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改良技术方案范文

栏目:文库百科作者:文库宝发布:2023-12-02 15:06:39浏览:731

土壤改良技术方案

土壤改良技术方案篇1

[关键词] 马坡镇 土壤 改良

[中图分类号] S1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10-0121-01

1 引言

马坡镇地处江苏重镇徐州市,众所周知,徐州作为江苏省的工业中心,一直为江苏省的工业发展个经济总值的发展作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但是在工业辉煌的背后,是大量的工业“三废”不经处理或者是简单处理便直接排放近土壤,使得徐州市下辖的乡镇以及周边地区的土壤质量严重下降。在国家提出“社会主义生态建设”的战略的大背景之下,农业部门以及相关领导对此高度重视,对土壤改革方案表现出了很高的热情和关心程度。

土壤改良,顾名思义,是将土壤向一个良好的方向进行改进。这样的做的好处数不胜数,例如,经过科学的土壤改良后,土地可以克服其先天性的不足例如结构上的不科学以及养分的缺失等,同时,经过土壤改良的土地其基本肥力以及土壤中的各种微生物以及菌类其含量明显比普通土地高出许多,对于作物的生长以及其高产增收等方面具有深远的影响。

根据现代科学的相关理论,土壤改良在不同的地区是有不同的步骤组成的。具体到马坡镇的情况,笔者认为主要由两个步骤构成:第一,对于基本农田的土壤改良,要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相应的管理措施,使得土壤的流失量被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为接下来的工作做好准备;第二,根据土壤的实际情况来对土壤的肥力进行改良,缺少哪一种肥料就加哪一种肥料,如若某种肥料过多,根据相关的化学原理以及生物学知识和一些现实因素来将其减少,使得土壤的肥力在动态之中保持最佳,为作物的增产增收提供坚实的基础。

2 马坡镇土壤改良的几点建议

2.1 对化肥的使用进行科学控制

当化肥在我镇普及之初,由于其低廉的价格以及对农作物的反应的快速等无可比拟的优点,使得农民朋友对于化肥的使用量以及频率等都超过了规定值,而且这样的做法持续了许多年。随之而来的便是土地的肥力过剩而带来的土壤质量下降。例如土地的基本形状被改变:盐碱化以及沙砾化等现象在我镇层出不穷。因此,要想要改良土壤,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化肥的使用作出控制。具体来说,一方面,通过政府的宣传以及农业技术部门的普及工作,使得农民朋友认识到,只有施对化肥,才能促进作物的生长,以这样的做法从跟上改变其思想状态;另一方面,针对于我镇现今的土壤情况,笔者认为相关的农业技术部门应该指导相关的农户进行土壤改良方案,以便于农业活动长期进行。

2.2 对无毒、可降解的地膜进行推广

在我镇的农业生产活动中,地膜可以说是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一些黑心厂家为了抢占这一巨大的市场,利用品质低劣的原料来生产地膜,在短时期内的确收到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对于农民朋友来说,却带来了无尽的灾难:使用了劣质地膜的土地出现了“中毒”的症状,许多作物生长缓慢甚至减产以及绝收。因此,针对于这一种情况,笔者有以下建议:一方面,向农户宣传可降解、无毒的地膜;另一方面,政府部门敦促相关的执法部门对一些黑心厂家进行依法取缔,使得市场上出售的地膜能够保障土壤的“健康性”。

2.3 改良灌溉方式

根据许多农民朋友的生产经验来看,许多农田在作物的种植期内采用大田漫灌的方式来对作物进行灌溉。笔者认为这样的方式是不正确而且不科学的。一方面,这样的做法使用了大量的水力资源,使得农业用水始终居高不下;另一方面,这样的做法对于土壤的肥力涵养以及作物根系的发展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笔者认为,要向改良我镇土壤的基本情况,就必须从改良灌溉方式入手。根据不同地块的具体情况,以滴灌、渗灌以及其他灌溉方式相结合来对作物进行灌溉,同时对灌溉的频率以及量等具体指标作出控制,通过雨量以及空气湿度等天气因素进行合理调整,以灌溉的科学化来促进土壤结构的转型以及改良,最终促进作物的良好生长。

2.4 施加腐熟肥料来改良土壤质量

以往居民对土壤的改良方法是在土壤里加入家禽的粪便,这样做的方法缺少一定的科学性,因为家禽的粪便中含有许多的化学盐类,这些盐类不仅不能被作物以及土壤吸收成为肥料,相反,这些眼泪对于杂草甚至是土壤内部的害虫有极大的促进生长的作用,使得我镇的农业田间管理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后来,随着腐熟肥料的相关技术的推广,越来越多的农民朋友将一些有机肥腐熟后加入农田,但是由于一些现实原因,许多有机肥在没有充分腐熟后就被加入到了田间,使得作物以及土壤对肥料的利用率相当之低。因此,笔者认为,从这一角度出发,一方面,政府以及农业技术部门对于腐熟肥料的相关概念以及技术应该加以推广,使得全镇的农户都能够使用这一技术来改良土壤质量;另一方面,从农户的角度来说,应该对这一技术充分理解并且遇到困难时及时向农业技术人员请教。

3 总结

尽管我镇的土地基本情况还算良好。但是作为农业工作者,我们一刻也不敢松懈。因此,笔者建议。首先,相关的政府部门应该对土壤的改良作出宣传工作,并且投入一定数量的资金来对宣传工作作出支持,在全镇上下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农业气氛,以便于土壤改良工作的进行;其次,相关的农业技术部门应该将一些基本技术和基本知识“送”到农民朋友的手中,使得他们能够真正享用到这一技术,并且在实践中应用技术,为作物的增产增收和增加经济收入作出一定的贡献;最后,对于农民朋友来说,一定要端正自身的态度,如果土壤的质量不加以改善,那么我镇的农业活动是不可能长久发展下去的。因此,农民朋友需要转变思想,积极配合相关的土壤改良运动。

参考文献

[1]周家成.关于对农村土壤改良的思考[J].农业与技术.2013.07.

[2]周丽.谈徐州地区地土壤改良[J].农民致富之友.2013.11.

