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设计的案例范文

栏目:文库百科作者:文库宝发布:2023-11-27 17:23:41浏览:858

绿色设计的案例

绿色设计的案例篇1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原则;设计要点;案例分析

一、绿色建筑的概述

绿色建筑中的绿色指的是一种概念和象征,而不是通常意义的绿化,是指在建筑可以满足居民使用需求的前提下,不会破坏生态环境的基本平衡,而且对人体健康无害。所谓的绿色建筑指的是在建筑寿命周期里,尽可能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自然环境,减少污染,给人们提供一个健康、舒适、高效的空间,和自然和谐共存的建筑。

在建设绿色建筑过程之中要时刻注重环保。同时绿色建筑应遵循当地的自然、人文和气候,就地取材、因地制宜,所以在建筑时没有明确的规则、模式。绿色建筑对自然进行充分地利用,比如阳光、空气、绿地,有效地联通内部和外部,布局十分开放,这跟传统封建式建筑布局是有很大差别的。绿色建筑具有:自然和谐、节约环保、健康舒适的特征。

二、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

1、低消耗原则。影响建筑的内部环境因素之一就是热能损耗,特别明显地体现在传统工业设计之中,找不到很好的办法进行处理。绿色建筑遵循低耗能原则,良好地控制建筑内外的热能,维护工业生产的良好环境。

2、节约能源原则。目前我国能源需求日益增长,所以建造建筑的时候,需要十分重视能源使用情况。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给建筑节能方面提出了更严格要求,既会运用新型材料,还会建立新节能体系,增强建筑的综合性能,防止能源的浪费。

3、保护环境原则。保护环境是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核心原则,这点对绿色建筑产业来说意义重大。在建筑以前,设计人士必须对施工场地进行大规模数据勘查,然后整理出详尽的信息,再制定环保方案,由材料、结构和外观等大方面分析整体建筑绿色设计理念。

4、消除污染原则。对污染进行消除是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里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保护生态环境的一方面,在建筑中,提出与应用消除污染的观点意义十分重大。在建筑的内部装设除污系统,除去烟尘污染,保证空气能够正常流通,与此同时在施工的时候要采取各种方法,降低噪音污染,以保护生态环境。

三、绿色建筑设计的要点分析

1、建筑地点的选择。建筑物地点的选择应在遵循一定设计原则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地形、地貌、主导风向等各种问题和地理环境因素。在设计时,应对建筑物进行合理布局,应尽可能多的利用周围自然能源,使建筑物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建筑物地址选好后,设计人员还应到现场实地考察,对施工现场的地理环境及人文环境进行分析,并减少对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及现场热岛效应的出现。

2、室外环境的设计。在建筑设计过程中,根据城市总体规划要求,综合考虑地形地貌、气候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对室外环境进行合理规划和设计。环境绿化是绿色建筑的室外环境设计关键所在。随着人们绿色环保意识的增强,对居住环境质量和人体健康的重要性也越来越重视。环境美化、减少环境污染,提升建筑整体的环境质量势在必行。

3、建筑物的单体设计。(1)建筑物外形设计。一般情况下,建筑物体型系统越大,其能耗量就越高。因此在对建筑物进行单体设计时,应尽量减少建筑物的外形面积,控制其层高,并采用规则的外形,这样也可以起到降低能耗的作用。(2)外墙材料及门窗的选择。在对建筑物结构进行设计时,以优先满足自然通光和通风要求为宜,这样可以降低能耗,提升室内环境的热稳定性。在外墙材料选择上,应以节能效果好的材料代替传统的粘土砖等。在门窗材料的选择上,首先考虑到其气密性,选择那些导热系数小的材料,这样可以改善室内环境的热稳定性。(3)设计方案的选择。在对建筑物进行设计时,为了提高建筑物的适用性和可变性,对建筑结构及设备要采用弹性方案,即采取具有一定的灵活性的方案。比如说,在设计管道时,应留有一定的管道空间。如在2011年获12大绿色建筑之称的美国OS小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的独特之处在于采用了特殊的管道系统,把自来水管和喷淋头的管道和按照需求供应的热水循环泵系统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4、节能环保设计。(1)降低能耗,减少环境污染。在对建筑物进行节能设计时,首先应考虑到建筑材料自身的能源消耗问题,尽量选择绿色环保的建材。在建筑物施工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能量消耗,合理的外形设计也能起到降低能耗的效果。这是因为建筑物的平面布局、形状、体形系数等这些因素也能直接影响到节能效果。对建筑物墙体、门窗、屋顶等方面的选材和进行节能设计,都能提升建筑物的整体节能效果。此外,对建筑材料的使用方面应尽量就地取材,减少建筑材料在生产运输及施工过程中的能耗,这样不仅能降低运费,也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总之,绿色建筑设计一定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通过合理选材,尽可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降低对环境造成的负荷。如优先选择绿色混凝土、低耗能建材,选用预制模数构件减少建筑垃圾。(2)确定人的主要地位。绿色建筑设计首先要确保使用者的身体健康,因此在选材上应选择那些无毒、低污染的材料。在结构上应尽量采取自然通风,保证室内达到良好的通风效果,通过合理的设计调节室内的温湿度和气流等,以达到改善室内的热环境,提升节能效果。(3)资源的合理利用。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通过回收利用旧材料,减少废弃物和污染物的产出。如在建筑物在拆除过程中,可对一些木制品、混凝土预制构件、钢材、保温材料等加以回收,经过二次加工和改造,在符合规范要求和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再利用到新建筑中。另外太阳能和风能是两种清洁能源,可广泛应用到绿色建筑中。通过太阳能光电屋顶和太阳能光电玻璃等,把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和电能,以降低能耗,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四、绿色建筑设计案例分析

某市公寓楼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对门窗、地面、屋面和墙体四个建筑物中能耗最大的部位充分考虑了绿色建筑的要点。因此某公寓楼尽可能的减少了围护结构面积,门窗的设计结构采用了方正形状,有效地降低了墙体的能耗。公寓在进行不同朝向的门窗和墙体设计时,尽可能避免了西向的开窗面积,充分利用了公寓周围的自然景观。在进行外墙设计时,选择了高强质轻、保温、隔热、防水、抗震等性能较好的建筑环保材料;内墙的设计多采用了质轻、保温、隔热、防水、隔音、便于加工的建筑材料;由于公寓中的门窗需要具有良好的气密性和隔热性,因此窗玻璃选用了中空玻璃和夹胶玻璃,这是比较好的隔热、防辐射环保材料,另外又在门窗中用铝合金进行注胶,在铝合金材料中加入隔热条,形成了断桥,有效的阻断了热传导。某市公寓楼的整体设计结合了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无论在建筑设计规划还是建筑材料的使用方面,将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应用在了绿色建筑设计的各个环节中,是我国的一个居民住宅区绿色建筑设计的典型代表。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节能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绿色建筑已成为我国乃至世界各国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 张迪欣.当前住宅建筑设计探讨[J].现代装饰(理论),2012

