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教育问题范文
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篇1
关键词:穆斯林;流动儿童;现状;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6-0051-02
一、穆斯林流动儿童问题概述
穆斯林流动儿童是伴随着打工潮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由此伴随的穆斯林流动儿童教育问题也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独特的现象,而且将会是长期存在的现象。这引起了整个社会的高度关注,广大学者也对此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并且提出了一系列解决穆斯林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建议和对策。目前,虽然采取了一系列重要的举措,解决穆斯林流动儿童教育问题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来看,关爱穆斯林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工作缺乏长效的机制。在这样的情形下,构建合理的关爱穆斯林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社会工作体系显得尤为紧迫。
(一)研究的问题及其背景
最近几年,流动儿童这个词语频频出现在公众的视野,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所谓穆斯林流动儿童是指。近年来,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报告,我国估计有300万流动穆斯林,占全部穆斯林流动人口的10%左右,即约每十个穆斯林中就有一个流入其他地区,并且有大幅度增长的趋势。由于种种原因,穆斯林流动儿童很难得到同等的受教育机会。但就目前我国的义务教育现状、教育成本等各方面的问题,其教育现状不容乐观。正是基于以上判断,本课题组选择了关爱穆斯林流动儿童教育问题进行研究,这对于民族关系的研究以及各政府部门处理民族关系问题、民族团结以及国家和社会的稳定都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研究方案的设计
本课题以湖北省武汉市为研究地点,因而调查对象限定为武汉市穆斯林流动人口以及生养的子女,不限年龄、职业等。
本课题以采用问卷调查法为主,访谈法和文献法为辅的主辅设计的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本课题小组通过图书馆和电子数据库所提供的相关资料认真梳理武汉市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现状,并对国内学者有关此研究进行了相关研究和梳理,使研究具有较为丰富的理论基础。
调查研究:本课题组与2013年7月在武汉市进行相关的问卷调查。调查采取的是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共发放针对武汉市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调查问卷500份,实际有效回收问卷447份。同时我们运用SPSS软件对问卷进行了相关统计分析,取得了一些定量数据。
实地研究:课题组在问卷调查的过程中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穆斯林流动儿童父母进行了访谈。访谈以问卷为依据,并对一些内容和典型穆斯林流动儿童进行了深入提问。通过访谈,我们获得了很多可信和宝贵的显示材料。
(三)研究的意义
穆斯林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是在当前城市化进程必然存在的问题,增加了社会矛盾和社会管理的复杂度。为维护城市的稳定和发展以及民族融合,必须重视和关注穆斯林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对于民族团结以及国家和社会的稳定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穆斯林流动儿童的现状分析
(一)入学难、入学率低
经过我们的问卷调查和对部分特殊流动穆斯林的无结构访谈。我们发现,与汉族相比,这些穆斯林流动儿童入学率偏低。在调查中我们遇到五名年龄分别在4岁、7岁、8岁、10岁和12岁的穆斯林流动儿童,前三名穆斯林儿童基本听不懂普通话,后两名能听懂普通话但是面临着书写的困难。据我们分析,这些穆斯林流动儿童入学率偏低主要是由于语言和书写方面的障碍导致的。有多名儿童,由于与汉族的较大差异,他们封闭自己不与汉族小朋友玩耍,而是跟随父母在小摊边做生意,由此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
(二)升学率低、辍学率高
在调查中发现,穆斯林儿童在学校学习一个学期甚至一两个月后,便由于各种原因辍学,导致升学率降低。在本课题组访谈的过程中,一名4岁的穆斯林流动儿童在上幼儿园刚满5个月后就退学,其原因主要是他本身掌握汉语较少,与其他小朋友交流出现困难,再次,家长在发现孩子上幼儿园后没有多大的长进,变在应孩子同意的前提下使其退学。由此可知,穆斯林流动儿童受教育状况不容乐观,老师也没有足够的耐心和精力与这些孩子保持时时沟通,便导致了辍学率高、升学率低。
(三)高龄就读率高
在我们调查中发现,高龄就读现象非常普遍。穆斯林流动儿童的就读年龄要比普通汉族孩子就学年龄平均高出3―5岁。在我们进行的无结构访谈中,以为维吾尔族的10岁男孩现在仍在就读小学1年级。在调查中我们着重总结了原因。主要有:父母在流动的过程中耽误了孩子的就学年龄;孩子由于民族、宗教等原因,受教育的能力低,学习成绩不好被迫降级。
(四)不同文化间存在的民族排斥
民族排斥包括民族偏见、不能保留自身民族传统及希望以多数人的生活方式生活而又没有这种可能性。
虽然武汉市由于其经济政治因素和地理位置的原因吸引了很多穆斯林流动儿童来此就业,但很多市民却并不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他们对少数民族的了解只停留在民族地区欠发达的社会发展水平和具有代表性的民族特色文化上。
穆斯林流动人口进入城市后,穆斯林流动儿童不得不进入汉族学生为主的学校,首先,由于民族文化的不适应导致在交流方面出现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语言交流的不适应;再次,由于民族文化的不适应导致课业学习的不适应,主要表现在,穆斯林流动儿童课业基础弱,与汉族儿童的课业基础相差有一定的距离。最后,由于民族文化差异导致的穆斯林流动儿童父母对儿童受教育的观念较为落后。在我们调查中发现,以为8岁的穆斯林流动儿童向我们表达了她的苦楚,她向我们说起,她在学校中由于汉语水平的差异和课业基础的薄弱导致与汉族小朋友相处起来较为困难,并且汉族小朋友对她也有一定的民族拒斥。
三、穆斯林流动儿童受教育状况原因分析
(一)从穆斯林流动人口自身分析
1.穆斯林流动儿童父母分析。首先,穆斯林流动人口到城市来的主要目是打工赚钱,在面临其子女入学后学习效果不佳、与汉族儿童交往有障碍后,便会使其子女退学,帮忙照顾家里的生意。再次,据我们问卷调查所得的信息来说,穆斯林流动儿童父母受教育水平不高,在面对子女受教育时,超过一半的穆斯林流动儿童父母主张“读书无用论”,本身就对其子女接受教育不支持,由此导致穆斯林儿童受教育状况不容乐观。
2.穆斯林流动儿童自身分析。(1)语言的差异是穆斯林儿童难以融入集群。由于穆斯林流动儿童大多数来自农村,而且他们的民族、宗教属性不同,甚至语言不通。据我们的调查结果分析,武汉市穆斯林流动儿童90%对汉语掌握不熟悉。这就呈现出一种与汉族儿童难以形成互相认同状态,致使穆斯林流动儿童在学校中难以融入。(2)民族习惯和宗教信仰导致的传统思想在某种层面上阻碍了穆斯林流动儿童难以融入学校生活。经过我们的调查,我们发现在武汉市的穆斯林流动人口大多数来自西部地区的农村,他们的宗教意识较浓,具有很强的民族和宗教的归属感,从而导致了他们的思想灌输到他们子女身上,致使其子女在与人交往过程中具有较强的排外意识,从而导致其受教育状况不容乐观。
(二)从学校的角度分析
1.入学门槛高。首先,在本课题组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幼儿园、小学在入学时有简单的面试或者入学考试。穆斯林流动儿童在老家受到的教育状况,使其在入学考试时不占优势,致使其入学难度增大。再次,武汉市幼儿园、小学入学时必须携带疫苗本、户口本、体检证明,部分穆斯林流动人口在迁居武汉市的时候忘记携带,这也是导致穆斯林流动儿童入学门槛高的原因之一。
2.学校收费高。在访谈中,本课题组了解到,某小学一学期的各种收费,达到5000元左右,这笔费用在汉族中并不算昂贵。但是就以小本生意为生的穆斯林流动人口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很多穆斯林流动儿童家长会以支付不起上学费用,而劝其子女退学。
