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建设方案范文
体育课程建设方案篇1
关键词:示范建设 医学高职高专 体育课程 内涵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2.010
1 政策导向
体育作为医学高职院校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基于学校示范建设的需要,有必要在政策解读中寻求某种与课程改革的契合,进而提升本课程的内涵。笔者对示范院校建设政策进行了解读,对体育课程改革的政策导向进行了归纳(见表1):
[[导向\&1:基于完善社会服务功能方向\&2:基于专业及课程建设方向\&3:基于素质教育和具体专业及课程建设方向\&政策来源\&教高[2006]14号[1]\&渝教高〔2008〕27号[2]\&《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市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方案》[3]\&具体描述\&加强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拓展社会服务功能\&全市内重点建成30个特色专业群,100门优质核心课程,100种特色教材和课件\&1、突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加强医学职业道德、医学责任感的培养
2、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列为重点建设专业群,《中医养生与保健》列为重点建设的优质核心课程\&]
表1
]
2 基于政策导向对我校体育课程内涵建设的审视
2.1 基于导向1的审视:在研制体育课程标准的过程中应当体现体育的社会服务功能
体育具有教育、经济、文化、政治、保健、体育法制等多项功能。其中,体育的保健功能与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存在契合,隶属于社会服务功能范畴。
体育的保健功能具有多方面的针对性,体育能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培养多方面兴趣爱好,形成性格开朗的个性特征,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体育能有效缓解中青年群体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保持他们旺盛的精力和面对挫折的承受能力,高效率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体育对老年人来说,能丰富闲暇生活,防止疾病,是他们重要的社交活动。
如果我们培养的医学生能熟练地运用体育的保健知识来指导他们的医护实践,那么将来他们的受众(患者)必将受益,因此我们在研制医学院校体育课程标准时务必要强化体育的保健功能。
2.2 基于导向2的审视:体医结合是医学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体医结合内容应当纳入课程规划
我校尚不具备申报体育专业的条件,因此只能为专业建设提供必要的支撑和服务,但是可以将优质核心课程或为优质核心课程建设提供必要的支撑作为努力的方向。前提是能够充分支撑起某个重点医学专业的建设,因此,在课程规划的过程中必须优先考虑到“医体结合”在某个专业建设中的高度契合,所以,我们在审视的过程中必须清楚的认识到“体医结合”复合型人才的内涵及特征:
“体医结合”是指集运动医学、保健体育、康复医学、健康评估、医学营养、运动处方等众多知识体系于一身的一门学科,知识面几乎涵盖了所有与运动有关的一切医学内容。“体医结合”复合型人才,是指具有体育与医学两个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不仅在专业技能方面有突出的经验,还具备较高的相关技能能力聚合而成的智能结构的人才。
2.3 基于导向3的审视
2.3.1 审视一:在体育课程规划中对医学人文素养的渗透需要加强
“医学人文素养”,即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内化为人的高贵品质,在医患关系中的具体体现。体育作为人文与社会科学类学科门类的一级学科,作为学校教育中灌输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必修课程在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全面贯彻医学人文教育的过程中理应首当其冲。
2.3.2 审视二:我校体育课程建设与中医学专业及专业群建设存在契合
我校中医系开设有《运动学》、《中医养生与保健》课程,其中《中医养生与保健》属于我校示范建设的优质核心课程。
《运动学》涵盖运动解剖和运动生理方向,尽管体育师资在培养过程中也曾做过系统的学习,但是基于培养的侧重点有别,以及自身文化基础等因素的影响,加上本门课程在教学设计上以纯理论的形态存在,体育教师在担当这门课程的教学中还是有些吃力的,同样专业课教师在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学生进行具体的运动实践环节,同样会面临尴尬,因此,我们在构建这门课程时应该把握两个基本点:第一,《运动学》课程在教学设计上必须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第二,体育教师应当加强自身理论学习,专业课教师应当注重运动实践。
《中医养生与保健》课程大致涵盖以下几个方面:①饮食营养;②睡眠起居;③精神调摄;④休闲娱乐;⑤药物针灸;⑥运动锻炼;⑦武术气功;⑧按摩导引;⑨个人卫生;⑩两性生活。其中,体育运动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与养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等武术和传统功法是我校体育课中的重要教学内容,由此可见,我校体育课程中的“传统保健体育”内容与《中医养生与保健》这门课程的内容本身就存在从属,而且我校具备武术专业的体育师资条件;指导运动锻炼则属于体育师资的基本功范畴,所以,体育有责任和义务介入这门课程的构建。
3 结语
“体医结合”已成为当下医学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体育科学和医学之间正进行着跨学科、跨专业的相互融合和渗透。为此,众多医学院校开始利用自身专业学科优势,积极申报体育(康复保健方向等)专业,培养体医结合综合型人才,这将极大的鼓舞我校朝着这个方向拓展专业办学口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Z].2006.
[2]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重庆市财政局关于实施市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通知[Z].2008.
[3]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市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方案[Z].2011.
体育课程建设方案篇2
关键词:大学体育;课程;体育课程
中图分类号:G807.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10)12-0094-04[HJ*2/5]
A Study on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in China
GAO Jian,YAN Tianmin
(Capital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Beijing 100088,China)
Abstract:Physical education has become an component of the college education and culture system and an important aspect of achieving college education task,which has changed from developing sports skills and enhancing the body quality to “grasping skills, gaining knowledge, expanding circle and behaving well” and rebuilding the education thought in teaching aim, system, course and effect. The task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is to emphasize the sports benefits for body and mind, to get rid of the obsolete concept i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 to meet the students’ demand for sports, and to arrange the bodybuilding-centered curriculum. In all, the students’ demand and school characteristic should guide the college curriculum reform in physical education.
