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举例说明概念范文

栏目:文库百科作者:文库宝发布:2023-11-30 15:13:11浏览:1041

内部控制举例说明概念

内部控制举例说明概念篇1

一、现代职业教育对《财务会计》教材提出的新要求

《财务会计》是会计专业学科体系中最重要的一门专业课程,具有实务性和应用性很强的特点。它既是《会计学原理》内容的延续,又是学习《高级会计》、《审计》、《成本会计》等课程的基础。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现代职业教育要求本教材不但应具备科学性、系统性的特点,还应具备与实践紧密结合、为实践服务的特色,强调对学生实践技能及综合能力的培养,确保为社会输送能力强、技能硬的适用会计人才。

二、目前职业院校《财务会计》教材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的内容侧重理论讲解,较少涉及现实业务的经办过程和具体处理程序

现行教材大多是对会计制度的复述和例题说明,理论性强,缺少与实际工作的衔接。如对于“企业开出转账支票采购一批原材料”这个业务,教材中一般会先介绍该业务要用到哪几个账户,再分别介绍各个账户的登记方法,最后做出会计处理。整个过程侧重于业务核算的结果――记账,而对业务发生的整个过程,尤其是记账前的业务经办过程、涉及的相关原始单据(如请购单、订购单、验收单、购货发票等)的种类格式、填制方法、传递过程等内容在教材中却很少提及。而这些却是会计核算必不可少的组成内容,是最贴近于企业实际的鲜活资料。缺少了该内容的训练,我们的学生毕业后无法直接“顶岗”。

(二)现行教材结构安排与实际业务流程脱节,且存在各章节多处交叉重复现象。

现行教材结构基本上是按照“会计六要素”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的顺序安排各章,每章又按各要素包含的各个会计科目分节,逐一介绍各科目的核算内容、方法并举例说明。

我们知道,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即“会计六要素”细分后形成的项目,它本身只能反映经济业务的某一个方面。按照复式记账原理,一项业务发生后至少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会计科目中登记,这些科目只要性质不同,教材便会编排进不同的章节。如“销售产品收回货款”这个业务发生时,同时涉及到“银行存款”、“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三个会计科目,这三个会计科目分属“资产”、“收入”、“负债”三章,那么在这三章中会分别介绍一次该业务,只是各章侧重的科目不同而已。这种情况在现行教材中普遍存在,导致前后章节内容多处交叉重复,占用了宝贵的课时;另外同一业务被肢解到多章,安排在不同时间学习,使学生感到支零、困惑,对企业单位实际会计工作缺乏清晰整体的把握,势必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现行教材重核算,轻管理,无法满足企业对高效能会计人才的需要

现行教材大量篇幅是对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很少涉及相关业务活动的会计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即重视会计的“核算”职能,轻视了会计的“监督”职能。使得我们培养的学生做账熟练,而对与会计核算直接相关的管理、控制制度知之甚少,这直接影响到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近年来会计作假现象普遍存在,诚信缺失是会计行业面临的严重问题。咎其原因涉及方方面面,但企业或单位内部控制等管理制度不健全,无疑是重要原因之一。只有会计核算相关内部控制制度健全了,各个会计岗位、会计人员科学分工,相互牵制、相互监督,会计核算的真实性才能真正得到落实和保证。

另外,在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审计》是财务会计的后续课程,了解评价内部控制是现代审计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和基础。但如前所述,现行教材中与会计核算相关的内部控制内容相对缺乏,使得在后续《审计》课程教学中,教师感到尤为吃力:既要补充本应在会计课程中介绍的这些内容,又要讲解《审计》课程本身的原理和方法。增加了难度、挤占了课时、影响了《审计》课程的教学效果,同时还给学生造成错觉:认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与审计有关,与会计无关。

三、改革《财务会计》教材内容与结构,培养高职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一)完善教材内容,增添会计管理与内控相关知识

可以在每章前增添以下会计管理控制内容:本业务活动的内容、特点;相关会计岗位设置、人员职责分工等关键内部控制的要点;业务经办中涉及的单据格式种类和填写方法;本业务流程图等。通过这些内容的加入,将学生迅速带入企业实际的会计核算工作情境中,先对本循环流程进行系统的了解和认识,在业务中找岗位找角色,然后再分角色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管理控制与核算并重,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规范健全的控制制度”加“准确高效的制度执行”再加“及时科学的会计处理”才能确保得到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这些内容的加入,还可为后续《审计》课程的学习做好必要的知识储备,减轻《审计》课程的教学压力,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调整教材结构,避免各章内容的交叉重复

学生学习《基础会计》课程已系统掌握了会计六要素、科目、报表及其内在联系,本课程便不必重复这一教材结构,而应更侧重将已学理论与现实业务具体结合,从实际出发,为实际服务,围绕业务实际经办流程组织会计核算,并据此重新安排教材结构。比如可借鉴审计方法中的“业务循环”概念,改现有教材“会计要素会计报表项目(会计科目)会计报表”的结构为:按照“业务循环本业务循环的会计报表项目(会计科目)会计报表”的顺序安排结构。具体操作如下:先将企业(以工业企业为例)“供、产、销”过程按照业务实际发生的先后顺序及各自的特点划分成:筹资业务活动;购货与付款业务活动;生产业务活动;销售与收款业务活动;投资业务活动;利润及利润分配业务活动等几个主要业务循环阶段并按照此顺序安排教材的主体章节,然后在每一章内再将本业务循环涉及的报表项目(会计科目)集中在一起一一介绍,同时可结合实际业务资料进行相应核算举例。各循环介绍完毕后便可编制会计报表。

内部控制举例说明概念篇2

然而每次检查审计档案或者翻阅审计档案,不难看出审计实施方案的编制和标准大相径庭。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部分基层审计人员缺乏专业理论的修养,对审计目标、审计重要性水平、审计风险评估认识不足,无从下手。

2.审计人员审前调查不足,缺乏对审计对象的深入调查,无法完成审计实施方案的编制。

3.审计人员因循守旧,按部就班,逐渐形成经验主义、拿来主义,养成惰性。自以为经验丰富,拿以前方案照抄,甚至根本就不编制审计实施方案。

全面的审前调查是编制审计实施方案的基础工作,是审计实施方案具备针对性和指导性的前提条件,是确定审计工作重点的重要保证。提高审计实施方案质量必须对方案中涉及的相关审计理论和概念进行必须理解和强化,如此才能提高审计实施方案的规范性。以下是以某区财务收支审计为例进行举例说明。

