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学的授课模式范文
线上教学的授课模式篇1
关键词:景观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线上线下教学;混合式
“互联网+”技术发展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也可在基于网络教学平台授课,打造线上线下混和模式教学,将教师授课与学生学习深度融合,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培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能力的完成,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中,线上教学并不是教学活动的辅助,而是必备活动,线下教学已不再是传统的教师讲授,而是基于线上学习的基础,实施的更深入、更贴合学生需求的教学。在线上学习过程中,学生有难以理解的问题,可立即反馈给教师,教师综合学生的问题在线下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进行解答,完成重点知识的教学,提升教学的针对性,景观设计课程作为高校景观设计专业的必修课程,从理论及实践方面为学生提供专业性知识。在传统的教学中,这门课程以课堂理论讲授方式进行,以场地调研、资料搜集及分析,制订一些课题要求等。然而,景观设计专业具有综合性、时效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传统的线下教学过程中常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
1景观设计专业开设的现状
景观设计专业教学是高校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必须与实践相结合。目前,各大高校全面提升学生素质教育,降低对传统教学的依赖,缩减各专业基础课以及专业课的教学学时。目前,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对景观设计专业课程的学时有大幅度调整,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学时都有所减少,教师面临着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的新课题,在缩减学时的情况下,课程教学中出现教师侧重点不均衡的现象,有的教师重视理论、有的则重视实践,这样会剥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或影响基础理论知识水平的提高。随着景观设计人才的需求不断的增加,高校相继开设景观设计专业,国内开设的景观设计专业的院校也有不少,有交通类院校、建筑类及艺术学院等,也有不少的生物、地理等院校也有开设景观设计类专业。景观设计类专业主要培养学生景观设计理念、设计创造能力与设计表现技术。根据培养侧重点的不同开设的学科也就不同,有的院校景观设计专业以设计为主,将景观设计作为艺术设计或建筑设计、规划设计的一个方向。有的院校景观设计专业都是以园林景观设计、植物栽培为主要科目。还有些高校是由景观设计专业分化而来,景观设计专业目前处于探索阶段,建立具有特色的、校企合作模式的培养高素质的景观设计人才是必经之路。
1.1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优势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教育的思想与理念也随之更新,“互联网+”教学模式应运而生,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学的师生关系,培养学习者基本技能、信息素养及创新能力等方面有绝大优势。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最大优点就是学习时间灵活,可保证以学生为主体的地位、教师主导的学习将更具针对性,真实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将知识碎片化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在授课方面将授课视频化增加趣味内容,形象生动,容易理解,借助多种信息技术实现授课内容的趣味化、教学网络化,网络教学覆盖面广,教学对象多元化,对本校学生及社会人员的管理定量化,将视频、作业、笔记及讨论融入教学中;另外,授课教师也很好地组织教学素材,其材料框架能更好地体现出教师的授课意图,甚至可开发作业、笔记讨论等交互式环节。线上课程的出现大大缩短教师的授课时间,弥补线下课程授课时间不足的问题。教师有很多时间在课上和学生互动、交流。比如教师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结合、扬长避短,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优秀师资队伍的暂时短缺也困扰高职院校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各大高校都有自己的优势学科,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互联网+”教学环境下,高校根据自己的需求选配名师课程,快速建设优质课程资源,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时节约院校资源,共享其它院校优秀教师建设的精品课程资源。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将名师的授课内容、专业知识、教材教辅等优质教育资源数字化,不仅方便传播、使用,同时也实现长久保存,成为院校的战略资产。
1.2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趋势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未来教学发展的趋势,线上主要的课程是理论基础知识,打破时间与空间的局限性,采用互联网模式,通过学生、多媒体与教师间的互动关系,在互联网平台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传授共享模式,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在后疫情时代,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授课,发现线上授课的优势。首先,线上教学打破传统授课教学的局限性,学生通过电脑、平板、手机等不同的通信设备,随时都能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其次,线上教学资源广泛,不仅局限于书本及教材,学生可更好地运用网络资源,自己选择来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最后,线上教学的学习评价更加的透明、公正及多样化,学生能更直观看到学生与学生间的差距,进而更好地促使努力学习,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化。但线上教学也有不足之处,教师与学生面对线上教学都有个适应度,就目前疫情期间情况看,线上教学的开展状况并不是很乐观。线上教学在技术上需更加现代化的教学方式。需更客观的硬件设施,但因地区差异,不同地区、不同线上教学的开展也存在差异,部分学生家里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很难进行线上学习。
1.3传统教学与混合式教学的区别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都是根据课程大纲制订教学内容,课堂上采取多媒体播放与材料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内容的讲解,并对学生都是随机提问方式。根据学生接受的知识程度及课后作业效果看,这种教学方式已然达不到最优教学效果,要想课程上真正实现最优的效果,就需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对景观设计课程进行改革,以此检验在教学上能否得到更好的效果。
2构建线上线下混合模式教学
结合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优、缺点,采用“课前预习、课中研习、课后复习的混和教学模式,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制订,设计教学资源,学生的自主学习,课上展示学习成果,同时在教师的指导下加深知识的探索,以达到内化知识的结果,课后学以致用,完成在线作业,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2.1教学理念设计
教学理念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运用到线上线下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和基础与拓展的教学方式。在教学实践部分采用分组教学模式,使每个学生可充分参与教学实践中,真正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在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运用任务驱动法和小组讨论、案例等教学法,激发出学生的兴趣及思维性。教学设计理念包括课前知识传授、课中知识内化、课后知识提升三方面内容,课前通过在学习平台线上的自学任务,学生在课前查看学习任务并很好地完成自学,教师通过学生自学情况及时作出教学调整;课中主要通过理论实践教学模式,并结合课程特点进行课程思政、基础要拓展进行教学,主要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教学方式,教师通过对生活中案例的引导开展对其重点知识讲解,对难点知识,通过实验内容的指导,学生动手实践、小组讨论,思维导图整理知识点等,总结及分享难点知识的理解,课堂上注重开展互动式教学活动,引发学生思考;课后通过在学习平台线上自学情况及思考题,在讨论区域可进行线上讨论,便于巩固课上所学的内容。
