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国内外研究现状范文
家校合作国内外研究现状篇1
关键词:中外高校 合作性教育 策略
前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运动的浪潮,提高国民教育成为了当下最热门的话题,现阶段,中外高校教育合作成为了当下最流行的教育方式,如何利用国内外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整体教育素质,提高教学的师资力量是合作办学的教学目的,但是随着中外教育合作的广泛普及,一些问题也如雨后春笋般涌出。
一、中外高校教育合作的现状
我国高校的合作教育在八十年代后期得到了积极的发展,中外高校在合作领域方面也越来越广泛,从初期,单方面的教师出国进修,到现在的国内外教师的教育交流,中外合作成为了双方面的选择。中外高校教育合作为国家的人才培养和相关的科学调研发挥了实质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步伐, 真正实现邓小平同事的三面原则,具体,可以讲中外高校教育合作的模式分为以下几种方式:
1.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独立的两个中外高校进行中外合作项目办学研究。根据相关数据表明,2008年年初,已经超过100多个办学项目成功举办。
2.在中举办中外合作教学机构,建立专业的办学机构来实施中外合作办学教育,例如,早期美国的霍普金斯大学就与我国的南京大学举办了以中美文化为研究主体的合作办学项目。
3.在中办理教学培训,这种合作项目是我国与国外高校合作开展的,整个学习过程包括专业课的学习和学分制度。
4.出国前培训课程,这种培训项目是中国高校为出国做准备的学生做相关的项目培训课程,中国学生在国内完成相关内容的培训后,通过自身或者是国内学校对国外大学进行符合相关程序的入学工作申请,获得国外生活工作的资格[1]。
二、中外高校合作性教育的主要问题
1.中外高校合作性教育中的招生难题
国内外高校合作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提高教学整体水平和加强合作教育资源,国外教育相对来说体系比较完善,但是我国高校对此类要求意识不强,甚至自身的条件也不符合要求,资金和教学配置上得不到强有力的物质支持,这次客观条件在一定程度上都阻碍了中外合作教育招生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我国教育部门虽然对中外高校合作办学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支持的态度,但是与众多学校在对国外学校选择上出现分歧,例如很多名校的继续教育学校和成人教育,在招生时对学生自身学历要求不高,与很多国外学校合作在各方面的条件也不是很优异,教育部认为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双方在此类问题上意见不统一,导致了很多中外合作学校以其他方法开展活动[2]。
2.中外合作教育的学生录取问题
在我国,中外教育合作模式众多,从地域角度出发,分为境内和境外两种,目前,我国教育主管部门主要接受的是中国国内学习和境外学历教育的模式,只有在满足国外院校的要求下才能保证学生能够顺利被录取,但是有些学校国内的培训体系不完善,对学生要求不高,导致最后学生的录取上出了问题,例如国外高校在通过中国高校教育录取的学生数量上较少,学生的各方面要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与中国学校招生时丰富的生源量相比具有较大的落差。
3.学生学分制问题
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学分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和其他教学方面的综合性表现,在一定程度上是学习质量的保证,但是在国外的高校教育中,对于学分的相关管制没有那么严格,对中国国内著名院校的学分制是承认的,但是不一定就会将学分转入到中外合作教学的相关专业中,这些问题导致中外学校在合作项目中存在问题,导致学生在国外留学归国后,学历得不到教育部的认可的情况发生。
三、中外高校合作性教育的主要解决策略
1.完善教学资源,加大招生力度
在中外学校进行合作时,中国学校应该对自身综合条件进行考察,抱有对学生负责的心态,加大对招聘学生的宣传力度和手段,对于合作办学项目也要严格按照相关程序进行申请,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学校运作,其次,教育部应该鼓励学校提高资源配置,与学校加强沟通,对相关项目的合作境外学校的要求进行系统的规定,使学校严格的按照审批内容进行规范办学。
2.提高学生自身素质,拓宽录取条件
首先国内高校在招生时应该明确合作境外高校的招生要求和专业限制,提高学生的培训内容和专业水平,加强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对国外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国内学校应该时刻保持跟国外办学单位的沟通,时刻了解学生的教育动态,并对相关的培训项目和教育实质进行严格把关,同时学校应该与国外合作学校进行良好的沟通和项目确认,争取学生的扩宽条件,保证学生在境外的学习生活的顺利进行。
3.完善学分制度
对于涉及到学分转移的中外合作制度,教育部门应该与中外高校进行良好的疏通,转移豁免学分已经在全球的高速等教育中获得了普遍的应用,教育部在此问题方面应该放宽限制,在中外教育过程中加强合作项目的质量监督,对学生境外留学应该进行相关的教育指导,保证出国留学的学生的学位学历认证问题,避免事后难题的发生[3]。
总结
中外高校合作教育的顺利进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本文就中外高校在教育合作中遇到的难题进行相关的探析,并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方案,希望对中外合作项目的顺利进行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孙珂.高等教育的婚姻学:中外合作大学中的合作原则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03:9-12.
[2]唐清荣,董涛.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J].才智,2013,22:149.
家校合作国内外研究现状篇2
Abstract: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have become the engin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21st century. They are not only driving force of the country's economic prosperity, but also the important content of teaching reforms of higher education. The writer takes Xi'an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First, they summarize the research statu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point out the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realistic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Then, they illustrate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reasons of th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Xi'an University. Finally, they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rom three aspects. This provides a reference sample for building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system in area-application-oriented institutes in Shaanxi, and explores the feasible operation scheme for the practice.
