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的勘察设计范文
岩土工程的勘察设计篇1
关键词:岩土工程 工程勘察 趋势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全国各地的工程建设也发展迅速起来。而工程的质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不可避免的也会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因此作为工程勘察的前期准备要素,受到各方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在岩土工程建设中,岩石的勘探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施工情况。因此,在岩土的勘察中,要注重人员的技术培训,还要注重勘探技术与先进设备的紧密结合。
一、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概述
工程勘察设计是所有工程建设的基础,为工程建设项目的规划提供了翔实的地理环境基础。任何大型工程项目的建设都必须首先开展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才能保证项目建设顺利开展。随着土木工程建设的迅速发展,工程勘察需要对相关的内容以及工作方式进行改变,才能够适应土木工程建设的发展需要。这也就促进了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技术的持续发展,实现了其从“工程勘察”逐步向“岩土工程”方向转变的可能。为了加强国际间工程建设交流与接轨,我国相关部门及倡导并支持传统工程勘察工作向岩土工程方向转变,主要体现在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施工以及监理等多个方面,为我国工程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使得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工作得到了行业的广泛认同。
二、我国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现状
虽然我国岩土工勘察设计工作得到了相关部门的支持和社会的认可,勘察技术得到了明显提高,但是整体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1.勘察水平参差不齐,整体水平不高
我国当前的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水平大多数处于低水平状态,仅仅只有少数的企业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这就使得岩土工程勘察单位的资质较低,而且其提交的成果水平较低。即使是一些资质为甲级的单位其成果水平也受限,有的提交成果甚至还存在比较严重的错误。同时,在新技术的应用以及新勘察方法的使用方面,只有少部分的单位有能力去开发,大多数的单位仅仅依靠传统方法,使用生搬硬套的方式,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这要求相关部门的政策在导向过程中必须重视整体水平的提高,而不是少数单位能力的拔高。必须通过将知识密度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分流的方式,才能对勘察设计工作进行改造。
2.勘察所需工具落后
近年来,我国工程的施工标准有所提高,而作为工程的基础岩土勘察工作所要求的准确度也相应的提高。而勘察人员所使用的多是陈旧的设备和传统的技术,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勘察数据的精确度。而现代新款的岩土勘察设备,改变了原来笨重的外形,变得小了很多,而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都能方便搬运,运输过程中也方便了很多,而且拆装都很方便。而且使用的是智能,能迅速适应各种环境下的工作,而且测量的数据也精确很多。陈旧的勘察设备由于不方便拆装与运输,很容易阻碍工程的顺利开展,以及测量数据的不准确性,也会导致工程的失误率增加,这些都会造成工期延长和资金的浪费。
3.成果质量不高
由于目前大多数岩土勘察单位从之前的行政拨款到现在的自已掏腰包,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将勘察设计的质量放松,造成质量不高等的问题。
4.监理力度不够
在所有工程项目施工中,监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严格的施工监理才能确保工程每个环节的顺利开展,在岩土的勘察过程中也是如此。可是,在我国岩土勘察中,还缺少独立的监理系统,再加上对监理工作的不够重视,使得很多都缺失了监理环节,或者是走过场,不重视。这些不好的现象,都会导致勘察数据的准确性不高,还会造成豆腐渣工程,这些都是缺少监理的后果。
5.达不到国际标准
在工程勘察改革后,我国的勘察设计水平仅限于国内的水平,因此,会导致勘察设计过程中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这还需要我们在未来的几十年,通过不断的市场完善,逐步实现与国际的接轨。
三、岩土工程专业发展趋势展望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需要,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已经逐步向企业发展的方向转变。在新的理论技术支持与推动下,岩土工程勘察行业将向更加广阔以及更深层次的技术层面发展。
1.岩土勘察技术的发展
传统的岩土力学在如今先进技术的发展要求下,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沿海地区,由于填海造田,导致的软土工程问题以及特殊土质,例如湿陷黄土地层带来的工程问题。(2)大型交通配套设施的建设问题,例如跨海大桥、地铁以及海底隧道等工程建设问题。(3)城市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地基深挖的保护问题以及城市基础设施的改造问题。(4)工程勘察过程中,出现的资源浪费以及再利用等问题,例如废料的处理、旷地的填埋以及污染区域治理等问题。上述问题都是工程勘察设计单位的相关技术人员需要面对和考虑的问题,需要利用新的科研理论与成果在既有的模型基础上,实现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向新的方向发展。
2.水文地质工程勘察
岩土工程的施工直接与地下水状况相关联,地下水在开采及使用,以及建筑地基等进行施工时,都会用到水,他们都与地下水密切相关。目前,对于地下水的工程状况所采用的技术主要表现在:在利用计算机对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后,出来的数据要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其他因素,对地下水的控制状况和资源进行评价。同时,非饱和渗流主要体现在工程的构建及参数的确定方面。以此为基础,逐渐建立起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划测试的自动化处理系统。
3.GIS 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地理科学技术的逐步发展,这些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得到了很大的应用,使得这些专业得到了非常明显的发展。尤其是GIS技术,它在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的应用更加的广泛。总体来讲,目前我国的经济水平有了提高,工程建设的需求量也不断的增加,这为岩土工程勘察的深度以及广度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岩土工程勘察得到的数据资源是可以重复使用的宝贵资源,而传统的岩土工程勘察所采用的钻探技术是基于岩土力学推测和工程技术人员勘察经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在勘察精度以及广度等方面,主要根据勘探点的深度和密度来获得。另外,由于不同地区地质条件有所不同,也会限制对应的信息获取方式的拓展,从而导致工程的前期工作没有方向。
随着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资料的收集、存储以及应用都更加便捷、快速。工程勘察方案技术进一步提高了当前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的水平,其中以GIS技术更为重要。在岩土工程勘察设计过程中,通过准确的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单项勘察项目的优化、科学决策体系的优化以及工程的科学规划等,在这些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GIS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中的应用与实践日趋成熟,更多的地理信息在岩土工程中得到了应用。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这就要求工程技术人员不但要对相关的研究条件和基础科学熟练了解、掌握,还必须建立起一个准确的预测模型。将之合理的利用到岩土工程中的GIS分析当中,提高工程勘察成果的可靠度。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工程施工对工程勘察设计所要求的不断提高,工程勘察不但要提高技术还要对组织及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优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勘察数据的准确性,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许宗录.浅谈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及创新[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10).
[2]张海军.岩土工程勘察相关问题的讨论[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0(03).