Key words: college physical;curriculum;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我国的大学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体育是大学教育和文化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充分发挥体育在教育、培养、发展人等方面的作用,是完成大学教育任务的重要方面。
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指出:我国大学体育课程的性质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育课程建设是促进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核心动力,近年来围绕着课程设置、课程类型、课程内容等进行的改革,已出现了许多具有创新价值的成果,大学体育课程呈现出多样化的布局。大学体育教育改革的焦点集中在课程改革上:如何重视体育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促进作用,如何摆脱传统教学模式中不适应改革的内容,如何以人的健康成长为中心来设置体育课程体系,如何关注学生的体育需要等已是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本研究从大学体育的改革现状出发,讨论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中的相关问题,对大学体育课程的改革进行理论探析。
1 大学体育课程面临的问题
1.1 体育课程设置的适应性不强 课程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教学设计方案,体育课程是按照一定教学目标设计的有计划的教学进程。体育课程具有相应的结构和功能,有相对稳定的教学过程结构和相应的教学方法体系。许多研究表明:由于长期以来以学科为中心的体育课程观的影响和师资教育背景、硬件条件的现实,使我国的大学体育课程的项目设置单一且偏于传统,削弱了学生对体育的爱好和兴趣。这种课程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片面地强调统一性和规律性,过多地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多样性、选择性和个性,压抑了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特长,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张扬和创新品质的形成,因而许多大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
1.2 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缺乏整合 我国的大学体育教学基本处于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体育知识、技能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之中,以技术教学、技能培养为主,大多数教学内容重复单调,任务高度分解,安排缺乏整合,由教师决定学习内容,教学内容统一,缺乏层次性,按班级授课、按部就班地教学组织形式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在身心发育方面的差异缺少科学的分析与标定。未能充分关注学生的体育需要,体育课程设置和内容与社会生活的吻合度较差,呈现单一化,教材缺乏弹性,着眼于课内教学任务的完成,忽视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结合,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
投稿日期:2010-06-22
作者简介:高健,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1.3 体育课程的建设缺乏系统性,体育课程管理单一化 目前,体育课程建设并未引起充分而有效的关注,缺乏系统的整合与整体的推进。体育课程管理则多以单项教学任务为管理单元,以教师教授为主,学生学习呈被动性。学生不参与教学设计与组织活动。教学过程重管束,轻能力培养,重机械重复,轻方法指导,人才培养的目标尚未充分体现。
1.4 体育课的考核评价单调 体育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之一,因此,学生十分关注体育课的学习成绩,因为成绩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实际利益(奖学金、推研)。而由于应试教育的现实和受传统竞技观念的影响,以具体项目的成绩指标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情况的现象广泛存在,以体育成绩达标为指挥棒,评价缺乏全面性,不能客观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体育课程学习中重技术评价,忽略教学过程性评价的反馈信息,弱化了评价的激励作用。体育课教学成了灌输运动技术,努力达到技术标准和成绩要求的单一性活动,学生的主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强调体育课程的显在效果(如学生能跑多快、跳多远、掷多远),忽视体育课程对人的全面培养的效果,如形成体育习惯,培育体育素养,养成体育态度,注重终身受益等。
2 我国大学体育课程的设置与改革
我国大学的体育课程多以学科类课程为主,近年来,在教育改革的推动下,体育课程在内容、形式和结构上有了新的变化,体育课程的设置出现多样性和综合性。大学体育课程的内容涉及体育项目约20~30个左右(个别高校如清华大学则有近50个运动项目)。大学体育课程的设置也有了不同的体现,我国部分大学的体育课程设置如表1。
部 体育俱乐部(学生自治)南京大学 体育基础理论与实践课专项课、兴趣课、训练课保健课、 “课程类型是指课的组织方式或指设计课程种类。”(施良方 著 《课程理论》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年8月第1版 119页)以课程设置为依据,从表1分析,对目前我国部分大学体育课程的类型基本可以归纳为:
基础课:为了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奠定学生的体育基础,完成体育学习任务而专门设置的、综合不同运动项目的基本要素、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
专项必修课:按照培养方案的精神,规定若干运动项目并要求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
专项选修课:为适应学生的需求和兴趣而设置相应的运动项目、可供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自由选择修习的课程,包括一定范围的指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
而从体育课的开设形式来看,表1中所列部分大学则依据其教学任务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出现多种体育课的类别:
健身养生类:基础课、保健课
能力提高类:侧重课、提高课、素质课、训练课
培养兴趣类:兴趣课、特色课、拓展课、体育教学俱乐部
完成任务类:达标课(体锻课)、补(重)修课
目前部分大学体育课程的变化,反映了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思路与操作,其主要特点是注重课程的针对性,强调不同课程的侧重点,其中心任务是使学生在奠定良好的体育基础上能够全面发展。
体育课程的设置与改革的依据是学生、社会、学科之要素的整合及其相互关系的相对制衡。从实践和理论上分析,体育课程的设置与改革总是有着其客观依据的。目前,体育课程的设置与改革的基本依据主要有三:第一,强调学生对体育的需要、兴趣和目的;第二,强调要根据体育学科知识内在的性质和逻辑结构来组织学习课程;第三,强调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提高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在我国大学的体育课程的设置与改革中,学生对体育的需要、兴趣和目的已被广泛关注,如选修课、保健课等课程的开设;注重体育学科知识的内在的性质和逻辑结构的基础课、专项必修课、训练课等课程的开设;而通过体育课程的设置与改革使学生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结合在一起,尤其为学生的未来奠定良好体育基础的课程则相对缺乏,这是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中需要加以考虑和重视的。目前,大学体育改革的任务要求更为广泛和全面地确立体育课程设置与改革的依据,择其要者有:大学教育的目的和功能;大学体育的目的和功能;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科学目标的实现;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历史的传承和文化积淀。总之,客观的现实和发展的需要是体育课程改革必须考虑的前提。
从大学体育的改革要求出发,大学体育课程的设置在以学习型课程为核心的前提下,将呈现综合化的趋势,以不同课程形式相组合的课程群将会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主动学习的空间(图1)。
图1 体育课程群的设计
3 当前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和需求
2002年,教育部颁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2003年新学年开始在全国所有大学中施行。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批准实行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精神,在总结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建设的基础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使当代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出发,提出了国家对大学体育课程的基本要求,是新时期普通高等学校制订体育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体育课程建设和评价的依据。