P键词: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西安文理学院
Key words: local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innovation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Xi'an University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9-0243-03
0 引言
自1947年迈尔斯・梅斯教授在哈佛商学院开设第一门创业教育课程开始,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大学培养新型人才的一种教育理念,被誉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之外的“第三张教育通行证”,创新创业已成为21世纪经济发展的“发动机”,是一国经济繁荣的驱动力,也是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
1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美、英、日、新加坡、印度等地方本科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实训方面成果颇丰:
一是教育部高教司郝杰提出美国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由政府(顶层设计并提供政策支持与法律保障)、学校(从小学到研究生的所有正规教育承担主体责任)和社会(企业界、投资界、考夫曼基金会等非营利组织)形成良性互动[1];
二是许楚楚归纳了作为全球双创教育领导者的美国百森商学院的优势(丰富的实践教育课程、有影响力的研究活动、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完美的课程体系和多样化的拓展活动)[2];
三是沈陆娟从教育理念、组织机构和形式、教育模式、课程和项目、对项目的评价五个方面总结了美国社区学院的创业教育实践路径[3];
四是张雪生指出瑞典双创教育具有国际化的师资队伍;
五是刘鹏等对中美进行了比较。
尽管我国高校的双创教育起步晚,但依然硕果累累,主要有政府文件政策、硕博论文和地方高校各层次课题成果等。其中,丁瑞忠等从优化人才培养机制、推进多元化实践、优化服务保障体系和营造文化氛围四方面总结了山东烟台鲁东大学“立体式”双创教育模式[4],黄翠以河海大学文天学院为例探讨了独立学院双创教育的路径(成立工作委员会、设置课程体系、培养师资和搭建实践平台)[5],重庆工商学院的李玲从政策、教学、机构、人员、场地方面分析了国内外理工科大学生的双创教育,重庆邮电大学的罗文丰构建了双创教育的课程体系,安徽新华学院的翟荣兵等建议新建本科高校从高校、社会、政府、学生、家庭五个方面提升经管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燕山大学的王凤成等发现2015年新疆以优惠政策帮扶“回炉”培养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并对有创业意向的毕业生进行半年的全方位免费创业教育,因此主张由政府主导进行大学生创业回炉教育[6]。
总之,国内外相关研究有现状、问题与对策的总体构架研究,也有教学模式、课程建设、师资培训等分项研究,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证基础。但是,纵观国内外高校的双创教育研究仅仅关注在校大学生,对于高校毕业生只将创业成功的优秀校友请回来办讲座或者聘为创业导师,常常忽略毕业生的创业回炉教育,摒弃创业失败的毕业生,尤其是高校教师的双创教育研究成果更是凤毛麟角。
2 研究价值
一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21世纪充满了创造、创新和创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日益依赖创新水平的提升与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很大程度取决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因此,世界各国非常重视各地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在美国高校要求所有教学科研都要体现创业教育思想,所有教师都要传授与创业有关的内容;但在我国高校管理部门、教师、家长、学生价值取向为就业,将此视作创业大赛,这一研究将使我们摒弃错误的认知,树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国家战略的正确意识,不仅有助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的发展,也创新了高校教育理念。
另一方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我国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战略的根本需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2014年11月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各地各高校要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抓手,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面向全体大学生开发开设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然而实际上,我国很多高校还没有形成影响全部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大氛围,除了高科技创新创业外,很多创新创业只是简单的模仿活动,这一研究不仅对于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大学生、优化创新创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模式具有探索意义,还有助于带动经济活力、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
3 西安文理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整理归纳西安文理学院的创新创业教育,笔者梳理其存在问题及原因如下:
一是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缺失。“学而优则仕”使得该校管理部门、教师、家长、学生共识度低,加之价值取向为就业,视之为创业大赛,从而导致创新创业教育意识淡漠,氛围不浓。
二是创新创业教育政策支持执行力度不够。尽管政府和高校、社会各界出台了相关的支持政策,但缺少具体操作方案,致使政策形同虚设,特别是缺乏切实有效的激励制度及其机制,该院创新创业教育政策支持执行力度不够。
三是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完善。该校和全国的高校一样仅从就业角度出发,开设了大学生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等课程,虽然也开设了选修的企业管理、创业心理学等课程,但不系统、不严谨,没有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群,更没有线上相关课程。
四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其方案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脱节。该校教学中的第二课堂、讲座活动、实验室、专业见习和毕业实习等仅停留于操作层面和专业技能层面,没有与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无缝对接,更没有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缺乏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无法实现创新创业人才培B目标;
此外,还有创新创业教育师资薄弱、教材缺失、实践实训平台单一等问题。
4 解决西安文理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
4.1 树立创新创业教育是国家战略的意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通过校园广播、校园网络、校报、宣传栏、大学生创业社团、各二级学院丰富多彩的活动等加大宣力度,树立“人人皆能创新创业”的思想,积极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
4.2 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政策支持体系和激励制度机制
美国政府非常重视创客空间对创新教育和产业进步的积极推动作用,奥巴马政府在2012年初推出了一个新项目,四年内在1000所美国学校引入“创客空间”,配3D打印机和激光切割机等数字制造工具。因此,由创新创业教研室专职人员负责,在调查核实学校相关资料后,借鉴国内外成熟、先进的政策支持体系,不断修改并完善资金、场地、保障服务等支持体系,形成专业奖学金、奖状证书、就业推荐等激励制度及其机制。
4.3 完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群
借鉴国内外的经验,建议该校构建“课程+实训+平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设置基础必修课+专业课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群。当前,建议引进尔雅通识课《大学生创新创业》等国内知名创业教育公司课程体系,开设《中国创业学》《企业经营学》《创业实训》等培训课程,加快面向全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专业必修课和优质课程的信息化建设,尽快推出一批资源共享的慕课、视频公开课等在线开放课程;建议各二级学院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的结合,针对文科类专业建议采用“嵌入式”,其目标是开阔视野,优化知识结构,丰富心灵,培养发散思维;针对理工科类采用“融入式”,使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进行深度融合。
4.4 搭建多元化创新创业实践实训平台
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必须让学生从“听”到“练”,让教师从“教”到“导”。首先,借力创客空间。大学生从事自主实践训练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而大学校园创客空间更容易实现不同专业背景学生的思想碰撞,与学校实验室互补,增强大学生的动手能力。
其次,对接产学研基地。借用基地扎实做好专业见习和毕业实习,并推行“双导师制”,聘请企业家、教授、优秀校友、风险投资家等组成导师队伍举办创业讲座,内容涵盖创业经历、创业想法、经营管理、财务、税务、法律等,丰富创业教育实践实训课程内涵。
第三,加强中外合作。鲁东大学先后与韩、日、美、英等国家的高校联合举办5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如与韩国蔚山大学合作成立鲁东大学蔚山船舶学院、与韩国南部大学共建“世宗学堂”,并与国外多所大学合作开展“2+2”、“3+1”和“3+2”模式的本科生培养项目,该校也有中外合作高校,可以拓展实践活动。
此外,借力实验室。如,机材学院的表面工程实验室是该校重点实验室,借助3D打印机,全校有兴趣的大学生都可以参加实验室活动。引导参加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参与各类大创比赛实训等。
5 结语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有现状、问题与对策的总体构架研究,也有教学模式、课程建设、师资培训等分项研究,为笔者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证基础。通过实地调研归纳当前双创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并从政府、企业、高校、家长、学生五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特别是笔者希望通过解剖西安文理学院创新创业教育这个“麻雀”,发现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检验学术界、政府及社会上的一些既成判断,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创新思路、建议和具体操作方案。
参考文献:
[1]郝杰,吴爱华,侯永峰.美国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建设与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1):7-12.