(三)从社会公众的角度分析
在我们调查过程中,许多穆斯林流动儿童入学时就有障碍,说明仍然存在着一些隐隐的歧视。虽说,在《城市民族工作条例》中规定“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的教育管理,保护其护法权益。”这些政策虽然体现了针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服务以及管理逐渐成为我国民族工作的重要领域,虽说在一定程度上也解决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切实问题,但在我们的调查中确实发现了一系列的社会公众差别对待问题的存在。
四、穆斯林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宏观角度
1.首先,国家应该对学校入学制度和义务教育制度进行改革。变义务教育地方分级负责为国家统一负责制度,放宽对户籍的限制,放宽对流动儿童入学的户籍要求制度。从制度上消除流动从制度上消除流动儿童受教育的障碍。
2.要加强对流出地教育水平的提高。有些穆斯林流动儿童父母迁移到大城市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流出地教育水平过低,无法满足流动儿童对教育的需求。因而提高流出地的教育水平可以吸收一部分的流动儿童在老家上学。
3.提高穆斯林流动儿童父母的对受教育的宣传,让他们认识到子女受教育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提高穆斯林流动儿童的整体受教育水平。
(二)微观角度
1.提高学校的公开办学能力,大量吸收穆斯林流动儿童。大幅降低穆斯林流动儿童在学费用,从国家角度给穆斯林流动儿童一定的补贴。减小穆斯林流动儿童父母的学费负担,使学校真正成为解决穆斯林流动儿童受教育问题的真正渠道。
2.国家建立长效机制,对流入城市的穆斯林流动儿童父母进行一定的子女受教育观念的培训,为流动儿童创造一个稳定和谐的受教育环境,建立国家长效机制,赋予穆斯林流动儿童受教育的权利,从而从源头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石人丙.人口变动对教育的影响[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2]黄敏红.流动儿童教育困境的反思与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2009(16).
[3]吉登斯.社会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篇2
关键词: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教育政策
一、引言
目前社会流动的规模愈来愈大,社会流动的主要形式是从贫穷的农村流到现代化的城市,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地向城市转移。然而由于他们割舍不下对孩子成长的关心或者在家乡找不到合适的能够对孩子行使监护责任的监护人等,所以不得不将自己的孩子也带到他们打工的城市,从而造就了一个新的弱势群体―流动儿童的产生。
流动儿童是处于成长关键时期的未成年人,他们的成长关系到我国未来的国民素质。流动儿童的成长和发展不仅影响到我国人力资本的积累,而且关系到社会均衡及其结构的合理化,同时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然而,虽然这些儿童依然跟父母生活在一起,表面上来看在生活、学习上得到了父母的照顾,但是由于受到父母工作环境、生存环境和所在城市教育政策制度的限制,这些流动儿童并未能像普通孩子那样受到应有的公平教育。基于此,本研究对已有的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探讨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研究的新思路,以期能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有所贡献,为该问题的更深入研究抛砖引玉。
二、文献回顾
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比较丰富的成果,学者们从不同的方面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名方面都有所涉猎,并得出了众多有益的结论。纵观各方学者的研究,大致是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
(一)以流动儿童的教育政策为切入点:
以“两为主”为原则,王小聪、李丽萍(2008)对相关政策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他们提出,不仅要因地制宜在“城中村”地区建立公立学校,并指出要着力鼓励公办学校提出更加丰富多彩的教学管理形式,以提高流动儿童对新的教育环境的适应性。
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导下,周国华(2012)从已有的社会实践和政策目标出发,探讨性地提出流动儿童教育权利、教育经费、学籍管理、教育监督和教育教学五大保障制度,从而促进目前的流动儿童教育制度从二元化走向一元化。
雷万鹏从教育需求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审视流入地政府责任和流动儿童教育政策的理论架构,并指出流入地政府应该采取不同策略、分担不同责任,以满足流动儿童多元化教育的需求。
(二)众多研究侧重关注于流动儿童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有不少学者从社会排斥与整合的角度,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进行了思考,主要是着眼于流动儿童成长过程,从静态与动态两方面考察了流动儿童与迁入地社会的整合状况,特别是从社会排斥的视角来分析流动儿童的教育公平问题,以期寻找到造成流动儿童教育公平问题的真正的原因( 周皓,2003 ;熊少严,2004)。
鲁化堂通指出家庭教育对儿童的教育至关重要,家庭教育的缺失会给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同时从社会层面来看,目前教育资源依然不足,流动儿童并不能够都享受到应有的教育,另外学校教育与管理也存在着不到位的现象,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冯帮(2011)指出上不了学、上不起学、上不了好学校、升入高一级学校难,这四个方面的问题是流动儿童教育所面临的难关,如果不解决这些关键问题,接下来的路更加难走。并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挖掘,并简单的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三)有不少学者致力于探究流动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无论是从时间上还是空间上来看,家庭永远是儿童最重要成长环境,因此家庭教育是其他任何教育方式都永远代替不了的,对个体的成长至关重要。因此众多学者对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进行了探讨。
赵娟 (2003)对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总结,并阐明了家庭教育的方式,主要包括成长指导、教养氛围、控制方式、成熟要求四个方面,同时也指出了目前在这些方面所存在的不足。张翠娥、李伟梁等人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
吕开宇、王桦(2006)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总结,外出务工人员首先要保证其基本的日常生活,因此他们的收入会首先支付饮食、交通、衣着等生活必需品,其次会考虑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例如租住或者购买更好的房屋、家具、家电等设施。流动儿童的教育投入则被排在了最后一位,显然,可用来流动儿童教育投资的经济能力就微乎其微。
三、研究总结
学者们从以上各个角度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与分析,其中不乏很富见解的观点,有的甚至得到相关管理部门一定程度上的认可和采纳。但是,从总体来看,还存在着以下不足和研究发展空间:
首先,显而易见,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研究的最突出问题是现有文献对现象的调查和描述性分析比较多,大部分的研究只是对现有的现状、产生原因进行了简单分析,随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加大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实证研究以及量化研究,或许可以让我们在此类问题的研究上发现新的突破点。
