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范文
线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篇1
关键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田径教学
一、相关概念概述
(一)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概述
教师将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方式融合到一起进行教学,通过网络平台的资源来解决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困难,这就是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两种教学模式相得益彰,这种教学方式既方便了老师,又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在行为主义和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线上线下混合式模式通过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对教学资源进行优化、组织、整合和利用,并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深度整合进行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网络教学,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二)田径教学的特点
田径教学包括跑、跳、投掷等运动,每个项目的教学方法也不尽相同。因此,在田径教学中,教师应突出不同体育项目的教学特点。而田径作为体育运动之母,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师的专业技能、专业素养等方面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曹鹏、徐立和等学者在对运动技能形成的周期性研究一文中表示:一项运动技能从形成到运用自如需要将近十年的时间去练习。而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大学四年中有十几门专业课要学习,分给每个专业的时间少之又少,所以要想达到每项技能都能灵活运用是很难实现的。而田径具有跑、跳、投等多个运动项目,在高校教学过程中,作为田径专项的学生一共有两到三年的学习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内要想把各个项目学好学精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在田径教学方面要想每个项目都得到老师的讲解示范是难于实现的,这就给田径教学带来了难题,而利用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则可以弥补这一不足。
二、传统线下教学存在的不足
(一)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缺少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由教师主导,教师主要扮演领导的角色。课前教师布置的预习任务往往是单调乏味且没有指导的。可能与教师讲解的内容关系不大或者大部分是课本上的基础理论。因此,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缺少自主学习能力的锻炼。
(二)传统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缺少自主学习的机
会和独立思考问题的时间在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到操场和教师面对面进行教学,包括讲解示范、练习、纠正错误动作、布置作业等,学生主要以教师为中心,教学形式比较单一,学生上课缺乏积极性、主动性,课后教师对于学生的掌握不到位,且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来源主要是课本以及教师课堂中补充的知识,从而导致学生缺少自主学习的机会和独立思考问题的时间,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教师依赖性较高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主要通过教师的示范讲解学习技术动作,而在高校,教师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难免会受到年龄、性别、身材和个人技术能力的影响,很难将一些技术动作做到规范标准,导致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过于依赖教师的个人能力,如果教师的教学能力存在不足,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优点
(一)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线上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目前国内已有多所高校建立了体育线上课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鉴各个专项优秀运动员的动作视频或者名师的讲座作为教学资源,协助教师进行授课,学生通过音频、视频等资料可以在脑海中形成正确的动态过程,使学生学到的技术动作更加规范,给学生的学习创造平等的教育机会,使同学们能够享受更加优质的教育。
(二)有助于学生体会各个动作环节的技术要领
在田径教学中,一些技术要领尤为重要,例如:背越式跳高、跨栏、跳远等技术含量较高的田径项目,技术动作的学习需要进行大量的模仿、观察、练习和纠正动作等大量的除本体感受以外的感受信息,尤其是视觉信息。但在传统教学过程之中,主要是通过教师进行动作示范。受年龄、身材、自身技能水平的影响,真正意义上的做到动作规范还是具有很大困难的。而混合式教学可以将高水平运动员的动作视频作为参考,并且可以慢动作或反复播放,使同学们能够更好地体会到各个动作环节的技术要领,同时也可以解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技术方面的问题。
(三)便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在混合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前通过网络形式提前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学生可以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线上进行讨论,大家一起集思广益、创新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可以随时在网上提出疑惑,教师则可以将问题归纳总结,在线下授课的过程中进行解答,并对学习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专门的讲解,这样可以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
(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网络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由于传统的体育形式相对简单、枯燥,一些不想锻炼的学生会有一定程度的厌倦和恐惧,而混合式教学方式是通过视频、图画等表现形式融为一体的,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既能够通过一些高质量的视频进行学习模仿,还可以以图片的形式分析关键的动作点。与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相比,与时俱进的混合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能力。
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高校开展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不足
目前高校的体育教师队伍的职称大多是教授或者副教授,年轻教师相对来说还是占少数,而那些年长的教师对于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的了解和操作并不是那么的熟练或出色,甚至存在一些困难,线上教学大大增加了他们的教学难度,并且在进行视频剪辑制作的过程中相对繁琐,部分教师可能比较难适应。因此,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现代化信息应用能力。
(二)高校学生线上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足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校的实施效果,不仅取决于教师对现代化信息的应用能力,学生线上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十分重要。从教师的角度出发,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符合当前时代的发展,尤其是在疫情期间。但是大多数教师在习惯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后对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处于一种“措手不及”的状态,需要重新学习课件制作,信息技术学习等。而教师的教学状态与学生的学习效果息息相关。通过相关调查研究发现,目前我国为数众多的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视频的现象较为严重,但是线上学习田径的兴趣不大。
(三)教师的教学任务加大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不仅需要教师在课下进行备课,线上的课程也要提前准备,例如:PPT课件的制作、视频的选取和剪辑、网课的搜集和制作等。一些教师的教学任务也会随之增加,加上一些对互联网了解不多的教师,还需要进行专门性学习相关知识。因此加大了教师日常工作的任务。
五、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策略
(一)培养教师的信息化能力
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基础在于体育教师的信息化能力,首先,教师要在思想上重视起来,与时俱进,明确新时代高校体育课程不只是传授体育技能,更多的是让学生提高创新、团结协作等综合能力。其次,为了提高教师对信息操作技术的掌握和实践能力,教师应参与信息教学培训,向部分高校学习,实施现代化教学,不断提高信息能力,确保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方式的顺利实施。
(二)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中
目前大多数大学的线下课堂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对在线混合教学方法的接触较少,因此教师需要指导学生改变学习方法,采用各种形式的混合教学方法使同学们能够接受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认识到混合式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及其优点,使之都能够更好的参与其中。
(三)加强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改革的实施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飞速发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已成为未来教学课程改革的重点,尤其是受到此次疫情的影响,传统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向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转变已成大趋势,课程改革的创新直接影响着高校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高校要加强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改革,注重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定期组织体育教师进行多媒体技术的学习与培训,使更多的体育教师能够掌握线上教学的方法,减少一些年龄较大的教师使用线上教学的困难。
六、结束语
疫情的到来使得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得到快速发展,由此也让我们认识到了上体育课的方式可以不只是局限于线下面对面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对于体育课的印象发生了转变,激发了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随着学生与教师之间互动的增加,也能使教师更加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提高课堂效率以及教学质量。为了促进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教学模式的创新性,使田径教学模式更加生动形象,从而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与终身体育意识。
参考文献:
[1]于蕾.基于微课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构建和实现%J花炮科技与市场[J].2019,01):147.