[3]邹喜国,司涛.浅析岩土工程勘察的现状与展望[J].科技资讯,2010(16).
岩土工程的勘察设计篇2
1.成果质量不高
当前大多数的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单位都已经实施企业化,从之前的行政拨款转向自己掏腰包——自负盈亏。所以部分勘察设计单位为了获得利益,而将勘察设计质量管理放松,造成勘察设计成果质量不高等问题。集中体现在这样两个方面。(1)由于勘察时间减少,为了达到对应的工作量,只好采取压缩工程成本的方式。同时为了盈利,而对勘察成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2)钻探与取样过程不符合对应的标准,为了压缩时间,勘察过程中可能采用2~3m采样一次,导致分层不够准确,抑或造成部分稀薄地层不能勘察得到。而且在取样过程中不适用取样器,而直接使用原状土样。
2.勘察技术、标准和成果不能达到国际标准
在工程勘察改革之后,我国的勘察设计水平还仅限于国内水平阶段,导致勘察设计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这种在技术和体制上与国际不接轨的原因,还需要在未来几十年内,通过市场逐步对之予以完善,实现国内与国际的接轨。要求国际在响应的技术标准与政策制定过程中,要鼓励更多的勘察设计单位向国际惯例靠拢,以免由于封闭而自成体系。
二、岩土工程专业发展趋势展望
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以及岩土工程勘察成果的相关成果,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已经逐步向企业发展的方向转型。在新的理论技术支持与推动下,岩土工程勘察行业将向更加广阔以及更深层次的技术层面发展。
1.工程勘察技术的发展
传统的岩土力学在当前先进技术的发展要求下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其主要体现在经典岩土力学面临的挑战方面,主要集中在这样几个方面。(1)针对城市规模化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地基深度开挖保护问题,城市基础设施的改造问题。(2)沿海填海造田导致的软土工程问题以及特殊土质,例如湿陷黄土地层带来的工程问题。(3)大型交通设施的建设问题,例如跨海大桥、地铁以及海底隧道等工程建设问题。(4)工程勘察过程中的资源浪费以及再利用等问题,例如废料的处理、旷地的填埋以及污染区域治理等问题。上述问题都是工程勘察设计单位的相关技术人员需要面对和考虑的问题,需要利用新的科研理论与成果在既有的模型基础上,实现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向新的方向发展。
2.水文地质工程勘察
岩土工程与地下水状况直接相关,地下水在开采使用以及建筑地基等水工构筑物在进行防渗施工处理过程中,都与地下水密切相关。当前,针对地下水的工程状况问题所采用的技术主要是:利用计算机对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后所提取的数据进行数值分析,同时结合复杂补给条件、渗流等因素,对地下水控制状态进行分析和资源评价。同时,对于非饱和渗流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方程的构建以及相关参数的确定方面。以此为基础,逐步建立起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测试及运动特性参数采集的自动化处理系统。
3.GIS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随着国内地理科学信息技术得到逐步发展,这些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使得这些专业得到了较为明显的发展。尤其是GIS技术,其在工程勘察过程中的应用更加广泛。整体来讲,当前国内经济水平得到提高,工程建设需求不断加大,这为岩土工程勘察的深度以及广度提供了更多的机会。由于岩土工程勘察得到的数据资源是可以重复使用的宝贵资源,而传统的岩土工程勘察所采用的钻探技术是基于岩土力学推测和工程技术人员勘察经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勘察精度以及广度等方面,主要根据勘探点的深度和密度来获得。另外,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也限制了对应信息获取方式的拓展,导致工程的前期工作没有方向。
随着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资料的收集、存储以及应用都更加便捷、快速。基于该部分基础建设起来的工程勘察方案技术进一步提高了当前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的水平,其中以GIS技术尤为重要。在岩土工程勘察设计过程中,通过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单项勘察项目的优化、科学决策体系的优化以及工程的科学规划等,在这些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GIS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中的应用与实践日趋成熟,更多的地理信息在岩土工程中得到了应用。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这就要求工程技术人员不但要对相关的研究条件和基础科学熟练了解、掌握,还必须建立起一个准确的预测模型。将之合理的利用到岩土工程中的GIS分析当中,提高工程勘察成果的可靠度。
三、结语
随着工程建设对工程勘察设计的要求不断提高,工程勘察不但需要提高技术方面的整体水平,还必须对组织管理体系以及质量管理体系等方面进行优化。只有这样,才能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保证勘察成果的准确性,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整体提高。
岩土工程的勘察设计篇3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数字化系统;方案;技术
中图分类号:U445.5文献标识码:A
一、我国岩土工程勘察的现状
在工程设计过程中,岩土工程勘察是重要的环节之一,是对工程地质的断层、地形、地貌以及地下水位等资料的调查搜集。就目前实践状况来看,岩土工程勘察信息是对地质情形的静态表达,难以实现对地质参数的动态和多维反映,不能满足岩土工程空间分析对信息的要求。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加快使得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快速发展,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随着计算机网络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广泛应用,我国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发展迅速,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的数字化得到了推广。但在实际实践过程中,我国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尚未完善,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勘察资料过于地质化、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数字化系统综合能力差、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数字化系统的空间分析能力缺失、研究成果与实际应用脱节。
二、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数字化系统方案分析
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数字化系统是在结合计算机网络和现代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对岩土工程信息进行勘察的有效手段。就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数字化系统的方案制定来看,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岩土工程勘察数字化