[2]许楚楚.美国百森商学院的创业教育对我国高校的启示[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6(3):15-18.
[3]沈陆娟.美国社区学院创业教育实践路径研究[J].高教探索,2016(1):57-63.
[4]丁瑞忠,等.“立体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以鲁东大学为例[J].中国高校科技,2016(1):90-92.
[5]黄翠.独立学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路径研究――以河海大学文天学院为例[J].经济师,2016(1):242-244.
家校合作国内外研究现状篇3
【关键词】现代信息服务业 校企合作 影响因素 合作模式
现代信息服务业,已经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并列入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高校作为国家生产力的重要起源地,企业作为国家财富的发源地,他们之间的合作将给社会创造巨大的财富。因此,本文以现代信息服务业为例,对校企合作进行分析研究。
一、现代信息服务业概述
现代信息服务业是指充分利用计算机、通信和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对信息进行生成、收集、处理加工、存储、检索和利用,为社会提供信息产品和服务的专门行业的集合体,主要包括信息传输服务业、信息技术服务业和信息内容业。是第三产业发展的高级阶段,有着发展速度高、技术创新快、增值效益大等特点。
相关数据研究显示,中国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也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北京和广东被认为是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最好的地区;上海、山东、江苏与浙江等4个地区紧跟其后;中西部绝大多地区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相对缓慢。同一个地区以内,也存在着差异,如在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较好的江苏,其苏北、苏中、苏南发展也不一样,苏南城市发展较快,而苏北城市发展较为滞后。本文以国内一般水平为参考,进行现代信息服务业校企合作分析。
二、校企合作现状分析
(一)国外校企合作现状分析
美国实施校企合作较早,它的成功得益于政府的立法保障,并且政府主导建立校企合作机构,同时,广泛建立校企合作中介机构。德国以国家立法支持,以企业为主导,将企业与学校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推广校企合作共同办学的制度。法国开创半工半读的教学方式,学生要与企业签订培训合同,学习和工作并行,还有工资保障。澳大利亚则专门成立TAFE学院,解决校企合作问题,并提倡终身教育的理念。日本将企业放在主导位置,由企业设立属于自己的人才培养学校,设置与企业所需要课程,定向培养员工。
(二)国内校企合作现状分析
当然,国内校企合作研究继承了产学研的诸多有效经验,在摸索中寻求突破口。从目前来看,在政府政策引导下,学校积极主动与企业开展多样化的校企合作,企业在尝到了校企合作的甜头后,校企合作的信心更加坚定。当然,在校企合作的程序、模式、沟通渠道和中介等方面还有待加强。
(三)现代信息服务业校企合作情况
现代信息服务业校企合作,作为第三产业的助推器,在近几年,越来越被企业和高校重视。然而,还没有专门的文献资料对此领域的校企合作进行研究。通过企业调研和网络调研,现代信息服务业多围绕在电子商务、服务外包、软件开发、文化创意、科技服务等领域,校企合作多围绕这些领域开展。
三、现代信息服务业校企合作影响因素分析
(一)国外校企合作影响因素分析
国外学者多采用实证分析对校企合作进行研究,分析了影响校企合作的因素。如:加拿大的Terry James随机抽样115家中小型企业,分析发现影响企业资助高校科研的因素主要有:科研所需时间、资金、人员、技术和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等。西班牙的Irene Ramos-Vielba等对西班牙部分企业和高校进行研究,发现企业规模、企业成立时间、企业战略、企业与高校的接触等诸多因素会影响企业是否选择校企合作。美国的Anna S. Nilsson等通过文献分析校企合作的因素有:①高校教师的意愿、合作机制、科研转化模式等;②进行科研转化的基础设施;③企业的角色、资源、战略资金;④高校和企业之间的网络和信任关系。
(二)国内校企合作影响因素分析
国内学者对校企合作影响因素总结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一、外部因素:环境(经济环境、投资环境)、政府(政策环境、体制环境、法制环境)、校企合作建立途径;二、内部因素:企业因素(企业观念、企业规模)、高校因素(科研成果、高校层次、学生职业素养)、合作模式等。
(三)现代信息服务业校企合作影响因素分析
结合国内外研究情况,对影响现代信息服务业的因素进行总结,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因素。一、企业因素:企业规模、企业性质、企业战略、企业资源、合作模式等;二、高校因素:科研成果、高校层次、学生职业素养、合作模式;三、外部因素:经济水平、地理位置、政策法规。
四、现代信息服务业校企合作模式
(一)共建大学科技园模式
大学科技园是指以研究型大学或大学群为依托,把大学的人才、技术、信息、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等综合智力优势与其他社会资源优势相结合,为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提供服务的机构。在现代信息服务业上,技术革新与重组、专利许可、服务理念的更新、专门技术人才的培养等方面,都存在高校与企业脱节现象。此种模式,能提高生产力转化效率,加快产业发展。
(二)共建研发机构或企业孵化模式
为了建立长期的更加紧密的合作,高校与企业建立研究中心、研究所等,能为科研提供专门的场所和资金支持。随着国外校企合作理念的引入,出现企业孵化的合作模式,美国早期的做法是扶持基础薄弱的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并获得成功。多年的实践证明,在高新科技领域,企业孵化的成功率远比其他领域高。
(三)共同承担课题合作模式
研究型大学可以在信息服务相关领域,同相关行业的企业合作,共同承担重大课题申报和实施。而高职类院校则往往通过服务地方企业,以提供信息服务和技术支撑的形式,参与或主持重大课题,进而实行服务地方经济的目标。如: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与淮安软件园共同申报“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创建工作。
(四)“厂中校与校中厂”合作模式
家校合作国内外研究现状篇4
关键词:动态图形设计 Motion Graphics Design 学科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3-0147-02
在数字媒介的环境中,社会信息传递方式和艺术的表现形式都随着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改变。借助数字技术,传统图形设计开始向动态方向发展,不断地涌现出动态标志、动态招贴海报、动态网页及多媒体互动装置等作品。在影视包装、交互界面、空间和展示设计等领域,动态图形设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见动态图形设计在实践领域得到了广泛运用,但动态图形设计在国内的理论研究和学科教育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研究动态图形设计的学科教育现状对动态图形设计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一 动态图形设计学科在国外的教育现状
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美国三所大学: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艺术研究院、美国瓦伦西亚学院、美国柯里学院艺术与实用美术系,分析归纳出动态图形设计这门学科在这三所学校的学科教育现状。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艺术研究院,已把动态图形设计作为一门专业并授予艺术学位。毕业生的就业主要是运动图形程序入门级的编写、广播设计助理、数字艺术家、数字特效专家、复合材料艺术家、交互式视频制作者和运动图形艺术家。在本科期间(132周)所开设的专业课程主要有绘画基础、设计基础、摄影、图像处理、排版、电视节目包装、声音工程、灯光基础、数字多媒体、2D动画、分镜头脚本设计、3D特效、3D建模、动态设计、交互设计、图形符号和剧本写作。