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精神的指引下,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已从具体方法、组织形式等较表浅的方面,逐步向指导思想、观念转变等深层次方向发展,从局部零星的改革向整体改革方向发展。大学体育课程目标、课程模式、课程评价、课程内容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变革。大学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和体育教学目标的转变,使大学体育课程在启发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体育学习与锻炼,充分注意学生个性发展和兴趣培养方面、在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发挥了积极的影响,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随着人们对体育观念的重新认识,随着体育进入人们的现代生活,随着体育的生物、心理、社会三方面因素构成的“三维体育观”的形成,必然要求大学体育课程改革要与之相适应。围绕着课程设置、课程类型、课程内容等方面进行改革,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养成终身体育习惯等成为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因此,加强体育课程建设是促进大学体育发展的动力。
在长期的大学体育课程管理和具体的教学中,对于教育的需要、体育的需要、大学体育教育的需要、大学体育的位置等问题,大学体育的管理者和教师基本上都是清晰的,但学生对于体育的需要、对于体育课的需要是否有全面的了解呢?这需要在体育课程改革中做深入探讨。
4 大学体育课程的发展特点
4.1 课程设置的多样性 由于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具体情况,大学体育课程的设置在面对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着重考虑学生的需要与兴趣,以多样性的课程设置和不同形式的体育课来充分满足学生的需求,体现大学体育课程对学生培养与发展的作用。
4.2 课程体系的科学性 融合现代科学技术的教育思想和体育方式将不断渗入大学体育课程,根据体育学科知识内在的性质和逻辑结构来组织学习课程;使大学体育课程呈现系统协调、高效运行的态势。
4.3 全员参与的互动性 大学体育课程在形式多样化的基础上可以形成全体学生参与、主体之间互动的特点,这将使每个学生真正成为体育课程学习的主体。
4.4 组织要求的强制性 无论是班级授课形式、俱乐部或是体育协会形式,根据国家的教育规定,作为课程的基本特点,大学体育课程的组织与要求是具有强制性的。
4.5 方法手段的交融性 实现体育课程目标、完成体育课程任务的方法手段在实施过程中体现出相互融合,互为补充的特点。
4.6 适应生活的变革性 体育课程在形式、内容上总是与社会生活的变革、发展相联系的,体现着时代的特点,随着时展和生活变化而不断更替课程内容、更新课程形式则是大学体育课程发展的要求。
5 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面对的问题
大学体育课程的发展有着自身相对独立的规律并呈现一种辨证过程,受到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体育知识内容和结构、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与社会条件、学生的基本情况、各大学体育课程的历史传统、对课程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原则的把握、学生对体育的内在需求等等。
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情况下,现代教育正不断进行着改革和创新。大学体育课程同样面临如何适应现代教育及社会发展的需要的问题,凸现个性化的多元型体育课程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因此,大学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需要考虑以下问题:
1)大学体育课程目标的一致性与个体需要的特殊性的关系问题;如何将学生的生活需要、大学科学教育和体育课程设置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2)在人们日益注意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相结合的形势下,如何将以体育学科课程为主与积极发展体育活动课程结合起来,解决课程的强制性特点与学生学习的趣味性的关系问题。
3)大学体育课程目标的设置如何与对学生发展的研究、对社会需求的研究和对学科革新的研究密切结合,提出切合学生实际和社会需要的课程发展目标。
4)在大学体育课程的革新中,应关注的大学体育课程设置的依据问题、编制的程序问题、实施的条件问题、准确评价的问题和效果的普适性问题。
6 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任务
6.1 重视体育课程的功能开发,增强体育课程的综合性 体育课程的首要目标就是要教育学生做人,强调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以体育的功能来确定学习领域,即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是有机联系的整体。学校体育作为身体文化和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在修心养性、育德教化方面又有特殊的功能。在现代主义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体育课程将从单纯的健身与单纯的技术学习中摆脱出来,充分突出人文特征和社会特征。
6.2 推进体育课程设置的多样化进程 大学体育课程的改革应该与不同学校的培养任务、培养方案相呼应,与地域特点、师资及场地器材等条件相适应。其分类设置应形式多样,必修、选修、选项、俱乐部制、课内外结合、学分制等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百花齐放。体育课程内容要充分地体现学生的兴趣、爱好及身体和运动基础等情况,给学生提供更充分的发展空间和自由选择的机会。
6.3 提高体育课的娱乐性 体育兴趣是学生从事体育学习和锻炼的内在动力,是体育学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一个心理因素”。激发和培养体育兴趣是体育教育的重要任务,从某种意义上说,体育,就是一种活动性游戏。体育活动的魅力在于其娱乐性,这是学生喜爱体育的重要原因。我们现在的体育课之所以不太受学生欢迎,其原因之一就是娱乐性不足。要根据现实条件,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在体育课中体现娱乐性,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6.4 注重体育课程的民族性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具有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现代学校体育课程中,要将这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反映到大学的体育课程中来,继承和发扬民族的优秀体育传统,鲜明地体现出民族与地域的特点。目前,许多大学已经开设了具有民族传统体育特点的运动项目,如武术、空竹、舞龙、舞狮、大秧歌等,大大丰富了体育课程的内容。
6.5 加强体育课程建设与课程管理 体育课程建设是大学体育改革的核心任务,体育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从大学体育的目的、目标、任务、体育课程的设计、教学运行、课程评价、师资水平、学生情况分析、各类硬件等多个方面入手,切实完成课程建设的任务。体育课程的管理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全面发展为宗旨,科学管理为指导,实现综合化。
6.6 科学制定体育课程与学生学习评价体系 从实施体育课程中的学生身、心发展效果及适应性能力的培养出发,采用定性和定量结合的评价方法,从情感、意志、观念、进步、养成等多方面综合评价学生体育课程学习的效果,适应学生的现实和未来需要。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1)在我国大学体育的改革中,体育课程的设置与过去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内容、形式和结构上都具有了新的体现。大学体育课程的内容丰富,类型增加。
2)大学体育课程具有课程设置的多样性、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全员参与的互动性、组织要求的强制性、方法手段的交融性、适应生活的变革性等特点。
3)影响大学体育课程的因素有:体育知识内容和结构、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与社会条件、学生的基本情况、体育课程的历史传统、课程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原则、学生对体育的内在需求等。
4)大学体育教育的课程革新应注重:体育课程的功能开发,体育课程设置的多样化,提高体育课程的娱乐性,注重体育课程的民族性,积极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改进评价的手段和方法。
7.2 建议 1)从大学教育的目的和功能、大学体育的目的和功能、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科学目标的实现、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历史的传承和文化积淀等方面综合考虑大学体育课程的改革。
2)加强体育课程建设与课程管理,确保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与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陈希.变革时期我国大学体育的组织与管理[J].体育科学,2002(4):1.
