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电工基础知识范文

栏目:文库百科作者:文库宝发布:2023-11-27 17:23:48浏览:916

高中电工基础知识

高中电工基础知识篇1

关键词:高校转型;实践教学体系;电工实习改革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6019101

1引言

现代教育发展,使得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这是当前国家深化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从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型发展中,改革最难的是课程体系,而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显得犹为重要,电工实习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学生进入大学后接触到的第一门综合实训课,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电工实习这门课开设的时间,内容及其作用的研究势在必行。

2电工实习在电气自动化课程体系中作用的研究

电工实习是学生从高中的应试教育转向技能应用型学习的一个纽带,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大一新生在初次实验操作时的机动灵活应用能力基本没有,例如,假设实验室只提供2个200Ω电阻,而实验时需要100Ω电阻,那么学生就不会知道用并联方法得到,只会叫老师没有100Ω的元件,但是如果你在纸上出这样一个题目,学生都可以用笔做出这题的答案,因此必须有一种训练去改变学生的观点,让他们明白大学学习是为了4年后能动手解决工程实践问题,而不是为了考试。电工实习正好担任了这个角色。首先,电工实习将高中书本理论变成动手操作,使其前期所学中难于理解的知识迎刃而解。其次,提升知识层次,将高中学过的知识提升到大学层次应用,以期更接近工程应用,例如电气设备通常都是电阻、电感和电容共同构成,不是高中学习中单一的电阻,所以大学中的欧姆定律中的电阻就是电抗了,也就是全电路欧姆定律更接近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最后,电工实习让学生明白学习为了服务于生活,服务于生产,而不是为了考试。

3应用技术型高校中电工实习课程内容的研究

电工实习内容的设定要体现其作用,在大学初级阶段,在学校的现有条件下,从学生的生活所见中捕捉知识,从服务于生活提高学生的兴趣,从而为服务于生产奠定基础。通过电工实习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意识,因此在内容设定上不能只是单纯的某个定律公式的验证,而要采用项目制作训练,锻炼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家居照明线路的设计、安装、调试和维修这个项目满足了电工实习的各项要求,给定一套三居室,学生自行设计,掌握电能分配,布局,通过完成自己设计方案的安装,调试,训练了学生对电工的基础知识的综合应用,巩固金工实习中各种工具的使用,最后进行维修考核,由实训指导老师设置3-5处故障,由学生来排除故障,检验学生的原理知识的应用,帮助学生积累维修电工的经验,为后期考证打下坚定的基础。

4电工实习开设时间的研究

4.1电工实习开设的学期

电工实习是高中和大学学习转变的联系纽带,所以开设时期要在第一年。同时我走访了多所重点中学,了解到由于备战高考,基本没有做多少实验,考虑学生刚走入大学,几乎不会使用各种工具,因此必须在金工实习后,学生掌握了常用工具和仪表的使用再进行电工实习,所以电工实习的开设在第一年的第二学期。

4.2电工实习期间时间的安排

表1电工实习期间时间的安排

实习内容第一天上午下发任务,安全操作知识培训、领用工具箱下午查询资料,设计方案,画出设计电路图、第二天上午检查电路原理图、分发器件下午照明线路的设计和安装第三天上午实际动手接好电路下午检查线路通断情况及连接情况第四天上午线路安装调试考核下午线路维修故障排除第五天上午线路维修故障排除考核下午总结和书写实习报告,实习成绩评定5结语

电工实习改革是民办高校转型与校企项目结合的产物,是电气自动化实践教学体系向校企项目结合的方向发展迈出了第一步,我们将深化改革,完善电气自动化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努力实现高校应用技术型转型。

参考文献

[1]晏永红.电工电子与控制技术实训与学习指导[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4).

高中电工基础知识篇2

关键词:课程;电工电子;实训

作者简介:李刚(1974-),男,北京人,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工程师;杨屏(1967-),女,北京人,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副教授。(北京 100176)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科研课题(课题编号:YYR2013096)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9-0090-02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是很多高职专业都开设的基础课程,大都安排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学年进行。从近年来的教学实际情况来看,该课程的学习效果并不好,特别是一些对于电工电子技术要求较高的专业。在后续专业课教学进程中,笔者发现学生电工电子基础知识薄弱,不能熟练使用常规的仪器仪表,电路测量和故障判断能力弱。这些问题都造成了学生对专业课学习的滞后,影响其职业后续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给专业课教师带来了不少麻烦。本文试图通过对学生学习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综合分析,寻找一个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和途径。

一、入学新生状况分析

1.学生物理成绩偏弱

调查显示,高职院校入校新生在高中阶段物理成绩偏弱,能达到优良的学生不足15%,相当多的学生物理成绩游走于及格线附近。对于物理课,喜欢的学生只有四分之一,其他学生都表示不喜欢这门课,这在很大程度上和其物理成绩相对应。