[2]马凯,贾亦帅.线上线下互动教学模式在篮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J].2020,10(06):28+30.
[3]丁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在大学体育健美操课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9.
线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篇2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教学;互助教学模式;运用
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高职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国家培养技能型人才。然而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应用互助教学模式是一项创新性的教育改革。互助教学模式是一项人性化的、符合社会人才培养需求的新型教育模式,将该模式应用到实际高职计算机教学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增加了学生学习自主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我国培养高素质的全面发展型人才带来帮助。
1互助教学模式概述
互助模式是指教师在了解学生个性特点和学习情况的基础上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并与其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创建一个民主的学习氛围。与此同时,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相互进行交流、学习与帮助。该教学模式能够将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并且将学生置于教学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和教师有机会了解彼此的特点,进而提高教学效率[1]。通常情况下,互助教学模式的主要实现方法为小组合作学习,该学习方法能够使学生之间共同帮助、全面发展。
2高职计算机教学中互助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2.1在实际教学中缺乏针对性:互助教学模式的应用已经相对普遍,但收效甚微。笔者结合实际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深入调查后发现,教师对互助教学模式的应用过于“生搬硬套”,使其缺乏一定的针对性。不同的科目有其独特性,不进行针对性应用只能使其难以发挥出应有的效果[2]。计算机教学中,学生进行上机操作是教学内容的重要部分,因此与其他科目不同的一点是学生在上机时会形成一个个独立的空间,严重的阻碍了互助教学模式的实施。所以,高职计算机教师在进行备课时应该考虑到计算机课程的特殊性。
2.2在实际教学中缺乏创新性:教师在开展互助教学模式时,往往按照传统的既定步骤进行,只注重教学形式,不重视学生小组合作的具体内容,缺乏高效互助内容的互助教学模式只是空有其表的形式性外壳。计算机教学比较重视动手实践能力,因此高职计算机教师应该将互助教学模式与培养动手操作能力结合起来,对具体的合作内容进行创新,确保互助学习模式的有效性。
3提高高职计算机教学中互助教学模式教学效率的策略
3.1提高教师互助模式的运用素质:互助教学模式的本质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活动,但实际上教师是整个活动的引导者,因此教师对该模式的运用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模式的运用效果。首先,教师应该加强自己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学习,进而才能展开对科学的互助教学模式设计,并且在实际小组合作学习中对学生进行充分指导。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新型网络平台的研究,开展计算机教学中互助教学模式活动时将多媒体网络资源进行充分利用,确保互助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和创新性。
3.2确定互助项目时确保针对性:在计算机课程中开展互助教学的目的必然是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因此在确定计算机教学互助项目时一定要保证其针对性。计算机实践能力主要体现学生的上机操作能力上,因此教师在设计互助项目时应该以需上机操作的合作项目为主,确保学生共同参与,协助完成任务。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不断地向学生传递互助理念,确保学生在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首先想到的就是互助学习,进而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增加学生间的交流,使其在不断地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掌握操作技能,全员共同提高。
3.3营造适合互动学习的课堂氛围:开放活跃的课堂氛围能够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接受知识,并且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注重课堂活跃氛围的建立,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例如,在进行计算机难点教学时,教师应该先将学生按照优差互补的原则进行分组,让其讨论明确共同存在的问题,之后教师可指出相应的解决途径,再让学生按照教师的思路进行讨论并提出正确的解决方案[3]。在这个讨论过程中,学生协作探讨,共同帮助,整体的课堂氛围相对轻松,便于学生思考。
3.4建立互助教学平台:互助教学模式的主要思想是实现学生全员参与到日常教学活动中,但事实上由于学生自身性格、实力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并不能积极参与到互助学习模式中去。因此教师可以设立一个互计算机课程互助教学的平台,例如微课、微信公众号等。这些平台能够确保学生线上线上互助学习,并且能够实现全员参与的目标。学生可以在平台上对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提问,其他学生可以对此问题进行讨论回答,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深化理解,还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确保互助教学模式的教育目标能够实现。
3.5运用评价体系分析互动效果:教师应该对互动模式的教育成果进行定期评价,主要目的是帮助教师找到该模式在实际教学应用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以及考查学生的实际学生成果。从学生的角度看,其需要教师对自己的肯定,因此教师应该选用多种教学评价体系对学生进行评价[4]。鼓励、肯定学困生,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同时还需要对成绩优异的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确保所有的学生都能够自信、轻松的心态指引下进行计算机学习。
4结束语
互动教学模式是一项较为新型的教学模式,因此在其实际应用中仍存在较多的问题。教师应该对实际互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且不断提高自身的计算机素养水平,加强互动教学模式中探讨内容的合理性,为学生营造一个相对轻松的互动环境,确保所有学生共同提高,并且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范丽 单位:潍坊市技师学院
参考文献:
[1]颜秉学.试论高职计算机教学中互助教学模式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3,92:112.