土壤改良技术方案篇2

一、目的意义

根据烟叶生长特性,实施土壤改良攻坚计划,对全乡植烟土壤进行逐年改良,解决栽培方式简化、绝大多数植烟田块耕作层逐年变浅、犁底层土壤养分不能正常分解释放、有害物质逐年沉淀、植物根系发育环境逐年恶化等问题。

二、目标任务

2013年12月15日前全乡完成稻草还田1020亩,2013年1月10前全县完成冬翻3400亩,撒施石灰2720亩。村任务见附表:

三、工作内容及技术要求

针对我乡植烟土壤环境,土壤改良攻坚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深翻晒垡、调节土壤酸碱度、稻草还田和增施有机肥等措施,调节土壤碳氮平衡,创造土壤微生物繁殖和生长发育环境,达到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和提高土壤再生能力的目的。

1.深翻晒垡

深翻晒垡是在晚稻收割后将土壤进行全面深翻耕,将犁底层土壤充分暴露于空气中,充分利用冬季干燥、低温和霜冻等气候,将土壤晒干、冻融的过程。主要功效是促进土壤养分元素的分解释放、有害物质的转化,为土壤微生物提供有氧环境,促进微生物繁殖和发育,提高土壤自我修复的能力;同时通过土壤的冻融过程,能最大限度地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降低土壤粘性,提高土壤颗粒吸肥传输能力。

深翻晒垡方法:用铧犁(包括单铧犁、双铧犁和三铧犁等)或翻耕起垄机均匀翻耕,可以犁成条状、圆状,对地势低洼的田块,要犁成畦状,疏通畦沟以便及时排水。

深翻晒垡的技术要求:时间要求在晚稻收割以后开始至冬至前进行,翻耕深度要求在土表以下18-20cm,质量要求是将犁底层全部翻晒不遗漏,表面不见表土层,同时要求将田块中50%以上的稻草切碎还田撒施,覆土堆沤,增强土壤通透性。

2.调节土壤酸碱度

我乡植烟土壤水田或水稻土均呈酸性,旱地土壤呈弱碱性。水稻土的酸性程度较为严重,PH值低于5.8的土壤面积占总面积的80%以上,植烟土壤最适宜的PH值在5.8-6.5之间,急需对土壤酸碱度进行调节,即对水稻土加施石灰或白云石粉,不施用酸性肥料(如过磷酸钙);而对旱地碱性土壤则要加大土壤碳素含量,增施大量有机肥,配合一定的酸性肥料,增加土壤有机质,达到降低PH值的目的。

调节土壤酸碱度方法:对酸性土壤采取施用石灰或白云石粉的办法提高土壤PH值,一般第一年亩施石灰或白云石粉50-100公斤,第二年减半使用,第三年不使用,依次循环;碱性土壤则要采取增施大量有机肥、种植绿肥、使用酸性肥料等措施改良即可。

技术要求:石灰或白云石粉撒施均匀,有条件的地方适当灌水并让水分在田间自然落干,加快石灰或白云石粉溶解。土壤粘性重的田块适当多施,沙性土壤适当少施。

3.增施有机肥

目前有机肥种类繁多,主要包括植物秸秆类、动物粪便类和两者结合类,其中对土壤粘性较重的田块宜以植物秸秆类为主,改善土壤通透性;而对粘性较轻的土壤则宜以动物粪便类为主,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微生物含量。不管是哪一类有机肥,施用之前都必须充分腐熟,否则在土壤中发酵时对当季作物的根系会有较大损伤。

技术要求:一般要求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作基肥,在移栽前30天以上施入土中,保持土壤含水量60%左右,以利于土壤与有机肥的交融。根据当年烟叶生产技术方案要求,单季有机肥施入量必须计入施肥总量。

4.稻草还田

质地粘重土壤其保水保肥能力较强,但是土壤板结、通透性差,不利于根系生长,主要原因是土壤中碳氮元素不平衡,土壤粘结,不能形成团粒结构,离子交换量小。可以通过秸秆还田技术,增加土壤碳源,调节土壤碳氮平衡,改善土壤结构。我县一般采用稻草还田技术,俗称“做白水”。

技术要求:晚稻收割后,将本田块50-100%稻草切成3~4段均匀撒在田间,撒施石灰或白云石粉50-100kg,灌水后用旋耕机翻耕2—3遍,至稻草与土壤混合起浆,保持田间水层7—8cm浸泡15~20天,田间水分自然落干;稻草还田40天后用起垄机翻耕起垄。做白水必须根据天气情况,并最好在11月底前完成,确保做白水后不影响烟叶的整地。

四、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乡党政办负责对全乡土壤改良攻坚计划的组织实施、检查督促、考核验收工作,并对工作进度进行通报。从11月10日起,每日通过黑板通报各村深翻晒垡、土壤改良工作进度。

村要重视和强化植烟土壤改良工作,将乡分配任务落实分解到村小组、包片责任干部,并加强对包片责任干部任务完成情况的检查和调度,制定具体考核办法,促进植烟土壤改良工作按时按技术要求落实到户、到田块。

乡党政府将在11月底到进度较慢的村召开“全县深翻晒垡、土壤改良工作调度会”,全力推进全县深翻晒垡、土壤改良工作。

2.予以补贴扶持

a深耕早翻补贴50元/亩,同时撒施石灰的深耕早翻补贴为60元/亩;

b稻草还田“做白水”补贴35元/亩;

c补贴兑现方法:稻草还田工作必须在12月15日前完成,深耕早翻和撒施石灰或白云石粉的工作必须在2013年元月10日前完成,经县烟草公司验收合格并公示无异议后,按照验收结果,分户造册备案;移栽结束后再实行面积复核,并经市烟草公司复验后,根据复验结果再重新造册兑付补贴金额;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或未达到质量要求的一律不予补贴。

(2)乡补贴扶持政策;

a规定时间内冬翻整地的补贴10元/亩;

b免费供应撒施石灰或白云石粉;

c新购置翻耕机的补贴500元/台;

3.强化宣传动员

各村要切实抓好宣传发动工作,采取派发宣传单、召开群众会、举办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土壤改良的好处、措施、技术标准和补贴政策,做到烟农家喻户晓,彻底扭转部分烟农不重视土壤改良,不按农时操作时间落实技术的习惯,推动土壤改良技术按时全面落实到位。

4.落实配套服务

乡、村干部和烟技员要认真指导和帮助烟农搞好种烟田块规划,落实好2013年种烟田块,使种植计划落实到户,要做好土壤改良物资、设备的准备工作,包括石灰(或白云石粉)采购、农机具的购置或维修等,组织好机耕服务队伍,调剂好机耕设备,监控机耕服务价格,加快土壤改良进度,提高土壤改良质量。

5.层层抓点示范

采取层层抓示范点的方法,以点带面迅速掀起深翻晒垡、土壤改良高潮,要求村支书、主任、烟技员每人在11月20日前完成1个集中连片的高标准示范点。村支书、主任、烟技员的示范点面积按以下标准抓好落实,收购计划在1000担以上村的必须达到100亩以上,收购计划在1000担以下的必须达到50亩以上。同时对种烟相对集中连片的地段要实行统一机耕、连片推进的办法加快冬翻进度。

6.加强检查考核

(1)考核时间:所有土壤改良工作必须在2013年元月10日以前完成,2013年元月中下旬组织检查考核。

(2)考核办法:

①对村的考核。一是对在11月底前冬翻面积未完成计划任务达50%以上的乡镇,差欠面积按30元/亩的标准在烟草奖励中予以扣除;二是对在2013年元月10日前未完成冬翻面积任务的村,差欠面积按25元/亩的标准在烟草奖励中予以扣除。各阶段扣款相不抵扣,如检查验收发现有虚假者,按加倍扣款。

土壤改良技术方案篇3

关键词:路基; 土壤改良

Abstract: combining the engineering example, a detailed introduction lower strength and low liquid limit clay improved methods and the application in highway.