编制依据:是指对审计对象进行审计的缘由。一般规范表述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局年度审计计划安排或者区政府交办审计事项要求,结合审前调查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可按照审前的调查情况填写。一般填写被审计单位的部门职责、领导职数、人员编制、财政拨款情况、支出项目。

审计目标:审计的定义是“审计人员对财务报表是否还存在重大错报提供合理保证”因此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目标可表述为“摸清家底,查清被审计单位各项资金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

重要性水平的确定以及审计风险评估:审计重要性是一个审计中非常重要的概念。重要性的判断应当根据具体环境作出,并受错报的支出金额或性质影响。有的单位支出较大,重要性水平也就较高;有的单位支出较小,重要性水平也就较低。审计人员应当确定一个合理的重要性水平,以发现在金额上重大错报。审计人员在确定计划的重要性水平时,需要考虑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审计的目标、财务报表各项目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财务报表项目的金额波动幅度。行政事业单位的重要性水平一般可确定为支出金额的5%,即在单笔支出金额中大于总支出的5%时需重点关注。现在审计风险多为风险导向型审计模式。

审计风险=检查风险×重大错报风险

检查风险=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

重大错报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

一般可确定固有风险设为50%,根据内部控制情况,确定控制风险。

检查风险=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

如果控制风险设为50%,则检查风险=5%÷(50%×50%)=20%,即要求的保证程度为80%。

审计方法:审计方法看似简单但要用专业的术语表达也未必简单。一般使用的审计方法可表述为“检查、观察、询问、函证、重新计算、重新执行、分析程序”。

至于审计实施方案中的其他填写项目如“审计范围、重要事项、审计步骤” 则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在此不一一赘述。

审计实施方案对审计过程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审计机关必须加强认识,科学编制审计实施方案才能提高审计质量,不做“无用功”发挥好审计的建设性作用。

内部控制举例说明概念篇3

摘 要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已取得长足发展,但在维修工程审计项目上还存在审计目标不明确、重点不突出等问题,本文根据实践工作经验对国有企业维修工程审计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分步实现目标与重点的审计方法的建议,希望国企内部审计实现为企业增加价值的核心定位。

关键词 国有企业 维修工程 内部审计 建议

一、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背景介绍

国家审计职能或官职在我国已有3058年,它萌芽于西周时期成长于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审计取得辉煌的成绩,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也取得了较好成绩。2012年内部审计协会开展了一次“国企扬帆,内审护航”活动,总结了国有企业开展的风险管理与内控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效益审计、财务审计、工程与投资审计、信息化审计、审计质量管理和内部审计管理体制等8个方面的成绩与经验。

内部审计协会推进内部审计全面转型与发展,提出内部审计要逐步实现六个转变:审计理念实现内部审计是检查系统的认识向控制系统的认识转变,由注重结果、重在治标向注重过程、重在治本转变;审计职能由单纯的监督向监督与服务并重转变;审计目标以查错纠弊为主向以监督和评价内部控制能力为主转变;审计内容由财务收支向业务领域和信息系统拓展;审计方式由以结果导向为主向与过程导向并重转变,由事后监督为主向与事前、事中全过程监督并重转变;审计手段由手工操作为主向利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为主转变。

进入21世纪内部审计步入提升与扩展时期,虽然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有了规范,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维修工程这样的小审计项目安排上存在一些问题,本人在工作实践中对国有企维修工程的内部审计有以下几点思考。

二、国有企业维修工程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审计目标不明确

内部审计的定义:是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查和评价,促进企业实际其目标。这个定义非常如宽泛,企业的目标是什么呢?这样的定义用到维修工程审计项目上,就更宽泛,维修工程的审计能直接为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提供帮助,间接的帮助也比较难以体现。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在实施维修工程审计时,审计目标一般都表述为:对工程项目管理过程进行审计,对维修项目管理的有效性、规范性进行客观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但是我们的审计多是事后审计,如何能保证对维修工程管理过程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和评价呢?

(二)审计重点不突出,内部审计价值难以体现

基于国有企业的管理文化,内部审计项目的选择,需要经过主管高层负责人确认,有时候还可能是高层管理团队共同商量确认,造成内部审计部门在审计范围的确定上不独立,不可能按内部审计准则要求有重点的选择审计项目,就造成了应当审计的项目没有审计,而可以简化审计的项目被选入了年度重点审计计划中,影响审计部门整体团队的价值体现。

举例说明:某国企某年有20个维修改造工程项目,总造价成本300万元,平均每个项目15万元,实际造价成本与工期状况如下表:

年度审计计划中抽查的维修工程项目选择了表中第一、第二、第四共三个项目作为维修工程项目审计重点。根据各项工程造价成本占全年总成本的比例,分析发现表中第三个项目占总成本的16.67%,但不在年度维修工程审计项目的安排中,明显不符合审计重要性原则;而且根据内部维修工程招标管理制度,被选中的三个装修工程因未达到招标标准不执行招标程序,工程成本也未达到平均水平,审计小组可以审计的内容有多少呢?不需要招标就不需审计招标管理,工程款项太小工程成本也不是审计重点,那么审合同管理,还是审计工程现场质理管理?工程管理审计中的重点事项如招标管理、工程概算、工程款项支付等,在项目中均无法开展就难以做出有效的审计,提出的审计建议会不切合管理实际,内部审计价值无法体现。

(三)审计手段与技术落后

由于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发展尚未达到成熟阶段,许多审计部门限于审计经费额度,没有采购和使用现代化的审计软件,仍靠手工或简单的电子表格计算方式来审核造价;审计队伍多是退休前的财务专业人员,对于工程类审计不重视,配备的审计人员多数为非工程造价专业人员,在维修工程审计时找不到审核要点,提不出有建设性的管理建议,审计部门的难以为企业经营目标提供有效服务,就无法实现内部审计为企业增加价值的目标。

三、建议

以内部审计实际工作者的视角,对国有企业维修工程审计中的三个主要问题提出以下建议和策略。

(一)从企业层面加强内部审计宣传,让管理层认识与理解内部审计核心定位,让高层管理者正确认识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价值

