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工程的研究方向范文

栏目:文库百科作者:文库宝发布:2023-12-04 18:30:31浏览:1111

生物工程的研究方向

生物工程的研究方向篇1

【关键词】生物工程 信息化技术 应用 发展

1 信息化技术

1.1 信息化技术的概念

信息化技术是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来实现对图像、语言、视频和数据等一系列以各种各样形式存在的信息的收集,然后对这些信息进行相关处理,存储等,信息化技术在各行各业中都有涉及,并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行业效率,信息化技术的主要特征是无胶片化、充分利用网络。

1.2 信息化技术的优势

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对于一些需要处理大量数据的工程来讲,传统的方式都是依赖于人工对数据的处理,在这个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人工错误,工作效率不高,而利用信息化技术去进行数据处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人为错误的发生,大大提高数据处理效率,加工工程的进展;信息化技术还能够涉及到人类很难涉及的领域,可以说信息化技术是人类某些项目工程发展的得力助手,对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所带来的优势能够加快科技的发展,有利于国家科学技术水平的快速提高。

2 信息化技术在生物工程建设中应用的必要性

生物工程的兴起阶段是在上个世纪,是一种新兴的高科技工程,并且生物工程的综合性非常高,生物工程在兴起时就有着自己明确的发展方向和存在的意义,所以这就注定了生物技术是备受生物学界和科学界关注的工程,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工程迅速发展成为一项高科技技术可以说在生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仅仅依靠现有的技术,不充分结合信息化技术是根本无法实现的。

生物工程是一项非常严密的科学技术,它主要是充分利用一些生物体或者对其进行特殊改造然后制造出新物种的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的基础是生物学,但是仅依靠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根本无法实现生物工程的建设,它在建设的过程总必须结合各种先进的设备、仪器,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然后在结合生物学中的近代分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研究生物结构得到新物种,所以生物工程的建设离不开信息技术。

3 生物工程建设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生物工程技术在建设过程中充分集合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可以说信息化技术是生物工程建设的前提和保障,信息化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生物工程的建设进程。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这两个方面的发展都离不开信息化技术,国家非常注重生物工程的建设工作,在生物工程建设的信息化产业中国家也大力扶持,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信息化技术在生物工程的建设中的具体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3.1 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生物工程建设

生物工程的建设离不开信息化技术,信息化技术为生物工程技术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发展平台。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生物工程的建设,在现代的生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离不开信息化技术,信息化技术在生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在很多方面使我们难以想象的,由于生物工程技术本身就是一项技术含量非常高的技术,在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无论是细胞学、基因重组及转基因等一系列的生物工程都需要大量的数据处理,可以说工作量是非常大而且繁琐的,而充分的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生物工程的建设中能够对这些数据进行科学快速准确的处理,伴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工程建设会取得更加快速的发展,可以说生物工程的发展有信息化技术的支持未来的发展前景是不可估量的。

3.2 软件技术充分应用到生物工程建设中

生物工程的建设离不开一些软件技术的支持,生物工程的诞生本身就是依托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所以伴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工程建设速度的加快,关于生物工程类的软件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在生物工程的建设过程总,软件技术起着很重要的支撑作用,例如在生物工程的很多方面涉及到数据,为了对这些数据有统一的管理,以便更好的对数据进行处理和补充,就需要建立生物工程数据库,当然需要建立数据库就离不开专门管理构建数据库的软件的支持,伴随着软件技术的不断更新,生物工程的数据库也将建设的更加完善;其次,在生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涉及到很多繁琐的分析,例如对于核酸低级结构的分析、对于核酸核糖的序列分析,对于蛋白质的具体结构的分析,对于生化反应的具体模拟都离不开信息化技术,对这些高精密,人工难以操作的生物分析,就需要借助专门的软件对其进行分析处理;任何一项系统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都离不开工程的管理,生物工程建设也不例外,加强工程管理,保障生物信息安全同样也离不开相应的软件的支持。可以说软件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完善了生物工程的发展,保障了生物工程的信息的规范化和安全性。

3.3 计算机技术推动生物工程建设

无论是生物工程技术还是计算机技术,都是这个时展的高科技产物,可以说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成就了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纵观国内外的生物工程发展,没有意向生物学界的伟大发明能够脱离得了计算机技术的,无论是基因的发现还是人类转基因技术的发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生物工程的建设离不开信息化技术生物技术本身就是为人类服务的,人类只有对生物学有系统全面的认识才能不断促进自身的发展和进步,21世纪是科学的实际,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会在信息化技术的推动下不但进步。

参考文献

[1]谭鹏.浅谈生物工程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J].理论研究,2012.

[2]江家良.中国生物工程技术的新进展[J].黑龙江科学,2016.

[3]孙毅.生物工程与进化理论[J].化石,2002.