2.2混合式教学组织情况
2.2.1课前知识授课教师在明确目标的情况下,做好课程规划,阅读目标导学,明确学生学习的要点,提炼教学重点,录制微课程视频,梳理好章节内容,编写微课程字幕与课件美化;将所有准备好的课程上传到微课的平台上,在线解答学生的疑惑和追踪学生学习的进度,同时通过进行在线测评总结学生的疑点,明确课堂教学方向。学生将要完成目标导学,明确学习要点,通过自学教材、微课助学、合作互学掌握学习内容;完成以上在线测评,并发现不懂之处加以巩固学习。参见图1。2.2.2课中知识内化课中内化知识,针对课前的预习中学生可能遇到难点设置一些挑战性和创新性问题,层层把关追问,引发学生思考、探索。对一些重点需解答的问题组织分组进行讨论及汇报,评价颠簸,结合景观园林设计案例,将课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程中,最后在开展随课堂测评实验和课堂小结;学生参与小组的讨论案例,互动交流,完成对课程知识点的掌握和应用能力。2.2.3课后的提升知识教师在关于学生在线学习情况下,及时批改作业,运用引导式解答,鼓励学生线上互动交流,促进学生知识提升。开展出景观设计作品进行持续改进。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巩固并完成线上测评与作业,发现不足之处并加以巩固。
3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景观设计实践”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3.1充分利用线上资源
在景观设计这门课程中,内容繁多、涉及范围也较广,由于线上线下教学学时有限,如何利用线上资源补充知识是目前需解决的问题。该课程根据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需要,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将内容梳理成32个知识点,再将每个知识点分为8-15分钟的微课视频,每个知识点下的设置课件和附件将供学生自学,测评和作业包括客观和主观进行练习内容,目前此方法是检测学生微课视频学习效果最直接的方法。在线讨论话题是微课视频和课堂活动的延展和深化,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课后的深度拓展学习,巩固学生的理论方面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
3.2将案例分析及翻转课堂引入教学模式
在讨论中认识真知、分析中联实际将翻转课堂引入教学中,引导学生自己主动探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河流生态污染教学中,设置四个挑战性问题及创新性问题进行讨论,在讨论中要掌握三个阶段性的特点。课堂教学中重点是从关注教师是否完成知识点的传授转移到学生是否完全掌握了知识点并将其准确运用。课堂展示的任务由易到难,此时的课堂不再是单方面的输出,而是学生和教师的双向互动方式,这样才会实现学生在课堂中占主体,教师也能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辅导学生完成成果展示,并且给予客观的评价及指导;同时,还可对成功的“生态案例”进行分析探讨,使学生在讨论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
4结语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传统授课与网络在线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积极性,丰富课程内容,改善学习氛围,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及学习效果,对课程中难以理解的原理、抽象的概念更易掌握。景观设计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仍有某些不足之处,后续建设需及时更新和互补课程教学内容,要将慕课堂、雨课堂等辅助工具引入教学实践中,编写与混合教学课程相适应的新型教材,打造持续改进在线课程与本院校课堂教学有机融合的混合式“金课”。景观设计实践课程具有政策及实践性强、专业化程度高、涉及园林景观设计要素多且领域广等特点。教学内容构成需全面且自成体系,更要强化应用及实用性。通过环评全过程的梳理,形成以导则为纲,指南与规范为翼,考试真题强化理解为辅的教学体系。并通过环保经理人意识的培养,增强学生对未来职业的关注力,提升学生对景观设计专业的认知力及内涵延伸,不断提高对景观设计的兴趣,从而提升学生对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边青.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分析[J]现代园艺,2022,45(04):29-31.
[2]张佩佩.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创新策略分析[J].现代农业研究,2022,28(01):71-73.
[3]唐晓亚.园林景观设计与公共建筑规划的融合分析[J].居舍,2022,(01):111-113.
[4]韩丽莹.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开展思政教学的思考———以景观设计课程为例[J].艺术教育,2021,(12):276-279.
[5]侯征.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景观规划设计课程中探索与实践[J].现代园艺,2021,44(19):172-173+177.
[6]张伟宁,温立国.园林景观设计与原生态环境保护———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J].热带作物学报,2021,42(09):2808.
[7]张玮缨.基于智慧课堂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21.
[8]曹桂磊.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应用的调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20.
线上教学的授课模式篇2
关键词:化学专业师范生;教育实习;就业导向;互联网;O2O模式
作为化学专业师范生,教育教学实习是其职前教育的必备环节.基于就业导向,教育教学实习不仅能检验校内专业理论及师范教育的学习效果,更能连接社会需求,强化供求关系,使得毕业生成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也为其从事中学化学教育奠定基础[1-4].化学是在微观层面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也是一种以实验探究作为获得事实前提,将宏观认知、微观辨识和符号表征有机结合,并通过佐证和推理的认知过程[5].鉴于化学学科的特殊性,化学专业师范生教育实习也与其它学科的实习模式存在显著差异.
1化学专业师范生教育实习模式的现状
目前,化学专业师范生教育实习主要存在两种形式:线下教育实习与线上教育实习.线下教育实习模式:授课方式主要以实习基地学校指导教师和实习生为核心,授课对象(初中生)是被动的接受学习[6].授课过程中,教学目标单一、过程沉闷呆板、授课对象缺乏主观能动性,导致探究创新能力匮乏.而在课堂管理层面,授课教师采用纪律约束授课对象行为,限制了他们的思维拓展和创新能力[7].实习生在该过程中也是被动的接受,重复“听课—备课—上课”单一的教学模式,也逐渐缺失教学创新意识,成为机械教学中的一员,背离了教育实习的意义.线上的教育实习模式,有效利用高等院校的教育资源,打破了在规定的实习基地教学的束缚.将化学学科技术特点和现代化的教育资源融合,把优质的课堂教学、最新的教研成果在网络中传播,将网络教育发展成为共享资源[8].网络教育具有便利性,更能充分调动实习生教学的主动性,激发授课对象成为学习主体,更好的满足现代教育的要求[9],在“实习基地的指导教师—实习生”“实习生—授课对象”间实现快速沟通,更明确教学的方向和目标,增进互动性[10].在课堂管理层面,实习生也可通过特定的程序对授课对象的人数、次序、学习情况进行反馈、统计分析,使得实习生能够短时间内准确掌握授课对象的学习活动过程,对其进行准确指导,实现较为完整的信息追溯和实时记录;另一方面,教学管理体系和学习过程服务体系之间可同时依靠该教学体系实时记录授课对象的信息,针对其需求制定对应的课程学习服务建议[11].但是线上教育实习具有局限性,进行线上技能训练时“实习生—授课对象”表达存在制约性,使得沟通不畅,达不到预期的互动效果,尤其是化学实验课和化学习题课.根据教育部2016年颁布的《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明确指出“师范生教育实践是教师培养的薄弱环节”,存在“目标不够清晰,内容不够丰富,形式相对单一,指导力量不强,管理评价和组织保障相对薄弱等问题”[12].针对化学专业教育实习,理论知识的扩充和实践能力的扩展显得尤为必要.