Keywords: subgrade; Soil improvement

中图分类号:U21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正文】

一、前言

随着高速公路建设规模和规格的增加,修筑高速公路所用的主要材料――土方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但根据国家提倡保护耕地的要求,所能用的土方也越来越少。为了能适应高速公路的建设需要,各用土单位开始采用各种非适应性填料改良后用于路基填筑。下面就结合京津高速公路天津段第19合同段就填料强度较低的低液限粘性土情况,谈谈我们施工中的土壤改良情况。

二、工程概况

京津高速公路天津段第十九合同段起始桩号为K77+798.266,终点桩号为K82+550,主线全线长4.75Km,另有南蔡互通式立交A、B、C、D、E五个匝道1.73 Km,路基土方共103万方。由于所在路段周围耕地受到保护,路基土源十分贫乏,没有较适合的填筑用土,当地政府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北京排污河内多年沉积的淤泥质土。该类型土十分松软,孔隙比大,天然含水量高,压缩性高,强度低,渗透性小,含有较多的有机质和矿物质。该类土遇水有强膨胀性,进行路基填筑时,对路堤的压实密度和稳定性有较大影响。

三、土壤改良的可行性研究及其原理探讨

针对该类土松软、孔隙比大、天然含水量高、压缩性高、强度低、渗透性小、不易固结的特点,我们集中精力进行了关于土壤改良的研究。我们改良的目的主要使降低孔隙比和含水量,提高强度,达到易固结的目的。根据施工经验和查阅大量资料后,施工现场进行掺拌其他材料进行土壤改良。有两种较适合的材料:水泥和石灰,但水泥的时效性较强,不适合大面积进行土壤改良。若采用生石灰改良土壤,生石灰吸收水分,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消石灰,同时产生热量,蒸发土中的水分,减低土中的含水量,消石灰与土颗粒阳离子之间交换,使土产生化学反应而固结,从而改变土的物理和化学性能。

生石灰改良的作用和处理效果

时间

作用 短时间 长时间

稳定作用 1、吸水

2、发热,水分蒸发

3、毛细管吸水

4、灰、土颗粒交换 1、硬凝反应

2、碳化作用加固土

处理效果 1、减低含水量

2、塑指降低

3、粘性降低

4、改善操作 1、增加强度

2、增加刚度

四、试验情况

通过京津高速公路第二中心试验室多次检测,该类土承载比CBR大部分在2.0-5.0之间,塑性指数在10.1-17,液限在39%左右,固结系数为2.1%-4.7%之间。按照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规定,该类土不适合作为路基的填筑材料,为不合格的填料(相关报告附后)。

现场路基采用素土填筑时,易出现如下情况:土壤中水分散失速度慢,尽管使用铧犁多次翻晒,也很难达到最佳含水量,大部分水分已与土颗粒形成晶体,以晶体的形式存在。在采用大型压实机械压实时,随着压实遍数的增加,受到晶体中水的影响,土颗粒的错动相当困难,压实度不一定增长。直接填筑时很难达到室内试验时经过击实后的压实度。同时,填筑完后的路基稳定性较差,极易被雨水冲刷,雨后成为稀泥状,在有风天气则大范围扬尘,施工相当困难。

采用石灰进行改良时,石灰标准如下:

石灰的原材检验应严格进行,不合格的原材坚决不许进场。生石灰(CaO+MgO)的有效含量应符合下表的标准:

表1 生石灰的技术指标

五、施工过程

我们采用掺拌5%的石灰进行翻拌改良土壤,在施工方法上,我们设计了两种对比方案:

(1)、在施工现场拌和。根据试验情况确定加灰掺拌的比例和最佳含水量,标准击实等。对生石灰进行检验,检验Ca、Mg含量符合Ⅲ级以上后才能使用。先在路基上铺一层虚土,然后将消石灰撒到土上面,使用铧犁和旋耕犁配合拌和机翻拌,搅拌均匀后继续使用铧犁和旋耕犁翻晒。翻晒至含水量符合要求后进行碾压,经过压实度检测后进入一工序。该方法施工周期大约在5-6天左右。

(2)、在拌和场拌和。根据试验情况确定加灰掺拌的比例和最佳含水量,标准击实等。对生石灰进行检验,检验Ca、Mg含量符合Ⅲ级以上后才能使用。将备土场需要改良的土方每隔一定距离挖一个坑或每一定土方数量处挖一个坑,将生石灰用运行车拉到备土区倒入挖好的坑中,将原挖出来的土回填、排压。让石灰充分吸收土中的水分,同时散发大量的热量,该热量不但能蒸发水分,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将土中的有机物碳化,3-5天后,埋入土中的生石灰基本上消解完成。使用挖掘机挖开后翻拌均匀,将翻拌完成的土方用运行车拉至路基上摊开,翻晒,碾压成型。在碾压成型消石灰中的阳离子和土颗粒中的离子发生置换反应后,灰土开始固结成有一定强度的板体。在路基施工的过程中,拌和场继续进行拌和。该方法不仅施工速度快,效率高,而且经过洒水养护后,土体强度一般能达到0.3Mpa左右。

经过两种方案的对比实施,方案一不仅施工周期长,而且经过消解的石灰,其吸水效果小,改良效果不明显。方案二施工周期较短,机械利用率较高,且其承载比和压实度完全能满足表3的标准。经过优选,选择方案二效果为佳。

六、工后检验

改良后的灰土在碾压完成后进行检验,压实度能达到室内标准试验的合格标准。7天后固结的灰土用人工很难挖开。从开始填筑至路面结构曾开始施工近12个月的时间里,整个路基平均沉降量仅10.82cm,同时在雨季中,路基边坡相当稳定,雨水仅能冲刷边坡表面虚土。弯沉试验的资料较素土填筑路基小许多,较好的保证了路基的稳定性。

七、施工注意事项

采用生石灰改良土壤时应注意:(1)、生石灰运输保管时,要防潮防水防尘,遇水后发生水化反应,降低其改良土质的作用;(2)、加强安全防护,防止烧伤事故,并应防止污染环境;(3)、必须采用合格的生石灰,如果不合格,为了达到相同的效果就必须而增大石灰剂量,将导致压实度不易达标;(4)、碾压前灰土含水量应较最佳含水量高2%左右为佳,否则易出现压实较困难或后期开裂现象。

八、结束语

本文仅就本工程的土壤改良作了简单的小结,随着高等级公路建设标准的提高和填筑材料的短缺,土壤改良将会越来越普遍,方法也将会越来越多,同时也越来越先进,在以后的施工中,我们本着建设高标准、高质量道路的要求向更高的方向迈进。