不过有趣的是,调查中有62%的学生表示自己在高中喜欢做物理实验,也认为物理课程很重要,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高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着较大实验方面的缺乏,大多数停留在理论教学,应对面临的书面考试,没有足够的时间和条件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兴趣。

2.学生能力分析

近年来随着高职自主招生的变化,进入高职学习的学生状况也发生变化,通过近年来的实践调查,得到一些基本结论。

首先,学生对于理科内容相对薄弱,信心不足,也有一定抵触情绪,存在认知障碍。由于思维惯性作用,导致学生思维方法滞后,物理内容抽象思维很多,学生生活在感性认知的世界里,停留在形象思维的状态下,对于“深奥”的物理学习,容易产生负迁移,导致成绩下降,畏难情绪蔓延。

其次,物理课程内容涵盖广泛,高中阶段缺乏实验支撑,学生大多不喜欢独立思考问题,停留在模仿例题,抄袭作业,应付考试的模式下,缺乏“深入研究”的精神,智力水平没有得到充分发掘。

最后,高中的评价体系决定了同步教学模式,公式推导和反复的演算使得学生的个性受到压抑,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一些学生的特点被掩盖,甚至埋没。

3.新生入学分析

绝大多数工程类专业都将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开设在第一学期,新生入学短时间无法真正适应大学生活,其主要精力仍然是应对住校与居家的不同,舍友与同学的差距,理想和现实的分别等,对于学习投入较少,学习效率不高。

二、课程现状

学生对于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学习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学习方法和内容都与高中有很大的差距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大多数学生会联想起高中物理,甚至一些学生还会在笔记本和作业本的封面上留下“物理”字样。这说明他们把这门课程作为高中物理的延续。但是高中物理涵盖范围很广,比如力学、运动、光学、电学等,只起到入门作用。高中阶段为了应对高考,学生主要注重书面学习,对于电学概念的理解也很抽象,只是不断地做题,很少有实验的机会,而电工电子技术着重对于实验测量动手能力的培养,与高中学习方法相差很大,学生一时无法适应。

高中电学注重对电学原理的推论,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归纳演绎的思维能力;而高职阶段电工电子技术更注重对这些原理规律的应用,不注重公式推导和计算,注重解决实际问题。以此分析,电工电子技术教学要从高中“重结果(理论计算正确性)”向“重实践(解决问题过程)”的方向迈进。

2.实验效果不佳

电工电子课程实验所安排的内容,相对比较滞后,传统的验证性试验较多,学生只是测量记录数据,就可以完成实验任务。或者实验的步骤过于清晰,使学生没有思考的空间,没有积极探索的动力,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实训的意义。

3.缺少专业内涵

电工电子课程是诸多专业的基础课,由于各个专业要求不同,知识技能侧重点和实践能力的要求也不同。目前的教学过多地向“平台课”发展,各专业学生在一个平台授课,和专业脱节,不利于未来专业课教学。

还有,任课教师的因素也有一定影响。当前专业教师大都进行专业课教学,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师很多来自外聘,专业能力和教育能力参差不齐,对于学生的掌控较差,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教学质量。

三、研究对策

对于以上调查分析结果,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特别是和学生直接面对面的交流,在此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1.抓好最初两周

现有的电工电子基础教材尽管在形式上各有千秋,不断展示出近年来的多种教学改革成果,但内容上大致相当。学生一上来就被各种电路和数据参数定义所左右,往往在初期就遇到困难,并随之失去对课程的兴趣。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一门课程前两周的内容和教学方式往往决定了这门课程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于是笔者提出一定要精选前两周的教学内容,将学生领进这扇大门。

高中电工基础知识篇3

【关键词】:机械专业《电工学》教学,教学方法,学习兴趣,教学探讨

《电工学》是一门专业技术基础理论课程。机械专业开设本课程目的有两个:一是使机械专业的学生掌握必要的电工理论基础知识和安全用电常识;二是了解常用电器元件的性能,熟悉常见机械设备中电拖系统的结构,并能简单维护。这些对于实现中职机械类学生的培养目标——中级技术水平的机械工人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保证教学效果,是实际和紧迫的问题,下面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初浅认识。

一、 目前机械专业《电工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教学方面的问题

其一、课堂教学以讲授为主,“填鸭式”满堂灌,单调而抽象。这种传统的教法对于文化基础差、电学知识贫乏的学生来说难度很大,正如学生所讲的听天书一般,玄虚而难懂。

其二、由于安排的课时比较少,几乎没有练习和巩固的时间。

其三、亲自动手,结合生产试验和应用的训练几乎没有。

2、 学生认识误区

学生对学习《电工学》的厌学心理,主要基于两方面原因:一是这部分学生对学习《电工学》有思想偏见,认为只要学好机械类专业课就行了,《电工学》对我们来说用处不大;二是目前的教材和教学方法不适应他们的特点。