数字化就是将一些分散而多种多样的要素或单元合并组合成一个更加完整或协调的整体。岩土工程勘察数字化系统是指应用当代测绘技术、数据库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CAD技术,通过计算机及其软件,把一个工程项目的所有信息有机地集成起来,建立综合的计算机辅助信息流程,使勘察设计的技术手段从手工方式向现代化CAD技术转变,作到数据采集信息化、勘察资料处理数字化、硬件系统网络化、图文处理自动化,逐步形成和建立适应多专业、多工种生产的高效益、高柔性、智能化的工程勘察设计体系。
(二)岩土工程数字化系统的组成
岩土工程数字化系统的组成。岩土工程勘察数字化系统涉及的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计算机图形学、地质学、地质统计学、地质建模、AutoCAD和Word自动化等一系列技术,他们以岩土工程勘察、设计规范作为相互联系的基础组成一个系统工程
三、岩土工程勘察数字化模块技术分析
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数字化系统的应用能够实现岩土工程勘察中场地方域的数字化、场地物性指标的数字化、场地地层的数字化以及岩土工程勘察数据库的设计,有效解决了传统岩土工程勘探中由于数据内容的复杂性和形式的多样性造成的处理困难。在具体运行过程中,岩土工程勘察数字化的实现将地质统计学的相关基础理论与现代技术进行融合,采用科学合理的手段和方法。本文就岩土工程勘察主要数字化模块技术的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简要分析:
(一)GIS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虽然GIS和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一体化有区别,然而二者也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即二者皆涵盖和空间坐标相关的信息,GIS注重空间信息的采集与分析,而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一体化注重空间信息的分析与决策。一般来说,和以往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技术相比,GIS具有强大的数据采集与处理能力、形式与内容上复杂多样性、较强的可视化操作功能及空间分析能力等优势。
(二)岩土工程建模
一般来说,多样化的场地地层构造皆能够抽象为点、线、面及体4种要素的集成。场地地层在空间上都需要一定的地点与范围,空间关系、属性及空间等特征是场地地层的重要基本特征。场地地层的数字模型包括准备、简化假设及建模等阶段,具有确定性、可视化及可修改性等特点,其中场地地层建模过程为:现场勘察资料的采集、地质与变量描述、空间分析。在场地地层建模中一般常用的方法是表面模型法,此外还有数字模型法与图示模型法。
(三)数据库建设
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涉及到信息的共享,因此,构建高效经济的数据库显得尤为重要。岩土工程勘察数据常常具有空间性与多源性的特征,一般数据库技术是很难实现对这些数据的处理。随着GIS、计算机图形学及空间科学的发展,这为复杂的空间数据采集、存储及分析建模提供了重要的条件。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岩土工程勘察数据库的出现为岩土工程领域复杂的数据管理,空间数据分析提供了高效快捷的手段,目前,以GIS技术支持的数据库技术已经应用到地质学的众多领域。
四、结语
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数字化系统是现代工程设计的重要工具,能够为岩土工程勘探提供动态、多维、有效的地质数据信息。目前,我国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数字化系统建设已得到了高度重视和广泛推广,但相关技术的不成熟和系统功能的不完善,使得空间分析能力的不足、勘察信息数字化程度不够成为了我国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中存在的重要问题。这就要求必须深化研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流程的数字化,从而解决岩土工程勘察数字化问题,实现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的一体化,以推动我国工程设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银孙.数字察图、数字制图与勘察设计一体化[J].科学技术通讯,1997,(3).
[2]唐业清,李启民,崔江余.基坑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12).
[3]包惠明.桂柳高速岩土永福石城坪滑坡抗滑桩变形的原因及加固措施[C].全国第四届山区地基基础学术会议论文集,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7.
[4]沈芳,黄润秋,等.地理信息系统与地质环境评价[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0,27(2).
[5]包慧明.GIS支持下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一体化[J].水温地质工程地质,2002.
岩土工程的勘察设计篇4
关键字: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 A
在建筑施工之前,要首先做到对当地地质岩土工程的详细勘察工作,勘察设计工作是建筑工程的基础环节,也是关键的环节。只有通过严格详细的勘察工作,才能更好的了解当地的地质结构特点,为后期的基础设计施工、建筑结构设计施工提供精确的数据依据。如果忽视工程勘察工作,将会对后期的建筑施工带来诸多的不便,甚至会导致施工事故的发生,因此在施工中,要重视勘察设计工作的实施,严格参照国家相关规定,保证工程质量达到要求的质量标准。
一、岩土工程勘察的进展
我国岩土工程勘察已经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具体表现为:①勘察工作改变了传统单一的测试手段,已经发展成为全方位的测试方案,多种勘测技术的发展标志着我国的勘察工作已经发展到较高的水平;②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更加密切,在勘测工作中,把更多的理论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大大提高了勘测工作的精确性和科学性;③勘测技术水平提高,对于地质条件复杂、施工要求严格的岩土勘测工作也能顺利完成,此外,勘测技术的相关标准和法规,也逐步的健全和完善,为岩土工程勘测提供了制度的保障;④建筑基础设计技术的水平提升明显,能处理岩土勘察工作中所面临的各种不良地质,并且开发出了完整的基础处理施工方案。
二、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内容
2.1选址勘察阶段
此阶段的目的是选择最佳的工程建筑地点,主要工作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收集施工场地的地质条件、地下水位、施工资质等相关数据;二是,在收集数据的基础上,结合已有资料分析建筑场地的岩层特性、地下水以及地质构造条件;三是,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现场工程钻探和工程地质测绘等工作,保证分析数据的精确。
2.2 初步勘察阶段
初步勘察为建筑物基础设计和相关预防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依据,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如土木测试技术、工程探测技术、土质测绘等,评价岩土工程施工位置选取的稳定性。此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①根据上一阶段的数据分析和此阶段的工作要求,部署合理的勘察工作;②结合勘测数据和相关工程资料,建立施工场地的模型图,并查明标注施工场地中的不良地基的位置和影响作用;③通过勘察工作了解施工地的地质状况、土层构造、水位分布等综合影响因素;④探明地震效应和地基土层的稳固性,对建筑基础设计方案作出初步的分析评价,设计初步的施工计划方案。
2.3 详细勘察阶段
