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概论范文

栏目:文库百科作者:文库宝发布:2023-12-01 11:20:52浏览:960

城市设计概论

城市设计概论篇1

关键词:实践教学,建筑学,城市设计,教学改革

0引言

“城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要求设计师能够始终以一种整体性、系统性的思维去思考设计对象,能够从社会经济、地域文化、绿色生态等角度切实地去应对现实社会环境中的具体问题,城市设计是联系城市规划与建筑学的重要纽带。城市设计理论及实践发展至今,在指导中西方城市建设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城市特色营造、传统风貌保护、老城区有机更新、新区场所空间营造等方面[1]。城市设计课程,是建筑学专业一门重要的必修课,其课程体系通常包含城市设计概论(理论课)、城市设计课程设计(设计实践课)两门主要课程以及城市设计相关专题。目前的城市设计教育延续传统的建筑学专业培养模式,学生较为注重设计对象的空间形态,注意力和着重点大多落在建筑空间及形态组合的“创新”上,而相对忽略甚至无视周边城市环境、居民风俗习惯及地域特色的传承与延续。实践活动为城市设计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就设计实践层面而言,主要分为三个大的层次:1)城市总体规划层面的概念性城市设计、总体城市设计等;2)详细规划层面的地段级城市设计、街区级城市设计、旧城有机更新等;3)具体建造层面的城市小品、广场、公园景观等开放空间的规划设计等。当前,在城市设计教学中如何结合具体设计项目,加强设计实践环节,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现状环境、挖掘历史文化、传承地域特色,充分理解城市、建筑与人相互之间的互动关系,是当前城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研究议题[2]。

1建筑学专业教育中“城市思维”培养的重要性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面貌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许多“奇奇怪怪”的建筑在全国各城市不断涌现,其与周边整体环境、历史文化特色的不相协调也越来越多地被公众关注,不断挑战着公众的审美底线。因此,在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的建筑实践往往容易走入误区,忽视宏观的城市环境,而沉迷于建筑单体的创作。因此,建筑学专业教育中应加强“城市思维”的培养,而作为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之间重要的联系纽带,“城市设计”获得了业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传统的培养模式势必随着设计实践应作出相应的调整。在本科阶段城市设计教育中,适时的培养基于城市思维的建筑设计手法,进而影响其后续的建筑设计实践尤为关键[2]。

2城市设计现状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建筑实践中被人诟病的问题,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追根溯源,专业教育的误区及对人才培养的片面甚至错误导向责任无法推卸。当前建筑学本科培养模式中,建筑设计实践类课程的安排通常是按照项目类型难易程度逐步深入的,而城市设计相关课程往往在高年级独立设置。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课题也独立设置,缺少必要的联系,而从细部入手的惯性建筑思维已经相对定型,使高年级学生较难理解或接受近似“变革”城市设计思维,也较难充分了解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由于不能充分认识或接受从“城市思维”来指导建筑设计的新设计手法,从而其从复杂城市环境入手来分析解决建筑问题的能力也较弱,导致往后的工作实践中建筑较“自我”,成果说服力不强[3]。目前我校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结合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开设的城市设计系列课程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城市设计概论》课程以理论讲授,原理讲授为主,结合教授设计方法;而《城市设计课程设计》结合具体实践工程项目设计,主要是理论知识及设计方法的具体运用。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系统的专业知识,教学重点主要在于强调城市设计的内容、设计方法和步骤,教学方法上运用了大量的案例分析,而对案例的分析往往更加注重平面分析层面,从而导致学生在设计过程中教条的学习案例,只注重案例形式学习,而对案例内涵挖掘不够,运用到课程设计中往往就容易忽略地域特色、历史文化和公众的参与,导致片面的案例学习;此外,许多学生过分强调“设计创意和设计理念”,而忽视了对基础资料的调研分析,造成创意和理念成为“空中楼阁”,无法落地[4]。为此,在城市设计教学中如何加强教学实践环节,让学生完成好因地制宜的城市设计作品,对今后培养优秀的城镇建设人才有着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

3基于实践教学的《城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3.1结合设计项目实施环节,强化实践控制要求

我校城市设计系列课程安排在大四年级,《城市设计概论》开设在先,《城市设计课程设计》环节在后。而在课程实际教授过程当中,学生较为教条的理解课本及教师讲授的知识,掌握和实践运用的都是注重城市公共空间的具体形态设计,这就使学生对城市总体规划层面的内容常常忽视,缺少对地块周边区域乃至是更大层面的认识,缺乏对城市设计实施策略的深入了解,对实践项目的推进过程缺乏整体认识。导致绝大多数学生在方案设计层面过分注重设计概念,而缺乏对实际项目的可操作性的考虑,最后设计变成墙上的一张“蓝图”。因此,在城市设计课程改革实践中加重实践环节的比重显得尤为必要,如实地踏勘调研阶段加强问卷调查,随机访谈等,搜集项目基地的历史环境、风俗习惯、地域特色等资料。与此同时,在现状调研的过程中注重任务的合理分配及团队合作精神培养,让学生真正了解并掌握设计与管理工作的流程[3]。

3.2结合设计项目推进过程,着重沟通交流能力培养

城市设计项目的推进过程,包括现场踏勘、资料搜集、问卷调研、方案生成及成果交付等,同时也包括贯穿设计乃至实施全过程中的与各方沟通协调的过程。城市设计成果不仅是规划设计师个人设计理想的表达,同时也包括了与委托方、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公众等进行多次讨论的过程。一个优秀的设计方案,是规划设计师解释、坚持甚至让步的结果[5]。因此,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沟通交流能力的培养将有助于今后他们走上工作岗位能自如的面对各方的质疑,并有充分的应对能力。在教学环节中,我们主要采取的措施是:首先,注重现状调研环节的训练。在《城市设计课程设计》课程前期阶段,专门安排了综合调研作业,调研的对象就选择在设计地块,最终形成调研报告并做PPT汇报交流。由学生分组进行,时间安排3周~4周。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熟悉基本的调研方法、手段,并鼓励创新调研方式方法,以及调研过程中对现状问题的敏锐洞察力。同时,学生在调研和访谈过程中,就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这对其良好的沟通交往能力提升大有益处,并直面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问题,这对身处象牙塔中的学生们而言,将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成长机会;其二,在设计过程中,分阶段设置多种形式的汇报答辩。在《城市设计课程设计》中,我们通常分为现状调研阶段、一轮草图阶段、二轮草图阶段、正式成果阶段。为了培养学生的多方沟通能力,在每个阶段结束时,均安排一次公开的答辩,其他同学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作为甲方、行政主管部门、专家以及公众等,站在不同的立场,提出尖锐的问题,在与答辩人唇枪舌剑的交锋中,学生们不但很好地训练了思辨及表达能力,还能站在不同的立场,思考相应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6]。