作者简介

徐小明(1979-),男,湖北省大冶市人。大学本科学历。武汉职业技术学院高级技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技术应用。

吴娅敏(1979-),女,湖北省大冶市人。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英语语音应用。

作者单位

生物工程的研究方向篇2

关键词:生物工程;SRTP训练;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为适应湖南省经济的发展,我校于2002年开始筹建生物工程专业,2003年开始招收本科专业。经过十年的专业建设,本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逐渐成熟,形成了理工交叉、工科特色突出,厚基础、宽口径,适应湖南省经济发展的一套生物工程本科专业培养体系。

1专业培养目标定位

1.1学科定位

生物工程专业是工科办学专业,或者说是侧重工科、工管理结合的复合型专业,以培养应用型、产业化人才为主。

1.2培养目标

我们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成为既掌握生物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又具有工程科学背景的复合型人才。通过对生物工程基本原理学习、实验技能训练、工厂实习及参加科学研究等多种现代教学手段,为学生的进一步深造或到相关科研单位和企事业单位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或经营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1][2]。

2专业建设具体实践

2.1完善生物工程专业建设体系

十几年来我们十分重视专业教学计划的设置与修订,基本上每年修改或重编一次教学大纲、培养方案。培养方案是根据学科发展,以构建教学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体系为目标,在听取广大教师与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意见的基础上,经专业教学小组及系、院教学委员会讨论后精心制定的。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明确,有特色、有措施。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设置围绕“突出具有工程知识背景,又掌握一定的生物科学与技术知识”这两个基本出发点。实践证明,这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与社会需求相吻合的[3]。

2.2制定体现学生个性化的培养与教学计划

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目标明确,充分考虑了生物工程学科发展现状和趋势,制定了加强基础、拓宽知识、素质能力协调发展的目标。要求学生通过基础及专业知识的学习,使毕业生具有对新资源、新产品、新工艺的研究开发、工厂工艺设计、组织生产生物工程产品的实际工作能力,树立国际竞争意识和较强的国际竞争能力。2013级培养方案与2010级相比,具有较大的改变,在总学分下降8分的情况下,选修学分反而提高了4.5分,使选修课程的学分与总学分的比例从18%提高到近22%。通过学分的调整,给本专业学生提供了较大的自由选择课程的空间,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专业选修课的设置,以前开设课程较少,专业方向单一,特色不明显,通过近5年来不断对选修课程进行整合,到2013级为止,新增了8门选修课程,并将选修课分类成2组研究方向,如生物化学工程、生物制药,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选课自由度,使他们能充分按自已的个性发展[4]。

2.3提高专业师资队伍教学与科研水平

科研是源,教学是流,教师积极参加科学研究工作,有利于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并能及时将学科前沿知识向教学内容渗透,向学生传递最新的科学信息,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长期以来我们十分重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在国内大环境下,积极创造条件改善师资队伍结构,以适应生物工程专业学科发展与教学需求;通过引进、送出去培养等方式提高专业师资队伍。生物工程系的学科队伍是一支基础理论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知识结构合理的队伍,同时也是一支富有合作精神、年富力强、战斗力强的队伍。目前生物工程系现有教职工10人,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4名,教学、科研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已高达90%,平均年龄为41岁。生物工程系十分注重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近10年来,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973项目1项、863项目1项、“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1项,以及一批省部级基金、攻关和重大横向项目等。近3年来1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20余篇,获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8项。

2.4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与SRTP训练

2.4.1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整个大学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能培养学生独立组织、完成实验的能力及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从而为毕业后从事科学研究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打好基础。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管理规范,严格按照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在课程、实验、毕业设计等环节的设置上,充分考虑到对本专业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了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让学生切实了解和体验到整个生产过程,达到实习教学效果。专业制定了符合本专业特点的生产实习与认识实习的大纲。在实习前,由学院统一安排所有专业的实习时间、内容、要求等。实习指导教师按大纲制定出详细完善的实习计划,对实习的目的、要求、内容、考核、纪律等都作明确的规定。在每次联系实习时提交给实习工厂,以使实习按计划进行。实习结束后,教师提交实习小结,学生提交实习纪录本。

2.4.2专业实验教学

生物工程实验室设备精良,能够满足专业教学需求。专业实验教学人员力量强,在带好常规教学实验外,注重专业实验室建设。认真制定实验方案,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使学生通过专业实验对本专业有更深刻的了解,通过专业实验锻炼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实验室目前共开出专业实验8个,均为综合性实验。对学生开出的所有实验课程均有实验指导书,并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对实验内容进行不断补充和改革[5]。

2.4.3SRTP训练

我校针对二、三年级学生推出的大学生科研究训练计划(SRTP),给学生提供了参与科研训练的机会。从第二期开始至第七期专业教师和学生共立SRTP项目15项,据不完全统计有40名以上学生参加该项训练。学生参与各类课外活动积极性高,近年来获得校级及以上奖2项,4篇。我们采取的举措有:1)安排学生参与到本系的科研中锻炼,邀请本科生参加研究组的的专题学术研究讨论会。2)在一些专业课中布置大型作业,经过教师的评阅后,在课堂上由教师或学生本人作报告,教师组织同学点评与讨论,由此提高学生的文献检索与阅读能力,提高文献综述和表达能力,营造一种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体的学习氛围。3)实验室对本科生全天候开放,平时可以在教师或研究生的指导协助下做实验,培养动手能力。

2.5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信息化水平,促进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针对目前专业课程学时少内容多的矛盾,生物工程专业对现有课程的教学方法、模式、手段进行改革、以适应信息时代对教育创新的要求。经过几年的努力,生物工程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运用多媒体教学的课程已经达到100%,其中讨论课、工程设计课、网络教学及双语教学课达到3门。

2.6加强毕业设计阶段的管理

我院对毕业环节非常重视,首先在选题上要求更多注重前沿性、实用性与创新性。根据选题原则,先各自上报论文题目及容纳学生数,再由学生自由选择填报,在毕业论文(设计)前一学期落实到学生,以便学生提前作好准备。近3年来,学生选做的毕业论文题目95%结合课题或生产实际,部分与SRTP项目、实验室建设、课程建设结合。在每年的毕业论文进行过程中,学院督导组随机抽查5%~10%的学生,着重检查学生是否按照学校和学院关于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条例进行工作,如完成文献综述、工作进度、存在的问题及指导教师情况。后期论文撰写答辩,各专业制定统一评分标准,对学生的研究水平、独立完成工作能力等进行考核。今年学院还专门下达了文件,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鉴于院、系管理到位,近5年来,生物工程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在论文复评中没有出现不符合原等级的论文。