在内部刊物上发表内部审计文章,可以从审计的历史沿革写起,让公司员工对审计都有较为全面的概念;写内部审计发展动态,利有内部审计部门的优势,综合内部审计协会网站及专业期刊上发展新闻,编制《内审资讯》在单位内部发行供各层管理层查阅,这样他们也了解内部审计发展现状,会对本单位内部审计的定位进行思考。

经过两至三年的宣传,企业上上下下都对现代内部审计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内部审计工作得到了重视,工程项目立项审批文件将提前给审计部备案,概算资料的也会由审计部审核,这样就可以做到内部审计完全由事后审计转到事中事后管理审计,由简单的查错防弊为主转到以内部控制管理审计为主。

(二)分步实现审计目标和重点,做一个项目做实一个重点

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项目,往往时间上没有强制性要求,这样内部审计专业人员有充足的时间把发现的每一个重点问题做实,建议一个项目确定一至两个重点,具体思路:首先在调查全年整体维修工程的财务成本管理、招标、概预算、合同管理等情况,其次编写有理有据的审计方案选择有代表性的项目进行审计,避免管理层任意确定审计项目重点不突出的问题。具体操作:第一年选择招标管理深入审计,第二年选择概预算进行重点审计,第三年选择合同管理重点审计,每年都有重点突破,提出的审计建议才能被审计单位接受,才能体现审计价值。

(三)不断提升和完善内部审计师团队的综合素质和技能

多年财务专业转来做内部审计的人员,重点改善知识结构,利用专题会的形式,培训新知识新技术,同时提高利用审计软件与利用信息化手段获取相关审计证据的能力。

针对年轻审计员,做好职业规划深入理解国有企业文化,及时充实最新知识;做到能力上是多面手、工作时置身其中、精通技术。运用交互式的知识分享来获取审计证据,如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单位和人们的不同认识、行业状况等;与行业专家、相关利益人进行讨论以获取智慧互补,提升审计的专业判断能力,进而提升审计质量,实现内部审计为企业增加价值。

参考文献:

内部控制举例说明概念篇4

【关键词】现行准则 资产减值 确认 计量

一、绪论

在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经营前景充满了风险和不确定因素,由于企业需要反映减值资产真实状况的会计信息,因此资产减值会计应运而生。世界各国也相继制定了专门的资产减值会计规范。我国也开始对资产减值会计进行研究,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国内的资产减值会计正在朝着全面的方向发展,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基于此,文章系统深入地对资产减值会计的基本理论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对现行准则下的资产减值会计的一些改进建议,希望能健全资产减值会计规范,促进资产减值会计的发展。资产减值会计中存在有诸多会计职业判断,在给企业提供了合理确定其资产价值的方法的同时,也给别有用心者提供了进行利润操纵的空隙。文章通过对资产减值会计的概述、与现行准则的比较分析及确认计量披露问题的阐述,进一步提出了现行准则下资产减值会计在实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其问题的对策。

二、资产减值会计理论

(一)发展历史

资产减值会计在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三个阶段:起步阶段(1992—1997年)、发展阶段(1998—2005年)和不断完善阶段(2006年至今)。为了适应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以及顺应全球化经济的发展,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正式实施了2006年2月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制度。

2006年,财政部新出台的减值准备准则与原来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现行准则与原有准则中所规定的八项资产减值准备进行比较,主要不同点如下:现行准则提出了“资产组”的概念;扩大资产减值准则的适用范围;改变了资产减值测试的频率;明确了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原则;现行准则对公允价值的使用做出了限制性规定。

(二)资产减值会计的相关概念

作为财务会计要素之一的资产,它是企业过去的交易由企业拥有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比较以往的定义,它强调了资产的本质——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资产减值就是当企业资产的账面价值超过销售收回的价值,这时资产就按照超过它可以收回价值来计量,在这种情况下,该资产应视为已经减值,我们应当确认资产减值损失。

资产减值会计就是将资产可收回金额与历史成本、账面成本进行比较、修正的会计处理过程。

(三)资产减值会计的理论基础

资产减值会计从决策有用观开始研究。财务会计的存在服务于一定的会计目标,资产减值会计应当服从于财务会计的目标。有两种比较权威的定义会计目标: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可靠性”和“相关性”是衡量这两个观点的本质区别。前者认为资产计量主要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助于经济决策的会计信息,而后者认为会计目标是以恰当形式有效反应和报告资源受托者经营管理责任及其履行情况。决策有用观认为,资产计量主要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助于经济决策的会计信息。

持续经营假设是资产减值会计产生的要求。会计假设是指会计人员对于变化的社会经济环境,根据客观情况做出合乎事理的推断。首先他核算的减值资产是特定主体拥有的,是以会计主体假设为核算前提的。第二,在他的核算过程中,可收回金额的确定关系到资产减值确认。第三,会计分期假设意义体现在:一是其会计信息也需要分期提供;二是会计分期为其确认提供了时间依据。

谨慎性会计原则是该会计产生的依据。资产减值准备确认是考虑到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经济活动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资产的市场价值因为风险和不确定性日益增加使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着高估资产减值的现象。谨慎性原则要求会计报告提供尽可能全面的会计信息给会计信息使用者。对资产计价采用孰低法的谨慎性原则降低了风险和不确定性。

资产减值会计产生的本质是未来经济利益观,当账面成本高于资产预期的经济利益时,反映这一笔资产减值算是合理和恰当的,这就是资产减值的经济实质。

多种计量属性共存是资产减值会计产生的重要原因。“会计就是一个计量过程”的观点已得到越来越多的支持和赞同。从基本概念讲,计量主要由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两方面内容构成。

三、资产减值的确认计量问题分析

(一)资产减值的确认

可能导致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可收回金额的情况就是资产减值的迹象。按企业与资产减值迹象的关系,可以分为内部迹象和外部迹象。其外部迹象主要包括:资产的市价跌幅明显高于预计的大幅下跌;企业经营所处的相关环境以及市场环境在当期或近期发生重大变化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当市场投资回报率当期已经提高到影响企业预算,导致企业可回收金额大幅度降低。其内部迹象主要包括:资产已经或将被提前处置;有证据表明其实体已经损坏;企业内部报告的证明资产的经济绩效已经低于预期。

测试资产减值极为耗时费力,一般仅于有减值迹象时才进行测试。商誉很难产生可辨认的收入,所以很难看出减值迹象。在资产减值准则中明确指出,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必须每年定期测试。