该阶段是地基处理阶段,针对不符合标准的基础进行地基处理,加固地基压力载荷压层,防治不良地质条件,评价估算施工计划,保证施工计划满足建筑要求。这一阶段的工作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求所采用科学精确的数据分析,制定合理的建筑施工方案。主要工作是:深入分析施工场地的各层土质条件,查明地基的载荷能力和稳定性;建立施工建筑平面示意图,标注建筑的结构特点、规模大小、建筑用途等,分析可能采用的基础施工形式,针对不良地基要作好防治工作;查明场地的抗震状况和地下水位分布,结合建筑要求的抗震等级,提供科学的地震效应和地层渗透指数,并判定地下水对地基施工的影响,作好预防工作。
三、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和相关技术应用方面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勘察工作的科学性和精确性,对后期的建筑施工带来了不良影响,在这些问题中,既有主观的因素,也有客观因素的存在,具体表现为:
3.1 设备问题
部分勘察施工单位所用的设备陈旧老化,精密度较差,已经远远不能够满足现代施工的需求了。再加上,相关监察单位执法力度不足,对仪器要求标准没有政策性督导,导致部分施工单位追求经济利益,对新型勘测仪器投资较少,在施工中依然使用落后的勘测设备,严重影响了建筑勘测工程的可靠性。
3.2 从业人员素质问题
在工程勘察队伍中的骨干人员必须是拥有正规学历的人才,甚至是工程师资质的人员,而且在相关专业拥有大量的实践经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勘察工作的科学性和正规性。但是,目前大部分勘察队伍的从业人员是不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甚至有部分人员还是半路出家的,完全不具备从业资格,因此,这就大大影响了勘察工作的精确性和合理性。此外,部分测试人员的操作不规范,对仪器的操作方法一知半解,再加上工作态度的不认真,这些主观因素都影响了测绘数据的可信度。
3.3 勘察方案不合理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是建筑施工中重要的一环,但是在施工造价中,对于勘察工作的资金投入较少,导致测绘工作量偏少。也有施工队伍,为了降低费用,勘察工作简单粗糙,不能为施工分析提供足够的数据,导致勘察方案不合理。为了保证建筑施工安全,避免引起建筑施工中的损失,增加勘察方案的投资是完全必要的。
四、岩土勘察技术应用中的保证措施
岩土工程勘察是一项关系重大的工作,也是一项科学性、精确性要求较高的工作,勘察工作关系到建筑的质量和经济性,所以从业人员在工作中必须采取措施,保证勘察工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4.1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从业人员应该将掌握的工程力学、地质学等专业知识和实际勘察工作联系起来,正确处理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具体工作是:勘察人员利用理论知识,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参考建筑要求标准,构建理想的勘察模型,运用搜集的信息分析解决勘察工作中的问题。
4.2 断裂带勘察
在勘察中要注重断裂带的勘察工作,以便于评价对蓄水影响和各层岩土的渗透性。充分收集施工地的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数据,进行分析;通过技术手段探测核实得到的结果;最后通过理论进行分析统计,得出精确的断裂带数据,采取措施预防地质状况、水位条件对施工带来的危害。
4.3 水系渗透勘察
水系渗漏勘察是勘察工作中重要的一项,利用钻机取各层土芯进行分析,评价风化岩层的负载能力;对取样的样品,进行力学实验,判定岩土的物理学指标;进行土质和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试验。同时,要保证工作量布置合理,使取样和测试都有足够、精确的数据支持,工作人员应该进行原位测试和室内测试,为工程问题分析提供技术参数。
五、总结
岩土工程勘察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有效措施,勘察工作要严格遵循国家标准,充分做好勘察准备,保证从业人员资质和设备达到国家要求。此外,制定勘察流程,明确表明勘察内容和范围,确保工作科学有效。对于当前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应用中存在的不良问题,应严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保证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工作的科学性和精确性。
参考文献:
[1] 吴礼群;现代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应用[J];勘察设计,2010年,(3).
[2] 潘洪远、覃绪坚;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应用与技术管理[J];应用科技,2010,10.
岩土工程的勘察设计篇5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设计,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P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我们整个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是整个建设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项工程在建设前都必须进行岩土工程勘察,采集相关数据。而我们勘察的成果质量会直接的影响到整个工程造价的安全。所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也是一个我们不能轻视的工作。我们应该对平常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归纳、分析,这样才能提高我们的工作水平,保证勘察成果质量。
1. 岩土工程勘察概述
1.1 岩土工程勘察与设计的目的
岩土工程勘察与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运用工程地质学等相关理论,应用科学的勘察方法,利用先进的测试技术及仪器,依照一定的程序对建筑项目场地进行调研。调查、分析、研究与工程建设相关的工程地质条件、施工建设对所在地及周边自然地质环境造成的影响等内容,并对勘察成果及技术参数进行评价和设计,以便为工程建设的基础设计及施工提供科学、详实、准确的工程地质资料及技术参数。
1.2 岩土工程勘察与设计的主要内容
主要包括现场的钻探及原位测试、原状土取样、室内试验以及编制设计文件等方面。
1.3 岩土工程勘察方法的选定
(1)收集地质资料,进行工程地质测绘;
(2)按照地质条件以及测绘成果,进行勘察纲要的编制;
(3)根据地质条件、地形地貌、工程特点,确定勘察手段和勘探方法。
1.4 岩土工程设计的程序和步骤
(1)根据勘察结果,拟订初步设计方案;
(2)制定施工方法;
(3)进行设计方案的可行性验证,确定最终设计方案;
(4)制定设计文件,文件中要涵盖设计方案、施工方法、施工要求等要点。
2.勘察与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勘察依据不充分、目的不明确
实践证明,只有设计意图明确,才能科学合理的布置工程量,解决工程设计和施工中的岩土工程问题。但在工程实际中,有不少勘察工作不完善、不具体,例如,拟建工程的结构形式、规划地坪标高、勘探点坐标等情况不清,这些都是因为勘察单位的技术不足引起的,加上勘察单位对工程所涉及的公众利益安全不够重视,忽视了工程施工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地质危险和地貌问题,例如,某项工程勘察报告中提到该施工工地上有多个钻孔遇到防空洞,防空洞与地下室的地板之间仅3m的距离,可是在勘察平面图上却没有标识,相关人员也没有对勘察报告进行核实。又如某一住宅小区原有的地貌为山地丘陵,人工渔塘较多,是建设单位在堆填后进行开发的,在勘察过程中,某勘察单位没有对原有地貌进行详细的勘察,也不向附近居民访问,在后来施工中发现的其他地理情况与勘察报告中大相径庭,原来建筑物的所有钻孔均布置在塘堤上,导致业务不得不对工程项目进行变更。
2.2勘探点深度
各建筑基础结构和形式都有所不同,其勘察的深度也不同,如5-6层砖混结构住宅,通常的勘探孔深为15m,而在地质较好的密实碎石土及基岩区可以减少勘察的深度。而对于多层结构的商场,高度较大的地下室,其建筑的柱网荷载较大,基础面积大,甚至可能采用桩基,尤其在细土平原区地区,由于可能存在软土层,仅15m是无法满足要求的。相反,如果在碎石区,对2-3层的建筑物,有的勘察队伍也采用15m的勘察深度,最后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2.3勘察测试手段、方法的不适宜