[2] 课题组.深化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3] 杨贵仁.大学校长谈体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 全球教育发展的研究热点[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5] 钟启泉,编著.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
[6] 仇军.21世纪大学体育的使命[J].清华大学学报(哲社),2002(4):81-86,94.
[7] 马兴亚.高等体育院校课程改革中教师课程观念更新论析[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9,28(2):86-89.
[8] 李晋裕.学校体育大辞典[M].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4.
[9] 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国务院文件 国发,1994(4).
[10] 施良方,著.课程理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11] 郝光安.人文教育观与大学体育课程改革[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2):81-84.
[12] 毛振明.素质教育背景下大学体育发展问题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7(11):16-18.
[13] 李蔚.高校体育课程发展趋势与改革方向研究[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8,27(2): 106-108.
体育课程建设方案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 体育教育 体育特色 策略
一、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特色发展的表现
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特色化具体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特色化的体育思想
高职院校体育教育思想特色应充分立足高职院校具体情况,突出高职院校发展的特点与个性,创造性地开展各种形式的体育教育活动,形成区别本科院校,符合本校办学特色的特色化体育教育思想。
(二)特色化的体育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应重点发展特色体育项目,创造性、专项化地打造体育教育内容,不可盲目跟风,要打造本校特色体育项目和体育强项。同时,在体育教学内容中应充分渗透体育文化理念,保证高职院校大学生群体能够受到体育文化的熏陶,从而激发大学生学习体育、参与体育项目的兴趣,树立起终身体育的理念。
(三)特色化的体育教育形式
高职院校特色化的体育教育形式突出个性化。体育教育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兴趣,打破传统的教学形式,按照学生要求和兴趣对体育教学形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开发多种形式的体育教育形式,提升学生的体育兴趣和身体素质,打造高职特色化的体育教育。
二、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特色发展策略
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特色发展应从特色凝练、人才培养目标设定、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将以及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入手,具体如下:
(一)体育教育特色凝练
高职院校经历长期办学已积淀了一定的办学经验和优势,形成了异于其他院校的特色。在发展高职院校体育特色中,必须在对高职院校现有体育专业特色进行深入挖掘、提炼和分析的基础上,充分结合自身体育教育优势、资源以及能力条件,发挥历史办学积淀的特色,综合利用高职院校内外各种优势因素和发展机遇,凝练具备高职特色的体育教育特色。同时,要注重体育教育特色发展定位的客观性和适当超越。体育教育特色的凝练,应始终以自身实力和特色为基础,尊重发展的客观性,充分把握区域对人才层次、数量、结构等方面的需求进行定位和凝练,保证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特色发展方向的正确性。
(二)高职院校特色化课程建设与内容开发
课程建设是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特色发展的焦点问题和核心问题,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是体育类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也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
首先,制定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高职院校应将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优化作为特色化体育课程建设的核心、重点和难点来进行。通过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人才培养的规格和目标,并依据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充分体现体育专业人才特色。其中,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应作为人才培养的关键来进行,始终坚持知识与能力统一、个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构建有特色、分层次的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其次,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高职院校在强化体育基础类课程、公共类课程的基础上,应重点突出体育主干课程的特色和方向性,及时跟进市场及其对人才的需求,灵活调整专业方向,优化课程体系,保证高职院校体育教育基础课程扎实、专业性突出、口径大等特点,实现体育专业人才个性化培养,形成特色化的体育专业主干课程体系,最终使得特色课程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以及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
最后,改进和创新体育教学方法。特色化的体育教育教学开展,必须依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科学、可行的教学方法。高职院校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可以尝试引入分层教学法、表象训练法、专题式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教学实践中发挥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调动起学生浓厚学习兴趣的同时,引导学生自觉训练、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小组合作,最终实现教学活动知识、能力的全面提升。
(三)体育教育实践基地建设
实践基地是高职院校体育实践教学的重要载体和保障。高职院校应为体育教育特色化提供良好的物质保障,创造实践条件。一方面,注重更新实践教学内容,设置一些综合性、设计性实践项目,创造条件让学生较早地参与专业创新活动;另一方面,应指定高职院校体育特色发展配套的实训基地建设规划,以本校体育学科发展的要求为出发点,循序渐进地建设体育教育实习基地,满足体育教育实践需求,为体育课程教学的改革提供硬件基础,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良好的空间。
三、结语
在我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面对国家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强能力、重创新体育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应当顺势而行,以推动体育教育改革为契机,在认清自身体育教育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开发特色课程资源,走异于同类院校、优于同类院校的特色化发展路线,推动高职院校体育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凯.校园“阳光体育”文化新建设――评《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现状与发展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5(05):128.
