”
最终,陈杰选择了安全软件进行加密。“通过PDM(产品数据管理)和CAPP(计算机辅助工艺流程)支持生产,并紧跟其后上马加密系统,信息共享产生的风险得到遏制。现在公司所有的电子图纸、电子文件都是加密的,即使承载机密文件的U盘丢失,对方也无法打开查看。”
在新华医疗,设计图纸被视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所有的桌面可以通过杀毒软件和防火墙进行管理和限制。所有数据都必须经过高强度的加密保护,设计人员在保存图纸的一瞬间,图纸会自动加一个“壳”,只有在局域网内并核实身份的情况下,员工才能打开设计图纸。“现在加密软件已经可以加密到所有机床。”陈杰说。
少花钱多办事
与1000家供应商讨价还价,每天完成30余项采购任务,对于只有几名员工的采购部门而言,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新华医疗新上马的采购平台变不可能为可能,每年完成的1.2万件招标项目,承载了以往需要几年完成的工作量。
打开新华医疗的采购网页面,仅2011年8月31日一天就有23项询价信息刊登;30日,51项中标公告进行了公示。大到原材料、外购零件,小到摄像头、光电鼠标等办公用品,采购招标信息应有尽有。
2009年,新华医疗的采购权还隶属于各个分厂,采购批量小、成本高、流程不透明等弊端不断暴露,新华医疗不得不思考如何把供应商管理起来,将内部招标采购集团化。“招标管理系统的推行意味着剥离一部分人的采购权利,改变车间原有的工作流程。过去,我们从来都没有进行过这么细致的车间管控。如今,所有的步骤被我们严格限制,这样一来在车间里的反对声音就多了一些。”陈杰回忆说。
为了突破这些难关,新华医疗采取了三大措施:首先,为每个班组配备了汇报员,减轻班组长的汇报工作量。其次,进行强制性要求,在没有上报的情况下不记录奖金。最后,奖金与工时挂钩,不汇报,工时不被认可,奖金直接从系统里面扣除。陈杰总结了招标采购平台的推广经验:“要让领导和业务部门了解到系统能够带来的好处,把效率提升量化为经济指标。”
采访手记
会学习,更要会“炫”
34岁的陈杰,是笔者在山东采访期间遇到的最年轻、最热爱学习的一位CIO。
成为CIO之前,小伙儿几次破格提升。起初,陈杰负责新华医疗销售后端的技术支持,机缘巧合调入到ERP项目组。入组后,他没有将目光局限于ERP,而是对业务流程做了全面的梳理。“一开始我的软件开发能力相当一般,那时候,我天天抱着三本书,白天黑夜地看。”这一年,陈杰27岁。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一年后,陈杰开发的一个成本软件得到了领导的赏识,领导说:“以后就不要做开发了,去做项目管理吧!”,他又开始了在企业管理上的探索。陈杰觉得学管理比学技术的难度要大,“因为经验是站在一定高度上才能够理解的。”
采访当天,陈杰刚刚向领导递交了一份可行性报告,内容聚焦于集团性的信息系统升级。“系统升级后,信息部门可以从编程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管理和流程梳理上了!”
医疗器械盈利模式范文
本文2023-12-07 11:33:54发表“文库百科”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kubao.com/article/4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