由于技术、素质等方面的限制,一些勘察单位对勘探装备、勘探手段、取样方法的适宜性没有引起重视。例如,在碎石土层中进行标准贯入试验,圆锥动力触探试验不连续、不提供综合修正结果,勘察人员还没有清除孔内的废土就开始贯入,这导致原位测试结果和现场测试会出现差异。在岩层中钻进时,无岩芯采取率,导致勘察人员无法了解其钻探效果。
2.4勘察纲要编制不完整
一些勘察单位的勘察纲要不完整,有的甚至没有审查过就开始施工,也没有勘察平面图,有的单位甚至没有勘察纲要,或者责任人签名或仪器编号填写不全。一些单位的勘察原始资料没有真正落实审核,少数单位原始资料归档制度不完善,有的原始资料缺失,这些问题都将导致勘察问题的发生,影响岩土施工。
2.5忽视生态环境的论证
由于勘察单位对岩土工程设计、施工论证不足,导致岩土施工的质量受到极大影响。例如,一建筑场地四面紧邻高层建筑物或马路,而勘察队伍在对这块场地勘察时,除了按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定的一般要求进行外,还要重点对施工中可能对周围的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论证,可是很多勘察单位却忽视了这方面的工作,导致整个勘察结果无法适应施工要求,严重时还会导致工程变更,反而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2.6地下水位观测
地下水位量测应该和各勘探点同时进行,而测量时间也应该在最后一个钻孔施工完成的24h后进行,测量内容主要包括地下水的开采情况,水位量测应与钻孔坐标、标高回测相结合。但在工程实践中,对钻孔(探井)中水位的量测,没有全面考虑到附近有无抽水井及地下水溢出的陡壁,这样测量出来的结果无法真实的体现地下水位情况,严重的话,还会给岩土工程带来很大的麻烦。
2.7试样采取
在试样采集中,对其工作要求没有进行严格规范,原状样高度不够,数量和质量也不到位,导致土质中的大量水分流失,影响对实际级配的定性或土盐化学分析的准确性。采取地下水试样时,钻孔才终孔即采取,这种水样成分无法代表地下水的真实成分。
3.改善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的策略
3.1 加强市场的管理与监督
(1)严格遵循一勘察、二设计、三施工的顺序开展工作;
(2)严格审查勘察合同和勘察纲要;
(3)加强现场的监督与控制,防止弄虚作假,提高勘察工作的真实性;
(4)严格审查勘察报告。对勘察报告中工作量、稳定性评价、勘探质量、数据分析、选型论证、结论建议等内容严格审查、重点把关,尤其要重视报告中提出的建议。
(5)加强政府及相关机构的管理与监督,制止恶性竞争;
(6)大力推行工程监理制度。
3.2 加强教育培训,提高人员队伍整体素质
(1)加强技术人员的教育和专业培训,并制度化,更新其知识结构;
(2)鼓励技术人员多参加学术活动,拓展其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3)实施岗位轮换制度,增加内部的技术交流与沟通;
(4)推行岩土工程师注册制度。
3.3 加强工程地质的地域性研究,制定地方性的勘察规范
我国面积辽阔,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复杂多样,各不相同。这种情况下,如果在岩土工程的勘察与设计工作中,不考虑地区的实际,机械地套用标准统一的全国性勘察规范,必然无法保证工作的准确性。因此,要加强地域性研究,依据本区域的实际地质状况,因地制宜地制定出操作性强的地方性规范标准。
3.4 广泛采用先进的技术,提升岩土工程的整体技术水平
加强计算机技术等新技术的应用,强化自动化检测与监测技术,确保所提供的岩土工程地质资料和技术参数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结束语:上面我们就有关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相关措施进行了分析,通过介绍我们应该了解到岩土工程勘察因为实际情况的不同会遇到各种各样不同的问题。所以我们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工作的任务就是希望通过相关技术资料,分析和评价工程地质条件,更好更顺利地让我们完成岩土工程勘察任务。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者只有全面掌握岩土工程勘察的相关规则,并且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总结工作经验和新的知识,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更好做好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工作。
参考文献:
[1] 李树林.城市地铁岩土工程勘察应注意的问题[J].铁道勘察,2005(3).
[2] 赖惠明.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探讨[J].四川建材.2007.(03).
岩土工程的勘察设计篇6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数字化系统
众所周知,如今学科发展的三大支柱是:理论、实验和学科计算机技术。特别是学科计算机的发展为应用学科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三大支柱带来的巨大变化也影响了岩土工程勘察领域。
1我国岩土工程勘察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岩土勘察设计工作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并与国际差距缩小。但是仍存在有以下几个问题:
1.1勘察资料与设计脱节
由于之前部门长期都是勘察、设计、施工都是分散作业,加之一些新规范,新技术应用不及时,造成岩土工程设计与勘察脱节。这不免造成勘察提供的勘察资料让设计人员往往摸不着头脑。并且就当前实践经验来看,勘察在设计整个过程的参与度还不够。另外,由于设计和勘察的脱节,设计人员往往勘察方面知识不足,很难深层次理解勘察资料,使勘察资料有效性没有得到最大发挥,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和损失。
1.2系统综合能力差
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涉及到方方面面的信息,包括水文、地理等等。然而,现有的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系统还没有实现各类数据的综合采集、分析,因而使得设计方案可以获取的信息量有限,并不能得到全方位的数据支持。
1.3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系统的局限性
现有的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系统不具备空间分析能力,这种局限性极大的限制了其功能的发挥,如难以科学决策支持现有的勘察设计方案,取而代之,现有的勘察设计方案很大程度上受到专业人员主观因素的影响。另外,现有的很多软件都是比较落后的,与实际脱节。落后的软件就很难反应实际的情况,解决具体问题也非常的不完善。
1.4勘察技术与国际水平有较大差距
虽然解放以来我国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与国际先进技术相比,我们仍有很大的差距,主要原因是我们在改革开放以来与国际先进国家技术交流不充分,国内岩土勘察技术成熟的过程相对闭塞,呈现曲折发展的状态。
2数字化系统方案
2.1岩土工程勘察数字化
数字化简单来说就是将一些分散的元素整合在一起,从而成为一个更具有整体性和协调性的整体。正是由于数字化这个巨大的优势,因而被认为是极具有价值的一个过程。如果设计到岩土工程勘察设计这个领域,我们可以将岩土工程勘察数字化解释为不同学科的有效组合。这个数字化系统相比于传统系统的优势在于充分整合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CAD技术转变,使得信息化采集数据,数字化处理勘察资料,网络化硬件系统等成为可能,并随着其发展逐步建立起完善的工程勘察设计体系。具体说来岩土工程勘察数字化系统的概略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2.2岩土工程数字化系统的组成
岩土工程数字化系统因承载着采集和整合数据信息的任务,因而对技术的要求比较高,它主要涉及多方面的技术,如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库、计算机图形学、地质学、地质统计学、地质建模、AutoCAD和Word自动化等。如图2所示,他们以勘察和设计为基础形成一个严密的系统工程:由图2我们可以清晰明了的看到数字化系统将这些技术紧密结合起来并形成了一个体系,这与传统的各学科独立工作不同,这样不仅能够促使各学科的相互渗透,相互交流,同时也方便数据的整合和集成。实现岩土设计数字化必经阶段和前提条件是岩土勘察的数字化,因而我们应加大对岩土勘察数字化的建设。