学习《电工学》用处不大这显然是十分错误的。对于一个合格的机械设备操作者来说,不仅能正确地操作机床加工出合格的产品,而且还必须了解掌握机床的构造和原理,并能及时准确的予测和发现设备故障,这些知识的构成与《电工学》有着直接的关系。同时要做到安全生产,保障劳动者的人身安全,同样需要《电工学》方面的知识。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实际工作和公共生活提出许多电学方面的问题,《电工学》是了解现代科技知识的认识基础,是各专业各工种都需要的基础课。教学实践证明,目前机械类学生的电学知识相当贫乏。如,有的学生常把电功率和电功混为一谈,将发电能力用多少亿度来衡量,实际应该是多少千瓦。曾经有人问我某水电站年发电多少度?这个提法是错误的,若问这个水电站一年能发多少千瓦电才是正确的提问。又有一些学生在生产中由于缺少电学知识,造成设备和人身事故等等,这些都足以说明缺乏或不懂电学知识,是很难适应现代生产、生活和安全的需要。由此可见,机械类学生学习《电工学》十分必要。

3、教学方法单调而呆板

教师习惯于传统教式授课形式,基本都是用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做学生看的老模式。由于内容多而深,课时又少,课堂教学老师从头讲到尾,学生没有思考和训练的时间,违背了精讲多练的原则,造成学生难以接受。日积月累,消化不良,挫伤了学的学习积极性,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目前状况而言,应在教材改革的基础上,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电工学》是一门理论性强、概念比较抽象的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对于教师来讲,在授课中除了知识性外,要注意运用形象化和趣味性,同时着重注意结合生产实践,力争深入浅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方法的探讨:

1、 尽量采用肢体语言讲述或采用投影仪教学、多媒体教学、实物教具等教学手段来丰富课堂教学。

2、 图表类比法

相近的事物可以对照比较记忆,有利于区别各事物的特征,也可以把学过的知识用图象和表格表示出来形成知识的脉络网。一些概念单一拿出来较难理解,但把其相同特征抽出来,加以列表比较就化难为易了,采用这样的方法就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加深记忆。比如电场和磁场;在单相交流电路中的纯电阻电路、纯电感电路和纯电容电路的特征;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特点等都可以用此方法。

3、 数字罗列法

把许多语言叙述的道理用数字形式罗列起来,既便于牢固掌握知识又容易记忆,比如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既抽象又复杂的过程,但可以简单归纳成“3、3、2”这样的数字罗列。其含义是:三个形成过程:即旋转磁场的形成过程,感生电流的形成过程,电磁转矩的形成过程;三个手的定则:

即右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则判定感生电流方向,右手安培定则判定旋转磁场的方向,左手电磁力方向判定定则确定电磁转矩的方向。两个关键方向:即旋转磁场的方向和转子转动的方向,形成了三个过程,三只手、两个方向的周期表,即好记忆又有趣味性。

4、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于发展学生智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都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在讲解单相交流电路一节中,当分析完纯电感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相位和数量关系以及功率问题时,在给定纯电容电路中,电容量一定,初相位为零的先决条件后,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析该电路的电流和电压的相位和数量关系以及功率问题,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即学生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又培养了他们的推理能力。

5、 精选和补充习题和例题

以每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为前导,结合习题精选课堂习题和例题。在选择习题和例题时,应侧重习题和例题的启发和引导作用,重点选择基本知识应用题和基本概念容易混淆的题目,坚持少讲多练,达到“勤能补拙”的目的,这样可以弥补机械类学生在学习《电工学》的过程中理解慢、遗忘快的缺陷。因而对于机械类的学生来说,例题的引导作用和习题的慎重选择以及反复多练尤为重要,同时多练可以创造更多的机会发现“可疑点”,消灭“空白点”,弥补对基本概念认识和理解的片面性。

6、 高度重视《电工学》的实践教学

注重实验课,注重实际操作和制做,注重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的需要相结合,强化基本知识的应用和操作训练,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他们由感性认识向抽象思维过渡,提高中职机械类《电工学》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因而建立《电工学》模拟实验室是十分重要的。另外,可以结合本专业的特点进行实地参观和学习,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开辟第二课堂,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电控器件,安装简单的电控线路等等。以上这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措施既可以有效地克服教师“满堂灌”,又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高中电工基础知识篇4

关键词:职业高中电工教学实践探究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学生在校所学技能已经不能与社会有效接轨。为此,就要求学校特别注重实训教学,课程改革,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加强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培训,以适应市场和企业对新型人才的需求。

一、硬件设施

专业实训室的建设方向要侧重实用性,让学生在学校实训期间能模拟企业生产环境进行操作;实训室的实训工位要多,实训时尽可能做到人人有工位,学生在实训中以培养熟练的操作技能为主。要充分利用校内现有的实习基地,如车间、实验室等,给学生营造实习的空间和舞台,使其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实训技能的训练,为走出校园打好基础。