体育课程建设方案篇4
【关键词】体育课程 微观三重结构 内涵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4-0010-02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在新《课程标准》颁布以前,经历了七次课程标准与大纲的改革。在这50多年里,虽然遇到过许多曲折和失误,但课程改革始终在曲折中向前发展,并且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尤其是1979年扬州会议后,提出了以“增强学生体质”为基本目标,自此之后的20年间,一直成为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建设和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重视人的生理发展规律成了指导体育课程实践的主要依据,体育课的“三段式”微观结构成为课堂设计的主要途径。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了“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任务。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体育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课程标准和纲要。如在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体育健康课程标准》,2003年又颁布了《普通高中体育健康课程标准》,为体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奠定了基础。
回顾过去强调“三段式”微观结构的体育课程时期,人们往往片面强调生理结构,漠视了体育课程心理结构的存在,造成了片面对学生追求运动成绩的提高和体质的发展,而忽略了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发展。新课改实施以来,它强调了对学生人文关怀和心理健康,可又一定程度地忽视了学生的身体健康。快乐教育、情景教育等教育理念引入体育课程,一方面丰富了体育课程的内容,另一方面有些教师由于过分强调“快乐”、“情景”(心理结构),忽视体育的生理结构地位,同样给体育教育实践带来了消极影响。
如果脱离了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及客观实际而构建的体育课程的微观结构,在实践中是难以取得理想效果的。因此,研究体育课程微观“三重结构”,对体育课程的设计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同时,对丰富和发展体育课程理论,促进我国课程理论建设也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一 体育课程微观结构
1.体育课程微观结构的含义
从体育课程纵向结构来看,课程纲要、课程标准、教科书属于体育课程的宏观层次;教科书之外,包括学校制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教师制定的具体实施计划等则属于体育课程微观结构的层次。因此,体育课程微观结构的含义就是指“由理念和目标向操作化转移的层次”。这种在理论上的相对划分,对行政部门而言,应该更多地着眼于对课程的宏观管理与调控,而在微观操作化层次上,则要把主动权更多地交给学校和教师,这是课程改革和课程建设所必须的。只有这样,才能改变过去那种统得过死的、僵化的课程管理模式,也才能推动体育课程改革和我国体育课程建设的步伐。
2.体育课程微观结构的参与主体
体育课程微观结构的参与主体,应该包括学校、教师、学生三个部分,三者共同完成体育课程的目标和任务,是微观结构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果我们把学生以及他们的体育课程学习愿望与规划撇在课程的外面,遵循着《课程纲要》《课程标准》教科书学校教师(灌输)学生的思路,那么,不管新《课标》怎么改,“学生主体”论多么强调,却都是虚拟的,课程改革必然回归到传统的窠臼。所以在微观操作层面上,学校要根据自身的体育资源,开列出可能开设出来的教学内容清单,学生选择学习内容,教师制订实施方案,走“学校学生教师”的模式是值得考虑的。
3.体育课程微观“三重结构”
课程是教育活动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双重结构”是指课程在微观上必然存在着课程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同时存在着学生掌握课程内容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关系,即既具有逻辑结构,又具有心理结构,是所有课程的共性。
最早提出课程“双重结构”理论的是美国学者泰勒。体育课程微观“三重结构”演绎于“双重结构”理论,是由我国体育课程论专家顾渊彦教授提出的。他认为,体育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学科的主要特征是技艺性;课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所以,学生学习过程始终是与生理变化联系在一起的,学生运动过程的生理变化导致的学习方式变化更要受到关注。因此,体育课程不像一般启智类学科那样只具有双重结构,而应当包括“逻辑关系、心理关系和生理关系”在内的“三重结构”。即:(1)以学科逻辑结构为依据的形式结构;(2)以学生生理发展为依据的实质结构;(3)以学生心理发展为依据的实质结构。
体育课程“三重结构”的见解,是符合体育课程的学科性质和课程特点的。由于体育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以及它的技艺性,决定了体育课程微观逻辑结构中的知识技能体系,不会像一般启智类学科那样的“符号”型知识技能体系,而是与生理活动相联系的运动技术技能知识体系;体育课程微观心理结构,也不会像一般启智类学科那样以符号性逻辑思维为主的心理结构形态,而是以运动技艺为特征的形象逻辑思维为主的心理结构形态;体育课程的目标与结果也不会像启智类学科那样,最终获得的是由“符号型”知识技能转化而来的经验,而是由身体练习过程而获得的体育知识技能和三维健康。如果抽掉了体育课程的生理结构,不仅逻辑结构、心理结构失去了载体,体育课程也失去了特性和应有的功能。
由此可见,在体育课程微观结构中,逻辑结构、心理结构、生理结构缺一不可。其中,逻辑结构它体现的是体育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心理结构和生理结构体现的是课程内容的可接受性,课程目标、任务的特殊性。
二 体育课程微观“三重结构”形式探讨
双重结构理论是从课程的微观上揭示:课程都有逻辑结构和心理结构。两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交织着融合在一起。如果忽视了课程的逻辑结构,只是片面地强调心理结构,就会造成课程内容的贫乏;如果只是强调逻辑结构,忽视心理结构,又不适宜一般儿童学习。半个多世纪以来,双重结构理论,对指导人们进行课程设计、制订教育实施方案、指导教学活动,起着十分有益的作用。顾渊彦教授根据体育课程的学科性质,在心理结构层面上,分离出生理结构这一课程微观结构要素,形成为“三重结构”思想。即:在体育课程微观上都具有逻辑结构、心理结构和生理结构三个结构要素。“三重结构”是课程最基础的结构层次。在体育课程中,课程的逻辑结构、生理结构、心理结构,彼此也是协调地融合在一起的。如果三个要素(或称三个维度)发生厚此薄彼现象,则会对教学效果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三重结构”在教学上的应用,必须考虑它可能存在的结构形式。
1.塔型形式
体育课程“三重结构”形式之一为塔型形式,见图1。这一结构形式特点是:把某个要素放在塔基,一个要素在中间(中介),一个要素放在塔尖,三重结构呈塔状形式。如果把逻辑结构放在塔基,心理结构放在中间(中介),生理结构放在塔尖,则会形成过去的“三段式”结构。如果把逻辑结构放在塔基,把生理结构作为中介,放在塔的中间,把心理结构作为最高层次,放在塔尖,则会形成片面强调“快乐体育”的状况。这种形式对教学效果不会理想,所以,塔型形式并非是“三重结构”的理想结构形式。