2化学专业师范生O2O教育实习模式的建构与实践
2.1化学专业O2O教育实习模式的建构
广义讲,O2O是线上营销,通过线上销售的方式,吸引消费者进入实体店购买,称为OnlinetoOff-line;或是实体店引导消费者线上购买,也就是Off-linetoOnline[13].但从教育层面狭义定义,O2O教育模式是指将线上与线下教育实习进行融合,提升教育实习质量的一种教育模式.O2O教育实习模式主要包含:(1)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实现化学教学的网络化,针对化学教学中重点、难点,制作讲解视频,提供线上学习资源;(2)由于互联网具有局限性,进行线上技能训练时限制“师—师”“师—生”间沟通,可采取实习生录制线上实践环节,利用视频了解授课对象的实际水平,提供针对性指导;(3)通过提供教学视频链接提升实习生实践能力.与化学网站信息关联,构建需求型化学网络,让授课对象在日常中感受化学知识的存在,帮助他们形成较完整的化学知识框架.
2.2化学专业O2O教育实习模式的实践
(1)化学课程理论环节.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程为例,初中化学所属理科,但文科特点显著,概念教学明显[14],对理论原理及实验探究较少[15],例如:物质的化学式、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反应方程式以及实验方法等,对初中生记忆要求较高,该部分内容实习生可采用线上教学的模式进行.鉴于线上教学有直播加录制的功能,给初中生提供反复学习机会.如图1所示,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为例,对课程内容的教学方式进行对比分类.(2)化学课程实践环节.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知识点的实用性较强的课程.在开展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化学课程一般采用授课教师逐一指导并引导初中生发现、探究和研究的教学模式.通过初中生动手实验探究,亲身体验和感受获取知识和能力的探索过程,有利于激发初中生求知欲,并促进自主学习.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应强化动手实践能力,突出化学学科特点.与本校指导教师交流,以初中生为教学对象主体,改进实验实践内容,与实习基地的指导教师及时反馈教学中的创新点,并探讨创新点在实际教学中的可行性.线上、线下化学实验教学的优势和弊端如图2所示,线下实验教学利于初中生观察,让他们用视觉、嗅觉和听觉感知物质的本质属性,通过真实的实验形成化学思维模式,尤其对于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加深初中生对化学概念的理解,把抽象知识转化为感性认识并形成化学概念.鉴于实验效果存在课堂无法演示的实验,实习生可借助本科在校期间学习的仿真实验技术辅助实践教学.例如:次氯酸见光分解实验,在真实环境中分解速度慢,很难观察到气泡产生和氯水颜色变化,而在虚拟环境中可调节分解速度,观察颜色变化.还可利用线上平台改进实验方案,提高初中生的创新意识.线上化学实验既可节省实验时间,使初中生集中精力研究实验现象本身的规律与特性,又可提高他们学习兴趣并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再如,实习生与初中生在探究教学活动时不可避免地接触有毒的化学药品及危险的实验操作,实习生可利用仿真化学实验技术,凸显线上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为线上实习环节奠定基础.
2.3O2O教育实习模式进度模拟
目前,较多化学专业师范生实习期采取八周时间,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程为例,根据教材内容进度,理论与实践教学方式进行探究,拟将实习周期做如图3安排,实现O2O教育实习模式.结合学情与教学安排,进行线上与线下交替对接,图3为实习教学方式和时间分配.旨在在八周时间内,让化学专业师范生感受化学教学流程;与实习基地指导教师深入交流,便于回校后补充学科知识点的缺漏、提升实践教学能力;第一周实习生线上模拟讲课,掌握教学流程;第二周由本校指导教师带领,跟初中生接触交流,线下感受一线教学环境;第三周实习生再次线上模拟家访以及班主任工作,为走进校园奠定基础,渗透“家校合作”理念;在第四周、第五周线下教学实习,熟悉一线教学环境,掌握学情.实习生跟随实习基地指导教师听课,学习吸收教学理论、经验和先进的教改信息,在执教中应用,诊断自身不足,提高教学水平;第六周、第七周实习生走上讲台,开展理论课的教学,及时发现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措施,改善教学方式;第八周再次回归线上教学,在已有教学实习的基础上,有效利用线上教学软件(如钉钉课堂、慕课),促进O2O化学教育实习模式的发展.
3O2O化学教育实习模式的优化
3.1建立化学网络资源平台
互联网资源丰富,化学专业教育教学资源种类繁多,使查询和阅读过程复杂,因此,对现有网络教育资源建立系统专项管理,优化本专业网络平台资源.该平台的搭建及系统化管理将便于实习基地指导教师、实习生及师范院校指导教师在专项平台上进行交流学习,高效提升自身教学能力.(1)网络资源共享.授课教师(包括实习生)可通过自建网络资源库,将原创或搜索相关的课程资源、教学信息(课程软件、教学设计、课堂习题、教学论文、演讲视频等)或上传至对应网站项目供大家观摩、学习,便于化学教师之间资源共享.(2)数字媒体获取.创建数字信息媒体系统,利用多维或三维化的数字媒体形式对各种媒体内容进行信息记录、处理及传播[16].授课教师(包括实习生)可采用超级霸屏软件对视频、音频文件进行再处理;也可从光盘期刊上获得化学公开课视频资源.(3)实习生反馈.重视化学专业师范生反馈工作,师范教育实习资料的保存是建立教与学之间密切联系的主要途径和桥梁,校级管理层要高度重视师范生的反馈信息,合理保存并加以整理和利用,充实教育实习内容[17],形成优质的实习资源,再整理入库供大家参考学习.建立更贴近实习生实际应用的化学专业师范生教育实习资源库,有效提高实习质量.