美国瓦伦西亚学院数字媒体技术学位,专门针对动态图形和影像,在第四学期开设动态图形课程。学生主要学习图形运动的基本概念和设计原则、3D动态图形基础、动态标志、灯光和动作。
美国柯里学院艺术与实用美术系开设的选修课“动态媒体原理”。通过四个阶段的训练了解动态图形、交互设计和网页设计,并最终完成一个可体验的用户界面。在动态图形的训练中,分为四个阶段,通过四个方形在构图、内容、色彩和动态四个主题的训练,让学生了解构成、版式、色彩和动态图形的信息化传达,见表1。
图1是学生通过阶段一设计的作业,从左至右主题为:粗犷、拥挤、增值、紧张。图2是学生经过阶段二和阶段三后设计的作业,将字体与色彩加入其中。图3是阶段四学生的作业,主题为增值。从每个阶段学生的作品可以看出,通过四个阶段循序渐进的学习,学生在构成、板式、色彩和主题的表达上都得到了练习。
二 动态图形设计学科在国内的教育现状
通过查阅资料可知,在国内各高校中,仅有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艺术设计系从2003年就与美国麻省艺术学院合作教学动态媒体设计课程。开设了为期12周的秋季动态体验,要求设计一段基于音乐的,并以文字或图形为主的动态图像。课题名称为音+字+画,分为杜尚的音乐4周、音乐达达2周、杜尚在舞蹈6周,共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训练都在上一个基础上深入研究,见表2:
三 国内外教育现状的对比与总结
1 动态图形设计学科在国内发展缓慢
通过动态图形设计学科在美国三所学校的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可以看出,动态图形设计在国外已发展得比较完善,拥有独立的学科教学体系。无论是从整个学科的专业课程设置还是针对动态图形的阶段性学习都有非常完善的教学规划,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而我国可知的仅同济大学开设了相关课程。由于是与美国麻省艺术学院合作教学,所以在课程体系上与上述所讲的美国三所学校大致相同。但我国其他院校还并未认识到动态图形设计学科的重要性。
2 国内的动态图形设计教材短缺
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国内仅有两本关于动态图形设计的教材。一是许一兵的《动态图像设计》,他以图形设计、动态设计、时间设计三条主线构成了动态图形设计的基础理论。―本是李渝的《动态图形设计基础》,将动态图形设计的原理从空间、运动、时间和动态元素四个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并且国外经典的动态图形设计书籍更是没有引入我国,因此需要亟待解决。
国内的艺术设计院校目前大多是将平面设计与影视动画分为两个独立的专业对学生进行培养。而动态图形设计就是这两个专业的交叉型学科,因此无需重新建立独立的动态设计理论,重点在于建立适应国内的动态图形设计教学体系。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朱文涛副教授构建了数字媒介环境下动态平面设计课程教学体系和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将动态平面设计课程教学体系的横向分为四类课程类型:基础课程、软件培训课程、工作室课程和项目课程。纵向分为三个课程模块:动态图形与影像设计课程模块、视觉信息与交互设计课程模块和数字绘画与概念设计课程模块。利用交叉和跨学科整合是动态平面设计课程设置的重要目标。为我国动态图形设计学科的教学体系建立了理论框架,值得其他高校教学改革的学习和借鉴。
结语
通过对比国内外动态图形设计学科的教育现状,以下三个方面将成为未来动态图形设计学科教学体系的发展趋势。
1 动态图形设计学科将成为各高校的一门独立学科
动态图形设计是数字时展下催生出的一个新的学科方向,传统的平面设计、影视动画已不能适应动态图形设计学科的发展。而动态图形设计学科正是这两个专业的交叉型学科,因此亟待建立适应国内的动态图形设计教学体系,使其发展成为各高校的一门独立学科。
2 动态图形设计人才的就业面将更广
罗力在动态图形设计基础一书中谈到数字媒体的发展需要五类人才,第五类人才是指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基础上,为拓展数字化信息传播的新领域,培养运用数字媒体技术和艺术设计方法,进行数字化信息传播媒体艺术设计的专业人才。动态图形设计基础这门学科就是为第五类人才设置。由于学科的交叉性,动态图形设计人才不仅可以在影视包装、交互界面、空间和展示设计等领域就业,还可以在平面设计和影视动画行业就业。
3 动态图形设计将改变人们的认知方式
家校合作国内外研究现状篇5
一、形势与现状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科学技术国际化趋势不断加强。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能否在高新技术及其产业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能否在重大的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活动中充当重要角色,已经成为维护国家主权、保障经济安全和发展高新技术的关键所在。
**期间,我省的对外科技合作坚持为科技进步服务,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促进技经结合、技贸结合,做好引进人才、技术和资金,推出技术和产品的工作。通过与国内外开展合作研究开发,为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技术来源,做好技术储备。目前,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格局已初步形成。
合作与交流的范围不断拓宽。国际方面,我省已同世界上4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官方或民间的科技合作与交流关系,与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期间,全省共派出科技人员11600人次,赴国外进行科技合作与交流;邀请来华的国外专家学者共13100人次;在我省举办学术会议和科技展览会共165个;专家学者在国际会议上2500多篇;共执行对外科技合作项目260项。组建了中俄合作巨化氟化工研究所、中德合作能源与环境研究所、中日合作竹子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所等中外合作、合资研究开发机构。国内唯一以企业为主体的中外科技合作园--**巨化中俄科技合作园正式开园,科技部称之为中俄科技合作的突破,被誉为中俄科技合作的典范,得到了李岚清同志的批示肯定。巨化与俄罗斯的成功合作,带动了我省与俄罗斯的全面科技合作。国内方面,**期间,省政府相继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中国航天机电集团等签订了科技合作协议。目前,全省已有5000多家企业与全国500多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引进技术、人才、资金方面的作用日益明显。杭州高新区和11个省级高新园区内共有中外合资企业243家,引进外资5.2亿美元。杭州、宁波留学人员创业园被列为部级试点,宁波国际软件园已成为部级软件产业基地。
技经、技贸结合力度逐步加大。**期间,我省通过技术交流、示范、产品展示等手段,大力促进技术与产品出口。以省属科研院所为例,**期间,技术产品出口就达7000万美元以上。其中省化工院出口额达1000万美元,居全国省级科研院所第1位。省农科院、省能源所执行的种桑养蚕技术援助项目和援非"阳光发电项目",受到受援国和我驻外使领馆的热烈欢迎和好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快速增长,2000年我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达16亿美元,占外贸出口总额的8.1%。