[2]刘玲萍.高职计算机教学中互助教学模式的运用探究[J].科技展望,2014,21:57.
[3]王睿颖.互助教学模式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J].技术与市场,2015,06:378.
线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篇3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提问 有效性
课堂提问对于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科学合理的课堂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1]。如果课堂提问的方式或者内容不恰当,则会给学生带来严重的心理压力,使学生产生不良的厌学情绪,不利于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因此,对目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找出增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有效性的策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目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随着课程改革的不但深入,我国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了一定的改观和进步,但是在课堂提问环节仍然存在着许多严重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缺乏课前准备
目前,部分初中数学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课堂提问的重要性,往往在课前不会做足够的准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凭借着自己的经验教学,对初中数学知识按照自己的理解随心所欲地去讲授,因此在提问的环节往往也比较随意,使提问的内容没有一定的章法,导致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授课思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
2. 问题质量较差
课堂提问是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深入理解的有效手段,但是有一部分数学教师往往把课堂提问当作教学的唯一手段,设置了大量的问题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提问,而对于这些问题背后的价值没有做深入思考,导致课堂提问的问题数量很多,但质量较差。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身心疲惫,却学不到关键的数学知识,不利于发挥课堂提问对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作用。
3. 忽略反馈环节
课堂提问的反馈环节是十分关键的环节,它可以帮助教师发现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所暴露出来的数学知识的薄弱之处和数学逻辑的欠缺之处,对于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学生的数学理论基础有很大的帮助。然而目前很多初中数学教师往往忽略了课堂提问的反馈环节,认为课堂提问结束就万事大吉了,这非常不利于课堂提问作用的发挥。
二、增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针对目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要进一步采取积极的措施,不断增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本文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切实增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
1. 营造快乐的课堂氛围
快乐的课堂氛围是增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有效性的必要环境。只有在快乐的课堂氛围里,学生才能主动参与课堂提问,因此教师必须要注重营造一个快乐的课堂氛围。比如,在初中几何《三角形的稳定性》这一部分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课堂的开始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射击运动员在瞄准射击的时候要用手托住枪杆来保持稳定?”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快速导入到快乐的课堂氛围中,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2. 多联系现实生活
初中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非常紧密,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要多联系现实生活,这样能够使学生增强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和认同,并能够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对于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和自身的全面发展有很大的帮助。比如,在初中平面几何《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举例子来启发学生发现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平面几何。例如小鸟在电线上就是点在直线上,小鸟飞到天空中去就是点在直线外。这样的例子既贴近生活,又活泼有趣,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提问要面向所有的学生
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使课堂提问面向所有的学生,不能存在厚此薄彼的现象;要采取积极的措施调动所有学生参与到课堂提问中来,不能只向少数学生提问。如果教师只向少数的学生进行提问,那么其他学生就会被孤立在课堂之外,非常不利于整体教学效果的提高。因此初中数学的课堂提问一定要把机会公平公正地分给每一名学生,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
4. 将游戏运用到教学中来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参与程度,避免学生对初中数学产生厌恶情绪,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将游戏以恰当的方式引入进来。为此,在课堂提问的环节可以对游戏加以高效利用来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和检验数学知识。比如在《循环小数》这一部分的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拍节奏的游戏来学习有限循环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比如老师可以在黑板上写下一个节奏:×××,然后让学生拍出来,然后再将这个节奏永远拍下去,学生就会在游戏中感受到有限循环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的区别。
三、结语
综上所述,课堂提问对于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然而目前我国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环节仍然存在着许多严重问题。为此,我们要营造快乐的课堂氛围,多联系现实生活,将游戏运用到教学中来,并注意将提问面向所有的学生,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苏兴爱.关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实践研究[J].才智,2015(4):161.
线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篇4
关键词: 物理教学 兴趣培养 学困生