3专业建设的体会与讨论

经过十年来的建设,生物工程专业已逐步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毕业生培养质量显著提高,体会如下:

3.1突出过程工程背景的培养模式

生物工程专业与生物科学、生物技术明显差异在于生物工程更强调工程概念,必需培养学生理解与掌握“过程工程”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这是培养具有工程知识背景人才的基本点。因此,我们必须围绕这个基本点来制订生物工程学科的发展规划,制定培养方案,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手段落实教学计划。十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改革证明,坚持这一方针符合生物工程学科的发展趋势,也与当前社会需求相吻合[6]。

3.2高水平科研工作是教学与教研的基础

及时将前沿性科研成果引入课堂和教材中是提升专业教育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实现此过程的关键是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我们长期坚持安排有科研经验的教师担任相近课程的主讲教授。加强对年青教师的培养,健全教师培训机制,同时,利用我校多学科优势,注重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对于进一步增强科研活力、开辟新的课题或研究方向、促进本科教学水平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始终安排高水平的教师活跃在教学一线,将新思想、新成果展现在学生面前,大大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是提高生物工程专业教学水平的基础与关键。

参考文献:

[1]赵宝华,刘伟,齐志广,等.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13(6):131-135.

[2]张超,张健,侯茂,等.生物工程专业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方案初探[J].安徽农业科学,2011(18):11343-11345.

[3]杜志强,沈秀丽.生物技术专业的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J].科技信息,2010(35):40-41.

[4]李伟铭,黎春燕.产学研合作模式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1(5):102-105.

[5]陈六一.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现状及其动力机制的建构[J].中国高教研究,2011(3):77-79.

[6]周秀梅,盛清,郭江峰,等.新形势下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9):175

生物工程的研究方向篇3

【关键词】水-环-生 实训基地 平台建设 理实一体化

【Abstract】In Wuchang college to drainag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as an example, expounds the training base platform construction process, to create according to construct knowledge system, technical skills system and experimental practice training environment technology and process of the real production, service, and gradually improve the theory practice integration teaching mode. It opens up a new way for training innovative and applied talents.

【Keyword】drainag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biological engineering; Training base; Platform construction;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基金项目】湖北省2014年度省级教学改革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4433)。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255-02

1.建设水-环-生专业群开放型实训基地的意义

给水排水工程、环境工程、生物工程三个专业在发展渊源、培养目标、学科基础上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专业平台,发展专业特色,在国内已有不少先例。例如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均是联合培养给水排水工程、环境工程;沈阳化工大学正在逐步实行环境工程、生物工程交叉渗透的双学位辅修制等。这些均反映了水、环、生三专业的共同协同发展是可行的。

2014年4月,《省教育厅关于在省属本科高校中开展转型发展试点工作的通知》(鄂教发〔2014〕5号),明确转型发展的重点环节是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和“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而转型试点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根据真实生产、服务的技术和流程构建知识体系、技术技能体系和实验实习实训环境。

结合当前发展形势,借助“巡司河水环境监测及控制”这一载体,明确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和生物工程三学科的知识关联点――生物法污水处理,根据“水处理的真实生产流程”构建开放型的实验、实习、实训环境,培育水-环-生多专业交叉的学科方向,实现三专业的内涵发展,改善办学综合效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育在水-环-生三专业的互相交叉、互相支撑、资源共享方面的,具有武昌首义学院特色的专业群。

2.主要措施与实施情况

2.1主要措施

实训基地平台建设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实训教学基地建设。在继续加强原有实验室建设的同时,重点建立“真实生产技术和流程式”的开放性实训教学基地。二是实践性教学模式改革,重点是探索校企深度结合的实践性教学模式。本文着重阐述第一个部分。

针对实训教学基地建设,主要采取以下两个措施。

(1)论证提出水-环-生资源共享的综合实验室建设方案。对原定水、环、生三个专业的实验室建设方案进行了整合与调整,提出“1+4”方案,即:建立1个“仪器分析实验室”作为三个专业资源共享的综合实验室,建立水处理实验室、固体废料实验室、大气监测等4个实验室作为给排水、环境、生物工程的专业实验室。上述方案最大程度地考虑到了三个专业的实验室条件共享性,又考虑到了各专业的特殊要求。

(2)论证提出水-环-生共享实习基地的建设方案。经过反复论证,“巡司河水质长期监测”开放型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成功申报《构建水-环-生学科交叉的水环境开放型实践教学新模式》的省级教学研究课题,该课题的核心是巡司河水环生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方案。

2.2实施情况

(1)实验室建设

实验室建设方案整合前,给水排水工程、环境工程、生物工程三个专业分别申请专业实验室,并做了详细的建设方案(表1)。继专业实验室平台建设方案后,给水排水工程、环境工程、生物工程三个专业共同建设仪器分析实验室(图1),把三个专业共同使用的分析仪器归类整合,避免重复性。另外分别建设水处理实验室、固体废料实验室、大气监测等4个实验室作为给排水、环境工程的专业实验室(表1)。实验室建设总投资节约了121.5万。