2.等边三角型形式
等边三角型形式,见图2。它把“三重结构”中的三个要素看得比较均衡,逻辑结构、生理结构、心理结构各占一条边,形成一个等边三角形。这种形式比较符合“三重结构”的内涵,因为,逻辑结构、生理结构、心理结构彼此是相互依存的,不存在谁是基础、谁是塔尖问题。但它是平面图形,随时可能发生因某一要素的偏废而导致图形变形。同时, 表示课程指导思想的三角形中心部分不明确,可以代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也可以代表片面强调增强体质时的“课课练”,结果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所以它也不是一种理想的结构形式。
3.星型形式探讨
课程标准颁布以后,形成了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它可能产生两种形式,其中之一就是星型形式。它的原点是三维健康观为基础的“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但是这种形式三个维度成放射性排列,互不影响,反映不出三个维度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三重结构”基本建构思想,所以是不完美的。
4.三维立体形式探讨
三维立体结构形式意味着三个维度各占一个平面,它的内在核心是“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在这一立体结构中,能充分体现三者互相连接、互为依存的“三重结构”思想,因此,它是一种比较理想的“三重结构”形式。
当然,在实际操作中,有可能不完全成为正方立体形式,但是在整体上不会影响“三重结构”的整体功能。因此,这一结构形式是我们所要追求的结构形式,并力求达到正方立体水平。
三 微观“三重结构”对体育课程建设的价值功能
“三重结构”模式,不论你有意识地去理解或者无视它的存在,在教学实践或课程设计中始终是存在的,人们在不自觉地应用当中,由于把握不好三者的关系,容易发生结构上的偏差。当我们强调生理结构时,必然会影响逻辑结构和心理结构的功能。如果强调生理结构时,它会削弱课程的逻辑结构和心理结构的作用,使这一形式变形。因此,提出“三重结构”思想的功能主要在于,使人们从自发应用提高到自觉应用,从惯性思维提高到理性思维,对指导教学实践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三重结构”思想客观地存在于体育课程微观结构之中,完整地理解“三重结构”内涵,可以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减少盲目性,提高自觉性。
“三重结构”思想是进行教学设计的有力依据。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案的设计,必须考虑逻辑结构、生理结构、心理结构的和谐与均衡,使之尽可能地达到正方三维立体形式的要求。
运用“三重结构”思想指导教学实践。在课的组织和教法中,用“三重结构”思想不断检查自己的教学行为,以使教学活动达到比较完美的水平。
“三重结构”思想丰富了体育课程理论研究的内容,优化了传统的双重结构理论。
运用“三重结构”思想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更新教师角色意识,从传统的竞技运动教育观转变为三维健康观;由传统的教学“统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教学互动的参与者和学习伙伴。
五 结束语
“三重结构”思想对教师们在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与课程建设中,无论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相应的价值功能,愿大家拓展思路,加强观摩与多元化交流,为贯彻《课程标准》作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季浏、胡增华.体育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邵玉玲、史曙生、顾渊彦.体育课程导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3]泰勒.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4]曲宗湖、顾渊彦.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5]曲宗湖、顾渊彦.大学体育课程改革[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6]曲宗湖、顾渊彦.体育课程的约束力和灵活性[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7]顾渊彦.体育课堂中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J].体育教学,2006(4)
[8]顾渊彦.体育教学的基本结构与单元构建[J].中国学校体育,2006(12)
体育课程建设方案篇5
关键词:高职体育;定向越野;课程现状
DOI:10.19354/ki.42-1616/f.2016.17.108
教育部在关于高职院校体育教育建设大纲中要求高职院校体育课程须将提升学生参加具有挑战性的野外活动和运动竞赛的能力作为培养目标,定向越野是一项只能在野外开展的项目,所以与教育部相关培养要求具有吻合性。我国目前只有一小部分高职院校在体育课程中增设了以课外形式开展的定向越野教学内容,因此可以说,定向越野在高职院校开设状况并不理想。构建一套健全的、符合职业教育发展需求和规律的定向越野体育课程体系,学生能够掌握运动技能的同时养成健康良好的锻炼习惯,实现终身体育锻炼的目标。
一、高职院校定向越野课程的意义
定向越野指的是运用指北针与地图等工具,在地图上找出相应的目标点,在最短时间顺利完成相关任务的一项于野外开展的体育运动。定向越野对场地的要求非常灵活,可以是山、河、湖、泊等自然环境,也可以是城市、校园、楼道等人工建筑物与构筑物,因此定向越野程可以充分运用学校周边各种场地环境。定向越野运动组织开展过程中,学生的身体得到了锻炼,体育锻炼的趣味性大大提高,在锻炼的同时学生可以习得野外生存技能。因此,在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与定向越野有机结合意义深远。
二、高职院校定向越野课程建设现状分析
(一)定向越野教学计划优化。教学目标是课程框架构建的基础,通常情况下某一课程的架构的构建工作要围绕其教学目标开展。按照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特征以及发展实际情况,定向越野课程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将培养具有深厚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创造力、健康的人格品质、适应性强的复合性、 创新性以及应用性人才作为课程开设的宏观目标。为了更加有效地开展定向运动教学,须对教学的具体实施目标加以明确:1)增强身体素质,掌握和应用定向基础知识与技能;2)激发运动兴趣,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3)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培养合作与团队意识;4)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向上、 乐观的生活态度。
(二)定向越野课程教学方案与课程结构优化。课程总体框架的完善与优化是定向越野课程建设的重点。根据现阶段高职院校的教学环境资源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可以将定向越野教学分为两个模块,即校内常规教学模块以及定向综合实践模块。前者的教学地点通常选取在教室、操场或者学校周边能够利用的自然环境中,课程形式为理论课或者实践课;后者兼具训练课与考察课的性质,作为训练课可促进学生野外生存能力,作为考查课可对学生定向生存技能进行考核。由于定向教学实践存在着一些不可预测性因素,且这些因素具有突发性和多变性,因此有必要设计制定多套方案,以便根据情况随时调整课程进度。