3.3结合设计项目利益协调过程,注重综合决策能力的培养

城市设计实践项目的实施过程,也是利益相关方综合协调的过程,各方文化背景不同、经济基础不同甚至风俗习惯也各异,均有各自的利益诉求,都希望自身的利益得到维护,话语权得到关注。社会文化的魅力,在于其包容性,在于多姿多彩文化及风俗恰当融合。而城市设计的核心就在于其协调及决策的过程。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协调及决策能力,我们在方案设计过程中,尤为注意进行多方案比较分析,搜集整理实践项目中的中标及陪标方案,让学生进行详细分析,提交简要的专题研究报告并进行简要汇报,点评过程中特别强调“参考答案”观念:即设计方案没有“标准答案”,没有终极蓝图,更谈不上绝对的对与错,只有结合不同立场,从不同视角来分析其合理与否。要使一个设计成为“优秀设计”,就必须综合各方观点,协调各方的矛盾甚至冲突,并综合决策。在这种情况下,城市设计设计及实施的过程就是一个利益博弈的过程。通过这些教学手段,让学生们明白城市设计实施过程的系统性、复杂性以及灵活性,结合利益协调过程,逐步培养其协调与综合决策的能力,为将来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复杂情况做好充分的思想及行动准备[6]。

4结语

城市设计系列课程在建筑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当前部分地区城市缺乏特色、建筑求新求怪的城镇化背景下,城市设计作为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之间重要的联系纽带,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结合我校建筑学专业城市设计课程多年来教学过程中的反思,提出了结合实际设计项目的实践教学思考。需要指出的是,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背景下,笔者的部分思考及教学实践也处于探索阶段,需要结合各高校城市设计课程成功的经验加以整合和优化。

参考文献:

[1]汤慧,宁启蒙.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设计课程教学优化研究[J].山西建筑,2015,41(29):226-227.

[2]王引,袁方.见微知著设计有道———城市设计专题会议综述[J].城市规划,2014(1):69-71.

[3]雷捷.结合实践、强化特色———《城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3(6):64-66.

[4]李昊,裴钊,鲁旭,等.结合设计竞赛的建筑学专业城市设计系列课程教学探索———以2014年度第25届国际建协UIA世界大学生竞赛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4(11):45-55.

[5]肖哲涛,郝丽君.城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J].华中建筑,2012(11):179-182.

[6]何韶颖.结合实践的“城市设计”教学新探索[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146-147.

城市设计概论篇2

关键词:中国书法;国际化大都市;设计;美学;中国文化

中国书法是以汉字为表现对象,以毛笔线条为表现工具的一种意象艺术,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中国书法作为一门艺术,有着自身的特色与丰富的内涵,有着自己发展的悠久历史。城市设计又叫作都市设计,换句话说就是对眼前国际化大都市的一个设计。既然谈到设计就和美术脱不了干系。它与美术中的美学及设计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如果再抽象的来说它就是一种关注城市规划布局、城市面貌、城镇功能,并且关注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门学科。所谓公共空间,即指城市或城市群中,在建筑实体之间存在着的开放空间体。例如,公园街道的设计等等。城市公共设施,空间如何进行一个合理的布局的一门学科。看似两门毫不相关的类别,但却具有十分微妙的关系。有共同的思想也有不同的出发点和发展方向,两者相互融合产生新的效应作用于我们的生活中。

中国书法讲究的是文字的笔法、字法和章法,其笔法的妙就在于方圆折转的地方,字法中节奏虚实的和谐,章法中分行布白的规则以及墨法的浓淡枯润的韵律。创作实践中要特别注意章法,章法实际也是空间布局规划的概念,线条构筑的多种形式组合及运动,往往进行随意穿插而不是横一笔竖一笔地书写创作出来的又是一种美,构成了一篇书法作品的主要部分。

城市设计需要的是城市综合功能的整体空间的合理设计,按标准设计是基本要求,但是有的时候很多大型的现代建筑物及城市交通房屋设计使用不同横竖排列也能显示出美的效果,与书法艺术不谋而合。因此说中国书法创作在一定程度上对现代城市建设建筑设计是一种启示和引导。

城市设计包括建筑设计、景观设计、道路交通设计、游园设计等许多社会开放空间的设计。各种设计都有一个空间布局概念。我在太原市平阳路和南内环街上看到公交车站都设计在道路中间,乍一看感到不够方便,但从安全角度考虑,比设计在路口要好得多。比如说,步行街的设计南京市夫子庙景区,有自然景区的周边就少一点现代设施,在一些空的地方就有一些现代设施,这样的设计也比较合理。仔细一想,这和书法作品当中虚实结合有重有轻不谋而合,有异曲同工之妙。

总之,中国书法理念对现代城市设计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且在不断应用,未来在城市设计中融入更多的中国书法艺术的元素,必将创造出一个个不同风貌的国际化大都市,而且还是带有中国民族气息,继而让中国古代书法艺术更加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金开诚,王岳川.中国书法文化大观,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王岳川.书法文化精神.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徐苏宁.城市设计美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01.

[4]段汉明.城市设计概论.科学出版社,2006.

城市设计概论篇3

【关键词】公共政策;城市设计;政策分析

1公共政策简述

公共政策通常被认为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公共政策的本质就在于其公共性,政府通过对自身利益和公共利益的考量,在减少主观差距和减少客观差距之间做出选择,进而及时有效地解决公共问题,其最基本表现即:公共性、权威性和合法性。

2公共政策中的城市设计维度

2.1城市规划中的城市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通常不如法律法规严格精确,但比法律法规更具有可变性。城市规划作为公共政策的表现形式之一,根据范围和规模大小可分为:微观政策,即某一个体从某一行政管理机构那里寻求有利的裁定、许可等行为,例如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等具体事项;中观政策,即与特定政策领域相关的某些关系模式,例如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类专项规划;宏观政策,即吸引广泛注意或争论的政策,参与者极其广泛,例如城市总体规划等。

2.2城市公共政策中的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作为城市公共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符合城市公共政策的基本要求。从城市的角度出发,无论城市发展目标、组成要素的发展政策还是有关城市规划编制的政策,所有关于城市发展的政策应当是一个完整体系。“城市规划与城市中的各项组成要素是紧密相关的”,与城市规划相关的所有政策,“应当与城市政府的所有其他政策是相互匹配的,相互促进的”。