每一个初一新生,都是兴高采烈地来到学校报到,但随着学习的深入,到初二或者初三的时候,某些学困生由于学习成绩等原因,逐渐感到升学无望,自卑心理油然而生。自卑是学习方面的最大心理障碍,尤其在学困生中最为突出,事实上,很多物理学困生,并不是智商原因,也不是物理学科的问题,而是他们数学或者英语等学科没有学习好,感觉学习无望,将反面情绪带到了物理学习中,从而使自己变成了多重学科的学困生。但无论是什么原因,教学实践证明,学困生存在的最根本原因是他们对学习没有兴趣,热情不高,对各种教学活动,没有真正、积极地参与,总是在应付老师。因此,如何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首要问题。那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呢?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个人看法。
一、上好第一堂物理课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物理的第一课十分重要,如果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有效地转化学困生。第一堂物理课,除了要向学生展现物理学的成就、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外,还应该告诉学生:对于物理学习,我们在同一起跑线上,学习物理所要的基础并不深,只要我们立志将物理学好,人人都能实现自己的愿望。可以列举几个以往初一时学习并不怎么样的学生,他们通过努力,物理的成绩都很好,这对学生是一种鼓励。
第一堂对学生影响深刻,老师要尽力向他们展现物理学的魅力,做几个有趣的实验很有必要的。比如做一个“能自己走路的杯子”的小实验:将一块玻璃架在两本书上,形成一个斜坡,然后将杯子口抹些水放在玻璃板(斜坡)的高处,此时,由于摩擦的原因,杯子是不动的。然后,点燃一支短的蜡烛,将火焰对准杯子,在玻璃板的下面烧,这个时候学生会看到杯子“走”下斜坡了。当然,物理上有趣的小实验很多,老师可以自主选择,让学生感觉到物理是神秘的,也是好“玩”的,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体验成功,产生持久的兴趣
初中学生有好奇、好动的特性,他们对有趣的物理实验会产生“好玩”的兴趣,但是,能不能将这个兴趣转化为学习的动力,能不能对物理学习产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尤其对学困生来说,是有难度的,让他们产生一时的兴趣很简单,培养他们的持久学习兴趣,就需要运用教学策略。
教学实践表明,能不能让学生产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关键看学生有没有获得成功体验。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屡遭失败,对物理学习再浓的兴趣也会烟消云散。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老师要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让学困生产生积极心理。比如,他们在进行探究实验的时候,老师可以适当多照顾一些,使他们取得实验的成功,如学生在利用天平称物理质量的时候,有些学困生忘记了游码没有调到零刻度线上,老师可以提醒他们再进行称量,称量完毕后,也可以与他一起探讨一下,假如没有将游码调到零刻度线上,如何准确读数。称量完毕可以向全班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游码没有调到零刻度线上能称物体的质量吗?大家会开动脑筋,相互讨论,最终认为是能的,可以将最终的质量减去最初的游码值。这样的处理,不仅会使学困生感到老师是很体贴自己,还会觉得这个问题是自己发现的,会产生特别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设计教学梯度,树立学习信心
学困生的思维灵活性常常有所欠缺,而物理上的很多问题是抽象的,如果学困生经常做不出习题,他们的学习信心自然会被磨灭。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老师要考虑到学困生的实际困难,设计教学坡度,降低难度,即使有的问题比较难,也可以适当补充几个小问题,引导学困生“攀登”难点。比如一个质量为10千克、体积为1.5立方分米的铁球,假如在它的空心部位注满铜,那么,此球的总质量应该是多少?对于优秀的学生来说,此题不算难,但对于学困生来说,有一定难度。老师在指导他们学习时,可以适当补充一些小问号,使它转变为有坡度的习题,从而降低它的难度:质量为10千克的铁,它的体积是多少?空心部位的体积是多少?然后进行解题。即使某些学困生没有做到最后一步,但某些问号解决了,也是一个进步,老师应该给予适当鼓励,使他们不至失去学习的信心。假如,不采取降低难度的措施,可能某些学困生一笔也动不了,会完全失去学习信心。
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学困生的转化有很大帮助。教学实践表明,很多学困生,在接物理习题的时候,习惯于查课本,找公式,然后就是胡乱地套公式,根本不了解定律、公式的适用范围,这是不良学习习惯。在具体的教学中,老师一方面要指导学生理解物理定律及公式的内涵与外延,使学生知道公式的适用范围,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处理好错解题,最好让他们做一个错题集,将平时的典型错误记在这个笔记本上,抽空多看几遍。比如,有的学生就根据公式R=U/I,得出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通过的电流成反比的错误认识,其实,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特性,主要由自身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决定,与有无电压、有无电流没有关系。事实证明,欲真正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就必须让学困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否则,他们最后还会转回到学困生的队伍中。
总之,新课程教学要求重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学困生就是教学对象,他们得不到发展,就无法说明教学取得了成就。在具体的教学中,要重视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决不能只顾几个尖子学生进行教学,要针对学困生的实际情况,制定转化措施,讲究教学策略,切忌蛮干,要将新课程教学理念落实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唐一鸣著.以物讲理和见物思理——谈谈中学物理的教和学.上海教育出版社.
线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篇5
提升高校篮球教学质量不仅能带动校内篮球运动的开展品质,也能不断激发起大学生对篮球运动的热爱。目前,从学生的精神层面来激发起他们的团队意识,以及通过疏导学生的心理恐惧情绪来增强他们的参与度,则成为了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茶道精神在篮球教学中的应用途径可从:在教师队伍中拓展体育教学视野、在当前教学下开展茶道专项教学、以克服对抗负面心理的精神培育、建立线上与学生进行交流的平台等四个方面来构建。
关键词:
茶道精神;篮球教学;高校;应用
高校篮球课堂教学(下文简称:篮球教学)历来在高校体育项目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从高校所开展的球类比赛项目来看,篮球比赛也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从中不难知晓,提升高校篮球教学质量不仅能带动校内篮球运动的开展品质,也能不断激发起大学生对篮球运动的热爱。但聚焦于目前的篮球教学模式则不难发现,以篮球技术为核心、以体能训练为纽带,一直贯穿于篮球教学之中。对于这种教学模式,我们不能将其作为反面来看待,但也不能将其理解为篮球教学的真谛之所在。事实上,在篮球教学中不但需要重视学生个体在该竞技体育中的心理感受,还需要结合体育教学的素质教育功能来拓展篮球教学的职能。为此,从学生的精神层面来激发起他们的团队意识,以及通过疏导学生的心理恐惧情绪来增强他们的参与度,则成为了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将传统茶道精神融入到高校体育教学中来,也就构成了本文立论的出发点。
1当前高校篮球课堂教学中的短板
结合笔者的教学体会,当前所存在的短板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解读:
1.1教学目的方面
教学目的作为教师在教学中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态度。篮球项目在高校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教学系统,而这种程式化的教学流程也就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再造。在与高校职业素质教育相联系,传统教学目的所指向的竞技训练特质,将难以帮助学生获得更为全面的内心体验,而这种体验需要包含:思考、感悟、耐性等三个主要元素。然而,当前的教学目的则主要局限在教会学生一种体育项目而已。