(三)整合教学内容,制定定向运动课程教学大纲。将教学内容按照课程架构与教学重点进行整合,教学目标的实现必须依托于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课程整体框架构建的科学性,在很大的程度上由课程内容来决定,尤其是课程内容的梳理、重新组合与排列。从国家登山运动管理中心的对定向越野做出的定义来看,这项运动的关键在于场地的选取。在教学内容的选择过程中要结合学校周边环境特点以及教学条件的具体特定,从各个高职院校开展这项运动的实践经验来看,选择最多的场地为山地与丛林,其教学内容及课时分配见表 1
综上所述,定向越野课程在高职院校的开设落实了教育部的相关人才培养要求,课程内容适合高职院校体育教育发展与人才培养需求。新颖的、有趣的课程模式以及内容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使学生的体能、 意志等均得到了全方位的锻炼,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激发了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同时,定向越野课程在开展形式方面,可以更加多样化,不同的学校结合自身环境选择适合的定向运动,例如学校面积小,硬件设施配备不够齐全的学校可以选择 百米或者野外定向等。
参考文献:
体育课程建设方案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课程建设;研究综述
一、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检索期刊网1979年――2008年相关文献,查找相关资料,掌握与本研究有关的研究进展情况。
二、国内外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发展研究
(一)国内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发展研究
朱小平指出:取消体育普修课,普及体育选项课;充分挖掘课程资源,项目设置多样化,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符合专业特点,实施俱乐部教学;强调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赵苏等建议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以课堂教学为基础,把体育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的体育活动有机结合,形成课内外、校内外一体化的课程结构。具体包括完善高职体育常规课程;丰富课外体育活动课程;发展校外体育活动。
王培芳指出:建立以人为本的高职教育特色课程观;课程定位应体现学校特色、职业发展与劳动保护的需要;课程目标要突出就业的导向性,围绕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可持续;课程设置上应体现综合性、职业性,开设职业体能训练课。
王玉扩等指出:转变传统体育观念,确立终身体育、健康教育的教育指导思想;根据《纲要》的基本要求,结合高职院校发展的定位、办学特点,确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目标;进行体育课程结构的调整,构建具有职业特色的课程体系;建立“个性―――职业协调发展”教学模式,教学形式多样化;加强教法改革,建立新的评价体系。
吴尚提出:体育课“1+1+x”改革实践,第一个“1”指新生入学第一学年,为体育基础课教学阶段;第二个“1”指第二学年安排选项课;x”代表早操和俱乐部训练,认为这种课程改革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发挥体育教师专长的新项目的设置方式,顺应了高职院校体育课改革发展潮流,提高了体育课教学质量。
(二)国外体育课程发展研究
张建华等指出:美国体育课程改革的一般特点有强调体育的学科性;重视健康体能的教育;强调发展运动特有价值的运动课程;重视发挥教学评价的作用,强调操作评价和真实评价;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强调具有终身体育价值的运动的教学;舞蹈、韵律体操和娱乐活动等受到重视。
李建军说:日本在提出课程总体目标的基础上,还提出了学制各阶段的具体目标,并且体育目标和保健目标是分开的。日本最新的保健体育课程目标比较好地协调了各项目标的关系,体现了课程目标的全面性。
王健说:教育思想上,澳大利亚的课程目标更加倡导素质教育思想。价值观上,澳大利亚的社会哲学信念是强调“个体是最基本的因素”。在目标侧重点上,是追求人的自身以及人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在目标范围上,比中国更广。澳大利亚课程方案没有具体的时数和内容的限制,教师、学生的“自主性”、“选择性”比中国要强。学习内容涉及面相对广泛,身体锻炼的内容并非特别突出,更多地从个人、社会、人际关系等方面来构建内容体系。
王子朴等认为:俄罗斯学生的普遍及格率和优异率更为宽松一些(个别项目、性别除外)。学生体育课评价形式上可以在现有基础上增加毕业统考。具体内容和标准可以像教学大纲的制度一样,在总的原则标准指导下,由各地区有关部门结合实际情况而定。
日本著名学校体育专家高桥健夫提出的体育教学的目标体系,也许对我国当前的体育课程改革有一定的启示。高桥先生认为,体育教学目标主要包括技能目标、社会行动目标、认知目标与情意目标。可见,他对体育教学目标的理解与当前我国的体育课程目标有相似性,但也存在诸多不同之处,特别要指出的是在高桥提出的体育教学目标体系中认知目标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因为没有学生对基本知识与社会行动知识在认知上的改变,就无法实现情意目标,即学习态度的转变。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通过分析,国外在体育课程的理论研究方面主要集中在学校体育课程的目标、课程内容以及课程的评价体系上,这些理论对我国的体育课程的发展具有许多可借鉴的地方。对于国内学者来说,很多学者也运用了一些国外的先进的教学理念、体育课程建设理念,提出了诸多的改革对策。比如说:1+1+x课程设置、俱乐部课程设置等等。但经研究发现,大部分的人提出的都是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体育教学目标不统一,课程设置大都比较笼统,没有去实地的调查学生心中真正感兴趣的地方,了解他们心中的体育课是应该怎么样的,缺乏实践性,没有对当前高职体育的课程建设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意见,并真正的能够付诸于实践。
(二)建议。(1)结合高职教育办学定位与特点,修订体育教学大纲、完善课程类型,设置合理的体育科目和教学年限,调整教学计划;改革课程内容,突出职业特色。(2)确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目标,强调课程目标的多元化、具体化和可操作化,建立合理的课程目标体系。(3)创建以学生为主体,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改革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精选教学内容,突出职业性、大众性、健身性、时代性和终身性特征;更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组织形式。(4)调整学生学习评价内容及比例,丰富评价方式;制定多级教师教学评价标准,进行发展性评价,提倡多元评价方式,丰富学生参评渠道。
参考文献
[1] 李志宏.以评估为动力,推进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J].高教研究动态.