2.3具象的城市公共政策——城市设计

维度“城市设计是一个实际生活问题”,对城市空间形体进行规划,使城市具有合理的三维空间,它补充了传统规划对空间形态控制要求和建筑形体关系的缺乏。完整的城市设计过程是物质性过程和社会性过程两个维度的有机整合,涉及设计实施、运行保障体系和过程组织机制等内容。其中,城市设计中对有关城市体型、空间环境等提出的具体设计和控制导则,可归为公共政策的客体部分;为保障城市设计运行的总体策略、评价体系甚至公众参与则可归为公共政策的主体部分。

3城市设计中的公共政策分析实证案例A:

宁波市三江六岸拓展提升总体规划规划对宁波流域段和中心城区段分别进行了框架格局和要素管控分析,将奉化江、甬江、余姚江不同流域区段划分为适建区、限建区和禁建区;为确保中心城区滨江绿地的公共性、完整性,保证滨江道路的通达性、连贯性,将滨江空间划分为五个区段、九个中心节点以及保护更新类、改造升级类、拓展培育类和转型发展类四大功能类型,对其发展策略和开发强度等进行引导;确定了18处核心管控区域,形成良好的滨江景观天际线,对建筑高度、容积率等指标分别予以界定。该规划是介于宏观和中观的导控型城市设计,公共政策侧重点不在于具体导则,而是宏观设计原则,尽管控制全面且力度大,但给予了最大限度的控制弹性。

实证案例B:

宁波南站区域综合规划与城市设计专项研究规划为实现南站地段“宁波高铁时代人文活力品质客厅”的功能定位,提出了绿脉延续、文化廊道打造、生态系统链接、步行休闲体验等设计策略。基于上述目标,对开放空间系统、步行系统、水岸景观系统做了分析梳理,并将其中5个组团11个重点区块作为设计亮点,以具体开发项目为切入点,空间设计引导为主线,辅以交通组织布局和建筑风格建议。该城市设计还针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的部分经济技术指标进行校核,对南郊公园中心绿地的景观及地下空间进行了创新设计。该规划是介于中观和微观的方案型城市设计,公共政策以标准控制来体现,在力度上公共政策的控制态势强大,针对性强,但其控制弹性却相对较小。

城市设计所确立的基本公共政策包括:

规划实施政策(如容积率等技术经济指标),规划推进政策(如功能业态引导等),促进社会协调政策(如土地混合使用等),促进政府协同政策(如交通组织统筹等),完善决策过程政策(如公众参与)等。能否达成以下四方面的相对平衡,可视为公共政策在城市设计中的衡量标准。第一,“多数人”利益与“少数人”利益的平衡。在城市设计中,由于建筑退界、容积率等刚性指标,开发商(“少数人”)利益实际被削弱,政府运用公共政策保证市民(“多数人”)对公共空间享有权、视觉眺望权等诸多利益。案例A中,鄞奉-长丰区块要求“建筑高度不超过40米”,案例B中,B组团3号地块建议“西侧支路取消,形成滨河景观绿带”,开发商均受到了利益的严格控制。第二,主体利益与客体利益的平衡。城市设计中的开发和改造满足了主体利益,但在某些情况下会剥夺客体利益。这一点在案例B中犹为明显,由于火车南站地段为宁波中心城核心区域之一,开发建设势必损害原有土地和房屋产权人的利益,公共资源被更多占用和消耗,交通更为拥堵,原住民的迁移,区域原有的社会属性被破坏都很难复原。第三,政策稳定与政策创新的平衡。

过于稳定的政策会使城市流于平庸,但过分革新的政策容易存在风险。案例A前身是《宁波市三江六岸滨江发展管控与滨水空间建设指引》,最终完善成稿并通过市人大常委会决议,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稳定城市公共政策。案例B是基于《宁波市火车南站地段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的动态更新调整,在尊重现有法定规划的基础上强化城市门户节点特色,是对原有政策的创新。第四,政策数量与政策质量的平衡。案例A中“方桥滞洪湿地斑块须保证集中3平方公里规模的生态涵养空间,严格限制城镇开发与建设活动;结合生态涵养与农田,可建设适度的旅游、游览、休闲等配套设施。”这样的条款在整个规划中数量众多,其内容多为原则性指引而非指标化限定,弹性与刚性兼顾。公共政策内容越细,单个政策的涵盖面就越窄,可供自由发挥的领域就越少,城市设计作为政策本身容易失去导向的宏观作用。

4结语

公共政策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寻求公共问题的解决,第一,减少主观差距,降低或转移公众的期望值,缓和公众的不满情绪;第二,减少客观差距,即公共政策着眼于社会利益关系的调整,尽力解决公共问题。城市设计作为空间设计和政策制定的结合,不仅关注视觉审美,更注重环境品质提升、社会保障和经济发展等要求。各层次各阶段的城市设计应得到公共政策的全面保障,实现利益价值的相对均衡和绩效指标的实现,从而使公共政策在城市设计中真正发挥作用,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孙施文王富海,城市公共政策与城市规划政策概论[J].城市规划汇刊,2000,130(6):1-6

[2]庄宇,试析城市设计中的三个基本问题[J].城市规划汇刊,2000,(1):74-80

[3]冯健刘玉,中国城市规划公共政策展望[J].城市规划,2008,32(4):33-40

[4][美]戴维•戈斯林玛丽亚•克里斯蒂娜•戈斯林,美国城市设计[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210-216

[5][美]埃德蒙•N•培根,黄富厢等译,城市设计(修订版)[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27-189

城市设计概论篇4

关键词: 城市设计 系统 方法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正文:

前言

城市设计是对城市体型和空间环境所作的整体构思和安排,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全过程。城市设计中城市形象、城市环境、城市文脉等元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因此从整体观的角度来看,系统化的城市设计更有深层次意义。系统化的城市设计是塑造整体城市特色和环境的有效途径和必要条件,为城市设计提供清晰、有序的思路。

城市设计的系统方法

2.1 城市设计以系统思维作为出发点

城市可以看作是一个以人类行为为导向、自然生态系统为依托、社会发展所驱动复合系统。所以城市设计首先就要确定系统性的思维方式来展开城市的脉络发展。

2.1.1 整体性分析

目前,在我国高速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有些城市管理者对城市设计的认识往往局限于“空间形态操作”层面,还缺少整体性的思维方式。比如:当前有些城市特色还不够鲜明;开展的各项局部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工作还都缺乏有效的整体调控依据;现状城市环境质量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如城市色彩比较单调,城市外部环境要素的设计质量粗糙等等,这有待于我们从全面的整体性城市设计原则和对策指导下进行综合提高。