(2)开放型实训基地建设

通过建立校内 “巡司河水质监测站”实训基地实行开放型教学,实现三个专业的内涵发展,改善办学综合效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校内巡司河水质监测站是根据真实生产、服务的技术和流程构建的实训环境。占地面积160m2,选用巡司河河水、校内少部分生活污水作为处理水源。工艺流程目前包含常规给水处理工艺和污水处理工艺。服务给水排水工程、环境工程、生物工程三专业,可开出实训项目约50余项,服务课程20余门,共计百余学时。

3.创新成果

(1)根据我国当前环境形势,从国家和地区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出发,从给排水、环境工程和生物工程密切的相关性和互补性出发,建立了水-环-生专业群实训基地平台,共享的实训教学基地、共享教学团队,对于改善办学综合效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育具有特色的水-环-生专业群具有重要意义。

(2)按照省教育厅关于省属高校转型发展应“根据真实生产、服务的技术和流程构建知识体系、技术技能体系和实验实习实训环境”的要求,提出了构建水环生多学科交叉的开放型实训教学新模式的计划(图3)。

(3)校内巡司河水质监测站实训基地的建设,逐渐培育了一批年青的双师型师资队伍,逐渐培育了水-环-生专业交叉的学科团队,在培育学科方向上也已经初见成果。“水环境与水生态”研究方向已见雏形。

作者简介:

生物工程的研究方向篇4

【关键词】“生物工程”专业 “专业实践” 就业

就业蓝皮书《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提到生物工程专业属于2012年就业“红牌”警告10大专业之一,对于该调查结果,开设了生物工程专业的高校应具有足够的危机感,应进一步探索他们“就业困难”的原因并进行改善。确如蓝皮书所书,生物工程专业毕业生在近几年遭遇了 “就业困难”的窘境,本文试图从生物工程学生的就业现状和专业课程设置入手,探寻相关的原因。

一、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就业困难”现状及原因

笔者对湖南某本科院校生物工程专业及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发现初次就业率均在85%以下,在本专业生物工程相关产业就业学生的百分比在25%左右,从事与生物工程专业不相关工作的毕业生平均高达35%。这意味着很大一部分毕业生在校所学的专业知识在他们工作中没有得到学以致用。而更甚的是,有15%的毕业生未能顺利就业。

从总体上来看,生物工程专业学生的就业率较低,有小部分同学毕业后未能顺利就业。而从就业质量来看,生物工程专业学生的就业质量偏低,在本专业从事工作的学生人数少。笔者认为学生就业情况不明朗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的专业实践活动未受到重视,未发挥出其应用的作用,未能帮助学生在校期间形成核心就业竞争力。

专业实践是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关键环节,能够帮助学生开拓视野,增强他们的专业应用技能,促使他们明确毕业后的就业方向,获得就业的核心技能,形成核心的就业竞争力。

但是,生物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实践活动并没有受到重视。大部分生物工程专业的实习都是在工厂当搬运工帮忙搬运,或者进行与专业毫无关系的自主实习,随便混个公司的章子盖上便了事。学生无法通过专业实践活动获得一定的专业技能,从而直接导致他们缺乏就业竞争力,在就业时被用人单位排挤。

二、以“专业实践”促“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就业对策分析

“专业实践”活动少且缺乏针对性是“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我们因对现有的“专业实践”方式进行改善,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就业。

(一)以“就业”为导向,合理规划学生“专业实践”活动

在制定生物工程专业学生“专业实践”教学方案时,应从生物工程市场需求出发,针对生物类企业的需求,合理安排,帮助学生形成相应的工作技能。[1]如:加强学生微生物及啤酒酵母菌种选育、啤酒酿造工艺学的教学实践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在啤酒厂从事相关技术岗位。

同时,高校应拓宽“专业实践”口径,根据学生的兴趣,把生物工程专业实习分为生物营养、发酵工艺一、发酵工艺二、环境生物技术等方向。[2]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以后就业的需要选择其中的几个方向,进行专业实践。如:选择生物营养方向的学生可以进一步进行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的专业实践活动,毕业后可以从事生物营养工程技术的工作。

(二)对实验教学环节进行分类和归纳

实验教学环节也是学生“专业实践”活动中重要的部分,当前生物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环节存在简单粗糙,重复等问题。实验技能培养体系应归纳为基础课程实验、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综合性大实验、毕业论文四部分。

基础课程实验是课程大纲要求一定需要完成的验证性实验。基础课程实验要进行总体性设计,既满足课程需要,又尽量避免累赘,帮助学生用有限的时间掌握尽可能全面的基本实验技能。

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科研素养,这对于有意向在企业工作的学生很重要。从学生大学二年级下学期起,就可实行导师制模式,把学生分配到导师的实验室中,由相应的导师指导学生进行一些创新性实验。[3]

综合性大实验则应该安排在基础课程实验知识学完之后,通过把重要的实验衔接在一起的方式,让学生进一步学习并巩固核心就业实验技能。如在发酵工程和环境生物技术方面的核心实验技能有:通风类型、环境生物技术实验技能和酿酒综合工艺,我们可以把它们串联在一起形成一个综合大实验。[4]

(三)建立有序的社会实习模式

社会实习活动是学生“专业实践”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而建立有序的实习基地是安排学生进行社会实习活动的首要环节。首先,高校应进行实习基地的筛选与建设。高校应组织社会实习活动指导小组成员对生物类就业单位进行调研。通过下企业实践,对企业访问等调研方式,多听取他们的人才培养建议,掌握企业人才需求,了解他们在技术科研、革新、实习生招纳等方面的需求,共同探讨合适的合作方式。