土壤改良技术方案篇4

【关键词】农业;中低产田;改良;措施

一、主要做法

1.农业站技术人员亲自到项目村组堪查设计,采集土样,送土肥站检测土壤养分,提出改良技术方案。按照技术规程,每200亩采集一个农化样,按S型采样法,取15点混合均匀后,取1公斤做为一个样品,经自然风干,处理后按国家规定检测方法检测其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PH值。自2010年项目开展以来,共采集土壤样品284个,取得检测数据1420组。经过测试,其结果为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2.0%,比全市平均值低0.59(全市平均值2.59%),属缺乏;土壤碱解氮含量加权平均值122mg・kg-1,略低于全市平均值(全市平均值为132mg・kg-1),属稍缺水平;土壤有效磷含量19.3mg・kg-1,比全市平均值高4.2mg・kg-1(全市平均值15.1),按国家土壤分级标准,属于3级标准,含量较丰富;土壤速效钾平均值71.6mg・kg-1,比全市平均值高10.2mg・kg-1(全市平均值61.4),大大低于缺钾临界值(

2.抓好项目区试验田、示范田,验证改良技术方案。试验田和示范田主要内容包括:施用配方肥(20~25公斤/亩),增施有机肥(2000~3000公斤/亩),根茬还田(机械耙地),施用生石灰(75~100公斤/亩)以及客土(10立方米/亩)等技术措施。经过秋季测产发现:在亩底施有机肥2000公斤基础上,撒施配方肥20公斤/亩,配合根茬还田、施用生石灰以及客土等综合措施,各试验点均表现增产12%以上,甚至在平安村李保安家玉米试验田达到亩增产208公斤,增产42%的喜人景象。

3.深入项目区村、组、农户中举办技术培训班。几年来,我们先后在山东沟村、平安村、保卫村、黄岭村、爱河村等项目区举办培训班20期次,发放土壤改良资料1.8万份,在凤城电视台进行新闻报道2期次,项目培训中拍摄照片200余张。在宣传培训当中,实现了“四个公开”。一是补贴额度公开;二是补贴作物公开;三是补贴对象公开;四是补贴面积公开。整个项目完全公开运行。培训内容包括:(1)测土施肥技术。几年来,通过在项目区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共落实“3414”试验5个,肥料校正试验7个,摸清了草河区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不同作物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优化了作物施肥量、施肥比例、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构建了施肥模式,实现了测土科学施肥,建立不同作物肥料配方8个,推广配方肥360吨,直接施用配方肥面积达1.8万亩次。通过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亩减少化肥施用4.5公斤(折纯),亩增产100公斤以上,节省化肥投入15元,提高肥料利用率3个百分点。(2)增施有机肥,培肥地力。鼓励农民亩施农肥2000公斤以上,对于高产经济作物,施用农肥3000公斤以上。(3)秸秆还田,提升地力。几年来,推广秸秆还田技术,每年综合开发办都拿出一定的资金对直接还田农户进行补贴,秸秆还田面积和根茬还田面积处于逐年上升趋势。(4)施用生石灰,改良酸性土。土壤酸性过强,不利有益微生物的活动,造成土壤板结,地温回升慢,限制农作物产量。经过连续三年的试验发现,亩施生石灰100公斤,土壤PH值由5.1提高到5.9,增加明显,亩增产粮食105公斤,增产19.6%,效益显著。(5)客土,增加土层厚度。对于土层厚度在30厘米以下的土层薄,砂石含量多的耕地,采取粘土垫砂土或砂土垫粘土的措施,增加耕层厚度,每亩需客土10立方米以上。实现土壤保水保肥,抗旱,增产的目的。

4.镇、村两级领导重视是做好土壤改良项目的前提。2010年12月在山东沟村和平安村举办培训班时,主管农业的范区长都亲自参加,全力做好项目的前期发动,中期实施以及后期验收,得到了上级领导的一致认可。

5.明确项目区土壤改良计划,全力做好具体项目实施。在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实名制原则,项目受益农民必须本人签字或盖章,补贴名单经村、镇主管领导审核签字后盖政府公章方可上报。确保整个项目“阳光”运行,真正实现百姓受益,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二、小结

土壤改良技术方案篇5

关键词:园林绿化 土方设计 土壤改良技术

1.前言

园林绿化在一个城市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进行园林绿绿化养护管理过程中,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植物无法健康生长,出现枯死病死植物的现象非常多。这种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除了主观的养护管理方式不当之外,还在于园林土壤环境差的客观问题,如很多园林绿化土壤存在非常明显的板结严重、垃圾横生、土性不利于植物生长的问题。因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制定出合理的园林绿化土方设计方案和进行科学的土壤改良,为园林植物的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2.绿化土壤简介

绿化土壤指的是在清理原来土壤内各种垃圾杂质的基础上填上一些回填土的土质类型。也就是说绿化土壤包括原土壤和回填土两种土壤类型。所以在分析绿化土壤性状时必须要同时对这两个土壤的性质特征进行分析。多项研究结果和实践经验表明,对植物正常作用最大。决定植物能够顺利健康发展的绿化土壤其性状中,土壤通气孔隙度和pH值起着最直接的影响作用。

(1) 通气孔隙度。所谓的通气孔隙度也就是常说的通透性,指的是土壤通气透水的能力。若土壤的通透性好,那么植物根系穿插生长就比较容易,有利于根茎的延长和壮大。另外,通透性好,植物根系能够从土壤中吸收更多的水分和养分,在给土壤施肥时,肥料也能够更快的深入土体内,滋养植物根茎,促进其生长。

(2) pH值。土壤pH值是决定土壤为酸性或碱性,决定土壤适合种植何种植物的重要指标。通常情况下,适合植物正常的土壤其酸碱性已经为中性偏酸,也就是pH值大约在6.5~7.5之间时植物的正常最好[1]。但是,若土壤中存在很多垃圾杂质,尤其是建筑垃圾,会直接导致整个土壤的pH值增加,形成碱性土壤。这些受建筑垃圾污染的土壤一般都非常缺乏铁元素、锌元素以及镁元素等这些植物生长所需的元素,不利于喜酸性植物的生长。

3.我国园林绿化土壤现状

3.1板结严重

园林绿化突然板结形成时期一般是在绿化工程建设初期,大量的挖掘机以及车辆来回进出,对土壤进行来回碾压,加上整个绿化工程周期比较长,这些大型机械碾压的频率不断增加,直接将土壤的毛细孔全部碾压整平,整个土壤的渗水能力几乎全部消失,形成坚硬的土块。在这种板结严重的土壤中种植的植物势必难以从土壤中吸收更多水分和养分,无法满足自身健康生长的需要,形成严重的营养不良。

3.2建筑垃圾多

园林绿化土壤建筑垃圾多的主要原因是,在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初期,由于建设人员和管理人员对土壤质量缺乏正确的认识,因此在选择回填土上缺乏正确地认识,直接导致出现使用质量不合规范要求的土壤作为回填土,或者对建筑过程中产生的垃圾没有进行深入清理的现象,造成绿化土壤中含有大量的建筑垃圾。而由于含有建筑垃圾的土壤一般土性均偏碱,这种类型土壤制约了喜酸性植物的正常生长[2]。