1.2教学手段方面
作为大众体育项目的篮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也采取的是大班教学模式。教学流程一般为,学习运球、定点互传、跑动中运球和相互传球,以及最后的半场小组对抗和全场小组对抗。这种基于传统教学目的而逻辑生成的教学模式,尽管能够形成一种较为完整的教学系统,但在培养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上则毫无帮助。本文在开篇之处就已提到,需要发挥高校体育教学的职业素质培养职能。而与专业课的比较优势则在于,体育教学能健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1.3教学评价方面
教学评价作为篮球教学的最后环节,本应起到考核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教学绩效,但在具体的实施中则以测评学生的篮球技术运用能力为主线。如,测评学生在跑动中运球的技能,测评学生的投篮准确性,以及测评学生在小组对抗中的表现等。不难发现,这些基于外在的评价对象并未能触及到学生的内心深处,从而导致了部分学生在测评中存在着恐慌心理。再者,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相联系,上述评价模式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2传统茶道精神在破除短板中的作用
将茶道精神融入到高校篮球教学中,应侧重于解决具体和实际的问题。在当前日益重视高校体育教学的职业素质培养职能下,茶道精神的作用就应从助力学生职业素质养成中来寻找答案。
2.1完善了教师教学目的
传统教学目的的固有性,将直接抑制篮球教学创新模式的设计与实施。随着茶道精神的融入,使得教师能够自觉和不自觉的将篮球教学与茶道中的“思考、感悟、耐性”等元素进行联系。从形式逻辑的角度来看,二者之间几乎不存在联系的可能性。但从职业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下,重视学生的个体心理感受和帮助学生疏导内心的负面情绪,则可能使二者发生紧密的联系。这样一来,也就倒逼教师去反思目前的教学价值取向,进而重视健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2.2丰富了教师教学手段
显而易见,茶道精神的提炼与传递需要借助茶道活动这一载体来实现。这就意味着,将茶道精神融入到篮球教学之中来,首先就需要将茶道活动纳入到课堂教学之中。从而,这就在客观上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前面已经提到了篮球教学的程式化问题,这种单调和机械的教学手段难以激发起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未能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最终结果则是,部分学生对于篮球小组对抗存在着心理上的排斥感。
2.3拓展了教师评价视野
那么,如何来理解这里的作用呢。笔者认为,现阶段针对篮球教学的评价手段过于单一,而且以技能考核也未能充分把握体育教学的职业素质培养职能。为此,从学生对篮球项目技能掌握情况的测评,转移到重视对学生个体心理改善状况的考察,则能进一步优化高校体育教学的职能定位。
3茶道精神作用得以发挥的机制分析
具体而言,茶道精神作用得以发挥的机制可从下面三个方面来分析:
3.1合理引入茶道项目教学
茶道项目作为实体在引入中需要建立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维度之上,而传统篮球教学则一般处于室外,所以建立二者在教学中的无缝衔接态势则成为了关键。另外,如何在学生面前自然的引出茶道项目也十分关键,这是确保学生能沉下心来体验茶道精神的前提。因此,在这里的机制中实则就是要解决好以上两大问题。
3.2建立茶道与篮球的联系
本文强调的是将茶道精神融入到篮球教学之中,那么茶道活动只能是“中介”,起到连接茶道精神与篮球的桥梁作用。那么如何有效发挥茶道的中介作用呢。通过上文所提到的“自然引出”之外,教师的启发式教学也十分重要。只有在教师的启发式教学下,才能使学生明确篮球教学的职业素质培养目的之所在。
3.3多渠道考察学生的心理
前面已经指出,在教学评价环节需要将重心放置在对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改善领域,只有这样才能与体育教学的新职能相匹配。这里提出了“多渠道”则具体指向线上和线下,而在“互联网+”时代充分利用线上的考察途径则成为了重点。为此,这也就成为了解决问题的机制之一。
4教学实践方案
根据以上所述,教学实践方案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构建:
4.1在教师队伍中拓展体育教学视野
将茶道精神与篮球教学相融合,本质上属于高校体育教学创新内容。正如上文所指出的那样,在没有得到教师认可和理解的情形下,有关创新模式的设计与实施是难以成行的。为此,这里需要着手去做的工作便是,在教师队伍中拓展体育教学视野。具体的办法为,举办体育教研部与专业教学院系的教学联系会议,通过围绕职业素质教育来理清体育教学在今后的职能定位。然而,以学科带动人、骨干教师为梯队,具体开展相应的教学创新工作。
4.2在当前教学下开展茶道专项教学
为了不对现有的篮球教学秩序造成冲击,应在当前的教学模式下开展茶道专项教学。茶道专项教学所需要的场地资源可以从体育教学资源和专业实训教学资源中来获取,如通过利用专业实训教室来开展茶道教学。在教学之前需要使学生明确茶道专项教学的目的和意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自身的利益关切下重视该项目。在教学时间的把握上,应设置在篮球教学的过程中,即学生已经接触到篮球项目,而此时则利用茶道来健全自身的心理素质。
4.3以克服对抗负面心理的精神培育
茶道活动开展之后便涉及到对茶道精神的提炼与传递,包括“思考、感悟、耐性”为主要元素的茶道精神,需要通过引导学生克服篮球对抗所带来的负面心理中来进行传递。思考可以解读为对篮球项目技能的体会与提升,感悟则可以理解为对自身不足的反思与修正,耐性则可以从培养坚韧的心理素质和自信中来得到体现。这样一来,通过以克服对抗负面心理的精神培育,学生就能从中自觉引申到职业素质心理培育之中来。
4.4建立线上与学生进行交流的平台
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改善情况具有内隐性特征,所以线上交流的私密性将能帮助学生敞开心扉,也能够使教师考察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另外,教师在线上也可以与学生进行交流,主题可以涉及篮球和篮球以外的体育心理话题,也可以就职业素质养成问题进行交流。
5问题的深化
当前,高校体育教师还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把握茶文化的功能,进而超越茶道精神的理解范畴:
5.1文化素质教育改善学生心性
通过潜移默化的文化素质教育将能改善学生的心性,即使他们的内心获得了暂时的平复,也能为大学通识教育提供难得的机会。目前,诸多高校都开设的有国学方面的选修课和研究社,这些古人的人生智慧和哲理将能影响学生对现实的思辨能力。
5.2文化素质教育营造良好氛围
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还含有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和格调的要义。从组织文化对组织成员的影响力可知,在全校范围内营造起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以及建立起有助于大家参与其中的文化素质提升平台,这些都将为大学通识教育的开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并使大学通识教育能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实施。
6小结
聚焦于目前的篮球教学模式则不难发现,以篮球技术为核心、以体能训练为纽带,一直贯穿于篮球教学之间之中。对于这种教学模式,我们不能将其作为反面来看待,但也不能将其理解为篮球教学的真谛之所在。本文认为,从学生的精神层面来激发起他们的团队意识,以及通过疏导学生的心理恐惧情绪来增强他们的参与度,则成为了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茶道精神在篮球教学中的应用途径可从:在教师队伍中拓展体育教学视野、在当前教学下开展茶道专项教学、以克服对抗负面心理的精神培育、建立线上与学生进行交流的平台等四个方面来构建。
作者:林花 单位:琼台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常振明.高校体育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障碍的促进作用分析[J].教育,2015(29):249-249.