其次,在抽样方法方面,目前的研究主要是以社会学案例为主,并且样本量覆盖率也比较低,这样使得很难明确此项研究的结论是否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大部分的样本是局限于某个市区或者一个县。虽然相对个案研究来说,研究结论的普遍性已经有所扩大,然而这样的结论对于决策者们来说,说服力依然显得不足。
再者,我们可以发现,现有文献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制度性研究分析到处都是,相比之下,对心理健康教育、文化分隔、身份歧视等领域的现实关注相对较少。虽然制度的变革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目前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怎样保证这样一个弱势群体收到良好又公平的教育,并且能够愉快的与身边的同龄儿童融洽的生活、成长,不再像以前一样继续延续不利的社会弱势地位,在以后的研究中,学者们应该加强这方面的探讨。(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参考文献:
[1] 马志芳.流动儿童基础教育边缘化问题及对策[J].普教研究,2011
[2] 周国华.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文献研究述评[J].人口与发展,2007
[3] 周国华.过渡阶段流动儿童教育的政策目标体系设计与制度保障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2
[4] 王小聪,李丽萍.当前农村流动儿童的教育政策研究及其建议.铜仁学院学报,2008
[5] 吕开宇,迟宝旭.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综述[J].人口与经济,2008
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篇3
从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正式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以来,党和国家对于社会公平与和谐发展的建设的重视有一个新的高度,其中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着力点就是关心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切实保障所有社会成员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推进社会公平。在过去的几年中,社会对于流动儿童的关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表现为以下特点:一是社会对流动儿童的特别之关注,以“流动儿童”为关键词在百度网上搜索达110万篇,其数量之大令人惊叹;二是有更多的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在为改变这一特殊群体而付之以行动上的努力,不断有报道各企业对这一特殊群体的经济赞助,还有大学、妇联和团委所组织的志愿者行动等都在实践层面采取切实的帮扶行动;三是有更多的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在致力于这一特殊社会群体的研究,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到地方教育规划课题与省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基金已经连续四年都一直把流动儿童研究作为资助的重点。有学者认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和核心环节,没有教育的公平,就谈不上社会公平”(周洪宇,2005)。某大学校长就教育公平问题接受中外记者采访时说,教育不公平乃是社会最大的不公平①。这是因为其他领域的不公平,或能伤害人于一时;然而教育领域的不公,却伤害人的一生。作为同样的国民,流动儿童在城市还是得不到真正平等的教育,虽然党和国家、国内学者及全体社会都为之做出努力,但现在说这一问题得到解决还为时过早,流动儿童受教育问题,成为社会公平与和谐的一面镜子。因此,本研究对已有的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探讨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研究的新思路,以期能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有所贡献。
2中国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研究的演进逻辑
为了从整体上把握我国近十年来年来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状况,我们对中国学术期刊网进行全面检索。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全文数据库”和“中国优秀硕士学位全文数据库”中检索1996-2008年的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以“流动儿童”为检索词,共检索到有关论文245篇,其士学位论文1篇,优秀硕士论文43篇;以“农民工子女”为检索词,共检索到有关论文372篇,其士学位论文2篇,其中优秀硕士学位论文89篇;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为检索词,共检索到有关论文15篇,其中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篇;以“外来工子女”为检索词,共检索到有关论文16篇,其中优秀硕士学位论文4篇;以“流动人口子女”为检索词,共检索到论文183篇,其士论文1篇,硕士论文53篇(见表1)。笔者认为,较之其他论文,博士学位论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凝聚了作者更多的心血,代表了较高的学术水平;而一般来说CSSCI来源期刊比其他期刊刊发的论文学术水平更高,为此,笔者检索了教育学类、社会类、政治类、人口学等CSSCI来源期刊(2008年版)的相关成果(见表2),并以此作为文献述评的依据。从以上的中国学者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研究总体状况来看,1996年来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开始引起学者关注①,但到2004年国家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理念以后,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的研究开始飚升(达70篇),到2008年达到一个高峰(226篇),其中硕博论文就有62篇,十年来有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论文总数达816篇,这在中国社会问题的研究中不能不算是一个突出的现象,这足以说明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对于社会公平与和谐的重大意义。从研究的学术刊物分布来说,像《教育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人口科学》、《青年研究》等几乎教育类、社会类、大学学报等权威和知名的学术期刊都对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研究给予了关注和重视,其中《教育科学研究》、《教育发展研究》、《青年研究》、《人口与经济》等成为流动儿童研究成果的主要阵地。
3中国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研究的内容
对于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内容来说,名方面都有所涉猎。学者们从不同的方面来探讨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方方面面,包括早期的社会调查到近年来对教育儿童问题的深层次教育公平与政策实施的研究,主要是从研究范式和学科观察两种研究视角。
3.1研究范式的视角