其次,高校应在多方面开展工作,提高企业对实习基地的重视度。高校应充分重视实习生实习期间的表现。在每次实习前,应召开实习动员大会,对实习的相关注意事项进行详细说明。在实习进行中,高校和企业各安排一名指导教师同时进行指导,高校指导教师应经常与企业指导教师联系,听取他们的建议。实习结束后,邀请企业指导教师召开研讨会,及时总结经验并解决问题。

具有几家固定的实习基地之后,高校便可以建立“有序”的实习模式。根据这一模式,可把生物工程专业的实习分为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三个阶段,利用暑假时间延长学生的实习实践教学时数,实现从学生大学一年级到大学四年级“有序”实习模式。

认识实习的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生物类企业的生产工序等相关的专业技能。认识实习应该安排在第二学期末,与暑假期间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为学生提供足够的与生物类企业接触的时间,加深学生对本专业的了解,增强他们专业学习的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

生产实习可安排两次,时间可定在第四和第六学期末。生产实习主要帮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进一步巩固所学专业知识,让他们通过操作来发现自身实验技术的不足,从而促使他们在以后学习中,有针对地改善。与此同时,还帮助学生初步形成毕业后的就业方向,激励他们朝着方向不断努力。

毕业实习可安排在第八学期初。毕业实习的作用是帮助学生确定毕业后的就业方向,让他们进一步巩固专业就业技能。同时,对实习单位就业岗位满意的学生,也可争取与企业达成就业意向。

在社会实习期间,除认识实习以外,学生都应该去不同的工段动手操作,每天通过实习日志记录实习内容和感受,以帮助他们进一步发现自身的不足。在实习结束后,学生应撰写并向企业和学校指导老师提交总结性报告。校内外指导老师应根据学生的表现,对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考核评分,并将评价结果如实反馈给他们,以促进他们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进行改善。高校也可以召开实习总结大会,组织教师对学生的实习表现进行答辩式综合考查,最后给出实习成绩,记入学生的成绩档案。[5]

三、结语

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就业困难”问题的改善之路任重而道远。高校应从生物产业的相关用人单位中寻找“就业困难”问题的答案,而学生的“专业实践”活动作为学生就业路上的重要环节,更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应该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规划。只要高校能够认识到生物工程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进行改进,相信“就业困难”问题一定会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张小艳.生物工程专业大学生就业困境剖析[J]咸 宁 学 院 学 报, 2010(10):166-167

[2][4]黄敏,邱建平,张影陆,堵国成,陆健,徐岩.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以江南大学生物工程专业为例[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111-114.

[3]刘臻,赵琼,罗永兰,褚武英. 培养生物工程专业学生专业能力,提高毕业生就业率[J].企业家天地,2011(12):111-112.

[5] 薛维纳,陈文兵,张维建.生物工程专业“全过程递进式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山东建筑大学生物工程专业为例[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05):43-46.

作者简介:

周闻名,女,1984年生,湖南永州人,硕士,研究方向: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

基金项目:

生物工程的研究方向篇5

关键词 创新 实践 大学生创新实验 学科方向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创新精神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再次革命已经席卷全球,一个科技强国才能发展为经济强国,从蛟龙探海到神舟飞天,从动车高铁全面开行到大型计算机、大飞机项目的进行,这一过程不仅完成了各种技术的攻关,还带动了我国一大批企业及新兴行业的发展,通过一个创新带动了市场的需求、产业的进步。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亡发达的不竭动力。①然而,纵观我国与发达国家技术水平,期间存在的差距仍然不容忽视。因此,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后备军的大学生群体,其创新意识的培养及创新能力的锻炼必不可少。因此,创新是当今大学生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大学生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直接关系着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在发挥高校的教育功能,社会实践的延伸功能的前体下,结合学生自身的知识、自信、怀疑等理念,方能推动大学生创新。②

古语有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其中“亲民”,指的就是付理论于实践,将课堂上学到的专业知识应用起来,旨在解决实际问题。而大学生创新计划,正是为这样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供施展的平台。③

大学生创新活动(下称“大创”),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是“十一五”期间教育部为推动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而实施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是教育部第一次在国家层面上实施的、直接面向大学生立项的创新训练项目。④该计划2006年开始试点,2007年进入正式实施阶段,我校从2008年开始展开,目前已实施5年。⑤这种活动的开展,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效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⑥对于本科的学生,通过参与大学生的创新活动,也对今后的专业学科兴趣和今后的个人专业成长,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对现有课程学习的促进作用

通过大学两年时间的课程学习,大创小组成员已基本学习并掌握了部分学科基础知识,但这些知识还处于被动的接受阶段,如果不通过实践活动来加深和强化,很容易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忘掉。特别是不少参加大创的学生,正处于基础课和专业课交界处,通过此次大创试验,可以更进一步的了解学习的知识结构、方向,可以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检验,以实验的方式来运用理论知识,让学生从书本上学来的知识真正的用于实践当中去,而不是死读书读死书,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能够发现问题并从书本中,从课堂学习上力求去独立的解决它,增加对现有课程的学习兴趣。⑦

2 对本专业的认识更加具体深入

通过大一大二两年的学习,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已有了初步的较为系统的了解,药学院的组员知道了从事药学方面的研究需要掌握哪些知识与技能,也清楚了药学的前景与未来。生物工程学院的组员对药学院的药理学方面同时也比较感兴趣,生物与药理是联系很紧密的两个学科范畴,对本专业的认识也可以借助大创来实现。但毕竟书本上看到的东西理论与概念居多,通过大创,学生能够有更多机会接触实验室,了解各种实验设备和实验理论方法,这样使学生能够对本专业的特点及方向有清晰的认识。⑧