[2] 李跃.论如何培养高职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J].教育与职业,2005(18).
[3] 祝自新.高校体育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N],教师报,2008(12).
[4] 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5] [英]菲利浦泰勒等著,王伟廉译.课程研究导论[M].春秋出版社,1989.
[6] 朱小平.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探索[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7(3).
基金项目:本文是山东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研究课题:能力本位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2012zcj099)研究成果。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度院级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素质教育背景下的高职体育项目教学改革与研究(GDJYJG2012011)研究成果。
体育课程建设方案篇7
关键词 非体育专业大学生 篮球裁判员 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Curriculum to Train Non 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 Students Basketball Referee
――Take ollege as an example
YIN Jie
(Teaching Section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Xucahng University, Xuchang, He'nan 461000)
Abstract In this paper, literature, expert interviews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to basketball referee curriculum for the study. Studies suggest that basketball loved by the students, but students referee lack of knowledge; college basketball referee courses have opened the conditions and environment; basketball referee courses focus on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proportional allocation, assessment criteria and other aspects.
Key words non 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 students; basketball referee; curriculum
本课题拟从篮球裁判课程建设的视角出发,通过进一步细化篮球裁判教学课程,丰富公共体育教学课程体系,促使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培养其终身体育理念,创新篮球裁判的培养方式和途径为篮球裁判界提供具有交叉学科知识背景的优秀裁判员。
1 设置篮球裁判课程的必要性
有益于校园篮球活动开展。篮球运动在大学校园里是最受欢迎和参与学生最多的运动项目之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学生基础,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开展的大学校园篮球运动需要裁判的执法工作。每学期在大学校园都会开展各种篮球比赛,虽然比赛层次低水平不高,比赛程序同正式篮球比赛相比有所简化,但对篮球裁判的要求则更多更细,裁判必须面面俱到,不仅要在场上正确执法,还要随时管理场下出现的任何情况。
有益于满足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篮球爱好。通过篮球裁判课程的学习,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对篮球运动的理解由业余转向半专业,对篮球活动的理解更为透彻,技术动作变得更为规范。在课余的篮球运动和比赛中,也就减少了篮球场不必要的业余性的矛盾和争吵。
有益于丰富公共体育课程体系。公共体育课程教学主要有公共体育教学部负责实施,目前共开设有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软式排球、基础体育、武术、散打、瑜伽、体育舞蹈、健美操、定向运动等室外体育课程,课程多偏重于教授和指导学生体育运动实践,类似篮球裁判等带有专业性课程没有。因此通过开设这一课程,既丰富了公共体育课程体系,也为其他类似课程的开设提供参考。
2 设置篮球裁判课程的有利条件
学生对篮球裁判课程学习方式熟门熟路。大学是广大青少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殿堂,课程是其主要的学习方式,非体育专业篮球裁判员作为大学生对课程学习方式比较熟悉,容易接受。
学校对篮球裁判课程管理有章可循。学校有专门管理和考核相关课程的部门――教务处。教务处负责对全校课程建设工作进行总体规划,制定课程建设实施方案、评估指标体系及相关管理办法,对各教学单位的课程建设工作进行宏观管理与监督;审批各教学单位的课程建设计划并划拨经费;负责课程建设质量评估验收等。
篮球裁判课程教学力量雄厚。公共体育教学部作为实施篮球裁判课程的主体单位,共有篮球教师8位,全部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其中1人具有博士学位;团队建设合理,共有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5人,教龄最少为8年,最长为25年;部分教师获得过校级及以上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二等奖,在学生评教中1位教师排在全校教师第三名,得分为95分。
教师裁判执法经验丰富。有国家一级篮球裁判5人,二级裁判3人。每年篮球教师都会组织和参与学校篮球赛工作,多位教师曾参与2012年中美篮球对抗赛(许昌)(下转第70页)(上接第64页)等国际和国家篮球赛事裁判执法工作,最近又有3人参与市第七届城运会篮球裁判执法工作。通过多年的长期的各类篮球赛裁判执法工作,篮球教师积累了丰富的裁判执法经验,裁判执法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3 篮球裁判课程研究
3.1 篮球裁判课程的性质
篮球运动是综合性的同场竞技的集体项目,身体接触多,对抗性强,需要裁判及时公正的裁决。本课程是公共体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开设为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必修基础课中的一门选修课。
3.2 篮球裁判课程的目的
通过篮球裁判课程的系统教学,提高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对篮球规则的理解,帮助吃透规则;提高篮球裁判的执法水平和能力;通晓篮球运动的技战术知识。最终把学生培养成规则吃透,执法水平较高的初步合格的篮球裁判员。
3.3 篮球裁判课程的任务
以人为本,贯彻素质教育,促进正确世界观的形成;全面增强学生的体能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促进学生全面掌握与提高篮球裁判基本理论知识和执法能力;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质,完善学生心理素质自我调节,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通过篮球裁判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意识、坚强的意志品质和集体主义协作精神。
3.4 篮球裁判课程的基本要求
教师要熟悉大纲各部分的内容,钻研教材的要点和难点,创新教法,选择有效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施教;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培养激发学生对篮球裁判的兴趣与爱好;促进学生较好地掌握篮球裁判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执法能力;
体育课程建设方案范文
本文2023-11-24 17:44:59发表“文库百科”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kubao.com/article/4047.html