实训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是决定实训质量的主要方面,要获得好的实训教学效果,任课教师具备“双师”素质是关键。任课教师只有对所授理论的技术技能了如指掌,才能够准确体察学生在实训中存在的问题,了解他们掌握相关知识的程度,及时进行分析归纳,找出存在的薄弱环节,就所学知识点加强辅导训练,直至熟练掌握,达到实训目标。

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是提高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关键所在。职业教育实施的是以技能训练为主的教学原则,要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参加实训的积极性。除了教师良好的引导,更重要的是要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浓厚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育心理学表明: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以激发人们的求知欲,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和劳动,发展个性。兴趣在教学活动中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一旦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自觉地调动自己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这也是学生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内在动力。可见,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尤其是对于职高生来说,大多数学生的学习不是很主动,且由于基础知识差,随着知识不断深入,学习专业倍感吃力,逐渐丧失了学习兴趣。因此,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只有让学生对电工电子技术这门课产生兴趣,才能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序言课的成功教学可以使学生建立对电工学的兴趣和能学好电工学的信心。例如:生活中的日常照明用的是什么电?你怎样设计一盏楼上楼下都可以控制亮灭的灯?照明电路为什么有时候忽明忽暗?电费的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等等。这些实际问题与每个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这时学生的好奇心立刻被引发出来,都想弄明白是怎么回事,笔者没有解释原因,而是趁热打铁地问:“你们想知道答案吗?如果你们学好电工专业课以后,这些就都会明朗了。”这样学生有了好奇心,有学习电工知识的欲望,并想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会对所学电工专业知识产生极大的兴趣。

教师应该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学的积极性、自主性和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开始实训时,老师就要鼓励学生,明确地告诉学生,他们是能行的,也许我们理论知识现在还不是很行,但我们的动手能力是绝对行的,要给他们一定的自信。在给他们第一个任务时,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让他们能够完成,而且是他们感兴趣的任务,以此来满足他们的内心需要,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三、教师要经常给学生鼓励

每位学生内心都有一份虚荣心,而这种虚荣心也是每位同学学习的内在动力,特别是我们实训课程,他们做一个课题可能要花费一整个下午,非常辛苦,特别需要我们教师们的鼓励和关心,即便做的不是很好,也要用鼓励的方式来让他做的更好,这样不仅学生内心得到了安慰,其实在教学效果上来讲也是非常有效的。另外,可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实践性教学活动,如开设特训班、开展技能竞赛,激发更多的学生加入第二课堂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第二课堂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多参加国家、省、市等举办的技能比武,对优胜者给予表彰。这样的技能竞赛对那些善于应用知识、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是一种鼓励,对那些动手能力较差的学生是一种鞭策,也是同学们再学习的机会,可以在总体上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总结语:

高中电工基础知识篇5

关键词:高校;电工学;现状;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3-0218-02

电工学是理工科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小到电子元件的内部构造,大到大型发电机组的制造,都与电工学息息相关。由于电工学比较抽象,涉及的物理分析方法众多,因而很多学生在学习电工学时都会觉得比较困难,这种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高校电工学教学的效率,也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必须采取各种合理的手段来辅助进行电工学教学,让学生在掌握好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培养良好的动手能力。

一、高校电工学教学概述

电工学是理工科学生的基础课程,因而一直是高校理工科学生的教学重点,但是纵观我国的高校电工学教学,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1.课程安排存在问题。大学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其教学的内容虽然更加精细,但是内容也是比较多的。学生需要学习专业课程以外的各种课程,这是现代社会对于全方位人才的需求。而电工学作为一项设计理论项目众多,覆盖范围广的课程,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本来就多,但是其他课程又压缩了电工学的教学时间,从而使学生需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接受大量的知识,不仅教师疲于传授,学生也觉得难以接受,同时单纯地接受理论知识教学而忽视了实际操作能力,对于学生的培养也是极为不利的。

2.学生缺乏系统训练。电工学是要求理论与实际并重的课程,但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却难以让学生获得系统的训练,且不说学生在短暂的课时里面能不能建立全面的理论知识体系,想要在短时间内让学生达到理论与实际并重也是不现实的,这样的环境使得学生对于电工学缺乏总体的宏观性认识。

3.缺乏针对性教学。作为一项涉及项目众多的学科,不同的学生对于电工学的领悟和理解是不同的。现有的教学模式不仅不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进行针对性教学,而且也难以从学生那边获得教学的反馈,从而不了解学生心中的疑问,也就难以建立起健全的知识体系。

二、高校电工学教学的思考

1.合理地选择,设计教学内容。电工学主要传授的是电机的控制以及电工基础技术的应用,所以其内容主要包括电路分析、电路暂态分析、正弦交流电路、三相电路的分析以及交流电动机的可编程控制最后到数字电路等。电工学教学与高中物理教学有其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其主要的知识体系与高中是相同的,学生如果在高中物理学习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大学学习电工学时就会觉得比较轻松。像传统的串并联理论都是通用的,只不过是大学中讲得更复杂一些而已。