3.1.1关于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社会调查研究流动儿童的研究最早始于对问题的调查研究,2000年韩嘉玲针对北京市流动儿童及其学校的基本状况展开了调查,发表了“北京市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状况调查报告”,这是当时国内第一个较为详细、完整的流动儿童教育状况的调查报告(韩嘉玲,2001;2001);段成荣根据北京市1997年、2000年、2002年三年来外来人口普查等资料对北京市流动儿童少年人口的问题等进行了分析和概括,指出流动儿童问题的重要性,并引起社会各界对流动儿童教育等问题的广泛关注(段成荣,2001);有研究者对天津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状况进行了研究,发现在城市中的青年流动人口非常重视对子女教育,但对孩子期望过高,在教育行为上满足孩子需要与限制孩子发展并存(关颖,2002),这些都是早期的调查研究,关注的是地方性的流动儿童整体状况。2002年流动儿童受教育难,导致了各地民工子弟学校建立,这些学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受教育难问题,但是由子办学条件差等引发了一系列问题,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等做了全国第一个民工子弟学校调查报告,总结了杭州市公办民工子弟学校的经验,提出了在全省推 广杭州市解决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经验及做法的建议(侯靖方等,2002)。后来的研究者陆续在全国各地对流动儿童进行教育调查,如有人在北京、深圳、绍兴和咸阳四个城市的流动儿童及其家长,校长及学校管理人员进行了访谈,发现城市环境给这些流动儿童的发展带来了很多有利因素,但流动儿童入学难、升学难、受歧视现象普遍存在,其处境令人担忧(张秋凌,2003)。在浙江这样经济比较发达较多的地方,调查者提出公办学校与民工子弟学校两条路解决流动儿童受教育难的思路,并在后来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政策采纳(王涤,2004)。对流动儿童教育进行的进一步调查发现,社会对流动儿童从入学机会的关注逐步转变到关注教育过程、教育质量和公平,提出流动儿童教育问题要从管理模式和政策上实行制度保障,提出混合班制学校教育是最有利于社会融合的一种形式(雷万鹏,2007;范先佐,2007;马良,2007)。从对流动儿童的社会调查研究可以看出,对流动儿童从最初的教育机会公平的呼吁已经向纵深发展,并提出了一些如公立学校、民工子弟学校“两条路”解决思路,并对流动儿童教育经费问题、社会适应等提出了一些建议,这些调查结论和建议已经在实践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采纳,但是很多调查只是简单的数据描述,没有非常规范的实证定量研究范式进行科学的分析,因此不能不说是调查研究方面的一个局限性。
3.1.2关于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个案研究中国是一个空间面积、社会风俗、经济发展等方面都有相当地方差异的一个国家,就是同为发达地区的浙江和广东,各所属地市县也不相同,因此不同地方的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就有不同的解决方案,不少学者对此进行了独特的探讨,如有研究者对一名有多次转学经历的流动儿童进行了个案研究,发现不同的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各有相当之不同之处(赵娟,2005)。对流动儿童学校个案进行了研究发现,影响流动儿童教育的主要因素有户籍制度的隔离、教育体制的束缚等(杨素苹,2005)。常州、北京的流动儿童学校的个案研究揭示了流动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社会背景,描述了该个案中的经营者、管理者、教师、学生以及家长的状态,探讨了影响流动儿童受教育状况的各个层面的因素,从制度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做出了有益的探索(金宇碧,2007;李壑等,2003)。兰州市流动儿童教育问题进行了研究,发现这些孩子在城市中受到长期的社会不公平对待后,在心里埋下的“仇恨”的种子,很可能成为社会和谐发展的“定时炸弹”,这不得不引起我们深思(翟立群,2006)。从国内学者对于流动儿童教育的质性访谈研究来看,研究者分别选取了流动儿童个体、民工子弟学校和流动儿童聚居中较多的典型城市等不同层次为个案研究,从一种具体的、深入的观察方式来提示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困境,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应当说对于推动流动儿童的研究做出了贡献。但是,这些个案研究研究正像调查研究一样,存在着研究规范的问题,很多的个案没有科学规范的研究范式,因此难于做出本土化的、有深度是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分析。
3.1.3关于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辨研究其实在社会对流动儿童对行调查或访谈的同时,就有不少学者或相关人士从教育本身出发或对其进行思辨研究。最早查到就流动儿童教育问题进行思考的是时任北师大副校长的谢维和,他指出流动人口子女就学关系到一个社会的教育目标的实现、关系到经济建设和教育公平,需要从教育体制改革来解决这一问题(谢维和,1997)。罗建河则指出实施全民教育,推行教育机会均等的进程中,保障流动儿童接受教育机会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罗建河,2002)。早期的思考旨在提醒人们对于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重视。有研究者从社会环境、学校实践和家庭关系三方面探讨了流动儿童在流入地义务教育中实施的现实性,认为混合班制的学校教育是最佳模式(马良,2007)。面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有研究者提出在中国实行“教育券”制度,构建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经费供给模式,并认为它是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选择(朱镜德,2007)。这些是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一个比较具体学校、教育管理部门层次的思考。许传新等针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从系统工程的理念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流动儿童教育的国家支持系统、群体支持系统、个人支持系统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是一个很好的视角(许传新,2004;黄剑波,2005)。从影响流动儿童教育的因素角度出发,建立起社区、学校、家庭“三位一体模式”,有利于为流动儿童的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梁晓燕等,2005)。国家教育研究中心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汪明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提出一个比较完善的整体思路: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加强流入地政府与流出地政府之间的沟通协调,增强服务意识,强化管理职责;以流入地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同时发挥社会力量的补缺作用,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多样化方式综合解决(汪明,2004)。相对来说,这些研究是一个国家层次上的思考。总之,这些研究者反思当前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困境,指出问题的严峻,提出解决的思路,其中不少观点很富见解,有的甚至得到相关管理部门一定程度上的采纳。但是这些研究充其量来说只是一个从教育本身出发的视角,没有深入的实证研究,缺乏令人信服的数据,难于真正提出具体的、有价值的可行性建议。