[2]夏麟.绿色建筑的设计革新思路[J].建筑技艺,2013

绿色设计的案例篇2

现在绿色包装几乎已经成为现代包装的时髦名词,那么,到底什么是绿色包装呢?首先,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包装的基本概念、作用和结构,然后才能准确认识绿色包装的概念和划时代的意义。

包装的概念和基本结构的认识

正确的包装应该是指采用科学的方式和技术手段,对产品进行适度的、合理的包装,主要方式包括对产品附加一定材料和造型的保护层(含容器类的盛装物等),以及对产品的内外包装采用一系列加工装饰处理,从而实现提高产品的展示与储存效果,还能便于计量、使用、流通和促销,并起到较好地保护产品,提高产品市场形象的作用,进而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良好的包装方式,还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消除产品流通过程中,外界环境或人为过失造成的质量和数量上的损失。狭义的包装就是采用容器、材料或辅助物对产品进行盛装、包裹等简单的方式和方法。而广义的包装则是对产品内外包装进行深层次的工艺技术处理,包括使用具有功能性的材料制作包装物,使产品包装的工艺效果得到质的提升。现代包装种类繁多,若按流通使用过程的特性和作用来划分,可分为销售包装和运输包装,如将产品包装成一小包、一小盒、一瓶等计量单位,这样便于零售的小包装称为销售包装。而将产品的若干个基本单位,包装成一件、一箱等,可便于储存、流动和搬运的包装方式,应该称为运输包装。若按产品销售类型划分,有出口包装、内销包装、军用包装和民用包装等。从包装技术创新的方式分类,又有真空抽气包装、充气包装、无菌包装、脱氧包装、防潮包装、软罐头包装、热成型包装、热收缩包装、缓冲抗震包装等,可见创新的包装,要具有一定功能性的包装作用与效果,这是与传统包装方式的不同之处,在食品、药品等领域应用十分广泛。

绿色包装概念的认识和思路

所谓的绿色包装实际上就是指无公害、有利于人类健康和保护环境的包装方式,特别是采用能重复使用和再生的承印物及其辅助材料,符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包装方式,都是绿色包装的范畴。也许是缘于关注生态环境的组织常用绿色为代表颜色,因此,绿色包装也成了环保、健康、无公害、节能的代名词。笔者认为,所谓的绿色包装生产应该就是利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达到既能较好地利用和节约原材料,降低包装印刷的生产消耗,促进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同步提高,又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和减少环境污染,并能较好地保障人体的健康。从这个意义上说,绿色包装生产就是一个系统工程,其涉及面相当广,不仅包含设备、厂房及相关配套设施的技术创新、改造和合理设计,而且也包括纸张、油墨、上光油、洗车水、橡皮布、胶辊、润版液、助剂等印刷耗材性能及适应性的提高和拓展。值得一提的是,应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传统的操作方法和生产工艺方式进行技术创新,达到减少材料的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和产品质量的目的,更是实现绿色包装生产不可忽略的重要途径。因此,向绿色印刷工艺方向转变,最重要的还是先要转变生产经营、生产管理和生产设计的理念。这里值得提示的是,通过包装材料的减量化生产,实现绿色包装生产,与偷工减料的生产方法有着本质的区别。因为减量化的绿色包装生产方式,就是通过采用科学、合理的工艺设计,消除过度包装造成的资源浪费现象,这是实现绿色包装生产最有意义和价值的措施。

通过对设备的合理改造实现绿色包装生产

设备作为包装生产的关键要素之一,是决定和影响企业生产效益和产品质量的重要条件。瓦楞纸板是最常用的包装材料,在产品包装方面占据了一定的成本空间。在保证瓦楞纸板产品整体质量符合客户标准的情况下,通过对设备进行某种技术创新改造,实现节约瓦楞纸材料,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利润,是生产经营策略值得研究的方向。现在社会倡导的发展绿色包装,就是指通过对生产工艺进行科学的设计,以及对设备进行合理的创新改造,减少生产材料无谓浪费所造成的过度包装方式。比如说,在满足客户对瓦楞纸箱厚度、抗压强度等质量指标要求的基础上,对单面机的瓦楞辊进行合计的设计改进,使瓦楞纸板和成型后的纸箱强度性能不下降,产品质量就能满足客户的要求。笔者在此举一个设备改造实例进行深入分析,说明设备改造前后的状态。原来瓦楞纸板30cm长度所对应瓦楞辊的楞齿数是44个齿,后来我们在更换瓦楞辊时,把瓦楞辊的楞齿数增加了4个,使楞齿数变为48个,而瓦楞辊的楞高比改造前的降低0.2mm。这样原来2m长的瓦楞纸只能成型1.385m长的瓦楞纸板,Q辊后的单面机生产时,2m瓦楞纸可以成型1.405m长的瓦楞纸板,而且成型后的纸板强度还略高于设备改造前的产品。这是十多年前,笔者在某彩印厂工作时曾经亲身体会到的一个设备改造的生产实例。根据在线生产质量跟踪记录的数据,笔者算了一笔账,设备改造后企业一年节省原纸的价值,就变成了一笔非常可观的利润。再如,没有配置专用压纹机的印刷工厂,要是接到压纹的产品,若发外加工的话,有的地方的印刷工厂1平方米压纹加工的收费高达0.25元,而对于压纹加工费数千元的订单来说,如果制作一块几百元的树脂版,再通过对单色胶印机的衬垫和压力进行一些调整后,就可以实现压纹工艺的快速转换,其压纹质量和生产效率,也绝不亚于一台几十万元的压纹机。几年前,笔者亲自制作了压纹树脂版,在胶印机上进行了成功的工艺尝试,实践情况表明,这个创新工艺还是可行的,产品质量可与专用压纹机的产品质量相媲美。所以,笔者认为,只要我们转变思想观念,开动脑筋,对传统的生产设备进行合理的改造和创新应用,就可以进一步拓展其生产功能,进而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通过对CDU展示盒设计的改变实现节约用纸