在高校电工学教学之中,首先应该注重对学生基础能力的培养,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起到巩固的作用,而对于基础不行的学生则可以起到弥补的作用。作为一项注重实践能力的学科,在选择教学内容时除了要蕴含基础知识,还需要有更高层次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逐步提高。高校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考试,而是掌握实际操作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让学生不至于在找工作时才发现自己的能力不满足招聘公司的需求。让学生实现对知识熟练运用,并不是运用于解题之中,而是让学生学会怎样在实际中解决问题,将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例如,在讲授二极管的相关知识时,就应该注重理论传授与实际应用并重。在讲二极管的特性曲线时除了让学生知道曲线的基本含义之外,还要介绍曲线的实际应用,这样学生才能掌握到实用的知识,不至于对于课程的学习感到抽象和枯燥。只有加强学生理论和实践的联系,才能够真正让知识为实际应用服务。

2.采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电工学是重要的学科,对于工科学生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电工学同时也是一门抽象的课程,有的概念确实难以理解,对于基础较差或者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尤其如此。有的电子元件工作的原理仅仅依靠教师的口授和板书都难以理解,这是让学生觉得电工学课程枯燥无味的主要原因。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出现为高校电工学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多媒体技术能够对各种电子原件的工作原理进行演示,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电子元件的运行原理,同时也能够验证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多媒体的强大功能能够使抽象的知识更加形象,复杂的事务以简单的形式呈现,从而让学生有更深刻的印象和了解。

当然,多媒体的作用再怎样好也只是一种辅助教学的工具,并不能代替教师进行教学,因此教师在进行电工学教学时还是要分清主次,将多媒体演示与口头讲解相结合,这样才能有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能够避免对学生产生“照本宣科”的不良影响。

3.合理选择导入方法。对于电工学教学来说,能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一个知识向另一个知识点的转移是最理想的教学模式,因为自然的衔接能够让学生产生更深刻的了解。教师在讲课时不妨一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一边引出新的教学内容。在引入新的内容时可以从生活中寻找事例,让学生有更深的了解,例如讲授串联谐振时,我们通常会从收音机选台的问题谈起。将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与电工学的理论知识结合起来,能够让学生从现象中认识问题的本质,从而联系实际生活对电工学的知识产生更深的了解,也有助于实际操作能力的建立和培养。

4.联系实际充分挖掘学生的想象力和推理能力。电工学的教学最终是为实际使用所服务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外,还充分应突出教学的实践性。充分利用学生的想象力和推理能力是帮助学生掌握实际应用的重要方式。例如在讲串联电路中电压和电阻成正比的关系时提出一个问题:如果两个电阻串联,其中一个电阻无穷大,也就是断开了,那么在断口处的电压是多少?答案是电压与电源电压相同,这就是电线断线后有人碰到就会触电的原因。而对于这个问题只需要引导学生想象在无限大的电阻上接有电压表,其电阻无限大,则分压也越大,最终接近电源电压。通过对学生想象力的引导就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了。

5.合理安排教学顺序和方法。电工学教学涉及的内容众多,但是很多内容其实都是存在内部的联系的,如果一味按照章节目录进行讲授,不仅学生在遇到相似的概念时容易产生混淆,更重要的是会造成前后内容地脱节,学生的知识体系难以顺利地建立。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更多地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的顺序和方法,打破章节的限制,将容易混淆的概念放在一起进行详细地比较,让学生有更清晰的了解,这样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电路的暂态分析”.Rc电路与RL电路非常相似,但是两者并不在同一章节,如果单纯地按章节来进行讲授很容易导致学生出现混淆,但是如果单独提出来作出详细的对比,相信学生就难以弄混淆了。

再者,电工学中很多概念都难以理解,对于教师来说很简单,但是学生却不这么认为,学生觉得学起来很吃力,因而不愿意继续学习。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应该合理采用教学的方法来加深学生的理解。例如在分析电压与电位的区别时,学生经常觉得两者是同一事务的不同称呼,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教师可以采用比拟的方法,将电位比作高度,将电压比作高度差,学生自然能进行更好的理解,也有了更感性的认识,以此来加深学生对于电压和电位的掌握。合理的教学方式能够让抽象的知识更加具体,学生更容易了解和分辨。

6.做好实验教学,加强实验技能的培养。电工学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实践操作,可以通过与原理实验来让学生近距离地观察各种电路的潜在规律。也可以设计实验目标,让学生自主设计电路,提出自身存在的问题并找到解决的方法,这样能够有效增强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让学生产生更强的兴趣,同时对各项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刻。