对外科技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发展不平衡,重点不够突出;对外科技合作经费投入不足;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管理人才缺乏,对外科技合作水平不高,成效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我省对外科技合作计划的指导思想是:围绕我省科技强省、经济强省建设总目标,以大企业和大院大所为重点,以提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为追求,按照"互惠互利,实现双赢"和"保护知识产权合法权益"的原则,进一步加大科技对外开放,组织国际、国内科技合作与交流,实现国内外科技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合作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实现以技术跨越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发展,为我省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服务。
(二)基本原则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在实际工作中要紧紧把握以下原则:
1.引进创新,跨越发展。坚持引进与自我创新相结合,实现技术和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重点引进对行业和区域科技进步、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关键共性技术。注重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提高我省的自主创新能力。
2.突出重点,方式多样。在合作国别上,突出与俄罗斯、欧美等科技大国的国际科技合作;在合作载体上,充分发挥高新开发区(园区)、中外科技合作园、留学生创业园、大企业、大院大所的作用;在合作方式上,力求机制灵活、形式多样、讲究实效。
3.目标明确,综合集成。以我省科技经济发展战略为目标,省、市、县联动,紧密结合各项科技计划,集中资源,集成经费,支持对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有重要影响的对外合作项目,把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作为战略重点。
4.以我为主,平等互利。根据我省需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主动地选择并参与对外科技合作项目,开拓新的合作领域,利用各种合作渠道,在合作中按照WTO规则,平等互利,成果共享,保护知识产权,遵守国内外合作惯例。
5.政府推动,市场运作。政府协调管理,统筹规划,着力办好网上技术市场,优化省内外、国内外的科技资源配置。采取官民并举,产学研结合等方式,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以企事业单位为对外合作主体,市场化运作,鼓励企事业单位和民间团体共同参与对外科技合作。
三、目标与任务
(一)对外科技合作的目标
**总体目标是:到**年我省对外科技合作的综合水平居于全国先进行列。通过扩大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提高我省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为我省实行科技与经济跨跃式发展,建设科技强省、经济强省提供有力支撑。
主要预期目标是:
1.国内外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活跃,科技合作项目成效显著。着重抓好重大项目的实施,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开发成果,力争30%达到国内领先水平,5%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获国家发明专利150项以上,并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要作用。
2.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加快,对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促进作用显著增强。应用类研究开发和具有生产前景的项目在省外合作项目中的比重达到70-80%。以企业为主承担的对外科技合作项目达到总项目数的80%左右。从国内外引进、消化、吸收一批对我省产业结构调整、高新技术和支柱产业发展起重要作用的共性、关键技术,力争获得专利5000项,其中发明专利400项。到**年,国际科技合作形成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400亿,其中对俄合作部分达40亿元。
3.引进国内外智力步伐进一步加快,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高。**期间,扶持30家以上与国内外合作的、建于国内或国外的合作、合资研究开发机构。帮助支持留学人员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建立创业和孵化基地,力争有3-5家被列为部级的留学生创业园示范基地,同时建立一批省级留学生创业园。积极扶持创建中外科技合作园,其中对俄合作要形成以**巨化中俄科技合作园为龙头的"一园多点"格局,在各地培育一批各具特色的对俄合作基地(项目)。
4.技经贸结合进一步增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不断增加。积极开展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促进"科技兴贸",实施"走出去"战略,推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使我省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外贸出口总额的比重年均增长20%,至**年比重力争达到18%。
(二)对外科技合作的任务
1.加大合作力度,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编制好对外科技合作计划,突出重点,着重抓好对经济结构调整、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有显示度的重大项目,搞好项目的"主动设计"。对外科技合作项目要向应用开发类尤其是有产业化前景的项目倾斜、向高新技术企业倾斜、向产、学、研结合的项目倾斜。引导并帮助高校、科研机构在科研工作中增强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国内外合作交流所取得的经费占科研总经费的比重。通过对外合作,获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开发成果,引进一批促进我省产业技术水平提升的关键技术,引进一批学科带头人和科技、经营复合型人才,引进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及资金。做好与中科院等国内一批大院、大所、著名、高校和大型企业的合作与交流。通过人才交流、共建技术开发机构、共建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共建科技合作专项资金以及在浙建立分支机构等多种形式,充分利用对方在人才、信息、成果和科研设施等方面的优势,为我所用。我省的各类科技计划都要加大对外开放力度,逐步推行和完善重大科技项目向国内招标的制度,创造条件,探索向国外招标的项目管理体制,以组合国内外创新资源,提高科技攻关能力。我省的高校、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试验基地要与国内外相关研究开发机构建立长期协作关系,开展合作研究,加强人才、技术的相互交流,形成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鼓励各地与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及有关单位开展人员相互挂职锻炼活动,以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进一步培养人才,拓展合作交流渠道。继续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从省外引进两院院士及学科带头人到我省任职、兼职,充实高层次科技队伍,建设人才高地。