[2]霍文军.论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J].青少年体育,2015(11):78-79.
[3]王巍.高校体育舞蹈课程对大学生身体和心理素质的作用[J].鄂州大学学报,2014(11):104-105.
线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篇6
一、让学生认识到转化思想在数学中存在的普遍性
转化思想在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就拿方程这一块内容来说,分式方程通过去分母化为整式方程,无理方程通过两边同次方或换元化为有理方程,这些解题思想都属于转化思想.其次,在式的化简与求值、等式与不等式的证明中,换元法的普遍运用是转化思想普遍性的具体表现,它们都是把复杂转化为简单,把未知转化为已知.因此,只有让学生认识到转化思想存在的普遍性,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从而主动地去研究和探索这种思想,进而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二、数学教学中循序渐进地培养转化思想
数学哲学表明:一个观念的教学总是要经历渗透、形成和发展几个阶段.在转化思想的教学中也应遵循这几步,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
首先,要使学生掌握这一数学思想,必须进行渗透.初一年级是渗透转化思想的重要阶段,运用转化思想可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具体说来,教师要充分利用初一数学内容中普遍存在的转化因素,不失时机的加以渗透.如在有理数运算教学中,把减法转化成加法,把除法转化成乘法.又如在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中,利用代入法和加减消元法把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成一元一次方程从而求解.教师要结合这些内容和方法,有意识的,反复、逐步进行转化思想的教学,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转化的思维意识.
其次,针对转化思想在具体运用时的多样性,在“形成”这一阶段,教师应抓住典型例题,及时地将转化思想当作“知识”进行直接传授,使学生形成意识.一些典型的题目有:(一)代值计算.如:已知,x2+x-1=0,求x3+x2-x+2010的值.对于这道题来说,如果从所给方程中解出两个根再代入求值,计算繁琐.若将x2+x视作整体,把原式变形为x(x2+x)-x+2010代入可得x-x+2010,于是问题化繁为简.(二)证明题.如:已知,如图,
AB是半圆O的直径,G为半圆外一点,CDAB于D,交半圆于点F,AG交
半圆于点C,CB交GD于E,求证:
FD2=DE.DG.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要证的结论中,涉及到的三条线段FD、DE、DG在一条直线上,要直接证明结论是不可能的.这就需要转化,通过观察图形,连结AF、BF,容易看出:ADG∽EDB,于是可以证出ADBD=DEDG,这样只需证明FD2=ADBD就可以了.(三)定值问题.有些问题要求证明线段的积或和等为定值,题中没有明确定值为何.因此,弄清定值的数量,常常可以打开思路,为此我们可以根据题目中的条件,转化成命题的特殊情形,以简化原题,求出定值,明确解题方向.另外,有关轨迹问题的探讨问题,动点在直线上的运动问题等都可以用特殊化方法进行转化,寻找解题方向.
因此,在“形成”这一阶段,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抓住教材中的转化因素,讲清转化思想和转化方法,使学生对其整体感知,明确认识方法,为今后应用发展打下基础.