3 对本专业的研究方向有了一定的了解

大创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本专业情况,还可以对自身专业的研究方向有更为明确的了解,这为学生以后继续深造提供了研究方向。通过大创实验,可以提前了解到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差别,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对知识的认知能力。⑨我们研究室大创项目小组组员均来自药学院与生物工程专业。药学院中的药学专业与本研究室大创项目的研究方向联系最为密切。药学专业主要研究药学及其各分支学科,包括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化学和药物分析等众多方向。药理学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向。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和作用机制的一门学科,是研究有关使用化学物质治疗疾病时引起机体机能变化机制的学问。生物工程研究的方面很广泛,涉及领域很广,比如肿瘤干细胞的研究就与生物工程有关。目前体内试验通常采用动物皮下肿瘤移植模型和人癌异体皮下移植模型。这种模型的弊端是皮下移植的肿瘤属于异位种植,脱离了其起源组织器官的微环境。因此学生可以以此来进行实验和学习,为研究癌症的发生发展、以及相应的新药开发提供理想的模型。这就让生工学院的组员对自己专业的研究方向有了一定的涉猎,并且也能够从药学专业找到一些共通点。

4 对今后研究方向兴趣的提升作用

大学生创新训练可以培养大学生的科研兴趣,进一步了解专业的学科内容及实验环境,激发其对专业的学习兴趣,为今后的科研深造提供方向性和选择性。⑩药学院的小组成员根据两年的学习情况及自己的兴趣,确定自己未来的进一步深造的方向为药理学方向。大创不仅是接触未来实验环境的一次机会,也使大学生组员能够更深入认识药理学,为之后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来自生物工程学院的组员虽然学习的是生工专业,但也同样对药理学方面有着一定的兴趣。想今后可以从生物与药理两方面着手去进行生物研究,从学好本专业的知识做起,逐步深入,去攻克药理学方面的难关,这一定程度上提升自身兴趣,并且也为今后的研究方向做好铺垫,打好坚实的基础。

注释

①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Z].2006.

② 魏天兴.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10.28(1):46-51.

③ 沈剑敏,陈强,管利萍.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探索与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10):104-105.

④ 李旦,赵希文,吴菊花.以过程为导向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评价体系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1:102-105.

⑤ 周合兵,黄晓波,沈文淮,罗一帆,祝凤荣,王苑奇.建立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长效机制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1):104-105.

⑥ 陈洋,闫达远,明道福.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的实践与思考[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9.2(11):93-105.

⑦ 张友琴,王萍,朱昌平,朱晖.以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为契机培养创新型人才[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7(28):167-172.

⑧ 李杨帆,朱晓东.科研训练计划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11.4:24-25.

⑨ 陈曦,冯希平.对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实践的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09.1(17):12-13.

生物工程的研究方向篇6

【关键词】大类招生;生物工程;微生物实验;教学改革

我校15级新生实行大类招生,使用新教学计划,而教学计划中实习实践部分除了生物化学实验和微生物学实验之外基本使用都是综合实验,加上教育部一直以来都要求高校加强实习实践育人,作为我校生物工程基础专业必修课的一门基础专业课程的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改革迫在眉睫。

一、明确实验课程地位

根据我校生物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生物工程专业的教学计划修订后将微生物学作为生物工程的主要专业基础课,但是还是没有将实验课列为单独的实验技术课程,因此微生物实验在整个生物工程人才培养的重要地位也被忽略了,所以应该将实验课列为单独的实验技术课程,使得教研室全体教师都明确考试大纲,进行独立的课程建设,网站建设等等。同时使教师对实验教学更加引起重视,使得教师更好地为实验教学拓展思路和进行实验指导。也是学生对实验以足够的重视,使得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都会得到相应的平衡和提升,以至于能够很好的完成后面的生物工程综合实验。

二、教学方法改革

传统的实验教学是验证微生物学讲授的理论内容,因此,传统的实验教学存在诸多不足,如学生实验兴趣低下、验证实验过多等,实验教学重视程度低,缺乏规范,受到忽视。教师在指导实验过程也存在的问题及学生参与实验是被动的应付,对实验缺少主动思考,对遇到的问题缺少分析或仅进行简单的分析。而随着单独设课的实施,我们还引入多媒体技术,加上学校现有的网络教学平台,甚至可以利用微信建立一个以微生物实验为平台微信群直接让学生一起参与实验的讨论,这样就能解决了以上问题且从而还能提高微生物实验教学成效。

三、实验项目改革

从事微生物的研究工作,首先要掌握基本的实验技术,包括经典的培养基的制备和灭菌、显微镜技术、无菌操作技术、染色技术、各种微生物培养特征及形态特征、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及计数等。其次,我校生物工程专业按大类招生后实习实践课基本都是综合实验,这就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综合实验能力。因此,学生在完成一定的基本操作技能实验后,结合我校实际条件和教师研究方向开展小型综合性实验,教师给出数个10个学时左右可完成的题目,学生自己设计,经和教师讨论确定可行后作为实验题目,题目要求要用到前面的基本实验技术,如八角内生细菌的分离筛选及其转化茴脑的初探等,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每组4-5人。由小组写出实验方案,所需试剂仪器等等等。小组独立完成,教师跟进指导。这实验期间要求学生节省耗材,爱护仪器,养成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以实验报告的形式进行考查。