2.1.2形态与情理分析

城市设计的过程是一个道理融情的过程,在我们思维的过程中,既要做到理性思想指导下的定量分析,也要做到感性指导下的定性分析。城市带给人的感受我们可以从3个方面进行阅读,第一层次即为建筑及其空间,这是知觉与感性的空间;第二层次即为城市在平面上所反映出的结构,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第三层次包含着形态结构背后的社会与文化的作用力,它是整合了前两个层次,使其在形态构成上体现出一致性,所以在城市设计的过程中,我们要做到情形交融,相偕而生。

2.1.3 场所与文脉分析

多样化的人类活动对城市环境提出了多种要求,城市设计必须对此加以研究和解决。通过场所-文脉的分析可以研究城市空间与人的需要、文化、历史、社会和自然等外部条件的联系,它比单纯的空间形体分析前进了一大步。

2.1.4 传承与创新分析

城市是一个系统,它有系统所具有的动态性。所以城市设计的过程就是一个动态的保护与更新的过程。在做城市设计之前,一方面我们要有历史的传承,将这种寻根意识融入设计之中,因为这样才能赋予它民族的标签,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另一方面,为了避免人们的审美疲劳,在城市设计过程中还应该有创新意识,运用新的观念和理论指导,带给人们以新体验和新感受。

2.2 城市设计以系统论指导完善其内涵

2.2.1 完善城市系统要素

城市要素包括:建筑、市政工程物(如桥梁、道路、天桥、堤坝和风井等)、城市雕塑、绿化林木、自然山体等物质要素,也包括街道、广场、绿地、水域等空间要素,还包括在其中有所行为的人的感受。如何完善这些要素应是城市设计的第一要务。像我们现在有很多区域缺少了部分供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要素,就会导致出现吃饭难、出行难、看病难、入学难等一系列问题;还有些区域只注重实体要素开发,而缺少必要的空间设计和人的因素考虑,也会出现使用不便捷、感受不深刻、环境不舒适的后果。所以能够完善城市中的各个要素应是城市设计的第一步。

2.2.2 调整城市系统结构

城市的系统结构主要是指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城市的功能结构。

(1)城市的空间结构。如果从空间系统结构来看城市,实际上主要由三个子系统所构成,即:建筑系统、道路系统和公共空间系统。建筑系统中包括住房、厂房、商店、宾馆、学校、医院、办公楼、图书馆及各种文化娱乐场所等要素;道路系统中包括马路、公路、高架路、轨道交通、车站码头以及各种人行通道等要素;公共空间系统中则包括广场、公园、公共绿地等要素。这三个子系统分别占用了城市的一部分土地面积,并发挥着各自的功能,而它们所占用的城市土地空间比例应当是城市设计的重点之一。当城市的土地资源足够丰富的情况下,城市空间系统只是一个内部结构平衡的问题,只需要我们不断调整,改善三个子系统的比例关系。

(2)城市的功能结构. 从大的方面讲,城市的功能主要可分为生产和生活两大功能,从而相应地形成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两大子系统。城市的生产系统的性质与结构往往决定了一个城市的经济功能特征,如我们常见的汽车城、钢铁城、石油城等等,这些都是由城市生产系统的性质所决定的。而城市生活系统则是由一系列能满足人们衣食住行的需要的行业系统所构成的,如商业、餐饮业、房地产业、公共交通业、文化业、娱乐业等等。在功能结构方面,城市设计首先要考虑的就是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的比例适当;其次还要看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内的各行业子系统的比例是否适当,否则,就可能导致生活的不便或资源的浪费。

2.2.3优化城市层次关联

从整个城市系统来讲,还有一个同周边环境的关系。城市的环境也会对城市系统的发展与变化带来影响。如上海是中国的一个特大城市,它内部有很多街坊,所以它的发展应考虑城市与街坊的关系,然而随着它与其他城市和地区在发展中的落差加大,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员进入,这就使得上海这座城市在设计中不能仅以上海本地居民为基础来调整,还应该考虑外来人员的规模与变动因素,这就将城市设计上升到区域与城市之间的关系。所以优化城市设计,考虑城市设计与环境的关系也是必不可少的。

2.3 城市设计系统化目标成果

2.3.1 空间形态组织有序

空间形态是城市设计的基本要求,城市设计的成功与否与城市空间形态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系统化的城市设计必然要带给人们有序的空间组织。如果将各要素转化为空间实体时设定了点、线、面三种空间形态,那么点状空间就是装置小品、公共设施等;线性空间就是街道、水体及由点状要素相接而成的连续界面等;面状空间则经相同或相近的点状或线性要素排列组合而形成。城市的每个要素应包含点、线、面三种空间形态,每种空间形态又都可能是多类要素的空间实体集合,所以从空间形态出发进行要素的体系组织,协调属于同一空间形态的不同要素实体之间的空间布局、风貌风格、文化内涵、场景内容等多种关系是我们城市设计的目标所在。

2.3.2 要素整合完整

城市要素整合包括:地下与地上空间、自然与人工空间、历史与新建环境、建筑与公共空间,以及区域与区域之间等的整合。城市设计要做到的就是要素整合完整,因为只有各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城市设计才能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才是最大限度的为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而服务。

结语

城市设计的系统方法是在策略和程序上指导城市设计的理论。在现代城市中,人们对自身空间归属、城市经济效益、环境生态质量、精神文化生活等有着多重追求,这样基于多要素组织的系统化城市设计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较为简明有效的整体复合、富于特色的设计思路。

参考文献:

[1]王富臣.形态完整——城市设计的意义.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5).