资产组的辨认弹性很大,对专业判断能力要求极高。严格来说,为准确找到有减值迹象的资产组,在实际可行的前提下资产组是越小越好。下面是判断资产组的两个依据:管理层如何监督企业的营运方式;管理层如何做出继续营运或处置企业资产的决策。

会计准则为迹象判断提供了外部和内部的依据,下面举例说明如何把握减值:

[案例1]:A饭店接受B公司投资人民币11478104元。接受投资后,B公司对A饭店无法实施控制,难以行使股东权利。该饭店开业以来就一直亏损,丧失偿债能力。

A饭店被某中级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用其赖以经营的大厦偿还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贷款本息。至此A饭店全部资产被法院判决用于偿债,并且资不抵债。以后股东之间无法形成共识,饭店停业,未再进行工商年检,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企业据此申请税前扣除此笔损失。

[案例分析]资产减值迹象判断具体规定:一是有证据表明资产已经陈旧、损坏;二是资产已经被闲置;三是资产的经济绩效已经低于预期。

在本案例中以上三个标准很难有一个清晰的界定,但在适用“被投资方已依法宣告吊销工商营业执照”的依据就简单清晰的多。

(二)资产减值计量问题分析

确定可收回金额是资产减值计量的关键,而确定预计未来现金流量和公允价值的方法是确定可收回金额的关键。通过研究我们建议计算可收回金额是用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和处置费用的较高者得到。

例:XX公司的某一项资产账面价值100万元,净额为80万元(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问该项资产在计提减值准备中最多可以计提多少?

从以上分析可知,在本例中最多可以计提减值准备20万元。

估计资产可收回金额应当遵循重要性要求:

公允价值是指在正常条件下,出售某项资产所能获得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即资产的变现价值。公允价值的确定的一般顺序:协议价格、市场价格、进行估计。

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关键在于如何做好盈利预测。

1.应当考虑的因素:物价上涨等因素的影响;预计数与实际数的差异情况;有关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企业管理层能够达成的最佳价格估计数进行预计。

2.做好盈利预测:盈利预测期间过短,盈利预测信息的相关性程度会降低。

3.折旧率的确定:应当以该资产的市场利率为依据。

四、现行准则下资产减值会计确认计量存在的问题

现有的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对资产减值会计核算的范围进行了扩大,对资产减值的确认标准进行了确定,对资产减值会计信息的披露规范进行了加强,从而在企业的谨慎性和信息质量方面提供了制度保证,但是在现实情况下,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在资产减值会计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分析解决。

(一)资产组的确认问题

现行准则引入了“资产组”这一概念,在其中规定了资产组的确认原则,但在以单项资产为基础计提减值准备还是存在一定困难。一方面是缺乏资产组的运用经验,另一方面是资产组的划分缺乏明确的标准。

(二)资产减值会计的确认计量难度大

我们知道,资产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的确定是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关键。经济性是我国目前采用的标准,当账面价值高于资产可收回金额时,就可以给以确认。但是,确定各项资产的合理可收回额就有了较大的难度。一方面资产减值准备的计量缺乏依据,另一方面资产减值准备要逐项确认和计量。

(三)滥用资产减值准备

一方面资产减值准备成为上市公司操纵盈利的手段,另一方面资产减值准备成为上市公司股东逃避债务的手段。

(四)资产减值转回的问题

虽然国家在企业为调节利润的目的秘密计提减值准备做出了种种禁止规定,但在目前的情况下,不少公司仍在明知故犯。在会计实务现实操作中,将面临不能如实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和资产变现时同样产生巨大的收益的困境。

五、现行准则下完善资产减值会计确认计量的对策

1.各部门各施其责使资产组划分更具可操作性,为使资产组的划分更具可操作性,企业各个部门都应当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一方面是企业生产部门和销售部门应承担的责任,另一方面是管理部门应承担的责任。

2.更准确地进行资产减值会计的确认和计量。一方面是建立健全信息市场与价格市场,另一方面是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3.更合理地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一方面是提高人员素质,目前我国会计人员执业能力参差不齐,必须强化对会计人员的继续再教育;另一方面是提高资产减值信息披露的透明度。

4.使资产转回的规定更加合理。一方面适当限制企业对会计政策的选择权,目前应适当限制企业对会计政策的选择权是完全必要的,以使企业计提的减值更加的合理;另一方面是建立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加强资产减值会计的内部控制,为企业正确执行资产减值政策提供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

资产减值内部控制可以避免资产减值准备在计提过程中的随意性,企业应当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使内部审计在资产减值准备的整个确认、计量、记录和披露的过程中都发挥作用,以构建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有效执行交易授权,职责划分和独立稽核等内部控制程序。

六、结论

现行减值准则在解决了原准则实施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有一定突破。但是,现行准则亦存在一些缺陷,我们应创造必要的内外部条件,比如在人为的管理上要进一步加强会计人员素质教育,增加他们的业务素质和职场判断能力,在制度建设上设置更为合理评价标准、价格市场等,保证新减值准则能够发挥出应有的功效。

参考文献

[1]何劲平.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研究[J].财会研究,2009(03).

[2]刘继红.资产减值会计计量属性的比较与选择[J].财会月刊,2009(12).

[3]李彦龙、张艳.资产减值新旧准则比较研究[J].审计月刊,2009(07).

内部控制举例说明概念篇5

【关键词】内审转型 绩效审计 探索

近年来,中央银行内审转型工作持续深入推进,逐步由传统的财务、业务合规性审计,向内部控制审计、风险管理审计和绩效审计模式转变。而绩效审计以其应用范围广泛、审计方法灵活、评价效果易于接受等特点,在提升中央银行内部审计价值,提高审计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经过几年的转型实践,基层中心支行尝试从风险、内控、绩效和治理角度分析审计问题、提出审计建议,取得了一定的转型工作经验,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央行内部审计方法和体系。现以盘锦市中心支行绩效审计实践为基础,总结绩效审计的基本做法及工作启示,以供借鉴。

一、绩效审计概念

绩效审计是20世纪40年代以后西方发达国家兴起的一种审计类型,一般归纳为是对组织活动的经济性(Economy)、效率性(Efficiency)和效果性(Effectiveness)的审计,又称“三E”审计。

绩效审计不同于传统合规性审计,从性质上,绩效审计范围广泛,需要大量的判断和说明。绩效审计必须有广泛的调查和评价方法可供选择,运用与传统审计完全不同的知识来开展审计。绩效审计的特征在于其所研究问题的多变性和复杂性。在法定权限内,绩效审计必须是能够自由地从不同角度检查所有的政府活动。