线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篇7
【关键词】数学提问有效性思维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提问,课堂提问是一门教学艺术。思维开始于问题,数学老师通过问题的设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的思维面临困境,为了走出思维的困境,学生就得积极思考。巧设课堂提问能大大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目前初中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本文就初中数学课堂提问谈谈看法。
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提问存在的问题
1、备课准备不充分,课堂提问具有随意性
有的老师上课时,常提出随意性的模糊问题,学生不假思索,随声附和。还有就是老师的提问要求学生一起回答,滥竽充数的学生越来越多,这种问题不明确的提问没有任何意义,课堂节奏显得松散,学生产生懒惰的心理,课堂提问起不到的启发和引导的作用。
2、忽视学生的参与
传统的教学,教师是课堂的主宰,忽视学生的参与,在备课时,教师能够设计一些精彩的课堂问题,但在课堂上往往是,教师提问后,留给学生充分思考时间很少,就会将答案告诉学生,这样的课堂提问,学生没有参与到课堂上来,教师唱的是独角戏,长此下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会淡化,依赖性增强,思维得不到训练,老师对学生的回答,不能给予鼓励性的评价,打击了学生学习的信心,影响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抑制学生思维的发展。有的教师习惯上把学生引导到自己预设的轨道上,为学生设定了范围,将提前设定的问题提出来,师生之间虽然互动较多,但学生缺少感知体验的机会,学生会猜测教师的心理,依据教师预设的结果回答,忽视了自己思想,阻碍了学生发散思维的形成,禁锢了学生的思想,淡化了学生的自主意识。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课堂提问策略
课堂提问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恰当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1、怎样设置问题
首先,课堂提问要以授课内容为依据。课堂提问的目的是完成教学任务,问题的创设要围绕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展开,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把握关键点。课堂导人部分的提问,能承前启后、温故知新。讲授中的提问,能有的放矢,触及矛盾的焦点,联系学生实际情况,顾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情感倾向,问题新颖有趣,审时度势,机智灵活的提出发人深省的问题,敏锐观察学生的思维活动,准确及时地掌握学生的学生动态,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其次,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具有启发性和激励性。课堂提问的目的是启发学生的思维,抛砖引玉,帮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提出的问题能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有所进步,课堂提问要适时适度,关注问题的知识性和艺术性,增加问题的幽默性和趣味性。寻找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问题明确具体,言简意赅,表述准确清楚,学生清楚提问的内容。例如,“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教学时,教师提出下面的问题:(1)在平面内,过一点可以画几个圆?(2)在平面内,经过两点以画几个圆?(3)在平面内,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可以画几个圆,圆心在什么地方?三个问题层层深入,很有梯度,学生经过思考,认识到:经过一个点可以画出无数个圆。经过两个点也可以画出无数个圆,但所画圆的圆心在同一条直线上。前面的两个问题为第三个问题的解决埋下了伏笔,经过探究学生认识到“不同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的数学定理,最后教师提出:“为什么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的问题,问题得到延伸,这样的提问,由浅入深,既有梯度又有深度,教师指导学生思考探究问题的答案,提高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怎样实施提问
适时适度地提出问题,课堂教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初中数学课堂提问要把握提问的时机和问题的难度,注意提问的技巧。
首先,课堂提问要适时切入,准确把握提问时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关注教学内容的讲授进程,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内容的讲授,提问时机应抓住几个关键点开头结尾、重点难点、疑点模糊点等。在学生产生疑惑,思维受阻时及时提出问题。例如,在二次函数教学中,“已知抛物线y=2x2+3x+1,(1)指出抛物线与x轴的两个交点。(2)如果此抛物线与x轴的两个交点是A和B,顶点为C,求ΔABC的面积”。教师可以提出下面的问题:(1)抛物线y=2x2+3x+1与x轴的两个交点的横坐标与一元二次方程2x2+3x+1=0的两个根有什么关系?(2)ΔABC的面积怎样求呢?ΔABC的高与抛物线y=2x2+3x+1顶点的哪个坐标有关联呢?提出问题后,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讨论探究,通过典型问题训练,引导学生探究,最后老师归纳总结。并告诉学生解答同类问题常用方法,为学生思维活动搭建了平台,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其次,课堂提问讲究技巧和艺术性,采用恰当的提问方法,方式多种多样,教师运用诙谐幽默的语言,直接提问与曲折提问相结合,发散性提问与聚集性提问互为补充,反问法和引导法相融合。例如,在练习二次函数的综合题时,可以先把二次函数问题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与三角形问题,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再将二次函数与三角形知识融合在一起,通过对这类题目的解答,帮助学生找到知识之间的关联,有效地把所学的知识融合在一起,问题由浅入深,体现思维顺序,循序渐进,最终得出无理数的概念。教师善于围绕教学目的,提出“子问题”,把问题分解成一系列小问题,降低思维难度,问题设计具有层次性,突破了思维的难点。在设计提问时,教师力争从多角度设计,力求问题的多样化,既生动有趣,又便于理解。
总之,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设置问题,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问适时适度,多角度地提出多样化的问题,对学生的回答多鼓励少批评,以“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而教材就是教学活动的剧本或载体”课程理念为指导,讲究课堂提问的原则和技巧,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线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篇8
室内设计基础课在石河子大学开设以来,经历了初期的只是讲授阶段,到中期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阶段,到现在的混合式教学的阶段,调整了线下和在线教学的有机结合,达到了优化教学设计,教学系统服务于教学方式,使学习的理念提升,学生的认识理念发生变化,是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一主两线三结合 室内设计课程 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3-0177-02