2.注重成果转化,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发展。把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发展作为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的战略重点,促进高新技术产业走向世界,积极主动地融入国际社会。注重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应用类研究开发和具有生产前景的项目在对外合作项目中的比重。着力培养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园区)要成为对外合作的重要窗口和基地,利用那里良好的投资和创业环境,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海外华人智力资源、高水平科技成果和研发机构参与我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带动产业结构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建立和扶持一批留学生创业园,吸引海外留学人员来浙创新创业。推进我省高新技术园区探索与国外科技工业园区的合作,实行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与当地合作创办中外科技合作园。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与国内高校、科研机构联姻,吸引省外科研人员到我省企业研发高新技术产品,并通过技术转让,技术入股,合作生产,共建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等多种形式,引进省外的高新技术到我省实施转化,形成产业。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星火技术密集区、科技兴海示范区都要采取对外开放的有力措施,加快人才、技术、企业、资金的引进,扩大高新技术产品的生产和市场规模。
3.技经、技贸结合,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发挥对外科技合作的优势,进一步做好"三引"、"两推"工作。加大力度,组织高校、研究机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产品展示、技术示范、贸易洽谈等活动,大力推动和促进技术与产品出口。对外科技合作工作要与落?quot;科技兴贸"战略紧密结合,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和科研院所"走出去",到国外和省外独立或合作创办研究开发机构,利用发达国家和外省市的市场环境进行技术开发、产品设计和市场拓展,扩大高新技术产品的品牌效应和出口份额。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国外、省外独资或合资兴办企业,参与国内外竞争,扩大我省高新技术、先进实用技术的国内外市场规模。以国际和国内两种市场和两种资源的合作开发为出发点,大力推进对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实施技术出口与开发国外资源、市场并重的新战略。通过全省各有关部门的共同配合和努力,**期间,使我省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外贸出口总额的比重不断增加。科技系统要积极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各类国际先进技术和设备交流展览活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提升。积极探索与外省、市按照"政府推动,企业运作,互惠互利,实现双赢"的原则,打破地域分割,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区域科技进步。
4.发挥我省优势,扩大对港、澳、台的科技与技贸合作。加强与港、澳、台地区的科技与技贸合作,不仅对我省与这些地区的科技与经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具有深远的政治意义。港、澳、台地区有充裕的资金、良好的基础设施、广泛的对外市场联系和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等优势,我省有丰富的科技人才资源、一定的科技积累和较大的市场需求。双方可以在合作研究、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科技展览、学术会议、共办科技型企业等方面携手合作,实行资源、信息、资金、产业结构和科技开发的优势互补。要让更多的港、澳、台科技人员、企业家加深对我省的了解,积极参与我省的科技、经济建设。
5.积极参与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按照国家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总体部署以?quot;**西部开发科技规划精神,以科技合作、对口帮扶、技术经济合作等为切入点,发挥我省优势,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推动我省企业、科研机构、高校、高新园区以市场为导向,在互利互惠原则的基础上与西部地区开展技术、经济合作。开展科技对口帮扶工作,依托国家和省有关科技计划和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为西部贫困地区提供推广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和关键技术。发挥我省的人才、技术、经济优势,利用西部的资源优势,采取技术转让、技术服务、合作开发、合作合资生产、共建特色产业基地等多种形式,加大合作力度,双赢互利、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
四、主要措施
(一)加强对外科技合作工作的领导
组织科技行政部门和科技系统人员认真学习江泽民同志关于加强国际科技合作的重要讲话精神,面对经济、科技全球化趋势的国际、国内大背景,深刻认识对外科技合作对于落实科教兴省战略,提高我省科技、经济竞争力,实现科技和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意义。各级科技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对外科技合作的领导,切实做好宏观规划、综合协调和指导工作,真正把对外科技合作作为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重视依靠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大胆探索,深化改革,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对外科技合作工作运作体制**期间有条件的科技行政部门都要明确对外科技合作的内设职能机构和专职工作人员,确保各项工作落实。
(二)加大投入力度,抓好一批对外科技合作项目
国家**科技发展计划中首次单列了国家重大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并设立了国际科技合作资金。我省也已建立了国际科技合作计划,设立了国际科技合作资金。各级科技行政部门应结合本部门、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争取政府支持,加大对对外科技合作投入力度,着力抓好一批对本地经济、科技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对外科技合作项目。同时,完善对外科技合作经费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三)创办网上技术市场,优化对外科技合作环境