二、主要工作思路

近几年来,盘锦市中心支行深入探索绩效审计转型模式,先后开展了征信管理绩效审计、支农再贷款管理绩效审计等审计项目,现就支农再贷款绩效审计的主要模式予以举例说明。

(一)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为了客观评价目标业务管理效果,以合规性审计为基础,设立了基础性指标;以经济性、效率、效果审计调研为审计工作内容,设立绩效性指标。设计指标时,在充分考虑基层央行贯彻落实国家有关业务法律和规章、上级行下发的相关制度、办法的效果,促进部门有效履行职责为目标的同时,更突出“3E”特征。一是以合规性审计为基础,从制度建设、执行有效性两个方面建立合规性指标,通过基础性指标,客观评价目标业务管理效果;二是以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审计调研为审计工作内容,构建绩效性指标,充分考虑所选择的投入是否反映了资源的最优化调配和使用,既定目标是否得到实现,实现效果评价等;三是建立参考调整型指标,考虑上级行及本行内部考核情况,以定性分析为主,建立评价工作效果、工作软控制环境的调整性指标,作为绩效指标的必要补充。

(二)绩效审计及评价方法

为了确保审计结论的客观公正,审计项目实施在调阅资料、现场检查等合规性检查基础上,还要采取走访、座谈、调查问卷等方式,收集绩效审计信息,通过分析评价,得出绩效性审计结论。

1.按照绩效审计需求采取适当的审计方法

支农再贷款绩效审计时,为获取评价管理效果的第一手资料,采取集合方法多渠道收集、整理审计信息。在调阅支农再贷款业务管理部门有关支农再贷款管理基础性资料和台帐进行审核的基础上,综合采取了实地走访、现场座谈和问卷调查等方式,广泛获取支农再贷款管理绩效的基础信息。通过与业务实际相结合,运用恰当的审计调查方法,获取了全面、深入的信息,取得了预期的调查效果。

2.审计评价突出绩效审计特征

支农再贷款绩效审计的效率性评价主要从支农再贷款发放、到期回收及时性两个方面进行评价。效果性评价主要评价支农再贷款使用的社会效果和经济效果。社会效果主要从支农再贷款需求满足率,农村金融机构、农户和涉农企业对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管理工作的满意度三个方面进行评价。经济效益主要从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经营利润和农户及涉农企业使用支农再贷款的取得的经济效益三个方面进行评价。经济效果评价,主要从农村金融机构使用支农再贷款的实际收益、农户及涉农企业使用支农再贷款获取的实际收益两个方面进行评价。

3.绩效审计评估方法

支农再贷款管理绩效审计评估方法是根据支农再贷款业务特点,综合运用目标实现分析法及过程分析法,设计支农再贷款管理绩效审计评价指标及审计标准,采用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对单个评价指标进行量化,赋予标准值,以百分制计算。根据支农再贷款管理绩效评价指标的分情况采用算术平均法计算出实际分值,以此分值评定货币信贷管理部门对支农再贷款业务管理绩效结果。

三、几点建议

(一)深入开展审计转型工作试点,积极拓展转型领域

绩效审计工作的开展是通过找准试点性绩效审计切入点,在充分的审前准备前提下,根据不同的业务特征,可侧重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某一方面开展专项绩效审计试点,进行评价,实现积累经验、以点带面、全面推广的目标。为贯彻人民银行关于深入开展转型实践,积极拓展转型领域,加强转型成果总结固化与推广应用的总体规划,基层央行可采取同样的方式持续推进绩效审计,不断拓展转型领域,积极开展风险、内控和治理角度的审计转型试点工作,积累经验,总结转型成果。

(二)强化内审转型审计理论研究,指导审计实践

审计转型是人民银行内审工作2011-2013年规划重点,是一个全新的审计领域。对审计转型的探索实践,需要遵循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认识过程,基层人民银行在积极从事绩效审计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的同时,应以内审人员职业能力建设为核心,开展“学准则、找差距、促转型”活动,扎实推进内审部门学习型组织建设,密切跟踪国际内审理论与实务发展趋势,广泛借鉴国内外先进审计经验,通过内审工作转型业务理论培训,提升基层人民银行内审人员的从业能力。

(三)总结内审转型实践经验,推动成果的广泛应用和共享

基层央行应及时总结内审转型实践经验,加强信息调研力度,推动转型成果的广泛应用和信息共享。同时,建议总行开发相应的审计转型评价应用系统,制定审计转型工作中比较成型的审计操作指南或手册,下发《人民银行审计转型工作方面的指导意见》,使审计转型工作开展有章可循,努力实现业务审计标准化。

(四)优化审计环境,推动审计转型工作顺利开展

基层央行内审部门要在结合自身实际,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内审工作组织管理,严密审计程序,提高内审人力资源配置效率的同时,系统性的推广审计转型管理理念,引起各级行管理层高度重视,提高各职能部门对绩效审计工作的认知,尽力取得各职能部门的配合和支持,发挥整体优势,推动绩效审计工作顺利开展。

内部控制举例说明概念篇6

当今市场经济已经渗入到在发达国家或不发达国家,然而具有不完全性的会计制度在这些发达或不发达国家都客观的存在这个事实是不容置疑的。大多数企业的会计政策都会或多或少的受到会计制度的制约。但是会计制度并不是完全具有技术性,事实上,会计制度是企业之间相互竞争的结果,是一种不完全的合约。本文通过探究会计制度不完全性产生的原因来研究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从而为我国会计制度提出良好的建议。

【关键词】

制度;会计制度;不完全性

0 引言

无规矩不成方圆。此话一语道破“规矩”也就是当今所说的“制度”的重要性。无论是治国还是治家,制度是必不可少的。制度作为人和人之间相互交往联系的规则,它抑制着可能会产生的机会主义以此促进人类的分工和创造[1]。制度是由内在的和外在的制度组成的。会计行为具有经济性和社会性的特点,这两种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又影响着会计本身需要用制度来进行规范和约束[5]。在本文中,主要从三个方面来阐述如何对会计制度不完全性进行经济学分析。首先要了解什么是会计制度,只有清楚的了解这一概念,才能更好的进行分析。其次,通过分析会计制度不完全性产生的原因来提出建议和方法。