3数字化系统的实现
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数字化的实现,主要解决以下关键问题:岩土工程勘察中场地方域的数字化、场地物性指标的数字化、场地地层的数字化和岩土工程勘察数据库的设计。如何实现这个数字化系统呢,可以结合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与地理信息系统(GIS),这样的好处就在于能够充分利用GIS的优势,充分发挥其效用。众所周知,GIS具有强大的信息采集、处理、分析能力以及空间查询功能。勘察数字化系统与GIS结合可谓是强强联手,一方面可以精确分析勘察数据资料信息,改善传统勘察系统对于复杂多变情况下束手无策的状态。另一方面有利于实现岩土工程勘察数字化系统中场地方域的数字化。因为借助GIS的优势可以创建可视化操作平台,而这个平台是实现勘察数字化的前提条件。如何实现岩土工程勘察数字化系统中物性指标呢?总的来说应该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理论作为指导,实际情况作为重要的参考。具体说来,理论主要是指地质统计学、相关距离的基本理论。而所谓的实际就是结合工程情况包括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相关距离和工程场地剪切波速等,然后运用理论进行统计计算分析。岩土工程地质建模相关理论详细的对岩土工程勘察参数的数据结构设计以及虚拟岩土工程剖面、地质相关属性等计算的相关技术进行了说明,其实,这就表示岩土工程勘察数字化系统中的场地地层的数字化的实现。总的来说,数字化系统的实现需要考虑当前的现状,并且适应其发展规律,对系统的概念和结构设计进行分析和总结,并综合运用相关技术才得以完成。
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数字化系统是一个系统工程,它跨多个专业多个学科,因而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数字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解决传统的勘察设计情况,就应该深入剖析当前岩土勘察设计的现状,并通过理论和实际的研究创建一个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数字化系统,并且这个系统的开发应得到现有成熟技术并寻求或有的先进技术的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数字化。
作者:陈媛媛 单位:四川省川建勘察设计院
参考文献
[1]包世泰,夏斌,蒋鹏,等.基于GIS的地质勘察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20(04):31-35.
[2]张宏松,杜兴武,肖机卫,等.基于GIS技术的城市勘察信息系统设计[J].西部探矿工程,2005(05):219-221.
岩土工程的勘察设计篇7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探 勘探技术 数字化
中图分类号:U469文献标识码: A
一、我国岩土工程勘察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解放以来,我国的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和现代科技技术的应用,使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工作更是迅猛发展,主要表现在:①我国岩土工程勘察在装备和先进技术应用水平上有较大进步和提高,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勘察设计院在勘探、测量、设计等方面对计算机的应用都有了很大的发展;②随着RS, GIS, GPS (3S技术)的发展与集成,己促使岩土工程勘察进入到以数据库为核心的勘察设计一体化产业体系。但是在重视上述发展的同时也应该看到,目前虽然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己广泛应用于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中,功能日益完善。但是,由于多种原因,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之间仍有许多问题有待完善,如①分散作业,手工操作;②图纸、表格、文字等资料以纸质媒体为主,转抄传递,效率低,错漏时有发生:③资料共享性差;④资料再利用率低。因此我们需要发展和推广岩土工程勘察数字化和一体化技术。我们需要克服存在的问题,使我国岩土工程勘察一体化取得长足进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1)勘察资料过于地质化。由于部门长期的条块分割,勘察、设计分散作业,加之岩土工程规范制定和新技术、新方法应用的滞后。以及专业设置过细,岩土工程本身的特殊性等原因,设计与勘察之间脱钩多,使得勘察提供的岩土工程信息通常以设计人员难以理解的形式出现,而且勘察也较难参与设计的全过程。设计人员也因知识的局限,很难深层次理解岩土工程勘察信息。因而勘察成果在设计中的转化率较低,造成许多不应有的浪费和损失.
(2)各专业设计系统间封闭。专业间资料、信息交流,多采用书面传送,极少采取互提软盘或网络传送文件,基本上没有实现数据共享。这样,上道工序的出口数据不能自动作为下道工序的数据入口,需要重新输入,既耗时又易出错。
(3)数字化地图与数字化设计系统间不够贯通。地形图是设计系统的底图或称基础数据,由于数字化地图中的某些环节技术条件不成熟,与CAD设计软件的接口不匹配,很难顺利实现对接,设计系统不得不重新将勘察资料数字化,影响了设计系统CAD的推广应用。
(4)设计软件不够完善。目前,岩土工程设计中主要采用设计软件,主要是为完成设计中的数值计算和设计文件的编制与工程图的绘制等任务而编制的。但设计前沿的核心问题,如方案设计、设计中的综合评价等经验性工作,现在开发的软件远不能胜任。并且一些设计软件功能较少,常为单一功能者居多,很难实现网络化和数据共享以及综合化分析。
(5)软件的系统封闭性。软件系统的封闭性即指缺乏系统的整体性,体现不了一体化的特征。使得勘察与设计、各专业CAD系统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手段,造成工程勘察、设计信息的采集、处理、管理、加工、分析在总体上还是部门分离式和专业分工式的作业,并且如前所述不得不以纸质文件为信息载体来交换数据。
(6)勘察信息数字化程度低。勘察部门提供的勘察信息往往以图纸、表格、文字等形式为主,内容上定性描述较多。这一方面造成设计人员对于勘察信息难于准确理解,另一方面造成对勘察信息处理、利用上的困难。
(7)系统综合能力差。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所涉及的信息是多方位的,如地形、地质、水文、气象、村镇分布、农田、交通、水利设施、环境、经济、社会人文等,这些信息既有空间定位特征、又有属性特征,既有定量指标、又有定性指标,既有确定性因素、又有不确定性因素。现有的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系统由于缺乏对各类信息全面采集、表达、识别、分析手段,造成设计方案的优化和综合决策缺乏全面的情报支持。
(8)现有的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系统基本不具有空间分析能力。使得勘察设计方案的优劣取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人员的实际经验和技术水平,缺乏科学的决策支持。
(9)研究成果和软件与实际使用脱节。许多软件是在比较落后的软硬件环境下,利用比较落后的软件手段和工具开发的,加之这些软件在解决具体问题本身上也很不完善,所以研究成果和软件与实际使用还有一定距离。
二、解决方法
要实现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的一体化,应该实现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流程的数字化。掌握先进的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 )、空间数据管理技术、岩土工程建模技术、计算机图形学技术、地质统计技术和随机场理论,这一些技术与理论应该是实现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数字化的基础。
1、什么是岩土工程勘察一体化?