在电工学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扭转传统的重理论轻实验的教学方式,如果课时确实不够,可以将更多的时间分配到实验之中,让学生在实验之中掌握理论知识,当然有充足的课时来安排理论教学和实际教学更好。传统的实验操作基本上是教师为学生做好了一切准备工作,学生只需要依样画葫芦,按照电路图进行简单的操作,这种教学方式固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满足不了现代社会的要求。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时不妨只给学生树立实验的目标,让学生独立思考,设计电路,在学生遇到问题时给予一定的引导或者是提示,这样能够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思维的能力以及团队写协作能力,帮助学生在今后的求学历程中收获更多。

三、小结

电工学是理工科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可以说是电子产业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当前高校的电工学教学之中普遍存在课程安排存在问题,学生缺乏系统训练,缺乏针对性教学等诸多缺陷,这些缺陷严重限制了高校电工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唯有在教学中做到合理的选择,设计教学内容,采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合理选择导入方法,联系实际充分挖掘学生的想象力和推理能力,合理安排教学顺序和方法、做好实验教学,加强实验技能的培养才能够让电工学教学更加有效,也让学生收获更多,这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李富强.高校《电工学》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6):175-176.

[2]陆宁.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电工学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15):136-137.

[3]王艳新,余粟,范小兰,等.卓越计划中电工学实验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8):112-113.

高中电工基础知识篇6

关键词:职业学校;物理教学;专业课实用性

物理在职业中专设置的课程中是一门文化基础课,它不同于高中物理教学,它除了讲述部分高中物理知识与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与应用外,主要是为学生以后学习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感到现有的物理教材内容、教学方法不能适应职业中专物理教学的需要。为此,在教学中,要对教材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改革,并注重能力培养,使职专物理课教学真正为专业课服务。

一、围绕物理教学必须为专业课服务的中心目标,适当调整教材内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熟悉各专业对物理课的要求,抓住重点,围绕物理教学大纲,适当调整教材,在注重各专业的通用性的同时,要兼顾不同专业的需求,即专业服务性,多元化备课,分门类讲授,力求做到物理知识和各专业知识之间的有机衔接。作为一本多专业通用的物理教材,为了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尽管包括了初等物理的力、热、电、光和原子五个基本组成部分及各部分的主要基本知识,保证了初等物理学结构的完整性和教材整体的逻辑性,突出了重点,照顾到了各专业的通用性,但由于职业中专教学计划分配的课时少,这就在教材各部分内容的取舍上造成了对某些专业来说,学生所学的物理知识不能很好地为专业基础课的学习作必要的知识准备,造成了教材通用性与专业服务性的矛盾。例如,对企业供电专业、电子电器专业来说,由于入学第二学期就要开设《电工基础》课,而物理课程中电学部分尚未讲授,落在了专业基础课后面,影响了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所以对电气专业来说,由于力学部分应用不多,就应尽量压缩力学、光学部分内容,提前讲授电学知识,适当增加少量交流电内容。对工民建专业来说,则需要加大力学部分的内容,适当压缩热学、原子学的内容。对家用电器维修专业来说,应压缩力学内容,适当加大电学、热学、光学内容,从而使物理教学满足各专业课的需要。

二、掌握职业中专特点,改进教学方法

1.端正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

职专学生普遍认为:“职业学校只要学好专业课,物理课学不学无关紧要”。学生中存在的这种认识会影响到物理课以至专业课的教学。所以在绪论课中,不仅要讲物理课的内容、发展趋势、学习方法等,还要着重讲述物理课与专业课之间的联系以及物理在专业课中的应用。如,电气专业《电工基础》课中对电学知识的应用。工民建专业《工程力学》《建筑施工》课对力学知识的运用等,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物理的过程,是一个汲取知识、储备知识的过程,就像实习教学的订购备料,军队行军作战中工兵的开路架桥所具有的先锋作用一样,要求学生掌握专业基础课所必需的物理基础知识,让学生从心底感受到物理课是专业课的奠基石,是为学好专业课打好基础的,从而激发学生对物理课学习的兴趣,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物理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注重理解与应用,搞好物理基础知识的教学

职专物理不同于高中物理,高中物理要求学生掌握知识“深”而且“透”,其用武之地往往是在习题集或练习册上,分析、解决有一定难度的计算题是其价值的体现方式;而职专物理则是着眼于理解,立足应用,为专业课服务是其价值的最佳体现方式,所以完全没必要陷入题海,去钻深题、解难题。教学中应注重向学生讲授物理基础知识,并在讲课中抓住“四性”进行教学,即系统性、抽象性、实用性、趣味性。系统性要求学生学习时既要树立整体观念,把握知识结构,做到点面结合,融会贯通;又要理清知识脉络,循序渐进,深入浅出。抽象性要求学生把抽象的规律和概念化为直观形象进行理解与记忆,方法有类比、联想、图解等,如学习电势能可与重力势能做类比;学习静止点电荷的场强分布情况时,可联想火炉的温度分布情况。实用性是指物理知识和生活实践密切相关,与专业课教学密切相关,它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要求学生一方面做好练习、作业、实验、实习,另一方面要更多地联系生活实践,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职专生更要多观察常用机械仪器、电气设备,积极探究其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了解它们应用了哪些规律,从而为学习专业课打好基础。趣味性要求大家积极主动地学习物理知识,激励和强化兴趣的主要方法是学以致用。如参加航模活动,制作小玩具,修理照明电路,修理电器等,只要“用”过一次物理知识,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学习物理的兴趣就会大增,学习的效果就会更好。