[2]王建国.城市设计.第二版.南京:东南大出版社,2004

[3]卢济威,于奕.现代城市设计方法概论 [J] 城市规划,2009(2)

备注:

第一作者,姓名:尚贝 单位:长安大学建筑学院 邮编:710064

出生年月:1990年2月2日性别:女民族:汉籍贯:宁夏

学历: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第二作者,姓名:张海婷 单位:长安大学建筑学院 邮编:710064

出生年月:1988年11月10日性别:女民族:汉籍贯:宁夏

城市设计概论篇5

通过对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开展“城市设计课程作业交流评选”与城市设计教学相结合的总结,以“作业评选”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已成为城乡规划专业城市设计教学的重要模式。该模式注重四个教学环节,分别体现在对选题、破题、解题和结题等四个方面教学控制。围绕专指委“作业评选”开展的城市设计教学中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予以避免。

关键词:

城市设计;课程作业评选;教学模式

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专指委)每一年度都会主办城乡规划专业本科生城市设计课程作业交流与评选,这是城乡规划专业全国性、最高层次的城市设计作业评选(竞赛),也是参加院校最多、影响最大的城市设计作业交流活动,2015年参与院校达80所,提交作业共216份。基于此,许多院校城市设计课程教学是紧密围绕专指委“课程作业评选”要求进行,并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手段,形成了以“课程作业评选”为导向的城市设计教学模式。安徽建筑大学于2008年开始选送学生作业参与评选,历经多年,取得了一定成绩,收获了一些经验和教训。本文是对安徽建筑大学城市设计课程教学实践进行总结,是对城市设计课程教学模式和方法进一步思考,期望能更好改进教学手段,取得较好教学效果。

1城市设计课程体系

城市设计作为一门正在完善和发展的学科,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得到了城市管理者和专业人士的广泛关注,尤其是2015年12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强城市设计,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城市设计是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和风景园林学共有的基础理论、方法技术和知识类课程[1],一直以来都是城乡规划专业必修核心课程。城市设计作为城市经济、社会文化和空间组织综合协调的一门课程,具有综合性特点,在城乡规划本科教学中有一系列课程支撑(见表1)。城市设计课程包括理论课(城市设计概论,32学时)和设计课(96学时和1~2周课程设计),其中理论课在设计课前一学期讲授,设计课(含课程设计周)结合专指委作业评选要求,安排在大四下学期开设,作为五年制大学本科最后一个设计课程(毕业设计除外)。

2主要教学环节

专指委于每年年初城市设计课程作业评选通告,提出年度主题,要求各学校应围绕这一主题,制定教学任务书和《教学大纲》,并自行选定规划基地,确立设计作业主题,进行基地和主题的解读,开展课程设计。为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提升教学效果,教学中重点控制选题、破题、解题和结题等教学环节。通过4个环节的把控,在理论问题探讨和技术手法训练基础上,重点培育学生团队合作、理性分析、创新设计和综合表达等4个方面能力[2]。

2.1分组选题选择规划基地即选题是城市设计教学基础工作,也是保证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的前提。选题要围绕每年主题进行甄选,并考虑地域文化特征,以及规划基础资料获取问题。如针对2015年主题“社会融合、多元共生”,考虑社会问题较突出的老城区能够更好体现这一主题,并要有一定地域特征,最终选择了2个历史文化名城中保护街区和徽文化核心区县城内部地块等共计4个规划基地。专指委要求作业参评方案的设计者不超过2人,以2位同学为一小组共同完成设计,训练其团队合作能力。鉴于此,城市设计课程任务布置之初,便要求学生自由组合形成设计小组。然后,任课教师结合设计主题,将规划基地进行全面介绍,学生有一定了解后,自由选择规划基地,并利用课余时间深入基地开展调研。

2.2发散破题专指委的年度主题都是当下社会经济发展热点问题在城乡规划建设管理领域的体现,内涵丰富,涉及面广,发人深思。围绕主题,深入解析主题内涵,是开展城市设计的重要突破口。为此,在课程教学中利用1~2周时间进行“头脑风暴”式的主题解读成为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教学前期要求学生对近一年来的国际、国内社会经济发展热点、敏感问题和话题进行梳理,关注国家相关发展新政策、新举措和新理念,了解城乡规划建设管理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结合年度主题和规划选题,发散式多视角对主题进行剖析,用几句话点破各自对于主题的理解。破题即为了“立题”。根据前期的解读破题,各小组须明确各自设计作业主题。设计主题要求用几个关键词句概括,要能够体现年度主题要义或反映基地的突出问题,或是对设计后意境进行描绘,或是对城市设计技术策略进行概括。设计主题是每份设计作业的“灵魂”,不仅要在设计之初给予确定,还要在设计过程不断充实完善,更要在设计全过程中始终贯彻落实体现。

2.3循序解题城市设计课程是一个以学生自主设计为主体的循序渐进解题过程,重在培育学生创新设计能力,设计过程分现状解读、规划方案、综合表达三个阶段,教学中组织前期、中期和后期三次集中汇报。现状调研以学生自行调研为主,在指导老师的引导下,要求学生熟悉运用一定技术方法开展城市分析和基地分析,提高其理性分析能力。调研分析成果通过前期集中汇报交流,有师生共同讨论确定同一选题中普遍问题,并帮助学生对以不同视角关注的特殊问题进行深入剖析。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制定较为完整的规划方案,该教学环节所用课时达总学时一半以上。明确总体定位、突出结构先行,根据设计定位确定关键结构并落实在用地上体现在用地功能、交通组织、开敞空间、景观视线四个基本系统[3],提出城市设计概念方案;中期汇报后,再进行方案优化,并对开敞空间体系、绿地与开放空间布局、竖向天际轮廓线设计、建筑高度控制、空间界面控制、建筑风貌引导和重要景观节点设计等进行深化设计,最终形成相对完整的设计方案,通过后期汇报集中点评完善后定案。

2.4评选结题专指委对参与评选作业成果形式有明确要求,即4张A1展板。因此,要求学生对主题解读、现状分析、设计理念、规划构思、设计方案、专项分析和设计导则等主要内容进行精心排版,将设计成果进行全面呈现,对设计思想进行综合表达。通告要求每所学校提交的参评作业不超过3份,从多达30余份作业中遴选出代表学校参评的作业是教学后期的重要工作。我校有两轮评选,第一轮是通过集中评阅的形式进行筛选,即所有作业集中展出,形成由校内外教师专家组成的3~5人评审组,每位评阅人给设计作业打出成绩,得分高者获选,一般考虑不同选题有1~2份作业被选出,未能选出的设计作业即完成结题。遴选出作业在老师的进一步指导下,得以完善,并在一定期限内由相关教师进行最后评选,最终确定3份参评作业。