在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中,一体化通常认为是将不同的学科结合起来的一种方式,而这种方式有助于建立(或创造)一种全新的分析过程。
岩土工程勘察一体化系统是指应用当代测绘技术、数据库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CAD技术,通过计算机及其软件,把一个工程项目的所有信息(勘察、设计、进度、计划、变更等数据)有机地集成起来,建立综合的计算机辅助信息流程,使勘察设计的技术手段从手工方式向现代化CAD技术转变,作到数据采集信息化、勘察资料处理数字化、硬件系统网络化、图文处理自动化,逐步形成和建立适应多专业、多工种生产的高效益、高柔性、智能化的工程勘察设计体系。见图1
图1岩土工程程勘察一体化系统概略流程图
2、岩土工程一体化系统的组成
岩土工程勘察一体化系统涉及的地理信息系统(GIS )、数据库、计算机图形学、地质学、地质统计学、地质建模、AutoCAD和Word自动化等等一系列技术,他们以岩土工程勘察、设计规范作为相互联系的基础组成一个系统工程,如图2所示。
图2岩土工程勘察一体化系统组成图
三、岩土工程数字化系统的构成分析与设计
1、用户需求分析
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岩土工程工作者和设计人员希望建立一套完善的岩土工程勘察数字化系统,基于实际需要提出以下需求目标:
(1)应用岩土工程力学和计算机相关理论,客观准确对地表地形和各种地质构造进行模拟。
(2)利用计算机图形学和可视化技术,进一步构建岩土工程整体模型。
(3)基于模型进行各种操作分析,实现岩土工程勘察的任意点单孔柱状图模拟、任意剖面划分、CAD图形自动生成、勘察Word文档自动生成、土层等深线图、等深面图的可视化分析。
(4)结合可视化技术和岩土工程数据库技术,建立岩土工程信息数据库,实现岩土工程实时信息显示、查询、可视化操作。
2、系统总体设计
系统总体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划分出组成系统各物理元素的构成、联系及其定义描述。基于用户需求分析,结合实际工程情况,提出工程勘察数字化系统的研究思路及其总体结构。分别如图3、图4所示。
图3系统研究思路
图4系统总结构图
3、系统功能设计
系统功能设计是系统软件设计的具体化,依据系统目标及总体设计的要求,岩土工程数字化系统的总体特点和所能完成的功能目标设计如下所述:
(1)系统采用面向对象的思想进行设计,高效集成岩土工程勘察土层结构显示、人机交互及可视化分析、数据库管理等模块,并能够与AutoCAD, Word平台直接进行数据交换热链接操作。
(2)系统所有的操作都以可视化的形式进行,可以全方位、动态地显示(旋转、平移、放缩等)模型图,可按需要显示任意单个土层面,清楚地表达岩土工程勘察基本数据结构空间位置关系等信息。
(3)采用人机交互方式,对模型进行编辑操作,可作任意地点和任意连线的岩土工程柱状图、剖面图,并可生成规范的AutoCAD图形,指导工程设计。
(4)系统采用人机交互查询技术,对岩土工程勘察信息进行可视化查询,实现了“图形-属性”双向查询,其查询方式包括任意点击查询、分层查询等,丛(从)而增强了模型解释分析操作的方便性与友好性。
(5)系统采用了图形对象库和岩土工程应用对象库,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该系统的重用性和开放性,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和软件维护性。
4、用户界面设计
用户界面是人机交互过程中最直观的计算机界面,界面的好坏不仅影响系统形象和直观水平,而且决定用户使用系统的效率。因此,对操作界面应依照人机工程学的观点来进行设计,以操作方便为原则。
图5系统界面
5、岩土工程勘察数字化系统数据库设计
岩土工程勘察数字化系统数据库设计与前述第四章基于GIS的岩土工程勘察数据库设计所叙述一致,系统的数据有三类:用户输入的原始数据、系统生成的中间数据及最终数据。
原始数据由测点数据组成,而测点数据又由测点几何属性数据(位置)和测点信息属性数据(地层厚度、地层顶面标高、含水率、孔隙度、抗压强度等物性参数),在Access中表现为两张数据表,如前章数据库设计中所述。
中间数据包括根据原始数据系统自动生成的地层层面等值线模型、三维表面模型、剖面模型等,根据这些模型可以生成用户需要的各种图件,还可以进行各种信息查询操作。
最终数据种类繁多,主要是根据用户需要由中间数据生成,包括图形资料(如单孔柱状图、连线剖面图等)和文档资料(如地质勘察报告等)。由于岩土工程勘察的复杂关系,对于岩土工程勘察的数据库管理必须严格遵循时间序列,即遵循原始数据一中间数据一最终数据的关系。
结语:
综上,综合利用GIS技术、AutoCAD技术、计算机图形技术可以实现岩土工程勘察一体化系统,为岩土工程工作者和设计人员带来极大便利,并可以推进岩土工程勘察从手工、零散作业进化到自动化、数字化作业。
参考文献:
[1]包惠明,胡长顺。GIS支持下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一体化[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2 , 2:74一74
岩土工程的勘察设计篇8
由于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进步发展,岩土工程勘察和工程设计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然而限于一些客观因素和综合条件,岩土工程勘察设计还是存在不少有待改进的地方,如勘察资料太过地质专业化,不同领域专业设计内系统联系不足,封闭独立性强,尤其是数字化地图和设计系统之间缺乏贯通。另外部分行业工程还存在设计系统软件功能不完善、勘察信息技术化程度较低,使得其综合系统空间特征分析能力和数据研究结果与市场行情不符,也落后于实际功能使用。为确保有效克服并改善这一现状,就必须要构建岩土工程勘察数字一体化系统,确保该多专业学科综合系统能够在统一框架结构和和谐工作环境中进行勘察、设计,确保其系统工程设计和具体实施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能够大大提高,这也有利于提高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工作效率和质量。一般岩土工程勘察一体化主要包括纵横向一体化和松散密切一体化,所谓的岩土工程勘察一体化,则是借助岩土工程勘察测绘技术,依据其相应工程数据库系统,利用网络通信和CAD手段通过相应计算机软件来有机集成并整合工程项目所有相关信息,并构建相应的计算机辅助信息处理程序,使得岩土工程勘察能够由原来的手工完成转变为现代化CAD技术完成,这种岩土工程勘察一体化系统能够有效进行信息化数据采集、数字化综合处理勘察资料、自动化处理图文信息,高效智能化实现工程设计,由于该信息系统能够产生极大的社会价值和应用价值,在加上其创立构建的全新数据分析流程也需要结合工程项目实际工作进行,因此岩土工程勘察系统中的地理信息系统、地质统计信息、岩土工程建模、数据库系统等等也必须要充分引进市场先进计算机体系和行业经验信息,这样才能够使得该系统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功能,才能够使得其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工作做到最佳,从而给我国社会带去更多的经济效益。