3.1.4关于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比较研究关于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有一些学者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进行了比较研究,如有研究者对美国的流动儿童教育问题进行了考察,发现美国通过完善立法、利用网络传递流动学生信息、帮助贫困的流动家庭、加强学校(社区)与流动儿童家庭的联系等措施的有效性,其力图做到“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石人炳,2005);也有研究者介绍美国联邦政府实施一种“流动学生教育计划”的项目在解决流动学生的教育问题方面积累了经验,指出美国这一实践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张青,2007)。有研究者介绍的美国流动儿童教育管理的一些具体的措施,如对各级政府责任和义务的明确规定,促使各级政府及执行机构的完善实施机制;对流动儿童权利保障的司法化,这些对于我国流动儿童治理的具有有益的启示:流动儿童平等的入学机会权必须立法,法律的执行是保障流动儿童平等入学机会的重要和必备环节,因此,流动儿童平等入学机会司法化应当是我们奋斗和努力的目标(陈瑞丰,2006)。面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专门建立起的民工子弟学校,有 研究者从美国着名的黑人民权法案的“隔离但平等”判定的角度看,认为公共教育事业决不应该容许“隔离但平等”原则存在,农民工子女也应该享受和城市子女同样的教育权利,隔离的教学设施,注定就不平等,因而违反了《义务教育法》,因此民工子弟学校不应当存在(郭姗姗等,2007)。段成荣从法国社会青年骚乱事件中看到了流动儿童教育不良可能产生的社会后果,这对中国来说是一个警示(段成荣,2008)。应当说这样的比较视角下的研究对中国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有一定的指导或借鉴意义,但是到目前为止只是对美国、法国的介绍,而这两国作为经济发达、法制完善的国家与中国社会缺乏可比性,因此,应当加大对一些在处理流动儿童教育方面比较成功的发展中国家经验介绍,这应当是一个重要的学术发展方向。以上从不同范式下进行的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基本上都是从教育学的立场和视角中出发的,对于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教育儿童的教育问题并不是只在教育内部就可以解决的,因此,跳出教育学视角,从其他的视角来观察和思考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也是不可或缺的。
3.2学科观察的视角
3.2.1社会学视角难能可贵的是,一些学者不仅从教育本身出发来研究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还从社会学的角度来思考这一问题。有研究者从家庭、学校和同辈群体三个方面入手,阐述了在流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会出现的一些问题,看到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导致的畸形社会化的严重危害性(张翼,2003);事实上,流动儿童的社会化状况与城市儿童相比,大多方面不存在显着性差异,但在性格与行为特征方面弱点,提出要对此问题加以正视(赵向利,2006)。值得一提的是有研究者从社会化的角度对流动儿童家庭选择流动还是留守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在身心健康、知识面广度方面流动儿童优于留守儿童,总体社会化结果上流动儿童优于留守儿童,这意味着农民工子女选择流动更能够促进其健康发展,但流动儿童的社会支持源和支持利用度都很低(王水珍等,2007;李海华,2007)。有不少学者从社会排斥与整合的角度,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进行了思考,主要是着眼于流动儿童成长过程,从静态与动态两方面考察了流动儿童与迁入地社会的整合状况,特别是从社会排斥的视角来分析流动儿童的教育公平问题,以期寻找到造成流动儿童教育公平问题的真正的原因(周皓,2003;熊少严,2006)。面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所造成的社会排斥与整合问题,从社会适应的角度来帮助流动儿童找到更好的社会整合的途径,发现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情况总体良好,但在参与集体活动和课堂发言方面还显得不够积极,应重视流动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为流动儿童的社会心理发育提供良好的校园和社会环境,并试图提出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法(曾守锤,2007)。还有一些研究者等尝试从社区教育的视角,从协调农民工子女与所接触的城市大环境、社区小环境、学校和家庭之间的矛盾关系入手,分析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提出从社区出发来促进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的一种社区参与模式,不失为一种有价值的探索(张旭亮,2006;郑莉,2007)。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的有研究者从多元利益格局下来探讨城市流动儿童的教育与社会适应问题,提出在现行的“以县为主”义务教育投入机制的框架下,采取“两为主”的原则解决数量如此巨大的城市流动儿童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势必会触及到地方政府的利益,使政策受到影响,加大政策实施成本。要保证国家有关城市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政策、措施的有效性,就必须综合权衡各方的利益,并以此为基础调整国家义务教育投入和管理政策(刘鸿渊,2007)。总之,这些学者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来探讨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找到问题的原因,寻找可能的解决方式,很多的观点很有启发,是一种有价值的探索,但时其提出的建议并没有针对中国文化和体制的背景来提出解决思路,因而在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这也是以后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需要加以关注的问题。
3.2.2经济学视角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对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进行研究是一个可贵的探索,有学者从流动人员家庭教育选择的经济因素出发,发现流动农民对其适龄子女的教育选择行动既不仅仅是个体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理性选择,也非仅是教育限入政策阻碍的结果,而是主体与结构的二重性过程,人的行为选择不仅受到经济利益影响,还与社会结构等密切相关(李芬,2003)。范先佐等对当前流动儿童教育面临的财政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思路:解决教育经费来源,要引进政府采购制度,要对民办农民工子弟学校进行审核评估等(范先佐,2004;冯帮,2007)。雷万鹏从教育需求角度提出了一个审视流入地政府责任和流动儿童教育政策的理论架构,提出流入地政府应该采取不同策略、分担不同责任以回应流动儿童多元化教育需求。两年后作者又通过对武汉市流动儿童家长实证调查,从入学难度、财政负担、家校联系和家庭教育选择等方面剖析了流动儿童义务教育面临的挑战,发现当前流动儿童教育正经历一次结构转型,即流动人口从对儿童入学机会的关注逐步转变到关注教育过程、教育质量和初中后入学机会(雷万鹏,2005,2007)。应该说从经济学来思考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对于中国的国情来说是非常需要的,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首先是一个经济问题或利益问题,因此,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研究视角,但是这种研究只站在政府的视角而没有站在学校和家庭的角度的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势必有其局限性。应当说,后来的研究应当更多的探讨流动儿童家庭的教育选择与教育消费,这将是一个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学术生长点。