1 会计制度的概念

会计制度主要指那些人们在生产和社会活动中提出的惯例,规范。这种规范制度的作用是确认和保护产权,其重要性在于引导关于会计活动的相关法律准则以及维持此种制度有效的实施[2]。会计制度不仅受到社会的制约,还受到经济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会计制度能够兼顾各方的利益,假如有人违反了这种制度,那么必然会受到一定的惩罚,这种惩罚也有可能在其他的方面出现。会计制度是任何一个国家都应该接受的,但是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或者不发达国家,会计制度的不完全性都存在于其中。这是任何一个国家普遍存在的状态。因为经济活动本身就是不稳定的,这就影响着会计环境的不确定性,所以一个完整的制度是不可能,但是只有了解这种不完全性,了解其产生的原因,才能分析和提出方法,减轻这种不完全性带来的危害。

2 会计制度不完全性产生的原因

会计制度产生的原因有很多种,从制度经济学来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种:

2.1 从博弈理论看会计制度的不完全性

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其实就是一弈行为。现代的企业制度存在一个大的问题: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这种分离就是产生企业与企业之间矛盾的导火线。在这博弈中,会计制度被认为是多次博弈后的社会契约。会计制度的博弈是一种社会契约,其中的契约双方又分为三种:与股东的合约,与政府的合约以及和债权人的合约。这的三方在博弈的过程中,为了各自的利益都会提出自己的要求。从博弈学角度来看,博弈的规则决定了博弈的行为。会计行业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在博弈的过程中,应当不断的修正博弈规则,把不对称的博弈信息变成对称信息。这里举例说明:如果博弈的双方是会制度的执行和制定者,即企业和政府两方,并且两者之间的信息具有完全性。企业只要不违规的进行操作,遵循会计制度,那么政府有权选择监督和不监督。

由于博弈是不断的重复并且无限的,所以在任何阶段开始的字博弈与博弈本身的结构是相一致的。假如企业在那沈均衡下采取冷酷的办法处理子博弈,那企业就不会选择违规。若是企业有违规现象,这时政府应该采取冷酷战略来维持那什均衡。这样的会计制度才能很好的发挥约束作用。

2.2 不够健全的会计执行制度

会计制度是在经济实施行为中产生的,其实会计制度的实施比起会计制度的建立,前者难度更高。然而,在我国会计制度的自律机制却还没有完全形成[3]。前面提到会计制度有内在和外在之分。在我国这两种内在和外在的机制都还没有形成自律机制。制度经济学认为内在的制度在实现社会整合上有重要作用。有些企业为了应付社会和国家一些部门的审查,常对经济事项进行“技术处理”,这种掩盖事实的行为就是当前急需完善外在会计制度监督机制的一个原因。

2.3 客观存在

另外会计制度本身的不完全性就是客观存在的,从制度经济学角度来看,会计行为的主体受到各种各样的外部环境的制约[4]。但是人类的能力是有限的,会计行为的主体在执行会计制度时无法达到十全十美,客观的出错,把握的不完全,从某种程度来讲是不可避免的。注册会计常常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即一方面要客观的对公司财务发表意见,另一方面又要获得业务。这种情况也是具有一定的客观性的。只不过行为主体是会计师这样的具有能动能力的人。如,深圳贸易信息工程公司在2006年5月17日 对50家上市公司的年报编排进行了分析,得出其中有14家公司年报编排呈现不平衡现象,这占了所有上市公司的28%。这种现象的出现表明:有些会计师的水平有待提高。这也是会计制度不完全性的表现。

3 建议

针对上面所分析的原因,本文主要从企业资源管理,企业内外部控制机制和企业产权四个方面,提出几点意见。

3.1 企业资源

企业在运行时一定要有足够的资源,企业的会计人才水平要提高,企业人才可需是保证企业会计制度完善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要通过会计信息来衡量企业管理和经营能力。如果企业要获取足够的资源,企业管理部门应该向利益相关的各方提供能证明其使用效率的信息[5]。事实上,选择什么样的会计制度是企业管理当局立场。企业会计制度的制定要充分的展示博弈机制,在企业制度中的成员,组织,程序,都应该符合公开和民主的原则。

首先,各利益相关的成员之间要参与会计制度的制定。从产权理论来分析,会计制度的制定直接关系到制度本身能否在企业实践运行中有效的实施。

其次,培养大批的会计需要主体,企业从内部入手来提高经营水平。同时要重视各种风险的出现,及时加以处理。

最后,企业适当的举行会计制度分析会,获取各方的有效意见,对本身企业的会计制度进行修改和完善。

3.2 重视内部控制机制

会计制度不完全性给予了企业一定的选择空间。而会计讯息是企业实施政策的最终成果,这种成果的质量如何是直接关系到企业会计制度的实施的,也关系到企业市场的运行。而内部机制是伴随着企业发展而发展的。国内很多企业成功和失败的事实表明了这一内部控制机制已然成为管理企业各项事务的基础,是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有些企业之所以失败并不是因为企业内的权利出现失衡现象,而是由于企业的这种内部的控制机制出现了问题,而且企业并没有在一定的时期内加以纠正,寻找决策。因此,对于会计制度的不完全性所提出的建议就是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机制。

3.3 完善外部控制机制

与内部机制对应的则是外部机制,主要表现为企业制度执行的他律制度[1]。企业人员素质企业发展中至关重要。1999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新修订的《会计法》首次将会计人员应遵守的职业道德高度概括写进法律条款,这项法律确定了会计人员应该具有的职业道德。会计人员应当爱岗敬业,忠于职守,有责任心,另外会计人员要一定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这是保证会计工作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企业可以实时的给会计人员进行测试和培训以提高企业会计工作者的执业水平。同时企业还能安排一定的具有高级会计水平的人员实时的对会计人员进行监督和指导,保证工作的有效进行。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要有约束力和效能的。企业会计制度对企业会计人员要有一定的约束力。奖惩分明,是调动企业会计人员积极性的一种有效方法。同时他律行为实施时,企业要对企业会计员工有一定的信赖,以及对会计信息的信任。及时的对会计信息进行审查也是必不可少的。完善企业外部机制,加强他律机制,能够保障会计制度的有效实施。同时健全企业法律制度,加强对公司责任人的监督也是必需的。