3.2完善规章制度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
教育实习质量取决于教育实习评价的质量,实习基地应完善教育实习规章制度,规范实习生线上实习的标准,调动实习生线上授课的主动性,积极主动地完成化学教育的实习工作.同时,校方应提高对化学师范专业教育实习的指导与管理,并进行有效的评估和考核机制,通过评价机制检验化学专业师范生实习质量.(1)教学管理方面.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对地区线上教育实习的实施效果及存在的优缺点进行归纳总结,结合线上教学实际情况,指导实习生完成教学计划、教学设计及教学手段运用的实习,对实施和目标的实现情况和效果进行总结,将适用于实习基地指导教师及实习生的教学信息资源整合,打造线上教学精品资源库,巩固发展O2O化学教育实习模式.(2)学校管理方面.强化督导巡查工作,在O2O教育实习模式指导下,组织并指导同专业、同学科之间授课教师进行交流研讨.通过本校指导教师线上随堂检查,对化学学科的教学状态进行摸底和调查,及时发现实习生线上实习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结合授课对象实际学习情况和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时间制定补学方案,做好线下和线上教学的对接.
4结束语
“互联网+教育”基于当前快速发展的网络信息技术.传统的课堂式教育模式必须与网络教育教学模式结合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O2O化学教育实习模式的实施除了能推进教育改革的发展,也能提高师范生的学习能力,增强主观能动性,调动师范生自主学习,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O2O教育实习模式的创建,有利于实现O2O教育实习模式的展开.利用O2O教育实习模式,给实习生与指导教师搭建桥梁,指导教师通过实习生的线下教学,查漏补缺,实习生学习指导教师教学经验,并进行二次加工,为一线实践教学做准备.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以及基础教育工作者的不断努力,新型教育实习模式将会愈来愈完善,教育理念越来越新颖,将会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
线上教学的授课模式篇3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线上教学;艺术设计;课程改革
近年来,我国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社会经济活动持续恢复和发展。但是,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就教育层面来看,面对持续三年的疫情反复,各大院校纷纷采用了线上教学模式,以确保教学质量不受疫情的影响[1-2]。就学生而言,为适应线上教学,其学习习惯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根据对郑州轻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近年来线上教学活动的持续跟踪调研,笔者认为线上教学模式在具有极大便利性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基于笔者的调查研究,分析线上教学模式的优缺点,探讨艺术设计专业线上教学模式的发展路径。
1线上教学的优势与问题
1.1优势
(1)空间上的优势: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为保障全体师生的生命健康,老师学生无法进入学校课堂,不能集中在教室上课,在这一特殊的应急情况下,在线教育解决了这个难题。多元化的网上平台可以确保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让老师可以“不停教”,学生可以“不停学”。线上教学模式成功地突破了空间限制,使课堂教学不再受环境的约束,实现“停课不停学”。(2)时间上的优势:传统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在固定时间内进行授课,只有在有限的课余时间才能对学生进行答疑解惑,授课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课程安排,缺乏灵活的授课形式。在后疫情下的线上教学模式中,师生之间的沟通变得更为便捷和灵活,教师有足够的时间来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疑惑,并且不受上下课、上下班以及白天晚上的束缚,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3)教学模式的多元化优势: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以教师的知识传授为主,课堂教学方式单一,课堂上的学习环境仅局限于课堂和实习基地。在线上教学环境下,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学习地点,选择电脑、手机等多种学习工具,宽松的学习氛围更可以让学生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使学习具有较强的独立性,能批判性的学习,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4)课程资源的优势:由于区域、师资配置、以及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学生的选修课程只能局限于学校教师的相关课程,并不能充分满足所有学生对学习的期望。同时,老师们参加的教学讨论活动,也仅仅是同专业方向老师之间的交流与学术合作。而线上教学平台突破了这些限制,它可以连通全国乃至全世界优秀教学资源,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可通过线上平台获取想要的教学资源。线上教学能够解决传统课堂、师资的局限,克服由于客观原因而导致的教师资源分配不足,从而使资源更合理、更公平、更有效的被利用。
1.2存在的问题
进入后疫情时代,为了网络教学的顺利开展,笔者选取郑州轻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作为案例,通过对学生期末考试的情况分析,以发放问卷的形式调查学生在疫情期间学习的情况。从学生对授课知识掌握程度来看,线上授课的效果与线下授课仍然存在着明显差异,具体表现如下:(1)教学质量下降:从学生期末试卷作答情况来看,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深度不够。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不熟悉网络教学形式及网络教学平台。原备课方案被打乱,师生沟通设备有限,网速卡顿等。上述原因导致网络教学效率下降,课程内容传达准确度和清晰度不足等问题。(2)线上授课时,师生的沟通受到了阻碍:线上教学平台的弹幕、提问系统等多种提问方式具有时差性,以及由于学生的缺乏自主、紧张等心理因素的影响,无法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由于无法直面学生,无法判断学生是否认真听讲和知识的掌握程度等,致使学生的上课效率并不是特别好。(3)师生的情感交流缺失: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也会与学生进行课堂上的互动,产生一定的情感交流,但是线上教学却隔着屏幕,互动减弱,会影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让课堂上的知识变得枯燥无味,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同时,线上教育中缺乏教师直面的威慑性监督,使得自制力不强的学生学习效果较差,故大部分学生对课程内容接受度低,学习效果降低或无效学习的可能性加大。
2后疫情时代线上教学模式流程
2.1课前流程
课堂预习是实施线上教学模式的基础。主要采用网络在线方式,教师在通过选择腾讯会议、学习通、钉钉等线上学习平台的基础上,按照预先的教学计划,让学生自主进行预习。线上学习平台能够及时反馈信息,学生在预习阶段遇到问题,可以通过在线学习平台的答疑板块向老师快速反应。平台的便捷性让教师协助学生预习,可以将课程重点和难点上传至云端教室,通过学生的及时反馈让教师能够更加准确地提出针对性完善方法。
2.2课中进程
课堂过程是线上教学模式的核心环节。其实施方式有:情景模拟、小组讨论、教师讲解等。在进行情景模拟时,教师要事先准备好一套完整的教学计划,以便对教学内容进行细致的讲解;在分组讨论阶段,教师要清楚地了解教学内容,适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在学生回答后进行更深入地评论,实现知识的有效传递;在教师讲解阶段,这个环节是在提问、讨论、点评阶段结束后,教师只需将课程内容细化讲授,指出教学的要点和难点。教师在强化与学生互动的前提下,确保教学的有效性,通过上述教学实施过程,可以及时地将信息传递,使得教师能够更有指向性地引导学生掌握课程知识点。