四、考核方式改革

传统微生物实验课成绩仅反映平时上课考勤和实验报告情况,而实验的过程没有体现,且实验是每个小组4个,部分学生没有动手操作或应付式的完成了实验。因此,我们要求课前预习,提前了解实验的原理、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实验过程中如实记录实验结果,并要求每一次实验的原始数据要老师检查并签名;实验结束后分析整理结果、上交实验报告。而且还要引入实验考试:包括口试和实验操作考试,均以抽签取题的形式,口试内容涉及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设计等内容;实验操作考试在规定时间内对某个实验部分操作考试,如大肠杆菌的简单染色等若干操作。我们对微生物学实验考试按这个方式进行了两年的试验,学生的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提高,尤其是实验操作。这样实验实验成绩就是:平时成绩包括预习报告、平时操作等内容,占30%;实验报告占30%;考试成绩包括口试、规定操作等内容,占40%。以上实验考核方式的改革,有利于改善学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基本素质。

参考文献:

[1]刘森林.微生物学实验创新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微生物学通报[J],2005,32(4).

[2]谭海刚,李静.基于大类招生的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3).

[3]王丽娟,刘苏萌.《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轻工科技.2015,2(2).

生物工程的研究方向篇7

九州工业大研究生院的生命体工程学系:

生物体机能专业:nyushi@lsse.kyutech.ac.jp

主要研究在废弃物的处理和再生利用过程中,生物体如何能够更好地实现与环境协调一致地、高效地相互转化。生物体构造和能量转换机能、节省资源、保护环境等技术开发。

主要研究方向有:

1) 生物体

2) 生物体系统

3) 生物体环境机能

4) 生物体适应系统

5) 环境精密计算测量

大脑信息专业:nyushi@lsse.kyutech.ac.jp

基础课程有:计算机系统的基础知识、计算机程序、神经学基础、大脑构造、电工学、心理学和语言学。

主要研究方向有:

1) 神经信息处理(包括神经信息系统、中枢神经信息计算理论等)

2) 高层次大脑机能(包括大脑记忆系统、意识发生过程等)

3) 大脑集成电路工程学

4) 大脑数理科学(语言数理科学、脑信息解析网络理论等)

5) 大脑认知科学(视觉运动机制结构、情动学习机能)

上述两个专业,对本科阶段所学专业没有特别的要求,并在硕士学位完成后可以继续读博士课程。对于支付学费困难的学生,在全面审核评估后,学校可以给与学费全额免除或半额免除的优惠。

在已毕业的学生中,大多数进入了名牌大公司。如: 日立公司、富士通公司、新日本制铁、丰田自动车、松下电工、三菱电机等。

早稻田大学:http://www.waseda.ac.jp

政治经济学系:seikei-web-master@list.waseda.jp

国际政治学专业(新设)(IPE=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主要是研究探讨国际事务中政治与经济在诸多方面的联系。

主要研究方向:

1) 政治学、经济学、国际关系学、地域学

2) 比较经济制度分析、国家政策决定分析、国际经济政策

本专业为小班授课,并且用英语上课。有本科和研究生的不同课程

人间科学系tsushin@human.waseda.ac.jp

它是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环境、人类社会学、通信交流、远程教育等学科融合。

主要研究方向:在人造卫星的时代,人类如何更好的进行教育和交流。提高人类的健康与幸福。

本专要求TOEFL成绩。

以下专业也将有很好的就业前景

生物工程的研究方向篇8

关键词:生物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控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2-0035-02

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生培养目标中一个实践性、综合性的教学环节,也是实现本科培养方案的重要阶段。毕业设计(论文),能使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各种理论知识和技能,进行全面、系统、严格的技术及基本能力的练习;也是全面衡量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的重要尺度。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及教学水平。做好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对保证大学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多种原因,毕业设计(论文)有的流于形式,质量已经出现严重下降。因此,研究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确保毕业设计教学的质量,对突出办学特点和提高办学层次均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毕业设计质量监控的重要意义

1.毕业设计(论文)在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占有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重要。高校培养的各种人才,不仅要有过硬的基础和专业知识,而且要能在专业领域内担负起生产过程中所出现的创新性任务,创造性地解决生产技术过程中所出现的实践及理论问题。[1]高校不断地加强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这一教学环节,就是为了更好地培养本科生的这种能力。这一环节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所占时间长达一个学期,甚至时间更长;也有很多高等院校为了保证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将毕业设计(论文)成绩作为本科生获得学位的必备条件之一。由此可见,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在高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重要性也是越来越显著。

2.毕业设计(论文)成绩对本科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大学毕业生面临着自主择业和双向选择的问题。大学扩招以来,就业市场供过于求,很多单位对大学生在校的学业成绩,特别是对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越来越看重。因此,在大学生就业双向选择中,招人单位更加倾向招聘毕业设计(论文)成绩优秀的学生。

3.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对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当今世界,科技迅猛发展,这就更加要求高等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要具备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与此同时,国家的创新人才体系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对高等院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都要求作为培养大学生实践综合能力的毕业设计(论文)必须要保证有高质量的教学效果。

二、我校生物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现状

邵阳学院是一所省属多科性本科院校,注重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培养实用型人才。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大学生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对培养高校本科生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研、寻求真理、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等很多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2]近年来我国很多高等学校办学的规模不断扩大,教师与学生的人数越来越多,学科与专业也越来越多样化。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不断向大众化教育转化。一些高等学校还形成了多公寓管理、多校区办学的局面。由此,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变得越来越复杂,有着多方面的影响因素。从我校生物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情况来看,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和教师思想上不够重视。目前很多指导教师一边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一边进行专业教学;同时还需要承担一些科学研究任务。很多高等学校对教师的考核存在轻教学重科研的现象,因此,教师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也存在一些忽视。他们对学生偶尔把关不严、要求不高,未能引导、充分启发学生做好毕业设计(论文)。同时有些学生通过努力找到了较好的工作,他们认为工作已经确定,毕业设计(论文)成绩不会影响到毕业,因此思想上也消极对待。更有甚者,有些学生由于所找工作和所学的专业知识关联性很小,因此他们把毕业论文看成是沉重负担,缺乏动力也很难静下心来写好毕业设计,从而影响了毕业论文的质量。