3.4 明晰企业的产权

发挥产权的机制对于会计信息的生成有规范作用。明晰的产权界定,对于企业开展会计活动有决定作用。只有产权界定清楚,会计制度的运行和会计信息的生成才会有效率。因为企业之间存在着利益问题,利益的最大化和双方的合约关系在企业进行企业会计信息整合和计策选择时有一定的影响。

4 结论

虽然企业会计制度具有不完全性,但是只要企业很好的把握和提出正确的方法加以解决,对于企业发展有良好的作用。作为一种不完全合约的会计经济制度,无论在什么时期都应该加以重视。这种会计制度是客观存在的,虽然不可避免但是也能加以解决。国家是会计制度的制定者,和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国家实施监督作用对于会计制度的实施有很大的作用。因此,国家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来保障会计制度有效地实施时会计制度的保障。无论是企业还是国家,对于会计制度不完全性都要有明确的认识,这种不完全性的出现并不是只有我国才有,国际上对于这种不完全性都在做出回应,所以我国可以借鉴他国的就经验来治理这个问题。

无论怎样,会计制度还应该遵守会计准则,不能破坏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根据会计制度中涉及到的三方相关利益方,明确地处理所存在的问题也是保障会计制度完善的有效途径。因为企业和社会各个利益集团都是参与会计制度的参与者,他们的每一个决策和建议对会计制度都有可用性。

通过分析会计制度的不完全性,应该了解到这个问题既然出现了,就必须得以解决,虽然本文中提到的建议方法可能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但是这些建议是有一定的可塑性的。企业和国家可以从中获取信息,另外经济活动在企业中长期的存在也企业提供了较多的经济学理论。因为会计制度是在经济活动中产生的,那么运用经济学来分析会计制度是有一定的作用的。

【参考文献】

[1]李荣梅.会计制度不完全性的经济学分析[J].会计研究.2010(01)

[2]岳阳.会计准则制定的博弈分析[J].中国会计注册师.2009(09)

内部控制举例说明概念篇7

【关键词】资产减值;会计准则;国际比较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世界进入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日新月异,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企业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经营风险加大,设备更新换代加快,产品寿命周期缩短,资产盈利能力起伏不定,时刻有减值的可能。资产减值会计应运而生,近年来已成为会计理论界和实证界的热点问题。理想情况下,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可以剔除企业资产中的水分,夯实资产的质量,提高会计信息的稳健性。然而在具体运用中,存在许多不完善、不规范之处,留给企业很大的选择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减值准备已沦为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工具,出现了诸如科龙电器、四川长虹、南方证券等利用资产减值操纵利润的案件,给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为此,本文对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的《国际会计准则第36号——资产减值》(IAS36)、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的第144号财务会计准则公告(SFAS144)进行比较研究,以期发现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问题,进而对我国的资产减值会计进行规范,促进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

二、我国资产减值准则与IAS36和SFAS144的比较

(1)资产减值适用范围比较

SFAS144中规定,此准则不适用于金融资产(包括权益性证券投资),而我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的适用范围包括长期股权投资,这与美国的规定有所不同;IAS36的适用范围包括矿山、石油、天然气等开采行业,而SFAS144和我国准则的适用范围不包括开采业,有所区别;SFAS144中不涉及无形资产,关于无形资产减值的规定只是在第142号《商誉和其他无形资产》中有所涉及,而我国和国际会计准则的适用范围包括无形资产(商誉和可辨认无形资产)。

(2)资产减值确认时间比较

理论上,企业应当在期末对每项资产的可回收金额进行估计,判断其是否发生了减值,然而这违背了成本效益原则,所以实务中并没有这样做。IAS36规定,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资产进行估计,判断其是否存在减值迹象,如果存在减值迹象,需要对资产的可回收金额进行计量;SFAS144规定,只有当标志着进行减值测试非常必要的事项或变化出现时,才需要进行减值测试,并没有规定定期进行减值测试;我国CAS8规定,在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对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进行判断,如果存在一项或者几项减值迹象,则需要估计可回收金额,任何一项减值迹象都不存在的,则不需要估计。经过以上比较,我们发现,我国的规定和IAS36的规定大致相同(见表1)。

(3)资产减值确认标准比较

资产减值的确认标准有三种:永久性标准、可能性标准和经济性标准。永久性标准认为只有发生了永久性的资产减值时才确认减值损失;可能性标准认为应当对可能的资产减值损失进行确认;经济性标准认为只要可回收金额小于账面价值就应当进行确认。IAS36规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小于账面价值时,应当确认减值损失,符合经济性标准的规定;SFAS144规定,预期从资产的使用和处置过程中产生的现金流量(非折现)小于资产账面价值时,应当确认减值损失,减值额是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的差额,确认和计量的基础不一致,符合可能性标准的规定;我国CAS8规定,如果资产的可回收金额小于账面价值,应当确认减值损失,确认的减值额为账面价值与可回收金额的差额,符合经济性标准的规定,与国际会计准则基本一致。下面将举例说明一下各国确认标准的差异(见表2)。

(4)资产减值确认基础比较

IAS36规定,资产存在减值迹象时,首先应以单项资产为基础估计可回收金额,难以估计时,再以该单项资产所归属的现金产出单元为基础,对其可回收金额进行估计。IAS36对总部资产也做出了规定,总部资产不能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者资产组产生现金流量,无法估计其现金流量,总部资产存在减值迹象时,应当以其所归属的现金产出单元为基础估计可回收金额,计算可回收金额和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减值损失。

SFAS144规定应当将资产分组,然后对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进行估计,判断其是否发生减值,长期资产所归属的资产组产生的可辨认现金流量基本独立于其他资产产生现金流量的最低水平。SFAS144没有使用总部资产这一概念,但有类似的规定,企业的总部设施等长期资产不能独立于其他资产产生现金流量,应当将其划分到相关的资产组。SFAS144中的资产组基本等同于IAS36中的现金产出单元,不过二者也存在一些区别:IAS36将部分负债排除在了现金产出单元之外,而SFAS144则把流动资产和负债考虑到了资产组之内。

我国CAS8在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引入了资产组的概念,资产存在减值迹象时,首先应当以单项资产为基础,对其可回收金额进行估计,难以估计时,以该资产所归属的资产组为基础估计可回收金额。我国也引入了总部资产概念,总部资产不能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者资产组产生现金流量,发生减值迹象时,应当对总部资产所归属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可回收金额进行估计,与账面价值进行比较,判断是否需要确认减值损失。由此可见,我国的资产组和国际会计准则的现金产出单元基本一致。