有一个客户设计的单瓦楞CDU展示盒,盒型规格根据内装物的实际情况,长、宽、高分别为:22.2cm×39.5cm×31cm,展示盒的正侧面下部盒墙为U型开口状,正面上部和盒顶均设计为敞开式结构,底部(即盒底)为两边凹、凸舌对插成型结构,盒身通过盒墙侧边的接舌与对应成90°的另外一边盒墙粘接成型。从客户提供的设计文件看,盒底采用凹凸对插结构,对插的两片盒底越长,展示盒的强度越是下降,因为,越长越容易出现弯曲变形情况,并且实际用纸的面积也越大,必然就会多于原纸的消耗面积,那也将是一种无谓的浪费。笔者发现客户文件的设计缺陷后,随即制定出更改盒底凹凸对插两片位置的新设计思路和方案,使CDU成型后,盒底的凹凸插舌对应于尺寸小的方向,这样,不仅可提高CDU展示盒的使用强度,而且减少了面纸和瓦楞纸的浪费。为了便于认识和理解,笔者简单画了个图(如下文的图1和图2所示),并标注了数据,可以直观地看出减少纸板使用的部位后,盒型的基本方式保持不变。可以看出,图1和图2横向展开的实际用纸尺寸均为:两边出血各0.5cm(图片只画成品规格,四边省略了出血部位)、盒墙接舌2.5cm、宽39.5cm两幅、长22.2cm两幅,合计后用纸规格为:2.5+(39.5+22.2+0.5)×2=126.9cm;图1纵向实际用纸尺寸为:高31cm+盒底11cm+盒底插舌长2.5cm+(上出血0.5cm+下出血0.5cm)+咬口1cm=46.5cm;图2纵向实际用纸尺寸为:高31cm+盒底19.7cm+盒底插舌长2.5cm+上出血0.5cm+下出血0.5cm+咬口1cm=55.2cm,从图1和图2的横向和纵向实际用纸计算得悉,两种设计文件,其横向实际用纸尺寸相等,均为126.9cm。而图2设计文件的纵向用纸比图1更改设计后的文件多用了8.7cm,因为盒底设计在对应盒墙尺寸小的长度方向,成型后则正好对应于盒墙尺寸大的一边,所以,其用纸长度必然相应就增加了,即1个CDU盒用纸面积为:126.9cm×8.7cm=1.2 69m×0.087m=0.110403m2。若按一批订单下5万个生产进行核算,印刷面纸采用250克白板纸,纸板的吨价按4000元测算,裱贴的单瓦楞纸板1平方米按1.15元核算,那么,5万个CDU展示盒折合多用白板纸的成本为:0.110403×50000×2 50÷1000000×4000=5520.15元,裱贴瓦楞纸板多用的材料费用为:0.110403×50000×1.15=6348.17元,可见,把盒底的凹凸插舌调整了一个方位,合计节省用纸的成本费用11868.32元,也就变成企业的利润了,显然,这也是一笔不菲的材料成本的账目,平均每个CDU展示盒节省了0.237元。在现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有的一个盒子也就盈利几毛钱,如果批量特别大的,一个盒子才赚几分钱,市场上还争抢着做呢,所以,日常生产管理中一定要注重细节,千方百计在设计环节和工艺方面,严格把关和控制,防止材料使用的浪费,才能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利用裁切“大小开”纸张进行拼版

所谓裁切“大小开”纸张,就是指把全开纸张的纵向或横向,分别切成两种不同尺寸的规格,拼版是按“大开”的纸张尺寸拼的,印刷时采用换纸不换版的方式进行,即“大开”规格的纸张印刷完之后,再转印“小开”规格的纸张,拼版核算用纸规格时,是先按全开纸的规格把总开数算出来,然后就可以确定切“大小开”纸张的实际规格,如某商标的成品规格为1020mm×58mm,上下和左右版面边缘的印刷颜色不同,所以,半成品四周需要做出血。该商标用纸纤维方向没有特殊要求,102mm方向的版面出血可以按2mm制作,那么,采用大度的纸张印刷,其纵向纸边1194mm减去6mm修边后,还可以拼11个106mm长的半成品版面,还剩24mm长的纸张,可分给两个大小开的纸张咬口各10mm,以及给拖梢留2mm的白边。这样,“大开”纸张可以切为6480mm×885mm,拼“小开”的纸张规格可以切为542cm×885mm。只要拼一套版就可以印刷大小开两种纸张,对应于纸张纵向的可以拼6,而横向纸张889mm的规格,可以拼版面58mm加两边出血各2mm,拼14个62mm方向的版面。利用裁切“大小开”纸张进行拼版印刷,就是打破传统的切纸方式,将一张全开纸原来是分别裁切若干等规格的纸张进行印刷,一改裁切两种或多种规格的纸张进行印刷,这样可把传统裁切法要切掉不用的纸头都利用到印刷产品上,从而较好地利用纸张,消除用纸浪费。

绿色设计的案例篇3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建筑可持续发展设计理念的实践

绿色建筑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建筑行业的实践结果。实现绿色建筑,是摆在中国建筑设计师面前的新问题,任重而道远,不仅需要观念和技术上的不断创新和发展,设计水平的不断提高,同时更需要政策的引导和扶持,以及全社会的参与。目前在建筑设计领域,流行着一些有关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概念,如:“绿色建筑”、“生态建筑”、“健康建筑”等等,这些概念中多少都蕴涵了一些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些概念正逐渐被建筑师、特别是业主所接受。

与以往的传统建筑相比较,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设计更注重于事先考虑对环境的尊重与适应,如考虑如何更高效地使用可再生资源,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同时营造出更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空间。这就要求设计师要基于高效使用资源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原则进行设计,而不仅仅是满足功能和美观的要求。

在中国,建筑业对可持续发展的冲击已日益严重,来自建筑业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建筑业消耗了大量自然资源,如水、能源、土地和原材料,另一方面恶化了环境,如造成污染、破坏生态环境。

绿色建筑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建筑行业的实践结果。目前世界上已建成了一些各式各样的可持续发展建筑或绿色建筑,不少学者和设计师根据他们的经验提出了一些设计策略和方法。虽然在建筑设计领域很少有项目将可持续发展作为设计的主要目的,但作者还是收集并筛选出85个运用了可持续发展概念进行设计的案例,大多数案例为国外的建筑项目。从这些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对设计师在建筑设计中了解和实践绿色建筑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2.设计案例统计与分析

通过对收集到的建筑设计案例中进行统计分析,我们发现以下这些设计方法经常被用于绿色建筑的设计中:

(1)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如气候条件、水文地质条件;(2)尽可能利用自然地貌,如山丘、溪流等;(3)加强建筑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4)利用自然采光;(5)利用自然通风;(6)采用热回收;(7)使用建筑遮阳;(8)使用高性能玻璃;(9)使用太阳能;(10)减少资源的消耗;(11)资源的重复利用;(12)资源的循环利用;(13)使用本地材料。

通过统计上述设计方法的使用频率,我们可以进行排序,进而发现哪种设计概念更具有广泛的实用性。表1、图1是对85个建筑设计案例的统计和排序的结果:

表1建筑案例中使用的设计方法统计

图1建筑案例使用的设计方法统计

从上表1我们发现40%左右的项目采用了以下一些设计方法,按使用频率由高到低进行排列:加强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利用自然采光;利用自然通风;使用太阳能;利用自然地貌;使用建筑遮阳;