在我国加入WTO后的大开放环境下,要深入探讨符合我省实际的对外科技合作方式和机制,深入研究政府和企业如何共同参与对外科技合作的相关政策与措施。按照"统一规划、上下联动、分级负责、共同推进"的原则,**期间要重点办好**网上技术市场,并力求形成特色,创出品牌,成为对外科技合作的主渠道。要加快培育和繁荣技术市场,加强软硬件建设,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充分发挥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作用,形成管理规范、交易活跃、常设技术市场和网上技术市场有机结合的现代技术市场体系,为国内外技术成果交易,组合国内外科技资源,创造良好条件。各级科技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完善吸引海内外华人专业人才来浙创业的政策措施。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官民并举,协同配合,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活动。加强对外科技合作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科技人才库、科技合作项目库、项目评审专家库等。要在现有"**科技信息网"的基础上,组织各级科技管理部门、企业、高新园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形成面向国内外的科技交流合作网络。重点支持一批具有较强科技实力和对外科技合作能力的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成为对外科技合作的基地,为全省的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提供有力的支撑。要通过风险投资、信用担保等手段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同时进一步完善鼓励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政策措施,积极探索实行期权、期股制度,加大激励力度,吸引国内外科技企业家来我省创业。
(四)培养人才,加强对外科技合作干部队伍的建设
对外科技合作事业的发展有赖于高素质的干部队伍,要努力培养造就一支有理想、能力强、勇于开拓进取的高素质对外科技合作干部队伍。鼓励和支持知识更新,加强上岗和在岗培训,为业余自学、进修、攻读学位积极创造条件,实现人员结构、知识结构的合理化。在**期间,要拟订干部培养规划,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采取举办国内培训班、专业讲座、选送赴国外专项培训、推荐派驻国外使领馆等方式提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要逐步建立一套公正合理的绩效评价办法与激励机制,鼓励开拓创新,充分调动干部的积极性,为对外科技合作建功立业。要充分发挥国内的**籍人才作用,要建立一批在中科院、工程院、大院大所、著名高校和著名企业中工作的**籍人才库,通过建立各种联谊会等社团组织和邀请来我省考察、调研、兼职等形式,鼓励他们为我省开展国内科技合作牵线搭桥,作出贡献。
(五)加强对外宣传,不断扩大对外影响
家校合作国内外研究现状篇6
关键词:国内外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创业孵化基地
一、创业孵化基地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
美国针对于创业孵化活动的研究是推动美国就业政策成功的主要动力,首先于1985年由彼得・F・德鲁克(Peter Drucker)提出。迈克尔・哈默(M.Harmer)博士在1993年提出了企业再造理论,并在其所著的一书《再造企业一管理革命的宣言书》中对于细节进行了阐述,企业再造的任务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与高素质的人才而建立起来的BPR业务流程重组。1997年,美国的《商业周刊》中发表题为《克隆硅谷最宝贵的东西》的文章,提出了成功的无形因素即为允许失败。R・科斯等在《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中对于技术创新以研究,提出制度创新对于创业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欧洲关于创业孵化基地的研究,首先是在德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格雷纳所创作的《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中有所指出。《欧洲的创业和小企业研究》中对于欧洲创业进行系统化研究,其中所涵盖的内容包括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发展现状以及所发挥的作用,孵化基地的未来趋势等等。
跨国合作研究成果是《经济发展中的企业孵化器》中对于科技园的功能加以论述,并研究科技园的发展实践。1997年,波士顿银行关于大学创业孵化基地获得了进展,在《MIT:The Impact of Innovation》中详细论证,并提高了国家经济发展中孵化基地所发挥的作用。
(二)国内研究
中国对于创业孵化基地的研究以理论研究为主,《国内外区域创新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分析》《论科技企业孵化器与高校科技转化》中都对于创业孵化与区域创新进行研究,指出科学技术与区域产业之间的关系。关于科技企业孵化器转化为成果的研究,吴荫方在《论科技企业孵化器与高校科技转化》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即较为具有代表性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在经济发达国家以及中国台湾已经获得了一定的成果,中国要基于此对于企业孵化器进行研究。随着大学科技园的功能逐渐被认识,并实践方向发展,中国越来越多的研究领域开始诉诸创业孵化基地的研究,并提出了创业孵化体系的建立和发展。随着创业孵化基地的系统化研究,梅国英在《创业教育保障与支撑体系的研究》中提出了创业孵化政策保障的重要性。随着风险理论研究的逐渐展开,学术研究领域将高科技和风险建立其联系,提出高技术必然会导致风险投资,由此而需要从中国的发展实际出发针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包括创建创业孵化基地过程中的投资规模、政策措施等等都成为了亟需考虑的问题。
二、高校艺术设计发展
高校艺术设计以传统设计为主,特别是工艺美术教育与图案教育相结合。二十世纪90年代,“艺术设计”的内容逐渐丰富,学科空间快速扩展,使“艺术设计”上升到了人文学科。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时代”,也被称为“设计时代”,高校将数字技术融入到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实现了教学社会化、教学网络化。
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应用数字化技术,就是以计算机为辅助教学工具,促进科技产物与艺术设计紧密结合,并逐渐开拓新的教学模式,以适应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业发展需要。与传统的艺术设计有所不同,数字化的艺术技术是从创业的角度展开专业教学,以通过开拓创新领域,培养学生在专业领域中适应社会需要。艺术设计软件为PHTOSHOP、PAGE-MAKE、FREEHAND,主要用于平面设计。当平面设计发展为三维设计,各种软件也被相应地开发出来。较为常用的三维软件包括AUTOCAD、MAYA、3DMAX等等,都已经成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必修课程,并逐渐向引领学生创业的教学方向转向。
三、高校艺术设计创业孵化基地的研究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结构体系主要建立在职业特点上,通过创建创业孵化基地,开发校企合作,使得学科之间有效融合。高校创业孵化基地的作用就是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特别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要求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的同时,还要能够熟练操作艺术设计软件,以培养学生的专业职业岗位综合素质以及职业能力。基于网络技术而建立起来的创业孵化基地,为学生创造了展示能力的机会。为了能够使学生艺术设计的潜在能力发挥出来,需要将孵化基地的项目与课程教学相结合,注重艺术设计理论基础研究、艺术设计软件开发、专业设计和知识面的拓展,将所获得的研究成果用于项目研究中,以实现创新成果。
四、结论
综上所述,科学技术带动世界经济发展,高端技术产业在产业竞争中发挥着导向的作用。创业孵化活动的研究随着越来越多研究学者关注,于二十世纪80年代启动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分为美国研究、欧洲研究和跨国合作研究。学生在孵化基地进入实践环节,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明兰、廖建军.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化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4(02):47-51.