3.3土性偏碱

园林绿化过程中,一般需要引进多种不同类型的植物,而由于不同的植物其生长习性各不相同,对土壤酸碱值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如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土壤大多是中性偏碱,这种类型土壤能够满足园林绿化大多数植物生长的需要,但是对于广玉兰或者香樟这些喜欢在酸性土壤中生长的植物来说则难以健康生长。所以,土性偏碱也是园林绿化土壤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

4.绿化土方设计方案

4.1形状设计

绿化土方设计方案是园林绿化整体规划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设计怎样形状的土方必须要与园林建筑和地形有非常好的协调性。与整个园林的地形和地貌相结合,充分利用该园林的地形地貌设计出切合实际的土方形状。

4.2回填土设计

回填土是绿化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土质对于植物的正常生长有直接的影响作用。为了确保回填土质量符合标准设计要求,在设计回填土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按照植物根系正常生长所需土质标准设计和选择回填土类型。但是,由于绿化工程施工过程中势必会出现土壤受到大型机械碾压出现板结的现象,影响植物的健康生长。所以,在完成回填土施工后必须要对被碾压的土块进行翻挖,并在这些土壤中适当的采取一些改良措施,恢复土壤原来特性[3]。

5.园林土壤改良技术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知,园林土壤存在的最明显问题就是建筑垃圾多、土壤板结以及土性偏碱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中建筑垃圾多问题处理方法比较简单,只需要在施工时期做好预防处理即可。而对于板结和土性偏碱的现象则需要采用相应的改良技术。土壤两种问题的具体改良技术如下分析:

5.1土壤板结

(1) 翻挖。翻挖是解决土壤板结现象的一个常见措施。由于绿化土壤施工期间不可避免要受到大型机械碾压形成板结,所以,为了能够恢复土壤特性,回复土壤的吸水和渗水功能,需要将板结土壤进行翻挖,且一般情况下,不同土壤类型翻挖深度不同,如花灌木土壤翻深40~50cm,草坪翻深30cm[4]。另外,在翻挖过程中,为了使受到严重破坏的土壤能够更快的恢复,满足植物正常的需要,还需要在翻挖土壤中适当的加入一些有机肥,提高土壤质量。

(2) 增加有机肥。增加有机肥料也是解决土壤板结现象的一个常见且有效措施。由于土壤在重力碾压下,其内部毛细孔基本全部被破坏,直接造成土壤吸水和渗水功能丧失,使种植的植物均产生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现象。所以,针对这种情况,应该选择增加有机肥措施,施肥时施肥量一般为0.5~1.0kg/m2。施肥的深度要求深入到植物根系比较密集的分布层中。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损害到植物的根系,一定要确保其根系完整。

5.2土性偏碱

(1) 施肥。具体是施加生理酸性肥料。施加生理酸性肥料能够在较短时间内着调整整个土壤的酸碱性,使中性偏碱的土壤逐渐转变成为中性偏酸的土壤,满足喜酸植物(如香樟)生长的需要。

(2) 使用酸性溶液。一般是使用浓硫酸或者磷酸,将这些酸性溶液进行稀释后对准植物根系浇灌。这种方法相对于施加生理酸性肥料显效更加快速,但是起效时间比较有限,需要进行多次的浇灌。另外,由于这些酸性溶液本身就是一种化学危险品,若操作不当有可能发生致命危险,所以需慎用[5]。

(3) 使用硫磺。硫磺改良技术的作用机理是硫磺会与微生物发生硫化反应产生硫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能够调节土壤pH值,使其逐渐由中性偏碱土壤转为中性偏酸土壤。具体使用方法是将硫磺粉均匀撒入土壤中,施用量为5 kg/m2。

6.结束语

综上所述,绿化土壤除了是园林植物能够正常生长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重要条件。目前,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用地越来越紧张,学会充分利用现有的先进技术对园林土壤资源合理利用,最大限度的挖掘土壤内在潜力,解决土地资料稀缺的问题,是现代园林绿化行业可以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选择。

参考文献:

[1]宋华,宋琴,朱利民.浅谈银北地区盐渍地改良技术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 宁夏农林科技,2009,20(03):74-76.

[2]黄丽芳.试论园林建造工程中地形改造的作用与做法[J].上海农业科技,2011,41(06):414-415.

[3]李生辉.园林树木生长地的土壤改良技术浅议[J].中国西部科技,2011,30(12):161-163.

[4]李光军.盐碱地改良及园林绿化施工技术[J].中国园艺文摘,2011,36(04):112-113.

土壤改良技术方案篇6

1、基本口粮田建设:2008年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安排坡改梯192亩、土壤改良960亩、农田水利设施建设774亩。安排项目专项资金99.8万元。2009年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安排坡改梯167.1亩、土壤改良840.8亩、农田水利设施建设672.6亩。安排项目专项资金100.85万元。2010年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安排坡改梯35亩、土壤改良962.7亩、农田水利设施建设845.3亩。安排项目专项资金110.57万元。

2、农村能源:2008年安排沼气建设项目135个,项目专项资金16.2万元。2009年安排沼气建设项目244个,项目专项资金29.28万元;2010年安排沼气建设项目303个,项目专项资金36.36万元。

3、农民就业技能培训:2008年安排培训人数813人,项目专项资金24.39万元;2009年安排培训人数945人,项目专项资金28.35万元;2010年安排培训人数967人,项目专项资金29.01万元。

4、生态移民:2008年安排移民任务75人,专项资金26.25万元;2009年安排移民任务50人,专项资金17.5万元。

5、后续产业发展:2008年安排我县油茶林建设2290亩、工业原料林建设900亩,项目专项资金109.60万元;2009年安排我县油茶林建设1000亩、工业原料林建设3000亩,项目专项资金100万元;2010年安排我县油茶林建设1500亩、工业原料林建设2000亩,项目专项资金100万元。

6、补植补造:2008年安排我县补植补造任务5680亩,专项资金28.40万元;2009年安排我县补植补造任务5732亩,专项资金28.66万元;2010年安排我县补植补造任务5732亩,专项资金28.66万元。

二、项目进展情况

2008年完成土壤改良960亩,农田水利设施774,完成专项资金99.8万元;农村能源完成沼气池135个,专项资金16.2万元;生态移民搬迁75人,专项资金26.25万元;后续产业完成油茶647.5亩,工业原料林496亩,专项资金109.6万元;就业培训813人,专项资金24.39万元;补植补造5680亩,专项资金28.4万元。

2009年完成土壤改良840.8亩,农田水利设施672.6,完成专项资金100.85万元;农村能源完成沼气池244个,专项资金29.28万元;生态移民搬迁50人,专项资金17.5万元;后续产业完成油茶1166亩,工业原料林2580亩,专项资金100万元;就业培训945人,专项资金28.35万元;补植补造5732亩,专项资金28.66万元。