3教学问题与思考

以专指委“课程作业评选”为统一要求组织教学,成为多数院校尤其是地方院校城市设计课程教学的重要模式。但在教学实践中仍存有一些问题,需不断总结和思考,以便后期教学中予以克服解决。(1)城市设计选题不宜过多。多数院校由于师资条件有限,参与城市设计教学指导老师不多,过多选题不利于教师深入指导,势必会影响教学效果。经过多年教学实践,总结得出选题以3个为宜,可在同一选题中规划基地范围大小稍有不同,避免过多雷同的规划基地。(2)设计作业水平差异大。由于采取2人一组形式开展城市设计,且学生自由组合,设计能力好的同学为了获取作业参评机会,往往是强强联合;而设计能力差的同学相互组队,其设计成果较差。各院校为了获得较为不错的作业评选成绩,提高知名度,这一状况难以改变。(3)城市设计程式化、模式化和套路化[4]。城市设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脱节,缺少从工程技术的角度考虑设计方案。很多作业的选题与切入点虽有特色,但设计思路往往受到过去获奖作品的影响,最终方案的整体效果欠佳。(4)成果表达不规范,图面综合表现能力有待提高。部分同学为了追求竞赛结果,过于注重图面的表现效果,追求新、奇、特、炫,忽略对城市设计目标深层次的思考与探索[3]。成果中还存在现状基本信息表达不完整、交通组织混乱、功能组织随意、基本指标计算错误等问题。

4结束语

在城乡规划专业本科教学中开展“城市设计课程作业交流评选”是专指委推动城市设计教学水平提升的重要手段,这种以城市设计作业评选为导向的教学方式成为全国许多院校重要的教学模式。教学实践中通过选题、破题、解题和结题等4个环节控制,突出对学生理性分析、创新设计、综合表达和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强调主题解析要在设计过程中得以始终贯彻体现,要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相呼应,将创造性的思维与方法运用与规范性表达相结合,尽可能避免设计中基本信息表达、基本方法运用和基本内容设计缺失或不完全等问题出现。通过参加作业评选活动,各个院校在城市设计教学上找到一把标尺,教师可以检验教学效果,学生可以反馈思考自身城市设计的能力。经过多年教学实践检验,“城市设计课程作业交流评选”的教学模式,给教师适度教学压力,可有效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水平,与学生教学相长;学生以此交流平台,可开阔专业设计眼界,拓展创新思维,增强了学生学习主动性。

参考文献:

[1]余晓平.建筑节能科学观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1.

[2]张早.建筑学建造教学研究[D].天津大学,2013.

城市设计概论篇6

高校建筑学专业现行的专业理论课体系中,和绿色建筑设计密切相关的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建筑概论》、《建筑设计原理》、《城乡规划概论》、《城市设计》、《建筑物理》、《建筑构造》、《建筑材料》、《建筑结构选型》、《建筑设备》、《建筑心理学》、《建筑法规》、《建筑师职业基础》等。

《建筑概论》开设于一年级第一学期,是建筑学专业学生开启建筑学习之路上的第一道门。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初入大学,对建筑既陌生又好奇,同时也不乏希望和遐想。相当多的建筑学专业学生会在大学里受到思维方式上强烈的冲击,他们将要身处一个完全截然不同的新世界,经历两次重要的转化:首先是由传统教育的逻辑推理思维方式向以视觉思考为核心的领域转化;紧接着,又要从纯视觉思考(构成、造型训练)转向对功能、技术、经济等要素的综合权衡(含有功能要求的设计)。传统教学大纲要求学生通过此课程的学习,全面而概括地了解建筑的相关基本知识,掌握建筑识图的基本方法,熟悉民用及工业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建筑物的基本组成及构造原理等内容。此课程中,应增设绿色建筑概论的内容,让学生了解绿色建筑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与方法、发展与趋势,为之后其他课程的开设奠定基础。

《建筑设计原理》、《城乡规划概论》、《城市设计》等课程为开设于二年级至四年级期间的理论基础类专业理论课,其课程环节主要由课堂讲授、理论分析、案例解析等形式为主构成,其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了解设计的基本原理与一般规律,并在实践与设计过程中起到指导性作用。在《建筑设计原理》课程中,应开设绿色建筑设计原理的专题,从建筑外部环境、建筑室内环境、建筑能耗几个方面详细地剖析绿色建筑的设计方法,并通过实例的展示与剖析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在《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设计》课程中亦应介入绿色设计的理念与思路,从选址的基本原则、自然环境因素、节约用地方针、乡土文化等方面,帮助学生建立起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设计理念。

《建筑物理》、《建筑构造》、《建筑材料》、《建筑结构选型》、《建筑设备》等课程为开设于二年级至四年级期间的技术类专业理论课,其课程环节主要由课堂讲授、理论推导、实验数据演算与分析等形式为主构成,其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全面掌握与建筑设计紧密相关的工程技术基本知识。而这些技术知识恰恰是在建筑设计过程中有效地实现绿色建筑设计的物质载体与手段。如《建筑物理》的三大主干课程建筑声学、建筑光学、建筑热工学,均与绿色建筑设计中室内环境品质及控制技术、建筑节能设计及技术等内容密切联系。再如《建筑设备》课程中,给排水部分应融入建筑节水技术、雨水的收集与利用等知识;暖通部分应融入室内新风系统、自然通风技术、高性能空调设备的运动、能量回收等绿色建筑设计的理论与方法;电气部分应考虑适时适度照明、高效节能灯具、待机能耗控制等绿色环保理念。《建筑材料》课程应增设绿色建材篇章,系统介绍绿色建材的概念、绿色建材的选择与运用、建筑节材技术与方法等课程内容。而在《建筑构造》课程中,通过对最新材料、最新技术构造节点大样的剖析与讲解,可以帮助建筑学专业的学生进一步掌握绿色建筑设计的具体手段和操作方法。

《建筑心理学》、《建筑法规》、《建筑师职业基础》等课程为开始在五年级毕业班的专业理论课。作为建筑学专业毕业班的学生,他们即将告别五年的大学学习生涯,走向建筑师的职业岗位,担负起建筑设计从方案构思到施工图绘制再到各专业配合,以及与甲方、施工方各方面配合等一系列具体工作之中。在这些课程中,应通过增加建筑环境心理学、绿色建筑相关法规、绿色建筑运营与维护等知识点的章节,帮助学生完善绿色建筑知识体系的构建,并在他们今后的实践与工作中积蓄发挥作用。

二、总结

绿色建筑设计教学的建立与发展以及绿色人才的培养,是在高校建筑学专业本科建筑设计课程原有教学框架的基础之上,应时代需求而开展的教案研究与教学方法的探索,具有体系化、进阶式和强调实践性的特点。这样的教学改革引发了建筑学专业指导教师对绿色建筑教学与科研的深层次思考,也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绿色建筑设计教学将由原来个体自发的实验转向系统化、整体性的推进。更为重要的是,它激发了一个传统深厚的学科面对当下全球关切的发展活力,孕育着我国高校建筑教育发展新的生机