[2]闫广芬、廖建军.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逻辑起点[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3):24-25.
家校合作国内外研究现状篇7
关键词:高等艺术院校;在线课程;运营模式
随着2014年5月我国自建的MOOC平台“Icource”(/imooc)的正式,我国高校在线课程开发进入一个新阶段。理论上讲,该平台具备国外MOOC平台所具有的一切基本功能,某些方面还考虑到了我国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一些习惯。课程结构设计和教学内容简明易用,支持对学习行为及学习记录进行多维度大数据分析。目前,该平台已上线千余门视频公开课和资源共享课,但艺术类课程无论在课程门数还是在修学生数等方面都占比极小,和全国范围内的艺考热形成强烈反差,良好的运营模式是MOOC持续发展的有效保证。本文拟对我国高等艺术院校在线课程开发的运营现状进行探析,了解国内外在线课程开发的运营模式的可借鉴因素及风险因素,从而对探析我国高等艺术院校在线课程开发的运营模式的路径提出分析设计思路。
1运营模式的定义
运营模式通常被认为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一系列方法进行选择的范式。美世管理顾问公司(Mercer Managementconsulting)的全球副总裁斯莱沃斯基认为运营模式通常应该包含四个战略要素:客户群选择、价值获取、战略控制和业务循环,而四者的有机联系形成良性循环,同时兼顾战略要素之间的媒介性、支挣性、产业链接等。例如,媒介性需考虑到资源配置、公司本体与技术支持的边界等;支持性需考虑到运营的效率、独特性、一致性、利润的助推因素等;而利用产业链分析构建高等艺术院校在线课程开发的运营模式,并进行预期评价,又是目前政府及相关企业决策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的主要参考依据。
2高等艺术院校在线课程开发的运营现状
多年以来,中国教育行业信息化过程中的核心困惑还是教育资源的开放化程度不够。2008年,中国高等教育的在学人数为2907万,18~22岁的人口数为12438万,毛入学率为23.3%,意味着中国存在着巨大的高等教育供给上的缺口。而2010年后,信息技术对于教育影响程度的加深和促进,从教学素材、内容来源、信息更迭等方方面面显现出了在线教育的优势:知识获取方式更灵活,碎片化自主学习,移动设备的便携性、普适性的知识教育方式在内容上也越加丰富。随着4G资费下降、智能手机的普及,运营模式的创新使得传统的线下教育信息化和新兴的互联网在线教育同步发展。移动端在线教育呈现加速增长的态势,据GSV报告预测,相较于2012年全球在线教育产业规模909亿美元,2017年将高达255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3%。
2010年11月,我国领先的门户网站网易推出了“全球名校视频公开课”,首批1200集课程上线。登录http://,随机抽取100门网易公开课课程,发现涉及高等艺术院校的只有5门(其中样本抽出为: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1门,加州艺术学院3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1门)。而且,网易公开课目前是网易门户网站的纯公益项目。网易在坚持公益原则下,争取将名校公开课服务做成互联网文化经营的精品资源。而本文开篇之首提到的“爱课程”,则开始尝试有偿收费服务。
相比中国,美国在线教育对市场的反应速度更快,运营模式更为多样化。与中国在线教育的传统运营模式(无偿的公益模式、有偿的收费模式)不同,从形式上,越来越多的美国在线教育机构为学生提供线上学位教育申请,为雇主提供招聘平台、电子结业证书、付费人工服务。在美国,网络教育已经成为远程教育的高端形态。2009年,美国网络学历或学位课程接近5万门,已经基本涵盖了美国大学所有的课程。以麻省理工学院网络公开课为例,公开课程参与方已经规范为公开课程委员会、教授、网络学习者、基金会、第三方技术开发或平台供应商这样多个方面。网络公开课程已然包含了技术保障机制和知识产权保障机制。
在对高等艺术院校在线课程开发的运营现状进行研究时,必须厘清产业链上内容商、技术服务商、平台商三者的关系。在以内容为核心,以效果为唯一考评标准的我国教育领域,品牌和口碑才是最终的综合性评价因素。在最终需求中,政府、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消费占据着文化产业的主要位置。教育行业很难被互联网彻底颠覆,线上与线下将长期共存,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平台分成模式是相对较好的运营模式,但成为平台的门槛较高。中小创业者的机会在于内容领域,巨头的优势在于搭建平台。目前,涉足在线教育的国内平台商比较著名的有网易、腾讯、YY等。
3国内外在线课程开发的运营模式的可借鉴及风险因素比较分析
短短2年多的时间,世界各地纷纷推出了各具特色的MOOCS项目,有代表性的项目包括美国多所高校联合推出的Coursera、edX项目,英国开放大学推出的FutureLearn项目,欧洲十一国推出的OpenpEd项目,澳大利亚推出的Open2Studv项目等。国内高校自2013年以来也是积极应对,尝试推出本土化的MOOCS项目。例如,2013年7月在上海交通大学举办的MOOCS国际论坛上,包括上海交大在内的C9高校及部分985高校宣布在教育部支持下建立若干高水平在线课程平台――好大学在线;2013年10月,清华大学依托开源学习管理系统推出本土化的MOOCS平台一一学堂在线。由于推出时间尚短,课程数量尚不够丰富,层次也不够明显,艺术类院校尚没有明确的跟进计划,平台功能和国外的相比差距还比较大。
这就需要我们在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将国内外有代表性的MOOCS项目进行比较。就内容维度而言,国外MOOCS课程群除OpenpEd提供了较多的人文社科类课程以外,其他都以科技和商业类课程为主,对研究我国高等艺术院校在线课程开发的运营模式借鉴意义不是很大。但就课程的组织方式上的有无时间节点、课程设计上的内容、交互与评估,管理系统工具开发上的开源与否,在线课程的运营是选择国内外非艺术类MOOCS项目的以在线教育创业公司为主的实体运营,以开放大学为主体的运营,还是选择高校之间形成联盟由第三方机构运营?乃至创立初期运营模式的营
家校合作国内外研究现状范文
本文2023-11-30 17:52:58发表“文库百科”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kubao.com/article/4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