2010年完成土壤改良400亩,农田水利设施450,完成专项资金56万元;农村能源完成沼气池90个,专项资金10.8万元;后续产业完成油茶544亩,工业原料林3912亩,专项资金50万元;就业培训483人,专项资金14.49万元;补植补造5732亩,专项资金28.66万元。

三、项目资金及组织管理情况

1、建立了项目专户。资金的使用情况由县财政部门全程监督,严格遵守各项财务制度,采用县财政报账制,对项目建设进行补助的资金,每笔补助资金的领取都必须有农户的亲笔签名,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

2、项目建设材料统一采购。如建池灶具等配套材料为农业部统一招标厂商的产品,由建池农户所在村委统一到县能源站领取沼气配套材料,再由各村委将沼气配件发放到户。为保证建池质量,建池所需的沙石、钢筋需由村委统一组织采购符合国家标准的建筑材料。

3、严格资金拨付程序。根据项目资金管理办法,项目启动前拨50%作为项目启动资金,项目竣工验收后,凭发票或工资清单到县财政报账。

四、项目建设取得的效益情况

1、有效的保护了生态环境,巩固了退耕还林建设成果。通过项目建设,有效地巩固了退耕还林成果,保护森林植被,减少水土流失,保护了生态环境。

2、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通过项目的实施,促进了更多的农户开展“猪-沼-稻(果、桑、菜)”等生态农业模式,带动了当地种养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通过项目建设,有效地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持续、稳定地发展。

3、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通过项目建设改善我县农村的水利设施。

4、土壤改良和地力培肥成效显著。项目大力开展各种绿肥,广积大造有机肥,开展稻草还田,大力推行测土配方施肥。

5、提高退耕户的科技素质,通过技能培训,退耕户的科技素质、技术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6、改善了农户的住居条件,通过生态移民,退耕户的住居条件有了明显的提高。

五、2012年任务落实情况

2012年基本口粮田、后续产业、补植补造、农村能源、就业培训均已落实到乡村。

六、主要工作经验和做法

1、加强组织管理。为了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我县成立“县巩固退耕还林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分管农业的副县长谢海泉同志任组长,县农业局、县发改委、县财政局、县移民办、县水务局、县林业局为成员。下设办公室,负责制定实施方案,统筹协调各种关系,监督项目的具体实施。

2、实行合同管理。项目下达后,项目主管部门与项目实施单位分别签订合同,严格按“项目实施方案”进行实施,明确退耕还林建设项目的目标任务,明确技术指标,项目质量标准,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和奖惩办法,切实完成好项目任务。

3、坚持质量标准。项目关系到退耕地区农民的切身利益,是树立板样,促进全县农业发展的重大项目,必须抓好项目实施质量,要严格执行退耕还林项目建设标准,技术培训和服务工作内容,要严格按项目计划和设施方案实施。

4、严格资金管理。严格执行财务规定,加强审计监管工作,严格按照有关部委规定的管理办法,实行专户储存、专款专用、专帐管理,严禁克扣挪用,并定期向上级有关部门报送项目实施情况及工程进度。

5、加强项目指导监管。为了保障本项目的顺利实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县有关部门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加强对项目实施工作的监督检查,对各乡镇实施情况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不断探索新机制,发现新典型,总结好经验。

七、存在的问题

通过一年来实施,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项目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一是项目没有工作经费,工作难以全面开展,一些培训规模受到了影响;二是乡镇农技人员工作经费不足,人员少,技术指导到位率不高;三是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留下“老、幼、妇”,文化水平低,素质参差不齐,技术措施落实难度大。四是后续产业发展中,非林区乡镇退耕还林村及退耕农户山地面积较少,很难有发展林业产业的条件;五是退耕还林村及农户发展林业产业积极性不高,很难形成规模效应,六是林业后续产业发展不能覆盖到大多退耕农户。

八、采取的措施和建议

1、采取的措施

针对存在的问题,明年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广泛宣传,提高认识。要认真总结工作经验,运用先进典型,广泛深入宣传,使项目真正做到家喻户晓;二是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技术的到位率。要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搞好技术培训和指导,确保技术要领到户,提高退耕农户的技术水平。

2、几点建议

土壤改良技术方案篇7

一、基本情况

瓜州县现有耕地面积49.3万亩,全县移民区需改造的低产田面积达到22.85万亩,占移民总耕地的80%,其中:盐碱地面积16.57万亩(重度盐碱地达到7.92万亩),占移民总耕地的58%;板结地面积6.28万亩,占移民总耕地的22%。目前,全县6个移民乡分别制定了土地改良、产业培育等规划,依托土地改良项目,积极发动移民群众,采取工程措施、增产技术措施、综合培肥措施、生物排盐、节水技术等措施相结合,2008~2010年共改良土地10.2万亩,其中,盐碱地面积改良6.52万亩,板结地面积3.68万亩,同时,把发展传统产业和特色种植业相结合,使移民乡特色产业面积达到农作物种植面积的50%以上,人均从特色产业中获得的纯收入占移民人均纯收入的60%以上,逐步形成移民乡镇主导产业的优势和特色,缩小移民群众与老乡镇居民的生活差距,实现移民乡镇生态、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主要做法与工作措施

1.深入研究,明确思路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以促进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为前提,以促进移民乡镇农民增收、增加农业效益和移民乡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目标,遵循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的原则,根据不同区域、不同盐渍化程度,以农艺措施、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化学措施相结合,采取不同的治理改良模式。同时,将耕地综合改良利用与生态培育相结合;将耕地综合改良利用与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和培育区域特色农业产业相结合,达到充分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保持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2.加强领导、统一认识

根据移民乡镇土地改良规划,我县分别成立行政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县上成立由县主管农业的副县长任组长、农牧局局长任副组长的行政领导小组,各尽其责,协同工作,做好物资调运、人员组织、资金配套落实等诸项事务;农技中心成立由中心主任任组长、土肥站站长任副组长的技术指导小组,负责项目实施方案的制定,技术措施的落实、技术培训等工作。

3.因地制宜、完善技术要求

从改良技术要求看,耕地综合改良治理,应以治水为先导,以培肥地力为核心,治“旱、涝、盐、碱、薄“等障碍因子为目标,首先针对耕层薄瘠渗漏层土壤粘重的实际,采用深松机械深耕翻、中层爆破等工程技术措施,破除或松动粘重层,增加土壤渗透性;二是着眼于区域水盐平衡,对水土资源进行统一规划,综合平衡,建立流域完整的灌溉制度及排水、排盐系统,防止盐分进一步表聚,注重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改良措施,建立新型的节水型灌溉制度体系,从根本上解决由于用水不当而引起盐分重新分配和地质因素造成的盐碱地的发生,同时,加强在土壤肥力、墒情以及土壤盐渍化监测工作,为各项改造措施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三是针对土壤养分含量低的实际,大力推广以秸秆还田、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推广配方施肥技术等耕地综合培肥建设,提高土壤有机质,促进耕地质量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主要技术措施