城市设计概论篇7

关键字:城市设计 空间符号 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1.城市设计的概念

一百多年来,随着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所发生的巨大的变化,城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也在不断适应着这种变化,但城市设计的定义、范围界定内涵等,尚没有一个准确的理论。《中国大百科全书》给城市设计下的定义是:“城市设计是对城市形体环境所进行的设计。一般指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为近期开发地段的建设项目进行的详细规划和具体设计。城市设计的任务是为人们各种活动创造出有一定空间形式的物质环境,内容包括各种建筑、市政设施、园林绿化等方面,必须综合体现社会、经济、城市功能、审美等各方面的要求,因此也称为综合环境设计。

城市设计自古有之,只是其内容和方法随城市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自从人类开始自觉建设聚居地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原始的“设计”意识。如距今4000多年前的我国西安半坡村就有了原始的分区思想;成形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著作《周礼・考――工记》记述了我国周代王城的建设制度,并一直影响着历代宫城的规划设计。我国明清北京城则是完全按规划设计建造的成功典范,它融建筑设计、规划设计、园林设计为一体,有着鲜明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古希腊的雅典王城;文艺复兴时期的罗马圣彼得广场等都是古代城市设计的杰作。

2.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城市规划设计是一门正逐步完善和发展的综合性学科,是一门在实践中安排城市发展规划与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相对关联的实用性学科,它具有相对独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它主要解决的是城市的面和线问题。建筑设计是在城市规划的前提下,根据建设任务要求和工程技术条件进行全面设想,并根据其功能具体确定建筑物的空间组合形式和详细尺寸,构造及材料做法。它也具有相对独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主要解决的是城市的点和面问题。同时城市规划设计主要是通过建筑设计、景观设计来实现的。

2.1 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之差异

城市设计处理的空间与时间尺度远较建筑设计为大,它处理街区、社区、邻里,乃至于整个城市,其实现的时程多半设定在十五年至二十年间。相对于建筑设计,仅需处理单一土地范围内的建筑工作,建筑物完工至多仅需三或五年,城市设计在空间时间方面有着相当大的尺度差异。

事实上,也由于城市设计涉及因素的复杂性,城市设计的手段较为间接,不像建筑设计可以对个别建筑物进行直接掌控。也因此,城市设计这门专业中,所应用的方法与策略与建筑设计差异极大。

2.2 建筑设计服从城市设计

美国城市规划师伊・沙里宁曾经说过:“通常做设计是要把它置于一栋房子中;将一栋房子置于周围的环境中;将周围的环境置于一个城市规划中。建筑师在设计单体或群体建筑时,必须考虑建筑的大环境和开发地盘红线内的小环境问题。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设计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在建筑创作繁荣的同时,也存在着令人担忧的问题:在快速发展中,建筑师在建筑创作时对人文的理解、对环境的关注显然不够。一味追求“新、奇、特”而不考虑建筑物所处的环境。

例如北京的长安街,虽然每栋建筑单体都采用了中国最好的设计院和最优秀的建筑师的作品,而且在建筑造价上也毫不吝啬,就其艺术价值本身而言,仍然是业界人士批判的焦点。究其原因,主要不在于建筑本身造型,而在于对周围环境的忽视,以及强烈的个体表现欲所造成的整体不和谐。

再例如希腊的爱琴海上有一座叫伊特拉的小岛,每年都吸引大量的游客。整座岛上布满了十分简单的希腊式的民居,连警察局、医院、饭店都化整为零,成为民居式建筑尺度。几百年来,岛上的居民始终恪守一个规则:所有建筑均不超过三层,所有外墙均为白色。这种热爱自然、相互协调的观点,已经形成了一种设计理念。可见,在城市设计的指导下,注重周围环境的协调,即使是最简单的建筑设计也能取得好的效果。

3.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发展

城市是人类社会的载体。居民定居在城市中,城市的居住生活建设是居民生存生活的基本需要,它占整个城市空间的50%以上。居民在定居生活中产生共同的利益关系,形成城市的居住生活社会,满足个人、家庭和多层次社会生活的物质及精神范畴的生活需求。建筑应从城市设计开始就要体现整体的和谐美,包括造型和色彩以及功能的和谐。就单栋建筑来讲,立面造型、整体的风格和尺度又要体现其独特的个性。

人们活动方式的不同形成不同的空间序列。不仅不同的城市具有不同的空间序列,同一城市的不同地段内也具有不同的空间序列。在建筑设计中,要结合建筑的功能、外部环境的特征及人流活动规律组织不同的城市空间序列,从而增强城市景观空间的特征。城市序列空间是城市公共空间的有机重整,它具有流动、意义、节奏的基本属性。认识这些属性既有助于序列空间组织原则的建立,又有助于序列空间设计手法的探索,从而有助于城市良好风貌的创造。

一是流动性:在城市空间环境中运动具有一种连续性,这种连续性的方向可能是明确的也可能是不明确的,序列空间的流动性就是要强化这种场所、途径和领域之间的连续性,这就要求场所领域具有空间驱动力。

二是意义性:城市空间具有条件功能,它不仅要满足人们的各种行为要求,同时又要表达各种意义,并使人获得不同的精神情感。序列空间的意义构成既包括了与空间功能相协调的环境主题,还涵盖了来自人们对城市个性意象逐一体验所概括反映出的城市整体形象。

三是节奏性:空间组合的规律与变化构成了序列空间的特性,表现出众多类型的公共空间共同作用所产生的视觉与心理上的一种审美感受。序列空间的节奏与空间的规模、尺度以及相互组合有关。

组织城市空间序列时应注意:

(1)建筑要结合轴线所形成的城市空间的功能来布局,根据城市空间序列的不同,如道路轴线、娱乐轴线、绿化轴线以及表达纪念意义的历史文化轴线等,来围合空间的形体结构,组织人的活动路线,控制、引导人们的视觉方向;

(2)建筑要结合轴线的性质来布局轴线一般有两种类型。一是实轴线,构成空间序列的建筑物、庭院、广场、道路、室外设施沿轴线进行布置,组织空间秩序。在建筑设计中要重视轴线的生长与发展,如纵向扩展轴线空间秩序,或横向扩展通过增加副轴线来扩展空间秩序。二是以一重要建筑物或标志物作为轴线终点,其他占据空间的实体避开轴线空间于两侧布置,建立起指向明确的轴线空间。在这种轴线空间秩序中,标志物、结点是轴线构成的关键因素,可通过建筑设计增加新的标志物,达到扩展轴线、发展空间秩序的目的。