3.2.3法学视角对于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来说,从法学的视角来研究它,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研究思路,因为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本身也是一个法律问题。对于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一些研究者首先从法律的角度来加以探讨,如从义务教育的法律性质和我国义务教育法有关规定出发,结合我国流动儿童的教育法规政策和流动儿童的教育现状,对流动人口子女平等受教育权进行了法理分析,探究了中国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的问题和不足,提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我国流动儿童义务教育权利保护的制度构想(陈瑞丰,2005;刘潇潇,2006)。有研究者运用儿童权利理论与公共管理理论,从儿童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出发,对流动儿童权利保护面临的问题进行多视角考察,着眼于为流动儿童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把研究目光聚焦于流动儿童权利保护的管理体制,提出完善流动儿童受教育权利的建议措施(邓丽洁,2006;李宗明,2007)。流动儿童教育权利问题,在中国这样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存在一个应然和实然问题,虽然从国际上甚至我们的教育法上都界定了流动儿童教育应有的权利,但是当今还面临着入学条件不公正、难以平等享用公办教育资源、权利保障薄弱以及教育质量不高等问题,致使其平等受教育权大打折扣(陈信勇等,2007)。这些从法学角度对流动儿童进行的研究,对于流动儿童的受教育权的法律保护是很有价值的,但是,像教育一样,法律问题也不是法律之内就能解决,法的制度和实施受到它所处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今后的研究应当是对流动儿童进行法社会学、法经济学分析。
3.2.4 政治学视角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与其说是一个法律问题,还不如说是一个政策问题,在当前中国法律并不完善的情况下,政策比法律有更大的效用。有研究者对北京市流动儿童义务教育政策执行与影响因素分析,发现政策之于中国流动儿童的重要性,从地方政府来看,维护地方利益和部门利益是其政策行为的重要价值依据。从学校来看,保证优质生源、确保教学质量是其应对政策的基本立场。从家长来看,生存需要第一,教育需要第二是其考量政策的根本出发点。这些不同利益选择所造成的张力,大大削弱了政策执行的力度和效果,不利于流动儿童就学问题的有效解决,应从政策制订和服务到位的角度来研究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班建武,2005;周皓;2006)。我国的流动儿童政策其实背后体现着一定的社会控制理念,具体来说,我国对流动儿童的社会控制分为三个阶段,即前控制阶段、有限抵制阶段和接纳阶段,不同阶段的流动儿童教育政策反映出不同的社会控制理念(周序,2007)。对十年来流动儿童教育就学政策进行了梳理,发现对于流动儿童的教育权利的保护政府已经作了很多工作,取得了有效的成绩,但是由于这一群体数目庞大,家长教育水平层、各地政府财政等因素的影响,仍然是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杨颖秀,2007)。也有研究者从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深入分析流动儿童政策的现状,剖析国家和地方政府之间的义务和责任关系,分析影响流动儿童政策制定、执行等环节的因素,针对流动儿童主要问题,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何玲,2007;钱再见,2007)。总之,从政治的视角来研究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一个很具实践价值的研究角度,不少的学者对此进行了可贵的探讨,但是,政策是一个系统,不仅国家有政策,地方也有政策(或叫对策),不同的政策应当是相互支持而不是冲突,才可能形成一个有效的政策系统,这不能不说是此问题在政策视角下的一个不足之处。对于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相关研究成果应当说是比较丰富的,不仅有小规模而且还比较大的中等规模的样本调查;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研究,也不仅有总体研究也有对其中观乃至微观方面的研究;不仅从教育本身出发来研究,也有学者从社会学、经济学、法律学和政策学等方面来进行进一步的研究,这些研究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流动儿童的全方面的研究,对流动儿童的研究做出了贡献。但是,就像盲人摸象一样,所有的微观并是事事物本身,所有的宏观也并不是整体,如果把宏观和微观、整体与局部、理论思考与实践探讨结合起来,才可能是未来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正道所在。
4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研究的学术背景
对于流动儿童的研究,不仅需要从内容来考察其研究水平及研究方向,以便于更有利于流动儿童教育政策的制订和实施;还要从对流动儿童研究的学术关注来考察流动儿童的研究,亦可解读流动儿童问题研究状态,从而为进一步的流动儿童研究提供新思路。
4.1研究机构与课题来源从CSSCI的论文检索数据来看,全国从事流动儿童问题研究的机构主要集中在大学之中,因为学术背景各不一样,承担的任务也不一样。如从事社会学、人口学方面的研究机构主要是从其社会与人口发展视角来研究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同时,不同层次的学术研究机构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关注的视角也是不一样的。如部级的大学或研究机构主要关注的是流动儿童的整体性问题等(可参见表3)。从研究机构来说,参与过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研究的机构有91家大学、研究所及学术刊物机构等,这些机构涵及全国各省及各地方,其中大学是主要的研究力量,共85家,占研究机构的93%。在主要的研究机构中,主要是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和杭州师范大学几个大学;从分布城市来说,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杭州、武汉、长春等城市,主要原因有二条:一是这些城市流动儿童比较多,问题比较明显;二是主要的科研力量所在地大学多分布在大城市中。从研究的课题来源来看,不同层次的课题都有,上表主要选取了各级研究基金支持项目中直接与流动儿童相关或以流动儿童问题研究为中心(间接相关的或略有涉及的没有统计在内)的课题共49个,其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等资助项目8个,占总数的16%;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个,占总数的16%;教育部人文社科、教育科学规划项目15个,占总数的30%;各省教育科学规划、哲学社会科学、社科联项目5个,占总数的10%;国家部委、地方政府委托项目3个,占总数的6%;最后是各个国家地方科研基地、大学资助项目6个,占总数的12%。总体来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国家社会和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教育科学规划、人文社科基金等项目是主要的课题经费来源,占到总数的62%。从所关注的问题来看,总共有学业行为、师生关系、教育发展等18个主题,几乎包括了流动儿童的各个方面。从学业行为、师生关系、心理健康、家庭教育、到社会适应等微观层面各问题;从教育调查、教育机会、教育权利、教育财政、教育政策到教育管理、教育发展等各宏观层次方面诸问题。在这些关注的问题当中,有关流动儿童微观方面的家庭教育、社会适应、问题行为研究较多,在宏观方面,有关流动儿童的教育调查、教育政策、教育发展最多,有14个机构对此进行了研究。
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篇4
【关键词】流动儿童 现状 成因 对策 班主任
【中图分类号】:G61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1-