三、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高中电工基础知识篇7

关键词:电工基础课程;学习兴趣;创新意识

受普高与众多家长的观念影响,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状况越来越严峻,加上私立学校的创办数量与日俱增,加剧了学校之间的竞争,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了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都会给日后的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难题。当前出现最为棘手的问题就是电工课程本身难度较大,因为这门知识本身比较抽象,并且与物理、数学的相关知识联系紧密。但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却相对比较差,尤其是对于那些“分流生”来说学习起来更是无从下手。鉴于此,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从感性教学着手,让学生真正直观地认知所需要学习的内容,从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一、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何一门课程与知识的学习都必须建立在学生对其产生浓厚兴趣的基础之上,电工课程也是如此。由于电工知识大多数都是由一些数字与图形组成,具有趣味性不足的特点,因此学起来往往会感觉比较枯燥,加上理论性较强,教起来还是以灌输式教学为主。比如,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严格遵循知识本身的逻辑性与系统性,同时还要追求知识体系的完美性与整体性,甚至对于一些基础非常差的学生,还需要加上之前已经学习过的知识点给他们进行补习。在这种情况下任课老师应当主要强调必要的基础知识而适当地删除一些理论性以及那些较为繁琐的推导。与此同时,要掌握好中职学生的好奇心较强以及好动的特点来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样就可以将教材中那些抽象、枯燥的理论变得直观而且生动,很容易调动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潜能。

二、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有机结合

前面已经讲过,由于电工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性较强,对中职学生来说是比较难学的,尤其是其中一些概念与原理都比较抽象,需要学生发挥想象力。如果对于这部分知识点仍然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很难让中职学生理解与掌握,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有效借助多媒体教学来解决这些难题。举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在“三极管放大作用”的教学时师生必然会遇到一个难点问题:电流的分配与放大作用,由于过于抽象和理论化,学生难以理解,后来教师通过多媒体来展示整个过程以后,学生通过多媒体可以直观地看到模拟电流在三极管输入回路的流动电流量,而在输出回路中形成的是电流量现象,学生便立刻对其有了比较感性的认识,然后再通过教师的仔细讲解(必要的时候可以辅助实验),学生很快就能理解,接受能力强的学生甚至能够总结出其中的规律。

三、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

现代教学的核心理念就是为社会培养操作型与应用型人才。对于电工专业本身具有操作性强的特点,因此在今后的需求量也会很大。通常来说电工专业的绝大多数中职学生都比较好动、不喜欢上理论课程、文化基础较差,但是动手能力较强,思维较为活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更重视安排实践操作课程,着重强调实践教学的进度与环节,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自己主动去总结操作经验和规律,事实证明,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还可以对他们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巩固。

四、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是培养创新意识最为有效的办法。古人说得好:“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而疑则会激发人们去积极探索,比如在讲解整流电路的过程中,任课教师首先需要讲解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以及二极管在电路中的伏安特性等。讲完以后要求学生对各种电路加以分析,这时会发现学生在分析电路的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疑问,学生会带着这些疑问去听教师讲解,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探索半波整流电路、变压器整流电路、桥式整流电路的相关结构。结果显示,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更好地掌握了不同电路的特性,学习效果比以前的传统教学模式要好得多。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进步与新课程改革教学的不断推进,职业高中的电工基础课程教学也需要深化改革。由于这门课程本身理论性较强和操作性较强,任课教师需要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自主探索和动手能力,从而为日后他们步入社会满足实际工作需要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高中电工基础知识篇8

关键词:中职;电子专业;有效复习

在短短不到一年的高考复习时间内,学生要完成从高中二年级的水平到准大学生的水平跃进,没有很有效的学习、复习方法是不行的。通过复习,把零散的、片断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并适当地拓宽和加深;通过复习,归纳出有关知识内容的规律特征,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步骤,以及掌握知识的方法技巧,以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电工基础》和《电子线路》是中等职业学校电子专业的2门专业基础课,是学好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其地位举足轻重。如何进行有效的复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电子专业基础知识呢?我的做法是:“在复习中归纳,在归纳中复习”,下面就从七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归纳内容体系,提高能力