2.3课后评估
线上教学模式具有一个重要特征,它把传统的阶段性评估方式转变成了一种过程性的评估方式。在完成当节课程的教学后,利用线上平台的多种交互形式布置作业,对学生提出相应的作业要求。通过线上平台,还可以对作业进行及时地反馈和快速地修改,并能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最终实现对学生课堂内容接受程度的有效监测。
2.4确立学生主体地位
线上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网络环境下,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传统授课模式的有效延伸。与传统的教育方式不同,线上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自主学习,更可以有效地缩短学习的时间,有利于促进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效率,充分发挥网络资源去获取专业知识和掌握专业技能。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发挥其指导和辅助作用,引导学生科学安排课后时间,整合学生自主学习的课程资料,让学生积极利用优质的网络教育资源,使学生形成更深刻的自主学习意识,以及寻找到更有效更适合自身学习特点的自主学习方法,以此达到加强线上教学良好效果的目的[3]。
3线上教学改革策略
3.1重视虚拟仿真技术与实践教学的结合
在后疫情时代,当疫情严重影响到无法现场教学的时候,为解决空间跨越的不便,“元宇宙”这类概念受到社会关注。它与当下网络时代的三维体验式虚拟环境不同,其充分说明了虚拟技术即将全面进入人们的生活[4]。虽然这项技术还处于发展初期,但将其引入教育虚拟仿真对实现和强化艺术设计实践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线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经验,将线下实践教学的理论和方法的研发与线上课程进行深度融合。在课堂教学中尝试采用案例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来进行艺术设计教学操作。在进行线上课程实践过程中,教师可将题目设计成实际案例或完整的项目来通过线上讲解,利用线上虚拟仿真平台对科研项目完整的工作流程进行全方位的展示,使学生在任何地方均能够“身临其境”。
3.2引进校外专家参与在线实践教学的改革
由于多次防控疫情的持续升级致使实地活动受到局限。仍需应对疫情期间特殊情况组织和发动教师人脉资源,跨区域、跨国界调配师资力量,开展共同研发在线教学实践课堂的活动,制定策略指导实地教学活动在线上的有效实施[5]。在后疫情时代这一特殊时期,校企联合开发线上课程对培养人才和提升教学质量非常重要。利用互联网途径,邀请有工作经验者通过线上平台为实习和实训课程提供经验,同时也可以利用现居环境邀请地方企业家传授经营公司的经验,使学生接触真实项目。此外,学生可以通过设计领域的专家教授,在线上了解真实项目解析、学习,针对学生的毕业设计也可邀请专家共同参与并对其进行指导。通过上述措施,实现了校企协同共享,为企业提供线上人才输送,解决了学生实习和本地学生就业的问题。
3.3以学团形式为载体打造虚拟仿真实践平台
学团是高校较为常见的一类学习团体,通常以学生组织的形式展现。艺术设计专业学团让学生在更好地接受学校专业教学的同时,通过学团对教学的拓展和延伸,并将教学内容与艺术设计行业的发展紧密联系,使学生能够具备一定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学团,主要内容是扩展和延伸课堂教学的主干。在后疫情时代,实践项目、自我培训、专业技术提升、创新能力增强都可以充分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在线完成,以学团为载体与社会接轨,将疫情对于教学成效的影响降到最低。随着后疫情时代疫情防控的常态化,师生在不出校门的前提下,可利用课余时间组织活动,加强课堂内容,通过各种线上平台交流,来巩固自己的学习成果。虚拟仿真技术搭建实践平台体系,通过把服装设计、工业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等各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学生和教师科研工作者有机结合,以协调各门实践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通过虚拟仿真实践,再将其与教师科研课题相结合,进而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新意识。同时,虚拟仿真技术也为教学和科研改良提供新的机会,教学环境的多样化与仿真技术相结合,并以学生学习作为核心目标逐步展开,将虚拟仿真技术平台的资源共享最大化地利用,以实现教学与科研的深度融合。
3.4后疫情时代实践教学路径“线上+线下”
在后疫情时代,疫情蔓延有着不确定性,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在全球范围内,疫情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有可能会出现局部区域零星爆发。这一现状倒逼艺术设计实践教学改革,故呈现出线上教学改革模式[6]。在未来,我们需规划建立线上线下综合实践教学模式,课程内容从线上线下两个角度分别展开与合理化开发,随时应对突发事件,随时切换线上线下教学模式,以此达到课上课下双向巩固学生知识能力吸收与掌握的最终目的。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属于理论较深入、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例如,在外出写生实践课程期间,为了应对疫情这一类突发事件,在线上虚拟平台,可以通过提供虚拟场景作为教学内容进行实践。虚拟仿真系统的存储功能可以让学生与教师进行多次课程内容回顾,便于为后期对课程内容进行二次学习。但是线上教学也有局限,对于需要触摸、近距离感知的实践课程,在线教学平台无法完成。经历疫情过后,艺术设计实践教学模式发生了变化。线上虚拟实践教学的易重复性能够让学生多次开展实践训练。线上实践课程与线下相比,能够更有效、更直观地建立三维空间感、抽象设计概念和空间尺度的理解,上述知识对艺术设计类学生极有帮助。
4结语
在教学形式的多元化、教学资源共享、时间和空间的便捷灵活性方面,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比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线上教学为各大高校的多领域课程注入了新的生机,并在很大程度上推动教学模式的深度改革,最终达到师生碎片化的时间被及时有效利用进而提升学习效率的目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网络教学的弊端也日益显现。首先值得关注的就是电子设备的种类繁多,学生过度依赖电子设备会分散学生关注点,因此产生适得其反的教学效果;其次,线上教学时间上的灵活性也具有一定的弊端,学生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去进行线上学习,但这种情况并不利于学生全面的知识系统的形成,很多时候只能学到零散的皮毛,无法构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在后疫情时代,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必然顺应历史潮流,同时也对教学模式改革提出了严峻挑战。基于此,学生的重心仍要扎根于课堂,教育改革发展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教师通过课堂讲授为学生构建知识理论框架,将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相结合,进一步丰富教育内容,不断增加学生的学习知识广度和深度,并做进一步地拓展和研发。线上平台的出现增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和知识的获取途径,最终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教育教学体系。我们应该顺应时代形势,抓住这次传统教学变革的机遇,突破旧有的教育观念,构建新的教育体系,推进我国教育变革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1]钟秉林,南晓鹏.后疫情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宏观思考[J].教育研究,2021,42(5):108-116.