结合土壤调查结果,确定了如下改良技术措施:

1.工程措施

根据渗漏层粘重出现层位、厚度,采用深松机械深耕翻结合人工耕翻、机械挖掘、中层爆破等改造措施,破除或松动粘重板结层,增加土壤渗透性。

2.增产技术措施

建立以高产玉米、耐盐性啤酒大麦、棉花、油葵、甜菜等种植生产结构,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证移民乡镇群众增产增收。

3.综合培肥措施

针对土壤养分含量低的实际,逐步推进以秸秆还田、复种绿肥、增施有机肥、配方施肥为中心的综合培肥技术,提高耕地有机质养分含量及耕地地力水平。

4.着眼于区域水盐平衡,应用生物排盐

防止盐分进一步表聚,采用引种盐地先锋植物,推广红豆草、毛苕子覆盖种植等生物修复技术,应用生物排盐。

5.从控制灌溉定额入手,开展节水技术

推进膜下滴灌等新型的节水型灌溉制度体系建立,解决由于用水不当而引起盐分重新分配造成的盐碱地的发生。

6.加强土壤肥力以及土壤盐渍化监测

为各项改造措施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促进区域耕地质量水平的不断提高。

四、取得的成效

1.经济效益

通过对移民乡镇土壤改良技术的推广实施,使移民乡镇地下水位下降,耕土壤盐分降低,产量得到提高,以小麦为准,改良后产量水平如下:高标准改造移民乡镇粮食产量达到250公斤/亩,亩增产粮食在30公斤以上;综合改造移民乡镇粮食产量达到150公斤/亩,亩增产粮食在20公斤以上。

2.生态效益

通过土壤改良技术的推广实施,将大大改善移民乡镇基础设施条件,有效地遏制移民乡镇土壤盐渍化发展势头,提高了移民乡镇土地改良的效率。

盐化指标:在0~100厘米土层内全盐含量:轻度盐碱地0.4~0.7%,中度盐碱地0.7~1.1%,重度盐碱地1.2%以上。通过相应治理措施,全盐量控制在0.4%以下。

耕地综合培肥指标。通过实施秸杆还田、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等耕地综合培肥技术,使移民乡镇主要土壤类型的土层深度增加20~30厘米,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2~3g/kg,速效氮增加30mg/kg,速效磷增加5mg/kg。

节水目标。通过行之有效的节水农业生产技术,使移民乡镇水资源利用率得到显著的提高,农田灌溉水资源利用率节水率提高30~35%,提高农业用水的再利用率,扩大灌溉面积。

3.社会效益

通过在移民乡镇推广先进的土壤改良综合治理措施,在各移民乡镇建立一定规模的综合培肥高标准移民乡镇和示范移民乡镇,辐射带动我县其它乡镇,开展广泛技术培训,使我县移民乡镇农业节水科技普及率达到80%以上,科技贡献率达到30%以上,为提高移民自身素质,发展移民乡镇农业经济奠定基础。

五、存在的问题

1.土壤渗漏层粘重、板结、排水不畅

根据实地调查和现场挖掘土壤剖面分析,大多数土壤剖面中下部均大量出现青白淤积层,质地粘重、渗水不畅、透气不良,不仅严重浪费水资源,也易造成土壤盐分大量表聚,加之风蚀作用的影响,土壤表层覆盖着风积物,直接影响着土壤的生产能力和毒害着植物根系的生长发育。结果显示,在各移民乡镇灌水8天后不渗水,20天以后难以下渗的问题较为普遍。

2.土壤耕作层盐渍化问题突出,急待改良培肥

移民乡镇因多是荒地开发,土壤表层普遍含盐,盐渍化危害问题突出。经实地调查统计,现有耕地中,土壤PH值达8.5以上,盐化土壤面积达6.4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64.2%,其中轻盐土0.76万亩,中盐土1.23万亩,重盐土1.81万亩。区域土壤中全盐含量在0.5~1.5%,整体评价为中、重度盐渍化,同时,区域的土壤碱化度也较高,多在9.96~46.38%间。

3.土壤养分含量极低,急待培肥提高

根据省农科院化验室和我站化验室提供部分样品测试结果表明,土壤容重偏大,在1.37~1.52g/kg ,说明土壤粘重程度较高;土壤养分含量除速效钾较高外整体偏低,主要表现在:土壤有机质含量在5~8g/kg的水平、土壤全氮含量在0.13~0.47g/kg的水平、全磷含量在0.21~0.28g/kg的水平、全钾含量在1.27~2.61g/kg的水平、碱解氮在8.6~30.7mg/kg的水平、速效磷在1.1~4.9mg/kg的水平、速效钾在62.82~229mg/kg的水平。总体养分评价结果,除速效钾含量较高外,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较低,需要完成土地复垦工作后,通过大量施用有机肥,实施配方施肥技术等培肥增产技术,尽快提高有机质,促进作物的增产、增收。

4.田间防护林不配套,将产生严重的生态问题

调查显示,目前移民已栽植了大量的农田防护林,但树龄小、防风能力弱,但立足我县实际,每年降雨稀少,气候干燥,风沙侵蚀问题突出,加之土层粘重、土壤盐渍化问题突出,树林生长受到严重影响。因此,要保证移民乡镇持续稳定发展,加强生态保护工作,建设适应各移民乡镇实际的田间防护林带等,对提高移民乡镇土壤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六、对策及建议

1.加强领导,责任到人

全县各级都要把土壤综合改良治理培肥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切入点,纳入全县新农村建设规划,统筹安排,整体推进。成立由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县扶贫办、发改委、农牧局、财政局、新农办主要领导任副组长,科技局、林业局等部门和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瓜州县土壤综合改良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农牧局,负责具体业务工作指导落实,并成立以县农技中心主任为组长,农技中心主要技术骨干力量和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为成员的技术服务小组,强化技术支撑。把土壤综合改良任务纳入各乡镇、部门综合目标管理责任书进行考核,落实奖罚激励措施,努力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确保任务、措施落实到位。

2.强化宣传,技术指导到位

农、林部门要在土壤综合改良实施期间,利用各种形式举办技术培训,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宣传媒体,大力宣传土壤综合改良治理培肥,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县、乡技术人员要经常性深入基层、深入田间、深入农户,了解土壤综合改良实施情况,围绕土壤综合改良等基本内容,开展现场技术指导和咨询,指导农民科学合理施肥,解决农民在生产实践中出现的施肥用肥问题,确保服务到位与实施效果。

3.争取资金扶持,保证措施落实

全县各级要紧紧抓住移民乡镇被列入全省扶贫重点乡发展的有利时机,多渠道向上级有关部门积极筹集资金, 确保土壤综合改良有一定的资金投入。特别是发改、扶贫办和农牧等部门要将土壤综合改良列入项目科技措施主要内容之一,多方争取移民扶贫资金予以扶持,加快移民乡土壤改良步伐,保证计划顺利实施,促进移民增收致富。