一、方案设计与实施过程:
依据理念与目标
一主两线三结合是室内设计基础混合式教学中的改革,从混合式教学理念与审辨性思维理念、研讨性课堂理念、翻转课堂理念下基于混合式学习的教学设计包括前段分析、教学内容与学习环境设计、教学实施、评价、修改等多个阶段。结合理论研究和室内设计基础课程的实际情况,构建适用于本课程的基于混合式学习的教学设计模式,该模式包括前端分析、课程设计、教学实施和评价四个过程。
室内设计基础混合式教学以课堂教学和网络同步教学两种主要形式存在;且两类形式各有优劣势。以缓解当前混合式教学实际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以优化当前教学效果为落脚点,探寻一条更为有效的艺术设计学科教学方式。因此,将上述两类教学形式加以整合,以课堂教学为基础形式,增加网络辅助学习,最终形成混合式课堂教学。
一主,是以问题解决为本位,学生学习为主体,以实践学生学习为主体、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整合多学科知识与能力为一体所设置的问题为学习内容,采用“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的教学方式,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是“问题”的设计者,是学习的引导和监督者。设置问题,创设情景,学生自主协作探究学习,问题结果汇报,学习评价,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地位。综合过程性和结果性评价,评价内容与
评价主体多样化分析和解决问题等多方面实践能力。集合图书资源、网络资源等多种形式教学资源。
两线就是学生线上和线下的学习,增加学生在网络平台上学习的课时,线下在课堂上和课堂下都要发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线上,要让学生参与视频观看,提前预习,这样才能带着问题来上课,才能在线下的课堂上有讨论的材料。在线上,要让学生对线上的课件进行自主的学习,这样在线下的课堂上更好地吸收知识点,教师才能在线下让学生做更多基于理论理解的实训。在线上做好作业的测试与调查问卷和提交作业,这样教师才能很好地控制学生在线下的讨论和学习的进度、接受度。
结合三个平台评估混合式课堂模式下的教学资源、教学实施和教学效果。管理学生线上学习的情况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保证学生系统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使用网络教学和学习的技术手段。使学生适应混合式课程的学习手段,从而减少教师授课中授课地点和授课时间的限制。
在智慧树的平台上,主要进行课程设计和教师理念的更新,在智慧树下,和课程设计、视频指导顾问及疆内高校混合式课程改革者进行交流,吸取别人的经验,在别人的基础上更加深入地进行课程改革与设计。
在公众微信平台上设立有自己的工作室微信号,让学生在课下可以在微信上进行专业方向前瞻性设计的预习,更可以在平台上进行专业话题的讨论,从而对专业进行专题性知识的补充与学习,在专业方向上作出更好的引导,建立专业知识的审辨性思维和兴趣。
完成对网络教学平台上教学资料的更新,对教学课件与微课视频进行更新,保证学生能在平台上发帖和提交作业。保证视频内容与当下的设计是最新的。还要关注大学生,因材施教。把手机变成传授知识的工具,让视频课生动有趣,受学生喜爱。
在教师方面,让教师进行教学理念的更新,注意教学手段的丰富,从而达到教学趣味性提高的目的,从一主两线三结合出发,更好地改革室内设计基础课程,从学生自主学习出发,从而建立学生的审辨性思维,自己建立自己的观点,认识自己认为好的设计。
二、主要措施及验
(一)前端分析
对学习者分析,要知道学生对课程的了解程度,了解学生前期所掌握的知识量,并了解学生在教学中所感兴趣的部分,让学生做调查问卷;教学内容分析,对应学生所掌握的程度,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学科特色与资料分析,加入特色调研环节与学生动手实践环节。
(二)基于一主两线三平台的室内设计基础混合式学习的教学设计
在课程设计中,增加线上的环节,并对教学内容进行层次与知识点的调整理。室内设计基础课程中很多内容环节可以设置为视频课的观看,并自行拍摄数量可观的微课知识点,让学生能在线上和线下学习,提前对知识点进行解读。我们将48学时分配为:12学时线上,12学时讨论,12学时课堂,12学时实践。
在以往的室内设计基础课程中,可以把以前的理论部分整合,包括室内设计基础概念,室内设计空间艺术及发展及风格,室内设计与陈设,室内设计与尺寸,室内设计与材料,室内设计与经典案例,室内设计与设计师的对话,室内设计的流程,室内设计工程制图,在这大章节下会设定小的章节。
室内设计基础课程的第一章是室内设计基础定义与概念。
传统教学中首先介绍《室内设计基础》的内容特点,介绍研究性教学方法及相关的学习要求,设立“相关前沿研究动态”和“学生研究专题”环节,引导学生迅速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教师以PPT讲授为主,提问讨论为辅,师生间构筑良性的双向互动。运用理论教学方式,如讲授法、举例法、演示法,多媒体教学。
混合式教学经过与本专业任课经验丰富的教师讨论后,对本学科有了一定的特殊认识,对本教学改革也作出了初步的试探,由于室内设计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殊性,我们暂时按照原面授学时不变的情况进行。教师课前提出问题,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网络自主学习,完成教师课堂上提出的问题,提交作业。教师利用课下时间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了解学生对本节知识的掌握情况,课堂上再进行分组讨论,对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进行讨论型的讲解,最后进行总结布置作业。课下进行网络答疑,回答相对简单的问题。
也许这种方式给教师增加了工作量,但是我们的目的是制定一个适合石河子大学学生的一种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我想这样的付出是值得的。
混合式教学中学生首先接触本专业的教师,教师在课前进行网上资料的共享,让学生知道都有什么样的室内设计风格,这样上课时就可以事半功倍,而学生也能有更多思考空间,提出更多相关问题。在课堂中,教师可提供可扫描的基于教学平台下提供的微信作品地址,让学生扫描。课后还是在线上和学生多讨论。
三、主要经验及改革思路
教学观念的转变,室内设计基础是环境艺g设计专业学生设计思维的转化与基本设计能力建立的一门课程。我校室内设计基础课程的混合式教学的最新设置,就是在线上和线下教学过程中,训练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在学习过程中学习事实与观点的分辨,同时建立起学生的审辩性思维。我们无法找到一种适应所有课程的教学和训练方法,并且,在互联网背景下,也使得这门课程因此具有多变、多元和多角度性的特点,教师也无法和不能采用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在教育部大力推行混合式样教学的当下,我们尝试着将混合式教学运用于室内设计基础课程中。
混合式教学中还涉及是否使用原创微课的问题。一个微课的录制,在线上展示的虽然是6-10分钟,但是在线下和课下,教师制作一个微课加备课,在平常没有授课任务的情况下,教师也要耗时一个多星期左右。整个课程的微课小节设计可能是40-60个,意味着教师要投入大量时间。但是大多教师都有教学任务与科研任务,时间不够充足。现在到网络教学平台中的视频多是网上的纪录片,只有10小节左右的内容为授课教师录制。
线上和学生的交流中出现的问题是开帖的内容和学生的交流动力少。教师的开帖中,学生一般回复较多,而同学中的开贴,其他同学回帖较少。
而在课堂上的辅导中,也有很多同学不适应新的教学方式,不主动学习知识点,也不自己解决问题。如果一上课就开始讨论知识点和解决问题的话,这一堂课学生就完全跟不上来。
这是第一轮混合式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相信经过几轮,这样初期的问题会一逐个解决,混合式教学模式会让学生更乐于主动学习。
线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范文
本文2023-12-06 11:38:03发表“文库百科”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kubao.com/article/4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