复习教学应注重对每一部分知识进行概括归纳,带领学生通过分析、总结或绘制“知识结构图表”,把有关内容分门别类地理顺,搞清楚所学知识的体系和网络,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在正弦交流电路中,仅公式就近达百个。掌握这么多的公式来分析计算交流电路,关键是掌握正确运用旋转矢量图分析各种交流电路的方法。只要画出相应的旋转矢量图,找出有关的三角形,从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可简单地写出有关电学量的大小、相位关系,继而找出规律,方便地解决交流电路。

二、归纳内在规律,促进认知

复习中应注意通过分析归纳,发现所学知识的内在规律,以减轻记忆负担,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从而减少掌握知识的难度。对某些在内容上有一定联系的,相近的或相对的或相反的知识,通过比较,发现它们的共性和个性,寻找区别和联系,促进认识的深化。

如“电路基础知识”一章内容,由欧姆定律I=U/R或U=IR,很容易得出:全电路欧姆定律I=E/(R+r),可以写成:E=I(R+r)……①,E=U外+U内=IR+Ir=IR+U内=U外+Ir……②等多种形式。实际电路分析计算中要灵活选用其中一种形式。

三、归纳解题思路,迎刃而解

分析解答问题,从何入手寻找突破口,寻找解题的思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需要认真思考分析。在复习教学中,要善于不断地归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步骤,了解其中的思维方式和思考过程,充分体现“思路一通,迎刃而解”。

如《电子线路》中“晶体三极管”一章内容,有关判断三极管的类型、脚别及材料的习题,可对NPN型、PNP型,硅管、锗管处于放大状态各脚的电位大小规律进行分析概括,然后归纳出此类题型的分析思路:①先找电位居中为b极,②再找与VB相差0.6~0.7V(硅管)或0.2~0.3V(锗管)为e极,③余下为c极,若VC最大(VE最小)为NPN型,若VC最小(VE最大)为PNP型。

四、归纳电路结构,提纲挈领

电子专业基础知识的重要内容是对各种电路进行分析。由于电路的多样性、复杂性,分析的重点是抓关键、抓特征,注意电路间的区别和联系,进行比较分析,归纳电路性能特点。

如《电子线路》中列举了无稳态电路(多谐振荡器)、单稳态电路、双稳态电路三种分立元件组成的电路,它们均有二个相同的三级管,但电路中影响稳态定时的电容器数不相同,分别为二个、一个、无,可见电容器属“不稳定(充放电)”元件。无稳态说明状态不断转换,故能产生信号。单稳态、双稳态有稳态,故状态转换需要触发信号。

五、归纳重要结论,融会贯通

从实际问题,例题、习题的分析中,注意挖掘结论之特点,归纳成简要的,关键的,具有实用意义的结论,有助于融会贯通。

如《电子线路》中的结论:①触发器中输出Q、Q的上升沿、下降沿出现时刻关系为:Q上升沿时刻等同于Q下降沿时刻,Q下降沿时刻等同于Q上升沿时刻。②能实现对每输入一个时钟脉冲进行翻转计数功能(起二分频作用,可作为计数单元电路)的触发器有:a、JK触发器(只要J、K端均接“1”或空脚);b、D触发器(只要D与连接);c、T触发器(T端空脚或接“1”)。

六、归纳解题程序,举一反三

例题分析,习题解答,能巩固所学知识,是复习的重要方法。但问题的关键不在做题的数量,而在于做题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实际中来,到实际中去”,即对每一习题的解答进行反思归纳,力求从中归纳出解题规律、程序、步骤、方法、技巧及格式、思路、题型等,再运用到其它习题中,以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之功效。

如《电子线路》中“集成运放”习题的解题方法为:充分利用理想集成运放的两个重要结论(①V+=V-,②I+=I-=0),将含有运放的电路简化为一般直流电路进行分析计算。解题步骤最好先在电路图上标出有用到的点、电流方向、电压极性、回路方向等,解答时先写“解:如图所示”。这样可把许多需要交代的话,要准备的工作在图上表示出来,使解答简要清晰。

七、归纳记忆方法,提高效率

学习知识,记忆是关键。良好的记忆方法有助于学习质量的提高。因此,在复习中,要针对知识内容,结合记忆特点,归纳出一些便于理解记忆的方法、技巧,提高学习效率。我们提倡多一点理解,少一点记忆;注重分析归纳,减少死记硬背。

如《电工基础》中的纯电感、纯电容交流电路,它们的共同点是电压和电流的相位差都是π/2,不同点是:前者电压超前,后者电流超前。对此,只要记住“感压”两个字(即电感中电压超前),就能把上述相位关系掌握了。

教师在复习教学过程中如能根据教材特点和知识规律,有意地注重分析、善于归纳、寻找规律、探索技巧,定能做到有效复习,让学生轻松地复习好专业基础知识。

参考文献:

[1]周绍敏.电工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陈其纯.电子线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高中电工基础知识范文

高中电工基础知识篇1关键词:高校转型;实践教学体系;电工实习改革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60191011引言现代教
点击下载文档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5折优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