从上述的排序结果我们发现,6项常用方法中有5中与建筑节能有关,如加强建筑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利用自然采光、利用自然通风、使用太阳能、使用建筑遮阳。这主要是因为世界范围的能源紧缺现状,已引起了各国政府足够的重视,很多国家通过法律、法规、政策的形式对建筑节能提出了要求。节能意识的提高带来了节能技术、产品、工艺的发展,从而为降低建筑能耗创造了条件。

2.1不同用途建筑的比较

不同种类的建筑对环境和资源的影响不尽相同,为找出不同类型建筑的设计方法是否存在差异,又因为居住和办公建筑在建筑中占有较大的比例,我们将办公和居住建筑单拿出来进行统计分析,对85个建筑案例中的办公和居住建筑统计结果如下:

表2不同种类建筑设计情况的统计

图2办公建筑设计方法的统计情况图3居住建筑设计方法的统计情况

图2、3显示出了在办公和居住建筑中使用的各种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方法的排序情况。从表2和图2我们可以发现,在22个办公建筑项目中有超过半数的项目采用了下述设计方法:利用自然通风;加强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利用自然采光;使用建筑遮阳。

从表2和图3中,我们可以发现在24个居住建筑项目中有超过半数的项目采用了下述设计方法:加强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利用自然地貌;使用太阳能;资源的回用,特别是水的回用。

通过上述统计结果,我们发现对于不同类型的绿色建筑,设计时考虑的侧重面有所不同。

对于办公建筑,由于使用时间主要集中在白天,可以考虑利用自然采光来节能。因此设计自然采光是首选和最佳的方案。在22个办公建筑案例中,有12个案例采用了这种设计方法。

在办公建筑中空调耗能所占比重最大,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通风可以取得显著的节能效果。在22个办公建筑案例中,有15个案例采用了这种设计方法。因居住建筑具有用水量大的特点,所以在缺水地区,政府部门会要求废水回用。目前废水回用技术是可行和有效的,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居住建筑开始使用“中水”系统。在24个居住建筑案例中,有12个案例采用了这种设计方法。废水回用效率通常能达到40%~60%。

由此可见,对不同类型的建筑应分析各自的特点,采用最佳的方法以取得最有效的结果。

2.2中外建筑案例的比较

表3中外绿色建筑的设计情况统计

图4中外绿色建筑案例中使用的设计方法的统计情况对比

这也表明我国绿色建筑起步较晚。我国目前已成为世界上第二大能源消耗国,对石油的需求正以每年12%的速度增长。我国目前建筑能耗已占到总能耗的27.5%,因此唤起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关注、开展绿色建筑的实践,在建筑开发和设计领域尤为重要。

建筑产业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建筑设计方法也具有地域性的特点和差异。为找出中外在绿色建筑方面是否存在差异,以下对收集来的建筑设计案例进行分析。国外的70个案例大都来自发达国家,所以表3也可以看成是我国与发达国家情况的比较。

从表3和图4我们可以发现,中外建筑中运用得最多的前5项设计方法:

在我国:加强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利用自然通风;利用自然采光;利用自然地貌;使用建筑遮阳;

在国外:加强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使用太阳能;利用自然通风;利用自然采光;资源的回用。

从上述统计结果我们可以发现,中外绿色建筑的设计思路和采用的方法并没有太大的不同,采用的方法也大致相同,因此我们可以在实践中借鉴国外成熟的经验,为我所用、避免走弯路。以下的这些设计方法在中外都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加强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利用自然通风;利用自然采光。

我们也发现太阳能利用和资源的再利用在发达国家比在我国运用得更为广泛,这主要是因为技术发展水平的差异和产业扶持政策的不同。在德国使用太阳能可以得到优惠政策的鼓励,因而太阳能在德国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而在我国缺水的情况日益严重,在我国对于缺水城市,不少地方政府强制要求住宅生活废水回用,因此我国中水的使用正变得越来越广泛。

3.结语

结合笔者多年的经验总结出,追求可持续发展、发展绿色建筑是建筑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探索尊重环境和高效使用资源,也能帮助建筑师进行理性设计,例如,解决好建筑的朝向、自然通风、天然采光等因素能使得建筑更趋于理性。只有协调处理好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感性与理性完美结合的建筑。

【参考文献】:

【1】柯婵.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J】.四川建材.2009(02)

绿色设计的案例篇4

关键词:绿色建筑 建筑设计持续发展

1.建筑可持续发展设计理念的实践

绿色建筑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建筑行业的实践结果。实现绿色建筑,是摆在中国建筑设计师面前的新问题,任重而道远,不仅需要观念和技术上的不断创新和发展,设计水平的不断提高,同时更需要政策的引导和扶持,以及全社会的参与。目前在建筑设计领域,流行着一些有关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概念,如:“绿色建筑”、“生态建筑”、“健康建筑”等等,这些概念中多少都蕴涵了一些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些概念正逐渐被建筑师、特别是业主所接受。与以往的传统建筑相比较,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设计更注重于事先考虑对环境的尊重与适应,如考虑如何更高效地使用可再生资源,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同时营造出更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空间。这就要求设计师要基于高效使用资源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原则进行设计,而不仅仅是满足功能和美观的要求。

在中国,建筑业对可持续发展的冲击已日益严重,来自建筑业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建筑业消耗了大量自然资源,如水、能源、土地和原材料,另一方面恶化了环境,如造成污染、破坏生态环境。

绿色建筑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建筑行业的实践结果。目前世界上已建成了一些各式各样的可持续发展建筑或绿色建筑,不少学者和设计师根据他们的经验提出了一些设计策略和方法。虽然在建筑设计领域很少有项目将可持续发展作为设计的主要目的,但作者还是收集并筛选出85个运用了可持续发展概念进行设计的案例,大多数案例为国外的建筑项目。从这些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对设计师在建筑设计中了解和实践绿色建筑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2. 设计案例统计、分析

通过对收集到的建筑设计案例中进行统计分析,我们发现以下这些设计方法经常被用于绿色建筑的设计中:

1. 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如气候条件、水文地质条件;

2. 尽可能利用自然地貌,如山丘、溪流等

3. 加强建筑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

4. 利用自然采光;

5. 利用自然通风;

6. 采用热回收;

7. 使用建筑遮阳;

8. 使用高性能玻璃;

9. 使用太阳能;

10. 减少资源的消耗;

11. 资源的重复利用;

12. 资源的循环利用;

13. 使用本地材料。

通过统计上述设计方法的使用频率,我们可以进行排序,进而发现哪种设计概念更具有广泛的实用性。下表是对85个建筑设计案例的统计和排序的结果:

表 1 建筑案例中使用的设计方法统计

使用的设计方法 统计结果

案例数量 所占比例% 排序

利用自然条件 31 36 7

利用自然地貌 38 45 4

加强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 46 54 1

利用自然采光 46 54 1

利用自然通风 42 49 2

采用热回收技术 13 15 9

采用建筑遮阳 37 44 5

使用高性能玻璃 20 24 8

利用太阳能 39 46 3

减少资源消耗 9 11 12

资源的重复利用 35 41 6

资源的循环利用 12 14 10

使用本地材料 11 13 11

图 1 可以更直观地反映相关的排序次序。

图 1建筑案例使用的设计方法统计

从上表1我们发现40%左右的项目采用了以下一些设计方法,按使用频率由高到低进行排列:

• 加强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

• 利用自然采光

• 利用自然通风

• 使用太阳能

• 利用自然地貌

• 使用建筑遮阳

从上述的排序结果我们发现, 6项常用方法中有5中与建筑节能有关,如加强建筑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利用自然采光、利用自然通风、使用太阳能、使用建筑遮阳。这主要是因为世界范围的能源紧缺现状,已引起了各国政府足够的重视,很多国家通过法律、法规、政策的形式对建筑节能提出了要求。节能意识的提高带来了节能技术、产品、工艺的发展,从而为降低建筑能耗创造了条件。

2.1 不同用途建筑的比较

不同种类的建筑对环境和资源的影响不尽相同,为找出不同类型建筑的设计方法是否存在差异,又因为居住和办公建筑在建筑中占有较大的比例,我们将办公和居住建筑单拿出来进行统计分析,对85个建筑案例中的办公和居住建筑统计结果如下:

表2: 不同种类建筑设计情况的统计

图 2: 办公建筑设计方法的统计情况

从上表2和图2我们可以发现,在22个办公建筑项目中有超过半数的项目采用了下述设计方法:

• 利用自然通风

• 加强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

• 利用自然采光

• 使用建筑遮阳

图 3居住建筑设计方法的统计情况

从上表2和图3中,我们可以发现在24个居住建筑项目中有超过半数的项目采用了下述设计方法:

• 加强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

• 利用自然地貌

• 使用太阳能

• 资源的回用,特别是水的回用

通过上述统计结果,我们发现对于不同类型的绿色建筑,设计时考虑的侧重面有所不同。

对于办公建筑,由于使用时间主要集中在白天,可以考虑利用自然采光来节能。因此设计自然采光是首选和最佳的方案。在22个办公建筑案例中,有12个案例采用了这种设计方法。

在办公建筑中空调耗能所占比重最大,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通风可以取得显著的节能效果。在22个办公建筑案例中,有15个案例采用了这种设计方法。

因居住建筑具有用水量大的特点,所以在缺水地区,政府部门会要求废水回用。目前废水回用技术是可行和有效的,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居住建筑开始使用“中水”系统。在24个居住建筑案例中,有12个案例采用了这种设计方法。废水回用效率通常能达到40-60%。

由此可见,对不同类型的建筑应分析各自的特点,采用最佳的方法以取得最有效的结果。

3.2 中外建筑案例的比较

在85个绿色建筑的案例中,我国的案例只有15个。这也表明我国绿色建筑起步较晚。我国目前已成为世界上第二大能源消耗国,对石油的需求正以每年12%的速度增长。我国目前建筑能耗已占到总能耗的27.5%,因此唤起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关注、开展绿色建筑的实践,在建筑开发和设计领域尤为重要。

建筑产业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建筑设计方法也具有地域性的特点和差异。为找出中外在绿色建筑方面是否存在差异,以下对收集来的建筑设计案例进行分析。

表 3中外绿色建筑的设计情况统计

使用的设计方法 统计数据

国外的70个案例大都来自发达国家,所以表3也可以看成是我国与发达国家情况的比较。

图 4中外绿色建筑案例中使用的设计方法的统计情况对比

从表3和图4我们可以发现,中外建筑中运用得最多的前5项设计方法:

Ø 在我国

• 加强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

• 利用自然通风

• 利用自然采光

• 利用自然地貌

• 使用建筑遮阳

Ø 在国外

• 加强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

• 使用太阳能

• 利用自然通风

• 利用自然采光

• 资源的回用

从上述统计结果我们可以发现,中外绿色建筑的设计思路和采用的方法并没有太大的不同,采用的方法也大致相同,因此我们可以在实践中借鉴国外成熟的经验,为我所用、避免走弯路。以下的这些设计方法在中外都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 加强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

• 利用自然通风

• 利用自然采光

我们也发现太阳能利用和资源的再利用在发达国家比在我国运用得更为广泛,这主要是因为技术发展水平的差异和产业扶持政策的不同。在德国使用太阳能可以得到优惠政策的鼓励,因而太阳能在德国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而在我国缺水的情况日益严重,在我国对于缺水城市,不少地方政府强制要求住宅生活废水回用,因此我国中水的使用正变得越来越广泛。

3. 结论:

追求可持续发展、发展绿色建筑是建筑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探索尊重环境和高效使用资源,也能帮助建筑师进行理性设计,例如,解决好建筑的朝向、自然通风、天然采光等因素能使得建筑更趋于理性。只有协调处理好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感性与理性完美结合的建筑。

绿色设计的案例篇5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设计;

1 可持续发展设计理念的实践应用

自我国提出“绿色建筑”理念以来,这一不仅基于健康环保、低碳节能而且重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正在逐步深入人心,并正在改变着房地产产业与建筑产业全行业的发展格局。但是,如何进一步交绿色建筑的理念更好、更快并理广泛地落地,在全国范围内设计建造更多的绿色建筑,这是现阶段绿色建筑推动工作的重点。从中央到地方绿色建筑三个星级评价标识工作分层次的推动,正是这一重点工作的体系基地。

作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体系建设和实施的主要机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的指导下,一直努力把这一工作在更大的范围内推广,并把标识工作落到实处。截至目前,全国已有十几个省市启动了一二星级评价标识工作。

世界上也已经建成了一些各种的可持续发展建筑或绿色建筑,不少学者和设计师根据他们的经验提出了一些设计策略和方法。虽然在建筑设计领域很少有项目将可持续发展作为设计的主要目的,本文阐述比较了应用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进行设计的项目,大多数为国外的建筑项目。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对设计师在建筑设计中了解和实践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2 设计案例统计、分析

通过对收集到的建筑设计案例中进行统计分析,我们发现以下这些设计方法经常被用于绿色建筑的设计中:

(1)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如气候条件、水文地质条件;

(2)尽可能利用自然地貌,如山丘、溪流等;

(3)加强建筑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

(4)利用自然采光;

(5)利用自然通风;

(6)采用热回收;

(7)使用建筑遮阳;

(8)使用高性能玻璃;

(9)使用太阳能;

(10)减少资源的消耗;

(11)资源的重复利用;

(12)资源的循环利用;

(13)使用本地材料。

通过统计上述设计方法的使用频率,我们可以进行排序,进而发现哪种设计概念更具有广泛的实用性。表1 是对85 个建筑设计案例的统计和排序的结果:

表1 建筑案例中使用的设计方法统计

从上表1 我们发现40%左右的项目采用了以下一些设计方

法,按使用频率由高到低进行排列:

(1)加强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

(2)利用自然采光;

(3)利用自然通风;

(4)使用太阳能;

(5)利用自然地貌;

(6)使用建筑遮阳。

从上述的排序结果我们发现,6 项常用方法中有5 中与建筑节能有关,如加强建筑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利用自然采光、利用自然通风、使用太阳能、使用建筑遮阳。这主要是因为世界范围的能源紧缺现状,已引起了各国政府足够的重视,很多国家通过法律、法规、政策的形式对建筑节能提出了要求。节能意识的提高带来了节能技术、产品、工艺的发展,从而为降低建筑能耗创造了条件。

2.1 不同用途建筑的比较

不同种类的建筑对环境和资源的影响不尽相同,为找出不同类型建筑的设计方法是否存在差异,又因为居住和办公建筑在建筑中占有较大的比例,我们将办公和居住建筑单拿出来进行统计分析,对85 个建筑案例中的办公和居住建筑统计结果如下:

图2,3 显示出了在办公和居住建筑中使用的各种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方法的排序情况。

从表2 和图2 我们可以发现,在22个办公建筑项目中有超过半数的项目采用了下述设计方法:

(1)利用自然通风;

(2)加强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

(3)利用自然采光;

(4)使用建筑遮阳。

从表2 和图3 中,我们可以发现在24 个居住建筑项目中有超过半数的项目采用了下述设计方法:

(1)加强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

(2)利用自然地貌;

(3)使用太阳能;

(4)资源的回用,特别是水的回用。

通过上述统计结果,我们发现对于不同类型的绿色建筑,设计时考虑的侧重面有所不同。

对于办公建筑,由于使用时间主要集中在白天,可以考虑利用自然采光来节能。因此设计自然采光是首选和最佳的方案。在22 个办公建筑案例中,有12 个案例采用了这种设计方法。

在办公建筑中空调耗能所占比重最大,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通风可以取得显著的节能效果。在22个办公建筑案例中,有15个案例采用了这种设计方法。

因居住建筑具有用水量大的特点,所以在缺水地区,政府部门会要求废水回用。目前废水回用技术是可行和有效的,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居住建筑开始使用“中水”系统。在24 个居住建筑案例中,有12 个案例采用了这种设计方法。废水回用效率通常能达到40~60%。

由此可见,对不同类型的建筑应分析各自的特点,采用最佳的方法以取得最有效的结果。

2.2 中外建筑案例的比较

在85 个绿色建筑的案例中,我国的案例只有15 个。这也表明我国绿色建筑起步较晚。我国目前已成为世界上第二大能源消耗国,对石油的需求正以每年12%的速度增长。我国目前建筑能耗已占到总能耗的27.5%,因此唤起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关注、开展绿色建筑的实践,在建筑开发和设计领域尤为重要。

建筑产业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建筑设计方法也具有地域性的特点和差异。为找出中外在绿色建筑方面是否存在差异,以下对收集来的建筑设计案例进行分析。

国外的70个案例大都来自发达国家,所以表3也可以看成是我国与发达国家情况的比较。

从表3和图4 我们可以发现,中外建筑中运用得最多的前5 项设计方法:

在我国:①加强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②利用自然通风;③利用自然采光;④利用自然地貌;⑤使用建筑遮阳。

在国外:①加强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②使用太阳能;③利用自然通风;④利用自然采光;⑤资源的回用。

从上述统计结果我们可以发现,中外绿色建筑的设计思路和采用的方法并没有太大的不同,采用的方法也大致相同,因此我们可以在实践中借鉴国外成熟的经验,为我所用、避免走弯路。以下的这些设计方法在中外都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1)加强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

(2)利用自然通风;

(3)利用自然采光。

我们也发现太阳能利用和资源的再利用在发达国家比在我国运用得更为广泛,这主要是因为技术发展水平的差异和产业扶持政策的不同。在德国使用太阳能可以得到优惠政策的鼓励,因而太阳能在德国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而在我国缺水的情况日益严重,在我国对于缺水城市,不少地方政府强制要求住宅生活废水回用,因此我国中水的使用正变得越来越广泛。

3 结论

追求可持续发展、发展绿色建筑是建筑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探索尊重环境和高效使用资源,也能帮助建筑师进行理性设计,例如,解决好建筑的朝向、自然通风、天然采光等因素能使得建筑更趋于理性。只有协调处理好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感性与理性完美结合的建筑。并且要实现人与自然、建筑与环境共生的绿色建筑,需要对传统的建筑理念进行反思。任何一个绿色建筑的实施离不开绿色建的策划.科学、合理、有序的策划有助于绿色建筑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设计,是摆在中国建筑设计师面前的新问题,任重而道远,不仅需要观念和技术上的不断创新和发展,设计水平的不断提高,同时更需要政策的引导和扶持,以及全社会的参与。

绿色设计的案例篇6

关键词: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方法

建筑项目,资源消耗非常大,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更是增加了建筑资源的压力。建筑开发中,经常会引起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问题。随着绿色建筑的发展,社会及人们更加注重建筑的绿化特征,同时在绿色建筑中,积极提出节能思想,推进绿色建筑的节能化发展,充分体现节能设计在绿色建筑中的实践价值,即可解决绿色建筑中的能耗问题,又能明确绿色建筑的节能效益,表明节能设计在绿色建筑中的重要性。

1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的原则

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的原则很明确,文章结合以往绿色建筑的工程案例,探讨节能设计的原则。

1.1节约原则

节约是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的直接原则,采取节能设计方法,可节约建筑施工的资源,提升各项施工资源的利用效率。绿色建筑的节能设计中,强调节约原则的重要性,促使施工资源,可达到高效的使用状态,且节约原则中,要求绿色建筑在节能设计中,积极引入新型、清洁的能源,注重生态化的节能设计,利用新能源,取代传统不可再生的能源,表明节约原则在节能设计中的目的性。

1.2环保原则

环保原则要求绿色建筑中的节能设计,尊重自然环境,不能有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绿色建筑开发的过程中,积极落实环保原则,要求节能设计注意自然环境的保护,在节约设计中,可以要求设计人员,专门从环保的角度,落实建筑设计,明确建筑项目和自然环境的关系,节约设计中,在利用自然环境的同时,不能有破坏、污染的行为,提高环保原则在建筑节能中的约束水平。

1.3人性原则

人性原则是指绿色建筑节能设计中,做到以人为本,遵循舒适、无害、安全的要求,规划节能设计的方法。建筑节能设计中,不能忽视采光、通风、降噪等因素,此类因素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必须在节能设计中,遵循人性化的原则,在实现建筑节能设计的同时,表明人性原则的实践价值。