我校是地处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佛山的一所城镇中学,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镇工厂企业不断增多,我镇的外来人员队伍也不断壮大,大批儿童跟随父母离开故乡,来到我镇生活,我校学生中外来务工子女所占的比例逐年增大。本学年,我校学生共1266名学生,其中外来工子女共405 人,占总人数的31.9 %。七年级学生共393人,外来工子女学生157人,占总人数的39.9 %;八年级学生共429人,外来工子女学生132人,占总人数的30.7 %;九年级学生共 444人,外来工子女学生116人,占总人数的26.1%。从这些数据,我们很容易发现,外来工子女队伍在不断壮大。各级政府出台了有力措施保障这些儿童顺利就近入学就读,接受义务教育,流动儿童入学问题已经得到有效解决。
但是只是停留在保障流动儿童接受教育工作上是不足够的。这些远飞到异乡的小鸟,即使顺利地走进了新学校,坐进了宽敞明亮的教室,但是,从那一双迷茫、自卑甚至是敌意的眼睛里,我们意识到:这些孩子需要我们的特别关怀引导,因为他们面对新环境,他们心理上承受了同龄人没有经历过的冲击。更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的共同爱护指导。而在流动儿童的教育上,班主任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在综观全校流动儿童学生情况的基础上,以本校九年级一个班级内的流动儿童作重点观测对象,探究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
一、流动儿童教育现状。
作者调查的班级共48人,其中流动儿童工21人,占全班总人数的43.7%。在这群流动儿童中,有13人是小学阶段已来到我镇就读的,有9人是初中阶段转学到我校就读的。
这群学生的学习情况总体表现不够理想,作者参照七、八年级四次期末考试成绩发现:这群学生中,在班级内学习成绩优秀的有2人,占流动学生总人数的9.5%;学习成绩属中等或以上的有11人,占流动学生总人数的52%;学习成绩中等以下的有8人,占流动学生总人数的38%。而本地学生的比例则分别是:29.6%、44.4%、25.9%。从数据可看出,流动儿童总体的学习情况相比本地学生不够理想。
遵守纪律方面,通过访问该班班主任及科任老师,以及参照学生的德育操行得分的方式进行调查。纪律方面表现能达到合格要求的流动儿童共11人,占流动儿童总人数的52 %,而本地学生能守纪能达到要求的有19人,占本地学生的70%。
作者还通过检查学生作业、观察课堂表现、跟踪学生课余活动等方法,考察学生的做事态度、人际关系、自我表现能力等综合素质。发现这群学生较容易出现自卑、冷漠、冲动、敏感等不良心理现象。
总体而言,流动儿童相比本地儿童,因为要适应环境、融入新群体,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要面对比同龄人更多的困扰,如果没有得到关怀、适当引导,极容易出现心理、行为上的不良现象。
这群儿童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而他们的父母大都是文化程度不高、从事体力劳动的外来工,工作的辛劳、家庭教育意识不强等原因,造成这群儿童不能得到父母的细心关爱、教育。由于外来者身份,他们在班集体中可能会遭到老师、同学的歧视和排斥,容易产生悲观、冷漠、孤僻等心理问题。学习上,因为要适应新的教育环境,学业上容易受阻,导致对学习的畏难情绪,如果这一关键时期没有得到老师、家长的正确心理疏导和学习上的帮助,这些儿童就会变得厌学,甚至辍学。
二、教育问题成因的深层探究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必然促使人口流动性加大,流动儿童人数将会不断增加,他们的教育问题是当前社会发展中不可避免的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重视解决。但当前社会主要关注的是保障流动儿童就近入学,接受教育的权利,对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方面的研究、重视还远远不够,保障流动儿童入学仅是就学的开端,教育权利的平等也极其重要,由于户籍、学籍管理问题,学校对流动儿童学生的流失并不关注,甚至不把流动学生的成绩列入教师考评中,造成教师对流动儿童在教学和管理上采取忽视态度,甚至对这些学生存在歧视。针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进行的宣传培训公益讲座等活动欠缺。
学校未能充分发挥教育职能,针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而制订的工作指引不够细致到位,导致许多班主任、教师工作不够深入、工作方法不够科学。部分老师不把流动儿童当正常学生看,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缺少对流动儿童的教育关怀。家校联系制度未能落到实处,流于形式,与家长联系的方式只限于一学期两次的家长会,而且家长会的内容多数是介绍班级情况,汇报学校及班级工作,分析各科成绩等,最后往往是寄语家长配合学校教育工作。但是没有专门针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家长会,班主任缺少从家庭教育的角度针对性地对家长进行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往往是流动儿童出现严重违纪甚至辍学了才告知家长,未能切实做到家校联手,共同解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
家庭教育方面。流动人口家庭中,流动儿童家长多数从事个体生意或工厂务工,工作辛苦、忙碌,无暇照顾子女,更忽视对子女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教育。流动儿童父母自身文化水平普遍不高,这使得他们即使想要辅导子女学习却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对孩子的学业缺乏具体指导帮助,孩子容易因为缺乏必要的监督、引导和关爱,学习主动性较低。
生活的环境也是造成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客观因素。儿童生活的地方往往是出租房聚集的地方,常见有、打架、嫖娼等不良社会现象,生活环境缺乏良好的文化氛围,如我校附近最大的外来务工人员聚居地杨和对川村,小饭店、发廊、桌球室等林立,龙蛇混杂,生活在这里的流动儿童对那些不良现象见怪不怪,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下,孩子容易沾染上不良习气。生活环境缺少良好的文化氛围,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良影响,往往会缺乏学习动力,无心向学。
三、解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对策
1、政府有关部门要完善保障措施,积极针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开展宣传培训活动。
国家有关部门充分重视流动儿童平等地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省、市、区、镇为把解决外来人口子女教育问题落实到实处,已制定了一系列的保障措施,要真正实现流动儿童接受平等的教育,必须细化规定,改革学籍管理制度,明确要求流动儿童接受平等的教育权利,不受歧视。明确学校对流动儿童学生的教育责任,保障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平等接受教育。广泛宣传,利用电视、广播等多种媒体呼吁全社会对这一特殊群体儿童关注、帮助。
2、学校要完善、优化教育方式。
制订措施明确学校、教师对流动学生的教育、管理责任,保障流动儿童不受歧视,平等接受教育,除了智育,还要给学生更多的关爱,定期找他们谈心,及时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有效疏导,开设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让孩子之间加强交流合作,促使流动儿童融入集体中,结交更多朋友,身心健康发展。
3、父母要与儿童加强沟通,创造和谐、宽容的家庭教育环境。理性对待学业问题,鼓励孩子进步。
要家长提高自身知识水平来帮助孩子学习是不切实际的,所以为解决孩子教育问题,家长可从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开始,创造更多机会让家人与孩子融洽交流,让孩子在长辈的身上感受到爱,以及学习到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让孩子有宣泄不良情绪的对象,积极鼓励孩子加强同龄群体的交往。帮助他们进行正确的朋友交往和行为选择,积极面对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乐观、勇敢地面对各种困难。努力创造及优化孩子的学习成长的教育环境。理性对待孩子的学业问题,积极与老师沟通,鼓励孩子争取进步。