2.指导教师队伍力量不足,教学硬件条件欠缺。由于多年来,高等学校不断扩招,我校大学本科毕业生人数随之也越来越多,学校对毕业论文的质量要求也是逐渐提高。因此,教师指导力量不足的矛盾也显得越来越突出,有些教师指导学生人数在10人以上,一些助教也承担了指导工作。由于经历了高校规模扩张,我校生物工程专业指导教师数量也出现了跟不上学生数量增长的情况,师生比例扩大;同时新进的教师比较多,且青年教师占的比例较大。而理工科类专业由于实验设施配备跟不上学生数量的增加,从而对学生的毕业设计也造成一定的影响。

3.毕业设计工作与就业工作的冲突。毕业设计(论文)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一般被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而这时,有很多人才招聘会。由于大学生普遍就业压力较大,很多大学生急于参加招聘会,希望尽早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这对毕业设计工作带来很大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双向选择时限的影响。很多大学生为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而到处奔波,毕业设计(论文)很多时候都只能为找工作而让步,从而造成投入毕业设计的时间不够,只得勉强凑合。二是有些招聘企业要求已签约的学生提前上岗工作,从而导致学生没有时间顾及自己的毕业设计。

三、建立毕业设计质量监控的有效途径

近几年来,很多高等学校在建立健全毕业设计质量监控体系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很多成功的经验与理念。根据我校生物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现状,毕业设计质量监控体系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改革和创新。

1.重视毕业设计的选题与开题工作。

(1)选题。毕业设计的选题按照自我选择和指导教师指定相结合的原则。学生根据自己的学术兴趣与实际科研能力撰写自荐书,阐述已经所具备的所有基础知识及专业知识、实际科研能力以及兴趣爱好以及希望自己做哪个方向或者哪类型的论文题目。导师同时也根据自已承担的实际教学情况或者科研课题,初步拟定一些毕业设计题目、大概的研究方向和具体的要求及内容等,上交到相关的教学研究室,以便学生和导师进行双向的选择。[3]为了让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尽早有所了解,能尽快专心地投入到资料的收集和准备工作中,导师在第7个学期初就可以向毕业生公布自己已拟定的论文题。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及就业工作需要进行选题。如果学生自己有更合适的选题方向,也可以和指导老师商定后进行自我选题。

(2)开题。开题报告包括综述、关键技术、可行性分析和时间安排等四个方面。开题报告由学生把自己所选的课题的概况,向导师们进行陈述。然后各小组导师集体对选题进行评议,从研究方向、技术路线等方面进行严格把关,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对论文选题资料不齐全的学生要求进行进一步的补充,选题不恰当的要求及时更改或者由导师帮助重新进行选题,;顺利通过了开题的学生撰写的开题报告,由指导老师签字认可并存档。开题报告后,原则上不得更改毕业论文题目和论文的主要内容。

2.探索基于QQ群、微信等平台的毕业设计师生沟通机制。毕业设计(论文)一般被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而此时也正是毕业实习找工作的高峰期,因此毕业设计工作与就业工作等常常容易发生冲突。学生与导师见面指导的机会就变得更少。然而借助QQ群、微信等平台工具,指导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就会变得更加便捷、方便,可以不受空间等的限制。导师借助QQ群可以和学生通过网络随时进行沟通交流、疑难解答、资料共享、网上评阅、语音或视频在线交流等,及时掌握学生毕业设计的进展情况。尤其是长时间在校外培训或实习的学生,建立以QQ群、微信等平台为纽带,以导师为单元,师生定期交流的互动机制,将能更好更及时地解决他们关于毕业设计的问题,为毕业设计工作顺利完成奠定良好基础。

3.强化过程监控,构建系部、导师、实习单位三位一体的毕业设计监控模式。进一步完善毕业设计的工作流程,在毕业设计的教学管理中,建立系部、导师、实习单位三位一体的监控模式以保证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质量。对学生毕业设计和论文进展情况进行过程跟踪、全过程信息监控等,以过程监控为核心,由系部、导师、实习单位三方进行协调监控。

毕业设计(论文)作为本科阶段最重要的最后一个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是为了培养毕业生对理论知识的创新和综合应用能力。由于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是一个比较系统的工程,学生的任务比较繁重,学校的管理工作也相对会比较复杂,且时间跨度比较长,还涉及到不少深层次的原因,因此毕业设计质量监控体系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接受考验并逐渐得以完善。

参考文献:

[1]景志红,于晓红.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8(4):32-33.

[2]方利国,陈砺.毕业设计指导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及尝试[J].化工高等教育,2005,(3):99-101.

[3]刘忠海,马恒升.关于毕业设计质量监控体系的探讨[J].交通高教研究,2002,(3):40-42.

基金项目:邵阳学院教改课题(2013JG24)。

生物工程的研究方向范文

生物工程的研究方向篇1【关键词】生物工程 信息化技术 应用 发展1 信息化技术1.1 信息化技术的概念信息化技术是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来实现对图像、语言
点击下载文档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5折优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