结束语:

城市规划设计是城市建设的总纲,建筑是构成城市的主要物质基础,建筑设计必须在尘世建设的指导下进行,才能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作为一个设计师,不仅要关注建筑本身的特点与个性,还要使之与城市设计相适应。

参考文献:

[1]徐思淑,周文华.城市设计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2]张在元.城市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城市设计概论篇8

关键词:中小城市;城市规划;目标;科学发展观

中图分类号:F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7)12-0097-01

1 城市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

从中小城市建设进程来看,这一时期的城市规划设计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城市规划起步晚,意识淡薄。

(2)规划人才匮乏,管理人才的数量、质量和知识结构不合理,素质偏低的现象长期存在,在中小城市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城市规划及其管理整体水平的提高。

(3)规划科学性不强,缺乏长远性。①城市基础设施规划滞后于经济增长的速度。②生态环境规划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③没有科学有效地分区规划,使整个城市功能布局、用地平衡、资源配置等都处在模糊的状态。目前部分中小城市公建项目的报建审批,不是在分区规划所确立的城市功能区建设,而是按建设单位自行协商的地点进行平面规划,出现了本末倒置的规划行为,其后果是致使城市公共设施服务半径小、服务功能少、布局不均匀、发展不平衡。

(4)地方特色不鲜明,综合功能不配套。部分中小城市不是结合本地区的人文、历史、地理、景物等实际来搞规划,而是贪大求洋、舍近求远,搞大而全、高而空的规划;不是结合自己经济能力、社会发展、生态环境等实力和功能来搞规划,而是在出政绩、顾眼前、想局部等心态和目的下定规划,因而出现一个模式、一张脸或者功能不齐、配套不全的城市设施现象。

2 中小城市城市规划设计的目标和原则

2.1 中小城市城市规划设计的目标

中小城市同大城市一样也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系统,系统内各个社会群体之间价值取向和利益倾向都有所不同。中小城市城市规划设计是一种使中小城市发展合理化、有序化的手段,由此它的进行过程就必须要考虑并综合中小城市社会的价值理想和利益要求。在实践中,不同人群的关注目标和价值取向并不相同,行政领导认为中小城市城市规划设计是中小城市形象的设计,是一种策划、也是一种对本地区的宣传。规划设计人员认为中小城市城市规划设计是一种对中小城市空间形态进行研究和设计并转译成控制准则的过程,借此引导中小城市三维空间形态的有序生成,规划部门则认为中小城市城市设计是一种管理的策略和依据。城市管理和房地产开发商注重从投资效益出发来评价中小城市城市设计对地块产生的影响。于是,人员相互之间对中小城市城市设计要求和目标就迥然不同有时甚至于相互冲突。

(1)协调城市群体。

中小城市的区域特征表现为城乡结合的特色,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第一产业布局调整的中心,中小城市城市规划设计应充分体现到这种特殊性,站在区域的高度,注意各中小城市间分工合作、协调配合的可能,充分考虑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研究其职能特征和辐射范围,既满足本市的基本要求,又以最佳规模的原则统一部署,达到各显其能、相互促进的目标,特别在中小城市密集地区,城市规划设计更要体现区域宏观决策的作用。

(2)优化产业结构。

中小城市往往会具有一、二、三产业并存的产业结构特征,即使第二产业,与大城市的工业也不同,大多有较强的块状经济特点,城市规划设计必须考虑到这种特点并加以利用和引导。在城市规划设计中体现产业特点,力图反映这种特色,使之明确区别于大城市的产业特征,通过城市规划设计起促进产品市场化的作用。

(3)合理城市规模。

中小城市规模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有限的特点。城市规划必须注意到这种特点,对前者,必须考虑到发展需求的阶段规模,具有应变能力,规划设计应具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性;对后者,必须既注意规模效益,又具有尽可能多的便利性,同时注意人口规模相同的中小城市与大城市居住区中心的区别,着力于提高中小城市的辐射影响能力。

(4)表达生活模式。

中小城市在生活模式上存在有一定数量的产、销、居一体的方式,这是由于中小城市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缘故,因此城市设计应倡导这种生活模式,并在空间、功能、景观等方面组织出多种形态,避免简单搬用大城市设计的做法,要体现灵活性的特征。

(5)传达文化底蕴。

中小城市虽不能回避平均文化教育水平相对大城市较低的现实,但也绝不可低估传统文化的深厚性。所以,中小城市的城市设计目标应促进传统文明的学习和现代文明的传播相结合,以提高文化素养,创造和保护中小城市的良好面貌,树立特有的公共意识。总之,中小城市城市设计应当和文化规划相结合,这是社会进步的标志设计。

2.2 中小城市城市规划设计的原则

城市规划设计的原则,是正确处理城市与国家、地区、其他城市的关系、城市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城市建设的内部关系等的指导思想。在城市规划编制过程中,应遵循和坚持以下原则:

(1)整合原则。中小城市规划设计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正确处理和协调各种关系的整合原则:应当使城市的发展规模、各项建设标准、定额指标同国家和地方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要正确处理好城市局部建设和整体发展的辩证关系,科学考虑城市各类建设用地之间的内在联系,合理安排城市生活区、工业区、商业区、文教区等,形成统一协调的有机整体;要正确处理好城市规划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的辩证关系;要处理好城市经济发展和环境建设的辩证关系,避免重复“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2)经济原则。中小城市规划要坚持适用、经济的原则,贯彻勤俭建国的方针,这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尤其重要。

(3)美学原则。规划是一门综合艺术,需要按照美的规律来安排城市的各种物质要素,以构成城市的整体美,给人以美的感受,避免“城市视觉污染”。

(4)社会原则。所谓社会原则,就是在城市规划设计中树立为全体市民服务的指导思想,贯彻有利生产、方便生活、促进流通、繁荣经济、促进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事业的原则,尽量满足市民的各种需要。所以规划设计要注重人与环境的和谐和要大力推广无障碍环境设计。

参考文献

[1]邹德慈著.城市设计概论:理念、思考、方法、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城市设计概论范文

城市设计概论篇1关键词:实践教学,建筑学,城市设计,教学改革0引言“城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要求设计师能够始终以一种整体性、系统性的思维去思考设计对象,能够
点击下载文档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5折优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