四、解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班主任起主导作用。
1、用爱温暖流动儿童孤独的心灵,赏析教育帮助孩子找到自信和勇气,有效疏导促进孩子驱走心理阴霾。
对于年纪尚小的流动儿童来说,离开熟悉的环境、朋友、邻居,要适应新的环境、新的集体、新的学习生活。心里肯定是充满不安、迷茫、焦虑甚至是恐惧的。作为班主任,我们要理解、体谅这些孩子,并且帮助这些孩子尽快融入新集体,适应新生活。让这些用不安的眼神打量着新环境的孩子感受到老师的关心。
班上新转来的流动儿童蔡雨,是个敏感、偏激的学生,在新环境里明显不太适应,与同学的相处也不太融洽。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与他谈心,引导他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新生活,在与别人相处时学会换位思考。在班际篮球比赛里,我鼓励他勇敢地站出来为班争光,我带领其他同学在场边为他加油助威。他在比赛中英勇负伤了,伤了膝盖,其他同学经此一役对他明显友好了很多,我及时在班里表扬了他为班争光的行为,倡导大家帮助有脚伤的蔡雨。大家都很乐意帮助蔡雨,在互助中增进了友谊,蔡雨因为老师和同学们的关心,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很快就能结交了新的好友,融入到集体中,学习上也有了明显的进步。
2、积极开展班级活动,促使流动儿童融入集体。
流动儿童产生心理问题主要是因为新环境的适应困难造成的,因为他们没有融入新集体,没有朋友,因而产生孤独、被排挤感,形成孤僻内向的性格,从而引发更多问题。班主任要积极开展班级活动,让流动儿童和其他同学在活动中增进感情,学会合作交流,结识新朋友。在活动中关注流动儿童的表现,给予表扬和帮助,增强孩子的信心。如班级二人三足比赛,又如篮球比赛、知识竞赛等。让流动儿童在活动中冲破隔阂,融入新集体,找到新朋友。在学习上,班主任可在班内开展结对子的活动,安排性格开朗,乐于助人的学优生与成绩欠佳的流动儿童结对子。帮助流动儿童尽快适应新的学习内容,在优秀学生的带动、感染下,激发学习积极性,体验学习成功感。同时,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能促进流动儿童更快融入班集体。
3、加强学法指导,借助科任老师的力量,帮助孩子体会成功感,激发学习热情。
学习成绩的下降,挫伤流动儿童的学习积极性,使孩子失去自信,表现更为自卑。要改变孩子的心理状况,提高学习成绩是让孩子重拾信心,走向阳光的重要一步。很多班主任关心流动儿童的学习困难问题,专门与学生交流,热情鼓励孩子用心学习,叮嘱学生认真听课,积极回答问题。讲的话虽暖人心,但对那些有学习困难的孩子来说,实质帮助并不大。要让流动儿童尽快适应新的学习内容,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必须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具体的学法指导。
4、加强家庭教育指导,促进家长与孩子的交流,架起亲子桥梁,通过建立健康的亲子教育关系,实现教育长效性。
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是当前社会发展中新生的、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共同关注,社会、学校、家庭三方携手解决。每一个儿童都是祖国的美丽花朵,应该得到同样的阳光、雨露的滋润,得到同等的关怀、爱护。如何解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值得我们去探讨。让我们共同努力为这群孩子撑起一片蓝天,促进流动儿童身心全面发展,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出版社 《流动儿童发展的跟踪研究 》 周皓著
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篇5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国家的栋梁,每一个儿童都应该受到最好的教育,社会才会进步,国家才能昌盛。然而当前社会的流动儿童越来越多,流动儿童教育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美国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也日益严重,并引起了重视。
二、美国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产生
1.产生的原因。在美国,普遍存在着为了就业与生存而不得不四处迁徙的家庭。这些主要从事农产品加工、渔业、林业、畜牧业、农业的家庭,在不断的流动之中,不知不觉地为美国社会制造出了数不胜数的流动儿童。这些产生于上述变动不居的流动家庭中的流动儿童,在儿童时期接受的家庭教育异常欠缺,其身心健康也遭到了一定的损害。从农村流动儿童教育层面来看,虽然美国政府在1920年前后已经对之加以了某种程度的关注,但是终究没有得到美国主流社会与联邦教育机构的强烈关注。直到1960年前后,随着美国社会出现的诸多政治层面的变故(如轰轰烈烈的人权运动、约翰逊总统提出的改善贫困运动、建设繁荣经济社会等),美国主流社会才对美国农村流动家庭的儿童教育问题加以密切关注。
2.加强流动儿童教育的必要性。(1)提高流动学生的文化学习成绩。在流动学生中,学习困难者占全体学生的52%,而在非流动的学生中,只有27%的学生感到学习困难。(2)降低流动学生的留级率。在美国社会各家庭的收入分组中,流动学生的降级率大大高于非流动学生的降级率。在6年转校3次以上的流动学生中,非流动学生要比流动学生提前一个学年毕业。(3)降低流动学生的辍学率。8年中3次转学抑或3次以上转学的流动学生,其辍学率是非流动学生辍学率的4倍。(4)流动对学生情绪和行为的影响不容忽视。在格洛里亚·辛普森和玛丽福勒的一项针对流动儿童情绪行为的研究中,他们把儿童按照流动次数分为三类:无流动;流动1~2次;流动3次以上。通过调查发现,在儿童的很多情绪与行为问题上,流动次数越多,问题越普遍。因此,流动对于学生的情绪和行为的影响是不能忽视的,因此,加强流动儿童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三、美国解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措施
1.完善法制,以法律保障流动儿童教育。美国的法制是十分完善的,尤其是在教育立法上,更是十分严格的。无论是在立法、执法,还是司法上,美国都是一个完整的系统。首先,在立法上,美国早在1966年就重新修订了《初中等教育法》,尤其是对于流动教育也进行了立法维护。同时,美国政府制订了MEP计划(“流动学生教育计划”)。该法第1120条A(b)和(c)规定:MEP是正规学校教育的补充教育,它不能替代正规学校教育,州和地方给予流动儿童的非联邦资助教育服务必须至少与给予其他学生的相当。其次,在执法层面,地方、州与联邦政府建立了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联邦政府以资金和法律为支撑,干预州的学区与学校等,州以资金与法律为支撑领导地方的学区与学校。上述三级政府均需向社会完全披露信息,以此接受社会公民的监督。因为美国的广大公民最为关心的问题是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是否发挥到了极致,非教育经费用到了何处。第三,在流动人口层面,美国有一半为移民,所以,在司法层面,联邦最高法院的移民子女学费案(1982年)曾判决德州法律违宪,并做出如下硬性规定:(1)免费公立学校不得拒收非法移民身份的学龄儿童,非法移民身份的学龄儿童不得因为州中教育供给与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而失去免费接受教育的机会与权利。(2)学校领导、管理员或者教师等不得做出可能造成非法移民及其儿童产生畏惧心理的事情,比如盘查身份、盘查社会保险卡号、盘查父母的工作单位等。(3)联邦各级教育机构及教师必须努力提供适合于非法移民子女学习的教育。该规定还指出,上述判决在美国联邦范围内具有强制法律效力。2.政府拨款,遵守流动学生教育计划。在流动学生教育层面,联邦政府负责拨款教育资金。因为流动学生的教育隶属于美国联邦中小学教育法案的范畴。2001年后,为实施中小学教育,美国政府共有近300亿美元的拨款用于教育事业。其中占1/3的拨款用于实施流动学生教育计划项目。同时,美国政府还颁布了招聘“流动学生教育计划”教师及工作人员的条例,在联邦各州招聘教师及工作人员。被招聘的教师及工作人员的酬薪由联邦政府在“流动学生教育计划”基金中支付。应聘该计划的工作人员及教师可以是全学期或者中长期性地兼职,也可以是短期或者季节性地兼职。应聘者的酬薪虽然不高,但是会受到社会的极大尊重。不过,受聘者也必须具备相关条件,比如
流动儿童教育问题范文
本文2023-11-29 17:52:37发表“文库百科”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kubao.com/article/4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