[2]王竹立.后疫情时代,教育应如何转型?[J].电化教育研究,2020,41(4):13-20.
[3]常振华.线上教育背景下高职课程教学的多元化趋向[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4(19):148-149+153.
[4]李祺,聂为之,房朝晖,等.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线上项目式教学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2,39(1):199-203.
[5]王红军,吴昊,桑宝国,等.后疫情时代的教育变革与思考[J].中国民族博览,2020(15):99-101.
[6]鲍威,陈得春,王婧.后疫情时代线上线下学习范式和教学成效的研究———基于线上线下高校学生调查数据的对比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21(6):7-14.
线上教学的授课模式篇4
关键词: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信息化教学手段;翻转课堂
2019年教育部部署了关于“金课”建设和“双万计划”等的建设意见和要求,紧接着高教厅开展了“金课”认定工作。对金课的界定既体现了对传统教学模式的肯定和延续,更突出了对在线教学这种现代化教学模式的重视。混合式教学是将面对面教学和在线教学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是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和趋势,也是高等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实践走向。货币金融学课程是经管类的专业大类课程,也是金融学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作为一门金融学入门课程,它涉及的金融知识面非常广,信息容量很大。在教学改革之前,该课程授课一直存在着教师满堂灌、内容多而杂;模式太单一、学得很枯燥;课程互动少、形式很单调;学生动手少、学习很被动;评价简单化、成绩绝对化等突出问题。因此,为了真正地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切实地学好这些专业知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我们“以学生为中心”、以“金课”建设为导向,通过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进行教学改革的有益尝试。
1混合教学模式的设计目标
混合教学模式的设计本着“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围绕着“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思政目标”三个方面全面展开。首先,“模块化”的课程体系体现了“知识和能力目标”。根据在线课程内容应当短小精悍的特点,货币金融学在线课程将货币、信用、利率、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等一系列庞杂的金融知识分成10个章节,每一章节是一个知识模块。每章根据重难点知识提炼出4-5讲的内容,每讲录制8-12分钟左右短视频并配有ppt,便于学生对照教材和ppt观看视频。每个章节辅助检测习题,帮助学生巩固线上所学的知识;同时每章还配套延伸阅读、互动讨论题等课外拓展内容,让学生扩大知识面,提高专业素养,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分析经济、金融热点问题的能力。线上课程内容重难点突出、视频短小精炼,易于学生线上自学和反复回看。其次,教学内容体现时代性、前沿性,融入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授课内容注重紧跟社会热点,体现学科前沿,延伸阅读关注我国金融改革热点和金融学科发展新方向、新理念和新思路。同时筛选最有价值的资源为课程内容服务,课程内容参考四大类资源:一是各种金融类的政府官方网站;二是各种优秀的财经媒体;三是各种优秀的课外参考书目;四是各种实用的APP和视频资源等。这些课程内容紧密联系我国改革开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展开,将课程思政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传递给学生,既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又增强学生的道路自信、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再次,教学模式的设计围绕“三大目标”展开。其中线上学习要求学生观看录播课自主学习,并能根据掌握情况反复回看视频,既提高了预习效果又培养了自学能力,实现了知识和能力目标。线下授课对重难点、易错知识点有针对性地讲解,而不是面面俱到的满堂灌,能提高学习效率,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授课过程中将思政教学和职业伦理教育融入专业知识点的讲解中,全方位围绕三大培养目标展开。课后拓展要求学生整理笔记并有针对性的复习,同时分组完成专题研讨工作,既培养了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又拓宽了专业知识面,符合我国当前对“新文科”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为今后毕业论文和学术研究工作打下坚实基础,进一步深化“三大目标”。
2混合教学模式的实施路径
货币金融学混合教学模式的实施从线上教学、线下教学以及课程评价体系三个方面展开。
2.1线上学习的内容要求
教师在每章节知识讲解之前,会首先要求学生自主学习线上的录播课,这个线上学习过程类似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预习,但是它又不是简单的提前预习,而是通过录播课在教师的讲解下自己先认真地学习章节基础知识点、初步把握重难点。在自学的基础上通过章节习题来检测学习效果的好坏,自己发现问题和知识点掌握的薄弱环节,然后有针对性地反复回看课程视频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同时课程平台上有专门的互动讨论区,学生一方面可以将自己在线上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在平台提问,教师会为学生答疑解惑;另一方面也需要自主查阅资料后回答互动讨论题,发表自己对专业问题的看法。这种形式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培养学生关注经济、金融热点问题的好习惯,提升专业素养。最后学生必须参加线上的期末考试,线上期末考试以客观题型为主,考察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知识目标的达成情况。
2.2线上学习效果监管———“双固定的双层负责制”
线上学习既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方式,也是考验学生学习自觉性的一把双刃剑。如何对学习自觉性有限、自学能力稍显不足的学生,实行有效的监督和指导,是保证线上学习效果的关键环节。货币金融学课程的线上学习采取“双固定的双层负责制”的监管模式。其中“双固定”是指“固定团队和固定时间”。首先将班级学生分成八个小组,每个小组作为一个合作团队,学生在固定的团队内相互督促完成线上学习;然后教师指定固定学习时间,要求学生在这个时间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对学生形成约束,如果个别学生临时有事也可自行安排其他时间,固定基础上的机动灵活性方便了学生自主安排。“双层负责制”是“组长+教师的双层负责模式”。每个小组推选出组长负责监督组员线上学习;授课教师定期召开小组长会议了解同学们的线上学习情况,使用课程平台反馈章节学习完成情况,锁定重点关注目标。对于线上学习完成情况不佳的学生,既让组长加强督促,又由授课教师和学生谈话,了解学生线上学习是否存在困难,给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同时敦促学生尽快按照要求完成学习任务。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组长负责制和组内同学相互监督线上学习,又会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学习压力,从而将压力转化为动力,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良好学习氛围中,积极完成线上的学习任务。大家在共同的学习过程中还能够增进同学们之间的友谊,增强集体的凝聚力。
2.3线下教学实施方式