2绿色建筑的节能设计方法

文章结合现行绿色建筑的工程案例,探讨节能设计的几点方法,以便实现建筑的节能化,具体分析如下。

2.1合理选址

我国地域面积有限,人口众多,合理选址,是实现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的基本方法。建筑项目占据了很多农耕用地,引起了用地矛盾,不利于建筑的节能设计。在绿色建筑节能设计中,必须合理的选择建筑的施工地址,提高土体资源的利用效率。选址时,根据节能设计的要求,主要从交通、地理、气候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估选址是否合理。选择好绿色建筑的工程地址后,就要针对土地资源,提出节能设计的方法:①科学调整绿色建筑的用地,保护好建筑工程以外的土地资源,不能形成污染,实现建筑用地的绿色化和节约化;②绿色建筑选址的节能设计中,实行集约化设计,在设计建筑用地的同时,注意周围配套设施的应用,以免有重复建设,增加占地的情况;③绿色建筑选址的节能设计中,可以重点开发地下空间,尤其是高层的绿色建筑,更要设计地下空间,缓解用地压力,实现土地资源的节能设计。

2.2外形设计

建筑外形的节能设计,以当地的环境条件、光照强度、风向因素为主,注意规划出建筑的外形体系。一般情况下,绿色建筑节能设计中,在外形方面采用信息技术,运用BIM构建出数字化建筑模型,输入当地的环境信息,经过计算后,得出外形设计的数据。BIM还能提供组合优化的方法,辅助建筑外形达到优质的节能状态。BIM中的外形设计,尽量降低建筑的外形系数,外形系数减少,就会降低建筑的外表面积,进而减少外表面积引起的热损耗。在BIM软件中,按照节能设计的要求,调整建筑的外形规则,尽量做到规则,不要出现里面凹凸的情况,由此才能达到绿色节能的设计标准。

2.3朝向规划

朝向规划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绿色建筑的朝向规划,为实现节能,就要规范好建筑的主体形态、容积率及光照等,促使建筑朝向,适应当地的环境。绿色建筑朝向的节能设计,可在建筑内,引入自然资源,如:采光、通风等,减少建筑对室内照明、空调的依赖性。例如:绿色建筑设计朝向时,全面分析建筑所在地的光照间距,明确不同季节,光照、风向的影响,做综合的节能设计,明确建筑的主体朝向,发挥节能设计的作用。

2.4围护设计

绿色建筑节能规划中的围护设计,主要是建筑主体中的外墙、屋面以及门窗结构。围护设计,关系到建筑的使用,据有关数据统计,建筑围护结构引起的资源消耗,占总消耗的60%~70%。由此,针对绿色建筑的围护结构,实行节能设计。例如:某多层+高层办公楼群案例中,每栋建筑围护的节能设计中,均利用热工性能,实现高效的节能。该案例内,一栋6层办公楼单体,其围护设计成了真空玻璃,既能减少外部噪音干扰,又能实现围护的保温隔热,降低内部暖通空调的电能消耗。层与高层连接位置,设计了大型走廊,属于公共区域,供办公人员休息,其围护的屋面结构。设计绿植屋面,在屋面上,种植大量的绿色植物,用于吸收太阳光,降低内部温度。案例中所有的门窗面积,都做了节能设计,控制好门窗与墙体的面积比例,杜绝增加能耗。而且外墙结构中,采用了大量的保温隔热材料,提升围护节能设计的水平。

2.5太阳能资源

绿色建筑节能设计中,太阳能是不可缺少的新能源。太阳能具有可再生、清洁无污染的特点,其可用在绿色建筑的供电、供热等方面。文章以某绿色建筑为例,探讨太阳能资源的节能设计。该案例为高层住宅建筑,属于楼群结构,楼层28~32层,各个单元的住宅楼,地下室均为两层。案例中,太阳能资源的节能设计,体现在太阳能热水器方面。该建筑屋顶,安装了太阳能的硬件以及集热板,集热板收集了太阳能资源,通过真空管加热太阳能中的水,为住宅用户,提供24小时的热水。太阳能热水器的结构包括控制器、手动与自动控制阀、水位及水温检测、电阻加热丝和屋顶的储水箱。太阳能的节能设计,已经实现了水箱加热、冷水集热、温水循环、晨水加热的功能,取代了传统的电能加热,电能节约效果非常明显。经数据分析,太阳能资源的节能设计,节电比例高达60%,减轻了住宅的用电压力。

2.6水循环系统

在绿色建筑中,水循环系统属于资源方面的节能设计。不同类型的建筑,用水量都比较大,特别是生活用水,为了实现水资源的节能设计,在绿色建筑中,引入水循环系统,促进建筑节能的可持续性。水循环系统在建筑有限的水资源中,实现了循环使用,解决水资源浪费的问题。例如:某新建的绿色住宅楼,其在节能设计中,把水循环系统,设计到生活用水、生态用水和雨水回收中,生活用水经过处理后,可以用于生态景观,雨水做集成回收处理后,可以运用到生活和景观中,水资源经过循环后,补充到住宅用水内,避免浪费过多的清洁水。

3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的创新

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的创新方面,主要从材料、能源、资源方面实行。节能材料的创新设计,需要从建筑材料的市场中,选择具有节能、环保特点的材料,发挥节能与绿色的作用。能源节约的设计创新方面,不仅利用太阳能,还要逐步开发地热能、风能等新型的能源,积极运用到绿色建筑节能设计上,改善建筑的运营,体现出能源方面的节能创新。建筑资源的节能创新,需要以建筑的实况为主,融合周围的建筑环境,实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分配建筑的资源,采用监督管理的手段,禁止建筑资源有浪费的情况。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的创新,有利于优化建筑的节能设计,表现节能策略在绿色建筑中的有效运用,规避绿色建筑中的浪费风险。

4结束语

绿色建筑是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考虑到建筑项目的现状,在绿色建筑中,全面落实节能设计,遵循节能设计的原则,落实节能设计的策略,同时注重节能设计的创新发展,保障节能设计能够符合绿色建筑的需求,进而强调建筑项目的绿色化及节能化,构建新型的建筑体系,发挥绿色与节能在建筑工程中的有效作用。

参考文献:

[1]陆玮.绿色建筑给排水设计的节水措施[J].工程技术研究,2017,(3):221+247.

[2]马永明,郭红兵.工业建筑给排水中的节能环保设计分析[J].南方农机,2017,(6):81-82.

[3]张晓琴.现代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的发展与应用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6,(27):75.

[4]张辉,李晨,侯暾.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策略[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10,(S1):363-367.

[5]朱春晓.浅谈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设计[J].建筑安全,2016,(3):65-66.