2岩土工程场地方域数字化—地理信息系统
岩土工程场地方域数字化也就是岩土工程项目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基于互联网技术的WebGIS具备分布式应用结构、广泛的访问范围、独立的平台和成本低的系统,这门系统涵盖了计算机信息科学技术、地理学等多门学科知识,主要是在计算机硬、软件和系统信息科学理论支持下,科学综合分析和规范管理空间物理力学信息的地理数据,从而为该工程项目决策规划和管理研究提供所需信息,这对各种野外场地工程勘察测量工作极为有利。虽然地理信息系统与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一体化是不同领域,然而岩土工程力学信息里面包含了诸多地理信息,这些信息都与空间坐标相关,而后者工作必须在空间信息基础上进行设计分析、评估决策,也就是说岩土工程勘察设计需要全面地理信息的支持,而地理信息系统则就是有效采集、管理和分析各种空间信息的系统,因此将地理信息系统综合运用到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工作中就能够充分借助GIS强大的数据采集、空间分析查询和管理效能来对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具体实施所需多种信息进行准确分析和高效管理,与传统勘察设计相比,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优势十分明显:首先,地理信息系统采集处理数据快速且高效,其数据采集质量更高,数据来源更广;其次,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数据内容复杂,形式多样,而地理信息数据库就能够准确描述表达空间实体,且其图形、图像和属性数据高度集成准确,从而为勘察设计信息、科学构建规范专业设计、分析评价和辅助决策模型提供了全面信息支持功能;然后,GIS中拓扑叠加、缓冲区、数字地形等空间分析功能也能够发挥其良好的分析效能;最后,GIS还具备高效的可视化操作效能,从而使得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可视化操作平台成为可能。
3岩土工程场地物性数字化——地质统计学
所谓的地质统计学主要是基于区域化变量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过变异函数来研究分析不同空间随机分布的结构性数据以及它们之间的空间格局变异状况,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专业评估分析或者模拟相关数据离散波动性,该学科包含了典统计学和空间统计学知识,主要就是针对地理地质的特征进行分析。在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中,其勘察岩土性质与地质历史和应力等密切相关,尤其是岩土物性指标与其所处空间位置有很大联系,具备一定的空间相关性,而且这种相关性能够在土层随意两点中体现出来,且两点距离越大,其相关性会随之减少,反之则增加。一般描述岩土空间自然相关性主要借助随机场模型,利用方差折减系数来联系岩土物性中“点”与其所处空间的变异性来综合反映计算岩土物性相关距离,在分析岩土工程可靠性时就要依据该数据,这也是岩土工程可靠度研究的重要基础计算分析工作。岩土物性参数统计中,相关距离是其中重要的参数之一,一般土层剖面岩土物性完全相关距离以内,两点岩土物性完全相关,在限定相关距离意外,两点岩土物性相互独立,因此只要计算某工程特定土层岩土物性参数相关距离就能够直观了解该岩土地质物性状况,其相关距离计算方法主要有平均零跨法、相关函数法、递推平均法、回归模拟法等等,不同方法都有其相应的理论依据,其应用难易度和可靠度也都各有差异,各有其优势。
4岩土工程场地地层数字化——岩土工程建模
不同领域行业内都有其相应模型,如城市规划模型、机制模型、计算模型、演化模型等等,可以说所谓的模型就是依据数据实物、工程设计图纸与构思来按照其主要属性特性、比例和生态状况来构建相似物体图件,从而有效显示或揭示该类事物问题,而在岩土工程勘测工作中,其岩土工程地质模型就是利用工程性质将其工程岩土条件要上按照实际存在状况清晰简明表示在地图图形中,也就是能充分反映工程与地质条件相互联系依存的图示。借助该模型能够和那后拉近地质与岩土工程之间距离,有利于工程勘察设计人员深入掌握认识和准确应用岩土工程数据结果,能够使得岩土工程信息研究利用工作得到深化,使得工程岩土变形破坏等关键条件工作信息更准确,有效推动了地质工程结合后其岩土变形规律、物理效应等理论实用工作的快速进行,从而使得岩土工程信息研究工作方面得到更大的实质性进展。不同的岩土工程其构造规模、起因、形态结构都有一定差别,而这些地质构造基本都可以抽象认为是点线面体等元素的集合,所谓的点元素集合就是指测点、线元素集合就是指地质剖面线、面元素集合则是指人工填土厚面等、体元素集合就是地下岩体形状特征。不同地质对象都有一定空间位置范围,具备一定形态地质特征,且与其他地质对象有一定空间关系,因此地质对象主要特征就是空间、属性以及空间关系等特征。一般地质对象能够依据地质体形状产状来分析其表征,然后根据地质对象的年代、岩性、空隙渗透率、含水和力学等不同属性参数来分析其空间分布状况,一般岩体地质对象空间上主要表现邻接、包含相离等拓扑关系。因此构建岩土工程模型就要基于岩土工程空间特征、岩土工程属性等之间对照关系来进行,其构建模型依据就是利用人们对外界客观信息认知的精炼和图示,主要根据工程信息数据来源、质量来筛选已
岩土工程的勘察设计范文
本文2023-12-01 17:23:23发表“文库百科”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kubao.com/article/4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