通过线上自主学习,学生对章节的基础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线下授课不必要面面俱到地“满堂灌”,而是根据章节的重难点和学生线上学习反映出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讲授。教师的线下授课分为反馈和讲授两个部分,通过运用优课联盟平台的统计功能,给学生反馈线上视频观看、章节习题、互动讨论等任务的完成情况。表扬按时和超前完成任务的学生,树立先进典型;对于未按时完成的学生扣减平时成绩的分数予以惩罚,让学生将扣分的压力转化为学习的动力。接着将学生线上检测的分数情况和习题的正确率运用统计图进行显示,让学生清楚自己的差距和不足。讲授过程则是有针对性地讲解章节的重难点知识,提醒学生注意一些容易错的细节知识。讲授过程中既要求学生在教材上或笔记本上做笔记,又会边讲授边提问,促进学生集中注意力和积极思考;涉及一些前述章节已学过的知识也会再次提问,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加深印象。讲授过程中还会提出一些开放式论题让学生分组研讨,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同时还会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融入专业知识的教学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进行课程思政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也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增强他们的金融风险意识。
2.4翻转课堂的设计与开展———“教学相长”
翻转课堂环节就是要转变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教师角色由“教授者”转变成“引导者”,学生角色“被动者”变为“主动者”,把课堂变成学生展示的舞台,教师则是听众和指导者。具体来说,教师会将中国经济、金融领域的一些热点、前沿问题结合课程内容和知识点分成八个专题,每个小组选定一个专题后在教师的指导下查阅网页、论文、专著、教材等资料,研读和筛选资料后,学生根据自己对专题的理解制作演讲PPT并交给任课教师修改,教师提出改进意见,学生进行PPT修改后在课堂上演讲这个专题,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专题内容和讲演情况进行点评、提问,并最终给出这项活动的成绩。在翻转课堂活动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了专业资料的收集、筛选和研读,这既培养了学生文献阅读、分析归纳、资料整理等基本的科研能力,又让学生在研读资料的过程中拓宽了专业知识面,提高了社会科学素养。学生自己制作PPT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修改,锻炼了学生的专业论文写作能力,为今后写作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和今后从事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演讲,又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心理素质、增强了自信心。整个活动学生分组完成,团队之间分工合作,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发挥了团队合作精神和每个同学的优势,也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班风。同时翻转课堂虽然是学生展示的舞台,但是整个过程教师全程指导,有利于将我国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等课程思政的内容融入其中,引导学生多关注一些正能量的成功案例,从育人的角度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翻转课堂教学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而且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个性化教学。
3“235”课程评价体系
货币金融学课程考核方式吸收了国内学者提出的课程考核评价“四化”特点,即“工具智能化”“形式多样化”“主体多元化”“过程动态化”。课程考核采用“235课程评价体系”,即课程最终的考核结果由“20%平时成绩+30%线上成绩+50%期末成绩”构成。“235评价模式”的设计完全对标人才的三大培养目标和课程学习的全过程展开。20%平时成绩通过授课过程中的提问、分组讨论、专题研讨和每章节的检测来反馈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和应用专业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考察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的达成情况。在课程讲授、指导和点评学生的专题研讨中,将我国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等课程思政的内容融入其中,引导学生多关注一些正能量的成功案例,从育人的角度帮助学生通晓天下道理、丰富学识、增长见识、塑造品格,从而实现教书育人的思政目标。30%线上成绩通过线上学习和每章练习题分数情况,考查知识目标达成情况;部分章节的互动讨论,设置开放式讨论题,让学生在课程平台上表达自己对专业问题的看法和见解,教师再通过答疑、评论等方式将课程思政融入其中,从而实现课程思政目标。50%线下期末考试采用发散思维主观题型,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分析案例、解读文献或提出自己对一些前沿热点金融问题的看法,鼓励学生考前查找资料,考试时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考察能力目标达成情况。在题型设置或给定的案例分析材料上,可以将国家法律法规、伦理道德、改革开放的大事件或成就等思政元素作为素材运用到考试的题目中,促使学生运用专业知识来认识、分析和思考这些现实的社会经济现象,并通过一些问题的设置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财富观、价值观、人生观、职业道德观的塑造,从而实现真正的教书育人。4混合教学的实施手段———“慕课+学习通+QQ群”货币金融学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实施,积极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教学技术,通过综合应用多种不同的信息化教学工具,充分发挥各种工具的优势,让它们共同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服务。具体来说,我们的课程使用了慕课、学习通和QQ群三种移动教学工具。首先,货币金融学在线课程在优课联盟和智慧树两个国内领先的在线课程平台上线,自有的慕课资源既为线上学习的开展提供了资源保障,也能发挥互联网平台随时随地、无限次反复学习的优势,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专业知识,提高自学能力。其次,线下授课既使用在线课程平台强大的统计功能进行学情反馈,对学生形成督促并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差距和不足;又使用学习通进行考勤、课程提问、投票、互动讨论、课堂练习、问卷调查等课堂管理工作,这使得课堂活动的形式更加多样化,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兴趣,也提升了课堂学习效果,便利了课堂管理,从而使得课堂的管理工作更加科学高效。最后,课程QQ群的建立主要用于日常学习、考试等事项的通知,学习资料的发放,学生和教师聊天提问等沟通活动的需要。“慕课+学习通+QQ群”三种移动教学工具联动,直接作用于我们课程教学的线上学习、线下授课和课后拓展三大环节,其中慕课主要用于提供学习资源和反馈学情,助力于学生的线上学习;学习通主要用于课堂管理,为线下教学发挥作用;QQ群则更多用于师生之间的沟通和日常的学生指导,在课后拓展活动中发挥作用。所以,三大工具各司其责、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一种联动效应,共同助力于混合教学的开展。
参考文献
[1]管恩京.混合式教学有效性评价研究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1-2.
[2]孙长永,闫召华.法学专业线上一流课程的实践探索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21,(4):21-27.
[3]张勇斌,张亚洲.“以学生为中心”混合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包装工程,2020,41(S1):119-123.
[4]田媛,席玉婷.高校混合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20,(8):78-96.
[5]谭永平.混合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和实时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32):5-9.
[6]朱爱华.在混合教学中“完整育人”[J].人民教育,2020,(Z2):60-62.