(5)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比较

国际会计准则IAS36允许转回已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商誉除外),减值损失转回后资产的账面价值不应高于没有确认减值损失时的账面价值。对于商誉减值损失的转回,IAS36做出了另外的规定,对于已经确认的商誉减值损失,在以后期间不得转回,它认为后续期间商誉可回收金额的增加并非是购入商誉减值的转回,而是自创商誉的增加。

SFAS144规定,已确认的减值损失禁止在以后年度转回,它认为允许减值损失转回是与历史成本会计系统相违背的。针对商誉减值损失转回这一问题上,FASB与IASB规定相同,都不允许己确认的商誉减值损失在后续期间转回。

我国CAS8规定,在以后期间不得转回已确认的减值损失,这与国际会计准则IAS36的规定有很大的差异,但与美国会计准则SFAS144的规定基本一致。CAS8禁止减值转回,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关于资产减值损失能否在以后年度转回这一规定,各个国家都有不同的规定(见表3),这取决于各国不同的经济环境,我国禁止资产减值损失在以后年度转回的规定,充分考虑了我国的经济环境,可以避免企业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三、比较启示与改进建议

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背景下,我国积极借鉴(下转第132页)(上接第130页)和采纳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和其他各国的会计准则,对我国的资产减值会计准则进行改进和完善,基本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和趋同,与此同时,也充分考虑我国的经济环境和现行可操作性等实际情况,在许多方面做出了创新。不过,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准则仍存在着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需要我们继续努力,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符合我国国情的资产减值会计准则。

(1)提升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判断能力

通过资产减值准则的国际比较我们发现,资产减值的确认和计量需要会计估计,留给了会计人员很大的职业判断弹性空间,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决定着资产减值确认和计量的可靠性和正确性,恶意运用会计估计空间,操纵利润,将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企业要建立会计诚信评价制度,量化评价标准,推动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诚信建设;完善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制度,加大业务培训和指导的力度,提升会计人员业务水平;会计人员应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注重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判断能力。

(2)健全企业资产减值准备内部控制制度

资产减值内控制度的不健全会导致会计计量的随意性,建立良好的内控制度是会计计量的合理保证,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企业要加强内部控制,形成相互制约、相互合作的内部机构,不断提高业务运作效率;建立减值准备内部审计和独立稽核制度,由独立的专业人士对减值准备的计算、计提、披露等过程进行核查;建立合理的企业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把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结合起来,构建全面系统的指标评价体系,客观真实地衡量企业的经营水平。

(3)完善我国的信息市场和价格市场

根据各国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规定,资产减值的确认和计量依赖于公开交易的信息,只有完善的信息市场和价格市场才能提供公正合理的资料,资产价格信息的及时获取是实施资产减值会计的重要条件,信息市场和价格市场的健康发展依赖于金融市场、证券市场、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因此,我国应当建立动态询价报价系统,通过网络提供商品的动态价格资料,统一提供合理的资产市价信息。企业可以利用网络定期公布信息资料,计提资产减值损失,从而提高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和公允性,提升资产减值会计的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毛新述,戴德明.论公允价值计量与资产减值会计计量的统一[J].会计研究,2011(4):

15-22.

[2]高志妨.我国实施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对策研究[J].会计之友,2012(5):94-95.

[3]刘玉琴.浅谈新会计准则下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J].财会研究,2013(2):43-46.

[4]李永鹏.资产减值会计的改进——基于公允价值会计和资产负债观[J].财会月刊,2013(6):19-21.

作者简介:

田亚会(1990-),女,河南许昌人,河南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会计学。

内部控制举例说明概念篇8

[关键词]财务管理;软件工程;投资回收率;投资收益率

据了解,软件开发项目的“死亡之旅”现象,一直困扰着软件开发企业,在各种各样的统计中,经常泛滥着进度延期、预算超支、充满错误的软件、不满意的用户和完全失败等项目。怎样才能避免这种现象呢?笔者通过对软件开发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及其方法进行了研究,发现许多软件开发企业缺少最起码的财务控制和管理。就此,笔者提出一些基本的财务控制方法,希望得到软件开发企业高层管理者和财务管理人员的重视。

一、软件开发成本预测的基本方法

软件开发成本预测涉及到软件工程开发和财务管理两个学科。这两个学科的专业人员都很少,专业人员中能够同时精通软件开发和财务管理的人才更是凤毛麟角。因此软件开发成本预测方法很少进入《财务管理》教材。在《软件工程导论》中也只是一般性的介绍了成本预测,而没有详细讲解成本预测的方法。在实际工作中软件开发成本的预测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关系到软件开发的成败和企业的盈利。

软件工程项目的开发主要表现为系统工程的开发。这种开发是一种风险投资,正确地预测其开发成本,准确地计算可以获得的预期经济效益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系统开发属于高科技投资,其成本的高低是一个很难预测的问题。正确地进行成本效益分析也存在着很大的难度。因此,必须应用符合软件开发企业实际情况的财务管理方法,对开发的新系统进行成本预测,以便项目决策者做出正确的决策。

软件开发成本可以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固定成本是指企业固定资产的折旧和工作室的租金支出等费用。因为这种成本费用不受项目本身的影响,也是所有企业共同的问题,不能体现软件开发企业的特点,因此不作为研究的重点。这里主要研究的是决策依据一变动成本。在软件开发企业中,变动成本主要表现为人力资源的消耗。其开发费用主要是软件开发人数和平均工资乘积。在笔者所经历的实际工作中,主要有三种预测方法,分别是代码行预测法、任务分解法和自动估计法。以下简单介绍一下这些常用的方法。

(一)代码行预测法

这种方法是将开发每个软件的功能成本和实现这个功能需要用的源代码行数联系起来。通过专业人员的经验或历史数据,预测一个实现功能需要的源代码行数,然后用每行代码的企业平均成本与其相乘。就可以确定软件的变动成本了。其中每行代码的平均成本取决于软件的复杂程度和企业的工资水平。这一点,由于在各个企业的

内部控制举例说明概念范文

内部控制举例说明概念篇1一、现代职业教育对《财务会计》教材提出的新要求《财务会计》是会计专业学科体系中最重要的一门专业课程,具有实务性和应用性很强的特点。它既是
点击下载文档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5折优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