4.搞好示范片建设,展示示范效应

各乡镇要根据农业生产实际,因地制宜安排一定面积的示范,做到主要农作物和特色作物都有500~1000亩以上的示范片。示范片要选择在公路沿线、集中连片、排灌良好的地方。同时,每个示范片还要安排3个以上的对比试验,示范片要实行统一管理,做好田间观察记载,不断积累和完善土壤综合改良配肥参数,以向农民群众展示土壤综合改良配肥效果,促进辐射带动作用。

5.加强管理,严格督查检查

土壤改良技术方案篇8

关键词:地形塑造 流程 堆筑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

1、地形整理要求

1.1在园林土方造型施工中,地形整理表层土的图层厚度及质量必须达到《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对栽植土的要求。

1.2地形整理的施工既要满足园林景观的造景要求,更要考虑土方造型施土中的安全因素,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并结合考虑土质条件、填筑高度、地下水位、施工方法、工期因素等。

1.3土壤的种类、土壤的特性与土方造型施工亲密相关,填方土料应符合设计要求,保证填方的强度和稳定性。

2、地形整理前的准备工作

2.1技术准备

(1)熟悉复核竖向设计的施工图纸,熟悉施工地块内的土层的土质情况。

(2)了解地形整理地块的土质及周边的地质情况,水文勘察资料等。

(3)测量放样,设置沉降及水平位移观测点,或观测柱。在具体的测量放样时,可以根据施工图及城市坐标点、水准点,将土山土丘、河流等高线上的拐点位置标注在现场,作为控制桩并做好保护。

(4)编制施工方案,绘制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提出土方造型的操作方法,提出需用施工机具计划。

2.2人员准备

组织并配备土方工程施工所需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组织安排作业班次;制定较完善的技术岗位责任制和技术、质量、安全、管理网络;建立技术责任制和质量保证体系。

2.3设备准备

做好设备调配,对进场挖土、推土、造型、运输车辆及各种辅助设备进行维修检查,试运转,并运至使用地点就位。

3、地形整理操作流程

地形塑造工程包括土方回填、微地形塑造、绿地平整等项目,包括挖、运、填、平整,碾压五个步骤,为减少土方工程中的重复作业,施工前对原始地貌进行勘测、对比设计标高计算和平衡土方的运输。根据土方计算各施工区域的量,进行合理安排人、材、机、物,做到土方有效流动,提高机械使用效率。挖槽土方为种植土时,挖槽与微地形塑造可以同时进行。

场地清理标高测设土方平衡外运土方、回填地形施工微地形塑造微地形细修整

4、土方工程进行前要认真检查和研究图纸,根据图纸熟悉现场情况,确认水准点,并核对标高和平面尺寸;清查现场、确认现场管道、通信、电力电缆等各种埋设物的位置和处理方法;协商处理渣土外运和堆放地点,并结合交通状况制定最佳交通路线。

4.1场地清理及现状勘查

清除绿地范围内的所有建筑垃圾。清场前事先向甲方征询地下管线分布情况及相关地块管线分布图,请相关人员到现场认定,做好标记,标明管线走向,竖警示牌,在确保万无一失情况下施工。

4.2标高测设及等高线放样

根据图纸等高线,合理选择方格网控制桩,采用坐标法,对微地形等高线关键点进行放设,并设置木桩测设高程,逐层进行测设。桩木的规格及标记方法,侧面须平滑,下端削尖,以便打入土中,桩上应表示出施工标高(挖土用“+”号,填土用“-”号)。

4.3土方平衡

根据现场标高控制桩制定土方平衡方案,在平面图上先划出挖填区的分界线,并在挖方区和填方区适当划出若干的调配区,确定调配区的大小和位置,确定土方平衡运输方案,确定最佳运输土方线路。运土车辆应设专人指挥,卸土的位置要准确,如果乱堆乱卸,必然会给下一步施工增加许多不必要的小搬运,从而浪费了人力物力。

4.4初地形堆筑

由于本工程微地形较分散,高差1-4米。根据需求量调进土方,在进土时尽量将土方直接堆置到位,使用装载机进行场内运输及粗造型,先按施工高程进行粗造型,堆塑土壤要分层碾压,保证稳定性,分层厚度50cm左右,不足50cm的按设计高度堆塑。

当地形堆到距设计标高80-100cm位置后,以上土壤全部用适合植物生长的种植土开始地形塑造,这时要注意土方压实到满足稳定性的要求,不要反复碾压已堆砌的土方,避免破坏土壤结构。随后用人工根据标高调整和进一步造型,地形施工要求坡面曲线自然和顺,标高符合设计要求,地形饱满且排水顺畅。

4.5微地形塑造修正

山体的等高线按平面设计及竖向设计施工图进行施工,在山坡的变化处,做到坡度的流畅,每堆筑1m高度对山体坡面边线按图示等高线进行一次修整。采用人工进行作业,以符合山形要求。整个山体堆筑完成后,再根据施工图平面等高线尺寸形状和竖向设计的要求自上而下对整个山体的山形变化点精细地修整一次。要求做到山体地形不积水,山脊、山坡曲线顺畅柔和。按照城市绿化规范规定,在10cm以上,30cm以内平整绿化地面设计坡度要求,平面绿化平整坡度控制在3%的坡度,其他根据实际的线性和竖向标高进行作业,确保水能排到指定位置。同时清除现场的碎石和杂物。

4.6艺术效果评价

微地形塑造完成后,请甲方、设计、地形塑造专家、艺术效果专家进行现场验收指导,不符合设计标准和相应艺术效果的地形进行重新调正,符合的进入下一步工序,进行土壤改良及杀菌消毒工序。

5、土壤改良消毒施工方案

现场绿化种植区域土壤易板结,土壤孔隙度差,有机质低,全盐量及ph值偏高。为确保植物良性生长,达到良好的绿化效果,须对土壤情况进行采样化验,检测项目有:ph值、全盐含量、有机质含量。检测结果及具体改良方案提交业主确认。对于不合乎规格,含有板结层、建筑垃圾层、养分贫瘠、PH值不达标的等采取局部客土,并进行土壤改良。针对土壤改良参考措施如下:

有机质含量低的土壤进行施有机肥如羊粪、鸡粪、草炭土等有机肥,羊粪每亩施用1500千克;鸡粪每亩施用500千克;要求与土壤充分拌匀,生物有机肥要求充分发酵熟透,无异味,无病虫害,无大块。

参考文献:

1.张文英.石金城.《园林景观设计实录》.第一版.白通集团: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土壤改良技术方案范文

土壤改良技术方案篇1[关键词] 马坡镇 土壤 改良[中图分类号] S1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10-0121-0
点击下载文档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5折优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