线上教学的授课模式篇5
关键词:智学堂;互融式教学模式;天然药物化学
2020年秋季学期是疫情返校后的第一个学期。基于封校期间本校完全使用智学堂线上平台教学的宝贵经验,天然药物化学教学组在不断丰富和完善智学堂线上授课平台资源的同时,积极采纳师生对线上授课模式的反馈意见,取长补短,采用线上(智学堂线上教学系统)和线下(专题教学、项目设计讨论、讨论课等)互融式教学模式进行了为期18周的理论及实验授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教学设计
1.1基于智学堂的互融式教学
基于智学堂的互融式教学就是利用智学堂软件,将线上、线下教学结合在一起的混合式教学。这种融合式教学能将网络教学资源和课堂教学资源、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结合起来,灵活地开展教学活动,并能做到以学生为本,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同时,使教师灵活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1-2]。
1.2授课对象
以我校2019级高职药学及2018级本科临床药学3个班共计132名学生为授课对象,以上学生均已修完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等与天然药物化学相关的基础课程。
1.3授课团队
由天然药物化学教学组5名教师组成,其士3人;教授4人,副教授1人;15年以上教学经验者3人,10年内教学经验者2人。
1.4授课平台
采用由宁夏医科大学与三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混合式数字化教学平台(智学堂)。该平台主要有3种教学模式:(1)翻转课堂:平台提供了10个课堂活动,如:签到、资源推送、论坛、小组讨论、随堂测试等。(2)SPOC(SmallPrivateOnlineCourse,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全过程混合式教学,注重教学质量和过程。(3)MOOC(MassiveOpenOnlineCourse,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此外,智学堂平台还有习题库、试卷库、课程学生管理、教师团队管理、签到、资料推送、作业与考试、随堂测试与投票、小组讨论与PBL、提问、抢答、答疑以及论坛等15个模块。其内容全面系统,涵盖了从学生预习、教师授课、提问答疑、考试测评阅卷以及教学评价完整的教学环节。
1.5课前准备
在课前一周左右,教师在智学堂进行以下预备教学活动:(1)教师选定每一章中比较有引导性、启发性的内容进行15分钟左右的SPOC,并开放论坛。在论坛中师生充分交流,气氛轻松,讨论内容不仅限于课本内容,还涉及日常爱好、文学作品、时事新闻等很多方面,教师根据学生兴趣和授课内容特点初步确定线下授课的形式(主题讨论、专题教学、辩论赛、翻转课堂等)。(2)教师提前进行教学资料推送(主要包括与课程相关的视频、精品授课网址、PPT、知识点、相关习题等),并设置预习开始及结束时间,一般为授课前3天有效,并且为预习设置时长(一般为15分钟),最后为此次预习设置平时成绩的分数(一般为1分)。在教师设定的预习时间结束后,平台会显示学生预习与否以及每个学生的学习时长,并自动统计分数。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完成作业习题的时间和准确率、提问及回答问题情况等,及时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及时调整和设计线下课堂内容,针对学生难以掌握及高度感兴趣的部分进行强化及重点讲解。
1.6课堂授课
在课堂授课前,教师根据在智学堂开展SPOC、论坛以及完成习题等统计信息,掌握了学生的兴趣点和需要重点了解的内容,教师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从难点、重点及学生关注的实际问题出发设置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线下教学主要采取项目专题教学、项目设计汇报、课堂讨论以及课后答疑等形式。1.6.1专题教学以聚酰胺吸附色谱法的应用为例。通过智学堂SPOC的论坛及习题的解答情况统计数据分析,学生对聚酰胺吸附色谱法的原理及应用都有很多困惑,于是开展了“聚酰胺,我怎么认识你”的课堂专题教学。从总论部分对聚酰胺的组成及吸附原理进行分析,直到第五章黄酮类化合物中聚酰胺吸附色谱法的具体应用,再结合“芦丁、槲皮素的聚酰胺分离”实验,由浅至深,由抽象到具体,使学生扎扎实实掌握了聚酰胺的应用特征。1.6.2项目设计汇报天然药物化学是应用型学科,非常注重化合物提取分离方案的设计。在完成线上预习后,教师结合智学堂提供的统计数据,设计了“多多找到芦丁———槐米中芦丁的提取分离”“孰轻孰重——八角挥发油、丁香挥发油的提取分离”“黄柏更爱你———黄柏中小檗碱的提取分离”等实验设计方案。经过学生一周的准备,在课堂上以小组形式进行设计方案的汇报,课堂气氛热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1.6.3课堂讨论根据每次SPOC的教学情况,教师设置2~3个主题讨论,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展开深入讨论。讨论内容要与线上SPOC教学的内容有效衔接,是线上内容的延伸和深化。例如“谁才是主角———论有效成分和无效成分的关系”“谁跑得快———葡聚糖凝胶柱色谱分离苷和苷元”等。通过课堂热烈讨论,学生不仅掌握了课本知识,还对相关前沿进展有了一定认识,收获颇丰。
1.7考核方式
1.7.1平时成绩(1)线上考核:根据智学堂提供的签到、随堂测试、提问、作业、抢答等教学活动,且系统按照教师提前设定的成绩比例自动统计每个学生的平时成绩(比如考勤10分,随堂测试10分,作业20分等),为教师提供多种过程性教学数据。(2)线下考核:由课堂中项目设计汇报、课堂讨论、实验课成绩等组成。1.7.2卷面成绩智学堂有完整的考试系统。教师按照系统要求输入试卷,设定好考试时间、时长,系统将自动按照考试时间开启试卷。学生可以通过手机端进入平台考试,考试时间结束,系统自动提交所有试卷。教师点击阅卷后,系统自动阅卷,即可显示该学生成绩及试卷。阅卷结束后,教师点击,学生即可在线查看成绩。智学堂考试结束后,系统自动进行试卷分析,对优秀、良好和及格率进行统计。系统还会统计出易错题,并对错误次数进行统计,并提供相关联知识点,这使教师对学生易错点、难点等一目了然,比线下考试教师手动分析更科学更精确,使教师对此次考试有更客观量化的分析。
2教学效果
2.1线上学习参与情况
在线平台开放的18周内,132名学生共访问次数达10785次,平均每名学生每周达4.5次;教师上传资料共54个,知识点127个,已关联知识点85个,学生浏览
线上教学的授课模式范文
本文2023-12-06 18:11:21发表“文库百科”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kubao.com/article/4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