绿色设计的案例篇7

案例教学是根据教学目标,以真实发生的生物事件为案例进行的课堂教学。生物学教学案例的设计与运用,可以将生物学知识很好地融合在案例中,既能够让学生了解生物学的发展前沿,又能够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复习相关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梳理、构建良好的知识理论体系。本文以高中生物选修模块三为背景,通过“绿色荧光蛋白——来自海洋的礼物”一节复习课,将选修三有关知识编入教学案例,展示案例在高中生物学复习中的应用。

一、分析教材,编写案例

课前通过对选修三教科书内容的分析及教学目标的确定,选择绿色荧光蛋白作为教学案例的来源。绿色荧光蛋白的发现获得了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并在生物化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胚胎工程、蛋白质工程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这符合本节复习课的教学目标:构建选修三的知识体系;比较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胚胎工程、蛋白质工程的区别与联系;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笔者通过互联网收集以“绿色荧光蛋白”为关键词得到的资料,撰写了如下教学案例。

日本人下村修研究一种水中会发出荧光叫做海萤的水母,下村修把过滤后的水母碎屑倒进桶中时,那些物质突然明亮起来。这种荧光不是活体水母发出的绿色光,而是蓝色光。下村修提纯了这些发光的物质,最终确定发光的物质是蛋白质。阳光下它会发绿光、用灯泡照射时发出黄光、紫外线照射发出绿光。下村修将他命名为绿色荧光蛋白(GFP)。

将绿色荧光蛋白表达到其他生物体内的是查尔菲。当普瑞舍在《基因》杂志上公布了绿色荧光蛋白的基因序列后,查尔菲就拿到了这个基因,通过克隆获得了多个基因,然后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绿色荧光蛋白,表达了绿色荧光蛋白的大肠杆菌在蓝光的照射下可以发绿光。后来许多研究者也懂得用GDF作标记基因,将其植入不同生物的细胞中。

美籍华裔化学家钱永健,发现绿色荧光蛋白发光基的结构由238个氨基酸构成,他利用蛋白质工程技术,对GDF中的氨基酸进行定向改造,创造出可以吸收和发出绿色光、蓝色光、黄色光以及红色光的新的荧光蛋白,发光的强度还提高了不少。接着也有科学家陆续制造出能发出其他光线的荧光蛋白,这种技术后来命名为“多色荧光蛋白标记技术”。当在老鼠身上应用这项技术时,发现老鼠的大脑里面的神经细胞有了多种颜色的荧光蛋白,像七色彩虹出现在视野中,让我们清清楚楚地观察到了老鼠的神经活动。

下村修提取出了水母的荧光蛋白,查尔菲将荧光蛋白应用到了其他的生物体内,钱永健则创造出了更多种的荧光蛋白,荧光蛋白就像一把钥匙开启了人们的细胞之旅。荧光蛋白让我们在生物体内仿佛“长了眼睛”,因此这三位科学家一起获得了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

GFP作为备受青睐的标记分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原因在于它具有以下优点:(1)易于检测;(2)荧光稳定;(3)无毒害;(4)通用性;(5)易于构建载体;(6)可进行活细胞定时定位观察;(7)易于得到突变体。上述特性使得GFP作为分子标记物在生物技术相关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二、分组讨论,剖析案例

教师分发案例,在课内组织学生分组阅读并讨论,要求给各组学生针对案例提出问题,教师汇总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分发给各组交换回答。为了使教学形象直观,组织学生观看“基因枪转化洋葱细胞表达GFP基因”、“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技术的发展”、“转基因克隆技术造就‘荧光兔’”的视频及图片。表1为学生所提出的部分问题及学生回答涉及的知识点。

表1 思考题及涉及的知识点

三、适当练习,反馈评价

结合教学案例设计练习题(见练习题1),通过练习有效地进行当堂巩固,并对学生课堂表现及时给予评价,充分肯定学生在案例分析和讨论中的小组合作情况及其展示的聪明才智。

练习题1:东北农业大学培育出转“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克隆猪。请你把自己当成研究人员,向公众阐述该培育过程?(可用图示结合文字)

说明:这道题需要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三种技术手段,把自己当做研究者,从研究的角度去思考操作的细节。各组学生提出操作方案后,教师和学生共同对各种方案进行比较,从中挑选或者相互结合出一套好的操作流程,最后编写出具有一定规范的图解及文字说明(以图1为例)。

四、教学反思

1.精编、整合案例

编写好的案例是成功实施案例教学的重要保障。可以从生物科学发现史、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的事例、实例中挑选、整合案例,这样容易将生物科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成有特色的“生物学案例”。还要注意,编写的“生物学案例”最好具有这样的特点:真实、描述客观;思考性、讨论性强。此外案例篇幅不宜太长,尽量与教学目标相契合。

2.做好课前准备

以案例进行教学不容易掌控课堂,对于教师来说,搞好案例教学,教师的课前功夫必须下足。案例教学这种教学方法容易使得课堂较为开放,教学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教师只有做好了充分的课前准备,课前发放案例给学生,让其有阅读案例的时间,尽量充分地预设课堂,做好、熟悉好教学课件,设计并考虑好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思考他们(自己)会做出怎样的反应,才能够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灵活地运用教学技巧,开展案例教学。

3.培养讨论氛围

良好的讨论氛围是实施案例教学需要构建的,课堂讨论之前对学生进行分组,有利于把握课堂时间,由小组派代表如实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也可以挑战、借鉴别人的观点;教师要概括主要问题,引入相关理论知识,达到将讨论引向如何最终解决问题的目的;教师应该从多个视角运用同一个案例,尽可能帮助学生理解“真实生活情境的多维性”,培养学生多角度看问题。

绿色设计的案例篇8

[关键词]室内设计;绿色设计理念;环境设计

时代在发展,人们在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室内设计也因此提出更高的要求。随着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等知识日益普及,人类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很多领域都开始注重绿色问题,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室内设计更成为绿色与环保的重要领域,在其中渗透绿色设计理念是必然趋势。

一、绿色设计理念在室内设计领域渗透的重要性

绿色设计是现代室内设计的追求目标,能给室内环境带来诸多好处。通过绿色设计可向室内引入室外各项自然元素,增强室内环境的自然化程度。如尽可能把阳光引进室内,不但能发挥阳光抗霉杀菌的重要作用,还能避免对室内照明设施的过度使用,达到节约能源减少“光污染”的目的。同时,通过渗透绿色设计理念,室内设计还可应用绿化盆栽、插花、盆景等自然造型艺术,在美化室内空间的同时发挥出绿色植物净化空气的作用,优化居者环境以利身心健康。另外,室内设计师们通过对水泥、金属、木材等材料的绿色应用,进行特殊空间的室内设计,把材料的本来面目、肌理等

绿色设计的案例范文

绿色设计的案例篇1【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原则;设计要点;案例分析一、绿色建筑的概述绿色建筑中的绿色指的是一种概念和象征,而不是通常意义的绿化,是指在建筑可以满
点击下载文档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5折优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